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采购管理的特点

采购管理的特点

时间:2023-07-19 17:31: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管理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采购管理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低碳采购;绿色采购;环境管理;供应链;饭店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108-04

一、引言

企业采购的材料和产品在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均会对降低环境冲击产生重要影响(全球环境管理倡议,GEMI,2001),故而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策略为将环境管理与采购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环境管理技术的传播,这是企业提高环境绩效(Robert Handfiel,Steven v Walton,et al,2002)及获得真正的竞争力(GEMI,2001)的有效途径。

尽管饭店采购从传统采购过渡到绿色采购已经经历了一场采购范式的革命,然而,现行的绿色采购由于仅仅关注所采购商品或服务在使用、加工、替代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未能将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物)分解等环节纳入管理范围,因而使采购管理缺乏系统性而难以真正全面满足饭店对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呼唤饭店环境管理的深化,并由此催生出一种更为先进的采购过程和模式的问世。2003年,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它为包括饭店业在内的诸多业态指明了一条新的企业绿色管理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概念的讨论,这些讨论带给人们诸多启示,并进一步导致了最近(2010年上半年)一个崭新概念――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出炉。从理论上讲,低碳采购将开启新的饭店管理理念、文化、环境、过程,并将引发经营管理人员行为模式的变迁。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及绿色采购工作,厘清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概念、内涵、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已经正当其时。饭店的低碳采购不仅是绿色采购的延伸,它更是一种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这一更为系统的绿色采购管理机制,既可降低饭店的总体采购成本,又可降低采购过程和供应链中的总体碳排放。有理由相信,这一新型的采购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饭店业采购的发展方向,同时,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普及将使饭店业真正获得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和资源节约型的经营之路。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涉猎有关饭店绿色采购问题的研究,并且在本领域已经有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然而,随着世界饭店业的快速发展,饭店绿色采购所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有必要来评估及重新审视现行饭店绿色采购的现状及问题以便找到应对变化的对策。不仅如此,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以国外的饭店业为研究对象,鲜见针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相关研究报道。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利于饭店业实业界和学术界加深对这一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认知和理解,推动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在国内的实施和普及,同时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当然,中国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对世界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也将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

尽管已有学者就绿色采购和低碳饭店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然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定义直到2010年才由洪文艺提出。在他看来,“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要求饭店在采购设备、物资、食品时,既要关注商品的质量价格,又要关注所购商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加工、消费、降解等过程中的碳排放,在综合比较权衡中作出既有益于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又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选择。这一定义较好地把握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这一定义。

通过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进行概念对比,可以清晰地了解两者的差别。绿色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并作出环境保护努力,有利于资源的再循环、再使用、材料的替代使用和废弃物的减少。当我们选择所关注的环境因素对两者进行比较时,会发现在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前者,各个环境因素均被考虑;而在后者,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及降解等因素并未涉及(见表1)。比较显示,低碳采购管理比绿色采购管理具有更高的系统性、生态性、技术性。

三、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模式

传统的饭店采购管理流程一般由5个步骤组成:制定采购计划;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采购方式;商品验收、入库和使用的动态管理;总结、修正并制定新的采购计划。“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方法是:对应传统饭店采购管理的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步骤)上实施不同内容的“低碳干预”。即:考虑饭店的环境绩效和减碳目标;比较商品的碳排量;选择低碳排量的采购方式;对商品库存和使用的碳排放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对结果进行总结、调整和修正并制定新的低碳采购管理方案和目标(如图1所示)。干预的结果是:饭店通过自身的低碳采购努力达到减排的目的,并不断提高饭店的整体低碳管理能力和环境绩效,使饭店业为全社会的减排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必要性

(1)在气候、环境、能源、人口等世界性的问题不断加剧之时,国际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注重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深化饭店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又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相互交织。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全球的资源容量也难以承载。因此,饭店业有必要采用低碳采购来降低资源的利用以为国家的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3)“全球环境管理倡议”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所采购的材料或产品对于企业产品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饭店企业为降低环境影响,有必要通过低碳采购来对材料和产品的采购流程加以干预。

(4)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对现行绿色采购管理流程的革命性再造,饭店企业对

自身真正竞争力的持续追求使得低碳采购成为必然。

2 可行性

同传统的饭店采购比较,低碳采购管理具有“新颖性”、“生态性”、“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1)新颖性。低碳饭店及低碳采购管理均是新生事物,前者以饭店的资源节约性和环境保护性为特点,后者则表现为一种新的采购模式;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全球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预示着低碳采购管理在低碳饭店创建的热潮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获得较大的成功。

(2)生态性。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低碳排放。饭店要么通过购买低碳材料、商品,要么鼓励提倡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来实现低碳排放。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直接的目标便是通过供应链干预来从源头上和全过程降低饭店运营中的碳排放,降低环境冲击。这一环境价值取向顺应了国内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潮流,必将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并走向成功。

(3)文化性。饭店的生产经营是一种生产方式,饭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消费方式,饭店的低碳采购管理涵盖了从生产到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新的采购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和消费文化。这一文化营造恰好契合了国家对新型旅游文化的弘扬,更具体地说,它是对中央政府于2009年大力提倡“低碳旅游方式”的一种管理响应。文化上的融通可以使饭店的采购部门借助政府对低碳消费文化底蕴的主导式夯实,消除或减少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文化壁垒,培育饭店低碳消费的客源市场。

(4)经济性。采购是饭店运营和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瞄准所购买的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性,这实际上有助于节约采购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有利于饭店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然,这一经济性特点本身便可充分调动饭店业主从事低碳采购管理的积极性。

五、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实现途径

1 政府创建低碳化的政策体制环境

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稳定平衡全球生态系统而提出的。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往往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企业固然应当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然而,在环境体制尚未制定和完善以及各种环境机制尚未有效运行,特别是当饭店采购部门的经理认为环境管理的成本高(如认为循环使用意味着不经济等)的情形下,企业的环境行为特别依赖于政府环保政策的引导。当前,中国饭店业低碳化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包括饭店采购的低碳管理在内的饭店自身的低碳化管理。但仅有饭店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鼓励性、引导性政策的出台,公平、合理的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饭店低碳化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政策体制环境因素。引导性政策可以使饭店企业明晰努力的方向,鼓励性政策可以激发和调动饭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潜能和积极性,而合理的体制、机制则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个阶层和部门实施低碳管理的社会责任。

2 饭店业主及管理者树立低碳理念

高层领导的环境意识是企业绿色采购的动力。国外的实践表明,采购部门及采购经理已经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在没有强制性和奖励性措施的情况下,中国饭店企业主动实施低碳管理的可能性较小;而企业缺乏环境意识和低碳理念指导的低碳行为,可能会脱离可持续的发展轨迹和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饭店业加强环境绩效、实施包括低碳采购在内的低碳管理的直接动力,往往来源于饭店业主和管理者所持有的低碳理念和他们对饭店环境绩效的不懈追求。

3 选择专业化、集约化的低碳采购方式

由于单体饭店所占比例大,个体采购规模较小的原因,中国饭店传统的采购方式一般以购买式(临时性)采购、比较式采购、招标式采购等方式为主。前两种方式常使饭店采购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状态,招标式采购一般只适用于四、五星级的饭店,更多的中小型饭店无论国营还是民营,一般不会采取开招标会的形式来进行采购。即使是招标式采购,也多以成本和质量为主要追求目标,对环境因素考虑得不多。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委托式采购、网络式采购、集团式采购等专业化、集约化的采购方式有利于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化,其中,委托式采购是指饭店将采购业务委托给专业的采购公司,并对采购公司提出低碳要求和低碳管理目标;在网络式采购中,饭店企业采用“绿色+资本+网络”这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绿色”、“资本”、“网络”这三大抓手,可推进中国饭店业实现以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采购流程战略转型;集团式采购,无论是若干个单体饭店组成采购联盟或联合体,还是饭店集团或饭店管理集团的统一采购,均能以集团的优势来提出低碳管理的目标诉求,以达到提高饭店环境绩效的目的。

