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3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县域经济;问题;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95-02
一、我国县域经济现状及特点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约有县级行政区划2860多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人口约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占全国GDP的50%左右,全国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可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脉络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确地认识县域经济的特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特点:1.各地区差异性显著。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条件的不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性;2.与农业联系紧密。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囊括各种经济类型。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区分为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和各种混合经济;4.政府主导性明显。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而处于政府执政关键地位的县域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必然由政府严格控制;5.对自然资源及环境依赖比较严重。如陕西省的神木县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煤炭产业在当地经济中比重较大。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当前我国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规模及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11年评出的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中,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分别有29个、26个、24个、8个进入榜单,占据87%,并且大部分位于榜单前列,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超中、西部地区的县域。
2.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观念落后,过于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和GDP的增长。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过去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以资源的大量低效率耗费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
3.“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很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热情很高、力度很大,却不同程度存在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倾向。有的地方甚至以统筹城乡为名,强征农民的耕地改为建设用地,往城里统筹,损害农民的权利。
4.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短缺,技术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含量低,缺乏资金支持。而于大城市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比较好,绝大部分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纷纷涌去,导致县域经济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5.当前我国很多县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缺乏自身的区域特点,缺少特色主导产业,没有充分发掘本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间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很多县域的中小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位于产业链的低端。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发展中、西部县域经济的政策力度和决心,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县域要抓住机遇,学习和借鉴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迎头赶上,缩小地区差距。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应在已有基础上再接再厉,同时加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县域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同时要积极促进县域非农产业,特别是个体经济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3.加快我国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尤其要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发展县域经济要做到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切实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
4.加大政府对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优化经济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农业贷款门槛,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努力引进人才,以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留住人才,让人尽其才。
5.大力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把握区域分工带来的机遇,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上,将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功能的一个集合体,也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支撑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下,研究和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从而实现整个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1]高宏彬.县域经济发展及其评价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3.
[3]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7(07).
[4]王军,张蕴萍.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县域经济;绩溪县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切经济活动离不开土地这一基本物质生产资料,县域经济发展是否可以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与否。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特别是城乡发展失衡这一突出问题,需要从宏观上对土地利用做出统筹安排。绩溪县要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突出“东向发展”、“一主两翼”和“三区一廊”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快速对接周边经济体,着力增强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促进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
一、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
1.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特点
(1)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
县级处于市级与乡(镇)级之间,是城乡的结合部,既是政策的落实者,也是具体措施的制定者;既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能源的输出地;既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承接转移区,又是带动农村发展的科技示范区[1]。绩溪县位于安徽省的皖南山区,地处古老的宣州和徽州之间,俗称“宣徽之脊”,是全国科技先进县、农村电气化县和造林绿化百佳县,县域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不断增强和提高。
(2)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如受行政体制约束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投资理念薄弱,融资困难,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等影响,呈现了“农村性与城市性并存、地域性与层次性并存和综合性与不平衡性并存”等特点。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立足本地优势,保护利用特色土地资源,依靠特色,培植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本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以茧丝绸、畜牧、经果林、徽菜原料、中药材等五大产业为基础,一方面以资源禀赋优势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以岭南为山核桃林基地,岭北为蚕桑基地和岭中为林木基地的区域性农业经济三板块的格局。同时,在华阳镇部分地区和瀛洲、扬溪等乡镇发展城郊农业,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特色旅游,把绩溪打造成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2.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性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一级类用地的结构由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停地发生动态变化,这种变化若不加以科学引导和控制,就会使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绩溪县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呈现山地多、耕地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效衔接
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制定调整,必须以县域的土地利用现状为根本依据,弄清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土地类型和具体用地类型的供给情况,要充分考虑国家大的分区环境和政策思想,切实保护耕地,严守上级政府下达的各类用地指标,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打造自身土地利用结构[2]。
(2)土地利用结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
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驱动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其次,它能够通过面积限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再次,它能够形成土地利用框架,对城市的不良扩张起到很好的抵御作用;最后,它能够使土地利用层次分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方向的形成特色经济[3]。
二、县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因素
1.县域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土地调查需要按照土地利用类型中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标准,对县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摸底。2005年绩溪县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土地总面积111637.08公顷。其中:农用地101769.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16%;建设用地2861.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6%;未利用地7006.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8%。此三大类土地的变化依然呈现着农用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趋势。从“十二”小类土地面积变化统计来看,未利用地与农用地中的基本农田与园地减少的土地面积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
2.县域生产与生活的需求预测
近年来,绩溪县三大产业产值稳步提升,二、三产业比例逐年提高。根据绩溪县的经济发展趋势与人口走向,未来的土地需求依然是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用于二、三产业的生产和城市人口居住。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是通过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提高建设用地面积,并通过增减挂以及提高农业用地的质量与集约利用程度,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通过土地整治,盘活存量土地,进行土地储备以保证既能维持耕地面积不减少又能增加建设用地的效果。
3.县域自身与政策环境分析
绩溪县地处黄山、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县内地貌组合复杂,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兼有,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有利于实现土地差别化利用;作为宣城市面向长三角的南大门,绩溪县受惠于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带来的多重政策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绩溪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旅游经济强县”,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徽菜之乡”称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正以扩大开放和融入苏浙沪为主战略,以加快新型工业化为主体,以旅游经济和生态农业为两翼,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分区+指标+政策”的模式规划土地
绩溪县土地结构制定调整既要紧紧围绕宣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不超出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要切合实际的给所辖乡镇下达具体指标。指标分解应根据不同土地类型有所区别,对临近城市边缘的乡镇要多给予建设用地指标,对离城市边缘较远的乡镇多给予农业用地指标,当然这其中需要因地制宜的调整,譬如城市郊区的肥沃土地就不能轻易的流转为建设用地,要考虑将其进行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搞生态观光农业[4]。
三、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维护
1.巩固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
新一轮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已经获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明确从2012年4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以经批准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数据库为依据,并就纲要的法律性做出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这就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巩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行政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县域经济发展能够在规划期内,建立起有效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有序发展[5]。
2.在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寻求自身维护
县域土地同样稀缺,一旦耕地比例、交通用地比例和饮食住宿用地比例确定,就能够形成自身的土地利用结构框架,从而维护自身发展。绩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一个产粮大县,今后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耕地以确保其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地位不动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因此绩溪县要对自身做准确而长远的定位,立足于第一产业的外延拓展与自主创新,为将第三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生态县”,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县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管理和优化技术调控,达成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相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和污染物自行消解的生态产业群落,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结构、功能、形象崭新的生态经济运行模式,促进资源潜力强化和环境功能改善,确保县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绩溪县于2004年9月生态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此后被确定为安徽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基地。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绩溪县域的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趋势和生态脆弱性得到了改变,生态功能有了一定的增强,山区的生态结构、功能和景观明显改善,生态稳定性正在恢复,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种功能有所增强,为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4.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督体系
为了保障土地利用结构不被破坏和随意变更,就要将科技利用到土地利用的监督体系中。进行土地利用结构恶化的预警监测,运用“3S”技术,遥感于天空,定位于地上,管理于网络,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进行土地利用状况监测,重点监测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对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风吹草动”做到有的放矢的现场勘查,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能充分维护土地利用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2]於忠祥,樊骋.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J].中国集体经济,2006(6).
[3]袁丽丽,黄绿筠.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1).
