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3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23-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11.26%[1]。高血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控制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高血压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及社会环境相关[3]。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仅靠药物和高精的治疗技术是不能解决的,只有通过健康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鼓励患者参与健康维护,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控制和解决。
1 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
1.1缺乏高血压病的有关知识
(1)不了解,不认识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因素:多数居民和高血压患者缺乏对该病某些危险因素的认识[4]。
(2)不了解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不认识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
(3)不重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对医疗保健知识信息不愿接受,对健康教育不重视,不愿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1.2不良的生活习惯
(1)饮食过咸(钠盐摄入过多)。
(2)很多患者长期大量饮用烈性酒,有吸烟嗜好等。
(3)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长期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
1.3遗传因素:
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的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但很少有此类子女进行体检或采取干预措施,认为高血压属于遗传病,无法改变。
1.4治疗依从性差: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行为上与所治疗方案的一致程度,即遵医程度[5]。
(1)血压一旦恢复正常,症状缓解而自行停药。
(2)对高血压病要长期治疗认识不够,信心不足,间断或不坚持服药。
(3)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自行减药或停药。
(4)未按要求监测血压。
2 健康教育的对象
2.1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在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测量的血压的平均值,达到国际最新统一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6]。
2.2具有高血压病易发因素或危险因素的人群 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双亲中有高血压病。
2.3家属及陪护人员 高血压患者一般年龄偏大,由于疾病的影响,常常不能自觉地坚持服药,不能有效地避免诱发因素。所以在健康教育时,请家属及其陪护人员共同参与,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7]。
2.4健康人群 在健康人群中宣传高血压预防与保健知识,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8]。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心胸开朗,保持乐观、稳定、平和的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习惯、性格特点、经济状况、环境因素等,教会患者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2定食定量,少吃多餐,饮食宜低脂、低胆固醇,限制总热量,限制食盐,每日在6g以下[9]。肥胖者要限制进食量,适当增加活动量以减轻体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杂粮,多吃降压降脂食物,如芹菜,山楂,香菇等,不抽烟,少饮酒,晚饭后不宜饮浓茶和咖啡。
3.3生活要有规律,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躯体状态等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3.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下蹲和立起时忽过猛过快,最好用坐式马桶。
3.5避免受寒,避免长时间选热水浴,防止因血管扩张而使血压突然下降而发生意外。
3.6对高血压进行正规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还能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10]。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注意观察降压的各种副作用,当血压降低后不可马上停药,应减到维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坚持长期服用。利尿剂应在早、中午服用,以免夜尿而影响睡眠。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以避免改变引起血压突然降低导致晕厥等意外发生。
3.7嘱咐病人定时测量血压,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血压计应放于心脏水平位,并做到定血压计、定、定部位、定时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随时修订治疗方案。
3.8在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病人需长期或终生服药,在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与病人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在心理上要具备一定承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一般常识,使病人对病情的诊断、治疗有大致的了解,通过基础知识的教育,使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4 健康教育的方法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可以口语化教育和书面化教育。口语化教育,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进行知识传授,系统地将有关健康信息进行传递,使得健康教育对象对一般健康知识或有关疾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有一基本了解,也可通过讨论形式进行有关健康信息的沟通。书面化教育可通过板块或宣传栏将较多的健康教育信息浓缩成精炼的科普短文和图片的一种健康知识教育形式。鼓励患者与其他同种患者交流经验,对卧床患者以电话咨询,家庭随访为主。
5 小结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最经济、最有效得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计划、连续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充分调动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延缓或减少了并发症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正确掌握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科学地运用健康宣教,才能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11]。
为此,需要广泛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保健知识,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法,及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吴锡桂,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建议,高血压杂志 1997,5(2):79
[2] Zeng We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1999,14(12):9
[3] 陈灏珠,内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4
[4] 林中,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健康教育,中国全科医学,2003,6(10):851-852
[5] 周达生,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中国医改管理,1995,15(2):7
[6]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7] 郑鸿滨,薛梅玉,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福建医学杂志,2003,25(4):166
[8] 傅华,社区预防与保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
[9] 赵庆卫,高血压病的家庭诊断及非药物治疗,中国全科医学。2002, 5(10):840
资料与方法
选择嘉定区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管辖区域的4个社区内的25397人口,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高血压患者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30~78岁,平均57.6±9.8岁;体重61~83kg;病程2~30年;一般人群13个,Ⅰ期25例,Ⅱ期32例,Ⅲ期108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2例,初中以下34例,小学程度31例,文盲13例。职业:干部54例,工人65例,家庭妇女31例。
方法:⑴评估基本情况:由社区护士对社区内的患者评估基本情况,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年龄、体重、职业、性格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⑵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①高血压是否与吸烟、酗酒、生活紧张有关;②饮食是否以清淡为主;③是否坚持服药;④是否经常检测血压;⑤是否坚持锻炼;⑥是否知道劳累、饱餐可诱发高血压;⑦高血压是否能有效控制。对答卷进行评分,以了解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知识范畴。⑶根据高血压患者对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分别制定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宣传、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材料,进行个别辅导,并进行健康内容宣讲:血压正常值范围,正确测量方法、坚持服药、按照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双峰一谷规律系统用药。⑷统计学处理。
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变化情况,见表1。
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前后各教育项目效果比较,见表2。
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对高血压并发症的影响:随机将1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性别、心率、病史、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分别给予了针对不良生活习惯、行为的健康教育,观察血压控制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作统计学比较,通过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的目标和内容如下:①节制饮食,控制体重,肥胖的患者应适当节食,以减轻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40岁以上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的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②限制食盐量,高盐饮食不仅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将钠盐摄入量减至每天不超过2g,禁食腌制食品如咸菜、皮蛋、火腿、香肠、咸肉、虾米等。同时提高钾盐摄入,多食含钾食物如香蕉等,因钾盐有保护心脏作用。③低脂饮食,饮食中脂肪的质和量可以影响血压,减少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动脉血压。禁食肥肉、蛋黄、动物脑及内脏。脂肪量<50g/日,减少烹调用油,采用植物油;海带、紫菜、木耳、大蒜、洋葱等有利于降低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常吃。④戒烟限酒,吸烟可使血压升高,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升高,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血栓形成,促进血小板聚集。故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戒烟。
