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3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公共管理;价值定位;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2801
公共管理的根本特征是“为公共服务”和“追求公共的经济利益”。基本价值的理念是民主政治与公民的权利,其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受到公共权利与法制的限制与制约。公共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的以效率作为基本的价值核心的相关内容,重新从民主、人权和法制的角度出发进行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与构建。
1公共管理的定义
公共管理主体一般是政府机构,广义的公共管理中人民是主体。公共管理的定义是一个新思路、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时间的运用,并且是在公共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总之,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管理功能、理念、组织和手段进行公共管理的相关事务。
2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
2.1传统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
传统的公共管理执行效率是经济学中的主导价值观。大多数人会将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视为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公共管理目的是在雇员与官员处置之下,有效的使用现有资源,并且促进公共计划的经济、快速和完美的完成。但是随着传统的公共行政的管理模式的对于现行的改革需求和理论已经相背离,所以现阶段国内外对于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2.2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
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实现了从效率优位转移到绩效优位,并且以部门管理规范制度和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对管理结果与管理者责任进行评价,从而实现了政府进行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基本价值,并且将经济、效能和效率作为新的公共管理价值意义评价因素。
3构建公共管理价值
3.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内容有新发明和新创造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相关过程,也就是新的技术成果一般是从开发研究与市场的推广全部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中总结为管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要素的组合方法创新和要素的创新,以及相关要素产品的创新从而构建创新性的公共管理。要素的创新是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针对现有的资源要素合理地进行分配,主要内容有人员、材料和设备等。要素的组合方法的创新包含生产的工艺和生产过程中的组合、产品的创新是对产品结构。品种和效用等方面的创新过程,三方面共同协调推进公共管理的构建,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
3.2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建立或使用新制度组织结构和运行的规范的安排,例如:国家现行的经济体制,企业组织的形态和运行机制,制度的创新过程也是管理的实现过程。在现有的国有化经济战略性的重组环节中,以及企业所建立的制度进程中,都在进行组织化的革命,并且开始步入攻坚阶段。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不仅仅是从生产资源方面开始,还是对人们的拥有的使自己或者是他人的损益权利。并且企业是市场主体,在经营机制中的创新主要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这也是市场经济管理价值的构建。
3.3组织的创新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而进行组织创新。其次,从生产函数的企业观念转变,组织创新不单单是技术创新。需要从技术创新转移到组织本身上,并且正确的看待组织创新,在将组织的自身为组织创新中心时,需要对管理人员修正的组织机构。奖励办法、沟通能力、技术转变和工作环境入手,改变管理人员行为。这两种观念均是传统组织理论。组织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创新角度对组织进行改革,在组织进行创新时需要及时掌握适度原则,但是组织活动不能过于频繁,这样会使组织经常处于不利的动态状态,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
4公共管理的价值表现
4.1法律性
在进行公共管理之前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客体的规范性。公共管理的价值的表现还体现在法律法规内容的整体性上,对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使管理机构规范自己行为。
4.2行政特性
通过行政命令的运用公共管理机构进行公共政策与管理权限的控制,依据行政方式进行指挥、组织、监督与调控,并且对公共事业的相关活动进行直接的控制与干预。
5结束语
公共管理需要从政治角度出发,其价值定位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并且通过建立公共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服务等,体现我国政府的公共利益本质。
参考文献
[1]赵海洋.浅谈公共管理价值取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120.
关键词:博弈论 社会两难 长江航运 行政管理
落实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不仅要加快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要创新行政管理理念,完善宏观管理手段,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长江航运经历多年的快速发展,水上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在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领域积累了一些两难问题。
长江航运公共管理与服务中的社会两难问题
1、锚地及相关公共设施建设落后问题
2005年长江港口管理权下放,长江干线锚地建设几乎维持现状,明显落后于中央财政资金保障的非经营性专用锚地, 2002年至2012年长江干线船舶运力增长4倍,干线锚地总数没有增加,保持233处锚地,153处临时停泊区,据有关港航管理部门测算,锚地缺口达234个。现有锚地60%以上处于传统触坡、散抛自然状态,难以满足大型船舶、新兴专业船舶锚泊需求。航运企业呼声高却不愿投资建设,沿江省市政府2002年来新建生产港口码头泊位1000余处,也没有同步规划建设锚地。
2、大型国企败局带来的公共管理上的困惑
据证券市场披露,中外运长航集团下属的长航凤凰股份公司连续3年巨亏,资产负载率达123%,南京油运股份公司也是连年巨亏,成为第一家步入退市程序的上市公司。相反,近十年河南省民间资本以每年20亿小跑式进入长江散货市场,安徽省绝大多数在改革开放初由渔民转制而来的船民,以集体挂靠营运方式依然存活。大型国企经营管理规范,符合行政监管要求,同时也是做大扶强的政策帮扶对象,不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败阵,除经营决策机制不灵活等自身原因外,外部因素也值得深思,如市场竞争博弈为何没有产生合作性结果,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改变市场竞争中的不良局面。
3、垄断型码头经营监管的两难问题
一些港口码头保持资源稀缺优势,如库区滚装运输码头,港航管理部门为了规范这些垄断性码头的调度与收费,组建了码头公司,统一滚装运输调度和运费结算,行政干预同时影响市场竞争活力,宜昌至重庆20米载货汽车每台次运价2009年为6167元,2013年下降到4300元,而码头每台次费一直保持95元。行政不干预则放任垄断,安庆炼油厂货主码头由一家石油化工公司强制港口收费,江苏航段某些公司占航道设锚地,以泊位安排强制船舶缴纳150元费,每天收取500元停泊费,航运公司不断呼吁有关部门规范港口经营管理,如何拿捏这些港口码头经营监管成为两难问题。
4、行业技术创新后劲不足问题
新时期国家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目前,行业内有经费保障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少数国企是技术研发主力军,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热心研发节能环保船型、高新技术或开拓新货种运输市场,而是跟风投资经营,行业缺乏创新动力。
5、行业组织的社会自律陷入困局问题
行业自律是行业他律的重要补充,长江港口、船东、船员服务等行业协会,因公共管理需求,在行政机关主导下组建。但各类协会代表性不足,公信力不高,难以发挥应有的自律、协调、监督与服务职能,在协助市场竞争监管、均衡运力发展等行业治理方面有心无力,依靠主管部门的行政资源而存活。
两难问题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个体在社会竞争活动中的战略选择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从复杂社会现象中抽象出局中人、策略、收益、次序基本元素,构成数学模型,基于人性自私动机,分析得出竞争结果,即参加竞争的各方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各方考虑对手可能的行动方案,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典型的社会两难问题,其结果是每个局中人在非合作情况下选择最优反应战略,构成一种占优战略均衡的博弈,每个局中人这种均衡战略收益比非均衡战略收益要差。
1、公共物品(服务)提供的博弈分析
港航企业经营需要锚地、船闸、航道等公共设施,以及类指泊、过闸调度、行业信息等公共服务。这些公共物品具有普惠性,成本与消费者数量无关,如航道整治、船闸修建不会因增加一艘船舶而增加成本。设定模型:参加者有甲和乙,每方可选择提供或不提供1个单位的公共物品,选择提供的要花费1.5个单位的成本,其收益是公共物品总量减去1.5个单位成本,不提供者的收益是公共物品总量。博弈模型分析可知,在一方提供情况下,另一方的战略由“提供”转向“不提供”都可以使其收益增加1.5,“不提供”是唯一的占优战略均衡,即无论对方采取何种战略,“不提供”都是最优反应战略。对企业甚至地方政府来说,建设公共锚地(提供公共物品)是个劣战略,同理,从事行业公共管理与服务活动需消耗人、财等资源,企业“不参会不理事”也是最优反应战略。占优战略的存在以及它与合作解相悖的事实是导致社会两难的根本原因。
2、大小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
关键词:人口信息;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79-01
一、意义和目的
人口信息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职能部门工作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工作,发挥着为各项公安业务工作提供最基础支撑的重要作用,事关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大局。加强人口信息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开发出一个基于J2EE的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职能部门对当地人口信息的管理。目标是开发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满足职能部门对人口信息的管理需求。
二、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法―找出该课题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现状找出适合解决我国人口信息管理的途径。
2.文献研究法―根据课题意义和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取相关资料。
3.功能分析法―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通过社会调查得出该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
三、人口信息的软件开发设计
通过“一口采集,多条使用”,“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动态维护”,建立条块共享的人口数据库,使职能部门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方式,充分利用基层人员工作网络优势,建设集中维护管理的人口个案数据库,整合和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利益导向、人口决策支持等涵盖人口和计划生育全部业务的应用系统,建设与公安、卫生、教育、社保、民政等相关部门人口信息共享平台。
1.工具及技术介绍
开发语言:Java
开发工具:MyEclipse 8.5M1
数据库:Oracle 10g
WEB服务器:Tomcat 6.0
系统结构:B/S
设计模式:MVC
技术关键点:JSP、Javascript、Ajax、Servlet、Javabean、Struts2、Proxool
2.性能需求
(1)健壮性―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
(2)易用性―提示清晰、操作简单易学。
(3)可移植性―能适应不同的操作平台,可方便移植到其它系统环境中正常运行。
(4)可扩展性―在结构上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便于将来的功能扩展和维护。
(5)兼容性―不易与其它软件起冲突。
