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3-07-20 16:3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宣传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白色污染”的定义

这就要从塑料开始说起。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塑料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丢弃在环境中,给周围环境和景观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袋大多呈白色,它们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被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7%。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学校、路边小吃摊、菜市场、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美观。

“潜在危害”: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因此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日三餐在家按时按点的吃,工作忙碌的时候就在饭店或街边路摊的小吃店买点,这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早在40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3.“白色污染”的防治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6)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7)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4.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是人们的重任。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上册).

[2]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3]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第2篇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策;陕西安康;汉滨区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28-01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过程造成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生态系统及农产品的污染,其具有随机性强、分散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安康市汉滨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保护区,能否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能否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发挥预期效能,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能否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

1 安康市汉滨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涉及汉江沿岸及其黄洋河、月河等流域13个镇办129个行政村,总人口173 232人,耕地面积7 847.67 hm2。其中,水田面积1 212.04 hm2,旱地面积6551.83 hm2。粮食种植面积7 592.73 hm2,总产40 981 t;油料种植面积1 820.87 hm2,总产8 629.43 t;蔬菜种植面积2 024.2 hm2,总产56 498 t;茶叶面积2 917.00 hm2,总产433 365 kg;果树面积2 140.53 hm2,总产4 679 645 kg;生猪养殖量177 510头,出栏量98 046头。

1.1 生产投入品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年化肥使用总量(折纯N、P2O5、K2O用量)3 836.2 t,其中纯N用量2 114.4 t,P2O5用量951.6 t,K2O用量623.2 t;农药使用量10 529.5 kg;农地膜总用量185 330 kg,其中地膜为45 674 kg,农膜为139 656 kg,废旧农膜回收为85 427 g。

1.2 农作物秸秆产量和综合利用情况

农作物秸秆总产量29 370 t;焚烧秸秆总量10 256 t,废弃秸秆总量6 304 t;秸秆还田面积1 156.33 hm2;秸秆其他利用途径2 557 t。

1.3 区域范围内沼气建设情况

大型沼气工程(总容积500 m3以上)5个,发酵池容量3 100 m3,利用率100%,年处理粪污量10万t;无中型沼气工程(300~500 m3);养殖小区沼气工程(50~300 m3)49个,发酵池容量5 100 m3,利用率100%,年处理粪污量15万t;户用沼气池4 500口,利用率70%,年处理粪污量20万t。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良好,总利用率75%。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及机构

政府应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保护农村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核定下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用法律及行政手段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1-2]。

2.2 科学规划,确定控制目标

严格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禁止排放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促进养殖业规模生产,提高养殖场畜禽粪尿处理利用率至80%以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和投入结构,逐步降低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量。将畜禽粪便等进行有机肥资源化利用,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畜禽粪便的多样化综合利用。在科学布局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彻底对禁养区和限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搬迁,发展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场,提高畜牧业规模化程度。在粪便利用和污染治理中应该提倡“清污分流,粪尿分离”的处理方法,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2.3 有效控制农业有害投入品,推广农业新技术,减轻自身污染

一是优先使用农业、物理等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如推广防虫网、杀虫灯、生物农药,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彻底清出市场。二是加大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力度,实施农药化肥减量控害示范工程,控制农田氮磷肥用量,采用营养平衡施肥技术。加快多抗优质良种的选育,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3]。三是针对地膜使用提倡适当回收,提高重复使用率,减轻白色污染。四是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平衡配套施肥等土肥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化肥投入量,有效减少和控制农业污染源。五是大力推广沼气、沼液、沼渣“三沼”的综合利用,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4-5]。

2.4 加大农业环保项目的争取力度

汉江流域尤其是汉滨区贫困乡镇数量较多,当地农民收入低,地方财力弱,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需要大量资金,靠当地自主解决,困难多、推进难度极大。因此,要加大农业环保项目争取力度,通过实施农业环保项目,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物的投入和使用,对农业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发展绿色农业。

3 参考文献

[1] 李伟华,袁仲,张慎举.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控制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33):10784-10786.

