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时间:2023-07-20 16:31: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第1篇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 教学探析 课程特点

进行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探究,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对中职生的成长来说,他们有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解决。在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哲学与人生”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人生具有统领作用。一个人拥有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心理素质。用哲学点亮学生的人生,引导他们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能更好地提高中职生人生发展的能力;能更有效地引导中职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

“哲学与人生”课程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强化了德育课特点,既学哲学又用哲学。

课程将哲学知识与人生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发挥哲学的指导性,用哲学指导人生;将人生问题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用人生体验哲学,用智慧感悟人生。将学哲学和用哲学结合起来,用哲学影响、感染、引导和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设置了二个重点,一是哲学基本观点的重点,二是人生问题的重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难点主要是哲学与人生的结合。一是如何从人生的具体问题中提升出哲学问题,二是如何以哲学的观点来感悟人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两条线:即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生问题。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唯物论-尊重客观实际;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认识论--知行统一提高能力;历史观--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第一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问题的主线是走好人生路。第二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态度。第三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实践。每个单元分为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按照两条线。

三、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整体设计思路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遵循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知、信、用相统一,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的素养,又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遵循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即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基本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实施两条主线内容的教学中,讲哲学知识,要注意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为目的,把握重点 ;讲人生问题,要注意哲学知识的运用,把握人生问题中的哲学意义 。实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的结合。

(二)教学创新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内容设计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为学生而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精炼化、生活化和生动化。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材资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教学方法提倡讨论式、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基本环节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应该是直通学生心灵的教育:应以生动案例内化于心;以多样形式体验于心;巧设情境感染于心。最终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

“哲学与人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是以大量的来源真实的案例供给学生分析探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理解分析、实践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选取案例导入或者情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情趣 ,把学生融入其中、营造和谐氛围,理解尊重学生、营造语言情境,感染其心灵;精心设计问题,具有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理解分析认环节:案例+体验。包括认知理解、问题分析和讨论。以案例理解基本观点,用基本观点分析案例 ,提出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应用)。

实践环节:活动+方法。设计学而思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老师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评价(我们应该怎样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哲学;人类社会;政治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2-0006-04 收稿日期:2015-12-01

哲学作为一种“爱智慧”的学问,不论其追寻何种智慧,最终肯定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孤立存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古希腊时期,对世界本原的探求是其哲学思考的源头,而当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时,哲学思考的视角慢慢移向人类自身,再后来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强调,无疑哲学思考的重心转换成了人,而不是自然,自然科学后来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亚里士多德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由此可见在古希腊时期存在这样的思想轨迹:自然—人—政治层面的人。再看一下同处于“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家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梁启超做了一个较好的概括:“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实生活之理法为中心,古今思想家皆集中精力于此方面之各种问题。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1]梁启超先生首先肯定了中国哲学是关注现实生活的,而具体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呢,梁先生概括为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其实在中国的人生哲学中处处渗透着政治的影子,儒家思想自不必说是以政治生活为指向的,就连最讲人生哲学的庄子,也认为人最终无法逃离君臣之义社会政治生活。可以发现哲学家对人的思考总是以当时的社会政治为背景,脱离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即使是最纯粹意义上的人生哲学最终也脱离不开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应当如何缔结则是政治哲学的范畴,梁启超先生认为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两大文明的“轴心时代”,关注的中心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移向了人类社会,而且是以政治为中心的人类社会,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本文的主旨,那就是哲学关心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或者什么才是哲学思考的基石,很显然,哲学的基石应该是以政治为中心的人类社会。

一、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思考

任何一种哲学流派其思想归宿无不是落实于人的,脱离人类生活的哲学是不存在的,而人并不是作为个体孤零零地存在的,那些即使是专注于思考个体价值的哲学也总是以人类社会为背景。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哲学便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形而上思考,即人应当过一种什么样生活的问题。首先,要对人自身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人认识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着对过什么样生活认识的不同。让我们回到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重新审视几派的主要哲学家对人的认识以及对人应该过怎样生活的设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人始终抱有乐观的态度,尽管对人性的看法不尽一致,比如孟子持“性善”说,荀子持“性恶”说,然而他们都坚信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可以实现“善”,因此儒家尤其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正如美国汉学家倪德卫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有德是非常有利的东西,除了我为德自身的缘故,不为我自己求德之外,我可以用任何产生德的方式来求德。”[2]确实如此,由于儒家对人性相对乐观的态度,使他们不约而同地为人设计一种“道德”的生活。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人应该过一种“仁”的生活,“仁”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维系良好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用孔子的话讲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始终将目光关注在人类社会关系之上,并认为“仁”便是处理人类关系的良方。而孟子则认为人性生来就有“四端”,只要善加保养就可以扩展这“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而为什么要对这“四端”加以“扩而充之”呢?孟子认为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处,是人类处理社会关系的关键所在。他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如果每个人都对这“四端”加以“存之”的话。自然就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之所以如此强调“四端”的重要性,就是因为良好人类社会关系的确立是以此为基础的,也是人与禽兽的分野之处。在儒家另外一位大师荀子那里,人类社会更成为其关注的中心,荀子讲“性恶”并不是指人性天生就是“恶”的,而是认为在社会关系中如果一味顺从人的本性,就会产生争斗,因此荀子的“性恶”只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关系来讲的。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又说:“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荀子•性恶》)由此可以发现荀子衡量善恶的标准是建立在社会治乱平台之上的,从另一个层面解读也就是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道家思想尽管对宇宙自然有一定的探讨,然而其致思的中心依旧是人类社会。英国汉学家葛瑞汉认为:“像《庄子》那样,《老子》要求人们摒弃固定的原则,而使自己符合于作为人的自然倾向的宇宙之‘道’。”[3]确实如此,道家之所以如此强调“自然”,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了给人类的行为寻找一种依据,如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很显然老子的思维是以“人”为原点,从“人”的立场出发的,尽管“自然”在逻辑上是高于“人”的,然而从本质上讲,“道”不过是为人提供生活方式的依据而已。老子从来没有离开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在这里老子将“天地”与“圣人”以及“万物”与“百姓”相比照,其目的很显然就是为人类社会寻找依据,而并不是去探讨天地的自然规律。在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那里,“道”同样是作为人的生活方式而存在的,而并不是脱离人类生活去追寻虚无缥缈的“道”,他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在这里,庄子认为“道”之于人就像水之于鱼一样重要,“道”其实就是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由此可见,在道家那里,尽管“道”相对于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超越性,但是“道”绝对不是脱离人类生活而存在的,人应该过顺从“道”的生活,过顺应自然的生活。法家认为人生来就是趋利避害的,退出了儒家坚守的道德阵地,将人性还原为一种自然性,社会关系的建立则是君主通过刑赏的方式,利用人民趋利避害的人性对人民进行控制。商鞅说:“民之有欲有恶也,欲有六,恶有四难。”(《商君书•说民》)商鞅认为社会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人的好恶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一种裸的利益关系。法家另外一位代表人物韩非子也同样认为人与人只是利益的关系:“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备内》)在这里,韩非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靠道德维系的,只是一种利益关系,这与儒家强调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形成了鲜明对比。总之,尽管各个学派对人性的看法不尽一致,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设计也大为不同,然而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关注于人类社会,其哲学都以人类社会作为出发点。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哲学不能脱离人类生活,脱离人类社会的哲学思考是不存在的。