讨论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高血压虽然是常见病,然而目前我国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及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1,2]。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深入社区,步入老年人家庭,将高血压相关知识通过健康教育教给老年患者和家属,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左室肥厚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健康老龄化,以预防为主”,是新时期倡导的老年保健观,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改变传统保健观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得分高于干预前,说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患者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增强其自我保健
意识,从而促进其生活行为的改变,有效地控制血压。
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而改变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一项工作量和耗时巨大的工作。因此,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系统、长期、连续实施,从认知水平的提高到真正促使人们在行动上有所改变,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共同参与,如社区、政府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家庭的参与等。健康行为形成的三大因素(倾向、促成和强化)中,促成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对高血压现症病人的健康教育应结合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的结果,根据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强化,调整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所存在的特定危险因素。解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起到一定的潜在的影响,虽然本次调查中,患者行为改变并不显著,如果能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的生活方式更健康,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的危害,减少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几率,就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行为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通过健康促进防治高血压在国际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已证明通过干预可使患病率、发病率、并发症、相关死亡率等指标降低[3]。控制高血压主要不是针对高血压病本身,而是影响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高血压病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有效途径。
本观察研究得不足之处: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得分高于干预前,说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患者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其生活行为的改变,有效地控制血压,但是目前社区医生多由乡村医师承担健康促进和社区保健的责任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上还远远不足,因此,通过开办社区临床专业、慢性病培训班、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方式多途径培养社区医生,提高社区从业人员慢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慢性病康复的能力在目前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因为干预时间尚短,故长期干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73-74.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效果
高血压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和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具有一定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1]。我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随着社会年龄结构逐渐步入老龄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人们普遍对高血压疾病认识不足,我国整体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均较低[2],针对此现象该社区开展了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前有效的组织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并探讨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对高血压防治效果。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对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1年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该院所在社区选取自愿参加对高血压进行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的1544名中,选取400例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1例,女性179例,患者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9.6±16.2)岁。纳入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进行临床检查时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3];在社区医院进行过高血压治疗;自愿参加该次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参与同时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急性脏器功能不全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肝、肾疾病或功能障碍者。入选患者均充分了解该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干预内容
具体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为:①调研社区护理管理指标,包括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饮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社区卫生条件进行调研评估,并要求医生结合评估对影响社区居民的不良因素和习惯进行监督和提出指导意见,并根据整体护理的理念制定相应护理计划;②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对社区群众进行高血压疾病的概念宣传、以及相应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针对不同人群要采取分类、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如定期向社区高血压患者发放高血压宣传手册,使社区居民能更直观了解高血压疾病,该次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质量目标为,社区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达到50%以上;③要采取规范式管理,对每位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管理档案,要定期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为患者组织定期高血压知识讲座,帮助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发病特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④采取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血压检测,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自卑心理,还要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药物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的介绍。⑤进行行为干预,即控制高盐食物的摄入,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避免肥胖现象[4];⑥建立社区家属系统,让患者家属参与到健康护理中,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多沟通交流,强调家庭在高血压疾病治疗和控制中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在进行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前后血压异常者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情况以及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变化情况。
1.4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后血压数据比较
经过该次健康教育活动,40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比较
社区居民参加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升,各项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比较
经相关调查表明,所有参与该次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的400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从活动前的21.3%(85/400)上升到74.5%(298/400),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主要与人群的年龄、生活习惯、食盐程度、体重、遗传和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5],因此在社区内开展针对高血压的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注意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不同于医院管理工作,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和保持社区人群的健康,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应具有连续性,不能进行简单宣传或者治疗后就置之不顾,而且需要社区医护人员主动上门进行服务[6]。该院在所属社区开展为期1年的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成果显著,400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收缩压平均下降14.7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4.5mmHg,血压控制率从48.8%上升到81.0%,治疗率从40.3%上升到74.0%,说明在社区内开展针对高血压的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模式,能有效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同时有效降低血压异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综上所述,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良好,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和恢复,减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产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因素,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疾病,值得在社区内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克忠,何华,储琳琳,等.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探析[J].医学信息,2012,25(5):29.
