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23-07-19 17:3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第1篇

同志们:

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深化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我省全面实施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好转的宏观背景下,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新的优势产业正在崛起,推动全省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明显前移。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潜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特别是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创新滞后这“三块短板”,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要走出一条低能耗、轻污染、高效益的发展之路,保持长久的发展后劲,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看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要看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益以及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还要看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导向上做文章,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框架、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良性的轨道。省委、省政府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新的考核评价方法,其意图就是要引导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市与全省一样,近年来的发展令人欣慰,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前茅,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同样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科技创新这三个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契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提升发展水平,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完善地区经济社会考核评价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民主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齐心协力促进和谐发展。

总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地区经济社会考核评价工作,是我省为实现这个宏伟蓝图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深刻领会,认真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要从转变政府施政方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内涵

全面开展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而且对各级政府转变工作方式,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转变政府施政方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

首先,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促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政绩。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今后,我们不仅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核评价,而且要对领导干部和领导集体进行考核评价;不仅要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核评价,而且要对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一改过去主要考核经济指标和简单的平均计算,而是引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综合成为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5个方面44项指标的考评体系,并且对各项指标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数,从而可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指标促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为政之路。

其次,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引导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将根据省政府出台的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优化工作方式,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加快发展作为主题,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主线,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坚持把统筹城市与乡村、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作为发展的重大任务,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思路转变了,工作措施落实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也就一定可以在新的考评体系评判中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位置。这里我要强调,新的考评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但并不能发挥决定作用。发展是干出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考核评价出来的。我们唯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抓实干,拼搏进取,才能确保“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强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随着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定期把评价结果公示于众将成为这项工作的一个亮点。这可以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政府的施政成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哪些工作完成得好,哪些工作没有完成;哪些领导分管的工作成绩大,哪些领导分管的工作有差距,人民群众一目了然,自有评价。可以说,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沟通政府和百姓架起了新的桥梁,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改善政府形象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要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抓好落实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以及全市统计系统一定要抓好落实。

一是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考核评价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抓好这项工作,真正把考核评价当成检验自身工作业绩的一面“镜子”,作为提高和改进政府工作的重要动力。要确保提供客观真实的情况和数据,使之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尤其是对考核评价结果,要学会正确对待,既不能沾沾自喜,也不能怨天尤人。要以实施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为契机,学会从中了解实情、分析问题的本领,提高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牵头作用。市统计局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统筹指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各级统计部门要经常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联系,密切合作,组织好人员培训,做好各项数据的汇总、甄别和分析,使考评工作建立在客观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的决定》,支持统计部门客观、真实地做好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评估、监督和引导作用。统计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第2篇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37-02

先行试点、由点及面的渐进改革方式是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成功推进的重要经验。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城乡差距明显,是制约河南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中原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不仅可以促进中原城市群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而且可以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速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原崛起,同时对全国其他城市群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中原城市群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河南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提供典范

河南省地处中原,有近1亿的人口规模,是全国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交通通讯枢纽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牧生产基地和能源矿产、重化工业、食品纺织、商贸物流等产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和航空运输网的完善,河南作为国家交通运输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中原崛起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多年保持全国第五的地位,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2009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 367.28亿元,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 47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 704.6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746.38亿元,增长19.1%。但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究其原因,河南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从根本上破解河南三农问题,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相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之一,在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其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与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虽然处于发展的“起飞”阶段,但从河南经济甚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此时,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进程,来引领和带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有利于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和城市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完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严重问题。其中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河南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支持城镇化动力不足。建国以来,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化工业化加大了中国城乡二元分化,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城乡二元分化更加突出。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二元结构尤为明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和初加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城乡贫富差距加大,推进城镇化后劲不足,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此外,河南城市对农村集聚作用大,而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工业有着强烈的聚集需求,需要人、财、物高度集中和健全的公共服务系统,才能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可利用的人才、资金、技术贫乏,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工业大多停留在原材料粗加工等方面,难以完成乡镇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而城市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人、财、物各类资源在行政集权或市场的调配下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由于缺乏城乡转移支付等结构性政策措施,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城市与农村之间仍未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机制。

河南省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城镇化模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不仅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而且对于全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

