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

时间:2023-07-21 17:2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环境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环境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土木建筑施工;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到国计民生等各个方面。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涉及的环节多、部门多、程序复杂,存在的问题也十分冗杂,不易管理。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完善不仅需要施工企业完善自身的安全设备与管理经验,同时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建设良心企业;政府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建筑业的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在安全方面,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出控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性的提高,管理经验的丰富,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平稳发展。

1 当代土木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问题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场地设施、行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管理两个方面,主要对施工中人的行为、物、环境状态依据经验来管理和控制。施工安全是土木建筑施工的前提,由于施工时存在的安全问题,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的产生,我们找到2008-2009年我国建筑事故分类统计-坍塌的局部数据。

数据表明,安全隐患是当代土木建筑施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制约着当代土木建筑施工快速前进的主要因素,值得所有施工土木建筑施工单位思考的主要对象。

1.2 技术问题

施工技术的提高是控制事故发生,安全高效完成土木建设施工的根本手段。施工技术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技术决定着土木建筑施工的质量,设计者技术的提升有助于设计的安全性,施工者技术的提高有助于自身的安全以及建筑的安全也是建筑物未来安全长久的保障。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包括深基坑开挖技术、混凝土技术、防水技术、预应力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决定施工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有着明确的技术规范和监理规则,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技术指标的不稳定性因素,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造成了一些隐患。

技术的漏洞往往使我们得不到安全的保障,气候、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更容易干扰到施工进度。技术问题是根本问题,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更加威胁我们的生命,因此加强对技术的控制管理才能保证施工技术的完美。

1.3 环境问题

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当代土木建筑施工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土木建筑施工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暴露无疑。土木建筑施工也给城市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粉尘、有害气体、噪声、强光、固体和液体废弃物、杂乱的施工现场、高空坠落物、地震以及其他偶然事故等,都不同程度地对城市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伤害。环境问题虽然很明显,但是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环境问题也在日益加重,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 当代土木建筑施工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施工技术

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提高技术是保障建筑施工进度与解决安全隐患的根本途径。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的工程师为我们设计图纸,提供安全。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对影响施工技术的地质条件、材料性能、气候条件、荷载条件、现场条件、资源状况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识别、调整、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当代土木建筑的施工人员多数是农民工。他们不具备完善的建筑知识,同时没有建筑经验。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建筑施工者技能的培训,确保工程的质量以及工人的安全,把工程中的财产损失和伤亡人数降低到最低点,杜绝人员伤亡的发生。

2.2 减少环境危害

为减少土木建筑施工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可通过一系列技术或者管理减少环境危害。为减少噪音,我们可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立隔音墙,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并在合理时段施工,保证午休时间,夜晚不施工,减少对周围居民正常作息的影响。加强施工管理,保障施工场地的整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采用环保的材料,有效地减少粉尘、有害气体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危害。同时采取合理的方案。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

3 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对当代土木建筑施工也应加以重视才能确保建筑业的长久发展。面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度问题、技术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手段进行管理和改进。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我们应加强管理,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合理处理施工场地的安全隐患,而且能够加快建设施工的进度。面对技术问题,我们应引进技术来确保我们建筑的安全性和施工者的安全性,同时保证建筑物质量。面对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合理调控,加强管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环保的施工材料,减少施工时对周围居民的骚扰以及对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孙善军.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

24:54-55.

[2]高霄翔.浅谈土木建设施工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26-27.

[3]李吉永,李子亮.浅论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6:11-12.

[4]罗新刚.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50-51.

第2篇

环境问题产生的复杂性与影响的广泛性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成为国际社会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因而对于环境法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民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法,我国民法典的制订已成为法学界当前关注的焦点。

环境法为民法提供了理论变革和创新的新理念,民法为环境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制度渊源和分析工具。当代环境法与民法应功能互补,共同致力于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在环境法与民法互动中,环境法旨在借助民法的理论范式审视环境问题,为解决环境问题探寻新的出路;民法则从环境法所带来的法律生态化运动中获得现代化的动力和方向。将民法与环境法相融合成为“生态化的民法”和“私法化的环境法”。