[4]杨晓敏,刘爽.小城镇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关键词:产业转移 县域经济 金融支持 金融深化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战略已经逐步向县域经济侧重,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乏力,进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的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对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川是我国的西部大省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在面临产业转移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金融深化不足、县域金融支持能力不强的弱势,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支持需求的上升和供给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金不足、外流严重的情况越来越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好产业转移带来的金融发展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互动发展,对于提升地区软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一轮产业转移及其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
产业转移是一种产业层面的企业或企业集群进行的跨地区或跨国家迁移行为,本质上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而使生产能力在空间上转移。无论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还是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产业转移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对承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国际经验表明,能否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关系到后发地区经济能否实现“起飞”,产业转移也是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转移同样可以从国内产业的发展来考察。当前,相关产业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构成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并呈现出显著加快的趋势。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一是规模大。从产业转出地看,仅2010年东部地区需要转出的总产值近2万亿,从承接地来看,2006年初以来,四川省无论从承接的东部地区项目数量还是总产值都迅速增加,且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加快。二是产业类型多元。此次向四川等中西部省份转移的产业中,既有外向型产业,也有内需型产业。三是产业转移由大型企业主导。此次产业转移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呈现出组团式转移,更有某些产业呈现出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四是政策环境逐步优化。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四川等省市积极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本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提升。五是县域经济在此次产业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四川为例,此次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给四川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广阔的市场为依托,四川近年来在承接初级产品加工、配套和市场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内的县域资源丰富,不管是特色农产品,还是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分布都相对集中,且存量丰富,这对于其发展初级产品加工业是优势因素,也吸引大批东部产业的转移。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则有利于广阔的县域经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增长,未来的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据测算,四川地区预计未来几年的消费增长率将达到年均9%,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这些优势要素资源的存在,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广大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将可能由此起飞,不仅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也可以积蓄力量,促进县域经济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产业转移还将为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发展的互动机制
区域经济学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县域范围内特殊的区域经济形态,它连接了城市和乡村人口,沟通了城镇和乡镇经济。县域经济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县域金融也是一种区域金融范畴,但区别于城市金融而存在,指的是县域范围内金融。它具体涵盖了县域金融机构及其业务、金融市场等的范畴。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县域金融具有业务种类少、经营机构单一、市场不发达等特点。
作为两个系统,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开放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会决定县域金融的发育程度,而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县域金融的及时有效支持,可以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县域经济的发展则会促进县域金融业务的延伸和多元化拓展。从这个意义上,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可以呈现出一种良性的耦合态势,即彼此协调发展,在互动中相互提高。反之,则会出现偏差。从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历史的关系,四川县域经济不发达,客观上无法与县域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态势,且二者的运行机制存在偏离。因此,解决四川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之间的不相符问题,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是促进四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对于四川而言,新一轮产业转移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为促进县域金融发展提供条件。首先,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园等的建设将产生大量的信贷资金需求。一方面,四川广大的县域地区在承接转移企业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随着相关企业在四川县域地区的投资加快,其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需求也会加大。其次,产业转移为优化四川省县域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批优质企业和客户到来,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可以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除了县域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会批量增加,本地化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将会发生变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良好,分工协作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开展产业链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改善风险控制和管理。另外,随着县域范围内优质企业的落户,贸易融资等特色金融服务需求增长,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升,也有利于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完善。再次,产业转移还将带动四川省县域经济体系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县域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的金融服务市场空间将是巨大的。
四川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着“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两种不同模式。前者是指金融发展的供给先于需求产生,认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自主性,金融发展实际上会对早期经济发展产生支配作用。后者则主张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导致需求产生的结果,金融发展只是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以四川为例,其县域经济近年来获得了高速增长,进而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大量需求,金融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当前的金融供给由政府主导,进而也支持了经济的发展。
从现实来看,受金融危机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的信贷增量明显不足,这与当前的经济呈现较高增速的状况不适应。另外,从贷款结构看,贷款的期限结构呈现中、长期化趋势。在贷款的投向结构上,明显存在过度支持大企业和大项目,而对县域工业经济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同时,当前县域金融发展中的涉农贷款比重非常低,县域经济的农村金融服务趋于弱化,这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并非是有利的。因此,从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来看,当前处于地方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地方金融发展的单方面支持阶段,县域金融尚未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强的支持作用,二者的互动性明显不足。
当前,四川的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首先,银行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存贷差逐年扩大,但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又没有增加。企业的融资困境束缚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当前银行贷款集中投放趋势明显,风险逐步累积,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又无法改善。再次,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的盈利方式,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外地区的投放冲动不断增加,而投放到县域内的广大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很低。这些都表现出当前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
就具体原因来看,四川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县域内有效资金需求的不足,使得存贷差款向外部流失的状况明显。二是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存在缺失,银行的惜贷状况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设置高额抵押物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贷款瓶颈。同时,金融中介机构有待发展。三是微观经济主体及市场发育不足,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低,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另外,自身资本积累有限,无力进行抵押,也就无法获取贷款。因此,从整体来看,当前四川县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战略
从整体而言,四川的县域金融发展滞后,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从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出发,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个运行机制需要人为调控,以实现良性的互动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县域金融创新是必然选择。县域金融创新的主要思路是进行县域金融体制和业务的创新。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要强化县域金融的地位,创新县域金融体系。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四川省内的县域政府要主动成为金融体系的外部服务者,积极创新县域体系,扩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一方面,要根据县域发展水平,适时制定地方经济政策,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县域主导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大对涉农贷款支持力度。
其次,完善信贷机制,促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立。在信贷投入方面,形成提高县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正向激励,适时建立贷款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进四川县域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良好信用环境的建立,发展中介机构,促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尽快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和制度,并积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
最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以促进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当前,四川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持续而有效的支持,通过健全县域金融组织,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才能有效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二者的互动。同时,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发展中,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能够加快县域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县域金融发展与政府支持研究[J].问题探讨,2010
2.张润林.刍议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失衡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7
1.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
1.1.1按照地理区位因素分类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例如丰富的矿产、森林等进行规模型的发展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有效持续发展。该种发展模式典型分布于我国山西省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而发展的县域经济。
(二)区位优势性县域经济。
区位优势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依靠地理区位,临近大型甚至特大型城市。在这类城市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的承托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化现象,最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此类发展模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三)区域人文优势型县域经济。
区域人文优势性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丰富的人文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经商的历代传统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此类发展模式最为著名的是温州、宁波一带的民营经济。
1.1.2按发展程度因素分类
(一)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是指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也曾面临拖累整体国家经济的不利局面,通过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改变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率,同时及坚持市场选择、政府主导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趋于稳定。
(二)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是指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发展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发展分布不均(例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明显好于中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偏向于资源型经济,同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高和再开发力度不足,导致严重的资源破坏以及环境问题的出现。
