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20 16:3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3-0064-02

作者简介:龙俊(1980—),男,汉族,本科,江西传媒职业学院讲师,北京印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印刷技术

教学和职业教育规律。近些年来,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社会需求的促进下,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先分析了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然后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职业教育体系层次结构不合理、不完善

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是否完善、合理和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息息相关,也对培养的技能人才的合理使用和能力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会影响职业教育的整体利益。长时间以来,受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导致难以提升国内职业教育的层次,一般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都是中等职业技能的人才,混淆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这样的认识导致了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很难提升层次。以国内当前阶段的人才需求来看,和过去相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改变给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职业教育很难承担这样的责任。

(二)职业院校学制不够灵活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年限一般是两年或者三年,设置的年限过于“一刀切”,不能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趋势合理地制定教育年限,这对培养人才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职业教育与企业衔接不够紧密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学历教育单位转型而来,在专业的设置和技能培养要求方面没有经过严密的市场需求分析调研,与企业的用人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个企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综合能力要求没有量化到职业院校的教学文件教学计划中去,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人不能为企业所用,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四)职业院校自身不足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些职业院校由于自身的原因,办学条件有待提高,师资力量水平偏低,管理观念落后,导致办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职业院校没有重视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点,不能以地方经济为依托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和学科。总体来说,以区域优势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建设区域内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一些职业教育院校专业的设置比较盲目,有的追求规模大,导致院校开办的专业、学科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趋势难以协调;一些院校设置的课程、选用的教学方式、培养人才的模式等没有凸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某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不鲜明,没有特色,不仅不了解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不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服务意识欠缺。基于以上原因,这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国家将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共建阶段,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从2003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资金支持和人才选拔机制等方面出台了若干政策,资金的加大投入能够保证职业院校硬件建设需求,更加完善职业院校实践、实习场所的建设;课程、师资建设完善了学生培养体系,能够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人才选拔机制的改变给更多的受教育对象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能够鼓励他们选择职业教育。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态度,给企业、个人明确释放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号。

(二)市场需求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等教育也有大众化的趋势,国内职业教育获得极大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然而,不断增大的规模并不一定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此相反,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高技术、高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迅速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后续发展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仍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方式,虽然培养的目标也是能力,但是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没有准确的定位,就业能力严重欠缺。所以,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和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获得持续的发展。

(三)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

20世纪末,职业教育探索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任职能力为本,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的改变,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难以相适应,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技艺高超,更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职能能力、学习能力等。以这样的目标进行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四)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

21世纪初,职业教育在类型和层次上经历了长久的争论。随着国内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稳步提升,这一问题在教育界也没有再引起重视。但是,当今社会对学历的重视程度从未减弱,依然希望职业教育能够提供更高的学历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本质上来讲,职业教育属于一种高等教育,这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所以,国内职业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长时间内涵式的发展,未来会向本科层次探索,甚至有可能探索研究生的高职教育。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企业和受教育者的愿望,也是职业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总之,职业教育在促进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人才。但是要想让经济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这就需要国内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国际化发展之路,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培养出的实用型人才也会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这是国内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实现国内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春笃.基于高职教育新定位的“项目实践—理论整合”课程体系建构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

[2]刘爱平.欠发达地区商贸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趋势与创新:以江西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4).

[3]王宏宇.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第2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

一、引言

国际经济贸易是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贸易交流,提升我国商品(服务)贸易出口效益,增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以及经济体系的新常态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迎来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对此,我国应结合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抓住国际经济发展蕴含的机遇,及时调整国际贸易战略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我国与其他合作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竞争力。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形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发展与普遍应用,国际经济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已经被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所取代。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国际经济贸易以实现网络贸易的全新发展。在此发展形式下,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市场自由化等到了进一步提升,对此我国应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中,并通过结合国际经济发展需求和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在避免金融危机的同时,保证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自身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大国居民经济扶持力度,从而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

1.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性。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际经济市场对我国国内经济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虽进行了革新发展,但是其整体发展速度仍与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存在差异性。与此同时,我国高端技术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研发力度、创新速度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创新与强化。

2.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基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国内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是在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愈发明显。例如,国际市场经济产业自由化的发展在提升经济收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的破坏,资源浪费现象明显。而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迎来生态与科学发展问题。

3.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水平不均衡。相对于企业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优化的国家而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起步较晚,加之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从而导致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各地区对外贸易水平存在差异性。国际经济贸易受地理条件、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限制明显。

4.我国国内生产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形势存在矛盾。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市场分工逐渐明确,经济全球化、经济贸易市场自由化得到了高速发展。在此发展背景下,我国国内生产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出现矛盾。如何在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背景下,保证国内企业经济收益的优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方向

