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3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病人 护士 健康教育 方法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1]。
1 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病人的接受能力 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条件等均存在着差异,因而他们的健康教育需求也必然不同。这样,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就要特别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包括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时机的把握等。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保证护理健康教育收到确实的效果。
1.2 加强健康教育护士的培训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化培训是满足护士健康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护士只有不断丰富知识,才能提高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2 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2.1 掌握良好的教育技巧 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注意掌握良好的教育技巧,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促进预期教育目标的达成。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等。这些技巧的熟练掌握,对于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教育对象的有效沟通,可了解其思想、情感,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2 注意教育方法的优化组合 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根据教育内容及教育对象健康需求等情况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各种教育方法的优势互补。
2.3 健康教育的时机 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护士要注意把握好教育的阶段性,因为不同的时机将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例如,对一位手术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则有明显的阶段性,包括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和出院前恢复期教育等,每一阶段病人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需求都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内容也就必须有所区别。护士应分阶段地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指导,而不能把所有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内全部灌输给病人,那样做势必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4 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在健康教育中,若仅采用单一的健康教育方式,病人将感到单调和枯燥无味,导致其接受健康教育积极性不高。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专题讲座、挂图、墙报、示范操作、电视录像等,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和实效都将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还可建立同病种病人互助小组,让病人能相聚而相互交流预防疾病、战胜疾病的经验。通过这些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到更多的自护知识,加强护患配合,促进早日康复。3 健康教育目标的合理性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应适时采用询问、观察操作、小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了解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目标实现的程度,从而判断确定的目标之合理性,为护士进一步修订健康教育目标,重审教育计划,改进教育方式提供依据。通过长期的实践,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不仅丰富了病人对疾病的自我保健能力,还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
【摘要】孕期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孕期的保健、分娩方式的选择、新生儿护理以及母乳喂养等,形式多样的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缩短孕妇的产程,促进对自然分娩方式的选择,并能够促进母乳喂养。
【关键词】健康教育;分娩;妇产护理
孕期健康教育是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做好孕期的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孕期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对孕妇的教育活动,促进孕妇能够自愿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方式,消除各种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各种发病率。
1 孕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孕妇在孕期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是孕妇的普遍经历,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孕妇在不同的妊娠时期出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在妊娠的前两个月更有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而在后期可能极易出现尿频和尿急现象,在整个妊娠过程中,也会出现胃部不适、背痛、静脉曲张、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因此,如果孕妇缺乏必要的分娩知识,极其容易出现负面的心理状况,进而造成产程时间增加,并使得剖宫产率的提高。倘若实施预期健康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产妇各种负面情绪的困扰,从而也降低了各种并发症。孕期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孕期的健康教育能够有利于产妇生产和康复,从而进一步保障母婴健康。在实施孕期的健康教育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是让孕妇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孕期健康教育要普及各方面健康教育常识。如要使孕妇认识到各种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因素,从而有效避免孕妇在孕期滥用药物的行为,同时做到应避免与病毒以及一些放射性的物质和射线等接触。要向孕妇讲解必要的分娩知识,这包括让孕妇了解在其临产前后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正常分娩的几个过程以及出现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可能持续的时间等。再次,将妊娠的危害性作为孕期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孕妇对各种危害环境的警惕性,进一步指导个人或者其家庭能够进行自我的监测。例如为了缓解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背痛症状,可以与孕妇共同探讨各种预防背痛的措施,引导孕妇适当做一些有利于增强背部肌肉的锻炼,在平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在坐下时可采取盘腿的坐姿,这些方式可以有助于预防背部的用力。为减轻分娩的疼痛,还可以教孕妇正确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例如放松训练和深呼吸等方式。[1]最后,孕期健康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丰富健康教育方式。妇产医护人员要了解孕妇的各种状况,例如孕妇的身心状况、文化层次、生活习惯以及职业等情况。通过对孕妇状况的了解,可以在孕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取孕妇喜欢的形式,并进一步确定健康教育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采用口头宣教、文字教育、图片展示、操作示范、电视网络施教,以及给孕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法。根据产妇不同的身心健康状况,并可辅助必要的个体指导的咨询形式,关注孕妇的精神状态,从而能够对孕妇做好充分的精神鼓励以及生活上的护理。此外,应及时的给予产妇安慰和鼓励,消除各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同时也应适当的帮助孕妇做合适的运动,促进产妇提高体力和免疫力。各种形式的孕期健康教育,根据健康教育的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开展。这样才能够有效缓解孕妇的产前恐惧和忧郁,提高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以及降低难产率,并进一步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能力并最大程度的保障母婴的健康。[2]
2 孕期健康教育的重要临床价值
2.1 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身心健康的影响:加强妊娠期孕妇的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孕期健康教育能够使得孕妇对即将的生产过程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使其在认知、情绪、行为以及心理的各个方面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整个孕期的各种身心的变化或者应激状况,提高孕妇对各种妊娠反应的承受能力。只有具有稳定的情绪,才能够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孕妇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能够使整个家庭都能关注孕妇的身心健康,有规划、有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能够缓解产妇的消极情绪,使其掌握到更多相关的分娩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从而能够消除和避免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出现,最大程度的保证母婴的身心健康。