二、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中心

既然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思考,那么人类社会如何建构必然成为哲学的首要问题,而人类社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建构显然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因此可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中心,任何社会关系无不是围绕着政治问题展开的。再次回顾中国“轴心时代”哲学家们关心的核心问题时,可以发现他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无不是政治问题,也就是社会如何建构的问题,太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讲道:“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谈认为各家的最终目标都是“务为治”,只不过解决的方法不同,确实很有见地。在儒家那里,之所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原因就在于道德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根本方式,儒家强调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很显然孔子认为“德”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德”从本质上来讲就具备着政治的内涵,“孔子思想的重要特点在于其政治性”[4],所以孔子认为只要遵守“德”本身就是从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孟子则将“仁政”的基础建立在人的“善端”之上,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善端”,自然就会实行“仁政”,而“仁政”则是治国的关键,他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孟子•离娄上》)在儒家另外一位大师荀子那里,则将礼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通过礼的道德教化,荀子认为可以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总之,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道德始终服务其政治目的,政治和社会才是儒家关心的终极目标。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言:“儒学也是产生于社会与政治的需要。”[5]道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更关心个体的自由,然而其思想的最终归宿依然是社会政治生活,只不过在道家看来,儒家以道德作为社会政治的方式存在着弊端。正如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道家追求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社会政治秩序,而反对过多的人为。老子认为只要每个人回归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状态,社会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理。他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又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第五十七章》)很显然,老子之所以强调“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恰恰是为了实现“无不治”,也就是最终目标和儒家一样,依然是社会政治生活,因为所谓个人的自由最终只能以当时的政治生活为基础。道家另外一重要代表人物庄子非常关注个体的生命自由,然而他还是认为人是无法脱离政治生活的,王博先生也这样评价庄子:“的确,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谁又能说自己的生命和君主无关呢?庄子见惯了以卫君为象征的残暴君主,他和一般人一样,希望君主可以变得理想一些,能够给自己也给普通的人们带来一个轻松的生存空间,不必再身陷‘民其无如矣’的困境。”[6]确实如此,庄子的思考始终没有脱离当时的社会政治,或者说同老子一样,同样在表达着何为理想社会政治的构想。庄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便是一种“至德之世”。他讲:“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靁。”(《庄子•马蹄》)很显然,庄子有明确的政治理想,他的人生哲学始终是以其政治理想为背景的,简言之,没有一种理想的社会,个体的自由是很难实现的。同样,在法家那里社会政治是思考的中心,法家尤其强调君主对于民众的控制。商鞅讲:“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商君书•画策》)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又尤其重视法的作用,而与儒家重视道德形成鲜明的对比,商鞅明确地说:“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商君书•君臣》)韩非子在强调法的同时,也重视术:“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韩非子•难三》)韩非子认为君主用法来治理百姓,用术来驾驭群臣,那么社会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理。总之,法家十分关注政治操作层面的运作,其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哲学。综上所述,尽管各家对建立一种怎样的社会持不同看法,各自设计着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然而相同的是,都没有脱离政治生活,政治始终是思考的中心。

结语

笔者通过对中国哲学所关心问题的考查得出一个结论,哲学的思考始终没有脱离人类生活,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中心,哲学关注的焦点是以政治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其实不仅中国哲学如此,西方哲学同样也是以人类生活为关注点,并且出现了政治哲学的转向。因为脱离了人类生活的哲学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只会堕落为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文字游戏;人类不是作为个体孤立地存在的,必然结成社会来共同生活,而何种社会生活是好的又必然是一种政治哲学。因此可以这样讲:以政治为中心的人类社会是哲学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3.

[2]倪德卫.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M].万白安,编.周炽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1.

[3]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张海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3.

[4]刑起龙.从上博简《从政》篇再谈孔子的从政思想[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4):1-5.

[5]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5.

第3篇

十八岁,再不是一个懵懂的时期,我们所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与惊喜,在即将展翅飞翔之前,除了心存对师恩,对母爱,对父教的感激之外,学会对人生的思考,探索生活哲理,也是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读了<<守望的距离>>后的感想:

此书是一本散文集,积累了作者周国平数十载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并尽量减少自我重复。对于生活,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磨难虽让作者难免下笔犹豫,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使他拿起笔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谎言来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现出了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

整本书大多写的都是哲学问题,对于存在之迷,将苏格拉底与孔子相对比,让我知道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东西,并让我了解到对于人生需要审察,这样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内涵修养。

对于人们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国平运用设问的方法将幸福的内涵串联成一串珠子告诉我们幸福并非只是实现愿望那么简单。幸福虽然是个不确定的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当最热列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

对于死亡,一直是人类不敢正视却又躲避不了的结局,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文章中作者将死亡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大多数人对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态度,却没有多少人敢于将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从中发掘出正面的价值。对于死的思考虽然徒劳,但并非没有意义。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只会埋头于种种事物,没有兴致览阅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负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来并时不时怀念一下那份童贞,可贵,也不枉活了一场。

作品的最后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样是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一反常理思维的是,作者将追求视为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作者宁愿做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选择成为不再追求的成功者。这是对于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们,或许真会在成功后停止追求,但却忽视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当然不免还有些情绪。可以沉默又可以嫉妒,人生就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起来。剖析人生,评论人生并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这珍贵的人生。那些与众不同的言论让我深知人生的飞逝,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宝贵。

后悔已换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从现在起,把握现在,正视人生!

第4篇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职校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门课程根据职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案例教学和丰富的栏目设置,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认识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人生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职校学生;综合素质

在党的十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立德树人不仅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培养有德有才、德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哲学与人生”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基本观点展开的人生讨论。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实际中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实现其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有助于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和理解人生价值

苏格拉底说“人生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面对人生我们不禁要问:人生是什么,人生应当是什么,人生能够做什么?“哲学与人生”课程立足于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将哲学与人生有机结合,以哲学指导人生,以人生体验哲学,展开了对人生问题的讨论,同时突出了生活的真实性和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并且试图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进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为人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然而,面对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我们不仅需要理想和激情,更多的是面对客观实际,脚踏实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把积极的行动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本门课程的第一单元正是从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三个角度分层次进行阐述的,教材引用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以及国内外的名言警句,将原本抽象的哲学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学生掌握和理解起来更加简单。例如,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材列举了中职生小赵的事例,结合事例,学生就会明白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而对于人生的选择只有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才能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人生道路。人生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教材在第十四课详细阐明了人生价值贵在奉献,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能动的劳动创造过程。所以,只有诚实劳动才能更多地奉献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哲学与人生》教材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旁征博引,启发思考,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哲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学生理解了人生的价值和真谛。

2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辨品质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样一名优秀的学生也一定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哲学与人生”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材通过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行统一与明辨是非几个不同角度的阐述,以此引导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人际困惑以及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境。无论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深入探讨,还是对顺境逆境的从容应对,这些都充满了哲学的智慧和思辨品质的精华。“哲学与人生”究其本质是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生,学生在探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结合教材中的人物事例,慢慢领悟到如何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身边的事物,从他人人生的发展历程中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同时,学生将书本理论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在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实践对认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提高我们认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学生在综合探究的过程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明事理、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和自身的思辨的能力。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中学学习阶段,他们的文化成绩相对较差,以至于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经常被忽视。进入职校以后,由于父母对子女扭曲的期望,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职校学生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容易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问题。第一,缺乏自信,逆反心理强烈。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进入职校学习都是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进入职校以后,部分学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觉得人生没有目标毫无意义,他们不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逆反心理严重。作为德育必修课之一的“哲学与人生”,它是启迪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教材引用了残疾青年郑心意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自信自强,不断积极进取,树立远大理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闪亮人生。同时,在教材第五课,洪战辉的事例告诉学生,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顺境和逆境是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面对顺境,我们要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奋斗崛起,逆境也可以转化成顺境。所以,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人生,使自己拥有积极心态,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第二,盲目追求个性自由,人际交往障碍。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急剧地变化。进入职校以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这与他们以往所在的中小学有着较大的差别。学业负担相对减轻,校园氛围更加宽松,进而他们的心态和行为也会由紧张、压抑转为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自由,从而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触犯法律。另外,他们渴望与人交往,却又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部分学生甚至会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他人,长此以往导致人际交往障碍。针对这些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教材在第十五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中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个性自由不是无拘无束,完全摆脱约束、不受任何限制、为所欲为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人的自由是在遵守纪律、道德和法律前提下的自由。作为学生,我们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活动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通过学习教材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和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学生懂得,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人不能孤立和封闭地生存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要学会共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积极的心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哲学与人生”课程不仅具有哲学的智慧,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和思辨品质以及健康的心态,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相信,在“哲学与人生”的启迪下,每个职校学生都能拥有阳光人生、快乐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作者:傅娟 单位: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哲学与人生》德育大纲(引言).