1.调整我国经济贸易产业结构。我国作为人力资源大国,在传统对外贸易中,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基于知识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我国国际贸易应积极迎合时展形态,顺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科学且合理的转型,注重知识型产业结构的构建与调整。例如,我国在结合基本国情与国内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强化知识产业、科学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的优化发展,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革新与优化发展。

2.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是保证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国际贸易活动的保护、维权以及安全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针对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制定了一定的法律法规与扶持政策,对此,各地方政府以及外贸企业应贯彻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保证经济市场的和谐发展,强化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调控力度,有效解决各企业存在的问题(融资问题、销售渠道问题等)。

3.增强我国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到了以及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应注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有效合作,用以实现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应确立自由化、开放化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国间之间的协调发展。

4.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保证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力度的同时,我国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创新与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国际经济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拓展贸易渠道,丰富贸易内容,提升竞争优势。

5.革新国内就业形势,培养国际化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剩余、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我国政府对现今的就业形势进行改革与创新,积极鼓励大学生以及劳动力进行创业,推动劳动力再就业,用以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扩大内需,为我国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应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培养综合性、国际化管理与经营人才,避免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对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选聘制度、奖惩制度与晋升制度,调动人才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企业的优化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6.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发展潜能。基于我国经济与政策的新常态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形成大幅度提升的状态。国内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对此,我国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手法与措施拉动我国内需发展,刺激国民消费,用以挖掘我国国内经济市场潜力,当国内经济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时,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将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加之国内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我国我国经济贸易将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与创新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经济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提升与社会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我国国际贸易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我国应基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需求,顺应国际经济市场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对外贸易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管理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贸易服务,提升我国国际经济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在.基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和趋势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5,28:230.

[2]陈志炜.浅谈新时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经贸实践,2016,07:25+27.

[3]吴义强.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J].时代金融,2016,29:25-26.

[4]金林.浅谈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15,04:7-9.

第3篇

 

国内改革开放38年来,经济体现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新经济环境下,对国内煤化工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遇和挑战,国内煤化工企业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国内煤化工企业转型发展,这一点需要国内煤化工企业进行深入地思考,积极创新发展思路。

 

一、新经济环境对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随着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节能、环保、生态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就给国内煤化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在国内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模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将给国内煤化工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不利影响。从新经济环境给国内煤化工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来看,目前国内煤化工行业持续发展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从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这将影响到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如果煤化工企业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必然会对煤化工企业未来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在国内大力实施“生态文明”的形势下,由于煤化工企业具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特点,煤化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目前国内煤化工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理念和模式,这也将对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新经济环境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目前国内煤化工企业人才建设相对较好,但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这一点也将给煤化工企业提出挑战。

 

二、新经济环境下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思路

 

(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新经济环境下,国内煤化工企业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要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煤化工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这就需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煤化工技术,同时还要发挥自主创新的作用,积极探索符合新经济的煤化工产品。

 

煤化工企业要组建技术创新机构和技术创新团队,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建设,要通过待遇、事业、感情等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内煤化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还要高度重视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方向,提升技术创新的针对性。

 

(二)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新经济环境要求煤化工产业必须进行转型,要从过去能源消耗向发展非煤能源和煤炭衍生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支撑体系。这就需要国内煤化工企业要积极探索符合新经济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符合新业态的煤化工产业,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化煤化工产业模式。比如可以大力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构建“建材-电力-煤炭”“化工-电力-煤炭”等循环产业链。

 

再比如要高度重视产业层次的提升,要加强对科技信息化的应用,在生产、经营等方面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而提升发展层次,降低经营成本。

 

要大力推动国内煤化工企业开展“跨界”经营,在这方面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特别是对于推动煤化工企业产业升级的方向等进行指导和服务,这样有利于推动煤化工企业提升产业层次。

 

(三)打造大型企业集团。新经济环境下的煤化工企业发展,必须着眼于做大做强,积极推动集约化发展。这就需要国内有实力的煤化工企业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对于实力较强、资金雄厚的煤化工企业,要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整合力度,着力提升自身的规模和层次,加大兼并重组工作,对于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型煤化工企业,大型煤化工企业要进行并购,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打造几家在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煤化工企业集团。

 

国内煤化工企业还要着眼于提升整体发展能力,要组建煤化工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形成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发挥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的组织、引导、凝聚作用,推动煤化工企业“抱团发展”,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通过对新经济环境下国内煤化工企业发展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尽管国内煤化工企业都积极推动转型发展,但新经济环境既给煤化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这就需要国内煤化工企业要对新经济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并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推动发展思路创新,重点要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大型企业集团等方面下功夫,使煤化工企业步入转型发展阶段,以更好地适应新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第4篇