[2]洪维玲.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分析[J].医学信息,2015(1):178-179.
[3]薛晓兰.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同,2016,10(5):240.
[4]洪维玲.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分析[J].医学信息,2015(1):178-179.
[5]孙利娅.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5):44-45.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探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本是个可喜的消息,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致使绝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都不能够很好地安排好,再加上运动不足等等不良原因使心脑血管病、肿瘤等深深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推广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调节不良心理因素显得极为重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便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有专家表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对群众实施正确的关于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以及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同伴教育和聚焦模式等都是很好的教育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病人参与健康维护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使病人的健康行为明显增加,从而使血压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预防并发症,真正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报社2012年与2013年参加体检的副处级以上工作人员和离退休持证人员作记录如下:2012年本报社参加体检的副处级以上工作人员和离退休持证人员为450人,其中男349人,女101人,年龄31岁-86岁,平均年龄58.5岁;其中发现患有高血压病6人,男5人,女1人,年龄48岁-62岁,平均年龄55岁。2013年实施健康教育之后本报社参加体检的副处级以上工作人员和离退休持证人员为452人,其中男351人,女101人,年龄32岁-87岁,平均年龄59.5岁;其中发现患有高血压病3人,男2人,女1人,年龄50岁-53岁,平均年龄51.5岁。
1.2诊断标准以上对本报社副处级以上工作人员和离退休持证人员进行体检所发现的高血压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
1.3方法对本报社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以及未患高血压病的健康人群除了采用同伴教育、聚焦模式等方法之外还采用了一下具体方法:①从网上下载通俗易懂的关于高血压病的健康保健和防治以及治疗的资料打印发放给报社工作人员。②由医务室的护士给工作人员演示血压测量,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袖带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测量仪测量血压的使用方法。③向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病人介绍正确服用药物的方法以及应该服用哪些药物,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一定认识。④对有高血压病的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有研究表明,导致高血压发病的诱因主要还是强烈的紧张、恐惧、焦虑、愤怒、痛苦等负面情绪,因此应指导高血压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与稳定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学会自我调适。最后还要指导报社工作人员加强体育锻炼。
2结果
2013年实施健康教育之后与2012年相比报社里患高血压的工作人员明显降低,而且男士明显多于女士,可能是与其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有关。在对工作人员们进行长期的关于正确认识高血压的宣传和教育以后,人们对于高血压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他们又带动了他们的家属,形成了一个较好的良性循环。此外,他们都学会了使用血压计,也加强了体育锻炼,总之这样的健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3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发病人群不断年轻化,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化人们的情绪控制不好,易怒、易气、易急躁,另外生活饮食没有规律且不爱锻炼身体。因此,对于有高血压病的人来说除了要规范用药外,还需要均衡饮食、加强运动、保持情绪正常以及改良行为习惯。
事实上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高血压的不了解与不重视,很多高血压患者对待高血压的态度是听之任之或者直接逃避,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杞人忧天,过分的忧虑、紧张,这两种不合适的态度对高血压的治疗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有必要,这能够让他们正确的认识高血压的特性和本质,积极配合预防与治疗,有个正确对待高血压的心态,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率。
健康教育使病人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病发生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报社健康教育后,高血压病人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有所改善,减少了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本研究也表明,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病人对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认知明显提高,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点,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科学的规范。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人的病情控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志友,李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习惯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2):95-97.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R].北京: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1-4.