目前,中原城市建设虽有较大发展,但是,各城市间功能定位不清晰,城市优势和特色不鲜明,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城市之间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首先,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区域内城市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形成系统合力、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础。而由于长期发展行政区经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相对自成体系,城市间产业互补性较弱,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同类工厂重复建设,造成投资和生产分散,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各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特色功能不突出,各个城市难以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

其次,城市定位不清晰,城市建设缺乏特色。由于缺乏科学缜密的分析,尤其是缺乏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一是城市的定位不够清晰,虽然目前九个城市有一定的发展定位,但特色不够显著。二是城市在建设当中缺乏长远规划,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在中原城市群内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设施服务联通机制、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使城市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加速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地区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利于转变中原城市群及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集约节约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河南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以年均11.2%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最初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这说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单纯强调GDP数量的增长,而应当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解决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从河南实际来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紧迫。2009年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河南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原崛起,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带动全省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龙头,中原城市群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本身就含有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等科学发展之一,这不仅是推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第3篇

光阴如骏赶少年,本期杂志付梓之际,已到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这一年,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动力仍显不足,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这一年,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增速仍处于较高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这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描绘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在新的历史起点,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新高度。

会计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息息相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会计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对优化投资环境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保护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对保障经济信息质量和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项项行业重大发展战略,汇聚起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创新动力。在此过程中,会计行业自身也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初步建成了以会计审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为基础的多维度会计技术标准体系,以高端领军人才培养、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为主体的多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以道德诚信建设、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和执业质量监管为核心的多方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系,我国会计行业正加快融入世界并在国际会计审计舞台增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魅力。

会计工作始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会计业务日趋丰富和重要,不断深化的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会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未来数年甚至更长远时期,深化改革、提升发展水平的重点难点无不与会计工作紧密联系。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中,需要会计工作提供真实科学的价值评估,需要会计监督加强企业管理,需要会计分析找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需要会计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预防经营决策失误。发展管理会计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具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作用。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是促进企业管理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以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做强做优的重要举措。当企业经营压力、成本压力骤增时,要从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产品价格的模式中转型,在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借助更精确的管理工具执行战略,找到自身的独特优势,提供独特价值定位。未来,我国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强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建设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需要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竞争机制,将为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会计中介机构带来发展空间。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将放宽包括会计审计在内等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准入门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要求国有企业财会团队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在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现有试点基础上,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或将考虑到实验区的特殊性,会计审计机构、人员的规范和管理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这其间有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亟待填补的空白,亟待赶超的空间,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会计行业只有扎根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进步的时代要求,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时代赋予会计行业光荣而艰巨的重任,让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将会计改革与发展向广度与深度扩展,开创美好明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4篇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事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去年,全市人事编制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队伍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招才引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事编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该说,人事编制工作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此,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面对国家和省在新形势下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事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是加强人事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人事编制工作的重点是管理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利用人才资源,其目的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如果没有人才谈不上发展,如果没有发展“以人为本”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加强人事人才工作,才能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二是加强人事编制工作是实现黑河快发展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黑河“开发、开放”两篇文章,加快“三带十区”和“七个百亿元产业”建设,实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人才队伍。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才的培养、引进、利用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三是加强人事编制工作是深化改革维护稳定的现实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无论是哪一项改革,都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处理得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稳定大局,所以我们要站在改革稳定的高度来加强人事编制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今年人事编制工作

今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人事编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人事编制工作。

(一)全面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做好人才的引进、储备工作。不断提高我市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引进的载体上,一是利用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吸引人才。围绕能源、矿产、化工、基础原材料等七个百亿元产业建设,围绕多宝山铜矿、电石化等51个项目建设,制定人才规划和政策,吸引人才。二是利用园区集聚人才。结合西南工业园区、五秀山俄电加工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引导、鼓励人才到园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在引进的对象上,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面向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引进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力争今年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30名左右。在引进的途径上,一是靠政策引进。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处偏远条件较差,要不惜重金,不惜代价,通过优厚待遇吸引人才。二是靠招聘引进。采取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招聘方式,引进高学历人才。三是靠节会引进。通过举办推介会、洽谈会、人才交流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专业人才到黑河落户。在做好引进人才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提高。

(二)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国家和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前不久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从我市看,目前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有8600人,就业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千方百计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要通过扩大“三支一扶计划”规模,派送一批,今年全市计划派送100人;二是通过引导扶持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力争实现创业100人;三是通过提供平台,见习一批。目前我们正在制定《XX市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方案》,准备在全市选择1000名黑河籍大专以上毕业生,有计划地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见习,既能解决单位和部门人才短缺的问题,又能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对大学生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增加阅历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过程。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大学生见习工作。

