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

时间:2023-07-19 17:3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发热病人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

第1篇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做好居家儿童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居家儿童防控措施落实。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走亲访友,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确需外出的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家长要加强居室通风,做好室内消毒,创造清洁生活环境,外出回家后洗手更衣再接触儿童。家长要教会儿童正确洗手方法,督促儿童勤洗手、不乱摸,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母亲母乳喂养时要佩戴口罩、洗净手,保持局部卫生。

家长为密切接触者的家庭,家长需居家隔离的,应当与儿童分开居住。儿童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就诊,遵从医务人员指导。

三、做好乡镇(社区)儿童疫情防控工作

乡镇卫生院要做好辖区儿童疫情防控工作,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儿童信息,做好健康管理。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会同城乡社区组织按照“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规范运转、异常就医”的原则将来自疫情发生地区、外地返回居住地的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发热和症状监测,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家长和儿童科学认识和预防疾病,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期间合理调整儿童保健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暂停面对面新生儿访视和儿童健康体检,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在线咨询和指导。

四、做好医院内儿童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值班值守,规范分诊救治,落实报告制度,强化院感防控。针对家长、儿童和托幼机构教职员工做好健康宣教。在疫情期间合理调整儿童保健门诊。

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加强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报告等工作,做好病例排查,及时识别可疑病例,认真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按照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做好临床诊疗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当立即转诊到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要做好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和托幼机构人员儿童疫情防控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五、做好孕产妇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单位实际,尽可能为产科门诊及病房设置独立进出通道。要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根据孕产妇具体情况,必要时可适当调整产检时间。对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高危孕产妇,指导其按时接受产前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因担忧、恐惧而延误病情。对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且有流行病学史的孕产妇,要指导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要按照相关要求在有条件的助产机构设置发热门诊,为疑似和确诊孕产妇提供疾病救治和安全助产服务,确保母婴安全。产妇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确诊后未痊愈者,暂停母乳喂养。

六、强化儿童和孕产妇健康服务相关院感防控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院感控制管理,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消毒和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严防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要强化院内疾病人群与健康人群就诊区域隔离分流,加强妇科、产科、儿科等重点科室病室管理,减少家属探视,暂停新生儿病房探视和陪护,切实降低住院患者感染风险。

七、加强医务人员全员培训

各医疗机构要对医务人员全面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密接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对门诊、急诊、检验科等重点岗位医务人员要开展培训效果考核评估,确保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第2篇

一、工作目标

(一)加强对消除疟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消除疟疾达标考核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明确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消除疟疾达标考核工作中的职责,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我区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二)加强疟疾传染源管理,提高疫情上报、流调和疫点处置工作质量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疟疾病例诊治能力

(四)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质量,巩固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疟疾防治意识

(六)加强检查指导,联防联控

(七)加强防制资料管理

二、工作实施

(一)成立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见附件1);召开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部署消除疟疾达标工作;区消除疟疾达标技术指导小组督导相关部门和镇开展消除疟疾达标工作。

(二)有序推进消除疟疾达标考核

1.考评前准备工作

(1)考评动员

5月份召开消除疟疾达标考评工作培训会议,由区卫生局组织,区疾控中心牵头,培训对象主要是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各镇卫生院相关人员,培训项目为此次考评的主要内容、职责分工、技术指导。

(2)专业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

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各镇卫生院要重点加强临床医生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并进行培训效果考试,个人得分应全部达到90分以上。区疾控中心提供疟疾诊治知识的参考资料。

疟原虫镜检技能培训

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各镇卫生院要重视“三热”病人(即疟疾发热、疑似疟疾发热,不明原因发热)的血检工作,把“三热”病人血检列入常规检查,特别是门诊医生,接诊“三热”病人后,应及时填写查验疟原虫的化验单,并通知检验人员采血、染色、涂片、镜检,保质保量完成血检任务,确保疟原虫镜检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协助区疾控中心对检验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技能的培训。区疾控中心要定期对综合医院、镇卫生院的检验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血片阴阳性和疟原虫虫种的鉴别,培训效果考试个人得分应全部达到80分以上。

疟疾诊治能力和疟原虫镜检技能是此次消除疟疾达标考评重点考核项目,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各镇卫生院要落实好这两项工作,确保考评工作的顺利进行。

(3)资料准备

区卫生局协调解决组织保障资料。

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准备好防治疟疾的相关资料,包括2013、2014年的疟疾病例门诊登记本、血检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抗疟药处方,现场核实病例诊断、治疗和疫情报告。

疾控中心消除疟疾的相关资料:

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资料汇编以及达标考核后至2009年疟疾监测资料等历史资料。

2010年以来的疟疾相关资料,区级消除疟疾实施方案:消除疟疾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消除疟疾工作各项活动原始资料,包括发热病人血检和血片复核资料、媒介调查资料、病例报告和治疗资料、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疫点调查和处置资料以及各类培训和健康教育资料等。

(4)督导检查

区卫生局组织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生的疟疾防治知识和检验科人员疟疾镜技能培训、资料准备等情况的进展、质量进行督导检查。

6月份、8月份、10月份各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并书面通报,督导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临床医生诊治能力考核:镇卫生院现场抽取2名临床医生参加闭卷考试;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内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感染科各抽取2名临床医生参加书面闭卷考试。

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各镇卫生院现场各抽取一名检验员进行技能考核。

现场检查疟疾病例门诊登记本、血检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抗疟药处方,现场核实病例诊断、治疗和疫情报告等。

2.消除疟疾达标考评实施时间表

4月份区疾控中心开展综合医院、镇卫生院镜检员疟原虫镜检技能培训工作。

5月份区卫生局对消除疟疾达标考评工作进行动员与培训,落实相关单位及科室职责。由区疾控中心下发此次消除疟疾考核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的培训参考资料,各级医疗机构要依据资料组织临床医生培训和自学,提高临床医生的疟疾诊治能力。

7月份各级医疗机构找出薄弱知识点,对临床医生进行疟疾诊治知识针对性培训和效果考试,达到要求。

④8月份,邀请市疾控中心专家对我区疟疾镜检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技术指导和培训。

⑤9月份,各级医疗机构组织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再培训,全面达到要求。

⑥根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消除疟疾资料准备情况、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和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能力掌握情况,确定迎接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的时间。

3.消除疟疾达标现场考评内容

由省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组成考核组,对县(区)进行消除疟疾达标考核。

发热病人血检、病例诊治及报告

分别抽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2个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疟原虫镜检工作现状和当年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资料。抽查区疾控中心已复核阴性血片30张。查阅疟疾病例门诊登记本、血检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抗疟药处方,现场核实病例诊断、治疗和疫情报告与县级疾控中心资料符合率。

