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

时间:2023-07-19 17:3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的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中原崛起;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0-0041-03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重轻的地位。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一定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是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进共退、共兴共荣的利益关系。一方面,金融以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金融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水平,且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其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通过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首先,金融体系依据本身的职能并通过自身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再次,金融部门利用信用扩张功能,通过高效运用资金强化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二是通过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置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

三是通过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内涵增长。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追求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业,金融为规避自身风险而建立起来的完整而严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其他经济组织无疑会起到影响带动和牵引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不仅从宏观方面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金融发展还能从微观层面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区域企业机制转换和组织形式演化,推动企业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转型。

四是通过资金流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要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企业提升质量和内部效益。而金融追求质量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原则。银行业将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和资产投向的引导,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对目前国内金融的非均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其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7月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国内大部分存款集中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相对较快。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9.6万亿元、5.0万亿元、5.3万亿元和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7.6%、18.1%和13.9%,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0.1、2.7个百分点。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加快。各地区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分布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较为均衡,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储蓄。分省份看,河南、江西、湖南、吉林、黑龙江五省储蓄存款占比均超过了60%。同时各地区贷款增速在年末不同程度回落,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增速均较上年加快,但年内呈现前多后少、逐季减少的格局。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4万亿元、3.4万亿元、3.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14.1%、15.5%和11.9%,分别比上年加快2.8、2、2.4和2个百分点。总体来分析,东部地区的金融总量大,且资本市场较发达,企业融资渠道较多,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中、西部地区则较为欠缺。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增长24%,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85%,增速为24.5%,增速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15%,增速为21.3%,增速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为3.2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4.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减缓,投资额占比明显回落;中部和东北地区投资依然在高位运行,增速均超过30%;西部地区增速回落最快,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分省份看,投资增速在40%以上的省份有2

个,依次是吉林和安徽;投资增速在30%-40%的省份有7个,分别是河南、福建、辽宁、河北、广西、四川和陕西;增速最低的3个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和。投资的差距对各地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三是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2006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年末,全国各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19.3万家,从业人员250万人,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机构改革继续深化,机构个数和从业人数比上年减少,银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聚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部,银行业资产总量、增量占比继续提高,广东、北京、海南分别排名资产存量、增量、增幅的全国第一。同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步伐加快,年末已有15个省市有外资银行入驻,资产总额0.9万亿元,其资产总额的86%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份。2006年末,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比上年增长30%。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多样化,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区域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而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截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地区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11家、236家、276家和111家,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分别增加38家和6家,而西部和东北分别减少4家和3家。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股票和基金交易额达到上年的5.0倍、3.5倍、2.3倍、2.2倍,分别占全国的72.5%、12.1%、9.3%、6.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16.2%、20.7%和14.2%,西部成为增长最快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6%、17.2%、16.3%和8.9%。同时2006年货币市场资金从东部向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增多,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净回笼。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主要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以及农民工的主要吸纳地区,现金净投放3572.9亿元,西部地区净投放230亿元,东北地区3省全部实现净投放。由于上述金融分布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

二是金融政策一元化和金融政策环境二元化的矛盾。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面对的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这种金融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政策不公平,等同于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歧视,容易诱发地区金融经济利益的摩擦,造成“抽瘦补肥”局面的出现。因此,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中西部地区。

三是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利润最大化。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政策一体化的制约,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影响了中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和资金融通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四是存在着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改革开放经济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多开放政策,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过去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劣势还不明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其区位劣势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自然要落后一些。区域经济对区域金融的带动作用也要弱一些。

五是存在着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人文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文化教育相对较发达,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相对要高于内陆地区,这些必然导致资金流向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都是有距离的,也影响了资金的集聚功能,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吸引外资水平低。自然而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四、促进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河南为例,目前河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包括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均不容乐观。而金融以其信用中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一个重要取舍标准就是质量指标。经济增长质量与金融支持力度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情况下,其注重经营效益和防范风险的本能必然促使其选择质量。因此,一个地方要想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很重要的一点,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撑和高成长性的产业支撑。河南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资源型开发、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资源深加工为基础产业,其本身就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较低和受宏观政策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应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是国家要为区域经济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统一性导致中西部地区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中疲于奔命。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给予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而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较为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

三是建立统一金融市场,促进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构建区域金融体系。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要积极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市场的联合,增加开放性,力争早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积极引进新兴商业银行到河南的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规范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还要降低民营金融准入门槛。对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适当降低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密度与金融效率。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遵循原则;促进举措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它需要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可谓可持续发展呢?它并不是可持续性与发展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本质内涵。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经济方面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和谐统一性,社会方面的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性。因此,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实现相互协调与统一。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的地理范畴,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与其他区域外的系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那么,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出各个区域的优势,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增长。这里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的专业集约型经济增长,要让废物产生的力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吸纳能力。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了:区域空间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功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变得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与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显著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大,从而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与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应该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发,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自生性与可持续性。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新情况。此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顺应产业布局的新调整,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持续性的动态收益与竞争优势。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遵循原则以及促进举措

鉴于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我国区域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促进举措来充分发挥出市场与政府两个部门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应该根据现成的自然条件资源等,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规模经济,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消费的多样化。这些应该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我们必须在市场化的导向下引导与发展区域经济,让各类市场整合与一体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市场环境与制度机制对市场分工中的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并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自我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地区优势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区域经济本身就是依赖于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优势,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来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尽可能的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产品、产业结构体系与企业组织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协作效率与规模化水平。当然,我们在让区域经济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通过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地理的发展来让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地区产业升级与空间转移的新载体,最终成为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与获利者。

