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

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20 16:3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

第1篇

1现场勘察

1.1勘察的主要内容

现场勘察是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众多的难点之一,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及法规,全面的调查污染现场的实际情况及问题。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及排放口进行认真彻查;对处理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等的仪器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可能会影响居民生活的项目以及可能会产生污染纠纷的地方都要进行一一的排查。

1.2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在开展现场勘察工作时,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项目中哪一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详细的有关资料,认真检查相关的施工设施是否已经配备齐全。在实地勘察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的勘察,不可以留有任何的遗漏。如果在勘察中发现,项目中出现有问题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要求他们立即整改。

2现场监测

2.1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环境监测就是工作人员使用环境污染监测仪器设备对可能或者已经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实时监督及检测。监测的主要内容是:首先,针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全面分析和了解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状况,检查各个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也要检查环境污染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充分展示出验收工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地位,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2.2监测中存在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因我国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开展的较晚,环境监测的技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首先,工作人员在现场采样的过程中,应当时时查看工程的具体开展情况,并认真记录全面的资料和数据;其次,对于敏感地带的监测要格外留心,采取适当的方法,尽量避免引起纠纷;另外呢,如果在监测现场中发现问题,必须要马上进行补测,同时,监测中如果出现异常问题,也要及时与委托方进行沟通,采取合适稳妥的措施来完善。

3监测方案的撰写

3.1方案撰写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在撰写方案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合作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是否详细完整;他们是否具备准确的监测条件及能力;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可以正常无误的运作;是否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等等。

3.2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监测方案撰写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是将环境评价报告书的批准标准认定为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来进行考量的,但是,在项目进行期间,如果标准需要修订,那么环境质量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的环境质量标准就要按照新的来执行。对于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执行不同的行业标准。

4编制监测报告

4.1编制报告的主要内容

编制的检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大致介绍一下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内容;其次,阐述一下本次项目的基本内容;然后,详细介绍一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内容,比如:对噪声、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量情况详细记录,同时,对一些特殊地带的监测内容与标准要进行标注说明;最后,对现场环境勘察与监测的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及分析,为以后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4.2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编写报告时,要认真注意几点:一方面,编制的报告中,对于项目的验收范围、监测的频次和因子都要详细准确的记录;另一方面,该项目的目的和特点在报告中要明确的阐述;同时,要确定该项目的成果与环境报告书中呈现的内容是相同的。

5小结

第2篇

关键词:汽车;环境;污染

汽车是相当先进的机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相应阶段的突出代表。自从1886年德国人K。Benz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特别是1913年汽车生产装配流水线发明以来,汽车就迅速普及,逐渐成为我国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汽车从最初的生产一直到报废,在每一个环节都会对环境带来不同种类及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汽车的污染问题和治理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再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1 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汽车从生产到报废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污染,但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的阶段是在使用阶段,包括三个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对周围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汽车行驶噪声对周围人群的污染影响;汽车电气设备对无线电通讯及电视广播等的电波干扰。在三者之中,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最大(被认为是第一公害),其次是行驶过程中的噪声污染,而电波公害由于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并且是局部性问题,所以没有前两者重要。

1.1 汽车对大气的污染

汽车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指从汽车尾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此外,还有发动机曲轴箱通风污染(主要是HC),以及燃料箱和化油器逸出的汽油蒸气。它们都是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各异,这些有害物质发散到空气中,并累积至一定浓度后,将会对附近环境尤其是对周围区域内的人群及动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1.2 汽车行驶噪声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对行驶路程的沿线,特别是周围人群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特别是周围同为汽车驾驶员的交叉影响,目前汽车市场主要为小、中型车辆,所以其噪声强度主要为60~90dB的中强度噪声, 80dB以下的环境噪声一般认为不至于造成明显的永久性听力损伤,仅使人的听力产生暂时性下降,在85dB的环境中,会有10%的人可能产生耳聋;在90dB的条件下,则只能保持80%的人不会耳聋。

试验结果表明:在88dB时,汽车驾驶员的注意力将会下降10%;在90dB时,下降20%。因此,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高噪声不仅会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造成一定的声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同时还会使周围汽车驾驶员的注意力下降,反应时间增加,导致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1.3 汽车电波对环境的污染

电磁波是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按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特高频。电磁辐射污染是重要的环境污染要素之一。它在无形中对人产生伤害。电磁波辐射源的输出功率越大,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距离辐射源越近,接触辐射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就越大。在汽车电气设备中有很多导线、线圈等电气元件,而任何一个具有电感和电容的闭合回路都会形成振荡。因此,在汽车的电气设备中有很多的振荡回路。当火花放电时,就会产生高频振荡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到空中,切割无线电、电视广播等通讯设备的天线,从而引起干扰。在汽车的电气设备中,点火系的干扰最为严重,此外还有发电机、调节器、刮水器以及灯开关等。

2 汽车对环境污染的一些解决方法

2.1 汽车对大气污染的解决方法

由于汽车废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为控制汽车废气的排放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国家应规定严格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不得制造、销售或进口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达不到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②控制汽车排污量发展无公害汽车,如在汽车装上了净化装置,采取延迟点火时间的方法,以减少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国家应积极研制无公害的汽车,以新的能源代替汽油,柴油;

