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

时间:2023-07-19 17:3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产业发展策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

第1篇

一、工作目标

全年粮食生产面积13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实现51万吨;新发展优质茶园0.3万亩以上,茶叶总产量实现4200吨;新发展蔬菜0.2万亩,蔬菜总产量实现28.55万吨;新发展水果0.25万亩,水果总产量达到8.55万吨;蚕桑发种1.46万张,产鲜茧527吨;新发展省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4个;实现种植业总产值29.73亿元,比去年增长12%,农民人均种植业总收入3715元,比去年增长12%。

二、工作措施

(一)狠抓产业规划

继续优化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由政府出资委托叙府茶业公司完成了高山有机茶和浅丘早茶发展规划;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县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策划》和“职业农民孵化中心”、“大塔荔枝科技示范园项目”规划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分区成片的现代农业产业的规划,力争尽快启动并在年底前完成沿金、岷两江,连翠屏区、屏山县的“茵红李产业核心区及休闲农业‘金三角’”和永兴—白花—孔滩—王场“西部藕海”产业规划及项目策划包装。

(二)狠抓农业招商

利用我县现有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工商资本实体,规范的进入农业领域,促进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是认真做好农业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参加全市农业项目招商会,全力引进工商企业投资新建“冷链加工及物流交易中心”和“早春及秋延后蔬菜基地”,并开展茵红李、荔枝和莲藕产业基地建设,带动全县蔬菜、水果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狠抓项目建设

围绕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农业项目投资,完成“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水稻)产业项目发展”、“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编制和实施;同时,认真做好“职业农民孵化中心”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全面启动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并完成李场500亩荔枝科技示范园“孵化基地”建设,启动“茵红李产业核心区及休闲农业‘金三角’”和“西部藕海”和“高山有机茶、越溪河早茶”等项目建设。

(四)狠抓产业发展

围绕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以及蚕桑等产业发展,狠抓技术培训和推广,重点是抓好2013年晚秋及2014年小春生产工作高产创建及示范片建设,全面筹划2014年早春蔬菜、晚熟荔枝以及优质名优早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并确保在年度前完成4个“省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申报和建设工作。

(五)狠抓食品安全

继续整体推进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制度,适时全县农产品质量抽查,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同时,全力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对全县优势农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前期培育和管理,逐步培育成熟品牌推向市场。

(六)狠抓土地确权

全县确权登记提前实施和提前完成,为县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今年10月份将全面推开,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2015年开展回头看和查漏补缺工作。到2015年底确保全县确权登记工作按规范完成,力争先于全省1年完成此项工作。

第2篇

年在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始终坚持“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理念,自觉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时刻保持良好的政治头脑和道德风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先进文化宣传基调,唱响主旋律,追求独家视角、独家观点、独家报道。为我县解“八难”脱贫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推动各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年共采播《周末聚焦》节目13期,拍摄县人大《心与民情共乐忧》、《口碑》专题片两部,播发外宣新闻20条,参与现场实录节目3场,参与执导拍摄“地方电视剧”两部。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一个沉甸甸的社会话题,从各级领导到广大群众,对此无不十分关注。对于这样的敏感问题。《周末聚焦》栏目不容回避,必须通过正面的报道,予以科学的解答,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重点策划摄制了《游茫茫商海履社会责任》、《李协庭与他的“金倡”炉具》。

在常规宣传报道中,确实做到全方位、多视角、大容量的反映新农村建设、农业特色产业等情况;营造宣传氛围。策划拍摄了《独辟蹊径养野猪》、《七旬老农稻田种出软黄金》、《走马农民承包荒山养野鸡》、《书写“点石成金”传奇》等,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需产业支撑进行了深入挖掘,启迪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统揽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涉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取得长远成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坚实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以打造文化大县为载体,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底蕴。摄制的《山歌:掀起你的红盖头》、《歌舞展开铁炉新画卷》等节目较深层次地关注分布在乡镇村落里钟情于民族文化,挖掘民族历史,保护并传承优秀民族艺术的一批有志之士,通过反映他们深厚的民族感情来感动人、鼓舞人。

策划、编导的屏山村歌《屏山之歌》已入围中国合作经济学会(隶属农业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隶属文化部)主办的“让世界听到中国幸福乡村的声音·第二届全国村歌评选”。

《书写“点石成金”传奇》上了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

《为民村官》被县委组织部上报于省第十届电教片观摩评比。

同时,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凡事能听取部室大部分同志意见,以身作则,带领大家争先创优。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不计较个人得失。能认真遵守局、部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创新管理。

第3篇

关键词: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 产业规划 村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045-02

一、村发展规划概述

1.村发展规划的概念。村发展规划是将村庄建设规划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村域规划。传统产业规划缺少具体的空间形态分析,而传统村庄规划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村发展规划将两者有机结合颠覆传统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理念,是城乡统筹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革新。

2.村发展规划的特点。(1)因地制宜。村发展规划结合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为农村发展方向进行策划与指导,能够结合村庄特点因地制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2)拓展用地空间。村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规划方法,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技术上拓展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未利用地等用地分析方法。

3.村发展规划与传统村庄规划的比较分析。一是村庄规划按照深度不同分为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作为规划许可依据的村庄规划主要指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规模较小的村庄一般一次性做建设规划编制,而不编制村庄总体规划,村发展规划包括了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二是传统村庄规划主要研究对象是村庄建设用地,而村发展规划的研究对象包括了村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等非建设用地;三是技术标准不同,传统乡村规划技术标准中居住用地较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村庄发展要求;村发展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适应村庄发展要求。

4.编制村发展规划的意义。编制村发展规划首先能够解决用地发展空间的难题,为农民增收指明方向,从一产、二产、三产上分类进行用地分析与空间布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村发展规划通过对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产业用地进行分析,如何挖掘用地潜力,既保护耕地不被占用,又丰富农村产业内容,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其次能够在不占用耕地的条件下促进城乡统筹,村庄规划如何适应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在技术上进一步创新编制方法;而且还能够解决农村产业无序布局引起的社会矛盾,规范农村产业布局规划管理,规范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开发与利用,制止违法建设现象,化解农村矛盾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村发展规划编制的法律地位分析

