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3-07-21 17:2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第1篇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央重建基金使用效率,体现中央重建基金使用的公平正义,缓解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矛盾,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财政部有关政策精神以及陇南市灾后重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突出重点、兼顾公平、专款专用、科学管理、滚动使用、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三条鼓励地方政府将本级财政自有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社会募集资金等注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滚动使用,放大基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章基金的设立

第四条根据国家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修复实施计划中市、县(区)属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收益性项目中央重建基金设立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采取无息借款等使用方式安排用于项目建设,到期收回,滚动使用。

第五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首先保证市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下达的灾后重建投资计划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

第六条省上已批准的灾后重建实施计划中,属于以下情况的项目,所安排的中央重建基金直接纳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安排支持其他农业特色产业项目:

(一)因故不能实施的项目,包括建设条件发生变化无法实施的项目、承诺的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不能落实的项目等;

(二)经核查属于虚报套取资金的项目;

(三)项目单位自愿放弃实施的项目;

(四)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审查中,合理调减出的中央重建基金。

第七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市、县(区)两级基金,分别在市县(区)两级财政设立专户。县(区)每年收回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总量中,60%作为县(区)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40%上解市财政作为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

第三章基金支持的范围和使用方式

第八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的范围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发展项目;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项目;农业特色产业中发展潜力较大、成长性较好的项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以及其他符合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

第九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的使用方式,采取向项目单位提供无息借款、向项目单位提供贷款担保、对项目贷款进行贴息补助、向项目单位注入资本金、对通过社会融资实施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包括灾后重建项目)进行奖励等多种方式。使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的项目必须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经济社会效益良好、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采用无息借款方式的项目,基金的使用期限为3-5年,到期归还。已经享受了一次无息借款方式扶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再次申请无息借款。

利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向项目单位提供贷款担保时,被担保的项目必须具备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银行有明确的贷款意向而自身不具备贷款担保条件。

利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对贷款项目进行贴息补助时,被贴息项目的贴息额度与银行贷款利息一致,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贴息资金直接补助给被贴息的项目单位。

利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向项目单位注入资本金时,注入资本金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所申请项目总投资的30%。

利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对社会融资实施的项目进行奖励,被奖励的项目必须是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奖励的额度为项目总投资的5%,项目奖励资金在项目建成后直接奖励给项目单位。

第四章基金年度计划安排

第十条市、县(区)财政部门于每年3月份根据上一年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收回情况,提出本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年度资金规模。

第十一条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统筹安排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安排计划与县(区)及行业回收上缴的基金数量挂钩。

第五章基金项目申报审批

第十二条以无息借款、贴息补助方式申请使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的项目,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项目不能同时申请使用市和县(区)两级基金。

第十三条申报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的项目,县(区)行业主管部门于每年3月份根据市级发展改革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产业扶持方向和支持重点,进行项目的征集、筛选,报县(区)发展改革部门进行汇总,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提出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建议计划,上报市级发展改革部门,同时抄送市级财政、行业主管部门。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市属项目的申报,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征集、筛选,提出建议计划,报市级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进行汇总。

第十四条上报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建议计划时,应逐项目提交下列附件资料:

(一)项目单位营业执照或项目业主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二)项目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包括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技术、职工人数等;

(三)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申请报告中要明确选择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使用方式中的一种;

(四)项目技术情况的证明材料(科技主管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技术报告、检测报告、专利证明、用户使用报告等);

(五)与项目有关的其它支持性文件(土地、环保等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

第十五条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建议计划进行研究后,市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行业主管部门对筛选确定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初步安排意见,报请市政府同意后,由市级发展改革、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联合下达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第十六条县(区)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由县(区)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十七条列入灾后重建实施计划的项目审批、投资计划下达按照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基金的拨付和收缴

第十八条市、县(区)财政部门设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专户,负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的拨付和收缴。

第十九条基金拨付实行申请审核制度。按照项目隶属关系由项目单位向行业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及基金申请,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定后,向项目单位或业主拨付基金。

第二十条采用无息借款和贷款贴息方式使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的县(区)属项目,由市级财政部门按照下达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一次性拨付给县(区)财政部门,县(区)财政部门按照建设进度向项目单位分期拨付;市属项目由市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项目单位。建设进度达到30%时,拨付基金的50%;建设进度达到50%时,拨付基金的80%;项目竣工验收后,基金全部拨付到位。

对于利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向项目单位提供贷款担保的,由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指定的担保机构向银行出具担保书,与被担保的项目单位或业主签订担保合同,合同条款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违约处理办法等内容。

利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向项目单位注入资本金的,由财政部门根据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年度投资计划,一次性拨付被注入的项目单位,并与项目单位签订资本金注入合同,合同中要约定资本金注入的数量、比例和利润分成办法等相关条款。

利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对社会融资实施的项目进行奖励的,由项目单位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奖励条件的按程序办理。

第二十一条对于采用无息借款方式的项目,市、县(区)财政部门在拨付基金前,按照项目隶属关系与基金使用单位或业主签订借款合同,明确收回期限和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处罚办法等。收回期限为项目竣工验收后的3-5年,收回方式采用一次性或分期进行,具体根据建设项目特点确定。

第二十二条采用无息借款方式使用基金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要按照借款合同及时归还基金,不及时归还的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处罚,并取消以后各类政府投资项目申报资格。