最后,我们还应该坚持动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各种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各种竞争优势与发展特色都会随着各种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以及政策制度等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出发,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机制仍然不够成熟与完善,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与过渡当中,政府就必须采取以自身为主导的渐进式改革,让政府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市场服务等公共产品,逐步打破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发挥出市场在资源要素流动与产业发展调整中的向导作用,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市场制度保障与作用机制。同时,我们的政府部门还应该逐渐理顺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价格体系,尤其是要改革资源和土地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区域经济形成特色优势。此外,我们还应该逐步调整和改革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快速且稳定的发展。

总之,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市场化的规律来进行不同的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坚持地区优势的充分发挥基础上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并坚持动态化的发展原则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让我国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经济圈能够向国际市场开放,尽可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实现顺利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第3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2-0061-07

一、引 言

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亟需提升实力。关于区域经济和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现代物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凭借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被企业称为“第三利润源”和现代经济的“加速器”。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利润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随着湖南工业化的提速,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迅猛。近几年,长株潭城市群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一批功能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经出现。然而,现代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服务功能尚处于比较低的层面,比照现代物流的技术标准,长株潭区域的物流企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1]。把握现代物流的优势,在长株潭经济区内实现双赢策略,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一般的按照传统的思路和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处理,大多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看成线性关系。然而,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关系错综复杂,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2]。基于此,我们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处理相互关系不太明确的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程度,这样能有效避免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中不能考虑非线性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理论追溯

(一)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共生理论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应用协同论方法,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类比拓宽于其它学科,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有效的手段,还可以用于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协同论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它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管理科学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

协同论应用于生物群体关系,可将物种间的关系分成三种情况: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共生”作为一个生态学上的概念,首先是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 Bary)在1879年提出的。“共生”在生物学中被认为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不能各自独立生活而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都得以生存下来的交互现象,在它们之间互相依赖,各自都获得利益,在生物学上称之为专性共生。随着共生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共生”的思想和概念逐步引起了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学家等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界的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在诸多领域内正在得到运用和实施。

经济学上的“共生”是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抽象的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区域共生”描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它促使人类特定区域通过各种方式和大自然接触,与自然共同生存下来地方生态共同体只有控制了其自身的经济,文化价值才能为人类生态共同体中的一个健康和有效的共同体。在区域共生社会里,经济应该为地方共同体服务,共同体价值决定了发展的模式。区域产业集聚视经济体为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强调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作效应[3]。区域经济是种制度化的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如果一种活动使用物质有利于另一种活动,或者其生产的物质将成为另一种活动的资源,那么,两者被外在的经济系统连接起来,彼此具了相互的外在经济性,即是共生的。

现代物流是支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血脉,是一个跨行多部门各种运动形式交集的产业形态。现代物流企业、物流关联生产要素和物流企业生产能力必然遵循产业集聚发展的规律,在空间上形成区域化发展趋势[3]。区域的内聚力一定程度上依靠物流系统得以维系,区域共同物流:一是指物流企业服务业务的综合化,二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地域中心化[2]。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和独立于产业集聚之外的区域限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实现对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

(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及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是1982年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兴的横断科学理论,是系统控制论发展的产物。自问世以来,灰色系统理论在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灰色预测、灰色决策和灰色控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4]。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关联分析是将运行机制与物理原型不清晰或根本缺乏物理原型的灰关系序列化、模型化,从而使灰关系量化、序化显化。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大,反之就越小。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陷。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而且计算量小,十分方便,且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比较符合[4-5]。

应用灰关联构建分析模型,步骤如下:

设X={x0,x1,…xn}为灰关联因子集,X0为系统特征行为序列,

X0=(x0(1),x0(2),…x0(n))

X1=(x1(1),x1(2),…x1(n))

……

Xi=(xi(1),xi(2),…xi(n))

……

Xn=(xn(1),xn(2),…xn(n))为相关因素序列。

第一步,求个序列的初值像(或均值像):

X■■=Xixi(1)=(x■■(1),x■■(2),…x■■(n)),i=0,1,2,…m (1)

第二步,求差序列:

?驻i(k)x■■(k)-x■■(k),?驻i=(?驻i(1),?驻i(2),…

?驻i(n)),i=1,2,…m (2)

第三步,求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

M=■ ■?驻i(k),■■m=■?驻i(k) (3)

第四步,求关联系数:

?酌0i(k)=■,?着?缀(0,1),k=1,2,…n,

i=1,2,…m (4)

第五步,计算关联度:

?酌0i=■■?酌0i(k);i=1,2,…m (5)

三、影响经济区物流量的因素分析:以长株潭经济圈为例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地处我国东西南北的结合部,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点,区位和交通优势都是十分明显。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运输供给能力显著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的公路运输网初步形成,铁路构架基本建立,依靠着湘江的内外河航道提供便利的水利运输,水运港口生产用码头长10 539m,泊位数212个,最大靠泊能力为1 000吨级,拥有4D级干线机场黄花民用机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唯一的国内国际航空口岸,航空货邮近年吞吐量一直以来均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1]。

