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时间:2023-07-19 17:31:23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第1篇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推动

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 已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综合性行业,旅游业能够起到改善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对国民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分析

(一)旅游的产出效应分析

旅游的直接产出效应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的旅游活动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所支付的费用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经营收入。在获得旅游收入后,旅游企业出于提供 更多的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以及继续经营的目的,会将一部分收入用于补充库存、维修设施和设备、购买物资。在扣除了这些费用之后的旅游收入的部分即为旅游的直接产出效应,直接产出效应能够反映出旅游直接GDP。

(二)旅游的综合产出效应分析

旅游的综合产出效应指的是通过旅游目的地产业间的经济技术关联,旅游收入的产出效应向旅游目的地的整个经济系统渐次渗透,从而造成整体经济产出水平的提高 。

与直接效应相比,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应不但涉及到第三产业,而且也广泛涉及到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

(三)旅游的就业效应分析

旅游业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就是其就业效应,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现代旅游业能够产生明显的就业效应,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种,服务业生产效率往往难以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提供就业方面,旅游业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认识不够,缺乏市场观念,使得旅游产品知名度低,缺乏竞争力。很多地区对旅游经济的开发还处于传统旅游时代,缺乏现代营销、管理及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使得旅游设施落后,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交通落后,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另外在旅游旺季一些热线旅游地人满为患, 交通及相关的生活设施问题凸显,严重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也给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留下了不少遗憾。

(二)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

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经济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利用外资方面,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 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此外,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收费往往缺乏统一标准,且中外旅客有别。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不能引导旅游消费。

(三)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国际旅游业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旅游企业没有真正走入市场,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制约企业的自我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在财政制度上各地分灶吃饭,地区间在为数不多的旅游投资上各自为政,市场分割,重复建设,并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转贴于

(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旅游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长期协调发展。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及资源数量和承载力了解不足,导致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重复开发。旅游经济规模化、效益化程度低,景区景点建设高速度和低质量并存,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游客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也给旅游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

三、 发展我国旅游经济的建议

(一)加强对旅游经济的认识,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发展旅游经济,首先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认识,各地充分认识到自身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打造精品产业,营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概念,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市场运作。同时要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旅游涉及到住、 行、食、用,而要加快旅游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健全和完善旅游市场的管理体系,加大旅游市场经济的综合整治,引进现代管理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管理与引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杜绝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有关部门对旅游产业的营销价格要进行宏观调控,防止旅游市场出现价格混乱现象。另外要加快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特别要注重导游的培养,提升导游素质,使游客在旅游消费中放松身心、 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同时要加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业务技能,规范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

(三)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经济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因受国家高度保护的影响,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因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索的专业人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其中,特别对国有旅游企业,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同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同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四)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旅游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开发必须将保护环境放在首位。要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普及生态知识,提高游客和旅游管理者的生态环境意识,转变游客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及消费模式,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有效避免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防止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二是掌握旅游区的承载,积极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区域旅游、生态旅游等,扩充旅游空间。三是建立科学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转变旅游产业的粗放经营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品结构及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正确把握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旅游经济开发持续发展的监督、监测和控制体系。

旅游经济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随着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引发更多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协作我们一定能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良健, 邓琼芬.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财 经理论与实践, 2007,(1): 105-110;

[2]何江, 张馨之. 中国省区收入分布演进的空间—时间 分. 南方经济, 2006,(12): 64-77;

第2篇

为了说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构成问题。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二、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同时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能满足农业和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要首先满足农业再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在农产品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种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用于农业进行再生产。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

第二,工业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的需要。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钢材,要能满足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企业对各种钢材的需要;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机械设备,要能满足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的企业进行生产的需要;生产发电设备的企业要满足发电企业的需要;通讯设备企业生产的电话机、电报机、手机等商品,要能满足人们使用这些通信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

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这些工业产品,除出售给城市居民使用外,也出售给农村居民使用。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的食品,也要有一部分出售给农村消费者。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工业部类、农业部类两者相互提供着它们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各种消费资料,所以,它们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三,工农业的产品要经过交通运输业运输出去。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一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部分的产品都要销售出去;工业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的商品除少量产品在企业所在地区市场上出售外,工业企业生产的绝大部分商品,要运送到外地市场销售,这就需要运输行业的运输。

第四,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农业生产的商品大都要经过商业企业销售出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必须经过商业企业,其生产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起来。

第五,金融业。金融业是进行货币经营的行业。银行把政府拨款和居民储蓄的货币资金贷放给企业,企业用这些货币资金去购买生产资料和招聘职工,从事生产和经营,并按规定的期限归还银行本息;交通运输业的经营要用货币购买运输工具,运输完成要收运费;商品的交易也要以货币作中介。货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媒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从以上的理论说明看,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必须协调才能顺利发展。

三、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1.国民经济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水平的阶段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必须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

2.国民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就是某一个经济部类或某些行业或者某些企业发展的快,其他部分行业及企业不能够与它们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这些发展过快的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就会出现不利于生产发展的一些情况。我们所讲的国民经济要快速发展,是指相互协调的快速发展,即它们的快速发展,是各相关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都能够快速协调发展起来,使得国民经济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够协调快速发展,也就是发展到能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更多和产品质量更高阶段上的协调快速发展。

3.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相互带动和相互协调。一个经济部类和一个行业及企业先快速发展起来,对其他与之相关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也要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快速发展起来。既然所有的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和企业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能带动其他经济部类、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必然为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创造出相应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使它们能与工农业的发展相协调,促使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要相应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4.国民经济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协调就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四、培养出使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人才

1.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国民经济要协调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出有能力为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做出决策和指导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认识到国民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不协调状态,同时能及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以调整,使国民经济不协调的状态不致发生。

2.快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出具有高深科学理论和高技能的科学家。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技术理论和技术研制能力的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大力培养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人才。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培养出能操作机械设备去加工于劳动对象的高技能人才。“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40%,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从这个数字看,我们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培养高级技术专家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高技能的技工人才。

我国现实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客观上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这种大量是指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都需要具有高深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来源大多数需要依靠发展教育进行培养。当然培养人才,不只是在学校,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也能进行培养,像许振超等都是在实践中学习成为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

五、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

以上说明了我国已培养出大量高级专家,研制出了一些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还制定了继续培养人才的规划,这会促进我国今后继续快速发展,但要快速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培养出研制先进机械设备制造的人才,才能加快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

1.我国自己研制出高性能的先进机械设备还比较少。我国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虽然比起过去有所更新,但比起发达的国家来,我国自己生产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研制出新的高效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设备。我国现时虽已有了一批高水平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数量还比较少。他们还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大学、大型企业中。每个科研院所、每个大学、每个大型企业,他们自己用来研制工作的仪器、机械用具大多不足。因此,研制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仅仅依靠某一个科研机构、某一所高校或企业,是很难完成研制任务的。我认为应该把一些科研院所的有关高级技术人才,把各大学有关的科研人才;大型企业与该项研制工作有关的人才,暂时集中起来,组成研发小组,把分散的科研设备、资料等资源也暂时集中起来,共同使用。组成的科研开发小组可以集体进行讨论,集体进行研究,以扩展每个科研工作者的知识范围,从而提高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对新机械设备研制的能力和水平,使研究更能产生新成果,能更有把握研制出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产品来。

2.研制新机械设备也可以依托某一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研制新机械设备所需的人才,如上所说,可把各有关研究院所和各有关大学的人才组织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某一个企业具备进行研究所需的条件,可依托某一相关的大型企业。依托大企业进行新机械设备的研制,能节约大量的研制费用。

3.研制新机械设备可吸取发达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经验。我们研制同种机械设备时,要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便使我国制造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性能更好的产品来,能使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使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能够使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设备。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在大力发展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加速强大起来,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

六、国民经济的协调具体表现在市场的供求平衡上

第一,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当某些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时,这就表示这些商品生产过多了,这是国民经济不协调的一种表现。生产出的商品,有一部分卖不出去,就表示生产出这部分商品不能及时用于国民经济的再生产,这便会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发展的速度。如果生产这部分产品长期卖不出去,积压时间长了就会变质,成为不能使用的废品。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损失,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当市场上出现某些商品供不应求,即这种商品满足不了购买者的需要时,如果这种商品是劳动资料,使用这种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如果这种商品是原材料,使用这种产品作为原材料进行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也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从而就会影响到这些行业或企业继续的发展,这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供不应求的商品是居民生活消费品,就会影响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表现为供求关系的平衡。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发展,表现为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及时购买到,不仅购买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符合需要,同时在质量上也符合应有的标准,这样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又能够及时销售出去,迅速回笼货币,使各企业不仅能够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平衡地发展。

第二,我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应及时纠正。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上说,国民经济必须协调才能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当中,我国国民经济有时还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根据2004年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据对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13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3%,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8.5个百分点,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8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6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7%,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应适当压缩其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促使这些行业和企业转产市场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我们必须理顺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企业之间生产和需求关系,使国民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要求。投资就是投入到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用于购置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使企业不仅能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如果这些投资投入到生产商品供不应求的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去,这种投资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会出现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膨胀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些投资生产的产品一时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必然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我国对国民经济中某些经济行业或企业的投资,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把资金投到有社会需求的产品生产当中。

总之,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会使一部分生产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而需要的一些产品又不能被生产出来,阻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七、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要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保持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国家机关对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各企业,都是相互独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它们往往只考虑本部类本行业及本企业的发展,而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往往考虑不够,或者对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很难认识清楚,所以国家有关机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国家的宏观调控要认真深入研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使国民经济实现一时的协调快速发展,还要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时,要研究国家已经制定出的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而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国家在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快速发展时,既要研究现实国民经济中一些部类、一些行业和一些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也要考虑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国家在实施制定的长远规划时,还要随着观察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使国家制定的发展经济政策能完全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3.调整货币的投放。调整货币投放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资金对国民经济的某一个部类某一个行业和某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和企业限制进行再投资。以紧缩货币供应为手段,使其过快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下来。对于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增加投资,使其能更快的发展。我国现实对农业实行减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生产的某些产品实行补贴等,都是对农业生产增加投入的措施,这会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3篇

