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生态效益

农业生态效益

时间:2023-07-19 17:3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生态效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生态效益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科技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效益农业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10-1

1 加强经济体制建设

1.1 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民生产的根本,发展生态效益农业,更离不开土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还是土地政策。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自。在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流转的有效途径,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1.2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探索“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办法,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多予、少取、放活”。当前要重点抓好化解农村债务链工作,摸清村级债务的成因,研究好对策。这是解决干群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

1.3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加强对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金融支持,采取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好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中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大户、专业户贷款难的问题。拓宽金融渠道,拓宽服务领域,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加大对农业领域,特别是龙头企业所需必要资金的贷款支持。

2 加强科技体系建设

2.1 抓好科技组织队伍建设

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工作、各个产业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科技服务组织,如研究会、科技协会、科技推广中心等。各乡镇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做到镇有主管人,村有指导人,屯有带头人,户有当家人。

2.2 发挥科技示范作用

有计划地选择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先进典型,建立长期或阶段、单项或综合的样板,供农民学习和借鉴。每个乡镇、每项重点经济工作,都要建立自己的科技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如蔬菜园区、林果园区、养殖基地、制种基地、山野菜基地等。通过示范推广,典型带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3 搞好科技培训

通过短期培训、现场指导、选 派参观、广播讲座、板报画廊、影视录象、印发材料、报告宣讲、知识竞赛等灵活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科技教育,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村、入户、到人。

2.4 深入开展科教兴农活动

要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送科技下乡,不仅要给农民送技术,还要讲经营、讲管理、讲流通、讲信息、讲政策、讲法规等知识。要组织开展好科普大集、科技之春、科技之冬等活动,做到既丰富多彩,又扎实有效,真正发挥出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安排并落实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投入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整合各项投入资金。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率。同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探索农村基础设施的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推进设施的有效维护和运营,努力实现可持续利用。

3.2 搞好林业生态治理

搞好退耕还林、还果、还草、还药工作。抓好更新造林、小型公益林造林、全民义务植树等项工作,实施荒山造林、绿化公路、四旁植树、城镇种植绿地等工程。全面加强森林管护,强化依法治林措施,严格控制滥砍盗伐现象及避免一切火灾的发生。

3.3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应因地制宜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探索农田水利建设新途径,搞好小流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流失,落实好任务和责任,坚持标准和质量,力争在规模和效益上有突破。要深入搞好蓄水情况及缺水面积的摸底调查,算好水账,搞好水源工程的调度和水资源配置。要坚持抗旱、防涝一齐抓,尤其要注意抓好防洪工程的维修和加固,防止大旱之后的洪涝发生。

3.4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化可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业机械数量和功能,扩大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完善农机具配套体系,实现种植、养殖、加工机械化,使农机化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

3.5 加强镇村基础建设

要进一步搞好城镇及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大力抓好农村道路建设,实现村村通油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 切实加强对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领导

4.1 要转变思想观念

在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各级干部,要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不断提高政策、理论和科技水平,逐步树立起抓好生态效益农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切实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新本领。从而不断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农民群众生产经营的指导,加强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引导,加强对农产品供求信息的传导,全面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4.2 要转变领导作风

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形式主义和的问题。要提倡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政绩观,多做得人心、暖人心、顺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

4.3 要转变工作方式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有近5000个,其中包括11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近年来,农业科技园区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在带动地区农业发展、引领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农业园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研究目前较少,还未受到重视。农业生产的最根本生产资料是土地资源,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土地也是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规划、布局和经济核算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处在国家全面整顿治理开发区的宏观背景环境下,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探究剖析,能够为未来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以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为核心,围绕产业类型展开园区的功能布局、结构组织,使土地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能力带动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水平,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1.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1.1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新疆第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昌吉市,东经86°24′-87°37′,北纬43°06′-45°20′。园区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51.1万亩),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全区共有农用地为13789.06公顷,主要以耕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结构三大类比例图如图1所示。

2.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对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包含下列步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和标准化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结果。

2.1建立指标体系

结合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内涵和园区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选用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25个指标,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2.2数据来源及处理

土地利用数据主要来自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2006-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源自2006-2015年的《昌吉统计年鉴》和《昌吉统计公报》。运用SPSS20.O软件对收集到的2006-2015年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的数值进行分析并标准化。经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因子分析的方法适用。通过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和因子得分系数计算每年的各因子得分,旋转后得到公因子表达式。权重用两个公因子的贡献度来表示,计算公因子线性加权之和,可得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分F。将经济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综合效益指数集中用趋势图表示,如图2所示。

3.结论

3.1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呈逐年上升态势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10年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强大的经济集聚效应和效益扩散效应,这为以后园区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政府在推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进行科学合理的园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这是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引外资和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形成园区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为进一步的基础投资和配套措施的完善提供了资金和经验上的支持,在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趋好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其他有利的协调发展措施,如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加大对科研投入的引导和管理部门管理协调能力的改进,都让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不仅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园区,同时也逐步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园林化、生态化的园区。

3.2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速度高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增长速度

根据测算,2006年到2015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10.49%,109.75和103.82%,可见,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高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增长速度。这与重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思想和做法有关,但近年来园区也认识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性,使得其也已高增长率增长。

3.3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自2014年有回落现象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有回落现象,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关。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增加农业产量和产值,但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体污染等严重后果,造成生态失衡。因此,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是十分必要的。园区需在生态农业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大力度。

4.对策

通过对昌吉国家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经验和做法,就如何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4.1优化农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有序发展

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农业园区发展经验,根据农业园区土地特征和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编制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其用地规模和用地推进的速度。通过优化用地布局,建设向核心区集中,可以减少面源污染,有利于对污染的集中治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使林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可以促进空气自我净化能力的改善;对生态环境建设用地加强用途管制,保证了生态用地的稳定性,强化土地生态功能的保护,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园区农业产业化布局特征,根据核心区、示范区不同功能,有重点有步骤的合理有序的推荐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4.2加大园区R&D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并重,提升科技能力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支撑作用

利用园区政策和制度的优势,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对科研投入的引导,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吸引外资,从而形成园区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在此基础上,如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使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在控制土地利用规模扩张的情况下,从园区内部通过挖掘增长点来实现土地利用产出效益的提高,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4.3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增强对现有耕地保护

耕地是农业园区建设的根本保证,需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控制,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合理引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因农业结构的调整而降低。结合经济补偿机制、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一方面通过土地开发增加耕地的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与此同时,更要保护好现有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改善用地结构;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用地质量稳步提升。

