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时间:2023-07-20 16:3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第1篇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经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迅猛。

2007年,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地方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有20个,20亿元以上的有5个,超过亿元的90个。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旗县市区达到48个,超过20亿元的达到33个,全部旗县市区超过了亿元。2011年,县域经济总量前10名的旗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占到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

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分列第58位、第72位, 2012年,已经上升到第10位和第23位。2007年,21个旗县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2012年,在“西部百强”榜中,我区进榜旗县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

据统计, 2012年,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伊金霍洛旗地区生产总值达625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鄂尔多斯飞速跨越的强力肌腱。与此同时,入围“全国百强”、“西部百强”的旗县均表现出与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类似的发展势头,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撑,全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2012年,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区总量的59%。 县域经济不仅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部分进入“全国百强”、“西部百强”的旗县经济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尽管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发展水平低,整体竞争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全区还有约半数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的还有53个,全区尚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党委书记王君说:“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发展不足仍然是内蒙古必须攻克消除的发展障碍。”

在2013年的全区“两会”上,赤峰市的代表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一个宏观目标,也是一个微观目标。如果有的旗县被甩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门外,就势必影响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不足就是潜力,目标就是方向。《2012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研究报告》显示,内蒙古准格尔旗、托克托县、东胜区和牙克石市等32个旗县区市入选2012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在各省市自治区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那么,如何挖掘县域经济的潜力,夯牢我区经济发展基石,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谋思路、找对策,并主要从产业培育、城镇化推进、生态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大力做好产业培育。产业培育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竞争力。特色产业定位成为各县经济发展首先要破解的课题。巴彦淖尔市的代表说,要在市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如乌拉特前旗接壤包头市,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较好,要重点打造好“包钢西区”。乌拉特中旗、后旗有口岸优势且矿产资源丰富,要大力发展冶金、煤化工等产业。同时,前旗、中旗、后旗的畜牧业发展基础比较好,要加快建设规模化养殖业和生态家庭牧场。临河区、杭锦后旗、五原县、磴口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土地条件好,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集中搞好规模化养殖育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产业。

合理的产业结构、较高的产业素质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如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形成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重点。包头市的代表说,县域经济在选准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产业结构布局上要集中具有产业相近性或关联性的企业,通过彼此的分工、协作、良性竞争,形成内涵式发展的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伊金霍洛旗的代表说,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用新兴产业引领构筑产业优势,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例。要紧紧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拉动增长、辐射周边、服务区域的能力。

代表们普遍认为,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镇发展的新组团,带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和林县的代表说,园区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的有效抓手。和林县依托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以“一园五区”为抓手,通过打造大盛乐经济园区、电力产业园区、石材建材园区、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红城煤炭物流区、大南山旅游园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电力产业和石材建材业,着力培育以云计算产业、煤炭物流、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全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探索了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新路子,有力地支撑了和林县经济的发展。 鄂尔多斯的代表说,要立足区位实际和产业发展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规划园区建设,并走集群化发展的方向。通辽市的代表说,每个旗县市区都要在现有园区和产业基础上,更加突出自身发展特色,使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亮点。

以城镇化为抓手,加大城镇建设,深化“产城融合”,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城镇是吸纳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布和朝鲁委员说,要以镇的建设为基础,把乡镇建设成“星星工程”,把旗县所在地建设成有相当辐射功能的中心城镇。进一步优化旗县区市政府所在地城关镇的空间布局,增强城关镇、建制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城扩容提质。准格尔旗的代表说,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积蓄发展能量、增添发展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第2篇

一、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特殊性。

一是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二是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三是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日形成,而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是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是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第3篇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转化是创新的归宿。县域科技投入强

>> 浅论发展县域经济 即墨:县域经济双核驱动 项目引领 产业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 项目引领产业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 贵州积极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转化探索分析 科学发展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对策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文化旅游发展县域经济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100强 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浅论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创新“果业+旅游业”两轮驱动新模式开拓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周旭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苏南科技开发,2007,(4):1.

[4] 邢诒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J].今日海南,2009,(9):32-33.

[5] 毕亮亮,李强.中国县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7):37-40.

[6] 科技部.201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Z].

[7] 傅晋华.提升中国县(市)创新能力的科技政策需求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10):81-86.

[8] 毕亮亮.科技进步示范县(市)提升县域创新能力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131-136.