③私人小轿车与公共交通工具相比较,小汽车的社会费用要比公共汽车高6-8倍,能耗高9倍。因此,引导大城市交通向大容量交通转化,是减少交通污染的有效途径。

④加强交通管理、发展高速公路,交通拥挤时汽车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不仅增加燃料消耗,而且容易使燃料不完全燃烧,导致废气排放量迅速上升,因此应加强交通管理,开放智能交通系统,并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汽车以尽可能匀速行驶,即可减少排放的污染物,又可节约能源,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2.2 汽车噪声污染的解决方法

为降低汽车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应从最初的汽车开发设计、汽车上路使用等方面,分别采取降噪、减振等控制措施。在汽车研发设计时,汽车生产厂商就应根据现行的的环保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汽车设计中采用先进的控制噪声方案及降噪减振措施,从源头上降低汽车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及保养,对车内的设备应经常进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车速,尽量选择较好的路面行驶,减少喇叭和制动的使用,同时注意控制车内音响等高噪声设备的音量,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3 汽车电波污染的解决方法

第3篇

【关键字】农村 环境 现状 原因 措施

前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的蓬勃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果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一、现代农村环境现状

1.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各地区竟相发展乡镇企业。然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农村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生态环魔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小化工厂、电镀厂、造纸厂、钢管厂等废水、废气、废渣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简单处理后排放,严重地污染了农村周围的土壤、大气和水体。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

2.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为2.6亿吨,其中绝大多数没有处理而随惫倾倒、随意排放。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提上日程,处于人管理的状态。“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坡板结,团粒结构破坏,土壤有机质降低,地力下降,化肥中没有被作物吸收的营养元家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和土镶淋失进人水体。据最新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达40t 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 km2的安全上限。同时,化肥造成的水源污染,还会威胁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饮用水安全。

4、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

随着农村养殖专业户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鸡、养鸭等养殖业方兴未艾。集约化养殖的禽畜粪乱排乱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污染环境。粪便的乱堆乱放产生大量恶臭气体,污染了大气环境,其中有大量的有害成分甚至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大量畜禽排泄物、污水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下水道或随意堆放,给周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

二、现代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

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地方经济粗放式发展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吸引“高新尖”项目的实力,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往往凭借矿产资源优势或廉价出让土地使用权等举措,把那些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被淘汰、被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引入进来,其结果往往是:引进一个项目,污染一条河流,掏空一座矿山,祸害四周村庄,殃及子孙后代。

3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够。

农村环境执法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各个部门,目前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建设项目管理力度不大,审批权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新的污染源不断产生;排污收费力度不大,、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执法的严肃性不够等现象。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让广大农民全方位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引导农民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农村环保事业中来。通过文艺演出、科普知识下乡和举办农民环保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养殖、绿色旅游,走生产与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设“绿色环保,健康富裕”的新农村。

2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应参照有关规范要求,尽快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并设立警示标志。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农村分散式应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3、加大环境污染源查处力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加大对环境污染源的查处力度,“从重、从快、从严”处罚,使处罚对污染制造者真正起到威慑作用,使其“不敢、不愿、不能”,唤起污染制造者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律意识。

4、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从光、气、水、田、土、林、路等方面促进农村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太阳能开发利用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改水工程、标准化农田建设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和“村村通”建设工程,以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雨养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方式”等有效农业生产模式。

5、切实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对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处理经验,即通过再生利用,高温堆肥和焚烧发电等途径变废为宝,把城市垃圾转化为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同时还应改变长期以来城市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促使垃圾处理企业成为处理主体,逐步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总结:

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大环保设施、生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京.浅谈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和解决方法[J].环境保护,2006,(7):55-57.

第4篇

空气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威胁,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污染?又会有怎样的解决方法?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注意新闻联播,晚报,天气预报对空气污染的报道,有选择性的记录,剪去。

2. 实际考察,感受受到污染的空气对人体的异处。

3.空气污染物有哪些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 结论

一、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1)生产性污染,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①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烧煤可排出烟尘和二氧化硫;烧石油可排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②生产过程排出的烟尘和废气,以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水泥厂等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③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而产生的粉尘和雾滴。

(2)由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3)交通运输性污染,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排出的尾气,其中汽车排出有害尾气距呼吸带最近,而能被人直接吸入,其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铅尘等。

二、 怎样才能保护好环境卫生

为了保护空气,使它不遭到污染,大家都能够愉快和健康,我建议:

1.要教育大家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不要只顾赚钱,不顾环境污染。每个人都要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第5篇

一场厨房生态革命似乎已散发出了硝烟迷漫的火药味。导烟机的火爆上市,给原来独霸厨房多年并竞争激烈的抽油烟机行业带来无比剧烈的冲击,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12月12日,拥有多项新科技含量的安薪导烟机运营商在北京宣布,安薪导烟机将加速在全球的推广步伐,在与橡果国际达成推广合作后,将迎接国内知名的抽烟机厂商的挑战,近期将进行导烟机与抽油烟机的现场PK。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来的密集式住宅家庭在有限的空间中使用厨房。而由油烟与燃烧废气而引起的厨房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李亚栋介绍,厨房污染对人身存在严重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是400万,在中国是11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中国是107亿美元。厨房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医疗机构呼吁,厨房为室内最重要的污染源。要减低厨房污染所造成的对家人与环境的危害,必须寻求有效的根本解决方法。