4.4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现代农业园区用地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实现比较效益最大化。突出农场规范化管理,狠抓农场的工商登记、土地开发、规划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以示范农场为中心,改造提升农场整体建设水平。创办合作社和协会等农场联合体,组建集团公司,提升农场管理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I化发展。依据“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由市场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流转中的管理,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努力向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转变。

4.5加强对园区建设中的环保管理,努力构建园区循环经济

园区在规划建设上必须重视规范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的按照生态园区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建设,力求废弃物排放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园区的建设和土地利用要与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同步并进,严格控制基本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通过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园区的现代化水平。控制农业规模和采用高科技节水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天然林、天然草场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对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保障合理的生态用地规模,稳步提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占全区土地面积的比重,逐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土地生态空间格局。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发展 经济发展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

(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关于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经济生产和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2)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给生态带来影响。如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而要保持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把经济建设投资用于环境保护等。

(3)实际上,无非是这样4种可能:既未取得经济效益,又未取得生态效益;获得或多或少的经济效益,同时却给生态带来不得已的影响;获得生态效益,同时却使经济效益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既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又获得好的生态效益。

二、我们要既讲究生态效益,又讲究经济效益

(1)马克思曾经还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的材料,而劳动则是使材料变为财富。”这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两个侧面形成的: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马克思的上述观点不仅说明物质生产和自然界有着内在联系,而且物质生产本身归根结底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同自然界进行的物质变换。

(2)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在现有条件下想出更多好办法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取得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注意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改善生态效益的力量,通过建立对我们的建设更加有利的生态条件,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什么是真正的发展

(1)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生态效益。仅仅看到经济效益的一面,看不到生态效益的一面,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观点。

(2)正确认识和运用生态规律,处理好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辩证关系,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收到较好的生态效果,这才是人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只有经济增长,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算是真正的发展。

(3)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全面、持久、协调的发展。它包括:第一,发展不仅指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应该包括有关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真正的发展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第二,发展应该是持久的发展。发展必须有利于保持基本生态过程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要在发展的每一步都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发展过程中从自然界取出的资源不超过环境容许的限度,决不能以破坏资源的污染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否则,这种发展是不能持久的。第三,发展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综上所述,真正发展的指标应该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合理化,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势在必然。

(1)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全球化改革刻不容缓。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育正确的政绩观、消费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文明生态。

(2)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赖以生存先决条件,发展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一致的,而且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满足人类需要的全面性。也就是说,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不仅仅在于增加物质、文化的享受,而且还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要树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观念。

(3)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地位十分重要。要努力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纽带作用,打造品牌加工基地,做强主导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产业结构。我们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结合产业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区域内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开展废弃资源、能源重复利用,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发展。重点要加强电力主导型和建材主导型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

(5)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建设。要支援偏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重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教育。当前要以产业生态化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以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逐步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社会。

(6)保护生态环境,打破原有废旧模式,实现经济和谐发展。原有的废旧经济体系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滞后。只有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做到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双丰收。

(7)利用客观优势,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发展旅游和观光。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避免盲目开发;要科学合理规划,防止滥用资金;要提高环保意识,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弘扬生态经济发展。

五、生态环境战略探索

人类由于自己活动的不“慎重”,而使大自然遭到了破坏和污染,发生了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类是自然界有意识的存在物,不仅能正视现实,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变现实。

(1)我们的生态环境战略是:既建设富裕的经济,又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真正的发展,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实现上述发展战略,要有以下几项措施:①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的环境管理,就是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办事,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目的;②对工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这种设计指的是,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以解决资源保护和工业污染问题。生态工艺,既无废料生产工艺,是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当然,这里所说的无废料是指不排放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把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③对农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农业生产生态设计就是自觉地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设计和安排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生物种类比较多、食物链结构比较合理和健全的人工生态系统,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效率高,输出的产品品种多、质量好、数量大,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④控制人口。由于人口的增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施加了沉重的压力,因此必须管制人口增长,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现在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人口政策:一是少数人口出生率低国家,实行鼓励生育,扩大家庭人口的政策;二是多数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缩小家庭规模的政策。后一种是当前人口政策的主流。

第4篇

生态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是指在不损害环境和不影响生态发展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经验,融合生态学等理论知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创新,以达到有效防止病虫害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农业质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无公害、可持续的方向上发展。

作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条件,植物保护技术运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植物保护手段。在传统的植物保护方式中,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手段来杀菌,而化学农药含有有害物质,存在污染,影响农业生产质量,而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应用则避免了传统植物保护方式的弊端。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技术可以减少病虫害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同时技术本身也对生态环境没有过多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发展质量,降低了病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 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

2.1 “三诱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三诱技术”,具体就是指频振式杀虫灯、黄板和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属于一种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时主要使用到了光、波、色、味4种方式。该项技术的效果目前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杀虫范围和杀虫量都极大,同时还具有无污染,无毒害等优势,安全性好,有利于降低虫害所带来的威胁,综合效益好,可以在生态农业中推广应用;黄板诱杀技术是一项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害虫趋黄性特点来对趋黄害虫进行诱杀。在传统的叶茎类植物防治中,农药药性大,不符合生态农业理念,而黄板技术的应用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性诱剂是当前植物保护技术中的一项新型绿色防控技术。

2.2 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

防虫网阻隔技术属于物理手段,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防虫网对害虫进行阻隔,防止其进一步危害和繁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22目防虫网即可。通过在生态农业中运用防虫网阻隔技术,其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可以有效阻隔害虫繁殖,达到植物保护的目的;可以适当调节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对炭疽病、软腐病等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因此综合来看,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

2.3 其它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植物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进步,各种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实际上在实施植物保护过程中,不能单一依靠某一项防治技术,要想提高防治效果,需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多种手段,确保植物保护的效果。

要加强对生态农业和植物保护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农业人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具体手段有充分了解,为植物保护工作打好基础。各地可以考虑建立病虫害测报系统和监测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植物保护预防工作做好。各地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植物保护工作队,向农民普及介绍相关技术,提供专业服务,打造科学防治体系。

第5篇

位于楚雄州双柏县南部,绿汁江北岸的大麦地镇,是于2009年完成镇政府驻地整体搬迁的民族乡镇。全镇国土面积522.8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26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村,共有3001户,总人口9681人,少数民族人口9483人,占总人口的94%,非农业人口1125人,占总人口的11.7%。

这里气候资源独特,海拔高差突出,立体气候明显,属典型的亚热带、热带河谷气候,日照充足,光热资源极为丰富,沿江年平均气温22℃左右,全年无霜,适宜种植农作物。这里土地资源丰富,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4万亩,人均耕地2.5亩。这里水能资源充沛,绿汁江在大麦地境内流程约50公里,已投入使用的河口河小(一)型水库,总库容量为718万立方,可辐射灌溉面积2万多亩。

