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时间:2023-07-20 16:3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第1篇

【关键词】标准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近年来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是需要不断地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推动非煤矿山规范市场化,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的适应非煤矿山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非煤矿山发展的必要条件。

1.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行业涉及范围广,标准缺乏系统性

我国非煤矿山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采矿工艺复杂多样,广泛涉及10多个行业,管理部门几经更迭,国家地矿部、国土资源部、石油部、建设部、化工部、冶金部、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多个部门均过与非煤矿山安全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使得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交叉重叠,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现行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中,石油安全标准占了63%,而其他行业相对不足,建材、黄金等和矿山行业,几乎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

1.2年代久远,更新速度滞后

国终标准检索表明不论国际标准还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非煤矿山标准的修订和制定都非常及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3—5年,大部分都是2000年以后重新修订和制定的标准。就目前初步清理出的我国159项与非煤矿山安全相的国家标准来看,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79%,10年以上没有修诺的占了52%,1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26%;在532项行业标准中,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68%,10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37%,1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8%。5—10年没有修订的标准是当前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主体,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更新速度严重滞后。

1.3标准结构不合理

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等方面,太部分标准还停留在原则性的条款上,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的衡量尺度,造成了执法难度大,有法难依。目前,在金属非金属矿安全设计中,只有《采矿手册》等若干技术参考资料承担着安全设计标准化规范的任务,还没有真正的标准出台。与此同时在矿山探测、设计、监控、救援领域中电磁探测、数学模拟、无线传输、GPS、遥感、生命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屡见不鲜,但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来统一、规范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

2.构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意义

我国非煤矿由共有9万多家,近几年,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占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20%左右,事故死亡年平均增长率达9.93%,不仅如此,重特大事故还频繁发生。其重要原因就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自1998年以来国家没有专门投入资金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研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观念、方法和途径,以及合乎国情的安全生产标准构架、基本内容等基础理论不健全。同时由于非煤矿山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及采矿工艺复杂,从而造成了我国非煤矿由安全生产标准之间既存在许多交叉重叠,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及其发展规划,是标准制修订的指南,一个成熟完备的标准体系应对以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的技术发展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使在标准体系框架内制定的标准不仅能促进技术进步,还能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保障。通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为各级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企业规范安全生产和建立本质安全系统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发挥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

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路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作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指南和汇总,应以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冶金、有色、核工业、建材、黄金、地质等行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为基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作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综合反映,在建立时应遵循目的性、协调性、层次性、配套性、时空性原则。

(1)目的性。指非煤矿山开采、设计、施工、勘探、评估、测试等生产环节中与安全相关的符号、方法、规程、规范、产品规格等标准集合起来,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进步,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保护人体健康、保护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环境而服务。

(2)协调性。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内的各技术标准之间的相关质的规定方面相互一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以达到统一和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协调性不仅表现在同领域的技术标准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层次的技术标准之间。

(3)层次性。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层次关联关系,包括政府标准和非政府的自律性标准。就我国现实状况而言,政府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组成,非政府的自律标准仅有企业标准一类。

(4)配套性。指各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配套性,更多的表现在以非煤矿山生产环节为核心,将非煤矿山从开采、设计、施工勘探、评价和测试所需标准进行合理规划,确立安全生产标准与其它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

(5)时空性。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动态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层次、结构划分及标准构成都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发展,非煤矿山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整个安全生产中都需要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按照非煤矿山生产的主要环节可将标准体系划分为6个方面的标准:

①勘探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在勘探环节中需要规范的方式、方法、数据格式等,如地质勘探安全规程;②设计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设计环节中需要规范的方法,如矿山电力设计规范;③施工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施工技术方面需要规范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如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④开采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环境以及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法等标准,如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⑤评价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中所涉及的非煤矿山评价方面的标准,如非煤矿山安全评价规范;⑥测试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环境、设备、重大危险源等需要监测、检测方面的标准,如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

4.结语

建立完善、科学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大大的提高了非煤矿山的效益和生产,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同时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督管理一司.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事故分析,2007

第2篇

采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采矿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受地质条件的约束大,影响安全的自然因素较多。地下矿山主要受到顶板、水、火、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露天开采矿山主要受到滑坡、垮塌等的危害,金属矿山还受到尾矿库垮坝、溃坝等危害,液态、气态矿山主要受到井喷、可燃气体爆炸等灾害的影响。因此,矿山的各种危害比其他行业严重而且频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采矿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市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近几年矿产资源开采业发展较快,目前我市有非煤矿矿山企业742户(包括在建企业),同时,近几年每年均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据统计,20__年—20__年,我市非煤矿矿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2起,死亡78人,今年截止目前,发生事故10起,死亡10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市非煤矿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有多方面原因。但深究每一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无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安全,以至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甚至以牺牲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所以,要实现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安全生产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就是要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本,保障生命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如果不顾及人的生命健康,不顾及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安全,就根本谈不上以人为本,谈不上安全发展。而要做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关键是要加强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以制度促生产、保安全。

当前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无法可依。非煤矿矿山行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一是缺乏专门法予以调整。目前关于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主要有《矿山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法》,1992年《矿山安全法》出台后,随着非煤矿矿山行业16年的发展,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工作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急需对《矿山安全法》进行完善,《安全生产法》主要调整除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以外的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专门针对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的有关条款较少;二是对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的技术要求、法律、法规研究不够;三是在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的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等停留在定性的原则条款方面,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差,缺乏量化的技术指标;四是各行业专门安全法规、标准缺乏相互衔接。实现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法制化建设,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关系协调的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需要针对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认真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措施;将原各行业部门的安全法规、标准进行协调、归并、修订,及时变更执法主体,补充和完善新的规则和技术内容。