早些年,为解决厨房的油烟污染问题,抽油烟机应运而生。2006年我国抽油烟机企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2006年1~12月全国抽油烟机累计产量为10898703台,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74%。目前国内市场年需求量900多万台,并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厨房卫生存在巨大的商机。

我国抽油烟机行业近20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抽油烟机行业标准不规范,科研开发能力弱,技术提升缓慢,环保能效低,防护有限等问题等严重等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

导烟机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厨房污染对人身造成的危害呢?据安薪导烟机亚太区负责人王信雄介绍,导烟机安置在燃气灶周边,利用空气学原理,即风幕可以阻隔空气对流之功能,将做饭的油烟、油气及燃烧废气、热源全方位隔离起来,并将有毒害的气体引导至排油烟机口,从而排出室外,并提高抽油烟机三倍以上排油烟效能。而且非常节能,月耗电量仅1度左右。该产品先后获得四大国际发明金牌奖项,在我国也属于免检产品。

但导烟机的问世,首先遭到来自抽油烟机行业的质疑。在12月12日安薪导烟机产品演示会上,一位特意赶来的抽油烟机经销商当场提出质疑,认为导烟机用的干冰试验和真实的厨房环境差异很大,难以说明问题,并且缺乏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而且他认为,性能良好的抽油烟机可以单独解决厨房污染,根本不需要导烟机这个“伴侣”。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安薪导烟机王信雄当即表示,将尽快向一些著名抽油烟机生产厂家下“战书”,邀请他们同台比试。比试场所将选择更接近真实厨房环境,并且邀请权威机构现场进行检测。

导烟机与抽油烟机的较量,不仅仅是两种产品的替代与升级的角逐,更可以看作是家电企业对巨大商机的厨卫市场的又一次争夺。而无论结果如何,这都会使厨房环境污染问题迎来新的解决方案。

第6篇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时往往要求质量和效率,因此往往会忽略对环境的影响。因为一个对一个地方的环境进行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公路建设过程中往往没有这样的耐心。下面就来讨论因为高速公路建设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施工前对环境关注不够导致环境污染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当今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日趋完善,而高速公路建设前的准备工作也做的很充分。但是,这些准备工作往往只针对一些基本问题,如所修公路要面临的地形,修建公路的工期限制等,却忽略了对高速公路附近环境的探索。但是实际上,如果可以对高速公路周边的环境事先进行探索,就可以了解到高速公路修建时应该使用偏干或者偏湿的材料,还有修建公路时遇到怎样的天气是下雨的前兆,在村庄山谷附近遇到怎样的天气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前兆,了解之后就可以即时加以防范。

(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前文我们讨论了在高速公路施工前应该对当地环境加以了解,从而提早进行防范。但是,仅仅进行预防是不够的,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才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工期都是比较紧的,因此在建造公路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滥用当地的资源,如在有泥山的地方就有可能利用了当地的泥土等,但是这样做就有可能对泥山等的坚固性产生影响。而在日后通车后,高速公路上的共振很强,对泥山就有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影响,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塌方等事故的产生。

(三)施工之后对环境的影响

在完成高速公路的施工之后,往往要进行一些善后工作。在这种时候,往往会将一些废弃的材料等直接留在当地,而石灰,沥青等材料对环境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因此不应该使这些东西保留在当地,而应该将这些东西回收。对这些材料加以回收利用,不仅有利于当地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

二、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改善

前文我们讨论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接下来自然是探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要探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可以说,很多问题本身都可以避免,但正因为没有受到重视,问题才会越来越严重。这跟环境问题是一个道理。现在的环境之所以越来越恶化就是因为在能够缓解能够重视的时候我们没有去做。

(一)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要想对一个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为这个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针对高速公路建设,也可以去建立一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由专人对每一个高速公路建造地的环境进行探索,然后进行评价,指出在此处建造高速公路的注意事项,要求施工人员做到哪些事。如果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那么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告诉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二)倡导“绿色施工”,合理进行工程施工

当今社会,环保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绿色蔬菜,绿色生活等字眼也屡次被提出。在工程施工中,也可以提出绿色施工这一概念。要做到绿色施工并不难,降低噪音,减少材料损耗等都是绿色施工的一种方式。还可以将另一热点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用于施工中,使得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硬性降低到最低点。

三、总结

通过前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哪些过程中产生了问题,然后提出了两点解决方法。正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没有受到重视的问题,从需要有关部门真正的重视起来,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变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为高质量高效率地高速公路建设打下基础,也为环境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龙宁,李建忠,何峻岭,刘国强.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思考.城市交通.2007(2).

[2]李全文.公路环境规划.西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9).