[3]郡玉珍.对高血压个体服药依从性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774-77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30-01
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亿多名高血压患者,其中65-7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构成比占48.2%。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心、脑、肾等血压病是当今社会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它所引起的脑卒中、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要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控制高血压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2]。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教育是高血压防治的关键[3]现就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探讨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优质病房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男78例,女20例;年龄65-88岁。经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36例,脑血管疾病32例,糖尿病24例。
1.2 调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填写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并在入院当天与出院前一天填写生活行为调查表,不识字者由护士完成。
1.3 调查内容 ①合理饮食:不吃或偶尔吃糖、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等,每日盐控制在5克以下;②戒烟限酒:不抽烟或每天10支以下,不喝酒或每天只喝少量白酒;③适量运动:能坚持每日散步、做操等;④情绪调节:认识负性情绪对血压的影响,能自觉控制情绪,避免恐惧、紧张等;⑤健康教育需求调查(98例):血压正常范围与自我监测(62例);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与效果(61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54例);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与方法(70例);高血压并发症预防(46例);运动方式、时间和运动量。
2 结果
健康教育前,合理饮食46例,戒烟限酒30例,适量运动42例,情绪调节44例;健康教育后,合理饮食74例,戒烟限酒53例,适量运动58例,情绪调节76例。
3 健康教育
3.1 教育形式 采用责任护士一对一讲解,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图片、电视及与患者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高血压主要知识。
3.2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做好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规范测量血压的方法。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
3.3 用药指导 在用药剂量上要从小量开始,根据血压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另外,由于老年人的多病性,常常多药并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长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即使通过服药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自己随便停药或减量,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叮嘱病人从坐位或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以免发生意外。
3.4 饮食指导 老年人忌暴饮暴食,宜少量多餐。控制钠盐的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6g/日,少食腌制食品,限制含咖啡因饮料。避免进食牛、羊、猪油和富含胆固醇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宜食用脱脂或低脂牛奶,少吃蛋黄。对于肥胖者,应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使其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3.5 运动指导经常坚持运动或体力活动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增加钠的排出,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脂,有助于降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所能承受的运动量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做健身操、慢跑等,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另外还可以选择打太极拳、做舒心操、练气功等放松训练,每日2次。
3.6 心理指导 应注意控制情绪,消除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如焦虑、生气。做到性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大喜或盛怒。
4 讨论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为记忆力、理解力下降,五官功能减弱,自我监测、自我护理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帮助。从本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生活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做到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及有效控制情绪,因此要重视家庭及社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继续健康教育,定期测量血压,给予心理支持及健康知识问答。本组51%的患者迫切需要掌握有关高血压的基知识,尤其需要自我监测与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防治疾病知识,同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使用降压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少致残率、病列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家庭、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肖惠敏,姜小鹰,陈晓春.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255-02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又与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密切相关。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正进一步增加,而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不但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杀手。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为了使高血压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改变相关危险行为,采取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人群降低本病危险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高血压专科护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主要话题。
1 健康教育技巧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针对健康教育对象,为非医学专业的高血压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护士一个讲到底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口语化,尽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语言讲解宣教。
1.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掌握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热情而耐心,与他们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有效地进行宣教和干预。
1.3 注意宣教的目的性和条理性: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避免无意义的解释引起病人不必要的焦虑。
1.4 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涉及面广,患者年龄差距大,心理状态各异,加之知识层次、文化程度的因素,实施“因人施教,因病施教”,易于理解、接受。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2.2 在于预街道所在地段医院设立高血压咨询门诊及热线服务电话,提供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有关卫生科教片,出黑板报。
2.3 组织医护人员深入社区咨询,并在地段医院与居委会之间设立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测血压点。
