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时间:2023-07-19 17:31: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1篇

关键词: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门窗;设计标准

中图分类号: V2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些年以来,对能源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停过,这和当前能源短缺等问题是紧密联系的。而其中的建筑节能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长久之计来看,我国在建筑行业也普遍实施了建筑节能措施。事实证明,实行节能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对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成本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我国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几乎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其建筑节能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视。而建筑门窗普遍都占建筑墙体的30%-50%的面积,因此,其是探讨建筑节能的重要部分。在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建筑围护结构等节能设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下文均简称为“标准”。接下来,将着重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对门窗提出高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保温性能现状

1.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

在我国,所谓严寒和寒冷地区在标准中得到了进一步划分,通过区域划分,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各自区域的气候特征,以便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相关划分如下表所示:

表1标准中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

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门窗的保温影响因素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由于室内供暖,室外温度低,从而造成室内外的温差往往很大。而室内外的冷热空气对流更会导致结露、结霜或者结冰,更有甚者会导致门窗变形。笔者经过实践得出,对这些地方门窗的保温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门窗玻璃

门窗玻璃一般占到了门窗的70%~80%左右,它在门窗的节能设计中占有重要作用,其热辐射进行的热传导是一个重要因素。

(2)门窗框材料

同理,门窗框一般占门窗的20%~30%,其热辐射进行的热传导再加上室内外温差的作用可以导致门窗变形。因此,要注意在门窗框材料强度、腔体构成以及导热系数方面下功夫。

(3)门窗框扇与玻璃

由于门窗框扇和玻璃之间的密封不严,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渗透,有渗透就会带来热量的交换,以至于产生对流放热损失情况的发生。那么如何进行有效地防止渗透现象的发生,当前主要应用对它们之间缝隙的密封和多腔体来实现,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降低门窗的线传热系数,以避免热量的损失,而控制的重点务必要放到对中竖挺型材的强度而导致的变形进行控制上。

(4)门窗框与门窗扇

门窗框与窗扇之间形成空气渗透随之带来的热量交换及渗漏会造成对流放热损失。门窗的出入和通风主要靠门窗扇来实现,它们之间的密封程度是节能设计的重点。在实际中,不仅要保证门窗扇的开关灵活,也要注意其关闭后的密封情况。

(5)门窗框与墙体

有时,门窗框与墙体之间也会由于渗透而发生对热放热损失,这种渗透主要是空气渗透,其也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缝隙而产生的。那么影响出现渗透的主要因素除了墙体和门窗框之间使用的不同密封材料外,还存在线膨胀系数于墙体和门窗材料之间的不同,当然,墙体和门窗框材料之间的抗变形能力和粘接能力等,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

3.严寒和寒冷地区门窗节能设计

根据该标准和国家现行的其他标准,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并通过计算和执行标准以达到相应的建筑节能设计要求:(1)门窗在冬季室内外温差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形;(2)季节温差引起的窗框、扇的伸缩与墙体接缝处理;(3)控制室内的健康环境,注意合适的温度、湿度等系数;(4)门窗的保温;(5)气密性能对窗的保温性能的影响等。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门窗节能措施

根据现行标准,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门窗节能的设计,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1.门窗玻璃的选择

作为一种非金属材料,玻璃的导热系数和金属相比,远远落后于后者,且厚度也较小。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使用玻璃可以达到良好的采光效果和保温性能,由于占用门窗面积较大,其对热量的传递也成为门窗节能的一个关键点。当前应用的主要玻璃结构有单层、双层中空、三玻双层中空和真空玻璃等几种。而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对玻璃的选用,可以优先选择高透光的无色透明玻璃。这可以通过中空玻璃或者真空玻璃来达到目的,而不宜采用会减少光照的镀膜玻璃或者对玻璃进行贴膜等。

2.门窗型材及其结构的选择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型材,也就是所谓的玻璃钢,因其具有导热系数低、强度高和耐候性强等一系列优点而成为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优先选择。玻璃钢型材具有轻质高强的优良性能,其拉伸强度是铝合金的两倍,接近于钢材,强度更是比铝或钢大上若干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不需要在玻璃钢门窗上增加突出抗折和抗变形钢衬。因此,这种材料在寒冷、严寒或者多台风区地区使用最佳,它可以有效地改善热胀冷缩造成的变形问题。

3.门窗玻璃周边

门窗玻璃周边是保温的薄弱环节,结露和结霜现象都往往出现在这个地方。根据笔者实践经验,这主要和门窗玻璃的框边材料以及密封处理、玻璃与窗框直接的腔体处理和玻璃与框之间的密封有关。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将中空玻璃采用暖边双道密封,这样就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也可以在玻璃钢框和玻璃周边之间的空隙之间采用类似H型的三元乙丙包条式结构,这样可以实现两腔或三腔,以形成间隔来阻断冷热空气交换和渗透等。另外,门窗的玻璃与玻璃钢框室内侧采用了三元乙丙胶条进行密封, 室外侧采用中性密封胶进行密封,三元乙丙胶条和中性密封胶具有较强耐候性和抗老化能力,较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门窗的长期密封性能。

4.门窗开启扇的密封与结构

门窗开启扇具有通风换气的重要功能,这就对其开关的灵活性和关闭后的无渗漏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开启扇气密性能是整窗气密性能的关键部位,不仅要保证开启扇与开启框配合结构的合理性,还要保证其密封的有效性。

因此,可以采用这样的三道密封以及两腔结构:将室内侧密封胶条、中间等压胶条和和室外密封胶条进行构造;新型开启扇与框搭接的台阶式结构,增加了气流进入腔体的阻力,可以更加有效的阻隔气体流动,实现腔体结构的更加合理性,从而保证了开启部位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三元乙丙密封胶条和等压胶条的使用,保证了其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密封性能和耐候持久性保证长期密封有效,也提高了对气密性能的保证。

5.墙体与门窗的连接与密封

由于门窗都是安装在建筑墙体上,而它们之间因为材质的不同,且施工也往往是由两个以上单位完成,这就造成了接口问题的出现。尤其在严寒和寒冷地区,接口问题往往会造成墙体开裂或开缝等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要注意对接口的处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避免问题产生。比如有效保证安装方式、安装密封构造和统一所用材料等。

6.门窗的自然通风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室内的新风量不应小于30m3/(h·人),根据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实际情况,传统通过开启门窗的开启扇来达到自然通风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它不仅会造成建筑能源浪费,而且也会将外界的灰尘、噪音等带入室内,这样就产生了窗用自然通风器,使门窗也成为了会“呼吸”的门窗。当然,在通风器的设计中对通风器面积等参数都有详细要求,这些要根据相关标准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对节约能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其中的门窗设计,更是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现行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严寒和寒冷地区实际情况,对门窗的节能设计要求与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相信可以为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李兴华,王海.寒冷地区PVC塑料门窗制作与安装的质量控制[J].门窗,2009(07):47-49.