1.与《城乡规划法》的立法原则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6月颁布,并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城乡规划法无论从立法原则以及具体法律规定都体现了城乡统筹的精神。现行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与技术标准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与城市规划的技术标准有很大的区别,如居住用地标准过大,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标准过低等等,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无法打破。由此可见,现行村庄规划无法适应新的城乡规划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村发展规划正是城乡规划法背景下重大的技术突破与尝试,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的精神,是对《城乡规划法》的最大尊重。

2.符合各地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的要求。新《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各地方政府多通过地方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等形式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规定,如,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的《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提出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要求按照城乡全覆盖原则进行规划编制,并通过县市域总体规划,解决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的问题。村发展规划是村域全覆盖的规划,用地分析打破了传统村庄规划的技术方法,不仅对建设用地进行规划研究,同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农业用地与未开发用地,真正从技术上落实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衔接。

3.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村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技术分析手段,突破农村发展障碍,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农村发展有两大障碍,一是产业发展方向过于单一,制约农民增收,二是用地空间尤其是建设用地空间限制农村发展。在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各地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土地资源配置的重心多在中心城区和园区开发,而农村所获的建设用地指标即便是住宅用地指标都难以满足,更难以支撑产业发展空间。传统村庄规划没有结合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更对于建设用地之外的建设项目无法进行规划指导,如农家乐项目大多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的非建设用地,由于没有规划引导,导致多数农家乐都是违法建筑。村发展规划拓展了农村产业发展空间,解决了农村发展空间的用地不足难题,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了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

三、村发展规划的用地分析

1.产业用地空间分析。一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合作社、养殖业用地等。将农村合作社用地纳入一产用地进行发展规划,便于结合农业用地流转,扩大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农村养殖业往往是自发式布局,没有规划引导,对村庄生活影响较大,对环境破坏较大,容易引起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将养殖业用地规划纳入一产用地规划,能够对养殖业的合理布局进行规划,减少养殖对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空间形态上引导循环生态产业发展。二产用地包括来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小商品生产用地等。二产用地按照传统理论属于工业用地,但是村庄往往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建设用地指标,受到发展的制约,导致三合一用房的火灾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有必要对此类用地纳入村庄发展规划,提出村庄工业生产用地布局应在整个乡镇统一规划,用地指标在整个乡镇统一平衡。三产用地包括农产品贩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用地等。课题组提出将三产用地规划纳入村发展规划,充分重视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并且依据不同服务类型对于用地的不同要求,对三产用地提出了不同的规划要求,其中:农产品贩销不需要专门的市场用地,可以直接结合农产品生产现场进行贩销,只需要在农产品生产地配置少量的基础设施如沙石路径和农产品展销临时工棚等;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用地需要结合原有自然条件,把村庄作为风景区或旅游区进行规划,即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景区规划或旅游区规划进行;农家乐服务用地规划可作为农业产业配套项目,进行农业观光园等规划。

2.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分析。按照土地用途,可以将农村用地分为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等,相应的,村发展规划可以配套进行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分析与规划。居住用地规划中应着重考虑居住用地规模、房屋间距布局等因素,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间距标准不能僵化套用技术规范标准,可根据房屋实际居住使用情况进行压缩,以满足消防和视觉安全距离为基本要求。绿化用地规划在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属于建设用地范畴,与生产性生态用地剥离,不利于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村发展规划概念下的绿化用地规划结合村庄原有生产性生态用地进行绿化用地配置,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村庄里的空地用菜园布局;二是结合果树、花卉苗木、茶园进行公园化建设,在果园、苗木园、茶园、菜园、竹林里配上沙石路径,局部配置健身器材、甚至石灯与竹凳。同时课题组提出生产性生态用地公园实质上就是弱化版的城市公园绿地,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对象更多,配套设施更丰富,多了地下排水设施、公厕、路灯、小卖部等设施,而村庄绿地只要有少量的沙石路径和休息凳子就能基本满足农村生活要求。农村传统古民居较多,古民居保护是文物保护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最大难题之一。实践中,村民处于资金、房屋使用以及维修工序等因素,不愿意维护原有古民居,镇乡村干部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等因素,对维护古民居也没有积极性,直接导致农村中古民居保护工作矛盾突出。鉴于文物保护法提出属于文保点的古民居项目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课题组提出村发展规划中应包含古民居用地规划内容,通过合理利用古民居,促进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对古民居的保护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村发展规划编制原则、范围、依据

1.编制原则。村发展规划应在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根据村所处的空间环境、村庄规模、资源条件、历史传统、地形地貌和产业特色等采取不同的引导发展策略,制定村发展规划,以此拓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指导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村发展规划编制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为准绳,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集约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编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新农村。

2.编制范围与年限。村发展规划包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村发展规划总体范围以村域行政区划为规划用地规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村域内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未利用土地的用地范围,村庄建设规划为村庄建设用地范围。村发展规划的年限原则按照立足五年、规划十年的要求编制与实施。结合村庄整治的要求,做好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制定。

第4篇

一、立足群众需求,推动文化工作繁荣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持续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送文化下乡、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群众观看电影的条件,计划建设1个室内固定放映点和1个室外固定放映点。继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工作,落实好全县文化站站长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再建成1个乡镇级和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县100%的乡镇和村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结合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继续实施好农村文化工程。

丰富群众文化服务内容。结合打造四大文化品牌内容,举办等大型文化活动。根据我县文化设施建设现状,结合“三塔”免费开放及太平府府衙项目建设,谋划打造“府城”特色文化品牌。开展群众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创建,推出“幸福欢乐周”等群众文化品牌,借助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阵地,积极举办各类公益性的美术、摄影、民俗展览、节日活动,丰富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全县群众文化需求。

抓好文物非遗保护利用。根据洞阳东吴墓项目立项计划书,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做好三塔环境整治展示项目施工计划和现场施工监督;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古建)防雷设施检测,安装市保单位稠塘遗址展示、陈氏祠堂、塘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监控;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巡展,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开展部分非遗项目影像记录工作,积极申报省、市非遗项目,举办第六届民歌大赛,继续开展“民歌进校园”工作。

二、抓实项目建设,推动旅游工作提质增效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花岛、野生动物世界废弃矿山改造、滑翔运动基地、草上运动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全年项目建设计划。

创新市场宣传营销。精心策划旅游整体形象,组织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利用文化旅游展会及各类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推介文旅产品和旅游线路,进一步打响旅游品牌。继续深化和长三角、高淳等地区的旅游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及都市圈。

