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时间:2023-07-20 16:3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第1篇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集聚,统筹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收入的压力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任叶兴庆对此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必须看到,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也在积累集聚,农业转方式刻不容缓。”

在指导思想方面,《意见》明确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秦富认为,《意见》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等思路,有望以顶层设计的方式,逐步改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他说:“我国农民人均耕地不到10亩,与国外发达国家动辄几百上千亩的经营规模相比相距甚远,加上细碎地块难以更好实现科技投入,导致日益形成为了增产不惜大规模投入化肥农药的粗放耕作方式,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在重点任务方面,《意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系统部署了七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四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五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六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七是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在推进措施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为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为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出研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使补贴资金向种粮农民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在全国范围内引导建立健全由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出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等。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将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实实在在的抓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此次《意见》亮点颇多。其中,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等具体举措都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他特意强调:“近年来中央特别重视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此次《意见》是对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行全面系统性的部署。”

其实,早在《意见》出台之前,农业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扶持政策已经频发。8月份以来,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相继出台文件,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规范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2篇

一、坚持规模发展,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合理引导产业布局。泗洪县委、县政府围绕壮大水产、蔬菜、畜禽、优质稻米四大主导产业,邀请部分专家制订《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高效农业发展纲要》,明确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每年设立30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品”、“多乡一品”,打造规模优势。以往那种小而散的生产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基本形成了西南岗高效农业综合示范区、城郊设施蔬菜示范区和宁徐高速公路两侧高效农业示范带、省道245两侧现代农业产业带、沿湖沿河生态水产养殖产业带“两区三带”发展格局。

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27家,县绿色生态食品加工产业园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企业发展带动了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上扬,泗洪小麦、水稻等农产品价格平均每500克高于周边地区0.05~0.10元,使每亩种粮收入增加了约200元。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龙头企业已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1.12万人,连结基地农户9.95万户。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97.23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72个,约30%以上纯农户参与高效农业发展,参与高效农业发展的农户人均现金收入在5200元以上,比从事传统农业高2500元。

三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和配套服务,建成20万亩高效渔业、60万亩优质稻米等五大种养基地;发展17家农产品仓储、物流企业。正在创建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科技创新、科技推广、旅游于一体,建成智能化温室大棚24万平方米,游客采摘中心、农家风情园已投入使用,每年可接待游客7万多人。

二、强化科技运用,突出高效农业科技支撑

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主动与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先后实施千亩水稻机插秧示范基地、500亩高效设施蔬菜基地、500亩大棚草莓示范基地等产学研项目5个,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7项,其中,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国内唯一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的无土栽培技术。全县“三新”推广面积为12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5%,亩均综合效益提高了120元。

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和“万名农民培训计划”,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等重点,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着力解决农民在发展高效农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坚定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信心。今年1~8月份,已开展送科技下乡10次,专题授课740场次,培训农民11.96万人次。开展农业用地资源普查,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田达150万亩,项目实施区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100名农业技术员、100名林果技术员,100名养殖技术员的农村基层科技服务队伍,基本实现农技人员进村服务全覆盖。建成“泗洪农林网”、“农业一线通”12316智能电话语音系统,打造“农业科技服务110"品牌,“农业一线通”自2006年开通以来,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3000多次;在县电视台开办《农家致富》栏目,为农民提供直观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需等信息服务。

三、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保障质量安全。建立质量溯源制度,设立农产品检测站,定期对农副产品进行检测,今年以来,共抽检生猪、牛奶、水产品等46批次,合格率达93.28%,有效保证了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共创建“三品”生产基地183.07万亩,占全县农产品生产面积93.63%。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定地方生产标准64个,其中有6个被列为江苏省标准、2个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行业标准,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成为中华绒螯蟹养殖的全国唯一指导性标准。

第3篇

1.通过走合作农业之路,实现从分散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组织参与竞争转变

现代农业是合作农业。近几年倡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基本上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其他方面的合作,尤其是跨经营领域、跨行业、跨地域、跨层次的合作,都还是新生事物,必须“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国农业要从分散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组织参与竞争转变,就必须像发达国家那样,逐渐跨过松散型合作发展阶段,发展紧密型合作,以紧密型合作占据竞争的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农业国家的合作化农业已经发展有科技服务合作社、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社、农业互助保险与信贷合作社、农业生产者合作社、各类服务性的合作社等类型,正在向农村建筑、审计、法律咨询、卫生保健、文化娱乐、消费等方面的合作社发展,普遍出现了跨经营领域、跨行业、跨地域、跨层次的合作组织。所有这些,都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

