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7 16:3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课堂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音像多媒体等多种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介入学校教育,为以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物质技术条件。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使多种手段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化学教研组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摸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优化的教学情境
化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一般的步骤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并拓展。多媒体课件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我们在讲解灭火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时,播放了一段衡阳市2003年“11.3”特大火灾的视频图象,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火失控后会给人类带来的灾害,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灭火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及其教育功能达到了最佳状态。
二、灵活使用课件,使化学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思维方式是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建立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是化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也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而在中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用动画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把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原子或原子集团的分与合形象地、动态地展现出来,生动活泼,吸引力强,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形成直接学习的动机,增加无意记忆和联想记忆。多媒体课件在物质微观结构的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的演示方面的直观性为我们在教学中架起了微观和宏观的桥梁,对于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原子的结构、水的电解、氯化氢的形成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都采用了Flas,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形成自己头脑中的微观想象。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仿真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发现的最大难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每次实验课,老师的大量精力都花在纠正同学们的错误操作上,而且由于人数众多,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们在学校计算机房中装了一个《化学仪器随意组合》这样一个小软件,学生在上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仿真实验演示。通过仿真实验的训练,再进实验室做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的提高了。
四、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交互式和协作式的建构性学习。
计算机网络上丰富多彩的巨大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建构化学知识提供真实、丰富、复杂的学习情境。信息时代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接受着大量信息。在建构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网络信息的“互动性”为交互性和协作式学习提供了最佳物质基础。在化学学科中,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指能从多样话媒体中获取和处理人类与化学环境有关的化学图象、化学数据、化学文字信息的能力。信息网络技术的开发,使多媒体不仅成为学生查找信息的资源库,而且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环境下的一种认知工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充分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挥小组学生性格各异、思路各异、方法各异的学习优势,利用网络交互的特点,进行多向思维的碰撞,通过这种交互、协作、沟通、碰撞,每位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多种解决途径,从而对建构化学知识产生创新的洞察力。
以上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些尝试,但是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学生常常被眼花缭乱的课堂教学所吸引,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却被抹杀了。这与我们的素质教育宗旨是相违背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课件与学生之间的结合点。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课件中的练习与反馈这一环节,但这还不够,因为它并没有达到多媒体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效果。在这一方面,今后将作进一步多方面的尝试以期达到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的目标。
我们相信多媒体技术,但我们不迷信多媒体技术。我们始终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并不是为了向学生展示电脑技术的。我们认为,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紧扣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选用、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而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笔者承担的黑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食品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及绥化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这些成果来源于教学实践,既有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探讨。