2.4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如教会病人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定期检测血压表计量是否正确。病人若无条件在家测血压,嘱其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测血压。
2.5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对重点患者进行访视。
2.6 对社区中成年人(主要35岁以上)进行定期血压筛查。
2.7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因此,健康教育除帮助社区人群提高认识,还要强调预防高血压要从儿童时期开始。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高血压病一般知识
3.1.1 血压即指动脉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内壁所施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由心脏跳动并推动血液循环至全身各部分而形成的。心脏每次跳动,动脉内的血压就增加和减低,增加的血压为收缩压,减低的血压称舒张压,写成收缩压/舒张压。正常值收缩压90-130mmHg,舒张压60-85mmHg,一般情况下,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
3.1.2 高血压是心脏用更大的收缩力将血流推向某些狭窄的小动脉,流向全身时使动脉的血压提高。兴奋、恐惧、抽烟,甚至某些食物都可以使部分动脉或全身动脉收缩,引致高血压。当情绪恢复正常,小动脉稍微扩张,血压下降而恢复正常。
3.1.3 高血压症就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血压经常持续在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3.1.4 高血压病表现,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只有一点轻微症状,如眩晕、头痛、疲劳,偶尔呼吸急促等,这些很可能被患者忽略或掉以轻心,抱有侥幸。少数预先毫无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是心脏病突发或中风的受害者。
3.1.5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
3.2 控制血压的知识和技巧
3.2.1 有关疾病治疗知识。目前高血压病诊断与治疗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只要控制好,其期望的寿命与正常人一样。然而,有多数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缺乏知识和了解,不清楚高血压病一经诊断,是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做到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漏服、补吃上次剂量或突然停药,降压不宜过快、过剧。某些降压药可引起性低血压,指导病人起床或改变姿势动作不宜太快,洗澡水不宜过热,发生头晕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血供。不能随便进补,必要时遵医嘱,且需要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因此,要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是患者有安全感和信心。
3.2.2 运动疗法的知识宣教。适量运动能使患者动脉壁中的胆固醇移出增多而沉积减少,有效地防止或缓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展,并有利于调整神经中枢功能失调,从而控制血压。运动疗法是指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有规律、适度运动锻炼,如步行、广播操、太极拳、气功、爬山、慢跑、游泳、医疗体操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运动量应掌握在心率+年龄=170次/分钟。当运动中出现心慌、气短、极度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
3.2.3 饮食知识指导。饮食疗法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让每个患者了解饮食疗法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高钠饮食是高血压病危险因子,因大量的盐可使血压升高,每人摄盐量应5g为宜。额外体重可使心脏、血管加重负担,超重者应注意限制热量,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烟内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缩,提高血压,应戒烟。喝酒不能过量,少量酒有助于松弛身心。进餐时不宜过饱,忌暴食,进餐过饱可能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多饮水,但不宜饮浓茶,以免血液浓缩加重病情。吃少脂、少糖饮食。不宜吃动物油、巧克力、油炸食品、电烤鸡鸭、动物内脏等。因此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胆固醇,造成血管进一步损害。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谷物,摄入足量钾、镁、钙,如芹菜、胡萝卜、荠菜、香蕉、黑木耳、蜂蜜等。
3.3 心理调解的指导: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调查认为,高血压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述情障碍多于正常人。让患者其自身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疾病及引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在生活中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和激动,保持情绪稳定,心情乐观愉快。指导患者进行行为治疗,松弛治疗,自我训练和暗示治疗,避免分析性心理治疗。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高血压人群中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 使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纠正不良心态,进一步掌握高血压的预防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在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实施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68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14 例,女54 例,年龄42—81岁。初次发病者63例,伴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者75例。98例为城镇居民或在职职工或退休干部,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病程2年至9年不等,有吸烟史16例,饮酒史12例,吸烟并饮酒史8例。
1.2方法168例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制订健康宣教卡,内容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的宜忌、注意事项;治疗方案、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出院后建立健康档案,要求患者购买血压计并交给各自如何检测血压,并将结果记录。每月对患者进行1次血压及病情分析,给与指导。
1.3 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综合运用、开展生动活泼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入院时责任护士口头宣讲,实施护理时结合护理内容进行指导。病房内设有宣传牌,科内设有电视、电教室、宣教室,以患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每周将患者和家属集中在一起进行讲课,重点放在疾病的预防方面,使他们明白高血压病虽不能彻底根除,但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低盐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护士充分利用实施护理操作等时间进行宣教。
1.3.1生活起居 高血压患者起床时应避免因改变,血压突然降低而引起昏厥,发生意外,故改变时应尽量缓慢,尤其是夜间起床更要注意。防风寒,冬季外出注意保暖,避免人体受到冷刺激,身体局部毛细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洗脸、刷牙时应用温水,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
1.3.2饮食护理 高血压患者宜选用优质高蛋白食物,增加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的摄入, 可改善血管弹性,延缓血管硬化,并能促进钠盐的代谢,从而降低血压⑴。减少脂肪摄入, 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总脂肪
