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统计学知识点

体育统计学知识点

时间:2023-07-19 17:31:25

体育统计学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各大高校;体育素养;教学方案

一、体育素养的含义和组成

什么是体育素养?它指的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素质。对很多人来说,大学是接受国家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大学生在培养自身行为准则、提高本身素质的同时,应该把终身体育的概念和核心作为重点,注重培养个体体育身心健康。

1.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根据体育活动的要求,确立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2.体育知识

体育知识包含了生理卫生知识、体育教育的人文知识和体育锻炼知识三方面的内容。学习体育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最基本的人体生理知识;把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做到最好、最细致;科学安排体育锻炼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体育人文知识;对重要体育赛事有自己独特的欣赏和评价;对体育赛事有系统的了解,知道体育的作用和价值。

3.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主要包含了技能的锻炼和对锻炼的评价。大学生应该在学会各种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掌握三种以上的健身方法和技能,出现日常肌肉运动损伤时可以自己处理。

二、教学设计的含义和特点

1.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是传达信息给学生、促进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教育学家认为,教学就是用系统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设计有安排布局的含义,指的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整合事物的结构。从上面的解释中不难理解,教育设计就是研究教育目标之后制订出教学方案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设计指的是将教学材料和活动进行有效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守教学理念的基本规则,根据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设计注重把理念和方法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解决体育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需要提高教师获取知识的能力,它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把系统的方法设计成一种可行性的程序。

三、教学设计应结合学校网络

体育素养的培育需要将培育的目的充分体现在体育运动参与、生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有效利用学校网络的特点,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利用网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主,有探索精神。

四、制订教学方案

第一,课程内容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按知识点分成若干章节,学生可以任意学习其中的单元,接受系统的指导。根据教学大纲,实践部分由选修课构成,学生可以根据所提供的图文并茂的内容以及影像资料进行系统的学习。

第二,测试方面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各大项目的规则方法集中编成题库,学生可以实现与教师的进一步沟通,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网络信息发达,能实现实时评判,对考生成绩做出最及时的统计和分析。

第三,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师生在线问答,通过一对一的交流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整合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查阅资料,同时将休闲娱乐设施与知识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五、体育活动方案设计

第一,学校优化学习环境,创办与各项运动相关的启发性情境,在模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

第二,学生自主学习各种运动理论,明确在各阶段学习中所应确立的目标。

第三,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度,清楚个体存在的差异,将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本文中高校体育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了现代化资源和教学手段,通过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扩大传统教育的空间,使教育知识层面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杨松.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评价及培养研究[D].温州大学,2011.

[3]金慧娟,于可红.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理论构思[J].浙江体育科学,2004,(01):70-74.

第2篇

分析结合在一起。但是因为课程内容的原因,很容易使学生对严密的体系,丰富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繁琐的运算感到枯燥。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应该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育力度,与实际结合,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第一目的,保证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可以在日后的经济问题的处理中充分应用。

一、统计学教育现状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中职学校的统计学教育一般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存在于众多学科教育中间,统计学课程的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其他科目的学习,对于很多会计、经济方面专业的中职学生,统计学是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如今,统计学科目的教育在中职学校并没有很好的效果,统计学现今的不良发展状况除了由于统计法规宣传不够、专业人才质量和实际社会需求不成正比、统计数据质量不好以外,还有就是因为教育模式、机构、功能、标准、资源、过程等多方面的不足造成的。另外就是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基础知识水平不高,个人能力不强,在理解统计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困难,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弱,再有是因为不是主要专业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这门课程。为了提高中职统计学教育的质量,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确定问题所在,提升改革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职学校统计学科目教学的稳定发展。

二、中职统计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学教育目的不明确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具备良好素质和实际业务水平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时不但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统计知识,还要有相当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现在的统计学教育,一般都是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忽略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的创造应变能力,动手实践管理能力,探究解决问题能力都相对较低。

(二)统计学教育教学方式单调

现在国内的统计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口头讲授为主,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相交流。在统计学的教育中,对理论内容的重视,而对实践能力,教学发展变化方面的重视不够。 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没有新意。教育手段也停留在过去的形式上,不能运用现代教育工具形象的展示教育内容,影响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

(三)考核方式方法没有新意

现在统计学考试基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许可以促进学生明确的发展过程,使教学组织变得较为容易。但是因为考试内容严格依照大纲要求,不能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课程设置 完善教学内容

在过去的统计学教育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记课堂笔记,几乎没有思考知识的时间,虽然教师讲了满满一堂课的内容,但是学生的记忆却并不深刻,完全掌握知识与并能实际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细致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的部分,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致。

统计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与多门学科存在联系,包括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计算机等学科都有关系,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帮助其他课程的知识的吸收掌握。就要在教学的时候依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加强统计教学教育中的财务应用的统计知识;在进行市场营销的统计教育时要提高对市场调查统计的教学内容,以此扩大知识范围,不断丰富知识储备,进而构建学生的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教育实践的互相融合

中职统计学教师应该将多种教育技术、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基本的讲授,课堂的启发,问题的探寻,实践的进行,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 手段的应用几方面来实现教育目的。在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要提升学生实际水平能力的培养,加强技术应用能力。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 以将一个班集体看成一个样本,确定设计模拟课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自行进行小组分配,自行进行调查统计。包括调查目的,对象,单位以及调查的方法,数据的整合

,最后的计算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撰写调查报告,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研究都由学生参与,掌握工作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加强理解认识,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理论,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量将课本所讲和实际生活两者相结合,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教学,最好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接近统计学,进行统计学学习,更重要的是深刻意识到学习这门功课的意义。

(三)改变考试方式

过去的教育成果检验方式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尤其是书本理论知识以及介绍的方法,所有考试的内容都和学习的书本有关,正确的回答出书本理论知识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统计应用能力,统计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涵盖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是普通考试检测不出来的。一般统计学只是理论和实际应用两部分组成,所以考核也要对这两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是考察统计学知识理论,这方面的概念、定义、统计作用、研究方法、特点、原则、工作步骤等都是考试的内容,最好将抽象的概念知识通过实际问题体现出来,保证学生通过理解概念来回答问题。

其次是考查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调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调查结果,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不管在什么地方,调查报告是最好体现事物根本特征和发展状况的体现,这就考验着学生的写作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不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考察效果是最有效的。另外现代教育教学工具的辅助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统计学教育中,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除了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学理论,还要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依照教学的阶段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进行图表绘制,计算统计指标,使用统计软件的能力。所以,在对统计学知识能力进行考察的时候,将是否能使用计算机类的现代办公工具看作是考察的一项,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实施创新型教育改革

在中职学校中普及并提升统计学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领导的支持与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才有可能实施完善。所以,最后我要提出自己在教学教育指导中的实际教学方式细节的看法。

第一,要强调统计学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统计学教育中将抽样方法,概率初步、描述、推断、非参数统计与表格使用融合在一起,同时与教学案例相结合,争取可以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讲解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和统计方法。第二,是统计学教育的基本途径,目前来看一般学校的统计学教育都是以《应用统计方法》作为选修课,以培养塑造学生的统计意识,传授学生统计方法,一般的统计学教育把课时控制在五十四到七十二小时为宜。第三,是统计学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对《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学习,从基础上了解统计学,构建基本的统计意识,可以采用兼得的统计方法,将应用广泛的表格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统计工作中。第四,是统计学教育题材的选取,这方面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目的,学生水平,教育实践自行确定,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五,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进行统计学教育的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统计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随时掌握相关技术的更新。最后要进行统计学习评价,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由学到做,由理论到实践,变革传统考试方式,将调查报告的制作撰写作为考察的重要方面,使学生可以从统计的各个方面掌握统计要点,提升统计能力,最大限度的表现学习成果。