【关键词】中日贸易 GDP 进出口依存度 产业内贸易

一、引言

对外贸易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日两国作为彼此重要的近邻以及世界上的经济大国,更应该积极探索互利互赢的贸易模式,为两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提供助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入分析当下中日贸易所存在的问题,把握中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积极探索出更为合适的贸易发展道路,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就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Jung. Peton和Marshall(1985)在研究的37个发展中国家中发现只有4个国家支持出口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Chow(1987)得出阿根廷国家的出口与GDP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巴西、以色列、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出口与各自的GDP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的结论;Jang C.Jin和Eden H.Yu发现美国的出口增长对本国的经济增长是中性的关系。Jianhong Zhang等(2005)计算1992到2001年间中国与50个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指数,得到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贸易结构的升级。

三、中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1998——2008的贸易与中国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来考察中日贸易与中国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选取中日进口贸易额(JM)、中日出口贸易额(JX)、对日贸易进口依存度(DDJM)、对日贸易出口依存度(DDJX)四个指标衡量中日贸易规模,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相关指标经过自然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gdp)、Ln(jm)、Ln(jx)。

(1)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的ADF检验,采用t统计量进行检验,分别对Ln(jm)、Ln(jx)、Ln(gdp)、ddjm、ddjx五个时间序列数据的水平、一阶差分形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四、结论

自2002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出现的是中国对日贸易逆差额的持续扩大,该现象反映的是中国对日本关键零部件、优质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严重依赖。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及贷款一直是中日贸易最大的动力来源,在中日贸易结构中,日资企业的进出口构成中日贸易的大部分。虽然日资企业主导中日贸易,推动了中日贸易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向日本出口商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但大多情况下,中方只是赚取加工费,并没有转移相应的加工产品和技术。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基本已成为共识,但对于如何以更优的贸易增长方式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则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Van Biesebroeck,J.“Exporting Raises Productivity in Sub-Saharan African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12).

[2]Schank.T,C.Schnabel and J.Wagner.“Exporting Firms do not Pay Higher Wages,Ceteris Paribus.First Evidence from Linked Employer—employee Data”[J].IZA Discussion Paper(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2004,(1).

[3]Heyman.F,F.Sjoholm and P.G.Tingvall.“Is There Really a Foreign Ownership Wage Premium?Evidence from Matched Employer—employee Data”[J].FIEF Working Paper Series,2004,(3).

第5篇

未来5年人力需求呈增长态势

在 2008年全国高考发榜之际,国内教育专业研究机构盈速教育网了国内学科专业未来就业指数(2008年度)。本次的数据显示,多个学科专业的指数出现升降变化,指数按高低排序前面五个学科专业分别是:能源科学,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中医学与中药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排位靠后的依然是基础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未来就业指数是盈速教育网独家研究推出的就业趋势预测指标。简单来说就是相关学科专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的就业趋势指标,指数测算的主要思路和参考依据,是以国家未来三至五年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为主线,通过对教育政策、经济政策的研究,并结合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社会用人供求最新动态、学科专业的共通性、行业边际效益等可能影响未来就业的各项因素,在适当的量化后,根据各项因素对未来就业供求的影响程度,分别以不同的权重,列入测算公式,最终计算出结果(见附表)。

从对有关数据分析看,指数的范围从 -1到1,指数为零表示未来几年该学科专业供求平衡,小于零表示供过于求,大于零表示供不应求,指数数值越高,表示需求越大而供应不足。

根据权威统计数据,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3% 。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预计今后几年内,每年的总数还将以 5%左右的速度递增。

与上一次(2006年第二季度)测算结果相比,指数产生变化的有 11个学科(专业),其中 6个学科(专业)指数出现递增, 5个学科(专业)指数出现递减,这种上下变化,和《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国内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有密切关系。

能源科学、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是未来需求一直保持增长的学科,而数字时代的来临,使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也保持在少数派的未来热门学科中。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教育部近来新批准试点的新学科专业不一定是未来需求的热门,例如“应急管理 ”专业,目前还只是定向培养,少量试点,“新”并不代表需求量大。

盈速教育网自从 2005年 9月以来,已经先后五次测算并修订、公布了“学科专业未来就业指数 ”。 2007年度的指数原于当年底测算完毕,但因有关法规的颁布实施对未来就业趋势影响较大,相关测算的指标公式需要重新评估调整,因而暂停公布。本次 2008年度的测算结果,已经考虑了相关法规实施的影响因素。

据悉,鉴于教育部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且具体专业相关统计数据较缺乏,为此,盈速教育网课题组采纳了专家意见,从 2008年起仅测算、公布一级学科,不再公布具体的二级学科专业 (方向 )的指数。

教育部新试点尚未正式列入国标的部分新增学科专业本次也未列入测算范围。

盈速教育网邀请了经济、教育、管理等各行业的专家,对今年以来国内发生的重大灾害、股市房市大起大落的影响和未来就业趋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评估,专家得出结论是:地震、股灾对未来几年的就业趋势影响有限。