关键词: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绩效;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5―0085―06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刚建国时的贫困落后到60年后的今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总体国力迅速增强。从解放初期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2.9%,三次产业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6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8.O%,这样的高速度和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在历史同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60年来经济增长平均维持高速度的情况下,在不同时期还是存在一些波动和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探索中出现问题和挫折时难免的。我们只能在探索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这种总结和升华工作,会使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少走弯路。

在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情况下绩效如何,需要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本文对经济发展绩效的考察用四个指标: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纵观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其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1949-2009年的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6年经济恢复时期、1957―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和1979―2009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本文用分阶段的方式对中国经济绩效从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进行分析,用两套指标体系进行论证,一套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上关于中国的数据资料,另一套用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的数据资料。

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波动性

(一)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比较

1.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对三个阶段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是1949―1956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统计数据为国民收入,以1949年为基期,这3年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3%;以1952年为基期,1953―1956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0.3%。

第二阶段1957―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期,若以1956年为基期,以可比价格计算这一时期22年GDP年均增长率为4.05%,明显低于第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

第三阶段是1979-2009年,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经济快速增长。若以1978年为基期,扣除价格因素这30年GDP年均增长率9.76%。中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很快的,均值的中位线在10%,年增长率围绕10%波动,增长的总趋势呈上升状态,而且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的表现明显好于1978年之前的表现。

2.用麦迪森估计数据计算的三个阶段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比较

根据麦迪森对中国经济的估计,以1952年为基期,则1952―1956年GDP年均增长率为5.78%;以i956年为基期,则由1956年到1978年22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4.14%;以1978年为基期,1978―2003年这2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7.85%,低于根据中国官方统计年鉴数据的计算结果,但是,无论从哪个结果来看,在第三阶段即1978年以后中国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速度与世界上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1.麦迪森对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增长的比较。

麦迪森的数据表明中国计划经济所处的时期,正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50―1973年西欧国家合计人均GDP增长率为4.08%,前苏联为3.36%,亚洲合计(不包括日本)为2.92%,世界平均增长率为2.93%,中国为2.86%,中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不管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比较,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不能令人满意。而在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不论是从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长率上看都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的中国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

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能明显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计算出1949―2007年中国GDP和人均CDP的增长率,在图形上表现其波动性

第一阶段1949―1956年。1949年到1952年属于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发展波动是难以避免的,并且增长速度的起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1953―1956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看虽然平稳性不是很强,但却是在较高位上运行。

第二阶段1956―1978。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建国60年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波动性发生在这个阶段,最高值是中的1958年GDP和人均GDP比上年增长21.3%和18.3%,最低值是1961年的负增长达到27.3%和26.6%,从1958年到1961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差值达到48.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第三个阶段1979―2008。这_阶段总体上看经济增长速度高、波动性小。经过1984年经济的过热,增长速度达到15.2%的高峰和.1990年的3.8%的较低速度以外,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在这样的高位保持了18年的增长态势,使得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

2.利用麦迪森的数据计算中国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也用图形表示其波动性。

从麦迪森的估计数据计算得到的图形可以看出,中国GDP的年增长波动性更大,没有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得到的结果平稳性好,但是,波动幅度小一些,总体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一些,阶段性特征不明显,除了1957―1968年这一阶段外,其他阶段的波动大致相同。麦迪森的数据显示,在中国60年发展过程中有5个年份为负增长,分别为1960、 1961、1967、1968、1976,比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少一年,即1962年,但是这一年虽不是负增长,但是增长率只有0.4%。另一个较大的差别是1998年,麦迪森的估计增长率是O.3%,而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计算结果为7.8%,差别将近30倍。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增长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转换,因此,在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一)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变化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

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处于很低的发展阶段,1949年,国民收入中农业、工业和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的构成为68.4:12.9:18.7,第一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二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到195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为51:21:28,到1956年变为43:27:30,第二产业有较快速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1957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经济阶段,我国采用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国家重点投资工业部门,经过22年的发展,到1978年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变为28:48:24,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第二产业份额的提高几乎完全是由于工业份额的提高带来的,工业份额从1956年占GDP比重的21.9%提高到1978年的44.4%,而第二产业的另一部门建筑业占GDP的比重却由1956年的5.4%下降为1978年的3.8%,一直处于下降和徘徊状态;从建国到1978年第一产业即农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或徘徊状态,由1952年的50.5%除下降到1978年的28.1%,中间经过调整期时期时比重有所回升,基本上是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49年到“一五”时期结束处在缓慢上升过程中,但此后,在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时第三产业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一直到1978年,第二产业呈现挤压一、三产业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更是明显的降低,1978年比1957年下降了6.3%,直到1982年才恢复到1952年的水平,占GDP的比重为28%。

1978年底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体现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资源的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上的表现是,首先在农业领域的改革使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1979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7.9%上升到31.0%,当年的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1.0:47.1:21.9。由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效应让我国的农业保持了将近10年的高速增长,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30%左右。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明显的表现在第二产业在比重稳定的基础上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快上升,在三大产业中增长速度一直保持最快,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在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08年达到40.1%。

2.根据麦迪森估计的数据对l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

1952年中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60:10:30,直到1978年中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34:37:30,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又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德国在2006年已经突破1.O%,达到0.9%,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提高,一般都在60%以上。这首先和中国的农业生产率低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城乡分割的制度体系人为地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比较来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很明确,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速度。

(二)城乡结构的变化

1.中国统计年鉴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统计。

1949―1957年是中国城市化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到1957年城镇人口比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了418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lO.6%提高到15.4%。1958―1960年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发展失控,脱离了基本经济国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5.4%上升到19.7%。在1961―1978年这一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并间歇性地发生逆转。1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960年为19.7%,1978年仅为17.9%,下降了1.8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19.7%,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城镇人口的比重增加很快,1989年为26.2%,1997年为31.9%.2005年43%.2008年45.7%。

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市化的阶段性,1949―1956年是稳定增长阶段,1957―1960年是反常的加速增长阶段,1961―1978年则是长期的停滞阶段,1979年以后是较快增长阶段。

(2)城市化速度的国际比较从上述数据资料可以看出:(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995年之前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之后有较快发展,但是仍无法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2)城市化水平是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紧密相连的,在中国的表现比较特殊,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情况下,使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内需不足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突破形成瓶颈约束。

三、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我们选取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来反映劳动效率,以国民生产总值积累效果来反映积累或投资的效果。

(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我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量,并以1952年为基期的增长指数加以调整,以剔除产出量中的物耗和价格上涨的影响。劳动者采用全社会劳动者人数,反映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情况。

可以看出:首先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差,并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周期大致同步。其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人数增加不完全相关。如“一五”时期和1963―1965年,在劳动者增加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而“二五”时期劳 动者增加速度不快,劳动生产率却大幅度下降。最后,劳动生产率增加的速度总体上看是很慢的,特别是从1958年一1978年的21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8%。

从1979年开始,在劳动者数量较快增加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现为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较稳定,3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若以1978年为基期,1979-2008年从业者人数年增长速度为2.2%,低于计划经济时期2.5%的增长速度,而年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9.2%,远远高于计划经济时期2.8%的年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看,1979―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效率较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这一阶段保持了较快稳定增长。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从2008年世界统计年鉴的资料,比较中国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美国、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联邦和英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1990年之前,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比较国的范围内是最低的,为590美元/人,是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次低的巴基斯坦的43%,而在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意大利是中国的90倍。直到2006年,经过20多年的快速解决发展,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在比较组中只是超过了巴基斯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美国为92270美元/人,是中国的26倍。不过仍然可以比较看出,199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只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按人口平均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1949年到1956年这一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比起建国之前提高很快,改善明显。1957―1978年这一阶段由于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为了推行这一战略,积累率水平提高很多,以积累发展工业的资金。同时必然带来消费率的降低,这22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直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我们从以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建国6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一)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除了1963―1965年这一短短的经济恢复时期以外,从建国到1978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都是很慢的,若以1956年为基期,1957―1978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8%,远远低于1979-2008年7.6%的年均增长速度。

建国前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慢,1953―1978年25年的时间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只增加2.2%;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78―2008年均增长7.6%。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基尼系数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O.3表示比较平均;0.3-O.4表示相对合理;O.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从基尼系数比较来看,中国处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警戒线”以上,分配的不平均程度远远高于发达的日本、法国、德国,甚至高于美国的水平。

在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分配的不平均对居民的消费影响很大。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却没有消费能力,消费倾向低的高收入阶层有消费能力而没有欲望,因此,使得改革开放以后内需不足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绩显著,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计划经济时期的22年给我国带来的更多是教训,由于政治影响和政策的多变性,工业生产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很慢,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二十二年几乎没有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我国所实行的渐进式改革在启动的初期避免了社会经济中大的动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使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强,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缓慢,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段时间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利用这一契机实现了经济腾飞。但是,中国却错失这一良机,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对企业形成利润约束,中国企业没有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敏感性,没有赢利意识。计划经济效率的低下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而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发生在美国并很快波及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了市场机制运行中所存在的巨大风险,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在制度和规则的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市场失灵发生的几率,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减少经济中的波动性。

2.城镇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对中国实现GDP增长的既定目标带来了威胁。这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大环境造成的,另外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特别是对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依赖模式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国内消费不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得在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成为政府的经常工作,但是往往成效不是很大。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城镇化的滞后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到目前还占人口近60%的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弱。调整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我国的内需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动员;综合评估;对策