实践表明,将这些教学研究成果引进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如热力学部分的基本概念多、不易理解,而且类似“平衡状态与稳态”、“状态方程与过程方程”、“热与温度”、“可逆反应与可逆过程”以及“自发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等概念有时容易混淆,在教学中笔者根据相关教研成果,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这类概念,有效地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前期知识基础上引进这一概念才能被学生接受一直是个难题,通过对熵函数引入方法的研究,笔者根据食品专业的特点采取“直接定义法”直接说明熵与内能和焓一样是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是状态函数,减少一些繁复的推导过程,学生感到比较容易接受。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引进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成果,实现教学与研究互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为什么施肥太多会把植物烧死及盐碱地的植物长势不良”、“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是渗透压知识的应用;“病人服用药物为什么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动力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给植物喷洒农药时为何要在农药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人工降雨”是表面现象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深入浅出,列举日常生活和学生亲身经历实例,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加深学生对理论理解的作用。如在讲授表面现象知识时,根据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和食品专业的特点,对水稻、玉米、小麦等比较熟悉,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面粉长时间放置会结块,而大米粒、玉米粒、麦粒等则不会团聚”。然后,教师再用“物质颗粒越小,分散程度越大,表面能量越高、状态越不稳定,会自发地向低能量、较大颗粒状态转化”的知识进行解释,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其次,加强基本原理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每一章结束后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解释食品领域的实际现象,搭建了物理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平台。第三,以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合理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在课程考核内容中包含测试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能力的题目,考核题目可以是指定的,也可以是学生自拟题目,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物理化学的某一方面知识对实际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
长期以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难解的问题。笔者根据食品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将教研成果引进课堂,采取教学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课程考核内容中设置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题目等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赵东江 马松艳 徐丽英 单位: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哈尔滨学院理学院
关键词:胶体;分散系;教材比较;文献统计
胶体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重要课题,多数中学教师经常选择该课题来实施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并已设计和实践出一些较好的课例,但在具体教学策略、情境设计等方面研究较多,缺乏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必要的剖析反思,导致较难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胶体教学内容确立教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胶体的教学研究现状、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提供胶体教学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进行备课研究及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一、基于文献统计分析“胶体”教学
钻研教学案例是开展文献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胶体”“分散系”等为关键词搜索到20篇近期较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文[1-20],包括教学设计的文本资料和教学现场的文字实录,能够呈现具体、典型且含真实问题情境的实际教学过程。在反复通读文献后,从知识呈现顺序、问题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和教学例证素材等方面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与不足,分析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
从知识呈现顺序的角度分析,在20份教学案例中,有16份案例(占80%)教师采取了演绎方法:介绍分散系概念及分类从分散质粒径比较胶体、溶液、浊液制备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及其原理胶体的其他性质及应用,引导学生基于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原因;有4份(占20%)采取了归纳方法:先从胶体、溶液、浊液的形成过程归纳分散系的概念从分散质粒径分析丁达尔效应的原理从生活实例归纳出胶体相关性质从具体物质归纳出分散系的9种分类及依据。由此可看出两种取向的教学观:①强调分散系的分类、胶体的概念、性质及应用等具体知识的教学观;②强调从分类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等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观,强调胶体与分散系的关系,落实分类观、变化观和微粒观。
从问题情境与学生活动的角度分析,20份案例呈现如下特点:①当给出生活中胶体、溶液、浊液相关实例和分散质粒径范围后,教师往往会提出:这三者分别是什么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呢?这三者的稳定性如何?能否采用过滤方法区分胶体和溶液?这类问题,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三者性质差异是由于分散质粒径不同引起的;②教师一般还会基于实验情境组织教学过程:探究FeCl3固体分别分散在冷水、沸水和NaOH溶液中的现象差异,如何解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的原理是什么,进而让学生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认识到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③教师也会基于生活情境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胶体相关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或生活生产问题,如解释卤水点豆腐、胶体净水、FeCl3稀溶液止血、河海交接处三角洲的形成等,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胶体的组成、性质及用途间的联系。但关于胶体聚沉、渗析、电泳现象的教学深度不一,其教学要求是什么,值得进一步探讨。