第6篇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总量跃上60万亿元台阶,旧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新的增长方式尚在萌发,危与机同在,破与立并存。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投资放缓、外需不振、企业效益下滑等种种压力客观存在,人们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担忧,舆论上也出现了对中国经济的“唱空”声音,不妨称之为“转型焦虑”。

应该看到,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空前复杂的局面中,“转型焦虑”包含一定合理因素。然而,我们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所处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没有变,中国经济的主要方面仍是平稳向好发展,发展趋势是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近日,国家统计局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加大、转型阵痛显现的挑战,但也创造出了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提质的发展新局面。认真分析统计数据,不但有助于克服“转型焦虑”,更能加深对新常态的认识。

首先,经济结构本质性优化。消费需求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著,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产业向中高端升级趋势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个百分点。民生持续向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1%。这些“比GDP增速更亮”的结构改进,体现出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定力,调整经济结构、释放改革红利。

其次,经济风险整体性可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均处在合理区间,不存在“硬着陆”风险。全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7.8%,在财政收入增速高于贷款利率的情况下,债务风险宏观可控,有充足的“粮草弹药”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最后,创新发展系统性萌发。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全年网上零售额增长49.7%。人们的消费模式悄然改变,投资方式也朝着创新方向倾斜。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9%;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16.8%,注册资本(金)增长85.8%。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成为消费与投资流入的热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创新驱动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提出“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对于中国经济,在认识上不仅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只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因此,在方法论上,最重要的是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克服“转型焦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第7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并存,中期经济,发展趋势

作者:吕钟

引言

三年通常为“中期”的界定时间,2014年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第4年,“中期经济”的发展趋势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不完全的倒W型成为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变化的趋势,其中主要历经了两次提升与降低。早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经济增长便出现了第一次下降,第一次降低是在六个季度中下跌了8.2个百分点,是从2007年二季度的14.8%,骤然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6.6%,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回升的举措。然而相对于第一次下降来说,第二次经济增长下降较为温和,从2010年一季度的12.1%,下降到2012年三季度的7.4%,十个季度下降4.7个百分点,在2012年5月又陆续出台了保稳增长的相关政策,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从内生动因的层面来看,以往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变化的短期需求,以及周期性调整所导致,而第二次经济增长下降,已经暗含了潜在的增长率变化以及结构因素的作用。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收缩而导致的,但是,逐渐降低的投资、出口动力更是对我国中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主因。

中期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从总需求角度分析中期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减弱,投资增速放缓。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以及“十一五”时期大规模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建设,使得沿海地区基础设施逐步趋于饱和,且西部地区也在逐渐缓解基础设施短缺的现状。另外,外需市场的逐步缩小以及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逐渐的缓慢,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旦继续扩大投资,不仅导致增加产能过剩问题,更会使企业债务负荷加剧,逐步削弱企业投资意愿,且过度加大投资规模,还会导致通货膨胀与资源要素供需出现矛盾。

其次,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增长将趋于平稳。扩大居民收入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类社会保障覆盖率与保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居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消费需求潜力获得进一步释放。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局势的不确定性,在今后的三年间,消费需求将出现增长平稳的总趋势。

最后,出口增幅逐渐放缓,外部需求减弱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全球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增长方式,市场结构以及供需关系的调整,已由最初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到深度调整转型阶段,中期内依然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经济增长趋势,进入了相对低速的增长阶段。随着逐渐削弱的出口需求,市场放缓扩张速度,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都将减弱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从总供给角度分析中期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劳动人口比重下降且绝对减少。我国低成本劳动力是传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独生子女一代步入劳动年龄,其父母进入退休阶段,我国出现人口拐点,这便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效应逐渐消失,劳动供给增速持续下降,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依靠提高生产率与创新技术。

其次,向下调整储蓄率与投资率。人口抚养比提高及政策调整是储蓄率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抚养比逐渐上升,社会及家庭将持续增加用于医疗、养老的支出比例,促使高储蓄率逐渐向下调整,并且导致投资率的下降。

再次,技术引进削弱及劳动力再配置。2012年以前,我国主要是以低生产效率的第一产业,向高生产效率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劳动力转移逐渐结束,转移速度以及规模大幅度下降,并且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逐渐缩短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推动效果逐渐削弱。

最后,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持续加强。我国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与大规模高强度的投入,都与资源环境储备密不可分,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加剧,能源消耗殆尽,将对能源环境进行约束,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强力的外部约束。

中期经济保稳增长面临的挑战

第一,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低迷,海外市场扩展速度放缓,发达国家进口需要逐渐变弱,世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导致国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振兴本国经济促进再工业化,印度、越南诸国利用低价成本要素,对国际产业快速转移,利用低价产品占领我国的国际市场空间,使我国面临着双重挤压的市场竞争格局。