县(区)财政拖欠应上缴市级财政的款额在县(区)当年财政结算中扣还。

第七章基金的使用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必须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基金使用要做到专款专用。

第二十四条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要自觉接受发展改革、财政、审计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分别在年度中期和年度结束15日内,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向发展改革、财政、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五条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的项目竣工后,县(区)属的项目单位或业主应及时向县(区)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县(区)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初验后,上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市属项目单位或项目业主直接向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县(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竣工后,由县(区)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分别报市级相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单位自筹资金及承诺的其它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或存在其他违约行为的将停止拨付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

第2篇

一、因地因时,突出特色,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主导产业

特色型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一个“特”字,因为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任何规定性模式。培育、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应根据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目前,贫困山区县在抓特色产业建设时存在“跟风”效仿,盲目培植主导产业,结果一个县有七、八个主导产业,个别乡镇也有三、四个主导产业,造成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为此,在特色产业培育中,要突出当地的特色,把握好规模、市场、效益、品牌四个标准,因时因地、实事求是地大胆扬弃,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特色产业,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如永顺县就要充分利用“长官、王村柑橘出口基地”,“湘西州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县”,“全国第一个莓茶原产地保护县”的优势,加大对农产品尤其是松柏生态香米、溪洲莓茶精深加工的研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柑橘、猕猴桃、优质米产业发展。经过筛选确定的特色产业项目,要制定好具体发展规划,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二、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要根据区域、特色合理准确地定位,按照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做到“精、准、新”,集中抓好2-3个产业或产品,齐心协力地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建设具有优势的特色基地,及时认真地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低层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能处处点火,处处冒烟、做到规划一个、实施一个、完善一个、贮备一个,保证产业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要搞好引进试验,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与特色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愿意,适度发展,不搞命令式、一刀切,更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全盘上马,一哄而起。

三、扶持企业,建好基地,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要依托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一是企业产品定位要“准一点”。产品要农民能生产,适宜本地条件,企业能加工,有市场,由抓生产转向抓加工、保鲜、销售,帮助企业创建品牌,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设备,并从政策、信息多方面给予扶持,尽快显现“龙头”优势。二是基地建设技术含量“高一点”。现代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和改良品种,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推进农业标准化,像生产工业品那样按标准组织生产,向降耗增效、绿色环保发展。三是产业化模式要“新一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如目前的公司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都有较好的产业带动效果,应该大力扶持培育,使农村专业协会和中介流通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四、加大投入,精心培育,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线长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贫困山区县特色产业做不大,一个重要的症结在于基础薄弱,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一是要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加大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完善农业保险,防范农业风险。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促使农业保险融入社会化保险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探索产业发展基金的储备及应用机制,努力提高农业抵御市场、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三是稳定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新型农民培训范围,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打造品牌,提升档次,着力提高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3篇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发展城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四、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关键环节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突出抓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降低群众看病成本。四是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逐步让农民老有所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5-16-3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藏族为自治民族,包括彝、汉、蒙古、纳西等21 个民族的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2 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1994 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1 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7 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地区。全县幅员面积13 252 km2,具有非常明显的森林、水能、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优越的气候资源、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木里“动植物乐园”之称,天然出产牦牛、藏香猪、藏香鸡、松茸、虫草、贝母、核桃、蔬菜和中药材等大量高品优质农特产品。

“十二五”以来,木里县坚持“农业稳县”战略强基固本。2016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63 万hm2,粮食总产量达5.18 万t,肉类总产量达1.11 万t,农牧渔业总产值达10.4 亿元,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1.64%。木里县突出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建成近4.00 万hm2核桃花椒基地、333.33 余hm2中药材基地、166.67 hm2皱皮柑基地、5 个年出栏2 000 头以上的藏香猪养殖片区、26.67余hm2羊肚菌(食用菌)和28万棒黑木耳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并培育了伊绿藏香等4家农业龙头公司,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9个、家庭农场36户,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6年州级示范社。造就了一批爆款产品,如200元/kg的藏香猪肉,20元/个的皱皮柑,200元/瓶(500 mL)的青刺果油,200 元/kg 的羊肚菌,400 元/kg 的松茸,200 元/kg 的土蜂蜜。这些都展示出了木里县农特产品的巨大发展潜力,也给予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极大的鼓舞和信心,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木里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3 769元增加至2016年的8 152元,年均增长16.65%。

虽然木里县普遍具备特色优质水果、错季蔬菜、中藏药材、食用菌和特种养殖等产业的最适生态区,有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先决条件,农牧渔业能充分形成循环产业链等优势。但是,木里县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缺乏产业支撑,劳动者素质较低,生产方式落后,优势资源利用率低,精品农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农民增收来源比较单一。2017 年,木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低4 240 元,比全省低3 051 元,比全州低2 316元。截至2016 年底,全县仍有79 个贫困村、4 204 户贫困户、19 270 名贫困人口,贫困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69.9%,贫困发生率为16.5%,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木里县广大百姓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狭窄,收入增长缓慢,成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最大短板。