1.2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表明,现如今中国城乡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相比较之前的人口普查数据,出现了城镇人口比例上升,农村人口比例下降。而在农村人口中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劳动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现如今劳动力广泛积聚于大型城市,县域经济出现劳动力相对短缺的现象,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三大产业比例协调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如何正确的协调三大产业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会决定此类县域经济的发展结果。同时,县域经济的不同分类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三大产业的比例不同。所以如何正确的协调三大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2.1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重新分配的结果,导致的是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镇集聚,是一种渐向的人口流动过程。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较明显的表现为:①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镇;②非农产业的集聚化现象日渐突出;③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地区内传统农业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下,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大生产化时代到来。
2.2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如何完成资源的再整合以及农村城镇的建设问题都是艰巨的难题。与此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对于整体经济以及局部经济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全局的意义。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状况低于全国总体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又面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面对种种农村经济的问题,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对于经济全局的作用尤为突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在发达国家历史经验上,通过“市场机制、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城乡一体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现有的城乡差距,同时对于经济的整体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因地制宜的选择重点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市场的决定作用,去发挥潜在资源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微型经济体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逐渐进入了农村,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的再组合改变了以往的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状态。农村居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传统农业特色产品进行整合,实现了大生产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有些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利用农村劳动力、地租廉价的优势,进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2.3农村城镇化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3.1农村城镇化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在带来这些城市繁荣的同时,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城市管理以及交通等诸多问题。久而久之,随着这些特大型城市的成长,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问题,这些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再次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然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在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的发挥下,县域经济亟需大量的劳动力承接由这些特大型城市转移来的相关产业,此时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加速的同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涵盖面包括城镇和农村两个主要的方面。在城镇这一块,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城镇面积的扩张,大量的占用农业用地,建设工业园,发展工业,这样的建设确实可以保证经济的发展,但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县域经济产业的协调有着巨大的作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直都是依托传统的农业维持基本生计,农业城镇化的建设,市场机制的进驻,可以为传统农业的大生产提供可能,通过各种资源的重新整合,因地制宜的发展相关传统农业,带动经济要素的发展,实现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江西省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3.1重点产业建设现状
江西省余干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物产丰富,毗邻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在传统农业当中,渔业和水稻种植业的比重占据明显优势。所以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当中,渔业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于余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几年余干县渔业和水稻种植业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同时在发展中又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传统农业的突破: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渔业的发展在政府引导下的改变技术的基础上,顺应市场机制,积极向大型城市供应淡水鱼,取得了较大的收获。渔业在“科技入户”的指引下进行“数字养殖”,从鱼的品种、水质的监控、投放鱼苗的时间的选择都进行精确化。乌鱼的池塘养殖面积达到8470亩,黄鳝网箱养殖达到6310箱。同时,乌鱼的死亡率为2.9%,较先前年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水稻种植业方面,余干县也在推进科技种植,运用地理GIS技术对土壤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政府加以引导,推动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的问题: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一环,渔业和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同样存在发展难题。首先,在科技入户上面临技术交流困难的难题,由于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不足,相关技术的传递上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次之,农村现有人口中,比较易于接收新技术的青壮年由于外出务工,在技术传达度上不甚理想;最后,对于传统农业的相关经费存在短缺现象,致使渔业和水稻种植业者生产积极性不高。
3.2余干县县域经济新兴产业布局现状
余干县在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对城镇布局进行了规划,在黄金埠镇建立了工业园区,工业园的建设是基于黄金埠发电厂建设发展的工业园区,现如今,已成为涵盖医药、电力、建材、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开发等行业的综合园区。综合相关因素不难发现,黄金埠工业园区的建设有以下几点优势:交通便利,运输便利:紧邻济广高速,并有江西省第一条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与之相连,距离南昌昌北机场和景德镇机场仅一小时车程,距离江西省道路交通枢纽城市鹰潭仅3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抓住大型城市的转型契机,积极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大型城市纷纷发展高科技密集型产业,纷纷向内地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时机。利用自身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集中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积极承接服装、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些举措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难题的同时,对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兴产业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余干县政府在努力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通过“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实施“均衡教育工程”保证农村优质教育、实施“教育阳光工程”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上述工程在很大意义上有利于解决人口素质问题,同时,为了保证相关产业的技术专业难题,余干县加大推进“职业教育”,县政府投资500万元,兴建了6000㎡的县职教中心,有力的解决了相关产业的一线工人缺乏的难题。
3.3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所在
城镇化布局呈现混乱局面,造成较严重的房屋浪费问题。余干县在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当中,采取的是以工业园的发展为中心,临近县城布局新兴产业,带动城镇化进程,而远离县城的农村地区依托自身资源,促使传统农业市场化转型,推向市场。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临近县城布局新兴产业出现了城北、城西、城东各种工业园兴起,但又未能长效发展的尴尬局面,废旧厂房出现搁置现象,同时工业园附近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长此以往,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经济资源的再开发不足,三大产业平衡度依旧不足。在余干县的农村城镇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当中主要着力于解决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问题,对于第三产业这种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产业的布局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余干县在城镇化建设初期强调要建设成为“省会城市南昌的后花园”,在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之后,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致使现如今三大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日趋明显。
四、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
4.1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分析
4.1.1江西省婺源县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江西省婺源县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兼带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县域经济类型。从历史资料来看,婺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潜在经济发展因素——旅游经济,使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5%(现价),财政总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调查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而作为婺源县支柱产业的的旅游业更是达到全年接待旅客41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000万元,综合收入10亿元的成绩。
4.1.2安徽省怀宁县农村城镇布局发展县域经济。
安徽省怀宁县自1998年县城搬迁以来,进行了怀宁县开发区的建设。到2014年上半年,怀宁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9.8亿,其中税收收入6.94亿,增长15.8%,规模工业增长值46亿元,增长13.5%,全社会规定投资61.9亿元,增长20%。现如今,怀宁县开发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的建设上进行分期建设,一期规划建设综合园区,二期规划建设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等专业园区,三期规划建设新型建材、新兴能源等专业园区。在开发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全面建成、企业驻满、拉开框架”的步骤进行,同时交通网络、学校、广场等基础设施完善,逐渐形成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典范。
4.2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关键词】 广西;县域经济;财政政策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给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广西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3851.72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0.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7.18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26.79%。广西县域经济已由原来“一、二、三”的传统产业结构转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初级阶段格局。县域投资规模不断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一批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与投产,为县域工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广西采取非常政策,化危机为转机,县域投资增长强劲,年度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4 031.6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县域投资总额占广西投资总额的70.6%,县域平均投资总额44.3亿元。91个县(市、区)中,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的有32个县,比2008年多19个。其中玉州区、鹿寨县、右江区、兴宾区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虽然广西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县域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经济实力不强,发展速度较慢
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到2009年,广西没有一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有22个县区GDP总量不到30亿元,经济总量最小的那坡县GDP总量只有10.5亿元。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县域平均经济总量仅为江苏的10.5%、山东的13.4%、浙江的16.2%。二是发展速度慢。2009年,广西县域生产总值增长13.3%,比江苏(19.02%)低5.72个百分点,比山东(13.72%)低0.42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广西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整体发展落后,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与县域经济发达的江浙等省比,优势不明显。
2.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
2009年,县域经济总量前20位的生产总值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3.4%,固定资产投资额占39%;而后20位县的生产总值仅占7.6%,固定资产投资额仅占9.5%。经济总量最小的那坡县与最大的玉州区的差距由2008年的148.5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170.4亿元。从人均GDP看,2009年最低的都安县仅有4 102元,比县域平均水平低8 200元,而2008年低7 219元,差距呈扩大之势。主要受广西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县域招商引进的资金、项目大多落在交通、资源等条件较优越的地区,偏远山区、资源贫乏的地区招商引资滞后,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
3.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支持乏力
2009年,广西县域财政收入347.73亿元,仅占广西财政收入的36%,县域平均财政收入3.82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有平果县,最低的凤山县只有0.76亿元。而同期县域一般预算支出为782.81亿元,占广西财政支出的48.3%。主要是广西多数县缺乏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支撑,高附加值产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此外,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乏力。2009年,全区金融机构贷款7 268.4亿元,其中投放到县域的贷款只有2 200亿元左右,不到三分之一。因此,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成因
