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31: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的基本含义是:经济量的、能力的扩张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或高度化。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依靠大量要素投入的增加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依靠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或工业化实现以前,通常为粗放型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或工业化实现以后,则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我国建国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选择了以优先重工业为中心、高积累、高速度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向前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总量之后,就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经济效益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重复建设现象普遍; 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里资源耗费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增长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入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时期,这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但目前国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国要想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我国产品的品质。如果我们不改变当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缓解资金、能源、原材料供给矛盾的良方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如果继续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必将造成资源的过量开采,加剧破坏生态环境。并且财政和银行能用于建设的资金有限,扩大利用外资也需要相应的国内配套资金。只有改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有效缓解资金、能源的供需矛盾,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使企业真正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工作中真正做到自主决策、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求发展;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变化,建立重要商品的国内储备制度和市场风险基金制度,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同时也增强国家对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金融、外贸、投资等宏观管理体制等等。
2.优化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主要是加工业)的低效率过度扩张带动需求膨胀的压力;第三产业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使产业结构从低级水准向高级水准发展,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有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2)产业结构中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3)产业结构中有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3.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在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方式,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又一重要途径。
4.推进科技进步
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5.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摘 要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展方式陷阱”而难以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甚至根本转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个国家长期面临的共同任务。从经济发展理论来分析,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历程以及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综合判断,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即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只有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以逐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甚至根本转变。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经济发展源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源于制度激励,源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总体来看,由科技的重大革新而导致的产业革命只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产业领域发生,而对于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或支柱行业来说,其技术进步不是跳跃式,而是渐进的,特别是产业技术瓶颈制约问题不可能在短期轻易地获得突破,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在逐步克服产业结构刚性、劳动力技能低下、就业结构刚性、产业技术水平低、制度演进缓慢的基础上才能慢慢地实现。西方国家在自然资源不存在稀缺、生态环境压力较小、全球温室效应不明显的工业化时期以及中国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发展经济,几乎不存在要推进或者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不仅是艰难的,而且是很艰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与整个工业化进程相一致的。在工业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基本上都是粗放型的或者比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为主,到后期才逐步转变为以消耗资本和技术为主,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边污染边治理”最后转变为“先保护后发展”。不仅产业发展有路径依赖,而且经济发展方式有路径依赖,相应的制度变迁也有路径依赖。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经济发展是由粗放型、集约型、粗放与集约结合型等多种增长方式同时起作用而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同时存在的多种增长方式共同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某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作用的结果,只是其中某一种方式可能发挥主要的推动作用。即使是当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也还同时存在多种增长方式,并不是其所有的经济发展全部是由单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的。
三、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决定其路径的选择。中国特别是处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要想尽快走出“发展方式陷阱”,以促进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主要思路有:
1.从思想上长期树立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念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企望在短期很快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伴随着整个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当工业化的基本目标实现之时,就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实现根本性转变之日。由于经济发展是在同时存在的多种增长方式共同推动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根据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客观要求来逐步推进,不能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多种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并存的条件下应该采取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要标准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包括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科学认识。这需要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认识,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科学的经济发展观来指导产业发展,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的思想前提。
2.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工业化、城化发展路径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它们二者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以最小资源消耗为标准、以不损害环境或者改善环境为标准; 建设节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协调扩大内需与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将消费方式的转变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3.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促进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优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重点不是调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而是重点调整产业的技术结构和要素结构,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为此,需要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需要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长期实施“压存量、扩增量”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扩大低耗能低污染产业发展,使“两型”产业和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这就是要求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推动,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优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生产函数 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深入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作出定量的分析,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本文以青岛市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相结合的生产函数法就青岛市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测算。
一、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丁伯根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的形式为:
Y=A0emtK?琢L?茁?滋
其中:Y表示产出量,A0为初始科技水平,m为科技进步参数,t为时间,emt称作综合科技进步因素,K表示资本投入,?琢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L表示劳动投入,?茁表示劳动的产出弹性,?滋是随机误差,代表了估计的误差水平?琢+?茁=1(0
将丁伯根改进模型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1nY=1nA0+mt+?琢1n(K/L)
又由于产出弹性存在关系:?琢+?茁=1,可令?茁=1-?琢,代入上式则有:1n(Y/L)=1nA0+mt+?琢1n(K/L)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M・Solow)从技术变革和总量生产函数中提出的估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经济计量模型(即“索洛余值法”),被经济学家们认为是科技进步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在世界各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索洛增长速度方程为:?琢=y-?琢k-?茁l