1.3.3戒烟限酒指导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及周围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烟可降低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和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病或加重的危险。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戒烟后可大大降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若大量吸烟,则出现心脏病致死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因此要尽可能的劝其戒烟,同时对戒烟效果进行强化和巩固。酒精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积极劝解有饮酒习惯的人适度饮酒,可以达到控制血压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1.3.4保持稳定的情绪 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疗法,指导患者注意调节心情,排除精神压力,加强自我修养,学会自我调节,适当选择运动如散步,体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刺激,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1.3.5用药指导 用药治疗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并且越早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小。但服药不可盲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遵医嘱服药,切忌擅自乱用药物,切忌单一用药,切忌降压操之过急,不可凭自我感觉随意加药或减药,这样会导致血压反弹,造成不良后果;②慎重睡觉前服药,尤其是老年患者,当入睡之后,新陈代谢降低,血液循环减慢,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是药效高峰期,此时血压下降,血流变缓慢,血液黏稠度升高,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1.3.6出院指导 避免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身心过劳、精神创伤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故应指导患者自己控制情绪,调整生活。寒冷的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冬天外出时注意保暖。生活环境应安静,避免噪音刺激和引起精神过度兴奋的活动。每天定时、定定血压计测血压,定期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2 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认真仔细的宣教,90%的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住院日数,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满意效果。
3 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结合患者及家属的不同情况制定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从而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在饮食、运动、休息、服药及心理自我调节等方面有显著改变,使血压得到积极有效控制,延缓或逆转高血压所造成的器官损害,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卒中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5-0085-01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内科收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年龄60~85岁,其中男36例,女24例。根据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了以下健康教育,对控制病情起到了良好作用。
2 措施
2.1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控制情绪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因病程长,或因治疗药物、经费等方面的问题而产生过分紧张、焦虑不安以及抑郁、闷闷不乐等心理负荷的表现,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所表现的生物学特征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甚至诱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让患者了解心理障碍可能给病情带来的危害及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必要性,指导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如转移法: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上去,如听音乐、看书等;语言调节法;让患者将内心的不安、烦躁通过向亲友诉说发泄于外,从而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思考方式配合治疗,以取得疾病的良好控制。
2.2 指导合理休息及运动 根据老年患者的自身爱好和所能承受的运动量进行适当运动。因人而异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运动持续时间初始为10~15min,一般为30~45min,每周3~5次。运动应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后应无明显不适感。如运动后出现心慌、胸闷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还可以选择打太极拳、做舒心操、练气功等放松训练,每日2次。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血压平稳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老年人睡眠差的特点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注意劳逸结合,睡前避免精神兴奋、情绪激动和环境吵闹,还要避免饮食过饱,娱乐、交谈或看书时间太久,不要吸烟、喝茶或咖啡,以免影响睡眠。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促进睡眠的方法:如晚饭后适当散步,临睡前洗热水澡或烫脚,再配合中医的传统疗法,如耳穴压籽、推拿按摩等方法,达到疏通经络,促进睡眠的目的。
2.3 饮食指导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是通过日常膳食中营养的调节,使心排出量恢复至正常,并使外周阻力下降,最终达到血压恢复或接近正常。其日常饮食调配应注意以下几点。
2.3.1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 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提倡吃复合糖类,如马铃薯、玉米等。
2.3.2 指导病人以吃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清淡的食物为主以进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油。保证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如芹菜、茭白等。此外,还需维持饮食中足够的钾、钙、镁,提倡多食油菜、菠菜、香菜、木耳、香菇、豆制品和牛奶。对于肥胖者,应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使其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禁烟酒,少食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忌暴饮、暴食。
2.3.3 限制钠盐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限制在6g以下,同时必须告诉患者低盐饮食不仅仅是限钠盐的摄入,还需限制含盐成分多的副食如腌制品、苏打水的摄入。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
2.4 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药物治疗,血压平稳后仍须继续服药维持疗效。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不遵医嘱服药,自行决定加减药或停药,是加重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嘱坚持长期、终身服药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根据老年人记忆力差的特点,要采取有计划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指导。在用药过程中,应告知老年高血压患者药品名、用量、目的、功效、长期服药的注意事项和主要不良反应。把药放在易拿、易放、明显的地方,经常提醒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时服药。从而达到良好控制血压,改善预后的目的。
2.5 出院指导 出院后应告知患者定期测血压或定期到医院复诊。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至少1~2次。测血压时应做到:定时间、定、定血压计。协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制定家庭测血压方案,并严格执行。并告知患者如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乏力等症状或出现血压过高和过低时,应及时就诊。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社区、我市乃至全国的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高血压并发症如:脑梗、脑出血、心梗、心衰等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致残、致死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通过10余年的社区工作总结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社区居民不了解什么是高血压。
2 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危害性的认识严重不足。
3 社区居民仍存在很多不良生活方式如食盐过多、肥胖超重、嗜烟、汹酒、缺乏运动等。这些都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得了高血压病没有重视,没有很好的治疗。