一是政策性制约。宏观限制性政策对县域经济的硬约束,国家出台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产业政策,客观上制约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县域发展效应的边缘性,县一级从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受益较小;而开支政策具有强制性,导致县级财政捉襟见肘。二是生产要素供给的制约。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导向的双重作用,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集中,使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以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广西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与全国比较,明显落后。农田水利灌溉能力、农村道路通畅通达能力、城镇设施建设等跟不上经济发展形势,尤其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基础建设还是很落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就多数县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而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使财政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没有投,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
(三)农业及民营经济落后,县域经济缺乏特色
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四)支柱产业薄弱,工业化程度底,城镇化进程缓慢
当前,广西多数县以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为主,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形成强大的支柱性产业来支撑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的集聚力较弱,特别是小集镇服务功能不齐全,非农产业不发达,城镇化进程缓慢。
三、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措施
(一)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加强县际间二级公路建设,进一步扩大县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二,按照广西区政府的部署,加快南梧、桂梧、桂广(桂林一贺州一广州)等连接粤港澳出省的高速公路建设,为广西出省、出海等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2.加强电力等能源基础建设
一要继续抓好县域电网工程,努力提高各县供电能力,确保县域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二要加快大电站的建设,尤其要积极支持发展火力电厂,这不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业发展机会,而且能缓解广西近年来供电紧张而影响全区经济发展的局面。三要扶持县发展小水电,并给予上网售电的政策优惠,提高地方投资开发电力的积极性,弥补当前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
(二)加大财政对农业的倾斜,建立支持县域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1.探索县域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振兴县域农业经济就要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构建具有优势的主导产品与主导产业。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提升区域内资源密集型、比较优势不强的大宗农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推动农业优化升级,形成包括“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农户、“农产联”+企业+农户在内的多种类型的产业组织,实行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
2.加大财政支持贫困落后地区产品开发的力度
落后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受交通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与市场接触,结果是依傍“金山”却过着穷日子。贫困地区要摆脱落后,需要政府积极地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如“国定贫困县”的西林县,与广西大学制药厂合作,利用丰富的山姜资源,开发出“姜晶”保健饮品;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县,开发出“巴马神酒”等长寿系列产品。除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开发支柱产品外,政府还应为地方产品上市提供便利条件,一方面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专业市场;另一方面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他们参加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交易会(如南博会、广交会等),或建立地方产品网页,以展示地方特色产品,争取使本地产品尽快打开市场销路,实现“脱贫”目标。
(三)走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1.走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方面要立足现有产业发展,瞄准地区内市场需求,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引进与科技创新,从配套项目做起,逐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同时加快建设临海重化工业基地,依托港口、资源、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集团,高起点、大规模地加快沿海钢铁、船舶修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临海重化工业发展。
2.推进产业集群及经济园区建设
(1)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第一,依托县域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按照生产价值链的规律,依托本地地理资源、人文背景,形成特色,依托某一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并集聚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第二,优化县城投融资体制,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离不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金融支持,应建立区域重点产业集群的投资基金,吸引社会投资,稳步推进产业聚集投资,引导产业集群发展。(2)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据统计,广西“十一五”期间,年产值100亿元的园区由3个增加到15个;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强优企业由11家增加到30家。因此,根据广西的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领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高水平工业园区要抓好几点:一是明确各类经济园区的发展定位。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和国外知名企业经济技术合作。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构筑新型的园区行政管理体系,为入区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二是依托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东盟工业及商贸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加工贸易。这样形成特色鲜明园区,面对东盟市场,大力吸引东盟各国投资企业入桂发展加工贸易,将发展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 统筹城乡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把推进城镇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议事日程上,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办法到位。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以“1211”工程为切入点,使城镇、村庄成为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要制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区域内各县市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工;规划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与生态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以项目建设和发展非农产业为载体,努力构筑企业发展、城镇拓展的双赢机制,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五)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步伐
作为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扩权强县”经历了从试点到以法规形式稳步推进的过程。浙江、广东、湖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按照放权给政策的原则,抓住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一关键推进体制创新,为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广西已将武鸣、柳江、兴安、阳朔、岑溪、容县、都安、德保、桂平、凭祥等10 个县(市)列为自治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要加强对试点县的指导,确保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尽快铺开,以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2010年广西经济年鉴.
[2] 苏进球.高水平打造工业园区[N].广西日报,2009-03-05.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县域经济差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13-02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总量的增长过程,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进的过程。同样,县域产业结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不仅支持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
1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库滋涅茨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第一产业总是处于最主要的地位,之后,随着年代的延续,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②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当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后,也将处于不断下降之中;③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出发点,按照产业的贡献率大小进行分类如下:
Ⅰ类: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Ⅱ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Ⅲ类: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Ⅳ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Ⅴ类: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按照库滋涅茨的规律,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的规律是:ⅤⅣⅢⅡⅠ。
2 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特点与县域经济差异的关系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按有关统计年鉴,得出1998年和2010年的产业结构比重及类型。然后将产业结构类型与湖北省县域经济类型及分布区位综合,再结合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整理出下表。
3 湖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998―2010年,湖北省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演变特点与县域经济差异之间形成的关系:
3.1 产业结构类型与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值序位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2010年,产业结构类型与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如上表所示,在8个发达县中,除鄂中的天门和鄂中的枣阳的产业结构为Ⅲ类外,其余都是Ⅱ类,8个县域的经济综合实力序位都位于前十位;代表落后县域的4个鄂西县域的产业结构分别为Ⅲ类、Ⅳ类和Ⅴ类,它们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由高到低排序为42、43、49和58位;从较发达县域到一般县域,产业结构类型从Ⅱ类到Ⅳ类依次更替,相应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由第11位演变为第36位。
3.2 产业结构上升到较高级类型的县域,它们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值及其序位基本处于上升状态
(1)发达县域中的鄂东汉川、麻城两市的产业结构由Ⅳ类上升为Ⅱ类 ;同时,鄂中的当阳、钟祥也从Ⅲ类提升到Ⅱ类,这些市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主导工业部门突出,如金属冶炼、机械电子、纺织、建材行业都具有相当优势,它们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值和序位一直处于前几位。
(2)较发达县域主要分布在鄂中及鄂东地区,除沙洋县外,其余五县(市)的产业结构均有上升。其中鄂东的赤壁和武穴,鄂中的石首和枝江均由Ⅳ类变为Ⅱ类,发生了跳跃性的质变。鄂东区两市以武汉市的大工业为依托,鄂中区两市以荆州、宜昌的优势产业部门作动力支撑。如荆州的轻纺工业,宜昌的水电能源业和旅游业。这四个县级市的乡镇企业都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迅猛,特别是建材、食品、服装业表现更为突出,鄂东两市的经济综合评价序位分别由第12位、第16位上升到了第11位和第13位,鄂中两市则由第17位和第19位上升到了第16位和第17位。另外,黄梅县从Ⅳ类升为Ⅲ类,县域综合评价序位也由第26位提高到第21位。
(3)一般县域主要交错分布于鄂东和鄂西地区与鄂中地区。在鄂东区内部,鄂东北的产业结构明显优于鄂东南:鄂东北的红安、大悟、安陆三县均由Ⅳ类上升为Ⅱ类,这三个县域的产业结构各有特色,专业化优势明显,技术层次较高,如红安的卷烟、食品和机械业,大悟的建材、矿业,安陆的纺织、建材、冶金、机械业。因此,红安、大悟、安陆三县的经济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由第32、第34和第40位上升到第31、第29和第34位;鄂东南区的阳新、洪湖产业结构保持不变,仍然是Ⅱ类和Ⅲ类。代表鄂东南中部水平的嘉鱼县从Ⅳ类上升到Ⅲ类,评价序位从第36位上升为第35位。鄂东北与鄂东南产生差距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鄂东南Ⅱ类、Ⅲ类产业本身上升的空间幅度受限;二是与鄂东南的主导产业为能源、原材料、机械业和食品工业,而这些产业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效益普遍下滑是分不开的。与此相反,一般县域中的鄂西区产业结构正处于蓬勃的上升时期,丹江口、长阳和恩施分别代表了鄂西的北、中、南三个地理方位,能真实反映出鄂西产业的发展变化。1998―2010年,丹江口、长阳和恩施三地的产业结构分别由Ⅲ类、Ⅲ类和V类演变为Ⅱ类、Ⅱ类和Ⅲ类,同时,三地的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从第31、第37和第39位上升为第30、第36和第33位。
(4)在1998年,落后县域中的崇阳、团风和咸丰三县前二个均为Ⅳ类产业结构,咸丰属第V类,2010年三县分别上升到Ⅱ类、Ⅲ类和Ⅳ类。随之,三个县的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由第57位、第63位和第51位上升到了第45位、第61位和第49位。
3.3 产业结构基本不变或处于较低类型的县域,它们的县域经济及其序位处于不变或下降状态
(1)较发达县域的沙洋县从Ⅲ类下降为Ⅳ类,排序也从22位降为24位。原因在于第一产业农业在这县域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而且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尚未真正形成、技术层次较低,在湖北省县域产业分工中相对优势不明显。
(2)落后县域均位于鄂西山区及鄂东山区;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层次较低,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三次产业在湖北省均处于落后状态。从上表可看出,除崇阳和团风和咸丰三县处于上升外,其他五个县域中有4个均基本不变,有一个甚至由第Ⅲ类下降到了第Ⅴ类。这5个县域的排名序位除南漳和巴东分属第42位和第43位外,其余3县在最近几年总是一直排在50名以后,竞争力等级始终处于最低的水平。
(3)神农架一直是Ⅲ类产业结构。神农架以森林工业及相关工业为主,但其他产业均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因此,在县域综合评价序位中,连续几年倒数第一。
4 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
4.1 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增加第二产业比重可以缩小县域经济差异
根据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说明第二次产业变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同时,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中“农”的比重大,在县域经济产业调整中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应该大有可为。
4.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缩小县域经济差异的效用明显
在考察期内,全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大,与在此时期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是相符的;并且对于发达县域,其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幅度也较大。说明未来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根据县域经济的产业特征,继续实施产业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差异的缩小,提升湖北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4.3 加大产业调整幅度,形成特色产业或主导产业,缩小县域经济差异
无论是特色农业、主导工业或第三产业,对缩小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都非常显著,特色或主导产业的选择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区位优势,或通过创新实现“引入与扶持方式”发展;实施产业内调整,优化与升级产业,增强产业链,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凤,李豫新.产业结构视角下的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21-24,31.
