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格局

经济发展格局

时间:2023-07-20 16:3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格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格局

第1篇

(一)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战后国际分工在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家之间得到迅速发展,使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改变了战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殖民地、附属国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模式。

(二)国际分工形式有了很大改变

战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分工日益走向水平型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产业内部的分工,从市场力量主导型向企业内部协调型分工发展,从沿着产品界限所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所进行的分工,从有形商品生产和贸易领域的分工发展到商品、服务部门相结合的分工。

(三)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类型和经济制度有显著变化

当代国际分工是由各种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参加的综合性的分工,包括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分工。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为国际分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际分工形式的改变也使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产品或产权,而是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的要素。如果将一种产品生产过程描述为一组价值链的话,分工的细化就使得各个价值链分布于不同企业的生产之中,因此导致国际分工形式开始从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走向了全球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分工,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将更多地体现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工的现象。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形成的新格局,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为我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参加国际分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方面,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发挥我国建立在劳动力丰裕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必须注意,目前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国际产业链上,不同国家凭借自身不同的要素优势而占据不同的生产环节。根据U型曲线理论,U型曲线上升段部分是产品的高附加值区域,包括产品的前期开发、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要位于生产区域。U型曲线最底端的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即低附加值区域,主要是流水线生产,我国生产基本位于该区域。因此,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该产业中较高档次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资本或技术方面的差距,只能生产和出口一些大众货,却很难形成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选在中国,是因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而非核心技术,也就是说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还是以资源供给者的身份参与。由此可见,我国在国际要素市场处于要素的比较劣势,拥有的大部分是一些代表夕阳产业的生产要素,而缺乏代表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一国的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获得性要素,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是一国先天拥有或无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获得性要素包括高精尖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等,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而创造的因素。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获得性要素更为重要。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自然优势固然重要,但获得性优势将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并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二)积极开发区域经济合作,争取更高的比较经济利益

第2篇

关键词:县际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首都经济圈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实际中对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以县域为单位研究省内或省际单元区域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区域经济地域特征,更为精细地体现出省区经济差异状况,对从宏观上调控区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范围及方法

首都经济圈位于我国北方最大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与2001年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大北京”地区规划的基本思路相当,即首都经济圈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8个地级市,由于经济和地理的联系,现在基本上已形成以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其他八个地级市为骨架、通过各种交通物流网络连结在一起的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分属一省两市,包括北京市16区2县、天津市15区3县以及河北省上述八个地级市所辖的29个区、71个县、17个县级市以及6个自治县,总面积约18,5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500万人(2005年)。

本文选取1980年、2005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统计数据,并使用数字化的县域界限,经过互相与统计数据的比较,考虑到城市中心区的统计数据往往不太全面,故将北京市10个区、天津市13个区、河北省各地级市29个区合并处理,各区均为市区统一数据,因此本文中首都经济圈包含117个县域。由于各城市的地理范围较小,故这种处理在空间上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由于1980年各县域统计标准与2005年并不一致,因此1980年人均GDP采用的是用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修正的数据,如果两个年份市辖各区统计数据比较齐全,则与市区分别处理。另外经过两个年份数字地图的对比,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导致的县域界限的变化不大,因此基于2005年行政区划的县际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格局分析基本可行。

二、首都经济翻县际经济时空格局

(一)分布特点

2005年首都经济圈县际经济空间格局总体上为高低交错分布(图1)。其分布大致有如下特征:

首都经济圈低于平均水平的县域个数远多于高于平均水平的县域个数,县域平均发展水平有所提升。在117个统计县域中,2005年首都经济圈高于区域人均GDP的县域为16个,除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省各地级市市区外还包括个别发达地市所辖县域。县域人均GDP与区域人均GDP的比值的算术平均值为0.64,高于这一数值的县域为44个,而1980年仅有11个县域高于平均水平(图2),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中心区、部分郊区及河北省各地级市市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乡差异大,城市市区人口多,人均GDP高,将区域人均GDP的均值拉高,导致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达不到区域人均GDP均值。与1980年相比,县域平均发展水平有所提升,直接表现为低发展水平的县域数目减少而中高发展水平的县域数目增多。

县域之间发展差异有所缩小但经济发展差异仍较显著,发展状况较为复杂。2005年首都经济圈县域之间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值相差约14倍。除北京、天津二直辖市市区及其郊区、县人均GDP较高外,其他地区发展状况较为复杂,如唐山市各县市区人均GDP普遍较高,一些县域如迁西、迁安等县市甚至超过大部分地级市市区。而1980年首都经济圈县际经济呈明显的多中心环状格局。县域之间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值相差约20倍。这一现象在区域内几乎所有地区表现明显。

区域发展呈东南高、西北低态势,低发展水平的县域在西北部山区连片分布。2005年首都经济圈人均GDP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在京津唐地区及其周边廊坊、沧州以及石家庄市,而人均GDP较低的低发展水平县仍在石家庄、保定的西部太行山区以及张家口、承德燕山山区以及坝上高原地区连片分布。另外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在区域东部、南部呈岛状分布。

(二)发展特点

由于各个县域发展快慢不一(如图3),总体上看各地发展速度有如下特点。

1、县际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发展速度快于区域平均水平,而部分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县际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其中低于平均发展速度的县域共36个,大部分为城市中心区及边远县,以冀西北较为集中。

2、发展速度相当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发展速度较快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远郊区、县以及唐山、石家庄、秦皇岛、沧州、廊坊等地级市所辖的区、县、市,而其他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中心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具有矿产优势的县域发展速度居于区域前列。

3、多中心空心环状格局明显。由于城市中心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城市郊区、县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导致区域县际发展速度呈多中心空心环状格局,中心发展速度较慢,中心边缘发展速度快,向外则依次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城市边缘区县接收城市产业扩散比较强烈,反映出区域经济由城市中心区在向周边地区扩散。

