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主线

经济发展的主线

时间:2023-07-20 16:3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主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主线

第1篇

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北京大学,以“展望‘十二五’,破解发展难题”为主题,召开第二届紫光阁论坛。本届论坛是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发展思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相信,大家一定会畅所欲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美好蓝图,关键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一、破解“十二五”发展难题,必须用好战略机遇期,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能不能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从“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对经济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已成为常态,并日益加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正确研判经济形势的能力,增强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破解“十二五”发展难题,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和主线,统筹谋划好发展思路。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性部署,是破解发展难题、赢得发展新优势的战略决策,这个主题和主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也是国家机关研究谋划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主题和主线。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方向,切实把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各部门、各单位也应该结合自身任务,把主题和主线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里。特别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研究新情况、新挑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破解“十二五”发展难题,必须深入研究发展规律。我国发展中的难题和矛盾很多,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难点问题,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规律,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确保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工作落实,自觉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整体布局中把握,善于把理论转化为战略,把战略转化为规划,把规划转化为计划,把计划转化为具体行动,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再过几天,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围绕“十二五”规划,就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真知灼见,积极献计献策。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开拓进取,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工作的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 十二五” 时期的目标任务上来,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鞠明明(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李华(197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黄晓雪(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河北区域经济—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编号:HB11Y006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51-02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由此可见,为区域经济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更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彰显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成绩,其社会声誉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加强与地方的联系,能得到地方的支持与鼓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并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入世后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大量增加,造成了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既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经贸知识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大量短缺。然而,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其中被亮“黄牌”的五个高职专业中就包括了商务英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前景将受到巨大挑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商务英语专业成为了“失业量大、人才缺口也很大”的专业。

这种一方面是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却是就业危机的尴尬局面引起了国内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在实践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职院校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总结出多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 “订单式”、“工学交替式”、“2+1式”、“企业全程参与式”等等。但是,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很难走出商务加英语的简单模式。应该如何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笔者总结我院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内容

“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主线,在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有效积极互动下,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专业知识构造与职业技能素质的两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培养目标;二是支撑这个目标的课程体系;三是保证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四是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五是质量评价体系。“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主线”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好体现;“两融合”是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三互动”则是保证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对“一主线”的有效保障。

二、“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下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河北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提供了往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2009届本科生全国平均就业率88.4%,月均收入2400元。英语专业为2009届本科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且自2007年起连续三届为失业人数最多10个专业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在2009届高职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列第二。越来越大的失业量势必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危机,然而此种危机则会进一步导致相关高职院校面临“倒闭”的危险。麦可思总裁、统计学家王伯庆博士建议,对于被亮“黄牌”甚至“红牌”的专业需提高培养质量。之所以出现失业量较大,但人才缺口也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没有衔接好。对于这类的专业,应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高度,以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主题,重点研究和解决三大问题:

(一)如何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如何在教学与实践中形成更好的能够实现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能力培养融会贯通教学模式。

(三)如何有效地实现“三互动”,使学校、企业和政府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从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使学校教育呈现出开放式、多主体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围绕“强化专业素养,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需求”宗旨,强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结构。

商务英语普通教学模式是先培养好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再让学生学习一些商务知识。英语归英语,商务归商务,没有更有效地完成两者的交融,培养出来的学生懂一些商务知识,也有相当的英语水平,但却不能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学生们普遍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及普通英文专业的学生、商务知识不及商务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把课程模块化,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技术教育课程、企业科技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授,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注重实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策略。

(二)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展学生科研平台。实训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前知识实践化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学生的实训、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纳入到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树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善学习”的理念。我们的实训以“软硬兼施”的模式为基础,“软”则指定期聘请企业、政府以及本专业毕业从事商务英语相关专业工作的人员到学校给学生做讲座、答疑解惑、传授经验;“硬”则是指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践知识的机会,扩展学生科研的平台。

(三)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随着区域经济增长热点的不断出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及发展应该依托市场进行理性定位,突出产学研合作,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实现专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达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接轨。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就业的意识。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中,在巩固完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形成扎实的职业技能。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双管齐下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既可以很好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式,又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与技能养成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做到有备而学,学有所用。

(四)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建立一种将企业、学校与学生融合于一体的模式,既能有效的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从而增加就业砝码,又能更好的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服务,是“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出发点之一。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把人才的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一主线”;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则实现了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有机互动,既有效体现了政府的职能,又为学校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同时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对教育更重、更高水平的要求。创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推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韩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第3篇