[2]王霁.哲学与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5篇

关键词:哲学的功能;反映;反思;批判;改造;超越

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价值等方面的论著虽已相当的丰富,但论述多样。由于哲学的功能涉及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及影响,本文就以哲学的功能为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哲学的含义

要说哲学的功能,必须先谈哲学的含义,因为对哲学的不同定义就必然形成不同的哲学功能。而且对“哲学是什么”问题的探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近30年来,就国内来说,哲学界对哲学的内涵与功能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

(1)权威教科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冯友兰: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

(3)李泽厚你:哲学的主题是命运;是人(人类、民族、集团、个体)对自身的意识;

(4)郭湛:哲学所关注的人类理性包括科学性和人道性,在认识和实践的运动中构成辩证统一;体现着人文精神的社会文化理想是哲学的活的灵魂。

(5)张军:哲学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哲学探讨的首要目标是认识自我;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6)张志伟: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哲学就是哲学史,是人类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无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哲学的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永恒的探索。

由以上部分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哲学主要围绕着人的生存、发展这个轴心加以展开的。哲学是人的现实生命活动的一种最精致、最超越的反映,是人的智慧的精华,同时又不断指导着人去追求、探索如何去超越现实、超越自己。哲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最高反应,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探索和超越过程。

2哲学的功能

(1)精致、超越的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哲学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之外的玄学。历史上哲学家们不乏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有深刻洞见者。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哲学是对人的思考。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种反思也包括了对宇宙的思考。“宇宙是人类生存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用抽象的语言表达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认为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反对哲学沉溺于“日常生活中的琐屑兴趣”,强调要挖掘“内心生活”和“精神活动”。他重视哲学研究生活中的内在的东西的见解是深刻的,但却又因忽略或轻视生活中的物质利益而走向偏颇。马克思对哲学与生活关系的深刻理解使哲学发生了一场革命。马克思把真正的哲学视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他强调“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从“实践”出发。可见,哲学是离不开人的,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且是精炼的超越反应。

(2)反思、批判和改造现实生活。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不是记住自己“是什么”的知识,而是思考“为什么不是这样”和“应该是那样”的一种追问活动,哲学不侧重于学问,而更多是一种思考的状态。它帮助人们从身边的琐事中超脱出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和世界的根本问题,使人能活的明白,努力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哲学反思性的思维方式,是在追根究底的过程中,对构成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因素不断进行追问、检讨和批判。这种反思,体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为我性质”,其本质是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就是指人们对是非曲直和真善美的重新审定,是一种建立在对经验世界的反省和思考之上的理性活动。哲学的生命力最主要就体现在其批判性上,正是这种批判,才能够以全面、客观的眼光来正视现实,才能发现它的不足和缺陷,进而才能在“扬弃”中使其发展完善。在哲学史上,任何一个学派和学说都没有逃脱被批判的命运,正是这种前后相继的批判、互相的批判和反批判,使哲学不断的超越自身、推陈出新。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到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批判,无不如此。英国的布莱恩•麦基曾说“如果人们不对任何现存的理论、原则、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审视,那么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的烂掉。”可见,哲学所进行的批判不仅是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的体现,而且也是任何一个健全社会能够进行良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哲学的现实批判,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其最终目的是解放人们的思想,使人类渐趋于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从而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

反思和批判的结果就是要改造,就是通过实践来完善现实。哲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精致反映,作为人类智慧的精华,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还要去指导实践。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回顾世界历史,正是哲学“追根求源”的精神指导着人类去探索自然,取得了自然科学的极大发展;正是资产阶级的哲学启蒙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伟大制度;正是用哲学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使人类进入了社会主义。这说明,自然和社会的每一步大发展、大进步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即使个人具体的活动,只有借助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3)形而上的超越性。我们都知道,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形而上学追求,并且在黑格尔以前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的代名词。黑格尔的“大全哲学”把形而上学推到了极致,同时也终结了形而上学,并自此形而上学开始被冷落、遭批判。实际上,正是由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才更能体现哲学的本性。罗素说,哲学实际就是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抑或受它们同时攻击的一种“无人之域”。正是哲学具有象宗教一样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亦即对宇宙的真实存在和终极奥秘特别是关于人类自身的存在和未来发展的关怀和牵挂,才会使人不断的去追求真理,追求人类生存的价值。超级秘书网

西方哲学史上,有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想天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理性王国”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太阳城》、《乌托邦》等等。中国哲学史中,对人生“至道“的追求更是构成了历代哲学家们为之上下求索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孔孟讲的“仁爱”,墨子讲的“兼爱”,还是庄子讲的“无为”以及荀子讲的“制天命”,都对人类理想的生活境界作了详尽的描绘,都是一种超越的追求。谢林说哲学就是“精神漂流归记”,德国的诺瓦利斯也说“哲学就是怀着一种冲动到处寻找家园”,这些都体现出哲学形而上的超越价值。综观中外思想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凡在历史上发生了持久而深远影响的哲学,它们几乎都关注、讨论和研究理想生活,都要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理想社会和塑造理想人格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真正的哲学是离不开形而上的追求的。

总的来说,哲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是人的智慧的精华;哲学来自人的现实生活,它是对现实的精致反应,它又对现实不断的进行反思、批判,并通过实践对现实进行改造;哲学虽来自现实,但他永远是超越的,他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正是这种“形而上”的超越,才能够使哲学去指导人类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才能为人类描绘出更美的社会图景,才能满足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正是哲学的这种不断超越的功能,才能指导人类去不断的超越,进而使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更好的发展,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4).

[2]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43.

第6篇

关 键 词:生命 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标 天地宇宙 本质

2011年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制定并发行。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益之举。在文中《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了本学科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现在的中国生活在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经济文化错综复杂。而自近代特别是以来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断层。这些都造成我国今天的道德迷失。许博渊2010年《重建道德靠什么》一文中写到:“我国社会道德的滑坡是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但滑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重建道德,却人言人殊。”对于生命与人生,我们都想把握住属于本体的东西。然而这又是一个全世界没有定论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留住时间的量去求索生命;同时感悟生命,以提升生命的质。没有对生命的热爱,生命之火会随时熄灭;没有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空间将万古漆黑!