结论

在中职学校的职业性教育过程中,专业构建和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实践教学,这一点被独立出来,提升了实践教学在教学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统计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统计学的社会教育进程。另外,加强统计学教育可以实现统计工作者的价值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通过全文分析我们可知,只有在根本上对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改革,提出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自身能力的教育方法,才能改变当今统计学教学的不良现状,使之成为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红红.统计学教育学改革的研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2]梁雁.有关统计学教育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23)

第3篇

关键词:专业办学;研究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科学描述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迅速提高,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就质量工程问题先后了多个文件。根据文件的基本精神,高教司在2001年安排各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相关专业的发展战略和规范。

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讨论相关问题。

一、研究学科与专业

专业办学依赖于支撑学科及其专业本身的状况。所以,要办好专业,首先必须深入研究面对的学科与专业。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科学、工程、应用

简单地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对信息描述和变换算法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它们的理论、分析、效率、实现和应用。从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建开始,到各个层次虚拟机的构建,最终给用户提供一个界面友好的系统,涉及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呈现出抽象、理论、设计三大学科形态。

如果说科学在于研究现象、发现规律,工程在于低成本有效地构建高效的系统,则技术在于实现方便的服务。落实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计算机科学研究“什么能够有效地自动计算”;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研究和实现“如何低成本、高效地实现自动计算”;而计算机技术则在于研究“如何方便有效地利用计算系统进行计算”。所以,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且如何被有效地自动计算。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除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因此,它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作为基础,人们需要讨论问题的计算机求解的“能行性”,它将“问题分析、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作为问题求解的典型过程。由于系统对对象状态刻画的离散特征,决定了其变换的离散特征,使得离散结构成为其重要基础。

2、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学科

相比之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该学科发展非常迅速,从原来的以计算机科学为主,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基础技术学科,在科技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它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同样是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学科的发展,计算机工作者的计算情结先后发生了多次迁移,从用原始的0、1代码刻画简单的计算开始,先后经过汇编计算、基于高级语言的科学计算,到关于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基本系统的计算,再发展到目前的普适计算等广义计算,其追求已经实现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的跨越。所以,计算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CM/IEEE-CS的专家们在CC2001(Computing Curricula 2001)中指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lO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具有深刻的影响。“计算”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将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和软件工程(SE)融合成关于计算教育的一个统一文件的做法在十年前也许是合理的,但我们确信21世纪的计算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而且学科的发展,还会逐渐地增加新的分支学科。例如,到了2005年,就又新增加了信息技术(IT)。我们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与计算学科等同,并称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为他们的分支学科。

3、国家的需求促使专业迅速发展

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建立于1956年,当年只有两所大学有此专业,1958年增加到14所,1983年有63所,1993年有137所,2002年达到484所,2003年有505所,2004年有652所,2005年有771所。不仅专业点数远远超过其他专业,而且在校生数、招生数也远远超过其他专业。例如,2003年,在校生多达25.84万人,当年招生量是6.36万人,毕业生是4.14万人;就工科专业而言,当年专业点数排第二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在校生为10.1319万人,招生量是2.7873万人。到了200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软件等计算机类专业)的在校生数达到了44万之众,大约占工科在校生的1/10。巨大规模专业的形成,适应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给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4、国家建设需要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需要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此为科学型人才:大部分IT企业开发满足国家信息化需求的产品,需要工程型人才。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三类人才呈金字塔的结构:科学型的在上部,工程型在中部,应用型在下部。

5、规格分类

注意到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上是1996年由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合并成的专业,以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为基础。这种设置已经难以容纳目前的办学规模,也难以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吻合。

学科内涵的宽泛化、分支学科相对独立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专业规模巨大化、计算教育大众化、促进我们去追求教育定位准确化和资源效益最大化。所以我们感到简单地诠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个名称与实际已不相适应,需要更多的、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教育。规格分类就是以计算机科学培养科学型人才,以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培养工程型人才,以信息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他们将致力于不同的问题,强调问题的不同方面,需要不同的培养。

同时我们注意到,人作为最宝贵资源,必须找准其适应点,展开扬长教育,促使其擅长得到发挥,而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需要不同的基础。因此必须关注教育的基础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虽然“地基越厚,楼盖得越高”,但是“基础的厚薄是相对的、内容是因人而异的”,规格分类就在于引导准确定位,给学生不同的基础,有效开发其潜质。

二、构建本科专业教育内容体系

高等教育包括知识、能力、素质。要想实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学科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也就是说,要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对知识的“研究”将思想、方法融进去,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他

们锻炼和获得顶峰体验的机会,实现对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专业的教育内容体系可以看成二维的结构,这个体系以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中间为学科方法学,上层是本科培养中技能要求的主题――相关技术。在有关细节描述上,CC2005(Computing Curricula 2005)给出了一套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形式和方法。

CC2005是在“计算作为一个学科”、CC1991(Computing Curricula 1991)、CC2001的基础上发展来的。CC1991提出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构成知识体系,替代传统的课程作为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CC2001继承了这种科学描述,同时给出了课程设计思想和课程设计示例,并关注了计算学科的发展。此后的CC2005给出了各个分支学科的问题空间、知识取向、能力要求,定性、定量地描述了相应分支学科的毕业生的相关教育定位和要求。

1、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给出专业教育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认为计算学科是由多个分支学科组成,每个分支学科包含多个知识领域,每个知识领域包括若干个知识单元,它们可以是必修的,也可以是选修的,而知识单元又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

学科知识体系并不总是和本科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是相同的。可以认为,狭义的学科知识体系仅指学科本身的知识,并不包含更基础性的。例如,在软件工程分支学科,SWEBOK给出了学科本身的10个知识领域: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而SEEK给出的是本科教育知识体系,它也是10个知识领域,共494必修学时:计算基础(CMP)、数学和工程基础(FND)、专业实践(PRF)、软件建模与分析(MAA)、软件设计(DES)、软件验证与确认(VAV)、软件演化(EVL)、软件过程(PRO)、软件质量(QUA)和软件管理(MGT)。其中后7个知识领域是SWEBOK的知识领域整合后得到的,前3个是添加的,用于反映计算学科本科教育基础内容,共296必修学时,占59.9%。

2、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以二维的形式给出分支学科覆盖范围的定性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人们头脑中习惯的专业印象。其横坐标从最左边的“理论、原理、创新”到最右边的“应用、部署、配置”,从倾向理论逐渐延伸到倾向应用:纵坐标则由下而上分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系统平台结构、软件开发、应用技术、系统组织行为。不同的分支学科占据其中不同的部分。

3、知识取向

知识取向则给出了各个分支学科程序设计基础、软件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理论等56个方面知识要求的不同最小和最大权重,用0~5表示。当某种知识的最小权重和最大权重都是5时,表示该分支学科对这种知识要求极高;如果都是0,则表示根本不要求。也存在最小为0,最多为5的知识。例如,科学计算(数值方法)对计算机科学来说就是这样。表明科学计算对计算机科学来说可以是不要求的,也可以是要求最高的。实际上,大约在20年前,科学计算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领域,而发展到现在,许多数值计算系统已比较成熟,计算机科学的人直接研究科学计算的就很少了。

4、能力要求

为了反映高等教育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要求,CC2005给出了计算学科中不同分支学科对算法、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硬件与设备等11个方面59种能力的要求。权重仍然用0~5表示。与知识取向相比,这里只给出了一个值。例如,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来说,它们对小规模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权值依次为5、5、5、3、3,对大规模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权值依次为4、3、5、2、2,而对选择数据库产品能力的要求权值依次为3、1、3、5、5。