近几年,长株潭城市群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一批功能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经出现。其中长沙金霞物流园区已初具规模,株洲石峰物流园区也在加紧建设,为专业化物流企业的集聚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被誉为新型物流业态的全国首家工业品超市——湘潭万博港企业超市已正式开业;全国医药行业规模最大、唯一设有医药保税仓的全洲医药食品物流中心业已建成。同时,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快速成长,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已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是现代化通信网络基本形成,长株潭建成了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及分组交换、数字数据、中继通信、多媒体综合通信等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现代化通信网络。是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各级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建成和投入运行了一批局域网,基本满足了政务信息共享需求;二是企业信息化步伐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大,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开始出现,推动了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密切,在此,选择衡量区域物流状况的量化指标为货运周转量,相应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总额,社会固定总投资等。其中,国民生产总值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情况,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反映区域经济结构状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总额反映的是商品流通市场的活跃程度和区域内消费水平情况,社会固定总投资则反映区域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有效性。

以2001年~2009年长株潭三市的社会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作为参考序列Y,国民生产总值(亿元)X1,第一产值(亿元)X2,第二产值(亿元)X3,第三产值(亿元)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5,外贸总额(亿美元)X6,社会固定总投资(亿元)X7,建立比较序列,得到表1。

(一)初值像

由公式(1)得各个序列的初值像,如下表2所示。

(二)差序列

由公式(2)得差序列的结果如下表3示。

(三)两极差

M=■ ■?驻i(k)=4.6271

M=■ ■?驻i(k)=0

(四)关联系数

取ε=0.5,

?酌0i(k)=■=■

根据上式,求得关联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4所示。

(五)灰色关联度

由?酌yi=■■?酌yi(k);i=1,2,…m计算所得的灰色关联度见表5。

结果比较,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知:

?酌y5>?酌y4>?酌y1>?酌y6>?酌y3>?酌y2>?酌y7,

因此,影响长株潭经济区的货运周转量的经济因素依次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外贸总额>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社会固定总投资。

从计算结果可知,对长株潭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最大的指标分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和区域国民生产总值,而外贸总额、第一、二产业及社会固定总投资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少(如图1所示)。

四、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

1. 在货运周转量影响优先的经济指标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在第一位,是衡量地区消费能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说明长株潭区域物流服务在消费和流通领域的社会化程度较高[6]

作为湖南的中心地带,长株潭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消费能力较强。为建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政府实行企业生产转型的要求下,以消费拉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消费比重,拉动内需,促进资金流通,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长时间内,还需要改变消费观念,尽可能完善各项消费政策和保护措施,建立一个合理的物流服务与消费体系。

2. 第三产业和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分别排第二和第三位,表明长株潭区域的服务业有较强的发展势头

200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促进生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湘发[2007]9号)”中明确提出,构建长株潭国家级区域现代化物流中心是湖南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加快湖南省“3+5”城市群经济发展,加快生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高区域物流竞争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构建长株潭国家级区域现代化物流中心,就需要站在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制定完整的政策体系[1]。物流业有相当大部分属于第三产业的范围,表现突出的就是第三方物流服务、运输和仓储等等,因此该项指标对物流行业的影响较大[6]。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长株潭经济区总体发展状况的最有力的指标,通常和物流需求有较大的关联。物流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相对应的,需要加大发展第三产业力度,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和经济体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竞争环境。

3. 外贸总额对物流货运周转量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不能忽视其发展前景

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的大型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内迁,长株潭作为中部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成为企业首选目标。一批产业上下游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的引进,落实到长株潭各个工业园区,形成知名的产业群体,同时也加快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扩大服务业的外包规模和竞争实力,其投入资金也创历史新高,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而第一、二产业和社会固定总投资的重要性略低,可以得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对经济的效果是显著的,也就需要在接下来决策中,更加注重关键因素。社会固定总投资产生的效用不高,没能很好转化成下一期的生产能力,需要提高效率,实现资金的最有效利用。

(二)对策和建议

实现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和建设新设施的有机结合,建立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作规范、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物流网络机制[1]。在此,分别从政府部门角度和现代物流企业角度,对实现物流和经济的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 从政府部门出发,建立协同物流体系[6]

首先,建立协同政策制度体系。在政策上对物流行业给予支持和帮助,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政策发展的基点主要有3个:一是着力引导和培育物流服务市场,加强市场行为运作,积极培育区域物流市场;二是改造传统的物流企业,发挥功能性、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向连接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的一体化物流发展,并实施绿色物流和环境供应链管理;三是针对目前物流运行各自为政的局面,且现行政策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当务之急就是从城市群一体化的角度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实现城市群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推进。

其次,建立先进而完善的协同化物流设施体系。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目的是为了满足“腹地”范围内全社会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是一种市场行为且必须遵从客观市场规律,因此在其规划当中,首先就应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时要注意到物流需求量、需求地点、需求结构、需求时间等具体问题,如果偏离了城市物流的实际需求,那就会使诸多物流设施规划成了空中楼阁。

再次,建立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赖于物流基础设施、资金、人员等等相关资源的整合。加快信息资源标准制定,形成统一规范的物流信息系统,以促使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7]。在开展物流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建设的同时,支持以建设重点企业或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视频识别、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实现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三市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降低能耗和物耗,全面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最后,建立物流组织体系。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跨地区、所有制的大型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企业集团[8]。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满足工商企业的综合性、全过程物流服务需求。图2为协同物流体系系统结构示意图。