在法律法规暂时难以修订的情况下,要加强地方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制度建设。

一、加强地方立法。要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按照国家和省、市的工作要求,针对实际问题以及监督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工作,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形式,及时出台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在地方立法中,要注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赋予基层政府一定的行政执法权,使其权责统一,有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由于非煤矿矿山行业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因此需要对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次数,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我市非煤矿矿山企业多数处于偏远山区,路途遥远。目前,监管任务较重的区县(市)级安监部门负责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人员有近40人,每个部门平均仅有2人,有的监管十几户企业,有的监管多达几十户企业,安全生产监管难度相当大。对于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能够较市和区、县(市)政府先期予以发现,故应当最大效能地发挥基层政府即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应当做到权责统一,根据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对本辖区内非煤矿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责任,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而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缺乏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缺乏制约违法行为的有力手段,权责不统一,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因此,通过地方立法赋予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一定的行政执法权,能够及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给予有效遏制,对事故隐患及早排除,以便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推行机械通风和中深孔爆破等企业生产行为,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中毒与窒息是地下井工非煤矿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多由于开采放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通风不畅而发生。国家安监总局对此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地下矿山要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另外,爆破安全在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露天采石场实施爆破,大多以浅孔爆破、扩壶爆破等形式为主,爆破时产生飞石、噪音、冲击波及爆破振动,且易造成坍塌事故,国家和省也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适应条件的企业要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因此,通过地方立法加以规定,并规定对不实施机械通风和中深孔爆破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以便加大推行的力度,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安全现状评价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在非煤矿矿山生产运行过程中,其安全生产条件会因自然与人为、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及时发现隐患,预防事故发生,需要定期或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对其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因此,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地方立法,要求企业在采矿权权属发生变更、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或者重伤3人及以上事故时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大力贯彻和坚决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规定,按照国家、省和市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精神和要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出台操作性强的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要求,细化、量化安全生产指标和检查指标,从而规范和指导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行为。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建设,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强化政府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有法可依,才能使非煤矿矿山行业迈上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第3篇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事故分析;应对措施;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前言

国内金属矿山尤其是众多的小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好,年年因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上最高的,全国金属矿山年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稍弱于交通事故与煤矿安全事故,在在很多行业中排行第三位。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给国家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国内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引起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一 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

国内现有各种金属矿山101875个,大型的331个、中型的904个、小型的100640个。最近几年,国内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不是很好,一般体现在事故的频发、重大事故多发、伤亡很大与经济损失严重、我国金属矿山小矿比较常见、分布范围大,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较差。据统计, 2005年我国金属矿山发生伤亡事故2000余起,死亡近3000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85起,死亡300人;出现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2起,死亡24人;出现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一起,死亡70人,其矿山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见表1。

2 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内很多数矿山地质条件繁杂,容易导致重大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很重大困难。而且由于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冲击地压危险系数增大,围岩温度上升,通风排水难度加大。

(2)因为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起步不早,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不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力量欠缺、方法落后、还没有构建起健全的监控体系。特别是个体或集体中小型矿山数量较多的局面,让安全生产的监管对象多样性,监管的难度特别大。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不科学发展观和官员较差的政绩观在作祟,导致个人利益大于地方政府的长远利益,对部门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不满足安全要求的金属矿山不停产整顿,更不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关闭。

(3)数量占优势的小矿,矿山装备比较差,开采技术手段较差,采矿方法不一,安全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4)部分地区矿业秩序较乱,越界开采状况非常严重,造成很多人为的事故隐患,很多企业缺少自我约束机制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等问题。这几年出现的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均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5)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较差、相关工作人员凭主观意志与经验来工作,管理技术与手段落后。国内矿山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矿山的相关工作人员大多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文化素质通常较低,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工作技术较低,即使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率也非常低,先上岗后取证的状况特别普遍,现在安全生产培训不管工作机构数量,还是培训质量均不易保障工作需要。

(6)在矿山生产期间,尾矿库建设初期工作对自然条件不太清楚或施工质量稍微差一些;尾矿库由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尾矿工没有经过相关技术培训,没有制定恰当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没有根据设计要求或相关规定执行等因素,尾矿库工程灾害常常出现,引起了很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二我国金属矿山的安全对策措施

1 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为安全生产的最根本保障。安全归属于生产力,需要在金属矿山建立多样性的安全投入体制,就是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有机结合的投入体制,企业为安全投入的主体,需依据要求从成本里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增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国家与地方政府需鼓励金属矿山的安全设备与技术改造,社会团体与个人公益性投入也是关键方式,另外发展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体制,让安全投入的保障有多种形势与渠道。

2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矿山在安全生产期间,需分析矿山安全投资结构的联系,合理地了解预防性投入和事后整改投入的联系,特别要分析矿山安全的“减损效益”与矿山安全的增值效益之间的联系,用安全经济学观念指导矿山安全生产系统的提升。矿山企业当在生产期间借鉴国内外经验,引进优良的科学技术,增大优良科学技术研究区域的投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像:研究构建GPS和GIS结合的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监测体系。矿山安全牵涉到隐患的监控、诱因分析、评估、救灾等多个方面,各个过程与环节均与空间的地理要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像灾害出现的时空分布、强度和频度、灾情评价等。GPS技术因为其高精度、全天候和连续观测能力能够对矿山多种安全隐患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给矿山提供三维立体空间可视化管理体系。管理者能够应用GIS提供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能够构建多种层次与范围的灾害监测平台,优良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矿山作出监测与预警。

3加强立法工作

法律手段为让大家知道“必须怎样做”,重点解决效力与公正问题,为强制性措施。健全与完善安全生产立法为科学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监管的根本性工作。参考国内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状况,以《安全生产法》为依据,完全借鉴工业化国家的相关经验,对于国内金属矿山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金属矿山的法规体系框架,拟制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立法计划;在处理现有法规的条件下,弄清楚轻重缓急,增快新法规的起草工作。拟定出一系列禁止性规范与限制性规范,有关的权利与义务,让其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4完善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在职业安全与健康事务中,充分利用其中立、客观的特点,扮演中间人的角色,负责绝大部分技术性强的认证、评估、检测、鉴定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咨询和培训。如挪威船级社和英国劳氏船级社等世界知名的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咨询、认证,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我国安全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有关法规还不健全,缺乏约束力,中介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数量都达不到要求。特别是针对我国中小型矿山居多、技术手段落后,采矿方法不规范,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完善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使每个矿山都有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咨询和培训,从而提高我国各中小型矿山的技术水平。

5 完善监管体制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监管工作机制,实行安全等级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综合评价,划分安全等级,实施分类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管队伍,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监管队伍是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的重要保障。(1)对从事安全监管业务工作的人员实行全国性的资格认可制度,确保从事安全监管的业务人员具备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拥有合理知识结构; (2)在岗培训工作制度化,对安全监管人员应规定每年轮训、业务交流的时间和内容。内容务实并及时更新,以保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时得到更新,为监管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3)建立矿山安全监督执法队伍,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像台湾的危险津贴),鼓励监管人员深入矿山一线。拥有一个稳定的机构和一批数量相当的监管人员才能使监管工作稳定、深入、持续、有效地进行。

【结语】:

国内的金属矿矿山非常多、分布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当关键的位置,安全事故频发。因此井下作业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定期维护和保养井下的设备,坚持强调井下作业的严重性和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借鉴与引进工业化国家优良的技术、经验,构建先进、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国内矿山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才可以获得有效的改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启明.金属矿山安全形势、问题及对策.金属矿山, 2005(10).