就在这个集山区、农业、贫困、民族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凭借自身特有的气候、土地以及水能等资源优势,近年来,全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基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过去的大麦地镇土地贫瘠,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今,旧貌早已换成新颜,放眼望去,满山皆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遏制,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明显改善。

发展绿色GDP已成共识。面对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大麦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经济建设立足于生态建设之上,着力打造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强化生态保护的同时,抢抓发展机遇。

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大麦地镇以粮烟产业为基础、热作产业为先导、林业和畜牧业为支撑,第三产业逐步兴起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面,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推行集约节约使用投入品和清洁化生产,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当地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循环农业相结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减少对耕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建立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和谐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探析

1引言

稻田养鱼作为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得到了农业生产领域以及农户的广泛关注。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不仅能增加农田的经济收入,又可以防病治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兼顾社会以及生态效益。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稻田养鱼技术,提高稻田养鱼的效益,许多水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是能够综合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重要途径。

2稻田养鱼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稻田养鱼使得养鱼不再另占耕田,并且可以一田多用,大大的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稻田养鱼通过人力建立起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鱼类可以起到除草除虫、防治病害、增肥以及加速肥料分解的作用。稻田养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对于高产的田块,其化肥和农业的使用量会更少,甚至完全实现了不施肥、不打农药的目标,这样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的良性循环。此外,鱼类可以吃掉稻田中钉螺等虫害,减少了丝虫病和血吸虫病对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的危害。稻田养鱼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

2.1生态效益

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在稻田这个共生系统中,水稻与鱼类共同生活在其中,其中水稻这个系统的主体,而鱼则是依附在稻田中生活。水稻和鱼类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鱼类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翻动稻田中的土壤,吃掉许多有害的虫子,而且还可以改善田间透风、通光的条件,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此同时,鱼类的大量残余饲料和粪便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与鱼类之间逐渐形成了互相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是维持整个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杀虫的效果非常明显。大量的水田害虫被鱼类吃掉,大大的降低了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菌的产生。在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可以捕食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的病菌,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病菌对稻田的侵染。从上述稻田养殖能量投入产出分析表格中可以看出,稻田养鱼与纯稻田种植相比,稻田养鱼所投入的能量少,而产出的能量多,光能利用效率高,由此可以证明,稻田养殖与纯稻田种植相比其生态效益更高。

2.2经济效益

稻田养鱼的历史悠久,在农户的不断发展那和改进下,其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效更加明显。作为一种传统的稻田农作技术,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虫害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可以节约耕地的扩大再生产,可以通过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将稻田与养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减少占田挖鱼塘的面。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单一种种粮效益不高而导致撂荒等现象的发生,提高稻田种植的经济效益。在种植稻田的过程中,稻田里会不可避免的长出杂草,这些杂草会争夺稻田的养分,影响水稻的生长。然而在稻田中养鱼,这些杂草就可以作为草食鱼类的天然食物,不但可以减少鱼类饵料,还可以有效的铲除杂草。并且鱼类在自由活动中会产生大量残余的杂食以及一些粪便,可以起到保田造肥的作用,进而可以保证稻田粮食产量的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的产量。下边就对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更为直观的解读和分析。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格如表2。通过上述表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稻田养鱼与直接种植水稻相比,其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只种植水稻,因此,可以说明,稻田养鱼是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应在农田种植中广泛的推广和实践。稻田养鱼建设还可以起到加固进、排水渠以及田埂的作用,因为稻田养鱼建设过程中会进行围护施工,这样可以避免农户每年维护田埂的工作,降低了因维护田埂而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更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而且鱼在稻田觅食的过程中可以疏松稻田土壤,改善稻田土壤物理结构,从而可以避免浪费人力去耕地。且由于草食性鱼类是以稻田杂草为食的,可以避免人工薅秧除草的工作,为农户减少一定的人力以及成本的投入。现在稻田养鱼得到了政府以及当地的支持,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而且很多地区因为稻田养鱼的特色,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知名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因此,一系列的休闲山庄、农家乐等迅速发展起来,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的农户也因为稻田养鱼发家致富,大大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稻田养鱼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稻田养鱼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节约农业投资成本,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蔗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持续经济效益;投资收益率

一、论题的提出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蔗糖出口原产地之一,蔗糖业作为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蔗田生态系统每年给广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甘蔗渣也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目前已经开发的甘蔗渣产品有酒精、饲料、纤维板、可降解的一次性快餐具(代替具污染性的塑料快餐具)等等。

然而,蔗田生态系统产品开发越多、经济价值越大,意味着甘蔗作为蔗糖生产原料从蔗田生态系统中被拿走,甘蔗渣也作为酒精、造纸、纤维板等产品的生产原料被充分开发利用起来,整个蔗田生态系统成了无渣的甘蔗系列产业的物质基。以1994~2003年广西蔗田生态系统产量、产值为例,我们发现蔗田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很高的生态经济效益,可是人们对系统的回报只是些许的化肥和少得可以在统计学上忽略不计的农家肥,这种近乎掠夺式的生态索取、以牺牲生态效益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最终导致蔗田生态系统生产力逐年下降。本文通过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提示人们应该对保护蔗田生态系统问题予以重视。

二、研究区域和方法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与汉族、苗族、瑶族、侗族、么佬族、京族等12个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东与广东接壤,西与云南相连,西北与贵州交界,北部与湖南毗连,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相邻。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北回归线横跨广西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资源丰富,且雨季、夏热与农作物生长期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广西年降雨量为1000mm~2800mm,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mm~2000mm;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平均气温≥10℃,积温为5,000℃-8,300℃,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尽管广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土壤贫瘠,但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给广西带来了独特的物产,适宜人居。广西人过着自然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中最不愿意离开故土的人群。

广西耕地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旱地107.3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1.1%,旱地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作物为主。广西的耕地多数是红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质比较差,土壤的有机质如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近20年来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和农家肥的使用量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1982年广西土壤普查结果是耕地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以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力日益衰退。然而,近年来,随着制糖业的发展,甘蔗种植已逐渐成为广西旱地主要经济作物和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我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比较分析的方法,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统计数据、广西南宁糖业集团香山糖厂的相关数据及广西崇左市农业局的相关统计材料,对广西蔗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持续生产力及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论是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和农民主要经济收入原产地的蔗田生态系统238.85%的投资收益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对自然气候条件、蔗田系统地力的掠取,大自然恩赐的巨额生态经济效益支撑着广西甘蔗及蔗糖业的发展,占中国甘蔗种植面积一半多,是中国蔗糖业出口的最重要原产地。