2. 从现代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首先,对企业拥有的市场和技术实力进行正确定位。企业可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尤其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自身拥有的物流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竞争力上,相对于大型物流企业都处在劣势,更应当重视市场定位[6]。市场定位是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的设定和规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其次,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的服务网络和个性化服务[8]。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广泛的服务网络,使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改善物流服务链,健全企业的服务功能体系,重视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降低企业的经营费用和经营风险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结合顾客的实际需要,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和增值服务。

再次,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创新机制。以“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作为培养企业人才和组织的观念,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为每一位物流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实现同步;通过体制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

最后,合理选择物流运作模式和建立并推广现代物流标准。抓住企业的核心业务,将次要的环节外包,运用社会资源,节约企业的内在成本,采取与企业实力相当的服务方式和运作模式,实现其功能定位[7]。现代化物流是一种服务性质的行业,需要提供的是标准化的服务,也就需要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市场,在相关物流部门的主导下,制定标准的第三方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

五、结束语

本文运用共生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探讨了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并对相关的发展趋势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了长株潭经济圈近十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物流货运量的关系,货运周转量与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出优先经济发展指标,并得到其发展趋势曲线,对结果的拟合度检验表明,分析结论符合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借用货运量和物流的关系,间接表明了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的分析说明,经济的增长和物流的关系极为密切,或者说,现代物流的推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第三方物流已逐渐成为现代物流的主导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运用于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的关系研究势在必行。我们认为,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有效的把信息反馈的控制原理与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研究系统的内部结构入手,建立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展示系统的宏观行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因而,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理论与方法,必将成为研究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萍.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08)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傅培华,彭扬, 蒋长兵.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陈畴镛. 第三方物流与企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4] 文培娜,张志勇,冯怡. 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分析[J]. 物流技术,2009(12):21-39.

[5] 李维国,王耀球, 王静. 区域物流经济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1-3.

[6] 刘长军. 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科技,2007(5): 33-35.

[7] 肖军. 长株潭国家级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实施策略[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5):92-95.

[8] 江泽智, 戴恩勇.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物流网络的互动[J]. 中国国情国力,2009(5):60-61.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

——A Case Study on the Chang-Zhu-Tan Economic Circle

Zhang Hongbo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China)

第4篇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 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 603.4亿元和1 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 208元和161 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 079元和35 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 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 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第5篇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是推进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教育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存在着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象。

一、湘西自治州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湘西自治州的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的现状

湘西自治州全称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现辖七县(包括凤凰县、泸溪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和一个县级市(吉首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土家、苗等30个民族,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①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湘西自治州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但由于地处山区,湘西自治州交通十分不便,至今仍无高铁、地铁,甚至一些地区只有三级公路或沙土路来承担运输重任,招商引资比较困难,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缓慢。据湖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7048.5亿元,比上年增长9.5%。而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州总共只实现生产总值457.0亿元,仅占全省的1.7%,比上年增长8.3%。②

(二)湘西自治州的区域特色

湘西自治州虽然经济欠发达,但自古以来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文化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山水风光奇异,自然资源丰富,有着明显的区域特色。首先,湘西自治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拥有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里耶古城及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涌现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和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等一批名人;其次,湘西自治州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湘西自治州境内有民族30个,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78%,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再次,湘西自治州有着奇异的山水风光,拥有猛洞河漂流、红石林、坐龙峡等132个国字号文化旅游品牌;最后,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其水能、生物、山地、农业、矿产等资源蕴藏量丰富,素有“锰都钒海”之称。国家级名酒“湘泉”、“酒鬼”享誉海内外,“古丈毛尖”茶系全国名茶。土家织锦、苗家绣品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很是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区域特色都是湘西自治州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若能依托资源优势,合理开发与利用,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将会为湘西自治州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技术性人才而非理论性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始凸显。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但发展缓慢。据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湘西州共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20所,其中仅有高职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9所,另有中职部1个。在校学生3.2万人,教职工2281人,共开设专业55个。总的来说,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起步-发展--低谷-恢复。③每次发展都与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次,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又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湘西自治州可借此机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州政府的努力下大力发展本民族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三、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据调查访问,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仍然明显,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还是认为职业技术院校不如本科院校。湘西自治州的一般工薪阶层家庭都希望子女高中毕业后考上本科院校,哪怕花高昂的学费就读于三本,也不愿意甚至觉得很没面子去读本地的职业技术学校。有些偏远地区的家庭甚至还不知道有职业院校可以培养人才,以及国家提供的各种补贴政策可以大大减轻负担,以至于很多贫困户在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读完初中后就放弃继续求学,在家务农干活或外出打工。这些都源于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知不足,也源于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对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不够才会导致社会认同率低。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不尽如人意,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据2014年最新统计数据,湖南省共有高职院校66所,大多集中分布于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而整个自治州内只有1所高等职业院校———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可想而知,仅1所高职院校的力量对应湘西自治州8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唯一的1所高职院校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在200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职成教工作会议指导下才创办的,基本上由中等职业院校改建而成,学院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全州20所职业学校,各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有幼师、汽修、畜牧兽医、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营销、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这些主要专业。总的来说,虽然个别职业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但专业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对本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就整个湘西自治州来看,某些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教育类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却没有在招生上进行疏导或对专业设置进行及时调整,而在民族特色类等专业上资金投入还明显不足,跟不上教学的需求。此外,各中等职业学院各自为阵,规模小,专业建设重复,设备购置重复,却没有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如旅游服务、农林牧渔、民族特色类,造成资源浪费。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目前,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还存在着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流失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整个州内就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情况还算过的去,现有教职工687人,正、副教授15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109人,“双师型”教师占60%。④而其他中职学校情况则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师普遍学历层次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4.4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64.84%,合格率只有65%。⑤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时代性较强,知识更新较快,但是州内师资培训经费投入较少,以至于大部分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积极的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国家、当地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媒体等媒介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充分认识,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同时,鼓励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企业为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就业岗位,职业技术学院给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机会,为毕业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其次,可以尝试扩大学生生源的渠道,为社会各种人群提供继续教育平台。企业的一些在职员工,包括下岗工人,只要他们对自己的技能知识要求有提升期望,职业技术院校都应该给予他们一个再深造学习的机会。

