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法

经济发展的方法

时间:2023-07-20 16:3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效率;IDEA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B

目前,尽管我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但是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也十分惊人。根据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电耗(千瓦小时/美元)为1.19,是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3.6倍,甚至高于伊朗(1.06)、埃及(0.81)印度(0.79)、委内瑞拉(0.56)等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由2006年的1.22%上升到2010年的1.66%。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向低能耗、低污染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中央已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2012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强调,要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缩影,中部地区更是中国的缩影。如何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对实现中部地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改进的DEA方法对中部三省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这些地区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清醒地认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效率,剖析各地区在投入产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并借助灰色综合关联系数模型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期加快中部崛起的步伐。

一、相关研究的回顾

目前,国内与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有关的研究,总体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

一是测定与评价某个省份内部的经济发展效率。贾方方与何建敏(2007)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2R模型为基础,对江苏省2005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综合评价[1]。张运华和冯鑫明(2009)应用窗口分析方法,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了江苏省各地区1996—2005年间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状况;分析结论表明,在1996—2005年,苏北与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并未出现收敛的趋势,历年来经济发展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体现在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及苏中地区的镇江,而苏北地区整体效率较低[2]。金怀玉与焦立新(2010)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根据2006年和2007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投入产出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3]。高赟与郭如良(2011)运用DEA方法中C2R模型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4]。彭鹍(2011)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为基础,对广东省2009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5]。徐通(201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效率评价研究[6]。

二是横向对比研究多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效率。薛声家与韩小花(2008)使用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2000—2004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值,从效率的角度分析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三省四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状况,并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确认了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素质、自主创新能力、开放度和财政支出比重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7]。方先明、孙兆斌和张亮(2008)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中国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31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源于其利用现有资源禀赋获取最大化产出能力的差异;人口素质与区位优势对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却没有表现出理论上所认为的正向效果[8]。袁晓玲与仲云云(2010)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78—2007年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省际间效率差异及东—西部与东—中—西部的地带间效率差异较大[9]。

综上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存在两大特点:一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分析模型大都是基于DEA模型;二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缺少对资源和环境约束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利用河南、湖北和湖南2001—2010年间的数据,运用改进的DEA分析方法,分析这三省2001—2010年间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变动情况。其次,运用灰色综合关联系数模型,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内需等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跃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

第3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分析方法;机制建设

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质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开展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以达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对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不断完善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机制的建立,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1 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

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1.1 经济发展支撑环境保护

良好的经济发展对促进环境保护有着更好的推动作用。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环境保护过程中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有利于更多优秀人才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新科技的进步,使环境保护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明显。

1.2 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环境保护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促进工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实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对经济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过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推进经济进步。

2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主要内容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是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进行环境与经济形式分析中,包括几点主要内容:

2.1 着重分析经济发展形势

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内容中,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是首要任务。相关经济政策实施对环境保护的影响重大,根据经济控制形势的改变,及时调整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实施手段。同时,根据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指标,以保证在开展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2.2 注重分析污染减排情况

各级政府在开展环境保护中,将污染减排工作作为重点任务进行落实,以保证对污染减排进展掌控,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对环境污染减排的控制管理要从多方面的进行分析,包括对结构减排分析,即经济发展形势下,环境污染所面临的机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的均衡或正增长情况提高环境的保护力度;工程减排,即对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污水治理以及重污染去整治等方面,依据污染治理计划展开污染治理;管理减排,即对环境污染治理实际情况进行监管控制,通过制定相关有效管理制度或相应开展各种活动等方式,对污染区域展开监控。

2.3 环境污染原因的调查分析

在进行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过程中,要注重环境污染原因调查分析。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区域空气质量检测、水质检测、PM2.5以及其他有关健康的环境污染指标的监管。定期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同时,依据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对环境质量下降较为明显的区域进行重点保护,并根据污染类型进行采取有效行动,以控制环境污染情况不再继续恶化。

3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方法及机制建立

为保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过程中要根据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内容,注重分析方法的掌握以及明确机制的建立。

3.1 主要分析方法

3.1.1 应用综合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是对环境污染治理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全面概括。综合分析法的运用包括另一种分析方法在内,即专题分析方法。专题分析方法将环境污染的各个领域方面进行专业的分析总结,例如对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以及突发阶段性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环境质量的控制。通过对各方面环境污染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出该采用怎样的手段方法,进行环境治理。综合分析方法即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管理,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对环境保护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治理措施。

3.1.2 宏观长远分析方法

为保证环境保护具有长远意义,在开展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要应用宏观长远分析方法对环境发展形势做出对比和长远规划。长远分析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采用宏观长远分析法时要结合定期分析理论进行开展,即掌握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的结合情况,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环保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宏观长远分析方法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应用中,对经济环境发展下开展远期环境保护筹划有着引导作用。

3.1.3 定性定量分析法

在经济与环境形势分析方法研究中,定性定量分析法是指依据环境发展趋势以及一定数量上的环境分析总结的分析方法。应用定性定量分析法,能够有效结合经济发展形势的特征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定性即结合专业人员的推理判断以及经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定量即对一定数量的数据展开分析,得出数据变化关系和数据变化特征。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双重作用。

3.2 机制建立

根据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形势分析,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机制十分必要。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机制,能够从宏观上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对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注重各部门的协调性和层次性,提高机制的实效性。

首先,建立部门协调合作和信息沟通机制,形成环保部门内部和外部有关部门的内外联系工作制度;其次,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咨询机制,组建由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系统内部各单位和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形势分析咨询专家组;最后,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机制,加强现场调查,了解基层和企业发展态势及环境保护情况。围绕三个工作机制,形成每季度重点行业形势分析座谈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部机关环境与经济形势全局性调度。

在统筹考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环保工作特色基础上,选取典型城市组织开展城市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试点,逐步形成国家与城市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典型城市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机制的建立,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调整环保对策。同时,在实践工作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家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范清华,张涛,沈.2012年1-9月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J].北方环境,2013(10).

[2]刘书明.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04).