其中:y表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琢表示科技进步速度;k表示资金投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表示劳动投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二、测算指标的确定
产出量Y是第三产业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各年增加值;投入的资本量K是第三产业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各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投入的劳动量L是第三产业各年的从业人数。
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首先确定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琢、?茁。根据有关资料,目前确定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经验估计法。依据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1992年联合的《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要求,首先将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琢设定为0.3,然后再利用公式对其进行修正,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茁则利用关系式?琢+?茁=1导出。此法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规模报酬形式不确定,?琢值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准确性较差。二是回归法。直接应用C-D生产函数(包括丁伯根改进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对?琢、?茁进行回归估计,这是最经典的方法。三是比值法。利用与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有关的数据计算两者的比值。如,从收入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由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劳动者报酬为劳动的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可以看作是资本的收入,而生产税净额则为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收入。假定生产税净额中资本和劳动的贡献份额分别为?琢和?茁,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茁=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但是该方法涉及的数据以往统计部门未进行统计,不便于使用。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对比,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回归法来估计产出弹性系数
三、青岛市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贡献率测算的实证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各项数据资料主要来自青岛市各年度的《青岛统计年鉴》。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0-2005年。在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必须对产出和投入指标做出统一规定,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保证统计数据口径的一致和结果的可比性。本文将产出和投入的数据都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不变价的指标数据。
参照《青岛统计年鉴》,选取1990-200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得到表1。
对表1中的投入与产出数据按照上述数据处理原则,进行相应的可比价格调整,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
经检验,回归方程通过了所有的统计检验。于是,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生产函数模型为:Y=2221.638e0.084tK0.148L0.852?滋
索洛增长速度方程为:
?琢=y-0.148k-0.852l
根据年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公式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出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见表2)。
四、结论与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逐渐由原来的物质要素转向科技进步因素,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在国际经济理论界,通常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如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综合,即该指标大于50%,则可以认为该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相反,则被认为尚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根据本文测算的结果,青岛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0%,达到了55.8%,说明青岛市的第三产业已经进入了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
根据测算结果可以发现,1990-2005年间青岛市经济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稳定,十五时期与九五时期相比存在较大波动。对于一定的经济增长,当投资大幅度增加时,科技进步贡献率就会迅速减少;相反,当投资减少时,科技进步贡献率就会增加。十五时期通过快速增长的投资规模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但是却压低了科技进步贡献率。十五时期青岛市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6%,低于50%,说明青岛市在十一五时期应该适当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速度。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已超过了50%,表明第三产业已经进入集约型经济增长时期。从不同时期来看,九五时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十五时期出现了下滑,说明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必然带来降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达民、程岩:应用统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潘德均: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德科学测度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3(2).
[4] 陈伟、罗来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4).
内容摘要:贸易模式变迁、专业化分工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关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逐步拓展与深化,贸易模式也相应地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贸易模式的变迁又反过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在过去的近两千年中,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逐步拓展与深化,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贸易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贸易模式变迁的路径
贸易模式的变迁既包括贸易方式的变迁,又包括贸易主体范围与贸易客体结构的变迁。当然,贸易模式的变迁并不是指由新的贸易模式完全取代原有的贸易模式,而主要是指新的贸易模式的不断产生与发展。纵观人类经济的发展历程,贸易模式的变迁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一)在贸易的广度上,贸易主体范围的不断扩展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贸易(交换)产生以来,贸易活动在空间跨度上呈现出不断拓展之势。贸易模式的变迁大体上表现为从城乡间贸易到城邦(区域)间贸易再到国家间(国际)贸易的变迁路径。
早期部落社会,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基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贸易行为只是偶发现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剩余产品不断增加,贸易活动变得逐渐频繁。贸易活动的增加与市场容量的扩大,为那些具有一定技艺的工匠专门从事手工劳动提供了可能。随着手工业者从村落中的分离、商人的出现以及他们在空间上的集聚,最终形成了城市。此时,城乡之间的贸易是贸易的主要形式。但由于受运输等交易成本的限制,贸易半径有限。
技术的进步、运输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自然贸易壁垒,使得贸易半径不断扩大。然而,封建割据成为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的障碍,城邦(或诸侯国)为贸易活动设置了许多人为的壁垒—捐税、过境税、限额等,这就使得贸易活动很难超出城邦(或诸侯国)的领地范围。当然,随着自然交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城邦与城邦之间的贸易也有所发展。
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打破了封建割据的束缚,贸易活动在国家内部变得活跃起来,贸易半径空前扩大。而国家之间的人为贸易壁垒,成为当时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打入国外市场,获取贸易收益,很多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军事手段)降低甚至消除他国设置的贸易壁垒,贸易活动变得更具全球性。
(二)在贸易的深度上,贸易客体层次上的不断深化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贸易活动在贸易客体的层次上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贸易模式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贸易的变迁路径。
16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的殖民地开拓,建立了宗主国和附属国之间的制成品生产与原材料生产的分工体系;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等少数国家垄断了先进工业,并把落后的农业生产转移到亚非拉落后国家,逐渐形成了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体系;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前,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并将夕阳产业转移到亚非拉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体系。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主要是以产业为界限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产业间贸易模式,即不同产业间产品在不同类型国家间的单向流动。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分工领域由产业间深入到产业内部产品间,逐渐形成了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即产业内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在维护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传统垂直型国际分工的同时,扩大和发展了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方面,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逐渐超过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在贸易模式上,则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即同一产业的替代性产品在国家间的双向流动)模式的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全球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和交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给分工的深化提供了空间;而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也为分工的深化提供了现实的推动力,跨国公司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分离出去,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以培育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维持竞争优势。国际分工逐渐从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不同价值链环节之间,出现了全球性的生产协作,原来在一个国家完成的生产现在分散到了不同国家。这种非一体化生产模式也促进了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三)在贸易方式上,由一般贸易方式向要素流动、加工贸易和外包方式的转变