诊治能力考核

随机抽取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内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临床医生以及2-4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生各1名(总人数不少于10人),采用闭卷书面考试进行疟疾诊治知识考核。临床医生个人考核得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参加考核临床医生的考核合格率低于85%即为不通过。

镜检技能考核

随机抽取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一半以上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人员各1名,进行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包括定性和定种)。每名镜检人员技能考核得分75分及以上为合格。参加考核检验人员的考核合格率低于85%即为不通过。

(三)进一步加强病例管理,提高传染源管理和疫点处置工作质量

1.规范传染源管理措施

为适应疟疾防控工作从控制阶段到消除阶段的转变,我区将继续全面推行消除疟疾“1-3-7”消除疟疾工作新模式,确保传染源管理和疫点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

(1)发现疟疾病例后1天内进行疫情报告

区疾控中心和各级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均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均应进行疟原虫镜检,每例病例在抗疟治疗前应至少采制厚薄血片3张、滤纸血2张(每张2大滴血样)和肝素抗凝全血5ml,并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不能及时送样的可将样本置-20℃保存,由市级疾控中心统一在每月月底送省血寄防所。为鼓励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省将继续实行报病奖励制度。

(2)在3天内完成病例核实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区级疾控中心负责在3天内完成对网报疟疾病例血片的镜检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重点核实是否为疟疾病例并判断是否为本地感染病例。所有核实的疟疾病例应在3天内完成专报系统中“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信息录入和上报。所有经核实需排除的疟疾病例应立即报告省血寄防所请求进行省级复核,并根据省级复核结果进行网报修订。

个案流调时对输入性病例的判定应严格按照《消除疟疾技术方案》中输入性疟疾的定义和判定标准进行。

(3)在7天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

区疾控中心应在病例网络直报后7天内组织完成对病例所在的自然村或居民点的调查,确定疫点是否存在传播疟疾的条件,并按照《消除疟疾技术方案》的要求完成疫点处置,在7天内完成专报系统中“疫点调查与处置表”的信息录入和上报。省血寄防所将参与所有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国内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核实和疫点调查。

疫点调查时,对本地感染或国内输入的疟疾病例,需对病例所在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内的居民进行疟原虫血检或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对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需对与其同行回国人员进行疟原虫血检或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对近3年内无媒介调查资料的县,如疟疾病例出现在疟疾传播季节,疫点调查需增加媒介按蚊种群调查内容。

疫点处置包括病例治疗、健康宣教和媒介控制。在疫点调查中新发现的实验室检测阳性者给予抗疟药规范治疗并按规定上报,并向居民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对在流行季节(5-10月份)出现的疟疾病例,对病例所在的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范围所有住家采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室内滞留喷洒。

2.完善疟疾疫情通报制度

为及时了解疟疾疫情动向,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疫情,区疾控中心在发现病例时需电话报告省寄防所,并按规定在3个工作日内将疟疾病例核实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上报省血寄防所,由省血寄防所及时完成疟疾疫情周报。

(四)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疟疾病例诊治能力

1.进一步加强传染源发现能力

(1)各级医疗和疾控机构要继续加强疟原虫镜检能力建设,配备相对稳定的并通过上级业务机构培训合格的镜检人员。重点加强乡镇级医疗机构技术人员的培训,区疾控中心要有独立的、能正常开展镜检工作的疟疾中心镜检站,并有专人负责对辖区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的督导和质量控制。

(2)为按期达到《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确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指标,区疾控要组织对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医疗、检验、防保专业人员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参加全市寄生虫防治技术竞赛。

2.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救治能力

(1)区疾控中心需加强对本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输入性疟疾的诊断能力和危重恶性疟病例救治能力,尽量避免因误诊误治导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死亡。

(2)在疟疾传播休止期,区疾控中心组织对上年度发现的所有间日疟病例和卵形疟病例进行休止期根治。并对在疫点调查中发现实验室检测阳性患者的自然村开展休止期扩大治疗。

(五)完善监测体系,巩固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根据我区当前疟疾发病的形势和消除疟疾的进程,按省疟疾监测规范和技术要求,在全区开展常规检测工作,保障和巩固我区消除疟疾的成果。

1.疟原虫镜检和质量控制

(1)为保证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区疾控中心统一为区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门诊镜检站发放血检染色试剂等耗材和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本。

(2)按照《市消除疟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区二级综合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要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各医疗单位要求全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其中疟疾传播季节(5-10月)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要重点加强对外出务工归国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工作。

(3)区疾控机构中心镜检站应按要求对所辖区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镜检质控督导,保证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质量。区中心镜检站要复核辖区内各医疗单位10%的已检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市级中心镜检站将抽检本市各区3%的已复核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并负责将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和滤纸血及抗凝血按要求送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按《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和《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对全省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进行血片复核和基因检测复核,每季度抽检全省各县1%的已复核阴性血片,并不定期对乡镇门诊镜检站已检血片进行抽检。各级中心镜检站要求保留血片及抽复检工作记录。

2.主动病例侦查

在疟疾流行季节(5月份),对白马镇的1个村进行入户走访调查,并至少对300名居民进行疟原虫血检或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送省血寄防所进行基因检测。

(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疟防意识

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实现2009年疟疾发病总体较20*年下降30%以上。

二、工作内容与任务

(一)休止期服药

1、服药对象:全县20*年、20*年发生疟疾病例的自然村开展休止期服药,具体服药范围依据自然村内20*年~20*年所有实际疟疾病例和水体分布的特征确定。

2、服药方法:采取伯氨喹8日服药方法,即伯氨喹(每片7.5mg基质)成人每天3片,连服8天,饭后顿服(儿童用量详见下表);不宜服药对象为:1周岁以内婴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衰者、长期患有心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

年龄组(周岁)1~34~67~910~1213~15

剂量(片)0.511.522.5

3、时间安排:(1)20*年12月上旬,举办全县疟疾休止期服药实施方案技术培训班;(2)20*年12月5日前,各乡镇填写2009年疟疾休止期服药自然村名单,上报至县疾控中心。登记开展休止期服药的自然村所有人员名单,现场划定服药范围,确定服药对象。(3)20*年12月中旬,各乡镇按分配的数量领取药品;(4)20*年12月30日前,各乡镇对开展休止期服药的行政村相关人员培训,并做好人群服药宣传发动工作;(5)2009年1月5日至1月15日,各乡镇进行人群服药;(6)2009年1月20日前,各乡镇完成服药工作,统计服药结果,上报至县疾控中心。

(二)传播期治疗

1、治疗对象:(1)对疟疾临床诊断病例给予氯、伯8日疗法及时、全程、规范治疗;(2)对发冷发热且无法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假定性治疗,治疗有效者按疟疾病例给予规范治疗;(3)对疟疾实验室诊断病例给予氯、伯8日疗法及时、全程、规范治疗。

2、督导服药:各级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对疟疾治疗对象开展督导服药。对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假定性治疗有效病例实行全程督导服药。