[3]李阳.低碳经济框架下碳金融体系运行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D].长春:吉林大学,2013(12).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阶段特征 可持续发展 方法策略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地域人口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严重的经济主体模式发展进度参差不齐。南北地区经济发展进步的长期失衡现象,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从而动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更好的保障经济安全运营态势,对“中国奇迹”之称进行有效维持以及巩固。针对近几年世界经济风暴的冲击,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面临着随之带来的各种个体矛盾。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方法策略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健康稳定。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概述

(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现状分析

我国工业化的腾飞时期是经济发展的格局的迅速兴起阶段,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经济增长。在我国经济态势发展面向良好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整体结构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上升,经济收支方式传统固定。经济增长波动周期和上升趋势不具稳定性的特征明显,必须及时解决矛盾体的集中问题所在,杜绝发展过程中频繁出现状况的严重积累现象。由于我国经济市场运营趋势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发展特征越加明显。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严重失调,发展结构的跟不上市场需求。除此之外,经济衰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问题严重等现象导致经济发展不景气。因此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先进生产力和技术做支撑,带动收支效益的增长。

(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的集中表现

由于新经济体系的直接推动作用,进而致使资金的投入与企业的效益出现比例失调现象。企业注重对新技术和项目的研发工作,忽视资金的注入所追寻的可行性原则。面对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却呈现下滑趋势的现象,出现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问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程度牵制着经济的平稳发展状态。对农业投入资金国语匮乏的同时,出现靠自然条件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伴随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象发生,农村现有的生产体质不能满足现代化声场规模的运营。

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策略探究

(一)进行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模式转变

地方政府对自治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在财政支持、税收机制、投资考虑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正确的方向引导,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收益项目投资时,注重对市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环境的构建。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对不合理的市场经济发展结构进行有效改善。注重对工业产业、农业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信息化普及,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发展方式并存的经济发展体系,注重公有制与私有制企业模式的平衡发展。尽可能的在经济发展资源的实施效果上统一协调,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二)注重经济发展方面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制定合理的经济规划方案,把城市经济规划方案和国家经济规划目标结合在一起。以城市经济规划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城市经济的发展特色和优势,结合区域建设战略方法,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经济规划的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借助外部的客观因素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所有的外部资源条件进行有利开发,减少在发展过程中模式构建出现差错的可能性。经济的可持续额发展才能顺利而有效的进行。注重经济发展方面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中进行资源整合工作。除此之外,注重经济发展建设的人才运用,鼓励更多的经济运营专家对国情现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对诸多经济模式进行合理有效研究。组建强大的专家后备团队,对经济发展战略方法进行实践上的建议和指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不断地进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攻破。面对经济发展的复杂环境,对经济结构和机制的战略部署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准确的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及其表现态势,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必要性,进行方法策略的有效研究探索,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平稳发展做出战略部署。

参考文献:

[1]王克敏.经济伦理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循环经济;区域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63-04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过分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粗犷型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能源资源消耗过度和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因此,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促进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已有不少。于丽英、冯之浚考虑并筛选了有关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社会消费和资源环境等指标,建立了评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突出了绿色发展和人文发展指标的重要性,但是该评价体系也存在部分指标获取难度大和指标间互相干扰等问题[1]。另外,目前对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少,只有谢园园基于过程―效应原理,以省域为基本单元分析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并初步确立了循环经济类型区划分方案[2]。王康从管理学的角度,参考了各地区的循环经济规划方案和循环经济实施计划之后,建立了我国各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3];但是也存在着部分指标可比性较低的问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方面,钱翌等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目标、准则、指标和分指标层次的四级评价体系,并采用特尔菲专家打分法,针对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4]。该评价方法优点是结构清晰、指标层数据相对便于获取,但是其评价过程比较繁杂,只能得出排序结果,不能客观评价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刘玉萍提出应用模糊估计法对南充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并指出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问题[5]。王荣等以经济和环境资源为主要因素研究了2010年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运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评价[6],但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在剔除某些指标的过程中,主观性较强而且要求各指标间必须满足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单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因此,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估计法相结合以解决单独运用某一方法产生的主观性过强和只能得出排序结果的不足。并把循环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作为成熟阶段的标杆,来客观评价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

一、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考虑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指标差异性等特征,本文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代表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准则层涵盖了经济发展系统、资源消耗系统、生态环境系统、资源循环系统和社会发展系统;指标层为各系统下的具体评价指标。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如下页表1所示)。本文的指标分为两类,即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其中正向指标是指该指标数值越大,越能够对循环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即“越大越好”;而逆向指标指该指标数值越小越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即“越小越好”。下页表1指标类型数列中:“1”表示正向指标,“2”表示逆向指标。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某一地区进行发展阶段评价时,合理并客观地定义各发展阶段的数值标准就尤为重要。黄和平等在参考了国际上各指标数值的基础上,将各指标数值在区间上等分,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指标分级标准,并对江苏省各市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得出了较好的评价结果[7]。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问题,得出的发展阶段评价的结果只是相对好坏的结果,并不能客观地评价出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因此,本文以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作为成熟阶段的标杆,选择日本的各项正向指标数据的80%~100%(逆向指标数据的100%~120%)作为达到发展成熟阶段的标准,并将其正向指标数据的60%~80%(逆向指标数据的120%~140%)定义为中期阶段,正向指标数据的40%~60%(逆向指标数据的140%~160%)作为初级阶段,正向指标数据低于40%(逆向指标数据高于160%)即为准备阶段。

二、研究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包括:指标无量纲化处理、专家打分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由于本文改进了传统打分方法,故合理省略了其中一致性检验的过程。

1.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量纲各不相同,所以先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属于横向比较,而且涉及到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故选用阈值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首先对各指标进行分类处理,经过阈值法处理过后的正向指标的值均在0~1之间,逆向指标的值均在-1~0之间,处理后的指标都将是“越大越好”。

2.专家打分。本文运用专家打分法是在比较打分法的思路基础上的改进[8]。经检验,传统的1/9~9打分法在处理含有较多指标的矩阵时,容易得出指标权重相差多个数量级的问题,因此采用数字1对应9来代替用1/9对应9,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将各判断矩阵中指标按重要程度排列成xa≥xb≥xc≥...≥xk,其中xa表示这组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然后将各指标从最重要指标开始分层。本文定义了共5个层次,分别用“9”、“8”、“7”、“6”、“5”表示。由于筛选出的指标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不会出现指标间的重要性相差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故5个层次即可满足需要。其中,“9”层为重要性最高的层次,层次之间差值的大小表示重要性相差的大小。举例说明:如果一个含有5个指标的判断矩阵中,若经过判断,各指标按照重要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x3>x2=x4>x1=x5,并且x2和x4的重要性比x3相差很小,而x2和x4比x1和x5一般重要。则分层结果为:先将最重要指标x3置于“9”层,然后将x2和 x4置于“8”层,x1和x5置于“6”层。