1 湖南省经济动员能力综合评估

经济动员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等硬要素,也包括经济动员的体制、机制、管理和协调能力等软要素。下面分别从经济动员能力的硬软两方面因素对湖南省的经济动员能力进行评估。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是经济动员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动员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2006年,湖南省生产总值为7493.17亿元,增长12.1%,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1.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123.46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038.4亿元,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1830元,增长10.5%。全省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2%、12.2%和12%,连续12个季度保持了11%以上的增长,且波动幅度较小。企业效益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64.75亿元,增长39.4%。对经济动员能力影响较大的主业产品增长较快,优势产业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为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财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金融动员是经济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经济动员效果的主要参考指标。据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湖南省省财政总收入891.16亿元,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5.3亿元,增长20.3%。各类社会资金的动员潜力显着增强,能够为国民经济动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湖南省较为雄厚的财政金融实力为夯实国民经济动员基础,提高经济支持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增强了经济动员能力的发展后劲,将对今后国民经济动员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对经济动员成本有较大影响,是提高经济动员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湖南省优势地区继续发挥带动作用,以2006年统计数据来看,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达2818亿元,增长14.1%,比全省平均快2个百分点;“一点一线”地区生产总值为4770.15亿元,增长12.9%。大湘西地区开发稳步推进,生产总值为814.24亿元,增长11.6%。“3+5”地区生产总值为5644.98亿元,增长13.2%。虽然大湘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受交通等基础建设的限制,其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更多的要倚重“一点一线”地区便利的交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4)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动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提高经济动员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长沙、株洲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和郴州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动员能力的主要形成地。湖南的高新技术领域集中在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几大领域,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产学研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持续加大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高湖南省综合实力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动员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5)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宣传教育是经济动员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乘法器,加强和改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的指导和管理,整合研究力量,拓宽研究领域,开阔研究视野,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和实际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湖南省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借鉴省内外国民经济动员的先进思想和成功做法,结合湖南省自身的特点和在应急作战中的地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手段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社会大众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参与意识,使民众逐渐意识到国民经济动员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6)湖南省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为提高政府实施经济动员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进,也为优化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了科学的框架,为从制度层面上将国民经济动员纳入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实现的速度和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湖南省在处理非典、地质灾害及冰冻雨雪灾害的过程中,反应迅速、准备充分、决策周全、时机恰当、落实有力,实现了由运用单一调控工具向多种调控工具并用的转变,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宏观调控紧扣经济运行的脉博,实现了被动型调控向主动型调控的转变,适应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将宏观调控对象由以企业、单位和个人为主,转到以调控市场为主。同时,宏观调控坚持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宏观经济调控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一方面推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增加了国防经济实力,提高了经济动员能力。

(7)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建设逐步适应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要求。湖南省各地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三级经济动员机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湖南省动员机构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地区、行业、基层单位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机构和工作队伍得到了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各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和未来军事斗争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启动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参与抢险救灾等处理应急事件的成功经验和现实要求,使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建设能够较好地实现保障军事行动与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接轨,与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处置接轨,既能为保卫国家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也能为促进湖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增强湖南经济动员能力的对策思路

2.1 贯彻国民经济动员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

湖南省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动员要继续服从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大局。要树立大局意识,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立足现实,在尽可能减少资源占用和消耗的情况下开展动员准备工作,将国民经济动员的工作融合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去,适应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及湖南经济发展与改革呈现出的特点,总结近年来湖南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大经济动员的观念,加大国民经济动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国防动员意识和水平。努力提高军民结合、寓民于民的水平,增强国民经济应变能力,提高国民经济对应急事件的支持保障能力,实现“小实力,大潜力”的支持保障能力。

2.2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实力是经济动员能力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只有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才能带来经济动员能力的提升,否则经济动员始终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要紧紧依靠经济发展带动动员能力的提高。本世纪的前几年湖南已有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是总体还是偏于落后,湖南省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利时机,搭上国家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迎头赶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靠前的第一梯队成员。同时,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减少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创新型经济区。

2.3 加快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术改造动员对象,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战争首先要求国民经济动员资源成为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的信息。加强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库建设,在依托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形成指标规范、统一、齐全,信息更新及时、可靠、准确,信息查询方便、快速、保密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库。

其次,建设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决策平台,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组织和控制的可视化。建立能够为决策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武器装备、军需物资研制和生产的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人员、原材料、能源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名称、位置、数量、状况特征等信息的技术平台。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从湖南省实际出发,有重点的研究关键动员能力的可视化问题。

最后,构建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通道,形成快速、安全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传递网络。建立覆盖省、市、县的三级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网络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解决现有的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网络的技术差异、信息遮避等问题,为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传递网络化创造有利条件。

2.4 完善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机构

积极推进和加强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经济动员运行机制。在国家设立的各级经济动员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可结合湖南省自身优势,建立各个不同部门的动员办公室,各部门经济动员组织机构,各类型(决策、执行、监督)经济动员组织机构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积极探索依托现有的政府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体系和科技工业基础,开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提高国民经济的应变能力。要结合湖南省地区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探索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规范的经济动员决策机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规范经济动员机构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经济动员的效率与速度。同时,要开展经济动员机构和经济动员工作规范化大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使动员机制不断完善,动员能力不断增强。

3 结语

国民经济动员归根结底是资源的重新组合与配置,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建设就是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对湖南省经济动员能力的综合评估,一方面可以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作战的经济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对策。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应急与应战机制的整合,实现了平战结合,提高湖南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 科学发展 民生理念

新时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国民经济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特别重视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丰富和突显了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

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上:突出“民富”和“共富”

近年来,国民经济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在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社会财富分配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居民分配偏少。据国家统计数据,2005~2009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7.11%提高到2009年的20.12%,而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44.97%逐步下降为2009年的42.15%。可见,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之势。在国家、企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和企业分配偏多、城乡居民分配偏少的局面没有改变。

二是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9年间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呈上升之势,始终在3.2倍以上波动上升,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5倍左右有显著攀升。虽然,2010年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达14.9%,然而,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9109元,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近3.2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变。其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3.5倍左右(如果将那些无法统计的不规范收入计算在内,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会更大),农村居民高收入户收入是低收入户收入的7倍以上,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内部不同等级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显著。数据表明,目前城乡和社会各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缩小收入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民富、共富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富民穷”、收入分配悬殊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新时期,要基于民富共富是目的、国富是手段的关系,致力于促进由国富向民富和共富转变,通过健全收入分配调节体系和调整国家、企业、个人间的分配关系,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将国富与民富、共富目标统一起来,将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与“还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将重视财富分配提高到与国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地位,突出“藏富于民”和共同富裕的理想。

经济发展速度上:突显民生方向和民生基础

国富是民富和共同富裕的基础,增加经济总量、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仍是硬道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但发展太快会使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发展太慢就等于没有发展,一时发展既不利于化解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还可能激化这些矛盾。在这里,适度的快速度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经济过热以及就业压力较大的实际,未来5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比前几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提出7.5%的年均增速减了0.5%,比近几年11%的实际增速低了4%。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速度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力转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健全收入分配格局、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发展基数增大的情况下,7%仍然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既有继续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考虑,又有满足扩大就业需求的思考,还有对分配物质基础的考量。总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变化,突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统一,既明确了民生方向,又强调了民生的物质基础,突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结构上:突显促增长、保民生

经济结构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和根本。从我国经济运行看,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成为约束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服务业产值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产值的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①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的巨大压力,要顺应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要求,继续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分配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新时期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既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又着眼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着眼于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又着眼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其民生主题是非常鲜明的。

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途径上:切实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多重经济效应。它不仅影响当前生产,而且制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不仅影响收入分配结果和收入水平提高,而且制约消费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基本公共服务的多种经济效应使之与增加经济总量、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民富和共富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改善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协调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通过不断努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巨大成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巨大、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顺应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的要求,新时期应聚焦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安排,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努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式,从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途径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方式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作用于短期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当前重大民生目标实现。虽然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差距悬殊、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庞大、农村基础薄弱和发展滞后、内需严重不足等问题,使国民经济仍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基本国情和新的世界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进展。

新时期要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和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两大主题,将经济发展动力置于扩大内需、创新科技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把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放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上,既努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增强竞争力问题,又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产业比重、实现人与环境统一,从而突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突显国富、民富和共富的物质基础,彰显民富和共富的民生理念。(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第6篇

论文关键词 民营经济 区域经济 重庆

一、重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一)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重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以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主体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内到外“自强不息、逆势前行”的发展过程。重庆民营经济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完成了第一次创业,解决了快速发展的问题。未来三十年,重庆民营经济将迎来第二次创业,解决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问题,依靠的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因此,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重庆加速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强经济活力和后劲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重庆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以19.8%的速度高速增长,高于公有制经济增速14.4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9.1个百分点。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情况下,重庆民营经济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06.81亿元,增速为23.5%,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重庆民营经济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占GDP的比重也稳步提高,到2005年超过了50%,占据重庆经济半壁江山。2008年重庆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继续攀升,达到56.9%,民营经济已名副其实撑起了重庆经济的“半壁河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劳动就业的主渠道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庆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在就业方面,重庆民营经济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民营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25万人,达到655万人,占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75%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同时,随着未来国有经济有机构成的提高、技术进步的加快,就业的容纳量将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排斥多余的劳动力。这样就必然开辟一条新的就业渠道,找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此外,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改善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推动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民营经济将成为推动重庆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吸纳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四)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税收的重要来源直辖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税收大大快于全市税收增长的平均水平,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增加税收的“活源泉”。近5年来,全市民营经济税收以年均22.6%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市民营经济纳税达到368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全市税收总量的63.33%,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各区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和乡镇、街道财政收入的80%均来自民营经济。

(五)民营经济已成为活跃重庆市场的“兴奋剂”