(三)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要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职能转变这个中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积极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准备工作。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事权,理顺市县关系。修改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对市直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科学设岗。并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适时启动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

(四)严格控机构编制增长。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和新一轮改革在即的形势,我们必须严格控制机构设立、升格和人员编制增长。原则上在新一轮改革前,对超编单位实行只出不进、只减不增。对公务员的录用实行总量控制、缺额控制。对新增机构年底前不再进行研究。

三、加强领导,确保人事编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事编制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摆上日程,准确把握工作的原则和方向,及时研究解决人事编制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人事编制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部门的职责,主动为政府决策出主意、提建议,当好参谋助手。组织、劳动、财政等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支持人事编制工作,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

(二)要增加资金投入。改革需要投入,人才培养需要投入,人才待遇奖励需要投入。所以,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政府要投一块,行业主管部门要配套一块,效益好的企业要资助一块。通过建立投入机制,设立“人才开发基金”,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5篇

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又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是从前三十年的第一轮体制转轨向未来若干年第二轮社会转型的过渡,“二次转型目标更高,要使中国成为经济强国,必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为更长期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第二轮转型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因此,“‘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加快推进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转型,奠定未来-年中国富民强国的基础”。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部分,县域发展规划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发展规划,但又必须着眼于地方的现实基础。现就我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规划指标体系的选择

根据过往经验,发展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而要适度。定高了就会变为“贴在墙上、写在书里的”的口号,成为“无本之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十一五”规划中全县生产总值的目标值定为43.72亿元,结果只有20余亿元,差了几乎一倍,年均增长速度为负2.39%,与年均增长12.5%的发展目标南辕北辙。其中固然有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同时也有期望值过高的集中表现。面对新的形势,对新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在充分评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切实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及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立足于限制开发区的现实基础,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为宗旨,“十二五”规划应考虑以改进人民福祉为目标,努力克服以gdp为导向的行为,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应着重建立人民福祉指标体系为主,集中反映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公共服务。居民生活体现在收入与消费上,不仅要看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还要看居民的收入、消费结构及生活质量,社会环境保证安全感和政府治理,以群众安全感或对政府满意度、群众幸福指数等民意指标来体现。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等等。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经济指标要作合理的安排。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经济发展振荡而行

“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虽历经风雨,但总体趋势仍是稳步向好,为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积累了经验,也展现了严峻的挑战。

经济总量触底回升。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修正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04728万元,预计为2431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十一五”时期年均略降2.39%。期间经历了、的剧烈波动,到9月才开始回升。

财政总收入由的15373万元增加到的28207万元,年均增长12.9%;一般预算收入由的6733万元增加到的15428万元,年均增长18%;税收收入由的13995万元增加到的26954万元,年均增长14%。

从到,人均生产总值由8534元调为5708元,预计为6755元,区间波动明显。人均财政总收入由427元增加到的650元,预计达749元,增长了75.4%,年均增长11.9%。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的187元增加到的356元,达409元,年均增长16.9%。

工农业生产走出困境。,粮食产量198380吨,预计为202348吨,比增长12.7%,年均增长2.4%,五年内粮食播种面积递增0.9%。克服大面积的蓝耳病役情后,牲猪出栏达至17.1万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的86508万元增长到的108287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了4.6%。工业总产值由的403130万元调整到的31292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1月始经历了22个月的下滑后,9月转负为正,全年实现增加值45876万元,比上年增长7.6%。预计将达6.3亿元。

社会需求温和放大。从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3.59亿元增长到30.69亿元(不含高速公路投资),增长125.9%,年均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8579万元增至72120万元,增长92.56%,年均增长14%。

经济结构显著变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75∶51.02∶29.23,以矿业、水电产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8.24%。受金融危机及自然灾害的共同影响,产业结构剧烈变迁。,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5.21∶27.17∶47.62,其中工业占gdp的23.25%,工业的比重大幅下降。预计,的产业结构比为22.43∶30.52∶47.05,工业占26.3%。

