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哲学的问题

人生哲学的问题

时间:2023-07-19 17:3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生哲学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生哲学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人生哲学;孔子;名;仁;道;为学

人生哲学是个人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看法。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面对自己的处境应当采取的态度,简言之凡是探讨一个人生存在天地之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都属于人生哲学的范畴 [1] 。孔子创立的人生哲学要求的是入世,倡导建功立业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其思想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是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也处于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

一、孔子之名:修养及发展的起点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大国争霸的乱世,当时社会诸侯不安于位争权夺利。他虽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因其思想与现实不合而不被重用。一生生活贫贱颠沛流离,生在乱世又雪上加霜,中国常言的人生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孔子都遇上了。他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的坎坷不幸他没怨天尤人而把命运变成使命,没有强调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却时时关心社会。孔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战胜了自己使自己不为苦痛所系,致力于谋求社会大众的福利。他的经历教诲了后世,其思想和智慧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开启了儒家文化的先河。

孔子在论及名分时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乱世的礼乐不兴渊源于名不正,导致言不顺事不成。孔子生逢的乱世始于人际关系的迷失,人际关系的失常则由于名不正,因此孔子提出了正名,以此作为化解人际关系危机的前提。所谓正名就是用周礼匡正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辱礼。孔子重视礼视其为维护制度的手段并认为维护礼需要从正名入手。在那种名分已失天下大乱之时,“孔子惧,作春秋”,他所害怕的正是人际关系的沉沦社会的混乱及人心的败坏。他虽然重视礼乐教化却认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要正名得从个人的修养开始,于是提出了其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仁。

二、孔子之仁: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

孔子将仁作为人格的核心视其为完全人格,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被称为仁人。仁是个体的道德内在性是个体成圣的内在依据,所谓成圣是个体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2]。仁的意义首先是独善其身的君子;其次是兼济天下的圣人,两者的综合就是仁人即内圣外王,此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仁的内涵有以下解释:其一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爱一切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此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其三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以礼为行事准则。其四“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妙在于将外在的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从最基本的家庭入手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仁学植根于家庭伦理深入最基本的血亲观念之中。他们之间关系准则更突出的体现在孝悌、友仁和守信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中涉及的孝、仁、信。[2]

孔子人生哲学是以仁为基础的伦理型人生哲学,是讲道德重进取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它要求为人“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以仁为基础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人都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应将做人的基本规范视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准则,这便是孔子倡导的“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伦理法则。凡在生活中能够坚持以上操节并以之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称誉的圣贤仁人。

三、孔子之道:追求的终极境界

道在孔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之道即仁道。道的产生和培养是依靠人的努力,道在人中并由人传递下去,“吾道一以贯之” ,最终依靠人们的活动而成为现实,“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经常教导弟子:“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居,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荣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些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从其深层的底蕴来讲,说到底是人生价值生命归宿的大问题。

他告诫学生以道为生活原则,有了这个原则在生活中即有所得。孔子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圣人等不同类型,如何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人格,其路径便是内圣外王之道[3],孔子人生哲学强调的是入仕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安宁也将此作为立身处世的崇高目标。之后儒家《礼记・大学》所阐发的“三纲领,八条目”最能说明内圣外王之道,因此即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贯穿孔子人生哲学思想核心的还有一大理念就是为学。其一生把学习看作是人生的一种理念。《论语・学而》的第一段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总是教导人们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途径主要是为学,正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学贯穿孔子人生哲学思想之中,并成为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孔子之名、孔子之仁、孔子之道都要经过为学而获得发展,几方面统一起来构成独特的孔子人生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邬昆如,人生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陈延庆,仁学人生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简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4月,第22卷第二期

[3]高云伟,仁、道:孔子的人生哲学,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6卷第2期

第2篇

[关键词] 理想与现实冯友兰人生境界意义

按冯友兰的说法,中国哲学的任务不在于增加人们积极地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的境界。那么,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境界是心灵的存在状态,是人的安身立命之地。历史上,中国的哲学家总会把实现一种境界作为自己哲学的使命,这就是所谓“内外合一”、“天地万物一体”的人生境界,其最形上的诉求就是“天人合一”。因为,与西方哲学家不同,中国的哲学家一开始所关切的并不是外部世界的存在及如何认识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关心外部世界,不去认识外部世界,只是他们所真正重视的是人自身的实现与超越的问题。心灵的自我超越便是要获得一种境界。冯友兰用“新实在论”的理论改造了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我们看他是如何讲人生境界的。

一、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

冯友兰的境界说是建立在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之上的,这种对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的自觉了解是构成某种境界的关键。冯友兰说:“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在此基础上,为通天人之际而明内圣外王之道,冯友兰抱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建构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理论。冯友兰认为,人所具有的境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在冯友兰看来,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生活于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最大的特征就是“顺才”或“顺习”的。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他们顺其自然之性而生活,但是他们并非毫无觉解,只是觉解很少或程度很低而已,用冯友兰的话说就是“浑沌”或“混沌”。

在功利境界或道德境界中的人,境界层次都要比自然境界的要高,这两种境界之所以高于自然境界,照冯友兰的看法,就因为这两种境界中的人有完全的自觉。在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人,他们都以“为利”而行事,但是他们所为的利是不同的。功利境界中的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私利,而道德境界中的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在为公为私的问题上,冯友兰用传统的义利观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境界,同时他肯定了人的社会性,他认为“社会与个人并不是对立底。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个人,是有些哲学家的虚构悬想。”照冯友兰看来,功利境界中的人是完全“为私”的,道德境界中的人是完全“为公”的。因此,道德境界要高于功利境界。

天地境界是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至此,冯友兰完成了他的人生境界理论。冯友兰认为,只有进入天地境界,才能真正地拥有“圣人气象”,才能实现人生最高的追求,找到“安身立命”之地。生活于天地境界中的人,他们对宇宙人生有极高明的觉解,他们自觉是一个个体的人,一个社会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更自觉是宇宙的一员。他们肩负贡献于社会和宇宙的责任,其不需要专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即便是洒扫应对这样的平常事也可以尽性致命,亦可以“参赞化育”。正如冯友兰所说:“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而并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

二、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特点

从横向关系上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可以并存的,他们是并列的,至少在冯友兰看来世界上是存在这四种境界的。这种境界的划分,明显地体现了冯友兰用西方哲学改铸中国哲学的痕迹,凸显了其哲学系统“辨名析理”和“哲学概念”的充分发挥。他用明晰的逻辑体系对四种境界加以区分,向人们阐发了四种境界的主要特征,厘定了它们各自的界限。

从纵向关系上看,在冯友兰的人生哲学系统里,四种境界在逻辑进程上是递进的,四种境界不是单独孤立毫无联系的。人们可以从最低的自然境界上升到天地境界,在精神上实现自我超越。但是,要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达到境界的提升,进而实现人生最高的理想,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呢?