(6)界面友好、美观。
3.基于J2EE和MVC设计模式的B/S结构
4.数据库中表的设计
本系统一共用到了9张表来存储相关信息。
(1)人口信息表(person)
(2)系统用户信息表(yh)
(3)角色表(js)
(4)户口表(hukou)
(5)行政区划信息表(xzqh)
(6)派出所信息表(pcs)
(7)街路巷信息表(jlx)
(8)详细地址信息表(xxdz)
(9)审批信息表(sp)
5.通用模块设计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开发,相应的减少代码量,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在设计过程中把一些常用的代码提取出来,封装成公用类,需要使用时直接调用公用类,这样更加符合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
本次开发所用到的公用类:
(1)操作数据库的类
(2)对输入参数校验的类
(3)CSS、DIV样式类
四、统筹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人口流动形态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也在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新问题,不断冲击着以往的管理机制,对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提出新的要求。随着人口数据库开发技术的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而软件开发技术不但会跟随IT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它自己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将提高人口管理开发软件系统的能力。
1.各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可随时查询本部门上传信息,掌握总体情况,也可查询其他部门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和利用。指导基层卫生部门及时对已婚育龄群众提供孕前、产前优生优育检查指导,开展预约安排住院服务。公安部门可以利用人口死亡信息、婚姻登记信息和出生信息,加强户籍管理,打击犯罪。人口计生部门可以通过平台信息与上报信息的比对、分拣和汇总,核查出生人口瞒漏错报和已婚育龄妇女瞒漏报情况。
2.建立部门间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标准统一、数据规范、互惠互利、共享共用的人口基础信息平台,是新形势下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性措施,是提升全县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是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的重要规划内容,是构建数据资源中心的重点,是推进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所在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想适应周围的经济环境,它需要跟与它有利益关系相互依存的其他群体处理好关系,而为了维护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稳定存在,企业需要踊跃自主的对社会责任进行承担。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了重要作用。企业无休止的追求利润容易使社会本身的调控能力紊乱,从而诱发一系列不利于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在很大程度上对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观念进行强化,使企业将社会责任当成义务来看待,推动企业对相应社会责任的承担,使企业树立较好的商业道德方面的意识,强化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平发展,让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来进行生产和经营。
二、目前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不足。某些企业,因为对社会责任缺乏认识,没有充分领会它的重要性,对社会责任的含义认识片面,或存在理解不清的情况。这就使得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它们还处在资本积累这一阶段,企业追求的目标还局限在企业所有者获取利润最大化上,他们将社会责任看作是阻碍企业发展的负担,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与长期竞争力之间的联系。还有些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弃社会责任于脑后,不惜污染环境,制造假货,甚至牺牲员工利益。
(二)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误区。现代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实践时往往存在以下误区:一是企业提交的社会责任报告过于形式化。我国因受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践行社会责任的启发,为了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国内的企业也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然而国内企业的履责报告经常避重就轻,甚至弄虚作假,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二是企业把社会责任片面化,有些企业将慈善责任作为全部的社会责任来进行实践,例如有些企业的慈善事业做的非常好,为社会捐赠了不少物资,但在进行慈善捐赠这一社会责任时他们却无视法律法规,剥削员工,制假作假。这是严重歪曲社会责任的行为,它不利于健康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所在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政府监管不力。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时间并不长,我国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太完善,公众、企业甚至政府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比较淡簿。国内的政绩考核都是以经济建设作为主导,政府部门也因对企业效益和创税收入的过于关注而将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给忽视了。再加上约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约束问责机制,导致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于形式化。
(二)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道德规范缺失。由于我国现阶段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不健全的道德规范,致使某些企业投机取巧,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也导致企业采取非经济手段进行市场竞争而无视企业所应履行的相关社会责任等风气的盛行。因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在成长和发展阶段缺乏外界扶持和帮助,从而使得这些企业更加以追求利益为目标,获取利益的迫切心理让他们更加无视社会责任。所以民营企业处于资本积累时期时,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所出现的问题便会尤为突出。
(三)多数企业员工缺乏维权方面的法律意识。由于近一时期,全球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人们迫于生活压力而安于工作现状,又由于多数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并不高,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他们对于工作环境安全与否缺乏判断的能力,对自己的工作是否对健康有所危害毫不知情。这导致了多数人在知道自己因工作造成了身体损伤或知道自己得了职业病时,最佳维权的时间通常已经错过了。以上众多因素造成了企业无视社会责任风气的盛行。
(四)部分企业经营者重枧利益逃避社会责任。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正处在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多为劳动密集型,多数企业的管理层与经营者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他们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负担,这导致了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甚至对员工的自身安全问题都不闻不问。有些企业还通过降低工人工资,非法增加工作时间来缩减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企业责任提升策略建议
(一)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引导企血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的行业规范,但法律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一些企业容易钻空子,出现逃避管理规范和部门执法不严等问题。若想推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就需要通过道德观念的引导和法律制度的约束两者共同作用来实现。让这些企业明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它的义务,也有利于企业自身长远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企业在以利润为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通过政府有效激励措施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对于社会责任履行的好的企业,政府可适当给予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也可以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补偿,借此对企业进行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虽然不能直接为自身带来经济效益,甚至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但却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地位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扶持鼓励,企业只有在盈利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政府的支持鼓励尤为重要。
(三)通过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监督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需要其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推动,还需要通过宣传和监督,在全社会制造出好的社会舆论。政府应诙借助媒体的力量对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那些企业进行大力宣扬,对这些企业的相关领导进行表彰,通过这些将它们的影响力扩大化,使这些企业的领导更具有荣誉感和成就感。
(四)通过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在督促企业履行它的社会责任时,政府需成立一些监管部门,同时对政府的管理人员进行一系列培训,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政绩意识,让企业行为监管的力度得以强化。监管部门应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能对不良企业进行包庇,更不能因政府与企业有共同利益关系而对企业逃避责任置之不理。尤其是不能发生政府包庇甚至协助企业实施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企业能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以及核心竞争优势的具体表现之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不仅需要企业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正确认知和自律承担,同时也需要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更需要政府和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管,这样才能通过多方齐心协力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长三角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蜕变为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准的发达经济区域,这里有太多的变化等待去理解,也有太多的教训需要人们去吸取。
沪苏浙各有千秋
从经济发展模式来看,长三角地区存在的问题和所谓的中国模式存在同构性,比如过于强调投资和出口驱动,粗放式增长的弊端十分显著,消费引擎的作用近年来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比例依旧严重滞后。而同为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发展模式又有重要的区别,辨识这些差异意义重大,可以为经济发展思路的转轨提供重要借鉴。