第4篇

关键词:露天矿场;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一、露天矿山作业环境特点及其安全隐患

所谓作业环境是指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工作条件和机器设备正常运转的所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总和。具体到露天矿山作业环境,其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矿山作业生产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等物质、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及生产技术引起的安全事故等。

1.边坡稳定性引起的安全隐患

由于露天矿山开采的特殊性,往往在开采挖掘后会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边坡。这些边坡的高度一般为100~300m,有的大型露天矿山甚至能够达到800m以上[1]。边坡越高,边坡上下部分的岩层地质差异也就越大,由于缺少周围岩石围压的作用,其稳定性将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较高的边坡使得在空气中的岩层增多,这些的岩层在风吹日晒雨淋和打孔爆破作业影响下变得疏松,很容易发生滑坡坍塌安全事故。此外,很多露天矿山对于边坡的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采取超负荷挖采作业甚至进行底部掏空挖采作业,这进一步加剧了边坡出现滑坡坍塌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有害物质和噪声的影响

露天矿山在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爆破作业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噪音。虽然这些有害物质和噪音对机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对现场作业人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和噪音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违反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降低矿山开采的作业效率。

3.爆破作业引起的安全隐患

在露天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会经常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作业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引起岩石坍塌飞溅,对周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倘若出现瞎炮的情况,更是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落后的爆破作业方式也增加了爆破次数,爆破后产生较高的岩石大块率,增大了二次爆破几率。此外炸药在存储、运输和爆破点火过程中都可能由于安全意识欠缺或者操作不当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4.生产设备引起的安全隐患

矿场作业的现场都具备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如输送机、破碎机等,缺少安全措施或者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人为疏忽等情况下都极可能发生机械事故。现场所用的高压电缆破损老化、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意外和雷雨天气也都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此外,露天矿场现场作业车辆管理不当,人矿混载,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也会引起车辆伤害事故。

5.高处作业及坠物引起的安全隐患

露天矿场作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会在高处进行采装和排土作业,操作错误、生产管理不当就极易引起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岩土堆放过高、未及时清理边坡浮土引起岩石滚落造成伤害。排土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堤、指挥人员指挥不当等也可能引起卸料时车辆坠落。

二、我国目前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1.老员工缺少理论知识,新员工缺少现场经验

一些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老员工处理过很多矿场安全事故,具备丰富的现场经验。但是这些老员工文化程度较低,对露天矿山的安全管理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安全管理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教训上。在面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时并不能提出高效率的解决方案,缺乏超前意识、没有发展理念,不适合发展中的现代安全技术管理要求。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员工虽然具备了充足的知识理论体系,但在面对具体的安全隐患时缺少经验指导,不能将理论知识成熟地运用到实际的现场条件中去。

2.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安全管理工作并不能直接明显地给矿场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不少企业都对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人员安排上,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往往并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工作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日常的常规安全注意事项,并没有实现矿山安全专业化的管理。同时露天矿山的作业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作业人员流动频繁,且很多企业缺少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演习,现场工作人员的纪律性差、盲目冒险作业,安全生产意识及防范意识都有待提高。

3.开采技术落后引起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多

国内很多露天矿山都是小规模地进行生产,缺少整体的生产规划,并且普遍采用传统的火雷管引爆、浅眼括壶爆破、人工手持式凿岩机穿孔作业方式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不符合自上而下进行台阶式安全生产方式的要求,增大了打眼、装药放炮、浮石清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此外,落后的工艺技术造成爆破作业次数增加,爆破效率降低,爆破后高比例的大块矿石使得二次爆破频繁且形成罩岩、空洞等安全事故隐患,极易发生滑坡坍塌、高处坠物等安全事故。

4.安全监督管理乏力、整改落实不到位

露天矿山点多面广,所在地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监管工作人员无法深入每一个露天矿山现场的生产一线,且现场安全基础条件差、发生事故救援不便。同时当地安全监管人员缺少专业的露天矿山安全管理知识,不能正确识别矿山现场的每一个细微安全隐患,无法对安全隐患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导致对矿山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乏力。在发现安全隐患后监管人员也没有做到及时地对相应企业进行回访,而矿山现场安全意识的不足也致使对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三、露天矿山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作为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安全投入必须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切实满足矿山实际安全生产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确保露天矿山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及发生安全事故后具备足够的应急救助能力。企业在财务预算时应在正本中列支相应的安全生产资金,并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资金全部用于矿山安全相关项目。此外,国家和当地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露天矿山安全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构建社会保障机制系统,将露天矿山安全投入落实到实处。

2.对矿山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绝大多数矿山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避免许多矿山安全生产隐患。对于矿山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一方面能够增加经验丰富老员工的安全理论知识,构建安全生产系统知识,同时也能加强新老员工之间的沟通,向新职员传授生产中的安全经验和教训。而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既可以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也可以是诸如瓦斯监测、矿车操作、紧急情况救助措施等典型问题。此外,在安全培训技术后可以对培训人员进行安全职业技能考核,并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3.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难题

目前我国的露天矿山开采技术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露天矿山的发展且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矿山企业应当吸收国内外的先进开采技术,加大生产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改善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此外,国家和当地相关部门应当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露天矿山的生产技术研究进行扶持和引导,充分调动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来进行生产技术难题攻关。

四、总结

作为一个资源大国,我国的露天矿山资源非常丰富,矿山生产的安全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露天矿山作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边坡滑坡坍塌、粉尘污染、高处坠物等安全事故隐患,针对露天矿山作业环境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非常有必要。对露天矿山的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增加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更需要从生产技术上根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再配合国家和地方监督扶持,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确保露天矿山安全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曾梦阳.矿山作业环境与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3,1:266