4 从有关研究机构获得技术支持

尽管低碳理念在全球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各领域、各行业有关低碳技术的研究正处在不断的探索和修正之中。专业技术往往依赖于专业机构的研究,饭店业只能从有关组织和研究机构那里获得专业的低碳技术支持。当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在有关商品贴上“碳标签”的做法,中国的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贴“碳标签”的尝试。但由于饭店采购的商品涉及的行业和品种特别繁多而且复杂,因此较为成熟的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技术,特别依赖于有关环境组织和饭店协会等机构的权威。

5 提供低碳采购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保证

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化的低碳采购管理人才必须做到:掌握丰富的低碳知识和生态学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和较高的环境责任感;有追求平衡的心态和工作技巧,即在追求饭店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的平衡以及饭店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善于追求商品价格与质量的平衡,追求成本与效益的平衡,追求采购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平衡,同时保持采购人员心理的平衡。只有同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意识、伦理、道德、意志和情商的人才队伍才能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自身的责任承担,已经不可能无视环境问题的存在。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都已经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付诸实施。同时,有关“低碳”的研究也正在成为国内外饭店业研究的热点。饭店环境管理应当注入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推动绿色饭店的创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转型升级;具体到饭店绿色采购,则是推动饭店低碳物流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与上、下游企业的低碳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

第2篇

关键词:高校;采购;规范化

建立在符合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实际情况基础上,能够克服各个环节风险的现代化的高效管理体系,被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所认可。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在社会之外,高校采购工作同样需要规范化管理。高校所具有的特殊职能及机构特点,也决定了高校采购管理有别于其他行业,对高校采购特点的分析,查找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危险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借助科技手段和专业人才,将为高校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创造条件。

1 高校物资采购的特点

高校采购管理具有采购对象特殊、资金来源有限、项目进度受限、专业人员匮乏等特点。客观条件决定了高校的采购管理工作有别于其他行业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这为高校采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高校采购管理的具体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等多重任务,决定了高校的采购管理具有多面性。科研类物资专业性强,多伴有研发设计,竞争范围小,采购范围、采购数量很难形成规模,采购涉及面窄。教学类物资大部分为基础应用,对设备的可靠性、通用性要求很高,采购数量巨大,采购涉及面广。

(2)高校为非盈利部门,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社会共建等渠道获得资金。虽然近些年政府、社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但高校所能支配的资金有限,如何充分利用有效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是高校物资采购管理的首要任务。

(3)相对于社会企业,高校行政机构复杂,组织结构层次多,多数高校存在多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采购管理,或按照不同职能范围分别进行管理,缺少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物资采购是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市场行为,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高校采购管理部门缺乏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而作为设备使用人员的广大教职工,更是缺少采购相关知识。

2 高校物资采购的基本流程

高校物资采购可划分为四个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基本阶段。

2.1 计划制订

申请财政性资金之前,需要制订资金执行计划,具体由项目负责方根据部门科研、教学需要,制订相关申请项目执行计划。

在计划制订过程中,由于项目执行计划申报时间集中,多数高校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申报的方式。项目执行计划集中汇总后,由管理部门审核,形成统一意见后,上报决策层进行最终审议。在高校项目计划制订阶段,需要经过多层审核,但最终的执行计划仍可能存在预算不合理、执行进度不明确等情况。

2.2 资金分配

高校财政性资金有统一的分配规划,一般由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总体负责学校资金分配。具体项目由各院系按照本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申报,申请资金支持,经过管理部门申报立项后,确定资金来源及分配比例。

近几年,高校可支配资金迅速增加,相关的机构和机制却没有健全,出现了行政机构复杂,组织结构层次多的问题,多数高校存在多个管理部门共同负责项目的审批立项,缺少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高校对资金使用情况没有相应的跟踪和评价机制,重投入轻使用。多部门管理和申报容易产生管理间隙,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

2.3 采购执行

物资采购阶段为高校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高校相应采购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采用不同的采购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多样的采购方式,具体包括项目执行方自购、项目执行定向采购、管理部门组织校内招标采购、管理部门联合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校外招标采购。不同的采购方式,需要办理不同的流程,学校的介入方式也不同。采购流程不规范、个别采购项目学校介入不够、采购伴有随意性、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程序等现象普遍存在,可能造成项目执行不受学校控制[2,3]。

2.4 验收建档

物资采购完成后,将涉及物资的验收、建档、保管等一系列后续工作。这个阶段是在按需采购的同时,保证采购的物资得到妥善管理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高校采购途径、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同,设备验收形式、验收办法不同,该阶段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可能存在对验收建档等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使得验收过程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该阶段的监督作用。

3 采购管理的风险节点

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中心,可划分为三个不同部分:项目执行方、采购管理方、校级决策层。三方相互依托、有机结合,共同完成高校的采购管理工作。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中心在具体工作环节中,都可能出现问题。

3.1 执行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节点

执行方作为采购项目的具体操作者,需要全程参与整个采购项目执行过程,出现问题的几率最高。应有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采购管理工作的执行,不能仅靠执行方的道德和自律维系。

(1)计划制订阶段。由于高校采购设备的专业性、特殊性,决定了执行方的计划制订方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后续的审核及批复阶段通过的概率比较大。在采购管理方、决策层没有充分介入的前提下,在计划制订过程中,可能存在计划不合理、计划与需要不符等情况,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与此同时,受现行政策规定限制,项目采购计划不能实时变更,这将在项目后续执行过程中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2)资金申请阶段。各执行方在没有统筹规划的背景下,容易导致资金划分不清,形成多个利益小团体。如果执行方根据小团体利益,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物资配置,不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申请经费,很可能出现物资大量闲置的问题,造成在学校范围内的资金重复投入或浪费。

(3)采购执行阶段。如果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执行方的权限将被无限放大,出现多种问题。若执行方采购流程不规范,有意无意使采购项目规避学校的监控,仅仅以完成采购项目为目标,将造成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执行方本身对采购工作不够重视或者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在采购项目执行过程中容易受限于供应商,不能掌握主动权;如果执行方不能很好地权衡性价比,将造成资金的浪费;不良社会环境对执行方也会造成影响,容易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不正当行为,使高校利益受损。

(4)采购项目后期的协议签订、验收、建档等工作是重要的延续,许多工作需要依靠项目执行方开展。采购目的和要求都是通过协议来实现,执行方缺少必要的商务知识和重视程度,都可能造成不利于高校的条款出现,高校的基本利益很难得到保证;按照已签订的协议,购置的物资到校后需要验收,执行方需要保证供应方按照技术要求交付货物的同时,提供物资能够发挥其作用的必要条件。执行方重视不够或不掌握产品的基本参数及性能,将造成验收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3.2 管理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节点

管理方作为高校采购工作的管理和间接参与者,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对采购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具体包括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度、各种操作流程的规范、协助和服务执行方完成采购项目。管理方将是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出现问题的波及面将是最大的。

(1)采购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规范是管理方的首要任务,不全面的采购管理制度和不合理的操作流程,容易产生管理间隙,严重影响高校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产生阻碍作用。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高校采购管理无从谈起。

(2)管理方必须面对的问题,是采购项目管理程度和介入方式,由于高校的采购管理具有多面性,科研类物资专业性强,多伴有研发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这造成管理方在采购项目计划的制订、资金分配等阶段的参与问题,过多干涉项目计划的制订,或对项目不能提出可行性建议,都会造成项目计划不合理或执行难度高。同时在资金分配等涉及项目执行方利益的阶段,如果管理方不能从高校利益出发,在全校范围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资金,也会间接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在采购过程中,管理方为执行方提供方便的同时,不能坚守原则,将会放任各种问题的出现。在采购后续工作中,管理方如果不能发挥审核作用,为执行方提供必要的商务支持,高校的基本利益将很难得到保证。

(3)管理方是高校物资采购的组织者,当采购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甚至违法行为时,需要管理方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和秉公办事的决心,这是维护学校利益的最后屏障。

3.3 决策层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节点

作为高校采购管理的决策层,是整个管理体系和管理思路的缔造者,出现问题将是危害性最大的。决策层的管理思路与本校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匹配度,将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直接影响高校采购管理工作。在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对于执行方和管理方的组织和协调也是决策层的重要任务,高校采购管理工作需要校级决策层具有一定的领导智慧。