上海发展更多依靠的是区位和政策优势,金融,贸易,运输,房地产是其关键性行业。但由于长期的行政地位的优势,上海所有制改革严重滞后,一些重要领域依然由国有企业主导,国有企业份额在经济体中比例很大,在市场化程度方面严重不足,也缺乏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这种经济结构导致上海经济发展缺乏内生活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和其作为一个经济核心城市的作用严重不匹配。俞正声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候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上海出不了马云”,这个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因素就是国有主导的经济结构,这是一种扼杀创新的机制。
而以苏州、无锡、常州等为代表的苏南模式,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加工为主,这其中尤其以苏州最为明显,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都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外资为主的产业聚集,这些有着一定科技含量和外资企业为主的特征,经济总量庞大,但是和本地产业缺乏有机融合互动,带动的经济增加值不多。更重要的是,这些开发区的设立和外向型经济结构的形成,往往和地方政府畸形的招商引资有关,其竞争力建立在压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环境的对价基础之上,这对依赖于本地土地资源或者劳动力资源的人群,利益获取空间有限,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后果是,苏南诸多城市中,民众财富增长缓慢,而环境的代价却往往由他们承受。
浙江的发展模式,依靠私营企业,依靠市场化,依靠分工体系形成了一个个小型产业带,比如绍兴的轻纺,余姚和慈溪的塑料,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五金等等,这些市场内生的经济和产业模式,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三十年发展下来,浙商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实际上在全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是企业家能力的输出者,在这点上,上海和江苏可以说望尘莫及。当然,浙江经济发展模式同样带来巨大的环境代价,并且也面临市场的饱和以及产业升级瓶颈。
因此,区别江浙沪不同的发展形态,结合一般的经济发展理论,可以得出的经验借鉴是,上海需要进行重大的产权改革;而江苏则需要约束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强大角色,某种程度上向浙江学习,相信无为而治的市场理念;而浙江的经济升级,同样需要借助上海的国际视野,彼此各自优势的融合互惠,是市场演变的必然需要,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纠正政府角色错位
与上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是如何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在中国现有行政架构下,政府角色错位是普遍现象,而因为优良的发展绩效,长三角诸多地方政府角色错位问题被发展光辉所掩盖了,而在原有发展模式遇阻,经济社会生态升级之际,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政府从经济领域中淡出。
原来的考核体系下,经济发展构成政绩的主要权重,因此地方政府向来是经济发展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无论是开发区的规划,产业政策的制定,招商引资任务的落实,甚至到重点企业的服务,都有看得见的“手”的痕迹。
政府之手给行业带来的伤痛,尤以光伏行业最为典型。作为光伏行业的先驱,无锡尚德最早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施正荣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但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关爱之下,价格信号失真。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企业家失去了市场敏感性,无锡尚德扩展过快,接连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承担了巨大的市场损失,无锡尚德被迫破产重组,而施正荣也成为一个悲剧人物。与无锡政府相类似的是,常州、苏州等多个城市政府纷纷以支持高科技企业为名,推进光伏产业,给光伏企业各种额外优惠待遇,比如土地、税收和各种政府补贴。这种政府介入的后果是,企业家们失去了判断市场前景的能力,各种投资纷纷涌入,光伏行业从产能稀缺到产能过剩,价格暴跌,整个行业起伏如同过山车。
光伏行业的震荡和政府干预的相关性,经过业界和媒体的传播,容易被公众所了解,而另外一些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其后果相对比较隐蔽,需要一定的学术知觉才能辨识。2008年以来,长三角都市圈内各个城市都背负起了巨额债务,仅仅无锡一个城市就超过了6000亿。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各种平台公司,利用政府信用,向银行系统借贷或者发行债券,发行理财信托产品,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源,而这些政府平台的投资项目,往往是形象工程,超前的市政工程,甚至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从政策后果来看,政府控制的众多企业的形成和入市,一开始就形成了对市场的某种替代,注定是低效率的,导致整个经济体资源配置的扭曲。长三角都市圈内庞大的政府债务,已经给后续发展投下巨大的阴影。
进入2014年以来,经济前景阴影重重,如果不约束行政权力在经济中的畸形角色,那么长三角很可能跌入发展中的陷阱。
公共治理水准亟待提升
政府从经济领域中退出并回归到公共管理,才是其恰当的基本角色。而从公共管理角度来说,地方政府需要提供一个均等化,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在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品质。在一个区域之内,如果公共服务千差万别,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所谓的都市群一体化则无从谈及。
根据《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地方政府需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统筹建设城乡供排水、供气、供电、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和区域性防洪排涝、治污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总的来说,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地方政府还有长足的提升空间。
很遗憾的是,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长三角都市圈内依旧承接着计划经济时代和行政分割下的遗产。就长三角频密的高速公路网来说,不但建造质量参差不齐,车道设计和流量不相匹配,道路交通标识缺乏人性,江浙沪之间电子付费彼此联网也是最近的事情。
像出租车服务这种最平常的行业管理规范,同样反映了显著的公共服务差异。出租车管理并不是一个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项目,相比较而言,教育、医疗、治安、公共卫生等等显然更为重要,不过窥一斑而知全豹,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实在不能让人满意。
要改变和提升政府公共治理水准,涉及一系列的行政体制改革,涉及地方政府运行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这些改革和变化,不但需要上层的压力,也需要来自民众的压力。对于居住在长三角区域的居民来说,切忌因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而沾沾自喜夜郎自大,以长三角的区域优势和经济条件,居民们理应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而公共服务的改善必须在民众压力下才能发生。
公众参与度待深化
民众施加压力的方式就是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笔者对江阴华西村关注多年,华西村的演变轨迹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样本。
华西村号称“天下第一村”,集体资产年产值超过500亿,人均财富几千万,村民家家住别墅。但是在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管制下,华西村普通村民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和政治参与。集体资产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吴仁宝家族。而另外一方面,华西村同样面临巨大的转型陷阱,庞大的集体产业结构落后于市场变化,而一些没有任何经济合理性的投资项目在不断吞噬着他们的财富,华西村村民的财富面临重大风险。
虽然程度不一,但是在长三角很多地区,类似华西村的病症同样存在,但由于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通道的关闭,表面的繁荣蒙蔽了大部分人的心智,居民们对潜在的巨大威胁或者浑然不觉,或者无动于衷。如果留意部分城市的标语,人们会发现几乎各个城市都喊出了“走向世界”的口号,但无论是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居民,都对如何走向世界缺乏必要的理解。经济发展上的单向突进,公众在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方面的贫弱,可能导致分配不公,导致利益结构固化,压制社会的竞争和创新能力,走向发展中的陷阱,和国际重要都市圈的距离越来越远。
要约束政府,重要的主体当然是居民,在这个意义上,本地的居民必须通过观念更新,通过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转化进入现代社会。而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是,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公益机构、社会自助组织等都需要大量发育,这种多中心多角度的社会自治形态,是长三角都市圈必然要走的路径。
重视文化资本
从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就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重心之一,人才辈出,文化荟萃。人们都不难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人们常说,越是地方化,才是全球化。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层面彼此浸润的共生关系。以长三角都市圈内的不同城市群来说,如果千人一面,各个城市都是高楼大厦,交通马路,这种一体化模式显然抹杀了城市个性,不符合一体化的内涵。长三角都市圈的各个城市,现在急需激活各自的历史传承,独特文化内涵,形成差异化和个性化。
长三角都市圈升级裂变,依赖于一个开放的和不断融合的文化体系,这其中包括以现代化,国际视野,和现代市民素养为主要因素的海派文化,以义利并重,注重实效的浙江商帮文化,和讲究耕读传家,诚实守信的苏南文化等,再加上各个城市独特的文化传承,共同构成了一幅立体的文化画卷。
发挥文化优势并没有统一路径,发挥各个城市各自文化传承,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文化是需要自觉的,只有通过观念的不断碰撞,只有更多的个体萌发,才能有更多的人群投入到文化事业中。文化会形成新的身份认同,替代原有的地域和城市认同,这样长三角地区就不再是一个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区域,而是某种独特的自主的文化综合体,只有这种文化独特性,才能赋予一个都市圈独到的生机,在世界都市群里获得特别的身份。只有文化上的兼容并蓄,生生不息,才能形成都市群共通的社会资本。
政府的角色是提供自由的文化空间,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让市场和公众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一、人力资源规划
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公共组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区别在于双方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不同。公共组织管理主要定位于公共利益,对社会和公民负责,向社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以实现最大化公共利益的目标。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考虑的是公共性,所有人力资源规划都是以公共性为基础进行的。企业管理主要定位于经济利益,对股东和员工负责,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通过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换取利润,以实现盈利,为股东带来回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所有人力资源规划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
二、招聘与配置
1.招聘渠道与方式。公共组织人员的招聘主要是通过国家各级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形式进行的,有一套完整的报名、笔试、面试流程,一般都在固定时间、地点进行,因此公共组织的人员招聘渠道与招聘方式比较固定。相对而言,企业人员的招聘较为灵活,可以通过招聘会、广告、中介、校园招聘、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方式多种多样。
