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创新案例

公共管理创新案例

时间:2023-07-20 16:3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创新案例

第1篇

一、公共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

全球化和区域化程度提高的需求。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国际新区域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活动更加频繁,原有封闭的国家民族区域形态被打破,开始向区域化模式转变。这种转变也增加爆发国际间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几率。国际间区域公共管理问题非某一国家能独立解决,而需要跨国相互合作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反恐、环保都需要国家之间相互合作才能解决。除此之外,全球化和区域化程度的提高也是相邻国家的联系程度也加强,相互依赖程度增强,因此难以避免引发各种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的阻碍

1.行政区域意识的影响。我国的历史背景丰富,我国的制度也与其它国家不同,我国的行政区域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各个级别的政府都不远放弃对本区的独立经济管理权利,因此各级政府受“利益权利”驱使而自觉制定具有地方保护特点的政策,不同区域内的政府更多地出于竞争状态,而不是合作的状态。行政区域意识像“柏林墙”一样,阻碍了区域之间的联系,而最终导致区域公共管理制度难以创新。2.利益群体的阻碍。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犹如改革,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会影响既得利益群体的强烈的阻碍。区域政府本身对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政府的主观意愿上就不愿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维持原有的制度还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因此,在创新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矛盾。尤其在当前缺乏明确的补偿机制下,政府害怕合作而损害了原有的利益。因此,政府通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愿合作,阻碍了制度的创新。3.法律保障制度缺乏。创新并非凭空创新,而是建立创新在已有的制度的基础上的创新,一旦创新的制度内容和已有的制度内容产生冲突,必然会影响创新制度的进程。当前我国没有关于区域公共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之间的合作行为不是依据法律法规,而是根据领导者的个人意愿,政府之间的合作也较为随意,在这种环境下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很难有创新的空间。

三、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对策

1.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创新。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是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改变的基础,在国家间经济交流和合作加强的同时,区域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理念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理念中的科学管理理念,突破落后的管理理念的束缚,并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根据时展的需要,专项的行政理念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共同合作管理理念才符合时展需求;除此之外,还要改变公共管理权限集中的状况,区域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应该在明确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两者交流和合作,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分散管理机制。2.加强法制建设。法制化是区域公共管制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这是由我国社会改革的国情决定的。用法律来规范各个区域政府的责任范围和权力使用范围,公共区域管理制度才能逐步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有效的保障了区域间政府的合作。而且从大量国外公共管理实践研究中可以发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法制化提高了区域管理政策的权威性,保证和政府合作的持续性。因此,我国各级人民各级政府要加快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制度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3.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在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内容中,完善的区域公共管理的政策是重要的保证。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定相关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都不多,这给区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而且,传统的区域管理政策具有偏向国内的内向型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首先,实施相关的区域功能性政策。主要包括三分方面。①区域环保政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提高,环保政策也应该受到区域政府的重视;②适时调整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国内市场的科学合理发展,减少政府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可以有效的调节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降低区域之间的差距。其次,按照一体化原则去协调、落实各项政策。一体化原则是指各个区域间政府或国际间政府在协调的基础上制定、调整或者执行国家政策,可减少不同管理机制带来的问题。在国际上有较多成功的一体化政策案例。政策一体化可以促进区域管理政策的完善、提高规章制度的协调性以区域间管理政策的配合程度,从而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利益。

四、结语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只有通过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才能解决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在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时,要从创新管理理念入手,抛弃落后的管理理念,继承科学的管理理念,用法律手段作为创新的保障,不断的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才能真正做到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范濡源 单位:哈尔滨巿福彩发行中心

第2篇

一、合理控制政府行政支出的必要性

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主要强调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的力量“无所不能”,可以包揽一切公共事务。但计划经济国家的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市场调节为主的活动中,成本是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耗费。为了确保生产经营能够持续下去,收益必须大于成本。但在政府调节为主的活动中,成本来自税收和其他非市场资源,经济核算机制失效。并且,“经济的发展对行政管理成本具有正的影响”。[1]在非市场收益与成本支付不一致的情况下,即使政治上有效,在经济上也是失效的。

更为重要的是,成本与收益的脱节,会驱使政府追求一些自利目标。比如,政府会总是努力获取更多的预算。在市场调节为主的活动中,成果大小主要根据利润来评价。但在政府调节为主的活动中,由于没有这种评价标准,所以预算大小就成为内在性指标。这样,预算越多越好,增加预算的努力比减少预算的行为在政府中会得到更多的赞赏。而要增加预算,就需要不断地增加能够消化预算的“项目”。这种“项目”,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非常必要的,甚至是很不必要的,或者是新增的机构以及编制,或者是所谓的“政绩”工程。这些名目繁多的支出,最后都归结为政府行政支出。

二、公共管理创新思路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市场的力量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避免政府的失败。应当改变过去只注重开发政府职能的做法,尽量在公共事务中引入市场机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各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方式都在进行着重大的变革。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变革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公共组织的激活,使政府能够具有像企业一样的活力、效益与效率。应该说,这种方式对于控制财政行政支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以及打破行政垄断等具有积极作用。当然,这种方式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片面市场化,从而产生不良后果。比如如果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过份倚重市场机制的倾向,片面强调政府的“退出”,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职能缺位,就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从而产生不和谐问题。所以,有必要将引入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到位结合起来,进行公共管理的创新,引入新公共服务理论,[2]以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进行公共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在如何进行公共管理创新方面,张伟教授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认为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采纳和应用。

一是树立有限政府有效服务的执政理念。其一,逐步形成政府边界有限的执政理念。应合理明确政府的权利边界,建立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精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实现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保证其认真履行份内职责。其二,逐步形成政府服务至上的执政理念。服务型政府要求摒弃传统的官僚制式的社会管制型政府理念,树立政府部门与社会部门携手合作的社会治理理念。为此,各级政府应在合理界定自身职能的基础上,做到“有进有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其三,逐步形成服务决策科学民主的执政理念。要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服务决策同专家论证、民众建言结合起来,建立专家论证和中介机构咨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拓宽民众建言采集渠道,大力推进服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减少失误和利益纠纷。

二是调整权利结构,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当改变过去中央对地方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鼓励各地根据本地情况,在机构设置、经济发展、区域治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强化中央政府在全局性公共事务权威性的同时,尊重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利益,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关系,赋予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供给权,调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能力。在目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虽然在宪法等法律中有所规定,但颇为模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更多是通过政策甚至是一事一议的“讨价还价”来调整的。这势必影响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对于一些缺乏“讨价还价”资格的地方政府也很不公平,应当通过明确的法律予以规范。

三是逐步消除行政垄断,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其一,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反垄断机构,来识别、查处、监督行政垄断。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设立一个直属于国务院的具有准司法性质的专职反垄断工作机构,这样就有利于确保该机构的独立性。为了树立该机构的权威性,法律应赋予其对行政垄断行为所具有的职权。其二,不断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体系。尽管中国在反垄断立法方面进展较快,但仍有相当多的垄断行为未能得到有效制止。这其中有执法不严的问题,但主要还在于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所以,要不断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以此制约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比如,提高反垄断法律法规效力层次,以法律取代部分法规;对原有的反垄断法律法规,应根据已出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修订;加重行政垄断实施主体的法律责任,实行严厉处罚制度。

四是加强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所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切实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把财力优先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特别是社会反映强烈的基础教育、健康医疗、住房等领域。当然,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但不能以此否认政府提供为主体的地位。加强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当前迫切需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五是推行部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可以通过渐进改革的方式,把一部分竞争性、经营性强的准公共物品交给社会去投资,以便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集中到提供基础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上来。政府可以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民营企业、外商企业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应当建立健全一系列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但是,政府对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对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管主要包括:一是采用特许经营权的招标形式进行进入管制;二是按照竞争性市场定价进行价格管制;三是对有关机构开展普遍服务的监管。为改变政府公共服务监管“政出多门”和“越位、缺位”的局面,成立面向所有公共服务行业的、独立的综合监管机构很有必要。由综合监管机构按照监管原则,对行业准入、服务价格、交易行为、服务质量、安全、环境、卫生等进行监管。此外还要注意利用社会监管资源,吸收多主体参与监管治理,形成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行业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权益保护、传媒和公众监督在内的现代监管体系。

六是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社会中介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经济组织。它可以独立代表各市场主体的利益,与政府沟通、谈判,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同时,社会中介组织可以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服务。一方面,政府需要向社会中介组织咨询有关的信息,听取社会中介组织的客观意见,以减少决策失误。另一方面,社会中介组织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政府无法提供的服务。另外,社会中介组织具有自我监管和监管社会的作用。一方面,社会中介组织对本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自我监管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中介组织又受政府的委托,从事专项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监督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管理绩效,也可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政府负担。

以上只是就该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该书不仅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测算,提出了对策,并且将城市环境设施投资体制作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当然,经济体制转轨的绩效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还需要作者开展后续研究,以便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更好更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31-02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来临,不仅颠覆了众多传统的行业,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政府的职能及管理形式也悄然改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既兼具管理学科的性质,又涵盖数学、计算机、统计、经济等领域,多年来一直向着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努力。电子政务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包含政府管理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两方面的内容。但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课程教学体系尚未完整,怎样重新设计电子政务的实验教学环节才能更好地促进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为我们应当努力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电子政务课程教学目标与意义

我国电子政务课程建立之初,便借鉴国外学者的教学经验,建立学校、实验室以及学生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致力于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产生“1+1>2”的良好教学效果。但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每所高校的教学虽不能一概而论,但普遍存在现实应用与教学内容不相匹配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政府以及社会对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我们要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而基本的前提,便是正确认识电子政务课程的培养目标。

1.对于学生的基本课程要求。首先,要求学生能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了解未来中国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战略,在学习探索中遵循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对实践活动有基本的正确认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再者,熟练操作电子政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明白政府门户网站的设计要求以及公共服务系统的技术特点。最后,熟悉电子政务的办公环境,紧跟政府的信息化更新速度,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从而胜任管理岗位。