(二)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

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短缺,职业技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滞后是制约湘西自治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筹资建设: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社区建立战略联盟来获得经费支持;其次,通过一些实质性的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捐资助学;再次,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国家应该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而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经费发放上要区分职业技术院校与普通院校的不同,在考虑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同时,还要考虑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结构这两大块费用的额外分项投入。

(三)宏观调控职业技术教育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湘西自治州虽然是湖南省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但自然资源丰富,保留着浓厚的民间风情与民族特色。当地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应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宏观调控职业技术院校的布局。而各职业技术院校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建议紧紧围绕湘西自治州的主导产业如水能、矿产、竹术、食品、中医药和旅游资源等,根据本地劳动力状况和自己的优势准确定位,突出独自的办学特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各职业技术院校要革新观念,主动贴合市场经济并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建立在对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劳动力培养方案,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新专业以及更新掉落伍的专业,确保培养出市场所需求的高质量毕业生,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引进渠道多元化

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首先必须要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各职业技术院校要以《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为依据,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注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育、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必须既要有扎实的业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同时,在引进师资上,可以使来源渠道多元化,优化队伍结构。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支持或扶助各职业技术院校采取积极措施,制定优惠政策,从外地高校引进高素质人才或从当地企业中聘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邀请德高望重、技术熟练的老师傅来进行指导教学,从而改善师资的来源和结构。

五、结束语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两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与湘西自治州一样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要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基础上,脚踏实地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区情,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作者:邓平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琰.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0-52.

[2]王海花.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第7篇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 许昌市

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延伸,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意义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水环境容量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一个城市的容量、产业布局直接受到水环境的影响,城市的产业必须根据水容量的大小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由此可见,经济发展随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若离开了水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同时,水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和物质保证。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方式转变的重要突进,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通过建设水生态文明,合理调配水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模式转变。

水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创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污染等水安全问题。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生态系统修复的过程,在人、水以及其他动植物间建立一种平衡,使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在净化、美化水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域内降水受季风影响,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710毫米,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35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8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许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短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昌工业的发展,曾经因为缺水错失大型企业入驻良机的许昌始终无法挤入河南发展的一流方阵。

据调查许昌市居民用水节水意识不强,没有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意识,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城区地下水过度开采,主城区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 200 万m3/ a,目前,城区地下水开采量约为4 380 万m3/ a,超采3 180 万m3/ a,长期超采将导致地下水循环系统严重失衡。

根据近年许昌市水文局对颖河、北汝河、清异河等河段的监测显示,全市全年水质劣于V类的河面占评价河流总长度的26.26%,这类河段的水体已完全丧失使用功能。而其它河段的水质虽未劣于V类,却也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市地表水整体环境质量形势仍较为严峻。

城区滨水带景观建设与周边水环境的适应度不高,滨水景观缺乏协调性.西湖公园作为许昌市城市绿肺,公园内商业性开发致使人口环境容量压力增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小西湖的水生态。护城河沿岸周边的建筑缺乏整体规划,部分河段沿岸建筑高度失控,过高建筑物割裂了护城河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同时在护城河周边的改造过程中,无序的现代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使护城河丧失了河道原有的自然特色。

许昌市正在进行许昌市三大水利项目,申报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建设全市域的水系连通工程,建设54.7万亩高标准粮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经调查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主要交通道路被阻断,同时多处修建造成城区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现象为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三、许昌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培养和倡导水生态文明理念

许昌市政府政府和学校及单位都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对居民进行用水节水意识的培养,告知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水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每一个居民思想意识和行动做起。

(二)保护现有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健全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加强住宅小区的排水规划和污水集中处理。对于化工、印染、橡胶等企业,应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发展方式改进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相关部门应严格监察相关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同时,农村的水污染也不容忽视,应建立农村垃圾回收站,减少化肥的使用,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生态质效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金融、物流、节能环保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等生产产业,逐步构建起与现代制造业相匹配、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强节能减排力度,实施污染减排工程,健全市级监测预警、统计、考核三大体系,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推进科技减排,完善管理减排,实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加快推进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改造。

(四)建设水景观体系,发展特色水生态旅游业

在水系连通工程的同时应注重城市水景观建设,结合河湖及城市三国文化,沿河湖两岸因地制宜建设一些亲水平台、木栈道等亲水景观点,环通之后可以创建观光游船等娱乐项目,可以发展成为特色水生态旅游业,带动水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也能起到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作用。

(五)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优化施工方案

在水系环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既有线交通的影响;在既有线施工,积极与公路管理部门配合,道路封闭,及时通报;在既有线上施工,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要设置警示灯。安排专职交通指挥员,疏导指挥车辆通行。同时注重噪音污染的控制,做好周围居民的工作,共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和生活环境秩序。提高工程效率,早日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项目。

参考文献:

[1]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

[2]张瑞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5.