三、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1)广西早地作物总面积107.39万公顷,1994~2003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年甘蔗产量及产值分别如表1所示。

(二)讨论

蔗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微系统。Honing(1986)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的有机体集合,在该集合中生物间内在的相互作用对其行为的决定性超过外部任何事件对其行为的决定性。无论是关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还是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一般是指一个最大空间尺度上能自我维持的实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它和一般生态系统一样,是在一个同质区域中或有限范围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把生物及其环境联系起来的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特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可分为农田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渔业生态系统、牧业生态系统、农牧生态系统、林牧生态系统、农林生态系统等。

按照农作物的种类划分,从微观角度看,农田生态系统可分为稻田生态系统、蔗田生态系统、豆田生态系统、麦田生态系统等。蔗田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组分,蔗田生态系统是指人们在旱地里以种植甘蔗为主,以获得其生态与经济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单一农作物生态系统。甘蔗作为土壤物质的载体,主要是通过甘蔗的收获和土壤肥料的施用来实现,甘蔗是蔗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贮存库,甘蔗产量受到土壤养分的影响,甘蔗的收获也会带走土壤中的部分物质,使土壤养分数量减少,从而加速土壤物质循环的频率。农家肥作为载体可以增加土壤中物质的数量,直至维持土壤物质平衡的作用。

表1所示,1994-2003年广西蔗田种植面积、甘蔗产量和产值都有不稳定增长的趋势。表2所示,广西蔗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极大的生物量(NPP)和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蔗农们以较少的农业资本投入,为蔗糖业的发展带来很高的生态经济效益。而且,蔗田生态系统的物产——甘蔗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附加价值即甘蔗产量、蔗糖产量和产值也很大。特别不同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物产的是其废弃物——甘蔗渣可以直接成为一系列甘蔗副产品的生产原料,为蔗糖产业带来巨大的、持续的经济效益。

1、蔗田系统生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就是系统对其环境及其系统生态因子提供有便利或利益,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服务价值由生物技术产品及自然生物圈给予人们提供的技术与服务价值所决定(Costanzaet.al,1997)。蔗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就是蔗农们运用农业技术、种子、肥料作用于蔗田,蔗田系统为人们提供的物产,即蔗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

生态经济效益就是以市场行情所表示的生态价值,即系统生产力或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效益。生态系统生产力就是系统做功的能力,即能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或者能否在系统内适应自然的变化能力(K.A.沃科特etal,1997)。蔗田生态系统生产力从生物量上看,就是系统的生态价值(NPP),从价值量上看就是系统的生态经济价值(BEE)。NPP和BEE都是蔗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可计算的部分,但是人类大部分的福利都来自于纯自然的公共物品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它们不需要一分钱而直接给人们带来福利,例如空气、水、土地资源、气候调节、废弃物净化处理、美感和健康。蔗田生态系统也与其他的生态系统一样,其生产力或服务效益除了为人类提供福利之外,还包括目前难以测算的价值,即系统为大气、环境所提供的服务和为人类生存环境、精神享受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价值。我们有必要了解蔗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有其可持续经济效益。

2、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及其持续经济效益

从经济学角度看,蔗田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BE)就是NPP产值(NPP×价格)扣除生产成本,即生态经济价值扣除生产成本部分,也就是蔗农的纯收入。然而,蔗田生态系统在收获甘蔗之后带来的价值比甘蔗自身价值更大,它可以生产出蔗糖(PS)、蔗渣以及蔗渣系列产品和副产品(Pi),它们的产量和产值就是蔗田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BP(PS+Pi)。从市场行情看,就是蔗田生态系统的持续经济效益。它是由蔗渣资源化利用生产出的酒精、纸张、纤维板、可降解餐具、饲料、燃料等蔗渣系列产品的产值扣除其生产成本构成的。

1994~2003年广西蔗田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BE)和经济效益(PS)如图1所示。

图1中的相关价格是按1995~2003年平均价格计算,以下图示相同。即蔗田生态系统的年生产成本是每千公顷256.88万元的肥料+135万元的甘蔗种子+13.5万元的人力资本,即每万公顷的成本为40.54万元;甘蔗的价格为200.6万元/万吨;蔗糖的价格为3064.35万元/万吨计算;甘蔗渣的价格为164万元/万吨;根据当地居民有以甘蔗尾、叶作为牲畜饲料或薪材用的习惯,其价格按广西类似牲畜饲料稻壳粉的价格200万元/万吨计算;甘蔗根则因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只在土壤中参与物质循环,其经济价值难以测算而忽略不计

图1显示两个特殊变化情况:一是1999年、2000年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二是2001年以后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经济效益却显著提高。引起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1999年、2000年甘蔗市场价格下跌,糖厂收购了甘蔗却不能及时对蔗农进行支付,打白条现象比较普遍,蔗农的经济效益不能实现,来年生产资料的购买受到限制,生产积极性受挫。于是蔗农选择了减少甘蔗的种植面积,使经济损失尽可能减少,维护自身利益,从而使甘蔗的种植面积及其占旱地面积比率、甘蔗的产量和产值都分别出现负增长(图2)。其次是地方政府对甘蔗收购市场的管理政策和对蔗农利益的维护措施不到位。比如,对于糖厂对蔗农打白条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蔗农来年的生产资料的购买,忽视了蔗农利益的维护,也影响了糖厂来年的产量和产值。2001年起,地方政府制定了维护蔗农利益的政策与措施,不准许糖厂对蔗农打白条,还规定了甘蔗收购的保护价格。同时,银行对农民开发了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小额度贷款项目,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经过一个生产季节(甘蔗为一年)的政策时延,2002年农民大规模地扩增种植面积,使种植面积由2001年占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46%逐年递增为48.1%和50.3%,种植面积及其占广西旱地面积比率、产量与产值的增长率、投资收益率同步迅速提高,使广西成为全中国31个省、区的甘蔗产量、产值和蔗糖产量、产值最大的省区,中国最重要的蔗糖输出原产地。

3、巨大的投资收益率支撑着巨大生态经济系统及其相关产业

是什么原因使广西蔗田生态系统及蔗糖产业如此发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蔗糖出口原产地?从蔗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经济价值与蔗农投资的比率分析(见图2),我们发现,尽管甘蔗种植面积增长率(EGR)和甘蔗年产量增长率(IROP)基本一致——几乎重合为同一条线,并且随着市场波动而出现不稳定增长的特征,但是蔗农的年均投资回报率即投资收益率(RRO)很高,因而种植面积占旱地面积比率(PDLA)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蔗田生态系统投资成本C由种子、肥料、杀虫剂、和人力资本价值构成。年均投资收益率(ROIV)则是年均生态经济价值(BEEV)与年均投资成本(CV)的比率。按2003年价格计算,近10年广西蔗田生态系统的年均投资收益率(RRO)为238.85%。