4 能够采取的具体措施

加强高校采购规范化管理可以从制度建设、科技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4,5]。

4.1 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高校采购管理的基础,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根本。具体措施包括:审批和复议机制、配合和制约机制、绩效和评价机制。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项目计划两级审批和复议制度,由执行方利用自身技术背景并结合实际需求,提出采购项目计划,由学校管理方审核,对于大型、重点项目需要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后,由校级决策层审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计划进行评估,根据执行方的反馈意见,通过管理方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设备采购计划的合理性、有效性。

(2)针对采购项目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建立执行方和管理方之间相互协作、制约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避免采购问题的出现。加强项目执行方与管理方的协作关系,建立平等协作、相互监督的工作关系,有利于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简化操作流程,为项目执行提供方便的同时,能够有效消除管理方和执行方之间的隔阂。根据实际情况,推动项目信息公开,打破执行方的封闭式采购环境,由管理方引导执行方进行公开采购,保证学校在采购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在采购后期延续工作中,由执行方、管理方、供应方三方共同参与,由管理方为执行方提供必要的商务支持,方便采购协议的签订,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实现三方的相互监督和制约。

(3)建立绩效和评价机制,对项目的计划制定、购置操作、验收维护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列入后续项目立项依据,打破以往项目被动执行的状况。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由项目执行方、管理方和决策层共同组织绩效评价,对项目的各项投入产出进行衡量,测算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对于执行顺利的项目给予奖励,提高执行方和管理方的积极性的同时,引入忧患意识,增加违规操作成本。

4.2 科技手段

利用科技手段,可以将采购项目的执行流程化和制度化,方便采购管理减低内耗成本。现在成型的科技管理手段包括: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系统、采购的管理系统、物资资产管理系统等。项目执行方和管理方都能从烦琐的操作中解脱出来,提高采购管理效率。还可以利用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建立供方数据库、

(下转页)

(上接页)

专家数据库、项目执行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对项目执行情况、专家的技术背景、供方的信用记录等信息进行统计,为后续的采购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4.3 人才培养

完善的制度、先进的管理手段都离不开人的执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项目执行方及管理方的人员素质,培养具有专业背景同时熟悉商务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才是提高高校采购管理的关键所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管理方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管理方帮助执行方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成长为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具有一定的商务知识的管理人才,是高校培养高级采购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利用这些兼职执行方管理人员和管理方全职人员,组建成全校范围的采购管理团队,将多方管理力量整合起来,可有效发挥制度和科技辅助手段的作用,保证高校采购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5 结束语

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但高校采购工作也应得到重视,并不能只靠管理者的道德和自律来维系。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手段的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完整的高校采购管理工作监管体系,将规范、高效有机结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家栋,李士明.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特点分析及应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1-3.

[2] 鞠宝华,王存放.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采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169-170.

[3] 苏纯娣.创新采购模式 降低采购成本[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12):35-36.

第3篇

在我国当前钢铁企业实际工作中,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受到市场因素、企业内对原材料需求细化以及企业管理改革等多方位影响,其原材料采购管理中遇到了以下问题。一是管理协调性能较差。在当前的原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采购工作不仅需要采购部管理,同时也需要技术、生产等部门的全员参与。但是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这种全员的参与缺乏有效的横向协调工作,进而造成了各部门间在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合作,进而造成采购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采购目标缺乏标准。在当期的钢铁企业采购过程中,采购目标的明确是采购管理的重要过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过程中的采购目标往往缺乏明确性。这主要是因为采购管理者缺乏明确的参考性因素造成的。

二、新型采购管理模式建立的意义探析

在新型的钢铁企业采购管理中,为了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采购管理人员开展了实践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管理人员发现,利用钢铁生产项目为引导,采用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模式进行采购管理,是新型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实际的采购管理中,这种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建立具有以下意义。

1.便于采购中市场因素的体现

在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项目导向型市场采购管理的开展有助于体现出采购过程中的市场性因素。特别是随着项目采购过程中,为了实现项目优化采购过程会经过策划、市场调研等市场性管理过程,充分的体现出采购中的市场性因素。这种市场因素的表现,对于企业采购管理有序进行起到了实践指导作用。

2.便于采购管理标准化的开展

在当前的企业采购与整体管理中,标准化建设的开展是提高企业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项目导向型管理过程中,将采购中的跨部门、跨单位、多人合作、责任管理、执行责任等多项制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对于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模式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钢铁企业项目导向型

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这就是把日常原材料采购管理的工作当作项目进行管理,从采购的具体任务出发,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配置优化人力、财力、技术等内部资源,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对采购工作进行计划、控制和监督,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由于原材料采购具有明显的分阶段性和很强的流动性,可以将连续进行的采购工作按月度分成相对独立的时段进行。

三、新型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以实践措施研究

在当前原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模式是以订单为基础,开展的全面性目标团队管理工作。

1.采购项目启动

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项目的启动是采购管理的初始阶段。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项目的各项内容,如原材料需求、采购团队组成等进行论证与分析,并形成结论性方案与预案,为后期管理的开展做好准备。

2.项目管理团队组建

在完成了项目启动阶段后,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就进入管理的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其主要的管理工作就是根据项目管理方案,组建采购管理的团队以及确定项目经理两项主要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实践内容如下。首先在管理团队组建过程中,企业的生产部门、采购科室、财务管理科室以及办公室是组建管理团队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引进技术研发、质检等科室进入管理团队,实现管理团队中的互补性与合作性。其次在项目经理的确定过程中,我们需要以采购项目需求为基础确立经理人选。在当前的企业实践中,其主要的原材料采购项目包括了铁矿石、煤炭、炉料、废钢生铁四个内容,其团队经理也由负责这四项管理的副经理担任。

3.管理分析阶段

在采购订单形成前,管理分析的开展是采购管理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采购分析过程中,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需求分析与市场分析两个过程。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其主要的分析内容是进行原材料采购项目必要性与合理性。在这一分析过程中,管理团体需要就进行采购的原材料进行科学、有序的分析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生产与技术部门对原材料生产技术、产品产量等需求进行分析。二是财务部门对采购所需要支出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三是原材料存储部门对原材料库存情况进行分析。而市场分析过程中,管理团队则需要对原材料采购项目中,市场风险性与可行性进行有效分析,保证原材料采购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完善采购方案的可行性。

4.项目采购订单的完成

在完成了以上的工作后,管理团体依据生产要求与市场情况编制出详实的采购计划书。计划书的编制过程中,需要管理团队中的每个管理部门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计划书中每项内容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同时符合市场情况。在计划书的引导下,项目导向型原材料采购订单的制定工作即可完成。

四、结束语

在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受到企业生产技术、需求以及市场外部情况影响,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确立成为了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以项目导向型管理模式为基础,开展了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为企业原材料采购工作的开展提供管理支持。

作者:张瑞桥 单位: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供应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创新模式

一、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1、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大多是机械性地按照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和领导要求直接进行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没有科学严谨的采购计划作指导,没有标准的预算和成本估计,缺乏对物资采购必要性和时间合理性的科学思考与判断,具有很大盲目性,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更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传统采购管理的问题

(1)对采购重要性认识不准确

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价格一致、质量相当,企业只需将所需物资买回来、储存好以保障生产供应,采购管理工作简单、机械,不存在成本管理的需要,只能算后勤三线工作。这种烙印令电力这种老牌国有工业企业长时间不能准确认识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采购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采购工作存在纵向上分层次采购、横向上多部门交叉采购的多头领导现象,严重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效率[2]。而且采购管理职责分工不清,采购部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与配合,只能孤军奋战,工作量大而繁琐,严重影响了采购质量与效率。

(3)注重具体操作,缺乏整体把控

采购部门过于注重价格、质量、合同履行等具体工作,而对采购策略、市场供应分析及采购预算和成本控制等宏观管理把控性不足,致使精力大都耗在了日常问题中,忽略了对企业采购管理的长远性思考。

(4)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采购部门缺乏与供应商的合作意识,过于重视当次采购的成本控制,强调供应商多头竞争的利我局面,将供应商引入多轮报价、还价的谈判循环中,追求最低价格,却不考虑与供应商持续合作的供货稳定、价格优惠等长期效益。