2.通过走规模农业之路,实现从单打独斗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向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现代农业是规模农业。规模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集中、成片、集约、高效等方面。我国的规模农业虽然目前发展势头还比较好,但由于土地流出、土地流入、土地产出效益、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还远远没有达到又好又快的程度。我国农业发展要从单打独斗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向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就必须在及时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及配套措施,为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的同时,制定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规划,注重建立土地中介服务机制和土地评估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扶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补贴,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扶持政策,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通过走竞争之路,实现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

现代农业是竞争农业。我国竞争农业发展中虽然近些年的竞争意识有所提高,但竞争本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增强。竞争视野还没有从局部区域转向全国和全球,竞争手段还没有从传统的经验指导转向信息引导,竞争方式还没有从产后推销转向产前订单农业、期货交易,竞争取向还没有从“模糊定位”转向“精准定位”,竞争策略还没有从产品战转向品牌战。在实践中,还没有很好地谋求比较优势,还没有很好地发展特色农业,还没有很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没有很好地追逐高新技术,还没有很好地拓展内引外联。我国农业要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就必须按照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区域布局,通过发展精细农业和设施农业,推动板块经济从分散走向集中,依靠建大基地、抓大龙头和搞大品牌,尽快形成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现代流通业态为载体、以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为特征的竞争农业发展格局。

4.通过走多功能农业之路,实现从单一凸显粮食安全功能向讲求农业多功能性转变

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多功能农业的应有之义,是指现代农业除了应该具有经济功能之外,还应具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我国农业要从单一凸显粮食安全功能向讲求农业多功能性转变,就必须尽快跳出发展农业仅仅是为了穿衣吃饭的传统思维定式,在确保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农业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使农业的多种功能持续彰显,使农业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不断地得到世人肯定,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甚至令人推崇的产业。

5.通过走高科技农业之路,实现从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向以高新技术为主转变

现代农业是高科技农业。高科技农业的应有之义,便是用最新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新科技武装农业,并将高新科技融入到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我国农业要从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向以高新技术为主转变,就必须充分认识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极端重要性,制订和实施好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计划和规划,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并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快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6.通过走效益农业之路,实现从单一重视农业产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三兼顾”转变

现代农业是效益农业。发展成功的效益农业,一定充分合理地运用了现代科技和资源环境,一定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最优和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在内的综合效益的最佳。我国效益农业发展中虽然近些年也一直在倡导追求“三大效益”,但常常以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主而兼顾不到生态效益。许多地方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但要么没有做到从资源条件出发,要么没有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要么没有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要么没有以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为辅助。农业要从单一重视农业产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三兼顾”转变,就必须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牢牢把握农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方向,强化农业品牌意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一套与品牌农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和产品优质化的现代化大农业,切实提高“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等“四度”,使农产品品牌更响亮、更升值,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尽快走出“农业丰—农民穷—生态恶”的逆袭性怪圈。

7.通过走可持续农业之路,实现从资源高消耗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向资源低消耗的永续性生产方式转变

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的核心要义,是在确保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能够为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持续供给所需要的农产品。我国近些年虽然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但发展前景和目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从发展前景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人多地少水缺的格局难以根本扭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多种化学制品、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与失调、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病虫害猖獗发生等不利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对生态和环境的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从发展目标看,无论是确保食物安全,还是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和根除贫困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我国都没有圆满实现这些目标,更是达不到确保的程度,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憾。我国农业要从资源高消耗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向资源低消耗的永续性生产方式转变,就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重点,切实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积极推进农田内循环、种养循环、生物链循环、农业外循环等“四大循环”,大力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时、节种、节粮、节能等为主的“八节”农业技术,坚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强力构建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资源节约体系。

二、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一般来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包括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条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业组织形式转变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彻底完成农业发展方式的复合型、综合性转变,就必须厘清上述每个方面应该努力促成的重点环节。