加强文旅品牌创建。继续开展A级景区、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等创建工作,指导桃花缘生态农场、盛农农场创建A级景区,形成由点及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发展格局。

三、完善体育建设,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壮大

推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开展民生工程体育活动,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加强体育队伍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日”展演,举办各项赛事活动发挥单项体育协会作用。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进一步了解我县居民的体质水平,建立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准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完成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地建设,推进乡镇“三个一”建设,继续服务好体育企业,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促进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第5篇

关键词 油茶产业;前景;效益;问题;对策;贵州荔波

中图分类号 S794.4;F3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99-03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全县国土面积2 431.8 km2,属滇黔桂石漠化特困片区,为国家林业局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县境内有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荔波县作为贵州省旅游开发重点县,开发油茶产业项目,对保持水土、增加森林覆盖率、打造赏花旅游、增加群众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并计划在未来10年种植油茶1.3万 hm2以上。基于油茶的特征特性,笔者以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效益分析为切入点,指出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以现有的土地资源为基础,提出荔波县油茶产业发展的意义和对策。

1 油茶的特征特性

油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具有分布广、寿命长、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十分适合山区生长等特点,是我国南方各地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产区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贵州、河南、云南、四川、江苏、台湾等省。茶油质量好,是优质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果壳可制碱、活性炭、栲胶和糠醛等。茶饼可肥田,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还具有杀死地下虫害的作用。油茶是喜光树种,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区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4~21 ℃,海拔800 m以下的南坡、东南坡,pH值5.5~6.5的酸性红壤和黄壤均可生长。油茶属深根性树种,主根深达1.5 m,侧根分布密集层在地表5~30 cm,根幅大于冠幅,根系愈合力和再生力强。油茶1年可抽梢3次,即春梢、夏梢和秋梢。春梢是油茶的主要结果枝,约占90%,11—12月开花,异花授粉。

2 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油茶认识的提高,油茶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新成果的逐步推广,特别是油茶优良无性系等良种的大规模示范应用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油茶生产步入高速发展轨道,茶油年产量突破20万t。目前,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约为338.7万hm2,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14 个省(市、区),其中高产油茶林面积104.5万hm2。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纷纷予以政策、财政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2009年7月,国家林业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提出,我国油茶产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达到466.7万hm2,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年产茶油达到600 kg/hm2以上,全国茶油产量达到250万t。油茶主产区的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油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湖南、广西、广东、浙江、云南、重庆、贵州等省(区、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文件,明确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3 种植油茶的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油茶新造林投入3.75万~4.50万元/hm2,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按造林后第4年开始投产,到盛产期后,产初制茶油525 kg/hm2以上,茶饼1 575 kg/hm2以上和茶壳8 400 kg/hm2以上,销售价分别按80~100、1.7和0.3元/kg计算,年产值可达4.7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1.8万元/hm2,利润2.9万元/hm2。按1.3万hm2计算,年产值6.2亿元,税收0.5亿元以上。

3.2 社会效益

种植油茶项目,一是可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使全县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二是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缓解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项目建成投产后,按项目区农民户均种植1 hm2,增加收入2.9万元以上,可增强农民致富能力。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可解决1万户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当发展到3 333.3 hm2以上时可建立油茶系列产品加工厂。厂址选在荔波县工业园区内,主要建设规模为:年产3.5万t茶油压榨生产线、3万t茶籽色拉油和化妆品油生产车间、3万t活性茶皂素产业化车间等,可解决约1 000人就业。

3.3 生态效益

油茶是深根性树种,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油茶花朵艳丽,花期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按1.3万hm2规模化发展,11—12月开花,与梅花的花期相衔接,将延长荔波县赏花游的期限,促进该县旅游业的发展。通过项目规划实施,可使大量的疏林地、荒山荒地、抛荒坡耕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从而可有效增加全县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对改善小气候、减少森林灾害、增强全县森林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荔波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分析

据2009年荔波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统计最新数据,荔波县国土总面积243 180 hm2,其中林业用地169 570.6 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33 359.3 hm2、灌木林地9 845.9 hm2、疏林地311.83 hm2、未成林造林地3 290.3 hm2、苗圃地7.4 hm2、无立木林地3 297.12 hm2、宜林地(含荒山荒地)19 445.89 hm2、林业生产辅助用地12.9 hm2;非林地73 609.4 hm2(占30.3%);荔波县森林覆盖率为58.69%(表1)。

从表1可知,荔波县现有可造林土地面积为23 054.84万hm2,在非林地中约有3 333.3 hm2(主要是弃荒耕地、部分石漠化土地)可用于发展林业。

5 荔波县发展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当地群众对油茶认识不够,原有部分零星栽培的茶林,由于未形成产业化,无龙头企业带动,经济效益差,群众有毁林耕种现象,致使许多原有油茶被采伐,浪费了资源;二是农民缺乏油茶种植技术,亟需相关部门大力培训;三是油茶种植投入高,周期长,群众持观望态度,主观能动性不高;四是国家贷款、扶持政策还不完善,农民抗风险意识弱,只要遇上不可抗力灾害,便损失惨重。

6 荔波县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

6.1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可促进荔波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由于油茶具有经济价值高、寿命长、生产管理方便、投产后年年有收益、稳产期长等特点,且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因此,抓住有利时机,培育壮大全县油茶产业,是培植全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6.2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油茶不但是重要经济树种,而且也是十分优良的生态树种,油茶根系发达,四季常青,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能绿化荒山荒地,充分利用山地林地资源,促进全县生态脆弱区域的植被恢复,又能改善全县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6.3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提高林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及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在“生态立县”战略实施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荔波县山多地少,发展农村经济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因此,充分利用全县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和壮大油茶产业,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增强林业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2]。

7 荔波县发展油茶产业的对策

7.1 以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民思想逐步转变

针对全县农民群众对油茶认识不够、栽植技术无基础、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必须从建立示范基地上寻找突破口,在主产区建立数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度集约化经营的现代油茶示范基地。用示范基地引导群众,让群众看到经营油茶林的效益,让油茶精耕细作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广大群众跟着学、跟着做,提高广大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全县油茶整体经营水平。