【关键词】 新资源 城市规划 空间 经济循环

城市要在经济循环中占据战略高地,必须从更高的视点和更宏观的战略入手,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扩张式的资源配置,增强城市在资源配置体系中的控制能力,从而成为经济循环中的控制节点。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下建设城市新貌,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转型,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促进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再认识、再评估,要树立新的资源观。重新审视资源理念,更新资源观。凡有利于增长和发展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都要视为资源”。树立新资源观要求高度重视软科学建设,大力提升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任何一个城市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一、城市规划需要树立新资源观

随着人类对传统要素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利用,新要素资源将成为影响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导资源,未来经济社会的竞争是观念、制度、经济结构的比较决定城市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新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新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突破资源瓶颈和增长极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新资源观可以开创城市的新境界。新资源观的提出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来看,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动荡的主要根源,从国内来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拓展,城市资源供给越来越紧张。在这种背景之下,城市要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从战略上确定新的增长模式,坚持持续的资源战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资源一方面丰富了经济特区窗口的功能,把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发挥窗口作用的两个扇面,为特区的资源获取和开发利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把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确定为资源利用的重点,为特区发展指引了方向。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二)新资源观带动城市加入国际经济循环

我国很多城市虽然规模很大,但国际影响力有限,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处于被动介入经济全球化过程,没有完全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循环。新时期下的新城市要想加入国际化的经济循环中,就必须利用城市品牌的复合资源价值,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式、扩张式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网络,内外辐射,从而成为全球经济循环中的控制节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转变对资源的认识,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新时期下城市规划策略

新资源观是城市规划的思维战略,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在高速成长期,开始城市发展模式的渐进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平稳过渡;在高效成熟期,实现城市适度密集发展、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质量的提升,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全方位转型;在精明增长期,通过资源的高效与综合利用,基本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城市规划以新资源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为主线,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稳合。

(一)用新资源观促进和谐规划。新资源观拓展了规划领域,丰富了规划内容,催生了复合规划和和谐规划。复合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主要载体,综合了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内容信息的一种规划模式,实现了空间规划和内容规划的统一,是各部门、各专业行政意图的统筹和行政的依据,目的是实现城市发展一张图和城市管理一张图,做到各部门、各专业的相互配合和行动统一。通过复合规划,可以有效明确资源配置原则和方向,保障公共利益,保障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规划。要求规划发挥平衡利益、调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加强规划之间的综合和协调。通过和谐规划来提高城市福利水平,促进规划之间的协调和有机结合,实现空间规划和内容规划的和谐、城市规划对各类专向规划的统筹与协调。

(二)城市规划要发挥公共政策的作用。城市规划划既是城市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引导者,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综合协调功能越来越强,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干性政策作用。而资源调控综合性强,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统一,规划应该成为所有资源调控政策中的首位公共政策。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发挥规划的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关键是要建立起统一的调控管理平台,切实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强规划的综合统筹功能,促进资源调控的有序性和统一性。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要注重刚柔相济。控制性规划政策和调节性规划政策要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为了促进和检验规划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必要建立“规划实施监控系统”,通过建立城市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加强规划效能监察,对城市规划的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三)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系。在面临民生大计的齐纳前提下,要抓住空间资源短缺这一主要矛盾,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规划调控体系。城市规划是空间调控的主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规划已经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从长期到近期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因此,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努力建立“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的城市发展综合调控体系,把空间、项目和财政资金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政策合力。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使其成为统筹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资源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1]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杨宜勇.失业冲击渡.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3] 陈光庭.世界大城市发展与管理的新探索.北京社会科学院,1995年

第4篇

2009年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是经济复苏,经济转型则是2010年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核心—卫星”的投资组合结构应是目前较好的组合结构。

经济转型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身”。

首先,整体经济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模式;其次,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传统的过剩产能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培育,节能减排、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都可能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擎。再者,区域的协调发展再度提上国家战略的高度,相继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反映了宏观政策的这一取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看到的则是区域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的相继登场和估值中枢的不断抬升。

经济转型带给资本市场的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话题。目前,代表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和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达到历史高点。随着A股市场的调整,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这条投资主线呢?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把目光转向3—5年后的中国。那时,我国将经历怎样的剧变?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要素价格,进而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并传导到市场估值?