第8篇

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农村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种植情况和养殖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就必须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在农村经济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存在一些农业区办和集体企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上和技术能力上都有欠缺,因此,经济发展的总量还很少,农业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尚不存在差异性。第二,是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时期。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我国处于经济短缺的时期,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实行生产及流通的双轨制度,促进了计划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在这一背景之下崛起,同时,国家的政策措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无论是从发展规模上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说都相当完善,已经完成了农业区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三,是“三化”的全面发展时期。“三化”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并趋向完善,农业的发展开始依靠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农产品度过了短缺的阶段,开始转为区域性及阶段性的过剩,这时,我国的农业和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单单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它同时还包括非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就业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开始向“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部分地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竞争的势头,并且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局限性

1、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农村化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和农业,农村和农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村化的特点。第二,区域化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点,主要是从区域界限上来说的,农业区域经济的区域主要依据行政界线划分,具体的划分基础是县,农业的区域经济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等都是在这一特点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管理权限也在这一范围之内。第三,结构性的特点。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主要是指农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这个总和既包括国家的经济,即财政的收入和财政的支出,又包括个人的经济,即社会的就业和收入。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第四,综合性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经济运行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部门及领域。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综合了各个产业性的活动和非产业性的活动,同时还包括一定的管理和经营性活动。第五,民营性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需要逐渐向民营化发展,只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2、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较慢。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二元性的结构,城乡分治的后果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城镇化水平发展较慢,不利于农业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区域和小城镇交通设施、通讯设施落后,不利于城镇化产业和人口的集聚。第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缺少高等资源。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要素,目前,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具备一些自然资源、地理资源、气候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等一些基层性的资源要素,但是,对于一些高等性的资源要素相对匮乏,无论是高科技术还是高技术人员都严重缺乏,影响了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利于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占比较高,同时第一产业中农业占主导地位,且发展较脆弱,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较少。另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各个产业的关联较小,农业区域经济的工业无法支持农业,第二产业无法与第一产业形成互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受到一定的政策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我国财政支出对于农业及农村的支持正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占比较大,这些财政支出本身无法满足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的一些大项目及大产业大都集中在大中型的城市中,农村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及技术条件,农村的基础性建设与城市差距较大,缺少大产业和大项目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缺少政策的支持。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我国农业农产品经济也得以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解体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为影响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的价格高出了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因此,不利于在国际上的竞争,同时,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由于缺少发展的特色,无法形成市场经济的完善体系,市场经济促进了农民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农业区域经济,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实际发展状况,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耕地,中低产的田地占百分之七十,如果对这些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造,可以有效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业潜力的开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将技术、市场、产业、生态等因素结合起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完善市场经济的农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方式。

四、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途径

1、发挥市场经济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保护作用

农业在经营方式、行为方式及生产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农业在进行经济改革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农业的特点,不仅要促进农业的市场化和生态化,同时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进行逐步的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农产品结构,着重分析市场的需求,将农业的各个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价值体系的形成。

2、促进市场环境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经营引导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农业市场化需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成果推广需要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分析研究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的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及方法,同时,要发挥高技术企业的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特色农业的作用。

3、促进农业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组织结构,促进农业市场秩序的发展,发挥农业区域经济的优势,加强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市场化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产业质量体系。同时,要发挥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五、结语

第9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存在不协调、可持续性弱、不平衡的等发展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木桶效应”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会愈加明显,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区域经济与供给侧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既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也要有条件的转化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全方面的建议,促进两者的平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供o侧改革是改革深化和精神回归的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速度备受世界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过多的干预到经济的微观层面,在宏观层面政府过度刺激总需求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政府干预过多的行业中,使企业产量过剩并很难被去除,导致企业信贷增加是金融行业一直处于高处,难以控制,使很多行业缺乏有效的供给。而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加强有效供给。将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框架及制度环境中,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统一性。推行供给侧改革,使区域制度的供给创新得到有效的增加,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和制度供给目标的匹配,加快区域经济升级和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的五大任务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完成这五项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去产能这一项任务为例,这一任务就是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遵循多兼并、多重组的原则。可以将各区域之间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重组,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仅可以使重组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定价的权利,避免非法降价的不竞争局面出现,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规模化效益得以实现,有效的解决了企业产业过剩的经营状况。

2.对立性。以“去产能”为供给侧改革落脚点为例,要求淘汰产能过剩及无法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淘汰的过程中,区域的就业总量与财政收入会受到无法避免的影响。目前东北地区的面临着去产能的任务,也面临着区域经济的深度调整。由于东北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个别产业,黑龙江省的石油煤炭产业占工业产值比例的60%,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是辽宁省产业的支柱,吉林省的一汽占GDP的40%。这种产业结构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会增加行业和企业的风险。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东北三省的GDP在名义上仅增长了0.26%、-0.29%、3.4%,东北三省在调整中区域经济几乎是“硬着陆”。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1.加快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技术含量低、经济结构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积极推进侧供给改革政策,能够使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而高投入、高污染的工业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些高能耗、高污染、科技水平较低的产业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供给侧改革政策则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高效益的科学发展模式,使我国的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转向污染小、高质量、科技水平高的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供给侧改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加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2.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木桶效应”将会更加明显,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任务,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特色,东部地区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率先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创新能力与升级,有效的带动其它区域的经济增长;东北地区进行工业机制的转变以解决东北地区转型困难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西部地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优势,大力发展西部区域特色产业;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的地理位置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区域的交通运输系统,加快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