冯友兰认为是觉解。冯友兰似乎明显地受到了禅宗的影响,禅宗认为“觉”字乃万妙之源,冯友兰为了建构自己的人生境界理论,他于是提出了“觉解”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生之所以异于别底动物的生活者。”可见,人生最大的特征就是在于有觉解,觉解是人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以觉解为逻辑原点冯友兰提出了他的人生境界理论。冯友兰认为,觉解的多少决定境界的高低。他于是说:“境界有高低。此所谓高低的分别,是以到某种境界所需要底人的觉解的多少为标准。”人要达到高一层的境界,就必须要有更深更高的觉解,境界的提升要靠觉解来实现。

冯友兰认为,通过哲学的途径人们可以到达天地境界,并可以常住于天地境界。冯友兰也承认,人的境界不是永久不变的,人能不能常住于天地境界就要靠一定的修养方法。在冯友兰看来,陆王一派的修养方法是:先有觉解,然后用敬;而程朱一派的修养方法是:一面求觉解,一面用敬。为了克服陆王与程朱两派在休养方法上空疏与支离的缺陷,冯友兰强调向哲学本身寻找答案,他说:“欲常住于天地境界,则人须对如此底哲学底觉解“以诚敬存之”。研究哲学,是“进学在致知”;“以诚敬存之”,是“涵养用敬”。先有哲学的觉解,然后“以诚敬存之”,是“先立乎其大者”。”冯友兰可能意识到了天地境界的“玄妙”,他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于是,冯友兰把解决的途径转向哲学本身,并且认为用“诚敬”存“哲学的觉解”是人常住于天地境界的最好方法,但是却未摆脱其人生境界理论的真正困境。

三、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现代意义

1.有利于提高现代人的精神境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传入,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物欲日益泛滥进而造成道德的失序和精神家园的没落。冯友兰在中西文化的抗争融通中不断地徘徊、抉择,它充分意识到了中国人生哲学的长处与缺憾,他运用西方“新实在论”的观点对中国的人生哲学加以改铸,使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理论得以有层次的阐发。中国传统的哲学家都讲境界,但是他们讲境界是不分层次的,他们往往一上来就讲“天人合一”,这样最大的弊端就是给人一种高不可及的感觉,尽管他们讲了很多实现的办法。冯友兰也讲境界,也讲天人合一(天地境界),他不但讲而且大讲特讲,但冯友兰把境界讲出了层次,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给现代的人们展现了一个清晰的逻辑层次和递进过程,更适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这对人们精神境界的修为是有帮助的,他为中国人“内圣”提供了一条出路,尽管他的方法是值得探讨。

2.冯友兰对东西哲学及其文化的观照

冯友兰处于一个东西文化冲突的时代,作为一个有责任和使命感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挑战面前他不得不做出回应。他以开放的胸怀敏感地触及到人生的问题,他融通中西哲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生境界理论,使中国哲学在提高人的境界,帮助人到达理想的境界具有永恒的价值。中国哲学能不能走向现代,以及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直是所关注和争论的话题。我们现在一再地提“返本开新”,可是返什么样的“本”与开什么样的“新”实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在提高人的境界方面是有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照这样看来,冯友兰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本”,这是我我们所应汲取的。而冯友兰用西方哲学多中国哲学的改进无疑也是一种“开新”的尝试。冯友兰能站在时代的角度去观照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种与时代同步的哲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宗教与哲学之间――一种哲学出路的创见

众所周知,就哲学的功能讲,西方哲学长于认知而中国哲学长于超越。有学者在谈及哲学教育改革时提到:“在超越论层面,要坚持往上讲,要近于宗教又不能同于宗教,要大胆地开掘哲学的超越功能。”这种提法对于哲学的改革和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的回答是有创见性的。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有重要贡献的,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是哲学近于宗教有不同于宗教的伟大尝试。这与冯友兰对哲学超越功能的关注和洞见是分不开的。他认为:“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有未来的哲学来满足。”在谈及哲学与宗教是他又提出哲学能够代替宗教,体现哲学的“宗教情感”。他说:“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综上所述,尽管有人批评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过于“玄妙”,真正的天地境界只能在哲学的思辨中实现,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是脱离于实践的。诚然,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理论没有在实践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手段与方法,最后只能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紧张。但是,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理论的现代意义还是值得开掘的。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9页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1页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3页

[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3页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2页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4页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58页

[8]耿彦君:《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1卷,第15页

第3篇

关键词:庄子;世界观;人生观

一、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庄子,姓庄,名周,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庄子创建了我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思想,他是在老子之后,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是道家学派的首创人,是在我国的哲学史中能和儒家和佛家相提并论的重要思想。它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其哲学的主要内容。庄子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是同于大道。世界上的所有形式“存在”都溶解于大道之中。“道”就像是“黑洞”一样,大千世界都包含在其中。

庄子和老子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老子主要看重在事物对立面之间追求平衡。老总塑造了对立面之间在运动中的彼此转化关系。“道”既万事万物相对立面存在的根本,同时还是事物相对立面运动产生的主因,事物对立面运动的最后结果都同归于“道”。“道”的本质一方面是领导者;另一方面也是决裁者。并且道就好比是事物相对立面之间的第三方化作一个统一体。世间的多有事物经过“道”的转变形成自己规律的运动模式。“道”同时也能转化事物本身与它内部对立面的存在。因此,“道”包含了一切。

庄子的哲学思想观,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但是不完全和老子的思想一致。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看作是世间万物的根源。庄子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大概的意思是,大道的真正精髓、精华是用来修身齐神身;它的余绪是用来治理国家事务的;它的糟粕用来教化天下人民。庄子还说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他的意思是说不能因为人的欲望去破坏了大自然天然的事物,不能因为人情世故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不能为了自身的贪欲陷入名利之中。认真谨慎的遵守天道不背离,才是发璞归真的处事态度。

庄子认为“道”本身是没有限制的,是无边无际的,而且他人为“道”也是无所不在的。“道”着重强调事物的自身生长和自身的转化。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这个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莊子觉得所有的事物是处于“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这样,他就忽略了事物的稳定和差别这两种性质。庄子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万物皆为相对辩证,只在于角度不同。天下可以只限于秋毫之大,泰山也有看起来很小的时候;早夭的人可以视为长寿,而彭祖也能被说成短命。一切都是参照而言。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

我如万物,万物如我,可以理解为自尊、爱人;要对”是“与”非“有等同的态度,不厚此薄彼。庄子的思想内涵深厚,他的思想是跨时代的,即使是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繁杂的大时代中,也具有无比重要的社会意义。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包括很多东西,万事万物归于其中,然而却并不能感受它的存在,这就正式庄子“道”的博大精深之处。