一、民法为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提供成熟的理论基础、制度渊源和分析工具民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法,民法是环境法形成、发展的重要制度渊源和理论渊源,最初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则实际上直接来源于民法、刑法。当代民法对环境法、环境法学发挥的重要影响是其他部门法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对某些棘手的环境问题,遵循通常的环境法思维模式往往感觉山穷水尽,但借助民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却常可以另辟蹊径,别开洞天。例如:物权制度、相邻关系、权利义务关系、侵权责任等。这些理论为环境法的研究提供了成熟的研究基础。民法学中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价值标准虽然与环境法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这些差异中也有很多互通的东西,研究民法学有着很长的时间,它的这些分析工具对环境法这门年青的学科来说,非常有借鉴的意义。事实上,利用民法的立场审视环境问题,利用民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已在目前环境法学研究中有过很多尝试。

二、环境法为民法注入生态化、社会化的理念和发展动力,为民法指明变革方向和发展领域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是民法学界高度关注的事情,但民法典制定绝非民法学科自己的事情。环境问题关涉环境资源权属、交易制度、人格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环境保护与民法典直接相关。正因如此,制定“绿色民法典”才具有了必要性。所谓“绿色民法典”就是体现了环境保护理念的民法典,而如何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其中也就成为了民法典制定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民法学理论不断接受“社会化”、“生态化”的影响,在自身理论框架的允许限度内来尽可能对现实世界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应;但是当这种“社会化”、“生态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超越民法调整的可能范围。环境法乃至经济法理论自产生至今,一直以社会法自居,强调自身的“社会本位”,强调价值取向上的“公共利益”本位。以此观点视之,民法与这些“社会法”不仅是在理论和规范上多有渊源关系,而且在调整内容上同样有承接。现代民法的发展表明,人们过去所认为的“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忽视社会的、共同的或集体的福利”的传统法律正在发生变化,虽然私法并非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法律领域,但它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足。此外,民法观念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体现了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由于保护社会利益的需要,各国民法都通过修订增加了社会本位的色彩,强调权利的公共性和赋予一定社会组织以独立的人格。如承认所有权的社会性,因而对于绝对所有权加以限制。增强了对弱者的保护意识,提倡权利保护向弱者倾斜,等等。这些变化中的相当内容都是民法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反映了民法的“绿化”过程,是民法顺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结果。

三、环境问题的民事调整

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以民事救济为起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环境法理论大多集中于有关环境侵权救济的私法性分析。我国实行环境保护的行政主导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不足:行政管理手段以命令—服从的形式出现,强调对行政效率的追求,而忽视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行政命令的硬性规定往往会妨碍当事人积极性的发挥;政府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管理成本高昂;而且政府的决策失误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环境危害。单纯的依靠公权力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随着环境资源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市场与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愈显重要。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是以行政手段为主,配合以惩罚为特点的刑事法律与以补偿、修复为特征的民事法律来协调,行政法律发挥作用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的发展完善。

四、民法研究领域的扩展

民法是直接矗立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上的法律部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促使民法自身不断进行着调整与完善。而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经济发展相伴而生,自产生之日起,就对民法理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步恶化,传统的过失责任在环境侵权领域中的弊端日渐明显。现代民法修正了所有权绝对的理念,认为所有权具有社会性,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可以对所有权设置公法上的强制措施。随着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社会资产属性开始强化,为实现环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运营,相关财产性权利的设置必不可少。环境用益物权范围的逐步扩大,促进了物权法“从所有到利用”的发展。在环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基于环境资源自身的特性,市场交易与一般物的交易有所不同。交易的一方是环境公益代表—政府,对合同的内容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权,交易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可以限制一定标的物的流转,运用公序良俗等条款限制合同的内容,这些都对传统的合同法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权理论、可持续发展观对民法传统的价值观念、调整对象、民事主体范围、民事权利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运用现代生态原理改造传统的民法理论以推动民事基本理论的更新,实现民法典的“绿化”是时代赋予学者们的历史使命。

第3篇

关键词:环境 生态 发展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城市,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一、环境总论

1.环境概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必要条件之一,起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体现为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

2.环境的主要功能

2.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

2.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人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

2.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

3.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3.1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

3.2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3.2.1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

3.2.2环境污染与干扰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人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人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

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

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人多产地,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台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1.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要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

2.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建设生态型城市

1.建设生态型城市是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设生态型城市,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生态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是对城市生态要素的综合整治目标、程序、内容、方法、成果和实施对策全过程进行规划建设,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就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城市化已进人了“快速阶段”,城市建设、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但是,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也存在不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因此,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国在新世纪城市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2.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一是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二是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也就是强调人的社会目标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发挥的社会生产力决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承载力;三是要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四是要把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突破口;五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途径。