3.促进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协调,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供给侧改革倡导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建设中,供给侧改革提昌引用能源消耗低、污染小的生产技术。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协调、可持续性、绿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稳步发展。

供给侧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带了机遇和挑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经济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根据区域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思考,积极改革,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良好、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区域物流;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

当今社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新型服务业,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现代物流大力发挥其“第三利润源泉”的增长机制,使区域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区域内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部门都已被区域物流所覆盖。因此,区域物流的发展不仅能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而且能同时带动房地产行业、信息产业、餐饮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样的,区域经济作为区域物流的基础,其增长也能促进对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促进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区域物流产业集聚与能力提升,最终必然导致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可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是紧密耦合、相互促进的,两者的互动关系显得十分密切。

二、电子商务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大力普及,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67亿,居世界首位。这些网民覆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效率,扩大区域经济发展范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正发挥着全新的动力作用。同时,繁荣的电子商务也为区域物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使区域物流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可见,电子商务同时作用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要素。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表现得更加紧密。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因此,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北京市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较好、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是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其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长期处于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先地位。鉴于北京市电子商务产业基础雄厚并显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本文选择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

(二)指标选取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的衡量指标。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物流业增加值(X0)、物流业务收入(X1)、社会物流总额(X2)、物流业从业人数(X3)、货运量(X4)、货物周转量(X5)。其中,物流业增加值是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的核心指标;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物流业务收入、社会物流总额及物流业从业人数反映了区域物流产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全面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区域实际货物运输能力的大小,是反映区域货物运输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区域GDP(Y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Y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Y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3)、外贸进出口总额(Y4)。其中,区域GDP是衡量区域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以评价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区域经济的物质基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用来反映区域消费水平及消费质量;外贸进出口总额反映了区域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是衡量区域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选取上述指标的2006-2015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自北京市统计年鉴。

(三)研究方法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现行的数理统计分析中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存在数据量大、计算量大、样本需要服从某个典型的概率分布等方面的不足。再加上北京市的统计数据有限,符合本文指标体系的完整样本数据过少,且数据灰度较大,没有典型的分布规律,因此采用上述数理统计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采用灰色关联法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展开研究。

灰色关联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四、北京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法实证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

(一)北京市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物流业增加值作为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的核心指标,是目前衡量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最佳指标。因此,以物流业增加值(X0)作为参考数列,以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区域经济因素Y0、Y1、Y2、Y3、Y4作为比较数列,初值化处理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1),分析北京市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

从上表可见,γ(X0,Y2)>γ(X0,Y1)>γ(X0,Y0)>γ(X0,Y4)>γ(X0,Y3)>0.5,表明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与物流业增加值均有较高的关联度,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都超过0.6,达到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北京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显著影响区域物流的发展。下面将进一步对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最大,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最大,两者的密切程度也最高。对区域物流来说,公路、铁路、港口、航空及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迫在眉睫。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比GDP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高,这表明产业结构比GDP对区域物流的影响程度大。这是因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升级,从而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3.外贸进出口总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低,小于0.6,说明外贸进出口与社会消费虽然稳步增长,但对区域物流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购物成为潮流,将进一步拉动区域的内需与外需,以发挥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作用。

(二)北京市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GDP从总体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是目前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最佳指标。因此,以区域GDP(Y0)作为参考数列,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物流因素X0、X1、X2、X3、X4、X5作为比较数列,初值化处理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2),分析北京市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上表可见,γ(Y0,X1)>γ(Y0,X2)>γ(Y0,X0)>γ(Y0,X5)>γ(Y0,X3)>γ(Y0,X4)>0.5,表明北京市区域物流发展指标与区域GDP均有^好的关联度,其中物流业务收入、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货物周转量、物流业从业人数与区域GDP的关联度都超过0.6,达到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北京市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下面将进一步对各项区域物流发展指标与区域GDP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1.物流业务收入、社会物流总额与区域GDP的关联度均超过0.8,说明这两项指标与区域GDP的联系都很紧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物流业务收入与社会物流总额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物流的需求,也就是说区域物流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这是因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区域物流的规模与质量上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使区域物流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

2.货物周转量、物流业从业人数、货运量与区域GDP的关联度比物流业增加值与区域GDP的关联度排名靠后,表明这三项指标比物流业增加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小,其中货物周转量与货运量反映了货物运输需求,物流业从业人数反映了物流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相对而言,货物运输需求与物流业劳动力供给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北京市政府应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发展,着重改善货物运输需求与物流业劳动力供给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货运量与区域GDP的关联度小于0.6,且比货物周转量与区域GDP的关联度低,说明当需要考察货物运输的里程时,货物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变大了,这与北京市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北京市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发达的地区,其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明显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区域经济的增长也会显著带动区域物流的发展。由此可见,电子商务背景下,北京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

[参 考 文 献]

[1]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黄雪梅,马颖,等.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广东新会为例[J].经济师,2013(5):131-133

第1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安全;动态监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原因是国家投资的重点会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资源产量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象产生。我国的这种区域经济空间出现差异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然而,优先发展的地区始终处于重点投资的地位,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就越来越大。只有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才能避免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拉大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各类社会的经济问题,从而达到维持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关系的目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省会和城市之间,同时也出现在省际之间。尤其是在各省的工业水平方面,产生的发展差异非常明显。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从大量历史文献看来,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差异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仔细分析,可以将原因分成内因和外因。