二、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基础

我国古代很多的哲学观思想,大多都是围绕现实政治展开的。在先秦时期,虽然产生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名、兵、杂等思想的各放异彩,但是各家思想所讨论的问题仍然集中在现实政治层面。儒家讲仁和礼,墨家讲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阴阳家用五德转移解释王朝的更替,纵横家致力于合纵连横,兵家研究军事作战策略,杂家博采各家之说。他们把思想的锋芒对准伦理道德和封建统治,对于个人的生存问题,却谈之甚少。与之不同,庄子思考的重点不是社会,不是伦理,不是道德,更不是统治,而是人的生存问题。恰恰是由于单个个体生存存在着太多的困难,庄子以莫大的悲悯之情,希望人能从困难中解脱出来,才产生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就是逾越生存困境,获得逍遥自在的人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困境,催生了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生存困境,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问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存困境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它的本质内容是相似的。韩林合指出:人作为经验主体都会面临许多根本的人生问题。首先,人们在经验世界里找不到绝对的价值;其次,经验世界对于个人来说是给定的,是他不能不接受的,世界意志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再次,经验主体本质上必然是依赖于世界意志的;第四,经验主体必有一死。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对的。在庄子的时代如此,在现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庄子在两千年前面临的那些根本性的人生问题,如今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困扰着人们。这也决定了,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庄子的人生哲学,在当下仍然有价值、有意义。

庄子的生死观,是在他所处时代的生死困境的触发下,在他企图超越死生之困的努力中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棍战、社会动乱、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此时,对死亡的恐惧折磨着这些无法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们,他们惶惶而不可终日。这幅悲惨的社会图景,触发了庄子的反思,从而形成了他的企图超越死生之困的独具特色的生死观。经过在认识层面上的将生死齐同看待,到现实人生层面上的生不如死,再到人生境界层面上的不知生、不知死,庄子最终实现了对死生之困的超越。

人只是宇宙万物的一份子,面对着庞大的自然和社会,个体的人显得十分小和羸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有太多的不得已,有太多的无奈。面对着席卷而来的命运大潮,庄子讲“安命”。庄子的安命,指的是自我主动地顺应大道,安然地接受命运为我安排的一切遭际,不以之为悲,也不以之为喜,不拒绝我该承受的,也不过多的奢求。在一切的命运安排之中,见道之真谪,并顺应它,便能够实现最高的人生境界——与道同而为一。庄子的安命,是对最高人生境界的追求,并不是消极地避世,而是积极地自我救赎,对人生是有益的。

三、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内容

(一)反对物役,追求人格独立

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战火纷争,他深刻意识到当时社会的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的黑暗造成了很多的不公,强者欺压弱者,人们受到外在事物的奴役。庄子认为人们已经不再是清心寡欲的状态,很多人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使其欲望越来越强烈,不断的发展膨胀不满现状。同时受利益的驱使,追求名利和地位,穷极一生,被外物牵绊奴役,最终成为了名和利的奴隶。这些人就好比“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他们花费了作为人最本真的东西,即人的性格。他们不惜扭曲人性来获得那些十分卑微的功名利禄,这对于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庄子认为人最富足的状态是其精神的满足与享受,并不是对外界财富的追求和拥有。庄子的主张是追求一种真人的理想富足的精神境界。他对至人、圣人、真人、和神人都是倍加推崇的,在本质上寻求一种恬淡、舒适、豁达的一种人生态度。庄子告诫人们,生活在战争纷乱的时代,人的欲望泛滥不休。首先,要成为一个有理想,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其次,要保证人格的独立,有尊严的生活。最后,人生要追求质朴的安静生活,要做到返璞归真,做到无欲无求,超越一切外物的束缚和制约,在广大的宇宙间自在的遨游,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品有尊严,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人。这也正是庄子一生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二)顺应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所主张的精神境界。“天”既指自然,“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于天地万物之间。

庄子认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天性,而且庄子认为人的天性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的。如果人想要做到保持自身纯真的本性,拥有朴实的生活,就要做到无知无欲无求。庄子在谈到真人时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这里所说的真人应该具有常理、常情、常态。要回归自然原有的纯真,保持独立自然的姿态。庄子认为人在自然中其灵魂可以接受自然的净化,这样人的思想能够得到升华和充实。人本质上是属于大自然的,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到自然的净化才能使人自身感受到幸福快乐。

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是人和自然达到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庄子认为人自身的生命是歸属于宇宙中,是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是互通互惠的。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要以自然为主,要适应自然界的天性,同时不断的发展自我充实自我。但是,人不能够不加限制随心所欲的胡作非为,这样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精神上的一道明光,它将人的精神境界从世俗的水平提高到了“道”和“天”的崇高境界,至此才能够表现出人生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安逸恬静的态度。

(三)超越现实,追求人生境界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逍遥”,同时也是庄子道家学说的思想核心。“逍遥”是基于庄子对现实的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恨提出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状态。庄子主张生活早自然社会中要做到没有约束,超然物外,自由自在。庄子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简简单平淡淡的生活,要摆脱庸俗逍遥自在地神游。这些精神的遨游是绝对自由的。在庄子的理想世界中,自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境界,是超越一切外物的绝对自由。庄子最大的理想是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能够达到这种的境界的人庄子称之为至人、神人、或真人。

显而易见,这种真人、至人的自由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庄子的自由有独特的特征,是与众不同的,这也正式转子自由的魅力之处。这种魅力让人们心甘情愿的去追求。庄子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修养自己。心斋和坐忘是修养的两张方式,可以从人的内心深处将利害观念和心智活动排除之外,达到无欲、不争、无己的人生状态,努力成为理想中的真人,进而可以体会到真人的境界,即自由带来的洒脱豪放和豁达的韵味。

总而言之,关心单个个体的存在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实质。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帮助人们精神解放和自由,摆脱人生的迷惑不解,主张人性人格的独立自由,追求人的内心的恬静和精神的超越。要做到真正的人格自由、独立和完善,就要超越物质对我们的吸附和诱惑,不要因为人生的飞黄腾达而改变了人性的高远志向,更不能因为自身条件的缺失生活落魄而成为庸俗的人。庄子的人生观哲学透漏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态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值得探讨和思索的,从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庄子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和追求。

四、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在当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同时精神文明也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还是会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社会在进步发展,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就要有不同的适应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来平衡新的处境,进而适应社会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超越。

庄子用自己的人生去践行真人的境界,他给了我们一个令人向往的清心寡欲、无欲无争的隐士形象。庄子对逍遥境界的不懈追求,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以及对人性本真,人性自由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归宿。通过研究庄子人生哲学,我们应该学会正视欲望的存在,对于人生中的困惑和坎坷的境遇,要学会自我在精神上进行救赎。