2.对于教师的课程建设目标。从电子政务的设置目标入手,结合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求,思考和建设完整的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框架;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案例,与时俱进,完善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详细讲解中国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对政务管理模式的影响等;撰写课程教研论文,进行教学研究课题,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致力于打造更加优秀的师资队伍,不满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保持求知若渴的态度与学生共同进步;使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迭代更新,完善整个试验平台的建设。

3.电子政务课程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电子政务无论是理念、技术、方式还是范围,都对社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电子政务实践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将学术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城市数字化进程紧密结合。开发更加科学的实验课程和实践平台是顺应教育改革方向、满足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多层面、多环节的教学目的。利用仿真模拟训练,增强学生解决真实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电子政务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电子政务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我国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受各高校本身资源限制,差异较大。仍有部分高校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难免差强人意。

1.日常教学忽略实践的重要性。电子政务,顾名思义包括管理学和电子技术两个大的方面。目前从课程内容上来看,高校还是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仅把理论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专业素质的唯一标准,难免造成学生思想上对实践操作的忽视。另外,教材内容难以及时更新,本就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课堂照本宣科自然未能从社会公共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同学们不能直观了解电子政务的实际操作流程。

实验室的硬件水平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全国高校资源水平各异。有的高校能基本满足实践的基本需求,但还有的高校仍然处于办公自动化OA模块的原始阶段,容易导致学生因远离实践而缺乏动手能力。不少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在政府业务部门办理事务的经验,也就无从理解政府如何透过电子政务提高业务办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更加不具备胜任实际生活中管理岗位的要求。

2.教学理念僵化封闭。电子政务的学科设立之初虽然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更应该扎根于中国国情,不可生搬硬套。因为涉及范围广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较多,但不能因此便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学缺乏讨论,老师照本宣科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电子政务是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架构和流程重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各个高校内部应该极力避免形成信息孤岛,造成电子政务的模拟实践系统资源和功能都比较单一的情况。实验项目若在封闭的学科体系内运行,难以与社会真正接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电子政务课程改革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重整教学环节。电子政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功能作用、发展愿景、应用等。部分教材忽视了电子政务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时代背景的不断改变,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较为有限。与理论相对应的教学实验环节并不明确。再者,管理类学科的同学可能存在计算机方面知识欠缺的问题,不太容易上手,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操作和实践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就要加强交流,找到不足后要努力解决,提高师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同时要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可以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或者政府职员来做报告,加强学生对电子政务应用的理解。

2.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电子政务是一个较为新兴的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到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因此实践教学也应该机动灵活,与时俱进。政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研究多种授课形式。课堂应倾向于开放式、启发式、探索式,对学生重在引导而非灌输,对学生分析、判断、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起到强化作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自身实际水平去探索,打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可以举办电子政务实务知识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针对社会热难点问题举行专题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前沿发展,扩大知识面,引发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深度挖掘社会现象。

3.完善平台建设,构建实践体系。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例如构建电子政务教学实践模拟平台,购买与之相应的教学软件,不断丰富实验室内的实验仪器等,增加实践课比重。让学生在一体化的电子政务体系中能够以公众、企业、政府职员等多重角度进行实际的操作,进而增加对电子政务的感性认识。高校可以和政府谋求合作,让教室和学生能实地了解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针对其细分的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下应用软件,如办公自动化软件、信息管理软件等等,让学生真正理解政府业务流程管理和绩效改进的实际情况。

四、电子政务课程实践经验

1.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平衡。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基础的概念,但却难以有直观的切身感受。通过在高校建立的实验室或者认知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子政务的功能、作用和技术基础甚至设计理念,亲身体验以便于发现电子政务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改善。掌握好课程管理中技术操作和理论学习的比例关系,就要在教学环节中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嵌入到不同的社会情境之中。

2.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为标准。电子政务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提升其参与感。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管理学科和计算机类的技术性学科如何各占多大比重如何融合都尚未形成意见统一,这要求教学环节重新梳理分门别类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并加以筛选,体现社会管理的深刻性。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可以更好地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瓶颈,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3.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和开放性。电子政务是一个跨学科发展的学科,强调系统化是整个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部分高校的教学设计缺乏规划和系统建设,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不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所谓“系统”更是指具有大局观,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应当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实际要求出发制定培养战略。

五、结语

对于公共管理学科而言,的教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电子政务通过打造模拟的实践平台,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完善整个实验教学体系。而对电子政务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改革,能进一步促进现代实验教学的改革,深入开展实践性课程的体验,更有利于高校自身建设特色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另一方面,教师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主动参与对政府与社会实际问题的探索,提高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电子政务涵盖学科广泛跨专业的特点决定其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给教学内容的梳理和规范带来较大难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其务实的教学方式;而信息化的进程无疑要求高校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从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目标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更好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教育。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区媒体的兴起,不仅仅是传统纸媒应对危机,寻求自我转型发展的探索创新,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

关键词 社区报 媒介社区化 社会管理 创新

自2014年以来,笔者先后北上南下,对我国京津冀、晋粤沪等地区的传统纸媒单位做了一系列的调研,综合业界与学界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至少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纸媒的改变之路似乎只有两条,一条是政府买断的党报公益化,另外一条是以提供购买服务为主的媒介社区化。前者对于已经产业化了的传统媒介而言,是一种被动的危机,而后者却是一条可以主动尝试的机遇。相比较而言,前者对于传统媒体本身而言无异于扼腕断臂,而且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后者的意义或许更大于前者。

根据相关资料与调研,目前在我国能够成功运营的媒介社区化模式,主要为传统媒体与基层政府合作共同创办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不禁会担心社区媒介在运营中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主体性?一些研究者也曾就作为舶来品概念的社区报在我国10年的发展实际,质疑社区报可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但在笔者的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媒介的“操盘手”对这一问题却一直持有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在全球化政府改革与科学政府新型管理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政府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在政府职能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改变以往单一社会管理主体的模式,转为寻求多元化社会管理主体的模式,将以往自身的很多职能分化到更多的社会组织身上,在政府的领导下协同解决社会问题,这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未来媒体的工作就是把政府职能与百姓需要连接起来,以市场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非党报媒体产业的未来出路必然是转型为社会服务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政府和社区之间最强有力的平台与桥梁。只有走出藩篱、凤凰涅槃,才能在市场与营销竞争中,占领最好和最后的终端——社区家庭。所以,基于我国的媒介环境与以往社区报的实践经验,采取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模式,而且一定要保证社区报的最终话语权和管理权在基层政府手中,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回归公共服务,在他们看来,这将是中国媒介社区化最安全的模式,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于是,正如同数十年前一样,在一片纸媒将要消亡的哀叹声中,以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主的社区媒介不断出现,媒介社区化竞争浪潮,实际上已悄然到来。

本文结合笔者对我国京津冀、晋粤沪等地区的传统媒体的调研,综合相关的文献研究,以合肥地区的社区报为案例进行分析,试图解答社区媒介是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又是如何提供公共服务的,以此来思考社区媒介未来可能的发展机制。

社区报,是指服务于城市中的社区读者,强调其归属感的报纸。①自2004年以来,这种早已在欧美地区存在的媒介形态,不断被国内媒体尝试创办。在当下中国的媒介管理体系下,社区报成为了媒介社区化的主要代表。

2013年5月22日,合肥晚报报业集团旗下合肥晚报推出了安徽省第一张社区报《滨湖新闻》,开始在传媒大变革以及合肥“大建设”背景下试水社区报的探索。截至2014年7月1日,共创办了10张社区报,并且争取在年内完成15张的布局任务。通过对这10份社区报进行文本分析以及对相关人的访谈,我们发现,合肥地区社区报在实践媒介社区化的进程中,运营团队除了在新闻业务方面“创新”和“苦干”外,还积极的探索社区媒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1、深耕社区大小事,建设新型关系纸

在新媒体时代,围绕着单纯的新闻传递问题,社区报并没有时效性优势,像合肥地区已经创办的10份社区报全部是周报。而且如同前文所述,社区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政府与社区更好的连接到一起,做好平台与桥梁。所以,很多社区报经营者干脆把社区报定义为“关系纸”,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纸”。

(1)做家门口的新闻。好的社区新闻正是“当地的新闻、原创新闻、社区报记者自采新闻”②。2013年《滨湖新闻》发行之后,以“报道家门口的事”为宗旨,还开设了“邻里事”、“菜篮子”等版面,提供一些类似辖区大妈带你逛菜市场推荐当季菜谱,家庭主妇带你逛超市选择优惠产品,辖区银行的理财经理向你推荐最新的理财产品等内容。这些来自特定辖区的生活信息,虽然“小”,但对于生活在该城市社区的居民而言,却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而这种面向小区域的新闻信息是很容易被追求高发行量的传统都市报所忽视的。社区居民想关注的事情,才是社区报要重视的事情。社区报借助可以贴近生活、贴近社区的优势,拉近社区居民与社区报的距离,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关注,获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媒介社区化与传统新闻理论并不矛盾,只是强化和彰显了媒介社会功能中传播、协调和娱乐功能,弱化了社会监督的功能,更加追求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效益。

(2)做政府与社区的连心桥。社区报借助信息传递将基层政府与社区联系在一起,将社区居民联系在一起,把社区居民的心情、感情、生活与需要的服务联系在一起。社区报创办的“公民议事厅”、“市民会客厅”等,吸引社区居民来唠唠开心事、烦心事,聊聊家常事、社区事。这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为社区报提供了最有价值的社区新闻素材,将社区居民的所思所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给基层政府。与此同时,社区报将基层政府为社区建设所做的工作反馈给社区居民,帮助社区居民及时的了解相应的法规政策。社区报的这项工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开放性的社区空间,为社区和社区居民与政府之间就社区建设问题的协调与协商提供“连心桥”,实现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避免以往因为缺少交流而造成的矛盾。