1.内因。内因指的是区域的自身条件,可以包括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存量,还有该地区的自身的经济水平。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着自身的生产率和指定的产业结构战略。

2.外因。外因指的是国家的倾斜政策。国家出台的政策直接或间接都能从不同程度上给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政策倾斜不仅能够调动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还会影响到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化水平。因此,对于不同的区域,我国就应该制定不同的方案方针,采取适宜恰当的措施来促进我国各地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努力建设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支持西北地区的一些重大项目。而中部地区则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帮助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建设。中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能否加强关系到东部地区的需求市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体现出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关联,呈现出区域之间共同协调发展的现象。

三、我国区域经济监测常出现的问题

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地域范围宽广,不同区域又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现象是难免的。在空间上,我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发达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呢更快,经济实力也更雄厚。而不发达的区域,不仅经济发展建设的投入不及发达区域,资源和地理条件也不如发达区域优越,因而,不同区域经济差异越拉越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我国制定的制度和出台的政策甚至是社会历史文化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随着各区域的发展,不同地区区域经济水平逐渐拉大,导致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如果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稳定并协调的长时间持续,社会矛盾就有可能与日加剧。因为,地区区域经济水平相当的话,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是相似的,两区域之间的相互需求就会增多,市场之间的流通也进行得更多。相反,如果两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差太大,地域分工和贸易流通就很难进行。最终,各区域间的技术资金和产业扩散也就难以实施,从而对我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新产生阻碍的影响。

四、区域经济安全动态监测

将评价国家经济安全的10个度量指标对国内省区进行分解,经济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份或者是多个省的联合体。指标安全系数 通过阈域值法进行计算。

指标数值大,安全度越大的安全条件指标,其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

指标数值大,安全度越小的安全条件指标,其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

根据区域经济安全系数的大小,对区域经济安全度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得分将经济安全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具体的评价方法见表1。

五、动态监测对于区域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能否稳定发展是我国需要首先考虑的经济问题,在领悟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并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来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确保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目的。进行动态监测在预防措施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动态监测工作的进行应根据我国国情,对区域经济安全进行系统定量监测研究,展开全方面的动态监测。可以通过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安全的因素,或者是构建区域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来研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安全方面的问题。

六、结束语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领域分布有金融、能源、贸易等社会安全方面,因此,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安全进行动态监测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并适时拓展对区域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视角。目前,我国经济安全处于中低度的不安全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外来风险,还包括我国经济风险区带来的危险。因此,对我国区域经济安全进行动态监测的相关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静.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导刊,2011.

[2]张维群,张颖.区域经济安全的统计探索[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17(51).

[3]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4).

[4]叶卫平.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J].研究,2011(2).

[5]顾海兵,张安军.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动态监测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理管理,2012(7).

[6]顾海兵,王鑫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6).

[7]信春华,朱世英.省区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矿业,2007(01).

第12篇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区域经济;效应

一、引言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和活跃因素。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减少了政府行政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预,使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成为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在上海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能够得以实现,加快了上海以及周边区域经济的投融资发展,更突显出上海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与贸易中心的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也使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经济融合与参与到国际经济发展中。

二、建立上海自贸区需要应对的挑战

首先,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减少了税收收入。由于在自贸区内,免税商店内的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让很多顾客获益,但是,却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这方面的经济损失如何弥补,需要给予关注。其次,上海的城市综合实力还需要提升。上海虽然在我国具有领先的发展地位,但是,与香港、新加坡相比,上海的开放程度、城市市民素质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上海由于受到地域、人文的限制,使其在区域经济的影响力方面受到了影响,这是不利因素。最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制定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在法律方面,外国投资者出现的争议时,适用国内现行法律,还是遵守关于上海自贸区的新法律,这让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在金融方面,在自贸区人民币自由结算,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监管。在贸易开放方面,对于免税商品的种类、免税范围、免税区的设定,还需要进行协商确定。

三、上海自贸区发挥了区域经济的辐射与集聚效应

首先,上海自贸区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自贸区的设立能够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有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自贸区可以将区域经济的增长要素进行流动与融合,实现开放型的经济发展,建立多边贸易体系,实现多边贸易自由化,推动区域经济的新发展。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方式有助于扩大区域经济的对外贸易。其次,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辐射作用。上海自贸区帮助区域经济开拓了更多的贸易通道。上海自贸区能够将贸易、金融的发展辐射到东亚、中东、中欧以及拉美地区,促使区域经济的贸易多元化,扩大了贸易市场的容量,提高了贸易规模,让区域经济的发展充满活力。最后,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集聚效应。由于上海自身经济的发展与贸易开放存在着互利共融,也存在着成本代价,人们关注着自贸区建立后是否对上海的企业、就业造成冲击,一些敏感领域开放出现的风险问题。然而,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集聚效应,能够更好地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上海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能够实现物流、金融、服务以及文化方面的集聚,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四、促进上海自贸区发展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首先,上海要拓展多领域和多形式及多层次经济技术的合作。上海要与周边地区加强旅游、金融、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合作,加强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创新经济合作的多种形式。其次,上海要加快产业机构的调整。上海要鼓励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注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上海要与周边区域加强交流。通过组织和参与发展论坛,实现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展区域经济合作。

五、结论

通过对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效应进行探讨,得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加快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步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上发挥重要的角色作用,维护我国的贸易权益,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上海自贸区可以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更好地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开拓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还能够将金融、物流以及贸易进行集聚,提升上海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以及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好地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国际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辐射与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