[9] 李荣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加企业创新能力[J].经济论坛,2000,(6):33-34.

[10] 严武.对加快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29):237-238.

第4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民营经济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2.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3.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坦途。

4.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1.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我们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性障碍,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2.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4.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第5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事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

近年来,*县委、政府深入调研,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生态浙江”和“把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工作要求,紧跟温州“一港三城”建设步伐,正确把握欠发达山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确立了全面建设生态小康县的发展目标,致力打造欠发达山区的“亲善政府、温暖社会、美丽家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的县域经济与其他发展县域经济比较,无论是从经济水平还是发展效益来看,仍相差甚远,县域经济整体水平落后,财力严重不足;城镇化水不低,农民增收缓慢;主导产业不清,县域特色经济不明显;瓶颈制约依然存在,资源优势难以发挥等问题仍较突出。概括起来,*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三喜”和“四忧”的总体特征。

一喜是优势产业得到培育。改革开放以来,*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立足自身优势,一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以效益为目标,加快安全、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的生产,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区、区域化的生产格局,出现了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基地,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二是发展资源型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着重抓好水电、矿产、竹制品和绿色食品加工等资源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重点是开发水电业、矿产品、竹制品加工业、绿色食品等。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把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主要是加大旅游开发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观光、度假、休闲等旅游项目,挖掘、保护和开发古民居、古建筑等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内容,努力促进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不断繁荣,并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二喜是劳务输出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自*年以来,对渴望走出去但缺一技之长的农民,按照“一支队伍、二本证书、三个中心、四项任务”的要求,深化农民知识培训,加强劳务输出管理。改变了以往“苦力多、挣钱少,出力多、技能少”、“外出无路、打工无门”的状况,促进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劳动型向技能劳动型转变,劳务输出由自发盲目型向组织有序型转变。通过努力,形成了一支人数多达10万、足迹遍及全国劳务输出大军,涉及建材、建筑、服装和服务业等行业,每年赚回资金6亿多元,提高当地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活力的一个亮点。

三喜是招商引资初现成效。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山坡地多的优势,克服土地瓶颈制约,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与资源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年起至*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企业34家,涉及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等各行业,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内资1.73亿元,新引进企业已投产生产的有8家,其他引进的项目将陆续兴建投产。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和我县区位条件的逐步改善,特别是距离温州较近彭月产业转移基地的建立,将提升我县开放型经济规模和水平,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忧是经济实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年全县GDP为19.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人均GDP仅5553元,人均财政收入363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在全省、全市都处于最低水平,是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运转举步维艰。

二忧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是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现有36个乡镇中,虽有建制镇11个,但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小且渠道不畅,对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弱,城镇化进程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据统计,*年未,*在建城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为6.7万人,当年全县常住人口为26.9万人,城镇化率仅为24.9%。

三忧是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具有丰富的资源,虽然已不是“远在深山未人知”,但受交通、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发展速度不快,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源仍然得不到有效的、彻底的开发利用,资源开发成本高,科技附加值低,难以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集聚力的县域经济体系,无法融入温州的经济发展圈。

四忧是农民增收缓慢、贫困面仍然较广。农村改革20多年来,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纵深影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增收的差距越来越大,且受自然灾害、粮价下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增收十分缓慢,还有一部分农民生活困苦,贫困面仍然较广。至*年底,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66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89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3694元,与温州市平均水平相差3879元,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口还有35411人。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氛围不浓。*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干部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在差距面前挺不直腰杆,缺乏发愤图强、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一些群众思维方式落后,缺乏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怕担风险,安于现状,这些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地处山区,地域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县乡两级政府仍然首先要挤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

三是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县提出并实施了竹木、茶叶等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战略,但受长期以来短缺经济和重复建设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工业企业少而不大,土特品种多而不优,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四是政策优势不突出,发展合力不强。*作为浙江的一个欠发达县,享有各级规定的扶持经济欠达地区的政策,但与周边的县市相比的政策优势并不明显。如景宁县是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苍南、福鼎、福安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福鼎市是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对台贸易区,福安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开放促开发脱贫致富综合改革试验区”,均拥有特殊的优惠政策,政策优势明显。另外,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不运用改革方式和市场经济手段抓经济工作,该取消的程序不取消,不该管的事情还在管,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营运。重点工程建设经常有个别人为一些无理要求聚众滋事,阻拦建设,使项目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发展合力不强。