3.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构想

近年来,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城市都在开展生态城市的研究与试验。根据这些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步经验,生态城市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结构建设上,一是要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工业用地仍然偏高,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在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中,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近年来,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增加,为城市面貌增色不少,吸引了外资,也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但由于发展快,不透水性面积增大,有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由于建筑密度偏高,增加了能耗、水耗、交通流量和地面不透水性面积,也增大了热岛效应,城市原有地表排水沟道水系被大量污染或堵塞,影响了防洪排涝能力。二是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总量和密度。三是要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四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五是要加强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

其次,在功能建设方面,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市物质循环。二是要建设快捷的信息流通系统。

再次,在城乡生态关系的协调方面,一是要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空间。二是要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三是要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第4篇

常见的社会现象有四种,分别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

1、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

2、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

3、就业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

4、青少年犯罪问题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摘要:本文对当代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控制人口,提高人民的生态德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自觉摆正环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关系,协调好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问题;人类未来;生态德性

中图分类号:N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30-01

影响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的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类要想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需要对环境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摆正环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关系。

一、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是对未来人类的迫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也就是维持人类延续的正确选择。为了对人类未来发展负责,需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有清醒认识。

1.环境污染的认识

环境污染问题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类的盲目的污染,不但危害自然生物,也是在危害人类自身,正如卡逊所说,“现在每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可以这样说,正如人们滥用的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已不是简单的杀虫剂,其实是一种万物的杀生剂,更是人类的毁灭剂。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不好解决,人类的幸福,人类美好的未来还从何谈起?为了人类的未来,要处理好环境问题。

2.环境破坏的认识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破坏,必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影响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已暴露出环境破坏的许多弊端。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破坏,粮食危机,淡水危机,能源危机,气候暖化和物种加速灭绝等,每一个都关乎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另外由于人类的污染,使环境破坏,造成的臭氧层空洞,使地球的紫外线增强,造成海洋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和人类皮肤癌成倍的发生和增加。还有,由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造成了酸雨,酸雨危害是很严重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制止, 酸雨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挽回的,总有一天它将毁灭所有的生命,毁灭整个地球。

二、辩证看待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三种观点

人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也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形成三种观点:悲观主义观点,乐观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观点,通过了解这三种观点,加强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认识,辩证地吸收,先树立一个自己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世界观。

1.悲观主义观点

悲观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他们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会逐渐加大的,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年代和农业社会里,主要有人类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还不是主要问题,但是进入了工业化社会里,环境问题矛盾变得日趋尖锐,一旦将来进入更高级的社会里,那时环境问题最终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消亡。

2.乐观主义观点

乐观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过于乐观,相信人类是万物的主宰,相信科学万能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未来的主要问题,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技术也会不断地发展。相信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工作和探索,靠科技能够征服一切,能够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使人类未来生活得更美好。

3.折衷主义观点

折衷主义者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他们认为,要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技术,也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倡导低碳节能,减少废物的制造数量,把环境带来的问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他们相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很好的处理环境。

三、正确处理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对策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拥有好的环境就拥有人类美好的未来;相反,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我们要理性的处理好环境问题,处理好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发展问题,立足社会实际,正确处理好人的觉悟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人口问题等三个主要方面,使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很好的协调起来。

1.处理好人的觉悟水平

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改变一些人的自私自利的生活习惯,树立“地球意识”、环境羞耻意识。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效抑制人类自己不断膨胀的物质占有欲望,明确我们最大限度地去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美丽是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3.处理好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口问题。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人炸的危机。人口过快增长,消耗了大量地球资源,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真正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减少人口数量,使世界人口数量保持在一定的限度类,实现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并且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认识,但是人们对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严重性认识还是不够。所以,在环境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上,大力倡导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辩证的对待,结合本国和本民族的自己的特点,加强在人的觉悟上、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和人口控制上为主要的措施,从本质上真正做到减少污染,保护好自己生活的环境,使人类未来的环境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雷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 译.寂静的春天[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第6篇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13个国家,共1300多名代表。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这次会议提出了响彻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最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以及包含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会议建议将大会开幕日这天作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大确立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联合国确立的关于保护环境的纪念日。那么关于世界环境日的来历是什么?世界环境日的意义以及宗旨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跟学识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13个国家,共1300多名代表。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这次会议提出了响彻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最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以及包含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会议建议将大会开幕日这天作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大确立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设立世界环境日,就是要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也是联合国提高全球环境意识、敦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unep负责确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这些主题基本反映了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