二、供应链条件下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价值链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小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行为[3]。

在供应链环境下,物资采购成为企业通过投入与产出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业务的辅助支持功能,而且随着采购职能战略地位的提高,它已逐渐成为企业外部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供应链条件下,电力企业采购部门不仅要在保证供应、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满足物资需求,还要创建一条拥有优秀的供应商群体、通畅的物资采购运转流程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通道的价值链,实现企业内物资需用部门、采购部门及供应商的高效合作,整合各类物质、信息和关系资源,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运行效率,实现多赢的目标。

三、电力企业供应链条件下物资采购管理的实施要点

1、加强采购决策与计划管理

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提高对企业采购计划必要性、科学性的辨识、判断能力,对于必要的采购,科学计算其数量、质量标准;对于不必要的采购,果断否决,避免盲目性采购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控制。

对于必要的采购,采购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工作的适时、适量、高质、高效,避免过量采购占用资金和库存。同时要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情况和企业生产状况,对企业所需能源、材料、设备、技术、服务等实行动态把控,避免因时机把握不好或信息掌握不全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要根据企业储备能力、市场资源占有及供应商的一般供货能力等进行物资的合理储备,尤其是煤炭等敏感能源,必须做好储备。

2、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优化组织结构要依据结构精简、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4]。首先,将不必要的各部门分散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重组整合,统一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同时,各需求部门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确保准确高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

着重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本成本投入。然后组成业务骨干的精英团队,按照权责明确的原则进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具体责任到个人;同时又协力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

3、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采购部门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需求与质检、研发、信息技术等企业内相关部门的意见与标准等,设立供应商选择与考核体系,深入调查供应商的质量、信誉、顾客满意度及其生产运作、成本控制、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能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慎重选择供应商群体。

在供应商群体选定后,还要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根据需要选择维持与一般供应商的关系或更换供应商。利用供应链与供应商群体集合成一个合作组织,共同进行成本控制、利益开发,提高整体竞争力,努力实现共生共赢。

4、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普及,为我们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全面、公开、及时等特点实现对采购管理的动态实时监控。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及时掌握企业所需物资的国内外市场供应、储量、价格的动态实时信息,并跟影响因素判断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回应,避免企业处于被动不利地位;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时数据库及时了解其生产状况、产品质量、客户反映、财务安全等信息,有效对其支持和服务能力进行考核,确保企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物资采购的网上竞价机制进行物资采购招标,充分利用其透明度高、成本低、高效简便的优点,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5、加强采购评估与反馈

采购评估包括采购结果评估、采购程序评估及采购管理评估等。采购结果评估主要是以质量、价格、交货及时行及售后服务保障等为指标对所采购物资进行全面评估,并反馈给决策层和供应商,由决策层判断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以及是否需要供货商进行改进或更换供应商等。采购程序评估主要是对采购流程进行评估,即是否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是否遗漏了参考指标、是否有不必要程序等,以确定行之有效的最简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时间、资本浪费。采购管理评估主要是考核各相关负责人是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并在质量基础之上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等工作。企业要认真做好采购评估与反馈工作,为下一轮采购提供指导和借鉴,有效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结语:

在市场竞争逐渐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竞争的今天,我们要在整体上重构电力企业的采购职能,为企业间提供有效的物流、信息与关系接口,切实提高了企业采购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随着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工程技术企业不断扩大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承接国际项目。然而,由于各方面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供应链发生变化,物资供应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如何建立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国际工程项目;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

1、引言

物资采购管理是工程项目得以有序开展和实施的前提,是保障项目能够按时竣工交付,并保证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保障工程项目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对于项目工程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工程技术市场的不断饱和,国际市场的巨大吸引以及政策支持,我国企业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由于国际项目一般采用EPC总承包项目,因此项目物资采购工作全权落到了施工企业的手中,因此,如何实现物资采购的充分管理,对于承包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保障物资采购的成本性,实现项目的盈利性是根本,因此必须从物资采购方面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总成本的有效管理和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保障物资采购质量和效果,保证施工期、竣工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施工承诺,保障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2、国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特点

2.1技术要求差异大

由于各国在施工标准上,建筑理念上的不同,因此导致了国际项目在施工期间必须结合甲方的项目要求、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与物资采购。由于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在国际标准和甲方当地标准的不同,因此必须强化落实标准的国际化和当地化界定,以何种方式对物资进行管理,以实现技术标准在最经济的物资采购原则下满足施工要求。

2.2材料质量要求严

由于国际市场上对各类建材、材料、物资的标准较国内相对完备,因此质量要求也相对较严,在保证物资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管理来保障施工材料符合标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有效质量。保障和连续供应对于保障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3采购程序复杂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严格,在物资采购供应方面,采用了近乎严苛的管理方法,在手续和流程方面额外复杂。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计划、初步选择、初步询价、初步比价、推荐供货商、送业主审议、招标或谈判签订合同等手续。而在涉及到进出口物资时,其程序又要走进出口程序,需要在当地办理进出口许可、支付信用证明、港口工作、税务管理工作、仓储及物流最后的物资检验和接收、清关等。由于物资管理严格,因此在物资管理过程中也相对的比较安全。把好了物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关,同时增加了物资流通的工序,延长了物资流通的时间比例,大大降低了工程开展的时间和效率。

2.4物资供应不稳定、价格浮动

由于国际项目一般较大,工期较长,因此项目开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工期间物资供需发生变化,物资价格发生浮动和变化。由于一些建材供应商在部分地区的信用水平参差不齐,供应能力有限,导致大型项目在组织施工时极易发生供应链断裂、供应方单方面提价、延缓交付、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汇率变化导致的价格变化、运输费用、税费等等各方面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项目工期和施工的有效开展。

3、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设计

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是随着工程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保障工程物资采购的有效性,建立的通过用系统的观点来对物资管理环节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管理,通过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可以对物流、信息流、成本流进行有效的分解和控制,使得各环节的连续性、成本性、利益性得到大幅提升,既保障了物资采购管理的效果,又保障了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益,实现了双丰收。

3.1基本思路

首先,通过贯通企业内部资源,提高内部管理效果;其次,提高外部资源的协调管理,实现在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各环节的有效统一性,保障系统的整体性和沟通协调性。最后,加强物资管理,将企业需求与供应链能够有效地结合,实现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控制,实现综合效果的显著提升。

3.2模型建立

根据供应链下物资采购的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组织和分析后,将基于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模型分为三个层次:运作层、业务层、战略层。首先,运作层是供应链下物资采购管理模型的根本。其中涉及到了物资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通过各类技术的有效使用和完善,使得物资管理水平得到根本的提升和完善,以适应国际项目高标准和高要求。同时结合国际项目实际形成高效运作的管理层实现供应链水平的有效衔接和物资管理的高效化,而这是保障业务层与战略层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管理模型实现的基础。其次,业务层作为采购模型的行为层,是实施物资管理的关键。通过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来完善物资采购管理过程的价值,以物流和信息流为基础,通过结合国际项目实际,对核心材料的采购和管理进行集中,以保障核心物资的高水平。对非核心物资进行外包,从而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实现成本流的有效控制和根本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业务层是战略层的执行,是运作层的实践,在环节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物资管理模型整体性和统一性大大提高。最后,战略层是实施供应链下物资管理的核心。从核心发展战略的角度、从项目发展要求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管理,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协调和平衡供应链过程中各成员的利益,合理规避各类物资采购管理风险,实现“多赢”局面的控制,最终实现物资采购管理的稳定和连续,保障国际项目开展的连续性和高标准。

4、结论

国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复杂困难,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管理,协调供应链下各方利益,才能保障物资采购、供应,项目开展的有序进行,采用通过加设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促进项目工程的有序开展和落实。

作者:蒋兴宇 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采购管理;工程材料;项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079-02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提润,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经有关数据显示,建筑工程材料成本占项目建设总成本的比重可能在45-55%之间,几乎占总成本的一半,直接控制总成本[1]。但材料管理在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活动中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研究工程项目中材料采购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已成为当前迫切的需要。