2.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在招聘中,公共组织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方面,这可以从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看出来。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一种通才的考试,对应试者的要求首先是高度的政治意识,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大部分岗位都要求应试者的政治面貌为党员,其次才是考核相关行政知识,这与公共组织主要定位于公共利益是相关的。
企业在招聘中首先考虑的是人员的能力,主要着眼点在于应聘人员能否为企业创造相应价值,对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更高,一般不会对应聘人员的政治意识、素养方面提出要求。
三、培训与开发
公共组织一般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的内容一般是倾向于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如:国家政策法规、公共行政知识等,培训形式一般是采用讲授式,难以保证培训质量,更重要的是,公共组织没有对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调研,导致不能按需培训,培训内容不能在日常工作中起到实际效果。这些都说明了公共组织对人员培训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企业方面,对人员培训有足够的重视,因为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企业提高经济利益的保证。规模较大的企业都设有培训专员,有完善的培训体系,所培训的内容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论证确定的,能对员工日常工作中起到实际作用。企业的培训多种多样,使受训人员对知识能够充分吸收。
四、绩效管理
虽然我国现在的公共组织在借鉴古代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公共组织的特点,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考核体系,但严格来说,这套考核体系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度框架较为粗犷,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考核。
公共组织现在运行的考核体系,主要是针对公务员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工作作风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过于抽象和单一,标准过于笼统,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绩效管理。而在企业管理中,由于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企业将绩效管理视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其有足够的重视,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都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定薪定级的重要依据。
五、薪酬管理
1.薪酬结构。公共组织人员的薪酬结构一般为固定工资加福利的形式,薪酬比较固定。而企业员工薪酬结构一般为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形式,奖金浮动较大,因此,能充分反应员工的工作成绩,更能对员工的工作形成有效的激励。
2.工资来源。公共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属于国家征收税款的二次分配。而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则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利润,这于员工的工作业绩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机构编制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机构编制信息化要紧紧围绕创新体制机制,以优化配置党的执政资源为宗旨,以促进机构编制核心业务为导向,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机构编制部门业务(以下简称“编办”)的有机融合,着力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一、机构编制信息化的设计方法
(一)分析编办的职能使命。
编办的主要职能有:研究拟定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研究拟定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审核各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改革方案,协调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分工,审核政府各部门以及垂直管理部门、派驻地方机构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审核政府工作部门设置、人员编制和下级地方各级机关人员编制总额,研究拟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审核直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方案,审批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
编办的使命是:优化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完善国家管理职能的部门化分配,通过科学制定部门“三定”规定,推动政务部门不断深化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提高其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问题的能力和效率,促进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和现代公共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编办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实现的目标。
1、编办面临的社会问题的突出表现。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体现了党的执政资源配置与国家管理职能的部门化分配的科学性程度不高。
2、社会问题突出表现的相应根源。
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公共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中央地方事权划分不够合理,“三定”后的监督约束。这体现了政务部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问题的有效性不足。
3、编办自身存在的症结问题。
不能客观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不能准确和及时把握所有政务机构运行中有效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实际情况;不具备“三定”、“改革”和“法制化”所涉及的科学化的专业知识体系;不具备“三定”和“改革”这种具体行为的相关专业标准、规章、法规、法律等规范化和法制化条件;不具备高效实现运行机制的获取、处理、利用上述现实复杂问题和专业领域知识的信息能力。
4、根据对象问题解决程度提出政务目标。
总体目标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完善相关部门的部分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
5、根据自身问题解决程度提出业务目标。
业务目标是:在理顺监测分析、行政执法、宏观决策、内部管理、外部协同、政务公开等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强化监测分析的信息能力,适当加强宏观决策的信息能力。
二、机构编制信息化的建设内容
基于对编办职能使命、问题目标的分析,提出机构编制信息化的主要建设,概括为“一个平台、三个支撑、两个保障”。
(一)建设机构编制综合业务平台。
在利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现有信息系统基础上,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开放共用的机构编制综合业务平台(包括业务应用、业务协同、决策支持、机关办公和管理四类),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建设改革、管理、法制化“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提供信息支撑。主要有六大方面:
1、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面。
建立舆论分析和引导系统、改革研究辅助系统、改革效果评估系统、公众建言献策服务系统,重点在改革的战略性研究、舆论引导、社会参与、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加强,提高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科学化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面。
建立事业单位规范管理系统、舆论分析和引导系统,重点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分类管理、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加强,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科学化水平,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3、在职责资源配置方面。
建立职责配置分析系统和履职评估分析系统,重点在发现职责配置中存在问题、职能动态管理、履职评估等方面进行加强,为科学化配置职责资源,解决部门职责交叉、职责缺失、权责脱节等问题,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
4、在机构资源的配置方面。
建立机构设置辅助决策系统,重点在机构设置管理、机构违规案件的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加强,为科学化配置机构资源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促进政府机构合理布局。
5、在编制资源的配置方面。
建立编制总量分析系统、编制调配辅助决策系统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评估系统,重点在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加强,实现对编制规模的评价预测、编制资源的灵活调配和违规案件的及时查处,促进编制资源配置的科学化、规范化。
6、在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方面。
建立机构编制管理法制保障系统,促进机构编制法律法规体系、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健全,促进编制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综合约束力。
(二)建设机构编制管理信息资源库、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系统和机构编制部门网站群。
1、建设机构编制管理信息资源库。
机构编制管理信息资源库主要包括机关和事业法人基础信息库(与法人单位基础信息资源库衔接)、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库、日常办公信息库和基础信息库。在此基础上,以中央编办和省级编办两级数据中心为主体,实现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为逐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奠定数据基础。
2、建立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系统。
提供网上名称注册、解析、查询比对、安全监控、统计分析等服务和手段,有效提高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站的权威性、可信度和认知度。
3、建设机构编制部门网站群。
以中央编办的大型综合性网站为牵引和依托,分别形成内网、外网业务系统平台的统一入口,为实现部分机构编制业务网上办理、有关机构编制的政策法规和权威信息统一、信息公开一站查询、公众建言集中反馈、社会舆情及时跟踪等提供支撑。加强网站的集群化管理,有效整合机构编制网站资源,形成相对一致的网站运行和服务规范,可以扩大宣传功效,正面引导舆论,方便公众参与。同时,应着力提升网站群应用服务水平,增加网站多媒体移动终端版本,增加适合智能手机和其他手持终端的网页展示和播放方式。
(三)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管理规范体系。
1、完善信息安全体系。
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电子身份认证体系、网络信任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应用安全服务系统、综合安全监控防御系统、保密管理系统和安全运维系统等。
2、制定管理规范体系。
通过顶层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研究技术规范和管理指南等,确保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标准性、规范性和开放性。
三、总结