庄子虽然主张无欲,但是他并没有倡导禁止欲望主义。他一方面肯定了人性对正常欲望的渴望,一方面提倡人们要克制欲望的自生,在利益诱惑面前要坚守自我,积极参与但是不能越过人性本身欲望的界限,追求物质精神的双重理想人生且不会迷失自我。人们需要的是超越眼前利益,避免狭溢的功利观。能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城堡来抵御各种利益诱惑的突破。强大的心理防线,是不会被外界事物所诱惑。我们遵循自然的生存准则,就要做到自然无为,人和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统一状态。庄子主张的“无用”,并不是没有用处,不等于无所作为、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恰恰相反,无用与于社会,就能从世俗社会中脱离,使心灵精神得以解放。用这样一种消极超越的方式就形成了人的“逍遥”的积极条件了。庄子告诫世人不要争强好胜,应该过一种无目的、没有人为掺杂成分的自然生活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对于当今社会精神文明的缺失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莊子提倡“无心”“无欲”是对现实社会以一种超越眼前利益的豁达心态去面对生活。庄子告诉我们一切事物要顺其自然,不可以更改强求,将自己的心灵放大,不断开阔视野,这样就不会让自己陷入迷惑的漩涡不能自拔。我们应领悟庄子的忘我内涵,从自我中走出来,挣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生活,摆脱为物役、为物累的生活状态,达到淡薄名利逍遥于时间的境界。庄子“安命处顺”却不失己的生活态度为那些面对纷扰却不愿走入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另类生活方式。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变的大舞台,我们所有人都自愿或被迫地加入其中,面对瞬息万变的人生世事,有很多人选择了随机应变不断的更换着自已的角色,但每次都会是一个很大人生转变,难免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有人选择一成不变最后发现融入不了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终会被淘汰;还有一些人他们既想坚守原则又怕被社会淘汰,找不到适合自己利人利己的生存道路。庄子“外化而不内化”的主张对他们恰好是对症良药,为他们选择一个随机应变与一成不变之间的角色——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实现了他们既紧跟时代又保持自己清高的独立人格的愿望。庄子的精神自由追求的是虚静的境界,而虚静明显要求在行为上与世无争,顺应世化。这样一来“自由”就陷入了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牢笼,行动上的迟缓与精神上的超越两者联系到一起,这让人觉得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自身的矛盾。但实际上,庄子首先就把精神自由作为了归宿,是用精神自由的理论来约束行为、审视行为,所有的行为都以精神自由为目的,成为了一种自觉,而非盲目。这样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即使是委屈顺从,也是有目的的顺从,在顺从中有着超凡的追求。在精神自由的指导下,顺其自然的行为非但不是消极退步,反而被赋予了以退为进的色彩。

第4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一般运动规律及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知识做出的规律性总结。物理学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理论通常以数学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大量严格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定律。

由以上对物理学的描述能确定,物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哲学,因此物理规律并不是死板的定理定律,包含大量人生哲理。关键看学习的人或教学的人有没有悟到。如果感受到这种哲理,那么物理学的学习将是人生哲学的探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阅历,创造美好的生活。下面从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中选择一些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质点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时,可忽略它的大小、形状,看做一个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由质点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哲学理念。与我们平常做事的方式是一样的,俗话说“家有三件事,先从紧上来”,要紧的事一定是主要矛盾。同时主要矛盾体现的是问题的主干,因此做事前必须规划,搞清楚哪些是要紧的,哪些是次要的。分不清主次而做事,多数是失败的。更有甚者,做事不讲究,做的事情和自己要达到的目的完全不着边,闹出了很多笑话。抓主要、略次要是提高做事效率的有效途径。想要世界上的事情都完美,那是没有可能的,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00000

五、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同时具有粒子属性和波动属性,称为波粒二象性。这里面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为概率波。即少量粒子的运动体现的是粒子性,而大量粒子的运动体现出波动性。单个粒子的运动无法明确其运动规律,体现的是一种偶然性。而大量粒子运动后的结果却是按照波动规律分布,体现出必然的特性。人生发展规律也是如此,不一定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成就自己的理想。但是努力的人大多能实现个人的愿望,哪怕只是某一段时间的某个愿望。所以努力能够成功是一种必然规律。

通过以上物理规律总结和理解,可以看出物理学蕴含的丰富哲学理念。物理老师教授学生物理规律的同时,有必要告诉他们思考人生的重要性,高考固然重要,但是缺乏人生规划的奋斗,缺乏理想信念的努力,可能是徒劳的。尤其是年轻一代人,每天为了高考而奔波,家长为了孩子拼尽全力,做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但是这些努力、这些付出是否都是对孩子有利的?估计不是每个家长都清楚的,他们更多的是付出对孩子的爱,但是爱的方向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则缺乏思考。对孩子的爱要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上,要建立在对孩子的启发上,让他们充满理想、信念,并且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缺乏理性的爱是一种溺爱。

学习物理学是对人生哲学的体会,可以使我们更睿智,明辨是非,做事有原则、有规划,有做事的落脚点,更容易实现人生价值,从事对社会有用的事业。所以热爱生活、热爱物理,让每个人在生活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纠结,希望每个人都幸福、健康地生活。

第5篇

关键字:孔子 苏格拉底 哲学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会品格和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基督教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参考文献:

[1]王维雅,王维.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4 月

[2]潘泽泉.从思维的执守与超越层面管窥社会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探求[J].2003 年3 月

第6篇

南柏先生在论坛上明确提出,除了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以外,中国企业家更需要中国式经营哲学。他从中国人与外国人有何不同讲起,深刻剖析了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惑,进一步详细探讨了经营哲学这个概念,并且利用一幅太极图形象生动地演示了究竟什么是中国式经营哲学、中国式经营哲学究竟能解决什么困难、中国企业家究竟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哲学等问题,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用他自己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深奥的哲学问题讲解得通俗易懂。参会的许多企业家纷纷表示,与稻盛和夫先生比较起来,南柏先生的经营哲学或许更适合中国企业家,因为毕竟南柏先生更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环境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许多企业也正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转型的问题,“南柏经营哲学”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无疑是中国企业家们的一场及时雨。

那么,“南柏经营哲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据南柏先生介绍,其核心思想为“道法自然,多维思考。”具体内容可以表述如下:

究一维根本——太极——道法自然,解决企业发展思路的问题;生二维能积——二仪——厚德载物、以人为本,解决企业福报的承载问题;循四维消长——四象——政治资本、道德资本、文化资本、人才资本,解决企业的战略问题;观多维变化——八卦——多维和谐(天时、地利、人和、众合、心安、诚信、他利、势成),解决企业的战术问题。

此外,南柏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人生哲学程式,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结果=思考方向*(德商+量商+才商)。其中思考方向意为定力和正确的思维,德商量商才商分别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志向大小和天赋天分等因素,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最终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能否取得成功和得到快乐。