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市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约为76.8万户,比上年增加8.1万户;其中个体经营户64.1万余户,民营企业12.7万户。民营经济组织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超过170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市场销售热点增多,特别是民营经济中的零售业和餐饮业增势强劲,食品类消费增长迅速,住房以及相关的建材、装饰等消费快速增长,金银珠宝、汽车等高档消费日益升温,服装类消费大幅增加。

二、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SWOT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缩写,SWOT是一种态势分析法。把SWOT分析法用于分析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可以从中挖掘出对重庆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重庆不利的需要规避的东西,并据此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现结合重庆实际,采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作如下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行政、区位和交通。从行政地位上看,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政治地位较高,行政管理层级相对少,是全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区位交通上看,重庆是长江经济带与西部地区的连接点,是西部地区唯一集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重庆位居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东传西递,南承北接。三峡大坝实现175米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达重庆港,航道运输能力将在现有航运能力的基础上翻五番;重庆是国家铁道部确认的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江北机场将扩建为区域性大型枢纽机场;高速公路连通所有区县,贯通周边省市。同西部城市比起来,重庆交通功能完整、港口优势明显。

2.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重庆既有西部老工业基地积累的技术存量优势,产业的行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比较完善,也有新兴的北部新区、保税港区和两江新区引发的创新优势,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产业竞争优势。

3.政策富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比较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根据国家有关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总体战略方针,结合重庆本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及相关规定,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的政策有:《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五日)、《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二00五年九月十一日)、《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章程》(2006年10月1日修订)、《重庆市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2008年4月)等。

(二)劣势(Weaknesses)

1.物流成本较高。重庆的物流环境还不成熟,这势必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必然直接影响到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力与水平,所以物流环境竞争力是影响重庆民营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数据显示,重庆的物流环境竞争力相对薄弱,全市物流企业仅1150多家,大型的企业只有民生物流、重庆港务、中邮重庆物流、中铁联合、中国铁路快运、大通国际运输、大田集团、锦程国际集团等十余家;重庆的货物运输周转量比较低,水运及航空运输量所占比重也比较低,2008年,重庆市水路运输仅占全市货运总量的2.12%,航空货运在全市货物运输总量中甚至不到1.5%.重庆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已成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软肋,严重危及到重庆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与能力的提升。

2.市场环境不宽松。对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限制没有完全解除,对民营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政策没有完全到位,市场准入不平等,政策不公平。其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采取参股、并购、重组等的力度不够。政策环境不完善,对国有企业格外关注,很多优惠政策都向国有企业倾斜,这样就使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民营企业在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政策环境均有不完善,仍存在不公平待遇。如民营企业反映较多的“双重征税”问题。另外,有些地方虽然对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方面的政策是“非禁即入”,但事实上“明松暗紧”。务必加快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步伐,尽快打破“玻璃门”现象,推动重庆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新旧机会叠加。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重庆不仅拥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积聚的共有优势,还拥有重庆直辖、314总体部署以及国务院3号文件、内陆保税港区与两江新区赋予的特殊政策的机会。这些优势都决定了重庆在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生产要素的同时,形成辐射中西部广大腹地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等四大中心。这是重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超强引擎”。

2.自然资源丰富。重庆市地域面积为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上海天津三市总面积的2.39倍;各类水资源合计为14366㎡/人,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00㎡/人;全市具有可开采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天然气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特大城市中矿产资源最丰富地区。

3.人力资源总量优势。人力资源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重庆人力资源丰富,有产业工人近3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300多万。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满足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重庆又是内陆地区相对的人才聚集高地,全市聚集有二十几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数十万人,有大量的专业科研机构,这使得重庆成为内陆地区难得的优质人力资源库。

(四)威胁(Threats)

1.思想观念滞后。主要体现为长期制约重庆发展的山头意识、盆地意识、小农意识、片面增长意识、计划意识仍然存在;小富即满,小富即安,喜欢与过去纵向比较,不喜欢与沿海地区或发达地区进行横向比较;缺乏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开放精神,不愿意把重庆看作世界一体化的一部分。因此,重庆要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政策解放不力。许多政策缺乏打破框框,甘为天下先的政策创新勇气,政策执行限于市场的限制和规范,而没有转变为为市场服务。“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此外,政策解放力度不足还导致重庆无法将自身的传统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大量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滞后的背景下,没有充分利用金融创新机遇,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导致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被动性过剩,形成向东部甚至周边地区的回流现象。重庆农民工现象、西气东输现象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回流现象。因此,重庆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务必要提高政策的决策力与执行力,清除政策解放不力的问题。

3.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随着重庆商业银行防范风险、信贷政策严、追求效益、资产质量和信贷安全观念的逐步深入以及信贷门槛的逐步提高,势必将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张、技术改造的进步等,致使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重庆要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务必要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以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三、重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思想解放的科学机制要加快重庆民营经济发展步伐,首要的是解放思想,清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树立能快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六种理念”。要破除增长意识,强化发展意识,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发展的理念;要破除内陆意识,强化开放意识,建立积极的学习机制,树立开放的理念;要破除山头意识,强化协同意识,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树立协同的理念;要破除小农意识,强化忧患意识,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树立敢为人先的理念;要破除计划意识,强化市场意识,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树立市场化理念;要破除盆地意识,强化沟通意识,建立充分的竞争机制,树立竞争的理念。

(二)以规划为龙头,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是加快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龙头,规划科学、合理,就会大大节约发展成本,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为此,建议: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重庆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抓住当前正在编制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契机,立足未来长远发展目标,将重庆民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纳入到重庆的“十二五”战略规划中去,以保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打破“玻璃门”现象,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领域准入问题所谓“玻璃门”现象,就是对行业准入而言的“非公经济36条”公布后,行业准入的大门,理论上是敞开了,然而中间还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人仍然被“玻璃门”挡着,进不去。造成“玻璃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垄断的存在和地方行政的封锁,为此,提出以下两个建议:

1.成立专业性的行业商会。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力度,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要分开,按行业成立专业性的商会,发挥商会在行业准入方面的中介作用。

2.加快民营企业的转型。民营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快企业自身体制的转型、发展战略的转型、管理模式的转型。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经营规范、管理有序、遵纪守法”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以消除一些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误解。民营企业要努力拿出自主创新的成果,拿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民营企业得以打破“玻璃门”进入市场的“敲门砖”。

(四)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1.建立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银行和民营经济融资担保机构。一是筹建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银行,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吸纳游离于金融体系外的民间资本,使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从而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融资难的问题。二是组建重庆市民营经济融资担保公司,搭建民营经济融资平台。

2.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我们认为,可以选择一些管理制度完善和有盈利能力的民营企业在全市进行试点,对于个别盈利现状一般但确有发展前途和盈利前景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列入试点范围,通过试点逐步推开。同时,发行企业债券不一定都要中长期的,发行短期债券可能更加适用。

第7篇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成就;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39-05

1.甘肃省经济发展的10年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9―2008年是改革与发展比翼齐飞的10年,是甘肃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得到实惠不断增多的时期。

1.1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0年来,甘肃地区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实现了大跨越,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1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887.6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 176.11亿元,年均增长10.63%,比改革开放头二十年的平均增速9.11%高出1.52个百分点。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跨上千亿元大关后,经济总量扩张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2003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3 176.11亿元。

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比较好的稳定性,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1999―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最高增幅与最低增幅相差3.27个百分点,较改革开放前二十年降低20.03个百分点,经济在高位平稳运行。

1.1.2人均GDP超过12 000元。

甘肃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3 541元增加到2008年的12 110元,年均增长10.14%,比同期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9%的增速高出1.14个百分点。2006年起甘肃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 000美元,这表明甘肃省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迈上了新的发展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1.3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1998年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仅97.48亿元,2008年达到470.91亿元,是1998年的4.83倍,年均增长15.22%,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出4.59个百分点。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以来,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到22.76%。财政收入占甘肃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2008年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4.83%,比1998年提高3.8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力保证了抗震救灾、民生问题和“三农”等重点支出,使得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财政综合调控、协调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所增强。

1.2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1999年以来,甘肃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二、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

1.2.1三次产业结构。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546.3339.12,与1998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8.29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4.26和4.03个百分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中药材基地。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工业成为支撑甘肃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占GDP比重由1998年的35.06%增加到2008年的38.46%,比重提高3.40个百分点,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中,邮电业增长迅速,年均增长

27.4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04%。

1.2.2所有制结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988亿元,非公有制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6%,比2000年上升12.3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甘肃地区经济的重要力量。

1.2.3城乡结构。

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通过撤地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008年甘肃城镇化率为32.15%,较1998年提高8.08个百分点。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措施的落实,包括加大农村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免农业税,加大各种补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趋向协调。

1.2.4区域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出现了积极变化。甘肃省各地区突出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利益共享的经济区,兰州、天水不断提升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大型城市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白银金昌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有了新发展;平凉、庆阳能源基地地位进一步加固;酒(泉)嘉(峪关)一体化进程加快;定西、陇南、甘南、临夏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说明各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在不断增强。