5、课程体系

每一个专业的教育,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们要求这些定位是明确的,有特色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评测的。在这个基础上去构建课程和课程体系,以实现要求的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

各个分支学科的所有核心知识单元是该分支学科教育的基本内容,其问题空间、知识取向、能力要求给出了另一角度的要求。这些内容,尤其是知识体系给出的内容,需要最终以课程的形式落实到教学中。通常以知识点作为组成课程的基本单元,必修课程实现对必修知识单元的完全覆盖,一个必修知识单元的知识点可以含在不同的课程中,一门课程可以含来自不同知识单元(领域)的知识点,所有必修课程中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的学时总数等于知识体系中该知识单元的学时数。作为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的一个方面,各个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建立不同的课程体系,规范(教程)中给出的课程体系通常只是示例性的。

三、课程为专业目标服务

在总体目标下,特别强调课程为实现专业目标服务。作为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教师需要掌握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同时要努力使学生理解这些,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给予良好的配合。因此,发展战略、专业规范等都应该最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所以,通过广泛的宣讲活动等,使广大的教师了解专业发展、专业规划、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鼓励教师掌握课程体系,有意识地瞄准专业教育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对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课程基本目标应该是“掌握‘编译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系统级上再认识程序和算法,提升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水平,增强系统能力,体验实现自动计算的乐趣”。课程努力使学生掌握程序变换基本概念、问题描述和处理方法。包括本学科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求精、递归求解,目标驱动,问题分析、问题的抽象与形式化描述,算法设计与实现,系统构建、模块化等最经典、最常用的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方法。使学生修养“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这一典型的问题求解过程,推进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的跨越。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培养系统能力;增强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顶峰体验”。

所以,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设计要关注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课程的基本内容,要选择最佳知识载体。此时要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其次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向学生传授什么?引导学生干什么?确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的体现。第三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利用选定的知识载体,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融教育于课程教学。

第4篇

关键词 教育形态 网络教育 非线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Nonlinear Research of Network Education Modality

GAO Rongguo

(Institute of Modern Media,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3)

Abstract Nonlinear science is the basic method for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Some nonlinear phenomenon exists in learning; meanwhile, education needs nonlinear design. Network education modality is a nonlinear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it can build up nonlinear education modality: nonlinear course, nonlinear teaching textbooks, nonlinear lessons, nonlinear learning, nonlinear evaluation, to overcome the weakness that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do not adapt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reveal the modern glamour of network education modality.

Key words education modality; network education; nonlinear education

非线性科学是近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学习存在着诸多非线性现象。今天,网络教育形态就是一个非线性的教育环境,改变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教育与教学中,大量使用计算机化的教学形式和教育应用,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学习的非线性化。研究计算机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这种非线性问题,可以使我们发现新的学习现象,引入新的学习概念。在网络教育形态下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新空间。

1 学习的非线性现象

线性与非线性现象可以表现为数学概念:函数的一次与多次、直线与曲线、一维和多维空间等;也可表现为物理学概念:叠加性、渐近线、浑沌性等。非线性现象表现为从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非线性系统中参量的极微小变化,系统自身存在自组织机制,它能够使系统由无序转变并维持一种有序的结构。①描述复杂事物变化规律的方程都是非线性的,所以有的科学家把复杂现象叫做非线性现象,把研究复杂现象的科学叫做复杂性科学或非线性科学。②

人类的学习也存在着许多非线性现象。在研究人以及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人的大脑、学习与认识、学习过程和教育培养等多方面都存在着非线性现象。这些现象具备非线性现象的基本特征:相干性、非加和性、多重选择性。

1.1 人脑结构的非线性现象

人脑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是以神经元为节点的神经网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非线性结构。在这个系统中, 多个神经元、神经元集群或者多个脑区相互连接成庞杂的结构网络, 并通过相互作用完成脑的各种功能。③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还有许多神经元纤维。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可以有一或多个树突,可以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研究发现,神经元在学习期间,树突会生成大规模的变化,这突显出树突对于学习和记忆过程的重要性。人脑学习的过程就是各神经元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1.2 知识结构的非线性现象

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它符号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④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组成了今天我们称之为知识空间的概念,以非线性的特征表述它的结构,是我们在面向计算机化的学习方式的一种优质有效的表述。知识空间这种表述包括社会的和每个人的结构。

1.3 学习过程的非线性现象

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大脑的记忆现象存在于人脑之中,我们建立了学习过程与人脑神经细胞的某种联系。对教学设计的要素出发,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的非线性教学设计。“线性的教学过程中会需要非线性的教学策略, 而非线性的教学过程也会出现线性的教学策略。”⑤应用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确立非线性的、混沌的、突现的、非还原性的思维,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和有序的结构。

1.4 心理学的非线性现象

心理学存在着线性范式与非线性范式研究。线性范式是一种简明的因果关系,但人的心理是复杂与开放系统,非线性范式研究是一种接近本质的方式。因此非线性范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受到了广泛应用。

1.5 知识进化的非线性现象

知识体系是开放的和非预期性的,知识的进化是频繁的交叉融合,并呈现非线性的特点。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各种知识元在每个人的大脑中形成的组合是不同的,即人们常说的认识不同。知识在人脑中存储的概念呈现自组的非线性化。

2 非线性现象的计算机描述

今天教育与学习存在着非线性现象,需要一种非线性现象的表述方式。我们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研究非线性思维,计算机就是一个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统一体。网络教育形态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表述现代教育的非线性现象的诸多要求。人脑的学习、学习的心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结构、评价的标准等都可以以计算机方式进行表述和运行,从而形成网络教育形态的本质特征,成为教育的特有的方式。

2.1 超文本(Hypertext)描述

计算机技术意义上的超文本是一种非线形的信息组织方式,,它是由节点和链构成的一个网状结构图。⑥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运用网状结构非线性设计,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计算机文本技术。

2.2 数据结构的非线性描述

数据结构分成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四种基本结构。其中非线性结构有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计算机科学中体现了非线性思维设计的还有数据元素与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顺序映象和非顺序映象,以及存储结构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2.3 数据库存储的非线性表述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与核心,包括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⑦数据库运用非线性原理设计,如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网状数据模型原理;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有序树或森林结构的数据模型原理;以二维表的形式进行存储原理;由类构成的层次结构的原理等,都是信息资源的非线性的组织与表述。

3 非线性教育形态

知识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空间,教育是传承和创造知识的领域。传统的教育形态是以线性的方式划分学科与知识,编写课程与教材,设计教学与课堂。缺少知识的相关性、课程的联系性和教学的多元性。

图1 线性教育设计

教育需要非线性设计,网络教育形态具有非线性特征,可以实现非线性化的教育方式。采用计算机的描述方式,表述教育的非线性现象,实现教育的非线性功效。它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理念与内涵,其作用和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询和研究。在网络教育形态下没有传统教育的“课”的概念,同时“课程”与“教材”的概念将受到冲击。⑧这将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教育形态—非线性教育。非线性教育的设计应该从知识—课程—教材—教学(课)—学习—评价等教育形态元素开始。其与传统教育形态的线性教育设计(图1)相比,非线性教育设计可用图2表示。

图2 非线性教育设计

3.1 课程的非线性

复合人才的培养代表着现代教育的追求。新型专业的划分趋向于知识的融合和复合。以现代课程论引导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经走向多元化的趋势。在人才培养需求的知识空间分割下,课程研究的内涵已进入非线性化的实质。课程的从属性、相干性、多重性是知识结构建立的重要因素。知识学习的顺序、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知识学习的多项选择都是非线性课程结构的体现,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非线性化不等同于目前的传统课程网络化,而是一种知识的全新组织要求,包括专业、知识、社会、个人等诸多因素。

