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安全知识培训

煤矿安全知识培训

时间:2023-07-19 17:3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煤矿安全知识培训

第1篇

摘 要:作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三要素――管理、培训和装备,一直以来,在矿井的安全生产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培训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装备则是矿井安全生产得以稳定推进如此,把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为解决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来抓,才能使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培训 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 装备

近几年来,有关煤矿安全事故的报道频繁,使人们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无非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的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安全意识、知识和管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规定的培训、管理、装备三并重的原则一直以来在矿井的安全生产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培训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装备则是矿井安全生产得以稳定推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物质保障。

虽然说是并重,但在实际工作中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也应该抓住关键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企业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那就是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强,必将酿成安全事故,这是谁都不能否定的事实,安全培训要优先于安全管理和装备。

1.安全培训胜于安全管理和安全装备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机、环境三方面,人是这三个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导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也是人的因素造成的。有资料报道,当今世界上所有系统失效中,约有70%―90%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失误。

安全培训的内容就是培训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安全意识指的是人们在思想意识中对安全的认知程度,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现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违章,而是有意违章,存在侥幸心理,这就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规避,包括对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的认知程度。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主动接受安全管理;有了安全知识,就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装备,才能充分发挥安全设备、设施、装备的安全性能,就会有安全保障。

很多企业和单位,安全制度没少订,安全管理没少抓,为什么落实不下去,执行力不强。究其原因,就是员工意识里认为这些都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每个员工都明白,只要是合法经营的煤矿企业,都是在政府的监管之下,具备基本安全设备、设施、装备的。因此,安全工作的注意力应放在员工的安全意识、知识的培训上,平时知道如何操作,出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这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重要。只要有了安全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正确操作,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2.煤矿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保障

煤矿安全管理是矿井生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其本身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度,决定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保障作用。

职工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也是安全管理的最大收益者。企业管理者应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思考和规划安全,就是把安全的外在要求变为员工的内在需求,把安全的硬性规定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各种规章制度不再是印在纸上、刻在墙上的一纸空文,而变成员工头脑中自觉的安全理念和思维模式。

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外,企业管理者应主动替员工着想,体现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要求,逐步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使生产条件满足员工生理、心理的需求。给员工提供超越法律要求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主体意识进一步激发,也会给企业提供超值的回报。

3.煤矿安全装备是煤矿安全生产必要条件

煤矿的安全装备可有效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发生,为矿井的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的安全装备包括很多种,有地面生产系统的辅助设施,如工业场地设有变电所、压风机房、机修房、矿灯房、办公楼、器材库炸材库、主通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瓦斯监测监控室等。井下包括通风、运输、机电安全装备等。目前绝大多数矿井都具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避难急救系统等等。这些安全装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安全基础,将有利于矿井最早发现隐患、并靠自身装备和能力及时消除隐患,有利于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

当今,随着本质安全理念在设计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设备的安全性能增强,人们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也正因如此,人们放松了对自己意识的要求。这些安全设备无论再先进,再完善,如果操作者没有安全意识、知识,盲目蛮干,也不能保证人身安全。就像交通事故一样,无论你的车子安全配置再好,安全气囊再多,如果没有安全意识,任意酒驾、超速、闯红灯,那么,什么样的安全配置管用,有多少安全气囊够你消费。

4.结论

由此可见,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在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90%以上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而因安全装备不健全引起的事故不到10%。但大多数煤矿企业却把90%以上的资金用在了安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只有不到10%的资金用到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上,这种倒挂现象说明,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第2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重大事故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92-02

我国煤矿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可以看到有自然条件、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者和管理者素质、安全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其中,安全管理是自然条件、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等因素之外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同样的条件下,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煤矿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一、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安全培训不规范

安全知识培训是煤矿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安全知识培训不仅是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进而促使相关人员自觉地改善工作环境与作业条件,可以使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其实这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企业的决策层及管理层没有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规划,在对他们进行实际安全知识的培训时没有做到详细、周到的讲解,导致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使得企业伤亡事故频繁发生。此外,安全知识培训的计划不系统,缺少详细周密的计划书,其中还缺少对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有关安全管理理念及知识的培训,只是单纯的对井下作业人员作安全知识的培训,导致企业的决策层及管理层缺少安全知识,使得在对职工的管理上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2.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安全信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它包括事故及职业伤害的记录、分析、统计;职业安全卫生设备的研究、设计、生产及检验技术;法律、规章、技术标准及其变化动态;教育、培训、宣传及社会活动,国内新技术动态、隐患评价及技术经济分析、咨询、决策系统等。主要表现为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安全信息采集、登记、筛选、处理、汇报、反馈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与运行体系,工作人员凭直观、凭经验,导致不能随时掌握安全信息,同时也导致不能正确地进行决策,不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备

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不健全,发展不均衡,个别应急职能机构功能性缺失,机构建设条块分割,过多地依赖于政府;二是管理模式单一,缺少实现统一规划,从而导致整个应急体系的联动性差;三是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综合性的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四是缺乏科学地进行应急指挥决策的保障体系。

二、重大事故的防控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安全培训

把职工培训中心作为安全教育基地,培训计划可分三个层次进行制订。

1.决策层的培训

决策层的安全培训要突出思想观念的教育,可以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使他们能够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突出以下内容:第一,法规、标准及方针政策;第二,安全管理能力;第三,“安全第一”的思想;第四,安全道德的建立。

2.管理层的培训

企业管理层是指中层管理人员和基础生产指挥人员,根据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使中层干部具备现代的安全管理知识,掌握安全工作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法规和制度,具备一定的安全文化素质。企业的班组长通过安全培训要具备较好的安全技术技能、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使他们有强烈的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爱护健康,深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内涵,自觉的遵章守纪,勤奋的履行工作职责,机敏的处理异常现象,树立舍已救人的高尚品德。为使安全培训工作落实,可以对这部份人实行岗位资格认证,未经认证的管理者限期下岗。