据了解,参会的中国企业家们有很多都非常关注中国哲学和文化,都希望能从中国古典文化中寻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经营发展的智慧。“南柏先生的经营哲学让我受益匪浅。其实我自己在经营中一直都在断断续续地思考这些问题,今天听到他的论述,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位同时也是诗人的参会企业家感叹道。

现今很多学者都认为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该加入国学的学习,现代的学习不断国学的修养在现今这个时代需要被提起了。

国学的实质就是中国古代的哥们各派的学说,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以及学说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都具有深厚的影响。根据这些基本情况,后世归纳而形成了兵家、法家、墨家、儒家及道家的几种思想等。这些思想在我国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方面都影响着我国的国泰民生,同时还辐射至东南亚各国。对历朝历代统治者们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历经几千前的发展,最终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

虽然国学不是哲学,但是国学的发展史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设立学位要找基本依据,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实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复兴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文化,才是真正的国学复兴之日。国学的现代化就是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中的文艺、文化知识科学化的复兴起来、现代化起来。

我国的国学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了,并且在当时还产生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由较深入影响学术派别,他们的主流社区被后人称为“九流十家”。他们所开创的思想文化派别,可以说奠定了我国的国学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其中,史学、经学、诗学、书画学、蒙学都是我国的国学主旨。经学在汉代已经占据了当时文化的主流地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诗学其实是从《诗经》开始,至《楚辞》,而后发展到唐诗和宋词以及元曲的方方面面,文化发展长盛不衰,源远流长。史学的发展是自司马迁《史记》问世之后就开始发展,到清末期,依旧是极为繁盛的文化领域。书画学的发展时期更为久远,并且直至今日仍旧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审美风格以及艺术情趣。蒙学的开端是自《史籀篇》,而后“三百千千”,蒙学为中国文化自古而来的教育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书学的发展与书画学的发展一样,具有着陶冶人民情操的作用,对于我国人民文化性格,人文精神方面发挥了不可以替代的作用。

上面主要描述了传统国学的的价值,实际上,对于我国的当代社会而言,它的价值更为明显,人大的校长纪宝成先生对于国学做出了几个方面的归纳与总结,

1我国现在要重振国学,要唤起我国文化的自觉,恢复我国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文化的认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要提高我国人民的道德基准,同时普及全国的道德素质教育,提升个人文化的素养,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对于我国在中国经济时代有着深远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仅仅是经济挂帅,还需要保证人民的精神文明。

3国学需要发展,这对于我国的领导治国,和人民理政具有极强的借鉴。

4国学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我国的国民素质,代表着我国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的兴亡与振兴都是与自己的文化相融合的,这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的重要组成。

第7篇

一、 谈作者,知牡蛎之痛

好的作品如同经受百般痛苦的牡蛎所结的珍珠,在看到它光彩夺目的同时,我们也应体察这背后故事的艰辛。就如同明朝《警世贤文》中诗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者笔下的文字是在其生命“寒彻骨”的背景下孕育的,它是作者生命和精神的呈现,是作者以笔墨所阐发的深刻生命道德、人生哲学。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避作者而不言,割裂其与作品的关系。简言之,缺少作者影子的作品是无血肉的虚无之身,它所表现出的感情和思想也是干瘪空洞的。所以在赏文本措辞及暗含思想之前,需先去认识作者,将其自身的道德观与人生哲思列举开来,开启、丰富语文课堂内容,使语文教学厚重,有韵味。

例如教师在执教《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马丁·路德·金的伟大人生:在美国种族歧视纷争背景下,马丁·路德·金亲历黑人痛苦艰难的生活和非人待遇,为了争取全美国黑人人权,毅然将所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奖金献给了自由运动。这是他人生道德价值观的终极体现,而他渴望自由的强烈感情也展示出他的人生哲学。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学生也就深刻地感受到蕴藏在演讲词中巨大的感情气势及激情四射的感召力,这为其探求演讲辞的主题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作者身上流露出的道德、哲学元素也点缀铺陈了课堂,使得教学活动变得厚重,有韵味。

二、 说文章,赏珍珠之美

作品是作者安放思想和感情的纸介容器,是教师育心树人的道德模板,是学生提取道德感情、人生理想、生命哲学的文本载体。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教师不可偏爱一方而忽略另一方。从实用价值来说,它是应试教育下语文试卷分数分布的核心,对文章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从审美价值上来说,其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哲思又是一项抽象的资源,震撼学生的内心,为其人格做了一次“洗涤”。所以“说文章”要表里通透,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纯熟的技法和别具一格的措辞特点,也要深刻挖掘,寻找镶嵌在文章中的道德和哲学元素,并将这些挖掘来倾洒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线条中,作为点缀装饰物,使课堂变得更加韵味浓厚。

以的《沁园春·雪》为例。这是一首气势磅礴,隽永大气的千古绝唱,作者利用粗线条,将种种宏大的意象描绘出来,粗犷、豪迈、昂扬、激奋,鼓荡人心。而这些显性的意象当中又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感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吟诵中挖掘伟人豪迈的气魄和恢弘的情感。这一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和景物动画图片,使学生在情思相怡中联想开去,感觉自己也同这莽莽的苍山融为一道,与无数往昔的英雄倾心相会。当然,诗文朗诵欣赏只是一个情感蕴藉的过程,教师还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朗读中感受那种道德和哲思联袂成体的浓厚韵味。

三、 看自己,嚼领悟之思

观照他人,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也可能如临其境,同当局者感同身受。这是情感上的一种共鸣,此种共鸣建立在领悟之上。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这是我们所希求的,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单一地看别人、学别人,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而是将书本当一个中介,由他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态度、人生经验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得到点点滴滴的领悟之思。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升华之境。

如在执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在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如何克服自身的残疾,热爱生命,讴歌生命的基础上,创设问题,让学生从作者所持的镜子当中反观自己:“我要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残缺的肢体,完成对生命的修复?”在海伦·凯勒的“漆黑会令人更珍惜视力;静寂则能让人明白听到声音是多么美妙”的生命启示下,学生自我领悟,从旁观者的角度认识一切挫折都是纸老虎,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勇气去克服。而通过自身感情蓄积,学生又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8篇

《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请您谈谈“道”与中国式管理“人道”的涵义。

张正平: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也。”关于“道”这一个字,殷周之际的金文中已经出现。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的“道”,目前普遍认为其最早源于《老子》,其涵义博大精深。就其原义而言,道指道路,是指行进的线路。人们行走的线路谓之道路,物体运行的线路谓之轨道。

按照我们中国式管理学和人为科学的理解,天道应该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规律、存在的形式等,而人道是指人、人的价值、伦理道德、人的认识(包括自然、社会、人生、思维规律)以及历史观点等;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等。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道其实就是主体人的人生哲学,即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规律的学说。在现代管理过程中人道就是要尊重人的终极目标,必须尊重个人的价值,遵循人生发展的准则和规律,从而实现全人类的“人生价值”。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谈谈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张正平:人道主义(humanism),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人道原则是指“把人当人看”,一方面人道原则认为将人自身视为最高价值,另一方面主张将一切人都当做人来善待的思想体系。总之,“人道主义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善待一切人、爱一切人、把一切人都当做人来看待的思想体系,简言之,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人当人看的思想体系。”狭义的人道原则是指“使人成为人”,它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看作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认为人本身的自我实现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自我实现而成为可能成为的完善的人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