unep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从1987年开始,unep每年还要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联合国的宣传活动中心。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和人民群众每年也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世界环境日设立宗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设立世界环境日,就是要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也是联合国提高全球环境意识、敦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unep负责确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这些主题基本反映了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

unep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从1987年开始,unep每年还要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联合国的宣传活动中心。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和人民群众每年也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世界环境日设立宗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第7篇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然而不容乐观的是,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为此付出了生态危机的惨重代价。现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威胁,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二战以后,各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形成了经济增长发展观,这种观念忽视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顾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出现全球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并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既要满足本代人的公平,又要满足代际间的公平,公平的分配有限的自然资源。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离开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社会就无法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为日后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力。共同性原则是指生态环境危机是全球性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要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3当前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受自然力的操纵,很少受人为因素影响,而且人类对这种环境问题没有控制能力,主要有地震、滑坡、台风等。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引起的生态破坏,主要是因为社会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环境结构变化,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总之,当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表现有水土流失、沙漠化、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不仅对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还威胁了后代人的生存。

4可持续发展观下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4.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改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密切联系,不仅极具生态意义,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效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氛围。一般来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可以在全社会开展,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应组织相应的宣传人员讲解环境保护的知识,以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4.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进程,要想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它具有持续性、协调性、系统性和低耗性的特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外,还要将科学技术应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但又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突破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将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放在统一大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根据我国国情,把发展、资源与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4.3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污染防治、点源污染、两端控制,轻生态保护、区域治理和全过程控制。所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是重要任务,要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步伐,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5结语

第8篇

摘 要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一样,重视环境问题,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施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经济手段作为行政手段的有力补充必将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环境经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探析环境经济手段的含义、特点及其分类,然后分析环境经济手段的利弊。

关键词 环境经济手段 经济学 利弊

一、环境经济手段概述

当代环境法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和市场经济机制。有学者将其简称为环境法的经济化①。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后,环境经济手段开始作为补充的方法,用来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

(一)环境经济手段的含义及特点

环境经济手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一种政策手段只要同时对环境与经济有影响,就可以称之为环境经济手段。一般从狭义的角度对环境经济手段进行界定。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观点,当某种手段的应用足以影响到经济当事人(污染者)对可选择的行动(如安装治污设施以减少污染排放、缴纳排污费以获准污染、与其他厂商协商以取得许可等)的费用进行评估时,该手段之前便可以冠之以“经济”之名。根据这个定义,环境经济手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环境经济手段是与成本――收益比较相联系的。第二,环境经济手段的使用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第三,环境经济手段不一定与收费计划相联系。第四,环境经济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刺激性而不具有强制性②。

(二)环境经济手段的分类

对于经济手段的分类理论界有多种鉴定。其中最著名的两种分类就是:以著名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命名的庇古手段和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命名的科斯手段。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而引起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发挥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以庇古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政府干预的手段使得外部性内部化,即“调节市场”,而以科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由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即“建立市场”。

1.调节市场(庇古手段)

调节市场型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由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由外部不经济性的制造者承担全部外部费用。最先提出这一思想的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因此这类环境经济政策又称为庇古手段。

2.建立市场(科斯手段)

建立市场型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通过“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其基本思想是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科斯定理”,因此又称之为科斯手段。

(三)两类环境经济手段的比较

1.相同点

都是为了使外部费用内部化;都允许经济人为了实现环境目标,通过费用效益的比较,选择一种最优方案。

2.不同点(实施途径和效果)

①庇古手段依赖于政府对环境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掌握的信息;而科斯手段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②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而科斯手段需要政府界定产权。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使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科斯手段则一般只获得环境效益。④庇古手段因为费率或税率的固定而一般不具有刺激作用(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厂商之间的不公平);而科斯手段一般能刺激厂商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设备,减少排污。⑤如果被税收保护的人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税负和税收,实施庇古税可能导致另外一些外部性(过度利用环境税收政策)。

二、环境经济手段的利弊

(一)环境经济手段的功能

1.行为激励功能

环境经济手段的行为激励功能表现为通过经济手段,借助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外部不经济的环境费用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经济刺激模式,纠正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2.资金配置功能