第5篇

关键词:瓦斯事故;矿山安全;挑战

一、矿山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和矿山安全事故的严重性

据统计我国所有煤矿都是瓦斯矿井,在657处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310处,占矿井总数的47%;93%的国有煤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2001年瓦斯爆炸事故667起,死亡2446人,分别占工矿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5.8%和19.5%;大中型煤矿瓦斯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绝大多数以瓦斯事故为主。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在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当时死亡1549人,致残246人。另外 ,矿 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尘、煤尘还会导致矿工患尘肺病,即煤肺、矽肺和煤矽肺病,而且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尘肺病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为止,我国煤矿职工患尘肺病累计19.5万人,占全国尘肺总人数的46.5%,且以每年40005000人左·右的规模在增长。上述数字还未包括危害和事故更为严重的乡镇煤矿和地方煤矿。每年因矽肺病而死亡的矿工多达2000-3000人左右。

二、矿山安全计量的特点

由于煤矿等矿山井工开采作业环境就处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有效控制其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以外,才能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监测和控制灾害浓度并针对不同浓度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是防治灾害的主要措施。按《计量法》的要求,《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通风、瓦斯、煤尘和通风安全监控”等作了详细和定量的规定,即生产矿井的风量应按采煤、掘进、铜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量,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应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以及温度,每人供风量必须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的沼气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井下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不同,最高允许浓度不同,其中总粉尘浓度不得超过2mg/m3至l0m g/m3,呼吸性粉尘浓度不得超过0.3mg/m3至3.5mg/m3;使用在煤矿井下的监测仪器和监测系统,除要求量值准确可靠外,还要求其具有完全符合GB3836标准要求的电气防爆性能要求等。

要实施这些强制性的规定,必须凭借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的工作计量器具来监测矿并气流中的甲烷浓度、供风量和粉尘浓度等。如果这些计量器具测量结果不准确,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跟不上,容易发生恶性事故,难以保障安全生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矿山安全计量工作的目的就是确保检测井下甲烷浓度、供风量和粉尘浓度等计量器具的准确、有效和统一。因此,矿山安全计量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与安全息息相关。只有加强矿山安全计量

工作,才能为矿山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健康发挥基本保障作用。

计量工作提供技术基础。

三 、矿山安全计量工作现状及存在

问题由于矿山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和矿山安全计量的特点,国家历来比较重视。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7月以技监局量发「1992]337号文批准成立了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以下简称矿山站)。这样,矿山站就成为授权承担全国范围内涉及矿山作业安全的矿用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任务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矿山站自成立以来,在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下,应用矿山站保存的甲烷、粉尘和风速三大类行业最高计量标准,积极开展工作,相继在全国建立矿山安全计量分站1个、地方站25个、企业最高计量标准20多个、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计量标准89个,并对计量标准进行了周期检定,主办了17期1000多人次的矿山安全计量检定员培训,组织和参加制定12项国家或行业计量检定规程,初步建立了基本覆盖我国主要产煤区和相应生产企业的量值传递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为矿山安全生产和监察提供了计量技术保障。

到目前为此,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虽然基本建立了矿山安全计量监督管理体系和量值传递及溯源体系,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 矿山安全计量监督被削弱,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率很低。

我国煤矿等矿山分布区域较广、数量多、交通不便、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法制计量观念淡漠、安全计量器具送检的积极性不高。而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国家的机构改革,原煤炭部和原国家煤炭工业局相继被撤消,目前没有明确矿山安全计量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造成计量行政监督管理和矿山安全计量体系运行困难,矿山安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率很低,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95%以上的要求,煤矿和其他矿山生产中使用的甲烷测定仪等安全计量器具量值准确性得不到保证,存在事故隐患,严重影响矿山安全生产。

2) 部分检定机构和计量标准考核

缺乏专业技术审查,导致专业素质差的人员和管理不到位的检定机构从事检定工作,难以为矿山安全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国家质监局制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对专业站和专业标准考核都有严格的规定。实际上,一些地方专业计量站和专业计量标准考核时忽视了专业考核,甚至未经专业技术考核直接建立计量站,影响了行业的计量监督管理和量值传递。

这些计量检定机构由于未进行专业考核,矿山安全计量专业知识不够,对检定规程理解有误,有些甚至采用已作废的检定规程,检定项目不全,检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给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仍发检定合格证书,为矿山安全留下了严重隐患。如西南地区某计量检定机构未经专业考核,由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直接考核授权。最近检查发现,该机构计量标准配套设备不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检定人员操作不熟练。

四、矿山安全计量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矿山安全计量监督,提高安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是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的行政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成立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近段时间,为了保障矿山安全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有效,且具有法律效力,完善矿山安全监督监察技术保障体系,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矿山安全计量工作纳人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并加强对矿山安全计量的业务指导,发挥其技术支撑作用。随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大计量器具检定和校准工作的监察力度,计量器具检定的监察纳入日常安全监察工作中,甲烷检测仪等安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率将大幅度提高。

(2) 加强矿山安全计量体系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确保矿山安全计量工作质量。

第6篇

关键词:探矿坑道;不安全因素;措施

1 概述

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区的勘查工作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而经过前期的各种工作手段验证,发现矿区矿体具有规模小、垂向深、形态多样的特点,其复杂程度为第Ⅱ~Ⅲ勘探类型[1]。因此,矿区资源量的增加相对更多依赖探矿工程,特别是坑探工程的投入。因此,确定目前本区勘查主要以坑探为主。坑道勘探工序包括穿孔、爆破、铲装、运输、防排水、通风等,因此,在坑道探矿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可能导致矿山伤亡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勘查危险源、采取防范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当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探矿工程实施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可以威胁人身安全、财产损失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即矿山危险源。矿山危险源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其本身含有的能量较高,一旦引发事故,大多数造成的伤害比较严重,而且在同一个作业场所存在有多种危险源。本论文对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并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坑探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不安全因素;(2)各种器材、设备装置的老旧落后所引起的不安全因素;(3)自然因素形成的灾害;(4)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有害因素。