针对以上原因逐渐总结出以下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4.1 通过健康讲座、宣传板报及日常诊疗等各种形式告诉居民什么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我国目前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与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诊断标准是一致的,即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上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下压)≥90mmHg ,[注意点]:⑴BP=140/90mmHg也诊断高血压; ⑵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4.2 通过健康讲座、宣传折页等各种形式告诉居民高血压病的严重危害性,高血压可导致全身小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扩大、心衰、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一组312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5年―18年长期随访,由于心、脑、肾并发症死亡97例,占全部死因的74.6%。在596例老年人高血压前瞻性27个月随访观察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68.79%,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36.91%。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
4.3通过各种形式向居民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1.保持一颗平常心,用良好的心态直面现实,主动减轻工作、生活压力;2. 合理膳食:⑴减少钠盐摄入,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⑵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充钾和钙,如绿叶蔬菜、鲜奶、豆制品等,要求奶每日250g,蛋类每周3-4个,少吃糖类、甜食。少吃动物内脏、盐腌制品等;3.适量运动:对中老年人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易。一般要求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4.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大量饮酒均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5.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肥胖,建议体重指数保持20~24为好。[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
4.4得了高血压就要积极治疗:首先要告诉病人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其次,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我们的用药原则是:平稳降压 、能少勿多、科学搭配、优选组合、规律用药、终生维持和个体化用药。治疗当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降压药要坚持长期规律服用,不要自行减量、加量、停药或换药,如有病情变化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2.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保证疗效。3.高血压病人应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4.高血压病人应定期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至少一年一次。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 ,高血压知晓率为30%,治疗率为24.7%,而控制率仅为6.1%,这意味着1000名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0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247名服了药,而真正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只有6名,还有相当比例的居民不能经常测量血压,甚至有的从未测量过血压,不了解自己有无高血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的数字,这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75%的患者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随着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最主要杀手。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于预防,而预防的主要措施在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向病人介绍高血压对心血管、脑血管以及肾脏功能的危害,根据不同年龄、职业、不同高血压病分级情况以及生活方式来调整健康教育的方式,特别是生活方式方面,注重病人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下面,针对社区及门诊病人,做一简单概述:
在健康教育内容上,目前国内关于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研究尚不多见。靳芹〔1〕等对140 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得知,门诊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患病后求治心切,非常需要医务人员提供高血压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急性发作,预防、延续病情进展及康复训练和坚持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100% 的患者需要了解治疗方法与效果,超过90%患者在病因与危险因素急性发作预防等知识方面需要帮助, 80%的患者对于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渴望得到心理支持,75% 的患者要求掌握正确测血压的方法, 74%的患者需要工作生活中出现应激事件时的应对方法, 66%的患者需要护士提供继续治疗用药复查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需要自我护理方面的教育。毛红娟〔2〕等的研究发现,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还希望得到护理人员关于饮食 运动等方面的随访指导。尹萍〔3〕等在对200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为大多数社区患者想要得到的知识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的。王晓男等〔4〕得出结论,显示社区患者对饮食指导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可能是因为饮食和营养因素为高血压病发病的相关因素这一观点已普遍为社区患者所了解。
针对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显示:门诊患者的特点是就诊时间短,通常在开药后即离去,很少有时间和机会通过与医护人员单独交谈来获得健康知识。毛红娟〔2〕等调查结果为,仅21.2% 的患者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获得健康知识,大多数接受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患者是通过报刊书籍和电视广播获得知识。因此大部分人首选电话咨询的方式,其次才是到医院咨询,还有一些患者选择发送健康材料的形式获得健康教育,而少有患者选择黑板或宣传画的形式,可能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黑板报或宣传画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据尹萍〔3〕等的调查,100% 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认为在社区开展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讲座非常有必要, 健康教育的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健康知识讲座,其次是宣传手册和黑板报。 这提示我们,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不断加强。 武可文〔5〕对560名社区高血压病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宣讲具有显著的权威性,被列为首选, 然后希望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的渠道获得健康教育,最后才是宣传册。
结 语
黄敬亨〔6〕等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旨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在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改善治疗依从性及有效控制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不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个医患双边活动的过程,也需坚持和配合,家属协助监督,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因患者的文化背景、年龄、个性等方面因素不同,所以要有侧重性。为此需要广泛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保健知识,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靳芹,宋月兰.高血压病患者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杂志,2005,4(5):386-387.