第7篇

一、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水、大气、噪声的环境污染在我国十分严重,不但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破坏生态平衡,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危及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化学和环保教育密切相关,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有密切联系。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重视环保教育,使学生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有一个正确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化学教学对环保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我们应当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本文由收集整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像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做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也减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性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3.结合环保专题讲座和录像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书刊报纸、科普读物等,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如废旧电池、塑料、酸雨、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仅我国一年农业受酸雨的影响损失可高达15亿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邀请环保方面的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介绍我国近几年来在环保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开阔眼界,增强环保意识。

4.结合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化学实践进行环保教育。

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来水厂、钢铁厂、水泥厂等,进行工业废水的排污、处理的情况调查;深入郊区、农村,参观农药厂,调查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化肥、农药施用情况。通过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同时要求学生从目前的存在问题、形成原因、解决方法等方面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到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环保意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检测、分析空气质量,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树立环保观念,规范自己的环保行为。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因为含磷的洗涤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最好少使用塑料袋或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不随便丢弃废旧的碱性电池,等等。另外可通过“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活动,在浓厚的环保气氛中体会植树造林、加强环保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化学教师的环保意识。

建设一支懂环保知识、热心环保教育的化学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参加环境化学的学习班等进行充电,并和校外兼职的科技辅导员密切结合,使校内、外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践活动联动,使环保教育活动开展得深入持久、丰富多彩。

人民环境意识和国家环保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学教师要把环保教育作为自己的职责,尽一切努力把环保教育落实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8篇

1)水污染严重。 

部分农村小规模工厂和作坊生产不够规范,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将工厂废水随意排向河流湖泊。此外,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过量的农药,大量的粪便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将原本清澈的河流变得浑浊不堪。严重的水污染使农村居民的饮用水的安全受到了直接的威胁,影响了农村居民和经济动物的健康,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 

2)垃圾随处堆放。 

相比起城市,农村的垃圾处理系统存在很大的缺陷。部分农村居民也缺乏相应的垃圾整理和分类的习惯,将平时生活中用的垃圾随处排放,农村居民的住房内、道路边、田地中,都有很多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不仅影响了农村道路的整洁和美观,还影响了田地农作物的健康,其中的有害气体还造成了环境污染,最终都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3)秸秆等废料处理不当。 

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的秸秆数量是十分巨大的,怎样处理这些秸秆是一个大问题。在目前的情况看来,大部分秸秆被随意焚烧,产生的气体污染了当地的空气,还造成了很大的火灾隐患,有时甚至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有时我们能见到关于焚烧秸秆致人死亡、焚烧秸秆引发火灾的新闻。有些选择将秸秆堆放在道路旁,逐渐成为了垃圾,阻碍道路的通顺。有些选择将秸秆倾倒河流,污染了水源,严重时还会造成水流不顺畅,阻碍了田地用水的灌溉。 

4)养殖污染严重。 

部分农村家庭养殖规模较小,没能形成系统有效的清理措施,经济动物的粪便等对于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对于农村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虽然部分养殖实现了集中管理,但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相应的治理知识,产生的众多污染物对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不仅影响了土壤的质量,还造成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5)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严重。 

相比起城市企业来说,国家对农村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乡镇企业缺乏端正的环保意识。此外,部分企业受到成本和技术的制约,无法保证对于环境治理的投入也没有良好的治理能力和技术。乡镇企业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直接污染了农田里的农作物。 

2 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在一次全国污染的调查结果中,调查结果显示,导致全国污染问题的来源中农村污染占了很大的比重。解决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提上日程,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环保意识,采取相应的监管和治理措施。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很多。 

1)农民不具有足够的环保意识。 

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对于环保也缺乏相应的意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将垃圾废品随意乱扔乱放,将秸秆随意焚烧。对于平时生活中用过的塑料袋不进行收集,反而随意丢弃,对于剩余农药也不能正确处理。种种错误行为导致了农村的严重污染。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提升只能循序渐进,通过加大对于环保的宣传等,逐步树立起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2)农业生产的问題。 

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利润,有时会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化肥过量使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影响水质的质量也影响水里的鱼类的生长。水质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导致农作物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的卫生。 

3)监管体系不健全。 

尽管农村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对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监管力度却不到位。例如,目前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存在监管漏洞,让许多企业通过漏洞来为自己企业谋取利益。目前的监管措施仍以修复为主,对于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不到位,这样加大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4)乡镇规划不合理。 

乡镇建设不够合理,在规划时不够长远,乡镇的布局混乱,也没有考虑到相应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因素。此外,农村环保机构也不够健全,相应的职能也就有所丧失,不能很好履行其宣传教育等职能。 

5)投资不足。 

农村用于环境治理的资金有限,根本上制约着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减缓了治理的进程。 

3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1)对农村环境综合规划。 

要加强对于农村环保问题的治理就要首先成立专项小组,深入细致了解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各类污染问题分类调查,通过相应的调查数据来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具体措施,保证后期环境保护项目的顺利开展。 

2)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 

解决环保问题最理想的措施是要在源头上控制,尽量减少污染的扩散,减少污染所带来的损害。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条款规定的内容来对相关企业进行监管,不能放宽条件。对于出现环保问题的企业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责令整改、停业整治等,对于多次发现环保问题的企业要采取重罚,对于环境整治较为良好的企业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才能让企业重视环保问题,加大对于环保的投入。 

3)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要加强治理能力,首先要加强对于环保项目的资金投入,还要加强环境保护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设立多个污水处理点和垃圾处理点,宣传相应的环保理念,让农村居民养成定点处理垃圾的习惯。此外,要加强水体的自动恢复能力,加强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环境的整体形象。 