随着生产国际化与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为了利用当地相对廉价的丰裕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出于绕过他国贸易壁垒、降低交易成本等目的,跨国公司纷纷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贸易方式上,表现为产品跨国流动向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转变。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降低经营成本,经过对自己生产的成本与从外部购买的成本的比较权衡,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业务环节分离出去,由市场来承担。这在国际贸易方式上也表现为一般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另外,受益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与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外包方式实施其全球化生产战略,对产品生产工序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把各工序分别外包给最具优势的企业,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就促进了外包业务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和跨国外包的新型生产分工与贸易模式。
贸易模式变迁的原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决定交换方式。贸易模式的变迁是分工模式演化的体现,而分工模式的演化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通过将外部交易成本与专业化收益的比较,决定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所需,并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专业化。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与贸易模式的变迁,也正是外部交易成本降低与专业化收益提高的必然结果,而外部交易成本降低与专业化收益的提高又源于科技的进步以及基础设施与制度的完善。
(一)科技进步与基础设施完善降低了自然交易成本
造船技术和航海远洋技术的进步、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以及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逐步提高了交通运输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了贸易中的运输成本负担;通讯技术的研发与进步,如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的发明与普及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电子邮件、可视会议等全新通讯方式的出现和改进,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与交流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通讯成本交换信息,有效降低了业务拓展中的贸易洽谈成本和业务协作中的组织协调成本。
(二)体制的完善降低了人为交易成本
除了自然交易成本外,约束贸易开展的交易成本中还包括各经济主体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带来的人为交易成本。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统一了国内市场,有效消除了地方割据所制造的各种贸易负担,促进了一国内部贸易的开展。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国家(或地区)之间达成了各种形式的优惠贸易安排与协定,有效降低了国家之间设置的人为贸易壁垒。另外,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或地区)不断加入到世界贸易体系,这些新兴国家(或地区)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其丰富的资源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专业化分工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一方面,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比较优势效应,实现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也扩大了经营的规模并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经营规模的扩大带来累计产出数量的增加,这就产生了学习效应,即通过积累经验、提升技能而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利益。比较优势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与学习效应都带来了交易收益的提高。此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对降低成本的要求更加迫切,促使企业寻求更加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模式。
贸易模式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一方面,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决定了贸易模式的变迁,贸易模式变迁是专业化分工深化的体现;另一方面,贸易模式的升级变迁又反过来扩大了市场规模、推动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发展,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一)贸易模式的升级变迁扩大了市场规模
贸易活动在空间跨度上的不断拓展,通过扩大市场交易主体的规模增加了总的市场容量。在贸易模式从城乡间贸易到城邦间贸易再到国家间贸易的变迁过程中,经营者所面对的市场首先从一城一乡市场扩大到整个城邦,然后又扩大到整个国家,最后扩大到整个世界,市场总容量不断扩大,这就为企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能。贸易活动在贸易客体层次上的不断深化,提高了企业在其所专门经营的产品或工序上所面对的市场规模。
例如:假设整个世界共有A、B、C三个国家;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B、C两国完全相同,均为资本丰裕国家;三国市场需求均为每年2000辆卡车、2000辆轿车和2000套服装;并假设A、B、C三国分别有两家完全相同的企业供应市场。在不存在国际贸易的阶段,每家企业每年都要生产1000辆卡车、1000辆轿车和1000套服装。在产业间贸易阶段,劳动丰裕国家A国的两家企业分别生产三个国家所需的共6000套服装(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3000套;资本丰裕国家B、C两国的每家企业每年分别生产1500辆卡车和1500辆轿车,其中三分之二供应本国市场,其余产品供应A国市场。在产业内贸易阶段,A国的两家企业还是分别生产3000套服装;B、C两国的每家企业每年会专门生产3000辆卡车或者3000辆轿车,企业在特定产品(卡车或轿车)上面对的市场规模比产业间贸易阶段时的1500辆扩大了一倍。在产品内贸易阶段,则可能出现B、C两国的每家企业每年专门生产6000辆卡车(或轿车)的零部件或者装配6000辆卡车(或轿车)的情形,企业在特定工序(生产零部件或者装配整车)上面对的市场规模比产业内贸易阶段时的3000辆又扩大了一倍。
(二)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集约型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根源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贸易模式的升级变迁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动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集约型经济的增长。
专业化分工程度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规模越大,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分工程度越深。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发展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进而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随着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可以将资金和精力集中在越来越细化的特定领域,促进了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实现技术突破。另外,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部门,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一方面,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上下游产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带动了相关生产者服务业(如仓储、物流、咨询等)的发展。通过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增长。
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资源配置可以在更大广度和更深程度上得以优化,从而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出总量的提高,最终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企业由多产品的全过程经营逐步转向某一产品、某一工序的专业化经营,可以提高经营的集中度并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面对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使得特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资源,相对增加了资源供应数量,进而增加了社会产出总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更大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一方面,这有利于打破了相对较小市场上的垄断格局,会使得无规模的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从而提高了全行业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增加了对更加专业性的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人才专业技能的提高,使得专门化的企业家和研发人才不断涌现,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另外,吸收外资、技术引进、加工贸易、承接外包业务等贸易方式的开展,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贸易模式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贸易模式变迁的路径,反映了经济的历史、预示着经济的未来,也启迪着经济的今天。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低弥的新环境下,为了继续保持我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我国必须顺应经济历史潮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收益,推动我国的贸易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以充分享受贸易利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为此,我国需要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动科技进步、完善基础设施
贸易活动的开展受到交易成本的限制,交易成本既包括自然原因所造成的交易成本,又包括社会原因所造成的人为交易成本。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的进步,有利于降低贸易中的运输、商务洽谈、组织协调等自然交易成本。为了降低自然交易成本,我国要在积极做好立体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大对交通运输技术、新能源技术、通讯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
(二)搞活国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
搞活国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有利于降低人为交易壁垒,并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专业化分工的收益,使我国企业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下参与专业化分工,并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国内市场分裂的弊端可以从19世纪初的德国略见一斑。当时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尚未建立,各邦国使用各自的货币,对货物流动分别办理过境手续并征收关税。这就为邦国之间的贸易带来了沉重的贸易壁垒负担,严重阻碍了德国内部贸易的开展。为了搞活国内市场,我国首先要消除内部壁垒,建立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此,政府应该采用积极措施实现国内经济的合理分工布局,避免各地区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同时,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切实实现政企分离,根除地方保护主义。另外,我国还要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通过贸易谈判方式,达成双边或多边的优惠贸易安排或协定,建立多种形式的贸易组织,以降低贸易壁垒,活跃与这些市场的经贸往来活动,使我国企业能够面对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蔡小勇.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研究.商业时代,2008(21)
2.李娇.东亚贸易模式转变—基于国际生产网络的视角.国际经贸探索,2008.5
3.卢峰.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世界经济,2007(8)
4.孙云奋.浅谈国际生产和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经济纵横,2007.10
5.徐新伟.贸易模式结构变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特区经济,2009.2
关键词:石油产业;集约化;路径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波动幅度过大,国内石油企业饱受油价“过山车”之苦,国内炼油企业普遍严重亏损。有鉴于此,国务院组织制定了石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对中石油、中石化2008年度炼油亏损给予财政性补贴的问题。然而,亏损补贴是临时性的,消费者不可能长期为垄断企业的亏损买单。从长期来看,关键是要转变石油行业的增长方式,降低炼油成本,真正实现企业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