1.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10年来,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8年甘肃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735.79亿元,是1998年的5.24倍,10年间年均增长18.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集体经济比重从1995年的84.51%减少到2007年的56.5%,而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2007年分别达到16.11%和23.34%。从资金来源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的比重逐年下降,利用外资水平依然在低水平徘徊,而企业自筹资金的增速和比重都在逐年提高。1999―2008年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4.57 34.6860.75演变为5.2745.6349.10。可以看出,近年来甘肃省在工农业上的投资在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格局逐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有所增强,甘肃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资本运作力度加大,有力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途径。投资在产业、经济主体间的扩散效应增强,投资结构得到积极调整。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能源、交通、水利、生态、信息以及城乡公用设施等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关系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关系民生的建设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油兰州石化公司大乙烯扩建工程、酒钢集团公司200万吨碳钢薄板、53万吨不锈钢等结构调整项目、金川公司20万吨铜电解和镍熔炼系统改造项目等已建成投产。运输线路长度由1999年的4.07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0.58万公里,净增6.51万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由1 484公里增加到2 208公里,净增723公里。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投入运营;等级公路新增2.51万公里。建成了涩宁兰天然气和兰成渝成品油管道。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电力生产量由1999年的262.35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7年的618.76亿千瓦小时,净增356.41亿千瓦小时。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冬季大气污染和工业“三废”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增强了发展后劲,改善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1.4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1998年以来,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迅猛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明显增加,企业利润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农业产品总体上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1.4.1农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粮食产量连年丰收,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1998年以来,围绕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政策体系,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农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5年突破800万吨,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888.5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油料、药材大幅增产,蔬菜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 082.29万吨,水果产量248.14万吨。10年间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3.6%,牛奶年均增长10.25%,是1998年的2.65倍。

1.4.2工业生产增长迅猛,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326.7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 221.66亿元,年均增长15.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 135.17亿元,是1999年的4.78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原煤、原油、发电量、钢等基础工业产品产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年发电量690.22亿千瓦小时,年均增长10.53%,是1998年的2.72倍,供求基本平衡;原煤3 976.99万吨,年均增长5.56%;原油加工量1384.63万吨,年均增长5.72%,是1998年的1.74倍;水泥1 560.32万吨,年均增长9.32%,是1998年的2.44倍;粗钢产量475.71万吨,年均增长10.31%。

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由1999年的57.26%上升到2007年的205.54%,企业利润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1.5对外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1999―200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迅猛,年均增长29.58%,2008年达到60.8亿美元。其中,进口年均增长45.82%,2008年达到44.8亿美元;出口年均增长16.34%,2008年达到16.0亿美元,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出口。贸易方式由一般贸易转变为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甘肃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甘肃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9―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共计22.6亿美元,年均增长11.32%。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72亿美元,年均增长13.20%,借用国外贷款17.88亿美元,年均增长10.57%。贷款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化事业、教育等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1.6人民生活持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经济发展的实惠

1.6.1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1998年以来,国家及甘肃省多次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工资与补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4 009.61元提高到2008年的10 969.41元,净增6 959.80元,年均增长11.83%。从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的较快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1999―2007年,工资性收入的净增加4 676.22元,占增加额的73.55%。

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惠农优民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 393.05元提高到2008年的2 723.80元,净增1 330.75元,年均增长6.94%。从收入构成看,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较快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家庭经营收入中农业收入净增674.08元,占增加额的46.22%;工资性收入净增417.81元,占增加额的28.65%。同时,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和政府无偿扶持等多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使农民直接受益。

1.6.2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2%,比1998年的46.23%下降7.9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17%,比1998年的56.22下降9.0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8 308.62元,比1999年的3 681.50元增长2.26倍。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达到2 400.95元,比1999年增长2.57倍。说明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比重均在不断下降,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其他支出在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2.甘肃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缓慢

近年来,甘肃产业结构一直呈现“二、三、一”的工业化结构特征,产业结构总体层次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主导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功能不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所占比重较大,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小。

2.2农民增收问题突出

1998年以来甘肃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2008年,甘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2 723.80元,排名全国倒数第一,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2 037.2元,与1998年768.95元的差距相比,又增大了1 268.25元,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逐步拉大。频繁的自然灾害对甘肃农民增收造成严重影响,农资价格上涨也抵消了粮油价格恢复性上涨的好处,同时,农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冲减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效应。

2.3工业结构向低加工度行业集中,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低

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而且传统产业偏重资源型,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工业增长点少,工业总量的进一步扩张只能靠少数行业和企业支撑,增长的空间、领域受到极大局限。甘肃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这种“重工业化”模式道路是造成投资过热、效益低下的结构性原因。2003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速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14.7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2008年为16.52∶83.48,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同时,“两高一资”产业比重过高,也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压力。如2007年甘肃的“两高一资”工业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第一、三产业的14倍和7.4倍;万元增加值耗能量是一、三产业的6倍、9.5倍;每吨标准煤的能源效率却只有一、三产业的16.8%和10.6%。另外,国家重点监控的六大高耗能行业,正好是甘肃工业的支柱行业。随着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限制的进一步加大,今后甘肃省冶金、有色、化工等支柱行业将会面临更大的运行压力。

2.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知名品牌

甘肃省R&D经费内部支出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7.5亿元持续增加到2007年的25.60亿元,年均增长19.82%。R&D经费投入强度从0.71%增长到0.95%,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1.50%相比仍然低0.54个百分点。甘肃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

甘肃企业的品牌意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1994年,甘肃省就开始实施名牌战略,成立“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1998年,甘肃省开始实施“陇货精品”评比,对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甘肃企业总体规模都比较小,盈利水平偏低,市场占有率太低,商标的文化内涵不足,导致甘肃品牌的知名度低,参与全国市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偏弱。从2001年到2007年历年全国评出的160多类“中国名牌”产品中,甘肃只有“兰炼飞天牌油”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名牌”一次。

3.未来10年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展望

3.1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增强了甘肃经济发展的后劲

未来10年,甘肃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干线交通、出通、大区间通道建设,全面完善甘肃道路交通网,重新构建甘肃交通在中国西部的区位优势。陇海铁路宝兰铁路二线、兰青铁路二线、武嘉铁路电气化改造、敦煌铁路等建成通车;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已开工建设。兰州―白银、兰州―临洮、兰州―银川、天水―谗口、永昌―山丹、江洛镇―武都、嘉峪关―瓜州等一批高速公路陆续建成通车;天水―宝鸡、平凉―定西、康家崖―临夏、武都―罐子口、西峰―凤翔路口等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使全省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有了明显提高,主干线行车条件大为改善。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和嘉峪关机场扩建工程相继竣工;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庆阳机场等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新建金昌机场和夏河机场、陇南机场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跨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突破了甘肃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提高了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也为甘肃通道经济的发展积蓄了后劲。

3.2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在调整能源结构的同时,将带动甘肃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作为“两高一资”特征较为明显的甘肃省,充分利用河西走廊丰富的风能资源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极大地调整全省能源结构,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建设规划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工程建成后,仅酒泉风电总装机容量可达1 27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装机容量可达到516万千瓦。到2015年,即可达到1 271万千瓦,相当于多半个长江三峡水电站(1 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随着风电项目的逐步落实,甘肃风电设备制造业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3农民收入有望持续增加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后,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政策条件,特别是为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拓宽了空间,对今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迅速崛起,小城镇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困扰甘肃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题有望突破。

3.4投资和消费将保持较高增速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强劲态势。由于投资扩大、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国家在政策上持续进行重点鼓励、引导,扩大消费的需求推动力和政策作用力依然强劲,将共同带动社会消费继续增长。同时,考虑到甘肃经济增长的基数仍然较低的实际,未来几年全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

3.5借国家宏观调控的东风,甘肃经济有望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从2008年10月起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政策、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的10项重大措施的实施,在2009―2010年安排4万亿元资金启动内需并带动社会各方的投资增长。10项扩大内需措施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甘肃经济有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运行状况良好,有自主品牌、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做大做强企业规模,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二是从技术和产品来看,发展前景比较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有望通过充分运用国家扶持政策,渡过暂时的困难。三是淘汰落后产能。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统计局.1998―2008年甘肃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国家统计局.199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1999年和200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国家统计局.中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2009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第8篇

【关键词】 民航运输服务 国民经济 滞后性

民航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和轮船运输业、汽车短途输送、各种形式的火车承载一样都是我国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的运输收入不能直接豆窬玫脑龀び写蠓鹊奶嵘饔?但民航运输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起到的作用仍然是不能小觑的,间接的推动不容忽视。

1 我国民航运输服务的发展轨迹

我国的民航运输业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漫长的历程,建国之初民航运输服务主要应用于军事需要,采用以军队的绝对领导政企合一化的管理模式,普通大众对于民航服务基本是属于陌生阶段,民航服务并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民航的规模很小,基础相当薄弱。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为我国民航服务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形成了相互竞争的民航运输市场格局,使我国民航服务有了一定的进展,开通了以北京为民航整体中心的单一固定化的航线网络,但并不能满足我国各地人们出行的需要,国际航线也限于亚洲邻国、非洲以及少数几个欧洲国家,对于我国的国际交往有着很大的限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使我国整体的社会状态和经济实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我国的民航服务业也随之迎来了快速稳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整体民航的发展速度达到了世界民航服务平均发展速度的3.2倍[1]。如果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的数据全部统计在内我国的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商贸的进一步繁荣、外出旅游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都进一步带动了我国民航服务,国际航线开通得更加频繁,与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建立了稳定的航线,而且货运量也大幅度提高,甚至远远超过了客运量。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的民航运输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航线网络不断扩大与完善,运输量持续快速增加,民航的配套服务设施也越来越全面,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现代大多数出行者的需要。而且我国民航服务的安全性也是得到人们信任的,这将为我过民航服务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前提。

2 我国民航运输服务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民航运输服务虽然不能够直接的创造出新的产品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它在其他方面还是对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例如:它可以加快我国国内、国际贸易交换速度,促进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在我国民航服务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二者关系中,到底关系如何,是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民航服务的发展还是民航服务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亦或是二者的相互促进?另外如果二者相互影响,谁的影响程度要强一些呢?