3.作业层的培训

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涉及到几十个工种,按照不同的工种岗位制订不同的培训方案。对采区区队长进行安全管理的专项培训,主要体现在管理方面的知识讲座,定期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讲师进行大课式的讲解。对普通采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宣传,主要体现在编排节目等方面的培训,例如:每年定期举办安全文化汇演,宣传安全方面的知识,让矿工在节目里体验到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安全培训要使他们达到:每个员工都要有较高的安全需求,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和技能及安全作业规程,自觉的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和劳动纪律,遇到异常情况时,沉着、果断并能采取有效的安全应急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应有的作用,在安监处和矿调度室设置安全信息管理中心,配备具有较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并制订和完善安全信息采集、登记、筛选、处理、汇报、反馈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与运行体系,为随时掌握安全信息,正确地进行决策,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提供可靠保证。

为保证安全信息准确、完整、全面,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强调对现场信息的管理,除各类专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兼职安全网员和群监员有明确的安全信息收集责任外,还规定所有到过现场的班组长以上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安全信息员,脱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到信息站填写“安全信息”卡,反映现场存在问题与隐患,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保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

为了使管理人员能随时掌握安全状况,包括安全隐患、干部下井信息、制止“三违”信息、已发生事故情况、各专业质量标准化情况等,并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应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

1.安全日常管理信息系统

日常安全管理信息的输入、查询、打印等功能。

2.安全事故信息系统

安全事故输入、查询、统计分析、动态趋势图分析等功能。

3.“三违”治理信息系统

实现“三违、安全隐患”治理情况查询、统计、输出、动态趋势图分析等功能。

4.管理干部下井信息系统

主要用来输入、统计、查询、检查管理干部下井制度执行情况及进行动态趋势图分析。

5.评价信息系统

依据采煤、掘进工作面日常评估体系、全矿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体系、主要生产工区安全管理水平评价体系,根据收集的相关评价信息,自动完成计算、统计和输出,及时、准确地得出评价结论,实时有效地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三)建立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的对策,除了要具备预防的对策(事前之策)以外,还要有应急处理的对策(事中之策),通过对重、特大事故的应急计划,使事故的影响和危害最小化。由于煤矿企业的特点,尽管企业在安全生产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一些突发事件引发的特别重大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因此,对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上在采取预防为主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救助。

三、结语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由于煤矿井下系统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事故预防必须从健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入手,加强重大事故动态风险管理,规范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煤矿重大事故的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探索、积累和完善过程中寻求完美。

参考文献:

[1] 李文俊.全国煤矿安全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煤炭,2001,(3).

[2] 邵祥理.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工程,2006,(3).

[3] 叶龙,李森.安全行为学的探索[J].清华大学学报,2005,(3).

[4] 崔政斌.企业安全管理新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3篇

采煤班机运队学习心得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煤矿开采方法》《地质测量》《矿山机械》等,由专业教师授课,学员们对此次学习很满意,认为学有所用。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安全对于煤矿工作的重要性和各种与煤矿有关的理论知识。

培训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和同事们请教,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事故典型案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自己安全理念和防护能力,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安全生产打下基础。培训期间,坚决做到专业知识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在培训期间,我自觉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学到了全面的安全知识,对煤矿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

安全培训内容丰富,系统介绍了国家安全生产法,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并列举了大量国内外安全案例,作为煤炭企业一分子受到很大教育,感受很深。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教师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安全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本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安全为天,是我们的安全理念。在这个“天”地下,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该班是应国家及省煤监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开设的,旨在提高各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安全生产,规范生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针对学习内容,利用短暂的培训期,我认真听讲老师讲课和做笔记,通过整个培训,深刻理解、领悟煤矿安全对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意义。自身对煤矿安全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机运队:贾斌

第4篇

(一)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安全生产知识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能够有效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不仅对缺乏安全知识的人是必需的,而且对于具有一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人同样是必要的。知识不断更新,学习永无止境,通过不断地教育,及时更新和丰富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防止知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安全生产技能教育

安全技能教育是对作业人员所进行的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在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帮助煤矿职工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巧,提高现场作业的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技能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以及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

(三)安全生产态度教育

安全生产态度教育是针对在煤矿职工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以后,仍有可能发生的“虽然知道怎么做正确,但不按要求去做”的现象而进行的教育。安全态度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使每个职工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自觉做到文明生产,遵章守纪,从思想意识上把“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真正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觉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二、提高煤矿安全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安全教育能够提升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丰富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当前,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教育,切实发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为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一)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思想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认清安全教育的长期效应,从思想上树立起安全教育是生产力,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源头的观念。摆正安全教育的位置,使其成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同时,要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煤矿企业生产发实际进行周密计划,认真组织,合理安排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方面规定安全教育的任务、对象、内容、要求、目标等,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从上到下,狠抓落实,使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

(二)创新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内容上求新,是煤矿企业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具体来讲,安全思想教育上要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安全教育既要传授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又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安全人才。同时,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以增强安全教育的时效性。

(三)改进安全教育的方法

要培养造就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安全人才,还必须改进安全教育的方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具体来讲,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既能做到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又能加强学员的切身感受,增强教学效果。其次,现场讲解要查出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或进行事故应变、急救演习,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此外,还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新闻媒介和宣传工具进行教育。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研讨会、座谈会等,利用多种形式对煤矿企业员工进行广泛的、连续性的安全教育。总之,安全教育要务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四)建立安全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

在正确的安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将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贯彻到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头脑中去,以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安全生产教育的目标。要检验这一目标是否实现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就要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指标。这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安全教育的考试标准,考试是对所掌握知识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习态度的一种激励,充分运用考试这一手段,可有效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此外,实行安全资格证书制度和安全操作证书制度,只有接受过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关安全证书。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五)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常态化