根据从社会问题分析根源和症结的需求分析方法,规范电子政务设计过程,提出机构编制部门的相关信息化建设任务,以中央编办和省级编办为主,范围覆盖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如能如设计内容完成,到“十二五”末,在业务成熟度和信息化融合度上赶上或超过其他信息化程度高的部门,彻底改变机构编制信息化水平滞后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沈洪子.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
在我国,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绩效评估考核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行政机关为对象的绩效评估考核已由目标责任制拓展到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效能建设、行风民主评议等各种形式,但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在制度、机构、程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行政绩效评估考核的内涵、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行政绩效即政府绩效,也可称行政生产力或政府生产力,指政府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向公众提供有效服务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与获得的组织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比率。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行政机关的工作实绩与成效进行评估考核,是政府微观层面的组织绩效评估考核,既评估考核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绩效表现,又评估考核行政机关在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绩效表现。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涉及面广,内容多维,方法多元,是一个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
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绩效。要提高绩效,必须首先了解和评估考核现有绩效水平,就要应用科学的方法、标准的程序,对行政机关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行政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行政绩效评估考核能够促使行政管理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它具有计划辅助、预测判断、监控支持、激励约束和资源优化等多项功能。
从国内外实践情况来看,当前行政绩效评估考核体现出以下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1、绩效评估考核的制度化、法制化。绩效评估成为对行政机关的法定要求。美、荷、日、英、澳等西方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和管理规范,使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成为重大改革方案的组成部分,凭借最高行政首长的政治支持和主管部门的预算配置权来推进组织绩效评估。为了有效实施法律和制度,多数国家还确定了独立机构,负责对绩效评估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协调,并有选择地独立对一些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避免部门自我评估可能产生的“报喜不报忧”和评价失准现象。
2、绩效评估考核的规范化。行政机关的职责和工作性质千差万别,为了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必须提炼出基本规范。国外大多用“四E”作为总要求来建立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规范和标准体系,即经济(Economic)、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公正(Equity)。在此基础上,各国制定了相对比较具体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
3、绩效评估考核中强调公民导向。绩效评估考核是推动公共部门承担责任的一种有效机制。因此,坚持公民导向成为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实践中的重要发展趋势。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强调以人为本,以公民为中心,以满意为尺度。公民是政府机关所进行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最终承接者,对行政绩效最有发言权,公民参与原则是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具体做法有:在绩效示标设计上体现外向特征和多样化的满意度调查,民间组织对政府部门进行独立评价和审视等。
二、推进行政绩效评估考核的必要性
1、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估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政行为。一些地方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以及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等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与传统的绩效考评导向不无关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理念的巨大变革。如何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在行政机关的日常行动中,用正确政绩观引导机关管理和创新,不仅需要进行思想教育,更需要进行制度上的设计。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念上的新的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制度,解决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公务人员行事准则和工作方式,从而推进机关管理改革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内在要求。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政府的投入产出、政府行为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价,确定问题所在,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同时,随着体制改革,政府职能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许多社会经济事务,政府将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行政绩效评估考核以其评估结果为这种变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所以说,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对于促进民主制度的建设,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3、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有助于加强行政能力,提高机关管理服务水平和机关工作绩效。改进绩效必须首先了解目前的绩效水平是什么,某一阶段的绩效评估结果有助于确定下一阶段的指标,并依此合理配置资源。此外,行政绩效评估考核中的绩效指标有助于管理目标的分化。在行政工作走出计划而进入实施阶段后,绩效评估考核为工作中的监督提供了信息支持。另外,从系统组织整合理论角度看,通过整合绩效评估考核,解决考评过多、过滥问题,改进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可以优化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弥补一些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总之,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有助于在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绩效意识,从而把提高绩效的努力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
4、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有利于推进责任政府建设,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通过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可以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形成行政机关与公众、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绩效评估考核是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向公众展示工作效果的机会,展示成果能赢得公众对部门机关的支持。同时,展示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监督。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垄断性群众无法选择,而绩效评估考核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其特点是评估考核过程的透明和信息的公开,把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做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无疑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和参与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工作,同时也是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由“暗箱操作”到“阳光行政”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绩效评估考核并不只是展示成功,它也暴露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不足和失败,这并不一定损害机关部门的信誉,相反,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向公众公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示其为提高绩效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有利于克服公众对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偏见,建立和巩固对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信任。
三、推进行政绩效评估考核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新干县在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将目标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政务督查、机关民主评议评价等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模式,进行了局部的综合化、系统化。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强化各级行政机关的效能意识,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为目标,以加强思想、作风、制度、业务和廉政建设为内容,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科学配置行政管理资源,优化行政管理要素,改善行政运作方式,改进行政机关工作作风,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构筑起机关效能保障体系的系统平台。