(3)做社区形象建构的帮手。社区报对基层政府管理创新的探索还体现在对基层社区建设的形象建构与呈现上。社区建设的水平需要通过社区形象的建构来呈现,社区形象的建构又要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实现,然而基层社区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具有新闻价值的。社区报背后拥有传统媒体资源、专业的人力资源以及可以带来的社会资本,一方面它本身就可以参与到所在社区的形象建构与呈现之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北城新闻》从2013年12月5日开始,以美好乡村的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以及美好乡村建设前后图片对比做了4个专题,集中展现了长丰县农村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正是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报在这些版面的建构之中,让硬性的政策宣传、主题塑造,软性的走入读者心中。这种润物细无声般的形象建构,对希望能够及时宣传自己辖区内取得的成绩的基层政府而言无疑是多了一个帮手。对基层政府部门来说,和这个“帮手”合作,不同于以往在涉及宣传的时候,有被动的感觉,而是相互依存的信赖。社区报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与政府部门互动,这也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

2、培育社区参与感,建构社区共同体

社会转型期间,由血缘、宗族等组成的“熟人社会”被由社区形成的“生人社会”所代替,社会人口流动大,人际交往少,人际关系淡漠,这种状况尤其出现在一些新建设的社区之内。当下中国的社区发育程度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仅仅是一个生活区域,对社区中还要上班工作的青壮年群体尤其如此。他们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内,活动范围是同工作区域相关的,而下班之后的活动范围基本上与社区活动关联不大,多属于个人生活圈内的活动。“在个人至上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一群陌生人如何超越个体私利形成具有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的社区?”③自滕尼斯以来,这个困扰西方社区研究的核心问题也在困扰着当下中国的社区建设。

在分析合肥晚报社区报的文本,以及对社区报负责人的访谈之后,认为合肥晚报社区报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还体现在利用文化的力量,打造“纸上空间”,搭建“户外舞台”,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以此来建构社区的生活方式与社区的共同体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1)“纸上空间”与社区建构。合肥晚报社区报现已发行9份社区报,每份社区报根据社区发育程度与文化构成,制定不同的报纸定位,以此来实现社区报的办报风格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的背后,一方面体现着社区报为了适应社区文化的差异而做出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区报为了培育不同社区文化所做的努力。

“中国目前所办社区报还是‘中国特色’,行业印记明显,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过少。”④合肥晚报社区报在差异化定位的同时,招聘市民记者,吸引社区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报的内容生产之中,让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报的读者,也是社区报的作者。开放、参与、分享、互动,这是互联网时代对媒介转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与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所重合的部分。社区报定期设定相关的议题,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报纸的新闻生产之中,利用社区报形成的“纸上空间”,参与、分享、互动。

社区报打造 “纸上空间”,进行舆论引导,让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之中将社区报看成是“自己的报纸”,在这个空间之中进行着关于社区建设的交流,进而实现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完成社区共同体在社区居民想象中的建构,形成“我们的社区报,我们的社区”的观念。

(2)“户外舞台”与社区建构。打造尽可能多的户外舞台,这是基层政府部门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时候,可能想做却力不从心的地方。社区报参与到户外舞台的搭建中,可以利用市场的力量,通过吸引赞助或者投放广告等方式,获得财力支持;通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进来,解决人力问题;通过与基层政府合作,获得基础设施的支持。比如,《滨湖新闻》组织的“滨湖狂欢节”系列活动、《北城新闻》同长丰县合作举办“美好乡村请您回家看看”活动、《高新新闻》组织“高新区植树节植树活动”;《老城新闻》组织老城区桃花节相亲活动等等。

由社区报与基层政府合作共同举办或者单独承办这种社区活动,让多元化的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这本身就符合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这种开放的户外的文化活动越多,社区居民就越来越主动的走到户外,走到社区的公共空间之中,由陌生变得熟悉,逐渐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现实中面对面的交际互动,对社区居民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3、回归公共服务事业,探索公共服务模式

“公共服务社会化,不仅有政府‘放权’的过程,更有政府‘还权’的过程,把本应由社会承担的那部分公共管理职能真正交由社会来行使。”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推动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在政府职能转型期间,很多原本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社会工作,慢慢将会转移给一些有能力的社会力量。

“如果能够将一个新闻机构从这种商业化模式中解脱出来,就像美国的大学一样,成为一种社会组织而不是盈利组织,新闻还会有美好的未来。”⑥美国学界和业界掀起的关于“报纸公共服务模式”思潮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呼吁媒体向公共服务转变,而不是依旧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这股思潮对正处于媒介转型期间的中国媒体而言同样具有可借鉴之处。

在具体操作上,社区报深扎在社区,通过举办市民议事厅(珠江时报社区报)、市民会客厅(合肥晚报社区报)等类似的项目,致力于帮助政府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所需。而这些大事小情,往往又是基层百姓投诉无门、政府恰恰又无暇顾及的小问题,有些做法甚至写进了当地区街部门的年度工作报告里。

一些地区社区报的负责人想把社区报与政府的更多职能部门紧密对接,建立联动机制,比如组建基于社区和媒体联合基础上的“市民服务中心”,集中精力解决政府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社区媒体作为拥有公信力、号召力、影响力的社会组织,有能力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的整合与提供之中。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社区志愿者资源整合,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的展开,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来协调组织,而基层政府委托的社居委由于还要处理行政性事务,分身乏术,回归公共服务的社区报正好弥补这个欠缺。合肥晚报与合作街区如庐阳区、滨湖区启动了合肥晚报社区义工合晚“帮客”的志愿者组织,建立和运营着一支专业化、细分化、常态化服务的社区义工队伍,细致科学服务辖区有需要的家庭和人群,并以此为引领,将相关经验和组织架构推广到市内的其他社区,最终形成系统和规模化的合肥晚报社区义工组织,深耕社区,服务百姓。

媒介社区化是传统媒体面对媒介变革带来的碎片化、分众化现象,所采取的产业转型之路,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应对城市化布局的新举措。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社区报这种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了沟通和桥梁作用。尽管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社区媒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但我们还要看到以往实践中未曾解决的一些危机,社区媒体在完成作为媒介本身的职能的同时,更要提供社区与政府之间沟通、协商、协调的民主平台,在潜移默化之中培育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重构社区的共同体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自觉性,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协调社会力量回归社会公共服务,共同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或许,这正是中国媒介社区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陈凯:《走进美国社区报》[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14

②④宁田甜,《目前在中国,没有一份真正意义的社区报》[N].《大河报》,2013-05-20

③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

⑤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3)

⑥王学锋,《迎接新闻业的“小时代”》[J].《中国记者》,2014(5)

第5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协同治理;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11-02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政社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管理的一个新途径。不同于西方,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还不成熟,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不高,如何克服政社合作的制约因素,使社会组织和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更好地合作则尤为重要。

一、协同治理理论初探

除去早期的“合作中竞争”“合作共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以来,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被视为建设强国家的途径[1][2]。但中国社会发育程度低、政府治理能力高、社会组织和政府关系的不平等、双方合作边界的模糊性等问题使政社合作面临许多困境,不能进一步发展。郁建兴(2012)从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发育程度两个维度来解释社会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的不同关系,指出在社会发育程度低、政府治理能力高的情况下,适合走政社协同治理的道路,并得出结论――当前的中国适合走协同治理的道路。将协同治理理论引入公共管理领域是一种新尝试,协同治理是政府出于治理的需要,以社会管理的主导者的身份,构建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强力培育和支持社会,并在自主治理、参与服务、协同管理等方面与社会一起发挥作用[3]。协同治理使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找到一种平衡,为政社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组织的角色困境

中国的社会是威权社会,中国的社会组织并不像西方那么成熟,其发展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俞可平(2002)[4]所说:中国的公民社会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具有明显的官民双重性。而中国的民间组织形成处于过渡阶段,发展很不平衡,不同的民间组织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地位方面差距很大。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界定模糊,中国的社会组织独立性不高[4],“先天”就与政府不是“平等关系”,而是一种“依附关系”。

NGO大多是因为公众共同利益或者爱好的自发结合,没有强有力的管理支撑,在维权的时候,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多难以调动,在真正维权的过程中,成员的响应是微弱的。在面对政府的权威时,NGO自身的“非合法性”让多数成员退缩,业主委员会在维权方面面临着集体行动困境。

(二)政社双方面临合作意愿的考验

部分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认知度不高,对于社会组织的发展持漠视甚至反对态度,在“强政府弱社会”的环境下,很少愿意主动与社会组织“合作”。部分民间的“草根”组织,对于政府政策不了解,认为政府“管得太宽”“形式主义”,因此很少愿意和政府挂钩。还有一些民间组织打着为公众服务的幌子向政府争取“项目资金”,却中饱私囊。在多起相关社会组织负面案例(如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出现后,政府和公众对于社会组织一度出现“信任危机”。“官不信民,民不信官”是有历史根源的,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不信任,是双方合作难以进行的重要原因,以上两种情况的存在会造成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政府与社会组织信息不流动,阻碍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进行。

(三)政社合作制度环境不成熟

第一,社会组织注册审批制度烦琐、复杂。等待时间漫长,无法依法注册而获得合法身份依然是许多基层社会组织面临的困境之一。虽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审批的效率还是很低。审批的滞后,赶不上社会、市场的变化,这给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带来了阻碍。第二,缺乏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赋权。政府与社会组织承担的责任不明确,有些领域边界模糊,导致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第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时,缺乏保障机制,社会组织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第四,培育机制不健全。政府孵化型的社会组织一般会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但是对于自我发展的草根组织,政府却很少有资源或者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政府虽然在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但社会组织的孵化项目面临着政府“执行偏差”,因此社会组织“孵化”率较低。

(四)公共服务提供的碎片化

汪锦军(2014)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与互动的前提在于政府、社会组织和会员间能否形成资源依赖关系[6]。因此资源依赖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重要因素。

除以上制约因素,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缺乏一个关键因素即在政府与社会组织双方缺少私人资源的情况下,当双方具有合作意愿时,没有一个平台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这就会造成政府资源或者是社会组织资源的浪费,信息不流通,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各自提供公共服务时就会出现信息孤岛、碎片化、重复化现象,政府与社会组织双方也很难形成资源依赖,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平台的构建是必要的。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的构建