本文从采购及采购管理的概念出发,讨论了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在材料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帮助。

1 采购及项目采购管理

1.1 采购 采购是一种最常见的经济活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运作等都息息相关。关于采购的定义众说纷纭,至今尚不统一。一般而言,采购是指以不同方式从系统外部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过程,在交易过程中,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采购的主要特点有:①采购的基本功能就是帮助人们从资源市场获取他们需要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材料、设备、工具等)和非物质资源(软件、技术、信息等)。②采购的本质是资源从供应者转移到用户手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转移,首先是资源的所有权的转移,其次是资源的实体的转移。前者是商流,后者是物流。采购过程就是这两者的完整结合,缺一不可。③采购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要追求采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使用科学的采购方法,不断的降低采购成本,以最少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2]。

1.2 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是整个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项目采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甚至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效的采购管理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业主的满意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项目采购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正确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购买良好质量的原材料、服务和设备。它包括采购需求确定、采购方式选择、采购合同签订、财务结算及采购验收等的整个采购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的管理活动,有效的采购管理可以为大多数现代企业做出显著贡献[4]。

2 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材料采购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正明显增强。材料采购管理的主要作用如下:首先,材料采购管理对于材料供应和质量有保障作用;其次,它对于材料成本起着控制作用,在总成本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选择成本低性能优的材料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目标,尝试物美价廉的新材料是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材料采购管理能促进新型材料的开发应用。

2.1 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材料采购管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材料采购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材料采购基本由采购部门独立完成,材料采购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往往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采购计划制定不完善,或者有章不循,执行不彻底,采购价格受人情影响,如领导直接决定货物供应商,不考虑性价比,导致工程材料成本难以控制,货物储存管理混乱,出现丢失报废现象严重,存储货物不进行定期盘点或盘点后的结果不及时处理,责任不落实等;②材料采购管理人员履职不够。工程项目中材料采购一般由采购部独立完成,该部门权限过大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因此,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与采购的控制直接相关。在实际过程中,有极少数人为了个人利益与少数供应商串通一气,抬高材料价格,更有甚者以次充好,从中谋取私利。这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更败坏了企业的声誉;③材料采购管理水平低。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工作都还是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对工程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这样,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成本费用高、时效性差、管理不规范且难以控制。④采购信息管理难度高。由于工程项目需要的材料数量大且种类多,因此,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意义重大。考虑到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方和供应商为了各自利益都会保留自己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这样不经提高了交易成本,也带来了交易风险,导致采购难度增大。

2.2 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措施:

①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管理体系。首先,材料采购计划包括了目标任务、采购原则、程序等,它是项目采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是项目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其次,采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具有风险大、业主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建立专门的采购组织队伍,与供应商达成战略联盟,得到最低价格。另外,专业化的队伍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采购工作,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增大利润,增强项目部投标竞争力。②定期人员培训和考核。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工作效率直接挂钩。因此,定期组织材料采购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采购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将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实行奖励机制,刺激员工的积极性。③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系统。材料采购信息系统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等几个子系统模块。采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的事务处理,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又能够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动态监控材料采购信息,能及时对采购信息的变化做出反应。④加强供应商管理。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相互信任、长期合作的关系,则供应商势必会提供更多的优惠,这样直接降低了采购成本。另外,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进场材料质量稳定,验货的频率大大降低,降低了验货成本,也避免了进场材料质量不稳定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等问题。

3 结束语

项目材料采购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每个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是难点,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选择合适的采购管理模式和策略,同时加强采购管理建设,对降低工程项目主要材料采购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提高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考虑到每个工程项目的特点、要求都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到其材料采购管理模式。因此,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管理模式也是灵活多变的,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苑东亮.工程项目建设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邱小平,徐玖平.项目采购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第7篇

1石油化工行业采购管理的特点 

石油化工项目中的采购管理是指从市场中获得物資和建材以及一些辅材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接触到供应商和采购商的一些服务关系,以及一些账单往来,这些都是采购管理中的重点内容,通过一些制定计划、组织采购、协调采购进程等项目,来完成采购工作。因为石油化工项目不同于其他基础项目,他的采购周期和供货周期都比一般项目要长,在采购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也比正常项目要多,且大多很繁杂,一般石油化工项目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因此采购管理也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虽然与一般的采购项目有着很多不同点,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影响着项目的成本。 

2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 

我国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存在着很多问题,在采购成本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一般情况下,影响采购成本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所带来,另一类是,采购因素所带来的。在设计方面,设计阶段是项目开始的伊始阶段,他需要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因此设计阶段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资金的80%以上,但是因为设计阶段偏于理论设计,没有实际的进行选材或者工程建设,所以设计方案偏离实际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 最终的成本超出预算,大部门情况下,设计都会给出一个超出预算标准,在范围内,项目建设还是可以进行,因此设计因素对项目建设的影响至关重要。在采购方面,主要是由于采购周期和采购价格以及采购质量决定,不合理的计划安排,供应商价格不合理,供应商提供质量差的建材,这些采购方面的问题存在对石油化工建设直接造成了成本增加。 

3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通过对采购管理的进一步约束来实现石油化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基本上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采购管理的全过程得到控制,就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使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充分利用,减少浪费,最大程度的使石油化工项目在最少的资金情况下,做到最好的质量。 

3.1制定合理的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需要根据承包方和采购方需求能力和供货能力而定,采购方根据自身需要,设计需要,预期建材准备等因素来制定合约,供应商根据合约需求提供质量合格的,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指定地点。一般情况下,供应商应该对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全面负责,采购方最终项目达标,结束与供应商的供应关系。这个过程所选用的采购模式一定要最大化的降低成本,对成本控制做最优化处理,因为其直接影响石油化工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造价。 

3.2对采购进行合理的预算 

因为整个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这个过程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流动链,并不是所有的资金都用在采购商,因为人力资源和电力水利等辅助项目都是需要资金来源的,因此,在采购之前要做好合理的预算,什么时间点应该或多少预算,科学的合理的预算能够使工程顺利进行,并且不会因此耽误工期。再有就是考虑供应价格,供应商的产品利润,在做预算时应该弄清晰,不要给供应商过高的利润,否则直接增加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成本。 

3.3对石油化工项目中供应商进行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三级供应商,每级供应商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一级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质量较高,可以认证为免检产品,三级供应商的产品可能存在某些瑕疵,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一旦其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取消其供应资格。二级供应商产品质量一般介于二者之间。每级供应商的位置是不确定的,石油化工项目管理组应该按照一定的频率对其进行质量监察。评估结果定时公布。 

4结语 

我国在目前经济发展较快的情况下,应当对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一个国家的石油经济影响到的国际影响力,国家经济是否处于世界前列和国家石油经济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石油经济日益重要的今天,对石油工程建设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采购管理影响到的成本问题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因此,在进行成本研究时,最主要的因素就要考虑到采购管理,采购管理直接影响石油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并且在设计和采购过程又是采购管理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巍.浅谈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6 (24):78. 

[2]宋绍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化工管理,2016(08):223. 