安全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新的煤矿安全知识、安全技能需要掌握;而已经掌握了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也需要经常温习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安全生产观念,如果不经常学习也会逐渐淡漠;在生产任务紧急的情况下,“安全第一”的思想可能发生动摇,安全态度会发生变化。因此,煤矿企业的安全教育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不断更新和反复巩固,始终伴随煤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由此方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三、总结

第5篇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无论是各级领导及监测人员的安全责任书的执行,还是职工违章操作的处理,都要同经济利益挂钩,建立严格的安全考核奖惩制度,对失职和违规者进行责任追究。可以采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办法,或实行领导年薪与结构工资总额挂钩考核制度,严格实施落实。并列入晋升考核范围,对失职和违规者不仅不得提拔晋升,还要进行严肃处理,以增强各级领导及安全监测工作者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应以安全专业述职或事故责任检讨性的述职形式,进行事故案例的点评分析,通过谈自身的体会和教训,达到现身说法,教育大家,促进安全的目的。

安全监测制度的创新升级

随着煤矿的转型发展,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升级。同时,对制度落实的自觉程度、认真程度、严谨程度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企业安全监测工作也必须站在新的高度,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提升。

1.更新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能力。煤业在快速发展,工艺技术在进步,安全制度在创新。煤矿安全仅有安全意识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安全、掌握安全的方法,提高安全的能力和本领。煤矿安全教育也必须上一个台阶,有必要根据科技的进步,完善和创新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搭建多种宣传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学习;也可以通过专栏、板报及漫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现安全生产制度、职责、劳动防护和应急措施等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还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问卷调查等活动,赋予安全知识学习以趣味和娱乐意义,寓安全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使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安全能力。

2.创新规章制度,实现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实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随着这一理念的广泛传播,相继延伸出本质安全型矿井、本质安全型矿工等新型概念,对于有效促进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本质安全型矿工为例,包括本质安全型管理者和本质安全型操作者,要求其具备自我防护的能力与安全智慧及技能,无论作业环境和条件如何,都能自觉规范操作行为,做到不违章违规,保证自身安全。因对本质安全型矿工素质要求较高,进而衍生了人员的准入制度。就是为进入煤矿的工作人员设置必要的条件和门槛。无论对安全监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干部,还是不同工种的一般工人的文化学历、健康程度、实践经历、培训情况等准入条件都要明确规定和限制,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做好人员安全准入的有效监测。此外,为适应生产设施装备的本质安全化要求所制定的设备招标进矿,入井时对其性能、安全标志、合格证的检查制度,以及矿井在用设备的监测检验制度。对于及时消除隐患,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无事故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3.在要害部位重点建立安全监测制度。高瓦斯、水患、火灾是煤矿常见的易发事故和隐患,也是煤矿安全监测的要害和关键。为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预防,建立要害部位的重点监测制度。明确责任、专人监控、领导下井、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跟班巡查等监测制度的执行是一个方面,但不能简单局限和满足于隐患的监控和处理。以瓦斯治理为例,对于有重大瓦斯、水害隐患的矿井还应主动出击,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一通三防”和瓦斯抽采达标评价,为瓦斯治理方案的合理制定和通风的科学设计提供基础;同时严格瓦斯的等级鉴定制度,健全完善必要的实验设施,为瓦斯抽采达标的评价以及瓦斯治理规划的形成创造条件。还有矿井水灾监测前期的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地面水流情况及疏水能力、最高洪水位规律的调研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这些制度的升级与创新,有利于科学应对,有效防范,在降低安全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全监测的信息化建设

将计算机管理同安全监测紧密结合,实现煤矿安全监测信息化,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系数,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科技创新。煤矿安全监测的信息化建设速度必须加快。

1.大幅度提升装备水平。目前,我国的煤矿信息化建设有较大的距离。除部分重点国有煤矿外,大部分煤矿信息技术应用上投入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和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信息覆盖面不广,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煤矿应积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数字化矿井建设工作。利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化通信技术,对煤矿进行全方位改造。通过煤矿生产一系列流程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建立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平台,增强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同时建设并完善危险源动态监控与安全状态评估系统、重特大安全隐患动态管理系统等等,全面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2.强化相关的设备维护措施。信息化建设并非一劳永逸,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还有大量的后续维护工作。据悉,有的煤矿因为瓦斯报警、监测系统损坏后维护工作滞后,未能很快修复,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可见安全信息系统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各煤矿应在人力、技术、管理方面建立相应的维护制度,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及时排除险情,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系统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第6篇

安全投入小。井下设备老化,装备不足,每年按6.0元/吨煤提取,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偏小。投入不足,未达到国家安全管理部门的标准要求。6.“三违”人员受处罚力度不够大。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抓隐患处理,反“三违”。每查到“三违”人员视其具体情况、情节轻重给予每人每次50元—100元的经济处罚或停工学习三天的处罚显得偏松。7.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才。采、掘、机、运、通、地质、测量和防治水等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使用和维护先进装备、设施的人才不足,使其效能发挥被打折扣。8.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从业人员大都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偏低的弱势群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业务素质提高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流动性较大。故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素质的提高有难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任务。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策与措施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特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有序发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企业管理人员应尽的职责,是头等大事。煤矿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令、措施和维护煤矿职工生命财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干部职工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现场管理、科技应用、安全投入、职工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因为矿井老化,井巷难布置,开采、运输和防排水设备、设施落后,装备条件差,抗风险能力弱。为此,矿和集团公司严格按要求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所需的设备、设施,改善矿井的硬件,尤其是在开采、提升运输、防排水和人员定位系统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从而提升了矿井的装备水平和抗险能力。上级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本矿井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和过硬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并认真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从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3.抓安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知识不是很全面、很丰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很重要。一是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强化对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要针对各类人员和工种的实际情况按照规程、规定、措施和要求逐款、逐条培训到位,不要走过场。要认真反复多次培训,甚至强制培训,真正使工人懂得些安全技术知识,懂得法律、法规。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开采情况,又能够做到遵章、守纪、按章操作。