三、类型简析

根据1980年各县域人均GDP与首都经济圈区域人均GDP和2005年各县域人均GDP与首都经济圈区域人均GDP的比较,以1980年人均GDP不低于区域均值1/2为基础较好,低于区域均值1/3为基础较差,处于二者之间的则为基础一般;将1980~2005年增长高于县域人均GDP增长倍数的平均值(40.02倍)为增长较快,反之则为增长较慢,由此可将区域117个县域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如图4)。

(一)基础较好增长较快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较少,包括北京市怀柔区、顺义区,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唐海县,廊坊霸州市、三河市,石家庄鹿泉市、栾贼县共9个县域。这类县域主要分布于距离较发达大城市较近的地域,原有基础较好,又接受大城市辐射,发展较快。

(二)基础较好增长较慢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27个,大致处于城市中心区及近郊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绝大多数地级市的城市中心区及近郊区。另外还包括距离石家庄、沧州、廊坊等地级市较远的部分县市。这类县域一般原有基础较好,但或者缺乏增长动力,或者远离发展中心,所以发展较慢。

(三)基础适中增长较快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20个,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远郊区、县以和河北省唐山、石家庄、沧州、廊坊所辖部分县、市。这类县域地理位置较优越,而且受到政策指导,经济发展较快。

(四)基础适中增长较慢型

属于这一类型的县域13个,主要在张家口市东南部连片分布。这类县域地理位置一般,但由于远离区域增长极,所以发展速度较慢。

(五)基础较差增长较快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17个,主要包括天津市北部宝坻、蓟县二远郊区县、石家庄北部三县市、沧州和保定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部分县域。这类县域原有基础较差,但近来受到区域内部城市产业扩散等因素影响,发展较快。

(六)基础较差增长较慢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数目最多,共31个,在保定市、张家口市西北部、承德市大部呈连片分布。这类县域不仅原有基础较差,而且距离区域中心增长极较远,发展速度较慢。

四、结束语

第3篇

1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的地位

1.1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飞速增长的时期,近年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稳定的保持在50%左右,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由一个毫无分量的国家一跃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跻身世界大国之列。

1.2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格局归根到底是由各个国家或集团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大小以及经济发展潜力决定的。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不断变动的,所以世界经济格局也将会是复杂多变的。现在中国经济已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中,世界经济格局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二者相互缠绕、相互促进和掣肘的关系使得中国和别国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2世界经济格局给中国带来的压力和危机

2.1经济危机传导的压力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中国的GDP位居全世界第二。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当然,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单单靠GDP远远不够。不过,在经济发展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中,中国是不输给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但因为全球经济捆绑在一起,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中国必将受到牵连。正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袭卷了整个美国,导致美国经济迅速衰退15%,而身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中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也很难独善其身。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演变格局也将给中国带来货币危机。最近,中国人民币遭遇贬值,同时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这种情况说明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民币国内价值的持续下降。

2.2资源性商品交易的危机

经济离不开商品交易,而国家之间的交易更多的却是能源、矿石等不可再生的资源交易。交易过程中损失不可避免,比如给本国环境造成污染。面对这样的问题,谁去承担后果呢?答案当然是开采者自己。于是国际贸易当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用资金去购买自己发展所需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或稀有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开采资源后卖给发达国家以换取资金。长此以往,最终结果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再生资源匮乏而不得不以高价在发展中国家买回并且承担着环境污染的后果,最后得不偿失。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局固然会变,但目前来说发展中国家还是面临许多不公平待遇。为了保证中国能在这个危机时代中发展并壮大起来,国家必须制定一些长远的发展政策,这是保证中国适应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根本保证。

3中国的发展路径战略规划

3.1整合国内宏观、微观政策

一直以来,中国一直奉行改革开放的原则,努力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建设方针并应用于我国的建设中。后危机时代之所以称之为后危机时代,是因为现在经济格局在遭受了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危机已过,但根本原因依旧存在。面对如此情况,政府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就显得极为重要。郎咸平在《整合》一书中曾提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更离不开企业的微观调控。国家与企业之间的配合,合作,共进退是关键之一。在经济这片巨大海洋中,中国就像一艘承载着巨大财富的商船,国家承担着船长一职,在客观的高度进行着宏观调控,制定战略方针,在收放自如中适度掌握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避免一些危机,并针对某些不可抗拒力而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缩减到最低。企业则承担着副手的职责,在船长的大方针下针对一些突发小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及时应对及时调控,和船长相互配合。

3.2充分利用经济一体化中外资对中国发展的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使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取得了万众瞩目的辉煌成绩。虽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却是世界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自然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反之中国也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国的经济增长吸引着外资源源不断的投入中国市场,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不但劳动力充足,而且消费基数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在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外资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很多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也随之一同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可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结语

第4篇

1.当前国际金融格局演变的新趋势

受过去的几年期间爆发的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了稳定发展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发达国家掌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1欧美国家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受到强烈的挑战

2007年开始,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海啸,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更伤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在最近几年中,美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受到次贷危机影响,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中。同时,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也相继引发了欧洲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问题,这些西方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影响了整个西方国家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反而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合理性发展的信心明显上升,西方国家的金融话语权受到挑战,呈现了一种的新的变化趋势。

1.2金砖国家金融一体化对美国霸权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金砖国家,就是新型的发展经济体,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国家组成,这些新的经济体,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新的崛起,以良好的经济发展速度正在向前推进,对全球金融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和大宗商品价格机制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联系,对美国的金融发展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一旦美国的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不够快速,那么金砖国家的发展速度就会超过美国。

1.3东亚国家金融合作逐渐形成国际货币竞争争新范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互相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在互相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前提下,也降低了筹资成本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开展了除美元以外的人民币交易的主要外币,一方面使得美元在双边结算中的使用率下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民币的发展应用,这也说明我国在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已经处于较好的国际发展态势,而东亚地区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际货币竞争模式,东亚地区的这种新的货币发展模式,在未来也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国际货币变革。

1.4不同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形成的发达经济体,另一方面是作为世界新兴的发展经济体,主要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在新的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都要求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变革美国通过一票否决的国际金融发展模式。这两种国际金融发展经济体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