可是,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建立在极少的投资成本基础上,实际上就是对生态系统资源,尤其是对土壤养分的掠取。蔗田生态系统反馈的信息是每万公顷甘蔗产量逐年递减15万吨,按照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耗损计算法推算,以及农作物形成所需要的养分参数计算,蔗田生态系统每年每万公顷提前耗损300吨的氮、磷和450吨的钾。这就是土壤养分及气候、环境等生态因子过度耗损的信息。

四、结论与建议

1、蔗田生态系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每年对广西人民提供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10年广西蔗田生态系统的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238.85%。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及其总体规划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管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综合提高嘲,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可以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土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本研究以闻喜县为例,对其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

1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闻喜县境内,区内总人口7995人,其中农业人口7195人;区内现有耕地面积1544.86hm,居民收入以农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770元。项目整理建设规模1674.63hm,总投资3170.27万元。

项目区土地属区内的几个行政村集体所有,由当地村民承包经营使用。区内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但其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水利工程严重不配套,致使农业生产发展不稳定,粮食单产低,农民纯收入较低、增收缓慢,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农村社会的稳定。

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为1817.19hm,其中不动工面积为142.56hm,主要包括宅基地125.55hm,工矿企业7.41hm,林地3.41hm,园地6.19hm2;整理面积为1674.63hm,它主要包括耕地1544.86hm(占整理面积的92.25%,其中基本农田1470.96hm),农村道路占地35.96hmz(占整理面积的2.15%),农田水利用地9.42hm(占整理面积的0.56%),荒草地84.39hm(占整理面积的5.04%)。

3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3.1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土地整理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如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等)所作出的贡献与影响的程度。

3.1.1从土地整理资金的来源、流向和整理后土地利用的经营、管理和组织要求来看,土地整理本身就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全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农用土地整理最大的受益者是项目区的广大农民,因此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同时,土地整理还是政府部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支农工作的一种具体体现。该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可新增耕地63.83hm,使当地人地紧张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确保了当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

3.1.2通过土地整理,为农业实现机械化、生物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等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转变当地人的传统观念,引进和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并运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建设新农村,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3通过土地整理,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作物收成得到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1.4通过土地整理,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区内沟壑岗地、沙滩地将得到平整,农田道路、灌溉、电力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将全部配套,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3.1.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投身其中,从而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的盲目外流。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科学种田水平都将大大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2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是指土地整理行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生态效应。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及田间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水利灌溉、田间道路建设以及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工程措施,建起“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村集中”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区,明显地改善了项目区的整体生态环境。

3.2.2通过土地整理,零乱破碎无序的田块被改

为规整的田块,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建成了系统、完善的农田排灌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灌溉、防洪能力;改善了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农村路况,建成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和人行管理的道路网;降低了区内地表坡度,加之建立了防护林网系统,提高了林木覆盖率,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对促进项目区生态平衡也起到积极作用。

3.3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是指投资主体通过对需要整理的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和管理等投人后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同。它主要通过对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等。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法对闻喜县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快速、简便的分析。

3.3.1新增耕地的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可新增耕地51.06hm,全部按当地的种植模式“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按每公顷生产小麦6.75t、玉米7.50t,小麦产值1500元/t、玉米产值1200元/t计算,扣除所需农业生产成本65.86万元,项目区新增耕地年增加收益31.79万元。

3.3.2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土地整理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可得到明显改善,将改善耕地面积1544.86hm。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例,种植面积1235.89hm,每公顷玉米的产量要比整理前增加3.75t,小麦的产量要比整理前增加2.94t,以玉米产值1200元/t,小麦产值1500元/t计算,总产值分别增加556.15万,545.03万元,扣除增加的生产总成本852.7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年增加收益248.42万元。

3.3.3项目区土地总收益项目区土地总收益包括新增耕地的经济效益和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两部分。工程完成后,项目区两项合计每年可增加收益280.21万元(不含不可预见的冰雹、风灾、冷害和严重虫灾等自然灾害)。

4小结 

本研究对闻喜县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法,分析得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确保当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并最终建立起“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村集中”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区。

第9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效益分析;项目

1.前言

土地整理有广义及狭义之说,广义指土地整理分为农村地整理及省市地整理,狭义指的是农地整理[1]。而目前对农地进行土地整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土地整理的重中之重。科学进行土地整理效益分析,分析影响土地整理效益的原因和受影响程度,可以完善土地整理分析体系,增大对土地整理资金的利用空间,以及加大力度制定实施土地整理规划方案,防止土地整理项目管理风险,进而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规定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对土地整理落实及制定决策具有重大意义与实践价值[2]。

2.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过程,属于经济行为活动。而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则指投资的主体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经过进行土地整理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按照各国进行实际土地整理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可以把开展土地整理实践活动的资金资源主要来自三个领域:首先就是由国家,包括国家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所有政府;其次,当属于社会企业,主要指在土地整理实践中参与其中的企业;最后,就是个人资金的投入,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其土地所有者对整理区域的投资。在这三个投资来源中国家投资占主要地位。其他的经济投资者主要是整理区内的土地所有者,通常是采用投资的方式参与土地整理实践活动,以获得土地整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再进行对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的分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开展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时,要注意由于指标的不同,会影响到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经济效益的不同。因此,在实际分析中要充分重视各种指标对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的影响。②土地整理资金投入和土地整理的内容、方向、规划、对策都有直接有关系,不一样土地资源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因此对其投放的资金也会又所不同,故在策划土地整理活动时要加以充分考虑,使得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③土地整理规模指的是在开展土地整理区中所有土地的总面积。土地整理工程量则指开展土地整理实践活动过程中,投放得工作量与土石材料量等;土地整理投资资金的预算为在明确开展土地整理的规模、工程量之后,按照市场平均价格及定额标准对直接投资和投资折资进行的预算[3]。只有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主要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才能更准确的进行资金投放,进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指的是在在开展土地整理后对社会环境体系产生的影响以及宏观社会效应的出现,换句话说就是,土地整理就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经济差距为主要目标的活动。在进行土地整理时把其对社会产生的效益分为三部分:其一,土地整理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一定作用;其二,土地整理对农村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第三,土地整理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整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具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有效进行土地的合理利用,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土地土壤的肥沃程度,提高土地利用价值。②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开展土地整理过程中,根据地形尽量把农田按照南北方向进行设计,使得农作物在当天中充分吸收到光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获得等大的社会效益。③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水是生命的源泉,故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在干旱地区修建蓄水池、凿建地下水井等;在水量充足的地区,可以修建各种提水设备,蓄水设施的,使地表水得以充分利用。