2.1 国内关于民航运输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情况

近年来,随着民航运输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例如经济学上从分工问题着手找到了民航服务与国民经济增长相互促进而且将持续长期均衡,但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远远超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所反作用于民航服务的关系,认为民航运输的发展会带来巨大的连带效益,为我国的邮政、保险、旅游等事业提供更加便利的交流环境。但现阶段我国学者因采用的分析方法不统一,所以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经过整协检验和单位根检验等,很多学者也得到了民航运输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而经济增长则明显促进民航运输的增长的结论[2]。由此可见,民航运输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可以总结性的影响关系,它们之间是微妙的随着实际需要情况而逐渐改变影响关系的两者,一方的发展变动都将造成两一方的相应改变。但可以确定的是,现代民航服务仍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技术以及政策支持,自身的发展仍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快速进步。

2.2 根据国内研究情况对民航运输服务的改善建议

通过研究表明我国民航运输服务整体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还未形成长期的均衡关系,两者的良性发展关系尚未建立。但是民航运输服务的发展要有经济发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是促进民航运输服务发展的首要前提。另外,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分布不均衡、地质地貌情况复杂等实际情况也决定了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赖于民航运输来缩短运输两地之间的距离,实现快速交流充分利用。这也就要求国家加大对民航运输业的投入,促进民航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满足当代社会在人员和货运等方面的需求[3]。民航运输的发展所产生的效益相对来说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并不能马上显示出来并回报于国民经济当中,这也就要求国家对于民航服务的发展投资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前瞻性的理念才能让民航服务在持续性的经营中体现出它的价值。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我国现在仍比较重视于国内航线的开发,而且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开发国际路线在未来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步骤。

3 结语

由于民航运输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并不能在短期内就得到民航运输服务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谁的促进作用更大的结论。但现在的国情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决定了民航运输发展已经刻不容缓,缩小距离给资源和交流带来的困难,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促进国际上的交流都离不开民航运输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伟,杨卡.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学,2012,26(06):649-657.

第9篇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内外不少机构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似乎多了起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长期就职于宏观管理部门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

增速:尽管放缓但仍领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李朴民认为去年我国经济发展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其中,GDP增速达到9.2%。

谈到GDP增速的逐季放缓问题时,他强调,要正确分析和认识,2011年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上,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与去年初确定的全年8%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及“十二五”7%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去年的速度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李朴民说,去年我国GDP的增速保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横向比较,综合有关国际组织的预测,去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在3%左右,中国是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到三倍,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行列中,仍然名列前茅。

质量:效益较好且民生改善

他说,从经济效益看,虽然2011年GDP增幅在回落,但财政收入、企业利润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集体企业增长34%,股份制企业增长3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6%,私营企业增长46%。据财政部数据,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从结构调整看,李朴民说:“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408.6亿元,同比增长了21.3%,粮食产量实现了可喜的‘八连增’。”

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据工信部公布的数字,去年全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安排150亿元作为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向各省下达的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良好,公告的2255个企业落后生产线基本已经关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全年增长了16.5%,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3.9%的增速。

“应该看到,民生事业发展,是2011年的最大亮点。”李朴民说,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创历史新高,达到122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36%;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重大进展。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目前我国新农保试点正在加快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迅速推进,到2011年底,已有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望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将基本建成。

风险:国际及国内问题突出

李朴民说,当前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将会更复杂,形势也会更为严峻,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的风险。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一段时间,我们综合了一下各个方面的材料,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季度是增长了0.4%,二季度增长了0.3%,三季度预计增长2%,全年可能就在2%左右。欧洲的经济是举步维艰,欧盟今年一、二季度的增长速度缓比增长了0.7%和0.2%,法国在欧盟具有重量级的国家,一、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只有0.9%和0.5%。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前景都不乐观,新兴经济体由于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普遍实施了一些收紧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增长的势头,比如印度,印度经济增长二季度是增长了7.7%,虽然是增长幅度比较高,但是与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6%左右,巴西是新兴经济体里面重要的国家,它增长速度回落得更快,从一季度的8.8%回落到3.1%,下降了5.2个百分点。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一些研究组织对当前经济体的发展前景普遍是不乐观的。世界银行行长前一段时间也指出,全球经济可能面临全新且更危险的局面。

说到此,李朴民指出,有一个因素特别需要我们重视我,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不理想、不景气的情况下,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各种壁垒层出不穷,这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制约。比如欧盟和美国,最近频繁的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可能在座的有对外出口的企业家能感受得到,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我们国家是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去年我们遭受了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就达50起。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影响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这是第一个风险。

其次,欧美债务危机扩散的危机也成为第二个风险。欧洲债务危机的升级, 美国信用等级被降低。再次,全球通胀压力增大的风险。尽管世界经济增长呈放缓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总需求;但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他们将继续维持超常规的货币政策,美国的信贷基准利率是很低的,是0-0.25%,这就使得全的流动性进一步的泛滥,所以,未来一个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通胀形势依然很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在高位振荡。

国内来看,虽然我们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也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是一些长期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比如说经济结构还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也不够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挑战:新情况与新矛盾并存

李朴民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发展中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从四方面概括可分为:

防止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变为惯性下滑。这恐怕是当前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促进发展是我们必要的,保持合理、较快的增长速度对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居民收入、增强活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属于理性适度,符合预期;但由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在增大,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没有根本消除,消费、投资、出口需求存在着下行压力。

李朴民说,首先看出口,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或者是减速会制约我国出口的增长,今年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从5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就不断的回落,由增长35%以上回到10月份的15%。要素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增幅趋降,民间投资较多,会影响投资的稳定性增长。

从消费来看,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在减弱,汽车、住房会延续低速增长,这有可能使消费需求的增长稳中趋缓。所以,防止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速出现大幅度下滑就成为宏观调控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再者,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演变为长期性因素。今年货币供应量快速下降和经济增速的趋缓,使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是目前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初步遏制,而且未来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比较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价格呈现上涨的趋势;二是能源、资源价格和环境保护成本还没有纳入范围;三是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会长期存在;四是疏导一些突出的价格矛盾还要付出一些精力。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加上气侯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都可能在较长的时期推动物价总水平继续恶化。

其次,防止节能减排变为“十二五”末期的突击行动。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二五”五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下降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17%,所以说今年我们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年度指标是下降3.5%;但是由于高耗能行业扩张依然较快,再加上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今年前三季度节能减排的情况是非常严峻的,或者是形势很严峻。前三季度,单位GDP二氧化碳同比能耗只下降了1.6%,这与全年下降3.5%的目标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前三季度氨氮排放量只下降了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上升了6.17%。如果这种趋势不迅速扭转,不但今年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很难实现,也会对今后几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给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新的、更大的空间,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三个方面的挑战。

最后李朴民指出,还有防止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呈蔓延趋势。因为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占企业总数98%以上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全局和战略上的重要意义。

他表示,最近一段时期,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微型企业出现了金融困难,突出的是融资难的问题明显增大、融资的成本明显增强。虽然前一段时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是目前来看,还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的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使他们能够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从上面四个方面来看,也就是说国际上面临三大风险,国内面临四大挑战,从这三大风险和四大挑战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变化的敏感期,一些两难和多难的问题在增多。比如,我们既要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又要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既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又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稳步发展;既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又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既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要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的关系,面临严峻的形势。

预期:形势复杂但充满信心

谈到2012年,李朴民表示很有信心:“中国内需的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今年尽管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在多种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仍将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

他认为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二是来自中国内需潜力巨大。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仍然处在较快发展阶段。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扩大消费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这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也需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充沛的动力,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释放出更大活力。

“中国内需的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将会处在较快增长的区间。”但李朴民也提醒到,虽然有诸多有利条件,今年我们仍将面临一些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的情况,国民经济要实现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还需要持续不断努力。

他说,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又面临着欧债危机日趋恶化的新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继续下行的压力不减,毫无疑问会影响我国外需的稳定增长。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例如,农业继续稳产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些“两高”行业扩张仍然偏快,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但只要我们利用好有利条件,抓住并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将会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的经济工作方向非常明确,那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李朴民介绍,“客观地讲,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放缓的压力。但只要我们利用好有利条件,抓住并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将会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应对:宏观调控以稳定为主基调

在谈到下一步的宏观政策走向时,李朴民表示,今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党的十要召开。所以,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10篇

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1、经济增长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上半年,全省GDP增长13.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整体经济增长呈现稳中加快的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1-6月,预计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88%,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出现亏损面和亏损额双下降的可喜局面,呈现了*以工业为主导增长的格局。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收入质量的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39.4亿元,增长2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8.4亿元,增长26.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2%,同比增长近1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3.3%,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收入增幅为近五年同期最高。

2、依托工业园区推进工业化效果明显

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全省工业园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7个,资金总额420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0个,资金总额13.5亿美元,两项资金占签约资金总额的60%左右。工业园区在经济扩张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预计上半年全省94个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32.1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工业增加值502.4亿元,增长29%,占全省工业GDP新增部分的九成以上来自工业园区的发展;上缴税收89.5亿元,增长45.6%,安置从业人员114.08万人,同比增长2.47%,新增从业人员2.75万人。

3、开放型经济质量与效益并重,大开放格局进一步巩固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9.89亿美元,增长62.7%。出口总额23.48亿美元,增长52.6%,增幅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二。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类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1.8%和208.8%,增速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外资加速进入我省的势头不减,上半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433个,增长11.9%。其中,合同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重大项目39个,增长21.9%。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有三分之一涉及各地的支柱、优势产业;合同金额24.79亿美元,增长达64.3%,创2003年来同期新高。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80亿美元,增长24.2%,增幅居中部第一。

4、全民创业效果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坚持学习浙江经验,鼓励全民创业,制定了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全民创业的软硬环境。今年上半年,全民创业效果明显,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上半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83.3万户,增长9.8%;从业人员357.0万人,增长11.7%;注册资本1634.7亿元,增长25.5%;销售收入1194.0亿元,增长13.5%。非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459.7亿元,增长39.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3.7%,拉动工业增长20.2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35.6亿元,增长34.8%。非国有投资完成695.8亿元,增长38.6%,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4%。其中,民间投资完成603.4亿元,增长39.4%。