2.我国对未来国际金融格局演变的对策分析

未来国际金融格局会发生较大程度的转变,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呈现出一种的新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复杂的新的金融发展格局,我国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在这种金融格局条件下寻找适合我国金融发展的新的道路和发展模式,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2.1优先选择重点区域来推进我国人民币运用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西方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原有的货币结构体系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很多国家都希望提出越主权国家货币的方式来降低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对整个国际市场金融结构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操作而难以实现,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发展过程中都属于持续稳步前进的发展过程,人民币的运用和发展也在稳步发展中前进,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形成一种过渡性的国际货币,从而降低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度,那么要想实现这种良好的过渡性货币结构发展模式,东亚、非洲等国家就必须要建立以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发展体系,从而不断地推进人民币的发展和运用,促进我国人民币发展的国际化。

2.2新兴国家组织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

随着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在国际金融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也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就必须要形成新的国际金融结构,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加强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在金融合作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合作共识,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和其他发展中一起,共同来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金融话语权,从而降低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话语权的降低,对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次机遇,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金融话语权的同时,寻找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保持在国际金融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2.3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秩序中,要有另起炉灶的准备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发展条件下,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已经下降,我们不应该全部依靠西方国家来维持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西方国家形成了游戏规则,我们必须对未来的国际金融发展模式和变迁有一个长远的了解和计划,在积极次参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形成一套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第5篇

1中国水资源区域格局和时空分布

1.1水资源区域格局

我国由于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格局极不均衡,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相差十分悬殊,水土资源的组合、人均水资源的分配在各地区极不平衡.若按年降水量400mm等雨量线划分,我国约有45%的国土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少水和缺水的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四片,总面积占全国的36.5%,耕地占全国的36%,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大于4000m3,亩均占有水量为4130m3;北方淮河、黄河、海滦河、辽河四个流域片,总面积占全国的38.4%,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8%,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其中,海滦河流域人均占有水量小于430m3,亩均占有水量仅为251m3.南方四片平均年入海和出境水量都在94%以上,其中,西南诸河出境水量达99%以上,河川径流几乎全部流出国境;北方地区河流入海水量越来越少,黄河频频断流,海滦河几乎没有什么水量入海,河川径流大部分都在流域内被消耗.

1.2水资源时空分布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年内变化大,年际变化不稳定,东西南北方各异.一般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夏秋的3~4个月,冬季仅占全年降水的10~15以下.长江以南3~6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而长江以北地区,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80%.降水时间上的高度集中,使得地表径流变化大,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少。总之,水资源越贫乏的地区,丰、枯水期之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相差越大,更为严重的北方河流往往具有连年枯水或连年丰水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格局的时续不均衡性.

2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以来,水利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先后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并对主要的江河进行了初步的治理和开发,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受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控制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着水量型、水质型、综合型(既缺水又污染)三类问题.区域长期水量问题和区域长期水质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方面分析,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2.1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虽然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就总体水平来看仍然不高,开发利用程度(即75%的可供水量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之比)仅为20%.这样的利用率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不相适应的.

2.2地区之间差别大,不平衡

由于各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因而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黄淮海、辽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达76%,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超过90%,许多地方甚至出现超采地下水的现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最低的地区,受地形和地质等自然条件和资金的限制,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水利建设发展迟缓,目前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还不到10%;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与西北地区是我国人均用水量较高的地区,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

2.3不合理的开发现象依然存在

虽然人们对水资源价值观念有了改变,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稀缺性和开发成本.但正是由于地区管理者和部门管理者强调了水资源的价值,仅注重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以发展地区经济和基础产业为理由,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致使上中下游之间、各支流之间自行其事,尽可能地开发水资源,灌溉用水不顾及发电用水、上游开发不顾及下游利用,忽视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致性,即一库多用、一水多用、先用后耗等基本原则.

2.4管理体制的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突出反映在产权管理上的混乱,使用权和所有权混为一谈,水资源的所有权管理被使用权管理所代替、所淡化,造成所有权管理的缺位,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使用权的专业部门因缺乏灵活的产权转让机制,使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

另外,在水资源分地区、分部门的管理体制中,还存在权属管理部门与开发利用部门的相互关系和责任不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管理体制仍未理顺,供水、用水、排水三者的管理体制仍未协调等问题.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格局——流域格局

我国水资源的天然分布是以流域为系统的,七大江河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发展的基地,七大江河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的45%以上,人口占全国的65%左右,耕地占全国的82%左右,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90%左右,可见流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

3.1流域格局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基础

从自然的角度看,流域是一种典型的自然区域,是以河流为网络的、分水岭包围的、在地域上具有明显边界的区域.从经济角度讲,流域又是组织结合管理国民经济的、以水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区域.

实践证明,流域经济区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开发模式,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流域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流域格局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途径,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水资源基础.

3.2流域格局上的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

3.2.1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的含义

由于地区和部门重竞争轻合作,也由于管理合作部门忽视了流域的整体性,造成了水资源利用格局的严重不合理,即水资源短缺的双重性和区域及部门关系的僵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流域格局的基础上实施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流域问的竞争与协作,以流域为基础,以竞争为主导,通过流域间的竞争,获得流域水资源优势的发挥,即以水资源为引导的人口聚集、相关产业的 规划与发展、以及新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同时,通过流域间的协作(主要是流域竞争基础上的流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及流域间调水,弥补流域的水资源不足,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流域内的竞争与协作,是以协作为主导,以竟争为辅助,保证流域内各部门、各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兴利与除害并重,开发与保护协调,达到流域整体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奠定流域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自然、生态、经济基础.

3.2.2流域经济系统规划是关键

实施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的关键是进行流域经济系统规划,协调流域内部门、地区之间的关系,包括实施横向流域规划和纵向产业规划,并形成系统的规划统一体.