3 原因分析

(1)坑探设计的不合理可能形成矿山地压、危险岩(矿)体等,阳山金矿矿山的主要井巷工程有平巷、天井、盲斜井、各种硐室等[2]。这些井巷多数既用于探矿运输又用于行人。与此相关,若井巷开挖不合理或支护与维护不善,或未按要求对危险区域进行支护或未执行顶板管理制度,将会遭到破坏,既影响正常探矿工作,又不能排除危险的岩(矿)体引发片帮冒顶,伤害作业人员的可能。

(2)坑探器材、设备老旧落后多造成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等一系列危险因素。爆破是矿山生产的主要工序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将广泛利用炸药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掘进井巷。爆破器材在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如违章操作,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甚至引起CO、SO2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中毒窒息[3]。爆破材料是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危险因素,爆破安全问题是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掘进过程中的各种生产机械设备保养或使用不当,不但会引起设备损坏,影响掘进速度,还会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3)自然灾害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危险因素多为雷击、恶劣天气、水灾、地震等。研究区矿体顶板裂隙发育,富水性差,在矿山施工过程中随工程深度的加深,顶部第四系残坡积孔隙水可经过裂隙渗漏到矿坑堆积影响排水[4],地表水沿陷落带或移动带进入井下,可能导致矿井水灾的发生,影响作业,甚至造成事故。

(4)矿区本身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区内岩石较破碎,且岩石多为灰岩,受风化剥蚀作用,节理发育,极有可能在暴雨或冰冻情况下,发生岩崩或形成一堆堆滚石[5]。因此,山坡滚石和岩崩的发生不仅会对矿山建设、矿区的钻探、坑探施工进展产生影响,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会堆积各种废石、废土堆等固体废物,这些废石和剥离废土的堆置占用、破坏土地,严重会导致废石滑动塌方;且矿区中Hg、As、Sb、Pb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较高[6],废石堆受到雨水冲淋,溶出微量元素、有害重金属的量将直接导致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4 对策研究

4.1 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的生产责任制。制定各类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如矿山安全检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培训、事故预防制度、事故处理条理制度、各设备的安全检查制度等;制定并完善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7]。

(2)沿用最新的技术、配置新的设备及学习新的工艺,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井下工作人员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

(3)严加监管特殊区域、危险岗位和具有危险信号的设

备。

4.2 安全技术措施

(1)坑探工程应严格按照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

(2)要不定期的对影响坑探工程安全施工的各类器材、设施、设备、材料、工具等进行检查、修理、更新。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防护工作――矿尘防护、有毒物质防护、火灾防御、易爆物品防护、雷电防御、水灾、坍塌、雪崩的防护等安全工作。

(4)注意及时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性质特征

进行有效支护,注意边坡的稳固性和及时排水,在进行施工活动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根据井巷穿过的矿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加强井巷维护。并加强环境地质的调查,调查并总结研究区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掌握区内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性。

5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勘探过程中潜在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险性因素进行的详细的分析,认为探矿过程中主要存在冒顶片帮、冲击地压危险、水电气危险、边坡失稳、弃渣诱发坡面泥石流、尾矿矿堆有害元素流失、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对策措施。建议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安全的设备以及设计合理的探矿方案,尽可能增强施工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减少并铲除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不安全因素。

设计建议在矿山探矿过程中,应对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触发条件进行排序,分清主次关系和轻重缓急,派专人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格控制主要触发条件。同时对其他非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次要触发条件也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可以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付友山,刘斌,郭海龙.阳山金矿探建结合项目坑内探矿方案设计安全专篇[M].沈阳:长春黄金设计院,2013,8.

[2]张复兴,侯俊富,张存旺,等.甘肃阳山超大型卡林类卡林型复合式金矿床特征[J].中国地质,2007,34(5):1062-1072.

[3]吴春俊,谢杰桥,朱斌,等.甘肃文县阳山矿带岩金普查设计报告[R].成都: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第十二支队,2013.

[4]李石桥,沈睿文,郭俊华.阳山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J].黄金地质,2005,26(1):18-21.

[5]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第十二支队.安坝矿段南部金矿普查报告[R].2007.

第7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5岁(1986年1月1日)

居住地:大庆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公 司:XX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行 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职 位:科研人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地矿

学 校:北京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曾深入过矿山规划、开采设计、矿山地质勘测、矿山生产管理等,具有组织、协调、调度、管理、安全和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熟悉并能编写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能指导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懂得团结协作,能够吃苦耐劳,思想上积极进取,敢于接受挑战。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目标地点: 大庆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项目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0/8—至今:XX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年 ]

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矿业 科研人员

1、负责对目标区进行勘察并且做出初步评估;

2、负责报告编写,勘察设计,提出建议;

3、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地质资料;

4、负责与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传达工作中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负责各矿种的研究和分析;

6、负责协助上级领导完成任务。---------------------------------------------------------------------

2008/7--2010 /7:XX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2年]

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生产准备 项目工程师

1、负责项目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2、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和指导,结合工艺需要,指导施工方按需施工;

3、负责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管理条例;

4、协调各方事务,保证沟通的顺畅;

5、负责落实各项生产指标、全面完成生产计划。

教育经历

2004/9--2008 /7 北京科技大学 地矿 本科

证 书

2007 /12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第8篇

关键词:矿山生产;结构优化;矿山岩石力学;特征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100

由于矿山生产技术的差异性,在其矿山结构资源优化的背景下也就产生了其自身独特性的资源优势。针对矿山产业特征,分析了矿山生产特点、矿山岩石力学特征等要素,通过对矿山诸多力学因素的分析确定,可以优化矿山生产的基本结构,为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良好支持。同时,鉴于国内多数矿山对岩石力学在矿山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地位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现状亟待改变,也是撰写本论文的出发点之一。

1 矿山生产特点

(1)矿山的生产年限相对较短。对于矿山生产的基本条件而言,其年限相对较短是矿山岩石力学分析中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矿山的生产年限在十几到几十年之间,这种现象与其他产业的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矿山岩石力学研究中,需要通过对其有限时间的分析,进行安全、稳定工作项目的设计,为岩石力学的合理运用提供保证,从而使矿山企业在经济效益与安全稳定运行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需要在矿山项目生产之中,运用岩石力学原理,进行岩石稳定结构与时间关系的对比分析,从而为矿山企业节约支护成本,优化结构资源提供依据[1]。