[2]宁鑫.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3):5-7.
[3]欧向军,沈正平.产业结构转换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初探――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7(3):31-34.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衡较快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23.0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较快,累计完成46.1亿元,同比增长40.22%,增速高出轻工业31.7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72.43%;集体企业累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3.27%;股份合作企业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0.87%;股份制企业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25.9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16.7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22.43%。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较快,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53%,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工业企业。
2.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1-8月份,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97.37%。前七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1.6亿元,同比增长27.5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3.69%,同比提高9.69个百分点。
3.三大需求拉动强劲。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建设项目投资84.5亿元,占到全部城镇投资的84.6%。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5600万元,同比增长-39%;二产完成投资576470万元,同比增长64.6%,其中工业投资531963万元,同比增长65.1%;三产完成417402万元,同比增长14.4%。1-8月份,施工项目454个,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个。新开工项目413个,增长44个。
——物价涨势温和平缓,消费需求稳中趋旺。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1%,居住价格上涨6.9%,农资价格上涨4.8%,其他类商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所下降.随着物价涨势的日趋平缓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市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前八个月,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30元,同比增长16.6%,增速较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8.2亿元,同比增长15.3%。分销售行业看:1-8月份,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14.8%;餐饮业实现8.8亿元,同比增长21.4%。
——出口需求继续下滑,利用外资形势喜人。1-7月份我市累计完成出口总值3.40亿美元,同比下降12.32%,在前6个月的基础上又下降了9.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1-8月份,外商直接来衡投资7564万美元,同比增长74.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7.1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864万美元,同比增长74.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8.8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体来看,前八个月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良好,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整体经济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如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企业亏损较多、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强化投资导向作用,提升经济发展的后续能力。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放宽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民间和外商投资,在保证二、三产投资的同时,加强对一产的建设投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培植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渐形成一个以主导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服务业全面发展的项目建设格局。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超常规发展 政府规制
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发展却一直呈现一种非均衡状态,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在进一步拉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努力使他们赶上全国的发展步伐。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
欠发达地区县域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受封建社会的农耕文化影响较深,重农轻商,农为本、商为末的理念根深蒂固。历史虽已过去几千年,但县域农民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这显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种植行为处于自然经济状况,没有交换去获取收益的概念,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导向来决定种植行为。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也失去了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低水平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2.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布局不合理
经济欠发达县域大都位于我国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信息闭塞。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不同等的“待遇”,直接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这是不争的事实。受地理和气候条件制约,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种植业占较大比重,种植业中粮食比重较大。同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带有趋同性和滞后性,致使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不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欠发达县域这种传统农业特色,也造成了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产品落后陈旧,竞争力不强,工业发展缺乏后劲。
3.引资、融资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处在我国工业化由沿海到内陆渐进过程的末端,因而在投资环境、引资融资理念、投资效益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以及资金的逐利本性,导致资金大量向县域范围以外转移, 造成县域经济“失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对基础设施建设无力大规模投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基础社会服务设施普遍呈现低水平状态。反过来,基础设施的陈旧又影响外来资金的投入,形成了恶性循环。
4.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规制失衡
大多数欠发达县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潜在影响要比发达沿海地区大得多。政企不分,政府对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直接导致效率低下,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生产要素、经济要素、资源要素等流动性不足。另外,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非国有经济主体的不对称规制,实施政府规制多是按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进行设计与操作的,出发点常常是为了维护已经具有了垄断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而造成了市场结构上的严重“不对称竞争”,导致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发展不起来,企业长期处于一种低效与低水平的竞争、发展之中。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思考
1.坚持“对外开放”战略
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新的增长点,构筑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当前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涌流,特别是南方一些企业计划向北方、西部迁移,主要是看好资源、土地、水电、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欠发达地区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竭尽全力打造投资“洼地”。有目标、有目的地引领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2.坚持“优势创造”战略
我国广大欠发达区域有的有区位优势,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有的则兼而有之。只有充分认识并发掘好这些优势,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因此,要培植、转化、提升、整合和挖掘各种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善于链接和创造区域优势,而优势的创造离不开对县域情况准确把握基础上所做出的准确定位。
3.坚持“重点突破”的战略
要加快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综合实力整体升位,关键是立足县情、着眼长远,实现重点突破。为此,各地要结合不同的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资源禀赋的巨大差异,围绕加大投入和扩大消费两个关键,切实搞好项目建设与关注民生、工业强县与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扩大社会消费需求三个结合,以县为单元,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实现重点突破。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县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集中区域,也是我国国土资源的维护基点。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县域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在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体制和机制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县域实现超常规发展的现实出路
1.破除小农思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由于长期封闭落后及历史等原因,我们与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因此,县域农民要确立新的经济意识、服务意识、双赢与多赢意识,突出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树立经济运营以企业为主、经济活动以价值规律为主的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实现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切要素纳入“经济”的视野范围;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以符合经济规律的思路和举措来经营土地、经营产业、经营技术、经营环境等。
2.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优势产业
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求平衡的产业布局观念,确立新的产业结构观念,以优势产业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因此,在吃透县情,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清优势的基础上,宜重则重,宜轻则轻,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追求“专”、“精”、“特”、“优”, 从而走出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在特色抓对之后,要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努力把产业链中关键的一段做优、做好。
3.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
欠发达地区发展严重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就需要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诚信氛围,规范市场经济。为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根据“到位而不越位、引导而不强迫、服务而不代办”原则,解决“公司办不了,农民办不好”的事情。并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激活市场机制,营造一个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尤其要改善交通和信息、人力资本、市场条件、法制环境、中介服务、政府管理等方面的条件,引导发达地区的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4.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民间资本