五是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加快发展和维稳的压力大。*集山区、库区、边远区、灾害多发区于一体的县,历年来积累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尤其是矽肺病、库区移民、地震灾害、国有企业职工安置等问题,都给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挑战。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今后如何正确立足县情,面对区位劣势的客观事实,扬长避短,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道路,有效发挥后发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实际,聚优化劣,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思路决定出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优化地方发展战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突出发展战略的地方性,即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聚合整体优势,化解局部劣势,选择适宜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路子。*地处闽浙交界,属浙南闽北结合部的一个山区县,区位优势不明显。矿产、水能、旅游、农业等资源丰富多样,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但合理开发利用差;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但结构不合理,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交通、能源、通信条件大为改善,但“瓶颈”制约仍很突出;经济发展速度纵比还算可以,但横比滞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我们吃透县情,搞清优势,在新形势下求发展,谋划新思路,采用新办法,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其实质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只有坚持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按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找准发展定位,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自己可为,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骨干项目,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形成规模优势。首先要突出生态特色化,借助新型农业技术,结合市场需求,在“新、奇、特”上做文章,突出地方农副产品优势,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系统工程和发展生态旅游工程;其次是要突出品牌市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市场需求与营销链条的建设,及时搜集和反馈信息,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方式扩大市场规模,高度重视品牌的培养,对已形成品牌,如“三杯香”要注意保护,以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总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把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在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竹制品和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上,营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但要想其成为*山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就必须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继续给予扶持和帮助,才能做大做强,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突出重点,依托资源开发,壮大经济实力。制定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不是为了例行政务式的应付,而是为了调整目标,明确主攻方向,主动出击,更好地指导一个地方加快发展。这就要求地方的发展战略必须注重实践性,既要有站得高、看得远,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性,又要有务实进取,有激人奋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同时又要有便于操作的可行性战略措施和办法。突出地方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是优化地方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略措施上必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实施整体推进,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实施重点突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形成拳头,解决一段时期内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着眼于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善于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带活全盘。

发展县域经济,不能拘泥于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因地制宜,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也就是说县域内或乡镇区域内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资源优势明显,就把什么产业作为重点,决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认识本县的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优势,并把其放在大市场、大环境中去审视、去分析,从而确定开发的重点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准符合本县实际的发展路子,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中最有特色和潜力的大致有三类。一是以氡泉、乌岩岭、廊桥、古民居等为代表的宝贵的、独特的旅游资源。二是以青山绿水、山水相依、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和称为天然大氧吧的环境资源。三是以名、特、优为基本特征的丰富多彩的以茶叶、高山蔬菜,竹制品等为代表的农特副产品的资源。三大资源互为呼应,相互补充,显现了我县自然资源无与伦比的比较优势。

面对资源优势,确立科学的开发策略,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对开发条件相近的竹木制品、茶叶、高山蔬菜等产品,要从提高品质和促销上下功夫,着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场与农户的有效对接,减少农民发展种植、养植和加工业的市场风险,实行有序竞争;对生态旅游要依托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突出特点,大力重点开发,做到立足长远、规划有序、定位准确、灵活筹资、综合开发,致力打造*旅游精品,把旅游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对水力等再生资源,要实行规模开发。在对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今后几年,*县发展的重点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几个特色行业的规模企业,增强规模效应和竞争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才能增加县级财政收入,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第6篇

一、辽宁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县区的基本情况。辽宁共有100个县区,其中44个县、30个城市郊区、26个城市区。县域经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展速度并不很快,是辽宁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县级财政更是举步维艰,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还有15个,占全省县区的20%。而且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与发达省份相比落后了一大截。

县域财政状况,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兴衰。辽宁县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1/2,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8%,供养着全省57%的“吃皇粮”人口,承担着全省1/3的财政支出任务,因此县域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省、市和国家财政,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辽宁经济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搞好、搞活城市国有经济;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优化辽宁经济结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加速振兴辽宁经济,改造更新原有优势,培育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它既是历史与现实给予我们的警示,也是发达省份取得的成功经验。

1、横向比较,辽宁与先进省份发展的差距在县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其它发达省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县域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县GDP占全省的比重,江苏、广东、山东都占了60%以上,辽宁还不到40%,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与先进省份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战略摆布的失衡,贻误了总体发展的有利时机。由于辽宁城市经济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的特殊省情,对县域经济发展只是片面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农副产品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拉动作用,没有创造与城市经济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