1.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的重点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农业大省大而不强,合理农业生产结构的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潜能可挖。尤其是农业产业布局欠优化,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层次比较低。而农业产业布局是否得到了优化,主要体现在能否确保国家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能否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能否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培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既定的粮食增产目标要求,全面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巩固提升高产田为支撑,以打造吨粮田为方向,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条件,完善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粮食生产的内涵式发展,扎扎实实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二是优化开展农业区域布局。密切结合各地区的主要特点,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基础上合理布局,全力打造包括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规模高效农业区、绿色生态农业区、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都市农业试验区等在内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三是优先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推进保护性耕作,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农村清洁工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兼顾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2.将加强农业物质装备,作为农业生产条件转变的重点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建设依然薄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比较小,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新型农用工业发展还比较慢,甚至不少地方还存在“靠天吃饭”的严峻现实。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不仅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而且已经成为我国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约因素。而农业物质装备是否得到了加强,主要体现在能否确保水利设施完好无忧,能否使中低产田得到全面改造并建成了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否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夯实水利设施建设。在制定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分门别类地加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国家承担大型水利枢纽建设费用,省市区承担中型水利设施建设费用,用灵活的激励政策调动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到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中来,不断增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及水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二是夯实高标农田建设。尽快完成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中低产田改造,尽力向高标准农田倾斜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尽量多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尽快实施粮食增产田间工程,尽早建成规模经营、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三是夯实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与土地流转和开展规模经营相适应,着重发展大中型、多功能农业机械,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升级,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3.将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作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点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不给力,主要体现在许多地方仍然在沿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许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相悖。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讲求的是能将资源、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起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在知识农业背景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必须是在高新农业科技引领下,不断地由“平面式”“自然式”“常规式”“单向式”“化学式”向“立体式”“设施式”“生态式”“综合式”“生物式”发展。而农业科技含量是否得到了提升,主要体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能否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能否得到健全,现代种业能否得到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能否得到快速培育等。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强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好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政策,维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强化包括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打造数量众多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综合试验站;强力实施国家粮食核心区科技支撑专项,力争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产品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二是强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的要求,建立职能明确、设置合理、布局优化、运转协调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鼓励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以及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三是强力建设现代种业。整合种业科研资源,建立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科研平台,提升小麦、玉米超高产新品种选育及超级水稻新品种开发等种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国内外顶尖的种业集团。四是强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借助“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业劳动力培训项目,将全职务农,勇于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的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等实用人才,尽快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促成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脊梁。

4.将振兴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点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农业经营方式尚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真正的集约经营还没有完全实现,粗放经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地方还在卖原粮、卖原棉,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当薄弱,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还不发达,亟待发展壮大和振兴。而农产品加工业是否得到了振兴,主要体现在食品工业能否得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能否得到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体系能否得到大力健全等。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狠下工夫:一是发展和壮大食品工业。各地可依托区域内的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和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创出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等拳头产品,培植果蔬、油脂、调味品、休闲食品等高成长型行业,促进结构升级,逐步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二是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等原则,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鼓励大型和特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其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及无形资产声誉建设全产业链企业集团。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中小食品企业,要引导其集聚发展,培育出特色鲜明的食品产业集聚区,提高食品产业发展的集中度。三是发展和壮大市场流通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建设以统一配送为中心的新型营销体系。

5.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业组织形式转变的重点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发展方式;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14-05

一、引言

2010年“1号文件”提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98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深刻变革,中国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自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基本与全国相当,经济总量也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在发展方式上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因此,一方面为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另一方面为加快推进陕西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提高陕西农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测算陕西省1990―2008年农业科技进步率及贡献率,试图分析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并就如何转变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在正常年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另一部分来自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其实质是发送了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等量的要素投入具有较高的产出,或者等量的产出水平只需要较少的要素投入。农业科技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技进步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不仅包括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包括了农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本文采用的是广义农业科学进步。

按照朱希刚(1997)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算标准,一个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计算公式为: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耕地产出弹性*耕地增长率。据此我们假设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包括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2)来自农业技术进步引起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测算模型采用含有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表示为:Y=AeδtKαLβMγ 。式中Y是农业总产值,K、L、M分别为相应投入要素即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A为常数项,t为时间变量,α、β、γ分别为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投入产出弹性,δ为科技进步率。