首先,老龄化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左右消失。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抬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将走向衰退.而医疗保健、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产业将逐步兴起。

其次,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一项挑战。为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目标,发展节能照明、智能电网、建筑新材料、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将是今后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第三,资源瓶颈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对资源瓶颈,发展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在内的新能源,推动煤电一体化建设,改变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实施资源税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政策。

第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路网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五,城镇化进程带动了二三线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展,同时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家具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总之,未来我国势必逐步向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因此,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核心—卫星”的投资组合结构应是目前较好的组合结构。核心组合应配置代表经济转型大趋势的产业、主题板块,选择基本面良好、具有竞争优势,增长确定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卫星组合应配置短期趋势性明显的投资主题、具有阶段易机会的投资标的。新晨: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城乡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077 — 03

党的十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的国际地位、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新抉择。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新抉择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科学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过去十年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包括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作为头等大事,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行动。自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增产,2007年起产量稳定在5亿吨以上。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作为重要途径,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推动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逐步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初步扭转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土空间开发朝协调、有序的方向迈进;稳步推进城镇化,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努力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状况、逐步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成为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

过去几年,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仍然制约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今后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主线。

(一)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局部地区和领域发展程度不高。除东部沿海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区域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乃至初期阶段。贫困人口规模大,按照2011年中国制定的新的农村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 300元),扶贫对象尚有1.22亿,且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消除贫困任务极为艰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使中国人口总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中国的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转岗就业、青年就业、农村转移就业等压力较大。老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刚刚建立,与其他主要发展中大国相比,保障水平还较低。

(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中国的地理地质环境复杂多样,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土比重偏高,自然生态条件相对恶劣。占52%的国土面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碱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约占半数。极度脆弱的自然环境给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另外,中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0%和25%,石油、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7%、17%、17%。中国经济依然处于重化工业比重偏高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短期内难以摆脱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持续面临资源、环境的的巨大挑战。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人口流动与转移带来的社会管理压力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差距较大,贫困地区发展落后问题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所以,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扎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一定要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主线。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崭新思路

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调整,但在不同时期根据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又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党的十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重点做了战略部署。我们要在深刻领悟十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中国要在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其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目标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向十部署的一样做到“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方面。

(一)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制造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如果不改变过去“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即使将来有一天我们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也很难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所以,发展不应该仅是总量的增加,更应该是效益和质量的提升,提升效益和质量应该是我们今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

(二)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

1.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其中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主要和最活跃的因素,过去计划经济其主要弊端就是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市场经济在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方面比计划经济优越。但是市场经济是不是自发的存在发展活力而不存在激发和调动市场主体活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呢?当然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个永恒的议题,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不断调整各种激励机制,使各种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涌现,从而才能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大型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对此,必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而且,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市场主体也不同程度的遭遇发展难题,为此,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激发市场主体的新的发展活力,使其能够度过难关,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发达国家曾经拥有的资源环境等有利条件,是目前我国所不具备的。我们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的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我国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现实更加迫切要求我们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新技术实践转化,完善创新评价、激励,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3.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其中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当前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我国也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另外,我国风设备、锂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多晶硅等部分新兴行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也比较严重,因为,现阶段我们要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而且我国制造业发展粗放型发展方式仍占主导,产能过剩严重,对此也有必要进行制造业的调整,发展先进制造业,使我国的制造业在面临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时能够长胜不败。

4.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国高技术产业遇到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过去靠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获得的贸易大国地位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和亟待摆脱经济虚拟化引起的金融危机的美欧国家“再工业化”的威胁,在这样的国际市场形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培育开放型经济新的发展优势将是我们长期的必须选择。

(三)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1.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很多国外的企业都纷纷把眼光投入中国的广大消费市场中,没有理由这么多的消费需求我们自身不去发掘和利用。而且,国内外经验也证明,只有立足内需才能抵御外部冲击,比如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受到冲击较大的都是外向型以出口为主导的部门和企业。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把经济增长的眼光投向国内,扩大国内市场,扎扎实实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消费力,为国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使消费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架马车。

2.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要按照十的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

3.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我国目前面临的情况,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