产业发展可以是以单纯增加要素投入求得产出数量增加的粗放型,也可以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实现增加产出的集约型。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产业扩张走的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的道路,产业内的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往往是“大而全”、“小而全”,产业生产力组织水平低下,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极度浪费。在集约型发展方式下,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依靠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的是产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与配置。因此,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的迫切性
与国际石油先进水平的现代标准相比,我国石油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技术进步对石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较低,石油冶炼技术60%来自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很少,缺乏原创性成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还停留在模仿阶段,并未实现实质性创新。究其原因除了有垄断行业的体制外,还因国家对石油科技、教育和R&D投入偏少,导致石油员工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石油产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信任,对国内石油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重视,导致不少成果闲置,转化率偏低。石油行业的大规模亏损也影响了技术创新投入的后劲。
第二,石油经济效益仍然偏低,主要表现为“四低两高”:石油吨油利润低;资本生产率低;边际资本产出比低;劳动生产率低;物耗比重高;能耗比重高。
第三,石油资源利用率及配置效率还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石油产业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很多低渗透油田因为品质问题,开采成本过大,成为“烫手的山芋”,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开采,产出率很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与技术配置失衡、结构层次低。石油产业链中,原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在石油生产中,产业链越向下游发展,产品附加值越高,而我国的石油产量却更集中于上游产品。三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特色,企业生产集中度低。基于对区域权益的追逐,防止本区域利益流失,各区域均力求在区域内部延伸产业链,这是导致产业同构的根源。
第四,石油经济运行质量也较低。表现在石油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受制于投资拉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差,难以承受国际、国内经济波动影响而反复波动,且频率高、周期短、波幅大,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更为明显。
三、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路径
能源是一国经济命脉,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石油竞争力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石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石油行业改革,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石油市场体系
石油产业集约型发展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由于石油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所以政府对国家石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应该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准备定位,并进行职能重构,应逐步淡出直接管理和领导,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将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管职能逐步分开,按照依法监管的原则建立现代监管制度,逐渐淡化行政审批等行政管理职能,在进行经济监管的同时,增强技术、安全、环保等社会监管手段。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包括放松市场准入,逐步放开终端销售市场,鼓励其他资本流入石油行业,尤其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竞争格局。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形成包括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革石油价格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石油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使价格尽量与国际价格接轨,尽可能由市场决定和指导石油价格导向,创造资源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发展的微观基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目标,也是石油企业改革的目标,是石油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的微观基础。石油企业深化改革,首先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已上市的公司要择机扩大公众股的股权比,逐步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增强不同持股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未上市的企业要创造条件通过注入上市公司、重组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符合石油市场经济规律的产权组织基础。应学习和创新石油经营理念和现代管理模式,继续健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人本化要求的石油石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完善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形成精简、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建设持续、有效发展的石油企业,为推进石油资源产业经济集约发展创造组织基础。
(三)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消化为辅,抓住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关键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几乎世界上所有产油大国走过的发展道路都证明了这一点。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石油行业为了实现发展模式的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技术创新发展经济的道路,要靠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为驱动力。国家和石油企业应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实施“科技兴油”战略,推进石油教育、科技、产业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应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和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新产品研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品的更新速度,实现产品性能从一般向优异、附加值从低向高、市场容量从小到大的转化,进而形成独有的拳头产品。强化石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设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石油科技和产业员工,为推进石油资源产业经济集约发展提供先进科学的技术装备物质基础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与人才支撑。针对我国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瓶颈和关键技术,应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吸纳不同科研领域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组织技术合作开发联盟,同时依托科研院所,设立一批专门的工程技术研发基地,从事共性的关键技术研究。打破阻碍科技创新的封闭格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方面的配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共建、共享的自主创新体系。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如税收、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一套政策体系,抵扣税优惠。通过适当的产业优惠政策,如设立技术创新风险基金、重点技术装备国产化、建立自主创新示范工程和等做法来鼓励石油产业的技术创新。
(四)走循环经济之路,探索石油产业集约型发展的先进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随着国际石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已是大势所趋。石油企业应当认真总结“十五”以来石油行业中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受政府资金支持的试点单位应当将其经验推广到全行业。应利用国家已经将石油行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重点行业的契机,认真组织编制好行业循环经济规划,包括行业的目标、任务及拟推广的技术、措施、配套项目,以争取国家支持,推动石油行业循环经济的开展。对于一些经验较为欠缺的民营石油企业,相关部门应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组织指导企业编制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同时组织开展巡回经济支撑技术的筛选工作,石油行业循环经济制成技术,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撑。最后应督促地方石油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品产业链,提高污染治理力度和资源利用水平。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不能局限于原始资源的深加工转换,而应通过核心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将废弃物转换形成新的产业,使处理负担转化成经济效益。
(五)以集群式发展为动力,加快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转变
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即产业内的企业处于规模经济水平,企业之间具有科学的分工协作,产业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产业集约化发展需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产业集群模式的出现为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石油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应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石油化工企业,关停部分小企业,逐步形成炼化一体化、集群化的基本格局。应当按照“大力支持上游、积极介入中游、加快发展下游”的原则,提高油气资源在集聚内加工的数量和深度,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石油石化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应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企业与石油企业联合重组,并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大力发展大型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化肥、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等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集群内部除了发展石油产业,还可以着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积极向石油装备制造和工程服务领域延伸拓展产业链和产品链,从而形成共生链网,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姚新国,朱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矿业,2008(5).
2、曹燕,庞景安.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7).
3、王炜瀚.石油产业链战略环节的演进对我国石油战略的启示[J].国际商务,2008(8).
关键词:集约经济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地区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张玉玲,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马列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3309(x).2010.12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67-02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摆脱数量增长的影响,实现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飞跃。然而中国经济实现集约增长,将面临诸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因素,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处理好以下4种关系。