第二,财政金融风险增大。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公民收入、财政收入以及企业利润均将回落。我国在扩展债务以及信用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无意识地加大了财政金融潜在风险,随着逐渐增长的地方债务,中央财政收入以及放缓的土地收益,金融债务风险平台逐渐显现。

第三,逐渐突出产能过剩矛盾。近年来,迅速扩张的制造业不仅满足了我国经济增长,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需求,更是依赖于增加的出口,以带来发展的平衡。随着国际市场扩展放缓,国内经济增长逐渐下降,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第四,生产要素成本增加。经济增长出现阶段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传统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发生供求关系变化,使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原本的低成本优势逐渐衰减,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越来越难被持续增加的大规模投资所支撑。

第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世界产业核心逐渐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业,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很多工业企业的研发规模与研发水平较低,由于企业对低端加工组装过于依赖,缺乏品牌与技术的创新,逐渐与市场竞争环境脱轨,若不加速推动产业技术提高以及研发能力,现有的许多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将面临着淘汰的局面。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并存的中期经济发展策略

阶段性经济增长变化趋势下,我国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动力,探索新对策,将调整结构、稳定增长、促进改革相结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转型,解决我国中期经济保稳增长所面临的挑战。

(一)扩城镇增内需,应对国际需求减弱

目前我国进入新经济增长阶段,需要扩大消费以及内需。我国政府应积极推进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改变消费结构与消费倾向,大幅度提高对工业品的需求以及购买能力,形成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作用。因此,要将农村转移人口有秩序地市民化,促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登记,对户籍制度进行变革,循序渐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制度,力求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还应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城镇的人口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严禁乱占耕地,对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建立起节约利用机制,建立起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型城镇。以促进小城镇与小城市的加速发展,对中小城市加大融资、财政等政策的支持,加强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人口聚集等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就近变为城镇人口。

进一步发展城乡一体化,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问题综合成整体进行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并形成大都市圈与城市群,形成开放性国际化都市体系,使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城市群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以挖掘城市潜在的消费需求,应对我国中期经济增长面临的双重挤压市场格局。

(二)释放改革红利,减弱财政金融风险

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将核心落在简政放权工作上,减少审批事项,将社会与市场能够承担的职责交还,使政府管理重心逐步由审批环节变为服务监管环节。积极推动改革大型国有企业的步伐,使其发挥出提升综合国力、产业升级、国际竞争的价值。加强产权保护,确保各种所有制均能享受平等竞争与法律保障。政府需要深化财税体制的变革,使财政预算体系规范、公开、完整,建立覆盖所有国有企业的收益分享与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改革金融体系的步伐更快,推动健全的利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体系,促进市场供求在汇率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放宽金融准入门槛,建立现代化金融体系,以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减弱金融财政的投资风险。

(三)结合供需管理,抑制生产能力过剩

政府应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提高调整结构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使债务规模能够受到中期收支平衡的约束。进而推动产业重组兼并,产能过剩是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与重组兼并的有利时期,需要在市场化为导向的基础上,将低附加值,高排放、高耗能的产能进行淘汰,进行产业重组以促进技术进步。并加大企业走出国门的支持力度,支持建材、钢铁等原材料生产企业走出国门,建立生产基地,将直接进口资源变为就地使用,促进制造业向服务质量好,精深加工化转型,以解决我国供需失衡的问题,抑制进一步凸显的产能过剩矛盾。

(四)提高质量效益,适应生产要素上涨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提高质量从根本上说,就是促进国民经济投入产出率的提高,增强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配置资源,加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提高效益主要体现在公民收入和劳动报酬的增加,以及提高企业的财政收入与利润。企业想要做到提质增效,就需要提高要素生产率,加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劳动力转移的趋近饱和,必须以加大科技与人力资本的投入进行应对,才能提高质量效益,适应生产要素的上涨。并要加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十二五”以来,我国虽然在建设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排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但能源消耗以及单位产出资源仍旧偏高,还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资源环境的压力作为产业进步、技术升级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化解我国经济增长与大规模投资之间的窘境。

(五)加强科技创新,变革企业研发态势

第8篇

[关键词] 对外贸易依存度 因素分析 对策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即进出口商品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越大,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越大,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越紧密。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重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加快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势头。为此,就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增张迅速的是否合理的问

题,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和特征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进出口贸易额从2001年的5096.15亿美元到2006年的1.73万亿美元,2007年有望突破2万亿美元。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水涨船高,2001年为43.9%,2002年突破50%,2003年为60.3%,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更是接近70%,远远高于世界外贸依存度的平均水平。与国际相比较,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贸易依存度呈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从1820年到2003年,世界出口依存度从1%上升到20.8%,长期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国的贸易的增长速度始终快于生产增长速度,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外贸依存度持续增长。依据国际统计经验表明,贸易依存度与一国经济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即小国的外贸依存度一般高于大国,而大国的外贸依存度则表现出现对稳定性。而我国从2001年开始,外贸依存度每年都以接近或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攀升,使我国表现出小国的特征。(3)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一直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巨大的出口贸易加强了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同时对外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4)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同世界经济增长是同步的。这表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市场的需要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大。