新干县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机制创新,涉及领域广阔,内容丰富,对机关部门绩效表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综合式的评估考核。首先,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以首问责任制来改进服务态度,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服务承诺制来规范管理和服务要求,以限时办结制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以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以否定报备制、一次性告知制来提高服务水平。第二,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实行“四条禁令”,严格依法行政,同时优化管理要素,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第三,开展效能投诉,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第四,强化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纪律,开展机关民主评议评价和股级干部测评来强化公众导向和民主监督,同时,开展效能督查和产业督查,紧贴政府中心工作,保障政令畅通。最后是科学规范绩效考评,将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内容纳入全县综合评价考核,并逐步加大权重,考评结果与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联系,增强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对提高机关绩效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开展的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其主要问题:一是绩效评估考核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分散在多种管理机制中,造成有多少项工作就有多少项评估考核,出现“滥考评”现象。二是绩效评估考核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尚未形成一种法治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和体系。三是还没有建立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往往将经济指标等同于行政绩效的评估指标。四是绩效评估考核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绩效评估考核的主体主要是上级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社会组织还没有真正成为评估的主体。五是评估考核的操作过程没有规范化和程序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的存在形式主义。六是评估的方法多为定性方法,较少采取定量方法,多为“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而对行政绩效的持续性测定较少。七是评估的过程缺乏透明度、公开性与公平性,缺少媒体监督。
当前正处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引入行政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有助于推动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推进行政绩效评估考核工作。
1、建立行政机关分类分层次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实现绩效评估考核的长效化。绩效评估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绩效评估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配套、操作易行的评估体系。这一体系既要关注政府机关的总体部署、战略目标和规划,又要选择适当的绩效评估考核模式,体现分部门、分项目、分层次、分地区特点,还要建章立制,建立绩效评估考核报告制度、问责制度、奖惩制度等。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具体应包括:评估考核指标体系、评估考核方式体系、评估考核程序体系、评估考核组织体系、评估考核制度体系、评估考核信息系统等。行政绩效评估考核体系的设计从长远看应致力于建立一套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有效的绩效信息的提供,引导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从预算的高度约束和提高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推动公共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
一、政府部门组织文化应有的精神内涵
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的特点,在公共管理领域,现代民主主义法治观念主张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和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用法律形式加以固定。为了加强依法治政,我国出台了《行政法》、《公务员法》等,为保障政府责任的履行提供了制度保证。历史和实践还证明,防止政府公务员由“公共人”蜕变为“经济人”,切实保障公共利益与公民权益,必须德法并举。我国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也是有效治政的战略之举。
JP3政府不同于企业,它是建立在公意达成和人民授权的基础上,并以社会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公共职能。政府依法管理公共事务,不以市场取向或利润、营利为目的,其目标是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因此,政府的组织文化中必须吸收、反映和代表国家、社会及公众的要求②。那么政府部门组织文化的精神内涵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1、“忠诚公正”是组织文化的基础,是组织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2、“文明服务”是组织文化的方向,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风向标。3、“敬业奉献”是组织文化的灵魂,是组织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4、“沟通合作”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组织活力的要素。JP
通过建立先进的组织文化,可实现以下功能:一是强化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身利益,更考虑组织利益;二是增强整个组织的稳定性,文化像一种黏合剂,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三是文化能够引导和塑造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从而保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齐心协力。这是组织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一个功能。
二、政府部门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现实中,政府部门组织文化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组织文化的作用往往“失位”甚至“错位”,比较明显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需求逐渐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增多。一方面,这扩展了人们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价值多元化的日益扩展也使得人们对基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人们在诸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供给中感到无所适从,原先持有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所以,现实中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开始被打乱,在很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基本的原则。从法官集体招到警察摔女婴,从一次次拉低公众心理承受底线的个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心的变化和社会矛盾的摩擦。利益的多元、价值观的混乱以及社会阶层的固化,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国民心性的蜕变,并对社会底线伦理构成严峻的挑战。
JP3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公务员的价值观有两个层次:一是底线性价值,即自由平等、诚实守信、法制意识,这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基本价值观要求;二是导向性价值,即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理想性目标。实现这两类价值统一也是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要求③。JP
(二)组织文化务虚化。严格地说,中国文化是一个比较“务虚”的文化,我们古代的圣贤教育,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教育,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文化里先天不足的是,我们讲道德,却忽略了法制;我们讲圣贤,却压抑了人求知、求变的个性;我们讲亲情,却形成了家族观念,变得保守、排外,比如中国人讲老乡、同学关系,其实就是这种家族观念的体现。中国的政府要向国际的、现代化的政府靠拢,不能完全依靠所谓的传统文化。我们说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但是我们发现,“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讲过了,方向明确了,规划也有了,但是学习型组织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工作人员仍旧不能自发地寻求合作,仍然只停留于静态的工作、重复性的工作,员工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的程度仍旧很低,大多数人还在抱怨工作的无味与劳累。
(三)管理体制单向化。JP3我们的行政部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的组织习性使得大家习惯了领导下任务,下属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这样一种固有的模式。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样的单向命令模式难以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更勿论创造性了,一般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已;二是这样的体制层级观念严格,下属即使有异议,受文化牵绊,一般也不愿挑战领导的威信、违背领导的意愿,容易导致“一言堂”。JP
大体上来说,公共部门仍在延续着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以事为中心,强调组织权威和个人服从,人应该绝对服从领导、组织和工作需要,侧重人力成本控制考虑;管理层次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把人看作完成组织目标的工具,强化对人的控制,这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背道而驰④。
三、政府部门组织文化的构建措施
构建组织文化实质就是将政府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管理制度中,体现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在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影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进政府的可持续发展⑤。我认为构建先进的政府部门组织文化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规章制度:政府的核心理念能够落实,最重要的应该体现规章制度中,使干部职工的行为能够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如外勤工作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危机管理规范等。还要有一定的奖惩机制,最重要的是激励的制度,将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引导到主流价值观上来。
(二)领导垂范: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理念必须反映到日常工作和决策中,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做下属效仿的榜样,同时需要换位思考,尊重合理的意见,将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如我区实行的干部驻夜制度,每天需由领导带班,故领导的驻夜天数是普通干部的3倍,切实向广大成员传达了爱岗奉献的组织文化理念。
(三)树立典范:为了实施和贯彻组织的文化,需要有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树立典范、表彰宣传优秀人物可以让其余人感受到切实的影响。如我区把在平凡岗位书写动人篇章的区检察院女检察官楼若林树为典范,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四)宣传培训:要有效地传播组织文化,共享价值体系,也为了让干部职工切实参与到组织文化中,就需要建立畅通而多样化的宣传载体。如内部网络、报刊、论坛、博客等,利用这些载体经常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传播媒体既需要政治化的,也需要个性化的。如我区目前推行的党员微博、“80、90”微型党课、青年先锋论坛、文化墙等,都是较受认可的宣传教育载体。
(五)沟通机制:为了及时地反馈工作情况、组织成员的情况,沟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如民主生活会、领导接待日、思想动态分析会等。高程度沟通是一种趋势,能及时地发现矛盾、解决冲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也给沟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微博、微信、QQ群等信息媒介让沟通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愈加顺畅。
结语:组织文化是是组织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政府部门的组织文化表现为明显的公共性,反映和代表国家、社会和公众的要求。现阶段政府组织文化还存在价值观多元化、单向管理等问题。现代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我们通过各种具体措施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甬江街道办事处)