一、集约经济增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集约经济增长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经济体制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经济体制。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制约、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而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实现集约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经济体制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改革开放32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解决的仅是经济体制浅层次的问题,还未触及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企业的框架设有根本性突破,一些国有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企业与政府出现了两层皮现象,对于企业来讲。风险与收益、权力与责任脱节,这必然导致企业产生内在的扩张冲动,争投资、争项目而不问投资效益的高低,致使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缺少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科技进步较慢;资本积聚缺少后劲,资本集中乏力,联合难、兼并难、收购难,发展规模经济受到体制限制: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
上述分析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妨碍实现集约增长的主要因素,改革旧体制成为实现“十二五”期间集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十二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步伐,建立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以增效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主体。
二、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效率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就劳动力资源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国家,现有13.3亿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未来20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目前,城镇失业率已超过4%,隐性失业者达5000万人。二者合计失业率达10%,若加上农村1.2亿剩余劳动力,总失业率达27%。庞大的人口资源和严重的就业压力在叫‘二五”期间必然为集约经济增长带来沉重的负担。靠加快经济增长的办法扩大就业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实现经济的集约增长与解决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
传统观点认为,集约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促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增多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此,效率与就业是绝对对立的。其实,效率与就业的矛盾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首先,集约经营并不排斥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集约经济增长中都是必要的。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尽管用人多而用生产资料少,但只要产出不变或增加,减少成本。降低总收入,仍然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集约增长。其次,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扩大就业。由于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需求增长,市场容量扩大和投资增大,引起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形成新的部门和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因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特点,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效率与就业的关系。第一,不宜片面、单纯地推行机械化和自动化,过分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因为我国目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且资源紧缺且价格昂贵。第二,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保留并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主要采用节省资本而不是节省劳动的技术,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
三、集约经济增长与现有资源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注意处理好它与现有资源的关系。实现集约增长是我国现有资源状况的客观要求,资源乏与短缺是目前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节约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各国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状况更令人担忧。首先,我国虽有部分种类资源储藏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重要原材料长期依靠进口。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资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综合能源消耗为日本的5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等三材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10-30倍,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倍左右。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工业生产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一年的损失达2000亿元,每年工业“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也近2000亿元。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是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必要途径和应有之义。集约经济增长的实质在于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各种资源),扬长避短,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高速、高效增长。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实现保护资源,减少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因此,实现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协调和统一。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发挥我国现阶段的资源比
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由于我国资源匮乏,必须珍惜、保护现有资源,尽量使用廉价的生产要素,少使用高价的生产要素。“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协调好与节约、保护资源的关系。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应把节约、保护资源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第二,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加强资源立法工作,强化政策导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宏观管理。第三,完善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彻底根治污染。
四、集约经济增长与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处理好实现经济集约增长与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事实。导致差距存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部地区历来是商贾云集的地区,工业集中。商晶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自古以来以农矿产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经济格局,非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相对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以资源生产为主,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尽管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在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过程中,各有优势和劣势。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资金比较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劣势: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短缺,而且价格在不断上涨;中西部地区尽管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管理水平低,但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价格低廉。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只要各地区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实现集约增长,而且在集约增长中逐渐缩短地区间差距。首先,实现地区间产业重组,将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目前,中西部农村大约有8000多万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剩余大幅度减少,他们的边际收益开始上升。其次,“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放开资源价格,实现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投放。目前,由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中部崛起等政策的鼓励扶持,将投资重点西移、北移。近来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巾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我们必须依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客观环境,科学地制定集约经济增长战略,积极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决反对不顾国情特点盲目冒进、单打一的错误作法。要做长远打算,充分认识到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和谐型社会的关键。通过分析可知,需求结构调整应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点,而需求结构性调整的关键便是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进而提高中国的消费率和内需率,使之与中国的投资率和外需率保持协调比例。为此,应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各方采取措施。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 经济增长方式 需求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是一项涉及到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项集调控理念、调控目标、调控手段及调控体系于一体的复杂工程。早在1991年中国“八五”规划时就提出,沿海地区率先转变粗放型增长模式的目标。中国在制定“九五”规划时正式提出,将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沿海地区应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中的含量。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进而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到重要位置。迄今为止,中国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已近20年的时间,但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滞后仍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基于此,“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成为中国经济必须面对的,一项关系到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式增长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和谐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是需求结构调整