二、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动的因素分析

解析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动的原因,既要从宏观上,即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环境上加以考虑;也要从微观上,即要考察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等具体的情况。因此,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不能简单地认为过高或者过低,关键是要分析影响外贸依存度背后的深刻因素,并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相互信任程度增加,使对外贸易可预期收入信心增强,交易成本减少,世界贸易的的发展也迅速增长。1980年到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到达6.1%,世界平均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35.9%提高到2000年40.8%。这表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对外依存度都在不断的提高。显然,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和国际趋势的发展是一致的。

2.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的比重较大。我国自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48.6%。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已达贸易方式,占据了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半壁江山,使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但是,这种“大进大出”的贸易特点,即增值率底,多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需要进口,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差,与国内经济联系不紧密,无法真实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倘若剔出加工贸易相下的进出口部分,我国外贸依存度则将大大降低。

3.统计方法的影响。按照现行的外贸依存度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也是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GDP构成的不同。一般来讲,第三产业的可贸易程度较低,所以,如果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外贸依存度就越低。而我国第三产业较为落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同时,我国第三产业的价格也相对低廉,一些本应计入GDP的服务业增加值无法获得统计数字。因此,我国产业结构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由此也是影响到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重要原因。二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农村中农民自产自销的商品价格往往被低估,有的也没有统计到GDP中。三是我国人民币的低估。我国是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我国计算外贸总额是以美元计量,而以人民币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再以人民币贬值后的美元汇率计算,这也将高估我国外贸依存度。

4.国家贸易政策。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是投资拉动型而不是需要拉动型,国内市场明显不足。因此依靠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政策使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越高,则其相对增长速度越快,反之,外贸依存度就越低。1979年到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为18%,尤其是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提高。

以上影响外贸依存度高低的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有的导致了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有的夸大了贸易依存度,经过剔出一些不确定因素,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在不断升高的趋势。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我国同世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也同国际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国际依赖的程度加深。

三、对策探讨

1.注重内外均衡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这样促使了外贸依存度的不断升高。内需不足导致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加深。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降低外贸依存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国际经验表明,任何大国的崛起必须正确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不可能长期维持一个大国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需求结构中的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把发展经济的着眼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形成内外结合的发展战略,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2.重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方式大多都是产品的初级加工,使得资源性产品和能源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这使我国对资源和能源的供应压力剧增。而且,企业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产品,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因此,要不断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引导企业和投资转变以量取胜的观念,积极地创造和形成技术优势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国有企业应增加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注重发展我国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二是注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商品化率。

3.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是指通过提供服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运输、旅游、建筑、劳务输出等,而技术、知识、资金等方面相对滞后。而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分析,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附加值高,且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不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扩展经济规模,从而降低了外贸依存度。同时服务产品的出口又提升了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要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扭转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制定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4.建立健全防范风险的机制。要加强对外贸易运行的监测力度,建立健全涉外经济的预测分析,扶持外向型企业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国家在经济参与到全球化和地区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政府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统筹能力,完善国内经济核算制度,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总量及其趋势,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保证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晓芳: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第9篇

资源市场约束下发展道路的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众多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新的变数,急需调整我们的发展思路。

就国际经济态势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动荡,导致美国经济低迷衰退,进口疲软,就业率下降;受美元持续贬值和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影响,主要全球性基础原材料和原油期货价格大幅度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美日等发达工业国家,采取质量标准、绿色标准、甚至包装标准等非关税措施,也包括反补贴税等手段,限制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总和外贸依存度超过70%的中国,面临资源国际环境和市场国际环境众多不利因素。

就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总体经济形势是向上的,但资源市场环境也在发生重大改变。国内粮食、肉类、奶类、蔬菜等基本食品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价格上涨,年前四个月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8%以上;国内地产、房产、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扬;房地产价格暴涨带动租金攀升,进而带动城市生活成本和劳动成本上升,使原来依靠低租金、低劳动成本支撑的劳动密集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出现向境外转移的现象;伴随工业化的加速,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加重,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生态补偿制度呼之欲出,加上进口原油、矿石、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飞涨的影响,工业企业的低劳动成本、低地价、低价资源、无环境补偿费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这种资源市场格局的态势,使得我国工业化日益面临规模扩张与资源和环境制约、技术低下与国际市场约束等矛盾,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升级、集约经营、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可持续发展。

新环境下大连城市经济的基本走向

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先导,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路径。适应资源市场环境格局的改变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需要对我们的城市发展定位作新的思考。