3、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几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表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辽宁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增长点,如果加以引导,着力扶持,必将成为牵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4、振兴县区财政是实现全省财政振兴的关键环节。辽宁的经济发展不能依赖单一的经济模式,要广开新财源,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源建设的力度。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可行性

1、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主要表现自然资源丰富,且大中城市多,大型企业多,且区位条件好,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要冲,又有发达的交通条件;四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雄厚,技术力量强大。

2、县域经济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总量已占辽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县区财政收入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财政实力有所增强,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迈上新台阶。

3、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是县区理财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理财水平有新的提高。二是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了。三是发展思路清晰了。在财源建设中一些县区坚持走各具特色的财源建设之路。并依据辽宁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类型,对城郊、沿海、山区、平原四种特色的县区给予分类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结构雷同产业结构趋同等投资和重复建设问题;四是工作重点突出了。建立竞争机制,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择优扶强,培养和树立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形成了强县带动作用。

四、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几点对策

1、把县域经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总体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树立“县域不活,城市难兴”的思想,在经济发展战略摆布上,把县域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城市国有经济和县域经济“两块经济”一起抓,绝不可顾此失彼。

2、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规划上力求大突破,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上来。

3、放权松绑,力争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上取得大胆突破。

第7篇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助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吉林省财政厅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深化财政改革,实施扩权强县政策,为推动吉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5月,吉林省第9届党代会提出,“到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600亿元”。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非常迫切。2004年,吉林省41个县(市)中,有23个县(市)欠发国标工资,欠发工资额达到5.5亿元。为了彻底改变县域经济薄弱的现状,2005年6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实施县域突破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扩权强县的政策及措施。

省财政厅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集中深入研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对县市输血、解难、扶持,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王化文厅长告诉记者,“由于县级财政非常紧张,基层政府连正常运转都很困难,如何支持基层加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省财政厅责无旁贷”。

近年来,省财政积极向县(市)下放财权,倾斜财力,加大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2005年,省财政对县(市)的补助资金比上年增加31.6亿元,2006年又比上年增加48.6亿元。财政政策资金的倾力支持,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状况,提升了基层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富有科学效用的财政体制,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起搏器。为了根本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财政厅从财政制度上着手,逐步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在规范和调整完善体制上做文章、增活力,向管理方式要成效,循序渐进,改革过程逐步深入。

第一个过程:调整省对市、州、县的财政管理体制。2004年前实行省管市、州,市、州管县(市)的财政体制。为调动市县增收节支积极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厅下放共享收入税种,降低了省与县(市)收入分享比例;对控制和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做出成绩的市县政府给予奖励,对省级部分专项支出,实行绩效奖励办法等。当年,全省9个市、州都超额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41个县(市)在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等基本需求前提下,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

第二个过程:在全省实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为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从2005年一季度起,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以“预算共编、帐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重点突出规范管理、保障运转、遏制债务、完善体制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规范细化事权、财权,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目前,全省已有39个县(市)实行了“乡财县管”改革。

第三个过程: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为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赋予县市财政更充分、更直接的管理权限,从2005年7月1日起,在全省实行了省管市、同时管县的新财政体制。新体制的精髓体现在“三个不变”和“十个到县”。“三个不变”就是市县既得利益不变,收支范围划分不变,市财政对县(市)财政指导、支持和监督的职责不变。保持利益分配方面的连贯性,使前后体制相呼应,促进了新体制的平稳运行。“十个到县”就是财政收支划分到县,体制补助(上解)基数核定到县,税收返还补助计算到县,专项拨款下达到县,转移支付补助分配到县,财政各项结算办理到县,预算资金调度到县,财政决算批复到县,政府债务管理到县,财政工作部署到县。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发挥财政分配机制导向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方式的良性嬗变,充分调动了县(市)增收节支、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强了县(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增幅达到了15.3%,县级财政收入增幅达到了26.5%。吉林省县域经济增幅、县(市)级财政收入增幅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历史上前所未有。

第8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2.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3.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坦途。

4.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就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我们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2.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 农户、基地 农户、公司 基地 农户、专业协会 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4.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5.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成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为发展县域经济支招[J].中国统计,2005(01).