2.2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程的影响: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通过一些临床资料可以发现,接受过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能够明显地的缩短产程。孕妇在妊娠期间,往往会具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担心和忧虑在产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而一旦在临产时的紧张、焦虑情绪会导致孕妇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激素分泌的变化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延长产程,增加了剖宫产机率。通过孕期健康教育,并辅之个性化的指导,能够使孕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各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孕妇自身通过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分娩方法和技巧,也能够有利于孕妇缩短整个产程。[3]
2.3 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孕期健康教育促进了孕妇对自然分娩方式的选择,孕期健康教育能够使孕妇了解到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孕期健康教育能够针对孕妇的生理变化以及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指导,孕妇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胎儿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孕期的健康教育,讲述分娩的过程等知识,并使孕妇掌握分娩技巧,建立起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意识,从而促进孕妇的自然分娩过程。
2.4 孕期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喂养姿势、婴儿含接的正确方法等各种知识,通过孕期中的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孕妇可以了解到母乳分泌时间与婴儿接触的时间、婴儿是否早吸吮有关。使得孕妇意识到初乳对婴儿的重要意义,母乳喂养对母亲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都是有益的。此外,通过孕期健康教育使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促进了母婴感情的建立,认识到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处;认识到母乳喂养对婴儿智商情商的发展都很重要,从而加速了产后初乳的分泌;通过孕期的健康教育能够使产妇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喂奶姿势正确,这样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并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并可减轻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3 结语
通过对孕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身心健康、对产程、对分娩方式以及母乳喂养的影响,可以看出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鉴于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重要临床价值,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产科护理,应充分意识到健康教育对孕妇的重要价值,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断应用到妇产护理的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曾健.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海南医学[J].2010,21(13),p155
[2] 陈素玲,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中国医学创新[J].2011,8(6),p97
【关键词】儿科 护理 健康教育
现如今,随着医学模式,健康观念和医院功能的转变,在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根据患者的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具有广泛的临床和社会学意义。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能,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孩子一旦生病,家长就情绪焦虑、心情急切在求医的过程中,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患儿,用不同的方法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为疾病治疗与预后打下夯实的基础。
1.儿科健康教育内容
对患者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生活卫生和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的教育;(2)常见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家庭初步护理知识的教育;(3)合理配给营养和微量元素的教育;(4)日常生活常识与加强锻炼的教育;(5)常用药物(内服和外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及其副作用知识的教育;(6)正确使用简单器具(如体温计、血压计)的教育等等。
2.落实健康教育管理计划
2.1入院健康教育计划
首诊护士做好接待工作,及时为患儿提供舒适、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 以诚恳的态度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 耐心地向陪护家长介绍病区环境、制度流程以及医疗设施的使用方法等等,同时应该讲解医院的优势及本科室的专科特色,以此来消除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尽快熟悉环境, 适应住院生活。刚入院时家长可能没有心思去听取责任护士对疾病知识的讲解,可以发放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疾病防治知识宣教单。并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对患儿进行讲解,这样患儿容易接受。
2.2护理操作前后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在护理操作前应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此项护理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打留置针前应与家属交流沟通,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才能实施留置静脉穿刺术,并告知患儿家属使用留置针后应注意不能沾水、拽扯等注意事项;雾化吸入前向家属讲解雾化吸入能止咳、化痰、消炎等好处,前后半小时禁食水,雾化吸入时应深呼吸后屏住呼吸,结束后应洗脸擦油等注意事项。只有在执行每项操作前后都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3治疗空隙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在做晨午间护理、换药巡视病房的时候向家长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其副作用,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并操作示范给家长看直至其掌握,指导家长观察患儿病情的方法。面带微笑,语言轻柔,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少用专业术语,必要时重复重点内容,直至家长掌握。也可以使用非语言交流,如抚摸患儿头、脸,拥抱患儿。结合患儿所患的疾病和家长关心的知识进行宣教,如高热时,除了用退热药以外,指导家长可采取给患儿松解衣被, 多饮温开水以助降温;咳嗽患儿,指导家长多喂患儿温开水,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并教会家长给患儿扣背的正确方法;对于哮喘患儿,教会家长哮喘发作时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在家中监测病情变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就诊。为防止患儿及家长忘记,可以适当进行奖励,对患儿及家长提问,回答正确就奖励一张小贴画、一个大拇指、一句“你真棒”,鼓励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告知家长如有治疗、护理方面的疑问,均可询问自己的责任护士、管床医生,以求解答。
2.4出院时健康教育计划
出院健康教育即出院指导,内容包括复诊的时间、用药的指导、饮食的要求、休息的原则以及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教会患儿家长疾病的日常护理方法,掌握居家监测患儿病情观察及住院指征,并告知家长科室电话号码,有任何育儿方面的疑问可以打电话咨询。
2.5回访时健康教育计划
每个患儿出院一周内会做回访,打电话了解患儿在家恢复情况以及对家长在护理患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就要求责任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去指导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回访时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疾病的预后情况,发现患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隐患,以及家长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责任护士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护士长,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拿出更好的方案来完善健康教育的管理,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3.健康教育管理
3.1健康教育的意义:(1)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需要;(3)执行以预防为主的保健方针,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效益的需要。
3.2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相关信息;(2)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3)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4)指导服务对象采纳健康的行为;(5)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