注解:
①JP3谭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JP
②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③石伟:《组织文化――复旦博学.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④徐京跃:《李长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华网,2006年。
⑤JP3黄维德:《组织行为学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8页。JP
参考文献:
[1]谭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2]JP3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JP
[3]石伟:《组织文化――复旦博学.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JP5徐京跃,《李长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华网,2006年。JP
[5]黄维德,《组织行为学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本文作者:汤鸿黄安永朱新贵工作单位: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物业管理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综合,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业服务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服务人员也越来越多,但其中多数来自下岗转岗职工,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高学历人员占据行业人数比例太小,造成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2、“质价不符”导致物业服务满意度较低围绕着物业管理质价不符的矛盾迅速上升,业主对物业管理越来越不满意。随着业主的消费权益及参与意识的觉醒,要求物业管理质价相符、物有所值。但是,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不了解,不清楚物业管理应该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也不清楚自己该承担什么责任,服务到什么程度的服务标准不清楚。3、物业服务收费难且不规范从物业管理产生的那天起,“物业服务收费难”就一直困扰着物业服务企业,造成物业管理收费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不到位;规划建设环节遗留问题,业主存在侥幸心理;国家法律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等。另外,物业管理收费还存在不规范行为。尽管国家颁发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但是各地物价主管部门没有严格实施,当地收费标准又不见出台,服务收费没有做到有章可循,由此导致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4、业主委员会作用未完全发挥作用由于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组织建立难度大、业主委员会运作缺乏经费保障、业主委员会的人员素质得不到保障、对业主委员会缺乏有效的监督等原因,导致多数业主委员会的运作效率比较低,有效作用发挥不够,少数业主委员会行为尚不规范,有乱作为情况。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自治组织,形式松散、责任重大,未能与物业管理的发展同步成长起来,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形成。5、物业管理的招投标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当前全国各地大城市基本建立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开展了一些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但从实际效果及外界反映,并未达到国家颁布的《招投标法》的目的。主要表现在:物业管理招投标普及率不高,行政领导、企业单位干预大;物业管理投标市场化程度不足,暗箱操作,压价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招投标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太多、成本太高,对微利服务企业压力过大,企业缺乏积极性;物业管理招投标示范文本缺乏,一些单位不规范定位,使物管招投标缺乏公平、公正性。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1、本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许多地方的物业服务普遍存在监督缺失、质量无法保证,出了问题物业服务公司与外包单位互相推诿,逃避责任;专业化市场的培育、专业机构的成长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综上所述,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一体化与专业化并存的局面。2、服务由粗放式向菜单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进入到设施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业管理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物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菜单式服务应运而生,这种方式扩大了业主的自主选择权,业主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和承受能力选择服务项目,物业服务也将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并且随着设施管理传到中国,未来中国的物业管理也将步入设施管理时代。3、物业管理师开考,准入制度实施对我国物业管理的影响物业管理师制度对我国未来物业管理模式影响:品牌企业将高度重视物业管理队伍的人数和质量;物业管理师可以注册物业管理公司,担任企业领导;物业管理师作为职业经理人,接受物业管理企业的雇佣,从事专业物业管理活动;物业管理师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合伙注册“物业管理师事务所”;物业管理师可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受雇于业主委员会。4、《物权法》实施将会出现业主大会资质管理,并从社会上聘请专业化公司实行管理从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规定可以看出法律既允许业主自行管理也允许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管理,这就会产生不同的管理现象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委托各专业公司管理,也可将物业管理委托给小区内拥有物业管理相应职业资格的业主进行管理。当然,还可将各项管理服务委托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5、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强对物业管理规范和引导,品牌化、专业化特色服务凸显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公共物业安全、秩序以及城市的发展。而物业服务公司又是一个的特殊的民事主体,它一方面根据服务合同对业主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还担负着对公共物业安全及秩序进行监管的职能,而且是全体业主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法律意义上的一种转换。业主与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也不可能独立处置或面对因这种公共管理而产生的关系或后果,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置身干事外。政府应利用法律规范与行政监督等方式推动物业管理沿正确方向发展。通过立法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以及物业使用与维护的监督和管理。这样物业服务企业在发展中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规模、效益型增长转变,这就驱使一些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向品牌化企业的方向发展,品牌就变成了企业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以品牌争客户的时代到来,将使物业服务企业合小为大,合弱为强,做响品牌,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综上所述,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自1981年诞生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对社会、经济、环境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不可否认,物业管理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制约着行业获得更大的突破与发展。但这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产生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道德与法治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必将会得以解决,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将不断发展壮大,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朝阳行业”。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原则
1.审慎原则。
近年来,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结余规模日益庞大,基金监管压力日益增强,如出现问题势必会给国家安定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由此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应当提升对社保基金的重视程度,以严格的监督,审慎的态度,检查监督社保基金,确保基金的完整、安全、保值增值。
2.法制化原则。
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宪法》、《社会保险法》为根本,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辅助,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权威性、独立性,最大限度的保护基金的安全及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坚决制止一切干涉基金监督检查的违规违法行为。
3.科学性原则。
为更好的监督检查社保基金的营运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社保基金监管机构应当采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严密、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监管指标体系,不断提升基金监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发挥更大的“稳定器”作用。
4.公平公正原则。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要按照客观、平等、公开的原则,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及科学手段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基金的经办机构、管理机构及投资运行机构进行检查监督,杜绝违规违法的现象发生。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主要内容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金监管组织体系的建立,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设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指标体系,确立监管原则,建立运作规范、监控有效、管理科学的基金收付、投资运营体系,确保监管执行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人民民主诉求的提升而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对基金的各方参与机构给予行政、法律监督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维护广大参保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安全有效长期运行,进而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安康。
三、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特殊性及必要性