(二)人民生活水平低位突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至元间徘徊,预计将首次突破元大关达2035元,年均增长0.7%。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由的14714元增加到的24310元,年均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的7524元增加到的9597元,首破万元大关达10557元,年均增长7%。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也逐步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由1494元增加到1891元,达到1997元,年均增长6%。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由5201元将增加到6468元,年均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由1787元增加到3581元。

农村居民的住房结构显著改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17平方米,钢混砖木结构占84.41%。城镇住房的紧张局面大为缓解,城镇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达33.18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建设加速推进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一直致力于打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开展交通、城镇建设大会战,行政中心南移项目进展顺利,城建十大工程及厦蓉高速、岳汝高速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同时有效实施了通讯、电视等“村村通”工程及“万村千乡”工程,使得的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全县公路里程拓展至的1675.5公里,通村水泥路通畅率达 83%。通公路的村306个,占99%。村通电率达100%。自来水受益的村达到291个,占94.2%。通电话的村307个占99.4%,电视覆盖率达89.8%。近五年,移动用户、宽带网络用户广为普及。城镇化进程全面加快,全县城镇人口比重达28.09%。

科技成就令人瞩目,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2.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至40%以上。教育事业结硕果。学校调整布局基本完成。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初中教育完成率达98.5%。青壮年文盲基本消除。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并稳居全市前列。文化体育事业争妍斗艳。香火龙、濂溪书院等一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获国家、省、市、县的保护,福泉山庄、九龙江森林公园获批为国家级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县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民间自发形成的全民健身运动正焕发蓬勃生机。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重大疫情防控得力,防控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率达45.95%,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日趋增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全国农村低保之先河,由“五保户”逐步扩及到生活特困户、伤残户。“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正式启动。至底,全县实际参加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5330人、20913人、8849人、16279人。城乡低保人数共18669人,新农合参合率达85.64%。

(四)民主法治进程逐步加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听证、政务公开等进一步规范。人大、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民主议政机制进一步健全。以村民自治为主体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社会公众安全感及对政府工作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国际环境“多空”交织。一方面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危机阴影,并开始缓慢复苏,和平发展的国际格局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持续增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于突出,贸易争端加剧将对我国的出口经济形成阻滞。

在国内,有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积累,国家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调结构、促转变的步伐将一步加快,保民生、缩差距、促和谐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但国家防通胀、防通缩、控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防控举措对地方的投资冲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县内,“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在开展的交通建设大会战、城镇建设大会战及融资平台建设将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建设的瓶颈制约。新一波的思想解放又将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活力。但与此同时,革新的进程与居民求变的斥求矛盾突出,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社会保障水平弱、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结构不尽合理等等,协调发展的任务迫切而艰巨。

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的现实基础及过去的发展经验,需要适度考量gdp的增长,加强对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关注,健全社会保障,注重社会协调发展。

第6篇

今年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提出了“八个抓落实”重要要求,即:各地各部门要突出稳定增长抓落实,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抓落实,突出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抓落实,突出绿色发展抓落实,统筹区域发展抓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抓落实,统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抓落实,统筹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抓落实。

“八个抓落实”的提出,凸显的是我省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八个主攻方向,是我省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途径。这不仅为全省上下明晰了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推动工作落的聚力聚焦重点,也为全省各地各部门把稳下一步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提供了重要遵循。

“抓落实”一词,党员干部早已耳熟能详。近年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抓落实”。那么,“抓落实”为何还要反复提及?

从长远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每一件大事都彰显出四川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狠抓落实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当前看,在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下,做好我省今年一季度工作开局,实现今年改革发展稳定各项目标,任务艰巨繁重,工作千头万绪,不能有丝毫松懈和停滞。

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省委旗帜鲜明强调“八个抓落实”,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干劲,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拼劲,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闯劲,凝心聚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八个抓落实”,重点在“干”。“实干”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当前,无论是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还是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无论是绿色发展还是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全省上下必须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头,大胆探索,求真务实,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八个抓落实”,关键在“人”。今年这八项重点工作完成得好不好,落实得到不到位,与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密切相关。要确保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既挂帅又出征,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以实干事的动力,敢干事的魄力,能干事的举措,会干事的思路,真正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八个抓落实”是全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指向标”。只要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认识统一到“八个抓落实”的要求上来,把方向调整到“八个抓落实”的目标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八个抓落实”的任务上来,就一定能取得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确保2017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第7篇

关键词:有机整体;动态共生;后现代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06-04

后现代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理念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由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后现代系统理论做较为深刻的探讨与研究,并以此解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