[3]李孝勤.寒冷地区门窗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9).

[4]宗小丹.严寒与寒冷地区塑料门窗基本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J].新型建筑材料, 2004(01): 42-44.

[5]李振河,李岩.寒冷地区塑料门窗施工安装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塑料制造,2011.

第2篇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的近30%。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以下统称建筑节能标准),对建筑物围护结构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等隔热保温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社会能耗的活动,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措施。根据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以及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促进我市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切实推进我市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使我市新建民用建筑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达到节能50%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市新批建设的居住类及公共类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尚未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原有城市民用建筑,在改建、扩建时涉及围护结构的,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采取建筑节能措施。

建设(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下称审图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鼓励采用建筑节能推荐性标准。其中,居住建筑应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公共建筑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工作机制

由市建设局牵头,会同发改、经贸、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共同组成**市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协调全市建筑节能推进工作。建筑节能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

对节能设计审查合格并在市建设局和墙改办备案、节能设施全部使用经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项目,由市墙改办按规定返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工程或节能设施中使用明令禁止的、淘汰的材料和设备的,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不予返还或减免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得参加各类优质工程及优秀工程设计的评选。

三、责任分工

(一)建设单位(业主)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和技术要求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严禁唆使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将所售商品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信息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建设单位(业主)是执行民用建筑节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建筑节能质量全面负责。

(二)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并进行热工计算,明确建筑物的主要节能措施、能耗指标。设计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热工性能、能效比等技术指标。

(三)审图机构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并在审查意见书中将不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单独列出。审查内容包括:建筑热工计算书、节能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以及相关节能材料、设备的技术参数等。经审查,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为不合格。经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在收到审图机构发出的合格通知书后20日内,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四)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以及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特别要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和外保温材料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节能措施落到实处。

(五)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节能技术标准和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对节能建筑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对符合验收要求的隐蔽工程、工序以及符合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设备予以鉴认。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单位必须及时责令其改正。

四、监督管理

(一)市投资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按照国家原计委、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254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批准(核准)建设。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中,必须有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规划,确定民用建筑布局、形状和朝向时,必须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对拍卖的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建筑节能强制性设计标准编入土地拍卖的规划设计条件。

(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时,必须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效果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项目,不予审批。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必须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方可颁发施工许可证。

(四)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将节能项目随全部工程一并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建设单位在组织民用建筑项目竣工验收前,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节能项目单项验收进行监督。节能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在提交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对经审图机构审查确定的节能施工要求在施工中的完成情况提出建筑节能的专项监督意见。节能设施验收合格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时,必须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墙改办备案(《**市民用建筑节能单项验收备案登记表》见附件3)。

(五)民用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在对已采取建筑节能措施的建筑物进行装修或日常维护时,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节能设施。

第3篇

关键词: 节能建筑;建筑节能; 规划;技术

Pick to: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tage, explores the problems between energy-saving building and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tongren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Plann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引 言

伴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 能源的过度使用给环境带来的问题日益显著,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产生了“低碳经济”这一观念, 为了保护环境,人类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并且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低碳经济最重要的是考虑最省钱减排方法。

1节能建筑和建筑节能概述

1.1.1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 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 设计出的在使用过程中能显著降低能耗的建筑。

1.1.2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 严格执行节能标准, 并且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来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 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 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最终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1.2 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有四个基本特点:

建筑能源消费水平低

能源浪费严重

用能效率不高

能耗增长潜力大

随着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作为为满足建筑功能和建筑舒适所必需的能耗,现阶段在我国总能耗中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国建筑能耗对能耗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都面临持续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 由于持续增长的需求和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全国范围内能源供应形势趋于紧张, 能源供应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3 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我国1980 年制定了建筑用能水平节能三步走的计划,从1998 年至今颁布了多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划。到2010 年新建建筑分步骤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6( JGJ2- 95) 、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 JGJ134- 2001) 、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 JGJ75- 200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 以及5建筑照明节能标准6。近年来, 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加大, 节能建筑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推行节能建筑的时间较短, 节能建筑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由此可见, 我国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节能建筑和建筑节能关系

建筑是一个整体,节能应贯穿其中, 两者不可或缺。

(1)节能建筑是反映建筑本体的一种特性,是建筑节能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建筑节能必须依靠使用者落实, 节能建筑依靠建设者实现;

(2)建筑节能更需依靠管理和宣传, 节能建筑更多依靠技术和材料;

(3) 推进建筑节能需要真正落实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是建筑节能的基础, 但并不是建筑节能的全部意思。

3 发展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我国建筑节能的途径, 不单单要从建筑体形、建筑物的朝向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来考虑, 重点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门窗的保温隔热

由于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 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 要尽量减小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 减少冷风渗透, 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 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

3.2墙体的保温隔热

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因此可以采用保温性能好、蓄热能力及强度较低的砌块或复合墙体。

3.3屋面的保温隔热

屋面作为护结构的一部分,其保温隔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屋面节能主要措施有:

(1)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 以免屋面重量、厚

度过大;

(2)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 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目前, 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或水泥珍珠岩工艺,其优点是密度较小, 导热系数较低, 而且吸水率和蒸汽渗透系数也较低。

3.4 采暖系统的节能

城市供暖实行城市集中和区域供暖, 可大幅提高热效率。在保证所有房间满足规定室温的条件下, 可以相对地降低所供暖区域的平均室内温度,从而节约能源。

3.5绿化与节能

近年来, 由于城市绿地不断减少,由于空调的大量使用和汽车尾气等问题, 由此引发“热岛效应”, 导致空气环境日益恶化, 给建筑节能带来负效应。绿地每天蒸发大量水分, 吸收大量热量, 为建筑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周围环境条件。因此,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同时, 大力发展庭院绿化也是发展建筑节能重要的举措。