拥有便捷性、整合性、同步性等功能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领域的公民参与渠道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可以解决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碎片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此,下面将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的构建。

(一)政府在政社合作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1.政府应建立社会组织的培育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摒弃“政社对抗”的观念,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覆盖不到的公共领域的替代作用,注重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赢。在中国这样一个“强国家,弱社会”的环境下,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民主带来新的活力,也有利于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政社协同治理也是增进国家能力建设的新途径。其次,政府应简化和完善社会组织注册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为更多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空间。再次,政府需构建政策信息共享平台,将政策信息及时反馈在政社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让社会组织及时了解政策走向。最后,除了扶持政府主导的孵化型社会组织,对于自我发育的社会组织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培育机制可包括操作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服务培训等。

2.构建政社合作的保障机制。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等各项目上,项目资金要由信誉可靠、资金充足的第三方来管理,提供担保。针对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时可能出现资金不能及时到账现象,政府可以资产抵押方式向第三方提出帮助请求,及时做出调整保证项目顺利完成,保障社会组织的权益;社会组织服务不能及时履行时,要有相应的规制做出约束,建立违约惩罚机制,保障政府公共利益。

3.构建政社合作评估机制。评估机制应包括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双方合作的过程监督和合作绩效评估。评估机制有利于政社双方审视自身,方便信息的反馈,在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及时调整,推进政社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组织在政社合作机制中的协同作用

1.保持与政府“目标”的一致性。“草根”NGO,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尽量避开政府,这种观念需要转变,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应了解政策走向,积极寻找符合政社双方的目标,获取政府资源,取得政策上的支持,构建组织的“纵向网络”。政府的支持有利于组织自身的发展,实现双方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互动合作。

2.提高组织自身的服务水平。一方面,社会组织要学会利用组织自身资源,发挥“横向网络”的作用,调动社会上的资源,壮大自身的力量,以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应与国际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自身的认知度,以便在政社协作过程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社会组织之间要构建一个交流平台。经研究发现,在单个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时,会出现以下现象:服务内容重复;各自拥有对方缺少的资源;因组织力量有限,服务对象较少。这些因素的出现大多是因为社会组织之间没有过沟通,每个个体都是一座“信息孤岛”,信息不能共享,资源不能互相利用,所以NGO之间应建立一个合作平台,可以实现行业内监督及行业内经验学习,资源共享,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这一合作机制的构建有着现实的考量,除了信息技术提供支撑,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相互信任与接纳也尤为关键。因此该机制的构建需要社会主体各方的合作,为了提高可行性,该平台的构建可从地方开始做实验性的示范。

四、结论

中国正处于一个全面变革的时代,社会管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良好的社会管理机制的运行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社会组织逐渐在成长,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公共服务内容,并在社会管理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要顾及各个方面,社会治理工作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助,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下,政府为主体社会组织协同合作的推进对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政府和社会组织协同合作的推进方式以及途径,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将是接下来协同治理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宝.政社合作与国家能力建设――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考察[J].公共管理学报,2014(2):1-58.

[2]王信贤.当代中国国家能力与社会稳定[J].中国治理评论,2012(2):54-87.

[3]郁建兴,任泽涛.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12(8):23-31.

[4]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6篇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

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

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第7篇

关键词: 行政管理类专业 对接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域。2009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照本系两个专业实际和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需求,就如何对接《纲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对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一)《纲要》是本专业教学的指导性大纲和教材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纲要》是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诸多学科,是行管、公管专业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和教学指导大纲。

首先,它体现了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内容。(1)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研究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内容,政府机构设置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责权利相统一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纲要》中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和机构改革、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等内容为我们研究政府管理和服务指明了方向,值得行政管理教学研究探讨。(2)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纲要》强调,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这些都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探讨。(3)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纲要》指出,要着力构建法治政府,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其次,它反映了珠三角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1)重点:如何发挥珠三角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优势。(2)难点:如何突破珠三角发展“优势不再”的困境。所谓“优势不再”就是指,广东近年来在全国的改革引领作用正在弱化、退化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与赶超,中、西部的开发和崛起,这些优势已经转化为一种体制基础,成为普遍现象,珠三角体制机制创新将越来越艰难。因此,如何抓住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如何寻找突破“优势不再”的思路与途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3)突破点:对珠三角地区来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未来改革的突破口。

(二)珠三角体制改革经验为本专业教学提供了新课题

随着广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有行政管理的性质、管理的对象和范围、管理的内容和行为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主要有:(1)深圳重启“行政权三分”改革。2009年5月《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改革将政府职能部门权力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各自运行。深圳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围绕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目标,对政府转变职能进行一系列探索。(2)顺德大部制改革的“党政联动”模式。顺德大部制改革从2009年9月开始,顺德大部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对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3)珠海正在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立具有珠海特色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二、行政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类专业教学与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教学内容陈旧,理念跟不上行政管理发展的步伐。

1.过于强调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忽视行政权三大板块即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的相互制约性。

2.过于强调行政管理主体对社会组织、社会生活和社会公众的管理,忽视社会组织逐步扩大的作用及社会公众对行政管理主体及其行为的制约和监督。由于脱离行政管理实际,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解释广东及珠三角的实际问题。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计不明确。

目前,广东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都是按照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进行定位的,即定位在为国家培养公务员和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人才。这种专业定位“大一统”的培养目标,对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不具体,界定也不清晰。而民办高校又是照搬公办高校的培养计划,这就导致培养目标与当前社会需求脱节,所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特定社会的需要。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普遍存在的不足是:专业间对接生硬,课程衔接缺少过渡,缺乏本校自身的专业特色;按照公办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万金油”现象比较普遍。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和课时安排不合理。

1.课程数量较多,传统型的、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比例较大。

2.课程分布不均,政治色彩太浓。

3.在课程设计不规范性,课程雷同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

4.在同一专业的课程中有交叉、重复现象。有存在同名、或名称相近的情况。

5.培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其突出的表现是不重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不重视实践环节等。[1]

(四)教学方法不适应。

1.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授课方式呆板。在大部分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

2.教师“独断”式教学,缺乏民主性。教师采用一讲到底,教师说了算的方式,缺乏平等、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较少跟学生沟通、交流。

3.不讲究教学艺术,缺乏趣味性。

4.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片面理解所谓的教学“有效性、完整性”。[2]

(五)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各民办高校对教师的培训和科研重视不够,公共管理系或行政管理系中有不少专业教师,既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又没有经过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锻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多年来仍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三、实现对接的路径

(一)对接《纲要》要求,明确现有专业的定位。

在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的专业教学需要进行重新定位。《纲要》有三个部分与我系两个专业直接相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我建议从以下思路考虑定位:一是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背景下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提出的新要求;二是加强对社会组织作用的研究。《纲要》提出“全面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凡是能够由社会组织解决的事,积极移交社会组织管理”,这就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中介组织与管理”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扩大对企业行政管理的研究。

(二)根据《纲要》精神,完善行政管理专业体系和结构,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1.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往专业基础及其改造,学生毕业的主要去向,以及行业归口管理等情况,在课程体系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根据珠三角实际,可以增加港澳台政府和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管理、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管理、珠三角资源与环境管理等课程。

2.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上进行细分。比如根据珠三角实际,本专业可分为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中介组织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四个方向,在课程体系上的课程设置、内容侧重、课时安排及实践环节都有不同。

3.在课程设计上要有突破。去掉一些同名、名称相近或重叠交叉的课程,加大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研究力度,多开设一些与珠三角政治、经济、社会相关的课程,如:经济特区行政管理、珠三角行政管理创新、珠三角社会管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研究、珠三角对外开放合作研究等课程。

(三)根据《纲要》精神,改革行政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纲要》的精神实质在于体制机制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也在于创新。因此要广泛运用案例式、研究式、情景模拟和现场观摩等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外内各种教学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教学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应用型、实践性、技能性等课程模块为特征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加强珠三角内校企、校政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当地政府官员、企业经理为学院客座教授,为本专业学生授课。

(四)结合“珠三角”实际,改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根据我院20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分析,具有以下特点:(1)私营类企业所占比例较大,占77%左右;(2)考公务员或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数较少,占14%左右;(3)行政管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大部分改行做其他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争取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这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方向。二是适应新形势变化,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建议:开设国家公务员考试技巧讲座;加强对聘任制公务员建设的研究;增设高级经理专业;增设非政府中介组织、社会组织专业。

参考文献:

[1]杨梅,刘玉琼,谭安富.对行政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J].科学时代杂志社,2010,(12).

[2]杨丽.行政管理学.教学研究中的问题及教学模式再思考[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网站,2010.7.7.