3.2 教材的非线性

书籍是线性设计思想的典型代表,传统的教育形态在书本的思维下体现着线性的框架。给书本编上页码这是必要的工作。知识就在我们编好页码的图书下进行了上千年的传承。没有页码的书,教育将会怎样?在这一前提下,计算机将知识组合成适合每一个人和每一种职业的知识结构,非线性教材可以实现这一设想。教材的非线性是课程非线性的表述与实现。只有实现教材的非线性化,非线性课程思想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3.3 课的非线性

网络教育课的概念是什么?按学习的内容分隔,还是按学习时间分隔,需要另有定义。非线性学习的课是网络教育形态的基本属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特点,选择学习内容、进度、深度和顺序。在网络教学中,传统意义的课的概念不复存在。要设计网络学习的学习课,即学习单元。网络引导下的非线性课的环境将建立网络教育形态的教学基础。计算机是网络学习的最好的管理者,非线性课就是学习选择性、学习的关联性和学习的非加合性。

3.4 学习的非线性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一种线性学习设计,教师无法给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路径。传统的学习理论也是以一种线性的表述来研究学习方式的。现代的学习理论开创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是一种多元影响意义学习现象。在网络学习中,浏览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在学习主体自主支配下的学习,造就了人脑思维的非线性与知识呈现非线性的结合。因而,网络学习引导及计算机学习分析智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建构主义学习意义的非线性网络学习分析与引导是网络教育形态特征创造的基本点,也是其意义实现的基本支撑点。

3.5 评价的非线性

现代学习理论主张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重性、模糊性与智能型是一个发展方向。智能答案、模糊评价是现代学习测量的趋势,传统教育呈现的主观答案和客观答案的评价方式将更加合理。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知识学习要求的是更为复杂的评价状态,借助于数学模型建立主观定性变换为客观定量的教育评价。非线性化模型就是一种追求多元的、模糊的、相关的评价设计,用计算机非线性表述技术达到智能评价的教育功效。

4 结束语

非线性原理是构建网络教育形态的体系的精髓,能够实现现代教育理论与思想,能充分表现现代教育中非线性教育现象。今天我们的网络所展示的教育,从课程、教材到课时、教法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还基本上是一种将传统的教育形态搬移到网络上的一种工具与整合层面的应用。同时应当看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网络教育平台应用于发展的时代。Moodle、Blackboard(毕博)、天空教室等网络教学平台将展示一种新的教学与学习思维结构。网络的教育应用要发展到教育形态层面,就应该应用非线性原理与技术将教育与教学的基本元素——课程、课时、教材、教学和评价等进行彻底的变换,在网络空间的平台上,展示网络教育形态的现代魅力。

注释

① 李小平.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4-88.

② 张翀.超文本下的知识进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③ 梁夏,王金辉,贺永.人脑连接组研究:脑结构网络和脑功能网络[J].科学通报,2010(16):1565-1583.

④ 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9):23-26.

⑤ 朱云东,钟玉琢.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1999(5):13-18.

⑥ 陈品德,李克东.计算机辅助学习(CAL)系统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3(9):52-6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弊端;举措

近些年来高等院校逐步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扩招,这无疑给高等院校的教育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为减轻教育压力,高等院校需要贴切市场需求,办出具有特色的教育,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普遍推广,计算机技术已渗入到各行各业,拥有计算机技术对于毕业生来说是必要的,因此计算机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落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与时俱进,要对计算机教育进行创新。

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弊端

受传统教育方式和个体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学生素质较差、院校师资薄弱、传统教育过于守旧、院校欠缺教育的投入等,这些弊端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受到了制约,以下将对这些弊端进行分析研究。

1.1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入学条件较为宽松,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知识文化的根基也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造成了学生计算机知识面过于狭窄,所能学会的也只是计算机知识的皮毛。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计算机可能会较早一些,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样从整体学生中看可以看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参差不齐,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计算机教育的实施。

1.2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问题

高职院校师资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资相比是薄弱的,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机会较少,采取的计算机教学举措也比较落后,教学习惯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教学的创新,这些都完全脱离了计算机教学的特点,长期以往,自身的教学水平也会停滞不前,跟不上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1.3教学观念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仍以传统教育为主,传统教育提倡的是应试教育,所有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通过,学习知识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高职院校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考试的通过率,进行考前指导学生选择考点,并对考点进行侧重复习,而计算机知识的非侧重点则一概不论,一方面导致学生忽略了计算机的应用,另一方面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受到了局限,得不到延伸。这种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动性,直接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创新。

1.4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一般为完成教学任务,对课堂计算机知识的讲解一带而过,主要侧重于计算机理论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的引导,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安排也较少,为了使学生完成过级考试,挑选重点考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要求学生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失去兴趣而不够重视这门课程。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的举措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迎合现在的计算机教育,而针对目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的弊端,高职院校更应该着重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创新,以下便对计算机教育创新的举措进行说明。

2.1针对学生的情况实施分层教育

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是以班级作为单位进行开展的,所有学生的教学资源和接受的授课内容都是相同的,而学生整体的个人素质不同,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级别: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种,在教学的过程中,优等生在掌握好课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课外延伸和对外实践,中等生再学会课内理论后还需要学会进行操作,对于学困生,要求可以稍微偏低一些,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必须要学会,与此同时还应该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计算机掌握程度采取不同的教学计划。

2.2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导向者,也是教学的根本,加强师资建设也就是提高教学的水平,而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高职院校应向计算机教师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其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才会提升;(2)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同其他院校的联系,让院校计算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术问题,并届时开展学术研讨会,将计算机的市场需求同计算机的教学融合在一起;(3)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高职院校应适当引进高素质教师,以点带面,使整个计算机教师团队的素质得以提高。

2.3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仍比较传统化,其主要是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而计算机技术与知识往往是需要通过操作实践来完成的,过于传统化会给计算机教育带来一定的弊端,所以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应该着重去培养学生的操作水平。首先,计算机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主动性,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层次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教师应该将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而并非是教师个人的课堂,活跃的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再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计算机知识重点的基础上向计算机课外知识进行延伸,增加学生知识的覆盖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3实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意义

实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无论是对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有所帮助的,所以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是势在必行的,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实施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实施,有助于社会高科技人才的发展,为国家科学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2)实施计算机教育穿心举措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升高,更有助于完善院校的教育体系,从而强大高职院校的内部实力;(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的培养,能够促进毕业后的就业,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4)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实施,能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够强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得到了更新,教育水平更加得到了提高。

4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并无止境,计算机教育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国家的科学教育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全体参与科学教育的人员努力去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解文龙.浅析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学周刊,2013(21):16.