4.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保障安全。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搞好安全,必须做到:严格管理,落实制度,落实责任。纵观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经验,它也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存在差距。故要抓好几个方面:(1)切合实际,制定完善采掘作业规程,按照规程要求加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真正按规程作业。(2)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每日每班有现场管理人员在现场,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并对每班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真正做到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每日将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安全自检的隐患进行梳理、安排布置、整改、总结。真正做到矿、井领导每月认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召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当月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核查整改,消除安全威胁,对安全生产做到心中有数。(3)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不仅是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要重视安全生产,而且要抓好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对采掘工作面通风、瓦斯、水患等危险场所严格进行检查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按“五定”原则认真整改。另外,管理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对矿井的规程、措施、通风情况、特员持证上岗情况和重要的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对规章制度、责任制和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完善、井下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具备等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抓住重点、难点,全面管理,整体防范。重点是:顶板管理、一通三防、防治水、提升运输的培训。难点是:培训和防治水工作。

5.1顶板管理:因采掘工作面是移动的,是动态管理。所以,必须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和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操作人员必须按章操作、支护到位,经常敲帮问顶,严禁空顶作业。做好超前支护、端头支护和前探梁支护工作。工作地点情况发生变化要及时按科学、有效、安全的方法和措施施工作业。严禁冒险、违章操作。矿井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顶板支护情况经常检查,及时处理,解决顶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企业要积极使用先进的、支护强度高、能保障安全的、经济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进行支护,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5.2“一通三防”:加强通风管理工作,井下各用风地点必须满足要求。通风系统要合理、稳定、可靠、安全。必须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杜绝盲巷。配备并用好、管理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防尘系统和防灭火系统。认真做好有害气体的检查、排放处理工作。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四人连锁”放炮制度。杜绝无风、微风和瓦斯超限作业。管理好局部通风。

5.3提升运输:加强对运输设备、设施的检查、维修、维护。经常对提升、运输的安全保护设施和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维护。必须确保保护设施、装置有效、可靠。杜绝电器失爆。严格按规定提升、运输车辆。

5.4防治水:矿井周边小窑、老窑、含水层等水文地质情况要随时了解清楚。要随时做好井下抽排水和探放水工作。矿井要制定“水患应急预案”并贯彻学习。矿井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5.5安全培训:从业人员要全部进行培训,一年一至二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都能做到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特别要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特员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持证上岗,保障操作安全。否则处罚800元/人次。对新招工人的培训要从时间上,在保证按国家规定的学时内提高培训质量,从内容上不仅学习培训操作规程自救互救的内容,还要含井下安全、技术方面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使工人具备能在井下安全作业。5.6难点:职工安全培训,因其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要真正把培训工作做好难度大。只有吸收文化水平高一点的人员从业、并加大培训次数和培训质量来解决。防治水工作也是一个难点,因矿井采区周围小煤窑太多,井下巷道交错相连,要确切掌握小窑的开采情况难度大,加之牵扯方方面面的关系,要把情况理清楚确实不易。只有加强现场水情、水患调查、加强水情观测、预测、预报和透水预兆观察,采取“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进行防治。

6.加强安全检查、抽查的密度,坚持每旬1~2次有规模,有组织的安全检查、督察,并下“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进行整改。

7.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重奖重罚。加大反违章力度,由原来的每人次违章处罚50~500元提高到200~1000元。由原来对违章人员采取办学习班,停工3天的处罚提高到停工7天以上的处罚,甚至直到解除劳动合同。采用经济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8.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使其发挥作用为安全生产服务。第一方面:企业要关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要给专业技术人员有进一步学习和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看到有前途,最后是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安心工作。第二方面:留下人才,有人才方能使用和维护好先进设备,才能运用好科学技术,也才能发挥其装备的最大效能,也有益安全生产管理。

9.从业人员的素质要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1)从招收协议工开始把好文化水平关。特殊行业、特殊环境中作业,对作业人员的基础质量就是要高方能安全从事该行业,也才有利益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故要求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才能从事煤矿井下工作。(2)在用工上把好人的身体素质关。在煤矿井下一线工作,其条件相当艰苦,体力消耗也非常大。身体素质弱、年龄大的人难长期从事井下工作。要身体素质好,年龄在25———35周岁的才能招入井下工作,在井下作业人的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最好。(3)从业人员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按章操作和自主保安意识。这是最关键、最有效和最可行的方式之一。(4)最大限度,因地制宜使用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设备、设施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从业人员,更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当然,要使从业人员真正适应煤矿安全生产,使安全生产管理上台阶,不仅仅抓好上述几个方面就及时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漫长的过程。

10.通过采取对策、措施,大庆矿井安全生产有了明显改善(1)杜绝了工亡事故。(2)受伤率下降。(3)隐患数量下降。(4)休工日下降。(5)原煤产量上升。安全、生产取得好的效果。

结语

第7篇

(1)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有利于其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全面系统的对安全有最基本的认识,特别是对刚刚从事煤矿生产的新员工,让他们提前树立安全意识,在工作前就对安全有一定的了解,防患于未然。

(2)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有利于职工全方位的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通过对矿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可以使其了解到怎样操作是安全的,怎样操作是危险的,以及哪些内容是煤矿提倡的,哪些内容是煤矿拒绝的,从而让煤矿员工在遵循安全的原则上,熟练正确的掌握预防安全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3)用往年的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案例,来激励矿工们提高安全意识。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和惨痛的教训更能用来警醒人们,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力。从而,让矿工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支持和维护煤矿业的生产,坚定与不安全行为作斗争的信念。