从教学例证素材角度来看,按照教学环节进行分析:①导入环节:有15份案例选择复习溶液和浊液知识(以盐水、泥水为例)作为导入,引出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在给出分散质粒径范围后导出胶体概念;有3份案例选择列举生活中常见分散系实例,并从分散质、分散剂状态对分散系进行归类和举例,重点以液态分散剂为例导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导入,基于纳米尺度引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由丁达尔效应的发现史引出胶体概念;②实验探究环节:有16份案例选择“制备Fe(OH)3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3份案例选择“NaCl固体在酒精中分散”的探究实验来讲授胶体的形成与本质;有1份案例选择“提纯混有NaCl杂质的淀粉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形成条件、丁达尔效应及渗析现象;③课堂小结环节:有14份案例选择“胶体的应用”结尾,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有2份案例选择“溶液、胶体、浊液的联系及转化”做结尾,升华分类观、变化观的学科思想;有4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等学科前沿资讯做结尾。综观20份教学案例,教师选择不同的例证素材,重点讲授胶体的制备及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与胶体,但可能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建立起“胶体的本质是有丁达尔效应”的迷思概念,而未能认识胶体的本质;如何选取教学例证素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案例的分析,现有教学中具有差异性的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如通过知识呈现顺序角度可确立“胶体知识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分类观、变化观等学科思想”;通过问题情境及学生活动角度可确定“胶体聚沉、电泳、渗析现象的教学要求是什么”;通过教学素材例证角度可确立“选择怎样的例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胶体的本质”。
二、基于教材比较分析“胶体”教学
教材是教师备课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我国现有的三套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模块中“胶体”在内容选取和组织呈现上的差异,分析确立胶体教学的相关问题。
哪谌莩氏中问嚼纯矗人教版先阐释分散系的定义及分类,再以液态分散系为例,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并通过“科学探究”探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科学视野”拓展介绍胶体的电泳、聚沉现象;鲁科版通过“联想・质疑”中呈现的丁达尔现象引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并阐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最后通过“知识点击”介绍胶体与渗析;苏教版通过举例直接给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介绍胶体的净水功能,最后通过“资料卡”简单描述胶体的应用。可见三套教材:①都强调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但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用的例证素材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通过比较光束通过CuSO4溶液与Fe(OH)3胶体时的现象差异引出鉴别方法,鲁科版通过比较光束通过盐酸、Fe(OH)3胶体和AgI胶体时的现象引出丁达尔现象;②胶体的电泳、聚沉和渗析的教学要求不一:鲁科版中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以主体知识形式呈现,渗析则作为拓展了解;人教版通过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并介绍胶体的聚沉、电泳现象及应用;而苏教版仅以资料卡形式介绍胶体的应用,如表1所示。
结合表2分析,胶体知识呈现差异主要体现在:①导入部分引入胶体概念所用的逻辑顺序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注重与初中已学的溶液、浊液对比,鲁科版偏向于从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引入胶体概念;②教学内容选择上,三个版本教材都有Fe(OH)3胶体制备与性质实验,渗透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径、表面积特点,但鲁科版深度研究了胶体的聚沉与渗析;③应用拓展部分,三个版本教材都介绍胶体在日常生活、纳米材料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注重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念的渗透,其中鲁科版更突出学生动手探究活动。
再从胶体、丁达尔效应、胶体制备和例证素材四方面对三套教材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一)介绍“胶体”所选取的内容
苏教版仅介绍了胶体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栏目中实验1介绍用激光笔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未阐释其原理是丁达尔效应;实验2介绍Fe(OH)3胶体的净水功能,但未提及胶体的电泳、聚沉、渗析等现象;而人教版和鲁科版则较详细地介绍了“胶体”的组成、性质和应用,这是因为胶体作为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其具有特殊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且促使学生把研究物质世界的视角从纯净物转向混合物。
(二)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并未出现“丁达尔效应”概念,但提及用激光笔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实验;人教版阐释了激光笔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及其原理,从现象产生原理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鲁科版呈现可见光束照射盐酸、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从直观实验现象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选择无色溶液(盐酸)还可避免出现CuSO4溶液因呈蓝色会吸收可见光导致未出现“光亮通路”的现象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择恰当定义方式进行“丁达尔效应”的教学: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已对光的散射原理有一定了解,则可采用人教版中“原理式”的定义,否则宜采用鲁科版中“现象式”的定义;教师在“丁达尔效应”的例证素材上建议将蓝色CuSO4溶液换成蓝色及绿色以外的溶液,以遵循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三)介绍“Fe(OH)3胶体制备”的内容
苏教版中并没有介绍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人教版中将“Fe(OH)3胶体的制备”编排在胶体与溶液、浊液性质对比的实验之后,体现了基于“制备-结构-性质-用途”学科思想研究物质的思路。而鲁科版中,则将胶体制备的内容编排在练习题中,强调知识应用与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表3所示。