5、重大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一是重大产业后劲项目明显增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项目开工3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项目开工5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项目开工17个。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重点扶持的23个重大项目中,21个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展顺利。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领域的一批重点工程,正在按原定计划加速推进,预计到年底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0公里,新增统调电力装机202万千瓦。

6、民生进一步得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我省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3%,同比加快7.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4.5%,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随着就业措施的落实、经济适用房的推进、公共投入的增长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利民措施的落实。我省居民收入增长更具潜力,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形势:

从已经公开的统计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扩大,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增长。这将有助于我国继续实施国内宏观政策,加快经济增长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金融体系改革,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据世行、IMF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长率为5.2%,与去年持平,这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5年达到或超过4%,为二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长阶段。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从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受益。虽然,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回落,主要是住宅建筑继续萎缩的结果。但展望下半年,美国经济下半年的形势将比上半年稍好,有望实现“软着陆”;OECD预测第三和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将分别为2.3%和2.5%,全年增长将为2.1%(低于去年的3.3%)。日本经济明显增长。OECD预测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日本GDP将分别增长1.9%和2%,全年平均增长率为2.4%(高于去年的2.2%);欧元区经济稳定增长。OECD预测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欧元区增长率将为2.5%和2.4%,全年达2.7%。

2、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扩大

OECD估计,今年头两个季度世界贸易增长将分别为6.7%和7.7%;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约20%。与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企业并购出现新高潮。上半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2.78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其中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并购交易达1.23万亿美元,占全球并购交易总额的44%。企业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资源、金融、媒体及电信业等领域。

3、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继续攀升

国际油价从今年初每桶50美元升至6月下旬70美元左右,上半年平均油价为60美元,低于去年平均价格(65美元),但仍高于前几年。同期非燃料初级产品价格也在上升。

4、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与此同时,全球贸易失衡问题仍有所扩大。贸易赤字问题已成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发达国家会以贸易失衡为由向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施压,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5、全球证券市场价格偏高,波动加剧

全球证券市场价格偏高,波动加剧,潜在着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扩散的可能性,反过来,如果出现经济增长缓慢又将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少金融或企业人士担心近些年出现的全球流动资金充足的局面将结束,国际信贷市场可能将出现拐点。

国内经济形势:

2007年上半年我国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动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投资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基本延续了近年来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经济在高位运行中进一步加速,使许多矛盾更加激化,外贸顺差急剧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资产价格上涨过快、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1、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上半年,2007年全国GDP增长达到10.9%,比2006年略高,表明我国经济仍处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

2、消费需求下半年仍会加速增长

消费品零售额加速增长势头下半年仍会延续,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8%,比去年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这将是1997年以来消费品零售额的最快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运行

2007年下半年固定资产增速仍将保持高位,预计2007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26.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增长将使未来社会总供求矛盾更加深化。

4、外贸顺差下半年增速减缓

未来我国外贸顺差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我国对要素价格水平的调整,外贸顺差扩大的速度将有所减缓。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增长26%,进口总额增长19.5%;预计全年外贸顺差将高达2750亿美元,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55%,增幅比1~5月下降28个百分点。

5、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今年以来,人民币呈加速升值态势,截止6月25日已升值2.49%,而去年全年才升值3.35%。基于下半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高额贸易顺差存在等因素,以及我国经济运行对本币升值的承受力加强,预计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超过2006年。

6、资产价格高位运行

流动性过剩、存款负利率和炒作人民币升值的国外“热钱”大量进入,将继续推动房价上行,增大资产泡沫。

7、国家将会采取稳健偏紧的政策取向

总量政策将会从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成本等多方面调整要素价格水平,着力控制贸易顺差扩大和投资增速反弹;宏观调控更要加大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加快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促使经济形势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三、对2007年全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和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

综合分析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对我省2007全年经济走势的主要判断是:

1、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国际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势头良好,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已经初见成效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省基础设施和投资软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这些都将促使我省下半年整体经济走势处于高位运行。

2、工业生产仍将平稳较快增长

总体看,我省目前煤、电、油、运生产能力较好,不会形成制约。国际、国内、省内经济态势决定了需求仍然较旺。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投产和储备使得我省工业生产后劲仍然很足。

3、投资增速将继续趋缓

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调控手段将进一步强硬。我省投资结构调整力度也正在加强,因而我省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有所放缓。

4、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升温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我省消费增长将保持稳中趋快的势头。随着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落实和国家对社会保障利民政策的出台,居民消费将逐步减少顾虑,继续升温。但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预计还将进一步显现。

5、利用外资可望继续平稳增长,外贸出口增速可能放缓

随着国际贸易、投资的进一步活跃,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仍将较好。我省目前正着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对外资仍将保持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国家对外贸顺差加大调控力度,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外贸出口。可能影响我省出口增长。

在以上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模型测算,我们对我省2007年全年经济指标的预测结果是:

今年,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速可达13%。其中,一产增速5.6%,二产增速17.2%,三产增速10.5%;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达24.4%;投资增速继续趋缓,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消费稳步提高,预计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8%;预计出口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增速58%,实际利用外资增速18%;财政总收入增速26.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2.5%。详见下表:

四、政策建议

总体判断,我省经济仍处于增长期,全年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必须高度关注国家对经济形势采取的紧缩政策措施,在调整投资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调整投资结构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大力调整投资结构,集中资金确保关系全省发展后劲的一批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大型装备制造业、运输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中医药产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加快招商引资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

在招商引资中,坚持统筹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注重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我省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市政、环保等基础产业或基础设施,引导外资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积极引进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盘活资产存量,提高竞争能力。围绕已有的引进项目,制订配套项目引资规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引资工作。内外资并重,在内资引进和外资引进中,实施同等的所得税、土地、软硬件基础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落实产业政策,按照国家要求,努力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五小”工业企业和过剩生产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的变化,坚持以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高技术产业等特色产业。依托我省各大矿藏产地,打造我省特色产业基地,同时,依托南昌、九江等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信息、物流和金融等生产业,引领全省产业结构升级。

4、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降低万元GDP能耗,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必要措施,在土地供应、项目评估审批等方面严把能耗关、环保关。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耗能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有关用地手续。积极推进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实行“环保部门核定、税务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监管”的征收体制。加快建立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同时,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投入,建立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推广专项资金。采取利率差价,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实行利率差别定价,对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对从事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建立节能减排奖励制度。

第11篇

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1、经济增长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上半年,全省GDP增长13.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整体经济增长呈现稳中加快的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1-6月,预计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88%,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出现亏损面和亏损额双下降的可喜局面,呈现了*以工业为主导增长的格局。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收入质量的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39.4亿元,增长2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8.4亿元,增长26.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2%,同比增长近1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3.3%,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收入增幅为近五年同期最高。

2、依托工业园区推进工业化效果明显

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全省工业园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7个,资金总额420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0个,资金总额13.5亿美元,两项资金占签约资金总额的60%左右。工业园区在经济扩张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预计上半年全省94个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32.1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工业增加值502.4亿元,增长29%,占全省工业GDP新增部分的九成以上来自工业园区的发展;上缴税收89.5亿元,增长45.6%,安置从业人员114.08万人,同比增长2.47%,新增从业人员2.75万人。

3、开放型经济质量与效益并重,大开放格局进一步巩固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9.89亿美元,增长62.7%。出口总额23.48亿美元,增长52.6%,增幅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二。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类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1.8%和208.8%,增速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外资加速进入我省的势头不减,上半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433个,增长11.9%。其中,合同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重大项目39个,增长21.9%。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有三分之一涉及各地的支柱、优势产业;合同金额24.79亿美元,增长达64.3%,创2003年来同期新高。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80亿美元,增长24.2%,增幅居中部第一。

4、全民创业效果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坚持学习浙江经验,鼓励全民创业,制定了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全民创业的软硬环境。今年上半年,全民创业效果明显,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上半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83.3万户,增长9.8%;从业人员357.0万人,增长11.7%;注册资本1634.7亿元,增长25.5%;销售收入1194.0亿元,增长13.5%。非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459.7亿元,增长39.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3.7%,拉动工业增长20.2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35.6亿元,增长34.8%。非国有投资完成695.8亿元,增长38.6%,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4%。其中,民间投资完成603.4亿元,增长39.4%。

5、重大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一是重大产业后劲项目明显增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项目开工3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项目开工5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项目开工17个。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重点扶持的23个重大项目中,21个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展顺利。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领域的一批重点工程,正在按原定计划加速推进,预计到年底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0公里,新增统调电力装机202万千瓦。

6、民生进一步得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我省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3%,同比加快7.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4.5%,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随着就业措施的落实、经济适用房的推进、公共投入的增长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利民措施的落实。我省居民收入增长更具潜力,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形势:

从已经公开的统计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扩大,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增长。这将有助于我国继续实施国内宏观政策,加快经济增长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金融体系改革,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据世行、IMF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长率为5.2%,与去年持平,这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5年达到或超过4%,为二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长阶段。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从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受益。虽然,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回落,主要是住宅建筑继续萎缩的结果。但展望下半年,美国经济下半年的形势将比上半年稍好,有望实现“软着陆”;OECD预测第三和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将分别为2.3%和2.5%,全年增长将为2.1%(低于去年的3.3%)。日本经济明显增长。OECD预测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日本GDP将分别增长1.9%和2%,全年平均增长率为2.4%(高于去年的2.2%);欧元区经济稳定增长。OECD预测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欧元区增长率将为2.5%和2.4%,全年达2.7%。

2、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扩大

OECD估计,今年头两个季度世界贸易增长将分别为6.7%和7.7%;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约20%。与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企业并购出现新高潮。上半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2.78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其中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并购交易达1.23万亿美元,占全球并购交易总额的44%。企业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资源、金融、媒体及电信业等领域。