用分层代替比较打分不仅简化了专家打分的烦琐过程,而且解决了直接两两比较的结果可能不满足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例如比较结果中可能出现A比B重要,B比C重要,但C却比A重要的情况),从而使判断矩阵自然具备了较好一致性,可以省略一致性检验的过程[8]。也避免了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时,需要专家重新打分的麻烦。

3.判断矩阵的构建。从“9”层的指标开始,依次与下面各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本文采用的比较原则为:重要性相同的指标间相比较用5表示,第m个指标相对于第n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如式(1)所示):

amn=5+(第m个指标层数-第n个指标层数) (1)

由于判断矩阵中对角线上的数字表示指标自己与自己相比的结果,故都为5。再根据公式(1)首先计算对角线上方的元素。再根据公式(1)可知,anm与amn之和为10。

4.计算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原理,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对应指标的权重。将准则层和目标层下共6个判断矩阵分别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wa,wb,wc,…,wk,即为指标xa,xb,xc,...,xk对应的判断权重。然后计算指标层中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性,即指标总权重WAi。设准则层B中指标i对于准则层B的权重为WBi,准则层B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为WAB,则指标总权重WAi如式:

WAi=WAB×WBi (2)

(二)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设指标集合为U= {u1,u2,u3,…,un},评语集合为V= {v1,v2,v3,…,vn};在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集合U表示无量纲化的各指标值,集合V表示各指标值对应的评价阶段(准备阶段,初级阶段,中期阶段,成熟阶段)。为方便计算,本文分别用1、2、3、4表示准备阶段、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和成熟阶段。各指标或因素对应的归一化权重集合为W,W={w1,w2,w3,…,wn}。综合评价的结果为:

bj= Wj×Vj (3)

其中,j表示评价对象,bj为评价集合与权重集合的加权结果。由于bj的值在1和4之间,故将数值域均分作为评价标准。因此bj∈[1,1.75)为准备阶段,bj∈[1.75,2.5)为初级阶段,bj∈[2.5,3.25)为中期阶段,bj∈[3.25,4]为成熟阶段。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是以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及各地方省市统计年鉴为数据基础,对我国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区域。其中,自治区的部分数据无法获得,本文采用青海省的数据代替。

(二)区域评价结果

本文有五位专家进行打分,根据上文中权重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各组指标权重,并将5组权重结果加权平均,得到各指标权重及归一化权重结果。将各指标无量纲化的数值与其权重加权之后,得到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及发展水平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循环经济发展处于第一阶段,即发展指数高于1的地区共有8个,分别是北京、天津、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和重庆。这之中除了重庆外的7个地区均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圈内。并且这8个地区都具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技术设备先进等共同特点。发展处于第四阶段共有4个地区,分别是宁夏、、新疆和青海。这些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密度低、发展经济的方式多依赖于能源资源的消耗,污染物处理水平落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二、第三阶段的地区共有19个,占总数的60%以上,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很大,并且大多数地区发展处于中间水平。此外,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从东至西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逐级递减的阶梯性现象。

(三)发展阶段分析

本文以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日本作为标杆,对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价。根据P64表1中的分级标准,运用公式(3)推算出同日本对比下的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都处于1.75~2.5之间,即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位居前5位的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和浙江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中期阶段。通过与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整体来看,我国31个省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均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资源投入产出方面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进步明显,部分地区的清洁生产和资源重复利用指标已达到了成熟阶段的标准。但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结论

1.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阶梯性。东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我国的绝对领先地位,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差,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另外,从东至西、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

2.通过与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只有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和浙江处于中期阶段,其余各地区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参考文献:

[1] 于丽英,冯之浚.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5,(12):44-53.

[2] 谢园园.基于过程―效应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及其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

[3] 王康.中国省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4] 钱翌,寻涛,赵荣敏.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5):199-205.

[5] 刘玉萍,郭郡郡.AHP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9).

[6] 王荣,张所地,徐治宇,等.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数学模型及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4):11-16.

第6篇

关键词:财政;经济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47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满意的调控效果,政府对财政经济的干预手段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是政府加强国家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主要办法。发达国家政府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体系。我国在历史原因的影响,开展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时间晚,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财政经济分析工作取得一些进展,但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几点认识。

1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作用

第一,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是政府做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手段。科学规范完整的经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体系可以帮助财政部门及时掌握准确的财政经济形势,发现财政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需要以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结果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基础,财政政策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财政部门也需要以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结果作为开展财政工作的基础,财政工作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式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综合性手段。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分析预测过程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过程。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综合性不仅表现为对财政自身经济表现的综合分析,还表现在对财政与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政府在分析预测过程中对各类综合经济指标的关联度进行比较,从而掌握经济发展过程及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对相关职能部门而言,加强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的是认清经济发展规律和方向、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手段。

第三,为政府制定前瞻性政策提供参考。顾名思义,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重点并非分析财政经济,而在于根据分析结果对财政经济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指导政府采取科学的宏观调控措施。财政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对财政自身有清晰的认识,更需要对财政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可以让政府清楚的认识财政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从而制定前瞻性财政政策,全面有效地指导和推进未来财政经济工作开展。

2 准确把握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内在联系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包括分析和预测两个内容,加强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需要理清分析和预测的关系,使分析和预测工作相互依托。

2.1 分析是预测的关键

财政经济分析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原因的过程,也是做好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的关键。一方面,分析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实际财政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分析技术为手段,才能得出科学的分析结果。另一方面,不仅要对财政经济做定量分析,还需要的做定性分析,只有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从复杂、多变的经济数据中总结出经济指标,得出定量数据和定性结论。最后,分析工作需要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才能保证分析结果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也才能得出财政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2.2 预测是分析的目的

对财政经济进行分析并非得出定性结论,而在于根据定性结论指导未来财政经济工作,因而财政经济预测是目的,财政经济分析是预测的手段。一方面,财政经济预测需要以实际为基础,为制定财政经济工作目标提供指导,明确财政经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财政经济预测不仅要从宏观整体上提供指导,还需要为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具体的措施或步骤。因而财政经济预测需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才能推动财政经济工作发展。

2.3 财政经济分析和预测应紧密结合

虽然我国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的时间较短,但是政府对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较为重视,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用于财政经济统计分析,并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财政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但是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重分析、轻预测,重数据统计、轻数据分析,造成财政经济数据未发挥作用。对遇到的情况和问题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应对态度,削弱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作用。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将财政经济分析和预测紧密结合,重视财政经济数据统计收集工作,两手抓且两手硬,才能保证财政经济分析的系统性、针对性,预测结果才能为开展财政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3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面临的问题