3.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二者联系紧密,但不能互相等同或代替,有其各自的工作目标。(1)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2)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3)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必要条件,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目标无法实现。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护理要求甚高。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时代的要求下,在医疗改革的必经之路中,健康教育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比对患儿的精心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护理之便与患儿和家属接触的一切机会,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育的方法要多种多样,态度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患儿及家长视如自己的家属。只要如此,患儿及家长不仅能接受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时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还可以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矛盾,加快治疗和康复的进程,使患儿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方法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是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也是医学模式和医院服务方向转变的标志。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自开展以来,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现将我院近两年的关于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方法作以介绍:
1住院健康教育是指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教育、病房教育、出院教育几个方面
住院教育的开展具有计划性和组织性,其及时性针对性和指导作用更加明显[2]。住院患者在院时间长、便于医护患之间相互了解,利于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的开展。但是,住院患者一般病情较重,心理变化大,又要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所以,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按照患者的需求、治疗、护理、检查等的不同,分内科健康教育计划、外科健康教育计划、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1.1内科健康教育计划
1.1.1入院教育旨在使病人及其家属尽快熟悉就医环境,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情绪,遵守医院制度。要求医护人员热情主动、态度诚恳。方法主要以口头讲解、文字介绍为主。内容有: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的姓名,介绍病区环境,介绍相关制度,安全告知,用物准备等。
1.1.2病房教育病房教育是住院健康教育的重点,在制定教育计划时,首先评估患者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知识需求、技能需求,适宜地选择或增加教育内容,健康教育的方式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示范、演示指导等。要求语言要通俗易懂;在教育时间上要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护理的需要进行选择,如查房时间、治疗护理时、巡视病房时、患者或家属提出疑问时等,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病房教育的目的是增加防病治病知识,改善教育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内容:①疾病知识的宣教,包括:导致或诱发本疾病的主要原因,本病的症状及特点,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指导,预防本病发展的相关措施,饮食、活动锻炼指导。②药物知识宣教,包括:向患者解释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的名称及用法,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特殊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静脉用药的目的、注意点、滴速等;③辅助检查知识宣教,包括:有关本疾病常规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特殊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1.3出院教育包括: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饮食、休息、锻炼的指导,出院后用药指导,复诊的时间,告知病人吸烟的危害性及控烟措施的指导。旨在使患者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消除影响健康的不良因素和习惯,形成健康行为,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保持健康,方式多选择口头讲解,健康处方,宣传册,解答患者疑问等多种形式,时间是在患者出院前2-3天进行。
1.2外科健康教育计划
1.2.1入院教育内容、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
1.2.2病房教育与内科健康教育计划内容相比多出术前教育和术后教育。术前教育有呼吸道准备,肠道准备,床上排尿、排便训练,术前日及数日准备等。术后教育有饮食、指导,活动、休息指导,各种管道护理指导,疼痛、发热等特殊护理指导,并发症的预防等。另外,还可根据患者出现的特殊情况或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需求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1.2.3出院教育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内容上多出指导患者继续康复训练、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
1.3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1.3.1入院教育内容、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
1.3.2病房教育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产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所以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内容有:用物准备,指左侧卧位、自测胎动;告知胎膜早破、妊高症、先兆早产、前置胎盘、妊娠糖尿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注意事项,先兆流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后心理指导;产后孕妇健康宣教有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指导,如何保证乳汁充足,如何挤奶,分娩后的休息、饮食卫生活动指导,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意义,新生儿生理体重下降与黄疸的原理及处理方法,新生儿沐浴、脐带、臀部的护理方法,产后避孕的指导等等。以上内容仍然是根据患者的需求、治疗、护理等的需要选择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1.3.3出院教育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内容有: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时间,产后饮食、休息、卫生、运动指导,咨询热线等。
1.4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对于各个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由本科室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全科患者及其家属,在本科室设置的“健康之家”集中进行。多采用讲座、幻灯片、发放宣传资料、演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旨在增强社会人群预防保健意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利于降低我国慢性病、传染病、多发病的发病率。
2患者健康教育的评价
为保证健康教育的实施,检验健康教育是否流于形式,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再评价,这样一种模式,达到使患者确实从中受益[3]。我院是在每一项教育内容后面以填写表格形式进行评价。方法是行为观察、口头回答或书面问卷。表格内容有教育的时间、方式、效果评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签字。评价效果分优、良、一般、差四级。如评价为一般或差时,要求查找原因,修改教育计划,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3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
我国的健康教育的现状是起步较晚,健康教育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评估机制,健康教育内容泛化,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一种科学的量化标准,质量控制中缺乏明确的,具体的考核指标[4]。鉴于上述现状,为了更好地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我院各临床科室每周一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加强本专科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知识的培训,方法多采纳讲授、幻灯片等。旨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防治疾病知识和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科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健康教育理论、方法、沟通技巧等,方法有讲座,发放学习资料等。目的是提高职工对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日]铃木美惠子,陈淑君.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1.
[2]吕资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0-177.