7.2 大力培植龙头企业,推进油茶产业化进程

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全面打造和优化油茶产业结构的综合功能。龙头企业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油茶产业经营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主导产品加工深度与广度。针对荔波县无油茶制品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与人才。政府要鼓励支持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帮助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克服经济增长瓶颈因素。

7.3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拓宽油茶产业投入渠道,壮大油茶产业整体规模

加大对油茶产业建设扶持力度。一是政府每年应从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油茶基地建设,以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导向作用,吸引农民群众参与油茶产业开发。二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地资金利用该县山地资源建设高产油茶基地。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契机,尽量将油茶产业发展纳入到工程建设中去,走多轮驱动的路子。

7.4 健全油茶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油茶产业发展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全方位的科技协作关系,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与新项目,努力发展高、精、尖产品,提高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二是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努力造就一批科技型农民。三是加强对油茶制品市场需求的研究、分析和预测,策划油茶产品定位与定向营销方略,提出市场重点拓展方向,为农民做好信息服务工作[3-4]。

7.5 适度规模化种植

根据现有土地资源及发展基础,每年建议发展3 333.3 hm2,到2020年达到1.3万hm2以上规模。

8 参考文献

[1] 韩海祥.广东省油茶产业发展探析[J].现代园艺,2012(6):29-30.

[2] 陈永忠,王德斌,刘欲晓.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2,29(4):50-52.

第6篇

[关键词]绍兴 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并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了重要部署。这对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绍兴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审视当前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不断推动“文化名市”向“文化强市”迈进,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绍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者服务的形态出现。”据此,文化产业可理解为从事以生产和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有投入有产出的经营性行业,涉及文艺、图书、出版、音像、旅游、广电等诸多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因而被视为21世纪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

二、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绍兴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雏形,并与GDP增长相当的速度向前迈进,业已形成了以文化服务业为主体,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销售业为重要内容的包含教育、信息咨询、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媒体传播以及文体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和文化用品销售的产业群。

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占GDP比重有所上升。市区电影实现票房总收入1867万元,比2008年增长35%,观众达68万人次。市文广系统继续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全年共为农村放映电影25599场。市新华书店完成销售额6897万元,同比增长10%。孑民演艺广场演出360余场。浙江泽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绍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城”,其中工艺品、礼品市场书画板块和袍江书画村已正式营业。

尽管如此,与周边杭州、苏州等城市相比,绍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究其原因,其发展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化产业化的意识相对薄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绍兴和全国一样基本上“采用政府办文化的体制,靠财政支持或社会福利来运作,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事业而非产业”。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相继制订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而绍兴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意识还不够强烈;居民去图书馆学习和查资料以及去博物馆增长知识的习惯还不够普及。

2、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相对短缺。文化产业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借助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再提升,从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员,而当前真正在市场上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绝大多数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绍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员只占30%-40%,远不能满足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规划需求。

3、文化产业产品开发有待加强。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绍兴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目前绍兴虽已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文化品牌,如兰亭书法节、西施故里、咸亨酒店等,但在绍兴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文化中,还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素材和文化品牌,有些虽已开发转化,更多的却还在沉睡中。绍兴现有的文化资源中少有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处于一定的劣势。

三、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鉴于此,要使绍兴文化产业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实现《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把文化产业早日培育成为绍兴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绍兴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和战略选择,以实现绍兴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加快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构建独具绍兴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与《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匹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一套适应时代潮流的规范性政策保障体系,明晰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休闲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它提高到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

第7篇

(一)有利条件

一是有明确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城口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确定了按照“依托资源做文章、围绕特色求突破、合理布局壮规模、树立品牌促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用市场手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实现基地建设、品牌培育、产业效益上的突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全县林草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境内四面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水系发达,而且水质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海拔高低差2204.5米,气候垂直差异大。这些气候特点决定城口县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和多种动物栖息,因此被国务院命名为重庆市大巴山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境内成土母质年代古老,富含硒、锌等稀有矿物质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酸碱度比较适中。特定的自然、气候、土质、水质等环境决定了城口县不但适宜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而且决定了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好,无污染。三是农业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近几年,城口县紧紧围绕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打破传统的以粮为主的生产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创建了一批以“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鸡鸣茶”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政策推动、基地带动、企业促动,为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提供了基础。四是市场前景看好。城口是重庆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城口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鲜香可口、风味独特,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城口县创建了以“重庆市城口县赵孝春野生食品开发公司”、“城口阜升酒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农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生产加工的“城口老腊肉”等十多个产品远销市内外,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呈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不利因素

从大的环境看,城口农业同全国农业一样,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轨阶段,农民弱势性和农业弱质性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比之一大批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更显突出;二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难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供给缺乏弹性;三是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压力;四是上述因素导致生产资金周转慢,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和资本利润率不高,对生产要素的集结缺乏吸引力。从小环境看,城口属典型的边穷小县,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利因素。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二是龙头企业量少规模小,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弱小,带动辐射力不强,产业化步伐不够快,缺乏优势规模农业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滞后,龙头企业品牌创建意识较差。四是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生产上,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使其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接受和应用能力都受到一定影响;产品加工上,多数农产品仅是初级加工,缺乏精加工技术,总体质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资金投入,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六是交通的瓶颈制约使城口农业产业发展远离了大市场,被趋利性极强的产业生产要素所抛弃,发展缺乏原动力。

城口发展农业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

城口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经济硬实力上,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意识的差距上。贫困山区发展农业产业,必须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根本动力。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工作的“五大转变”。一是思想意识的转变: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抓农业产业。改变传统方式,用工业的理念,以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理念来抓农业。要创新工作方式,用抓工业方法抓农业产业。以市场引导、业主主导、政府促动、财政推动,以农业龙头化企业和种养大户为主力,提高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实现农业产业的集约化。二是部门角色的转变:要由过去的“家长、主体”角色,转变为现代农业倡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三是工作方式的转变:要由过去的集体经济、个体经营实现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通过“两社两化”的组织,帮助农民提高集约化程度,对接大生产、大市场。四是体制机制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体制有了改变,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五是投入机制和渠道的转变:农业投入渠道已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仅仅依靠国家投入转变为“国家、社会、业主”的多元化的投入。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投入总量在增大,而国家投入在整个农业投入中的比例在缩小。有鉴于此,要学会借力发展农业产业,即农业产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赖政府的投入,要学会借力发展。借市场之力,瞄准市场抓产业;借业主之力,用业主的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市场理念和企业理念来推动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借社会之力,用活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借金融市场之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六是在市场经济和利益的趋动下,整个农业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都在转变:从事农业工作的干部、专业人员在转变,左邻右舍部门也在转变,这些都需要从抓队伍建设入手,调整工作方式,以改革的态度来发展农业产业,以改革统揽工作大局才能适应新形式,同时也只有以改革的方式才能促使朝前看,不为当前的困难所困惑。