4)加强对于农村养殖业的整治。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农村养殖业的监管,对于农村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选出养殖专用区域对于散户养殖要进行合理整合,通过加大对于农村养殖户环保专用资金的补贴来提高养殖户对于养殖区域的环保整治并定期安排人员进行监督检查防止专项款不合理运用。此外,可以加强对于养殖户的环保技术的扶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 

要定期开展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科教片、大学生演讲等形式来加强环保知识在农村的普及。通过相应的村规的制定和奖励措施的实行来形成良好的重视环境保护的氛围此外,要加大对于农村中小学对环保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环保从小做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农村环保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第9篇

[关键词] 池塘养鱼 水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8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由于将淡水渔业列为高原特色农业之一,在云南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池塘养鱼,但是,池塘养鱼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水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池塘养鱼的质量,无法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要求,就没有办法将鱼销出,所以,想要将鱼养好,就必须要认真对待水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解决水质问题的重要性,针对常见的水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1 解决池塘水质问题的重要性

近几年,在云南省出现了大批池塘养鱼的人,但是,由于云南省对于渔业投资较低,全省的老旧鱼塘面积有2万多公顷,而新池塘的面积仅占全省池塘面积的25%,由于池塘的基础措施不到位,池塘水质也一直受到影响。

不论是在什么环境中养鱼,养鱼最重要的就是水质,哪怕是在大自然中野生的鱼,如果它一直生活的水域水质遭到破坏的话,这条鱼也是活不下去的,更何况,池塘养鱼中,池塘环境本就与鱼原来生活的环境不同,水质出现一点点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到鱼的质量。

如果池塘中的水质状况较差,一些指标超出鱼生存需要的话,就会导致鱼生长发育不良,养出来的鱼质量不高,甚至可能导致,池塘中的鱼出现大面积的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水质不好不仅会导致鱼的不健康,还会间接影响到食用者的健康,为食用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2 云南常见的池塘水质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常见的池塘水质问题

2.1.1水中PH值过高

水质中的PH值,就是我们常说的水的酸碱度,PH值过高,就是池塘里的水呈现碱性,过高的PH值会导致水中蓝藻大量的繁殖,而PH值过低,就是池塘里的水呈酸性,过低的PH值会导致水的载养能力被消弱,不论是PH值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影响到水中鱼的健康,而且会影响到水中有益于养鱼的微生物繁殖。

2.1.2氨氮浓度不适当

池塘中水里氨氮可能来自喂鱼用的饵料中、肥料、鱼的粪便或者鱼的遗骸中,如果水中氨氮浓度不适当,就会导致池塘中的鱼中毒,甚至是死亡,当水中氨氮浓度达到0.01-0.02mg/L低浓度时,就会导致鱼慢性中毒,长期如此,就会抑制鱼的生长,当水中氨氮浓度达到0.02-0.05mg/L时,就会加速鱼的死亡。

如何辨别池塘中氨氮的浓度是否合理呢?当池塘中氨氮的浓度过低或过高时,鱼就会有所反应,一般表现为鱼表皮的粘液增多、极度不安、张大口挣扎、体表充血症状,如果发现鱼出现了以上症状,就需要渔民注意池塘水中的氨氮浓度了。

2.1.3水中存在过多的亚硝酸盐

水中之所以会产生亚硝酸盐,是因为氨在转化成硝酸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于是就会在水中产生亚硝酸盐,一般水中亚硝酸盐的正常量应当是0.1mg/L以下,当水中亚硝酸盐超过这个浓度时,就会导致水中的鱼患上黄血病。

2.1.4水中溶解氧下降

水体中的溶解氧一般来源于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或者是空气中的氧溶解到了水中,就在水中产生了溶解氧,但是,如果出现温度过高、养殖的密度过大等情况就会导致水中溶解氧的浓度降低,溶解氧的浓度过低也会影响到鱼的生长。

2.1.5水中出现蓝藻

蓝藻是一种在适合温度中会大量繁殖的植物,这种植物会产生有害人体与鱼类的物质,而且不容易被鱼类摄食,长时间大量繁殖就会影响到水中其他饵料的生长,导致水质恶化,蓝藻的外形为蓝色或者是绿色,呈丝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当池塘中出现蓝藻时,需要及时处理。

2.2 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2.2.1适当pH值的控制

当水中的pH值过低时,可以适当的在水中撒上一些生石灰、草木灰等一些碱性的物质,中和水中多出来的酸性,同理,当水中的pH值过高时,就可以在水中撒入适量的醋酸、硝酸等酸性物质,中和水中多余的碱性。

2.2.2降低水中氨氮浓度

当发现水中氨氮浓度过高时,就可以采取开动增养机进行曝气,或者是用适量的芽孢杆菌加上红糖和适量的水,进行暴晒2-3h,之后再泼洒到池塘中,就可以降低水中氨氮浓度。

2.2.3控制亚硝酸盐浓度的办法

当池塘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以采用在换水时,多抽出池塘底层的水,再换上新水,或者是将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泼洒到整个池塘中,还有一些其他办法,只要是发现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过高时,就要及时处理了。

2.2.4增加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将水中的有害藻类、轮虫等有害的且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清除,就可以降低水体的耗氧量,或者是对水质进行改善,可以促进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