萨特说过,物的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有创造生命的可能,正是这种可能给予了人生命的意义。

身为农村中学的一名思想品德课程教师,我应该给偏僻闭塞冷寂单调的农村中学的孩子打开一扇人生与世界的窗,把他们从电视、游戏、和懵懂的消磨时光中带入生命的大世界。

热爱生命与感悟人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对人生的感悟,就没有对生命的热爱。所以热爱生命就需要对人生的不断感悟。所以,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应该有相应的人生生命的哲学素养。并且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经常增加自己这方面的学养。古今中外的都看看都了解,就会发现生命形态的呈现千差万别。但是,人最初最基本的目的仍然是生存。关于生存的哲学就千差万别。就古代讲,古希腊以美为目的,这是我们中国人难以想象的。一场连绵十年惊天动地的特洛伊战争的唯一原因竟然是为了一个叫海伦的美女。而中国的类似的战争只有为争夺鸠摩罗什而由苻坚的派大将吕光出西域伐龟兹这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学术之战。中国的哲学源头是巫。这是鲁迅先生的观点。后来由巫衍生出道。然后在战国形成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百家争鸣”的形势。后来秦时的法家,汉初的道家,汉武后的儒家,以及汉末进来的佛家,最终中国在宋形成各家的汇流。直到1917年西方思潮两大阵营的涌入。由此,形成对学生全身心的引导。

今年夏天学生淹死的现象层出不穷。从百度中我选了一例:

红网新化站8月2日讯(分站记者 新轩) 8月1日下午3点30分左右,新化县温塘镇晏家中学5名学生结伴到车田江水库大寨桥码头附近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获知信息后,新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指示进行全力搜救,确认溺水身亡后,迅速组织温塘镇党委政府、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部门赶赴现场调查和处理有关事宜。县委书记胡忠威、县长邓光吕迅速组织在家的全体县委常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安排部署相关事项的处理工作。

事情的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这个例子(其实远不止这例)我们自身有对人生的感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个感悟是相同的:热爱生命。马上就要开学了,我现在就在准备以这些新闻为背景的主题研讨:珍爱生命。同时,假期也进行了家访。学生们至少可以感悟到毕淑敏的那句话:“生命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人要生存,但是生存是有危险的。有那些危险,感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会让我们的学生打开保护生命的知识之海。也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哲学思维好的学生,还会激发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增加生命的质感。

面对生命的脆弱,人生应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的提出,会引出许多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会让学生主动地触及课程,触动生命。譬如:生命如此不堪一击,我们是不是该及时享乐?繁重的学习还有没有必要?如此勤苦的学习,能获得生命的永恒么?学习好和学习差真的很重要吗?怎样的学习能让我们获得生命的乐趣?生的乐趣究竟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身边的人?人生的过程会遇到许多的道理,到底听从于谁?标准何在?老师要引导,并且老师还要给学生做榜样。供给学生进行人生思考的活的样本。

生存下来后,我们也要感悟人生。只有感悟人生,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就要考虑人与家庭,社会,世界,天地,宇宙的关系了。这个范围更大,老师的人生经验也有限。各自的人生定然有各自的领悟。但是,老师可以引领方向的。正是在这样的方向上,才体现出老师的价值。老师以自己的生活模式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的方向,这是很不容易的。在今天功利化的大环境,老师要做到这些更不容易。老师要把学生带入宇宙人生的大景观中去观察。苏霍姆林斯基在《教给学生观察》中写道:“应当指出,在一些学校里,并没有把观察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作是发展智力的途径,而且把它看作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那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在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

生命现象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我们要从万物的生命中去观察,这样才能真正的感悟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的不断感悟,才能不断地接近生命的本质。人生才会展现出绚烂的美景,人生的意义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给教师的建议》;

2. 中学学科网2011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

3. 萨特著艾珉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萨特读本》2012年北京第一版;

4. 刘再复著三联书店出版《红楼哲学笔记》2009年7月北京第一版。

姓名:胡兴伟

第7篇

关键词:存在主义;荒诞;自由选择;赫索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17-02

马克思曾说:“信仰是人类把握自身和世界的一种特有方式。它给人以对未来的希望和生存的勇气,永远被人类所向往和追寻。”诚然,人在实现现实关怀之余,还要思索和探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中不断追寻的主题。上古对神的信仰,中世纪对上帝的膜拜,以及近代的理性主义的自我张扬,事实却是,“他救”成为泡影,“自救”也陷入泥潭,现代人依然在精神的荒原中徘徊。人类的信仰和价值何在?无数的知识分子怀着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对此进行执着地思索和探寻。索尔・贝娄笔下塑造的赫索格成为在荒诞社会现实中艰难探索的典型,而这种探索的过程也充分体现出萨特对于人的本质及价值意义的哲学思考。

作为西方精神世界的文化巨人,萨特始终把“处在荒诞世界的人如何生存”的时代课题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核心所在。他继承并超越了传统哲学和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独特而深邃的哲学思想,确立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他认为,在一切传统价值和信仰已坍塌的荒诞世界中,人的意义和价值不再是“命定”与“赋予”,只能由人的自由选择和行动予以决定,而其中体现出的“自由意志”则是人的本质所在。他把“自由选择”作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的首要途径。这一哲学理论为沉沦在理性泥潭中不能自救的人们带来希望的曙光。纵观赫索格的人生经历,似乎在无意识中图解了萨特的这种哲学内涵。

一、荒诞――西方现实世界的底色

萨特对人本质的思考来自于对个体生命的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并把这些作为“命题”去界定和阐释。这些体验多为人类的一些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孤独和痛苦,而这些都脱离不了“荒诞”。

在萨特的观念中,“荒诞”作为现存的不可避免的事实和境况,它体现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割裂,即人们对主客和谐的向往同事实上两者之间难以克服的分裂。萨特曾说:“我们一方面面对着散漫无形的日常生活之流构成的现实,另一方面又面对着人类语言和理智对这一现实的哲理化了的再现。当人们与那种简简单单的现实直接相逢,又无法借助与之对应的理性的变调来理解它时,就不得不重新去探求真实。感到我们不能凭借语言和概念来思考世界的事物,这就是荒诞情感的来源。”[1]可以看出,“荒诞”不仅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更体现在人对抗世界的努力之中。

在萨特看来,客观世界是“自在的存在”,人是“自为的存在”,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当人被偶然地抛到这个世界时,“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就开始发生联系,这在于:具有理性和认知能力的人类,总是认为可以通过不断实践对世界和自我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从而营造一个人类能够和谐永久生存的新秩序。但历史证明,人类的努力只能获得暂时的平静,世界的矛盾性和混乱性难以消除。在这种难以消除的悖谬之中,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关怀和终极意义的追求只能是徒劳。

索尔・贝娄诸多的小说都集中揭示了信仰失落、传统价值远去、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的“荒原”状态,以及人们在此艰难挣扎的心灵困惑。赫索格的苦难经历就真实地诉说了一个以人道主义来确立人生意义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各种异己力量所进行的苦苦争斗的过程。

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物欲横流,信仰、理想甚至于道德等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支柱日渐倾斜。意义的缺失和精神的空虚像挥之不去的阴霭笼罩着人们。正如赫索格哀叹的一样:“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它不断挤压异化个体,将个体纳入到自己的轨道上来。个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的力量的改造,处于其强大的控制之下。……在一个没有共同道德责任,同时淹没人的价值的组织里,自我变得毫无意义。”[2]出现于这一时期的赫索格深刻地体会着内外二元世界不断分裂带来的孤独与迷茫。

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侵蚀着赫索格的精神,而婚姻和生活的不幸,使其终日思绪混乱,进而出现对世界和自我价值的怀疑。有过背叛婚姻经历,在迷惘之后,赫索格真诚地希望在与马德琳的第二次婚姻能够和谐、稳定而长久。诸多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设想让赫索格沉浸在希望当中,而周围的人用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摧毁了他的美梦。玛德琳直言不讳地说:“像赫索格这种单纯、善良、理性、且把生活当作研究课题的人,就应该受到教训。”[3]赫索格的确受到了教训,遭受了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这无疑是对男性尊严最致命的打击:妻子马德琳和视为一生知己的瓦伦丁・格斯贝奇私通。于此产生的连锁痛苦――驱逐出门、讥讽挨骂、失去亲人、他都被迫一一承受。更具讽刺的是,他连受痛苦也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挽救婚姻,赫索格每个星期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躺下接受所谓的精神治疗,而就在这时,马德琳上演着“红杏出墙”的戏码。这深刻揭示出:赫索格作为一个学识渊博、富有理性的知识分子,他的价值王国和事实世界的脱节。智慧和学识本应是我们能够愉悦生活的最好资本,但在有“缺陷”的社会,只能带来更多、更大的痛苦和磨难。正如威尔逊在他的评论中所说:“问题是这些天才的思想飞旋的意义何在?如果他们根本就无处可落。”[4]