(2)矿山中各类巷道的作用。在对矿山巷道作用分析的过程中,其类型不同导致其重要性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因此,其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对一些巷道的分析与设计中,需要兼顾其结构设计的当前性及空间的足够性,通过对岩石稳定性工程项目的合理分析,对岩体应力及强度进行系统调节,在这种状态下,之后进行细微的处理,就可以完成正常的工程项目设计内容。同时,在工程项目实践的背景下,巷道围岩在力学中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比如发生巷道跨冒等问题,则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论证,调整工程项目设计内容,以充分实现巷道作用功能和稳定运行。

(3)矿山巷道更新速度快。对于矿山巷道工程项目的内容而言,矿山巷道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主要是由于在矿山生产中,伴随着新巷道的挖掘,旧巷道也就会随之销毁。致使在矿山正常生产的过程中,对巷道支付的维持费用过高,成为制约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矿山岩石力学分析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对矿山生产特点、矿山基本需求的分析,通过降低成本方法的运用,构建经济化的矿山运行模式及维持方案,有效缓解矿山岩石力学的限制性因素,为矿山结构的资源优化及矿山工程项目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2 矿山岩石力学特征

(1)矿山安全生产的隐患。在矿业开发的过程中地下开采矿石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而且今后会越来越大,如果在工程项目设计题的构建中,忽视了对岩石力学知识的专业性原理分析,以及运用岩石力学理论指导矿山生产,会为安全生产造成一定的隐患。因此,在该种背景下,就需要通过对现阶段矿山岩石力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问题的分析,通过对现场生产状况的分析,构建安全性的工程项目生产原则,并在矿山生产中及时地检查、监督和落实,充分发挥出岩石力学的生产及指导作用,杜绝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矿山经济发展的基本效益[2]。

(2)运用岩石力学进行的矿山生产。对于岩石力学基础知识而言,其贯穿于矿山基础项目建设、矿石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在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如何有效运用岩石力学专业性的指导作用,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逐渐成为矿山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例如,在凿岩爆破工程设计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对岩石类型的分析,进行炸药消耗量的确定;通过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分析,确定岩石的掏槽方式及炮眼抵抗线大小;通过对岩层状况的分析,合理布置炮眼形式及炮眼数目,从而为爆破方法以及起爆顺序的优化提供支持。

(3)矿山岩石力学知识的生产成效。第一,通过对岩石力学知识的运用,可以优化凿岩爆破设计工作,提高爆破的效率和爆破质量,改善爆堆形状和减少大块率,进而提高矿岩运输效率,加快井巷掘进速度;确定井巷支护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支架类型,大大节约支护成本;分析采场地压及其应力分布特点,指导地压控制与管理工作;开展岩体工程分类工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参数;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监测,合理边坡加固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为工程项目的结构优化和矿山岩石力学结构的合理优化提供充分保证。第二,针对矿山岩石力学特征,充分结合开采的具体情况,进行规范性、合理性的工程项目操作设计与指导,优化开采顺序提高矿石回采率,保持采矿、剥岩之间正常的超前关系或者开拓、采准、开采之间的有序顺行,从而为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的优化和资源优化提供良好支持。第三,应用岩石力学知识,完善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合理制定作业循环图表,提高施工组织水平;优化施工标准,提高工程检验、监测技术水平,避免工程隐患问题的发生,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以及工程验收标准的结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3]。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矿山特点以及矿山岩石力学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其基本内容的分析,通过岩石结构、岩石力学性能以及岩石种类的分析,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能的优化,并根据目标项目内容的构建要求,制定详细的经济管理责任体系,提出相关企业人员奋斗目标,创新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式,从而为矿山岩石力学结构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溪鸽,朱万成,魏炯等.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用于采矿工程的技术经济探讨与教学实践 [J].中国矿业,2016(01):155-160.

第9篇

2009年一季度,救护大队在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和龙矿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协助矿井做好年度反风演习工作

《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生产矿井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检验矿井反风设施工作情况。2008年12月25日、29日、31日,救护大队协助洼东煤矿、桑园煤矿、洼里煤矿成功组织进行了矿井年度反风演习工作。为保证演习工作顺利进行,大队积极与矿井联系,提前介入演习计划的编制工作,将演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统筹考虑,进一步明确救护大队在演习过程中所担负的紧急救护、各停电、停风地点瓦斯排放任务。大队内部则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措施,详细制定行动计划,将责任明确到个人。演习当日,大队与矿方领导在调度室统一指挥,中队与技术科、培训科、调度室等职能部门共同参加井下待命、瓦斯排放工作,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两个矿井的反风演习圆满结束。

二、做好春节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为全面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龙矿集团大队专门编制了“春节”安全生产措施,成立了以大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确保节日期间矿井安全。各小组根据分工,对矿井安全监护地点进行了全面检查,保证矿井节日放假后无安全隐患;在进行各项节前检查的同时,大队重点加强值班装备、物资检查,由副大队长牵头,战训科人员参加对大队值班装备、物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值班装备、物资100%完好;并加强值班人员保证了“春节”期间安全生产。

三、协助矿井春节放假期间检修工作和开工前预防性安全检查

春节期间救护大队积极参与矿井检修工作。放假期间救护大队共3队24人次,参与矿井节日期间的检修监护工作。与此同时为保证各矿节后恢复生产,龙矿集团救护大队根据春节前制定的安全措施,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开工前各主要工作地点进行了预防性安全检查,通过检查,一方面将问题及时反馈到矿井,另一方面将现场实际情况带到队部组织学习,使每一名值班人员掌握各矿安全生产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技术服务打下基础。

四、协助处理了洼东煤矿6112工作面一氧化碳气体超限现象。

2月3日洼东矿洼东煤矿6112工作面回风预角出现一氧化碳超限现象,救护大队大队长和中队领导根据矿方提供的数据和详细矿井结构图,科学调整通风结构,有效控制进风量,合理制定各种方案,并安排专人24小时现场监护,定时检测气体浓度,经过4天5夜的努力,终于将该工作面回风隅角一氧化碳浓度降到24PPM以内,达到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使矿井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五、为蓬莱市应急救援救护大队培训矿山救护队员