4.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那种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比如,我国的耕地、草原、淡水、森林等资源总的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又比如,我国许多矿物质和可开发能源的总量名列世界前茅,有些甚至是世界第一,但人均占有量相当多的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人均石油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实行循环经济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和长远发展的大计。因此,必须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5.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生活条件和居民收入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仍然滞后。要加快消除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缩小生活水平的差距,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报告还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论述“四化”同步发展,是在过去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理念基础上的理论深化和创新,是现实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部署。

在党的十报告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中,不论是“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还是“五个更多”的要求都始终体现着深化改革的理念,深化各项经济机制、体制、方式甚至人们经济观念的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深化改革的理念支撑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取得重大的进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必将可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6篇

一、要不要或者能不能由投资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1.消费主导应不应当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础性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大的判断是重要前提,就是消费率长期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看,长期以来消费增长明显滞后于投资增长;第二,与历史上比,现在的消费率是改革开放30年较低的一个阶段;第三,同国际上比,与发展水平相同的“金砖四国”比,我国的消费率至少有10%左右的差距。总体上说,消费相对滞后是一个基本事实。

2.能不能说投资就是消费,投资等于消费?有人说,基础设施投资都是为了消费。应当说,过去30年,由于私人产品严重短缺,基础社会建设仍处在建设改善阶段,投资促进消费有阶段性特点。问题是当总体上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当产能过剩已经开始出现,不能说今天的投资就能等于消费,有些投资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形成经济生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当说,今天我国已进入以消费需求拉动投资的新阶段。

3.未来5年我国能不能形成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趋势?我的看法是,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可以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从理论上来说,人均GDP在3000-4000美元间,应该是一个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拐点;从现实而言,城市由住房和汽车刺激拉动消费提升,农村在多种作用刺激下消费潜力开始释放,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未来几年农村潜在消费释放的水平会更高。但这个趋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关键取决于两条: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调整;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推进相关方面的制度改革上有一些重要的举措,这对于形成消费主导的趋势十分重要。

二、能不能或者要不要从工业主导转变为城市主导,以形成城镇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1.城镇化对于发展方式转型到底会有哪些影响?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说了很多年,有一些进展但缺乏实质性的突破。第一,强调提高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发展的比重和城镇化的发展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调整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的主要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二,过去30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相对滞后。这必然引起结构不合理,尤其服务业比重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当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一个基本现实。

2.未来5年左右是否有可能形成一个城镇化主导的格局?我对此很乐观,我认为未来5年左右,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是说城镇化率每年增长至少1%-1.2%,搞得好1.3%-1.4%是很有可能的。这是因为:第一,“十二五”是我国改变城乡两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的5年,3年左右把中小城市的户籍基本放开,大概5年左右能解决大中城市的户籍问题,这将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这个突破提高我国城镇化贡献率至少有10%左右的空间;第二,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率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从东、中、西部看,“十二五”城市群、城镇化、城市圈都将呈现全面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形成城镇化主导的趋势取决于相关改革的突破,比如城乡两元结构能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行政体制能不能做一些重要的调整等。

三、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公共产品短缺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问题,温饱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现在什么问题比较突出呢?就是公共需求突出,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需要充分估计基本公共服务对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城乡服务基本化对于我国公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其次,基本公共服务有一个经济水平承受力的问题,更有一个制度安排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农村养老和城镇养老还没有统一起来,我国要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在强调经济水平制约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制度的安排问题。

四、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从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变,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方式的选择。我国有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方式的选择可能更为关键、更为重要。我认为,低碳经济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将是一个技术革命;其次,也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第三,将带动社会与生活方式的革命;第四,就是一个制度性的革命。高度重视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不要或者能不能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政府转型下的发展趋势?

第7篇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二、十二五目标

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8篇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为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对继续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促使继续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创新继续教育发展模式,需要引起重视并深入研究。

经济发展从“增长”方式必须向“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人们从经济实践中发现,有些国家GDP增长了,经济社会却并未相应发展,结果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经济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仅是字面的改变。原来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至少扩大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在需求结构转变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供给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增长,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要素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增长。

继续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继续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准确把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转变发展模式的迫切性,在新起点上努力提高继续教育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

将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迁移到继续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同样需要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的有机协调。

在需求结构转变方面,要从过度关注学历教育,转变为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特别重点向学历后继续教育发展,以满足经济发展对新式人才、急需人才的需求。目前学历教育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待学生毕业后所学的专业可能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试想一名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长达22年之久,这期间经济发展不知会经历多少循环与变革,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必须存在落差。由此看出继续教育、尤其是学历后继续教育多么重要。我们必须转型。