一、后现代系统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它的有机整体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第8篇

狮城治理者的独特意识,主要包括了忧患意识、前瞻意识和全球意识等。

狮城地寡人少、资源匮乏、市场空间极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任何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对狮城带来重大影响。因此,自建国以来狮城治理者始终保持着忧患的意识、超前谋划与防范的意识、以全球视角考虑发展与应对危机的意识。

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狮城治理者坚持对自己的决策、行为及其实际效果定期进行检讨。通过检讨,回顾与反思政策得失,巩固和提升政策效果。坚持发展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最大限度借助外部资源和力量,发展和繁荣国内经济。

狮城治理者的独特理念,主要包括了精英治国理念、高薪养廉理念以及亲商理念等。

狮城地小人少,犹如世界经济中的一叶小舟,舵手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狮城坚持精英治国的理念。狮城不但努力将精英人士吸引到治理者的团队之中,而且有计划地在接受学校教育的狮城人群中遴选、培养未来的治理者精英。

为了保持治理者队伍的稳定与清廉,狮城又确立了高薪养廉的理念。狮城治理者的薪酬水平,是以市场水平为基准来确定的。治理者的收入即使不是市场上最高,但也肯定是相当好的水平。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因治理者收入水平低而引发寻租等腐败问题。

由于狮城治理者的收入和身份均比较体面,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招商引智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之中。经济社会发展好了,治理者的收入水平又随之提升。由此,亲商亲民亲环境的理念便成为狮城治理者的不二选择。据2014年世界银行的报告,在全球最易经商的经济体中,狮城排名第一。

狮城治理者独特意识和理念的配套性规则制度,主要包括了法律制度、诚信制度、政府组屋制度和中央公积金制度等。

狮城法律制度之完善、执法之严厉,有目共睹。在狮城的各类法人和自然人,无论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还是日常的工作生活,如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约失信等行为的,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受到严厉处罚,直至失去在狮城的立足之地。

狮城治理者在完善与严肃法律法规、打造诚信社会的同时,积极推行富有狮城特色的政府组屋制度,该制度解决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问题,最终实现狮城人居者有其屋。

政府组屋制度建立的同时,治理者对狮城人在政府组屋申购、持有、转让及其利益分享等各环节的规则设计与具体操作的明确规定,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狮城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也是国际上独具特色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一种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9篇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加强进出口管理及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需要,根据《方案》,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税则中部分税目进行调整,增列生物杀虫剂、硒化氢等税目,调整后,我国2013年进出口税目总数由2012年的8194个增至8238个。

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等8类47个税目的商品继续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税目和税率维持不变。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适用滑准税形式暂定关税,当进口棉花完税价格高于或等于14.00元/千克时,暂定从量税率为0.57元/千克,当进口棉花完税价格低于14.00元/千克时,暂定关税税率按下式计算:Ri=8.87/Pi+2.908%×Pi-1(Ri

为积极增加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消费需求,2013年我国将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其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调味品、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医疗用品;二是汽车生产线机器人、宽幅喷墨打印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电动汽车用逆变器模块、锂电子蓄电池、无级变速箱用钢带等促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三是高岭土、云母片、钨铁、锑等能源资源性产品,以及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用过滤器、动车组用胶囊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四是紫苜蓿、奶衬、自走式饲料搅拌投喂车等支农惠农产品;五是羽绒、亚麻短纤、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等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产品。其中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食品降为5%;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特殊婴幼儿奶粉从2012年暂定10%的暂定税率降到5%。

依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2013年我国继续对原产于东盟各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协定税率,部分税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优惠原产地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继续对原产于老挝、苏丹、也门等4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率。

2013年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关税调控作用,着力提高关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的方针,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和平衡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当展经济学

1 早期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论述 

 