对C-D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变量t求导可得:= δ+α+β+γ,当计算具体年份时取dt=1,dY、dK、dL、dM分别可以写成ΔY、ΔK、ΔL、ΔM即可得到农业科技进步率δ= -α-β-γ。

上述生产函数中所需数据,选取1990―2008年陕西省相关数据。其中农业总产值(Y,即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耕地面积(M,即陕西省年末耕地面积)、劳动力(L,即陕西省乡村从业人员:农林牧渔业)选自《陕西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物质费用(M,即陕西省农业物质消耗:物质消耗)选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为了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采用基年的价格水平(本文采用的是1990年的水准),即基年的农业总产值用当年价,计算年的农业总产值则通过与基年的可比价格计算得到(用产值指数推算);农业物质费用也要用基年价格去表示,用当年的物质费用占总产值的比重计算得出;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均用年末数。具体数据(见表1)。

由图1可知,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和物质费用呈上升趋势,而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却呈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的上升则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着强劲的拉动作用,而物质费用的提高也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追加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同时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下降则反映出农业科技进步的可利用资源空间的逐渐缩小和人才的不断流失。

另外,关于上述生产函数中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弹性值的测定,笔者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有α+β+γ=1。据朱希刚(1997)的测算,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为α=0.55,农业劳动力弹性为β=0.20,耕地面积弹性为γ=0.25。在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时,耕地弹性与全国一样,为γ=0.25。物质费用弹性要按以下式调整:αi = α*ln [e-1+]。其中,α、αi分别为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弹性,Kt、Lt、Kit、Lit分别为全国第t年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n是测算时间年数。求出陕西省物质费用弹性值αi 后,劳动力弹性βi=0.75-αi。如果αi >0.65,仍按0.65取值,这时劳动力弹性为0.10;如果αi

按农业科技进步率计算公式δ = -α *-β *-γ *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逐年计算值)(如表2所示)。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逐年稳步上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却“表现平平”,尤其是2005年以来,农业科技进步率与贡献之间明显存在脱节的现象,即农业科技进步较快,运用的成效却相对滞后。这反映出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带动的经济效益跟随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不过,农业科技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还是值得肯定的,平均值为42.95%。

由上页图3和图4可知,物质费用(即资本)对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了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而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影响了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

由图5我们可知,劳动力(这里指从事农村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甚至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阻碍性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自2000年,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转移幅度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力逐渐减少,以致低于其维持农业经济零增长所需要的最少人数,从而限制了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合图2至图5,在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四个主要指标,即物质费用(或者说资本)、农业科技进步、耕地面积和劳动力中,从贡献率角度来看,物质费用(即资本)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最大,并且为正。而耕地面积的贡献率为负。劳动力贡献率自2000年起由正转负;从增长率或进步率来看,都基本趋于稳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带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以及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增长率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旨在剖析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观察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及其变化。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呈下降趋势;第二,物质费用(即资本)在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产出弹性最大,为0.629,其贡献率平均达到55.74%,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紧随其后,平均为42.95%,这说明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是资本推动的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劳动力的贡献率较低,甚至为负;第三,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为负,阻碍程度平均达到了1.69%。

鉴于以上分析,转变陕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根本途径就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发明,更在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前面我们对农业科技的进步率和贡献分析可知,尽管农业科技一直在进步,贡献率也较为满意,但进步率与贡献率的相对投入和产出比却在不断缩小。这反映当前陕西省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产出不完全匹配,农业科技效益低下,技术进步带动经济效益增长趋缓,为此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兴农的实效。

2.鼓励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外流(指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趋势逐年加强,数量不断增多。由图5我们清楚地发现,2000年以来,劳动力的转移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已经产生了阻碍性作用。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着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特别是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使其充分掌握农业投入设备的使用,鼓励他们就地转移。

3.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利用效率

由图3的分析知,资本对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最大的,为此进一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以及利用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果理论上也应是最明显的。这些都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更有效地转变。

参考文献:

[1]郝利,韩孟华,周连第.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技术经济,2010,(3):89-96.