1.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特殊性。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运用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依据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依法进行筹集,对参加社会保险的参与者因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所给予的社会救助和津贴的资金。因此,社保基金的监管也就赋予了国家行使政府公共职能的角色。社会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不具有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国家为了维护统治给予人民的一种公共权益,为了保证权益的长久稳定,需要社保基金的坚实支撑,由此,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长期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险是全民参与的保险,具有积累金额大、涉及面广、时效性长的特点,随之而来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也就赋予了重要的角色,是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保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国家发展、人民利益关系密切。
2.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具有明显的不同,商业保险作为商业机构,在市场环境下具有趋利的天生倾向,面对社会利益敬而远之,这一问题对商业保险机构来说是普遍存在的,面对社会大众权益的投资回报明显低于商业保险的投资回报要求,催生了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根据所有权、运营权、监督权的不同,将基金的征缴、经办、运营牵涉到的不同类型主体予以分离并相互制约,从而分化运营带来的风险。加强社保基金监管,首先是国家管理的需要。社会保险基金是百姓的“养老钱”,百姓的“养老钱”出现问题,将会对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导致民心不稳、社会动荡。其次,是为了确保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执行,准确有效的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营运状态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实际与预期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分散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风险,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最后加强监管有利于遏制侵害社保基金的不法行为,减少基金的损失,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及营运机构的严肃性和自律性。
四、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体系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险组织体系日趋成熟,社会保险监管体制渐趋完善,规划统一、执行有序、管理规范。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政府财政、税务、审计相关部门参与,社会舆论监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同时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科技手段进行监督管理。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参与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政策。负责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
2.财政监督。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财政收支管理的“大管家”,对社保基金安全负有重大监管责任,是主要监管者。财政部门不但管理社保基金专户的预决算、支付、结余情况,还要对各项社保基金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每一笔社保资金的安全完整,责任重大。
3.审计监督。
我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负责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社保案件日趋增多,社会对社保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民众的参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作为国家民生建设的重要部分,社保基金的安全显得更加重要,由此,社保基金审计已经成为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
4.社会监督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基金公正性的外在要求。
关键词:服务营销;民生档案;高校
基金项目: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青年课题(编号:qn2015-35)
民生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党的十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注重民生档案工作,积极探索档案服务民生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高校档案管理办法》也对高校档案含义、高校档案发展的目标和宗旨、管理体制、民生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民生档案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
一、树立民生档案服务营销理念
民生档案是涉及民生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在服务民生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真实记录,是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民生档案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活动中形成的,它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具有较强的查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而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了解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顾客服务需求而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服务营销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高校民生档案工作也可引入服务营销的理念,坚持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民生档案资源,并对民生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从而及时、准确地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开展民生档案需求调查研究
开展需求调研是做好民生档案服务营销的重要前提。高校的民生档案涉及高校档案的方方面面,比如党群、行政类中涉及民生的政策性档案,财务类中与民生有关的重要原始凭证,教学档案中与师生紧密相关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学生学籍等许多重要的档案,人事档案中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学历、学位、工作经历、职称、工资、社会保险等。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高校民生档案建设的真实需求以及当前档案羁龊痛嬖诘奈侍狻T诖嘶础上,档案部门可以进一步明确高校民生档案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不断拓展高校民生档案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类需求。
三、重视民生档案工作人员培训
在服务营销中,人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对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技艺要求很高。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实质上就是保管和提供档案资源为学校和社会服务,因此,做好民生档案服务,就需要加强档案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技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增强服务营销意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满足日益增多民生档案服务需求。同时,要根据异质结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民生档案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引进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等专业人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也应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其设置岗位津贴,并对其工作职责、考核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四、完善民生档案服务体系建设
服务营销是营销管理深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组织在新的形势下赢得优势的新要素。为了更好地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建设,作为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档案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统一的标准服务体系和制度保障。对涉及民生事务的单位,加强指导督促,切实做好民生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进一步优化归档流程,努力提高民生档案归档的工作效率,确保民生档案及时建档、齐全完整,管理高效,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加强民生档案数字化建设,本着亲民、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积极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档案,搭建民生档案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可以通过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主动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推送民生档案服务信息,提供网络预约查档等服务,满足广大师生的民生档案利用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民生档案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同时,加强档案信息管理规范,明确民生档案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防止民生档案中私人信息泄露,导致侵权、伤害师生利益的现象发生。
五、发掘高校民生档案文化内涵
服务营销注重以服务导向、质量和价值观等要素构成的文化建设。档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凝聚,是文明的产物,文化的源泉,也是人类遗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民生档案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开发利用。比如可以深入挖掘优秀教师、杰出校友等在学习工作中所形成的具有价值的文字实物、影像资料等,搭建师生民生档案资料库,既可以为学校校史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还可以开展各类民生档案的宣传展览,发挥民生档案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强民生档案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借鉴市场营销的理念,面向市场开发高校民生档案文化纪念品等,提升档案文化的魅力和经济价值,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服务营销正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满足这种需求的可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共服务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因此需要结合高校实际,围绕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借鉴服务营销理念,积极拓展档案服务渠道和范围,着力在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上下功夫,为加快推进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建设,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