(四) 阐释“胶体的应用”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多数是介绍胶体在国防科技、医药制备、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情况,除了胶体净水功能这一案例,其他例证素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紧密;而人教版和鲁科版选取的例证素材相对而言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如豆浆、牛奶、果冻、洗涤剂、制备豆腐、制造墨水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学会从学科角度出发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表4所示。
三、 教学建议
(一)把握“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及深广度
对胶体课题教学问题的分析,既要通过理论层面的探讨,如胶体知识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功能与价值、胶体化学在学科前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又要从实践出发探索利于学生理解胶体本质的教学设计及活动实施。20份文献和3套教材中胶体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同,如何落实教学要求是值得教师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1]中提到“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分析,学生仅需知道丁达尔效应,但为了后续学习盐类水解,学生也需了解胶体的介稳性,而聚沉、电泳则不做要求。因此,教学应该参考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准确地把握胶体教学的深广度及教学要求。
(二)选取“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例证素材及探究活动
胶体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例证素材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本质。教师应对实验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拓展,充分发掘实验的探究内涵,通过具有一定梯度和内在逻辑的问题组,将实验内容或思考问题设计成教学活动,开展学生讨论、分组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良,桑寿德,谭宇鹏. “课程即资源活化”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4(1):18-21.
[2]李发顺.实验对化学概念学习的促进作用――以“胶体”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3(10):33-35.
[3]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9):1,5-8.
[4]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8):1,5-8.
[5]左京平,贺珊珊.挖掘实验功能促进化学基本观念形成――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3):5-8.
[6]蒋新芳.探析分散系的丁达尔效应[J]. 化学教学,2013(3):58-59.
[7]张兴前.“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新课程(下),2013(2):26-27.
[8]严国建.“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片段赏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37.
[9]保志明.理性思维帮助形成基本观念――“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0-12.
[10]赵秀美.多媒体辅助探究性化学教学的实践――“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案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52-54.
[11]吴晓红,张建琴.“分散系及其分类”情景教学设计课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80-81.
[12]白云文.“胶体”教学设计[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0):31-32.
[13]志信.对“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实验”的探究[J]. 化学教育,2010(7):76-77.
[14]贺京.“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师),2010(2):79.
[15]何彩霞.在把握化学概念本质中促进学科观念建构――“分散系及其分类”单元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2-65.
[16]马云云.人教版必修1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39-42.
[17]彭伟桥.胶体本质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9(1):42-44.
[18]张莉娜.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散系及其分类[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2-45.
[19]陈寅.“胶体”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7(5):45-47.
1.变革教育模式
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处于相对偏僻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网络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些教育盲区。尤其是远程教育和教育资源的传输,极大地实现了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也提升了整体的农村教育实力。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教学资源网络化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网络化整合教育资源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并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及教育改革本身产生深刻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农村传统教学生硬化的模式。
2.拓宽教育方式
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即课堂式灌输法。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接受能力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借助网络化整合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向课堂外、校外乃至市外、国外进行拓展,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校外的讲课引进教室。例如:部分推广的远程教育,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上课,学习时间得到了自由伸缩,打破了时空界限,将农村教育与世界相联系。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化的整合使教育模式有了一定的拓宽,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传输给农村的教育天地,将同步课堂、教育资源、学科教学、示范课、信息格式于一身,使学生从黑板的单一中解脱出来,将文字、图画、动画、图像、声音等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更为立体鲜活地感受到知识,网络化的应用,也可以将复杂的题目,通过网络简单地演示出来,不但加深了印象,还可以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扩大教学范围,也可以把教学的若干环节集中于一节课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3.实现因材施教