(一)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般来讲,经济增长方式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依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经济增长可分为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两大类(马克思,1975)。外延式增长方式,即仅仅依靠增加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扩大再生产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经济消耗较高,成本较高,而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和经济效益较低。内涵式增长方式,即通过运用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进而扩大再生产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经济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大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般主要是指通过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与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虽在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式论述上有差别,但在本质上却相似。
依据以上经济增长方式理论或西方经济增长方式理论不难知,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经济建设方式主要是外延式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增长极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且在最近几年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包括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重要内容中,何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二)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改善的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的逻辑关系为:中国在高储蓄率基础上形成的需求结构畸形发展奠定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的基础,而高投资在投资主体不合理政策与扭曲的产业环境引导下流向第二产业,致使第二产业过度膨胀。过度低下的消费水平不但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导致其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由于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主要依靠“重重工业、轻轻工业”这种失衡经济结构为其经济增长奠定重工业基础,再加上中国工业本身蕴含的种种问题,导致工业过度扩大、工业重型化趋势加快以及产业中体制问题逐渐凸显,这些因素促使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而产业发展滞后状况又导致要素结构水平升级缓慢,而第三产业缓慢发展的态势使得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这致使要素结构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也即:要素结构层次低下导致收入分配进一步不合理,进而强化低要素竞争优势,而这反过来又会恶化本已畸形的需求结构。这种结构间的恶性循环是增长方式长期难以改善的重要原因(李韬,2010)。显然,需求结构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处于恶性循环,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的重点。实际上,无论是此次集全面性、系统性、复杂性于一体的全球经济危机,还是以往集高投资低消费、高投入低效益、高消耗低产出于一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抑或是改革开放30余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遭遇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经济增长周期性调整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来看,都要求中国必须把需求结构调整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推进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重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特征及国内和国际比较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优化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组成经济结构调整的众多元素中,需求结构调整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课题。需求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标志。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互动
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有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在很大程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法的完善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1]。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就将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法互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变起到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互动的重要性研究
在现代社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突出,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国家和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和不利影响。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党的十召开以来,党的每一届重要会议和经济发展规划都在强调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对此,我们就需要不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在强化其转变方式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就是一项必须展开的措施[2]。我国在之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问题,一般体现为投入较多、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环境问题突出。此外,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体现出很多不平衡的缺陷,造成了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平衡等,也正是上述原因,造成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逐渐加剧,深化了社会矛盾。由此可见,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需要将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3]。为了将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转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质量,就需要依靠现有法律和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这个环节中,经济法作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文件,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对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有着直接反映的作用,所以其对经济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经济法的作用下,能对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引导其经济发展从对数量的关注逐渐转变到质量上,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结合是一项必然开展的重要工作。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还能将强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从而提升经济法的优化和完善,是一项积极的发展策略[4]。
二、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
第一,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消费,同时其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人们不断进行消费才能进一步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同时,消费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动力因素,扩大消费的基础上才能对扩大需求,进而对生产环节进行促进,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想要保证正常消费工作,我国也不断发行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诸如《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各个出发点保证消费的正常进行并将规模逐渐提升[5]。例如,《社会保障法》的实行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问题,解除了人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敢于消费。《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的实行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有保障的消费环境,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经济法的适当完善也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将投资、出口为主的经济方式逐渐过渡为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第二,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有着促进作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其投入较高、资源消耗严重、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不科学的,只有不断向集约型经济进行转变,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问题。在集约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科技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对此,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现阶段的产业结构,通过对能源的节约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代经济法的完善,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提到过相关问题,在法律支撑的背景下,将对企业发展低碳生活和绿色生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方式有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奠定稳定基础[6]。第三,经济法的完善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很明显存在着经济不协调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区域间的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经济结构不协调等。而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经济在发展中的放任自流,导致现在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宏观的调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经济法的方式,帮助我国经济走向更为协调的发展方向,如《企业所得税法》中,在实行新的税收政策以来,主要是以产业优惠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区域优惠为其辅助作用,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能看出,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着可持续发展转变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
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