[2]王春雷,郭其友.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微观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2):33-37.

第5篇

品牌农业的五大特点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没有农业自主品牌建设,就没有强大的现代农业。发展品牌农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向品牌产品优化配置,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品牌农业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品牌农业是由农业科技、消费需求、农业资源禀赋和地理文化等因素共同铸就的,部分区域公共品牌具有显著公共品特性。

第二,品牌农业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与工业品牌不同,受制于地理环境、气候干湿、日光温差、人文环境等影响,部分地理标志产品还受制于产能规模。

第三,农产品本身具有周期性、地域性以及品种更新换代等特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消费者需求并不一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农产品品牌内涵也是与时俱进的。

第四,农产品品牌生产科技含量不高,易学易仿,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大,一旦出现质量等问题,品牌保护难。

第五,品牌能够带来农产品的溢价。通过打造优势品牌农业,以品牌保质量,向品牌要效益。

我国品牌农业发展成效与问题

经过多年培育,我国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新产品品牌,对拉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品牌农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进品牌建设,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对推进品牌农业积极性都很高,先后开展了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打造“一村一品”试点,初步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为基础、以产销促进和品牌推介为抓手的品牌农业工作机制。

品牌农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农产品很早就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以品牌化的方式拓展“出海”之路。

品牌建设带动产品提质、农民增收。据调查,消费者对“三品一标”的综合认知度已超过80%。2015年,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为4383.2亿元,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超过10亿元。

随着农产品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品牌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品牌农业存在认识误区。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对品牌建设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有商标就是品牌,混淆了品牌和商标的区别。而且“重生产,轻品牌”的现象比较普遍,打造品牌的意识不强,缺乏对品牌内涵的认识、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文化挖掘。

对农产品品牌定位不清。虽然我国农产品注册商标众多,但真正在消费者心中有影响力的品牌并不多,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定位模糊,同质化现象突出,常常出现“一品多牌”和品牌内涵单薄等。

品牌农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晚、基础差,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较少,除了极少知名品牌外,多数品牌影响力还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跨区域的品牌不多,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就更少了。

区域公用品牌重申报轻监管。各地对申报、推广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提升地方形象产业比较重视,但对于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监督、管理滞后,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授权与退出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出现了区域公用品牌“泛用”和未授权生产经营单位“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

品牌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产品的生产对自然条件有较强的依附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差异较大,对各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认识水平不一,致使各地的品牌化发展很不平衡。

发展品牌农业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要处理好农产品品牌与农产品商标的关系。打造农产品品牌,需要对农产品属区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进行挖掘,依托农产品品质认证、地理标识和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价值。而农产品商标只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部分内容。

要处理好农产品品牌与营销体系建设的关系。营销体系是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消费者通过营销体系来了解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而产品生产者需通过营销体系推销、宣传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要处理好农产品品牌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发展品牌农业必将带来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上升,如果产品提价带来销量下滑甚至企业效益下降,则品牌就难以持续发展。

要促进好农产品品牌与监管的关系。农产品品牌与工业品牌不同,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政府需推动农产品差异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归属管理,强化对农产品品牌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鼓励农业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开展农产品品牌征集、审核推荐、品牌评价,以及品牌培育和保护制度。第二,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第三,加快农产品品牌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品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引导、鼓励、支持品牌经营主体自觉维护品牌的形象,依法进行品牌经营。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树立国际知名农产品品牌需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树立区域品牌;二是严格质量管理,赢得市场信誉;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品牌质量;四是做好市场营销,推介知名品牌;五是强化政府扶持,供给配套措施。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品牌农业,需要从政策上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立足资源优势,搞好品牌r业规划。围绕区域优势主导品种和产业,制定品牌农业发展规划。挖掘和整合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特别是要在优势产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知名品牌。

第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全程质量监管。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标准化是品牌化的基础。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应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围绕打造名牌,组织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示范推广,强化全程质量控制。

第三,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加强引导,鼓励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品牌农业建设。培育一批懂得农产品品牌和品牌经营的企业家,以及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扶持或引进一批具有开发、加工及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对当地特色农业进行深度开发,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打造品牌农业的利益共同体。

第6篇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关键。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要对现有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深化农业科研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应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向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三是向农业发展功能的多元化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向农业发展的生态产业转变,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经济。