首先,流域横向规划系统包括流域上中下游区域规划,以及流域的干流、重要支流(国民经济重点区域)、中小支流等的流域规划系统;各流域组成部分往往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处理好各利益主体的关系至关重要.流域规划地域广泛,规划应以竞争和协作发展为指导,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与生产要素优势,为形成产业优势奠定基础.其中干流流域规划是大江大河流域规划的核心,对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及相关经济重大战略问题起决定作用;重要支流流域在流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地位重大,规划因其所处区域的优势而不同;中小支流系统规划是流域规划的基础,影响流域整体效益的发挥,同样也不可忽视.干流、重要支流、中小支流流域的规划又因处于流域的上、中、下部而发生变化,构成了流域横向规划的复杂性.

其次,纵向产业规划系统包括水资源开发治理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专业规划、与水资源相联系的产业部门规划,其核心是产业群落规划,即与流域横向规划相结合,形成主导产业引擎下的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产业综合体,实现产业结构区域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河流开发治理规划是流域内水利规划系统的中心,从流域特征的综合治理、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结合流域经济发展具体要求,制定总体战略部署;(2)水资源综合利用专业规划是在治理规划的基础上,为取得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而进行的防洪、灌溉、养殖、航运、发电等的多项规划;(3)与水资源相联系的产业部门规划,即流域的国民经济生产布局与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指与水资源关系较密切的部门规划,如大耗水、大耗电、大运量的部门及对水资源质量要求较高产业部门的规划.把握各类产业部门的竞争和协作关系,处理好三类规划的关系,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对流域纵向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第6篇

[关键词]浙江;山东;广东;海洋经济;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8-0064-08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发和利用海洋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在联合国的积极推动下,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海洋已成为决定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关键和焦点。我国作为沿海大国,也十分重视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为此相继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等综合性政策。2011年以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试验区规划》等相继获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国家已经把发展海洋经济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因此,研究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律,服务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战略,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学者们对我国海洋经济的研究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策略[1][2][3][4][5][6][7][8][9],二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10][11][12][13][14]。浙江、山东、广东的海洋经济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这三个省份将在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中先行先试,尝试探索成功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的整体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因此,浙、鲁、粤既面临海洋经济大发展的巨大机遇,又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深入分析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海洋经济发展策略,实现优势发展、错位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是三省面临的艰巨任务。当然虽然有些文献对海洋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但在分析内容上有失全面,也没有对三大重点海洋经济区域进行针对性比较。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浙、鲁、粤三省海洋经济发展总量水平、产业结构、科技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比较与分析,为国家、相关省市制定适当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一、海洋经济发展总量水平比较

分别从海洋生产总值、海洋劳动就业、海洋人均产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海洋生产总值

海洋生产总值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海洋经济的总体规模。2006年~2009年①浙、鲁、粤三省的海洋生产总值及占地区GDP的比重见表1。

可见,从绝对数量上看,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规模最大,山东次之,浙江最小。但从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来看,山东最高,广东次之,浙江最低。因此,从总量上分析,浙江绝对处于末位,而且与山东、广东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大。从动态发展角度看,2007年~2009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速度分别为20.9%、19.3%、26.7%,平均增长速度22.3%;山东分别为21.7%、19.4%、8.9%,平均增长速度16.7%;广东分别为10.2%、28.5%、14.3%,平均增长速度17.7%。可见,浙江海洋生产总值增长最快而且遥遥领先,广东次之,山东最末。

(二)海洋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也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06年~2009年浙、鲁、粤三省海洋劳动就业状况见表2。

表2显示,从劳动就业绝对数量来看,广东最高而且遥遥领先,山东次之,浙江最低,这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分布特征相同。从海洋劳动就业占地区劳动就业的比重来看,广东最高,浙江次之,山东最低。从劳动就业的动态增长来看,2007年~2009年,浙江、山东、广东三省海洋劳动就业环比增长速度均分别为6.5%、2.1%、1.6%,平均增长速度均为3.4%,海洋劳动就业的相对变动轨迹极为相似。

(三)海洋劳动生产率

在考察了海洋生产总值及海洋劳动就业之后,我们考察三省的人均海洋生产总值,即海洋劳动生产率状况。表3显示了2006年~2009年浙、鲁、粤三省海洋劳动生产率及其名义增长速度。

表3显示,山东的海洋劳动生产率最高,而且遥遥领先于其他两省。2006年~2008年,浙江海洋劳动生产率低于广东,但到2009年,浙江已略高于广东。从增长速度来看,2007年~2009年,浙江省海洋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8.35%,山东为12.78%,广东为13.95%,浙江明显领先于其他两省。

二、海洋产业结构比较

海洋产业结构是海洋经济的基础,反映了海洋经济发展中各产业构成的比例关系,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我们从三次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化程度、主导产业构成及分布等三个方面对浙、鲁、粤三省海洋产业结构状况进行刻画。

(一)三次产业结构

第7篇

经济形态和经济空间格局向来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①。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和生力军,多引起学者的关注②。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民营经济发展意义与功能、发展特征、制度建设、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以及政策应对等领域③,但大多以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等④,而从地理学学科出发研究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格局以及整体发展趋势的文献则鲜为少见。福建作为中国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与其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⑤。本研究根据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利用GIS技术,探讨其民营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发展趋势,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深刻揭示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空间内部差异,以及社会响应,对促进未来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和全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以2005和2009年《福建统计年鉴》、2004和2008年《福建经济普查年鉴》等作为原始数据,建立福建省民营经济数据库。本文所指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①。在数据选取过程中,主要以2004年和2008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据为蓝本,并参照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其他相关指标数据。在统计过程中,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指标选取数据要求来源的统一性,即对比数据均出自于同一统计资料(不同年份),故可消除统计口径不同带来的误差。