第6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课程设计、远程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 from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web-course system. through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modern web-course, we make the research from the angl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eaching aim and strategy, concept, technical path, explore tools, general function etc. we also expatiate how to use thought of distant education course design, set up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effect in web-course; and analyze the resul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web-cours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web-course, we intensify to establish teaching resource, it consists of design principles and basic thoughts, technical path, test sto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support platform of general distant edu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tools of web-course.

in the practic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web-course, we pay great attention to renovat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thought,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eachers, we also research for course material package which consist of course goal, study guideline, reference book and self test. in navigator system, the learner can determine learning content, study goal, adjust learning process and enjoy the mor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way.

we als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base on the reflection message, we can adjust or amend teaching project and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learning goal to course designer and teacher. the evalu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self-test of each unit, test storehouse, thesis, workshop, seminar, experiment, and inquiry by email etc. the evaluation system reflection makes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o a close circle.

keywords

multi-media, course design, web-course, distance education

一、 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课程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Www.133229.CoM一大批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或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教育机会的成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在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及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个群体接受教育成功与否,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传统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过特定方法和媒介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从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约束,开展教学活动。从单一采用教材、学习辅导书等印刷品以邮寄函授为主形式,到运用广播、电视等模拟信号传播,远程教育在教育技术上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数字环境下进行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因此,把远程教育架构在当今高速拓展的因特网上,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使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更便捷、安全、可靠。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素材库的建设,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发展至为重要。

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拓宽了传统教育意义上学习者的范畴,教育实施过程不受时间、地点、国界、气候等影响,网络上广泛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真正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概念,学生能突破时空限制,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指导。可获得更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共享全世界各图书馆的资料。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全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大任务。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试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而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又是重点和核心。

1.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不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也不只是教学载体技术问题,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制作的公用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通常应遵循下列几个设计原则:

交互性原则:教学软件既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提供师生讨论的条件;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软件,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的目标;

教学设计原则:不仅要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教学的目标,据此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和表现知识的方式,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和课程导航技术以及基本教学环境设计。

2.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思想

① 满足在internet上运行的条件,并具备安全、稳定、下载快的特点。

②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表现力,方便学习者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如概念、原理、器件特性等与相关背景资料相链接,适当使用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③ 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内容的组织方法应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系统结构。

④ 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在疑难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并提供练习题、测试题。

⑤ 交互性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需要,对学习内容(如范例的参数等)进行修改,或改变知识点的学习路线。

⑥ 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使学习者在网络上执行可视化操作,为学习者的实物实验作好前期预备工作。

⑦ 提供课程答疑系统、讨论系统、作业系统。

3.网络课程的通用功能

辅助教师教学。为教师提供以html网页为主、包括图形、动画的网络教科书。课程内容丰富完整,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路线和学习层次。

按节提供自测题,按章提供练习题库。

以email方式提供个别答疑,以留言簿方式提供普遍性问题解答。

以bbs方式提供问题讨论。

以ms sql server建立学习者数据库,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和学习情况。

以ms sql server建立课程数据库,主要包含知识点及其属性(难度、区分度、与其它知识点的关联度)。

使用java访问数据库。

4.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以“知识点数据库”、“练习题库”、“学生数据库”为支撑,以学生web页面和教师web页为表现形式。知识点数据库包括课程知识点、难度、区分度、各知识点关联度;练习题库包括各题的题型,所属知识点,分数等信息;学生数据库包括学生的一般信息,课程学习记录,测试练习记录等。

5.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1) 采用html、javascript语言制作课程web页面,使用dreamweaver3.0作为web语言编辑器。

(2) 使用flash4.0制作swf和gif动画。

(3) 使用protel绘制电路原理图,用snagit制作成gif图形并用photoshop进一步处理。

(4) 使用photoshop5.02处理图像。

(5) 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访问。

三、 网络课程中“学与教”的实践

网络远程教育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系统观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并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几年的远程教育实践过程,我们将上述教育思想融入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不在于表面媒体的使用,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还必须基于得到教师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的支持。

1.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

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网络课程的资源开发,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应突出社会需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也就是,教师在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当组织者、控制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

2. 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将从常规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在某些方面起、替代教师的角色,把教师从简单、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已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由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信息资源的鉴别和测验成就的判断等方面都需要帮助,教师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监控,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在掌握教学设计、学与教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也即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从计算机、美术、音乐、教与学、心理学等各个专业全方位的结合,在网络课程中贯穿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方针。

3. 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网络课程中的体现

在网络技术兴起之前的,远程教育一直难以进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活动,仅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较昂贵的双向交互系统。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已趋成熟。然而面对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使用,需要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网络课程之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 在网络课程中课程材料包的组成

课程目标:描述应清晰而简洁,它包括网络课程学习目标和每章节的学习目标,阐明学生在结束本课程或本章节学习后,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分为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

学习指南:考虑到远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编写课程学习指南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指南中应包括对本课程及每章节教学内容的简单描述、学习目标、难点和重点、例题及解答等,此外还可给学生建议较为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习参考书:除教材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书,并注明每章节相关内容在学习参考书的具体位置,哪些是必须购买,哪些是可以选择性购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知识的掌握范围及深度;

自测题:远程教育学生是以自主学习这主,所以学生应对每章节知识掌握情况明确了解,每章节都应有自测题,自测题能够覆盖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 充分利用导航系统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学项目和教学信息供学习者选择。同时,学习者在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进程的过程中,享受更灵活、更便利的学习机制,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安排自主性大大加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或自导式学习方式。

因此,在网络课程中应设计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导航系统。从网络课程网站的文件结构、反映课程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的页面组织、重要内容的导航点、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理的历史路径的历史记录等多方面设计导航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课程指导。

四、 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体系。网络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考试环节实行在线监控,正确反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信息,并对以上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指导教师,才能及时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进行调整和修正。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建立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基本思想,在近几年的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传统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存在时间滞后;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收集更全面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教学进程等进行监控和修正。

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以下指标组成:

1)每章节、单元自测题,能及时反映每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明确;

2)采用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避免教师主观命题所造成偏差,并采取结构评分方式,将考试结果与平时成绩加权,综合考虑;

3)考虑到课程尤其是工科课程的特点,小论文及实验均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这对于实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每学期进行教学信息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发给每个学生,内容涉及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因此获得真实的教学信息反馈。

以上课程评价体系组成一闭环系统,并根据教学评价结果的实际情况,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及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正,以期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结构如下:

五、 参考文献

1.《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5

2.《多媒体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潘淑秋,现代远距离教育,1991。1

3.《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及发展策略》李平,郭慧珍,教学与教材研究

第7篇

教学设计[1]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以学生的最优发展为目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策划教学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大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信息传播理论及系统理论。

(一)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要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比较有影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学中揭示教学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教学理论能够指导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三)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传播是由信息传播者、信息内容、信息通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教育活动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动态过程,传播过程中,教师、学生、媒体、设计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师生之间要排除各种干扰,实现有效交流以取得教学成功。

(四)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较大。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方法,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所形成的方法。按照教学本身的特性,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

三、教学设计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依据相关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安排。在进行高等教育的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的特点。

首先,专业性是大学教育的最根本的特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才能或专长。一方面专业知识要以宽厚广博的文化修养作为知识背景,拓展思维空间,促进知识、技能之间的正迁移,灵活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广泛,同时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日益紧密,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以及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趋势。因而大学的教学目标必须同时体现出通识性和专业性。其次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应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大学阶段学生智能发展的重点,努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第三健全大学生的独立性是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人感”进一步增强,是走向成熟的最后阶段。总之,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二是要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即现代教学观。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素质教育观、系统方法观和教育效能观。

1.素质教育观。

一是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身体、心理、文化科学三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等七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二是要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正常发展。三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四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做人和生存,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2.系统方法观

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最优化三个特征。教学设计整体性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使教学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既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也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教学最优化指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强调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设计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的教学工作方案。

3.教育效能观

教育效能根据公式“教育效率 =教育产出/教育投入”来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投入教学资源,追求最大的教育效益产出。

(三)三是要把握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授课环境及授课教师几个因素,在具体制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时,按照标题、署名、正文三大部分来设计格式。

标题要精炼、具体、明确。正文按照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流程设计。设计思想要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教材分析部分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本章节的地位、作用;一是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二是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和在教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则是具体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教学目标要用具体、明确、实用的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的。教学策略与手段主要描述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学生的教学准备、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及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须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分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课后反思属于教学自我评价的性质,用来总结反思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参与热情、参与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反馈",有必要时及时改进、回授、甚至于纠正,进行强化巩固,同时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第8篇

关键词:网络 远程教育 自主学习原理 自主学习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2-0024-02