2.2.5扼制蓝藻的生长

由于蓝藻的生命力十分的顽强,所以一般的清理很难将蓝藻彻底清除,就需要使用一些可以杀死蓝藻,但是又不会影响到鱼类生长的化学药品了,或者是在蓝藻出现前就对池塘进行生物预防,预防蓝藻出现等,但是要注意,蓝藻的繁殖速度十分的快,所以一旦发现蓝藻就要及时处理,防止蓝藻过多,对池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3 改善云南水质的方法

在云南,随着这些年涉渔工程的增加,对渔业的影响十分的大,适宜养殖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工业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于是水生物的安全、水环境等问题日益加重,云南的渔业资源破坏和水域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何改善云南池塘养鱼的水质呢?

3.1 定时加水、换水

想要改善池塘养鱼的水质,就需要定时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更换,而定时加水则可以稀释水中的污染问题,使水质变好,一般如果要对池塘进行换水的话,不可以一次将池塘中的水换完,大概换整个池塘1/3-2/3的程度就可以了。

3.2 定时增加水中氧气

对池塘水进行增氧的方法有好多种,可以采用向水中喷洒化学试剂的方式增加水中的氧气,但是这种方法的作用时间较短,还可以用增氧机气泵、水泵等增氧机器,来增加水中的氧气。

3.3 生物方法

改变水质的生物方法就是加快水中矿物质消耗过量有害物质的速度,这样可以大量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变水质,使得水质有很大的提升。

4 总结

人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这几年云南的水质污染十分的严重,池塘养鱼又是一个会面临较多水质问题的行业,所以,要重视起水质问题,才能够做好池塘养鱼,要结合多种合理、科学的方法,对池塘水质进行改善,保证池塘的水质,为养殖的鱼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恩杰.池塘养鱼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J]. 家畜生态学报,2012,05:91-93.

第10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

一、寓环保意识于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无节制的使用氟里昂做制冷剂,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大量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危及地球上生物的健康;我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近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随着大量的化学合成物的生产、使用,一些具有激素功能的化合物(如某些除草剂、杀虫剂、防腐剂等)也随之排入周围环境,产生污染,造成巨大的危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使生物体的生殖机能下降,性器官变异,导致动物雌性化现象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各种生物的生存……显然,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教委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二、寓环保意识于生物教学中的方法

环保教育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全民性等特点。而生物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通过在生物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联系地方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活污水、工业“三废”的无节制排放,空气刺鼻难闻,沿海居民的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这些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这些看得见、听得到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水质的污染不仅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给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危及了人体的健康,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努力下,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加紧治理,我们应该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富饶的家园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3.开展第二课堂,加强环保教育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例如结合课本中环境保护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假期到附近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写出有关环保方面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及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另外,还可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橱窗、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和展览等,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更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

4.使用现身说法,将环保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在讲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给学生讲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环保行为。如平时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塑料袋,从上大学至今一直奉行这个原则。这虽是种很不起眼的行为,但可以保护环境卫生,节约资源,防止塑料这种难以分解的物质流落到自然界中。这时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表露出对这种行为的认同,于是我进一步提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按这个小小的要求去做,不仅我们周围变得更加卫生,而且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塑料带来的污染。

5.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北海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北海市水质污染源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寓环保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孔繁翔:《环境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11篇

关键词: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86-1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工业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城市建设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因此就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根据相关部门的报道,我国有六分之一的耕地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并且严重地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环境污染,已经广泛地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注意,从而导致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以及自然农业等新的名词应运而生。

1 无公害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在我国占有的比例也很大。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的人均蛋类和肉类的占有率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各种肉类食品数量的增加使得这些肉类食品的质量都有所下降,尤其是畜牧业和养殖业都受到了抗生素的毒害,从而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其治理迫在眉睫。在对作物进行种植时同样的会出现一些类似的情况,例如有机化肥、生物防治等,这些都属于无公害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物种植的转折点是上个世纪的60年代,各个国家中陆陆续续地推出了生物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并且逐渐的替代了传统的农业。到了90年代,我国的一些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也就是在零污染的情况下生产出值得人们信赖的作物产品。

2 我国无公害作物发展的现状

其他国家的无公害作物一般都是由个人以营利为目的所研发出来的成果,我国是世界唯一一个由政府倡导绿色食品的国家,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些相关的组织来推动。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无公害作物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在水果、蔬菜、油料以及粮食等作物中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生产技术体系。

3 我国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的现状

作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每种作物的病虫种类繁多,并且会因地制宜,地域的差异会使得同一种作物遭受到不同的病虫,同时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其遭受到的病虫也是不一样的。种植作物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使得作物中的病虫得到解决,不惜使用含有剧毒的化学药剂。这种做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导致了虫类生物链的脱节,使得次要害虫猖獗。更为严重的是在使用了剧毒的化学药剂之后,作物本身就会残留部分化学药剂,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已经成为了现今的首要任务。

4 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利用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国际上比较核心的技术之一。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和一些其他的国家在有关抗病虫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有着十分丰硕的成果。同时转基因技术根本就不存在药物上残留、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这种方法是属于无公害的。