(二)科学筛选,精心规划,是谋求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发展农业产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是农村实现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口立体气候明显,生物多样性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宜种宜养的生物种类繁多,但产业发展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产业的确定必需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因此,一要找准优势,要在自己传统的优势产业中优中选优,将那些叫得响、有市场、能做大的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城口干果,中荮材,城口蜂蜜类森林食品等地方特色性强,基础规模较好的产业推出来,从中确定一至二个作为重点,精心培育。二是要科学规划,对优选出来的优势产业,要组织编制专门的发展规划,明确当前及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思路、产业布局、产业规模、政策支撑、项目支持及具体措施。一旦选准自己的优势突破产业后,就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农业产业发展才有希望。

(三)强化领导,真抓实干,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而农产品又是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刚性必需品,因此,发展农业产业需要强化对农业产业的领导。我国发展到到今天,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帮助农村的实力,但这一过程必需由政府来具体操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就难以落实。强化对发展农业产业的领导,其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对农业产业的领导,要在充分调研认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找准优势产业及其优势区域分布,制定出适合农民需要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可行的措施和政策,一届接着一届干,农业产业化才能大有作为。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要以能人带动、以技术推动生产,充分利用农业科普知识入乡进村活动、干部培训、多媒体、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及田间地头等多条渠道,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大胆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等优势资源,新建、改造、嫁接农村农业产业。二是依靠各部门政策支援,整合所有力量支持农业生产。农业等涉农部门的相关工作都要真正植根于农业产业发展之中,全面改革,认真落实支农政策,全面清理带有部门利益和计划色彩的不适应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相关政策,以推进农业产业的大发展。三是要按县委政府2008年度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整合所有涉农单位的资源,集中有限财力、物力、人力推动农业发展。四是在工作模式上,坚持“一个产业、一套思路、一支队伍、一套考核办法.一抓到底”的指导思想,各部门都要以市场经济的观念,一条龙一抓到底不动摇。五是在农业政策上适度支持,涉农政策上不做“减法”,努力做好“加法”。六是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深入农村,领办创办农业科技企业或从事规模农业生产,给农民做好试点示范工作,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七是要改进乡镇工作方法,因势利导地鼓励农村能人、大户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项目,发展本土农业产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业效益。八是要大力改善信用环境,拓宽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融资渠道,解决龙头企业和规模农户的融资难题。

(五)政策扶持,项目支撑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保障

发展农业产业,政策和项目的支持是关键。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离不开国家政策和项目的配套支持。特别是贫困山区,没有项目和政策支持,产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由于项目资金始终是有限的,政策、项目支持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可采用“一抓二帮三放”的办法推进产业化进程。城口优势农业产业已确定,年度扶持政策已出台。一个产业的培育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关部门要策划相应项目,筹集资金,将年度政策变成一个时期的政策,下定一抓到底、不成功不转向的决心,全力推进优势农业产业升级。对于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要制定落实科学合理的帮扶措施,对不同规模标准和不同的产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大力促进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放活传统农业,让传统农民在公司农业和规模农业的发展中学知识、变观念、长技能,实现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在财政资金支持上,重点要倾斜在品牌培育,市场拓展,新技术的推广。在品牌培育上,打好“绿色、生态”牌,做好“三品”申报和认证,打造效益好、知名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知名品牌。在市场拓展上,要注重培育农村经纪人和真正具有辐射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要围绕农业产业,抓好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和优势产业集中,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第8篇

[关键词]经济林建设 措施 成效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25-0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关键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经济林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已成为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省、市林业部门的指导下,通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绿色富裕、繁荣和谐生态强县的目标,以生态兴县为主题,科学规划,调整结构,规范经营,优化服务,全县红松干果林已达33万亩,蓝莓等速效经济林4.2万亩。大力发展经济林业、民生林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经济林建设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规划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将全县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区、生态恢复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经济林区四个生态产业功能区,全面推进生态经济林产业发展,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规划到2015年,全县红松干果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35万亩,速效经济林6.2万亩,培育、扶持经济林龙头企业5户。

(二)强化责任落实

县里成立了经济林产业发展推进组,建立和完善了经济林发展考核机制,层层落实发展责任。县政府班子成员对经济林发展分工负责,包片抓点;各乡镇按规划具体实施;林业局负责产业指导和监督考核,齐抓共管,为经济林发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创新经营机制

为了解决经济林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顺应农民生产需求,把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典型示范县以来,更是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全县组建干果林、蓝莓、刺嫩芽、刺五加等林业专业合作社已达106家,以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发展经济林的主体,增强了应对市场的能力。

(四)实行政策扶持

出台了《通化县林业产业裕民示范工程建设相关规定和优惠政策》《林地经济培育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及扶持办法》等扶持政策,对发展经济林项目达到2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50—150元。两年来,全县产业示范工程兑现补助资金100余万元,激发了农民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优化了生态产业结构

全县把经济林建设纳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建立起红松干果林、蓝莓、刺嫩芽、胡枝子等高标准、高质量、上规模的县乡村三级示范基地,带动经济林产业发展,改变了单一营造用材林的传统做法,通过营造干鲜果林、速效经济林,调整了林种树种结构,优化了后备资源质量,拓宽了生态建设的发展空间。

(二)提高了林农经济收入

乡镇、林场根据各自的主导产业,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积极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做大做强本乡镇的特色产业,逐渐形成了一乡(场)一品的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县经济林产业已开始由长周期向短期转变,由分型散经营向集中联合经营转变,林地产出效益逐年提高。全县农民来自经济林的收入逐年增加,农民称经济林是兴林富民的摇钱树和生态银行。