4 发展建筑节能的方法

4.1注重节能建筑的落实工作

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等一系列节能设计标准政策, 但由于监督管理措施滞后,最后导致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节能建筑在总建筑中的比例仍然较低。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提高节能设计标准,而是要保证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全面落实和达标, 要保证完善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改造的实施细则,并完善节能建筑的责任追诉制。

4.2加强建筑节能

要区分公共和居住建筑, 分别以限制和激励引导为主,对城市中单位面积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则应根据地域和用途制定建筑能耗的上限, 防止浪费。而对于住宅建筑节能, 应尽快实行产品准入和能效标识制度等市场调节机制的力度。

4.3 正确利用国外新技术

对于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分析其对于我国气候、使用习惯、经济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适用性,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4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建立和完善建筑能耗的检测、统计、审计和披露制度, 将建筑寿命周期内的能耗统计和披露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这对推动建筑节能落实、政策制定和提高老百姓的认知程度都有积极意义。

5 结 语

节能建筑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兴起产业, 这也体现了当前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此形势下, 我们要做好建筑方面的节能, 促进建筑技术和建筑产业的发展, 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1、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得特点

(1)既有居住建筑的朝向、高度、层数、层高及建筑面积基本确定,不得改动建筑主体结构和降低其安全性是不同阶段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的强制性要求。(2)建筑物体型系数基本确定,原有开敞式阳台或外走廊封闭后,体型系数略有增加,建筑物体型系数是节能设计目标确定的一个主要的因素。(3)窗墙比基本确定,原有敞开式的阳台或外走廊封闭后,窗墙比会有所增加。(4)与供暖空间相邻的楼梯间及其他消防通道等不供暖空间,由于消防通道宽度的要求无法增加保温层。

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1)北京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不同年代建造的种类多,围护结构的性能确定比较困难。(2)外窗和阳台有住户已自行更换或封闭,传热系数没达到新建居住建筑的规定性指标,在各朝向的透明围护结构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对达到规定的建筑供暖能耗指标有影响。(3)如果依据节能设计标准不同,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规定性指标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太阳辐射对能耗指标影响也不同。(4)根据以上情况,无法完全按照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性要求进行设计,或者说按照规定性指标设计,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有一些建筑比较容易达到耗热量指标的要求,还有一些建筑的整体能耗无法控制在规定的建筑耗热量指标要求内。

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北京市地方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11/381正在修编,其中第3.0.4条“节能改造前,应以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判据进行建筑物围护结构性能化设计。实施全面节能改造后的建筑,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前提下,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不应高于表3.0.4的要求。实施部分节能改造后的建筑,其改造部分的性能或效果应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的规定。”表3.0.4是行业标准JGJ26权衡判断的控制指标,修编技术规程以国家行业标准JGJ26给出的建筑物能耗指标做为设计目标,根据节能改造项目的现状情况进行围护结构的性能化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化设计是节能设计的发展方向,但根据有关的经验和计算,还应结合北京地区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计算表和主要围护结构的控制指标,以避免有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偏低的情况。

三、节能改造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案例

1、根据北京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的权衡判断计算表,结合既有居住建筑的特点修改为建筑耗热量计算表,对实际建筑进行验算。一些建筑(多层建筑),按照规定项指标设计,可以满足JGJ26规定的建筑耗热量指标,但当住户保留的外窗比例比较大或窗的传热系数比较差时,则会达不到GJ26规定的建筑耗热量指标。

2、一些建筑,按规定性指标达不到GJ26规定的建筑耗热量指标,要提高外墙或新更换外窗的传热系数。

3、一些体型系数比较大的建筑,按规定性指标达不到GJ26规定的建筑耗热量指标,要提高外墙或新更换外窗的传热系数,还可以调整外窗的遮阳系数。

4、一些既有建筑外形比较整齐,体型系数小,按照JGJ26或地方标准的规定性指标,完全满足JGJ26规定的建筑耗热量指标,包括由于封闭阳台使窗墙比加大,或有部分住户保留自己的外窗时,也可以满足JGJ26规定的建筑耗热量指标。如下例一栋高层住宅,如果按照规定耗热量指标进行性能化设计,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指标会比较低,所有用控制指标进行计算。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以上计算分析,建议对北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设计目标和方法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目标按照行业标准JGJ26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确定。

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性能化设计方法按照根据北京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的权衡判断计算表修改的建筑耗热量计算表,根据外窗(包括封闭阳台)的更新比例进行设计计算。

3、控制指标设置:计算建筑耗热量指标的主要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参数外墙、外窗,不应低于北京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规定的限值,即外墙不低于0.6W/k.m2,外窗不低于2.8W/k.m2。

第5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生态;技术;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民用建筑中的采暖居住建筑实行节能设计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节能标准是节能率30%,第二阶段然而节能标准是节能率50%,第一阶段又称第一步节能、第二阶段又称第二步节能;今年2月1日我省又编制并推出了第三步节能设计标准,即节能率65%的《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行,省内多数设计单位的很多设计人员对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已有相当程度的认知和掌握。随着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排徊,能源问题日益引起各国逢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的再次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节约能源作为基本国策,我国也把节约能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将节能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提高到空间高度,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30%,而且是非生产性的纯消费性能耗,众所周知,公共建筑的能耗数倍于居住建筑,在居住建筑三种气候区的节能设计标准相继颁布实施后,可以说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已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而单位能耗5~10倍于居住建筑的公共建筑的节能问题就日益突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建设部及时组织力量编制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居住建筑不同的是,公共建筑没有从30%节能起步,而是一步直接到50%节能率,且不分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不分大小城镇,全国一刀切于2005年7月1日起在全国同时强制执行,表现了国家对降低公共建筑能耗的巨大决心与推行力度。

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解读,以便较为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

一、“标准”的特点

(1)设计途径。与居住建筑不同,“标准”对公共建筑的设计提出了两种途径。一种是“规定性方法”,另一种叫作“性能化方法”。设计者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任一种方法,进行节能设计,使所设计的公共建筑达到节能设计的标准。

(2)建筑幕墙。“标准”将公共建筑中经常运用的幕墙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幕墙,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