1 存在的短板

1.1 自然条件恶劣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地质、地貌复杂,是青藏高原地质结构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地段之一。全县平均海拔3 100 m,境内最高海拔5 958 m,最低海拔1 470 m,相对高差4 488 m,大部分乡(镇)海拔在3 000 m以上,而且人口大多居住在3 000 m左右的二半山和高山地区。主要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青稞、燕麦等农作物为主,667 m2产量在100~200 kg,667 m2产值在400~1 000 元。木里县有农业人口12.25 万人,实有耕地面积15 305 hm2,人均耕地面积0.125 hm2,人均土地产值不到1 000 元。所种粮食基本都是自产自消,基本没有转换为经济收入。

1.2 基础建设滞后

木里藏区“一步跨千年”,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加之投入严重不足,交通、教育、卫生、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制约木里藏区跨越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例如,全县有效灌溉面积0.55 万hm2,仅占耕地的45.7%;旱涝保收面积0.30万hm2,中低产地占90%(其中瘠薄型占60%),耕地地力等级基本在6 级以下。农业靠天吃饭是普遍现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

1.3 产业效益低下

虽然木里县有核桃花椒、蔬菜、特色水果、畜牧业、中草药及林下产品等优势资源,但是,规模上万亩的产业只有核桃花椒,规模上千亩的产业只有中药材、皱皮柑,其余农特产业都是零星、分散发展。除核桃和皱皮柑取得一定成效外,其余都未能很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即便是核桃和皱皮柑,也是效益低下。已建成的近4.00万hm2核桃产业化发展基地,总产量达4 426 t,产值达4 768 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创收不到380 元;已建成的166.67 hm2皱皮柑基地,产量约500 t,产值400 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创收只有31元。

1.4 劳动力素质差

木里县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青壮年文盲率约为25%,集中表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劳动技能差以及经营能力弱。加之农村青少年通过就读“9+3”后基本脱农,使得全县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明白人”很少,导致贫困群众难以适应现阶段规模化、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增收困难。例如,牦牛坪乡下坪子村现有1 264 人,受过高等教育14 人,高中教育17人,初中教育150 人,分别占全村总人口的1.1%、1.3%、11.9%;唐央乡里多村现有人口447 人中,中专以上文化的只有27 人,20~50 岁青壮年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率分别达85%、80%。

1.5 缺乏龙头带动

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目前只有农业公司4 家,农民专合组织89 个、家庭农场36 户,缺乏龙头园区、企业、专业合作社、品牌产品等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在维护种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功效发挥不够充分,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深度、广度不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

1.6 市场意识淡薄

总体来看,木里县群众因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效仿、等客上门、忽视调查、不重视品质、不注重包装、无注册商标、不进行广告宣传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农产品价格在市场开拓、提高产销量、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1.7 “等靠”思想严重

一是木里县闭塞落后,接触外界信息和影响相对较少,民风相对淳朴,老百姓期望值较低,脱贫致富的愿景不强,缺乏主动发展意识。二是各级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要”的现象突出。三是木里县属藏区,中央和省州都比较关心和重视,给予了大量的特殊支持政策,部分贫困群众不思感恩奋进,却滋生了“等靠”的思想。

2 发展建议

2.1 突出生态为本

牢固树立“生态是木里第一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走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夯实木里县特色农产品的生态本底。

2.2 突出规划引领

以争取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享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为目标,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立足县情,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好木里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串点成线、联线成片、集聚成块,并做好与园区规划、城镇化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的衔接,着力实现“多规合一”。

2.3 突出多产联动

立足丰富的动植物、自然风景、人文风情等特色资源,积极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和创意农业,以及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农旅”“农文”互动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2.4 突出结构优化

 

按照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化标准,充分利用特色农林牧渔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种养、立体农业以及林-草、林-药、林-粮等相结合的轮换套种模式,建设优质精品基地,生产优质精品产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2.5 突出基础配套

充分利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历史机遇期,把藏区新村作为综合载体,按照“五新同步”要求,统筹整合藏区新居、易地移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等项目资金,加强田网、路网、渠网、电网、信息网、物流网和冷链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示范基地等建设,全面夯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2.6 突出标准生产

以四川省农科院、攀枝花学院帮扶为依托,充分发挥“院县合作”机制,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突出抓好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农业标准生产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示范片、示范带、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力度,确保每种产业至少要有1 个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0 个示范户。

2.7 突出规模发展

全面加快和深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同确工作,积极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实施“三资”入股分红、“一地二主”等机制模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成片成带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培育壮大核桃、中药材、特色水果、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及高原水产品等农牧民增收主导产业,力争到2020年发展4.67 万hm2 核桃花椒、0.33 万hm2 中药材(食用菌)、0.33 万hm2皱皮柑、0.67 万hm2油牡丹,20 万头(牦)牛、50 万只山羊、10 万头藏香猪、100 万羽藏香鸡和10 个水产养殖基地。

2.8 突出产业经营

以种源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为重点,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社+基地+零售商+农户”等经营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延伸产业链,到2020 年力争引进、扶持县级重点龙头企业5 家、农民合作组织达50 个、家庭农场100 个、电商200 户,着力搞好加工、研发、冷藏、物流、仓储和销售等环节,不断拉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加工率和商品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9 突出品牌建设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深入推进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全面实施,鼓励企业、协会、个体户积极申报创建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力争到2020 年木里县“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达10 个,国家地标产品达5 个,无公害产品50 个,绿色产品50 个,有机产品50 个。由政府主导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农博会、展销会、招商会和产品推介会,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包装,积极向外推介和促销,打响木里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树立和提高品牌信誉和形象。