第8篇

(一)大数据的定义。

理论界对“大数据”概念有两种比较权威的说法:一是旅美学者涂子沛在其所著的《大数据》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则在其《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大数据被誉为“21世纪的新石油”,现在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信息量年增40%,数据信息总量每两年就可以翻一番,而且有90%的数据信息内容属于非结构化内容(视频、图片等)。根据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至2020年全球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数据量将达到32ZB。

“大数据”之“大”,不仅仅在于其“容量之大”,更多意义在于人类通过对大容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分析,可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从而带来“大科学”、“大知识”和“大发展”。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人们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探求,取而代之注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只需要知道“是什么”。也就是说,所谓大数据就是要在海量、无序的数据中洞察规律、发现价值。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大数据所蕴含的重要战略意义,纷纷开始在国家层面进行战略部署,以迎接大数据技术革命正在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技术的核心是大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其战略意义在于掌握和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是实时数据处理、实时决策支持,其战略意义在于快速分析出数据的价值,让价值发生作用,通过内嵌到业务流程中实现的数据价值的体现。

与传统数据时代相比,大数据时代具有更为明显的特征。一是数据体量巨大。从江西省核心征管系统数据情况来看,仅为TB级,是典型计算机硬盘的容量,而一些大企业的数据量已经达到EB量级。二是数据类型繁多。从税务部门来看,大数据时代,不仅应包含征纳信息、第三方信息等结构化信息,还应包括网络、图片等非结构化信息,不断满足税收征管的需要。三是数据要求较低。税务机关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全体数据的分析,可以进行纳税人行为跟踪、分析,进而获取纳税人的纳税习惯、风险偏好等。因此,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巨大,不完全依赖单一数据的利用价值,通过分析,既可以解决宏观、中观层面数据分析问题,还可以解决随机抽样解决不了的细节问题。四是数据处理速度很快。

二、大数据时代下,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大数据时代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1.难以有效整合利用海量涉税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近年来,税收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相比,与蓬勃发展的信息化浪潮相比,税务机关面对海量涉税信息常常显得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成效不大,甚至守着金山银山般的信息也未能充分开发利用,运用信息管理税收的能力明显不足。

一是税务系统内部各种信息整合不足。各种信息分散在核心征管业务系统、两业管理系统、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等各种系统中,缺乏有效整合。且各省之间、国地税之间的系统都不相同,目前已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运行的金税三期系统,将逐步实现全国税收数据大集中,构建覆盖各级国地税、所有税种、所有工作环节的全国性信息系统。该系统将于2016年3月在我省双轨运行,要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尚需时日。

二是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日益凸显。20世纪,美国三位经济学家通过论证“柠檬模型”,得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按照这一学说,涉税信息是征管的基础和出发点,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进而导致税款流失。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及某些私人信息存在的必然性,税务机关不可能掌握纳税人的所有真实涉税信息。纳税人隐瞒收入甚至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税务机关即使知道纳税人的申报不真实,但缺乏相关的举证资料而陷入困境。

三是海量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利用不够。一方面,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和信息相互分割,形成信息孤岛,财政、发改委、工商、房产管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类涉税数据不能有效共享互换;另一方面,对于互联网上各类披露信息、媒体报道等缺乏系统的搜集、整合和分析,面对公开渠道的涉税线索反应迟钝。

2.传统的征管方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

现行税收制度和传统征管模式难以应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工业经济时代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难以适应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跨国企业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问题日益严重。如目前多数高科技公司的主要收入已非实体产品销售,更多的是专利授权等无形资产销售。国内知名的互联网BAT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其大量利润并不是来自于实体商品,而是来自互联网增值服务、知识产权特许权使用费等。这些公司的产品本身就是数字化的。与实体经济相比,高科技公司更容易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或地区。在美国,属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的71家高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缴纳税收的比例平均比非高科技公司低1/3;另一方面,现有的管理手段与现代化、电子化、数字化时代特征不相适应。当前,由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统一,信息口径不完整,既有结构性数据,又有非结构性数据,而税务机关较为重视结构性数据,忽视非结构性数据,增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比如,网络、微信、支付宝等电商信息还游离于税务部门征管信息之外,税务部门发票管理还难以包含项目、品名、规格、单价等字段,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还更多的是依赖纳税人的纸质账簿,许多地方纳税评估主要依靠经验开展、流于形式。纳税服务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对纳税人的宣传、咨询、辅导,还处于单独的、零散的状态。但同时,由于信息来源、信息口径不同,设备和信息的利用率极低,对信息只录入、忽视分析整理和利用,造成信息严重堆积,共享性、开放性不足,管理效率较低,无法增值,成为死信息。

(二)大数据时代税收征管面临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税收征管面临的机遇在于:随着整个社会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税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纳税人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纳税人网上申报与电子化申报的覆盖率在逐步扩大,这为税务机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采集与利用纳税人数据提供了基础,也为税务机关信息管税与征管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

1.运用大数据技术形成更为丰富的涉税情报。

如果说信息欠发达是征管信息不完整和不对称的主要原因,那么大数据有助于税务机关全面掌握各类涉税信息,进行税源监控,实现税收征管的目标。在大数据条件下,如果存在完备的涉税信息获取法律保障体系,税务机关就可以对交易双方、涉税第三方乃至第四方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分析,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这也为税务部门获取第三方数据提供了有利条件。

2.大数据帮助税务机关实现管理的转型升级。

数据价值在于它的使用,而不是占有本身。数据的价值也并非单纯源于它的基本用途,而更多源于它的二次利用,其价值需要通过创新性的分析来释放。税务部门传统数据模式下,由于数据处理速度慢,税收数据分析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税源监控和风险管理无法在事先和预前解决,往往事后进行惩处和补救,难以适应社会和纳税人的变化。而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速度快,能够较好地解决及时性问题,并且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向纳税人预警,防范税收风险。税收遵从度的高低,既与纳税人自身的税收认知度有关,也与涉税信息透明程度、税收法治水平、社会氛围等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运用大数据构建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应当是一个涉税信息、数据没有“死角”的征管体系。税务机关可以对涉税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对比、挖掘,从而有效提示风险、纠正偏差,使征纳双方间合作互信关系的建立成为可能。

三、大数据时代强化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大数据能够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详尽的数据和技术支持,税务机关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涉税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对比、甄别,避免税款流失。此外,基于大数据应用实现风险管理智能化,通过纳税人“行为指纹”,可以对纳税人遵从行为进行预测,对纳税人遵从风险进行专业的分析识别,并提出及时的应对策略建议。因此,税务机关要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机遇,推动税收风险管理向纵深发展。

(一)将大数据理念融入税收征管体系之中。

大数据不仅是信息技术的革新,更预示着税收工作理念的转变,必将对税收征管工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为构建新的税收征管体系,我们亟需树立大数据的理念,将大数据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改革和体系建设中。目前,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对大数据在税收征管中意义的认知仍然有限,总体认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对大数据战略与相关技术的重视程度,从更深层次认知大数据。

大数据的应用能够使税务机关透过繁杂的征纳现象甄别出深层次的税收风险,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现代化的税收风险管理必须以丰富的数据情报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作支撑。庞大的涉税数据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涉税信息越丰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准确度就越高;功能强大、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是便捷化、智能化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从这一角度而言,税收风险管理就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从庞大的涉税数据库中找出存有疑点和风险的数据进行排除和应对,以防止税收流失,提高纳税遵从度的过程。

(二)为大数据时代的税收征管提供制度保障。

要发挥大数据优势还需要完善征管法与相关针对涉税信息的法律制度,为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提供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条对税务机关获取相关信息做了原则性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但实际工作中,一些职能部门往往以保密为由,不给税务部门及时提供第三方信息。当前必须以《税收征管法》修订为契机,在《税收征管法》中对政府及社会职能部门向税务机关提供的信息名录进行细化,明确其范围、内容、程序、方式、标准和时限,明确他们向税务机关及时准确提供涉税信息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为税务部门获取第三方信息提供法律保障,以便税务机关充分地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加强数据分析,强化税收管理。

此外,为将电子商务有效纳入大数据时代的税收管理体系,还应适当补充电子商务方面的条款,明确电子商务模式中的税制构成要素,厘清电子商务活动中征纳各方的权责关系。

(三)大数据涉税情报的实践运用。

由于政府部门在占有数据上具有天然优势,大数据技术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和积极研究。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在运用大数据,通过多渠道的数据采集和快速综合的数据处理,增强治理社会的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在美国,奥巴马在入主白宫第一天就签署了《透明和开放的政府》法案,之后又《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成立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将大数据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投入超过2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从海量数据信息中获取知识所必需的工具和技能”。通过对各国政府部门大数据实践的研究表明,大数据应用可以从5个方面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一是实现信息透明和共享,产生积极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二是通过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增强内部竞争、激励工作表现,提升行政服务质量;三是增强公共服务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公众满意度,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四是用政务智能替代或辅助人工决策,提高行政决策效率,降低出错成本;五是引导公共部门内外部创新,创造新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价值。目前,绝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均将大数据的手段和方法引入税收管理领域,作为其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美国,超过80%的联邦税收收入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电子申报和缴纳。美国国内收入局(IRS)的分析师运用数据分析系统(DAS),可以同时选取并分析数百万甚至上亿个申报数据。通过观察数据走势、模拟环境和优化数据模型等方式选取审计案例,以往需要几周或几个月时间的审计选案工作,现在只需几小时即可确定。在英国,皇家税务与海关总署(HMRC)的分析师使用高端软件程序Connect来识别和显示风险。该软件使用23个资源系统和81种文件格式,存储着8亿多个记录。其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能够排除地方差异的影响,揭示出全国性的趋势和规律,使分析师轻松进行风险识别和排序,极大提高了选案成功率和单个案件产出率。澳大利亚国家税务局(ATO)的税源监控平台与银行、保险、海关等部门可自动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交叉稽核,并自动使用风险过滤器对所有大企业进行一年两次的筛选。一旦风险过滤器筛选出风险目标,这些潜在高风险纳税人就会进入选案程序,由高级技术专家进行分析,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预测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产生的后果。

2013年全国税务机关利用外部涉税信息通过评估查补等手段增加的税收收入为1 048.12亿元。其中,利用房地产业信息获取税收收入356.46亿元,占34.01%;利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信息获取税收收入352.71亿元,占33.65%;利用金融业信息获取税收收入96.86亿元,占9.24%;利用建筑业信息获取税收收入52.84亿元,占5.04%;利用采矿业信息获取税收收入51.91亿元,占4.95%。

(四)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各类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应用。

数据分析界古老的“拇指法则”指出,数据分析工作至少有70%~80%的工作量花在搜集和准备数据上,仅有20%~30%的工作量花在分析本身上。因此要花大力气加强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全面搜集并整合纳税人基础信息财务核算数据、生产经营数据、纳税申报数据、税务管理数据和第三方涉税数据,建立基于Hadoop等分布式基础架构的数据仓库,发展云计算技术等高速数据处理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1.非税务部门、非传统渠道(主要是网络分布数据)的数据收集、清洗。大数据时代税收管理与政策分析的需求不仅仅限于税务管理部门已有的信息系统获得的征管和财务数据,而是需要整合更多来源的信息,包括其他政府部门等第三方提供的结构化数据和其他来源的数据,尤其是动态发展中的来自于信息网络互动中的涉税信息,以实现大数据时代所谓“数据”互联的要求。

2.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转换。根据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的需要,按照工作中不同的数据粒度要求,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转换。