【关键词】桑代克学习理论;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88-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为首次发病,格拉斯哥评分>8分,病情稳定者。共纳入研究236例,将2011年7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26例设为对照组,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11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70例、女56例,年龄39~76岁;小学及以下学历26例,初中43例,高中及中专35例,大专及以上22例;观察组男61例、女49例,年龄41~77岁;小学及以下学历23例,初中39例,高中及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2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1.2.1.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由责任护士按照病房制定的健康教育内容,采用口头宣教方法。
1.2.1.2 观察组 将桑代克学习理论应用于健康教育中:①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深刻领会其含义。②分析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时机不当、语言沟通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出院指导不够详细[1]等。③针对问题,组织讨论,将桑代克学习理论应用其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④责任护士负责桑代克学习理论为主题的健康教育的实施。⑤护士长和责任组长每周2次对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必要时给予补充教育。
1.2.2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度。①健康教育达标情况。采用我院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出院前1~2d由责任组长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出院宣教4大项20小项内容,90分为达标。②护理服务满意度。出院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内容、宣教形式、出院指导等13条内容,每项满意度分值: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0分,将调查表所得分数之和/39×100%。得分≥95分为满意。
1.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促进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临床健康教育,本质上是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应用,对护患双方的学习均起到促进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如下。
3.1 桑代克认为,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3],它不仅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且包括在开始学习时动机的准备。健康教育中准备率的应用:①知识准备: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历及职称低的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没有能力更好地完成健康教育工作。如在给患者做饮食指导时,只笼统地说吃低盐低脂肪饮食、糖尿病饮食,当患者想知道具体吃什么时,护士往往答不上来,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针对这一情况,科室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准备疾病宣教资料,包括健康知识宣传栏、壁画、宣传手册、光盘等,方便护士使用。②沟通技巧准备: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与病人一起安排教学时间,一般在病情稳定后或入院后2~3天开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温和诚恳,当护患认识出现分歧时,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病人,要因诱利导,逐渐改变病人对健康问题的不正确认识。③学习动机准备:准确收集病人资料,正确评估病人的健康需求和学习动机,在具体内容上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住院的不同时期选择侧重点,从而引导患者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改变和依从;同时将健康教育纳入三基考试内容,考评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调动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3.2 练习律包括①应用律是指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一经应用或练习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联结力越强。②失用律是指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这一规律强调的是反复练习、不间断练习,不仅适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更适用于护理人员自身的提高。练习律的应用启示:①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根据病人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选择讲解内容的深浅、多少,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不易理解的内容要反复多次讲解。②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尤其对于文化低的病人,医学术语往往难以理解,尽可能地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只要保证意思不变就行,要生动形象,以充分调动病人学习的积极性。。③采用多种教育方式:调查显示:最受高血压患者欢迎的是医务人员与病人交谈、提供疾病科普读物,还可采用图片、录像、幻灯等直观教学法,对病情平稳者组织专题讲座和护患交流会。对于血压测量方法及功能锻炼的手法,则在床边进行技术指导,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3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效果的影响。当反应是满意的时候,联结力量就会增强;相反,当反应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会削弱[4]。效果律强调了健康教育及时评价的重要性。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注意观察是顺利接受还是有抵触情绪,及时评价教与学的结果,针对不足,具体指导,加强病人的正确行为。当病人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良,如掌握了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后,及时给予鼓励,使患者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强化。
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指导我们选择恰当的健康教育方法,激发患者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沟通能力也不断加强,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薛协颖.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147.
[2]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4~5.
[3] 马彩虹.桑代克的学习定律及其启示[J]. 常熟高专学报,2001,5(3):68-70
[4] 李小寒,于艳秋.桑代克学习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1,16(5):312―314.
门诊健康教育是医院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传播的重要平台,做好门诊健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的、系统的行为活动,使个人或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保健知识,并能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我国各大医院普遍推行门诊健康教育。但是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则参差不齐,究其根本,教育方法不当乃是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我国历来对健康教育十分重视,为此,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规定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以及目标。
本文从方法的角度对门诊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究,希望抛砖引玉,为以后门诊健康教育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
门诊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指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整体护理等工作,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向患者及其亲属提供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确立了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部门,更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现阶段门诊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基础,不少医院要求门诊护理人员定期向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健康教育,分发教育宣传资料等,但还远远不足,且在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主观问题:许多护理人员长期进行着被动执行医嘱、观察病情等活动,重视疾病的治疗、护理,轻视健康教育。从思想上并没有把健康教育划到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对健康教育习惯性采用敷衍了事的态度。不能熟练掌握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导致多数情况下事倍功半。另外,由于一些护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导致健康教育的执行与贯彻困难。
客观问题:由于健康教育活动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多数医院在健康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设备以及人员等各方面都显得薄弱。医院健康教育的管理也比较落后,缺少详细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教育方法。
门诊的特性:门诊自身的特点也是健康教育难以有效落实的原因之一。“门诊患者人流量大,有较大的流动性,教育环境狭小、局限,而且环境嘈杂,难以进行系统的教育”[1]。除了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暂外,门诊患者人群组成复杂,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年龄层次和受教育的程度,因此,个人的情况和要求各异,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传统的门诊健康教育以口头讲述为主,而口头讲述则在短时间内无法从广度及深度上皆覆盖到所有人群,难免造成患者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情况。
方法与对策
传统的门诊健康教育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欠佳。极有必要进行方法的改革,门诊健康教育应系统的管理,使门诊健康教育成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活动,整合各方资源,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健康教育。