(二)主要研究方法

空间数据探索。本研究主要利用GIS技术下的SpatialStatisticsTools模块进行空间数据计算、统计和分析,探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即运用ESDA(ExploratorySpatialData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下的MoransI和LocalMoransI分别测度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数和局部指数②,反映福建省民营经济整体上的自相关和不同位置局部区域的空间关联模式。全局指数MoransI和局部指数LocalMoransI计算公式分别为:I=n∑i∑jwij(xi--x)(xj--x)(∑i∑jwij)∑i(xi--x)2,其中j≠i(1)Ii=n2∑i∑jwij•(xi--x)∑jwij(xj--x)∑j(xj--x)2(2)其中式子:n为参与分析的空间单元数;xi和xj分别表示某属性特征x在空间单元i和j上的观测值;wij是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采用基于Queen标准的邻接性,即当区域i和区域j之间邻接时,空间权重wij取1,否则为0;MoransI的值域为[-1,1]。计算结果可分别采用随机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两种假设进行检验,本文采用近似正态分布的z统计检验。空间中心统计。文章引入重心概念,表达区域空间上某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力量对比平衡程度,在研究中,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平面空间单元构成,其中,第i个单元的地理中心坐标或行政中心坐标为(xi,yi),Gi为该平面单元的统计属性值,则研究区该属性值重心坐标为③:X=∑ni=1Gixi/∑ni=1Gi,Y=∑ni=1Giyi/∑ni=1Gi(3)

三、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过程

作为中国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福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发挥侨资优势,大力兴办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乡镇企业,20世纪80年代末又通过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为发展阶段,开始实行“公有民营化”,采取企业全部资产评估作价后向外商出让部分产权的方式,引进境外资金,组建“嫁接”式合资企业;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为第三阶段,家族式企业逐渐向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转变。21世纪初,福建省民营企业规模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民营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根据统计④,截至2010年底,福建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480•3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6%;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15558家,占全省企业数的78•4%;实现工业增加值360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58•4%。众多民营企业发挥经营灵活的优势,通过并购国际品牌、寻求国际资本合作、到境外设立营销网络或投资办厂等方式,扩大了国际市场占有率,2010年完成出口总额290•04亿美元,占全省的40•5%,比上年增长4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在投资领域,城镇民间投资由2005年的777•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97•75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37•3%。城镇民间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9•2%提高至2010年的50•0%,民间投资已成为城镇投资的主力军。民间投资方式已逐步从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的粗放型更多向促进产业转型、产品更新和技术升级转变。综上所述,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果分析

(一)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看(表1),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据的MoransI指数值分别为0•5305和0•4391;并对其进行近似正态分布显著性检验,其检验的标准化Z值分别为11•373和8•897,远大于正态分布99%置信区间关键值2•576①,表明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正自相关,呈显著的空间集聚模式,即高值区域与高值区域相邻接,低值区域与低值区域相邻接。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看,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布皆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图1),且二者在福建省的空间分布大体上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在福建省东部沿海存在2个非常明显的“高-高”集聚(热点),即闽南三角地区和以福州市辖区为中心的地区,其中,后者又被关联类型为“低-高”的县(县级市)所包围,这表明这些“低-高”类型的地区相对于邻近的福州市辖区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其发展水平为低;相比之下,整个研究区出现了1个较大范围的“低-低”集聚(冷点),主要集中在广大的西部以及闽东地区;此外,在福建西部地区还存在着个别的关联类型为“高-低”模式的空间孤立点,主要包括三明市辖区两县级区。综上所述,目前民营经济在福建省的整体分布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双核”模式,即民营经济发达的闽南三角地区和以福州市辖区为中心的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民营经济普遍落后。

(二)福建省民营经济重心空间格局

通过引入重心概念,运用空间结构重心计算公式,得出2004年和2008年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重心坐标,并利用GIS技术输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重心点的空间变化图(图2)。结果表明:从空间上分析,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重心二者皆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部,表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总体趋向于东南,东南和西北民营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个体工商户发展重心落入到德化县南部地区,而私营企业发展重心的落入区为永春县东部,其纬度较个体工商户发展重心为低,而经度较个体工商户发展重心为高,从而更加偏离几何中心,表明全省私营企业的发展区域差异大,分布更为不均衡;从时间序列上看,民营经济内部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从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重心的移动轨迹来看,个体工商户发展重心向南转移,而私营企业发展重心则向西北发展。这表明个体工商户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而私营企业发展重心的西北转移使其区域差异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五、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响应

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关联效应。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福建省民营经济凭借其自身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民营经济省内区域差异(发展总量和速度)的存在,从而导致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发展重心的转移。

(一)全省经济和地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地区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更意味着资本形成以及与消费增长的良性循环①。所以,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企业数量增长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反过来讲,区域企业数量的增长及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会推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民营经济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经济总量所占比重2010年已达66%。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依然是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的,而民营企业的增长为这三驾马车增添了强劲动力。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为福建带来了大量的民间投资,从而使以国家投资为主转变为民间和国家共同投资的新格局,不大了投资的总量,而且大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还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省出口的增加。21世纪头十年是福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也是民营经济扩张式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出口成为支撑福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支柱。而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企业,鉴于民营经济在福建省所处的地位,不难推测民营经济在出口中所起的作用,即民营经济成为福建出口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并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经济的增长(表2)。

(二)全省就业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增收明显

随着全省民营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人员规模随之提高。非农人口的增加,相应带动全省城镇规模不断壮大,地区城镇化水平也相应随之提高。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吸纳非农就业的重要源地。图3、4是福建省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图(以私营企业代表民营经济)。由图3、4可知,2004至2008这4年间,福建省私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其私营企业单位数占所有企业单位数的比重由2004年的58•04%上升到了2008年的67•37%,表明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且,民营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吸纳更多的就业劳动力,由图4可以得知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2008年较2004年上升了8•66个百分点,这表明民营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农人口的增加,福建省城镇规模也随之扩大,地区城镇化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47•3%提高到了2009年的51•39%(表2)。全省农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民营经济在缓解福建省社会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以民营工业为例,2005年,福建共有农民工152•34万人,按年人均工资17190员(城镇单位人均劳动报酬)计算,全年农民工工资总收入261•87亿元,占福建农民收入的44•8%。最近四、五年是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在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一段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农民收入的增加则直接带动了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由表2,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5年的3292•63元增长到2009年的5015•72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1•1%,而2001至2005和1997至2001的两个四年间,其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分别只有7•09%和4•25%。新时期民营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和提高其生活水平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三)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的转变