3.不同来源纳税人数据的匹配。不同来源的数据,必然存在着不匹配问题。数据匹配问题类似于经济研究中数据的弥补和插值问题,以解释不同来源数据的拼接,形成相对完整的数据信息全图,并将最终形成大数据模式下的微观纳税人税收信息数据库。

大数据时代需要对不同来源渠道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如果仅依靠手工导入和人工比对,势必费时费力,而且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也存在不足,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作用。因此,需要搭建强大的信息处理平台,对数据进行批量导入、集中存储、自动关联和分类应用,这样可以实现第三方涉税信息与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大大提高第三方信息的应用效率。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纳税人账户数据引擎的做法,充分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思维,在金税三期工程中搭建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实现全国税收征管数据大集中。

(五)创新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打造智能税务。

对海量涉税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揭示数据当中隐藏的历史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税收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一般而言,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分为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和聚类分析4种,这4种分析方法在税收管理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可通过关联分析将财务核算系统与物流管理等生产经营系统进行群体比对,发现人为调节财务数据的问题;通过序列模式分析对纳税人历年纳税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预测下一年度的税收收入,及时发现纳税人年度税收收入异常情况;通过分类分析建立纳税人税法遵从评价系统,结合纳税情况、生产经营状况等信息对纳税人遵从度进行建模和识别,针对纳税人不同遵从状况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通过聚类分析将纳税人根据业务或者板块设置分类型的数据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对税收风险点进行分类管理。

第9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国内研究;综述

2011-2012年国内关于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为了提高综述研究的科学性,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了遴选,以2011-2012年度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社会工作”专题中收录的文章为主,适当补充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献,共筛选出230余篇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工作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研究。

一、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究

发展型社会政策方面,主要是政策理念的介绍和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借鉴意义。钱宁、陈立周介绍了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1]关信平探讨了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选择。[2]包容性社会政策方面‘向德平探讨了包容性理念对中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借鉴意义提出未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建构要追求公平正义、注重协调发展、强调权利保障、重视能力建设。

对贫困救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方向、贫困救助制度实施的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在制度安排上,唐钧提出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3]在救助实践方面,王增文、邓大松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4]对灾害救助的研究,主要对近年来灾害救助政策和社会工作介入实践进行了反思。花菊香运用社会质量理论检验救灾行动、评估汶川灾后救助政策,[5]张和清提出了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等三种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6]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研究

近年来,社会管理领域中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于社会工作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也关注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体制创新问题。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

王思斌分析了社会工作的制度性协同和功能性协同两种协同作用,阐明了整体性协同的视角以及社会工作发挥协同作用的条件。王克强分析了社会工作在预防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功能,论证了社会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专业优势与积极作用;杨海清、陈木森的研究则在分析广州社会管理服务,对社会管理服务改革进行了反思。[7]

(二)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体制构建研究侧重讨论社会福利指导思想、社会福利改革方向等问题。潘屹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处于一个再结构的阶段;李迎生、张志远则从农村社会政策发展的角度对当前社会福利体制进行了反思。

关于社会工作在福利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嵌入现有体制等问题。柳拯结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从理论层面进一步回答了社会工作在现代性社会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三、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对西方相关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诠释,以期为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通过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检验相关理论的适用性,进行本土化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建构。姚进忠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对社会工作发展转向进行了探讨[8]。郭伟和等关于“青红社工”的行动研究,对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要把理论研究嵌入反思行动的实践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对话。[9]

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研究注重探讨在实务应用领域如何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赵一红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讨论了社区工作中三大传统方法的整合运用问题;[10]陈红莉讨论了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建议。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

在教育理念方面,当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本土社会工作教育理念创新的探索。翁雪、郑广怀对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行了解读;[12]杨敏认为要从根本上确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体面意志和尊严意识。[13]

古学斌从社会工作教育三重能力建设的目标出发,主张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中内化价值;[14]马良提出建立“实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15]张敏杰则针对国内实习督导力量不足的现状,阐释了学校和机构联合督导的实习教育方法。[16]

为社工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亦是关注重点,王峰针对当前社工建设的外部环境,对社会工作体制建设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社会工作管理体制的有效形式的几点建议[17];李博指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必须要做好组织协调、抓好宣传、完善政策以及督促落实这几方面工作。[18]

五、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研究

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群体出发,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特点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当前我国关于老人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家养老模式及体系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学者将研究重心落脚于农村养老问题。陈友华对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19]滕珊珊对农村养老中的“合作主义模式”进行了探讨;[20]徐小霞对于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与介入策略展开了讨论。[21]

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干预和介入。张广良、武婉娴从专业社工的角度出发,指出社工在引导人们反对家庭暴力中要注重增进反暴力系统意识、对于暴力“零容忍”和归因、解决的宏观结构三方面意识。[22]

在建设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方面,谈志林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又存在区域不平衡的国情和社会福利价值取向的新趋势下,讨论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当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23]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在关注不同群体的同时,在服务平台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这些平台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企业等。

马良以浙江省某区为例考察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的相关实践经验;[24]在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上,主要是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社区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钱宁、田金娜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自组织问题的探讨;[25]陈涛等关于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等。[26]何辉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社工机构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计划;[27]郑广怀、刘焱对新员工社会工作干预策略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钱宁、陈立周:《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关信平:《发展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中国的对策》,《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1期

[3]唐钧:《“十一五”以来社会救助发展的回顾及展望》,《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4]王增文、邓大松:《倾向度匹配、救助依赖与瞄准机制――基于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的经验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5]花菊香:《灾害社会救助中保障、凝聚、包容与增能之整合路径》,《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6]张和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7]杨海清、陈木森《广州:社会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改革》,《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

[8]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郭伟和、徐明心、陈涛:《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从“证据为本”到反思性对话实践――基于“青红社工”案例的行动研究》,《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10]赵一红:《基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整合运用――以社区工作模式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1]陈红莉:《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的运用与思考》,《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期

[12]翁雪、郑广怀:《批判、自主与多元――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

[13]杨敏:《社会工作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专业化职业化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点思考》,《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14]古学斌《三重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5]马良:《构建“实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6]张敏杰:《联合督导在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应用》,《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7]王峰:《为社工队伍建设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李博:《充分发挥只能作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7期

[19]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10期

[20]滕珊珊:《农村养老“合作主义模式”的探讨――基于“孝在远方”情境下的分析》,《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21]徐小霞:《介入与嵌入: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中的现实困境和策略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2]张广良、武婉娴:《反家庭暴力:如何走出困境》,《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4期

[23]谈志林:《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1期

[24]马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以浙江省N H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5]钱宁、田金娜:《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自组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第10篇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科研能力;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80-02

为了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规范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管理类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1]。笔者基于近年来在华北理工大学多年讲授《管理研究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提高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一、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为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理由如下:

1.管理类科学研究及论文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通过调阅管理类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学位论文,现场评阅、研究生和导师座谈发现,管理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选题质量不高。一项好的管理类研究应该符合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合适性的标准,其中重要性和创新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大量的管理类学位论文存在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许多研究生未能区分研究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区别,提出的研究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写出的论文类似于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部分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理论深度不高,严重缺乏理论价值;也有的选题有一定理论价值,然而现实意义不足,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大部分学位论文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千文一面,研究问题的选择及研究方法或理论的应用缺乏新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较多。(2)研究方案不合理。调研发现,许多研究生不知道如何撰写立项依据和文献综述,不了解现实背景、文献回顾及述评、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方案难以体现出研究问题聚焦的过程。调研还发现,数据导向型的研究方案过多,假设导向型的研究严重缺乏。一般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的核心,研究方案中应明确提出待验证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案主要围绕如何提出和验证研究假设来展开。未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导致研究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生未能深入了解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基本要素和操作步骤,难以选择出最适合自身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导致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论述过于简单,甚至出现错误。(3)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不够严谨。部分研究仅应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未能对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或未进行定量测量。某些研究选择或研制测量工具的过程和方法不够严谨,未对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科学验证。部分研究存在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不明确,抽样方法不合理,样本量不足,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有些研究类似于文献综述,主要以综合和归纳别人的研究观点为主,缺乏基于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论文撰写不规范。调研发现,管理类学位论文结构不统一,章节内容的安排过于随意。许多论文在概念的应用上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未清晰界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概念前后应用不一致,偷换概念等。论文的语言文字表达不符合学术规范,不清楚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和应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调研还发现,部分论文存在复制比过高的学术不端问题。

2.《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及论文的质量。(1)有利于管理类研究生规范地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设计、概念的测量与操作化、研究假设的建立、理论建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定性与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估等环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管理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2]。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管理类研究生可以学会规范开展管理类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科学评价管理类研究成果。(2)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其中管理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和提高管理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管理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学科背景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在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时,通常不分专业,甚至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一起授课。这三个学科有着显著差别,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科背景不同,授课老师往往仅关注于自己所在从事的学科领域,对其他管理学科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

2.学生的统计学知识基础较差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作为基础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往往在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设,而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统计学理论、方法和统计软件的基础知识。然而,由于许多管理类研究生是跨专业考取的,在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过统计学知识和软件,导致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部分内容较为吃力,比如针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3]。

3.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在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与研究生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够,未能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局面,导致授课质量不高。另外,课程考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难以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进行科学和客观评价[4]。

三、《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应聘请管理类研究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注重通用的管理类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各学科的差异,应安排一定学时请各学科中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所属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讲解。此做法既可以避免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单一性所带来的知识面狭隘问题,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任课老师应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应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体会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类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该认真分析往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结学位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并将其融入到授课内容中,以避免研究生今后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3.预先开设相关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效果,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应用统计学》、《统计软件及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制定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应优化课程设置,注意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前开设统计学相关的课程,或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基础。

4.精选授课内容。授课内容一般按照管理研究的步骤和程序来组织,主要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操作化与抽样,研究方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定性、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论文写作。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授课内容,尤其是理论要素。此外,应将选题、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及项目计划书和论文的撰写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