(4)采用现场急救的方式,来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在煤矿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的生命是最为脆弱的,又受到专业的医院救护人员的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救治的限制条件,事故现场职工之间的自救或者互救,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应该坚持的原则

2.1长期性原则

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的工作,不是一种形式,一朝一夕就培训完了,安全思想贯穿于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煤矿业的各个相关部门需要对其长期性的关注,警钟长鸣。

2.2通俗性原则

一般情况下,从事煤矿工作的人员,整体上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因此,在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时,要将内容通俗化,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

2.3广泛性原则

煤矿的安全思想教育,不仅仅注重于对矿工的培养,而且还要对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矿工的家属等都进行安全思想的教育,让每个人都受到安全思想的教育。

2.4实效性原则

所谓实效性,指的就是在安全思想教育的培训中,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时,要将所培训的内容和煤矿生产的实际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安全服务于煤矿建设的理念,使安全理念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2.5创新性原则

所谓创新,指的是在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的方式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实现创新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三、如何加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3.1以“安全第一”为中心的文化氛围,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

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弱,体现了职工的工作责任心的高低,反映出了职工对自己岗位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煤矿的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坚持以“安全第一”为原则的工作氛围,持续不断的给职工灌输安全的重要性,有利于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方法手段。煤矿可以通过利用宣传车、建立宣传站、办黑板报等途径来渲染安全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移动电视、文艺晚会演出和公益广告等多媒体的形式来加强宣传安全的广度,另外,通过利用安全咨询和安全征文的方式安全课堂来宣传。其目的就是通过种种方法手段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处处闻警钟”的安全工作氛围。从而让煤矿职工对于安全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日积月累的积累安全知识,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除此之外,有针对性的对于煤矿工作的不同岗位、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提前对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发生的状况等做到提前在安全上的预防,并引起煤矿职工对此环节安全的重视,充分的了解到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员工自觉的遵循安全规则制度,主动采取安全措施。

3.2重视安全思想教育的培训,使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煤矿职工的业务素质,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职工由于个人的业务素质低、知识缺乏等因素,就会导致出现偶然性的违反煤矿规章制度而产生的工作标准低等问题,这也就造成了职工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严格培训制度,让煤矿职工认识到,不管机制怎样变化,都要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同时,让煤矿管理者也认识到,不管煤炭的市场怎样变化,都要坚持以安全生产为重心。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等,以此来严格煤矿职工的业务素质。

3.3建立安全网络管理系统,增强煤矿安全管理职工的管理素质

安全方面的管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管理。进行严格管理后,能够确保使煤矿的生产过程的各个岗位工作、阶段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其做的仔细认真、有成效,从而防止煤矿职工进行违章性的操作,有效高质量、高标准的控制好设备的检修。管理不严格,会导致煤矿职工思想上的懈怠、安全意识较低。因此,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网络系统,使安全管理的管理和监督者,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此有资格和能力来对职工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结束语

第8篇

一、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现状分析 

在2005年前,我国煤炭行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一年之内多场大型事故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安全大国,面对这么严重的安全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国家必定会采取行动,整治安全问题。我国开始加大力度对高危煤炭进行整治。安全隐患一天不消除就一天不生产。终于煤炭行业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但由于我国国情复杂,技术及地质等客观原因导致安全顽劣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按照事故起因分类,总体来看,因瓦斯问题造成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的比重较大,所以防治瓦斯安全应该放在首位。而其它因素造成的事故,其中由水灾及顶板事故相对比重较大。火灾、运输、煤尘等因素或多或少存在。 

从根本导致事故的因素分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地质条件因素。我国辽阔土地,地质分布,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地质煤层条件复杂,高瓦斯矿井居多,透气性差,瓦斯在密闭空间内难以提前抽取;所以进行煤矿开采时,由于这种地质条件,应力条件以及地下瓦斯分布和流动情况无法提前预估。极大增加了开采难度,导致开采时产生瓦斯事故,盲目开采无疑会导致事故的大增。所以如何防治瓦斯问题,降低煤矿瓦斯事故是不断去研究思考的问题。 

(2)经济效益促使生产者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安全投入。大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人都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而违背了经济本身质量的保证,还要保证安全生产。减少安全投入的方式成为很多经济人使得自己经济最大化的途径。 

(3)管理层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煤矿身边及煤矿安全的基本。矿上领导的带领,指挥都预示着整体煤矿发展的方向,很多工人及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欠缺,技能水平不足。从根本上不重视安全问题,觉得有无安全并未对产业及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其实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而很多领导方向不正确,理念不正确,注重生产,忽视安全问题。但是出现问题,就是安全隐患的大问题。 

(4)社会环境因素间接引起。在社会大环境来看,煤矿行业就是高危行业,所以人们本身就很惧怕,胆怯。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安全行动,无法正确的安全预防。久而久之,安全隐患日益严重,到达不可收拾的局面。相反,而这些安全事故的诱因又成为人身不安全的条件,事故主要由两个方面造成,一是不安全生产,二是生产不专业。也就是说事故的出现是工作上出现隐患,在加上人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二、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对策 

如何对待我国煤矿安全问题,以及解决安全问题的对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瓦斯、突水、顶板这些事故多发的特征,经过总结分析得到以下几点对策: 

(1)国家应针对煤矿等高危行业设置相应的法律,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并明确的指出安全生产各项严格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上管理,对煤矿生产情况加强监督,用法律手段,立法形式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监督体制。要想煤矿行业生产安全得到解决,那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依法生产,依法管理,依法监察。 

(2)根据情况适当加大煤矿安全投入。煤矿产业重要责任就是保证生产安全,要想保障生产安全,无疑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保障安全投入。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能够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支出,并且有能力提高安全保障。 