第9篇

1.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1.1强国富民的基石。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县域国土面积896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6.45亿万元,占全国GDP的55.15%。同时,县域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才能稳定。

1.2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1.3拉动消费的“超市”。在县域范围内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集中了货币总量的60%,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1.4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贸、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十一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剂。

2.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选择

2.1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会经过从不平衡增长到趋于相对稳定,到发展差异缩小,最后趋于平衡增长的总体发展过程。因此,在发展观念上,必须承认经济发展本身的差异性和现实性,集中发展优势,在集中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协调,最终达到经济总体的快速发展。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整体推进,做到“突出一个整体,抓好两种经济,搞好三个结合”。

突出一个整体,就是要树立全县(乡)一盘棋,县乡经济一体抓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突出整体规划,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整体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各乡镇围绕这个整体规划,去找准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优势,即整合全县现有的自然、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充分发挥县区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打破乡镇界限,形成合力,携手发展,形成一个一、二、三产业齐上,大中小项目并举,县乡村联动的局面。

抓好两种经济,即抓好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地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个县区要占领竞争制高点,从产业经济上看,就是要抓好特色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所有制经济上看,就是要主攻民营经济,增长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发展两种经济,关键要做到三个结合。首先要搞好内外结合,即抓好县域内的资源、资本与外部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和理念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激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盘活本地存量资产和资源,使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劳务输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次是搞好城乡结合,就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从某一方面看,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培育产业,只有大量产业聚集,城镇才能保证旺盛的活力。城镇化战略必须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培育有机结合,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前期工作来抓。第三是搞好工农结合,即要把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一要坚持工业化的道路不动摇。不工不富,不商不富,发展农村工业就要围绕“农”字作文章,着力建设食品工业基地。二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要借鉴工业企业经营、销售、管理和打造品牌等方面的做法,使农村企业确定自己要经营的优势产品,把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农户、基地以及种、养、加工、销售等环节视同工业的生产车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2.2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和多样化经济,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县域是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历史人文和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都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必然呈现多样化。每一个成功的县都有各自显著特点,有的一县一品,有的一县多品,或特色农业、特色工业;或特色出口贸易、特色矿产资源产业;亦或是特色旅游业等。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应该结合县域实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功夫,建立起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要从根本上打破县就是农、农就是粮的老模式。

2.3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市场条件下的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它没有国界,更没有县界。县域经济是现代经济,不是“诸候经济”,必须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跳出县域范围发展经济,确立竞争优势,而不能划地为牢,在小圈圈里搞“鸟笼经济”。凡是经济发达的县,都有一条普遍的经验,那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应当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

2.4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突出强调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增进的同时,不能脱离或损害维持一切生命系统的自然生态与自然资源的基础,必须形成一种能够使自然资源和生命维持系统都安然无恙的经济与社会制度,从而使人类及其经济活动的境况能够得到不断地、普遍地改善。一是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人口从解放初期的四亿五千万,到七十年代的八亿,再到二十世纪的十三亿,增长速度惊人,而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是粮食进口的大国,每年进口量达二千多万吨。二是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建立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三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植树造林,遏制生态恶化。四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二十年前,早在中国经济起飞之初,国家高层领导就提出,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从而使环境保护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今我们的GDP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而环境污染却如烂泥里拖稻草越拖越重,空气、水源、土地的污染与日俱增。

2.5县域经济必须强调高质量,坚持技术进步为指导的原则。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或是传统的优质产业,如果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都是不行的。靠科技进步形成的特色经济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市场经济的角逐,实质上是技术的角逐,人才的角逐,智力的角逐。继续重复几千几年的耕种品种和作业方式,永远不会在市场经济中赢得主动。只有“科技兴脑”,然后才能“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用一流的土地,一流的种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走出一条以特色资源为基地,以城市资源为依托,以设施基地为平台,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3.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选择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扣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为中心,提高经济综合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高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服务、乡镇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3.2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

3.3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发展实践也告诉我们,发展特色经济才是成功之道。特色经济多是“块状经济”,“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之为“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新亮点。

3.4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和集镇。从我国发展经济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地区,近十几年来形成一个密集型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镇集聚和重组,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和创造条件。

3.5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投资,要靠科学的选项来推动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10篇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强县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年多来,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作为省会城市,在省支持力度加大的同时,在全省各地加快发展的激烈竞争形势下,我们在全省保持领先优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区县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肯定成绩