2.10 突出人才支撑

一是以四川省农科院帮扶为依托,加大与中国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凉山州林科所等科研单位和藏香伊绿等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优良品种选育、科技人才培训、特色品牌打造和产品加工营销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切实解决群众缺技术的问题。二是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政策,大力鼓励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人才返乡创业,推动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逆向流动和优势资源的就地转换。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人才引进一批、四川省农科院等单位支援一批、定向招生培养一批、县内培训提升一批,力争到2020 年每村培养5~10名特色产业发展专业人才。

2.11 突出资金保障

改变过去产业发展资金离心、分散、撒胡椒面等投向模式,充分发挥资金规模化、集聚化效益,统筹用好产业发展基金、每村10 万~30 万元产业周转金,每户贫困户3万元以下贴息贷款等基础上,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或风险金,向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等发放贷款贴息,解决群众缺资金的问题。

第5篇

2014年,镇在市农牧业局的大力推动下,在市委、市府的重视下,按照我市“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因地制宜推进我镇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抓好核桃苗木、天麻、半夏、生猪等优势产业,肉牛,蚕桑,园区中药材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我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确立了核桃、生猪、肉牛、中药材、蚕桑、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要求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大力招商引资,建立特色基地,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镇、特色村。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重点的核桃产业,以金山观村为重点的蔬菜产业、以生猪、肉牛为重点的大柏垭村、以粮油为重点的多宝村、化琳村;以中药材为重点的回龙村、以肉牛、天麻为重点的明清村、以蚕桑为重点的金鼎。“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凸现特色。

二是培育壮大规模企业、种植大户,以规模生产、种植、养殖、政策扶持为依托带动“一村一品”发展。目前,我镇的核桃苗木种植规模达到600余亩,辐射带动150户农户从事相关产业发展。规模养猪大户4户,肥猪年出栏2000余头。肉牛养殖大户2个。

三是搞好人才培训,培养“一村一品”带头人我镇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多种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一村一品”带头人。组织村干部、企业家、种养能人参加乡镇组织的培训班进行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三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已培训1000人次,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就业能力。

二、发展“一村一品”的下步打算

我们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途径,进一步发挥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努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格局向前发展。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合理规划布局,抓好优势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紧紧围绕“壮大核桃、天麻种植,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建立特色基地,培育典型农户,进一步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镇、特色村。

第二、将通过与种植基地衔接的方式,对基地产品:如天麻等进行初加工,鼓励基地申请注册商标,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根据我镇的产业特色,壮大专业协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大户,能人带动,以专项为主,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组织,集中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培育典型模式户,发挥典型辐射作用,促进“一村一品”典型村形成。根据各村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典型模式户的选树与培育力度。通过对典型模式户的宣传和推广,发挥其在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鼓励农民向农村规模经营转变,引导和调动农民进行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村的形成。

第6篇

近日,临夏回族自治州“三个经济带”发展规划通过了由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规划,临夏州将着力打造沿黄、沿大夏河、沿洮河―广通河三大经济带,立足优势、把握政策、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实现区域率先突破。

这是多年来发展滞后的临夏州所面临的重大机遇。面对机遇,经济怎么成“带”?突围怎么“突”?经济带如何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研究这些问题的解法,显然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立足优势,融圈、成带、塑牌

临夏州三大经济带的划分,是充分考虑了各县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以临夏州境内的三大河流域为发展轴,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 走廊。

对临夏州来说,产业基础薄弱,当前经济带发展水平较低,也缺少独特的竞争优势。如何科学发展,扩大总量,拓宽门类,提升实力,需要选择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融圈、成带、塑牌”的发展思路。即融合兰州经济圈,构建流域发展带,塑造商贸、生态、文化、民族产业品牌。

融圈,指加快融入兰州都市圈,借力兰州新区。依托兰州都市圈重点打造兰州后花园,以商贸物流、手工艺品、休闲旅游为主,功能、空间、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主动与都市圈对接。充分利用兰州都市经济圈和兰州新区的辐射力,实现在流域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新突破,最终提升临夏州特色产业经济带的综合竞争力。

打造特色产业经济带,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黄河经济带:依托城镇建设,打造旅游品牌,突出发展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能源产业、制造业。大夏河经济带:突出文化特色,塑造伊斯兰经典,发展民族宗教用品、手工艺品,清真食品。洮河―广通河经济带:立足生态优势,谋局苗木花卉、草食畜牧、皮革制造、生态旅游。

补齐短板,提升、固本、强基

临夏州三大经济带,以河流流域而分,经济带之间又有着不同的产业重点和特征。其中沿黄经济带,突出绿色、观光、水电、制造等产业发展。沿大夏河经济带突出民俗文化、商贸物流、民族用品等产业发展。沿洮河―广通河经济带突出生态、休闲、种养、加工的特点。

从经济带的特征上看,三大经济带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水平低、层次低、集约度低,迫切地需要能级提升、产业升级。这也是临夏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必由 之路。

按照规划思路,提升,就是要借机优化城镇空间,集约发展,延伸内涵,引擎地块启动产业空间集聚。加快产业链构建和产业载体整合,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借势提升城镇能级,让服务业空间趋于集中,商贸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商贸流通中心建设。