环境经济手段的资金配置功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依据法律、行政授权,实现和聚敛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②资金的重新分配;③资金的使用。

(二)环境经济手段的局限

从理论上说,没有一种环境保护调节手段是完美的,每一种手段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综合比较起来,一般来说,环境经济手段具有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性(环保目标的可达性),实现环境目标的高效率(低成本),能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如激励污染者减少排放),并且有总体的公平性(负担与受益直接对应,补贴等经济手段例外)③。经济手段的主要问题是其负担的可接受性和局部的公平性。所谓局部公平性问题其实也还是可接受性问题,例如对污水处理,燃气等实行某一收费标准,少数低收入家庭就可能负担不起,一些小企业也可能难以接受,对这部分家庭和小企业就显得不公平。但这些局部性问题是可以通过变通办法解决的,例如对贫困家庭可以补贴,对社会需要且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可以政策优惠或缓行。运用经济手段真正的问题还是负担的可接受性,这主要是经济欠发达的制约。有学者指出:“经济手段为产业界或消费者增加了额外的负担,生产成本提高将影响一国企业的竞争地位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和就业状况④。”

注释:

①蔡守秋.当代环境法的"经济化".环境.1998(8).

②沈满洪,何灵巧.环境经济手段的比较分析.浙江学刊.2001(6).

第9篇

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及环境问题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境知识,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1.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小栏目。为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可自选小栏目提出的问题,思考或议论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及影响经济建设的案例。分析自己感受最深的环境问题。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学生自拟题目收集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各种材料,可在教师或同学协作下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说服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严峻形势的认识。

3.“研究性学习能力”作为重构课程的主线,是超越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探究一些问题,例如: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法建议

环境问题的危害是本框的重点。教材分析了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问题是此框的重中之重,理解这个问题可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又是依法保护环境的认知前提。教材强调三层意思,首先要弄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教材指出传统发展模式不再适合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普遍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次还要认清我国的国情,认识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严重形势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以教学内容为线索,相关内容组分别进行成果交流,由于每个组收集的材料不一定全面涉及全部教学内容,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共同分享成果的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对全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教师则当好引导者和组织者,有计划的推进教学内容。

第一步:对环境及其要素进行分析。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说明有关环境及要素,由于这一问题地理课中曾经涉及,大家很快达成共识,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大体归纳出以下结构图:

第二步:对环境问题及其表现进行分析。

同学展示有关环境问题具体表现的材料(经筛选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材料和案例)

材料1:

据统计,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11.4万亿立方米,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大气质量普遍较差,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中,达到国家一级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都在世界十大污染程度最严的城市之列。

材料2:

2001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西北部一个金矿污水沉淀池发生泄露事件,氰化物废水流入了多瑙河支流之一匈牙利的蒂萨河。据悉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800倍,受污染水流经之处,所有水生生物几乎全部迅速死亡。

材料3:观看录像《造纸厂、化工厂排污造成大量渔业损失》。

归纳:污染环境——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

材料4:

我国森林资源约为18.69亿亩,居世界第8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1.68亩,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3%,居世界第121位。据测算,森林提供木材和林产品的价值仅为其全部价值1/4,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则为3/4。

归纳:破坏环境——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第三步: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进行分析。

材料1: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寂静的春天》成为一部畅销书,书中描写农药喷洒,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同时它们的食物链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材料2:

每天有100种或每15分钟有一种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在今后20年里,如果我们还不行动起来,阻止人为地对自然的侵害,可能有100万种物种处于死亡的威胁中。

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果:环境问题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一—威胁生态平衡。

材料3:

1984年12月3日凌晨2时30分,位于印度中部博泊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地储气罐阀门破裂,45吨左右的毒气泄漏。正在熟睡的人们被毒气熏得难以忍受,摇晃挣扎想跑出毒雾笼罩的地方,引起了一片惊慌。当场就使该城的350人窒息死亡,有12000人被送往医院。最终造成2000人死亡。

材料4: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不同工矿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不同,影响江水,也影响市容卫生,并威胁着人类健康。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二—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5:

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2.9吨,居世界第49位。有人预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只需五六十年即可耗去全部石油储量。照此下去,我们当代人吃子孙饭,后人将失去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连生存都成问题,何以谈发展!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三—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同步并行吗?