欠发达地区县域资金缺口较大,瓶颈制约明显。为此,需要打破单一的融资方式,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债权转化股权、应收账款买断等多种形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组建以主要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包括民间借贷资金参股、为中小客户服务、市场化运作为特征的社区银行,鼓励创建风险投资公司、典当行等多层次的融资机构,引导中小企业正规、合法地进行融资;建议建立多类型的信用中介管理公司, 如信用中介公司、贷款担保公司等, 不仅为金融机构,也为其它部门提供征信、法律咨询和信用担保服务。
5.围绕“三农”问题,推进“三化”建设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首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大中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着力抓好质量与标准建设,形成基地,创出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其次,加快推进工业化。推进工业化应坚持存量优化和增量调整,做到信息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扎实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民营资本、工商资本等投资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总之,着眼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现状,县域经济的发展尤为紧迫和必要。只有切实解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真正振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整体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仲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J].天府新论 2006,(6):58
一、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受制于县域经济资源不够充足和银行业机构信贷集权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县域银行业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仍存在信贷管理体制僵化、信贷要素单一、金融资源利用不足、信贷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和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等方面的问题,有待加以改进。
(一)体制僵化。一是基层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太小。商业银行的企业授信额度及大额贷款审批权限均集中在省分行。如有些行规定:企业首次贷款、所有项目贷款、新增流动资金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50万元以上的个人贷款均需报省分行审批,再贷款指标上收,基层行只能办理全额存单质押贷款和全额保证金信贷业务。基层有好的企业贷款项目也要报批省行,由于贷款权限的上收,造成存贷比例偏低,以峡江县为例,截至2010年6月底,全县银行业机构总的存贷比为54.22%,远低于75%的上限,按机构统计,各银行业机构存贷比均低于75%,最高为农村信用社62.66%,最低为邮储银行1.79%。存贷比例偏低,表明辖内银行业机构资金外流较为严重,大量县域资金没有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县域金融资源利用不足。二是授信管理未考虑地区差异。目前,银行对授信客户遵循:“先授信、后信用”的原则,规定“受信主体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对象统一”未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小企业授信困难,贷款困难。三是信贷程序繁琐。所有银行都规定企业信贷投放要经过信贷准入、信用评级、综合授信、贷款调查和贷款审批等环节,由于贷款程序繁琐重复,延误企业商机。四是信贷约束机制过于严格。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各金融机构制定了严律的贷款制度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贷款回收责任终生制;有的行还提出了“双百”约束措施,即发放的贷款和贷款利息实行百分之百回收率。过严的管理约束机制,无形中给信贷员戴上了枷锁,束缚了放贷积极性。
(二)要素单一。一是贷款机构单一:以峡江县为例,目前全县银行业机构家数为6家,网点21家。银行机构少、类型较为单一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变。服务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具备小额贷款功能的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均未在峡江落户。机构类型单一,市场缺乏“新鲜血液”,从源头上造成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不充分,竞争不足。二是贷款产品单一:目前,县级银行只有简单的信用贷款,品种单一,制约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影响企业的发展。三是贷款利率单一: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没有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确定不同的利率浮动档次,而是普遍执行利率上浮30%,即“一浮到顶”,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的资金成本。四是贷款期限单一:贷款的期限违背了企业的生产规律,银行不考虑企业的生产周期和材料采购的季节性,都采取上半年放款,年底强行收贷的方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环境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信用环境依然欠佳。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困难,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高于监管规定值6.86个百点。同时,新发放的贷款业务出现大量不良,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二是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具备贷款担保功能的公司只有一家,且为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担保市场主体单一,担保能力有限,与银行业机构开展合作受到一定限制。三是中介服务收费过高。表现为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相关评估、抵押、登记收费偏高,并且随意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
二、加快银行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银行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需要从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机构主体、改进信贷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起主体多元、竞争充分、机制高效、环境优良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推动县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
(一)政策推动。宽松的政策有助于市场发展。要推动县域银行业加大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政策层面着手推动。一是上级行要制定灵活适用的管理制度,适度放权。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对有些贷款项目给地方金融机构一些自;对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对一些落后地区可根据发展的需要给予加大支持力度;要减少一些报批程序,提高放贷效率。二是提高县级贷款的比例。要确保县级贷款占其新增存款比不低于60%。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县域新增资金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规定的落实力度,以此督促相关银行业机构重视开拓县域市场。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确保县域金融机构组织的资金应主要用于县域,加快推动邮储银行拓展信贷业务范围步伐,加快信贷业务发展,拓宽邮储银行资金运用渠道。三是加大对涉农贷款的政策补贴,支持和引导信贷资金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流向“三农”领域。四是落实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政策,通过差别拨备政策支持银行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引进机构。机构是市场参与主体,只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才能搞活县域金融市场,提高县域银行业竞争力。为此,地方政府要重视引进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树立引进一家银行业机构,等于为县域经济发展招来了大量资金的思想观念,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着力进行“招银行业机构”。引进新的银行业机构可以采取:一是争取外地城市商业银行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二是寻找发起银行在本地发起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村镇银行;三是鼓励私营资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引进新的金融机构,从源头上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能力,搞活县域金融市场,从而让更多的客户从中受益。
(三)创新产品。金融产品是银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工具。好的金融产品可以提升银行竞争力。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县域银行业机构在服务县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此,各银行业机构要积极开发和引入多元化、有特色、适应县域经济需求的金融产品,通过“适销对路”的产品,提升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要积极提供可循环使用贷款、贸易融资、银行承兑、票据贴现等授信业务产品,满足县域经济主体多元化资金需求。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创新信用模式和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探索推动税款返还担保、保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等多种融资创新产品。要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民住房、农户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抵质押的信贷产品开发,积极破解抵押担保瓶颈。
摘要:哈尔滨市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显得越发重要。从公共政策学的视角出发,对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太小;县域工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集群规模小;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等。基于以上分析,从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选择并培育合适的主导产业、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052-03
哈尔滨市的县域人口占全市的64.25%,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的46.03%,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哈尔滨的发展战略是“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其中 “强县”的目标是:2010―2015年,哈尔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提高5个百分点。
一、哈尔滨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一)哈尔滨市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1.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情况
近年来,哈尔滨市县域内农业产值总体上看稳步提高,农业经济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08年农业总产值为4 286 848万元,增速为7.3%;2009年农业总产值为4 588 523万元,增速为5.3%。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图1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县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 943.2元,上升到2009年的6 775.5元,六年间增长3 832.3元,增长130.21%,平均每年增长约为21.7%。
近些年来,哈尔滨市县域农业结构的发展一直比较平稳。哈尔滨市县域农业五部门中,种植业和牧业是两个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2009年二者分别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54.0%和38.5%,合计占到农业总产值的92.5%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三个部门。可见,哈尔滨市县域第一产业是以种植业和牧业这两项传统产业为主,林业、渔业和农林渔牧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小,三者的贡献也相对较小。