1 网络教育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含义与设计原理

网络教育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设计,是主要针对网络教育环境中,学习者主体科学地驾驭学习客体的行为模式及操作要领,并描述出学习者在网络教育学习中认知、情感和情绪、意识的心智变化规律。网络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基于以下设计原理:

(1)提高整体素质原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的完美人格和培养人的自由创造精神。网络教育从现象上看其形式层面是技术的,但其本质仍是教育,因此,网络教育学习模式要防止和克服偏重技术主义教育的误区,重在激发人的生命创造本能,以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

(2)系统整合原理。网络教育的呈现方式是“人一机”交互模式,但这仅仅是表层的,背后却是社会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模式、教育传播、教育支持服务相互联结的大系统。作为学习者个体,要自觉地把握综合平衡,在动态中和谐发展,掌握学习技能和完善人格的平衡发展。

(3)信息传递原理。由于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传输功能,对教育的冲击比任何领域都大。在密集的信息中,学会准确地判断信息、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处理信息。要学会识别和清除信息“垃圾”,防止无关信息对学习的干扰。

(4)控制反馈原理。由于网络教育信息量巨大,学习者必须对整个学习加以控制,牢牢把握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自主学习模式设计

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学习行为的方法体系,具有应用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在自主学习领域,设计了以下学习模式:

2,1在线交互学习模式

(1)设计思想。在线交互学习模式是网络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分为实时和非实时学习模式、单向学习模式和双向交互学习模式。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因此,在线交互学习模式必须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学习者主体的高级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和组合教学客体要素,提示学术前沿内容,激发学习者网上学习的兴趣。

(2)目标。引导学习者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掌握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同时,学习者可根据网上信息的提示,提高联想、想象能力。

(3)操作步骤。确定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选择网络学习路径,寻找、提取学习信息;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参与网上实时交互讨论或在离线状态下进行非实时反馈;小结学习收获。

(4)检测。通过思考和应用,学习者可感知对所学习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否清楚,是否正确理解,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

2,2结构学习模式

(1)设计思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极力提倡“发现学习”,最具有表征性的一句话就是“学习中的发现确实影响者学生,使之成为一个构造主义者”。因此,在网络学习中首先要把握整体的知识系统框架,然后逐层深入,达到整体性掌握。

(2)目标。学习者通过分析或图解学习材料的总体结构,达到提高整体把握知识、系统归纳问题的能力。

(3)操作步骤。点击阅读材料或研读文本学习材料的目录,划分知识、技能体系类型;编制知识结构体系网络图表:如框图、鱼刺图、树状图、阶梯图等:标出中心观点、分观点、段中主句、关键词及其例证等信息点;分析概括知识体系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专业思想,并与词语分析相结合,进行必要的识记,“同化”已有的知识图式。

(4)检测。学习者通过掌握知识结构,能书面或口头进行表达,描述知识系统,并能对知识模块之间、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评析。

2,3原认知学习模式

(1)设计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观点“存在决定意识”,科学学习的方法始终贯穿着“证伪与证实原则”、“理性与非理性原则”、“动态与静态原则”,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网络学习中必须立足于对知识本源的探究,解构知识的奥秘。

(2)目标。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料调研、分析综合,尤其是对背景知识的调研,追根溯源,从根本上把握对知识的深切理解和吸收,从而提高分析、鉴别、创新的能力。

(3)操作步骤。根据学习要求,学习者筛选网上资料,进入课题调研;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必要的下载;分析提炼出调研资料的观点和佐证事例:得出结论,形成结论性认知成果,通过一定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4)检测。将调研材料结论与现有学习材料结论进行比较,判断是非及价值大小,以此来确定学习者原认知水平是否有提高,创造性思维有否发展。

2,4比较研究学习模式

(1)设计思想。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技能的主动构造者。比较研究学习是最具直觉效果的思维模式。

(2)目标。将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相比较,以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判断能力、认知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3)操作步骤。登录、检索。学习者可根据学习计划及时的安排,登录相关网站,搜索学习课程,根据学习提示与媒体呈现内容及相关学习材料进行比较研究:提取信息。对学习材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概括;评价。一是对教学内容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二是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优劣进行评价;描述比较评价成果;提出修改建议,反馈给课程主持人。

(4)检测。学习者要经常对比较研究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整理,进行系统化,变为成果形式。经过长期训练,学习者的学习层次将向学者型发展。

2,5社会实习应用学习模式

(1)设计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和行的统一是网络教育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将网络知识学习与生动的、鲜括的实践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才是符合当今世界学习潮流的。

(2)目标。学习者通过将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与实际研究项目相联系,从而提高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

(3)操作步骤。确立项目。归纳梳理学习材料中的应用性理论,并联系社会实际问题,搞好课题设计;收集材料,分析论证,得出新观点、新结论、新方案;评价鉴定。可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判定其价值:用作业、论文、实验报告等成果形式,推广应用。

(4)检测。学习者通过对实践中形成的成果形式评价,如对论文的鉴定、课程设计的等级评定,看自己应用能力是否提高。

第9篇

一、感知“微课程”时代背景,营造教育科研新环境

“微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程是当今教研中一个比较热门的新生事物,其 2009年起源于美国,以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闻名。在国内,“微课程”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它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以变革问题教学模式、凸显重点案例、探究自主学习为主,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理解“微课程”显性特征,激发教师参与主动性

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有效时间是10分钟,所以“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内容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程”问题集中,主题突出,更符合教师、学生的需要。鉴于“微课程”这一特征,教师的选题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自学能会的我们不做,微课堂不在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整体设计上仍应该包括引入课题、内容讲授和总结三个步骤。

“微课程”上课的具体过程和常规课堂教学一样,教师在讲台上把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展示,包括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呈现。由于没有学生,教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假设学生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继续展示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可以大大节省下来。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问题时要留给学生考虑的时间。

3.资源使用方便

视频格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上实现移动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程”不受时间、地点、次数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家、在操场上、在校园内实现移动学习,一遍看不懂可以看两遍、三遍。

4.真正体现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是 “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微课程”是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呈现方式,以视频在线观摩为学习方式,抓住学生喜爱上网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

5.翻转颠倒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课-学生练习,而“微课程”是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探究。有的教师会问:那课上怎么办?课上教师通过练习进行解惑、解疑,讨论问题,不懂的地方可以重点讨论。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程”实现了课堂的翻转颠倒,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6.实现“培优补差”

课堂上在教师解惑过程中,对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布置新的任务或者让他们继续往下学习,优生吃好、差生吃饱,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变“大锅饭式”教学为“点菜式”教学。

7.集体备课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均衡发展

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可以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录制,让全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观看,类似于“走班式”教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掌握“微课程”设计理念,探究教育教学新途径

“微课程”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鉴于“微课程”的显性特征,提升教师设计“微课程”的能力,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1.“微课程”环节设计的注意事项

(1)引入课题要迅速—引人注目。因“微课程”所需时间短,所以引入课题要切合实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内容讲授要清晰—重点突出。“微课程”体现了教师的精讲,选择的例题要具有代表性,教师讲解思路清晰,重点、难点剖析透彻,选择方法要灵活多样。

(3)课堂小结要快捷—画龙点睛。课堂小结要抓住本节课重点,总结到位,画龙点睛,注重知识与知识的衔接,承上启下。

2.“微课程”设计的切入点

(1)知识点为主的“微课程”。根据某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一般知识点的关系与区别,通过知识点的生成过程,搭建知识的框架结构,用知识点去培养教会学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习题为主的“微课程”。利用某个知识点归纳设计某种题型,有针对性地讲解,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举一反三”“授之以渔”的效果,便于学生巩固知识,使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3)拓展为主的“微课程”。针对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的发展过程和知识点的延展性,以“拓展”为主要理念设计“微课程”,设计的点不要过多,围绕一个点进行拓展延伸即可,注重与课堂、教材同步。