[2] 袁金柱,李利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29-31.

[3] 朱兆良,孙波,杨林章,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J].科技导报,2005(4): 47-51.

第3篇

[关键词] 农业污源治理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靖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生产飞速发展。但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致使农村环境出现较多问题,致使农村环境出现较多问题,如耕地、生物资源衰减,土地日趋贫瘠,环境污染严重等,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威胁,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靖边县农业污染的现状和类型

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农业生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不合理的使用和盲目大量投入生产资料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近4年来我县生产资料投入情况见下表:

附表:2009-2012年靖边县农业生产资料使用情况一览表

1.化肥污染。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农民种植过程中存在化肥使用过量的现象,不但造成化肥的严重浪费,而且流失在环境中的化肥给农业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些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化肥的流失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一些施用过量的化肥会因为农田退水或是地表的经流进入河、库、塘中,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二是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化肥的使用。三是化肥中存在重金属、无机盐等等有害的成分,长期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种植的农作物品质的下降。还有,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化肥是一定的,不合理的施用化肥会使植物出现营养失衡、徒长的情况,还会造成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这就导致农药使用量的增加,给农业种植造成新的污染。

2.农药的污染。现阶段,农药的利用率非常的低只有30%,大部分的农药会在种植环境中散失。 这些散失的农药会污染大气、土壤、水体以及农畜水产品,再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体的健康。还有,种植户常常会使用高毒的农药,这些农药不但杀死了害虫,还把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全部杀死了,严重影响到本地区的生态平衡。

3.塑料薄膜污染农膜的使用已成为一项农业常规技术。不但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效益的增加。而且给种植的田地造成一定的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白色污染”。还有残留在田土中的农膜,经过时间的累计,就会给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

4.畜禽粪便污染近年养殖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粪便集中自然堆放,在分解、发酵过程中释放以氨和硫化氢为主的气体,产生恶臭污染,污染范围可达2km,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饮用水源。

5.生活垃圾污染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能及时进行处理,治理设施落后,利用率低。

二、农业污染防治措施

目前,农业污染已成为我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我县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农业污染问题及日趋加重的原因分析,建议在今后农业污染治理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宣传引导,营造防治农业污染的社会氛围: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一切宣传工具,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提高大家对农业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使农业污染治理工作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实行无公害生产,建立完善检测体系:加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区建设,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扩大实施面和辐射面,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基)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成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残留检测工作,从源头上治理农业污染。

3.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实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一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水)工程的实施,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二是通过生物技术,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达到“三沼”综合利用,提高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三是切实抓好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农村用户沼气池的建设和普及,抓好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等试验示范工作,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4.扩大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广应用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生物农药等,探索病虫害无害化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强化测报手段,提高测报的准确度,实现病虫情报可视、可听,提高病虫情报传播速度,使作物病虫害得到及时预防和控制,从而减少用药量。加强对土壤养分和环境质量检测,实施“沃土工程”和农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工程。

5.加强技术指导,科学施肥和用药:农业技术员要多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推广“四节”(节种、节肥、节水、节药)新技术,通过精量播种、膜下滴灌、水肥双节等新技术的实施,降低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能源消耗,减轻农业自身污染。

参考文献

[1]靖边统计年鉴靖边县人民政府 2012年

第4篇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综合治理;措施;中国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43-01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Status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in China

PAN Qi-jia

(Dayang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Yunyang County in Chongqing City,Chongqing 40450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application of excessive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and live-stock excrement excretion,the agricultural water and soi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which has great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affected food security.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was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status;comprehensive control;measures;China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生存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农产品污染严重,不仅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减轻工业“三废”和化肥农药的污染,本文就如何加强农业水土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进行探讨。

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以及农业废弃物不能循环利用,造成农业水土的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化肥污染