第8篇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新一轮改革,大型企业尤其是集团化企业的管理质量愈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升企业采购效率与质量,成为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采购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众多理论分支的研究内容,采购管理的改革需要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营销执行、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倾力配合。只有在实现集团各个子公司、部门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组织整合,才能完成跨越式的资源调配,提升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

一、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

1.集团化企业管理概念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纳入集团管理的整体战略还需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Dean•S•Ammer提出的集团化采购管理流程理论。集团化采购的具体概念有很多,结合当前我国的集团化企业发展现状,应该被定义为通过规划和设计采购控制战略、执行采购实施战略的采购决策和管理过程。

2.集团化采购管理相关过程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支撑,并且明确对采购各阶段的战略任务、涉及的组织机构、执行的具体工作进行划分,并根据流程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动态管理和静态分析。根据管理学相关研究,集团化企业的采购与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组成(见下图)。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是集团化企业采购战略管理的基础阶段,该阶段企业主要针对集团企业采购的事前信息进行基础性的准备,包括采购战略的制定、部门采购计划的申请以及采购信息的汇总。有采购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规范后提交集团的采购管理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进入该事项的采购操作。阶段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需要按照采购部门需求和采购物标的将采购计划进行划分,分为普通型物资和战略型物资两种。普通型物资包括办公用品、福利用品必要的损耗等。这部分物资是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要的消耗,并且有着数额小、采购渠道固定、采购渠道透明的特点,采购者只需要按照计划值向固定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即可。战略型物资包则是企业制造、经营中依靠的主要原材料等供应物资,其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状态。对于这部分物资,则需要企业根据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物资价格,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通过严密的手段圈定供应商,并且签订严格的物资采购合同,配合物资质量检查技术手段。采购过程中需要监督和审计人员对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阶段三:改进阶段该阶段是对采购准备和实施阶段的重要总结。包括采购结果的审计监督,采购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评定、采购流程的优化、采购战略的动态调整和采购组织的调整等。

二、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集团化采购管理缺少“新”认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大型集团化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并因此而引入了更多的工业制造理念,比如德国的“工业4.0”体系,就是工业制造与信息网络的完美结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利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冗余资源。但是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很多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物资采购的新趋势,对于“采购=信息”的新理念认识不透彻,执行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组织结构管理混乱

当前大部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在组织结构上采用混合组织结构,即将职能式组织结构与指令型组织结构混合布置,缺少矩阵型组织结构的标准化设置。导致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组织结构混乱,不同指令源的指令相互矛盾时工作人员难以借助评价指标确定指令优先级,必须经过固定的请示程序来确定指令内容。这种混乱的组织结构模式制约了集团化企业采购部门的人均利润率提升。

3.采购方式单一,审计监督效用弱

当前企业根据所在行业和采购规模制定采购方式,相比于国外灵活多变的自动化采购信息网络,国内的采购方式较为单一,大多采购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在无形中增加了采购的流程和时间,对于不同规模的物资采购也缺少灵活的变通手段,提升了采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的审计工作,首先是审计工作管理不严格,监督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其次是对内部审计“重视”态度的来源上,不少部门和个人对待审计“畏之如虎”,怕审计、不愿接受审计,想方设法躲避审计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提升措施

1.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管理

对于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从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上着手。大型集团化企业在采购管理上,首先要树立时效意识,提前针对集团的采购战略进行物资储备管理,包括物资采购方式战略、渠道战略、数量战略、品质战略和价格战略。利用新型的数字化集成采购系统完成集团采购的上下游沟通,理顺产业链,调整资源配置,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让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项目部、办公室都能针对自己的发展需要获得适当的资源支持,提高办公、经营和生产效率。

2.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管理

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式就是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的管理。集团化企业体量大、部门多、业务复杂,采购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为绝大多数部门服务,难免接受不同部门的指令。对此集团化企业应当设立自己的组织管理模式,结合组织轮中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采用横竖两条指令线完成指令的输入和判定,当指令发生冲突时,自动判定优先级并完成沟通。实现采购管理部门的高效化、自动化办公。最终提升采购管理组织效率。

3.完善集团化企业采购方式管理

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方式,应当结合企业的采购内容与规模生成相应的采购方式。但是也并非绝对按照既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管理。比如针专用的行政法规和别地方政府法规,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方式进行采购。再有就是结合供应商选择范围、数量和供货渠道、付款方式选择采购方式,灵活掌握招标、谈判、询价、网上竞价、协议采购等方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实现采购方式的多样化和供货方选择的适用性。

4.创新集团化企业的“审计增加价值”作用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增加企业的效益。因此,在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必须创新审计形式,采用“审计增加价值”理念指导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把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单纯监督管理变为预防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价值的工作部门。提高企业采购管理部门甚至企业整体的人均利润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结合市场的现实状况和经济的整体运行态势来完成改革和管理。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多样化的采购方式、高效严格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对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要增强企业的采购管理监督审计,让采购管理在阳光和规范下运行,提高集团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彦君 单位: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龙.公司采购成本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7):78-80.

第9篇

啤酒企业物流管控 啤酒企业物流管控 啤酒企业物流管控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根据目前中小啤酒企业的采购物流现状,其物流管理优化首先需要进行供应商的管理。供应商管理的核心是中小啤酒企业的供应商纳入物流管理的范畴,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通过利益共同体让供应商也开始关注中小啤酒企业的长短期发展战略,并为之服务。与供应商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在日常采购中不断降低成本,而且省去询价、检测、谈判、压价的中间环节,更能保证企业在紧急采购、缺货采购中的优先供应、及时到货,保证企业生产的稳定性。

供应商网络的优劣,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所以十分重要。选择时应当慎重,并且应当考虑一系列的相关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小啤酒企业的企业规模、物流管理现状及管理人员素质等现实情况,综合确定该公司供应商选择标准,应当主要包括品质、质量、生产能力、客户反馈和沟通、持续改进、仓储/原材料和成品的保管与领取、人事、教育和培训、运输、电子商务、维修等11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对于新的供应商,都需要根据以上标准进行考察认证,只有考察认证合格的供应商才有可能给企业供货。而对于原有的供应商则需每年考核以上指标每年变动情况。

以采购的过程为管理对象,通过对采购过程进行物流管理,达到效率最高,以及配送时间最优化。中小啤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包装物种类繁多,在管理中应根据物资的不同分类进行采购管理,结合其企业规模、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根据材料的单价、年消耗量、重要程度等因素,把所有材料分成A、B、C三类物资,分别设计不同的采购流程,加强采购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A类物资:在中小啤酒企业的材料总量中,该类物资约占材料种类的10%左右,但是占用资金约占到50%左右。

虽然品种少,但是却占资金的大部分比例,如大麦、酒花等就属于重点物流,是关键的少数部分,在采购物流管理中,应进行优先管理和重点管理。A类物资的采购管理应保证供应,不使其缺货。一般采用定期订货法订货,并且加强维护保管,不损坏、保证产品质量。

精心管理好它们,就保证了绝大部分效益,在效益上看也是合算的。B类物资:品种较多,一般占到种类总量的30%,占用资金也约占到30%左右,总体上,这类物资的种类与占用资金的比例比较协调,属于企业生产所需的大宗物资,如酒瓶、玉米淀粉等,需要常规化得采购物流管理。

B类物资为企业易耗用的物资,它的种类数量以及占用资金都较多,对企业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所以在管理中应在A类物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大宗采购,尽量使用经济批量模型,要与主要供应商形成团结协作的关系,尽量减少决策环节和审批手续。C类物品:属于企业的周转材料或低值易耗品,如商品标签以及酒瓶以外的其他包装材料,约占品种总量的60%,但占用金额只占总量的20%,其特点与A类物资正好相反。

虽然消耗数量少,但是由于品种多样,采购管理也比较麻烦,在管理中应尽量精简采购、定向采购和批量采购。C类材料由于种类繁多、占用资金较少,一般为低值易耗品,如商品标签、常用办公用品等,尽量做到管理精简化、采购流程程序化,不要占用过多的精力。

对于此类物资,采购员可以根据耗用情况自行觉得采购供应商和购买价格,无需向厂长或者是采购部门经理请示。啤酒消费的季节性突出,淡旺季明显,这就给啤酒原料的采购带来一定的困难。采购时既要考虑最佳的经济批量采购,又要符合季节性生产的特点,所以对于供应商选择及管理、采购手段的优化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小啤酒企业必须在采购管理过程中制定并遵循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使用先进物资管理手段,才能达到采购管理的最优化,创造更高的效益。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物资采购;管理;问题

近年随着教育大范围的普及,各大高校都相继展开了扩招工作,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据相关统计到2014年,在校学生人数为2468.1万,进一步给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高校物资采购工作主要是为教学科研等提供物资设备保障,是学校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一、高校物资采购管理特点