完善门诊内健康教育:门诊健康教育工作,门诊是第一阵地,需要从人员分配、管理方法、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一一进行具有条理性、符合规律的部署。①定期培训:定期对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和沟通方法等技能的培训。②落实责任:在候诊大厅及各诊室都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责任到人,合理、有效调动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积极性。③科学教育:门诊健康教育以普遍性内容为主,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方、不同科室的常见病重点进行防治教育。根据候诊、随诊、咨询教育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我院根据门诊的实际情况,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候诊期间进行候诊教育。候诊教育以口头讲解为主,设置宣传栏和视频滚动播放为辅助,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进行普遍性的教育;门诊咨询教育则采用针对性很强的对话作为教育形式,对门诊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与健康的问题进行解答,满足患者健康知识缺乏的需求等等。门诊健康教育通过口头讲授、资料分发、宣传版面、配合大屏幕宣传教育等形式,充分利用医院的各种资源,搭建可以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平台。通过门诊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获取健康教育知识,建立积极正确的信息和态度。
广泛应用新媒介进行门诊健康教育:门诊健康教育不一定必须局限在门诊内。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门诊健康教育完全可以运用诸如手机、网络这样的新媒介,把门诊健康教育的阵线延长,应对以往门诊患者停留时间短的现状,让患者出了门诊也能接受到健康教育。通过重复教育,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①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还有针对性。可以把门诊健康教育的内容编为简洁有趣的手机短信,根据患者的实际条件(比如说年龄、性别等比较容易测量和区分的条件)发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②电子邮件: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进行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向患者介绍更多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还便于收集到患者反馈的信息,从而改进教育内容与方法。③其他新媒介:除了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之外,还有网络社区、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可用作门诊健康教育的延伸平台。通过多层次、多渠道、整合性的健康教育,力争达到最佳的健康教育的效果。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信息的接受习惯有很大的不同。“18~40岁年龄段的人群更偏爱以短信、邮件方式接受健康教育;40~60岁年龄段的人群较喜欢通过知识手册、专题讲座接受健康教育;60岁以上人群偏好专题讲座”[2]。根据不同人群信息接受方式的不同,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遵医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
制定日常健康教育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教育方案:日常的教育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教育方法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①日常教育方案:日常方法注重普遍性、一般性的宣传与防治,需规范化、长期化,日常教育需要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②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而像“非典”、“甲流”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则需要有特别的教育方案。突发事件讲求时效,要在第一时间使人们了解到该疾病的最真实的、最完整的情况,消除人们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兼顾政策与知识”[3],不但要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行政策、法规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阻止流言传播而造成恐慌。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任何一个有组织有目标的活动都必不可少的部分。效果评估能够看出前期一系列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发现前期工作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下次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完善的门诊健康活动,必须要有效果评估这一关键环节。
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可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形式进行。通过效果评估,分析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评估当前健康教育方法的优劣,为下一次门诊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简而言之,贯彻落实健康教育的问题,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育人有术”,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必定事半功倍,效果卓著。科学的理念加之科学有效的方法,是提升门诊健康教育水平的不二法门。理念的提升,需要对医护工作者加强职业与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方法的改进则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健康教育融合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科学等理论知识,着眼于个人、群体乃至组织行为的改变,在当今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宝珠,朱爱芳,王雪珍.门诊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技巧[J].基层医学论坛,2012,1:347.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使得人们自觉地采纳对健康有益处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者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1]护理健康教育则是指护理工作者(多为护士等)通过对患者以及其家属的系统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配合治疗以及恢复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来促进和提高治疗效果,最终得到康复。[2]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是口头讲解、图文宣传、视听材料的播放和示范训练等等。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方法是一种新方法,按照整体的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程序。这是一种有计划的、连续的、全程的一种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具有针对性,克服了单向传播,随意性强、简单机械、不注重效果等等的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缺陷 [3] 。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哮喘患者162例,其中男77例,女85例,年龄27-67岁,随机分为实验组[81例,平均年龄47±15岁],观察组[81例,平均年龄48±1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病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择实验对象的同时,注意选取对象的文化程度,最低标准能熟练的读写、表达自己的诉求。
1.2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其中实验组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的的整体化标准化护理,患者的入院即建立个人随访档案。[4]从入院评估到康复出院以及在出院后的第一周,第三周,第六周等都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规范进行随访,健康教育伴随全过程。对照组实施功能制的护理,按照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进行健康教育。[5]
1.3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对护士的工作的满意度,具体的调查方法是填写由护理部制定的表格,必须由患者或家属独立完成,医护人员不得进行干扰。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运用SPSS统计学专业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检验,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程度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比较,见表3
3 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贯彻病人自发病,到治疗,到好转,到痊愈等方方面面。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始终保持通畅。[6]不仅可以促进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避免产生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7]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能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护理知识,强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并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加强了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认识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以及预期康复时间。[8]患者对康复过程中的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提高了患者预防疾病的能力。实验组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以及对于护士的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更为短暂,而治愈率却是更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金燕.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8:2253-2254.
[2]李静.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
[3]刘书玲. 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205-206.
[4]春爱.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8:552-553.
[5]李文霞. 探讨在临床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指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23:23.
[6]周洪博,张凤英,唐春艳. 浅谈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3,04:205-206.