合理施用化学肥料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我国是世界化肥施用强度最高的国家,2007年化肥总用量达到3 791万t,到2012年增至5 636万t,单位面积化肥用量达279 kg/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太湖地区化肥用量高达809 kg/hm2,造成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暴发,但是化肥利用率并不高,据报导:我国氮素化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利用率为15%~20%,钾肥利用率为30%~50%。其余的养分挥发损失,反硝化脱氮,淋溶损失,随水流失,60%的养分流失到水土环境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作物和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增高,氮素在适当条件下,可转化为硝态氮,经生化作用后,可还原为亚硝酸态氮,在生物体内转化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人类如果长期饮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会慢性中毒,影响身体健康[1-2]。

1.2 农药污染

由于我国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病虫、田鼠危害猖獗。农药用量年年增加,2012年全国农药用量高达138.6万t,其中高毒农药占70%,田间喷施农药时,40%~60%农药洒落到农田地面,残留在土壤中,有的流失到江河水里,有5%~30%则飘散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高毒农药不仅对环境有污染,而且残留时间长,降解、分解缓慢,在作物和蔬菜收获后还会有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污染其他食品,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1.3 农膜污染

近年来,我国南方、北方地区城郊农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建立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和盖膜育苗,所以地膜发展迅速,2012年全国塑料薄膜用量高达630万t,地膜覆盖后,回收率只有60%~70%,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塑料膜自行分解慢,残存在耕层土壤中,影响土壤理化性状,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和水分、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运行,使土壤容重增加,含水量和空隙度减少,阻碍土壤毛细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污染了环境,制约了作物产量的提高[3-4]。

1.4 畜禽养殖粪便污染

我国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国,近年畜禽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分散养殖户0.9亿户,奶牛、肉牛养殖户0.15亿户,养鸡户0.9亿户,每年畜禽养殖粪便排放约38亿t,畜禽化学耗氧量(COD)达9 118万t,这些固体废弃物超过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的总和,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乡务农者多是老年男女,农村缺乏壮劳力,大量的畜禽粪便无法全部运输到田地里施用,随处堆积,日晒雨淋,造成空气恶臭,蚊蝇滋生,下大雨时,粪便冲入江河,造成水土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增产和食品安全。此外,在南方大量烧煤发电,造成酸雨降落,对农业环境污染也很严重[5]。

2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1 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和省部级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认真贯彻,强化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严禁工业“三废”直接排放,做到“谁污染谁治理”,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宣传《环保法》《水法》《水土保持法》,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的氛围。

2.2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长期、单独施用化肥农药,因此为了防治水土面源污染,必须实施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工程。据前人研究,过量施用化肥,重金属Cu、Hg、Cd含量超标,促使土壤中背景氮增加,土壤板结酸化,施用量超过400 kg/hm2,肥效显著下降,增产不明显,农药也同样如此,不减量喷施高浓度农药,会增强病虫抗药性。因此,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应配合使用,提倡化肥集中深施和叶面喷施等措施,提高农作物对化肥吸收率,以减轻化肥农药的面源污染。此外,要加强化肥农药销售市场的监管,严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假冒伪劣质农药和劣质化肥,执法部门要重点查处违法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规范农资市场。

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解决中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采取走西方石油农业的道路,大量投入石化能源,因而造成我国农业环境面源污染日益严重,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目前我国人多地少,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国情,应该走农业循环经济(Agricultural Recycle Economy)的道路。农业循环经济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其核心内容就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自然资源的物质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以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能源―再生产品”的综合循环利用的目的。它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产出、产业化、动态性的新型农业模式,具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又具有西方可持续发展的精华,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多种多样,应因地制宜在全国推广,促进农业粮食增产钱增收。