讨论情形:

学生甲讲了“杀鸡取卵”的故事,认为无节制的开采将会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试图说明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所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同步进行。

学生乙举例:德国森林面积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境内设立了大面积的天然林保留地,严禁砍伐;日本不愿意砍伐自己的一棵树木,每年却从周边邻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筷子,这种只要自己柳暗花明,不管他人山穷水尽的做法,并非经济和环保的同步发展,由此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同步发展。

学生丙发言:现在我们常听到把开发西部旅游作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一条途径,而且确实有很多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步的。

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探究活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否同步并行

1、明确小组分工,布置具体任务

a、制定小组计划和实施方案

b、小组协作,提交本组计划并进行交流

2、研究内容与方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同步并行吗?为什么?

3、提供收集资料的途径

a、自己发现:观察你所在的小区、学校等,是否有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人和事,都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或拍摄照片。

b、查阅资料:可上网、读报、观看电视和报纸。

参考网址:

中央电视台:

搜狐:

新浪:

环境与发展信息网:

中国环保网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谐;可持续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而且还在给予人类物质关怀的同时潜移默化了人类的思想。城市规划是人类调控城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1],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市也是环境的组成因子。然而,在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环境学也成为当代社会的最大显学。

在人类最为积聚的城市中,也是环境矛盾最为尖锐的地方。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城市规划,必须融入环境保护学科的相应研究,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和环境学这两门交叉学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

从现象上看,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居住拥挤、公园绿地少所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上,而这种质量的持续下降又最终导致了城市的衰落[2]。另外,由于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又引发了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污水处理、垃圾堆积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从本质上看,这些都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问题所引发的,尤其是表现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往往片面的依照“人口——性质——规模——布局”的模式来规划城市[3]。

所以,在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规划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以形态环境为基本对象的城市规划必须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建设活动空前繁荣,然而,由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缺乏相应的环境控制和环境规划,在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论述往往还只停留在各个污染点治理的描述上,这种观念已无法应付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所以,城市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控制。这样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领域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手段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将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应用在这项研究上,重点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建设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城市,并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

1理论基础

1.1当代城市规划理论

(1)“反规划”的思想;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应该要考虑保护什么,不是要考虑盖什么。所谓“反规划”,就是要考虑哪些东西是不能动的,1000年不能动,1万年也不能动的。

——俞孔坚

“反规划”的思想是由北京大学俞孔坚等研究学者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我们在考虑城市新物质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人也需要自然的服务: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休闲、体育、审美等等。而这些并不是由我们人造的,而是大自然积累下来的。

“反规划”的意图就是:如何先保护大自然的这个生命之树,而后再思考城市、建筑等,因为,这些都是这个生命之树下的果实。

(2)“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

这两者是当代生态城思考的基点,也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思考的最好体现。“田园城市”是由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霍华德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在于将城市的人造物与自然的环境同时考虑,将城市规划的人为控制与原初的自然体作为相互等同的因素,以此来控制城市规模及城市土地的利用“广亩城市”是由建筑师赖特提出的,主要思想在于为单位性因子提供标准的配给,以系统论的观点来思考城市,用单一的标准结构控制整体城市的环境。

这两个途径分别从区域和自身活力的角度形成了城市规划中对于环境保护的策略,都体现了环境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对于当代的城市规划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环境伦理学

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毫无疑问,使人与人的关系文明化是头等大事。一个人首先必须做到这一点;人类的精神护法为了确保这一点而暂时忽略了对其他存在物的关心,这是无可非议的。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说是苟日新,日日新。但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有待我们从头做起。

一一雏克多·雨果

当人类历史蹒跚进入20世纪中期时,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问题引发了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思和自省。特别自20世纪70年代始,历史、哲学、法律、社会学和宗教等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都显现出“绿色化”态势。在社会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作为“新社会运动”(NewSocialMovements)的一支,与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等一起席卷欧美,向西方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起挑战。改变过去主宰文学研究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批评立场,代之以“生态中心主义”的批评。并且在竭力完成一个“朝向以生物为中心的世界观的转变”。

回顾整个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史,其研究的核.心依然是有关“环境身份”的确定问题[4]。身份认同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因而,在环境伦理上有关身份的问题同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用和谐的理念为环境身份问题设定了全新的归属,同时也为城市规划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考指明了新的方向。