幼儿教育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是一项基石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但并非人人对健康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保护幼儿的生命”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是由幼儿健康的特有价值所决定的。这其中,幼儿的健康教育又是关键的一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身体发育、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忽视了对幼儿的健全人格培养和健康体魄的锻炼,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鉴于这一客观事实,笔者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应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以使幼儿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为主线,以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为落脚点,以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为基本方法,着重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实施集体健康教育为基本方式,制定周详的教育计划
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不是创造儿童,而是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也就是说,幼儿教育不同与青少年教育,幼儿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自身的成长还不具备自主性。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园其他各种教育一样,有着完整而独立的目标体系,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必须通过集体教学形式向幼儿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态度、训练健康行为,以期解决普遍存在与幼儿中间的健康问题。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必须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对当下的独生子女幼儿教育,更应立足于集体健康教育这一基本方式。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意味着每个幼儿的平等的普遍发展。拥有生命健康是每一个为幼儿的权力,但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环境条件的不同,因而无论身体的形态还是集体的功能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指幼儿健康教育应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快的发展。在确定发展目标是,应因人而异,不强求一律。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它学科结合进行;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的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在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二、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地生活卫生习惯为基本手段,设计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途径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应灵活运用多种途径,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来进行。如有的活动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目标的,有的活动诗意锻炼幼儿的肢体运动为目标,而有的活动则是以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为训练的重点等等。大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因此,幼儿健康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缓解中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对于幼儿教育实验研究的指导思想,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尽量与自然及实际生活相贴近;二是着重训练儿童手脚感官活动能力;三是以游戏活动为主,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倾向,提倡“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得,应当让他自己做”。所以,在幼儿身体发展方面,应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的走、跑、跳,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做模仿操等。由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多数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粘贴等不够灵活自如。为此,幼儿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的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我们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幼儿园中有个人与公共卫生问题、饮食习惯问题、安全问题、体育锻炼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家庭、社会中同样存在。同时还重视到幼儿园课程的潜在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不仅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这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以日常生活锻炼为基本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健康教育活动应融入幼儿的每日活动之中,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每个环节之中,注意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反复进行,坚持不懈,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因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幼儿每天的日常圣湖,而且很多内容不可能通过一次教学活动完成,例如洗手问题、如厕问题、运动中的安全问题等,有的天天发生、时时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反反复复的加以提醒,督促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增强。客观上,由于年龄又小,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生活能力方面,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卫生习惯有时仍需老师不断的提醒,季节变化也不懂的自行增减衣服。在心理健康方面,由于交往的空间和年龄局限性,还处于懵懂阶段。我们必须通过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技能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方面,由于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非常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所以针对季节的变化,应及时调整户外体育运动量,提醒幼儿及时增减衣物。同时,他们又处于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对他们进行形式多样、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也有利于幼儿培养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
总之,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是幼儿一生的幸福之源。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幼儿就不可能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之恋,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整体幼儿教育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幼儿的健康教育,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健康促进;知识;综合干预;儿童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479 G 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45-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1]。但是,当今社会不少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幼儿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健康问题。健康相关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而言,年龄较小者可塑性较大[3-4]。作为幼儿园,从小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并形成健康行为,对幼儿长大后自觉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舟山市于2007年5月启动了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选择某幼儿园开展了以“预防伤害”为切入点的“健康促进幼儿园”试点,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舟山市2所机关幼儿园的幼儿及其家长,这些幼儿的家长大多数(80%以上)为市、区级机关及其下属单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文化程度大多数(85%以上)为本科以上,收入相近,具有可比性。1所幼儿园作为实验组,另1所幼儿园作为对照组。
基线调查时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1.0%;其中小班126人,占46.1%,中班59人,占21.6%,大班88人,占32.2%;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其中小班129人,占47.8%,中班76人,占28.1%,大班65人,占24.1%。终末调查时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280份,有效回收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为93.2%,其中小班121人,占46.3%,中班74人,占28.4%,大班66人,占25.3%;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0.3%;其中小班121人,占46.3%,中班74人,占28.4%,大班66人,占25.3%。经χ2检验,干预前后被调查人数和构成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1 a多,调查幼儿园幼儿及其家长对伤害的认知及其行为的改变和伤害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由家长回答,另一部分由家长询问孩子填写。伤害的判定:伤害后需要家长或教师进行简单处理;或到医疗单位诊治,诊断为某一种损伤;或需要因伤请假0.5 d以上(包括0.5 d);或必须由家长、教师对受伤者进行紧急处置和陪护[6]。