2.4 大力发展沼气净化池,实行节能减排

农村畜禽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应尽量施在田地里,鉴于目前农村畜禽粪便排放量大,垃圾泛滥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实行改厕改灶,大力发展沼气净化池,粪便进行科学处理,垃圾焚烧发电,这一方法既增加了农村新能源,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深受农民拥护,应把这项工程普及到千家万户。此外,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天然气资源发电,减少石化能源投入,减缓大气环境污染。

2.5 推行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目前我国农村仍沿袭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进行生产,导致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农业缺乏劳力,农民很难科学用肥,科学用地养地,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经营格局,应积极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建立家庭小农场,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此外,农业科技部门要加强农民实用增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2.6 组织塑料回收,减轻白色污染

塑料薄膜不仅大量进入农业生产,塑料制品也已进入千家万户,我国已成为“塑料大国”,塑料对我国环境和水土的污染已日益蔓延和严重,为了减轻白色污染,国家要限量生产,组成废塑料的回收,还要提倡秸秆覆盖和免耕栽培,把这一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3 参考文献

[1] 孙铁珩,宋雪英.中国农业环境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6):646-648.

[2] 李从平.重庆市云阳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21):48-49.

[3] 杨曙辉,宋天庆.洱海湖滨的面源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6):428-431.

第5篇

1.1土壤被酸化被污染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有:1)在肥料配比上,我国氮、磷、钾比例约为100∶45∶17,这种化肥配比结构不合理,呈现氮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偏低。加上无机化肥过多,有机肥太少,不合理的肥料配比结构容易使得土壤的化肥营养元素发生偏向性富集与流失,积累性过程造成土壤酸化,地力下降。2)挥发性农用化学产品等可经由一定的路径,先进入大气,形成第一次大气污染;随后引起酸雨,形成二次污染,间接造成土壤酸化及农业设备腐蚀等危害。土壤酸度增大,许多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如固氧根瘤菌)的硝化作用都会受到抑制,当pH<4.0时,硝化作用完全停止,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会显著减慢。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1.2农用地膜产生多重污染农用地膜属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非但不易降解,而且降解之后又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下来,从4个方面影响土地生产力:1)残膜造成土壤的通气性能降低,透水性能减弱,养分分布不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2)由于土壤残膜碎片改变土壤结构,影响正常土壤渗透现象,消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的后果;3)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农作物根系发育困难,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致使产量下降,据农业专家介绍:每亩地的土壤中残膜达到3.9kg时,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蔬菜减产14.6%~59.2%[6];4)农膜含有的增塑剂等不利化学物资,它们可能在土壤中挥发,对农作物特别是蔬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农作物叶绿素的合成,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

1.3水质恶化农业环境污染对于水体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农用化学物的施用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有4条路径。

1.3.1转换化肥等农用化学物极其容易转换成氮氧化物,各种氮氧化物进入地下水就影响饮用水的品质。

1.3.2水体营养化作用据测定,农业施用的化肥等农用化学物高达65%不能被有效利用,流入水体,造成水体营养化。

1.3.3气态循环部分农用化学物具有高挥发性,使用气态形式进入大气,通过降水进入水体,导致地下水中氮磷物质含量增高、江河湖泊富营养化。

1.3.4渗透在农田中,农用化学物所含的氮损失性外漏,导致地下水的硝酸盐富集,影响地下水质。

1.4产生大气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环境污染对大气的污染方式至少有4种。2.5.1操作方式在一般施用时,一些挥发性强的化肥和农药会随风飘扬,污染大气。

1.4.2转换方式水稻灌溉期间犹如沼气池,在适度的气候等条件下,氧氮化合物、甲烷等气体会冒出来,产生大量CH4、CO2等温室气体,不但形成室温效应,而且还能够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1.4.3反硝化作用方式在土壤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下,农用化学物的增加,会使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还原成亚硝酸盐,转化生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1.4.4焚烧方式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亿t,其中大约50%未被有效利用[7],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在进行农业作业时,田边茅草的焚烧加重了这种污染,导致大气污染加重。