(3)培训员工安全生产专业素质。煤矿员工自身缺少安全培训,生产安全知识欠缺,如何保证生产安全完全不了解,出现问题担心,胆怯,惧怕,不汇报;导致安全问题很难保证。针对这个问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要求,提高员工专业知识,专业技术,降低对安全问题的恐惧,熟知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对员工进行培训讲解,进行模拟演练,将员工在安全知识与技术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增强员工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增强安全意识,保障产业安全也是保障自己人身安全。 

(4)学习国外经验 

很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不妨借鉴。运用包含整理(SEIRI)、整治(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五S现场管理法”,具体化、系统化地将安全水平提高上来,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将这些经验学习过来用到安全生产中去,保证质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的问題。 

三、实现安全管理政策 

安全高于一切,对待煤矿行业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管理政策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在安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完整系统,一体化的标准安全管理体制。 

(1)标准工作程序闭环。以时间为单位,以此形成作业闭环。做到一天,一周,一月,一年闭环系统。即组织会议、现场督察、完善程序、会议反馈、贯彻落实。 

(2)目标分解。目标是实现近期计划的标准,逐步实现安全目标的管理。整体为动机目标,分解目标,反馈目标,落实责任人,奖惩政策。 

(3)隐患管理。从发现隐患到检查隐患,最后隐患消除形成闭环。隐患排查、分类整理、进行整改、审查监督、反馈情况。煤矿管理人员及煤矿安全监督人员每天检查各种隐患,将每一检查过的隐患系统输入,及时报告,将发现的隐患系统输入计算机。在第一时间,领导班组开会商讨,组织人员消除隐患。 

(4)安全事故管理。发生事故我们要整体做好万全补救措施,从整体事发周期形成闭环。即事故报告,事故分析,事故处理,事故报告,事故预防。把伤害及损失降低到最小,做好补救及防范工作。 

四、结语 

我国作为安全大国,安全是重中之重。关乎个人的安危和一个家庭的幸福。在生产安全方面我们要对煤矿企业提出要求。安全是社会的保障,安全是寻求发展的基本。因为安全才能稳定,因为稳定才能发展。因此,在煤矿产业中最重要的是保障安全生产,无论是领导,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工作者,都要从根本思想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鑫.亭南煤矿204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 

[2]王福厚,张军.远距离下保护展开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8,(09). 

[3]杨晓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 

第9篇

据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目前能源消费量约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中小型煤矿作为我国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而且中小型煤矿具备市场需求大、就业人员多的特点,能满足资源区农民脱贫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客观条件,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同时,不可否认,中小型煤矿存在点多、面广、底子薄、从业人员素质低、资源勘探程度低等问题,其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近些年,我国煤矿安全状况总体好转,但众多乡镇中小型煤矿仍然事故频发,每年约有3000~4000人因煤矿事故而死亡。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缺乏理论和模型的指导,不能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2.轨迹交叉论

图1轨迹交叉事故模型示意图该理论揭示,事故的发生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即空间和时间的调度。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

3.中小型煤矿事故原因分析

由以上“轨迹交叉论”理论分析,我国中小型煤矿事故频发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因素,而物的不安全因素又会在客观上造成人出现不安全行为的条件。同时,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一经出现隐患,人主观上又表现了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导致事故的发生。(1)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小型煤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力量比较薄弱,主要存在些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知识缺乏、违规作业、疲劳作业等现象。人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就不能及时躲避危险;对安全知识不够了解,就不能预见危险;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就会导致危险;疲劳过度就会精力分散,出现危险操作。(2)物的不安全状态。中小型煤矿物的因素仍然是煤矿普遍存在的煤尘、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冒顶五大灾害。相比国有大型煤矿企业,其技术力量薄弱、制度不健全、采区设计不合理、通风方式混乱、地质结构复杂、缺少相对系统安全的硬件设备等。(3)管理因素。管理失误是导致中小型煤矿事故发生的最本质原因。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包括两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外部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的失误主要体现在企业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并消除各种隐患。企业外部管理的失误主要体现在我国生产监管机构自身建设尚有不完善之处,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管理乏力、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从而难以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4.中小型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根据轨迹交叉论,事故是有其固有规律的,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轨迹交叉之前,对其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可以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

4.1防止人出现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1)加强安全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增强职工对重大事故预见和应急处置能力。从业人员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不安全不下井,不安全不作业,发现危险及时采取措施先撤离后汇报。(2)加强安全技术和操作规程培训,使每个人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技能,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3)建立安全目标责任制和风险抵押金制度。(4)加强煤矿常见灾害治理技术研究,配齐井下安全设施,杜绝事故隐患。(5)派专人进行井下安全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避免事故。

4.2防止物出现不安全状态的措施

(1)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派专人负责记录井下瓦斯浓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汇报主管领导,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处理措施。(2)抑制煤尘产生。采用煤层连续注水、低位放煤、放煤口喷雾、采掘巷道消防洒水等措施减少煤尘的产生。(3)采用疏导和堵截两种方法隔离水源。(4)采用充填灌浆技术、封闭防火技术、注水、阻化剂、惰性气体防火等技术预防火灾。(5)采用敲帮问顶,随掘随砌等方法预防顶板事故。

5.结论

第10篇

安全管理制度混乱。煤矿安全管理未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管理者意识薄弱,个人化、随意化和情绪化现象严重,导致管理缺乏系统性、标准性。如不少煤矿存在管理混乱,制度落实不力,调度困难,生产物资、设备随意堆放,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部分煤矿企业安全规程管理制度只表现在“纸面”上,管理维护跟不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一些煤矿在发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不但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反而强令矿工继续下井作业。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不够。一些煤矿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未形成制度化、体系化,或者落实不到位,相关内容、程序和责任不完善,导致新入员工没有培训或培训不足就安排下井作业,由于工人不熟悉作业规程和作业环境,给煤矿生产系统带入不稳定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安全欠账大。安全投入少,安全装备缺乏,甚至在一些乡镇煤矿仍然采用炮采等落后的开采方式,机械化程度低。据统计,我国仅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欠账就达到5130亿元人民币,远远落后于美国的安全技术投入。