福建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关联效应,但由于民营经济在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重心发生转移,从而打破了原有空间格局使之重新实现地区间的平衡。由图5可知,全省就业重心、城镇化发展水平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出现了向西转移的趋势,且农民纯收入重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重心和地区发展水平重心也都出现了西北向的转移。这是福建经济宏观发展的大趋势,这与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闽内陆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无疑是重塑福建经济空间格局的主因之一。

第8篇

一、金融形势新格局

(一)全球性流动性过剩

在经济危机时,为了抗衡危机,西方国家惯用的手段就是增加货币发行量,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这种后遗症仍然会在金融形势新格局里面存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后的财政赤字要求它们必然要改变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环境,增加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金融格局仍然会留有一些金融危机时的特征。

(二)美元汇率波动

美元作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其在经融危机中的作用要求它必须被增加发行,并且这种货币政策在信用降低的情况下也不会紧缩,在其背后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和逐渐下滑的状态。其波动在金融危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内是不会停止。只有这样,西方发达国家才能勉强维持其经济运转。这同样也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

(三)新兴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火车头

在经济危机中,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受到的影响反而偏小,所以在经济危机后期和之后,其恢复能力远胜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会迅速的为经济恢复带来巨大的动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并且,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巨大挫折,也成为了新兴国家借鉴的对象,在市场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四)绿色产业革命及绿色经济发展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的一大主题,在地球环境愈来愈恶劣,人们逐渐认识到消耗性产业发展的弊端和不可取之后,逐步向环保型产业转化。并且这种意识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种风潮,随着建设环保创新型国家的建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这个行列。而事实证明,绿色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同样成为了当下经融格局的表现之一。

二、中国在经济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结构调整

在国际经济发展艰难,多变又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的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用国民的消费带动国际经济的循环与发展。变劳动密集型国家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二)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关系

随着新兴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其搞好国际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只有国家关系友好,才会有最大可能的贸易往来,经济交流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三)推动中国的国际领导力

正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敢于在世界上发声,领导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自己应当有的利益,在世界市场中占的一席之地。中国要运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能力帮助、协助和领导各个国家度过难关,共同寻求发展互益、平衡的经济道路。

(四)外部风险

1.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的错误定位。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下,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处于的地位仍然难以有改变,我国暂且不能生产出国际依赖的产品,主要以生产地低端产品作为主要的生产对象,在这一段时间里暂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们要认准定位才好发展。

2.利润争夺的风险。全球经济再平衡意味着经济的再一次增长,利益的呈现,所以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一直都处于劣势。

3.政治风险。西方国家的意识文化和我国差异较大,所以无论是在市场还是在其他地方,都会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异,在经济发展运行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很可能再一次动用政策手段来进行贸易保护,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施压,以获得高额利益。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影响;发展策略

一、低碳经济相关概念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等方式,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实现,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实现能源的转变利用,还要对现有的可利用的能源进行研究和分析,争取实现能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模式转变。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下,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革新,以及深入的探究创新的技术,实现全球化经济的顺利转型。将经济的增长同社会的发展相互结合,实现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效益的正常运行。低碳经济是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积极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由于全球普遍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低碳经济以及成为各国推崇的全新积极发展模式,需要国际范围内的力量共同努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机遇

低碳经济发展至今,以及广泛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所以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各国对低碳经济的肯定,促使对低碳技术的研究不断加强,低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国际贸易机构也将对低碳产业技术进行引进和应用,不断开发低碳能源,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次,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方面依然以第二产业的加工型贸易为主导,众所周知,这种方式对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对环境影响较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由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的进程,实现国际贸易形式的转型和更新。最后,低碳经济注重绿色发展,国际贸易走低碳发展道路,可以有效减少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对自身的消极影响,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影响力。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2.碳标签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低碳经济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越来越明显,低碳环保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而是已经上升到关乎企业发展存亡的关键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低碳标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开始推广,碳标签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壁垒,如果绿色经济不达标,碳排放达不到其国内要求,国际贸易将无法进行。所谓碳标签就是说将产品从原材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整个过程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要在产品的标签上用量化的形式标示出来,以这种形式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相关产品的碳信息。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将碳标签进行推广,例如法国、日本、美国等地区。在各大商场中也能够看到贴有碳标签的商品。由此也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以及对贸易出口商品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在低碳经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重视对低碳商品的关注,排斥高碳经济的行为也会越来越明显,碳标签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进口商品来说,更将受到严格的限制。