管理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人为为人”。管理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现代管理学家已经将视角转向人,向着中国式管理所一贯强调的真实的人道管理的方向迈进,尊重人的价值并最终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在管理和人生实践的基础上,相信天下有大道,有制约人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在行为和结果方面,要循道而为,相信只有循道而为,才能事半功倍,获得成功。

《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式管理哲学的精髓,请您分别谈谈它们的管理哲学。

张正平:中国式管理学人道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管理哲学、西方古典管理哲学、西方现代管理哲学和华商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的人性化管理与西方的理性化管理的融合、行为科学与人为科学的融合,是现代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式管理的管理哲学――人道理论也正是在融合古今中外管理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引领未来管理发展趋势的新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式管理的人道行为就是在遵循这“三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的人生管理哲学基础之上的管理实践。

人本管理之道。人本管理哲学是奉行中国式管理的“主体人”哲学思想。“主体人”思想认为,“简单的善与恶不是评判人性的合理标准,人不仅是其自身的生命主体、道德主体、精神主体,也是管理主体,组织中每个人的个性和人格都是独立、完整和平等的,人在组织中有分工的差别和职位的差别,但在管理中都一律平等地处于主体地位而不存在谁依附谁、谁掌控谁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主体人”哲学中,人不再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人和人之间不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进行的平等的互相协同、互相支持、互相服务、互相配合的关系。

第9篇

Becoming a Good Student

做一个好学生

Three attributes can help people in their studies. First,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a sound character. If you arent responsible, youll postpone your assignments or devote too little time to your schoolwork.

三个属性可以帮助人们在他们的学习上。第一,责任感,为建设一个健全的人格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负责,你会推迟你的作业或你的功课投入的时间太少了。

Second, in school lif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re valuable. Friends can bring you happiness and laughter. In addition, you can discuss problems and pursue knowledge with them.

其次,在学校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有价值的。朋友可以为你带来快乐和笑声。此外,你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及追求知识。

Las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constructive philosophy of life. If you are defeated, dont be disappointed. Try to face your life and your studies with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最后,它是有建设性的人生哲学的重要。如果你失败了,不要失望。试着去面对你的生活和学业的勇气和决心。

If you can work toward these goals, youll become a well-rounded and versatile student instead of being a bookworm.

如果你能朝着这些目标努力,你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书虫。

第10篇

关键词: 主题 存在主义 自我本质

一、引言

《奥吉・玛琪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1915年-2005年)蜚声美国文坛的第一部小说, 也是他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存在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把人置于其哲学思考的中心,把人的存在、人生的意义视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它是对贬抑人的存在价值的现代文明的一种抗议,所以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是最引人注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和人的存在危机愈发严重,人生的荒诞感、虚无感、危机感成为普遍的存在体验。作为这种危机的产物,存在主义旨在在这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重新发现人的价值,探求人的生命和存在的意义。可以说,存在主义是战后美国文学的主导精神。贝娄在二战前后开始崭露头角,并自此活跃于文坛,也正是存在主义风靡美国哲学界与文学界的时候,贝娄自然也深受这一风潮的影响,在其多部作品中表达了探索与追寻的主题。《奥吉・玛琪历险记》就是一部追寻自己生命轴线,追寻“自我本质”,实现自我无限自由的作品。

存在主义者并不是悲观主义者。他们在人生的危机中看到了人的自由,强调人应自我选择,负起存在的责任。存在主义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深刻地提出了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何在等问题。存在主义的先驱索伦・ 克尔凯郭尔曾经指出:“面对困惑与绝望时人会意识到自我,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从而有可能去追寻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而海德格尔则指出“畏”也迫使人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以达到本真的存在,这并不是使人与社会隔离,而是使自己真正投入到有意义的生活中去。因此,尽管存在主义描绘了一幅充满危机的人生图景,但它不同于此前极大影响了美国文学的自然主义。它不承认宿命论或决定论,它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也有行动的责任,应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且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做到最好,生活的意义就在不断的奋斗之中体现出来。

二、从逃避自己到接受自己

在年幼时期,奥吉一家被劳什收留,寄人篱下,奥吉不得不从小就被异化,他自己承认为了“取悦和报答”劳什,他不得不假装温顺,在劳什面前表现得感恩戴德,这样自我就分裂为隐藏的不驯的自我和别人眼中温顺的自我。随着年龄增长,社会交往增多,奥吉不得不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奥吉也成了多面孔的人,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周旋。奥吉天真地想通过“单纯”这个面具来逃脱社会的倾轧和复杂。但这种自我保护式的战术并不能使其免受社会现实的打击。墨西哥之行迫使他正视世界,也反观自己,逐渐地,他意识到明哲保身的作法只是一种苟且生存,也就是说,奥吉从来没有作为一个真正的个体生活过,他总是看别人的眼色生活。因此,他的存在部分是虚假的,这种双重个性是自我异化和自我疏离的重要表现。

奥吉遇到米托钦后,在他的影响下,奥吉决定面对真实的自我。他深知自我异化的危害性:“在纷繁芜杂的社会面前手足无措,又不知怎样才能返朴归真,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久而久之,自己也忘记了自己是谁。”这正是奥吉所面临的困扰。戴着不同的面具应对不同社会圈子里的人,在不同的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语,他也担心失去自己的本质。他想返璞归真,却没想到使自己的人生存在更为复杂。而米托钦秉承的信条是:活出真实的自我,否则就意味着灵魂的死亡。最后,奥吉决定接受米托钦的人生哲学。他对米托钦说:“如果我说我一直想活出真实的自我,你会理解我的。这并非易事。我在想,要是真实的自我不够好,我该怎么办?我想最好还是放弃这种想法。不求最好,但求真。”人必须去掉一个面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才会发现不为人知的自我。只有面对自我,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从奥吉决心正视自己和现实可以看出奥吉的勇气。如此审慎的态度表现出了他对自己的负责,也表现出了他谋求人类真正存在的愿望。

三、从逃避社会到融入杜会

奥吉从异化到归化的过程也体现在他与社会的关系上。他的自我异化与社会异化是同时存在的,也是相互交织的,一种是受社会环境所迫的自我异化,一种是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而从社会中异化出来的。

奥吉与社会的格格不入还体现在他对自由的理解以及他对工作的态度。在他一生中,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没有一个长久的,因为他觉得具体的工作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限定,又因为他天性多变,不适应严谨规则的束缚。他不愿局限在一种模式里,由工作来摆布他,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不得不成为一个零件,个性没有价值,因此奥吉在非人的社会里一事无成。