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网络化,对于拓展学生能力和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便于对一个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特长。在农村的物理、化学课的网络化演示教学中,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为农村教师打开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窗口,有助于培养具有专业性的教师队伍,同时实现了农村教育的因材施教,便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确定学生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的困境
1.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中小学要进行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农村教育专项资金相对较少,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保障,一个简单的电脑室至少需要十几万的经费,国家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改为国家回拨办公经费,中等规模的中小学每年的办公经费是十几万,仅仅能保证够学校正常运转,保障网络化建设在农村推行困难较大。
2.专业推广人才匮乏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网络化运用的方面,缺乏专业性的推广人员,教师多为本地的人员,缺乏网络化教学的认识。缺乏管理和应用的年轻主导力量,虽然经过了各类培训,大多数的学校领导都具有了教学资源应用的意识,但是最缺乏的是管理和应用的指导者。部分教师可以制作课件和掌握使用方法,但却缺乏电脑的管理和维护,对整个网络的建设无法起到推动作用。加之部分老师因循守旧,对网络化进课堂存在恐惧,多当作辅助教学,无法形成网络化教育资源的合理应用。
3.资源相对较少
我国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例如:卫星远程教育资源、远教IP资源、光盘资源库等,以便于农村教育主体掌握更为深入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管理,在这些统一下拨的各类资源库中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要花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反而成为农村教师的负累。农村中小学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制作得到的课件、案例等各类极具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往往得不到合理归类和保存,采用简单记录的方式,反而影响了教学进程。
三、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归类和管理
教学资源归类和管理属于网络建设中的软件建设项目,基于农村中小学的条件限制,教学资源的归类相对简单,只要简单地进行资源查找并适用于教学,方便资源共享就可以实现。主要的资源种类有: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素材);课件库(各科教师自己制作、上课使用的课件);教学设计、案例库(集体备课资料、教学实录、优秀案例等);试卷库(各科各学期的试卷);教学论文、文献资料库和网络课程库等。资源的来源主要是通过网络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并实现资源的共享。农村中小学的网络管理目录一般按照科目分文件夹,语文数学因内容较多,科目内还按各册分文件夹。各册按各个教学内容分文件夹。各个教学内容的文件夹内再按课件、教案、媒体其他资源再建立文件夹。
四、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应用的注意事项
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网络化的发展应以“物尽其用”为原则,将现有的电脑和网络进行连接,初步形成校园内部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建成这个简易的网络后,给老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形成一个老师们集多媒体应用、多媒体电子备课等功能的全新的教学与备课环境。要使网络更好地应用起来,发挥它的教学效益,必须建设一支熟悉计算机应用的队伍。
1.转变观念,打造科技化校园
农村教师的人员相对较少,担负的教学任务重,介入网络化打造教学资源库,需要收集、整理、查阅各种资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必定要影响到传统的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等工作的开展。教育主管机构和领导应该转变观念,强化监督、考评制度的改革,让教师放开手脚,挤出时间努力学习网络化的知识。由于网络化的知识属于操作性技术,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教师便可以适应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巩固和提高。应将此项纳入教师的考核项之一,学校领导要组织人员开展检查和监督、清理教师收集到的各类资源,优秀的非常符合本校使用的资源要特别注明。建立使用资源库的考评制度,以制度管理使用者,提高资源库的使用率,打造科技化的校园。
2.强化计算机运用的推广
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以兴趣为前提,要让教师都有机会直接接触计算机,直观看别人使用计算机上网,或者通过参加科组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观摩课,认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配以声音、动画、视频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师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产生应用计算机的愿望。加大计算机网络的推广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定期组织教师培训
针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应强化培训和交流,首先要采取派出学习、请技术员到校等方式,指定有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参加培训。为防止因教师调动导致的人才断层,可以同时让几个教师参加培训,并保存好培训资料,让这些教师尽快掌握小网络的维护,加强他们应用多媒体、进行网络管理和维护的能力。提高广大在职教师的科技素质,是推行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要解决这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举办教师电脑培训班。这可由本校的电脑教师负责,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电脑知识讲座。从基本使用方法到WORD,再到POWERPOINT、EXCEL,各种软件,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都要逐步进行,熟练掌握。
4.实施奖励制度,提高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