大连是个典型的沿海口岸城市,口岸物流贸易是这个城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大连曾先后提出“国际性城市”、“北方香港”、“东北亚商都”、“东北亚国际商贸信息金融旅游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四大基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等定位。这些提法,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连这个城市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统一意志、明确方向、引领道路的作用。然而,不同的提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我们的发展方向。这里,关键在于我们往往混淆了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往往把阶段性目标作为最终发展方向,或者用最终目标替代了阶段性目标。

重新思考大连的城市经济发展道路,必须适应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规律,引入“梯度定位法”来思考定位问题。所谓“梯度定位法”就是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依据各个阶段主要任务,分阶段分梯度地逐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即分别确定一个城市阶段性定位和终极定位。

大连作为我国高度开放的城市,已经开始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过渡,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7000美元,在国内城市中名列第10位。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来说,属于现代化先导型城市,追求生活品质已经逐渐成为这类城市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为此,大连作为口岸物流贸易特色鲜明的先导型城市,最终的城市定位,不应是工业城市,而应当是发达的“国际经济城市”。

新环境下的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在大连走向现代国际经济城市的路途中,强调工业立市,通过大规模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基地的方式,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提升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必要的、不可回避的。但是,这些阶段性的定位和发展方式必须遵循几个基本的原则:一是不能过远地背离城市的最终目标和定位,工业项目的选择必须服从于城市的商业性质,大连的工业应当更多地体现口岸物流设施、交通机械装备、石油粮食等大宗口岸贸易加工的特点;二是要突出城市环境特色的要求,通过项目筛选和搬迁改造,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工业项目;三是适应城市发展方式不断集约化的趋势,突出高新科技的创新型现代制造业。

遵循“梯度定位法”的阶段性定位原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必须对大连的产业选择重新定位。大连的工业化不能演化为重化工业化,而应当是高技术工业化;大连不应建设为一般的工业基地,而应当是高加工度、精细加工的基地;大连不能仅满足于一般的服务经济,而应该成为现代服务业典范城市。

大连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三高”(高知识密集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三低”(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的原则,突出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第10篇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以社会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这部分闲置资源依靠市场力量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运用国债的形式,才能得以有效的利用。但是经济资源的总量毕竟是有限的,伴随着经济不断扩张,资源的瓶颈约束迟早是会到来的。如果累计的财政赤字和累积的发债规模已经很大,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受惯性影响又收缩不下来,财政从金融市场筹集过量资金,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换句话说,从长期看,我们仍然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况且,从理论上说,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积极财政政策本来的定位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但从1998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时间内仍无法淡出,这个时间跨度显然已经超出“短期”的范围。

连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实施的目标主要放在刺激投资需求上,也可以这样说,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筹集来的国债资金,其政策导向是积极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由于我国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政府增发国债和由国债投资而带动的贷款所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则相对缓慢。这种性质的投资,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它一方面说明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仍未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经济增长对政府政策性投资的依赖过大,社会投资明显不足。由于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这将部分抵消财政政策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财政投资主要是面向基建投资,技改投资明显减少,且银行配套资金的贷款部分,也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因而造成流动资金的明显不足,即长期资金“挤出”短期资金。同时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面临“相对过剩”的市场环境,且它们的创新能力较低,在“低物价、高成本”的双重约束下,绝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很低。这是当前难以启动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从防范财政风险,还是提高投资效率来说,我们都不能再走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路子,而是应当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有生命力项目的融资投资。所以,持续扩大投资需求的根本途径,是以增加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信贷投资,以增加基础产业投资来带动和扩大其他方面投资,最终形成全社会“投资乘数效应”。

伴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使得连续多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使得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近40%的水平。与此相对称,消费占GDP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连续多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点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但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拉动力量。消费启动是以家庭为支柱的消费性需求,投资启动则是以扩大企业投资为支柱的生产性需求。虽然在全部投资中会有一定份额形成居民收入,但这并不会改变投资启动的基本属性,即投资启动主要是着眼于扩大生产性需求。消费需求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投资需求归根到底是由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在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回升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回升,只能是行政力量的推动。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与经济回升是不会持久的。

2002年1月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01年同期增幅回落4.4、0.1、1.2和1.5个百分点。从市场发展趋势看,国内消费增幅确实出现令人不安的下滑迹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02年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增速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8.2%,投入和供给资源的增长明显大于国内消费的增长。2002年4月末,城乡居民储蓄额高达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增速远远超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反映出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倾向降低。2002年4月,全国消费品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3%,是自2001年11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出现下降。2002年4月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同比下降2.1%,是自2001年6月份开始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降。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4%,是自2001年5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出现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8%,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购进价格下降4.5%,降价幅度继续扩大。所有这些都反映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进一步加深。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5年来,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市场驱动力明显不足,使得投资增长缺乏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动力。怎样才能使投资需求旺盛起来呢?关键在于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都是不会持久的。从中长期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的有效需求上,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消费的拉动历来在我国GDP增长中占居主导地位,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淡出