婚姻的不幸,让赫索格身心疲惫,而犹太民族的背景与所生活的异域文化之间的冲突,加深了他对世界荒诞性的体认,形成深重的灵魂焦灼与孤独之感。

出身在传统犹太家庭却生长在美国文化中的赫索格,注定其意识深处两种文化不断地碰撞和斗争,难以达到和谐统一。犹太人的和生活模式构成了赫索格精神世界的底色――怀有人道主义精神,乐观地面对生活,但这却恰与“物欲之上”的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隔阂。长久生活在美国的赫索格总觉得自己是个边缘人。瑞莫纳曾调侃式地对赫索格说:“你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国人。”[5]这句话刺伤了赫索格本已不安的灵魂。既非美国人又不是十足的犹太人的赫索格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前行,倍感压抑和孤独。

通过以上对赫索格人生悲剧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家贝娄对现代文明危机和现代人生困境的认识,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这也充分印证了萨特对世界和人生荒诞性的阐释:没有了神圣崇高的概念,又不愿沉沦于世俗,这种两难境地,使现代人成为一种一无所有的存在。简而言之,现代西方人,在“荒原”中,虽生犹死。

二、“自由选择”――现代人的希望

萨特独特的思想力量在于:在揭示西方荒诞现实的同时,又为生存于此的人们指明方向――自由选择、积极行动。这种思想指引当代西方人超越苦难,走向新生。实则,这种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也成了赫索格在人生道路中的艰难探索。

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原则就是“存在先于本质”,他在其《存在与虚无》中明确主张:“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后,自己所自愿变成的人。这就是存在主义的首要原则。”在萨特看来,人被偶然地抛到这个世界决定了人自由的绝对性,现存的任何一切都不能限制人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个体生命面对人生境遇时选择的自主。萨特进一步指出:“‘是自由的’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够获得所想要的东西’,而是由自己决定去‘追求’。它意味着‘选择的自主’。”[6]因此,自由不仅是愿望,更是充满主观意志的实践,萨特一再强调“存在主义就是行动的哲学”,这要求每个个体生命都要用自由的自由意志――不束缚于理性和传统,不拘泥于任何狭隘的道德,去改变这个荒诞的世界,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萨特对人自由的纯粹性的过分强调,有其狭隘之处,但是这种对人的“自由”探究的精神,试图启发人们自由地选择,让自己成为自己人生意义的缔造者,这也印证了赫索格这个文学形象所具有的重大的文化和精神价值。

陷入生活泥潭中的赫索格,虽徘徊迷惘,但始终没有失掉自己独立的生命意志,在他的意识深处一直在找寻人生的方向。在经历人生诸多不幸之后,赫索格深刻的领悟到,在荒诞的世界中,在难以置信的现实遭遇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只能让个人陷入更大的不幸,个人只有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和行动,才能赢得尊严和价值。赫索格在给希尔顿主教的信体现出这种自由生命意志的觉醒和对人生荒诞的自觉反抗:“……我相信您会有兴趣知道,当人们要把自己从虚无主义的泥沼中救出来时,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7]

赫索格这种对自我生命轨迹的把握,体现为他摆脱了背叛、仇恨的困扰和他对“自我身份”的纠结,更集中体现在在新的爱情生活中享受“自由存在”的愉悦。作品结尾处哥哥威利探望赫索格时,发现其又一次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威利担心他会重蹈覆辙。赫索格坚定地告诉威利,雷蒙娜不是马德琳,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不会再把自己交付于任何人手里了。既然人的生命不是生意,那就应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8]可以看出,赫索格已完全从过去生活和精神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尊严。他在信中写到:“亲爱的埃维德医生,痛苦的减轻,并不仅是人类幸福的一部分。在它的原始的和比较鲁钝的地方,有一只关闭的阀门再度开启。”[9]在这再度开启的阀门之中,闪耀着生命重生的讯息。从此,赫索格坚定了自己的信仰:“绝不对任何人发出只字片语,我就是我自己。”[10]赫索格新的人生准则完全顺应了萨特的哲学主张:现代人在深刻认清世界和自我生存状况之后,通过自由选择的努力实践,才能够达到人的自由的存在。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萨特和贝娄分别用哲学和文学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形而上的思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意图通过其思想和文学形象启示人们:在主客二元对立的非理性世界中,人只有自由地选择,勇敢地抗争,才可确立自我的本质。

通过萨特和贝娄对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探索,我们发现在人类深层的生命意识中有一种永不消失的精神特质:当肉体生命在苦难中颤抖时,精神生命依然可以为获得昂扬充盈的自由而无所畏惧地抗争。英国史学家柏雷诺做过精辟的论述,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自由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的呼唤和亘古不变的追寻,有了自由,人才可以称之为“人”。诚然,在这个人类越来越被异化的非理性世界中,人类想要赢得自由,确立自己的本质和价值,道路异常艰辛,萨特和贝娄以他们殊途同归的方式做了深刻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1〕(法)让一保罗・萨特.施康强译.局外人的诠释[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1.

〔2〕〔3〕〔5〕〔7〕〔8〕〔9〕〔10〕Bellow, Saul, Heryog [M]. London:Penguin,1996:41-215.

第8篇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哲学,可以说是典型的超脱哲学。庄子对自然、社会和个人人生的思考,展示出了人类精神现象中的一个经常发生的、具有危机性质的方面,即人生困境。庄子提供的个人体验、对人生困境的理性反思以及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实践方法,在今天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安身立命,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求得精神上的自由,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人生困境

 

《庄子》一书概括了人生困境可分为自然的、社会的和自我的三个方面。

 

(一)自然之限——生与死

 

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一,也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死亡是人生无法跨越的界限。但是庄子并没有由此走向悲观,他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之表现,是自然的变化与循环。庄子通过对生死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生死是自然规律,人不可能加以干预,也不能对此有所幻想。他提出了“以死生为一条”“死生存亡之一体”,甚至是“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唯一”。这样,生命就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生和死是生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死是生命的潜伏状态,而生则是生命的显现状态。

 

(二)社会之限——命与礼

 

庄子还认为,在现实世界里还有一种外在的必然性,即,命主宰着人生。命是先天的必然性,是道的作用在人生变化上的体现,是不可干预和改变的。因此,对于命,应该因之顺之、听之任之,这样就可以去掉烦恼,获得心境的安宁与和谐,获得超脱与自由。作为外在规范的世俗之礼,如果违背我们的本性,我们就必然要大胆地超越它们。人生追求的高远,使庄子显得超然世外,社会现实的险恶,又使庄子只能潜伏于底层。然而庄子依然坦然从容,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精神上却超然世外。

 

(三)自我之限——情与欲

 

庄子认为,哀乐之情与厉害之欲是与生俱来的,不能避免的,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这种自我设置的障碍,也构成人难以逾越的人生困境。但是,具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超脱的藩篱?庄子提出通过对自然本性的真正理解,达到“喜怒哀乐不入胸次”,“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在庄子看来,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应顺于自然,相通于大道,这样他就不再为情所困扰,他的心也就不再受外物变化的影响,从而保持内心的虚静宁和。

 

二、逍遥游——对人生境界的超脱

 