(3)冷热源能效比。“标准”对空调与采暖的冷热源提出了能效比的要求。将机组的能效比(性能系数)规定了五个等级。第五等级是未来淘汰的产品,第3.4等级代表我国的平均水平,第2等级代表节能型产品(按最小有寿命周期成本确定),第1等级是企业努力的目标。对水冷离心式机组规定达到第3级水平,螺杆机、单元式空调机规定达到第4级水平,但对于活塞式/涡旋式侧仍然规定最低的第5级水平。热驱动的冷热水机组由于目前尚无能效等级标准,仍执行已颁布的产品标准。

(4)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一般情况下,满负荷运行情况只占整个机组寿命时间的1~5%,绝大部分时间,机组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更能反映单台冷水机组的真正使用效率。因此“标准”首次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写入了节能设计标准中。

二、“公建标准”与“居建标准”的不同

(1)耗热量指标值。“居建标准”中各不同气候区域均有一个明确的耗热量指标值,如兰州地区50%节能时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2.8℃)下的耗热量指标是20.8W/m2,天水(-0.2℃)为20.3W/m2,酒泉(-4.4℃)为21.0W/m2等。“公建标准”中则无具体的耗热量规定。

(2)设计方法。“居建标准”只规定了一种设计方法,即规定性方法,设计建筑围护结构部分均不应超过规定限值,只允许在外窗传热系数达不到限值时,可以相应调整屋顶和外窗的传热系数。 “公建标准”规定了两种设计方法,设计者可任选其中一种。

(3)能耗计算。“居建标准”在外窗传热系数限值一项不符合规定时,需进行能耗计算(二步节能标准)。“公建标准”在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窗墙面积比、天窗面积比四项之一不符合规定时,均需作权衡判断,即需进行能耗计算。

(4)节能判定。“居建标准”基本是按规定性指标进行判定,只有外窗传热系数不符合时采用耗热量指标判定。“公建标准”当采用规定性方法时,各项规定性指标均能满足即可定为节能设计。当其中一项不满足规定时采用权衡判断法进行判定。

(5)权衡判断。“居建标准”中无这一名词。“公建标准”有这一名词,权衡判断是公建性化节能设计的主要方法。

(6)气候划分。“居建标准”按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基本以1℃之差将我省划分为8个区域。“公建标准”按严寒A区、严寒B区,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五个区域划分,我省兰州、平凉、天水与西安、拉萨、郑州等同属寒冷地区。我省酒泉、张掖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西宁、银川、吐鲁蕃同属严寒B区。

(7)体形系数。“居建标准”一般以0.3作为体形系数控制指标。“公建标准”则以0.4作为体形系数控制指标。

(8)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居建标准”给出体形系数≤0.3和>0.3两种情况时外墙和屋顶传热系数。“公建标准”对围护结构各部分均给出了体形系数≤0.3和>0.3≤0.4时的传热系数。

(9)外窗的传热系数。“居建标准”(50%中)只给出单层塑料窗4.7和单框双玻金属窗4.0两个传热系数。“公建标准”则对应于窗墙面积比从0.2~0.7分五档及体形系数从0.3~0.4时共十个传热系数限值。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公共建筑的研究是建筑行业的前沿阵地,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和社会认可度,可以为建筑节能之范围竖起示范与榜样,从而引导与推动建筑节能向社会覆盖。此意义之深远,应以众建筑设计人所重视,且为之以努力,不但要考虑到建筑初期投资和运营的经济性,更要一后期的发展可持续性为目的,深远思考。

引目前常见建筑能源问题以为戒,深入研究目前各个环节中的不足与可更改的地方,将新思维引入当中,把常见的问题解决掉,平凡之弊病也是顽固问题所在之根源

第6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建筑数量剧增,而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尚不完善,公共建筑物产生巨大能耗[1]。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约1/3[2]。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我国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2倍[3],吉林省冬季长且寒冷,供暖时间长、热量需求大,其建筑节能潜力巨大。目前,人们对建筑节能评价仍处在主观凭判阶段,尚缺乏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可评价本地区建筑节能效果、诊断建筑节能病因[4],同时可对吉林省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建筑节能意识的普及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并且对于当地政府部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体系概括两类别

依据相关规范,把公共建筑分为两类:甲类建筑和乙类建筑;两阶段:建筑评价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两层次:两个体系中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分别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组成,各一级指标包含若干二级指标。其中,定性评价阶段包含五项一级指标,包括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运营管理情况;定量评价阶段包含四项一级指标,包括墙体、窗体、屋顶、冷风渗透量。三等级:依照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各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能耗的总得分,根据最终的得分情况,将建筑划分三个等级。

2体系构建

依据国内外学者建立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参考国内现行有关严寒地区公共建筑节能类的最新规范和标准: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DGJ08-107-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DB22/436-2007《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7]、《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8]等,将节能指标划分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运营管理五项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

3研究步骤

给出各二级指标得分。依照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再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定性评价阶段的总得分。3.1定性指标权重设置定性指标权重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在一起,在深入的分析问题之后,将要解决问题逐层分解细化,形成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通过逐层分析计算确定各层次和各指标权重值。定性指标的权重设置是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方法[1-8],借鉴德尔菲法的层次分析法,不仅发挥层次分析法的优点,而且发挥多名专家的优势,扬长避短,查缺补漏,可避免权重数据的片面性,改善主观权重赋分方法的随意性。3.2定量指标的确定根据国家及严寒地区公共现有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或 重要条文规定,将各二级指标得分分为三个等级:10分、6分、0分;按照二级指标满足程度定量指标是可量化计算的指标,传统的权重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在里面,不能完全凸显指标本身的定量性。因此,本文在研究定量指标权重时,不再运用层次分析法,而依靠指标本身可定量的特质,通过对各定量指标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来计算指标权重大小。具体方法为:利用模拟和实测手段计算各定量指标能耗后,通过计算出的各指标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系数作为该建筑的该定量指标的权重,3.3评价体系数据库建立通过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将其开发成软件,建立数据库,使其成为公共建筑节能评价的通用便捷手段。

4结论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公共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实现对公共建筑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测与评估,不仅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的等级划分,同时还实现诊断公共建筑能耗的原因,并完善了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兰.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5):214-216.

[2]郭伟,陈曦.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现状研究[J].建筑节能,2013,(9):61-65.

[3]陈国义.中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概述[J].中国建设信息.2008,(6):28-31.

[4]李运华,张吉礼.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评价指标的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S].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S].

[7]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S].