进一步增强做好建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年多来,我市以建强工作为抓手,努力促进区(市、县)经济发展,各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均呈现出新的亮点和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快速增长。与年相比,年10个区、市、县的GDP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3%),除两城区外增速均在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亿元水平的区、市、县由8个增加到10个,区县级财政收入已超过市本级。省列经济强县从第一轮的7个增加到现在的8个,前三强从首轮到现在一直保持在我市,未入列的息烽县、修文县也正迎头赶上,3项硬性指标均达到了入列要求。

二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各区、市、县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如云岩、南明加速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乌当、白云、小河、花溪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郊型经济,清镇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等积极发展资源型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

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区、市、县按照“工业强市”的部署,立足本地资源和市场优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工业园区建设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区域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项改革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这些都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成绩是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土地和信贷“双紧”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我们要认真总结,进一步增强加快区县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开创建强工作新优势。

第二,抓住机遇

进一步拓展区、市、县经济发展空间。本世纪头20年是我市推进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看,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已连续四年超过4%,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7%调高到5%,全球经济处于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从国内看,从2003年到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持续保持10%或略高于10%的增速,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达11.5%,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通道。从省内看,我省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通过五年打基础,现正处于加快发展的突破期,近年来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13.9%。这些都为我市国民经济特别是区县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随着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市各区、市、县发挥资源、气候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和劳务经济快速发展等,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当前要紧紧抓住贵广快速通道和厦蓉高速公路建设的契机,着力构建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发展环境,做好产业配套建设工作,争创物流、配送、土地、技工等方面的新优势,增强对产业转入的吸引力。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的部署,积极与省内其他地、州、市开展经济协作和交流,重点加强与黔南州、安顺市的联系与合作,大力推进圈内基础设施、市场、产业一体化建设。只要我们不断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正视差距

巩固和保持在全省的建强领先地位。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长期以来,我市在全省经济中所占比重近三分之一,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甚至远远超过三分之一。与此对应,我市经济强县建设一些主要指标在全省经济强县中所占比重也超过三分之一。但是,也要看到,经济强县建设排位是一个动态的指标,成绩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强县建设的深入开展,全省县(区、市)级经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我市有的经济强县成绩在不断巩固,有的年度排位有所下滑,在年即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的第二年,我市小河区入列经济强县行列,而乌当区、清镇市、花溪区、开阳县排位均有所下滑;年,我市新入列的小河区位列第9位,跻身前10强,开阳县排位上升到11位,而清镇市、花溪区排位又相应下降。同时,近年来,我省盘县、仁怀市、兴义市、遵义县等市县排位持续上升,给我市经济强县建设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据统计,我市三县一市除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较为理想外,其余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等指标都低于盘县、仁怀市、兴义市、遵义县等地。可见,我市面临的竞争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他经济强县的经验和做法,继续巩固成绩,弥补不足,以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云岩、南明、白云、乌当、小河要扩大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位置。清镇市、开阳、花溪区要查找差距,加快发展,确保在二轮建强中的综合排位比年年度排位更好。修文、息烽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力争早日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同时,各区、市、县之间要加大协调和帮扶力度,实施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希望大家继续加大建强工作力度,推动全市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争创区县经济发展新优势

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扩大开放为主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主攻非公经济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从实践来看,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下面,我就加快区县经济发展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再作一些强调。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市县域经济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够好、发展不够快的问题。所以,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动区县经济迈上新台阶。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又必须注意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把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当前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区县经济优化升级步伐

加快区县经济发展,提升建强位次,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近几年来,各区、市、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区)”战略,围绕资源、产业配套、盘活国有企业存量发展工业经济,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积累了不少经验。当前发展工业经济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载体建设,也就是开发区和园区建设。要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入。新办的工业项目,有条件的都要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真正办成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工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二是要高起点做好城镇规划,利用规划修编安排好工业用地。要认真做好城镇规划,并按程序报批,按规划发展,就可以解决工业用地问题,走工业聚集发展的路子。三是抓好项目建设,特别是大项目建设。项目要符合全市规划和区县实际,重点发展带动性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高新技术开发和服务业项目。