在对待来自自然的生与死、社会的命与礼和自我的情与欲的现实人生困境上,庄子提出的超脱方法,流露出了庄子追求自然、自由的人生理想;庄子追求的超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逍遥游》作为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他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逍遥游》通过对鲲鹏、斥鴳寓言性描述,通过对宋荣子、列子的议论,衬托表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三种境界:绝对精神自由的超世主义、理性认识的处世主义、服从现实的顺世主义;讲了三种意义上的逍遥游:一是主体精神的价值之游、二是理性认识的认识之游、三是肉体之躯的现实之游。这三种逍遥之游自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三、庄子人生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还给他们的安身立命带来危机。文化世俗化的流行,精神寻求得不到满足,道德标准下降,心理健康被忽视,使得当代大学生普遍有一种精神上的失落感。他们缺乏人生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等等,处在人生的困境中,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力量来平衡失落,摆脱困境。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所体现的尊重和顺从自然的生命哲学,启示我们在德育培养中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价值观,以超脱万物的姿态获得心灵的淡泊和宁静,增强学习和生活的信念和乐趣。庄子顺其自然、实现真我的生存观作为庄子哲学的基础,认为世界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是非美丑之分。它启示我们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要告诫学生不要被社会物质利益蒙蔽了自己的本性,随波逐流,而是要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实现自我生命的内在价值,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增强自信心,以一种豪迈奔放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虽然庄子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要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追求精神生活的快乐,放弃对名利的追求,自由自在地生活;但是庄子所说的不追求功名利禄指的是不要过度追求功名利禄,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存,必要的物质利益也是不能放弃的。庄子的人生哲学希望我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真正达到心灵上的解脱;但同时它又告诉我们,人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要让他们树立为人民、为社会和为国家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信念,还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培养,还要引导他们能够正确判断社会上的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不过,庄子的人生哲学在起到了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留下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庄子的人生哲学应该辩证地看待,吸取其有用的成分,摆脱其负面的影响,化消极为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第9篇

关键词 哲学培养 人文素养 智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上哲学课的时候,学生最爱问的问题就是“哲学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反复思考之后,认为哲学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常有人说哲学无用,其实哲学是“无用之大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如果非要逼问我哲学的用途,我只能说哲学无用。”没有具体用途的,就未必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哲学虽然不能给我们现成的知识,却能让我们拥有洞察事物的能力和智慧。

苏格拉底说:“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对于认识自己,知识是无用的。无论我们对外在的世界有了多少知识,我们很可能对“人”还是一无所知,还是找不到幸福之门。所以,苏格拉底把目光作了转向——从外在的世界转向人的内心,开始探究关于人生的学问,这就是智慧。苏格拉底认识到,知识只能让我们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总的来说,培养智慧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感悟和体验有关。所以,真正的智慧不会教你固定的套路,也不会给你指定固定的方向,而是让你随机应变,顺势而行。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重新定位,然后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这就叫做价值取向。例如,柏拉图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文艺青年,喜欢作诗,并写过希腊悲剧,他二十岁时遇到苏格拉底,听到苏格拉底一段话之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写的诗和剧本全部烧掉,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应该走的路,并选择终身奉献于哲学思考的世界。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对人生的期望,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而非一味把他人的价值观加诸自己身上。一个人的表现无论如何杰出,都不能忘记人性终究是脆弱的。读过黑格尔一句话:“仆人眼中无英雄”。如果你是美国总统的司机,就不会觉得他特别伟大,因为你看到了他平凡的一面,甚至是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久而久之当你看到总统受到万人欢呼时,心里可能会偷笑:“总统也没什么了不起嘛!”的确,总统本来就没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被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塑造成很了不起的样子。事实上,真正的伟人不是要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知行合一的过程。事实上,知行合一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努力追求的。人都会犯错,因此,只有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才能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道自己言行背后的道理,就能够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怨无悔。这是因为内心深深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相反,如果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快乐的活着,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

冯友兰先生曾感慨地说:“现在,如果有人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哲学作为一种“不知之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特殊的“不知之知”有什么功用呢?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毋庸置疑的是,哲学确实是有大用。老子有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不仅有实有体的“充实”有利有用,而且无实无体的“虚空”也有利有用。而至虚之物如“道”,则万物皆所凭借。但是哲学家从不强调哲学之用,无论他们多么深知哲学之大用。哲学家追求自己对哲学的认同,而不需要外部对哲学的认同。当人们问物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你的学问有什么用?”他们会侃侃而谈,但哲学家会反问一句,“有必要么?”然而,我们存在的这个时代里,市场经济浪潮汹涌澎湃,对哲学的普遍误解使人们望而却步,我们看不到哲学作为爱智慧的本来面貌和作为最高问题之思考的独立地位。

哲学的智慧展示了其“无用之大用”:言其“无用”,是因为哲学不同于具体的知识或技术,它并不能代替后者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言其“大用”,是因为哲学领域中的智慧探索与智慧之境,总是通过对知、行过程的普遍规范,不断在个体与类的层面,引向真善美的统一。举个例子来说。学有专长与博学,并不矛盾。学有专长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比拟为知、行的过程,而博学则是智慧的表现形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引导走向融会和统一,所以博学往往会大大促进专业的学习。科学家钱学森,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然他在苦苦奋斗之时,音乐知识常给他以帮助。他说,听听音乐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博士,主攻物理学,曾获诺贝尔奖,这有赖于他的国学底子很扎实,大大促进了他的研究。年仅35岁的博士生导师、首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数学家张伟平,为目前国内在数学方面档次最高、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人。但他的涉猎十分广泛,看电影、读小说,甚至打游戏机。这些活动非但没影响他在数学王国的探索,反而颇受其益。由此观之,包括哲学、文艺、美学等在内的人文知识,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无用”,相反,它们对滋养人的心田、陶冶情感、激发灵感,大有好处。培根曾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假以时日,逐步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诚如老庄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学习哲学需要有结合生活实践的学习态度、善于独立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思辨能力。因此,哲学在培养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第10篇

关键词:广告创意;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F713.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86-02

中国文化元素中的中国哲学思想对中国广告发展具有其重大的意义,中国的广告应该善于运用中国哲学思想,从而使中国哲学思想不仅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以便在广告创意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广告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将是如何正确的传达信息以及传达怎样的精神主旨。只有挖掘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立足于世界广告之林。也只有挖掘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在创意经济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中国哲学思想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哲学是精神文化的最高形态,价值观又是其核心。在塑造人以及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上,文化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广告创意蕴含着广告的精神与生命,广告创意的思想内涵也受创意人所持有的价值观的影响。

人的见地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自身的反思甚至对于人生价值、生活理念的洞察中都可以寻觅到哲学的影子。广告创意就是广告人运用个人知见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告创意与哲学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联,其关联可以概括成如下三点:首先,哲学认识的客体,即广告创意的素材来源于客观世界。可以把广告人的创意活动理解为其对头脑中已知事物进行的再创造,因此创意人的思维广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的影响。其次,广告人作为广告创意的主体,不仅需要深入的洞察和摸索消费者内心的诉求,同时还要精确的把握人类普遍的价值和情感。而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哲学思考有利于广告人增加对人性的理解,让广告创意更加深入人心。最后,从根本上探寻从而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哲学的目的,而广告创意恰恰是商品符号的意义和价值的象征。商品被赋予何种意义,不仅能够反映出广告人的人生智慧,也是促使消费者对人生的思考的一种动因。由此可见,不难发现广告创意的社会使命和哲学具有相似性。