20世纪50~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之路后,谋求经济的发展以捍卫经济主权和利益成为其首先面临的重要任务。发展经济学理论受命于危难之际,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己任,试图通过揭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规律,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出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在研究该论题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不同程度地蕴涵着有关经济安全的理论分析。在这一时期的理论纷争中,许多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也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研究。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等学者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不安全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刚性结构,这种结构刚性不仅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为了克服结构刚性,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受国内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定经济计划和推进工业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经济学家丁伯根等曾详细论述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践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本积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驱动力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维护经济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因此,在本国经济资源、尤其是储蓄和资本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引入外资,通过利用外资弥补资本不足的缺陷。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该模型曾就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当经典和深入的分析,其中心论点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的资源投入与国内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缺口只有通过引入外资才能得到有效填补。他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当地的就业水平,从而增加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普遍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实施了以工业化和资本积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急需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变革和重大结构调整的现实,上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绩效。如建立了独立的、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注重通过引入外资为民族经济发展服务。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大量的外资涌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和东亚地区,促进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并使经济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唯工业化的理论和战略在总的经济绩效尤其是经济安全方面却收效甚微,不仅没有达到改变结构刚性的预期目标,反而恶化了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升,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等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并且前者对后者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大,经济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并且深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2 早期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局限 

 

发展经济学的终结目标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维持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各国经济相关度相对较低,其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制于冷战格局,从而使进口替代的保护政策和内源式的经济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应,发展中国家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研究经济问题,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一度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实践最受欢迎的显学。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等以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为范本进行的空洞说教和令人沮丧的结论相比,发展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够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而不再以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完成的工业化为背景和依据,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其所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构想,即使不能完全满足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需要,至少也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其时,虽然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己开始涉及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但是,在解析经济安全问题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2.1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严重忽视 

冷战的终结为蓄势已久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相当程度上,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既往通过进口替代“自力更生”维护经济安全的思路陷入困境。尤其是国家间经济相关度的迅速提高使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市场和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依赖日益加大,对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和危机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强,而其本身在资本积累、市场环境、制度设施、技术构成等方面的总体劣势使其脆弱性日益凸现,如何规避风险、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因噎废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换言之,如何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从而确保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顺利发展是当前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当务之急,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波动促使这一历史课题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面对研究对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却仍以民族国家为限,忽视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经济的影响,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理路使传统的发展经济学难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安全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由此导致其理论价值的削弱甚至一度走向了衰落。对此,著名经济学家.PKrumgna提供的解释是形式化分析模型的滞后。实际上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究其实质,原有分析模型滞后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的彻底改变。由于原有的精制模型本身或多或少地受困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从而导致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无法继续利用相对封闭的研究体系阐释开放环境中存在的重大的经济问题并陷入理论的困境。 

第11篇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管理体系;建立

化学品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经济社会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产原料和消费品,但是同时化学品本身的属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也对经济社会和人身安全等产生威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监管和控制,既是确保经济社会活动效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化学品使用效用和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措施。探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的建立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并不理想,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重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等过程的管理监控不够,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没有做好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在安全管理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负责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部门,如质检部门、工商部门等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够畅通,管理工作和秩序比较混乱。其次,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目前使用的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和条例已经不太能够适应新时期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发展的需要,在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盲点,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控制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再次,有些安全监管措施不具备强制性,例如危化品安全监管实行登记注册制度,但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一项告知性备案工作,一旦危化品生产企业违约,不按照法律法规条文要求进行登记,那么我们监管部门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另外,很多企业和部门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方面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差、安全管理知识缺乏等问题,安全操作人员的技能能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够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的建立的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

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牵扯到多个部门,具有行业多、环节多的特点,因此不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企业都应当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进行强化。首先,要对危险化学品采取登记管理工作,根据区域化学品管理工作实际,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对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储、使用、废弃等多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比如强制要求化工企业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及包装容器进行事故隐患检查,确保其无隐患运行;要求运输车辆的危险化学品标识应清晰,车况要稳定,出问题的车辆该报废报废、该淘汰淘汰,绝不姑息;对于运输剧毒、易燃易爆等高危化学品的车辆,要通过GPRS等定位系统或行车记录仪实时监控车辆情况,防止意外发生等等。最后,各个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要紧密合作,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互相联系,构建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到使用、废弃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管理,并做好安全监管信息时时共享。

(二)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实际,结合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按照相关标准对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健全。首先,要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修订,要结合现阶段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现状、特点和趋势进行修订,完善案例条例。其次,要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配套规章进行制定,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的鉴别、限量标准和鉴别标准等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做到能与国际接轨,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另外,在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细节,如标签、标志和相关技术说明书等标准上与国际相关工作进行统一和规范。