3.1 分析预测方法问题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以科学的分析预测技术为手段,才能保证分析预测的效率和结果的科学性,否则必然影响分析预测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分析预测方法也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断优化和改善。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单一的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因而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分析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分析预测内容不全面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呈“稳”、“好”、“快”特点,但是经济发展过程暴露的问题也较多,问题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经济发展问题多其涉及面光,财政经济法分析预测的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分析预算结果才符合经济发展特点。例如近年来政府对民生问题更加重视,并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也需要重视对民生问题,预测工作需要关注基层人民的生活问题,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指导。

4 加强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的分析预测工作机制。健全的分析预测工作机制是开展分析预测工作的前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财政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定期报送制度、分析预测会议制度,使分析预报告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如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才能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扎实推进分析预测工作。

二是创新分析预测方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全局观念,也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坚持财政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基本原则,用辨证法分析财政经济发展情况。在具体操作中,应重视使用先进的分析预测方法,如建立财政经济模型,对财政经济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和预测结果才能科学地反应经济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规律。

三是坚持务实求真的分析预测工作原则。分析预测工作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数据,因而分析预测工作需要利用基层政府提供的信息,将更宏观调控与本地经济有机结合,针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不同地区政府也需要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提高分析预测结果的真实性,增强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四是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分析预测方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中包括主要对分析预测结果已经产生影响和即将产生影响两类因素,并且两类因素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扭转。以我国人口增长为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人口增速趋于平稳,在此情况下,可此采用罗吉斯模型分析预测财政经济情况,分析预测结果的科学性较高。但是部分地区因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政策落实情况差,导致趋于人口增幅仍处于较高水平。因而需要结合决定性影响因素对于该地区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对于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综合,去掉无用的偶然性因素,择取主要的,能够起到共同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是做好财政经济统计分析预测工作的必然与有效途径。

五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选择分析预测方式。计划经济时代下的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重计划,轻预测,虽然计划包含部分预测功能,但是计划与预测有本质区别。而且在市场经济时代,计划的负面作用更加明显。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因而我国财政经济分析预测需要根据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选择分析预测方法。

六是修正分析预测结果。经济发展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因而分析预测过程需要将偶然因素纳入范围,再根据偶然因素及时修正分析预测结果。以居民生活水平分析预测为例,居民生活水平受国家经济计划、物价水平、战争、自然灾害、收入分配政策等诸多偶然因素影响,因而分析预测过程也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带来的影响。

5 结语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是诸多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依据,而且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国家对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与我国相比,国外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时间早,成功经验丰富,为我国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提供了许多有益参考。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与国外也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情况与国外不同,因而我国不仅完全套用国外的经验和方法,还需根据我国国情建构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体系,才能达到分析预测财政经济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刚.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J].公共财政研究,2015,(6):3746.

[2]王治邦.加强财政经济统计分析预测工作的几点认识[J].财经界(学术版),2016,(6):12.

[3]张敏.加强财政经济统计分析预测工作的几点认识[J].广东科技,2012,(17):170171.

[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5]颜玮.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方法评价[J].闽江学院学报,2016,(1):3946.

第7篇

1.1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4058.22亿元,占全国10.4%,省内经济发展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异格局有着相似之处,大致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的阶梯状发展态势。截至2012年,全省共有13个地市、48个县(市)和931个乡镇。农村人口2929.89万人,其中,从业人口2620.82万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202元,其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502元,苏中地区为12877元,苏南地区为17160元。全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7,农民生活水平处于我国上游水平。其中,苏北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为0.40,这说明苏北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总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2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1.2.1数据来源。本研究以江苏省1∶50000地形图为基础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013)》、《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3)》。由于19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省县域行政区划有过多次调整,为保持样本的可比性,以2012年县域行政区划为标准,对相关年份的数据进行归并处理,共有61个分析单元(包括13个地级市市区和48个县市)。由于市辖区数据无法准确获取,暂用各市平均数据代替。而事实上由于市辖区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经整理,以该省61个县(市)的2000,2006和2012年3个时相的统计资料建立属性数据库。

1.2.2指标体系。农村经济地域差异最集中表现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因此,本研究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可得性和通用性等原则,建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村的发展通常是以产业为载体,因此,可以采用产业发展来刻画某一地域的农村发展状态: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一县市的一、二、三产业中某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则该产业无疑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规定,如某一县市其某项指标超出该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和,即判定该县域的农村发展状态为某类指标因素所主导。据此,构建农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

1.3类型划分的方法

由于农村始终处于动态性的演变过程之中,影响农村发展的各要素对农村发展的贡献程度及其交互作用难以定量把握,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类型及其所处阶段判断的难度。模比系数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接的衡量经济发展类型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模比系数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从而进行经济发展类型的划分。江苏南北跨度较大,各县(市)的产业结构类型多样。本研究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对江苏61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类型进行命名。(1)选取各产业结构总产值,通过确定某一县市的一、二、三产业中某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来确定该县(市)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2)利用模比系数,通过给所选取的指标赋予权重来评判某一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划分农村经济发展类型。

2结果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异及演化

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比系数的测度值,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可将3个时相的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分成5种类型:经济发达型、经济较发达型、经济中度发达型、经济欠发达型和经济不发达型。

2.2农村产业结构的分异及演化

比较各县市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与61个县市的平均值、标准差之和,可将3个时相的江苏省农村产业结构分成4种类型: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

2.3农村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2000—2006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农村经济发展类型上来看,2006年农村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类型的县(市)个数相对于2000年来说明显减少,尤其是苏北地区最为明显。而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分布上也呈现出向北移动的趋势,尤其以东部沿海地区为甚。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主导型的县(市)个数也有明显减少,但仍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而第三产业主导型地区的数量则有一定增加,且主要分布在苏南广大地区。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尤其是“十五”规划以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发生了变革。农业生产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和效益;农村经济结构也由过去的以农业为主转向非农业为主,尤其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足利用,产业结构向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06—2012年,江苏省农村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不发达型县(市)的个数有了明显减少,主要分布在苏北内陆地区,苏中和苏南广大农村地区则主要以经济发达型和经济较发达型为主。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北内陆西侧和东部沿海等农村地区。而苏南地区工业主导型县(市)的个数则明显减少,相反,第三产业主导型县(市)的个数明显增多。这主要由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投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使得农民创收方式多样性,从而促进了多种产业的发展。