5.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应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1)案例教学法。选择经典的管理研究论文,进行管理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讲解,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将一般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2)参与式学习法。可尝试在课程的早期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研究选题,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主要包括文献回顾与综述,调查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与评价,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整个管理研究的各个环节及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3)文献评价法。指导研究生查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既往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升文献综述和利用文献法选择研究问题的能力。

6.构建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训平台。为了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各类研究方法和技术,应构建完善的管理研究方法实训平台。为了更好地掌握调查研究法,可考虑建设由平板电脑与面访管理系统组成的实训平台,通过教室内实训、室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结构式访问和质量控制的知识与技能。配备8~10人圆桌、投影仪、白板、录音笔等设备,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和技术。购置Endnote软件,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应用。通过NVIVO软件、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各种定性和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7.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模式,比如要求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设计一份管理类研究项目的计划书,项目技术书的结构和内容参照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申请书,要求将项目计划书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进行现场汇报,由授课教师制定评判标准,然后由授课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评委进行对项目计划书进行打分。这样考核的好处是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究问题的选择和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中,还能让其他研究生学会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类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吴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91-94.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能力 对策

一、 引言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复杂多变的外部宏观环境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从微观层面转移到战略层面。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对强制性指令的服从程度降低,崇尚个性独立和工作自主,要求企业管理方式个性化和人性化。企业组织设计的基点转向战略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客户发展导向,组织流程、形式、运行机制随之而变,组织变革和创新已成为一种常态。对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将员工视为企业的客户服务对象,并扮演“工程师+销售员+客户经理”的新角色,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者一方面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具有向员工推销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方案的技能,作为客户经理还应提供如共同愿景、价值分享、人力资本增值服务、支持与援助等多项产品和服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今后即将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才能完成日趋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

香港城市大学学者岳晓东(2004)认为,制约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摆脱这种束缚要从思维、人格、智慧三个方面入手。学者何勇向(2005)认为创新能力主要由强烈的创新意识、健康的个性和独立性、良好的智力、结构合理的知识积累、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因素构成。学者吴怀宇(2012)等认为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直觉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总而言之,创新能力是指在人类的各类活动中,依靠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专门技能,多视角地突破传统思维方式,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而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对专业的系统学习,使自身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适应当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其具有的良好个人素质、积极的合作意识、熟练的工作技能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对工作的创造性和敏感性,创造性地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三、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教育观念较为滞后

全球高等教育的变革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使得我国高等学校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是高等学校今后立足社会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关键。但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之间总存在一个时滞问题,再加上目前高校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偏差,即以在大学排名中的位次决定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许多学生用非所学,从而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有数百所高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通常会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具体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缺少自身特色,人才培养战略较为模糊,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缺少应对市场多变的人才需求而及时采取措施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2.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依然沿袭传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内容更新。高校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的精力用于应付规定理论课程的学习,缺少参与各类创新项目的时间和机会,该局面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树立形成了极大的制约。另外,一些高校课程开发缺少规划论证,盲目照搬外校做法,同时还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未及时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这种课程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严重抑制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创造习惯的养成和创造个性的发展。

3. 理论教学环节机械单一

当前在大多数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一般还都在实施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且教学方式较为机械单调,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和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教师特别是有职称压力的中青年教师主要精力被迫集中于科研,教学成为应付自身工作量的走过场,这种制度设计的缺陷使得新教师无法对所讲授课程进行具有创新思维的课程设计。刚性化的教学计划、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内容陈旧的教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实验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专业理论教学各模块的补充和深化,它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当前因思想重视程度、实验设备、基地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高校为了节约教育成本,忽略实验教学环节,这使得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和锻炼机会。学校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思想必然会导致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再加上学校给予的实验时间短、实验资源少,教师没有改动的权限,最终使实验流于形式,这使得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预期目的。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措施

1.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主转变为教、学互动

更新教学观念,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首先为美国大学所倡导。他们主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更鼓励学生对教师本人及其他权威的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实质是重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需要高校在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在思想方面,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性,着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行动方面,鼓励教师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将学生看作接受服务的对象,使其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和学会创新。在师生关系方面,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高校教师摆脱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转变为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者和培养者。

2.依据管理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及其相关专题研究

当前倡导并实践创新教育,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思想、呵护创新行为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实施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是管理学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高校应对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和保持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路径。为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传统教学方案中加入《创意教育》、《创业创新管理》等创新、创业知识体系,这不但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所需。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提高管理和经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开设专题研究课程,并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分析并提出对策的相关研究,促进高校和企业间在人才培养领域全方位的合作。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达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知识和技能等都有较大提升,同时也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岗位的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3.进一步增强理论教学环节的实施效果

课堂理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与学两个方面沟通、互动、互相启发和领悟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手段应多样化,如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课堂实验教学以及开展专家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相互交流、辩论和相互启发,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而情境模拟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予以解决。这些倡导参与式和探究式的多种互动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营造了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反过来教师也因此增强了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贯通,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身对教学的综合设计和整体把握能力,同时还提高了自身教学技能和水平。

4.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能否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取决于学生是否进行了知识运用的实践。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中通常承担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业务伙伴者、领导者以及变革推动者等角色,这就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方法的创新能力,构建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其中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各功能模块实验以及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性实验,对于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这两种实验,新的实验体系应增加其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1月,第25卷第1期.

[3]何勇向.论创新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5.12.

[4]吴怀宇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胡丽红,那朝英.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0,7.

第12篇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 资源诅咒; 转型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

作者简介:关越(1986-),男, 河南郑州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与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1;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1-0077-05收稿日期:2012-10-10

“资源诅咒”现象一直困扰着资源型经济的持续发展。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经济落后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在经济的长期增长过程中,资源丰富与经济增长似乎呈现出反向发展的普遍趋势和统计规律。“资源诅咒”不仅引发经济增长的缓慢,还带来一系列与资源丰裕相关的社会问题,如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投入减少、储蓄率降低、物质资本积累下降、体制不健全、寻租与腐败,以及将资源收入用于增强军事力量、引起国内外战乱等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诅咒现象在资源密集型地区也正逐步显现。长久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多是依靠单纯增加生产资料投入或是扩大投资规模,许多资源型经济的资源开采利用方式较为粗放,是一种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开发,这使得资源与环境呈现对立的状态,矛盾尖锐,导致了产业机构不平衡,市场活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某些地区已经显示出“资源诅咒”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彭文斌 等,2011)。尤其是一些传统资源密集型地区,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产业的萎缩,造成城市就业岗位逐渐减少,失业及待业人员大量增加,安置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资源型企业为政府贡献了大量税金,其效益的下降必然使政府税收随之减少,该地区的社会事业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是不仅是国外资源性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与课题。基于此,本文拟在梳理和研究“资源诅咒”现象及成因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资源性国家实现成功转型的的经验,重点探讨在资源性经济转型中政府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

一、资源型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诅咒”资源型经济是与服务型经济、知识型经济、加工型经济并称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以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铁、铜等矿产资源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的相关经济行为与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资源财富管理等密切相关。传统观念认为,经济发展程度和自然资源储存量息息相关,资源充裕对经济增长而言就意味着“福音”。在最初阶段,国民的财富积累和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资源型发展主导的国家和区域曾经或正在滑入资源优势陷阱,且经过多年的资源开发大多数的国民并没有享受到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效益,甚至丰富的资源却让人民陷入了贫穷,有些资源丰富国家甚至面临着经济崩溃的严重危机。

“资源诅咒”严重困扰和制约着资源型经济国家的持续发展。相应的,各国学者都在尝试研究和探讨“诅咒”及其成因,试图探求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路径。20世纪80年代末期,CELB等(1988)对资源主导型经济国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是利还是弊的疑问。Auty (1990)提出了“资源诅咒”的概念:富裕的自然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后来,更多学者,如Sachs 等 (2011)、Papyrakis 等(2007)均通过实证考察发现,世界各国的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部分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非但没有从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中受益,反而受到严重牵累,陷入资源优势陷阱而导致经济增长步履维艰甚至停滞不前。即使将更多的解释变量如区域效果、制度安排、价格波动等纳入回归方程,这种负相关性仍然存在。Elissaios (2004)利用美国各州1986年~2001年自然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水平时间层面上的平均值,进行截面数据回归,发现丰裕的自然资源的确阻碍了美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在国内,除了个别学者比如方颖等(2011)等学者认为“资源诅咒”假说在中国城市层面并不成立外,多数学者的研究均表明“资源诅咒”假说存在,甚至在中国区域层面同样成立,这些学者的代表为李天籽(2007)、邵帅等(2008)。

对于资源诅咒的原因,很多学者也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利探索。通过对鲁尔工业区的研究Grabher(1993)认为,高度专业化、区内企业高度依赖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以及由此形成的刚性专业化陷阱。Gylfason(2001)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对教育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较少。OPEC成员国的中学入学率为57%,低于世界64%的平均水平;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到GNP的4%,低于世界5%的平均水平。因为这些地区的政府或家庭相信,人力资本的投入无法得到额外的收入补偿,自然资本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只要拥有自然资源这种安全保障,更不需要通过努力来提高自身或者后代的教育水平与生存能力。结合寻租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理论基础,Torvik (2002)年建立了一个解释“资源诅咒”的简单机制模型。这个模型显示,自然资源与收入和福利之间存在单调性,且公共部门通过出售资源、对制造业征税和寻租取得收入。资源生产的扩张使政府收入增加,同时,制造业经营者有机会进入寻租活动领域,这造成了制造业供给下降。又由于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制造业生产降幅远远大于资源开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由于资源开发行业的繁荣而变得更加贫困。徐康宁等(2006) 实证分析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然资源禀赋主要通过内源性的要素流动和外源性的制度安排两种渠道制约经济增长,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的制造业衰退、不合理资源产权制度以及缺乏监督机制是其中的关键。Stijns (2006)、Papyrakis (2007)等加以解释,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那些能够正向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储蓄投资、人力资本投入、创新行为等产生了挤出效应。