(三)推动了林区和谐发展

通过建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林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农民抱团发展,使经济林由零星、分散经营为主逐渐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同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农民的充分理解和热情支持。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据调查了解,一些乡村干部缺乏市场观念,没有引导当地农民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和优良品种,经济林发展规模小,高效益林少。投入不足,经济林发展滞后。在经济林产业发展方面,各级政府投入较小,强农惠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制约了经济林发展。乡、村技术服务有时不到位,各乡镇仅有1—2名林业技术人员,技术覆盖面小,科技含量低,技术措施落得不实。大多数经济林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红松、蓝莓等经济林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四、对策与建议

(一)扩大经济林基地建设

重视项目策划、项目包装、项目争取、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来大投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县、乡、村三级优先选择产业化程度高、产品市场前景好、增加农民收入潜力大、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经济林优势项目,带动一批经济林基地的建设。

(二)实行典型示范带动

选择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3-5户重点企业,从产业发展、环境、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成龙头企业和经营经济林的主体,联合、吸纳农民参与经济林产业发展。

第9篇

【关键词】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食品的安全、卫生与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密切相关。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健康、营养的食品,代表着食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成为人们未来消费的主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但在宏观管理、政策扶持、科技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不足。因此,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在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研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果

(一)总量及规模稳步扩大

近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总数、产品总数、总产量、年销售额以及产地监测面积五项指标中,2000—2011年,这五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9%、18.8%、23.9%、27.2% 和21.6%(见表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总量及规模稳步扩大,逐步向支柱产业迈进。

(二)综合效益日益提高

绿色食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明显,售价比普通农产品平均高出20%~30%,部分产品高出1倍以上,80%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增效,并带动农户增收20%~30%。2010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分别为6210.7元和1100元,而2011年这两项指标分别增长到7590.7元和1669.8元,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从17.7%提高到22.0%。绿色食品收入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体现在农业内部各部门的比例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两个方面。随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黑龙江省的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绿色加工业的比例趋向更为合理;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有利于优势绿色食品的发展,增强区域比较竞争优势,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基地生产格局。如以五常为中心的绿色水稻产业带,以呼兰为中心的绿色奶牛产业带和以大兴安岭为中心的山特产品产业带等都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秀成果。

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引起土地有机质下降甚至板结,导致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注重对产地环境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监控。通过对以上两个环节的严格监控,能够有效防止土地和农作物被污染,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推动了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

由于政府对绿色食品的开发缺乏宏观调控及科学规划,导致企业布局盲目,产业结构趋同,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市场和品牌开发滞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不够,导致对绿色食品认证、生产及销售过程的监管出现各自为政、监管脱节的局面,难以形成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另外还表现在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尽管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生产的专项扶持资金在逐年增长,但与山东、河南、江苏等农业大省的扶持力度相比,仍有差距。政府对中小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缺乏明确规定,且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同时,黑龙江省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能力差的现实问题。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但就目前的实施效果而言,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还难以达到现实的需求。

(二)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

从整体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以要素、资源消耗为主的增长模式。对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市场上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比重过高,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较低(如表2所示)。其中,技术人员的增长率要小于投资额度和职工人数的增长率,且技术人员在职工人数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可见,现阶段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一般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科技进步因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小。

(三)品牌杂乱与知名品牌少

尽管黑龙江省已经拥有“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多个知名度较高的绿色食品品牌,但在品牌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重生产轻市场、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品轻品牌的理念和做法导致许多企业在品牌认证后,缺乏对品牌培育的高度重视,因此品牌建设大多只停留在标志层面,而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营销,无法形成自己忠实的消费群体,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品牌多而杂,知名品牌少。目前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的注册商标近1000个,一品多牌的现象大量存在,且规模小的企业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占有较多的优质资源,但往往定位于中低端产品,市场影响力不足,难于开拓区域以外的市场。在市场监管方面,由于执法不严、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超范围使用、超期使用、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的现象较为普遍,这都造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市场公信力的下降。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与政策支持

通过产业政策促进市场发展,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资金支持,促进基地认证、农业补贴、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税收压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标的认证与使用,防止过量企业涌入、商标被滥用现象,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依法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保证绿色食品的品质并提高市场公信力;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特别是绿色食品的价格保持合理水平,使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

(二)增强科技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强化科技因素的助推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科研投入体系,强化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科技支持,着力提高单产产量,进而提高绿色食品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活动,定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及时掌握绿色食品的最新生产技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绿色食品中的比重,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就必须制定和实施区域品牌战略。一是整合、延伸品牌,通过吸引、整合弱小品牌,做大做强知名品牌,解决绿色食品的品牌多而杂的问题,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二是科学定位、设计品牌,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理念等方面,都要精心策划,科学设计。在满足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同时,突出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等生态环境优势。把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作为绿色食品品牌所承载的宗旨和使命,孕育到品牌策划之中。三是精心保护品牌,要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维护、提升品牌的质量,保持品牌的独特品质。四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推广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以及会展展销等平台,把绿色食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6).

[2] 王德章,李翠霞,杜会永.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1(1).

[3] 刘彦,邹家明,陈秀华.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10(4).

[4] 李英禹,胡春娟,郭鑫.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建设障碍因素研究[J] .商业研究,2011(7).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追踪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把信息产业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我区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外向型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2、技术创新原则。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重视电子信息产品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抓大促小原则。扶持拥有前沿技术、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二、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

(一)发展目标

1、到年,全区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含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40%;工业增加值16亿元;利税4亿元,年均增长30%;实现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

2、建成1个微电机产业园,预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亿元。

3、力争创建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二)发展重点

1、制造业

(1)微电机产品。进一步扩大微电机产品的应用领域,延伸产业链,促进微电机产品向高性能、轻薄短小化、永磁化、无铁芯化、无刷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和组合化发展。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微电机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力争成为全国微电机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2)电子元器件产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广节能、环保生产工艺,以片式化、微型化、高性能化、无害化为目标,突破关键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发展,着力培育优势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发光二极管、电子陶瓷、磁性材料等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

(3)电子仪器仪表。充分发挥我区在传感器等方面的研发与产业化优势,培育骨干优势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

(4)节能、环保及自动化监控产品。巩固我区在自动化控制、安全预警系统、节电节能产品等方面的研发优势,按照国内工业企业节能、环保与安全生产领域的市场需求,加大产业化力度,培植生产智能乳化液泵控制系统、安全预警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产品的国内专项优势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