3、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继续攀升

国际油价从今年初每桶50美元升至6月下旬70美元左右,上半年平均油价为60美元,低于去年平均价格(65美元),但仍高于前几年。同期非燃料初级产品价格也在上升。

4、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与此同时,全球贸易失衡问题仍有所扩大。贸易赤字问题已成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发达国家会以贸易失衡为由向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施压,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5、全球证券市场价格偏高,波动加剧

全球证券市场价格偏高,波动加剧,潜在着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扩散的可能性,反过来,如果出现经济增长缓慢又将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少金融或企业人士担心近些年出现的全球流动资金充足的局面将结束,国际信贷市场可能将出现拐点。

国内经济形势:

2007年上半年我国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动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投资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基本延续了近年来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经济在高位运行中进一步加速,使许多矛盾更加激化,外贸顺差急剧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资产价格上涨过快、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1、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上半年,2007年全国GDP增长达到10.9%,比2006年略高,表明我国经济仍处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

2、消费需求下半年仍会加速增长

消费品零售额加速增长势头下半年仍会延续,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8%,比去年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这将是1997年以来消费品零售额的最快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运行

2007年下半年固定资产增速仍将保持高位,预计2007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26.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增长将使未来社会总供求矛盾更加深化。

4、外贸顺差下半年增速减缓

未来我国外贸顺差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我国对要素价格水平的调整,外贸顺差扩大的速度将有所减缓。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增长26%,进口总额增长19.5%;预计全年外贸顺差将高达2750亿美元,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55%,增幅比1~5月下降28个百分点。

5、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今年以来,人民币呈加速升值态势,截止6月25日已升值2.49%,而去年全年才升值3.35%。基于下半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高额贸易顺差存在等因素,以及我国经济运行对本币升值的承受力加强,预计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超过2006年。

6、资产价格高位运行

流动性过剩、存款负利率和炒作人民币升值的国外“热钱”大量进入,将继续推动房价上行,增大资产泡沫。

7、国家将会采取稳健偏紧的政策取向

总量政策将会从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成本等多方面调整要素价格水平,着力控制贸易顺差扩大和投资增速反弹;宏观调控更要加大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加快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促使经济形势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三、对2007年全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和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

综合分析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对我省2007全年经济走势的主要判断是:

1、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国际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势头良好,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已经初见成效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省基础设施和投资软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这些都将促使我省下半年整体经济走势处于高位运行。

2、工业生产仍将平稳较快增长

总体看,我省目前煤、电、油、运生产能力较好,不会形成制约。国际、国内、省内经济态势决定了需求仍然较旺。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投产和储备使得我省工业生产后劲仍然很足。

3、投资增速将继续趋缓

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调控手段将进一步强硬。我省投资结构调整力度也正在加强,因而我省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有所放缓。

4、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升温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我省消费增长将保持稳中趋快的势头。随着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落实和国家对社会保障利民政策的出台,居民消费将逐步减少顾虑,继续升温。但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预计还将进一步显现。

5、利用外资可望继续平稳增长,外贸出口增速可能放缓

随着国际贸易、投资的进一步活跃,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仍将较好。我省目前正着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对外资仍将保持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国家对外贸顺差加大调控力度,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外贸出口。可能影响我省出口增长。

在以上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模型测算,我们对我省2007年全年经济指标的预测结果是:

今年,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速可达13%。其中,一产增速5.6%,二产增速17.2%,三产增速10.5%;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达24.4%;投资增速继续趋缓,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消费稳步提高,预计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8%;预计出口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增速58%,实际利用外资增速18%;财政总收入增速26.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2.5%。详见下表:

四、政策建议

总体判断,我省经济仍处于增长期,全年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必须高度关注国家对经济形势采取的紧缩政策措施,在调整投资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调整投资结构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大力调整投资结构,集中资金确保关系全省发展后劲的一批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大型装备制造业、运输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中医药产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加快招商引资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

在招商引资中,坚持统筹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注重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我省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市政、环保等基础产业或基础设施,引导外资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积极引进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盘活资产存量,提高竞争能力。围绕已有的引进项目,制订配套项目引资规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引资工作。内外资并重,在内资引进和外资引进中,实施同等的所得税、土地、软硬件基础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落实产业政策,按照国家要求,努力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五小”工业企业和过剩生产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的变化,坚持以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高技术产业等特色产业。依托我省各大矿藏产地,打造我省特色产业基地,同时,依托南昌、九江等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信息、物流和金融等生产业,引领全省产业结构升级。

4、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降低万元GDP能耗,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必要措施,在土地供应、项目评估审批等方面严把能耗关、环保关。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耗能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有关用地手续。积极推进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实行“环保部门核定、税务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监管”的征收体制。加快建立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同时,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投入,建立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推广专项资金。采取利率差价,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实行利率差别定价,对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对从事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建立节能减排奖励制度。

第12篇

一、拥有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拥有走进前列的可能

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我区走进前列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区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羊、煤、土、气”的美誉,是自然资源富集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前景十分广阔,这是第一个大优势。我区是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最早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区。近60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社会和谐,这是第二个大优势。我区总面积居新疆、之后列全国第三位,人口仅有2300多万,相对全国讲,影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压力不算大,这是第三个大优势。这些优势,奠定了我区走进前列的社会和谐基础。

良好的机遇,助推我区走进前列。呼、包、银经济带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为我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我区东部盟市加快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崛起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有利于我区在参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中实现新的发展。这些都是难得的机遇。充分认识并牢牢把握这一新机遇,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我区就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走进前列的良好发展态势。

“十五”以来,我区能够实现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充分认识并很好地抓住了机遇。比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有效改善了发展条件和环境;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抓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机遇,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化工产业,初步形成了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毗邻东北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发展,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的数据表明,我区正在一步步走进前列。“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国家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内蒙古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均有前移,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22.77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9位,比2004年上升3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3位,同比增长21.6%,增速居全国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35.5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20位,比2004年上升1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3位,同比增长30.9%,增速居全国第1位;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56.88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0位,比2004年上升2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2位,同比增长4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44.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9位,比2004年上升3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3位,同比增长1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7.45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20位,比2004年上升3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4位,同比增长3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37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4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5位,同比增长1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9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7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1位,同比增长14.7%,增速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6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1位。“十五”成就的取得,为我区“十一五”又快又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地。2006年上半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776.08亿元,同比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91亿元,增长29.9%;全区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314.1亿元,增长4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5.9亿元,增长15.6%……这一组来自自治区统计局的数字,足以证明今年以来我区经济总体上承接了“十五”以来的大好来势,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健康发展势头。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欠发达民族地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更快更好发展”这个主题。更快,就是在发展速度上首先实现跨越。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有的统筹和协调就无法实现。我区是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在发展速度上实现连续跨越,确保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更好,就是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佳、后劲更足、发展更协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最终要体现在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上,体现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增长上,体现在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上。我区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指标均未排在全国前10名,离走进前列仍有不小差距。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更快发展的同时实现更好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尽快构建起推进持续快速发展的产业战略支撑体系。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最主要的是突出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我区要紧紧围绕这“三大优势”,认真研究产业和产品定位,既要重点培育具备技术、成本、市场等潜在优势的新产业,使潜在优势迅速变成现实优势,进而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又要对具备现实优势的传统产业中的老企业加快改造步伐,靠优势产品来壮大优势产业。其次,加快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项目建设。要突出抓好新产业的开发性项目和传统产业中的老企业加快改造步伐,靠优势产品来壮大优势产业。其次,加快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项目建设。要突出抓好新产业的开发性项目和传统产业的技改性项目,特别是要千方百计抓好“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重特大生产项目和新高技术项目。同时要着眼于增强后续发展能力,干一批、盯一批、谋划一批,努力形成梯度推进、良性循环的项目储备机制。

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在产业发展上,根据我区资源储量大、开发条件好的特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煤、电、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天然气、氯碱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钢、铝、硅和有色金属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工程机械、运输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乳、肉、绒、粮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稀土、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体系。在区

域发展上,鼓励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优势地区率先发展,使之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城市发展上,按照突出发展大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重点发展旗县所在地城镇的方针,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走有本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应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各类要素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制,加快引进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努力承接高水平的产业转移。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协作,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大“向北开放”力度,加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继续围绕大范围配置资源,以积极吸纳国内外资本、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调整开放政策,创新开放方式,拓宽开放领域,加强招商引资;按照互惠互利和合作双赢的原则,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与俄蒙资源的开发和合作,争取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进一步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遵循经济规律,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我区是欠发达地区,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速度须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增长和消耗降低的基础上,把速度和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起来。二是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努力完成当前目标,又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要集中力量抓好事关全局的关键性工程,又要未雨绸缪抓好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三是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实现局部快速发展与全局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重点放在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牧区各项改革、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搞好扶贫工作上。同时,要坚持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的方针,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产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减少农牧民数量,增加农牧民收入。稳定、完善、强化扶持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我区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当前,应紧紧抓住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进一步创新体制、扩大开放、加强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东部盟市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快与东三省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产业对接和政策对接,着力打造贯通东西、联结内外的铁路、公路和电力大通道。加强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理调配,形成“资源共享、互补有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继续鼓励和支持优势地区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支持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努力改变其落后面貌。从我区来看,科技、教育、文化等发展滞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要困素,也是造成一些地区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真正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

建设和谐内蒙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还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包括民族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族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团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始终保持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把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方针,采取各种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和维护各族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群众的利益要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要用足、用好国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扶贫开发进程,力争使我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集聚区和贫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破。近年来,我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与经济的较快增长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速相对缓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把促进就业、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加大开发式扶贫力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好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矛盾,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要逐步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的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机制,建立健全打击敌对势力、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