4.2 利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具有药效持久、安全、经济以及无公害等特点,在未来的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生物农药中的昆虫信息素,信息素是一种由昆虫分泌出来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影响到同种昆虫或者是其他种类昆虫的升值和发育以及其他的个体行为。因此在利用生物农药时可以有效的解决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的问题。

4.3 利用病虫的天敌

相对于其他的防治方法来说,利用天敌这种方法更加经济、有效和环保,但是针对这种防治方法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经过研究证明,无论是哪种病虫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天敌的存在,少的或许只有几种,甚至是一两种,多的可达到好几十种。所以说,我国在利用病虫的天敌这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这种方法对病虫的防治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因此利用病虫天敌可以有效的解决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的问题。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达到了一个高度,因此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作物有着一定的依赖。但是因为目前清除病虫的方法还不是十分有效,所以只有逐渐的完善这些方法,才能够真正有效解决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培夫.农作物病虫无公害防治研究进展(上)[J].世界农业,2010,(07):36-37.

[2] 张忠民,朱陵侠.保护地蔬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10):29.

第12篇

 

一。环境保护问题涉及面很广,需要加以综合治理,但从许多国家的实践来看,财政政策是其中必不可少、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本文拟分析运用财政手段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依据,并寻求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对策。

 

一、财政介入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在自发运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的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但是,自由放任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并非在任何领域、任何状态下都能够充分展开,市场经济中还存在一些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或者无法正确发挥其作用的领域,从而产生所谓的市场失灵问题。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为政府及其财政对市场经济的主动介入和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一般认为,在环境问题和环境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市场失灵,具体表现在:

 

1.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所谓负外部性,是指个体的行为对其他个体产生了负面影响,却没有因此而承担相应成本的情形。比如,一家化工厂向外排放污水,这种行为的成本是不易确定的,而且也不由化工厂自身来承担,这就导致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从而使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之间发生偏离,资源配置将出现低效率。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那么负外部性的存在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公共资源的破坏,而污染者或破坏者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或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将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性。

 

2.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与环境污染问题相反,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我们知道,环境治理与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行为能够给置身于其间的企业和居民带来清新的空气、优雅的环境等,但是,清新的空气、优雅的环境等是一些具有集体消费或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即在技术上它们是很难排除其他人在不付费的情况下参与消费的,这就产生所谓的“搭便车”问题。搭便车问题的存在,将使环境保护者无法因其给他人提供了好处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其结果是,在市场机制中,环境保护作为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其供给量经常严重不足,有时甚至出现供给量为零的情况。

 

3.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清晰的产权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然而,臭氧层、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等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分割性,其产权难以界定或者界定的成本很高。环境资源在产权上的难以界定,将导致所有人都可以在无需付费的情况下自由享用和无节制地争夺稀缺的环境资源,其结果是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浪费,甚至枯竭。

 

4.经济主体行为的非理性。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理性的。然而,在环境保护领域,经济主体的非理性行为是存在的,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展是眼前的,污染是未来的。比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为我们带来了财富,而对环境的影响则是缓慢的。当人们尚未对环境问题有足够的科学认识之前,许多人往往有着短视计划,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正因如此,乱砍乱伐、人为破坏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第二,即便人们己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约束,人们还是采取了某些追求发展而牺牲环境的非理性行为。

 

二、财政政策是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

 

由于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需要寻求其他途径加以克服。在某些场合,环境问题可以通过道德约束和市场协商等途径加以解决。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社会道德信条就提醒人们为他人着想,留意自己所产生的外部性;而通过市场协商,实行企业合并,使外部性“内部化”则是矫正环境问题的市场缺位的另一途径。例如,假设只有一家污染公司和一家受害公司,那么两家公司可以协调行动,实现公司联合;也可以由第三方把两家公司都买下。这样,外部性就被内在化了,产生外部性的公司在决策时就要考虑污染问题。

 

“科斯定理”的提出为解决外部性问题开辟了一条市场解决的新途径。由于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的缺乏上,因此只要产权确立,就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无须政府干预来处理外部性问题。而产权界定是政府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的体现,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经济。这样,只要政府能够把产生外部性的资源的产权分配给私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就与谁获得产权有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但是,由于存在交易费用和产权界定等方面的困难,科斯定理的有效性遭到削弱:第一,定理要求谈判成本不会阻碍双方协商以找出有效率的解决方法。但像空气污染这样的外部性牵涉人数极多,很难想象以足够低的成本让他们聚在一起谈判。第二,定理假定资源的所有者能够鉴别对自己财产造成破坏的来源及破坏程度。但是像空气污染的情形,即使空气的产权是明确的,也难以辨清到底有哪些人应该对空气污染负责,以及每个污染者到底应当负多大的责任。因此,科斯定理仅适用于外部性问题的牵涉人数不多、外部性来源清楚的情形。

 

可见,尽管依靠市场力量和道德法则能够对外部性问题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在许多场合下,个人的自主行动难以达成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时往往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干预措施。这主要有三类:一是政府管制;二是拍卖污染许可证;三是使用税收或补贴。

 

政府管制是指政府直接规定所允许的负外部性的活动水平,对超过规定者予以重罚,用这一办法来实现社会的最优解。管制措施有可能使私人缺乏进一步消除负外部性的动力,并且当造成负外部性的厂商数目超过一个时,容易出现管制的低效率。因此,多数经济学家对管制措施并不欣赏。