〔2〕毛红娟,李海燕,王筱慧,等.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05,22(1):30-39
〔3〕 尹萍,葛亚敏,王咏梅,等.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3 ,1(5):33-34
〔4〕王晓男,陈爱萍,肖晓红.不同高血压人群健康知识需求的分析[J].现代护理,2004 ,10(10):897-898
〔5〕 武可文.郑州市管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的方式[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6):431-432.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0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14-02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以下简称高血压)指病因尚未明确的血压异常升高[1]。高血压(EH)是目前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能损害人体多个重要的脏器,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领域也是百花齐放,各种各类的抗高血压药物逐渐萌芽到上市,但是,就目前来说,单纯的药物治疗并未达到良好控制血压的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的知识、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健康教育是我们应该大力着手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及家庭的负担,节省了医疗资源。
1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方法
1.1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青年较少见。老年人是一类特殊的群体,有较特殊的心理模式。老年人身体的生理机能下降,认识功能、记忆功能及学习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退,生活中越来越笨拙,活动能力变差,这些都在或多或少的使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加重。我们常说,老年人的脾气差,也是缘于此道理。而且,老年人更容易感受到孤独和焦虑,因为生理功能的改变,他们过多的紧张于自己的身体,一点小的不舒适可能会被无限的放大,这样就使焦虑情绪的产生更为常见。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达几年到几十年不等,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治疗,而且,就目前来说,药物控制高血压的效果并非能达到人们期待的目标,也是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大多数患者会产生一种焦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的消极思想。因此注重患者的心理指导教育应进一步被提上日程。
这类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通过社区医疗工作者如社区医生及护士,对患者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基础且浅显易懂的知识的指导,并相应的着重于开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可适当的暗示患者:高血压通过各方面的综合治疗是可能治愈的,但需要长期治疗和患者配合。在社区工作中,公众活动是一种酌情开展的好方法,可以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如象棋、歌唱、书法等活动,舒展患者紧张的心情,并且通过沟通交流,患者消极的情绪也会有所改善。
1.2药物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是首要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差距较大,同种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及剂量,用法也不尽相同。由于老年人本身知识水平有限,认识及学习能力差,合理用药也是医疗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退化特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因此应注意老年人的“个体化”、“规范化”给药,综合考虑年龄、生理机能、合并疾病等等方面,制定出合适的给药方案,并可以通过制定药物必备小册子人手一份,供大家日常生活中的药物知识参考。
社区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定期的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观察,预防患者自动的停药、换药及药物减量或加量,增强患者的健康用药意识。
1.3饮食等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饮食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健康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起到预防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餐桌上的鸡鸭鱼肉的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越来越多,而含有丰富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确越来越少,这种不健康饮食使得人民过量的摄取了脂肪和胆固醇,加重血管负担,对高血压的发生有不可否认的作用。盐摄取过多同样也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因此限制每日的盐摄取量是必备的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对于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育患者每日低盐、低脂的饮食结构,增加每日蔬果类高纤维的食材,减轻体重,预防便秘。
医护工作者可以通过在社区、医院等相应的场所制作展板、画报等宣传方法,并可相应配备讲解人员,对患者饮食等生活方式进行教育指导。
1.4适当的运动。适当合理的体育活动对于减轻体重和舒缓心情有一定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2]。这对于血压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可组织患者在社区进行有氧运动,如老年舞蹈、太极拳、散步等,避免过多过强的体育运动。坚持、适当的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1.5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压一过性升高,降低药物的依从性并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饮酒与血压成线性相关,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
1.6并发症及应急措施。高血压的并发症较多且危险,一旦发生,就可能是致命的,并发症的治疗原则首要的是积极预防,其次才是及时有效的治疗[3]。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教育,告知患者平时一定要自主的检测血压,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并发症发生时及时的发现问题,联系医院立即进行急救、救护。
2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前有很多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普遍的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长程的用药指导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指导适当活动、饮食结构教育及并发症应急处理教育等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高血压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结束语
本文章通过介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多种方法,阐明了其对控制高血压方面的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我们以后的医疗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为医护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着重观察的方面提供了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52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护理工作满意度
高血压病情进展缓慢、病程长,若长期发病血压控制不稳定,极易导致心脏病、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治疗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干预,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讨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本次研究选取我院7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程序化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7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设为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4.7±3.5)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9±3.1)年;36例患者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4.6±3.3)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8±3.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我院检查确诊为高血压。
1.2方法
对照组:给与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密切观察其心理状态,详细告知患者治疗的重要性与治疗效果,消除其因病程迁延产生的倦怠心理;为患者讲解高血压治疗成功的案例,讲述治疗过程与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依从性;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发病状况、治疗方式及预后,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黑板报、宣传册等方式,加大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知识培训,为期讲解调节血压的方法,指导其合理饮食,正确使用药物,并适当进行运动,告知其并发症预防方法。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工作满意度。运用Morisky量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评估标准:治疗依从性高:达到满分8分;依从性一般:6~7分;依从性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x?检验,对比差异以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
3讨论
高血压患者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治疗的关键在于规范患者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调节其心理状态,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2]。本次研究对我院72例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差异P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15(2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