3、病例报告:(1)对于上述第1类和第3类病例作为疟疾病例报告;(2)对于第2类病例中,病程早期单独用氯喹、伯氨喹有效者作为疟疾病例报告,病程后期用氯喹、伯氨喹或联合用其他药而无法判断氯喹、伯氨喹疗效者不作为疟疾病例报告,但作为试治病例报告,为下年度休止期服药划定范围提供依据。

(三)高发村疫情处理

1、高发村,指以自然村为单位当年累计发病率达到1%(分子为当年累计疟疾病例报告数,分母为自然村常住人口数)者。

2、加强对疟疾疫情的监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疟疾疫情的监控,一旦发现所辖自然村达到高发村的要求,即在24小时内赴所在自然村核实疫情,开展调查工作。

3、及时有效开展疫情处理。疫情核实后,48小时内对自然村根据发病的分布特征实行全民或部分全民村居民应急性服药,采取氯、伯4日疗法,以压低发病高峰。

(四)发热病人的血检

凡具备显微镜诊断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均应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并确保完成血检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任务。发热病人血检应达到以下指标:(1)发病率在10/万以上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镇总人口数的5%;(2)发病率在1/万~10/万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2%;(3)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镇总人口数的1%;(4)近3年无当地感染病例的乡镇,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对来自其他疟区的发热病人开展血检。发热病人的血检方法及要求按《全国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执行。

(五)数据上报工作

1、休止期服药:各乡镇要做好休止期服药摸底工作,统计汇总休止期服药村名单。在完成服药工作后,统计服药结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

2、传播治疗和发热病人血检:各乡镇按月上报传播期治疗和发热病人血检相关数据表,于下月5日前上报至县疾控中心。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各乡镇要高度重视2009年疟疾防治工作,充分发挥疟疾防治领导小组的作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领导本乡镇疟疾防治工作;疟疾防治技术指导组负责相关技术指导,严格按照《疟疾防治技术方案》和《*抗疟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的要求开展工作。

(二)宣传发动:为提高群众服药的依从性,各乡镇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服药对象每人一张健康教育处方,并公布当地疟疾防治咨询电话。

(三)休止期服药范围的划定与督导服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休止期服药范围划定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全县服药范围的划定工作。各乡镇要按步骤首先登记开展休止期的自然村所有人员名单,现场划定服药范围,确定服药对象,进行人群服药。负责组织对村防保人员和送药小分队各项技术措施的再培训工作,保证科学合理地划定各自然村休止期服药的范围和对象。

各休止期服药自然村要组成以乡镇防保医生、村干部、村医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服药小分队,根据划定的服药范围和不宜服药的人员确定服药对象,并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要求服药率达到95%以上,全程服药率达到90%以上;在确定服药对象时,应详细了解服药对象的身体情况,对不宜服药的对象一律不准服药,严格掌握服药禁忌症范围。

(四)做好不良反应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各乡镇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服药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防止出现。疟疾防治技术指导组负责相关技术指导。

四、职责与分工

(一)各乡镇政府:全面领导、组织本区域的疟疾防治工作,积极筹措必要的防治经费,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疟疾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县卫生局:负责制定疟疾防治措施的实施方案与计划,组织实施疟疾防治工作,召开相关会议,并向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指导本地区疟疾防治工作,承担对乡镇防治人员技术措施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2、负责抗疟药品等物资的领取、发放和管理工作;3、负责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地区疟疾防治工作结果。

(四)乡镇卫生院:1、负责实施所辖村级、街道各项疟疾防治工作;2、负责对村级人员的休止期服药和传播期治疗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3、负责辖区抗疟药品等物资发放和管理工作;4、负责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本辖区疟疾防治工作结果。

(五)村卫生室:1、负责实施本行政村各项疟疾防治工作;2、负责本行政村疟疾休止期和传播期治疗对象的督导服药。

第4篇

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SARS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年均有发病;其普通型感冒的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病势轻、预后好和散在发病;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则为发病率高、传播范圈广、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对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威胁较大,常可导致死亡,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治疗要点 1.普通型感冒的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目前对普通感冒症状轻者主张非药物治疗,一般需指导病人多饮水、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如症状较重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者,尤其是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可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有咳嗽症状者应口服化痰药,一般不主张镇咳治疗,如因咳嗽而影响休息时,可适当应用。有咽痛者,可应用雾化吸入或口含润喉类含片。 (2)对因治疗 可针对病毒感染应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吗啉胍等。一般如无合并细菌感染可不用抗生素。某些中成药对抗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感冒冲剂等。 2.流行性感冒治疗原则 流行性感冒应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基本原则,以限制感染扩散。具体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即应在起病的1~2天内使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如金刚烷胺及其衍生物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药物;二是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应特别注意,密切观察并发症,并注意休息、营养支持等;三是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如退热、止咳、化痰、缓慢鼻黏膜充血等药物治疗,但儿童和青少年应忌用阿司匹林等其他水杨酸类药物,以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护理 1.护理评估 (1)病因评估 主要评估病人健康史和发病史,是否有受凉感冒史。对流行性感冒者,应详细询问病人及家属的流行病史,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2)病情评估 主要评估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并密切注意进展程度。如是否有咽部不适感、发热、咳嗽、咳痰、疼痛、水电解质失衡等。尤其注意对发热病人的体温、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用药情况需进行详细评估。 (3)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评估 重点了解病人对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与健康行为掌握的程度,以及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等。 2.护理诊断 根据病人问题可提出如下护理诊断。 ①舒适状态改变:与咽痛、发热有关;②清理呼吸道低效:与老年体弱或痰量增多且黏稠有关;③焦虑:与影响正常生活质量有关;④有水电解质平衡障碍的危险:与病人发热或失汗过多有关。 3.护理目标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舒适状态。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解除焦虑。 4.护理措施 (1)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每天3次,尽量减少外出。 (2)做好对症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咽痛、声音嘶哑、痰多黏稠时给予雾化吸入,有痰及时咳出,防止痰液淤积。 (3)防止并发症。如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或头痛加重、脓涕、鼻窦有压痛等,应警惕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现有关症状应给予高度重视,以防延衰治疗转为慢性疾病。 (4)感冒症状消退后,进行体育功能锻炼。吸烟者应忌烟,随季节变换承时调整衣着,适时注射流感疫苗,注意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情绪。症状明显时注意卧床休息。 (6)预防心肌炎发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多见,应加强护理,做好预防。 ①注意休息 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主肌代谢及心脏功能,促进心肌修复。 ②注意合理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禁止食辛辣、有刺激性和过于肥腻的食物,预防便秘,以免用力排便, 增加心脏负担,但要保证进食质量。 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心肌损害较重者表现为心律失常、早搏、传导阻滞者,注意经常评估生命体征、面色神志的变化,对有胸部不适、心悸、腹痛等症状的病人应警惕。 ④对有上述症状者要及时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并注意其动态变化。 ⑤注意药物护理 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入量