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作为甘肃乃至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临夏州意识到,必须把生态问题放到安全的高度去认真审视。

这就要“固本”,不但要加强流域整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而且,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保护性开发旅游、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突出地方特色。

抓住重点,项目、特色、产业

经济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产业上。

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探讨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具有本地区特色、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不仅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经济增长极形成的重要的推动力。特色产业是一个地区“宜居”、“群居”,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沉积”、“生长”、“成长”起来的一个或几个具有本地区有别其他地区所特有的,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同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政府的引导、市场的内生、环境的吸引,是催生一个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共同“推手”。地处江苏沿海的东台市,具有独特的沿海滩途开发资源优势、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工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会不断牵动和拉伸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经济全面发展,大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一、经济发展思路,催生特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东台市按照“ 构造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拉长产业链”的特色产业发展理念,突出有效投入调结构、科技创新促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和后劲的发展思路,着力培植产业经济,特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高端机械装备等四个特色产业实现应税销售168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58.7%。

1、新材料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东台市的新材料产业涵盖了特种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非金属无机材料、特种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2012年东台市新材料产业应税销售10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

2、新能源及装备产业正在崛起。通过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新能源产业已逐渐成为东台市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和战略产业。上海电气、生辉光电、思恩电子、捷士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中节能、国华风电、华电等高端装备应用企业加入,初步形成风机、塔筒、风机叶片、光电晶体等十几个产品的规模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应税销售20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

3、绿色食品产业呈现高速发展。2012年东台市被国家农业部表彰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沿海滩途开发试验区。绿色食品产业抢抓机遇,发展迅猛。2012年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实现应税销售28.6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同比增长37.3%,居四个特色产业增幅之首。

4、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以马佐里纺机为龙头,按照“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目标定位,在东台市城东新区规划10.2平方公里建设纺织机械产业园,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纺织机械产业基地。总投资12亿元的东达马佐里纺织机械园、总投资10.8亿元的恒舜智能织机项目已竣工投产。江佳智能成套木工机械、宏景智能包装机械等企业在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东台市在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新特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但从总体上看,新特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企业单体规模不大,缺少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2012年,四个特色产业的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应税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家,5-10亿元的企业也只有3家。

2、特色产业集聚度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东台市特色产业正处在“生长”与“成长”期,在 “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品牌”五大产业链环节中,最终产品作为装备或成套设备直接销售的只有22家,只占特色产业工业企业总数的10%左右。特色产业的企业关联度不高,短期内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3、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仍受到要素的制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意识尚未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园区和企业建立了一些高端产品和科研中心,但高层次的研发人才不足。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等,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三、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东台市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看,产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先进产业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端人才为支撑,加快产业集聚,提升发展层次。

1、拓宽产业发展思路,通过结构调整彰显产业特色。要按照“有规划、有园区、有龙头、有品牌”,“力量聚合、政策聚焦、要素聚集”的特色产业发展理念,“调结构、转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政府做环境、园区做平台、企业做产品” 的发展思路,继续大力培植和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和高端机械制造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龙头。着力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升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2、强化产业引导扶持,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继续大力宣传和落实《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激励政策,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先进制造业引领产业升级。量质并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等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根据产业现状,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机械装备四个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完善规划,加强引导,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特色。

3、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好发展规划的动态优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省级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城东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东达纺机产业园,沿海区绿色食品产业园、风光电产业园,东台市机械电子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着力提高同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的集中度,逐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第8篇

一、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青海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青海农业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青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途径、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满足多样化、优质化和有特色的农产品需求市场,实现农业产业地域特色,积极促进青海农业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优化。

(二)发展特色农业是青海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目前,青海农民依托传统农业来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的农业人均收入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倒数,还有部分农业区徘徊在解决温饱问题上。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也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地域特色产业,把独特的地域、资源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使农产品成为地域优势,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发展特色农业是青海保护生态的有效选择。对于青海这样一个生态大省来说,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色产业正是基于保护生态的基点来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对地域、资源优势的挖掘利用,发展特色产业既能够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又能够开展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经济效益型农产品,能够积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青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独特的地域特点。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4/5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东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西部和南部主要是牧业区。地形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和东部黄土高原,平均海拔3,000m以上,其中54%以上的地区海拔在4,000m以上。青海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垂直变化明显。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祁连山南麓是甘、青两省主要水源地和西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二)优势的农业产业。近几年来,青海在发展特色产业和结构调整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种植结构更趋合理,种植品种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明显。依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全省已形成了河湟温暖灌区冬小麦商品化生产基地;在川水地区通过推广优质蚕豆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马铃薯及其双膜化生产技术、推广杂交油菜青杂系列油菜,巩固优质蚕豆出口基地,扩大菜用型高效马铃薯生产规模,提高油菜的品质和质量;在东部浅山围绕避灾农业,继续压缩抗旱性差的小麦种植面积,推广高淀粉型马铃薯,建设浅山高淀粉型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基地;在海西地区加快发展大西洋等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在脑山地区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杂交油菜生产规模,建设脑山地区特早熟杂交油菜生产基地。