3.低碳经济改变国际贸易结构格局及发展方式

有关环境的国际会议召开的越发频繁,足见环境问题在国际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必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导,低碳经济势必将改变国际贸易的结构。在电子科技和新能源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力争通过低碳经济来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稍微落后,新科技、新能源经济发展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低碳经济日益重要的国际贸易必然会因此造成格局的转变。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国际合作的方式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已经形成了政策制度的约束,绿色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重点,想要抓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机遇必须改变发展方式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要求。在这样的共同目标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模式与贸易格局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品贸易格局和地区贸易格局两个方面。首先是低碳经济对商品贸易格局的影响;随着国际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的兴起,当然会使得新能源和新材料的贸易比重上升,而传统的资源性商品及化石能源等趋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在低碳经济的观念下,高排放、高污染的商品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是排斥的状态,因此就促使了新能源贸易比重的上升而传统能源比重降低的现状。其次是低碳经济对地区贸易格局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出现与全球经济的倡导将会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在继高碳经济之后他们可能更早的意识到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的变化,或许已经完成了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或是处在正在转变的过程中。而无论是处于何种状态他们都已做好了转变的准备,而且具备先进的低碳技术和产品,这样的条件将会有助于发达国家处在竞争优势的地位。而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使得他们的经济得以发展,但是面对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国家没有先进的技术及产品能够做出及时的转变。高碳经济的产品在现行的贸易交易中又被限制,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交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他们来说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4.低碳经济将改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制约在低碳经济方面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在碳减排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必须转变期贸易发展模式,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发展国家致力于在国际贸易中输出低碳技术和其成熟的管理,而发展中国家则侧重生产,对本国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国际贸易对低碳减排的标准的坚持,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建立的低碳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必将会在未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和改变。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1.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标准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联系愈发紧密,国际贸易的地位将在本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如果提过本国国际贸易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尚未建立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尚未统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所以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当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制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将低碳经济形成政策性文件,作为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引,让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开展。低碳经济发展标准的制定需要众多国家的积极参与,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中。因为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贸易趋势,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对外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必将会受到低碳经济的全球化格局的影响,参与低碳经济标准的制定,明确标准的利弊,在坚持《联合国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针对本国现阶段的“生存和发展排放”的客观必然性,避免将自身陷入陷阱。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进行,与国际技术进行合作,改变本国高碳经济的经济模式,不断的与国际进行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观念,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理念,是发展中国家的机遇更是挑战,同时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开展低碳技术推广应用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没有技术支持,低碳经济将无法站稳脚跟,无法形成规模,所以想要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开展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推动整个低碳产业的发展进程,顺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低碳经济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将成为国际贸易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国际低碳经济贸易模式的形成需要国际相互的配合与资源的共享。低碳技术在成为炙手可热的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必然会受到各国的关注,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技术支持,运用先进技术给本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来改变现状,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水平与脚步。国际贸易对低碳技术的推广也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会促进国际贸易间低碳贸易的进行,促进国际贸易间更好的合作。

3.加强合作,重视国际间的协同发展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以我们国家为例,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容小觑,但是,我们国家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行里,经济发展依然以第二产业为主,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对我们国家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国家必须重视与周边国家已经世界具有先进低碳技术的国家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低碳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际贸易中低碳标准对我们的冲击,确定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进而确保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国际贸易的形成依赖于各国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的问题,需要国际之间的合作,实现国际经济整体环境的转变离不开各国之间的相互支持、协作与配合。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先进技术的缺乏会制约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不仅仅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得以顺利的转型,也能够帮助本国实现经济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关注于低碳出行等观念以深入人心。国际化低碳经济贸易的提出体现了国际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低碳经济的提出对于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以及贸易壁垒的变化等。而面对国际贸易这一新的模式,对于各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只有国际间共同配合、协作制定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并将低碳技术进行不断地推广和应用,实现国际间的合作,才能使得国际低碳经济贸易的发展模式得以全球化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君茹.“低碳”对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影响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第八期,P09-P12.

[2]韩翔宇.低碳经济下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占率制高点[J].经济视角(中旬),2012,第六期,P78-P80.

第10篇

关键词:多点多级;产业空间布局;城镇空间布局;交通空间布局

近年来,我省五大经济区先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去年,地区GDP超过1000亿元的市(州)除成都外已有8个,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初步显现,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开始出现一系列深刻变化。为此,四川省政府积极抓住机遇,提出振兴四川的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下面具体谈谈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内涵、意义及建议。

一、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内涵

目前,在四川全省,只有成都市是特大城市,其次就是中小城市,而没有大城市,城市链条出现断裂,成都市一城独大,首位度畸高,吸引大部分优势资源流入,使其增长极效应更强,扩散效应减弱,导致四川经济单核发展的局面,这不利于整个四川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此,四川省政府提出强省之路―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该战略指出要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全方位激发全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多点多级”发展,是指打造多个增长点,打造多个增长级,通过这些增长点和增长级的发展推动四川经济的全面发展。“多点多级”发展,就是根据四川省情,打造各市(州)自己的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全省的产业壮大、工业发展方式升级、区域全面开发、重塑经济版图,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突破,必将加快推动四川向经济强省跨越。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首先,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点”是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生长点;“极”则是指经济快速增长并能带动周边发展的核心区域;“点”是“级”的基础、前提;“多点”,即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多极”,即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形成支撑四川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形成增长点和增长极,然后通过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其次,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特征和经验总结。如美国的三大城市群,集中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一半;日本的三大都市圈,集中了日本51%的经济总量;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集中了全国40%的经济总量。再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GDP迈上2万亿元台阶之后,均呈现出“全域有多极,每极有多点”的多点多极支撑格局。目前,虽然我省经济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省的经济总量也达到了2.38万亿元,但区域发展差异巨大,大而不强的单极支撑格局明显。仅成都一个市的经济总量就占了全省GDP三分之一,而且我省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只有78.4%,与全国差距明显,尤其是省内各区域之间差距很大。因此,在我省区域差距明显、成都市一支独大、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低的关键阶段,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必然成为必要的选择。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首先,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可以和中央支持的政策衔接。目前,我省多数市(州)被纳入全国重点开发区范围,中央都有政策大力支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完全可以和这些战略部署有机衔接。其次,全省各地经济发展加速,新的增长点初步显现。我省五大经济区先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去年,地区GDP超过1000亿元的市(州)除成都外已有8个,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初步显现,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开始出现一系列深刻变化。再次,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渐形成,目前,南充、达州、宜宾都具备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都很有可能成为继成都后的下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与培育增长级吻合。第四,支撑现代产业运行的交通骨架初步形成。我省航空、铁路、港口、地铁、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为实现次级突破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因此,我省已初步具备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各项基本条件。

二、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的意义

目前,我省幅员辽阔,但五大经济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因此,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抓住了我省现阶段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总体趋势,是立足于向经济强省和全面小康跨越作出的科学决策,是事关我省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优化全省重大产业和城镇布局,对激励调动各区域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全域协调持续发展新格局,推动四川多点突破、多极共兴、全域小康,意义重大。