第三,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围绕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花卉、经果、药材、养殖”等进行重点突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始终坚持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具有区县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要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工作。要通过科技投入,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要进一步加大扶优、扶强、扶大力度,着力解决好我市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品牌不响、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的问题,重点引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白云区、乌当区这几年花卉产业发展较快,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较大。三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业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要统筹抓好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非农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服务化水平。五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三农”服务工作新机制,全面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第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区县经济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必须依据其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我市各区、县(市)在产业发展上虽有一定优势,但特色不足,未形成支柱产业。我们必须在选准特色的基础上,下功夫培育拳头产品,尽快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清镇、开阳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准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对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应用现代科技,改进生产工艺,增强核心竞争力,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积极引进那些适合本地条件、有发展前途、有生产优势的产品,变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希望各区、县(市)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抓好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第五,壮大非公经济,扩大招商引资,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非公经济是当前区县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这几年凡是非公经济发展好的区、县(市),经济发展就比较快,经济实力就比较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宪法进一步强调要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些都为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随着国务院发展非公经济36条和贵州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42条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重要的是落实政策、优化环境、搞好服务,把非公经济引导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非公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县级财政的支柱、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开放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对加快区县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修文县原来基础比较薄弱,近几年来狠抓招商引资,扎佐医药园已形成一定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各区、县(市)要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效果。要注意立足本地实际,把招商引资与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培植竞争优势,增强发展后劲。特别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营造重诚信、遵法规、有秩序的市场环境,做到“安商、富商、稳商”,确保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

第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区县经济大发展

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决定》,明确提出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之路。今后几年,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白云区、金阳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城市中心区域要围绕提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城区的目标,坚持成片开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努力增强辐射功能,到年城镇化率达到95%左右;花溪区、乌当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年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全面增强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撤县建区和区域调整的步伐,切实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城关镇、中心镇建设,尽快形成组团式城镇格局。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关系,把城镇发展规划与开发区和园区建设规划衔接起来,提高区县产业聚集度。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基础上,各区县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和完善城镇功能。要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推进投资行为社会化、筹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切实解决好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我市经济现阶段主要靠投资拉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经济强县,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在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上,要千方百计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这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是要确保完成500亿元,增长21%。但有些区、县(市)的项目前期工作仍然比较滞后,若不加快工作进度,让项目早日实施,势必会影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影响区县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投资工作的领导,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要在继续做好争取国家、省投资、开发行贷款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努力扩大社会投资比重,为区县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共同开创建强工作新局面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形成推动经济强县建设的强大合力。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经济强县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我市也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经常性研究和指导。抓好建强工作,市是第一责任人,市直各部门是第二责任人,县是直接责任人。市一级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建立和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调动区县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要继续加大对经济强县的支持力度,突出重点,围绕省、市重点项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好区县配套资金,确保中央、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使其尽快发挥好应有效益。要把区县经济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考虑,统一部署。市直各部门特别是考核指标责任部门,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上负有重要责任,必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与区县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投入到建强工作中去,认真研究和落实支持区县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从而真正做到方向明确,目标一致,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努力形成加快区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11篇

一、我省县域经济的区域特点

(一)处于省会中心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特点

省会中心经济圈为我省中部偏西地区,这个“1+6”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另外还包括泰安、莱芜、滨州、淄博、聊城、德州6个城市及下辖的34个县区,交通便利、人口众多,但由于该区域主要以内向型经济为主,导致整个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该区域的经济特点主要有:意识第一产业占比较高,有明显的农业经济特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点;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雷同的、附加值低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大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三是经济发展较为保守,缺乏开放性。主要与该区域远离沿海,深处内地有关;四是规模化和工业化发展不足。

(二)处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特点

作为国家近年重点规划的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经济圈主要涵盖了东营、滨州、烟台、淄博、潍坊、德州的全部及部分共19个县区,该区域在全省县域经济中处于中等偏高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该区域凭藉国家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优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迅速,成效较高,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对区域内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生态产业;二是各县区注重特色农业品牌的建设工作,县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当地资源各有侧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经济;三世由于该区域位于黄河入海口,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对资源的依托性比较强;四是由于该区域生态较为脆弱,所以重点发展节水农业、绿色种植业、现代农业、生态渔业、水产养殖业、休闲渔业,并对于也资源进行深加工,发展具有渔港特点的特色经济。