(三)构建高水平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技术队伍

高水平的危化品管理技术队伍是确保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科学和规范的重要保障。首先,企业要强化安全管理人员操作水平的培训,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技术优化等进行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其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做好相关的安全研究工作,政府可以委托相关的技术机构对化学品安全、危险化学品作业条件有害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再次,加强对相关危化品生产经营岗位的职业准入要求,比如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资格,通过以考代训、以考代教来促进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另外,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如GPS定位系统、网络控制系统技术等应用到危险化学品监管模式当中,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科技含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危险化学品,但其固有的危险性也给人民群众带来威胁,2015年天津港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如果安全生产监管不善,危险化学品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需要对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进行构建,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高水平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技术队伍,从而最终实现危险化学品管理控制的科学性和标准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的建立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2):34-36.

第12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未来预期;暂时性贬值;升值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53-02

人民币汇改经历了四阶段:1979年至1984年:从单一汇率变为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1985年至1993年,实行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的方式,1994年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到了2005年了,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此以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如图所示,但人民币汇率并非会永无节制的降低。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遇到了两大严峻挑战:一是全球经济失衡下外汇储备过多的挑战。美国低储蓄,高消费,中国等亚洲国家高储蓄,低消费,中美贸易巨额顺差,美国靠举债度日,中国巨额外汇投资美国国债,贸易战、汇率战给我国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二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挑战。一方面,中国经济总体实力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三农,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等问题一时很难得到解决,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1 人民币短期将会小幅升值的必然性

1.1 进口企业需要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降低我国进口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的费用。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由于各个行业价格弹性的差异,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进口行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这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很多重要战略物资如石油,铁矿石,铜等都要依靠进口,中国需求的大增曾导致国际相关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建设成本。人民币的适度升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原材料物资的购买力,减轻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同时,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1.2 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需要人民币小幅升值

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贬值有利于提高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升值对出口不利。但根据弹性轮的观点,只有当进口和出口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汇率变动才会对进出口贸易形成明确的效应。考虑到我国独特的贸易结构及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不高,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可能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目前,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出口中占55%。同时,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外商的机械设备进口占所有进口的60%,如果再计算上一般贸易当中原材料和投资品进口,这个比例还有很大的上升余地。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只赚取固定的加工费,和汇率的变动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当人民币升值之后,出口价格上升,对这部分企业的出口不利,但是其购买力也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提高,能够购买更多的设备和原材料等进口品,两项权衡,汇率变动的净效应有待观察。其次,中国的部分出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非常高,尽管是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由于中国极低的工资,即使人民币小幅升值,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依然占有成本上的绝对优势,因此出口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另外,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长期动力并不是靠汇率低估的政策,而应该是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来降低成本,提高非价格竞争力。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是主要的出口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这与世界出口产品结构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而且这类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弹性小,竞争激烈,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而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只能收到加工费,失去了销售利润,同时,它对一般贸易的出口也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一般贸易的出口效益。

1.3 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需要人民币小幅升值

根据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回顾,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而在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周期,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差距悬殊。我国长期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的较高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而现今世界经济以美国为代表出现不景气,我国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出口压力越来越大,不确定风险也加大,因此,必须扩大内需,以避免外部经济波动时产生的剧烈冲击。房价,医疗费用,教育投资与水电气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养老问题,加大老百姓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抑制即期消费。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增长连创新高而我国居民消费率与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双创新低的矛盾。由于人民币升值,老百姓能用同样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和服务。

另外,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有利于减轻国外舆论对我国汇率,经济贸易政策的非难和指责,减少同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及国外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

2 不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

虽然很多现象显示人民币有巨大的升值压力,但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表明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非零。

首先,目前导致中国巨大贸易顺差继而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产业的成本很低。中国以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建立在对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的基础上。但是根据人口资源统计,到2050年,上世纪50,60年代(也就是人炸期)的人大多会去世,而出生率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保持较低水平,中国将会陷入劳动力缺乏的处境。现在,很多社会成本没有计算到成本中去。

其次,中国企业有庞大的债务规模。隐性债务,如欠发工资,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其他公共部门债务等带来中国未来的债务负担沉重,为人民币贬值种下隐患。

3 结论

总体而言,人民币有很大的升值压力,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问题,不排除有暂时的阶段性的贬值。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总体良好,应该抓住时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同时扩大内需,真正做到投资,出口,消费三架马车并驾齐驱,为中国的经济带来更健康的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夏建英.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J].外汇管理,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