自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它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熨平经济周期的调节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多久,不能以具体时间界限来确定,只能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来确定。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以需求管理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以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为前提,以扩大政府财政赤字和增加债务为代价,不仅受到社会闲置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还受到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因而不可能一直实行下去。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必须具备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扭转,物价实现一定幅度的正增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双双走低。到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已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商品零售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生产资料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这种现象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二)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对政府财政投资依赖减弱。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以前我国民间投资一直保持较快增速,1991-1996年年平均增速在20%以上,增速明显放慢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年仅8.4%,增速比1996年的16%减缓近一半,此后的几年间也基本上在10%左右的低位徘徊。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增长比较快,而投资增长主要又是靠发行国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是,连续搞了5年,很多人都提出,这种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淡出,财政部长项怀诚也在2002年4月份的国务院新闻会上表示,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要淡出。但淡出后如没有其他投资来顶上,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会掉下来。谁来顶上呢?最关键是靠民营经济。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效益差,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仅仅依靠国有经济的效益来支撑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可能的。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转贴于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短期前景;长期趋势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从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模式的明显特征。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总结为如下特点: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中国国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第二,中国人均GDP水平与世界人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是先拉大而后迅速缩小。第三,在世界性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直到1978年以后才日益开放,加快了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第四,中国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人文指标的相对差距。第五,改革以来,中国各类生产要素增长及其配置市场化程度增强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快速增长。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前景

1、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在贸易、直接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深化,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一个国家产生的危机会改变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特别是通过货币危机传导;一个国家的经济萧条会减少其他国家的出口需求;一个国家的币值贬值会增加其他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金融交易、债权债务关系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产生愈来愈大的负面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深化不仅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减速,而且使国际市场各类非能源产品、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

从今后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危机作为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容忽视的潜在或显性因素,做出现最坏情形的打算为好。

2、国内形势面临的挑战

从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控制高通胀率,由1994年21.4%的高通胀率下降为1997年的0.8%,接近零通胀率,首次成功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但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各种长期积累矛盾的作用,从1997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已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第二,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空前提高。第三,通货紧缩越来越明显,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城镇失业人口急剧增加,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第五,国有企业改革越来越困难,亏损额愈来愈大,利润额愈来愈高少,并出现了巨额净亏损。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既不适应国内市场竞争,也不适应国际竞争,这是多年积累的深层资机制性矛盾,并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问题。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中国走向21世纪的过程,就是从世界经济大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今后中国还会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迅速赶上,并在本世纪初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专业人士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如下预测和估计。

1995年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2000-2010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0-8.7%;2010-2020年期间为7.0-7.8%。 按底线方案预测, 1994-2015年中国人均GDP平均年增长率为7.6%,预计到2015年左右,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但是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4。按上限方案预测, 1994-201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平均增长率为8.1%,中国将于2010年左右GDP总量超过美国,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4。

1996年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1994-2015年的长期趋势作了预测。他们预测到2006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到2010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10%,到2015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27%,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25.6%,到2015年上升为28.9%。

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表的《崛起的亚洲》报告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作了三种可能的估计:一是乐观方案,中国将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生产力和资本形成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6.6%;二是悲观方案,中国未进行必要的改革,行业瓶颈将制约整个经济增长,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4.4%;三是基本方案,假设中国仍保持1995年自然和政治条件不变,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6.05%,大大高于东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2.8%),略高于东南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为4.5%)。在这一持续性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人均GDP相对于美国人均GDP水平迅速缩小,由1965年的3.2%,提高到1995年的10.8%,到2025年又上升为38.2%。

1998年麦迪逊对中国的未来作出了自认为相当保守的估计。他基本假设条件如下:第一,劳动投入增长相对缓慢,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也有所下降;第二,教育水平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第三,人均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不会超过5%;第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也会有所放慢。在上述假设情况下,他预测1995-2010年期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由1978-1995年期间的7.5%下降为5.5%,人均GDP增长率大约由6.04%下降为4.5%。既使在这种假设条件下预测,按PPP法计算,到2015年中国的GDP总量将会超过美国,约占世界GDP总量的17%,比1995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由于中国总人口规模大,那时人均GDP的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5,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将在世界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无论那一种长期预测都表明,如果中国不出现社会动乱、国家分裂和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在下世纪初期的10-20年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应当是可预期的发展结果。这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仅经历了20年的改革开放,就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的相对差距。如果我们再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的话,20年后中国GDP总量将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水平,中国的贸易总量将略低于美国贸易总量,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空前发展将成为跨世纪的世界性重大事件,并将对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单位 :锦西石化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国际先驱论坛报》,1999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