经济法作为现代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经济法也会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也将紧密地结合,从而不断发现实际问题和工作缺陷,通过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经过研究,其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环节:第一,金融法。自从2008美国的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美国也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成立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不足就应该及时进行修改,同时加快经济法的优化和丰富。第二,产业法。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的影响,我国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就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振兴政策和手段,以此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基于现在我国的政策执行力还比较弱,因此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法,由国家进行强制监管和实行,保证其实施环节的正常开展。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弊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产业法的推进和发展,为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积极的正面影响。第三,企业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其主要组成环节,因此国有企业更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担任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领路人,虽然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收获利益,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对企业法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校正其发展方向,通过对其经济性质的确立,全面促进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内容设计方面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包含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现代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要想真正发挥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就需要不断对经济法进行完善。通过上文的研究,确定只有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才能对经济法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广东社会科学,2012,(5):251-256.
[2]江晓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8-29.
[3]赵兴华.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商场现代化,2015,(1):232-233.
[4]张平.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贸实践,2015,(12):69.
[5]汪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104-105.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的数量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民营企业的产业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少,核心竞争力较弱。三是民营企业的融资贷款难、发展局限性大,不容易做大做强。四是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单一,不利于走现代企业管理的路子。五是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发展环境仍需要不断优化。
对__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鼓励同类企业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知名品牌企业。走大型现代企业建设之路,建集约型经济模式,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是民营企业的基本走向。一是以“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和“铸龙”工程为牵引,加强同类企业整合,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二是走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改变企业单一的产权形式,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机制。三是以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基础,打造强势产业,创造知名品牌。
2、集中使用技改资金,突出重点搞好扶持,逐个破解企业难题。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思想,把眼光放长远些,把技改资金重点投放在优先支持有实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企业上。一是要汲取教训,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技改新途径。使技改工作中的修修补补变为实实在在地革新改造。二是创新方法,突出重点,采取集中力量新战略。使技改资金的使用从“平均分配”的形式转为有重点有选择的投入。三是总结经验,创新办法,趟出民企发展新路子。多方筹措资金,集中财力物力,选择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企业优先进行技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3、逐步改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培植良好发展环境。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民营企业的期望,建设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和高效服务型政府,为民企发展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民营企业在资金融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资讯供给、工业安全、污染防治、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二是努力探索融资新路子。完善担保网络体系建设,发挥好我市现有担保机构的作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担保服务。三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把服务企业发展的事情做细做实。
4、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引导企业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发展作为民营企业的第一要务,把科学作为检验发展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的唯一标准,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既要gdp,也要节能降耗,还要清洁环保。一是要科学规划发展战略。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三是要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将人作为资源实施的主体,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但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作用,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人才和劳动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必然会在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要做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除国家宏观指导之外,还要有劳动力市场来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并使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缔结劳动契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按有效的比例实行结合。如果仅有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而劳动力不由市场调节,就难以实现二者的一定技术构成比例,结果不是生产资料浪费,就是劳动力浪费。第三,可促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了解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可推动劳动者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需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满足人类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需求,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人的主管能动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与唯物史观相适应,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转型,将以农业工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升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人力资源开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之一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开发能够解放生产力,提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对人的要素进行有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大限度的开发资源,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动力,能够提升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日意递增,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需要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①培养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需要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培养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并且形成习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因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将自然、社会、人类发展等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提升人员素质,通过教育、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够聚集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转变带来效益。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2.3合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个人收入差距,合理区间为0.3-0.4。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5,达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的稳定,产生“仇富”心理,从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收入差距过大影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财富过度集中,会造成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下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2.4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转变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社会经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全球化人才与综合性人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效益,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转变提供保证。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3.1对人员素质的影响
经济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经济转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从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转变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社会经济转变结合,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人自身发展的持续性,人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价值,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结构调整与人员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人力开发力度。
3.2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变需要科技进步与产业机构的转变,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素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做好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保障人力资源的个体和集体素质和能力的开发的实施力度。