(三)发展特色农业现状分析

1、绿色、无污染的特色种植业稳定发展。青海以日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等气候为特点,特别适合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菜籽、中藏药及花卉等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农业种植业保持稳定增长,如表1所示。2007年全年农作物总种植面积490.73千公顷(736.1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61.39千公顷(392.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63.92千公顷(245.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0.12千公顷(45.2万亩)。在粮食作物中,特色作物马铃薯种植面积81.88千公顷(122.8万亩),豆类种植面积44.81千公顷(67.2万亩)。(表1)

2、农业特色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青海草地辽阔,农业区饲料作物和鲜秸秆丰富,为发展特色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7年全年草食畜共产仔畜786.66万头(只),育活仔畜701.77万头(只),成活率89.21%,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24.33万吨(其中羊肉8.68万吨、牛肉7.32万吨),牛奶总产量达24.98万吨。先后成立了多家肉产品加工企业和奶产品加工企业,青海高原绿色公司已成为青海省农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1万吨以上牛羊肉及其副产品加工生产能力;青海天露乳业公司达到鲜奶加工年5万吨的能力,2007年全省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个,带动农牧户50万户,龙头企业落实订单面积57万亩。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9亿元,农牧民从中获益3.91亿元,比上年增加4,200万元。

3、特色农畜产品发展迅速。近年来,青海各地根据当地不同的地理气候类型,打破单一的种粮布局,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形成种植马铃薯、油菜、蔬菜、蚕豆四大特色农作物为主,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使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互助土族自治县立足于脑山耕地面积大的实际,面向市场,大力发展优质油菜种植和特色马铃薯种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黄河沿岸建成两万亩的核桃生产基地,使之成为继“循化红”线辣椒产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农业产业;乐都县蔬菜种植面积已占到全省40%左右,蔬菜生产专业村发展到90个,有60多个蔬菜品种销往全国13个城市,大蒜出口到韩国,韭菜远销俄罗斯;湟中、湟源、平安、互助等县,已成为全省主要的蚕豆出口生产基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枸杞、沙棘、反季节蔬菜,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犊牛、羔羊以及整个牧区的牦牛、藏系羊等,也形成区域内各具优势的特色产业。

三、发展青海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特色种植中要以突出特色、建设基地、扩大规模、增加效益为发展思路,实现“品种调优、产业调新、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逐步减少不具备资源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为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拓展空间。按照这一思路,要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种,根据省内实际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特色品种的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要重点解决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问题。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的重手段,要选择一批产业发展基础好的县市,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农产品标准备化生产示范园,加强水利设施、良种供应、技术支持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为标准化推广入户,做积极探索和准备。

(二)积极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把青海特色初级产品开发为特色加工产品,从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保持各种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现代加工业。要企业与科研究院所、高校合作,依托其优势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精加工水平。积极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如威思顿公司精淀粉、马铃薯蛋白生产、青海高原绿色公司牛羊肉及其副产品加工和天露公司鲜奶加工等,利用企业的优势来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

(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对策分析

第一,加强特色农产品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品种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发展特色农产品要加强良种开发和培育步伐,通过多种途径来引进新品种和推广优良品种。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建设和健全农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第二,发挥地域优势,发展优势农产品。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品,通过科学实种来选择能发展地域优势和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品种,并打造成为地区优势。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健全特色农产品的原产地保护机制,特色农产品是地基原产地独特的资源和地理条件下培育和生长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一旦打出品牌,难免存在以次充好、假冒的现象,会给发展起来的特色产品带来种种不利。因此,要实行特色产品区域界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的办法来保证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

第三,积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加工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和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扶持做大奶业、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中藏药材等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也要加强培育和扶持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大力发展订单农牧业,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

第9篇

一、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三)商品蔬菜发展迅速利用紧邻市主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商品蔬菜生产,规划建设了朱家、岗孜、横岭、一批商品蔬菜基地,全镇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产量3560吨,比上年增长15%。

(四)水产养殖方面规划建设路塘、朱家休闲垂钓园区。新增一批养鱼专业户,并组建了养鱼协会,水产总面积达180亩;扶持路塘陈龙洪搞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养猪的立体养殖业,目前,该专业户养鸭8000羽,在其带动下,周边农户养鸭规模进一步扩大。

(五)区域特色产业方面规划了大塘、横岭、塘屋苗木基地。今年引进益阳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塘屋花卉苗木基地300亩。北部村庄的生姜、毛薯产量连年递增,达到950吨;红瓜子产量达到136吨。

(六)农产品加工方面重点抓了镇果脯厂的建设,有效解决了我镇果农产品销路问题。果脯厂年产蜜饯、果脯60吨,年产值达160万元。

二、新增产业亮点

1、建成朱家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今年3月份,引进华南农大朱教授开发朱家村商品蔬菜基地200亩,并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方式,辐射农户280户,蔬菜生产达300吨。

2、建设塘屋花卉苗木基地今年4月份,引进益阳花卉苗木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塘屋苗木基地。总投资200万元,目前完成首期投资80万元,开发面积120多亩。

4、完成、果业连片开发引进老板,投资320万,在村开发甜柚种植面积600亩,村开发脐橙面积200亩。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产业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新产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督促,确保发展农村新产业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二)抓发展规划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战略,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具体思路,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确定好了本镇的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制订了本镇2006年—2012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具体规划是:北部村以发展粮食生产基地和山区特色的生姜、毛薯基地;中部村以发展红瓜子、果业、和生猪养殖基地;南部村以发展壮大蔬菜、水产、花卉苗木基地。