(4)活动为主的“微课程”。围绕一项活动的开展,注重对活动的讲解与分析,着眼于学生的参与度、活动过程及结果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在探索“微课程”制作的同时,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微课程”辅助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

3.研究学法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提高

(1)内容自我选择能力的提高。因为“微课程”的学习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能力的提高,让传统的“大锅饭式”学习变为自助的“点菜式”学习。

(2)问题自我探求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选择能力增强了,教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生成发展、知识的延展性、问题自我探求等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研究型人才,为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搭建新平台。

(3)学习方法自我领悟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是否灵活、有效,直接决定了学习结果,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指导,注重知识寻根,提高学生的自悟能力,为高效学习打下基础。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趣味性

计算机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课,其目的在于培养计算机的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实际操控能力。而体育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经济和体育管理以及社会体育类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正是因为高职体育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院校对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断增高,对计算机教育的实践能力要求就会提高。但是,很多高职体育院校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将理论知识凌驾于实践练习之上,弱化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的学习。笔者主要从当前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出发,分析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高职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分析体育院校的生源现状

体育院校的学生生源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其综合素质不强,知识储备不足,计算机基础水平不高,且计算机掌握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很多体育院校的学生体育技能较强,但是文化知识水平并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性格,对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和主动性,且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为学生的课堂学校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另外,由于计算机的知识比较抽象,通过简单地记忆和推理很难进行学习,在实践过程中还具有较复杂的操作性,这让很多学生对计算机教学望而却步,不想积极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来。

2.教学内容与时展不相适应

体育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学,教学内容的发展跟不上时代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呈现出较落后的趋势。首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没有经过改进的体育计算机内容与计算机技术和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没有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促进学生在实际中能学以致用。其次,体育院校的计算机基础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还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不配合上,体育院校过分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上,与学生的专业实际联系得不够紧密。有些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还停留在计算机本身的认识和传统的办公软件学习上,没有对专业软件进行学习和利用,直接造成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的脱节。最后,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搭配不合理,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理论化倾向,忽视了上机实践的重要性,容易让学生感觉计算机教学的枯燥性,因而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缺乏较强的积极性。

3.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学分离的情况,教师对传授津津乐道,学生对学津津乐道,但学生的学并不是积极地融入到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去,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直接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然后进行记笔记,背诵考试等,学生很少在课堂中深入理解课堂内容,也很少提出问题,即便提出问题,教师也不积极引导,直接忽视,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考核模式不科学

目前的体育院校将计算机基础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以考试为主,上机也只是简单的进行打字操作等,过分强调了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了实践知识的考核,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也与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产生极大的冲突和不协调。此外,有些高校的考核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机制上,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上机实践进行考核。,忽视了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大大制约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了反感心理。

二、分析如何促进体育院校计算机趣味性教学

1.课程和教材设置和安排

(1)恰当处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安排

体育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主要是word等办公软件的操作和一些语言教学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但是,高校要合理处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安排,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只讲解不上机的课程安排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不到运用,弱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上机不讲解,达不到课堂有效性的目的,也浪费了一些课堂时间。一般情况下,将体育院校学生的理论课程和上机课程安排为1:1的形式,不仅促进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联系,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新鲜感,爱上计算机课程,使得学习效果得到良好发挥。

(2)构建符合学生的课程体系

体育院校要积极从学生的专业性质和需求出发,构建符合学生专业应用需求的课程体系,让专业课程与计算机课程有效整合,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方面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同时,体育院校可以通过采取必修和选修的方式,指导学生积极选择与自己专业相挂钩的计算机课程,促进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发挥。其次,体育院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彰显体育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增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比重,让计算机课程体系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计算机课程的趣味性的突出。总之,体育院校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的发挥。

(3)编制适合学生的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巨大,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载体,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体现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教育者要与时俱进,编制适合学生的学习的教材,精心为学生选择时代需要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教材不仅要在传统体育计算机教材中积极创新,还要保持一定的重点知识和理论知识的稳定性。计算机教材中最应该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工作原理等;第二是计算机领域中出现的较新知识,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网络知识等。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认识学生的水平的参差不齐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扬尖子生、优秀生的特长和优势,还要顾及到困难生,中等生的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差异,才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自己的发展,也才能促进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发挥。首先,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综合情况进行分组。其次,对每一个小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体现不同小组的不同知识广度、深度和难度。通过分层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竞争趋势,也深刻认识自己的进步情况,形成较强的自信心,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2)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院校的教师要积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拓展自己的个性思维和能力,形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让学生在最感兴趣的领域和最有灵感的方向上积极奋斗,勇于探索,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到的。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顺着学生的独特思维、性格等个性化特征引导,树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良性发展,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打造适合社会的计算机新型人才。

3.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体育院校要积极发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辅助手段的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黑板粉笔讲授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这种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教师要充分解放思想,大胆将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引入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自制一些教学软件,为学生展示一些重点难点,也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加快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为学生构建在网路环境下的交互式教学系统,也是可行之策。

(2)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体育院校要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乏味的教学课堂变为有趣生动的教学课堂,就要积极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开放式课堂模式的重要作用,开展启发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直接灌输式模式,这种模式直接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当今社会环境下,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开展教学要以启发式、开放式为主,在教学中促进学习方法的导入和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懂得学习方法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打字比赛、编程比赛、排版比赛等活动方式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并在评价中以积极鼓励为主,消极评价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增强信心和自尊心。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体育院校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要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高校体育院校要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努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胜女.论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1(02).

[2]王彦新,孟卫华.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0).

[3]吕健雄,刘永帆.关于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应用方向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9(24).

[4]魏娟丽,雷福民.体育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02).

第11篇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朱宇兵,广西财经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184―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统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统计服务多元化、统计信息商品化、统计应用广泛化、统计分析深入化和统计交流国际化。这些新的要求无论对统计学科的地位、统计教育的规模、统计师资队伍乃至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的生源和就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统计学人才成为各财经院校统计学学科专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创新。

一、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过窄造成学生适应性不强

传统的统计学专业往往立足于为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统计岗位及学校、科研部门培养人才,基本上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专业设置上有计划统计、商业统计、工业统计、金融统计等等,所学所用均过于专业化,学生知识面过窄,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单位不对口成了一对非常突出的矛盾。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高校统计学专业毕业生中到企业的占32%,到金融机构占的24%,到政府一般行政部门占的18%,到教学及科研机构占的13%,到统计机关仅占11%,到其他部门约占2%。虽然调查结果不足以代表全国的状况,但也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工作单位并非统计部门或统计岗位,而与所学专业相差甚远。这表明高校必须迅速改变过窄的培养目标,才能全方位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熟悉统计指标体系和基本的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但经济基础理论底子薄,现代化的统计调查、分析、预测方法也较为薄弱(这一点从目前大多数统计分析报告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数量描述上可以得到明显的反映),计算机的应用也不能满足要求。数理统计专业的学生虽熟悉各种统计方法(侧重于数理原理方面),但与社会经济实际的结合较差。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设置步入误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案层次不分明,导致课程设置及内容在不同层次的统计教育之间无明显区别,降低了教学质量;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大量重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内容较少,学生能力培养不足,限制了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三是教材内容陈旧,尤其是应用现代经济理论方法进行社会经济实证研究的内容过少。

(三)教学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学生操作能力差

统计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及可操作性。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统计教师仍然固守“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碰到实际问题只对学生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学生质量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多年来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年实习及毕业实习较难,平时接触社会经济实际更是不易,对基层单位的真实情况也很少了解。有调查显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自己寻找的,学校组织的比较少。