在供给结构的调整方面,要从封闭办学向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优势参与继续教育、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放办学转变,从单一的课程资源向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方面的教育资源建设转变。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手段,开发符合成人特点的继续教育资源,加强各类成人继续教育的载体的能力建设。

在要素结构的调整方面,要从偏重扩大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提高人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继续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第9篇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关系经济领域又关系社会领域,要着眼当前又要顾及长远,要讲速度更要重效益,需局部重点突破又需整体协调推进。只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贯穿,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实践课题。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突出了战略重点、明确了主要任务,更揭示了这场深刻变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五个坚持,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开创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要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改革开放这个动力。科技的力量在于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的力量在于凝聚和激发前进的发展活力和制度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所必然。“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的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第10篇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提出了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过程中,面临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家指出,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城市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幸福宜居的生态代谢。要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从而改变“资源无价”、“环境无偿”的传统观念,实现城市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了两大主线:其一,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光索取不回馈,灾难最终还是留给了城市自己;其二,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即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城际关系、区际关系,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达成互利和谐,共建共享,实现机会平等与公平正义。

权威人士指出,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拓展人类发展空间和生存质量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生态要素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调整与完善,不断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建立和谐共生的发展关系。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同时,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世界各国把科学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事实证明,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突破口在城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出路首先也在城市。目前所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进一步促进了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按照生态原理将城市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未来发展的前途所在。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坚持以生态理念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实的步伐,推进城市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第11篇

摘要: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对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山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必须立足山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点,着眼于新的目标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文章着重就山东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主要制约因素以及着力点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山东省;新经济发展方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8-2670(204)06-0077-05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对形成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阐述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这些重要阐述,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也需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山东省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重要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总量较大,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人均经济指标水平偏低。山东作为经济文化资源大省,虽然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总量和文化产业增加值,但由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还远没有转化为经济文化强省的优势[2]。二是面临新的挑战,必然要求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承载和应对。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竞争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制高点发生重大改变。随着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向纵深推进,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增长结构成为山东科学发展必须突破的羁绊[3]。三是近年来山东省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及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迫切需要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拉长这些“短板”。四是以蓝黄两大战略为引擎的全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在如何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载体、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需要加快构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两区一圈一带”战略相互动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五是创新型省份建设扎实推进,但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缺乏重要支撑。六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运行及其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推动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战略性转变;确保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的实现;应对国内外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等等,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制约山东省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主要因素

[2](一)宏观需求结构不合理

多年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而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这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投资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长期以来,山东省投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200-20年,山东省投资贡献率从360%提高到652%,提升了292个百分点。其中,20年山东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个百分点[2]。202年山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398亿元,增长205%。新开工项目2862个,增长293%;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230个,增长79%。[4]由于投资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与高企的投资率相比,山东省的消费率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200-20年,山东省消费贡献率从538%下降到42%,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其中,20年山东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2]

第12篇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汇报

通过一系列优化经济展环境的举措,干部职工党员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点”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保护区形象”的理念正在树立;干部队伍中谋发展、抓项目、优化环境的劲头在加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保护区形象明显改善。我们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促优化。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处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工作。并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定期研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切实把优化环境工作抓紧、抓好。,

(二)强化服务促优化。当前社会中,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服务。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深入开展,紧紧抓住“优质服务”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环境建设的层次,增强环境的竞争力。

1、定期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召开座谈会、发放联系卡,听取呼声,解决困难,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

2、快速、及时、高效解决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在我单位不存在投诉的热点、难点,也没有发现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如果一经出现、发现我们会对待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决不推脱,需要上级有关部门配合的及时协调、快速解决。赢得大家的赞誉和信任。

(三)教育整顿促优化。优化发展环境,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优化发展环境,需要全民都参与,上下齐努力。因此,教育整顿就显得尤为重要。

1、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线,积极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公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群众中开展讲文明、讲诚信、讲法制,关心环境,建设环境,维护环境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采取电化教育和集中讨论等形式,在党员中广泛开展党的宗旨、党性观念和永葆先进性的教育,培养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通过学习教育、集中整顿、完善制度等措施加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力度。达到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的目的。

3、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干扰保护区运营的行为。我们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针对扰乱社会治安、影响大局稳定、破坏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为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专门成立了治安巡逻大队,开通了投诉举报电话(0457—361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