首先,高校物资采购的规模扩大。近年来,在教育普及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许多高校开始进行改建、扩招等工作,尤其是学生人数大幅提高后,高校物资采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多在几百万到上亿间,可见高校物资采购规模较大,是极具潜力的大的消费市场。其次,高校物资采购资金来源广。一般来说,高校的资金多来自政府拨款以及事业性收费,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教育经费应占GDP的4%的目标,可见,政府加大了对高校资金的投入。然而从高校实际的消费可以发现,政府拨款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因此各大高校都通过多渠道方式筹措资金,包括学费、科研经费、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建立的专项经费、捐赠、贷款等,其中学费是学校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学费,每年1500万人来计算,学校每年收取的学费在900亿元左右[2]。最后,高校物资采购的品种繁多,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由于高校教育科研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新增了许多的学科门类,因此所需的物资也就更加多样,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科研顺利进行,高校物资采购的品种就较为繁多。同时,许多设备物资的更新换代较快,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采购物资时就要注意选择专业性加强,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

二、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问题

(1)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为了对高校物资采购管理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都会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然而在近几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一些规章制度较落后,甚至是10年以前制定的,完全无法与当前市场经济相适应[3]。没有完善的高校物资采购制度,就会出现许多的漏洞,如:扩大了学校采购部门的权利,没有一定的约束性,出现采购部门自主决定给谁买,呈现强烈的个人权利色彩。而这样的后果,往往会出现某些教学科研设备过剩或是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科研的正常进度,甚至还会对科研经费造成巨大浪费。同时,高校采购部门的人员在采购物资设备时,多各自为阵分散采购,造成了资源浪费,很难从整体上提高采购规模效益,忽视了采购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规范。(2)采购腐败违规现象严重目前,各高校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常使用的方式包括:公开招标、单一采购、邀请招标与竞争性谈判等。为了集中大规模的采购所需物资,高校更多使用邀请招标的形式来采购,然而却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披露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高校采购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成为各大厂家争相抢夺的合作对象,为了取得成功,某些商家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而学校也会因为宣传力度小,物资供应商达不到法定要求而担心,双方一拍即合很容易出现学校领导与相关采购人员中饱私囊的现象,让学校资金没法真正的投入教育科研的物资支持上。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物资采购运作的不规范与信息透明度较低的问题。(3)采购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高校采购工作本身具有多样化、复杂、全面、知识性强等特点,因此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需掌握相关的财经、市场、设备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才能真正的履行好采购职能,提高采购效率以及资金的合理使用率[4]。而在实际的高校物资采购中,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考虑较少,许多采购人员多是来自后勤或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一些是学校领导的亲戚朋友等。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采购岗位技能培训,普遍业务素质偏低,难以高效的完成学校的物资采购要求。

2.途径

首先,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物资采购的特点,结合现代管理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物资采购规章制度。例如:浙江某一大学,为了规范学校物资采购以及资金使用等制定了《物资采购审批制度》、《物资采购制度》、《购物付款制度》等相关制度。当然,为了将采购部门人员工作落到实处,还制定了《采购人员工作职责》等相关规章制度,使得学校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其次,要积极探讨多样化的采购方式,如: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政府采购等,并灵活应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以提高物资采购效率[5]。当然,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也要进一步依照相关规章制度,提高采购信息的透明度,并严格监督物资采购的全过程,避免出现腐败、中饱私囊等现象。最后,要定期开展高校物资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同时要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整体素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采购制度要求进行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也可以适时的进行采购人员业务考核,对违规、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进一步规范监督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都大大的影响了高校物资采购的效率,以及资金的使用率等。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可以从规章制度制定、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采购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着手解决,利于推动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伟,冯文全,穆福山.浅谈高校物资采购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152-153.

[2]陈勇.浅谈高校物资采购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9):78.

[3]刘静.新形式下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74-76.

[4]袁雄,欧阳中万.高校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26-128.

第11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策略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是一家以油田勘探、开发为主的石油企业,公司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逐步开发了苏北、东北和海外市场。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使公司在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应对油田企业的竞争时表现得差强人意,已不适应大型油田企业运行管理的要求,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竞争能力。因此,面对油田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如何运用先进的采购管理理念。迅速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料成本,加强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一)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作用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与物料供应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环境下,采购功能是供应商与企业之间至关重要的连接,特别是对于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的短期目标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率、降低库存量和降低周转时间上,长期战略目标则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提高整体供应链利润。

(二)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通过采购管理增强供应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企业的敏感性和响应性。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以外部资源管理为工作重心;面向过程的采购管理;建立企业与供应商的双赢伙伴关系;信息化采购。

二、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采购现状分析

(一)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采购现状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目前国内主要在江苏、吉林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外部市场有西北油田分公司、东北分公司等;国外市场主要在加蓬、哈萨克丝坦等。采供中心负责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物资采购、供应工作。公司从2005-2008年的采购工作量为2.5亿元、3.2亿元、4.1亿元、5.2亿元,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采购品种多而杂,而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施工队伍比较分散、距离远,物资采购供应管理面临新的课题。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目前的采购模式主要有总部集中采购、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和企业自采3种模式。关键物资如石油地质专用管属中石化总部集中采购。由中石化华东分公司ERP系统生成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订单,通过中石化电子商务网报中石化物装部统一采购。采购量占总采购量的60%,采购的金额多,采购的量大但采购的品种少;主要物资如油田化学剂、无缝钢管、三抽设备等属中石化总部组织集中采购,由中石化华东分公司ERP系统生成订单,通过中石化电子商务网报中石化物装部批准后在中石化物装部认可的供应商名单内采购,采购的物资与生产直接相关;一般物资如工具、生产辅助材料等,由企业自采,采购量占总采购量的15%,采购的金额不多,但采购的品种十分的多而杂。表1为中石化华东分公司2008年部分物料采购数量。

(二)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采购策略存在的问题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在采购策略上进行了多次改革。但这种改变比较随意、缓慢,没有系统性。总体来说未能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当前供应链发展环境下,如何建立适应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采供中心特点的供应链采购供应管理模式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1、采购模式调整的问题。目前网上采购的3种采购模式:直采、组采、自采。直采、组采是管理的重点,对各类物资采用的采购模式物装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总部最近在2008年上半年对钻具从直采调整到组采,此种采购模式的调整存在以下问题:(1)从计划的提报上。目前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油田企业有存续和上市两块,存续和上市的关系由于利益的不同一直比较紧张。钻具计划的提报与油、套管不一样,钻具计划由存续提报,供应部门通过对计划的整理、编制和确认后,报总部采购,供应部门对计划的管理相对较弱。如果钻具从直采调整到组采,供应部门对计划的要求、控制可能进一步降低,计划的临时性和随意采购的比例将增大。采购的成本就会上升。(2)从合同、结算上。中石化企业现在都在实行《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对产品的合同、结算规定是比较严格的。钻具组采后,合同、结算就在二级单位的供应部门执行,而钻具的采购金额相对高,一个产品的合同(超过30万元)的签订需由项目实施部门、计划处、财务处、法律事务处及主管领导的审批签字后才能实施,结算也是如此。而此项工作快需1―5天,慢需14天。如果合同签订慢,供应商就无法安排生产,交货期就会推迟。从而影响到生产。另外,总部规定的钻具供应商对资金回笼也会存在顾虑,因为各油田企业的情况存在差异。由此,建议对大宗物资的采购以直采为主。

2、竟价采购的操作问题。竞价采购以电子商务网为平台,为企业和中石化一级供应商创造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作为企业希望参与竞价的供应商越多越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以下问题:(1)供应商对参与竞价采购的热情不高。对竞价采购的产品采取不报价的态度,有时由于参与竞价采购的供应商未达到3家,而使流程无法继续。(2)竞价采购中标的供应商对竟价中承诺的交货期有时无法保证。(3)参与竞价采购的供应商串通报价,故意提价。

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与采购商、供应商有关,与市场活动也有关。本文在分析工业采购需要考虑的要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管理原料供应货源的办法或技巧。

三、供应链环境下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采购策略

由于油田企业的特殊性,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采购物料品种繁多,各种物料的采购金额大小、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供应市场的状况千差万别。要使公司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就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维度对采购物料进行细分,进而根据每个物料的定位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资源管理在不同物料上的分配更有效,从而使企业实现效率优化的采购供应。针对2008年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部分物料采购列表,应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策略对其进行分析。

(一)战略性物料采购策略

油田战略物品采购策略――双赢策略。油田战略物品的特点是品种数量少,但采购额大,供应风险高。如套管和油管,其质量的好坏对油田的钻井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导致油井