[1] [2] 

,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输液时要注意使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输入营养心肌药物时,会引起穿刺部位疼痛,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发病时症状较轻常易忽视。因此地,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社区居民的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广泛开展预防疾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疾病防治意识。 ()讲解药物预防和接种疫苗的重要意义,指导正确使用流感疫苗。 ()强调遵医嘱用药及用药注意事项;介绍多饮水和物理降温的意义;指导正确使用雾化吸入药。 ()指导病人发病期间合理休息,疾病恢复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体抗病能力。 参 考 文 献 孙玉琴,程洁琼;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年期 文章屋在线:wzk.co

    

第5篇

【摘要】本文报告120例流行性脑炎的护理,主要措施是及时降温,合理使用脱水剂,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抽搐,防治脑疝、呼吸衰竭的发生。通过护理后深深体会到流行性脑炎的高热是主要矛盾,降温是关键,控制和减少抽搐是重要的环节,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是不可的工作。【关键词】乙脑;护理

【Abstract】This text reports the nursing of 120 cases of epidemic encephalitis, the main measure is to lower the temperature in time, use dehydrated pharmaceutical rationally, keep the respiratory tracts unobstructed, control and twitch, prevent and cure brain hernia, breathe depleted emergence. Realize deeply the hyperpyrexia of the epidemic encephalitis is a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after through attending to, drop in the temperature key, control and reduce, it twitches to be important link, do health education and work that psychology can't it attends to to be well.

【Key words】Second brain;Nursing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一种夏秋季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蚊虫为其主要传播媒[1],脑及脊髓均可受累,尤以大脑、皮质、丘脑和中脑最为严重[2]。好发于儿童,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其特点,极少数发生呼吸衰竭及神经系统后遗症,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护理,可使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20例中男性占109例,女性占11例。年龄1~2岁占90例,3~4岁占7例,其它占13例。

1.2 临床表现120例中100例发热,高热占68例,均有不同程度伴头痛、呕吐、颈阻、抽搐,甚至昏迷,做腰椎穿刺确诊占113例,查脑脊髓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以中性粒细胞稍多,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偏高,昏迷最长达12天,7天占10例,1~2天占23例。通过平均住院12天治疗后,治愈57例,好转40例,失语7例,肢体痉挛10例,肢体震颤2例,死亡5例,无变化3例。

2 护 理

2.1 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将患儿安置在病房,做好灭蚊措施。备好抢救器械、药品,如氧气、心电监护仪、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等,有计划集中安排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关心、体贴患者,避免诱发惊厥或抽搐,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50%~60%。

2.2 迅速降温持续性高热可使机体代谢增快,组织耗氧明显增加,从而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诱发或加速抽搐,甚至惊厥,加重呼吸衰竭。此时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在体温持续高,抽搐频繁时应结合药物降温及使用脱水剂,一般降温可采用冰帽、冰袋、冷盐水或其他药物降温,从而控制惊厥,减轻抽搐,冰袋可置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丰富处,冰帽可敷头部,也可用0.4%生理盐水150~200ml置冷后-4℃后清洁灌肠,体温仍高热仍不降者可用0.4%生理盐水加10%合氯醛10ml~15ml保留灌肠,早、晚各一次,10%水合氯醛可按1ml/kg/日,半小时测体温一次。在操作前应与病者及家嘱有效的沟通,解答有关的问题,讲解乙脑患儿最近不主张用洒精擦浴的原因,因为乙脑属于中枢性发热,故使用酒精擦浴效果不佳,可用温水擦浴,水温一般低于体温2~3℃,观察疗效。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呼吸衰竭

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一般用鼻导管给氧,一般为1~2L/min,缺氧严重时应考虑用机械呼吸器,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在吸氧时应随时吸出呼吸道的痰,必要时应翻身拍背,防治褥疮发生。

2.3.2 合理使用脱水剂,防治脑疝发生。乙脑脱水剂使用应及时、足量、按时以20%甘露醇或25%山犁醇为首选。25%甘露醇一般用量按1~2g/kg/次,10~15分钟静脉推注,4~6小时/次,每日4~6次。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4.1 在抢救时应专人护理,密切观察意识、瞳孔、抽搐和(或)惊厥变化,每15~30分钟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尿量、记录出入量。

2.4.2 保持室内环境平衡,及时监测血气、电解质,防治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协助医生抽血,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2.4.3 认识脱水剂的作用原理,准确记录病情。在使用脱水剂时记录好尿量,尿量每小时100ml以上才能达到降低颅内压效果,防治脑疝、呼吸衰竭发生,昏迷病人目前主张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15°~30°角,以利于脑水肿消退,一般头偏向一侧。

2.4.4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做好早、晚口腔护理,可用2%朵贝尔漱口一次,眼睛不能闭合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日二次,保持床铺平整、干燥,病房应安静、舒适,防治口腔炎、皮肤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3 体 会

3.1 做好高热的降温措施是抢救患儿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告知义务,宣传降温的重要性,重视头部降温,发热时降头部体温可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射率。目前认为发热病人体温应稳定在37.5℃~38℃,因为乙脑病毒在38.5℃以上繁殖较慢,而以31℃以下时繁殖快,抗体增加慢。

3.2 掌握脱水剂的使用方法了解病情变化,多巡视病房,注意使用脱水剂过量造成血容量不足与颅内压增高相似的低颅内压综合征。例如:脉持细弱,低血压,心体失常以及意障碍、躁动、昏迷,二者易混淆,易被误诊,故医护人员除具有责任心外还应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3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乙脑虽然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故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掌握好交流技巧,每天保持与患儿交谈,与家嘱多交流,了解心理状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可用卡片、图画、宣传栏做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给不需要禁食的发热病人应用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可用鼻饲管喂入,防止喂养不良造成窒息。对眼睛不能闭合的病人可用盐水沙布遮盖,防止发生暴露性结膜炎。训练失语患儿应多安慰,鼓励家长与患儿及周围人群学说话,叫语言功能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恢复语言功能。四肢瘫痪者可每日用温水热敕,早、晚各一次,可推拿、按摩关节、做被动运动等,每日3~4次,配合医生做针灸等康复工作。对震颤多汗者,可用安地片或美多巴片药物治疗,出院后多随访,告之有后遗症的检查、治疗事项,从而利于医护、患者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第6篇

20xx年我村卫生室各项工作,将在镇卫生院、村委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镇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20xx年度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及加大卫生工作宣传力度,确保我村卫生工作各项任务指标全面落实,现将工作计划提出如下:

一、行政管理:

1、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自查报告和半年总结,年终有总结和考核自查报告。

2、每月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一次,各种制度上墙,按时完成各种材料上报工作。

3、使用统一的基本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登记表、卡、册、档案规范管理。

4、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及医疗服务工作,积极参加药品统一代购及乡村一体化管理。

5、按时参加例会及业务学习培训,并作好学习笔记。

二、疾病预防控制

1、认真作好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时上报疫情,报告率100%,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及爆发流行。

2、计划免疫工作:按时通知和督促接种对象进行疫苗接种,按计划完成各苗的接种任务。

3、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计划外各种疫苗活动。

4、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5、认真作好结核病人治疗的全程督导,督导率100%。

6、及时上报本村死亡人员、发热病人。

三、妇幼保健工作

1、及时准确上报本村的孕妇数及出生情况,认真填写及开展高危孕妇的筛查,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

2、认真做好妇幼卫生知识及降消项目的宣传工作,村宣传覆盖面达100%,孕妇知晓率100%(外出除外)。

3、按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资料存根等进行归档保存。

4、做好孕产妇的转诊工作。

四、医疗工作

1、遵守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规范以及村卫生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医务服务工作。

2、处方书写规范,用药、收费合理,配伍正确,并有病情和治 疗记录。医疗垃圾及时正确处理并完善记录备查。

3、热情接待病人,不得推诿病人和拒绝出诊,做好病人的转诊工作。

4、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农民得实惠。

5、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零差价销售。

五.健康教育

1、认真做好本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工作,制定好全年的健康工作安排 ,做到工作有计划,做后有总结。

2、针对重点人群有针对的慢性病进行讲解,让老百姓了解一些慢性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情况。

3、对季节性的疾病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让老百姓增强传染病的认识和懂得一些防治知识。

4、加强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健康宣传。

我卫生室工作计划有所不周,以及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上级领导在督导工作时加以指正。

【计划二】

根据米村镇卫生院部署结合我村卫生所实际情况,为提高广大农村农民的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我所针对本村的实际状况,特制定了本村卫生所年度工作计划。

一、本年度公共卫生项目上本村卫生所应做到:

1、继续开展生命知识,农村基本卫生知识的传播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卫生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继续宣传协助《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使广大农民加强疾病预防能力,科学的、有计划的接种疫苗。

3、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提高我村广大农民对疾病的预防知识。

4、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主动地进行预防接种。

5、加强广大农村妇女的妇幼保健工作,使广大妇女了解四期保健,提高卫生防护意识,减少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损害。

6、继续宣传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工作,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自我防范意识,改陋习、讲卫生。

7、宣传学习结核病、艾滋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

8、利用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进行健康教育,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从不同方面了解生命知识,懂得预防疾病的知识。

9、积极配合米村镇卫生院各项工共卫生项目工作。

二、本年度合作医疗上本村卫生所应做到:

1、我村卫生所应充分利用米村镇卫生院会议、标语、宣传栏、典型事例等方式使合疗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尽量做到人人皆知。

2、我村卫生所按照规定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举报电话和固定公示栏。

3、我村卫生所每月应及时上报合作医疗报销金额,为老百姓创造更好的合疗服务政策,并且能够积极配合米村镇卫生院合作医疗各项工作。

三、本年度临床上本村卫生所应做到:

1、门诊登记一般项目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等内容应清晰、完整,并与处方记载相一致。

2、对需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要做出明显标记,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对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家庭详细住址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4、要求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剪贴、颠倒,医师要签全名。

第7篇

1、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教育,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建立健全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充分运用黑板报、校广播站、宣传栏宣传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加强日常监测,及早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配合预防部门控制疫情,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二、具体措施

1、建立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信息检测站。班主任是信息监控员和汇报员。

2、对不明确的疫情病症及时送县医院诊断分析并及时通知家长。

3、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特别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及时告知学生。对寝室、教室等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对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池、食堂及饮用水加强消毒和除“四害”工作。

4、及时获取的信息、资料,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报栏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5、对较严重的突发事件,实施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6、学校准备相应的预防器材,应急时,发放给各班主任,作好全员的检测工作。

7、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隔离、观察、消毒工作,严控校内人员外出和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8、实行缺课、停课登记制度,严防疫情传入校园。

第8篇

村卫生室工作计划一20xx年我村卫生室各项工作,将在乡卫生院、村民委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xx”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乡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20xx年度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及加大卫生工作宣传力度,确保我村卫生工作各项任务指标全面落实,现将工作计划提出如下:

一、行政管理:

1、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自查报告和半年总结,年终有总结和考核自查报告。

2、每季度向村领导汇报工作一此,各种制度上墙,按时完成各种材料上报工作。

3、使用统一的基本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督导等工作登记表、卡、册、档案规范管理。

4、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及医疗服务工作,积极参加药品统一代购及乡村一体化管理。

5、按时参加例会及业务学习培训,并作好学习笔记。

二、疾病预防控制

1、认真作好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时上报疫情,报告率100%,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及爆发流行。

2、计划免疫工作:按时通知和督促接种对象进行疫苗接种,按计划完成各苗的接种任务。

3、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计划外各种疫苗活动。

4、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5、认真作好结核病人治疗的全程督导免费,督导率100%。

6、及时上报本村死亡人员、发热病人。

三、妇幼卫生工作

1、及时准确上报本村的孕妇数及出生情况,认真填写及开展高危孕妇的筛查,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

2、认真做好妇幼卫生知识及降消项目的宣传工作,村宣传覆盖面达100%,孕妇知晓率100%(外出除外)。

3、按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资料存根等进行归档保存。

4、做好孕产妇的转诊工作。

四、医疗工作

1、遵守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规范以及村卫生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医务服务工作。

2、处方书写规范,用药、收费合理,配伍正确,并有病情和治 疗记录。医疗垃圾及时正确处理并完善记录备查。

3、热情接待病人,不得推诿病人和拒绝出诊,做好病人的转诊工作。

4、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农民得实惠。

村卫生室工作计划二根据xx镇卫生院部署结合我村卫生室实际情况,为提高广大农村农民的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我室针对本村的实际状况,特制定了本村卫生室年度工作计划。

一、本年度公共卫生项目上本村卫生室应做到:

1、继续开展生命知识,农村基本卫生知识的传播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卫生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继续宣传协助《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使广大农民加强疾病预防能力,科学的、有计划的接种疫苗。

3、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提高我村广大农民对疾病的预防知识。

4、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主动地进行预防接种。

5、加强广大农村妇女的妇幼保健工作,使广大妇女了解四期保健,提高卫生防护意识,减少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损害。

6、继续宣传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工作,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自我防范意识,改陋习、讲卫生。

7、宣传学习结核病、艾滋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

8、利用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进行健康教育,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从不同方面了解生命知识,懂得预防疾病的知识。

9、做好20XX年度出血热疫苗接种情况。

10、积极配合xx镇卫生院各项工共卫生项目工作。

二、本年度合疗上本村卫生室应做到:

1、我村卫生室应充分利用xx镇卫生院会议、标语、宣传栏、典型事例等方式使合疗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尽量做到人人皆知。

2、我村卫生室按照规定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举报信箱、监督举报电话和固定公示栏

3、我村卫生室每月应及时上报合疗报销金额,为老百姓创造更好的合疗服务政策,并且能够积极配合xx镇卫生院合疗各项工作。

三、本年度临床上本村卫生室应做到:

1、门诊登记一般项目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等内容应清晰、完整,并与处方记载相一致。

2、对需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要做出明显标记,并按规定及时上报,疫情上报后,在门诊登记相应处加盖“疫情已报”章。

3、对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家庭详细住址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4、要求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剪贴、颠倒,医师要签全名。

第9篇

2010年2月15日,十堰市发现一例输入性恶性疟,当地卫生局接到疫情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所在医院开展医疗救治。虽经全力抢救,因患者感染严重,入院较晚,入院时已出现肝、肾功能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于2010年2月16日因脑水肿与和脑干功能衰竭死亡。这一病例给处理类似事件留下许多思考。

1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21岁,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人,在上海一家机电有限公司工作。因公司卖给非洲苏丹相关设备,公司五位技术员一起到苏丹调试设备,2010年1月13日从上海出发,途经深圳、香港,于16日到达非洲苏丹YEI市,在苏丹居住16天,1月31日离开苏丹,2月2日到达上海,2月8日下午春节放假回到十堰市郧县家中。

2 患者入院前治疗经过

2010年 2月8日,患者回家当天感觉发热,无寒冷,2月9日在镇卫生院就诊,以“感冒”打针2天,(用药不明)症状缓解,未进一步治疗。13日患者又出现发热、无寒冷、出现黄疸,未治疗。14日上述症状加重下午在县人民医院就诊,体温达到41℃。14日23点31分急诊转入市级人民医院,此前,病人未说明自己有出国史,医生也未询问患者有无出国史。

3 入院后检查结果

发热7天,头晕、腹痛2天入院。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9.2℃),无咽痛、鼻塞、流涕。在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2天(具体不详),无效。13日又出现头晕、阵发性腹痛,解黑色软便每日2次,伴心悸、口干、尿少、尿黄,14日下午上述症状加重收住郧县人民医院并急诊于14日23点31分转入十堰市人民院。既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临床检查:T 36.7℃,脉搏96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 93/50mmHg。神志清楚,推入病房,自动,检查合作。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口唇无发绀,咽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韧,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阳性,肠鸣音正常。体检过程中患者出现休克血压,抢救后恢复至正常。医院组织呼吸科、肾病内科、肝胆外科、血液内科急会诊。腹部B超: 肝脏增大、胆囊水肿、脾大、腹腔少量积液;胸片:两肺、心膈未见病变;血常规:Blood Rt: WBC:7.01x 109/L N:56.9% Hb80g/L,RBC 2.84 g/l PLT 12×109/L;尿常规:PRO+,BIL2+;ALT 124 U/L,AST 73 U/L,TBil 199.8 umol/l,DBiL 101.1umol/l,GGT63 U/L,ALB 18.6 g/l,BUN 29.86 mmol/l,Cr283.1umol/l,K+ 5.44 mmol/L,CKMB 27U/L,HBDH 545U/L,LDH587U/L,AMY(-),CRP215.6 mg/l,PA56%,

疟原虫镜检:15日15点、18点20、23点分别血检未发现疟原虫。2月16日11.40血检发现疟原虫(+),省疾控中心复查前3次血片均为恶性疟原虫阳性,而且薄血膜每个视野原虫密度高达79个以上。

入院诊断 :经会诊后初步诊断为:1)感染性休克并肝、肾功能损害;2)无形体病并多脏器功能衰竭;3)黄热病;4)恶性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4 救治经过

14日23点31分,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补液、纠酸、抗炎、维持循环稳定、导尿、胃肠减压等对症处理。

15日15~18点,医院组织会诊 ①感染性休克;②自发性腹膜炎;③肝性脑病;(3)黄热病;(4)无形体病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立即通过医院感控处向市疾病控制中心汇报,立即将会诊情况向协和医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汇报。按照会诊意见及省级专家意见给予护肝、促肝细胞再生,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白蛋白等治疗,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

16日9点,患者呼吸急促,尿少、色深,烦躁,神志模糊,巩膜、皮肤黄染,瞳孔等大等园,光反射敏感,颈强2指,心律齐,双肺未闻及罗音,全腹肌肉紧张,压痛,肝脏肋下4cm,扣痛明显,腹水征(-)。考虑:1)肾功能衰竭;2)肝功能衰竭并肝性脑病;3)脑水肿;再次疟原虫检查:阳性。给予输血、脱水、辅助呼吸、床边血液透析、维持内环境等相应处理。病情继续恶化,16点35分,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经过心肺复苏心跳恢复,18点05分宣布临床死亡。

抗疟治疗15日17时20分,十堰市疾控中心提供“双氢青蒿素哌喹、氯、伯喹等抗疟药各1人份,19点30分,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首次4片,氯喹4片和伯喹3片,16日上午患者因休克,双氢青蒿素哌喹2片鼻饲给药。市级疾控中心无针剂抗疟药。

5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在出国期间无任何症状,此前无疟史。患者出国所在地非洲苏丹系疟疾高发区,患者在流行区居住16天,防蚊设施差。本次一同前往的5人中已有2人在2月4日已患病并在当地(广州)确诊为间日疟。患者赴苏丹前接种过黄热病疫苗,未预防性服抗疟药。

6 市卫生局及疾控和医疗部门采取的措施

(1)十堰市卫生局高度重视此疫情,组织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成立救治专班全力开展病例抢救工作。

(2)市疾控中心开展了及时全面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片、氯、伯喹片);采集了血涂片镜检,检出恶性疟原虫阳性;向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做了健康教育工作。

(3)市人民医院成立了救治专班全力展开病例抢救工作。

(4)由于恶性疟的传播媒介是蚊虫,目前我国是冬季,是非流行季节,不需要进一步采取其他流行病学控制措施。

十堰市卫生局接到疫情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救治。经全力抢救,因患者感染严重,入院较晚,入院时已出现肝、肾功能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于2010年2月16日18时05分因脑水肿,脑干功能衰竭死亡。

7 思考与建议

(1)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防疟知识的宣传 各级疾控部门和出国务工派出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出国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流动人员到疟疾流行区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和预防性服药,回国后要主动到疾控机构进行相关检测。

(2)加强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宣传 各级医疗机构要主动询问发热病人有无外出务工史,如发现确诊或疑似疟疾病例,要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并做好患者救治工作。