工人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和技能低。煤矿工作环境苦、风险大、报酬低,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管理层次难以提高;同时,矿工多数为农民工,流动性大,造成熟练工人缺乏、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匮乏,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标准不了解,技术设备掌握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足,自我安保能力低下。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研究

美国煤矿生产事故发生起数少、百万吨煤死亡率低主要得益于其安全立法周密、机构运作严格、政府服务完善、技术研究先进,对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规定了采矿业安全与健康作业的强制性标准,矿山经营者必须避免危险有害的工作条件,以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同时,美国事故成本非常高,一经法院认定为责任事故煤矿企业要承担高额罚款,煤矿主可能会因此而破产。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基本原则:①所有的井工煤矿每年必须接受四次安全检查,所有的露天煤矿每年必须接受两次安全检查;②任何人不得提前泄露安全检查信息,否则都要处以罚款或有期徒刑;③煤矿伤亡事故必须有调查报告并指明责任,蓄意违反法案的责任者要处以罚款或判处有期徒刑;④安全监查人员一旦出具错误报告的或供应商一旦提供不安全设备,均会被依法处以罚款或有期徒刑。

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全员培训的理念先进且落实严格。对于新入矿工下井工作前,必须接受至少40个小时的安全技术培训,同时煤矿所有职工(包括管理人员)每年都要接受至少8小时的再培训和一次应对危险培训;对于矿长、工长,必须通过州级政府机关的考核获得资格证书才能在本州煤矿工作,并且上岗后每年要接受再培训。安全培训规定性严谨,可操作性好,美国很少有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事故发生。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独立性强,对死亡3人以上的煤矿事故,联邦办公室调派外地安全监察员强制性介入调查,并禁止本地安全监察员参与调查。

实行强制性工伤保险制度以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99%的工人可以受到联邦或州劳工赔偿法的保护,其中赔付工伤保险全部费用由雇主一方担负。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矿工发生的伤、残、死亡事故,无论责任划分在谁,雇主都要依法给予受伤害者经济赔偿,不能因责任问题影响受伤害方正常的生活。

结束语

美国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来自于煤矿事故的教训总结,事实证明其实用性很强,事故预防效果很好,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为了促进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保障矿工的安全、健康,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生产情况给出以下建议:

依据近年来的煤矿事故调查报告,修改和完善《矿山安全法》等相关煤矿安全生产规章、标准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和执法程序,禁止检查前事先通知,并明确执法部门间的协作关系。

为确保煤矿安全监察工作高效、健康运转,应当建立独立的安全监察体制和加强安全监察员队伍的建设。同时,以勒令停产整顿和罚款等行政处罚手段来严格处理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煤矿,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以及提高煤矿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使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守法成本,迫使煤矿主动自觉增加安全资金的投入来预防事故。

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促使煤矿职工在思想上扭转对事故不可避免的误解,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同时,加强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建设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从而增加矿工对井下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和作业流程等的熟悉程度,提高矿工的安全作业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解除矿工心中的顾虑,使矿工在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中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本质安全;矿井;措施运用

随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设备更新、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等多方面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煤矿企业突出矿井采煤的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从强化管理、综合技术应用、突出细节防范等着手,细化每一个安全管理环节,更好的实现对煤矿企业整体发展的现实需要。

1、概括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现状

1.1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浓厚

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些煤矿企业负责人只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安全防范等各方面的管理,没有深入煤矿企业的各个安全管理环节,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也不够,在设备选进、技术提升、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创新管理,从而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安全事故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1.2基础条件改善还不够充足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中,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小煤矿,采煤技术相对落后,设备运用也存在一定的破旧,在基础条件上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其中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这些基础条件没有得到充足的改善,整体上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特别在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的前提下,更加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分析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2.1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采用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各制度建立,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能减少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损失,能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可以整体提升各项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只有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工作特点,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的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2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融入安全管理的手段,并强化综合技术的运用,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员工不能违章;同时,通过建立煤矿生产中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三违”现象进行绩效考核,细化对员工违章生产操作的惩处,使员工不敢违章,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整体实现;同时,通过强化素质培训,围绕员工的知识素养和技术要素等多方面,定期做好专题培训,在全面宣传营造煤矿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技术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不愿违章,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系统化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管理,实现质量管理的作用发挥,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举措。

3、探讨强化煤矿长周期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依靠安全理念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始终有安全第一的理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安全。因此,要深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责任管理机制,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分层分级进行责任管理,将每一个安全责任区进行细化,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都有一种责任感,都能从不同方面强化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从多方面构建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网络,通过板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及时更新各种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技术,对安全知识进行常态化的宣传,形成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模式。此外,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围绕设备技术的改进,知识运用的更新,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等,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深刻感受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模范效果,从多方面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有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严惩不贷。

3.2依靠安全文化的构建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要围绕煤矿发展的整体环境,结合煤矿企业的文化氛围,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通过文化的引领作用更好的推动安全管理意识的形成,构建“人人遵守安全规则,人人做到安全操作,人人讲究安全第一”的理念,并通过及时的宣传引导,将文化力量灌输到每一个煤矿安全管理之中,形成活泼、开放、严谨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文化活动。采用演讲比赛、矿井安全作业、红旗工作人员等评比活动,将煤矿安全生产融入到业余文化生活之中,通过具体的引导,让每一位员工意识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二是做好安全文化的引领。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通过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多方面规范安全质量管理,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构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模式。