2、软件业

突出发展医疗、冶金、建筑、电信、教育行业应用软件;结合我区健身器材控制系统的发展,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形成区域研发优势;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水平,满足本地信息化的需要。年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

3、信息服务业

(1)继续加快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城域网改造工程,增强网络承载能力,全面提供网络建设及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等服务。

(2)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3)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完善政府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水平,建立全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4)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信息服务水平,促进个人消费信息化,使持卡消费额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0%以上。

(5)大力推行电子商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加快电子商务网络支付和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我区综合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建设1个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力争到年工业企业电子商务贸易量达到80%。

4、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围绕机电、新材料等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推进生产制造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广主要生产线和关键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实施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DCS)等,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设备能耗水平,达到节能降耗。到年,规模以上企业智能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普及率达到100%,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普及率达到50%。

(2)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实用性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在农村的应用,完善全区农业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农村信息服务站的覆盖范围,培养农村信息员服务队伍,提高农村信息上网水平和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到2012年,全区65%的镇、开发区和5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3)建设与国内外市场密切联系的区域性流通信息化基地。重点发展泵业物流信息化,提升服务功能,打造鲁中地区泵业流通信息交换枢纽和电子商务中心。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积极建设微电机产业园,促进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发展。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养体系的投入,创造良好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对园区内达到一定投资规模的企业或研发、生产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通信、微电机、仪器仪表、系统集成等高端产品企业的新建项目用地予以优先供应。

(二)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1、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

2、新创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经认定属于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同时又是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的减免税优惠。在减税期间,按15%税率减半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期满后,按照15%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

3、对软件企业除应征收增值税的销售收入外,企业符合条件和手续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经认定后,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4、被授权单位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软件企业,可享受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政策。

(三)加大信息产业扶特资金投入力度

1、支持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扶持企业在电子仪器仪表、集成电路、通信、新型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进行技术、产品的创新与产业化。

2、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支持我区和驻地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的软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其中,重点支持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共性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构件库、安全软件、网络平台、开发平台和各类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对通过CMM认证的软件企业予以补助。

3、支持信息化建设。对企事业单位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给予扶持补助;对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节能降耗,增强行业竞争力的,给予扶持补助。

4、加大各级专项经费对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区财政与有关部门共同安排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适当向信息产业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倾斜。

(四)发展外向型信息产业

加强信息产业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通过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整合我区信息产业资源,扩大规模,构筑产业群,带动全区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积极吸引外资参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重点针对港、台和日、韩及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策划一批对外商有吸引力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

(五)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1、支持高等院校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创办各类信息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加速复合型软件人才和实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制定有利于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的招生政策,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高水平软件研发设计人才、市场开拓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实行按贡献进行利益分配的激励制度。

(六)创造宽松环境,拉动市场需求

1、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推广应用的社会环境。加强政策法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标准规范、在线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

2、鼓励采用本区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将区内信息产业企业的优秀产品列入政府推荐采购目录;政府机构、通信运营商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应用系统时,同等或相近条件下优先选择区内信息产业企业承担,优先选择本区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

第11篇

一、要深化对新时期移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的基本目标,三期移民顺利通过了国家和重庆市的检查验收,移民工作连续3年荣获全市考评一等奖,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移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具有“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阶段性特征,又有让移民“逐步能致富”的长期性特点。从上到下都非常关注,社会各界非常敏感。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不仅要继续提高安置质量,巩固移民搬迁安置成果;而且还要加快产业发展,努力实现移民安稳致富。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县还有1.4万城镇移民靠政府“低保”度日,生活相对困难;移民失业和隐性失业人员高达5万余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三、四期蓄水后,一些长期遗留下来的移民矛盾还没有完全破解,多年积累的人多地少等矛盾也将逐步显现,后扶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新的矛盾,保持移民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市上的考核更加严格,今年市上除了对8个重点移民区县单独考核、单独排名外,还确定了四个方面23项考核指标,包括对口支援、产业发展、移民培训、后期扶持等方面,每项指标都确定了相应分值。面对移民稳定和上级考核的双重压力,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移民工作。

在看到困难和压力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移民工作新阶段的许多机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安排550亿元资金用于库区产业发展;重庆将滚动实施一批投资50亿元、10亿元、1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培育一批产值50亿元、10亿元、1亿元的重点工业企业群体;*”期间国家对库区的金融性投入将达1000亿元;还有1700亿的三峡发展基金。同时,我们继续拥有河北对口支援、南岸集团帮扶等机遇,继续享受库区工业发展专项贷款政策、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资本金补助、贷款贴息政策、直供优惠电政策以及有关税费减免政策,这为我们加快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我们推进移民安稳致富搭建了坚实平台。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牢固树立移民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思想,继续把移民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经济工作来抓,继续把移民作为特殊群体来关心,继续把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作为第一要务来推进,努力使广大移民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以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移民工作,以移民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要加快推进移民安稳致富进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确保今年汛后165米按期蓄水的前提下,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用好国家支持库区产业发展政策,打好库区产业发展攻坚战。一要扩大规模做强工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县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园区规划拓展修编工作,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搭建发展平台;加速推进龙璟纸业项目、上海毛条、紫光化工二期工程以及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资进来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大方飞越、极力服饰等现有企业发展,为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要调优结构抓好农业。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稳步发展畜牧、蚕桑、果菜、烤烟、竹木五大骨干产业和苎麻、青蒿两大特色产品,加快百里红心柚长廊、沿江百里绿色经济长廊、沿路蚕桑经济带建设;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带动能力,促进农村移民增收致富。三要打造特色做活旅游。加快景区建设和改造步伐,积极推进三峡旅游整体包装项目,加速推进南天湖景区开发,抓好旅游统一宣传促销,办好鬼城庙会,努力实现旅游上档升级。

第二,要突出抓好移民就业。重点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本地就业与异地转移相结合。既要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加快产业发展,为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又要大力推进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实现移民在本地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相结合。二是坚持移民培训与就业转移相结合。突出抓好移民培训,着力提高移民就业能力。当前,重点要承接全市培训移民就业“双千目标”,抓好移民致富带头人和移民就业经纪人培训,打造好*移民劳务品牌。三是坚持精确设计与定点落实相结合。坚持工作对象到人、工作措施到人、工作责任到人,巩固城镇移民家庭“零就业”成果,解决好农村移民家庭“零转移就业”问题,确保按期完成“双零”目标。