 

拍卖污染许可证是政府解决污染问题的另一种手段。在这一制度下,政府在确定了所允许的负外部性问题的活动水平之后,向出价最高的厂商发售许可证,只允许拥有许可证的厂商在所购买的有限数量范围内从事具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以此确保社会最优解的实现。该制度的一个可能的问题是,现有企业可能购买超出成本最小化需要的污染许可证,设置壁垒来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一旦出现这种情形,那就等于在矫正了一种市场失灵的同时又造成了另一种市场失灵。

 

在所有的干预措施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庇古(Pigou)所主张的税收或补贴方法。庇古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恰当的税收(补贴)影响相对价格比率,使私人生产的边际成本(收益)上升,从而使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相一致。当然,这两种方法各自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庇古税而言,最主要的问题是该不该补偿负外部性的受害人。如果实际给受害者以补偿,那么这种补偿有可能成为一种反向激励,反而使受害人夸大损失或者使受害者人数不减反増。对庇古补贴来说,主要的问题是补贴的钱归根到底来自于税收,而税收同样会带来经济扭曲,我们无法知晓这些扭曲的负面影响是不是要比外部性本身要少一些。

 

以上分析表明,解决环境问题可以有多种选择但各有优劣之处。究竞选择哪一种方法,需要由政府视具体情况相机而定,但财政政策无疑是政府实施政策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通过对财政经济手段的灵活运用,在防止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用于环境保护投入的总量不足,占GDP的比例较低。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一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世界银行,1997)。可见,为了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在我国又是十分欠缺的。数据表明,尽管从1980年到1997年我国环境保护的投资己经从最初的几十亿元増长到1997年的5024亿元,但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仍不足1%。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着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

 

其次,我国环保资金使用效益较低。国家环保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投资中有2/3以上的投资没有发挥效益。1991一1995年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年増长率仅为1%。这意味着我国环保投资效益低下,有限的环保投资并没有产生直接的效益。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环保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有限,国内的环保设备技术含量低、品种单调,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1998年美、德、日等国的环保产业的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己经达到5%—7%,而我国当年环保产业的产值不到GDP的1%。二是环保资金使用过于分散。我国污染治理投资的大部分都用于各点、源的污染治理方面,用于区域性综合防治的投资很少。

 

第三,现有的环境收费制度有着明显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资源补偿费制度,不仅收费范围狭小,而且收费标准偏低;这一方面使许多国有自然资源基本处于任意、无偿使用的状态;另一方面则因收费远远低于资源本身的价值而无法通过供求关系反映其稀缺性。这就使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是一种对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收费制度。所收费用的大部分返还给被征收单位,用于治理污染。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排污收费最大的问题是收费标准过低,表现在收费数额大幅度低于治理成本这使得许多企业宁愿交费也不愿投资于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只对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难以刺激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的排放。此外,现行的排污费仅仅体现在对企业征收排污费上,而对消费者个人所产生的排污行为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却没有要求其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随着环境压力的加大,继续实行这种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将难以保证并改善环境质量。

 

应当说,上述税收措施在减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一方面,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税相比,我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收;另一方面,在现行税制中为贯彻环境保护政策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收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四、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选择

 

1.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切实増加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加以鼓励和支持。为了改变我国目前用于环保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状况,有必要逐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为此,要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増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且明确规定环保投资増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増长率。当然,在我国财力有限、财政支出刚性较强的情况下,要大幅提高环保的财政投入尚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寻求其他的资金筹措渠道。借鉴一些经济转型国家的做法,我们可以考虑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基金主要来源是排污费、罚没收入等。

 

2.改革现有的环境收费制度。在环境保护中,要将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目前重治理轻控制的局面。为此,一要将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同时要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提高税率,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实际价值。二要改革排污费制度,改变目前的超标排污费制度为达标排污收费制度、超标排放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的制度,也即,凡是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均按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根据其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危害性等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污视为违法行为,除加倍收费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同时,各级财政应加强对排污收费制度的管理,改变环保收费机构自收自支的状况,实行收支两条线,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综合管理,并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所收取的环保资金使用浪费和挪为他用。

 

3.适时开征环境税。课征环境税是西方发达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普遍做法。课征环境税一方面可以加重污染者的税收负担,使其外部成本内部化,促其减轻或停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又可以为环境保护事业筹资。另外,对我国来说,将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税,不仅可以使污染者真正意识到他要为污染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在承担政府的某种“摊派”;而且在征收环境税后,税务部门就成为唯一的征收管理部门,既有利于解决政出多门、政令不一的现象,又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开征环境税的基本思路是:(1)环境税的课征对象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范围应该具有普遍性。(2)依据“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环境税的纳税人应是污染环境的各经济主体。(3)环境税的税负不能过低。在宏观上,环保税的税负应以满足政府为消除纳税人所造成的污染而支付的全部费用,即补偿其外部成本为最低限度;在微观上,环境税税负的确定,应高于企业为治理污染采取技术措施的预期边际成本。(4)根据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环境税宜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征收。(5)环境保护税是一种专门税,必须专款专用,全部用于环境保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