3.3充分就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充分就业时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以数值来衡量,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当失业率为4%~6%时,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基础,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存在着主动性影响。这可以从生产、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生产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就业主体———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劳动力能够提供劳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从消费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决定的。充分就业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而消费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促进投资增加,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转变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同时对于我们这样劳动力大国来说,集约型经济的形成,高科技手段的大范围使用,会使就业矛盾凸现。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变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就业的政策的制定,同时充分就业政策的制定,应以政府为主导。
3.4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经济转变能够提升就业机会,转变就业方式,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经济转变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自动化程度,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人员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专业分工的细化与产业聚集,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拓展空间,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林业经济要想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必须改变林业立法的思路。林业有关地方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思路滞后,没有完全反映现代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不能适用当前社会的发展,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因此应该采取“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树立“生态优先”的立法思路。
2进一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
首先要进行林权改革。认真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要求,明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切实落实“林有其主、主有其权、责有其利”。其次要加大对商品林使用权方式的研究和改革,极大地调动社会各界对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完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法律在我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治林”以成为林业部门的指导方针,法律也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林业执法,法律才能起到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
4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限制非法采伐,严格实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健力健全和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加强林地管理,严防国有林地减少及逆转,加大对毁林开荒及私占林地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对木材加工经营单位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的管理制度。由于林业自身存在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许多阻碍,经过法律手段的强制对林业的发展加以保护,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5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益林和商品林进行科学统筹规划,结合相应的经营目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体制。使公益林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商品林进行市场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机制大量吸收社会资金进行建设,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实现林业经营理念由单一追求生态效益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林业经济具有多种功能。其一是木材经济;其二是树根、树技、树皮、树叶、树汁等非木经济;其三是在林木间发展蘑菇种植、畜禽养殖、中药材生产等非林生产。通过发展林业经济,以及非林经济、非木生产等第一产业和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这些又反过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依靠科技发展林业经济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设计标准
一、引言
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产业结构中,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一些产业发展得快些,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得慢些,甚至还有一些产业处于衰退和萎缩状态。因此,不同的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是不同的。经济发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进化和转化的过程。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我国更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调结构、促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新型工业化下选择主导产业的成因,阐述新型工业化下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以此来说明战略型新兴产业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下应该选择的方向。
二、选择主导产业的客观原因
在一个国家工业化演进的过程中,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更替变化的。由于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发展需求,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促进产业结构化升级,从而有力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就是选择和发展一批新兴的主导产业。
从新型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选择新兴主导产业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引起的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新世纪工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强大动力。在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信息时代的今天,离开信息化,不可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以信息化为特点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以,新兴主导产业必须顺应信息化趋势的各种要求。
第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不同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是指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靠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第三,要发挥特有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发展状况都不完全一样,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并且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拥有低成本利用先进技术、规模扩张、结构优化、人力资源丰富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因此应该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转变成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从而提高效率。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决定着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战略的效果,确定好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常见有如下几个标准:
(1)赫希曼标准。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即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生较强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旁侧关联,选择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群的发展。由此看来,产业关联度基准的理论涵义也是十分清楚的:政府应当优先扶持那些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2)筱原标准。筱原三代平在“二战”后日本制定其产业政策时,他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两条标准,即收入弹性标准和生产率上升标准,后被称之为“筱原两基准”。筱原认为,主导产业部门应该是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最大、生产率上升最高的产业部门。筱原标准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制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筱原提出了主导产业部门选择的两项重要的标准,特别是他明确提出了生产率上升标准,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3)比较优势标准。比较优势标准理论源于李嘉图。该理论认为,一国的主导产业应该是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国通过大量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换回更多的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对增加一国的利益是最有利的。综合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因素,我们可以把如下几个方面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
(1)产业的辐射能力。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仅自身有较强的增长趋势,而且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而该产业具有了较大的带动效应,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高,其关联效应的辐射能力就强,生产波及范围广,就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2)产业增长潜力。就是说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所选产业的产品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和阶段内,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且所选产业的前景看好。主要原因是该产业的产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扩张幅度较大,产业的增长具有广阔的前景,或者说迅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会拉动该产业较快发展。
四、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以上所述的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目前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为发展动力和基本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其高成长性、高回报率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具有可持续创新的研发实力和能力为前提的。
参考文献
[1]勒施A.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空间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ChristensenC..Strategie,forsurvi in Fast一changing Industries[J].Man-ementienee,1998,12:207-220.
[3]谢德禄.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J].改革,2004(4).
[4]陈晋.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3(7).
[5]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