第7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设计

1、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设计概述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正因如此,建筑节能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中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国策。

所谓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就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系统效率和保温隔热性能,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给排水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给水排水系统的能耗。建筑给水排水的能耗虽然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降低其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与保护环境。因此,重视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对研究解决建筑节能将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主要依据

在我们日常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主要的设计依据,同时依据的还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等。根据地区不同又有相应的地区设计标准,以天津为例就有《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0(备案号J10633-2010)、《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0(备案号J10409-2010)、《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8)、《天津市再生水设计规范》(DB29-167-2007)、《天津市管网迭压供水技术规程》(DB/T29-173-2007)等,这些法规、规范、标准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基本要求,其中强制性条文严格规定了主要节能措施及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其综合考虑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必须严格执行。

3、设计中的主要节能措施

首先,对于建筑的给水设计,应该科学合理的确定给水系统,必须因地制宜,按照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供水系统。在确定建筑物用水量时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际用水情况来确定用水量定额,并非选用越大越好,从而造成供水用能浪费。尽管每个地区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均可以提供三层以内的用水压力,而对于如今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就必须采用加压供水的方式提供用水了,对此,设计时就必须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合理进行竖向分区,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这样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二次加压的能量消耗,也可以避免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的问题。如今在新型建筑的建筑给水设计中,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已被广泛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能的浪费,可以说是目前可选用的最佳方案,因为它不但比二次供水方式能耗更小,同时更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

其次,合理设计热水系统。设计中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优先考虑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尽量采用机械循环,以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

第三,新型的节水卫生器具的推广使用是开源节流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成为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选用设备时的首选。它可以有效的减少水的消耗量,一定程度上也可有效降低供水能耗,如果设计中广泛采用新型节水龙头、红外线感应龙头、节水型马桶等,便能使新建全装修住宅可以全面使用节水卫生器具,从而一举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第四,设计中可采用清洁能源替代高耗能有污染的传统能源。太阳能热水器由于使用简便安全,无需燃料及电力,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污染,如今被广泛应用,所以在住宅的给排水设计时可以先征求开发商的意见,如若同意可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还应考虑家用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及冷热水管道布置,管道可敷设在管道井内,这样既达到了美观,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损失。

最后,在建筑的排水设计时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并应避免压力提升。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设置中水回用系统,对雨水也要进行必要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4、其他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措施,比如设置建筑给排水自动化的监控和计量,使用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建筑节能新材料、新产品,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术以及选用淘汰产品。

5、结束语

尽管建筑给排水在节能总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一名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在当今全民倡导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积极主动的从工作中去学习、研究和总结,以便在设计中可以更好的做到绿色节能设计,为建筑节能降耗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高明远,岳秀萍.建筑给排水工程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刘红主编.生活用水器具与节约用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8篇

1建筑节能在各方面的应用

在建筑采光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太阳光,一方面让太阳光射入室内,利用自然光来改善室内的照明;另一方面是灯具的选取,可采用节能型灯具,以此改进照明设备,更好的节约资源。在门窗节能方面,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和热损耗之间的平衡关系,一方面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另一方面是要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目前有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还将普通玻璃加工成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高强度LOW-E防火玻璃,都已成为建筑业使用的节能产品。在墙体节能方面,要充分考虑保温隔热的传导性,一方面是保温类型的选取,是内保温、外保温还是夹芯保温;另一方面是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薄抹灰聚苯板玻璃纤维网格布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混凝土钢丝网架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料玻璃纤维网格布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等均在建筑中予以使用[1]。在墙体材料的选取上,已从砖过渡到砌块,再到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如粉煤灰砌块,配合施工技术的提升,均使得墙体的节能有了大幅改善[2]。

2建筑节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节能建筑坐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跟同一时期建筑的总量相比较,数量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何在节能政策下,实施起来并未达到预期的规模,主要是还存在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

2.1建筑节能的相关规范、条例和设计标准需进

一步完善早在1978年,德国就修改过一次建筑节能标准,使得其后的建筑能耗比1978年前的老建筑减少了60%以上,美国则在近十年间出台了10多个政策或计划来推动节能[3]。于1986年开始我国才开始建筑的节能,目前我国使用的条例和设计标准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等,在这些设计标准的宏观引导下,我们还可制定适合本地区特有环境的相关条例。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发现的有些问题无标准可对照时,也可将其日后修订到新的标准当中,比如像改扩建建筑的节能措施等,并且对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要分开,不可一概而论,它们的规模和材料用量等方面都不一样,要用不同的规范来设计。

2.2节能建筑的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

消费者的身边现在不乏有些建筑有比较好的节能性,但由于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都采用了更先进的理念、技术、型材,使得造价成本提升,此成本的增加广大民众未必欣然的接受,老百姓会综合计算每平方米增加的费用和日后使用过程中节约的使用成本上,哪个更划算。譬如购买一个相当好的节能型灯泡若需好几百块甚至上千的时候,可能大多数人就不太会去选择购买,宁可选普通的灯泡,这也是建筑节能目前遇到的尴尬问题,所以购买力度大打折扣。因此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要加大,让节能变成一种认知的行为,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3建筑节能要落在实处并非口号

现在的很多建筑打的口号是节能,细部了解并非真的做到节能或所谓的节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致使节能成了空气囊,制度虽有但监管薄弱。设计过程中要选取适合本地区情况的节能设施,切勿只选好的贵的,一定要把节能落到实处,让人们看到建筑节能带来的实惠和舒适度。

作者:韩晓玲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第9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评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的建筑气候分区属夏热冬冷地区,全面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已有十年。这项工作从慨念的宣贯、节能知识的普及、各项节能技术的推广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视和推进的力度。从业主到建筑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等各岗位的建设项目的从业人员,先后都经历了从不自觉地抵触到逐步地理解和接受,由开始时的依靠政策强力推动至今已成为全社会自觉执行的共识,项目节能也从刚开始时作为住宅等项目宣传的亮点,至今成为新建建筑普遍的常态。在民用建筑领域,无论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外窗均为隔热型材和中空玻璃,屋面和外墙都采用了保温隔热措施。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环境、朝向、体型和窗墙比,采用计算软件辅助热工计算等。一系列业已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得到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行业变化和成绩。