(3)加强对综合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的培训 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化验人员的疟原虫镜检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4)建议卫生厅向全省通报此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 要求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医疗单位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卫生厅转发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做好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 培养护生;沟通技巧;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92-02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随着健康定义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医时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在病症诊治的同时更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指导,这就体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特殊阶段,医疗纠纷逐年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在护生初入临床学习的实习阶段,交流是护生能力的一个弱项,因此注意加强护生人际交流的能力,尤其是护患沟通能力的训练,对以后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带教教师在带教中应指导学生如何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在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一切机会对病人及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在护理活动中不仅要掌握沟通的技巧,而且还要切身体会到沟通在为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及作用,并认识到自身价值与责任。护生的沟通对象是病人及其家属这种特定人群,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中要注意沟通方法和技巧。

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护士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情商,还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护患沟通首先要有共情意识,即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找准感情的共同点,情感上保持同步,有效沟通就有了良好的开端[1]。在护患沟通中,护生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同时,还要正确地运用倾听、表情、眼神、仪表等非语言性沟通技巧以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

1 语言性沟通

学生在进行沟通时紧张、语言生硬等导致病人不信任。 语言性沟通中,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一般情况等,注意言语的语气、语调和情感、艺术以适应不同的病人;创造良好的开场白及交谈气氛;学会用通俗的语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沟通意图,达到使其愿意配合并接受各种护理要求的目的;要善于使用治疗性语言和非治疗性语言,经常给病人说些开导性、保护性、劝说性和积极暗示性语言,就会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况。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在实习带教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接待患者入院,要根据病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准确恰当、有礼貌的称呼病人,安排床位。接着,主动热情地做好自我介绍,同时以亲切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地介绍主管医生及住院环境,让患者及家属有亲近感,如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的位置、传呼器的使用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要问清现病史、既往病史、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等。获取病人的主观资料,制定出个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也可以给病人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建议,使其尽快进入角色,便于实施各种计划。要通过交流给患者以温暖和鼓励,使患者消除顾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在与病人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向病人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以此让护生逐步学会沟通。

通常护生由基础课程进入临床工作后,既好奇兴奋,又紧张恐惧,在临床护理中,经常碰到病人对检查、治疗、护理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尤其是当有些患者所提出的医疗问题超过他们的解答能力时,他们通常会心存畏惧。所以要求学生多看书,熟记入院须知、专科健康教育指导、出院指导等有关知识,根据学生需求安排教学小讲课,经常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带领学生一起探讨适当的沟通方法,与护生共同实施完成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同时告之,遇到难题可以请教临床教师。将真诚情感的注入、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增强病人的健康意识,从而早日康复。

2 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是指通过表情、动作、手势等来达沟通的目的。交流是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以强化语言的效果。护生在进行非语言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倾听

护生倾听能力是影响沟通能力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2]。护生必须学会聚精会神地倾听病人的讲述,不随意打断病人谈话,适时地做出点头、微笑等相应的动作。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护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性格上还不是很成熟,面对病人的唠叨常常厌烦,其实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病人的不尊重,同时也不利于获取病人详细的病情资料。要让护生充分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从自身去认识其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由护生独立完成1~2张床位病人的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利用入院介绍,护理操作,晚间护理或下午的空余时间等,鼓励他们去听病人诉说,能从中捕捉到更多有关疾病的信息,逐步提高他们的这种意识,培养他们的耐心。带教教师予以全过程的跟踪,随时评价指导,护生更乐意成为患者忠实的听众,也更确实体会到倾听在沟通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倾听能力有显著提高及自身价值也得到实现。

2.2 仪表

以热情饱满、充满青春活力的健康仪表举止等外在形象对良好的第一印象形成至关重要。护生的着装与临床工作人员有明显差别,护生做到仪表端庄、服饰整洁、步履轻盈,能给病人以安全、亲近感。患者性格各不相同,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也千差万别。有些病人对护生十分排斥,带教老师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尽量理解并愿意接受护生与之交流,同时要区别对待,以免引发纠纷,也会挫伤护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2.3 眼神、表情

保持关注的目光,以示沟通的诚意及对患者的尊重,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病人的情绪,又能显露出对患者的体贴关心,从而减轻病人在院时所产生的恐惧与焦虑心理,可以给病人以镇静和亲切感。

2.4 沉默

有些病人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诸如甲亢患者、癌症患者等,他们的情绪波动非常大,面对这类病人时护生要保持沉默,让病人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等病人安静、情绪稳定后再来安慰劝说病人,教会护生学会换位思考。

2.5 触摸

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进护患的情感交流。但要因人而异,应选择性地使用触摸如:触摸发热病人的额头及若服用退热药后有无汗出、疼痛部位的抚摸等等。给患者以温暖和安慰使其消除顾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病人对护生的依赖及信任。

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在当今,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这决定护士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做好健康教育,掌握交流技巧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体会有助于提高护生沟通技巧的方法有:注重言传身教;鼓励学生多下病房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珍惜与病人任何接触的时间适时地进行沟通,尽量多让学生在护理操作之前充分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带教老师协助学生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促使患者尽量地与学生配合;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有关沟通技巧的体会,有针对性的讨论沟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护患沟通情况,以便于进行个别指导。护生更要加强心理、社会管理、营养等学科及专科知识学习,了解影响健康的基本要素,更好地指导病人从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因素和保健制度等方面安排自己的各种生活活动,提高健康水平,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双敏,梁传英.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59-160.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40-01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出现腹腔积液后,常规在临床上使用的是药物利尿,输注蛋白治疗, 利尿剂对出现顽固性腹腔积液的病人无明显效果,可采用为病人行腹腔积液浓缩超滤回输术来缓解病人的痛苦,我科2001~2007年为115例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病人行腹腔积液浓缩超滤回输术,通过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给予全方位的手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5名均为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病人,其中,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69例,酒精引起肝硬化46例;男性89例,女性26例,年龄39~78岁。腹腔积液,回输时间1~6 h,平均回输时间为3~4 h。

1.2操作方法

用物:透析器材一套,一次性腹穿包一个,腹腔积液浓缩回输系统设备一台,利多卡因一支,血压计,听诊器,皮尺,带刻度的量杯,腹带。

步骤:采用WLFHY-500型伟力电脑腹腔积液浓缩回输系统设备,首先准备连接好各导管和配套的分子筛,使用0.9%的生理盐水对各管道及分子筛进行通路,排尽分子筛内气体后,置病人床旁,嘱其排尿,并测量病人的体重、血压、腹围,连接设备上的监护装置。常规由医生行左右两侧腹腔穿刺的操作,穿刺成功后,将穿刺针套管连接回输导管,使腹腔内腹腔积液,通过腹腔积液泵1以100 ml/min的速度泵出,经分子筛超滤浓缩后,经穿刺针套管自右中腹回输入腹腔,排出的废液由腹腔积液泵2以60 ml/min速度泵出,如此反复地将腹腔近3/4的腹腔积液逐渐滤出,直至腹腔积液泵1无法泵出腹腔积液为止。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腹腔积液回输手术后,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变化、体温、脉搏、血压、尿量、腹穿敷料情况及腹围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做到五询问:询问病人饮食情况是否好转,进食量有无增加,因腹腔积液回输后,病人腹腔积液对胃部的挤压力减轻,病人自身感受饥饿,食欲好转;询问病人呼吸困难是否缓解;询问病人有无头昏、心悸、腹痛情况;询问病人定向力和计算力;询问排尿情况。做到三看:看腹部腹围情况;看敷料干燥情况;看腹带是否完好。两告知:告知进食时间、量及种类;告知平卧位时间(8 h)及目的。