Gylfason (2001)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对教育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较少。OPEC成员国的中学入学率为57%,低于世界64%的平均水平;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到GNP的4%,低于世界5%的平均水平。因为这些地区的政府或家庭相信,人力资本的投入无法得到额外的收入补偿,自然资本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只要拥有自然资源这种安全保障,便不需要通过努力来提高自身或者后代的教育水平与生存能力。Gylfason (2001)认为,不同于初级部门,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工人,而且具有边干边学的特点,存在外部性。因此,当充裕的自然资源导致制造业萎缩,势必会影响到该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阻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在制造业领域,规模收益递增的效应以及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如果人力资本存量一定,此消彼长的效应导致制造业领域人力资本的配置量较低,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对鲁尔工业区的研究Grabher(1993)认为,高度专业化、区内企业高度依赖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以及由此形成的刚性专业化陷阱。

Gylfason (2001)认为,自然资源开采部门缺乏联系效应以及外部性,除少数例外产业,一般都和其他生产中心联系不够紧密,这使得无论是供应生产原料与生产设备的上游产业联系,还是消费的下游联系,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这种过度专业化使经济类型变得十分单一,使整个社会的投资收益率与经济效率遭受损害,导致投资水平进一步下降。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束缚,可以由社会性沉淀成本、经济性沉淀成本两方面分析。宋冬林(2004)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沉淀成本带来调整障碍由此可以产生不可逆行为和滞后效应,并使经济主体没有任何激励参与资本市场同时造成退出障碍。产业机构刚性的形成是由于资源配置的失衡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就是信息和沉淀成本相互作用的产物,使得福利水平、经济效率都有所降低。

二、资源型经济成功转型的经验与借鉴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以及政府部门的日益,一些资源丰裕的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等,成功地摆脱了“资源诅咒”。另外一些国家如荷兰,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地区经过长期探索,也逐步实现了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一)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的鲁尔区是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也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的代表。从1950年开始,资源型经济的弊端在鲁尔工业区已经非常凸显,社会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欧盟以及德国对于这样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和复苏。

德国政府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不但支持企业的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还增加对鲁尔区的财政补贴。在德国政府不断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还设立了鲁尔大学,以此增强创新技术的发展,并以专项财政拨款支持对鲁尔工业区员工的培训。德国政府对已开发地区进行整治,以优质的管理和环境吸引投资者,从而探寻出了一条资源优化管理、创新技术高效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日本北九州工业区

北九州市是日本是十三大经济区和五大产业带之一,也是日本首个钢铁生产基地。北九州主要产业包括钢铁,造船、机械、石化等行业。日本政府也曾采取措施,试图让面临资源型经济困境的北九州工业区的经济模式转型(孙建国,2012)。日本政府通过环境部和省,与其他部门联动,制定了严苛的法律和法规,并在北九州市采取了多种政策和行政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政府的行政行为和监督指导下,日本九州工业区的各级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各尽其责,在自己权责范围内相互协作,在环境治理和经济转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北九州市工业区经济转型,是北九州市严格执行日本政府的相关政策,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的结果,所以北九州市资源型经济的成功转型可归功于日本政府和北九州政府的通力协作。日本为了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政府的环保部门联合经济发展部门,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政策鼓励为出发点,完成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以日本九州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配合政府部门的鼓励性政策支持,使得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实现了产业的再造。据此,日本北九州成为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经典案例,在此之后,北九州先后建立了包括三菱重工、尼桑等汽车产业的七十多个工业园区。北九州在转型的过程中还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成功完成了由传统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生产模式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步骤。

(三)法国洛林工业区

洛林大区法国是铁矿储量占法国八成以上,煤炭储藏量占法国五成以上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洛林区以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起点,钢铁和煤炭的开发与生产发展迅速,进入1970年之后,法国洛林区也无法维持之前的发展势头,陷入了资源型经济模式的死胡同。

法国政府为了实施经济转型,开始以实施洛林区整顿,推进工业多样化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为目标。为了走出困境,法国政府为了帮助洛林区研发高技术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每年150万欧元连续10年投资成立洛林区基金。法国政府、地区政府、银行共同出资组建的矿业产业化的金融公司,以贷款的形式资助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了吸引投资者进入工业区,洛林大区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为支持创业而提供业务咨询并提供小额优惠贷款,提供免费培训和再培训,创造就业机会的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利于投资者进驻的优惠政策。法国洛林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调整资源型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了原有产业的纵向横向发展,形成了以高精尖产业为主导,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基地。

由以上各国成功转型的经验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单单是经济模式发生变化,也伴随着诸如环境与生态、公共管理等方面的转型。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本质上是对生态环境、经济模式等矛盾集合体的解决,因此是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的。而是,政府如何行使对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行政行为,是造成资源型经济与否的关键,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发展的眼光切实制定相关经济政策(肖文海,2011)。

三、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在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过程中,也是在一个传统产业改造的过程中,培育新兴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非资源型经济在资源型经济模式的范围内受到抑制,并不能像处于非资源型经济地区那样迅速发展。如果没有宏观统筹而是单纯的进行市场调节并不能调整资源型经济,反而会使各种生产要素向资源型产业靠拢,导致产业结构的更加单一和畸形。据此,除非资源枯竭无法进行资源开发,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产业转型的资源型经济是难以实现的。要实现产业转型,需要政府合理引导产业发展,加强监管,提高资源产业的转型,鼓励和引导非资源型产业,特别是发展新兴产业。

1.转变理念,明确政府职能,健全公共服务系统

政府职能的转变源自于政府理念的改变。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性政府、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如果政府仍然是配置资源的主角,过多的干预而非服务于企业,是无法完成资源型经济的转型的。应该在宏观统筹的前提下,在管理中体现政府的服务理念,在服务中体现政府的宏观统筹的先进的管理理念。

资源型经济转型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政治问题。它的变革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变革的过程。考虑社会相关因素和市场的滞后性等问题,政府应该在解决资源型经济问题时发挥出主导作用,科学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首先,政府决策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通过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等管理手段有效引导经济走向,规避资源型经济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政府要强化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转变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通过执政理念的创新引导资源价值取向,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地人力资本、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促进资源型经济的实现转型。从政府与资源关系的角度分析,政府拥有国家资源、管理公共资源、保护私人资源。在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还承担着以下职责,即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合理引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与其他经济类型的地域相比,资源型经济地域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社会民生的关注上都有十分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资源型经济地域的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明显不同步,且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低下,导致该地区综合承载能力较低。第二,不可回避的历史问题,例如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短时间内无法明显改善,且较为落后,给经济发展造成沉重负担。以就业方面为例,借鉴国外资源型经济地区在就业方面的先例,一旦资源型经济走向衰退,势必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由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且失业人员缺乏必要其他技能,再就业成为社会现实问题。政府在主导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该正视社会民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缺失,着重发展社会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两方面。以财政支持为契机,正确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弥补此方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缺失。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2.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证转型政策实施

在我国资源型经济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当中,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政府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转,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促进为市场公平竞争,以此引导资源和技术在市场中的流向,使资源和资金从使用率较低的部门转向使用效率高的行业和部门, 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在制定长期的城市经济规划时,要尽量采取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为新兴产业提供制度支持,扶植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合理分流社会就业人员,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使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前提是环境的保护,换言之,在转型过程中对于已经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时期主要的任务和目标。资源型经济地区由于长年的过渡开发,多数地方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使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危机。政府不应仅仅重视资源、环境或者生态的一个方面,而是需要统筹兼顾这三个方面,从宏观出发制定政策促进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自然资源开发之前,应该就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认证和听证,将各类可导致生态环境的行为禁止在开发资源之前,形成绿色可持续的资源开发模式。注重地区之间的生态关联,加强跨区域的生态补偿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创造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

在我国资源型经济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当中,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政府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转,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促进为市场公平竞争,以此引导资源和技术在市场中的流向,使资源和资金从使用率较低的部门转向使用效率高的行业和部门, 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在制定长期的城市经济规划时,要尽量采取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为新兴产业提供制度支持,扶植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合理分流社会就业人员,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使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3.科学开采资源,发展接续及替代产业,推动技术创新

接续产业是对原有资源产业的延伸与发展,发展接续产业对我国资源型经济的经济结构转型尤为重要。针对我国资源储量相对丰富的城市,可以对资源类产品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产业链纵向延伸,推进资源产品精细化,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抛弃粗放的资源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和资源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发展辅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加大力度培育发展替代产业以取代原有产业。我国资源型经济的经济结构转型也应重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摆脱城市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为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业支撑,逐步构建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资源型经济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要着力培育城市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完整的创新体系不仅要包括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有形的创新,还要包含制度管理创新以及观念体制创新等无形的创新机制,从而以创新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转型。首先,政府部门要通过合理制定包括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创新激励政策在内的各种支持政策, 激励和引导资源开采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其次,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聚集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第三,资源型经济要不断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和技术服务的中介体系建设,将技术研发成果有效投入生产领域。只有建立起城市创新的良性循环体系,才能进一步促进资源型经济的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制定税收政策,完善产权结构,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源型经济的地方税收比例制定不够合理,这使得城市财政很难从中获利,建设能力严重不足,使其自身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针对我国资源型经济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实施一系列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使地方政府能够自主支配部分资金用来实现城市的统筹规划和发展建设;另一方面,应对已陷入严重困境的资源型经济及时给予财政政策支持,如投资兴建大型基础设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等,使这些城市摆脱发展困境,实现持续发展。

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完善市场结构,还可以使原料供应、技术服务本地化,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提高资源型经济的区域竞争优势。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还能为失业转岗人员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创造更稳定的经济环境。因此,在资源型经济的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应把培育中小企业摆在重要位置,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和宽松的发展氛围;支持和鼓励多种产权结构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消除资源型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刚性。

参考文献:

方颖,纪衎,赵扬.2011.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J].世界经济(4):144-160.

李天籽.2007.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科学(6):66-76.

彭文斌,吴伟平,李志敏.2011.环境规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8-80.

邵帅,齐中央.2008.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4):147-160.

孙建国.2012.论城市功能演进与产业迁移:日本京滨工业区经验与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1-97.

宋冬林,汤吉军.2004.沉淀资本成本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6):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