从2011年10月起,浙江省进一步推出了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工作,以笔者所在地区接触到的情况,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起到了进一步统一和规范设计行为,强化相关的从业人员责任意识、促进行业交流,督促、提高、完善建筑节能设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经过两年来参与节能评审工作的实践,体会到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节能评估工作宜提前至方案设计阶段介入

由于民用建筑节能评估这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为,一些地方只是受制于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业主单位往往是在拿到整套的工程施工图,有的项目甚至已经通过了施工图审查才委托评估机构突击制作节能评估报告。节能评估和后续的评审对设计文件一般只能作小修小补的修改建议,难于对文件的不合理乃至错误作根本性的纠正,难免时常会落下些遗憾。本人建议应当落实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中的规定:“民用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宜在委托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的同时,委托民用建筑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开展节能评估相关工作....”的要求,在建筑的方案设计阶段就请评估机构介入,对各阶段的设计文件提出评估意见,负起建筑节能的相关责任,以保证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

节能评估报告有协调各专业建筑能耗指标的需求

在开展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以前,建筑专业在围护结构的部分热工性能未达到规定的控制指标限值时,可以通过软件计算,将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采暖和空调的耗电量,与完全符合规定控制指标的“参照建筑” 的采暖和空调耗电量进行对比,综合(或称“权衡”)判断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否满足节能要求。虽然计算的是某种“标准”工况下的能耗,但这个能耗在建筑节能评估时,跟暖通专业的能耗放在一起对比就看出两者的差距很大,以笔者手头的六个大型公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为例,经“权衡”判断计算仅建筑围护结构能耗是暖通专业采暖和空调计算能耗的1.97~4.36倍(且不计空调能耗除建筑围护结构外,还包含人体、设备散热的能耗),对于同一份报告中出现数据如此的脱节和不协调,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本标准在规定这种‘标准’工况时尽量使它接近实际工况”的设想,不利于对建筑整体节能状况的评价。

本人以为节能评估报告应该协调各专业的计算能耗和建筑总能耗指标,全面、完整地反映项目整体的节能设计水平,以指导建筑节能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应从节能的角度限制单层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因其质地光亮、外观简洁,围护结构自重较轻、室内分隔自由度大等优点,一直受到设计者的喜爱,特别是在高层和大体量的公共建筑上随处可以看到它的应用。通过对一些项目计算能耗来看,对玻璃幕墙除了要有安全性的规定和限值外,还应从节能的角度对单层玻璃幕墙的应用加以限制。

传统的单层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等同于窗,节能标准也将它列入等同于窗的要求 ,事实上玻璃幕墙在建筑上替代了窗的同时还替代了外墙 ,(设计时为了达到节能标准对外墙“窗墙比”强制性限制要求,一般会在玻璃幕墙的内侧加设一些围护墙)。尽管节能标准对窗的传热系数限值要求比墙的限值放宽了三倍左右,但一般传统的单层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还是无法达到这个热工性能要求。建筑立面上幕墙的面积一般都会大过墙、柱的面积(“窗墙比”大于0.5),是建筑节能的不利因素,也是前述节能评估报告中能耗数据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人建议在有节能要求的建筑上应限制单层玻璃幕墙,推广热工性能性能与墙体更接近甚至更优的双层玻璃幕墙,以提升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节能水平。

应加强对节能构造措施和新型节能材料的研究和推广

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和普及,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研究解决,比如对住宅楼板保温的设计。在2010版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以前,我们当地管理部门不允许将毛坯房交付时还不存在的装修材料(木地板)计算在楼板中,节能计算一般都以“权衡”判断方式获得通过。在2010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允许楼板的热工性能突破限值,市场上又缺少满足毛坯房阶段验收要求的楼板保温材料和构造做法,使管理部门不得不又允许楼板没有任何保温措施毛坯住宅通过验收。这样的做法明显的不合理,也是对执行标准不够严肃的无奈之举。

另外,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应该对设计文件认真审阅评估,本人在节能评审中遇到多个项目图中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屋面保温材料,计算书取用的传热系数却是K=0.08,大大地优于热工规范提供的K=0.22的取值。从评估单位在对本人意见的回复中才得知,计算数值取自名为“亚凝硅保温混凝土”的检测数据,并附上了企业送检的检测报告。就这几个项目来说,节能评估单位没有起到应尽的职责,容易造成现场监管困难,或是造成建筑屋面因保温缺失,而影响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

类似以上这种情况,需要管理部门对节能材料和节能构造的研究进行梳理,及时和更新市场准入或推广信息,使建筑节能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变电站建筑;建筑节能;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变电站节能主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从安全、环保、耐久、经济、美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即,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应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前提下,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控制造价,力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本文主要论述了变电站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建筑节能是当前全球性的大趋势,世界平均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7 %,其中,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在内的民生能耗又占能耗的80%以上。我国的采暖空调标准远低于国际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特别是采暖空调能耗,呈增长趋势,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节能的领域的组成部分,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建筑领域的实际运用。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地球变暖趋势。因此,对变电站建筑节能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变电站建筑节能设计

变电站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是建筑总平面布置、外墙、外窗、屋面等影响能耗的重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合理设计,以减少建筑能耗。对于屋内配电装置楼等一些通常不安装采暖空调设施、建筑能耗较少的建筑,通过合理的采光、通风、隔热设计,更好地满足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

2.1 建筑总平面布局

(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理的建筑布局非常重要,它能够发挥出十分优秀的节能效果。举例来说,在湿热的气候地区,采用宽敞的建筑布局能够获得良好的通风降温的效果;但是在冬季夏季温差较大的气候地区,采用较为紧密的建筑布局,不仅能够借助建筑物来遮挡夏季的炎炎烈日,同时也可以在冬季获得良好的放风效果。在湿热气候地区,空气湿度非常高,并且通常天气比较炎热,为了尽可能获得更多的自然通风的机会,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通常会比较大,并且建筑物的体型较小;相应地,室内空间也需要设计得具有开放性。在干热气候地区,较为紧凑的建筑布局可以让建筑物相互紧靠在一起,相互之间获得比较好的遮挡效果,可以在夏季遮挡烈日,冬季抵挡寒风

(2)合理的建筑布局必须要统筹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保证自然通风、夏季控制太阳辐射、冬季争取太阳热量的平衡。总体而言,如果变电站建筑物沿着较为宽广的东西向道路布置时,可以在冬季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有利于降低冬季的建筑能耗,适合于我国冬季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变电站建筑布局;如果变电站建筑沿着比较狭窄的南北方向道路布置时,可以在利用建筑进行相互遮挡,使得被遮挡建筑在夏季获得较低的室内温度,也有利于建筑节能,比较适合于我国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的变电站建筑布局。