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改善农业资源紧缺趋势,也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缓解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改善农业资源紧缺趋势,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自身优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而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

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还应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政府要做好角色定位,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服务作为根本要求,如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此外,还可以从完善救助制度,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以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要发展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应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和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力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本文作者:段月琴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种子管理站

第7篇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我区有着富集的农业资源,特色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突出“四个转变”,抓住“三个关键”,强化“四项重点”。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要向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向质量效益转变,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建设,努力实现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要向多功能转变,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要向绿色产业转变,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坚持把绿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优越的环境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重点抓住“三个关键”。要抓好农业项目建设,项目是农业大发展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重视农业项目的投入。要对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强化项目推进意识。要抓好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代表着农业作业方式、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实现农业资源集约利用,达到基地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目标,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要抓好组织化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把农民分散的能力整合为系统的合力,有效地提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现代农业是一个资源不断整合,要素不断聚集,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要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强化“四项重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要依靠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加强产学研联合,走科技强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二是要依靠投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壮大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牢固确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强势市场主体。要进一步推进规模扩张。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合资源,重点扶持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次。加快龙头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步伐。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使企业和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四是要培养高素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要加大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用制度来规范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从宁夏农民的文化技术实际看,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市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

第8篇

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生产方式的改变等方式,以达到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或者提高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目的。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具有低耗能、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特征。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农业的低碳化、生态化、规模化,从而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1低产率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都是农民,规模化生产较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都是延续传统的经营方式。总体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同时由于农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比较淡薄,在土地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综上原因,导致了农业生产率低下,进而阻碍了农业发展步伐。

2.2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比较落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对于先进科技的运用也比较少,致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3如何有效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1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有效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少,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就应该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以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同时向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促进低碳经济下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2建立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有效措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潜在农业资源,避免其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及能源浪费。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贸易出口,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二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为前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的有效施行;三是要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利用,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实现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积极促进低碳经济下的农业发展。

4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根本是为提高能源有效的利用率。低碳农业经济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农业是指农业的生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农业是完全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化肥、农药作为农业发展的支柱,虽然为解决人们的粮食问题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化肥、农药的高消耗与高污染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构成,更是直接威胁到食品安全。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到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的时代。本文就对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途径展开探讨。

一、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具有显著的人、地矛盾,农业生产效益不高且污染严重,想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保证人口成活且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与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排放、低耗能、低投入以及高效率的一种节约型增长方式,通过“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相互协调。

二、实现后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想要提高农业产出,除了应增加投入之外,还要提高效率。确保投入量与资源供应量的平衡、适应环境承受力。我国农业发展更侧重于对后者,也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是资源节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最佳选择。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为: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采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与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效益、竞争力的提升。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过程,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三、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在依据经济学、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借助于先进的农业技术,一边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一边将各种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有效的结合到农业发展中去,并最终实现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发展体系构建。生态农业经济属于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我国当前农业的发展虽然正是以经济效益为重点的农业工业化前期,但,由于人均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对农业产出造成了极大压力,愈来愈凸显出农业生态的问题。基于此,必须要对农业生态合理化的问题加以重视,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借助行政立法的作用下,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转变。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将我国诸多土地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起到有效减少裸地面积的作用,避免诱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预防洪涝、沙尘暴等灾害的发生。另外,转变为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还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产品出口。

四、实现有机农业经济的发展

土壤作为一个天然的储碳库,通过某些相应的方法加以土壤固碳便可以实现对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月1/4的抵消,其最简便也是最易行的方法便是促使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是在依据生态学原理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不提倡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饲料添加剂或者是农药等物质,在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的前提下,通过借助天然植物性农药以及物理法、生物法等病虫害防治手段,构建作物轮作体系,在利用动物粪肥、秸秆还田等举措加以保持养分循环、土壤培肥等等,促进农业稳定、持续的发展。有机农业将农业经济系统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促进有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减少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尤其是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实现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

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发集生活、生态、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农业一方面有食品保障的效用,另一方面还具有观光休闲、生态保护的诸多效用。就都市农业来说,不仅具备生产功能,而且加以开发还能将其更多的功能发挥出来。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解决当前工业化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淡、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实现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更是可以为人们提供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与城市生态亲近的要求。实现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可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六、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以转变,在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以及开发使用新能源等多种途径下,提高对高碳农业的依赖,鼓励低碳农业的发展,以此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丽.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途径的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4(18):215.