2.4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

基于对各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选取2012年的评价结果,采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类方法,最终可将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分成四大类、12小类。从图中看出,农业主导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比较落后,其中不发达县(市)的数量占了绝大部分;而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地区的经济则处于发达和中度发达之间;均衡发展型地区所包含的县(市)数量最多,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分布在江苏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县(市)大多数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很少或几乎没有分布在北部;均衡发展型的县(市)在省内均匀地分布着,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从图中可知,宿迁、沭阳、淮安、阜宁、连云港、靖江等9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型,沛县、徐州、邳州、赣榆、如皋、句容等14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中度发达型,建湖、盐城、宝应、宜兴属于均衡发展经济较发达型,大丰、如东、启东、太仓4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型。从分布来看,均衡发展类型中,苏南地区经济发达的县(市)的数量高于苏北地区。据此得出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类型形成原因与发展对策。

3结论

(1)从经济发展水平分异与演化来看,2000—2012年,江苏省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结构类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产业布局也日渐合理。2000年,江苏省乡村模比系数均值为0.69,而到2012年,模比系数均值上升为1.42。2000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苏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州、昆山、太仓、无锡和盐城5个县(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达类型;南京、常州、南通、徐州等10个县(市)则属于较发达型;宜兴、常熟、丹阳、东台等14个县(市)属于经济中度发达型;相对于前3种经济发展类型,剩余的32个县(市)则分别属于经济欠发达和经济不发达类型。到了2012年,苏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苏北地区,但已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各类型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组团”的走势。苏州、昆山、太仓和常熟4个地区形成了“块状”分布的经济发达区;丰县、徐州、睢宁和泗洪则形成了“带状”分布的经济不发达区;以宿迁、沭阳、涟水、淮安为中心的11个县(市)则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经济欠发达区;以南京、句容、镇江、扬中、泰兴和如皋为中心的9个县(市)则形成了“东—西”走向横穿苏中地区的“条状”分布的经济中度发达地区;以高邮为代表的8个县(市)和以金坛、宜兴为代表的6个县(市)则形成了两个以“条状”类型为分界线的经济较发达区。在这些县(市)中,高淳虽地处苏南,但由于其落后的经济基础等原因,属于欠发达型;而沛县、邳州虽地处苏北,却属于经济中度发达地区。大丰、如东虽地处苏中,却因其沿海的有利区位转入经济发达类型之中。

第8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优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1.3;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5-0025-07

一、问题的提出

在Kuznets提出收入不平等倒u型曲线,并且认为工业社会进步是推动不平衡收敛最重要的因素之后,经济学者不断尝试验证这一假说是否成立。但由于数据与方法的差异,已有实证结果中支持与反对库兹涅兹理论假说的经验证据比重大致相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讨论工业社会进步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目前,经济学者大多是从生产要素分布与流动、制度差异等视角讨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陈飞翔等发现要素投入锁定效应的存在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江新昶发现转移支付在地区之间的分布具有“马太效应”,即越富裕的地区,得到的转移支付越多,转移支付没有发挥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作用。刘瑞明发现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地区的所有制结构禀赋有可能令初始国有比重较高的地区陷入历史锁定效应,而令初始国有比重较低的地区快速发展,出现极化效应并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戴觅和茅锐发现与人均GDP不同,中国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在省际之间表现出稳健的绝对收敛特性,但工业部门的收敛没有导致整体经济的收敛。不难发现,这些因素与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直接表现。

产业结构既是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产业结构视角进行观察有助于理解工业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动态关系。目前,仅有少数文献涉及产业结构对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最优产业结构视角,采用经验分析方法讨论产业结构偏离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此外,近期国内学术界再次掀起关于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讨论。由于特有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能够为这场讨论提供部分经验证据。

相对于以往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第一,在肖兴志等与彭宜钟和李少林提出的最优产业结构理论基础上,测算省际实际产业结构与最优产业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第二,采用陈长石等与陈长石和刘晨晖测算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空间分解指标,从中心一模型视角衡量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产业结构偏度测算

当前衡量产业结构偏度的主要思路是对比实际产业结构与标准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所以如何选择标准产业结构成为关键。经济学者通常认为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且相对稳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且存在替代关系,产业结构演进主要是在劳动力、资本、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下,第二、第三产业之间比重的此消彼涨。虽然上述判断具备一定理论依据,但更多是通过经验总结得到的,难以满足关于产业结构偏度定量分析的要求。进一步,采用经验性判断得到的指标有可能会导致后续计量分析过程中产生较强的自选择偏差。鉴于此,笔者最终选择肖兴志等提出的最优产业结构理论作为本文构建标准产业结构的基准。除此之外,借鉴干春晖和郑若谷关于泰尔指数的讨论,本文假设产业结构偏度是可加的,从而实现对不同维度产业结构偏度的综合考虑。但与肖兴志等不同的是,本文测算的是省际最优产业结构,而非全国最优产业结构。

(二)勒纳指数测算

按照公式Nit=I/k1,it,测算勒纳指数可以转换为测算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现实中三次产业产品种类、价格和消费数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测算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时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以各产业的名义消费额除以价格指数,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第二产业使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而得到各产业的实际消费额(不变价格消费额),再以不变价格消费额除以价格指数得到实际消费数量。以实际消费数量代表需求数量,用各产业定基价格指数代表每个产业产品的价格水平。估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方法是,用不同产业实际消费数量的自然对数对价格水平和收入的自然对数进行回归,所得到的价格水平回归系数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估计值。由于地级市分行业的城镇家庭年人均消费数据缺失严重,本文采用省际三次产业的消费数据。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三次产业消费品的划分,第一产业消费支出主要是食品;第二产业消费支出包括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第三产业消费支出包括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等,加总之后得到各产业的名义消费额。最后本文选择城镇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收入指标,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三次产业的勒纳指数。

被解释变量。借鉴陈长石等。与陈长石和刘晨晖的基于中心一模型的加权变异系数空间分解方法,本文采用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WCVwB)、组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wevW)和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WCVR)作为被解释变量。即将某省份的省会(包括计划单列市)和人均GDP排名第一的地级市(如果省会人均GDP排名第一,选择人均GDP第二的地级市)划分为中心区域,其余地级市划分为区域,首先测算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然后将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分解为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组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优点在于能够克服不同省份经济规模、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等因素对测算结果的不利影响,提升计量结果的可靠性。此外,采用分解之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指标,能够深入讨论解释变量对不同来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提升研究的系统性。