(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造成教师指导不力

客观地说,目前许多财经院校统计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适应性较差,学非所用现象较明显。调查结果表明有近50%已毕业的统计学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对所从事的工作指导作用不大,有48.1%已毕业的统计学专业学生通过实践工作发现自己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存在不足之处。应该说,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指导不力。据了解,目前多数学校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形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不够。部分统计教师是原来的计划统计专业毕业,比较擅长于社会经济统计,而对于广泛使用的现代调查、分析、预测、决策等统计方法较为欠缺,数理基础较为薄弱,计算机的应用也须加强。而经费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教师的再进修和提高,这较大程度地限制了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对学生教学指导的影响。

二、构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路

(一)注重统计人才的动态培养

笔者认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教育目标,又是经济目标,还是市场目标。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确定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才基础上的专才,主要围绕宽口径,即知识面宽;厚基础,即基础扎实,根基牢固;广用途,即不仅仅能从事统计核算、统计管理工作,还能介入到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去;多层次,即能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确定财经院校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无论是口径、基础、用途、层次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使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动态概念。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复合型”的统计人才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应把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只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统计毕业生仅学到统计学专业知识,而对于一些应用统计的具体学科如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知之甚少,不论他对于统计方法多么擅长,也不能称作是一位合格的统计人才。因为统计人员若对其所研究问题本身缺乏足够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统计分析报告,甚至根本无法解释所得的统计结论,充其量只能是统计数据的堆砌。

统计行业的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须直接接受理论的指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相关统计知识;二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具备一定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操作技能,强化计算机的应用,能够依据需要设计统计软件或至少会使用各种统计软

件;四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意识、手段、方法、技能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子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统计学的服务性使其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加强实践性活动,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已普遍引起各国的重视,并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美国是1:3,英国是1:2,德国的一些学校甚至高达5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实践性教学比例是很小的。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各校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财经院校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道路。同时,应重视学生实习基地的建立和稳定。事实证明,以实际工作部门作为实习环境方式较为有效。学生在此环境中接受培训,实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战的感觉,对培养今后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好处。

(四)倡导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力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为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对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与必要的有重点的讲授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而且,还可通过教师的科研工作把学生带入研究领域,指导学生搜集有关研究资料,让学生参加讨论、研究,或让学生承担部分研究任务等,使学生主要靠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获取书本知识和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研究能力。

三、构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若干建议

由于目前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上述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统计学专业学生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必须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根据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特色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一)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统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财经院校实际,按照上述思路,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在此培养目标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要求构建教育教学体系。“重应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对于这一类人才而言,毕业之后大部分是在实际部门从事经济统计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强能力”是指所培养学生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等,如统计应用写作、计算技术应用等。

(二)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目标定位,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具备基础科学和人文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统计科学、计算机应用及实践知识等,与此相适应,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按统计学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的模块选修课程、实验实践课。在课程的结构上,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课程设置要体现经济学与理学的交叉渗透。强调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实现在“大统计”背景下经济学、管理学与理学的融合;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实验教学、创业创新教育等;体现统计方法、技能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如SPSS、SAS等统计软件应用。在专业课程设置时,须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如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其他课程尤其是统计学专业方向课,设置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来选择。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由授课型教师转向助学、引导型教师,并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统计软件操作、小组调研、撰写统计课程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引发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知识逐渐转换成能力;构建课程实验、独立实验与专业综合实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现场教学法为主,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统计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自行选题、设计调查问卷、搜集统计数据、数据录入、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撰写分析报告等统计工作过程。在统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EXCEL、SPSS、SAS等统计工具软件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的汇总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实现计算机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市场调查、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能力。

(四)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不同特点,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如笔试、上机操作,撰写设计方案、调查报告、分析报告、专题论文以及统计信息系统设计等;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调研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笔试内容应与学生从事的社会实践内容紧密相关,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五)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构建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近年来从事统计学专业教学的教师数量相对稳定,但总规模在减少,生师比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造成教师指导不力,以致对学生支持帮助力度受到限制,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培养出一支敬业奉献、精通业务、水平高、素质好的教师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进修和到政府统计部门、企业统计业务岗位实践机会,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另外,也应从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选聘统计、经济方面的专家充实师资力量,担任兼职教师,举办专题讲座,通过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的结合,落实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7).

第12篇

医药数理统计属于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要面临多方面的知识学习,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难度。该类专业课程主要将概率论知识作为基础,将统计推断作为中心,将统计分析方法作为重点,需要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因为医药数理统计在知识结构上较为抽象,很多专业知识记忆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常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依旧难以把握知识。面对新时期但教学改革,教师应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科学开展教学计划。

1更新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新目标,这也对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改革给予了明确的规定。与早期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育方式的更新呈现出了很多先进的特点,为医药数理统计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早期教学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课过于呆板和技术化,课堂上缺少师生交流与互动,导致了整体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需积极引进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另外还在医药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实现创新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新观点,主要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里收获不同的知识,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题材。还需要顾及到学生没有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例:估算池塘中鱼的数量、合理验血问题、医疗保险的赔偿问题等等。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答案,最后根据概率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处理问题。经过这样的实践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开拓。

2调整内容,知识体系创新

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广泛进行,很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学科得到了更新调整。数学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区域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医药数理统计这门课程就体现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在医药中的运用价值。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对于医药数理统计这们学科的教育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完全打开,接触到的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高校依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师在教学题材的选择上基本都是照搬前期教育遗留下来的内容,这就难以显现统计在现代医药领域的应用。面对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教师应该学会在思想观念上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理论,懂得如何去掌握医药数理统计知识的学习方法。教师需对概率论知识综合讲解,优化定理的推理论证,注重教会学生用概率的思想理解基本概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理统计部分的教学过程里,应该把握好统计概念及统计方法的运用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教材,能够接触到各类与数理统计相关的知识。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使用教育部门颁发的教材,还要从教学资料及相关书籍上收集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数理统计在医药领域的新应用。早期数学教学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结构的教学上,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没有给予关注。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药学领域研究开始结合了数学模型,如:医生问诊时的贝叶斯模型、药物分析的假设检验模型等。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数学模型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里积极引进数学建模。这样既能实现现代教育的需要,也能保证教师的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程序,以此来增强学生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满足了现代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3转变观念,考核制度改革

尽管现代教育理念中要求学校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是关注学习的学科成绩,但考试依旧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课程考核能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反思自己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学校应该在考核试卷上进行更新处理,规范化的试卷能够让学生在考核中显现出自己的优势,但如果学校仅仅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绩好坏显然存在不足。因而,面对新时期但教学改革,教师应该转变考核观念,执行创新的考核方式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将学生本课程的考核成绩分成平时成绩、研究报告(或论文)及期末考试成绩3部分。平时成绩涉及到作业质量、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研究报告(或论文)涉及到数学建模、专题研究等,最后写出一个总结性的论文,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在期末考试中要倡导实行开卷考试,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重点考核,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激情带动起来。

4结合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医药数理统计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很多现代化教育手段也被应用到教学当中。教师在引进教学技术时,应该充分结合计算机设施,课前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同时结合先进的教学方式运用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坚持图文并茂,同时配合动画演示,这样能从多个方面对学生产生刺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授课时加入了蒲丰投针、二项分布、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等等很多内容的演示,这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用它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另一方面,当前很多的统计软件,如Excel(电子表格)、SAS(统计分析系统)和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演示才能达到教学目的。通过统计软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在实际进行统计分析时,可以借助科学手段对数据等进行科学的分析。

5结语

综上所言,医药数理统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通过教学体制改革来更新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研究、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