土地整理对农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缓解人地问题,提高粮食产量,我国现在土地整理主要是为了缓解非农建设占用农田问题,增加耕地的面积,解决人地的问题,进而提高粮食的产量。②改善农用设施体系,开展农地整理项目时,同时也对农村、田、地之间的道路以及其他农用设施进行改善,使其得以健全,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③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土地整理后粮食产量得以提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④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在土地整理完成后,农村水利设施的充分利用,交通工具的普遍应用以及机械化设备的完善为农民发展经营提供宽阔的平台,实现现代化技术的推广。⑤增加就业几率,整体上提高了农村的社会效益。

4.土地整理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指的是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对土地整理区内植被、生物、土壤等造成多种有好的或坏的影响,因此,进行土地整理时必须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免产生新的生态破坏。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分析主要内容为:土地整理项目落实后,进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疏通河道、兴修水利等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提高防洪抗洪能力,优化自然环境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而获取的效益。进行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应注意的问题①根据我国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以及按照环境规划进行土地整理是最基本的条件,不可以违反其规定。②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角度进行实施,使得土地整理项目方案有效可行,获取更大的综合效益。③进行生态效益分析时应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这是现在我国各地开展土地整理生态效益分析首选的分析法。

5.结束语

开展土地整理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农地整理,在农地整理项目完成后,该整理区土地就会得到合理利用及良性循环发展,从而贯彻落实国家协调可持续发展策略,同时也完全按照土地整理的要求。开展土地整理,实行对农田、水资源、道路、树林植被等的综合治理,可以减少农田、土壤污染受污染的程度,增加了耕地土壤的肥沃性,改善农村田地之间的气候,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健全农田排水设备系统,完善了农村小生态系统,使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多,农业增产增收,农民经济收入有所提高,国家政府对农地整理的重视并给予大力的支持,有助于坚定我国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再以农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信心,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娟,孙鹏举.土地整理研究概述[J].山两农业科学,2010(03).

第10篇

【关键词】 碳汇林业 高效林业 生态效益

一、背景

2012年3月6日,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同年6月召开的云南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特色农业。

高效林业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六大产业之一,对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搞好高效林业建设,就能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增添一份助力,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碳汇林业对高效林业的促进作用

碳汇林业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高效林业强调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强调了森林生态功能充分发挥的高度有效性。与传统的林业发展不同,高效林业要求不以破坏林木、降低生态环境水平为代价,同时能带来高产、高质、高效的林业经济。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高效林业的过程中,注意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中可以预见,碳汇林业的发展可以为高效林业建设保驾护航。

1、碳汇林业为高效林业提供了环境基础

碳汇林业的生态作用体现在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降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上。前几年,云南省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全省性特大旱灾。据统计,在此期间,云南数百万人口饱受煎熬,粮食产量锐减,有些农作物绝收。资料显示,全省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近400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云南大部处于特大干旱等级。这次干旱的爆发与二氧化碳有着紧密的联系。秋冬季节降水趋于少量,同时气温不断攀升,致使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导致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异大不如以前,海洋季风的登陆动力被大幅度削弱,最终海洋上的水汽与北下的冷空气无法相遇,就无法形成降雨,这是造成这一次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痛定思痛,云南省发展碳汇林业完全符合当前减碳造林、保护环境的要求。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量和存储量占到了全球每年固碳总量的九分之一,根据调查,一公顷阔叶林可以带来“1000千克二氧化碳的消耗、730千克的氧气的释放”这样的生态效益。大力发展碳汇林业是解决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最佳办法,同时也是预防干旱、改善生态环境的好措施,同时为高效林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碳汇林业为高效林业提供了资源基础

高效林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林业的持续发展,没有持续发展就没有稳定长期的高效。林业生产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资源问题。森林资源(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土壤微生物)具有生产周期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在林业系统中,就是要处理好资源消耗率与再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保持足够的资源量以及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等措施,达到前者和后者的动态平衡。发展高效林业需要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作为基础。一方面林业资源要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林产品需求相适应并且符合高效林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林业资源还肩负着维持生态环境稳定的重任。所以,如何使林业资源既能满足当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之一的高效林业的发展步伐,又能让林业资源完成其所具有的生态效益,是人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碳汇林业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根据云南的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发展高效林业,特色林业、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是可取的几种模式,这些模式的发展都需要有丰厚的林业资源作支撑,与碳汇林业的目标相统一。碳汇林业是要实现林木的永续利用、森林保护和森林配育。碳汇林业的发展使得我们不能像原来一样,以毁林为代价换来林业经济的增长,而要坚持在林业资源不间断地循环补充中发展高效林业。

3、碳汇林业可以提高高效林业的综合效益

在发展高效林业的过程中,云南省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采伐方式不合理、经营粗放及管理制度缺乏创新等问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要改变上述情况需要全面规划,有计划大规模地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地质量,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政府补偿模式,无法满足对公益林补偿资金的迫切需求,而发展碳汇林业是解决资金筹集问题的灵验措施,强化对林业的管理,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有助于促进高效林业的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如何发展碳汇林业来实现高效林业

1、应用科学方法计算碳汇

一方面,面对林业碳汇的国际化、市场化趋势,碳汇计量和监测的必要性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对碳汇的计算也是高效林业发展程度的衡量尺度。目前,对于碳汇的精确计算仍处于研究阶段。我国在碳汇的计算上主要采用蓄积量法、土地清查法、遥感估算法、模型模拟法、涡度相关法、箱式法和密度法。在这个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上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从实际出发运用某一种方法,或结合多种办法估算碳汇。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层次性、难预测性和时间、空间的差异性的动态系统特点,一是要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内部联系,二是要加强数据时空转移的研究,最大程度地缩小碳汇计算误差。

2、加强云南省碳汇林业发展规划

要通过碳汇林业的发展来促进高效林业的进步必然需要未雨绸缪,制定精密的策划。一是要全面提高林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二是要着重建设碳汇功能强的森林。云南省的很多本土树种,诸如思茅松、云南松等树种碳汇能力强、平均固碳率高,非常适合林业碳汇项目进行大面积种植,有关专家可以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营造高产高质林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思茅孙、云南松的培育和种植,对固碳量太低的林木进行砍伐更新,切实提高单位面积的固碳量。