(二)哈尔滨市县域经济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9年我国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42.9%,居三次产业产值的首位。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与工业实力强大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2009年哈尔滨市县域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8.2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哈尔滨市县域内工业企业类型较多,涉及领域主要包括建材、采掘、电力、食品加工、制造等行业。据统计,2009年哈尔滨市县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400家,产值为2 545.6万元。截至2008年末,哈尔滨市县域内第二产业实现产值为2 350 455万元,比上年增加约13.15%。从2006年到2008年,各县第二产业产值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见图2),但是,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偏低,而且几年间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小幅下滑,说明各县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实力不强,工业还需大力发展。
(三)哈尔滨市县域经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服务业。哈尔滨市县域内的服务业经营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传统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到现代的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近几年哈尔滨市辖各县服务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明显增强。第二,金融业。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支持,县域内金融资源配置在结构和数量上的变动,将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质和量。县域经济离开了金融的支持,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必须首先在金融支持上实现突破。2008年,各县金融业保持了稳定发展,各项指标增速基本与上年持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 084 434万元,同比增长22.93%。第三,保险业。2008年各县保险业也保持了较快发展,年末实现各类保险业务收入100 136万元,同比增长55.67%,说明人们的保险意识不断加强,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二、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2009年,哈尔滨市辖各县中,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双城市,达到2 264 174万元,占各县总和的24.8%,是生产总值最低的方正县的8.07倍。农民纯收入最高的是尚志市,8 622元,是纯收入最低延寿县的1.46倍。而2008年,生产总值最高的县是最低县的8.42倍,农民纯收入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56倍。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2009年我市县域内GDP总和中,三次产业结构为24.7:25.2:30.8,呈现“三、二、一”的格局。尽管第三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虽然相对最高,但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规模较小,还不足以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多数县,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绝大部分县域经济还是靠大农业来带动,面临着许多压力与挑战。县域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仍以传统工业为主,小企业居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与城市工业相对接的渠道也不十分畅通。
第三,产业集群优势不够明显。哈尔滨市县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较缓慢。园区对项目的依托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虽然重视招商,但融资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不够宽松,还存在着项目“引不来,落不下”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尚志经济开发区自2003年辟建以来,累计创造产值112.77亿元,宾西经济开发区面积仅有60平方公里,2002―2008七年的累积产值仅为94.5亿元,方正经济开发区累积产值为13.5亿元,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三、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在理性定位上存在着“缺位”与“错位”问题。政府的“缺位”是指政府在某种公共服务上权力有余而能力不足,即政府的公共产品的输出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真正服务社会的能力缺失。政府角色出现“错位”现象,是指政府过多地直接介入经济生活,政企不分,政府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功能,包揽企业的管理与运作,而不是为经济生活保驾护航。个别地方政府、本位主义仍然存在,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薄,收费项目多,审批程序复杂,管理有余服务不足,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健全。哈尔滨市县域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农业人口占到了全县人口总数的7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在部分初步建立了自己特色产业的乡镇,人们才开始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和计划生产。各县从业人口中仅有不到26%的人从事交通运输、商饮服务及其它第三产业。此外,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影响也极其严重,使经济的发展僵化、缺乏活力。可以说,各县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市场制约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症结,解决这一问题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最后,财政收入水平低。哈尔滨市辖各县政府财政收入及农民收入水平偏低,2008年各县平均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8.42亿元,而同时期全国百强县平均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9.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589元,而百强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 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是5 961元,而全国百强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8 470元,仅是后者的70%,与百强县差距较大。陷入了一种“收入水平低-发展缓慢”的恶性循环。
四、促进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
(一)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政策,坚持“三化”互动的协调发展方向。就是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城镇化为支撑,这是加快哈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
首先,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一定要找准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农业产业,才能获得发展赢得市场。哈尔滨市县域内己有一些特色产品,但品牌的竞争力不强,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广己确立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例如,巴彦县拥有老蕨菜、刺嫩芽、等天然食用菌多达40多种,黄芩、柴胡等野生药材120多种。而宾县则以大豆、玉米、 “三莓”等农产品加工为重点。这些具有特色品牌的农业产品,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其次,重点培育县域工业。第一,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目前,工业集中区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工业集中区总体上要突出工业化,突出发展现代制造业,具体发展的重点和模式根据区位功能和区情条件来确定,重在突出自身特色。第二,培养主导性骨干企业。哈尔滨市各县现总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分别从事采掘、发电和食品加工业。这些企业的发展都很好地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当地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适当优惠,鼓励企业做强做大。第三,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一要多方面收集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生产信息等各方面的信息,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降低风险。二是要其提供企业管理、营销战略、财会和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三是为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牵线搭桥,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最后,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一,发展特色旅游业。哈尔滨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中既包括“红色旅游”的双城“四野”指挥部遗址,还包括“亚洲第一雪场”的尚志亚布力滑雪场,此外,巴彦、依兰等地的自然资源也是别具特色。各县可以依托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第二,突出现代商贸物流业。各县应依托其特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加大交通运输业投入力度,建立合理、发达的交通体系,为经济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其次,要大力吸引各类商业资本,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的税收和社会就业岗位。最后,还要积极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专业的企业,鼓励工商业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与主业分离,促进物流业的规模化发展。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首先,加大财政政策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现阶段推进“强县”的战略中,要加大对农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这类项目要覆盖乡镇和有一定规模的中心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主要包括县域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人畜安全饮水、农村污染治理、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教育医疗卫生设施等。其次,向不发达县域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要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在促进发达县市增强创新优势的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县扶持的力度,促其跨越式发展。可以考虑成立欠发达县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符合鼓励发展要求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同时,对国家和省里一些支持经济发展的基金的使用、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等要更多地向欠发达县倾斜。建议以全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基本衡量尺度,欠发达程度越大,对其转移支付的力度就要越大,以尽快增强欠发达县的造血功能。最后,税收优惠政策。对各县的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企业、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及能够解决富余劳动力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使其能够将资金投入到再生产。
(三)实施宽松的金融政策
首先,保障金融企业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是指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国家限定的经营对象为主要对象,为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资金通融的金融。要发展县域经济,除了要保障政策性金融外,还要鼓励各商业银行和广大农村信用社积极向省、市争取信贷审批权限,扩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量,支持金融机构在县(市、区)发展分支机构,以此来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其次,完善担保体系。鼓励县(市、区)政府、企业和民间经济组织按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担保机构,鼓励县(市、区)采取措施,引进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地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建立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采取政策性、商业性的多种担保方式,大力推进产品配套企业间的信用担保。
参考文献:
[1] 孙起生.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浅析――基于山东省乐陵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68-69.
[2] 赵新宇,郭欣.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税务与经济,2009,(4):51-55.