[2]高美玲.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绿色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2012(4):13-15.

第10篇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随着我国进入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现象也将更加凸显。对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要适应新常态,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更加注重,突出差异化发展

新常态下,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和品牌化趋势,主流消费者开始追求多样、个性化的消费。农产品消M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向着营养、健康转变,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和健康。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消费、生产引领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农产品流通新业态并迅速发展。农产品市场开始细化,产品品质受到重视,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变成了差异化和质量本身。

2.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农业新常态下,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传统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投入依赖程度呈现出递减趋势,科技创新将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引擎。农业经济发展对资本、科学技术、企业家才能、现代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却呈现出递增趋势。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将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成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动力。

3.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以往的发展模式依赖于高消费和高投入,新的发展形势下,生产组织方式向着专业化、规模化转变。新的经营主体随之出现,即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生产手段方式更注重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生产过程更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化,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追求。

4.农业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呈现多样化、特色化

新常态下,农业产品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农业生产活动主体演变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休闲观光业发展良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深入,二者占比稳步提高,农业发展大趋势表现为差异化、区域化。农业产业链将加快向纵向延伸和横向联接,全产业链基础上的价值链将进一步拓展。

二、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链不完整,农业经营模式单一

在新时期,重视种植环节,轻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观念没有发生变化,农业经济产业链有待完善。忽略了加工生产和营销环节。整体农业产品结构中多是未经加工生产的农产品直接进行销售,缺少特色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导致农业增长慢且品质不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分散,在面对市场变化和资源调配时,难以保持竞争力。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规模生产的进程,然而受制于耕地的分散特点,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度很大,要想做到统一管理,并非易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进程。

2.农业生产者素质有待提高,劳动力不足

农民长期依靠种地谋生,主要生活来源靠劳动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从事的劳动机械而单调,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很难适应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总体的知识水平比较低,掌握的关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很有限,难以适应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需要。在劳动力数量上,目前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状况严重,农村土地撂荒问题非常突出,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将成为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3.波动的农产品价格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主导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变化的快速性极易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这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近年来,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国际自由化趋势,这使得国内市场不得不面临来自海外市场的挑战。新常态下,政府不再对大多数农产品实行指导定价机制,农产品直接面对竞争充分的自由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农业生产的布局工作增加了难度。

4.农业发展缺乏科技创新

农业发展依赖于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它直接影响着发展的步伐与质量。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业科技的发展缺乏创新力,这限制了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大量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未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仅仅停留在纸面报告中,这阻碍了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转化速度过慢,未能在农业实际操作中得到很好转化,未能将农业技术落到实处。多数农业科技创新不具备实践操作性,过于注重总量和规模的扩大,没有将精力真正投入到高新技术、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中。

三、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1.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做好农业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工作

切实做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落实工作,稳定农业生产,同时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数量、比例和增速。扩大农业支持保护领域,不局限于传统的粮食安全,肉蛋奶、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都应该在该领域内。持续优化农业支持保护生态格局,加强对农业生态补偿和资源养护投入力度,加大对生产领域及生产者农民的支持保护,做好生产方式的引导工作,实现优质、安全、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化发展。持续细化、优化农业支持保护办法,增强其可实施性,确保支农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农业质量效益

新常态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将经济利益的提高摆在中心位置,依照价值规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符合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新的经济形势下,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拓展农业生态产业链,打造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营销、仓储的一体化产业经营平台,培育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圈。各地政府应依据各地特点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业产业,推动农业合理健康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调控应遵循市场机制,依据市场变化,预测市场动向,以此为基础,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内容。

3.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坚持科技引领农业

新常态下,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将为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农业科技发展,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带领作用,坚持科技引领农业。积极探索研究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结合,促进农业发展步入高质、高量、高效益阶段。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发挥农业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落实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确保高效种植、养殖等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经济效益。