2.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2.2.1 外墙节能设计

(1)提高外墙的热阻

提高外墙的热阻是目前常见的保温隔热措施。外墙选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指具有节能、 利废、 省土、 轻质和多功能等特点的墙体材料)可以提高外墙热阻 ,如砌块类: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改性粉煤灰空心砌块、 改性混凝土空心砌块等。

目前,变电站建筑外墙一般选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干态)λ≤0. 10~0. 20W/(m・k)),它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用钙质材料(如水泥、石灰)和硅质材料(如砂子、 粉煤灰、 矿渣)的配料中加入铝粉作加气剂,经加水搅拌 浇注成型、发气膨胀、预养切割,再经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孔硅酸盐砌块。加气剂是制造加气混凝土的关键材料。加气剂大多选用脱脂铝粉。掺入浆料中的铝粉,在碱性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 铝粉极细 ,产生的氢气形成许多小气泡,保留在很快凝固的混凝土中。这些大量的均匀分布的小气泡,使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许多优良特性。

(2)外墙面做浅色饰面处理。外墙面做浅色饰面处理,能够反射更多的太阳辐射,减少外墙材料对太阳能的吸收。一般可在外墙面喷涂浅色涂料或贴浅色面砖。影响建筑材料表面对阳光辐射反射率的主要因素是表面的色调 ,颜色越浅,反射能力越强。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规定,当采用浅色外饰面,即ρ< 0. 6 时,当量热阻为 0. 2 (m2・K/ W) 。这是一项很好的节能措施。

2.2.2 外窗节能设计

(1)外窗遮阳的设置

日光提高建筑室内温度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首先,不透明围护结构部分。对于建筑物的不透明围护结构部分,建筑物通常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温度,并将高温通过建筑物的结构层传递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其次,透明窗户部分。对于建筑物的透明窗户部分,阳光可以直接穿透玻璃进入到室内,使得室内的温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夏季,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对于建筑不透明围护结构导致的室内温度升高可以通过安装保温板的方式解决。遮阳是控制太阳辐射得热的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1米深的遮阳板,可以节约大约15%的空调耗电。一般常见的遮阳的方式有垂直遮阳、水平遮阳、综合式遮阳、百叶式遮阳及挡板式遮阳等。由于遮阳的措施种类太多,所以要针对建筑的朝向和地理位置及用途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不存在一种措施可以普遍用于任何建筑的情况。

(2)窗墙面积比例的控制

建筑窗墙的比例即指建筑的窗户洞口的面积和建筑的立面单元面积之间的具体比值。根据相关规定,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而言,都已根据有着不同朝向建筑窗墙,对其窗墙比做出了严格规定,并明确指定东向、北向和南向、西向的窗墙之间的比值不能够超过相应的数值。

(3)注重门窗气密保温性

若是设置泡沫的魍料密封条,运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新型的门窗材料。而墙间的缝隙和门窗框则可采用边框设灰口以及密封膏等密封、弹性密闭型的材料(比如聚乙烯的泡沫型材料)弹性的松软型的材料(比如毛毡);而扇与框的密封则可采用橡塑、橡胶或是泡沫型密封条和回风槽高低缝等:而扇和扇之间的密封就可采用高低缝、密封条和缝外压条等;玻璃和扇之间的密封就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弹性压条等。

2.3 建筑体形系数设计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物热工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假设两个建筑具有相同的建筑体积,体形系数相对较大的一方则表示着它的外表面积越大,即散热面积越大,换言之,体形系数越大的建筑物越不利于冬季保温。所以在冬季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变电站建筑的体形系数越小越有利于冬季的保暖,也就越有利于节能建筑能耗。不同的几何形状具有不同的体形系数,因此,建筑物在选型的时候应该关注到建筑物几何形状差异导致的冬季保暖性能不同。对于冬季保暖性能要求较高的变电站建筑而言,在相同的建筑体积下应该尽可能选择体形系数最小的几何形状。

不同气候条件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朝向,进而使它们获得不同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此,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最佳边长比也是不同的。表1提供了最佳边长比推荐值。

2.4 其他节能注意事项

(1)科学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目前所能在建筑上的具体运用方式主要有,太阳能供热水、被动式太阳能的采暖、主动式的太阳能采暖和空调、太阳能的发电等。若是能够将太阳能源加以充分的运用,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常规性能源,同样还可以在某些具体区域采取完全运用太阳能来采暖的方式。

(2)合理设置“温度阻尼区”。所谓的温度阻尼区,即是指在室外与室内之间所设置的一个中间的层次,这个中间层次可以象热闸一样阻止室外的冷风对室内进行直接的渗透,降低外墙和外窗的热耗损。同时,在建筑物中,还可以将北阳台的外窗、门等全部都用密封的阳台进行封闭,在外门设置防风门斗,以此来防止冷风的倒灌,将楼梯间设计为封闭式的,同时,将屋顶的孔进行完全封闭的处理等措施,这一系列措施都能够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整体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人们对用电量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增大,特别是建筑工程的资源耗费量占我国资源耗费总量的大部分。因此,在变电站建筑工程中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强,陈颖,罗树华.住宅建筑节能[J].陕西建筑,2008(8).

[2]李妍.谈建筑节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J].陕西建筑,2006(2).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 节能设计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发展迅速,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人们对舒适的房屋居所的需求。很多建筑过度追求建筑物的规模和外观,大面积使用玻璃材料、办公室一年四季使用空调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建筑能耗。据报道,我国95%的既有建筑属于不节能建筑,建筑耗能约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0%,建筑业污染约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0%。能源匮乏、人均能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的警钟一再敲响,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发明显。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的相继,也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节能设计工作,把节能工作当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 建筑节能设计主要内容

基于保证建筑物舒适度要求,在建筑规划、设计、创造、构造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即是建筑节能的基本内涵。

(1)规划阶段。建筑规划阶段就应考虑建筑节能,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通风和太阳辐射条件等。遵循气候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措施,综合分析建筑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因素,可适应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变化、减少建筑能耗。基于合理选址,对建筑物的体量、角度、间距、走向进行合理组合,可充分利用自然日照和通风条件,使建筑物“冬暖夏凉”,减少供暖驱寒等能耗。从建筑冬季日照与夏季防热考虑,南向是建筑最佳朝向。建筑物的最佳高宽比和长宽比,有助于减少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辐射量。