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扬弃,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主流价值观——儒、释、道。以孝悌忠信的君子人格为核心的儒文化、以旷达逍遥作为生活理念的道文化以及将心无挂碍视为人生境界的佛家文化,是国人所渴望的理想生活的展现。同时,以上种种文化因素也根植于广告人和消费者的内心,并且广告人对此理解越深,其广告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感就越大。所以,提高广告人的中国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历史长河中所提炼出的具有中国哲学思想的中国情感和中国精神,往往成为广告创意表现的常见题材,例如中国人注重情义,爱好“仁爱”、“孝道”这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美德,再如中国文化中回归自然、淡定超脱的人生境界,越来越多的现代中国人将这种写意精神视为自己的生活哲学。要想在消费者中取得高层次的心理共鸣,就需要在广告创意中体现出这种国人所看重的精神和情感。

作为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思想的主线之一的天人合一精神,其最基本涵義就是渴望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精神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崇尚自然、向往和谐的理念。可以看到在国内的一些广告中,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着广告的表现和大众的接受度。例如白沙集团所做的电视广告,其广告词“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就以试图表现出一种宁静柔美的自然美感,来激起人们对自由和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与自然相融合的感悟。正是由于白沙集团的电视广告充分地挖掘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唤起了大部分国人都具有的这种天人合一的特殊情感反应以及诠释出了一种极致的东方美感——“自由之美”,从而成功地引起了广告受众愉悦的心理体验。

不难发现,人际间的关系向来为中国人所重视。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仁”,爱人是仁德的核心。仁者爱人,孝悌是其根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由此形成一种强烈的手足之情。以亲情为基础,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泛爱思想,表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浓浓的人情味。中国哲学思想精髓的体现可以提升作品的内涵,中国哲学思想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展现出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奇妙意境,同时将精神文化的共通性融入到国际的审美视野中去。如雕牌洗衣粉《下岗篇》和央视公益广告《洗脚篇》,都是以亲情和孝道作为主题,以相较于西方的理性诉求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形式,弱化具象的文化元素,同时恰恰符合了中国的人情世故以及传统价值观念,在中华文化圈所辐射的范围内引起更大的共鸣,从而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广告创意与哲学的密切相连不仅体现在认知和理解客观世界以及对主体自我的反思上,同时也体现在不断探索人生价值观念上,可以说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是受到广告人的哲学认知的深刻影响。

二、中国哲学思想在广告创意中的表达

广告创意在运用中国哲学思想时,既要注重从“形”更要注重从“神”的层面上来构建中国风格,从而表现出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持续影响民族文化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流派,在广告中运用这些哲学思想可以对现代广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内容在为中华民族道德伦理方面提供传统理念的同时,也对现代广告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禅宗主张口传心授、心心相印,从而衍生出一套独特的象征式语言来感受禅的意境。作为“禅”象征式语言的体现“佛祖拈花,迦叶一笑”,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禅宗表达方式就被许多优秀的广告作品所采用。道家所提倡的道常无为法自然的哲学主张,随着对人性回归日益注重的当下,这种社会思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在影响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影响着广告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告创意设计才会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在广告创意中应用体现中国哲学思想的中国文化元素不乏是一个新思路。在广告创意中应用中国文化元素时,除了具象化的元素符号外,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那些中国人内心的深层情感和特有的精神观念。当满目充斥着中国文化元素的视听符号时,也许另辟蹊径将成为突破瓶颈的重要手段。在广告中运用具体的元素符号也许能使受众在短时间产生深刻的印象,但是真正使人常驻于心、回味反思的却是那些关于精神、情感、观念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文化元素中,更高境界的创意表达是抽象的精神情感元素。但在使用时对广告人的素质要求也更高,其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也更为明显。它需要广告人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化于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的自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人伦价值观等,深刻地洞悉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等。此外,脱离了具象中国文化元素符号的中国哲学思想,是全球化的、现代化的,也有利于折射中国文明、弘扬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广告独特的创意源泉来自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在国际广告作品中,各国设计师善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形象符号,鲜有人会透过或华丽或朴实的表面看到中国人自古以来所推崇的抽象精神符号。总体来看,广告创意中使用中国文化元素“有形”的物质文化相较于使用“无形”的精神文化所占比例更大,但是真正能够传达中国风骨的题材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将中国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崇尚仁义孝道的品格展现给世界,让世人了解中国精神是中国广告人为之努力的方向。

中国哲学思想在广告创意中的切入点是将现代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思想相结合,提炼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将它们以某种巧妙、智慧和令人信服的方式融入其中,并以通熟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从而达到引导当今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作用。

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思维方式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事物各方的辩证统一性,强调归纳和综合。比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和合”,它不仅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上,还可以借鉴这些传统的思维方式运用在广告创意中,激发新的创作灵感。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广告的创作思维相融合,往往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当人与自然共通相融,实现物我合一的境界时,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强烈的愉悦感。在广告作品中,广告人可以通过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互补共生的画面语言传达出这种情感,提升产品或公司的社会形象,增加受众群体的购买欲。

第11篇

虽然现在网络化、电子化遍地开花、飞速发展,但是想要图书馆全面地实现电子化,仍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电子资源与纸质图书资料将并存,所以,纸质图书管理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空间。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都是按照自己院校专业特点和自己图书管理便利,拥有自己的馆藏特点。关于B类美学类图书的管理,很多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都将与其本院校专业相匹配的美学纳入自己专业馆藏,这是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标准“专论美学与某一学科的关系的著作入有关各类”进行分类的标准馆藏,像艺术与美学入J0,建筑美学入TU-0,美育入G40。但是很多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却不接纳其他的美学类图书进入专业馆藏,哲学类美学是研究人的生存和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于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精神方面的作用。所以,其他美学类图书也应该作为专业馆藏被重点关注。

一、美学内涵

美,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即肥大的羊为“美”。说明美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有直接关系。那么,一开始人类就认识到花草树木的曼妙美好、老虎的雄壮威武、萌宠的善良可爱了吗?从历史考古上来看,事情并不是这样。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并不是那么和谐并存的,人与动物是狩猎和被狩猎的关系,经过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狩猎技巧和工具的提高,食物慢慢充足,人开始圈养比较温顺、对人伤害性不大的动物,对那些凶猛的虎豹豺狼,也就开始慢慢有了欣赏的心态;对植物来说,经过神农尝百草,人有了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和治疗百病的中草药,不再时时被饥饿和疾病困扰,人才有了对花草树木形态和香气的探讨。所以说,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经过与自然的不懈斗争,慢慢掌控自然的结果。就是说,从实践哲学上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美学”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本,是对Bauingarten的Aesthetics一词的翻译,而对Aesthetics更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审美学”。近代美学是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法国的文艺批评三者构成,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结合,美学是认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层次[1]1-133。按照美学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关系来划分,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标准,美学可分为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是美学流派及其研究;三是美学与政治;四是美学与社会生产;五是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按照美学的内容来划分,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哲学美学、理论美学、科学美学(各实用美学)。哲学美学包括美学流派及其研究、美学与政治、美学与社会生产和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理论美学包括审美意识史或趣味流变史、艺术风格史和美学史。科学美学包含有:基础美学和实用美学、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像建筑美学、装饰美学(包括园林、环境、服饰、美容等)、社会美学(涉及社会生活、组织、文化、风习等)、教育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美学、分析美学。从内容的分类可以看出,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将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的大部分内容收纳进专业馆藏,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却将哲学美学等其他美学排除在专业馆藏之外,我们的教育不光是技术能力上,更应该体现在思想上,所以本人认为其他美学类图书也应该作为专业馆藏被重点关注。