4.加强农业生产者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农业生产者培训水平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结合各地区的优势农业产业,确定培训人选、培训目标和内容,增加农业生产实践环节的占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邀请有资质的农业技师定期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规划并落实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工作,让更多的科研教育机构参与进来。

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要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农业的效益,提升农业的增值增效空间。将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引领上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品质。创新农业支持政策和财政支持,培养新型农民,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参考文献:

第11篇

总理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了新的部署。

总理强调,“三农”工作事关国家大局,任何时候都要放在基础位置,要坚持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为首要前提、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基本遵循,完善补贴、价格等机制,大力转变农业经营、生产和资源利用方式。

时值年中,总理发话新农业,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出新部署,其中传递出什么新的信息和思路?认真领会并坚决贯彻,对我们做好正在着力进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大业,以更高站位描绘“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蓝图,意义重大。

就在总理发话新农业话音刚落,《人民日报》就发表专题综述《上半年农业农村形势:“十二连丰”与生态红灯》,对总理的部署作出回应和解读:“农业的发展又走到一个回望的当口。”“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加快推进,使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最好的历史时期,但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高位爬坡”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大好局面下,两个“天花板”(价格、补贴)和两道“紧箍咒”(资源、环境)和一块“地板”(成本)的挑战和矛盾也在积累集聚。总理新部署中“首要前提”、“主攻方向”、“重要内容”、“根本动力”、“基本遵循”、“大力转变”的判断和论述,清晰和准确地表明和传递出坚定不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决心和自信,以及破解“天花板”和“紧箍咒”谋划和思路。

要让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农业必须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迫在眉睫。因此,预计下列领域和相关农企有望得到更大关注和支持:农业科技、农业信息、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治理等。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 农村 工业化 发展

一、低碳农业的发展前景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确保能源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讲,人们只把“低碳经济”看成工业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似乎与农业发展无关。

但是,低碳农业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和根本保证【2】。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正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和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背景下,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农业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农业是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为核心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也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

因此,将低碳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为基本思路,将会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低碳农业将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农村的低碳农业模式的优越性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证明。但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匹配的条件不足,在农村推广过程中受到了我国地理、生产习惯、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

1.低碳农业发展遭遇技术瓶颈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低碳农业,却面临着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员断层、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低碳农业的推广和发展。

2.我国人口的迅速猛增伴随着粮食的大量需求

立体化的种植模式初步改善了我国土地短缺与粮食需求量大的矛盾,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进程。但如何更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在拓展生物生长空间的同时提高出产效益,同样是未来农业面的又一挑战。

3.规模化低碳农业发展面临困难

以小农分布为特征的农业影响低碳农业的规模发展。我国农村由于地理位置等的因素,缺乏统一组织与支持,从而影响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组织。

4.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投资往往偏重于江河治理、水利工程建设,而对农业水利工程倾斜不足。多数地方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尽完备,缺少资金的大量投入,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处于尴尬境地。

5.现有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与保护相矛盾

以农业化肥使用为例,化肥的使用已形成了农民们惯性思维,大量的石化产品使用造成土地结块、肥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循环使用,不符合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和高产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的方式,是我国农业面临的又一难题。

6.农民的生态意识不高

农民生态意识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到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行低碳农业的关键因素。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普及低碳农业常识,让低碳农业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低碳农业。

三、低碳农业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的低碳生态转变,这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低碳农业发展之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要求

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全球温室气体(包括CO₂、CH4 和N2O)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4】。农业生产系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工业化进一步加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发展低碳农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

2.低碳农业发展之路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

以农业开发为基础,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低碳农业的核心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要素投入获取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低碳农业既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又符合我国土地“小、碎、散”的特点。

3.低碳农业发展之路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低碳农业是为解救生态圈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费量,实现农业低碳生产。使高产与低碳切实结合起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4.低碳农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产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等五个方面,它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实现农业低碳化关键在于投入低碳化与产出低碳化,包括缓控释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采用绿色种植、绿色加工,推进低碳农业的蓬勃发展。

综上,低碳农业的发展之路是艰难曲折具有挑战性的,同时低碳农业又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由低碳农业的“ 三低、节约、高效、安全”的特点来看,低碳农业符合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家华,郑艳,庄贵阳.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方法学探析[M]./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发展论.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李明贤.“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笔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