核心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偏度(TL)是核心解释变量,表示实际产业结构偏离最优产业结构的程度。相对于主观判断的“标准产业结构”或“产业比重”方法来说,基于最优产业结构理论得到的产业结构偏度更为合理和准确。需要说明的是,导致产业结构偏离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和要素错配等,途径则是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由于在最优产业结构模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并将其融入产业结构偏度指标当中,在计量模型中,本文没有单独考虑资本、劳动和技术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控制变量。本文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人力资本(Graduate),用本科生毕业人数表示。劳动力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人力资本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通常劳动力资源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所以用本科生毕业人数作为人力资本的变量具有一定合理性。基础设施(Railway),用铁路运营里程表示。铁路等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依托基础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经济发展滞后地区能够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地区开放程度(FDI),用实际利用外商投资表示。FDI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用外资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本文选取2008-2012年中国7个省级地区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陈长石等与陈长石和刘晨晖的测算、历年各省份统计年鉴等。由于部分数据缺失,面板数据是非平衡的。

四、结果分析

(一)产业结构偏度对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影响

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按照模型(1)、模型(2)和模型(3)估计时,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FE),按照模型(4)估计时,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RE)。从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经济学含义来看,当估计所采用的样本截面占全局样本截面的比重较高时,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反之,随机效应模型更合适。因此,随机效应模型更合适,结果如表4所示。

注:括号内为t值,下同。

从表4可以看出,在以WCVwB为被解释变量时,以模型(4)的估计结果为准,TL的估计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且符号为正,表明产业结构偏离程度提高会导致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提高。结合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若干因素和最优产业结构理论,导致产业结构偏离的诱因主要是资源配置扭曲:第一,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经常存在“一刀切”现象,使得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未能充分合理利用,资源配置出现扭曲,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当把研究对象缩小至地级市后,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无法与部分地级市的要素禀赋特点相匹配,导致这些地区难以发挥其比较优势。如中心城市和城市、城市和农村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实施同一政策难以兼顾其差异性,从而导致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特定产业政策,如减税和补贴,通常以牺牲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为代价。这些产业政策在支持某些产业优先发展的同时,导致寻租、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和产业结构畸形等副产品的出现,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造成损害,使得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第三,制度性因素引起a业结构偏离,导致生产要素溢出效应受限。中国经济结构存在典型的二元性特性,不同地区之间的制度环境差异明显,总的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制度环境显著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影响了劳动力和资本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溢出效应的实现,导致产业结构偏离,进而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在控制变量方面,Graduate在5%的水平下显著且估计系数为负值,表明人力资本提升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这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其他控制变量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二)产业结构偏度对组内、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讨论产业结构偏度究竟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进一步估计产业结构偏度对组内、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影响。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以wcvw为被解释变量时,以模型(8)的估计结果为准,TL的估计系数显著且符号为正,表明产业结构偏度越大,组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越严重,这与产业结构偏度对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结论类似,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根据陈长石等与陈长石和刘晨晖的研究,导致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来源是组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产业结构偏离主要影响的是组内不平衡。更进一步,由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组内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相似性更强,在组内某城市产业结构发生偏离之后,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进而会对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在以wcvR为被解释变量时,TL的估计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偏度对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并不显著。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按照中心―分组方法,组内地区之间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而组间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因而产业结构偏离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难以充分在组间地区体现。事实上,除了产业结构偏离以外,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还有很多,在对各地区进行分组后,这些影响因素在组间以更加复杂的形式交互作用,使得产业结构偏离对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很难以单一的方式体现出来,仍需进一步探讨。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9篇

关键词:能源统计 现状 策略

能源统计工作是指“运用综合能源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通过能源统计工作进而了解能源的使用量的开发量,从而合理的安排经济生产活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观念的改变,能源统计工作开展起来所表现出的问题较多。

一、我国经济发展同能源统计之间的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转入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中,为了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合理的能源统计方式已经不得不提上日程,需要我们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收集相关的能源信息和指标,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目前,全球经济发展都在倡导“低碳经济”,因为气候问题已经是关系到人类未来发展的问题,所以,在我国低碳经济也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方向之一。而该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心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经济发展中含碳气体的排放,进而摆脱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能源的状态,那么,如何提供有效的能源信息,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而合理的能源统计方法就是对节能减排进行监督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我国能源统计现状探析

近些年来,在我国能源统计工作中,值得继续发展的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步被认识到,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相关的统计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和建立;能源消耗的主要产业和单位正在被纳入到监测范围之内。但是,在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

1、经济发展模式同能源统计方法之间存在矛盾

当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同的,在发展前沿的城市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原有的化工、机械、冶金等产业已经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因此,在对能源进行统计时,总会出现总公司和分公司的能源使用量重复叠加的状况,这样就导致了能源统计结果失真。同时,我国的能源统计工作中认为影响因素过大,很多情况下,能源统计结果都不是经过细致的分析的出来的,而是通过估算方式的出来的,不同地区估算的方式也不统一,所以,总的来看,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能源统计方法在实施,大部分都是不规范的统计方法。

2、能源统计工作的实效性不足

统计工作实效性不足主要指的是能源统计报表上报的时间同工业报表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不利于工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体制不顺。体制不顺主要指的是能源统计同工业统计之间的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了两种统计工作不能同步完成。其次,统计技术相对落后。统计技术的落后就会导致能源信息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被收集,也就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最及时的信息。

3、能源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能源统计工作正在逐步得到重视,但是相关的配套工作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比如说统计人员素质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基层的统计者,流动性比较大,再加上专业素质较差,这就导致了整个统计队伍的素质都有待提高。同时,很多统计工作人员并非专业出身,所以,业务能力不强,由于长期以来相关专业培训的欠缺,就导致了统计人员工作中总是出现错误,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开展有效能源统计工作的策略

针对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对能源统计工作进行改善,寻找有效的能源统计策略。

1、完善能源统计方法

能源统计方法的完善要从俩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扩统计范围。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农业以及生活产业都在快速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消耗,所以,能源统计范围也应该把这些产业包括进来,从而改变以“规模以上工业产业”为主要统计对象的状况。第二,改变能源统计中的能源结构。该内容主要指的是在能源统计工作中,要重新对能源消耗量进行界定,并统一界定标准。也就是说,在能源消耗结构中要把新型能源的消耗也囊括进去,比如太阳能、热能、风能的消耗,改变原有的以石化能源为统计对象的状态。