2.2并发症的护理

2.2.1上消化道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急救,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输液,配血,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血液,更换衣物,安抚病人及家属,观察病情变化。

2.2.2肝性脑病立即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昏物治疗,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异物,更换衣物。给予清醋灌肠,观察病人排便情况,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

2.2.3感染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发热病人给予相应处理。

2.3心理护理

由于肝硬化的病人长期反复的病情和要承担繁重的家庭经济压力,此类病人心理和情绪都很焦虑和压抑,护理人员要主动与病人在一起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为病人解答疑虑,护理人员的真心关心对病人有很强大的精神支持作用。还要与家属交谈,取得家属情感上的支持,鼓励病人,增强生存的信心。

2.4疾病认知的指导

很多肝硬化病人对患病原因和今后发展过程不了解,也造成很多患者死亡在家,降低生存的质量。因此,在病人住院期间,要给病人讲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别是腹腔积液,回输手术后,回家修养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自我控制的内容及方法的指导。指导病人学会饮食中可进食的种类和禁忌进食的种类,用药,监控尿量、体重、腹围和心率的方法。不同患者的指导方法不同。有学历的病人,自身积极配合,制定家庭自身疾病控制计划,可直接教会病人相关知识;对无学历的病人,在教病人同时,也要教会家属学习。

2.5自我监控疾病并发症的先兆

需要紧急就诊的并发症有几种。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1],突然有排便意识,上腹部不适,心悸,头昏,排黑色便,均提示有出血,立即就诊。肝性脑病是最常见死亡原因的并发症[1],语言混乱,回答问题不正确,计算力及定向力减退等,均提示肝昏迷,立即就诊。

3结果

115名病人中,2例病人术后第2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是饮食不当,不服从医生指导,乱进食。2例出现肝性脑病,原因是进食高蛋白饮食。4例出现感染,原因为机体抵抗力降低。通过发放健康宣教手册115份及采取口头健康教育指导后,病人均能说出应注意的内容。

4体会

目前,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病人在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有简单、易操作、经济费用低廉、并发症低的优点[2],但是,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出现由于肝硬化本身所带来的其他并发症。因此,重视对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病人手术后的护理,是降低返院率和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续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正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6.

第12篇

结脑兴奋期的护理

结脑兴奋期,病人出现头痛、羞明、恶心、呕吐;小儿哭闹尖叫、食欲差、甚至拒食,有的便秘;并发粟粒型肺结核,会出现持续的高热。此期病情较重,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很快。

心理改变、头痛的护理:①减轻心理压力:由于紧张、忧虑,对死亡的恐惧,或对症状失去信心等,均可加重疼痛的程度,疼痛的加剧反过来影响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②分散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可以减少疼痛的感受强度,具体方法如下:让患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有节律的按摩,嘱患者双眼凝视一个定点,引导患者想象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材料等,同时按摩患者疼痛部位或身体某一部分,按摩的方式为稳定地在皮肤上作环形按摩;有节奏的深呼吸。

营养失调的护理: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而饮食是增强抵抗力的主要环节。由于病人体内代谢加速和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使胃肠功能障碍,食欲减退,导致营养代谢的失衡和机体抵抗力下降,促使疾病恶化。因此,需高度重视饮食营养的护理。①向病人及家属宣传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营养支持的意义。②制定全面的饮食营养摄入计划。蛋白质能提供热量,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病人饮食中应包括鱼、肉、蛋、牛奶、豆制品等动、植物蛋白。食物中的维生素C有减轻血管渗透的作用,可以促进渗出病灶的吸收;维生素B对神经系统和胃肠神经有调节作用,应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肉类、蛋类精制细做,设法增进病人食欲,以软质、流质、少食多餐为宜,同时注意防止便秘。③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体温过高的护理:护理目标是,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发热的相关知识,能配合处理发热,使体温得到控制。①做好解释指导,讲解发热的相关知识、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②监测体温变化,以综合评估病情。③休息: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到20~24℃,湿度55%~60%为宜,经常通风换气。④降温处理:常用物理降温,可冷敷头部或大动脉,酒精或温水擦浴。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可用药物降温。退热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导致虚脱。高热惊厥者可遵医嘱用冬眠疗法和亚冬眠疗法。⑤口腔及皮肤护理:高热病人易发生口腔炎, 可给予口腔护理。病人大量出汗后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裤,使病人舒适,防止感染。

用药护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病人及家属逐步介绍有关治疗的知识,反复向病人强调坚持规则、合理化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颅内压增高的护理:①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颅内压高的病人,忌用大量灌肠。②运动要缓慢,避免突然改变。③避免剧咳,环境要舒适、安静,光线要柔和,特别是羞明症状的病人要避免强光刺激。

结脑昏迷期的护理

结脑昏迷期,病人意识障碍,出现广泛的麻痹,脉搏、呼吸不规则,大小便失禁,肌肉松弛,反射消失,终致死亡。

安全护理:意识障碍或嗜睡者,应使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卧位要适当,抬高头部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充血,降低颅内压。一旦出现惊厥或抽搐应注意:①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领口,如有义齿应取下,清除口咽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吸氧,氧流量应每分钟4~5L,以改善脑缺氧。③用缠有纱布的开口器或压舌板置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④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床档或约束带约束。⑤遵医嘱使用止惊药物,注意此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⑥保持床单清洁,整齐,避免危险或可致伤害之物。⑦昏迷病人应注意有无尿潴留,及时给予排尿,以防止病人躁动。

密切观察,随时发现病情变化。高热时,病人脉搏较快,如脉率变慢,说明脑压增高,提示病情变化。同时,注意病人瞳孔、呼吸、血压改变、喷射状呕吐等脑疝形成的先兆观察。如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治疗处理,除甘露醇需要快速静点外,其他输液不宜过快、过多。高热要随时注意头部降温。

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口腔感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结脑病程较长,不同病程阶段需要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出院后不要过早下床活动,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活动,防止便秘和剧咳,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和处于高温环境,适度活动锻炼,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等。

结核性脑膜炎须与下列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