报废,造成上千万的直接损失。套管和油管价格水平的微小变化立刻会对钻井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供应商市场的发展进行密切关注。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钻井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还能取得更好的钻井生产设计和对钻井生产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从中石化华东分公司2008年的主要物料采购数量来看,适合采用战略性物料采购策略的有以下物品:套管和油管,该类物品目前的供应商主要有宝钢和天钢两大公司,必须通过与两大公司合作,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钻井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从而实现企业和供应商的双赢。

(二)重要物料采购策略

油田重要物品采购策略――最低成本策略。油田重要物品的特点是占采购物资的品种比重和资金比重都不大,但对油田比较重要。如钻具由于有3家供应商可以生产供货,市场供应比较充足,供应商和产品基本可以互换。但是由于钻具的价格比较高,其采购成本降低对企业的贡献仍然是较大的。对此类物品的采购策略一般是以竞标、投标为原则选择供应商。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适合采用重要物料采购策略的主要是钻具,目前主要是宝钢等供应商,应该以竞标、投标为原则选择供应商,签订中短期合约,建立采购优势,在保持要求的质量水平和供应的连续性下。优化订货批量,降低库存。

(三)瓶颈物料采购策略

瓶颈物料采购策略――保障供应策略。瓶颈物品的特点是专用性强、价格低、用量小,但供应市场风险大,对油田生产构成了威胁,其采购策略应该集中于保障供应的连续性。对这类物资的管理思路是:一是降低其供应风险程度。对独家产品应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使其向一般物品转换;二是在不能降低供应风险的情况下,对常用物资,采取战略物品的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保障供应的目的;对不常用的物资。就增加额外的费用,建立保险储备。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适合采用瓶颈物料采购策略的主要有套管油管附件、支撑剂、爆炸炸药等,该类物料专用性强、价格低、用量小,但供应市场风险大,对油田生产构成了威胁,应该尽量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保障供应的目的。

(四)一般物料采购策略

油田一般物品采购策略――管理成本最小策略。油田此类物资的特点是采购品种繁多,但占用资金比重小。市场上容易获得。如固井附件、吊卡、套管扶正器、接头毛坯,因此,对于这类资源比较丰富的物资,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采取以降低管理和物流复杂性为目标的管理成本最小策略。对于一般物品,成本和风险都比较低,成本的控制更应该侧重在交易成本的节约,应尽量简化其采购流程,侧重采购系统成本的下降,节省对这些项目的采购、送货、储存、支付等方面耗费的时间。其他主要物资基本适合采用一般物料采购策略,如中厚钢板、无缝钢管、石油破乳剂等,该类物资应该侧重在交易成本的节约,应尽量简化其采购流程,侧重采购系统成本的下降,节省对这些项目的采购、送货、储存、支付等方面耗费的时间。

第12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 采购管理

伴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市场的逐渐完善,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速,化工企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世贸组织的加入让我国的化工企业面临外来竞争的压力的同时也赢得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机会。这样机遇与挑战之下,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研讨课题,摆在每个化工企业管理者的面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在自己存在的生存环境中的各个领域都拥有良好的管理与有优势资源是不切实际的,采购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找到的供应商是在本领域里具有强竞力的供应商,并且在必要时与其达成供应链合作伙伴,这就可以将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也作为自身的优势资源,达到降低成本同时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一、化工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研究己逐渐成为国内外管理经济学者的研究热点,由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将加强供应链的管理看成缩减成本,提高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其中的采购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容忽视环节。市场上分工越发专业化的。从外界专门的供应商团体购买零配件后组装比之以往的自行生产模式,在成本上更加节省。这导致采购上的成本对企业的总成本的影响越发巨大,假如不计算不合格产品量和低交货率等意外事件的影响,那么采购中节约的资金就是可获得的利润,这就意味着采购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利润增加远远高于销售额的增大所带来的利润增长。

二、化工企业的采购管理现状

传统化工企业对采购管理上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同时鉴于技术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在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换上存在很多不足,造成一些化工企业采购计划的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采购计划中运用的凭借经验制定的安全库存系数通常过大,致使非必要的库存过多,导致采购成本过高。符合内部与外部信息交流不畅通可导致采购计划基本不能估计供应链成本上的节约的原理、购买时间并不是在适当的时机,也就无法考虑节约供应商在物流的成本,以至于供应商所能提供的价格高于其最低的价格。采购计划主要需要按照生产与维修部门的需求制定。采购与仓库管理作出的反应相对被动。而市场上的最新的产品、技术和工艺等往往无法及时的反馈到维护和生产部门,因为采购计划性的薄弱,市场信息的交流不畅。所以也就无法形成采购战略。

三、化工企业的集中采购模式

前文对现代供应链和对大型化工企业的采购管理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集中采购模式对改进与提升企业的采购效率。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里有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模式符合现代供应链的发展要求,于各个分公司单独采购模式相比较,它在制度与流程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具体来说,集中采购模式的特点有下几方面:

1.节省采购过程中人力与物力成本

通过建立采购平台。每个分公司的采购订单通过采购平台的专业采购人员集中受理。在人力资源上必然更加节省。一个采购组织同时处理所有分公司的采购业务。利用的供应资源一致,比免了重复的供应商估计过程和供应商报价过程,与供应商达成的供应与服务协议同时对每一个分公司有效。避免了无意义的重复作业。采购本身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2.提高效率整合需求量

集中采购能高效地把每个分公司的需求量总体合并在一起,集中从供应商采购物资。根据现代供应链理论的解析,当供应商在接到比较大的订单的情况下,发生的供应成本,无论在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还是管理成本上,较完成数个单独的小订单都节省,至于总体报价可以降低。

3.有效共享信息

共享信息的过程第一步是优秀供应商资源的共享,与此同时,失败的供应资源的反面教训也同时得到共享的,集中采购模式能有效防止在同一个供应商身上发生类似的错误。其次,在大型化工企业管理中,不管是是地域性的总体层面的采购平台,还是全球性质的按物质种类的材料采购平台与多个供应商所达成的地域性或全球化的框架协议。市场分析报告与集中采购战略对所有的分公司都有效果。

4.推动产品标准化前进

出于采购物资的多样性,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如果采购是由每个分公司独立完成的,那么必然导致各个公司采购的物资会有所差异。集中采购从采购产品的互换性,分公司间库存的共享调配,需求量整合等方面上考虑都都有利于产品相对标准化,但是需要强调标准化的相对概念,原因满足使用上的适合度一直是物资采购更重要的目的。

四、传统采购管理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意见

传统的采购侧重点集中在与供应商的商业运作的活动上,其特征是重视交易过程中对每个供应商的价格考量。通过供应商的竞争,从而筛选出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对象。所以,采购者需要与供应商完成数次的报价活动。最终选择价格最低廉的签订合同,传统的采购过程是完全非信息对称的商业过程,假如双方都有双向的合作和隐瞒两个选择结果,依据纳什均衡原理,如果双方都从自己利益的角度考虑,最终的选择结果必然是隐瞒。这就导致交易双方是在相互不信任的情况下进行谈判,双方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而且信息无法共享,更谈不上协调生产进行同步化运作,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和双方成本提高。

信息交流不顺畅缺乏快速有效的机制,需要建立信息交换平台,改进交流的方式,同时提高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度,包括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例如商务信息的分享,需求捆绑关系,地区协议与供应商信息共享。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降低双方成本,给资源共享建立良好基础。

订货模型的不合理,当今多数企业的订货模型是根据经验制定,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大,与客观规律往往有差距,造成部分物品缺货,而一部分物品又长期大量过剩地储存在库中,导致采购成本升高,资金占用比例大。改进方向运用优秀的订货模型,建立定量化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确定订货品种与数量。

五、结语

采购管理是化工企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对采购过程实施规范科学的管理,实现采购工作程序公开化。采购管理是降低资金占用,缩减生产成本,是提高产品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所以每一个化工企业都需要对采购管理高度重视,不断发现可以改进的部分,加以分析并实现这些改进,最终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冬如,现代库存控制方法研究及其应用,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