(2)建筑围护结构体系

建筑物护结构的传热热量计算对于空调冷负荷计算至关重要。在建筑节能中首相应考虑对建筑外墙、建筑外门墙、窗墙比、屋顶进行节能设计。

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统材料主要是烧结粘土砖,随着相关国家禁用法令的,烧结粘土实心砖逐渐退出建筑市场。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墙体等绝热保温材料相继出现,建筑墙体的热工性能得到改善。建筑外门窗是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的主要通道,节能设计中选择节能型门窗,可保证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抗风压性要求。节能门窗包括单层窗、双层窗和三层窗,三层窗多用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尽量减小建筑物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如不应滥用大型落地窗。窗墙比影响建筑能耗和建筑立面效果、室内采光、通风等。建筑物屋顶受到日照直射,其表面温度比其他围护结构高,可利用倒置式、绿化、蓄水、浅色坡屋面等方法达到节能效果。

(3)建筑设备节能。建筑设备节能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照明、变配电、电梯、自控等设备的节能设计。空调是建筑耗能的主体,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

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在整个建筑设计阶段,都应考虑节能理念,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二是研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三是提高建筑物运行管理的科学性。

(1)在建筑设计方面,应注重建筑前期规划和方案设计。近年来,生态节能方案受到欢迎,新出现的“绿色建筑”即是建筑节能的典型。利用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控制窗墙面积比、采用高效保温的节能材料、主体结构各细部设计、遮阳伞的应用等等具体方法,都可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着手,有机整合建筑规划景观、暖通、给排水、建筑电气及楼宇控制、室内设计等因素,构造完善的节能设计体系是节能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2)建筑材料及设备选择。基于地区气候环境特点和人体舒适性要求,合理选择围护结构材料。在建筑设备中,优先考虑能效比高的产品,如利用地源热泵制作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交流变压频调频电梯、公共场所照明灯具采用BA控制与就地控制相容法等,都可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4)新能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建设中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太阳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较低的环保能源,早已被建筑业引用到建筑物热水系统中。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已趋成熟,但太阳能热水器综合利用的安装、使用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建筑设计中,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是建筑节能的一大发展趋势。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可分担建筑物电力压力,可作为最重要的建筑辅助能源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可推广不同能源的热泵技术、产品以及回收废热、余热技术。

(3)建筑运行管理。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起步较晚,标准不配套,监督机制不全面。为满足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和解决建筑节能执行力差的问题,我国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评价标准等还有待完善,建立建筑节能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整顿违规企业,有助于加强房屋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

有效利用建筑物的物业管理系统可实现“管理的节能”。通过培训物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高效处理建筑设备运行故障,及时检修和保养建筑系统,可是建筑系统节约人力资源和物力能源。

4结论

建筑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主体结构和建筑设备、能源系统等方面。建筑设计者应秉持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合理利用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系统引用新能源等新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有助于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昕.浅析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J].赤子,2012,(5):257.

[2] 陈雄.机场航站楼发展趋势及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8,(5):72-76.

[3] 韦兰德.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18(8):164,166.

[4] 王金鹏.建筑遮阳节能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5] 张泽民.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1,(4):218.

[6] 傅盛强.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7] 张婉莉.商业建筑中绿色节能设计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2,(1):221.

第12篇

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对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建设部的标准化工作表示感谢!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期,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建设工程仍将不断涌现,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

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活动中需要共同遵守、可以重复使用的、统一的技术、经济和管理规定,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技术依据,是落实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权益的有力工具,更是引导工程建设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促使工程建设项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围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书记、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曾多次作出过明确的指示,要求从规划、标准、政策、科技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水、节材标准。建设部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综合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以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为重点,在有关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全面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到目前为止,经建设部批准和备案的工程建设标准已达到4700余项,涉及到房屋建筑、城乡规划、城镇建设、交通运输、能源水利、航空航天、工业建设等各类工程建设领域,基本涵盖了工程建设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生命周期。

今天,主要从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以建筑节能标准为主线,全面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有关标准规范的制订和修订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建设部批准第一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2年批准第一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8年《节约能源法》实施后,特别是2005年以来,建筑节能工作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筑节能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得到了深入发展。

1、大量标准相继实施,填补了多项节能标准的空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形成。近几年来,我部先后批准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21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等27项有关标准制订、修订;在全文强制的《住宅建筑规范》中也充分体现了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与先后颁布实施,不仅解决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急需标准支撑的局面,解决了建筑建设过程中一些环节没有节能标准可依的问题,填补了节能标准的多项空白,而且使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从《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起步,扩展到覆盖全国各个气候区的的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从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全面扩展到所有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从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扩展到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检测、评价、能耗统计、使用维护和运行管理,从传统能源的节约,扩展到了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基本实现对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覆盖,也促进了许多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标准得以推广。因此可以说,具有我国特色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我国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2、发挥工程建设标准的约束引导作用,全面启动工业建筑和生产工艺节能设计标准制定。2005~*年建设部下达了332项涉及14个工业行业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其中,《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有色金属冶炼厂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工业建筑节能统一标准》60余项标准涉及节能设计规定,这些标准批准后,将对工业建设领域节能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产生重要的影响。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合理利用标准体系。建设部在重点开展节能标准规范编制的同时,加强了有关能源资源合理利用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批准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钢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设计规范》等24项标准规范,组织开展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等34项标准的编制工作。这些标准实施后,将为工程建设领域的能源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二、以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标准的宣贯、培训和监督检查为重点,强化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1、完善法规制度,明确标准实施监督的责任和要求。一是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和竣工验收备案等工程建设管理环节,把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标准作为实施监督的重点之一。二是根据建筑节能和能源资源合理利用标准实施监督的具体情况,印发有关文件,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开展重要标准的实施监督明确具体的责任和要求。

2、加强宣贯培训,使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观念深入人心。连续三年开展了重要标准的宣贯和师资培训活动,邀请主要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和监督作用,三年培训的师资人员近一千名。各地建设部门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广泛开展了标准的宣贯培训活动,据统计,2005年和2006年各地开展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的宣贯培训班超过400次,参加培训的人员近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