2、建立独立统计体系

统计体系的建立需要同工业体制联系着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统计工作的同步进行,同时还可以发挥能源统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还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统计机构来对能源的消耗量、生产量、转换量等进行统计,同时,针对能源统计比较薄弱的县级地区,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状况设置一定的统计机构,专门从事能源统计工作,从而推动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3、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组织专业培训。能源统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工作中要组织专业化的培训,一方面专业培训可以由本单位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组织进行,通过经验的学习,了解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聘请专业老师组织系统化的培训。第二,聘请高素质青年。能源统计部门可以对外聘请专业化的青年人才,青年人才掌握着先进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同时还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其可以推动我国能源统计工作的持续化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因子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6-0090-03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国民经济要想健康、稳定发展,县域经济是基础。科学地评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政策的需要,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1][2][3]。在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问题,就必须要建立多个统计指标,然而,指标过多,在进行统计分析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经济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从而影响分析效果。基于这种矛盾,我们希望在指标尽量不减少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变量来反映整个的经济现象。因子分析法正是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将多个指标化为少数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4]。基于此,本文作者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迁西县为例,详细地阐述了因子分子法使用的全部过程。

二、因子分析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法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近年来,人们将因子分析法成功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地质学等各个领域,使得因子分析法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和丰富。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一种多变量技法,即是利用少数公因子来说明相关变量之间复杂结构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5]。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因子分析模型描述如下:

假设某因子分析的测量变量有X1,X2,…,Xp,其标准化变量为xi=(xi-■)/Si(i=1,2,…p),各变量均受m个公因子支配,同时,每个变量还受一个特殊因子的制约。于是,p个标准化变量xi的因子模型可用m个公因子F和特殊因子?着的线性来表示。

x1=a11F1+a12F2+…+a1mFm+?着1

…………………………

x2=ai1F1+ai2F2+…+aimFm+?着i

…………………………

xp=ap1F1+ap2F2+…+apmFm+?着p(1)

(二)因子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1. 确定指标变量,根据样本数据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2. 计算指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并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3. 由相关矩阵提取初始因子。提取初始因子时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迭代主因子分析法(iterated principal factor method)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4. 决定初始因子数。常用的初始因子数决定方法有最小特征值法(指选取其特征值大于0.7或1.0的因子),scree graph检验法和公因子方差比率法(所选的初始因子方差之和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率至少要大于70%,即■■j/p>70%)。

5. 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如果因子意义不明确,对初始公共因子进行旋转,分析最终确定的公共因子。当初始因子模型(式1)的载荷矩阵L=(lij)p×m结构较为复杂时,为了做出有实际意义的解释,则要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常用的旋转法有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和正交最大方差旋转法(ORTHOMAX)。设从公因子F旋转到公因子G,则初始因子模型可转换为:

xi=∑gijGJ+?着i (i=1,2,…,p,j=1,2,…,m)(2)

6. 计算因子得分,并借进行进一步分析。因子得分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Gj=∑dijxi (i=1,2,…,p,j=1,2,…,m)(3)

三、迁西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笔者借鉴国内外经验并结合迁西县实际,在对大量已有的统计数据和资料的适当分析、筛选、整理和再加工的基础上,从中抽取与经济发展概念相关的信息,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经济发展评估指标体系[6] [7] [8] [9] [10]。

(二)求R的特征值及贡献率

按照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可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过程借助于SAS程序全部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

(三)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由于SAS运行结果中,初始因子的载荷矩阵结构较为复杂,利用初始因子对问题难以做出较详细的解释,所以利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其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单化。旋转前后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经过旋转后之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的经济含义比较明确。根据正交载荷矩阵中的高载荷将指标分成4类公共因子,并进行逐次解释。表2中F1在X1、X6、X7、X8、X9指标上的载荷较高,即包括经济存量、效益和结构性指标,所以可以把F1看成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状况,命名为“综合因子”。F2在X2、X5、X11指标上的载荷较高,其中,非农行业收入对各乡镇的经济发展起到经济推动作用,而各乡镇第三产业占总收入比重反映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社会发展水平进而对经济子系统起到支持作用,所以可将F2命名为“社会支持因子”。F3在X3、X4指标上的载荷较高,这两个指标都属于第一产业中的因子,所以可将F3命名为“农业产业化因子”。而F4在X10指标上的载荷较高。就业负担系数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压力的指标。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就业者负担系数会逐渐加大,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所以可以认为F4是经济发展的压力指标,可将其命名为“压力指标因子”。

(四)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1. 计算各因子得分时,借助于SAS软件运行程序,需要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标准化,则因子得分根据数学模型Gj=∑dij xi(i=1,2,…,p,j=1,2,…,m)将数据带入即可得。(具体过程略)

2. 计算综合得分时,根据四个公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特征值作为权数计算迁西县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并排序。

综合得分F=■(?姿jFj/■?姿j)(其中?姿j为各因子的特征值,Fj为各因子得分)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由于各指标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得分无满分概念,分数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在迁西县17个乡镇中,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兴城镇,其分值达到了1.017 77;三屯营镇位列第二位(0.580 62);洒河桥镇排在第三位,分值为0.411 17;紧随其后的是第四位金厂峪镇,其分值为0.203 25;第五位、第六位分别为罗家屯镇、渔户寨乡,这些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迁西县平均经济发展水平。

(五)结果分析

在迁西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的基础上,我们利用SAS程序对该地区作聚类分析后(具体过程略),结果分析如下:

第一集团包括兴城镇、洒河桥镇、三屯营镇。该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兴城镇始终以“商贸兴城”为总体战略思想,大力发展商贸,商贸流通较发达;三屯营镇和洒河桥镇是迁西县铁矿资源的主要分布地,铁矿采选业及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是两乡镇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

第二集团包括滦阳镇、金厂峪镇、太平寨镇、汉儿庄乡、渔户寨乡、白庙子乡、上营乡、尹庄乡、东荒峪镇、旧城乡、罗家屯镇等11个乡镇(办事处)。这些乡镇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各种指标比较均匀。比如非农行业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占总收入比重等指标都比较相近。与第三类相比,这些乡镇有较高的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尤其是金厂峪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分别为8 173.6万元和43 237元,分别位列迁西县第二名和第三名。但是金厂峪镇并没有聚类到第一阵营,说明金厂峪镇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第一阵营的3个乡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与该镇的金矿逐渐衰竭有相当大的关系。

第三集团包括新集镇、新庄子乡、东花院3个乡镇。这些乡镇的各项指标相对较低,尤其是人均GDP、财政收入,非农行业收入等指标处于迁西县17个乡镇(办事处)的后几位,与这几个乡镇没有矿产资源有直接的联系。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制定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目标,积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具有乡镇特色的民营企业,使各乡镇的非农行业收入和财政收入等指标产生质的飞跃,以跻身于迁西县经济发展强镇行列。

参考文献:

[1]刘照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纵横[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2]刘小龙.中国县域经济论纲[J].城市经济,2003,(6).