3、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

一直以来,供应生态产品的主体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广大林农、林主承担了从育苗、造林、培育、森林保护一直到成林全阶段支出的一切费用,然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只能提供与林农、林主付出不相符的补偿,这就很可能使林农、林主放弃生态效益,转而去追求经济效益,其结果必然是生态环境极度退化,高效将无从谈起。我们可以运用两种手段来促进生态产品市场化。一方面,生态产品公共属性的特征要求,提醒我们尽快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产品这种公共产品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和公共财政支持范畴内。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的积极协商,建立横向交易关系,推动横向生态产品购买交易,通过资金补助、援助建设等方式来实现协商目标。

4、对生态消耗征收碳税

对于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此消彼长,方成体系。在发展碳汇林业中,不仅要扩大森林面积,同时也要对过量排污造成严重生态消耗者征收碳税。在人们对可耗竭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征收碳税是解决负外部性的一种手段,碳税的本质是研究可耗竭资源的最大利用以及通过碳税对生态经营者的补偿。征收碳税一方面可以对过度生态消耗者形成一定的震慑,逼迫其改进生产设备、调整生产方式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另一面,这也是对低耗节能者的一种变相激励。

5、建立碳税收入转移到林权所有者手里的机制

碳税收入中的一部分可以用于为生态消耗者提供补贴,让其可以利用补贴开展节能减排项目,另一部分应该转移到林权所有者的手中,让他们获得收益,使其种植森林、促进碳汇林业发展的行为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得到与之相符合的经济效益。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林权所有者的基本权利。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出林权所有者所经营的森林所对应的生态消耗者,这些生态消耗者所缴纳的碳税收入按一定比例给予林权所有者。这样更能使广大的林农、林主充满积极性的投入到林业建设中,更好地发展碳汇林业,促进高效林业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继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8).

[2] 向丽红、胡先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

[3] 官波、施择、宁平:云南森林碳汇制度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12(11).

[4] 田海芹:我国碳汇林业浅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2).

[5] 王海亮: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2(8).

第11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10-03

Abstract:Taking som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s an exmple,analyzed it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roject's soci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ecological benefit and landscape benefit was well,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Comprehensive benefits;Analysis

土地整治项目不仅可以使农业增收增效,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由原来单一的追求耕地数量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并重转变[1],由最初的追求经济效益转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2]。在国外土地整治效益分析中,景观效益是必不可缺的一个内容,这对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具有借鉴意义。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3]。社会效益分析是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分析是可研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评定一个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一个基本标准;生态效益是衡量土地整治活动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景观效益是评价整治建设给环境方面带来的影响的重要元素。因此,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十分必要。

1 综合效益分析

1.1 社会效益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带来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配套建设,将项目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区域,可以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需结合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在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平衡、促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情况。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一般包括中低产田面积减少率、复种指数、新增耕地面积、居民年均收益增加值、粮食单产增加量、土地垦殖率、机械化作业率和群众支持率等8个评价指标[4]。

1.2 经济效益 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是对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所获得的效益[5]。土地整治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现有耕地的地均产出水平和新增耕地的新增土地产出能力所带来的收益增加。经济效益可从现有耕地增产产值、新增耕地产值、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分析[4]。

1.3 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是土地整治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等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6]。土地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可从灌排保证率增加值、旱涝灾害控制率等方面加以分析[4]。

1.4 景观效益 景观效益是指土地整治后带来的村容整洁、布局合理的舒适景观,给当地居民带来舒适感,生存环境改善。景观效益具体是指能使农村各要素和组成部分种类大小、形态、数目及它们的空间布局和时间配置的进程差异所能表现的各种美感,如空间美、时间美、人工美、形态美和色彩美等[7]。主要从多样性指数、土地平整面积和绿色植物覆盖率3个指标进行分析(表4)。

2.2 社会效益 整治前后,中低产田面积由300.07hm2减少至2.88hm2,减少率为99.04%。土地垦殖率由88.27%增加至89.44%。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群众支持率100%。农作物复种指数由1.98提高至1.99。早、晚稻单产增加量均为750kg/hm2,花生和油菜单产增加量分别为300kg/hm2、150kg/hm2。整治后,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3.99hm2,现有耕地增产产值132.46万元,居民年收益增加154元。项目区实施后,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部分旱地和全部水浇地变成水田,大部分耕地都变成高产田,复种指数和垦殖率也稍有提高,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水田面积有所增加,这对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的实施,项目^基础设施得以完善,耕地质量提升,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提升。粮食的单位产量将提高,项目区的粮食产量和收益也将提高,居民的收益增加,说明此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项目组在踏勘阶段和当地群众进行深入地沟通,项目可研和规划设计阶段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广泛地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这将推动群众进行土地整治的热情,为项目顺利开展和获得更大的支持提供了条件。综上所述,该项目社会效益良好。

2.3 经济效益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近几年项目区水稻、油菜和花生的产量单价和种植成本,其中,双季稻平均价格2.7元/kg,平均种植成本9 000元/hm2(包括犁田、插秧、收割施肥打药等人工和机械成本4 500元,化肥费

2 250元,种子农药费2 250元);油菜籽平均价格5.47元/kg,平均种植成本7 705.2元(包括人工成本5 060.1元,化肥费

1 016.85元,租赁作业费697.5元,农药费304.5元,种子费210元);花生平均价格5.4元/kg,平均种植成本7 800元/hm2(包括整地费、机播费和机收费等人工和机械成本3 150元,化肥费1 500元,农药费150元,种子费3 000元)。由此可计算得项目区整治前耕地产值423.59万元,整治后耕地产值556.06万元,现有耕地增产产值132.46万元,新增耕地销售收入14.54万元,经营成本7.18万元,新增耕地产值7.36万元,项目单位面积投资29 731.2元/hm2,静态投资回收期7.54年。项目区整治后现有的耕地和新增耕地产值较可观,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良好。

2.4 生态效益 据调查,整治前项目区耕地灌溉保证率为65%,整治后,不能灌溉的水田面积6.15hm2,旱地面积2.88hm2,共9.03hm2,项目区耕地灌溉保证率97.03%,灌溉保证增加率为32.03%。整治后,项目区内旱涝灾害控制面积295.12hm2,旱涝灾害总面积336.02hm2,旱涝灾害控制率87.83%。该项目实施后,耕地灌溉保证增加率较高,大部分田块作物需水量基本上都能得以满足。同时,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控制项目区的旱涝灾害,增强了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为作物的高产稳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故该项目生态效益良好。

2.5 景观效益 整治后,项目区多样性指数0.14,土地平整面积130hm2,绿色植物覆盖率85.62%。晚稻收割后,可以在水田内种植油菜或绿肥,提高了多样性指数。将项目区原有破碎,形状不规则,高低起伏的田块进行平整,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而且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的美观。绿色植物覆盖率提高,有利于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土地整治后的美妙景观将为当地居民带来愉悦的心情,改善其生存环境。故该项目景观效益良好。

3 结论

本研究以某土地整治项目为实例,采用一系列的指标,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良好。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上可行,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土地整治的目标,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2)项目生态效益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进一步加强灌溉与排水工程措施,使项目区全部耕地达到能灌能排。

(3)景观效益可以通过增加平整区的面积进一步提高。景观效益可直接给人们带来美感,但容易被忽略,建议以后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的重要内容加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土地整治规划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范金梅,王磊,薛永森.土地整理效益u价探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116-118.