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救护大队2009年第一期矿山救护队员培训班3月6日正式开班,本期学员主要来自蓬莱市应急救援矿山救护大队,他们在培训期内按照《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大纲》的要求,将接受矿山救护业务基础知识、矿井生产技术、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非煤行业事故处理、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矿山救护装备与仪器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龙口市安全监察局、蓬莱市安全监察局、龙口矿业集团公司安监局有关领导出席了开班典礼。

为做好本期培训工作,大队在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员安排、学员食宿等生活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大队领导对本期培训工作高度重视,逐人听取培训教员讲课内容,指导培训重点,为保证本期培训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对辖区内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工作进行调研

龙口矿业集团救护大队本着以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救援技术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救援中心专业优势,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矿山安全生产,救护大队大队长亲自带领各类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望儿山金矿、新城金矿、青岛市安监局进行应急救援情况调研,进一步了解主要重点安全隐患和事故类型以及协议矿井对救护大队今后工作的要求及建议等情况。与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尉伟副局长及有关领导就加强应急救援培训、演练指导、签订救援协议等工作交换了意见。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表示,今年将协调市所有地下开采非煤矿山继续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协议,确保矿山企业安全生产。

第10篇

关键词:采空区;注浆填充;矿山生产

引言

矿山是一种统称,它指进行开采工业原料(如煤炭、铁、铜等工业原料)或者稀有矿石(如金、玉等)的施工场地。针对现代矿山开采工艺的需要,矿山开采一般由若干个露天开采场地、地下矿井系统和开采系统以及地面办公和调控设施等。由于现阶段的矿山开采技术还存在缺陷,无法保证开采过后的采空区充分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由于危险因素的存在,会对开采工作面及对应地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冒顶、突水、塌陷等工程事故[1]。因此,必须积极应用先进的治理工艺技术,对采空区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保证施工及生产安全。注浆充填是较成熟的采空区治理工艺,由于其治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工程造价小等特点,在矿山开采采空区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2]。

1 矿山生产中的问题

1.1 生产系统不健全

现代矿山生产要求,完整的生产系统应当包括运输、通风、压气和供水等设施。只有满足上述各部件设施的要求,才能保证回采工作正常进行。特别注意的是应当充分保证系统中各个设备组件的安全,这样才能实现生产的正常化以及实现长期的安全生产。但是,由于当时生产水平的限制、管理机制的不科学以及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够等原因,起初在进行工业生产设计时,没有建设完整的维持矿山安全生产的主系统。有些企业虽然安全生产系统较为完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实时维护工作足够重视,这对矿山开采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3]。

1.2 缺乏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矿山开采的迅猛发展,相关的生产技术及工艺也得到了快速提高。但是现有的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少之又少。上述问题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和一些国营企业中尤其突出,有些企业甚至由于专业人员不足,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而由于管理人才的不足又使得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难免存在漏洞,而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很难保证得到及时科学的处理。正是由于专业人员的不足,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及事前应对措施很难保证合理科学的规划安排,由此大大降低了采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

1.3 安全管理薄弱

通过对以往的生产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在进行矿山生产时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人员大意或者基本生产技术的缺失,同时安全管理环节的疏忽以及缺乏科学性也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虽然当今我国的矿山生产技术及工艺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安全管理环节的薄弱依然使得我国矿山生产蒙受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1.4 生产工序繁杂

地下采矿生产作业是一种相对较复杂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外在因素影响,当遇到复杂的或者较差的地质条件时,极大的增加了生产的困难程度,给生产增加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生产工序的复杂、生产环境的恶劣及不确定性,在进行井下作业时,操作稍有不当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产生的有害气体或者粉尘对生产人员及生产本身也会带来不利影响[4]。

2 采空区特点

依据开采工程的特点,如采空区上部特点,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等,采空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1)采空区附近的围岩稳定性较低。由于受到开采生产的影响,采场周围的围岩受到严重的扰动,从而极大降低了围岩稳定性,一般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会产生破碎带、裂隙带和下沉带。

(2)对采空区难以进行精确分析。由于采区工程地质资料有限,对于上覆岩层的地层特点、含水特点等不能实现精细测定,从而影响了采空区的分析精度。

(3)对地表安全造成影响。在采矿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空区的影响,导致上覆岩层下沉,最终影响地表地层稳定,最终对地表建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对当地环境以及矿区带来安全隐患。

3 注浆充填工艺

在进行注浆充填进行采空区治理时,首先应当对需治理区域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查,把握地质特点及破坏程度,为注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1 选择钻孔位置

在进行钻孔位置选择时,需要考虑两种因素:一是应尽量靠近治理区域;二是为注浆治理留有足够空间。同时应该考虑施工安全需求,如选择地点应有利于工作通风以及浆液排出等。

3.2 注浆前的准备工作

该项工作对于注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当对所需的设备仪器进行全面的检修测试,如对工程车辆、钢绳、注浆泵等进行检修,同时对道路、水路、电路等进行安全排查,充分保证施工中工作人员安全及器械的正常运转。此外,应当做好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保证能够科学及时的应对突发事件。

3.3 钻孔施工

应当根据地质特点及注浆治理要求进行钻机参数、位置的选择。根据以前的注浆施工特点,一般在栽管5~7天后抗压力一般可以到3kg/cm2,此时可以认为满足注浆要求,可以进行注浆。在进行注浆时,应当充分考虑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当注浆环境温度过低时,应当采取延长凝固时间、添加速凝剂等措施保障注浆凝固质量。在进行注浆作业时,应当保证注浆孔时刻通畅,同时应当避免发生掉块现象发生。

在钻探注浆进行采空区治理的同时,应当按照工作规程检测钻孔和注浆的质量。其检测标准包括:第一,当阶段性注浆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对治理区域进行钻孔检测,检查顶部的浆液是否存在裂缝现象,如果出现,则会严重影响注浆治理质量,应当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如进行补浆等,保证注浆质量;第二,检测浆液的力学特性,应当对每次使用的浆液进行力学实验,从而指导现场配浆,保证浆液能够充分发挥相应的效用;第三,保证钻孔质量,钻孔角度偏差、方位角偏差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第四,封堵墙的抗压能力应当不小于22MPa。

4 结束语

文章系统分析了当今矿山开采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分析采空区围岩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应用注浆填充法进行采空区治理的工艺方法,对采空区治理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和工程价值。

参考文献

[l]郭广礼,邓喀中.采动破裂岩体地基注浆加固及其检测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29(3):293-96.