[3]阎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4]游家兴.如何正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J].统计教育,2003,(5).

[5]金浩.经济统计分析与SAS的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7]关华,李金霞,何军.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10).

[8]苏为华.统计指标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9]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Application of The Factor Analytic Method in Evaluating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Wang Xizhao,Cui Aiping,Jin Hao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teps of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illuminates whole process of factor analysis by taking Qianxi County as the example which developed fast. According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score of towns in QianXi County, this paper appraises the economic of Qianxi County in order to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proposal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tra-county economies.

Key words: intra-county economies; factor analysis;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第11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经济发展 推动作用

前言: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和劳动的发展规律,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且与较多的经济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经济学的核心旨在追求以最少的劳动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平稳运行。在劳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现象,也可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一、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

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协调程度有着较大的联系,所以要想使国家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努力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之间的关系。劳动和经济的问题贯穿于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劳动者的经济活动必然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劳动经济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且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才能促进劳动关系的更好发展。由此可见,劳动经济问题得以解决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有实践意义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体系。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大分支,发展时间较长,并且有着丰富的实践,因而其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有效的方法策略以解决劳动经济问题,更好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关系,优化劳动力资源和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1]。

二、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而劳动者通过劳动进行生产产品和劳务供给,促进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也满足了更多人的广泛需求。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充当经济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出台经济政策的方法而规范社会发展,并且对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发挥经济管理职能,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国家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时,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劳动经济政策,但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劳动经济学理论来源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研究实践,进而可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规范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科学制定劳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仅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经济利益,以促进劳动者在社会劳动中有效发挥创新能力和主观意识,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国家依据劳动经济学而制定经济政策,不仅能够促进劳动经济学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能使经济政策制定更加合理[2]。

三、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劳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而科学理论在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探索到突破点,进而形成有特色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以理论为重要指导,广泛研究劳动经济的现象和深入分析劳动经济的问题,以解决劳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发挥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经济,而劳动经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劳动关系,所以处理好劳动和经济的问题,需要有劳动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持[3]。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注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而发展社会主义。历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都重视劳动和经济的问题,并多次进行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尝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计划,和实施社会发展的计划,需要有效解决劳动问题,在完善我国经济制度和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劳动和经济的关系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劳动经济学的广泛研究和探索,不断寻找劳动问题和经济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针对具体问题而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不止一次强调过劳动方面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我国通过建立和完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运行机制,为解决劳动问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4]。

五、结论

总而言之,进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效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劳动经济问题,而且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针对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我国而言,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更加明确劳动与经济间的关系,能够促进我国对劳动经济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推动我国不断探索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华.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

[2]常永智.经济区域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衡量方法 实证分析

经济发展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主要是要获取更多产出的比较单一的经济增长;另一种主要是谋取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经济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从发展过程来看,前者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后者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定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等,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衡量方法概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般认为是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以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目的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然而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下。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原有的和现存的忽视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地转变到高质量、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那么如何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中外研究成果来看,判断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比较不同时期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程度大小,如果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下,则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达到和超过50%,则属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第二种是用相关指标体系的变化来判断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笼统,但是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比较全面地考察了经济发展及其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其复杂的理论内涵和考察使用的指标体系经济学家们还在继续深入研究。本文根据第二种衡量方法,试图选取几个最主要的指标来进行分析。

二、道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实证分析

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测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用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因为今天我们追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的提高,而且更加强调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结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测定的需要,全面反映经济增长涵盖的经济结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主要方面,以推动道真县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一)经济结构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大致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趋势。见表1。

表1 道真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

单位:%

注: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自治县县志》。

从表1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发生着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在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缓慢上升到2005年以后,也逐年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在逐渐稳步上升,2010年达到52.10%,超过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产业占比(43.1%),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可以看出,道真县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2010年第三产业虽占GDP的52.10%,但依然大大低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服务业占GDP的75%以上,欧洲服务业占GDP也在60%以上。

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高,也与道真经济发展较落后的现状有很大关联。近年来,我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导致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同时,由于地理环境、交通不便等原因,我县工业经济一直不能得到有效发展,也使得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一直较低。

(二)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现在我们从居民、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来考查道真县的经济效益水平。

1、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要了解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就要比较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国际上一般要求收入增长略低于或同步于经济增长,这样的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既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又使得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有物质基础作保证。

表2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对比表

注: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因缺乏准确数据,2009、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根据全年从业人员总报酬除以当年全县非农业户籍人数估算得出。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县财政志》。

表2表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近年来,我县无论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还是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GDP增长速度相比较,都显得较慢。这说明近年来,我县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太妥当,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相对较少。这与全国的总体形势也大致相同。

另外,无论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还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2、政府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政府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可以用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反映。

表3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表

注: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县财政志》。

由表3的计算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本世纪初这一比例较低,但最近几年显著回升。从表中可看出,无论是从绝对数来看,还是从相对数来看,政府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都越来越多。

(三)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脱离于此的经济发展方式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可以利用“三废”排放强度和资源利用程度等方面来考查道真县经济发展方式。

表4 “三废”排放强度表

注: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县环保局。

表4表明,道真县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废物的年排放量在下降中又不时地出现反弹。而在县环保局的资料库中,固体废物的利用率一栏为空。这说明道真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对道真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小结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道真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基本上由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但是集约型的层次还比较低、还远不够稳定。特别是根据指标体系分析,动态地、横向地看道真县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现状,尽管绝大多数指标都表明了其发展和原来比较更加具有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但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痕迹明显存在,离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参考文献:

[1]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县志(2000-2007)[M].2007

[2]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年鉴2008[M].2008

[3]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年鉴2009[M].2009

[4]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年鉴2010[M].2010

[5]道真县统计局.道真县2008年统计资料手册[M].2008

[6]道真县统计局.道真县2009年统计资料手册[M].2009

[7]道真县统计局.道真县2010年统计资料手册[M].2010

[8]道真县财政志编纂委员会.道真县财政志(1996-2006)[M].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