(三)处于“半岛蓝色”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特点

作为我国首个一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发展区,“半岛蓝色”经济圈主要包括我省整体海域和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6市及下辖31个县区。该区域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外向度高,是我省资金、人力、物流、信息最为密集的区域,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主要特点是:一是信誉经济发展速度始终高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且快于全省平均发展速度;二是由于该区域包括我省所有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产业发展以现在语言为主导,积极发展标准化海产品养殖基地,建设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综合效益比较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大;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比较高,优势明显;四是凭藉发达的海洋交通运输优势,以及靠近日本、韩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区位优势,对外贸易比较发达,且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良好。

(四)处于鲁南经济圈的县域经济发展特点

鲁南经济圈是我省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枣庄、济宁、菏泽、临沂、日照5市集下辖43个县区,该区域人口众多,但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经济规模较小。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一是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比^丰富,由于人口基数大,剩余劳动力较多,因此人力成本较低,县域经济发展的依托程度较高;二是做为我省粮食主产区,该区域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农业性较强,但是却多为基础农业,缺乏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该区域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总体规模较小,GDP以及人均GDP军地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多以传统工业为主,集群化发展不足,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竞争优势。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我省四大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由于在交通运输、经济基础、所占资源、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上各具特色,形成了全省县域经济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

二、优化我省县域发展格局,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几条对策

一是挖掘产业优势壮大产业集群。各县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集群发展战略,将现有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区,应重点壮大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建设、化工产品加工等基础产业集群;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中等的县区,应重点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先进制造业的高档化生产;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加快培植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集群,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含量,延长工业产业的发展链条。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效运输体系,加快商贸物流的发展步伐;其次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坚持走低耗能、高产出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应进一步巩固我省农业大省的地域优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应进一步把我省的支柱产业做得更大、把高新技术产业做得更精、把产业链经济做得更长;应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重点地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旅游文化等服务行业。四是优化县域经济的金融环境建设。要努力拓宽投资以及融资渠道,积极发展民营、乡镇企业,为招商引资事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领域;要加快农信社等金融行业的改革步伐,鼓励金融业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指引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县域经济融资打造坚实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县域经济;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一,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二,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够奠定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充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市、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保定市各县(市) 经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河北省内的较发达的县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2年,保定市GDP总额为2720.6亿元,省内居第五位,就整体而言,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推进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1.农业在占比分布不均

比如涿州、高碑店市的非农产值比重较高,农林牧渔增加值比重较小,农业在这两个地方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不明显;而定州市农林牧渔产值占比相对较高,达到达到35%,可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又起到了关键作用。

2.乡村人口比例大,城镇化水平低

几个经济相对落后县市的乡村人口比例都较高,除涞源和涞水外,其他几个县(市)乡村人口比重都在90%左右,从劳动力结构来看这些 农业劳动力比重也远高于其他县市。

3.县域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受产业结构层次低和经济运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保定市县域经济中发达县域与欠发达县域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地区差距的扩大使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地 向发达区域流动,将会影响地区间合理分工的实现。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体制制约。区县的责、权、利不统一,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区县政府对经济调控的空间很小,方法比较单一;尤其是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后,县域经济面临着融资困难、土地供给矛盾、发展空间狭小等制约较为突出。

2.机制制约执行力较。对区县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机构和人员依赖思想严重,执行力不强。另外,由于过分强调政绩,造成部分项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

3.人才保障乏力。区县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人才缺乏,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乡镇企业技术人员少,整体科技水平偏低,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积极申报企业研究中心,利用好中心资源、平台、机制对产品进行研发,提高企业的科学创新能力;科研院所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创造性,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创建科技发展平台。

真正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中,体现经济价值,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推进技术创新,在促进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上求突破。要认真落实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争取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技术专家参与我市关键技术研究,参与或承接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抓好一批技术成熟、先进适用,对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有牵动作用的优秀项目进行示范和推广。要加强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与奖励,完善成果评审鉴定和奖励制度,把真正能体现我市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最高水平、最具特色科技成果评选出来并加以重点扶持,使其成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亮点。

3.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势主导产业,围绕我市太阳能、纺织等优势领域,努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入,形成相互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同时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有条件、有优势的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进一步扩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规模。要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用信息技术嫁接传统产业。

4.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上求突破。要依托各工业园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加快推进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和鼓励创新人才、创新要素和创新成果向科技园区和优势企业集聚,形成开放协作的运行机制,实现公共科技资源共享。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董正信,田雅娟.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J].经济论坛,

2008(6).

[2]周民良.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