第三,要突出抓好对口支援。在对口支援对接上应有所侧重:水利部的对口支援,要以争取落实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发挥行业部门牵头作用为重点;河北省的对口支援,要以突出招商引资、援助公益性项目建设为重点;南岸帮扶集团的对口支援,要以解决移民就业、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力争引进一批规模以上的经济合作项目,输出一批有导向性的移民劳务就业,受援一批有形象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交流一批有潜力的移民干部,培训一批有影响的移民致富带头人。今年,全市即将开展“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为主题的对口支援对接活动,5月份将在万州召开20*年对口支援暨经贸洽谈会暨第十二届三峡国际旅游节,6月份将在万州召开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座谈会,我们要借此机会,加大优势项目推介力度,力争取得更大实效。

第四,要突出抓好后期扶持。目前,我县农村移民后期扶持、非农移民困难扶助基础性工作已经完成。按照市上要求,本月将兑现第一批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县移民局、财政局和相关乡镇要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做好兑现准备工作,确保第一批资金按时、足额、平稳、安全发放到已核定的农村移民手中。要按照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与非农移民困难扶助同步推进的原则,采取生活救济、困难救助、就业培训、生产扶助等方式,加大对非农移民扶助力度,切实解决好非农移民的生活问题。县移民局要按照有关原则要求,及早思考和谋划,做好基础工作,确保上级文件下发后迅速予以实施。

第五,要突出抓好移民稳定。一要搞好移民安稳帮扶工作。以发展社区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一批短、平、快项目,切实解决移民就业难题;要着力研究解决纯居民、关破企业职工、农村进集镇移民办证难和土地结算难等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移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二要抓好移民工作。借助全市开展的万名干部下访活动,满腔热情地解决移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对反映合理的,要及时解决;对反映合理但当前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做好解释工作,限时解决;对要求过高或无理要求的,要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防止损害移民利益,引发新的矛盾。三要为移民办实事解难事。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工程和以解决出行难为重点的“康庄”工程,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失地移民和没有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要及时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生活困难的农村移民给予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

三、要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

移民工作的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第一,要完善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充实全县移民领导小组与对口支援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整合原来的移民帮扶办、安稳办、办证办,成立移民安稳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移民安稳致富工作政策调研、协调处理移民、统筹移民项目策划、协调处理移民遗留问题等工作。同时针对三合镇10个社区成立10个移民安稳帮扶工作队,由县“四大家”领导参与,各系统抽2—3名工作人员分配到各社区开展帮扶工作,各乡镇帮扶工作由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负责。

第二,要确保责任落实。继续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移民部门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实行分工负责、分管负责、分层负责、分线负责、分包负责制,落实好移民工作四级责任网络,形成共同做好移民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健全和完善对移民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移民工作的行政效能监察力度,确保移民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第12篇

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集聚城乡资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利器。市旅游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区移民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国家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改革示范基地建设,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日臻成熟。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旅游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综合效益十分明显,统筹城乡旅游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性。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一业兴,百业兴”带动作用。对城市发展而言,其直接涉及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零售餐饮等多个行业,间接带动食品、纺织服装、木材造纸、金融、保险业、娱乐服务等产业。对农村发展而言,旅游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旅游经济,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将农业产业与第二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二)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社会就能增加57个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强。市统筹城乡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750万人,这部分劳动力大多知识层次较低,掌握的技术较少,这决定了短期之内不可能进入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而旅游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也多样化,根据行业门类和岗位层次的不同,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旅游业既需要一些高学历、高知识的管理规划人才,也需要提供简单技能的普通劳动力。而且,简单劳动力需求量往往比较大,这样还可以照顾到再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另外,由于一些景区运营的季节性很强,相关岗位会有一些阶段性和流动性,使得一些岗位的弹性很大,能够以更灵活的就业形式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如近年来巫山县旅游业的大力发展,给巫山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吸引了众多外来客商到巫山投资兴业,为区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宽了思路和门路。

三)开发潜力大,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建设和谐重庆的重要途径。市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构成了发展“大旅游”重要基础。统筹城乡旅游发展,一是可以发挥“大旅游”产业关联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可以发挥“大农业”基础保障作用,稳定农业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向高效发展;三是可以发挥“大城巿”带动作用,推动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建立起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统筹城乡旅游发展,可以将“大旅游”大农业”大城市”有机地协调起来,形成文明卫生、美丽独特的景观;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和谐我市的建设,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四)乡村旅游热潮的兴起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市乡村旅游资源多分布在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方。唯有统筹城乡旅游发展,发挥城市旅游对“以城带乡”巨大推动作用,才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缩小城乡差距、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以城带乡推动旅游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才能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高素质人才、投融资环境、产业政策、软件服务等方面存在困难,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武隆县抓住山景区的开发建设,旅游公路从县城通过村修到山上,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借着旅游开发之机,村里家家户户都吃起了旅游饭”依靠“找城里人的钱”增加了收入、缩短了差距。

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一)市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31.54%旅游总收入达917.85亿元,同比增长30.52%旅游业正在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促进消费的新热点。一是长江三峡渐成气候。年,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接待游客5374.5万人次,同比增长44.2%其中入境游客45.5万人次,同比增长43.5%二是两大品牌成功创建。武隆喀斯特地形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年山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国土资源部正式命名我市为全国第一个“温泉之都”五方十泉”累计完成投资超100亿元,建成营业的12个项目日最大容量约3.1万人。三是接待能力大力提升。全市星级宾馆达到27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4家,新增9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全市五星级游船10艘,新增6艘。全市旅游景区达到96家,其中4A级及以上景区新增19家,达到40家。四是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央视、凤凰卫视、旅游卫视等电视媒体播放我市旅游新闻、专题、广告,策划推出各类旅游专版2000版。全市旅游节庆活动呈现出全国或区域性活动引领、市级旅游节庆支撑、区县特色节庆活动纷呈的基本格局。

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二)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移民地区、民族地区和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因此,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森林公园、古镇民俗节事、景区带动型等5种模式。乡村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业,不仅具有一般率有所具有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多等特点,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广大农民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解决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缩小城乡差距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三)市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同时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二是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人。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和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旅游活动内容。三是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我市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关于对我市城乡统筹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