奥吉与丝的恋情以及奥吉的墨西哥之行成了他从异化到归化,从自我疏离到自我超越的原动力。在与丝发生恋情之后,奥吉觉得“我从来没与一个人如此亲近过”。但是在如此巨大的爱的力量面前,他怕失去自我,又采取了那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但爱情是需要双方共同投入的,奥吉的态度只会拒爱于千里之外。丝就对他说:“不管什么样的爱对你来说可能都很陌生,可能你压根儿不需要它。”当然,奥吉既想拥有爱也想拥有自己的独立与自由,但爱需要自我的融入和对他人的伦理承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利己主义。因此,与丝的恋情虽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果而终,但奥吉由此意识到了自己过份要求独立也有其荒谬的一面。因此爱成了他淡化自我、融入社会的关键力量。墨西哥归来象征着奥吉的重返社会。他已经厌倦了这种漂泊、自我流放的生活,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无家可归者,永远是一个寄人篱下者,迫切地期望能有属于自己的家。他开始投入爱情,与斯黛拉结了婚,他深深地认识到是爱使人们团结在一起,使人有责任心,使人们在社会上相依相靠。奥吉对爱的态度的转变意味着奥吉开始抛弃过去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开始融入社会,从而迈出了从异化到归化,从自我疏离到自我超越的关键一步。

四、结语

奥吉的归化只是暂时的。二战后,他又成了一名不法商人,仍旧是一个处在社会边缘的人,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的探索是荒谬的。奥吉对自己认识不足,不能找到一条切合实际的路,这种局限决定了他的追寻只能是漫无目的,不会有结果。作为一个典型的贝娄式主人公,奥吉性格上是有缺点的,而正是这些缺陷使他成为普通人的代表,贝娄在作品中透过奥吉的危机体现了整个人类的追寻及对希望的渴求。

参考文献:

[1] Bach, Gerhard. ed. 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 CT: Greenwood Press,1995.

第11篇

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使人意识到自己存在,意识到自己有什么权利,要承担什么责任,从而出自内心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并承担责任。因此,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培养有主体性的人,即培养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追求美真善爱的有理想的人。经过多年的思考后,我把对道德教育本质的探索纳入了一个焦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思想是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肯定而得以实现的。彰显主体性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摆脱传统社会伦理规范的束缚,开始摆脱血缘、地缘、人缘以及种种人身依附的生活方式,人的个性得到张扬,人的主体人格、主体地位、主体权利得到尊重,人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人要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这必然要求教育应重视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发展自身创造更有利的制度体系与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使人遵守普遍的道德规则便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好的道德教育要追求生态伦理与生命伦理的统一。显然,道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规定共同行为与共同生活的标准系统。道德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遵守集体规则,尊重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并实行人道行为,不以武力威胁其他群体及其成员。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个体内在美真善爱价值的唤醒。个体的道德素质,主要是通过内在价值观的培育与外在交往行为规范的训练来形成的。如果说传统道德教育是以强调国家主义的社会本位和纪律约束为特色的话,那么,在当代的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则应重视个体价值本位与人类共同价值的统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与人类主义的统一。也就是说,倡导“我好,你好,国家好、地球好、世界好”的价值观,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融合,把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建立在既为我负责,也为他人负责,为国家负责,为地球负责,同时也为人类负责这一基石之上。关于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有上百个主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学校教育处理的主题主要有:

(1)价值的核心理念: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

(2)价值的中心机构,诸如家庭、社区、学校、工作场所、国家、联合国;

(3)价值与文化,诸如价值和传统、价值和宗教、价值和法律、怎样解决价值问题、价值差异、人类共同价值与民族多元文化的统一、我们怎样获得价值、我们怎样改变价值;

(4)基本的人类价值,诸如生态、生存、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健康、自由、平等、博爱、幸福、友谊、自尊、满足、生活的意义;

(5)精神价值取向,诸如通情达理、远见、整体感、惊奇、感激、希望、超然、谦恭、爱、和善;

(6)道德价值取向,诸如诚实、公正、责任、勇敢、自制、可靠、真诚、无私;

(7)社会和政治价值取向,诸如公民权利与义务、和平、正义、程序正当、宽容、参与、合作、分享、忠诚、坚定;

(8)谋生方法(或生活技能),诸如身心健康、做决定、应付变化、选择和改变职业、财政预算、人际关系、家庭生活;

(9)学校学科的价值广度,诸如文学、哲学、科学、社会研究、历史、地理、艺术、音乐、人类文化学;

(10)当代价值问题,诸如贫穷、失业、种族主义、性别歧视、虐待儿童、虐待妻子、对老年人的歧视、消费主义、生态恶化。

幼儿园

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使人适应人类共同价值与生活环境、培养各种道德能力、通过形成内在美真善爱的价值观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个体道德的形成,一般要经历0~3岁的“无律”阶段,幼儿与小学生的“他律”阶段,青少年的“自律”阶段与成人的“自由”阶段,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经历了“无律——他律——自律——自由”这样四个阶段的发展才能完整与深刻。道德教育的实施主要有十种策略:(1)首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捍卫自己的权利与责任;(2)通过“道德行为规范训练——奖励与惩罚——反省”进行教育;(3)活动德育——以行动为主通过参与去感受、去体验、去内化;(4)教师与父母的言传身教;(5)树立道德榜样;(6)对道德问题进行知识教育、影视教育与情境创设训练,通过提问、慨念、判断、推理、观察、体验、感悟、讨论、演讲、反省、角色扮演、表演、写感悟、写日记等实现道德教育;(7)道德案例分析与讨论;(8)提高个体的艺术审美能力与人生哲学的能力等。

任何人在精神发育的早期(即儿童期),总是首先作为一个被教育者而存在的,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与老师的行为规范的宣示、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来进行的。行为规范是特定社会对人的行为表现应遵守的法则的基本要求。这个时期,儿童对事物进行审视、评价的认知能力和体验他人情感的移情能力尚在待启状态,他们首先需要的是直接掌握一些行为规范,以这些规范构成他们日后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和框架。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通过父母、教师这些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成人对儿童进行规范的宣示,这是儿童初次接触并掌握规范的必经之途。

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一个学前班,小朋友们入学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在地上用粉笔为全班的23个幼儿划了23个方框,让每个幼儿都站进一个方框里,然后告诉幼儿,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一个自我的空间,在自我的空间里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是,如果我们用脚踏过了边线或身体超过了边线,就侵犯了别人的空间,这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我们不喜欢别人侵犯我们的空间,所以,我们就不要侵犯别人的空间。心中有自己同时也有他人有社会,这就是生存的道德。