1.2.2 干预措施 幼儿园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全园培训,在教师和家长以及幼儿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组织全园开展以“预防伤害事故”为切入点的教学、游戏活动,在养成教育中渗透健康的理念,如带领孩子参观消防中队,开展“我是消防好宝宝”消防逃生演习;托班幼儿开展“喊妈妈”教育活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会“喊妈妈”、“喊救命”;小班幼儿进行“我的小手”语言教学活动,通过对小熊的手受伤的事例进行讨论,了解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的手不受伤;和家长一起学习剪纸,掌握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等;开展亲子活动,潜移默化指导家长预防伤害方法;进行主题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家长育儿经验文章评比,家园携手,共同探索“预防幼儿伤害”的最佳途径。
根据每年度“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计划安排,制定“预防幼儿伤害事故”的教学工作目标、内容及措施。各班每周有1~2个健康教育活动,托、小班每个活动时间为10~15 min,中、大班为20~25 min。尽管幼儿因为自身的原因有发生伤害的可能性,但是很多是由于成人的疏忽、教育的缺失等因素造成的[7],因此,特别加强了对幼儿家长的培训与沟通。在每学期4次以上的家长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家长参与的兴趣很高,健康教育课的参与率达90%以上,亲子活动的参与率达100%。
1.3 统计学分析 把有效的调查问卷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率和家长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比较 “你的孩子近1 a内出现过伤害事故吗?”实验组干预前后回答“是”的报告率分别为60.8%(166/273)和46.0%(120/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终末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家长“预防幼儿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幼儿触电后应怎样处理”实验组干预后略有进步,对照组反而退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幼儿预防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妈妈给我吃的药很甜,不生病的时候也可以吃?”和“绿灯亮了可以走人行道?”2个问题,实验组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退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幼儿园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家长和幼儿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幼儿的伤害发生率,已为其他类似研究[8-9]所证实,也为有关学者所赞同或倡导[10-11]。一些学者对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干预,如营养[12]、口腔卫生[13]等,但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本研究表明,对照组幼儿园虽然平时也开展健康教育,但由于工作不系统、不规范,时断时续,各项指标忽上忽下,不稳定。而“健康促进幼儿园”是一个能促进并保护幼儿健康的场所[14],实验组幼儿园各项指标都呈明显进步或持平,说明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可以对幼儿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持续进行,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杨柳.让孩子走在“安全”世界里. 幼教新视野,2009,28(3):38.
[2] 盖兰英.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新校园:理论版,2009,154(8):148.
[3] 唐纳德•斯图沃特,孙静.健康促进学校模式.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43.
[4] 马晓.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
[5] 张健忠.杭州市幼儿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3):74.
[6] 林艳,王虹,刘筱娴,等.深圳市社区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04.
[7] 赵凌华.增强幼儿自我安全防护教育的实践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12):77.
[8] 温世平.防止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12):303.
[9] 王芳芳,叶广俊,王燕.幼儿园儿童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干预实验研究.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0):324.
[10]吕爱玲.关注幼儿关注健康: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新思考.科教文汇,2009(12):96.
[11]江平.健康教育在托幼机构中的作用.中国妇幼保健,1995,10(5):283.
[12]汤永,徐英,陈雁,等.在幼儿园开展营养教育的研究.中华儿童保健,1994,2(3):210.
[13]高蓓,娄有世.在幼儿园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结果的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1):50.
[关键词]健康教育、外感发热、患儿家长、病程
外感发热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范畴,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据统计呼吸道病毒感染中90%患儿表现有发热症状[1],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患儿家长缺乏此病症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卫生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为过程,它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使患者建立健康意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2],对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但由于患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存在不足,如果家长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在处理孩子的治疗、护理、生活及心理行为等方面问题时往往会存在着不少疑惑和误区,并由此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4],因此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医疗卫生知识的了解,对患儿发热病程有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家长进行相关细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能明显缩短外感患儿发热的时间,有利于患儿治疗与康复。本文报告一组病例的观察结果。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8月~2008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6例外感发热的婴幼儿。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9月~3岁。家长文化程度:初中12例,中专及高中38例,大学以上36例。家长是患儿父母或祖父母。按照家长的文化程度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为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2、方法
2.1、教育方式
医护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发放宣传资料、对患儿家长进行知识普及,以及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以语言教育为主,配合演示,发放科普小知识手册,让家长参与健康教育计划中。与患儿家长交谈时使用简明通俗的语言,重点突出、有意重复,必要时可让患儿家长复述要点;对于需要掌握的技能,如物理降温法一定给予患儿家长口头讲解结合操作示范,使家长掌握对高热患儿的护理常识,并让家长演示至正确为止。注意因人施教,针对患者家长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患者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患者家长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儿家长者,给予有效、正确地指导[5]。
2.2、教育内容
2.2.1、就诊前教育
在患者候诊期间,责任护士及时向家长自我介绍,并介绍病区环境,陪护作息制度,呼叫方法,主管医生等,向家长说明发热是很多常见疾病的同一症状,短期、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发热是有利的,以稳定其焦急、恐惧情绪;对伴有惊厥者,应紧急安置好患儿,按医嘱给予退热、止痉、吸氧等处理。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家长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其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以消除患儿因陌生而带来的紧张不安心理,促进护患配合。
2.2.2、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教育
在患者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家长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常规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物理降温的操作方法、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如指导家长给患儿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合理膳食,可给患儿牛奶、豆浆、米汤、稀藕、肉汁、菜汁、果汁、红枣汤、麦片等;提倡母乳喂养,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年长儿要有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居室要清洁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去公共场所接触传染源,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儿家长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烧、咳嗽、咳痰、呼吸加快、喘息、精神不佳等,及时发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教会掌握常用退热方法,首选物理降温法,宣传物理降温方法、好处、注意事项,让患儿家长与责任护士共同参与操作,使其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效果不佳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告知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服药的方法和时间,给药途径及剂量的精确、注意事项等,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对高热患儿使用退热药后应多饮水。
2.3、教育及评价方法
根据患儿家长文化程度,个体选择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利用每次与患儿家长接触的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视患儿家长学习能力及掌握情况给不同深浅的内容,对患儿家长未掌握的内容进行循环式重复教育。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制定退热时间表,对所有患儿家长解释清楚统计要求,按时回收退热时间表。