3.3依靠安全监管的构建

安全监管包括有许多的层面,要依靠制度、隐患排查、现场管理等综合技术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监管的整体效能。一是结合煤矿的实际特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针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技术运用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安全运行制度、井下操作制度等,包括井下采煤挖掘作业规程,是否有按照规程进行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对于违背规章程序的,要及时制止和建立。二是要做到监督管理的细化。做到在煤矿管理中的“每日监测、每周报告、每月分析”的管理模式,强化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及时的检测系统,严格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设备运用、安全隐患排除等执行,通过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零。

3.4依靠安全技术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还要依靠装备的使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装备,同时结合素质提升,构建与使用现代设备相适应的素质需求模式,更好的发挥安全管理技术的整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建立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以及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

第12篇

关键词:小煤矿;技术;现状;解决;对策

引言

煤矿企业是当前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煤矿市场中小煤矿的出现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持。但是当前我国小煤矿一般都处在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相应的设备就比较陈旧,这就会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二零零五年我国煤炭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八,而死亡人数占到了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五,事故起数占总起数的百分之七十七。这也就说明了提高小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对于煤矿市场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因素比较多,例如,设备的落后、生产技术管理薄弱、人员素质比较低等。

1 目前我国小煤矿技术力量现状

1.1 矿井规模小开采方式落后

当前小煤矿的数量相比大煤矿的数量来说更多,而且煤矿的矿点分布不均匀,开采的年头也比较短。小煤矿的单井规模比较低,矿井难以实现规模开采。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有很多的小煤矿仍然采用比较落后的方式采煤。很多的小煤矿在落煤和掘进方面仍然爱用放炮的方式,甚至还有部分的小煤矿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刨煤的方式。在工作支护上小煤矿的矿井基本使用木支护,支护强度达不到相关要求,甚至起不到支护的作用,安全隐患很大。在运煤方面,仍然使用人力运输,甚至是畜力运输。

1.2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小煤矿所处的地区都比较偏僻,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不是很高。自从用工制度改革以后,大量的农民工开始进入到小煤矿中,现在已经成为了井下工作的重要人员。但是这些人员对安全意识并不是很重视,也不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小煤矿的人员流动比较快,同时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但大多数小煤矿的用工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人员结构分配不合理,组织管理能力比较混乱。百分之九十多的小煤矿都是为了多出煤,而出现违章现象。

1.3 工程技术人员缺乏

煤矿的开采是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但是当前小煤矿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相应的技术管理也比较薄弱,大部分的小煤矿都没有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业设备,甚至出现了很多个小煤矿共同使用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此外有些小煤矿虽然聘用了技术人员,但是很少是由正规学校的毕业人员。当前有些小煤矿没有图纸绘制人员,开采规程不科学、不规范、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审批手续不全等现象。特别是井下部分的技术管理方面更是薄弱,很少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做井下监督工作,井下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作业,盲目的施工,造成安全隐患。有些煤矿负责人的安全知识都没有得到普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得到提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当前小煤矿技术的正常使用。

1.4 安全装备落后,抗灾能力低

小煤矿和其他大型煤矿的安全设备相比比较落后,而且建立起来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比较薄弱,抗事故发生的能力比较低,安全保障能力不是很高,一旦事故发生不能立即解决。

2 解决小煤矿技术力量的对策

2.1 建立小煤矿技术服务体系

解决小煤矿“不会管”、“管不好”和技术、管理人才严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小煤矿技术服务体系。应在小煤矿分布集中的地区,市(县)级地方政府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应引导鼓励组建技术服务机构,专门为小煤矿提供技术服务。建立为小煤矿技术服务的机构及实业体,可以充分地利用相对稀缺的煤矿技术人才,对高素质专业人员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为小煤矿的采掘工艺改革和机械化奠定了基础,使小煤矿降低成本,可以为技术改造提供更多的资金。

2.2 小煤矿技术服务重点及服务机构形式

技术服务机构要紧紧围绕煤矿采煤方法改革、支护材料更新、通风系统改造、瓦斯灾害治理、矿图测绘、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和新、改、扩建工程的论证及方案设计、系统调试、机电设备维修、安全评估、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业务开展工作。技术服务机构的组建方式可以:①依托各类煤炭类大专院校,成立技术服务中心,对小煤矿开展技术服务;②依托国有煤炭企业的技术力量,成立服务站,进行技术咨询服务;③地方政府引导鼓励社会中介机构组建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由地方政府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统一管理,对其进行资质评定和监督。技术服务机构受小煤矿委托,在双方平等自愿,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实行有偿服务,并对其工作承担法律责任。

2.3 加强煤炭行业人才培养

构建小煤矿技术服务体系仅是解决小煤矿技术管理水平低下问题的应急之策,而其治本之策则是加大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强化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这也是整个煤炭行业的需要的治本之策。除了国家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煤炭类大专院校增加煤炭专业人才的培养外,煤矿企业及其他相关培训机构还应从煤矿企业自身着手,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培训质量,提高人员素质方面下功夫,严格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日常考核。对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采用年检制度,对于在年检考核中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限期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从事煤矿的管理工作;特种作业人员除上岗前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外,还需要接受日常的检查和考核;加强对一般从业人员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变招工为招考,考核通过后方可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以高薪吸纳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保证队伍的稳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煤矿的安全问题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中的重要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就针对小煤矿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也说明了国家认识到了小煤矿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除了通过整顿关闭小煤矿的数量外,更应该提高小煤矿的技术。通过建立小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能够迅速提高小煤矿的安全声场能力,解决当前当务之急的安全问题。小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所以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考核,通过奖惩制度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这也是解决小煤矿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潘伟尔.中国需要适量的小煤矿[J].中国煤炭,2003(11).

[2]隆泗,肖素光.小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煤矿安全,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