从这一行为规范教育的案例里,我们应该体会到,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这里,情感是一种具有条件反射的心理联系,知识可以传授,情感则无法传授,情感的培养要靠养成、靠养成教育,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活动”后内心的体验才能逐渐形成,爱父母、爱自然、爱花草树木、爱学校、爱国家、爱同学、爱周围的人、爱弱势群体等。“爱”是一种情感,靠的是养成,通过“爱的交往活动”,在“爱的体验”中,“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与“爱的能力”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婴儿出生后,社区应该定期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或游玩,或运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这个世界,除了自己,还有他人,只有和他人在一起,才能快乐,这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对孩子的行为礼貌教育,从小应贯穿四个单词:第一,“您好”,见人一定要打招呼;第二,“谢谢”,人家帮助了我,一定要表示感谢;第三,“对不起”,做错了事,一定要道歉;第四,“分享”,有东西一定要给他人分享。这些都是人文的养成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做”的过程中养成的。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这一辈子将会受用不尽。

小学

当个体的成长经历了幼儿阶段进入小学以后,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有更高的要求,这时,道德教育应主要围绕《公民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系统训练来展开。

一般说来,公民意识包括了三个层次:一是公民法律意识,二是公民纪律意识,三是公民道德意识。所谓公民素养,就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包括文化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多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目前,美国中小学教育将公民教育的目标规定为17个方面:(1)自律;(2)守信;(3)诚实;(4)实现最佳自我;(5)利己但不损人;(6)勇于认错;(7)具有良好的运动员风格,懂得取胜是重要的,但这并非至高无上的;(8)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貌;(9)像希望他人如何对己那样待人;(10)懂得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其行为是常常会影响他人乃至社会的;(11)具有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的理智;(12)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3)尊重他人的财产;(14)遵守法律;(15)尊重民主社会的各种自由;(16)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17)没有过早的性体验,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相一致的性态度。

这里,让我们从教育学者杨跃的《法国小学教育考察》一书所讲述的事实去借鉴法国小学相关教育的经验:

法国公民教育有四项具体培养目标:培养作为一个法国公民应该具有的正确的思想态度、端正的行为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爱国情操与国际和平思想。而这四项目标分别通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公民教育来实施。小学主要实施公民道德训练,旨在培养儿童以下几方面的品德:

1)对待集体:养成遵守团体规则的习惯和个人对社会团体的责任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促进个人与集体其他成员的良好关系,行为积极但不盲目服从。

2)对待他人: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间存在的差异,接受他人的存在价值,听取他人的意见,了解他人的意愿,尊重他人的行为,以礼貌、诚恳、忠实、友好、喜悦、积极的态度与社会成员和睦相处。

3)对待自我:养成整洁活泼、朴实无华、乐观合群、敢负责任、遵守纪律、肯定自我又不骄不虚的品行,自觉配合集体行动,与集体融洽相处。

1995年新教学大纲指出,“儿童正是从班级的集体生活中,发现并掌握社会生活的规则,建立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并从中演习自己的责任。”根据新大纲,主要内容为:

一、基础阶段。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学校生活,进行以社会的基本准则为中心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自立和责任的基础上达到:对人的尊重;对公共财产和生活环境的尊重;对集体生活规则的尊重;了解公民基本常识。

二、深入阶段。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让学生深入接触社会,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中具备一个负责的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人类的权利与尊严,了解法兰西共和国,了解民主生活,了解世界中的法兰西等社会实际。

中学

第12篇

关键词: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大学生人格培养;启示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格思想,其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较早全面探讨了人格问题。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包括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人格、内圣外王的人格模式、注重内省的人格修养途径。先秦儒家把“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重视人,肯定人的独立人格,对“圣人”“君子”理想人格的敬仰和追求,希望通过教育达到人人“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行和塑造完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国外方面,学者对儒学的研究一直有着很高的热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东方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愈加热烈,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对东方文化、对儒家特别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地加深加大,学者的观点也愈加深刻。近些年来主要代表著作有美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托马斯・利科纳博士的《人格教育》、美籍华人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美籍华人杜维明的《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韩国学者金日坤的《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等。

杜维明以东亚工业文明的兴起为背景,提出了儒家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并指出:“传统的儒家伦理教人做人,做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有价值的、有生活素养的、有抱负的人”。相关著作有: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罗素的《中国人的性格》,迈克・彭《中国人的心理》,狄百瑞的《儒家的困境》,韦政通的《儒家与现代中国》,杜维明的《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等。日本的西原春夫的《儒教与儒学在21世纪的意义》,永池荣吉德《儒教思想在现代的价值》,美国的Diane B. Obenchain《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在这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儒学思想并肯定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使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理论在当今社会展现出了新的价值。美国学者安乐哲在《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家与道家》《通过孔子而思》(与郝大维合著)等书中认为,儒家的君子人格不仅仅是一种健全人格,也是一种理想人格,同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并得出人格的培育与社群的责任感是相互联系的。

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流派都对人格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人性、人格类型、人格发展、理想人格的实现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格思想。在古代诸多理想人格的构想中,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占有主导地位。认为:“循此时代之趋势,而集其理想之大成以为学说者,孔子也。是为儒家言,足以代表吾民族之根本理想者也”。孔子在儒家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梁漱溟也认为:“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儒学一切学问专以‘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者’为其范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邓球柏认为:“孔孟的人格论没有将伦理学、哲学、心理学上的人格理论截然分开”。孔、孟的人格论既包含了道德人格理论、哲学人格理论,又包含了心理人格理论的部分内容。他认为孔、孟的人格论是以爱人为核心的仁、智、勇有机统一的完美人格理论。

在先秦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学做人意味着道德上的完善、人格的确立及精神境界的升华,所关注的焦点就是人如何完善人格的问题。先秦儒家的人格理论和实践以伦理道德为中心,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是其一以贯之的精神主旨。“内圣外王”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模式,仁、义、礼、智是其内涵,圣人、君子、士是其追求的目标,而修身立命、学思并举、反求诸己、积善成德是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陈来在《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中指出:“从先秦到明清,儒学所以为儒学的标准、宗旨和核心,简单说来,就是‘宗本五经孔子,倡导王道政治,挺立德性人格,强调家庭伦理,注重社会道德,崇尚礼乐教化’。”郭齐勇在《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中指出:孔子把人格境界划分三个层次,即圣人是理想上的至上境界、贤人是现实的理想境界、君子是现实的道德境界,他还指出终极至上和经世致用是孔、孟儒学人格境界论的主要特点。孙实明在《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中指出先秦理想人格修养的方法和实现途径分别为:慎独,立志思诚;注重实行,学思结合;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中庸之道;持之以恒,刻苦磨炼。

纵观上述的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和人格塑造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大多数是从现论的哲学角度、伦理学角度、文化角度等出发去研究人格塑造,主要是在其儒家道德伦理思想思想体系方面做出了详细论述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同时也针对理想人格之培养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赖万青.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