二、哲学美学成为艺术美术院校专业馆藏的理由

哲学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辨,是探讨这个世界中存在的真、善、美,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寻人类存在价值、人的命运等永恒问题。哲学美学是从哲学角度来对美和艺术的探讨,对各种美所应有的共性和理想的研究。人类在对美的不断探究中,不断的挖掘和认识中,把美提高到理论、上升到思想层面,于是就出现了美学。通过哲学这一层面对人的本性、人类生存价值、人类命运的不断思考,融合认识学、伦理学和美学,先哲们提出了真、善、美的统一论。真是指现实客观世界自身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客观必然性;善是指人类的主体实践活动所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社会普遍性质的目的性。真是客观存在的,不会依照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人必须遵循、符合真的客观规律,才能掌握它,才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也就是说善必须符合真,才能在现实中得到实现。能够实现,并得到肯定的善才能谈的上是美,所以,真、善、美包含、存在于人类主体实践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从实践哲学角度看,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它存在于、出现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的过程之中,是自然的人化,通过悠久历史实践活动行程,在人类主体方面萌发和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的同时,在自然界客体方面即成为美的根源。哲学美学不仅是从哲学的角度探索、研究美的根源和本质问题,寻找美的真理存在,更是结合现实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人类的生存问题和教育问题,等等,从心理方面、从精神层面给予更高的指导建议,去根本地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茫茫人生中的指路灯塔[2]32-77。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各个时代都会存在自己不同的时代问题,所以各个时代的哲学美学也有各自的理论标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从根本上符合了哲学的发展观。社会生活的发展,标志真与善统一的尺度加大,标志着美的不断向前发展。自由,是人在掌握运用自然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说,真与善相统一而实现的美是自由的形式。通过哲学类美学,个人更能认识到自己生存的意义,更能以冷静、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身边的人和事,不会碰到一点琐事,一时气愤不过,就拿自己的生死这么激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美学表达的不只是情感,而且也是高度自觉性的思辨,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的最高方式。它不光是涉及让艺术为生活服务,满足人的基本审美需求,更有心灵塑造和人性培育的问题。所以,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收集和传播场所,应该从自身能力出发,把哲学美学作为专业馆藏去引起读者的关注,潜移默化地提高哲学美学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3]。第一,哲学美学对美学的精神指导作用。哲学美学是从哲学角度来对美和艺术的探讨,是在总体上去把握和了解世界以及了解、完善自己。哲学的各类名著因为它的高度自觉思辨性,因为它表现的是作者那个时代、社会的人们的主观意向、欲求、情致,代表着哲学家们在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或本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命运的探索和解答,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的最高方式,所以和著名的文艺作品一样,拥有无量的价值,闪烁着永恒的光辉。不同种类的哲学观点,影响着人们对各种艺术作品、艺术创造的欣赏与评价;必然决定或影响着艺术家在自己作品创作中对人生、对真善美的深层次理解与表达。全国各个艺术、美术院校是大部分艺术家的摇篮,为未来的艺术家们储备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和精神营养是各个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的本质使命。所以说,哲学美学应该收纳进专业馆藏,受到重点关注,在这个世界电子化时代,图书馆更要把纸质阅读服务做到位,应将美学相关的图书集中排列在专业书库中,方便学院教职员工和学生取书浏览、借阅[4]。第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哲学美学知识的了解。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学校弘扬“天工开物,匠心独运”的校训精神,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艺术人才和美术专业人才。工艺美术属于造型艺术,用以美化生活和生活环境,它的特点是创造作品与美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工艺美术作品的生产,受其年代、所在区域、当时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期的民风民俗的历史积淀的影响,表现出自己的不同的风格特色。工艺美术作品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水平,同时在精神文明方面又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趋向。所以说,本学校对高素质应用型设计艺术人才和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光是让其拥有相当的科学精神和技术能力,还应要求学生去学习和了解社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禁忌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要求对社会生产、生活,对人生,对人的命运有一定的理解,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引起人们共鸣、震撼心灵的作品。这需要学生对哲学美学有一定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去认识和了解什么是生活中的真善美,去挖掘美的本源,既要扎根于社会生活实践,又要跳脱出来,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概括美的本质,通过思想的沉淀,用细腻的笔触来表达对这个世界深层次的思考[5]。所以,作为社会培训的精英人才,必须有对美学和伦理学的基本认识,况且美学也作为基本专业课程编入课程表,所以说B类美学被作为专业馆藏是必要的。第三,满足不断提高的大众读赏需求。现在我们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们的精神饥渴就显现出来,不再满足于解决生理上的饥饿问题,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寻求自我生存价值,寻求人生意义,追逐人生美学。周日去看艺术展览、去美术馆、去博物馆、去郊游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孩子从小就上美术班、音乐班的也比比皆是,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重新踏进大学的校门,这些都充分地显示了人们物质富裕之后,对精神的追求、对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从美学中的社会美学方面,作品还要满足大众人群的欣赏需求。因此,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创作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受众的需求、欣赏水平、审美观念,同时也要引领受众走向更高层次的真善美。艺术是用来陶冶性情、塑造心灵、培育人性的,所以说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塑造人的心灵以建设精神文明的艰巨任务。这要求艺术家对美的本质的了解,对社会的真善美、对社会美学的深刻把握,去创造出更能适应大众需求的作品。所以,哲学美学应该被作为专业馆藏重点关注。

作者:刘玉秀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第12篇

在古希腊,哲学被称为“爱智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不断的追求智慧,正像花草树立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人们的生活也需要智慧的启迪。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1]哲学不是技术教育,也不是政治教育,而是人性教育,是人追求智慧的途径,而是人们对人本身、人的活动以及人所生活的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黑格尔就在书中阐述:“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2]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哲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将哲学的本性及教育目的被曲解。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本性被枯燥的教学所取代,哲学理论成为了停留在书本上的符号,照本宣科的填鸭性教学方法使哲学的魅力被掩盖。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不但失去学生对于哲学的兴趣,还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哲学课程成为了知识教授,丧失了其本性与功能。

哲学的教学目标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1.1教育学生了解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指导学生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判断是与非的能力,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指导自己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1.3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解决好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哲学是一门富有“智慧”的学科,是一门学习“智慧”的学科,更是一门运用“智慧”的学科,决不是一门讲授理论知识的学科。

2哲学课程的考核标准

对于一门课程,考核和评价标准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的哲学课程多以标准化试卷为主要的评价标准,通过一张由选择题、填空题、名字解释、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的试卷判断一个学生的哲学知识。这样的考核标准是将应试教育的模板搬入了哲学教育中。它考的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背诵和记忆的能力。为什么目前我们的教育中,“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课程的考核标准有着直接联系。只须花上几天甚至更短就能获得高分,又有几个学生愿意认真的思考问题?哲学课程的考核应采用平时表现与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哲学课程的实践性,而不单单停留在其理论性。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于哲学知识真正的领会和运作。

3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传授哲学知识的时候就采用了精神助产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各种为您提的时候,关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3]时隔数千年,我们哲学教育还在采用讲授型模式。如此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怎么培养学生对于哲学的爱好,更甚至是提高学生的哲学水平?如何改进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成为哲学课程改革的讨论热点。

笔者认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如何突显哲学的实践性?哲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苏格拉底曾经采用的精神接生术说明锻炼思维与达到真理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练习。单纯的讲授根本无法满足。相比之前,以下两种模式对于哲学的教学更有利:

3.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经过长期的实践,案例教学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成为教师们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哲学的案例教学法就是选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通俗易懂的、富含哲学原理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辅以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悟出其中的哲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条件,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4]

3.2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教学法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较为相似,也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5]

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哲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与哲学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摘要:哲学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随着现代化教学的发展,目前的哲学课程教学过于陈旧,急需改进和创新。本文就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哲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王元明.哲学基础知识.第二版[M]:1.

[2]黑格尔.小逻辑.中文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0:7.

[3]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上册: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