三、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下四川经济发展的建议

四川经济要想向强省跨越,还任重道远,应从产业空间布局、城镇空间布局、交通空间布局好好规划。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多点多级支撑的核心是产业支撑,因此,要打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立足重点产业构建优势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体系。因此,应重点开放发展攀西地区钒钛稀土等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内江地区汽车、摩托车等配套产业;重点发展成绵乐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南(遂)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总之,各区域应通过自身和跨区域分工协作,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首先要提升首位城市――成都市的质量。要加快推动成都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和城乡形态转型升级;要加强发挥成都的辐射效应,使其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要努力提升成都品质,使其成为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要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五大经济区下的各个地级城市的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交通枢纽功能,使之成为次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再次,要择优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把那些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交通基础设施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培育成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优先支持和带动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中心镇,通过“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

(三)优化交通空间布局

交通是城市的血液和命脉。交通便捷,则城市繁荣。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航空、铁路、城市道路、干线公路、支线公路、乡镇公路等交通运输系统,要科学编制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图,建成协调运营的公共客运服务系统、功能完善的综合道路运行系统、多式联运的交通衔接系统、统一协调和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最终形成立体、高效、畅达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使四川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海林等.“西三角”内部极化效应下川东北经济区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第11篇

主题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什么意义上的变化。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包括增长格局、投资格局、贸易格局、金融格局、产业布局都在发生变化,由此变化又导致全球经济协调的格局变化,而这个变化的基础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这些变化是过去一二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但这场危机是重要的转折点,在未来这场危机的影响还会凸显。

主题二:世界经济不平衡性如何校正。这场危机直接的导火索是次贷,更深层次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兴经济体更快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结构。产业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必然导致贸易的不平衡。新兴经济体发展后积累的资金不是新兴研发和创造,而是吹大了泡沫,而泡沫的破灭则导致了全世界的灾难,在这个贸易的背后就是发展的不平衡。还有一个不平衡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和脱节,新兴经济体发展之后,资金回流到美国,美国把资金过度地搞了金融业生产、衍生品,而这个当中包含了巨大的风险,这些风险结果不止是美国一个国家承担而是全世界承担。

主题三:世界经济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和突破来走出危机。这场危机更深层次是一个长周期的反应,上次长周期带来的高增长以后,新一轮产业形成的新长周期还没有到来,所以世界要走出这个危机关键在于产业创新。

主题四:国际世界货币体系改革走向何方。以美元作为一个国际货币的基础,一旦美元衰落便将导致美国破产乃至整个世界的灾难。

主题五:全球化继续发展,国际社会如何在全球治理中进行合作。新兴经济体崛起以及各方面的多元化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要调节世界经济已经不现实。

趋势一: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这场危机使美国受到重大冲击,它的经济在世界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它的金融业受到重大的冲击,深层次讲,美国金融界绑架政府势必会产生潜在的道德风险。赚钱是金融界的,出了问题是政府负责,我们今天看到的占领华尔街,它的直接原因就是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不满,要求解决就业,再深层次来看,实际上他们是对美国政府拯救危机的措施不满,对美国经济体制的不满,所以它的本身体制逐步受到挑战。

趋势二:贸易保护主义继续蔓延。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已经发生,还是未来将要发生,中国将都是受保护主义措施的数量影响最大的国家,而这个过程还会继续延续,贸易摩擦可能是今后若干年中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项目。

趋势三: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这场危机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整个经济发展和大自然供给资源的不平衡、新兴经济体崛起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以及整个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都成为整个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都已经提出这些话题。从中国来说,跟上这样一个潮流、趋势,是我们需要去回答的问题,而中国的转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

趋势四:国际直接投资从虚伪结构到产业改革。过去三十年传统产业转移趋势已经完成,危机以后产业调整和升级需要我们考虑,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变化将很可能出现一个新情况。全世界对新型产业是一种竞争性的平行的产业发展阶段,而不再是继续过去这种接受产业转移来发展的道路,新的三十年,是新兴经济体,至少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平行,在同一起跑线发展的阶段。因此必须要注意到产业结构在全世界的调整,新的发展路径已经开始这样一个新的趋势。

趋势五:全球性通货膨胀继续发展。只要危机走不出来,发达国家继续扩张,特别是美国,全世界宽松的政策并没有对迅速走出经济危机产生积极的效果,我们对于全球通货膨胀还要继续有一个战略性的准备,美国的扩张很可能会继续延伸到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包括新兴经济体崛起过程中对原材料初级产品价格拉升的影响。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第12篇

(一)区域经济增长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从1980年的51.13%上升到2005年的59.63%,提高了8.5个百分点;而同期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6.76和1.74个百分点。应该说,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是经济增长或者说是注重效率,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拉大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差距;而1999年开始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改变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暂时没有充分发挥。

(二)地方保护主义

从总体上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东部与中西部间的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工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对利益的双重流失,在分权式改革体制下,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中西部地方政府纷纷采取资源转换战略,竭力控制本地区初级资源产品的直接输出比重,提高其深加工程度,企图把产品的贸易结构重心转移到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的输出上来,延长初级资源产品产业链,发挥区域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但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差,在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方面同东部地区竞争很难获得优势。于是,中西部地区想方设法防止“肥水”外流,限制某些东部地区产品进口,保护自身幼稚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因此,以“关、卡、封”为特征的地方保护主义便席卷各区域。

(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中西部地区为了改变在区域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格局,集中投资于那些价高利大的加工产品,由此导致一些加工工业项目的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形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大多数省份都将汽车、电子、机械和石化等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市有22个,而且整车是绝大多数省份发展的重点;将机械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将化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大部分又以石化为重点;有24个省份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其中又以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音像等作为发展的重点;有14个省份将冶金工业作为支柱产业。

二、中国区域经济关系变迁的启示与政策含义

(一)区域发展战略决定区域分工,并进而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分工格局具有路径依赖性,必须充分考虑前期发展战略及业已形成的区域分工格局,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兼顾垂直型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

(二)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来看,区域公平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区域经济之间保持适当的竞争协作能力,减轻由于区域差距过大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震荡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