1.5对人类的危害农用化学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直接与间接方式。虽然,人体自身具有分解或排泄有毒物质的本能,但当污染物长期持续侵入而超过人体本身的解毒能力时,污染物质便在人体体内逐渐累积,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失常,表现在发育、生殖、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严重的会造成人体器官机能病变,甚至死亡。

2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农业环境污染危害极大,必须治理,建议采取下列对策。

2.1应明确现阶段农业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要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必须明确中央政府是农业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首先,农民不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主要理由:1)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在我国,个体农民不是法定土地产权业主,作为集体土地的承包人,以社会现行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正常农业生产,法律是许可的,无法要求个体农民承担农村环境污染责任;2)保证粮食安全。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导下,化肥、农药用量也急速增加,到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已经超过7000万t,农药超过170万t(见表1),而真正被利用的不超过35%。农民无法成为大量面源性污染的责任主体。其次,把地方政府列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体也不是很适当的。主要理由有:1)资金来源问题。各地农村地方政府比较穷,拿不出多少钱来搞农业环境治理;2)投入与受益问题。事实是,当地确实出现了环境污染,但是往往倒霉的是下游区域。如果缺乏良好的区域间补偿与惩罚制度顶层设计与执行,建立起利益科学分享体系,再好的政策组合也无法完全奏效;3)地方政府责任问题,由于自然流域的延伸与政府系统的保护,无法界定地方政府的责任。再者,农村面源环境污染治理具有一定公共产品性质,按照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众多的责任群中,作为全国农村社会管理者的中央政府,应当推为是全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总负责者。中央政府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责任,统帅地方政府,投入资金,集聚各种治理资源,动员全体农民参与,合理确定各类参与者的责任、权力与义务,形成全国一盘棋式规划,并严格行动之。

2.2政府要有所作为由于国家管理体制的方式决定,农业污染治理还需进行顶层设计。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突破口。

2.2.1完善农业与环境政策我国的《我国21世纪议程》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均强调了“农业与环境政策一体化原则”。我国不能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考虑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唯一目标,还必须同时兼顾农业与整个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2.2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与推广高效体系要全面监测农田环境容量和耕地质量;建设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使用效率;积极推广成熟的化学品使用技术。

2.2.3实行对流域的综合规划与管理应在国家规划下,以流域/河网区域为治理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基于节氮、控磷、控药,建设农田生态拦截系统,原位减低对农田污染排放。

2.2.4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我国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国际环境公约、法律、条例、法规等4个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2.3要完善有机产品市场建设我国已经属于市场经济,应尽可能将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引入市场诱导规则。在环境物权逐渐明晰的状况下,尽可能利用市场规则进行调节。在农业领域内,与化学促成农产品相对应的是有机农产品。来自国家认监委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5000多家,有机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万hm2之多,全国共有23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8]。有机农产品市场已经初步建成。但是,也出现了随意打有机产品的招牌等现象,扰乱了有机农产品市场,间接破坏了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努力,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完善建设显得十分紧迫。

3.4控制农用化学物资使用农用化学物特性各异,控制方法也必须科学、有针对性。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它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研究农药污染的途径有利于污染的治理(见表3)。因此,要打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制定最严格的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合理使用农药、调有效防治措施、加强重点控制等”组合拳,有效遏制农药污染。科学施用化肥是主要的土壤培肥措施之一。施用的化肥主要以4种方式转化与被吸收(见表4)。应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农膜技术的推广在实现农作物大幅度高产稳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旧、残留农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残留农膜的白色污染。环境激素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激素防控。“控制源头、约束品质、科技领先、意识先进”,控制“源头”,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保持食物多样性,才能有效减少环境激素的危害。

2.5构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生态农业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合理组织农业生产,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保护和资源增殖相结合,使农业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可持续农业(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粮食加工企业和饲料、肥料厂为纽带联系了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渔业三大系统集成,以形成良性循环。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