[3]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210-213.

[4]范树印.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实务[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6.

[5]王炜,杨晓东,曾辉,等.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70-73.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木本地被植物;植物多样性;园林应用;生态效益

随着人类的发展,土地与其他生态资源被大量占用,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在此形势下,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任务,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园林作为多样性生物,尤其是多样性植物的载体,园林工作人员必须提高重视,创新应用植物进行园林造景,充分保护植物的多样性,最大化提高植物的生态效益。木本地被植物作为园林植物的代表,本文主要探讨木本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我国木本地被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木本地被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低矮丛生灌木、藤本等植物,这类植物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与保护地面能力,而且管理方便,生态价值极高;生物多样性是由物种、遗传、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植物只有具有加强的多样性,才能够具有更强的进化能力,保证物种的延续,进而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我国对木本地被植物丰富,对其多样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关工作人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提高其生态效益,并有效地保护木本地被植物的多样性。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查,我国木本地被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以柏科、冬青科、蔷薇科以及紫金牛科等为主,各个植物科下又有很多的植物属,共同组成了多样的木本地被植物。另外,根据木本地被植物应用价值的不同,被分成匍匐、低矮灌木类,地被竹类、木质藤本类四种,这几种木本地被植物普遍具有低矮、生长能力强、对地面的覆盖性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作为园林造景的主要植物类型。

二、我国木本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现状

(一)木本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木本地被植物是园林造景的重要植物材料,对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也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在园林造景过程中,合理配置各种木本地被植物的造型、色彩、位置等,可以使园林景观显得更加富有生动性与变化性,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植物普遍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作用,木本地被植物更是如此。在园林中应用木本地被植物,可以达到很好的净化空气、降噪、吸尘、杀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空气湿度,提高空气质量;木本地被植物的延伸性与生命力都很强,能够减缓地表径流流速,保护水土。同时,木本地被植物根系的延伸可以疏松土壤、防风固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效果也是很高的。

(二)我国木本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园林建设的不断进行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木本地被植物种类的开发,在园林中可以应用的木本地被植物越来越多,不仅提高了园林造景的观赏性,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同时由于木本地被植物的管理便利,有效地降低了园林植物管理上的成本花费。

目前,我国园林造景中常用的木本地被植物,根据地区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以长江为界,江北地区主要以柏科植物为主,而长江流域地区则以紫金牛科、杜鹃类、地被竹类等植物为主。但是,我国地区园林建设中广泛缺少特色品种,应用方式单一,这对进一步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不利的。近年来,随着相关工作人员对木本地被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深入,我国园林中又新增加了匍匐灌木类、低矮灌木类、地被竹类以及木质藤本类植物共40余种,丰富了我国园林应用中木本地被植物的多样性。

三、提高木本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生态效益的策略

在我国园林建设中应用木本地被植物,是园林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木本地被植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需要。因此,在我国园林应用木本地被植物过程中,园林工作人员必须提高重视,以创新的管理与研究手段,来提高木本地被植物园林应用中的生态效益。

(一)园林中应用木本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

结合木本地被植物的特点以及园林造景的需要,应该以以下标准进行木本地被植物的选择。(1)适应力高:不同的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在园林中不同的地段其土壤条件等也不同,因此在选择木本地被植物类型时,一定要注意木本地被植物的适应性,以使木本地被植物能够适应不同地段的要求,良好生长;(2)植株低矮:木本地被植物的主要特点即是能够形成地被景观,所以,植株低矮的木本地被植物更加能够适应园林地表高覆盖率的要求,并通过植物的紧贴地面,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3)延伸性好:较容易分枝的木本地被植物,更容易形成密丛,提高园林植物的覆盖率,因此,选择木本地被植物时也应该考虑其延伸性;(4)生命力强:为了大量繁殖园林造景植物,常常采用扦插、播种等形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只有生命力强、生长迅速、蔓延速度快,的木本地被植物才能适应园林发展需要。(5)观赏价值高:园林应用木本地被植物选择的最后一个标准是其能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最佳的木本地被植物是植株、花、果、叶等都具有观赏性,并能够长时间保持观赏价值。

(二)合理化木本地被植物的配置方式

不同地段的木本地被植物需要有不同的配置方式,笔者将简要探讨。(1)路缘地段:路缘地段是游人聚集之地,因此应该选用色彩丰富、造型生动、能够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的木本地被植物,并采用花镜、花坛、片植等方式吸引游人目光;(2)山石地段:山石地段宜选用藤本植物,以掩盖山石斧凿痕迹,增加山石景观的错落性。另外,不同光照下的山石需要配以不同属性的木本地被植物,以达到提高植物观赏性与生态效益的目的;(3)滨水地段:可以将滨水地段分层,并按照层次配以不同的木本地被植物,从而延长木本地被植物的观赏期,提高观赏价值;(4)密林地段:在密林地段,光照较差,所以应该选择光照需求较小的木本地被植物,并以大片种植的方式,结合其他观赏植物形成绿色生态组合,提高园林造景的丰富性与观赏性,进而促进木本地被植物生态效益的提高。

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木本地被植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管理便捷,适合应用到城市园林造景中,园林工作人员应该提高重视,加强对木本地被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以开发更多的类型的木本地被植物,创造更高的生态效益。相信,随着我国园林工作人员对木本地被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木本地被植物将被科学地应用到园林造景中,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木本地被植物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郭春生,贺征兵,温亚利,赵 敏.陕西木本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现状分析及建议[J]. 陕西林业科技,2009,(06).

[2] 张 丹.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2009,(03).

[3] 谷 颐.地被植物在吉林省园林中的应用及开发前景[J]. 长春大学学报,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