[2]刘庆顺,苏林祥.注浆充填技术在处理大巷冒顶区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05(5):18-19.

第1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1 加强煤矿的安全检查工作

通过煤矿安全监察发现,国有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相对比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总体来说,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但这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煤矿安全装备水平整体普遍较低,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难以适应现在安全新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地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较原始的。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相关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在职工素质方面,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就煤矿安全来说,煤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考核,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能否从思想上真正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其它一切工作的首位的问题。每个人已认识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不牢固。道理很明显,每个人一出生到懂事后就想安康长寿,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能需要。怎样才算真正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呢?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想到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要树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巩固“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环境。

3 强化工人的技能培训,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素质

现阶段煤矿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工人素质低,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国有煤矿现有全民合同工、农民轮换工和副业工进行一次文化考试,达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全民合同工要进行文化知识补习,农民轮换工按合同,期满的予以辞退,未满期的,必须补习文化知识并辞退各类副业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必须按工种分期分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脱产安全技术培训,以提高国有煤矿作业工人的素质。乡镇和个体煤矿的作业工人流动性大,人员成分复杂。因此,该部分作业工人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否则不许上岗作业。政府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对此要从严管理,发现未经培训或不符合培训规定的工人上岗作业,要对煤矿经营者或个体矿主从严处罚。在抓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数字矿山;系统构架

前言

尽管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矿山系统应用软件,但是好多软件只考虑单一要素。很容易忽略工广、铁路、河流等地面组成因素;更严重的是忽视巷道、硐室、煤岩体、断层、陷落柱、水患、瓦斯、采动影响等井下组成因素[1]。国内,矿井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基本都能实现瓦斯监控系统时实上传联网和计算机辅助地测绘图。可是中国矿山在勘探、规划、生产管理等过程控制信息领域明显落后于国外开采技术先进的地域。我国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不但没有统筹战略资源分配和应用,更没有研发出一套成熟、稳定、资源量大的矿山应用系统。

在这种背景下,青东矿联合山东蓝光软件公司在蓝光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大量的矿山信息资源,开发研究出矿山数字化系统,并有效的应用于青东矿,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系统建设

1.1 系统设计特色

(1)系统关联性:运用先进的矿山数字信息平台,包含CAD、GIS和三维可视化等多种功能模块。使得系和数据计算绘图模块设置多级别安全保障,严格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2)智能专业性:本系统可以为地测、采矿、通风、机电等提供专业的设计、计算、绘图和数据处理分析功能。(3)先进实用性:选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汇总分析技术和服务于整个矿区的数字化统筹理念,基于独特的计算机矿图绘制技术、空间模型分析、空间数据库,运用采矿专业的计算模块、决策支持技术和相关算法,能给出采矿所需的具体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指导[2]。(4)简单易维护性:系统简单易装,操作方便,且系统配置和权限管理容易操作,并配备全面易懂的操作说明和注释。(5)完整可靠性:系统设置多级管理权限,采用倒金字塔式严谨权限分配制。对空间数据库、数据传输。

1.2 系统涵盖内容[3]

图1 数字矿山系统主要内容

2 数字矿山系统应用分析

2.1 系统应用情况

2007年6月青东矿开建,7#、8#煤是主采煤层。但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工作面回采的断层多且影响大,煤层赋存不稳定。为了提升矿井建设的综合水平,突出打造绿色矿山的理念,青东矿协同山东蓝光软件公司在对矿山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基于蓝光数字化平台,研发出青东矿数字矿山系统,并与2011年1月开始逐步应用于青东矿726、728、1041综采工作面和828综放工作面。

2.2 应用效果分析

(1)该系统减少了反复修改的繁杂劳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给出的数据和决策更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4]。(2)减少了采取设计这方面的投入;同时也能对保护煤柱、开采沉陷等做出准确的预算并给出决策支持。(3)该系统中的通防监控子系统能够很好的实现调风控风计算并给出技术决策,实现自动按需通风。(4)使用机电管理信息数控系统,半小时就可以完成电网改造和整合计算,成本低、效率高、安全可靠。(5)该数字化矿山系统能对井下的各生产环节进行监测监控,并凭借井上井下光纤数据环网将数据传输至调度中心。能及时发现运行系统中出现的事故和影响因素,给出解决方案,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6)对瓦斯实时动态监控,有效的防止了瓦斯超限问题,有力的保障了回采面和掘进头的安全生产。

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计算

(1)与人工计算相比,电量每年就可以节省电力18%左右,并降低事故和生产制约因素对矿井正常生产的影响,每年可以节省成本和创收共计2425.2万元。(2)减少大量的重复工作和采掘工程图纸的设计、出图、修改和填图等诸多细琐工作,可节省人力工资45万元。由于该系统大大缩短了建设新采区的工作量和周期,明显减小了采区接替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每年将新增经济效益8000万元。(3)运用系统中的地质地测信息数据库,可智能绘制各种地质和测量图,节省了大量的工作量和人力成本120万元。(4)机电管理信息数控平台,只要半小时就可以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和整合,而以往却要花费6天的时间才可以基本完成,由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估算创收1120万元。

根据以上的统计计算分析,可知青东矿数字化矿山系统可以节省成本和创造经济效益合计:2425.2+8045+120+1120=11770.2(万)。

3.2 社会效益分析

青东煤矿数字矿山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在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了矿井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有力的保障了采区设计的合理可靠、电网的监控和整合、通防的有效监测监控。实现了矿井从设计到投产的四维空间信息的透明化数控管理;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一套安全、准确、可靠的智能化保障体系。

4 结束语

青东矿形成了包括地面和井下的关联要素在内的时空四维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5],实现了矿井生产的机械化、通防监测的智能化、机电管理的自动化、煤矿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等,为青东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类似矿井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慧慧,李模其.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矿山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2010,26(3):42-44.

[2]僧德文,李仲学,等.数字矿山系统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金属矿山,2005(12):47-50.

[3]王志杰,汪云甲,伏永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矿山三维建模、显示及漫游系统[J].测绘工程,2006,15(1):44-47.

[4]张峰.基于skyline的矿山三维电子沙盘研究[J].国土资源摇感,2010,87(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