3、结果
两组的热退时间结果见表1。经u检验,P
4、讨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儿家长对发热等疾病的认识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6]。由于住院期间患儿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以及对打针、抽血、各种检查的恐惧,输液时的活动受限等因素,因而对其家长依赖性很强。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多层面的、人性化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及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自我保健与自我护理能力,使患儿家长在护理患儿发热过程中能够冷静地处理,并取得家长的信任与积极配合,也改变了家长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做法。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干预
健康教育干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支气管哮喘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我科自2004~2006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8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神志清楚,能独立或与家人共同完成健康教育。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0-70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7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3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3-7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9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检测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即常规教育法,除了进行出入院教育外,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
1.2.2 观察组 按健康教育干预进行教育,为患者制定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干预图,并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略)
除表1所述内容外,还包括效果评价和施教等。患者入院时即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负责填写入院评估表,放于护理病历内,按步骤严格执行。当班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入院介绍,对接受能力较差、年龄偏大的患者,暂缓健康教育,待逐渐熟悉病房环境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教育,必要时可请家属共同参与,对已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时评价、签名。根据患者需要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达到最终目标。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干预途径实施的执行情况,并抽测患者,了解患者知识掌握情况。
1.3 评价指标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评价。(1)了解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对出院前的每位患者进行书面测试,得分≥80分的患者视为健康教育达标;(2)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得分≥90分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1.5 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略)
表2显示,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 讨论
2.1 健康教育的干预途径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的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病人的健康。健康教育干预途径的制订是为满足住院患者的教育需求。并用以指导病区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对疾病的治疗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使其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方式,从而促进和提高生活质量。
2.2 本研究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干预途径后发现,实施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教育不注重效果的形式主义。通过护理干预的安排,患者对何时做哪些检查、治疗、护理等项目逐渐了解、熟悉;护士不断的检查反馈,进行评价,循证护理,指导患者真正的掌握相关知识。使健康教育制度化、具体化、实用化。保证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对于规范护理行为和提高护理质量有临床指导意义。
2.3 健康教育途径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支持系统,要求医护人员的思想业务水平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1、2]。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执行表;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R15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97-02
住院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流程的重要环节,《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应把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作为重点工作来落实[1]?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善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困惑,而且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2]?
外科手术病人需经历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各阶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同?为了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确保健康教育的质量,我们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设计了健康教育执行表,于2013年2月在普外科病区中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健康教育执行记录表的设计
1.入院健康教育包括:
A病区环境介绍 B住院规章制度介绍 C 安全教育 D病房设备与使用 E主管医生介绍
F责任护士介绍 G便民措施介绍
2.效果评价包括:A掌握 B了解 C 部分了解 D 不了解
2 方法与管理
2.1 健康教育执行表的使用方法
2.1.1 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我们根据普外科30余种常见疾病的治疗进程,从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康复指导等6个方面着手,编写了标准的健康教育单?护士会在病人确诊后发放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单,实施健康教育时,
护士围绕该健康教育单上内容,并结合病人实际进行讲解和演示?
2.1.2 在健康教育方式上,采用个别指导法[3]?这种方式比较生动和具体,护士可以近距离与病人接触,能收集到更多的护理信息,从而促进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反馈?
2.1.3 入院健康教育因为病人病情急或者责任护士忙等原因不能一次完成者,可分两次进行,将每次健康教育的内容代码记入表内,以备下次参考?每次进行健康教育者需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进行下一次健康教育者,需对前一次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如患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应再次进行健康教育,进行二次评价,直到患者达到为止?
2.2 健康教育执行表的管理
2.2.1 科室为每个责护组建有健康教育文件夹,健康教育执行表在病人入院后当天由责任护士建立,放于文件夹中?每一班的护士可参照执行表并结合疾病健康教育单进行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将健康教育执行表从文件夹中取出存档?
2.2.2 责护组长和护士长可随时对已经进行过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效果抽查,根据检查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采取措施,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落实?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质量得到控制 健康教育为无医嘱的护理项目,执行时随意性较大,应用健康教育执行记录表后,该护理项目变成了必须实施的护理工作[4]?由于受护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沟通技巧?语言能力等因素影响,导致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水平不等?科室编写的疾病健康教育单按照6大模块对专业知识进行了整合,与健康教育执行记录表结合起来,让护士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既定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宣教,既规范了护士行为,又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在实施健康教育时,采用教育一评价?反馈一再教育一再评价?反馈的质量控制模式,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3.2 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健康教育执行表在设计上要求病人在住院期间
护士需对其进行9-10次健康教育,要对其治疗过程进行系统的指导和护理?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促进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理解,使病人认识到护士除了打针做治疗,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为患者解决更多的问题?加深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提高了满意度?
3.3 表格简明?实用,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一目了然?护士应用时可按患者的需求安排健康教育的顺序,省时?省力,体现健康教育工作的全程性,还具有保存及反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2] 罗惠群,王绍琼,陈群.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自我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 (1 0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