(三)抓内部机制建设

制订了有较健全的理事会、协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建立了岗位职责、组织活动、民主监理和监督、生产管理、财务、利润分配、风险保障、会员档案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服务职能、为会员提供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品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稳定服务。

(四)抓农民培训

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合作思想和合作理论,让农民了解、认识并投身于农村新经济组织建设活动中,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最大利益。同时,利用市农民学院和分院的农业实用技术教学资源优势,开办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等专业培训,举办农村市场营销培训班,培育大批市场经纪人,目前,有蔬菜、生猪、花卉等营销人才36人,使之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骨干。

(五)抓政策扶持

鼓励农民围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的作用,积极创办各类合作组织,对缺乏资金的农村能人,一是从政策上优惠照顾;二是加大小额信贷扶持力度。对产业协会自身建设,镇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如生猪协会、朱家村蔬菜产业协会等分别给予了1000元的活动经费,有力促进了农村新产业的发展。

(六)抓业绩考核

第10篇

[关键词]“三化同步” 河北 县域经济 转型升级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延伸、细化、发展,县域是实施统筹城乡“三化同步”大战略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三化同步”战略背景下,需要以更高的站位审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河北下辖140个县级行政区,位居全国第二位,是典型的辖县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5170.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4.4%。近年来,伴随发展阶段的深入,全省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一是产业聚集度低,特色不突出。我省县均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大大低于江苏的363亿元、浙江的209亿元;县域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比山东少10000亿元,百亿元规模的集群数量少三分之二;进入全国百强的县由7家减少到3家。二是经营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一产特色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大,县域服务业比重不足31%,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5-12个百分点,而且多为传统业态,近20%的县没有外资注入,涉农商标不足浙江、山东的一半。三是均衡协调发展能力差。全省仍有52个贫困县,22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亿元。环首都14县(市、区)只有三河、涿州、霸州3县(市)地方一般预算财收过10亿元,而北京规模相当的通州、大兴、房山都超了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四是制约因素多。客观地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水、土地等资源制约,融资难、资金外流等资金制约,市场制约等等。从主观发展看,主要是来自于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导致的思想制约,体制机制制约。

二、促进河北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举措

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发展实际,当前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应重点实施如下政策举措:

1.壮大县域工业规模实力,强化对县域经济的主导作用

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向聚集区投放、企业向聚集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聚集区汇聚。促进聚集区建设与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培育产业关联度大、企业依存度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识,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名片和品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要以增强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县域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基础薄弱的县(市)要以壮大规模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培育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努力实现由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跨越。

2.强化县(市)城区和重点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把城镇化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依托,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支撑的新型县域城镇体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机制,开展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试点。城镇建设要与市场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提高城镇对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建设。以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壮大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主产区建立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提升服务业规模档次,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强化要素供给和引导资金投入,壮大生产业,拓展生活业。围绕农业和县域工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发展以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科技、信息等为主体的农村生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生活业,加强村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县城商圈和商贸重镇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生活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村、示范区,逐步改变县域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低的状况。

5.壮大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县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走特色之路,着力构建“一城一品”、“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格局,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资源型县(市)要制定替代产业和经济转型规划,加大接替产业的培育发展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延长老工业的生命周期。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要立足当地实际,集中有限资源,明确发展重点,规划新兴产业园区,实施重点突破。非资源型县(市)要加快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实现规模扩张,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引导县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接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工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集中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增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围绕主导产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城郊型县(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配套工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都市农业建设步伐。努力在装备配件、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配套工业和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老保健、康复休疗、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基地上实现新突破。要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率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要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拓展绿色空间,为吸引城市要素集聚提供优良环境。

6.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两大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特别是环首都9个贫困县为重点,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重点发展以设施蔬菜、设施养殖和高效林果为主的家庭增收项目。推进移民扶贫,对山区、坝上地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就地难以脱贫的特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现易地脱贫。加大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力度,改善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推动对口扶贫,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村及革命老区,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扶贫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7.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性财政体制,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困难县、民族自治县乡的支持力度。发展“飞地工业”,支持两地政府间就产业转移项目协商建立指标统计、财税分成等共享机制。二是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考核机制。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扩大县级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县域贷款。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县级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及林权抵押、合作社担保及其成员互保、农业龙头企业担保等担保贷款。探索水域滩涂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设施农业以及宅基地等抵质押贷款,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8.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切实改进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完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阳光审批”,完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选择一批县(市)开展项目代办制试点,为投资者全程免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管。积极探索对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农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相近部门进行整合,提高执行力,形成精简高效的大部门体制。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依托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吸引技术水平高、发展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县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特色产业模式 生态型经济 节约型经济

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原则指导下,现有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和相关实践经验所决定的运行机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应按照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确立生态产业化发展理念,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林果业、生态旅游业、绿色食品产业等,从而构建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一、加快新型工业转型,构建生态产业模式

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在循环经济工业化发展新模式上寻求以下途径:

1.生态型特色支柱工业模式

在重点支持卷烟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产业;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产品创汇能力;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使烟草、电力、药化、建材和富硒绿色食品工业之间的比重调整为38:14:12:11:25,从而保持五大支柱工业的协调发展。鹤峰县是全州惟一的国家“十一五”在湖北省实施的6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县。该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电站将建在走马镇大典河,装机容量20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10万千瓦时,电站概算总投资1088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解决临近10个村、285个农户、9701人的电能供应,改善项目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探索生态能源(水电)工业的新模式。

2. 优势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型工业模式

科学规划与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培植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恩施州的能源、生物、旅游、药材、矿产等资源丰富。拥有以恩施市为中心的世界上惟一独立的硒矿床,已开发出凤头姜、华龙村富硒茶叶、富硒魔芋、玉米爽、矿泉水等10余个系列品牌的富硒绿色食品。建始是全国铁矿储量大县,湖北朝阳矿业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官店镇建成了一座年处理10万吨的赤铁矿(提铁降磷)试验厂,已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铁精矿砂,产业发展有了良好的起步;武钢集团计划在建始官店建设100万吨级的采选试验基地。构建生态型节约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要素资源投入上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结合境内资源优势,围绕煤炭、铁矿、石膏矿、磷矿、硅矿、硒矿等六大矿产资源开发和水电、风电开发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切实做好资源勘探、科学编制规划、实施要素资源投入优化组合与有序开发等项工作,积极探索各种资源循环利用,建立规范的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如按照循环经济原则引进先进生产工艺,综合开发利用优质资源,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恩施市巨鹿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引进外资3000万元建成150万吨“茶多酚”生产工艺,开发对茶叶粗老、下脚原料的综合利用,既可提高优质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又可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如此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全省洁净能源、矿产、地道中药材、硒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3.生态工业园区模式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要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科学确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考虑“一个县市一个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编制好发展规划。2003年以来,恩施州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市场导向、突出特色”的思路,已建成省级开发区5个,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5亿元以上,入园企业达到17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2006年园区工业实现总产值202852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95041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1137万元、实现利税总额43105万元、实现出货值6276万元、实现税收收入17621万元。另有3个县级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7万亩以上,正在按产业集聚和生态园区要求规范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谋划绿色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高效率、低投入和低负面影响的现代施肥和灌溉体系;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和保护土壤肥力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以及设施种植和养殖体系等都体现了技术对紧缺资源的替代,体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低投入和对资源环境最少负面影响的内核。现代农业是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1.巩固和完善“基地+农户+公司+科技+信息”发展模式,加快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

用生态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蔬菜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大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把恩施州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增加优质高效的符合环境标准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特色产品等的有效供给量,增加“三农”收益,推进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继续推广“电脑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实施好良种工程,搞好农业综合技术服务。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突破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

2.深入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加速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

恩施州在生态能源农业模式上, 探索出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之路。即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与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生态致富家园相结合,形成“畜―沼―果(菜、药、茶、烟、粮)”良性循环的山区农村生态能源农业模式。沼气能源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州已建成优质良种茶园40万亩,优质黄连等地道的中药材100万亩,优质烟叶60万亩,白柚等优质果林100万亩,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烟叶、林果和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而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农村饮水、沼气池、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以生态旅游为主导,打造服务产业模式

按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经济要求,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这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

1.加速生态旅游产业开发

一是加快“恩施健康旅游基地”建设。要以建成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抓好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以清江生态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土苗风情旅游、溶洞奇观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精品旅游线路,培植壮大旅游产业。如恩施市力争通过5年~10年的努力,把恩施大峡谷建设成为特色独具的环境美、创意新、品位高、效益好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及知明度高、竞争力强的达到5A级标准的中国健康旅游基地风景名胜区。二是政府应根据规划景区开发建设目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确立大旅游联动理念。以三峡旅游为依托,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起点、大手笔,大力发展旅游区休闲度假产品和配套接待服务,使恩施大峡谷成为恩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之一。确立保护自然原生态原则,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保护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区。实施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三省一市(湖北、湖南、贵州、重庆)旅游资源,确立清江流域、大三峡、大武陵旅游经济圈,乃至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的区域联动发展观念,开拓旅游大市场。三是制定旅游资源配置开发政策与实施多项措施。引导景区农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逐步从第一产业退出而发展第三产业。对景区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全部退耕,在还林中可选择既符合退耕还林政策又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又可满足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方向的茶叶、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实现退耕还林、旅游观光、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提高的四者统筹兼顾。实施旅游营销政策,景区开发企业、旅行社、宾馆酒店、文化娱乐、旅游产品市场、旅游车队等系列景区关联单位应通力协作,搞好大合唱,通过培养引进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旅游管理者、营销者、服务者队伍,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2.加快绿色物流产业发展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施物流绿色化发展,必须从政府政策层次和企业经营战略层次来制订相应的对策。针对生态农业州的实际,拓展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借助长江航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的便利条件,完善运销绿色通道;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制、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绿色营销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大力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12篇

 

今年以来,31个省(区、市)全部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机制,各地各级乡村振兴局相继挂牌,乡村振兴全面提速。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

 

当前,做好下半年乡村振兴工作,必须加快构建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提升乡村产业现代化,激发乡村振兴动能。

 

下半年,乡村产业发展要聚焦地方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继续加大乡村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力度,开展50个全程试点县建设。推动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促进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等。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继续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加强现有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项目整合,示范引领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另一方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上半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完成53万个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