(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1955年,E•S•肖以名为《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的著作,格利以名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的著作,开启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E•S•肖和格利构建了金融发展的模型,此模型具有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到繁变化的特征。该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与金融作用成正相关的命题,即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则金融发挥的作用越大。1966年,帕特里克在其论文《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充分论证了许多金融问题,核心问题为货币供给和需求推动。研究表明,金融体系通过刺激投资和储蓄的方式,来制约资源配置和改进资本构成。如在实践中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政府会运用金融优先发展方式,去推动货币供给总量,从而拉动社会经济增长。1969年,在35个国家100年经济发展信息基础之上,戈德史密斯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相关率正相关。这一重大结论奠定了金融发展的理论根基,为今后的金融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和分析方法,很有积极指导意义。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渐拓展,其研究结果说明金融要素、金融体系的完善在经济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要研究经济的发展,必须从金融领域入手,以这些理论为依据研究金融体系的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减少金融抑制,最终实现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二)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概述就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学者理论研究结果的借鉴学习基础之上,我国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列举如下:1995年,张杰提出金融成长的定义,指出金融成长范畴有两个方面,即金融发展与金融增长。张杰从金融努力、经济结构和经济状态三个角度研究了其对金融成长的影响。最后提出金融成长的内生分析框架理论。1997年,王光谦提出金融对经济增长有三方面的贡献。贡献之一:金融借助高科技,以提高生产力和实现资源再配置及规模效益的方式,作用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之二:金融借助经济转型,来提高储蓄-投资要素,拉动经济发展。贡献之三:金融产业借助自身价值创造,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2003年,计承江提出发挥金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需找准均衡点。需借助金融“杠杆”找准城乡统筹建设的着力点,找准发展现代大农业建设的支撑点,来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2004年,周小川强调了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在风险防范基础之上,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加大对农民农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三)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者关系的理论概述党的十六大会议正式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之说,此后,在我国各地有很多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2007年,郭建民和蔡国华指出,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各地县普遍存在。其具体表象是县域资金外流和信贷投入总量不充足的问题。他们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特色金融,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职能,来体现合作性金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去克服县域金融抑制的现象。同年,另一学者李文森指出,“三农问题”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县域金融所面临困境。因为县域经济范畴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弱势群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反之则较落后。解决县域金融问题的重点是解决好两组矛盾:即金融企业商业化运作和县域经济效益不高之间的矛盾,及民间金融良性扩张和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之间的矛盾。如今,在我国学术领域针对县域经济的研究还较少,还未构成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还不系统、全面,这就需要对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二、金融支持理论综述金融支持指国家和各级地方金融机构借助多种金融工具,来推动某个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活动。其途径是借助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的综合利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金融支持的力度越大,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快,反之亦然。
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业也很发达。
(一)金融支持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金融支持水平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当金融发展到相当水平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高效运行,金融工具需多样化。金融的发展会导致金融机构增多,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交易成本也会降低。
(二)以金融推动主体不同的分类以金融推动主体的差异,将金融支持分为两类,即政策性金融支持与市场性金融支持。1.政策性金融支持学术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理解有异,存在国家金融支持、制度金融支持、政府金融支持等不同认知。政策性金融支持不是根据一般认知的效率准则去实施,而是根据政府政策目标而制定的,相关金融领域的政策支持,它较好的兼顾了社会的效益与政策的。2.市场性金融支持市场性金融支持是将市场机制做为前提,各产业通过金融机构来取得资金支持的一种融资方式。市场性金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以社会存款为资金来源,借助负债完成信用创造,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等特征。从而实现资金支持各类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息息相关。
(三)以金融支持形态不同的分类以金融支持形态的差异,把金融支持分为:金融制度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金融结构支持三类。1.金融制度支持金融制度支持是研究各种金融制度、政策对经济所产生作用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区域金融政策、金融开放程度、金融法律和金融组织的形式等方面的制度。2.金融总量支持金融总量支持是以多个金融相关指标为依据,研究某个选定区域的金融机构规模大小、投资总量额度、货币资金量多少等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3.金融结构支持金融结构支持是以金融机构的布局不同,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同,金融工具不同等差异,从而支持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往往可能造成其经济的落后,甚至停滞。政府通常是给区域金融机构提供一些激励制度,刺激金融机构提高货币数量、吸收存款,促使相关机构增加租金机会,从而利用创造的租金机会,来调动国民经济相关机构的投资、生产及储蓄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区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是有力的金融支持,两者关系密切。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差异。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而金融制度、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的差异决定了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故通过金融发展来转变落后的金融现状,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就成为一条根本途径。三、金融支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处于主导地位。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发展水平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落后地区亦如此。
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就是县域的金融发展。
(一)县域资本与县域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以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结果。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必须以资本合理配置为前提。县域经济存在资本投入不足,劳动力供给充足等特点。金融工具的多寡,金融市场类型多样化及金融机构的多少等因素制约着县域金融的发展水平。所以县域金融要发展必须改善以上因素,刺激县域经济主体投资与储蓄的需求,集聚丰富的社会资金,使其流向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支持。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县域经济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8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40-01
一、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宁海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中心,坚持以支农为己任,从宁海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1.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2013年初宁海农村信用社制订出台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建设促进宁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在坚持“小额、流动、分散”原则、保证涉农贷款基础之上,重点投向农业以及小微企业;推进信贷支农支小扩面增量工程,继续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户、小企业真实的生产需求。截止2013年6月末,全县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42.68亿元,增幅达7.18%。进一步拓宽了信贷覆盖面,扩大了金融服务受众面。
2.深化支农支小服务水平。宁海农村信用社全面落实《宁波银行业2013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施意见》,围绕小微企业信贷“两个不低于目标”,切实完善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推进“5亿信贷助民企、风雨同舟共发展”为主题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到2013年6月底,全县信用社主任与信贷人员以农村金融指导员的身份进驻行政村,走访进农户5528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3344户22.12亿元。
3.丰富和完善支农产品体系。一方面,以创新丰收“红领卡、尊师卡、旺铺卡”等在内的十二大系列贷款卡品种为基础,完善产品体系,因地制宜,推广丰收小额贷款卡,提升宁海联社品牌效应。2013年上半年共新增小额贷款卡872张,授信额度增加12150万元,累计授信额度增加8280万元。另一方面,走村入企,继续做好“四权一房(船)”抵质押贷款工作,发展股权质押贷款、土林地、采矿权抵押贷款等,切实帮助“三农”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现实困境
1.农村信用社自身财力有限,难以满足县域资金需求。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以贷款种类多、放款及时、服务优良等优势,成为支持县域经济的中坚力量,但同时增加了自身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辖内工、农、中、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转移,支持县域经济的作用弱化,增加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压力,导致当前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呈现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而目前,农村信用社即便是在经营上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有限的资金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资金需求。
2.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由于信用缺失和信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不良贷款长期占用农村信用社有限的信贷资金,不仅降低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同时削弱了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如:一些企业因管理不善、产品无市场、致使关停、倒闭进行逃废债务,形成信贷风险;另外,由于受执法力度不强、债务人信用意识差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进入依法清收渠道的贷款,虽说赢了官司却收不到钱,致使农信社部分债权难以得到保护。
3.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目前,一些农户和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可供担保的抵、质押物。农民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因缺乏相应的政策,特别是土地制度没有得到改革,农户对土地没有自主的抵质押处置权,致使农民的不动产变观困难,无法进入担保抵质押范围。
4.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面临风险较大。农业目前依然是弱质产业,“三农”生产周期长,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易受灾害,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使农信社在涉农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上很不对称,加上目前没有政策性和商业性风险补偿渠道,由此产生的风险由农村信用社自身承担,使得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上很不对称。
三、增强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和农村信用社发展具有内生的相互促进作用,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发展和战略转型应紧贴县域经济的脉搏,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要强化资金组织工作,不断夯实自身业务发展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村信用社要全力以赴拓展存款业务,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同时,充分重视重点客户营销,细化营销措施,利用多种方式,壮大宁海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一是开展劳动竞赛,完善激励机制。如围绕宁海县“三大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开展资金组织工作,实现存款良性增长。二是抢抓有利时机,强化金融服务。高度重视旺季金融服务工作,通过拓宽支付结算渠道、业务分流和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等措施,确保业务旺季客户服务工作的优质和高效。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整体形象。结合“浙江农信存款率先全省超万亿”、“宁海联社存贷规模破百亿”以及旺季金融服务工作,加大加深宣传力度和广度,全面提升信用社品牌形象,扩大其影响力。
2.要拓展服务渠道,完善金融便民服务体系。根据农村不同地区不同需求,对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进行细分,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简易型便民服务点创建,积极实施“农村联络员、窗口咨询、金融指导员驻村”等制度。重点推进基础型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建设,对金融服务需要相对旺盛、距离金融服务网点较远的行政村,通过铺设“助农POS机”,将简易型服务点升级为基础型服务点,增加助农POS小额取款与代缴费业务功能,从而解决无金融网点地区群众取款难问题。
3.要抓好信贷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针对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的情况,积极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一是组织开展重大风险贷款自查工作,通过检大风险报告制度执行力、排摸贷款管理执行情况以及检查风险处置执行的落实情况,加强对重大信贷风险的处置能力;二是开展全面风险排查工作,对案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的违规风险、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的行业风险等重点方面进行排查,确保各项业务健康稳健发展;三是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加大对信贷资产分类的管理,加大与法院、公安局等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合理运用各种处置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4.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效融合。紧密围绕提高金融产品供给效率这一目的,按照不同类型的产品特点,加快金融服务改革、开发和发展,构建多元化、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探索担保、抵押、质押新方式,以求最大效能地支持中小企业、“三农”等弱势群体解决融资难题。积极研发推出代客理财、手机银行等新的基础性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郭金玉. 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