2实证基础——当代城市环境问题的调查

认为单纯的物质没有价值的假定,使人们对待自然和艺术的美缺乏尊敬。当西方世界都市化的过程迅速发展,需要对新的物质环境的美学性进行最精微和最迫切的研究时,认为这类观念没有考虑价值的说法达到最⋯⋯由此产生的两个恶果是:(1)不顾每一个机体和环境的真正关系;(2)不顾环境的内在价值,而在考虑终极目的时,环境的内在价值是必须充分估计进去的。

——A.N.怀特海

正如怀特海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也遭遇着同样的苦境。以下就是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①水体污染: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影响。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②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城市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人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而由大气泻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③固体废物污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④噪声污染: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5]。本文研究的实践对策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结合我国实际,按照“五个统筹”以及环境保护所采用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城市规划领域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对策:

(1)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应将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协同考虑。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6];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2)城市规划应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7]。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规模对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进人新世纪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中注意“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城市规划编制应将整体环境“区域化”及“节点化”。

区域化就是将城市的环境放到整体的区域中进行思考,用体系和城市群的概念来分析城市环境[8]。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体的城市,用辨证的思维来思考城市环境。

节点化就是将环境具体化,用相应的尺度来将环境形成特定的可计量模型,为新科技手段的介入提供相应的条件,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来进行城市的节点性刻画。

(4)城市规划编制中环境问题思考的途径:

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上,根据我国实际,并以现时的技术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结合得更深入一步:①在城市总体规划或次区域规划层次上,确立环境限制是城市或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之一的观念,并通过对主萼的环境限制因素及潜在的污染源的分析,合理界定城市的规模,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②在改造和城区重整规划中,尽一切可能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降低太高的容积率和人口、居住密度,增加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如工业与居住相邻引起的环境干扰。③在郊区发展中,通过对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区划,确定生态保护区和敏感区、景观敏感区,保护其不受城市化的不利影响。④在市政详规层次上,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与环境影响评估结合起来。

4实例分析

4.1香港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香港是有着巨大密度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中很好地进行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研究,并且,也提供了有显著成效的相应策略,对于我们的城市规划实践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以下是其主要的实践策略:

(1)降低建成区的建筑密度,尽量提供绿地以改善环境素质。

(2)将污染大以及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业迁往中心区以外的适当地区。

(3)设置纾缓区,使居民免受来自交通干线的噪音和黑烟滋扰。

(4)对近郊受采石场影响的地区加以整治,改为康乐或适当的社区发展用途。

(5)制订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土地用途~运输——环境规划”大纲,使政府能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大纲的建议,提供必需的土地和基础设施。

(6)自然环境保护策略:包括“维持现状策略”和“执行策略”。“维持现状策略”通过分区的方法限制土地用途。“执行策略”则利用立法方式指定某些地点为受保护地区,然后通过一个资助管理计划,保护独特的风景区。

(7)发展管制策略:这套策略是用于管制土地用途的类别和发展形式。

(8)建设郊野以及城市公园并通过《郊野公园法》确实加以保护。

4.2反规划之台州案例

该项目是由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主持的反规划实例,俞教授多年来从事“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的理论与实践,该项目是一项从区域到城市地段的跨尺度规划案例。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运用“反规划”途径,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以保障大地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满足生态防洪、生物保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和游憩等综合功能需要。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居民获得的社会经济服务一样,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居民能持续获得生态服务。

5结束语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下,希望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所谈论的在城市规划领域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也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相关于“人”的问题,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是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在城市规划中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人类自身聚落环境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路线口。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历史与地理的、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纳什.大自然的权力[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4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7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第11篇

一、建立对环境的全面认识

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员,与之和谐相处。“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身”,与我们朝夕共处的环境,到底包括哪些?环境除自然因素外,还包括有关的社会因素。如果按构成环境的要素可以把自然环境分为:大气环境、水域环境(如海洋环境、湖泊环境等)、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如森林环境、草原环境)、地质环境等。如果按环境的功能可以把社会环境分为聚集环境(如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生产环境(如工厂环境、矿山环境、农场环境、林区环境、果园环境等)、交通环境(如机场环境、铁路环境、港口环境)、文化环境(如学校、文化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因此,自然环境(或天然的自然因素、天然环境、自然圈、原生环境),社会环境(或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人为环境、技术圈、次生环境),是现代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界定的环境。

二、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总体安排

1.完备、可操作性的法规体现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法律规范的具体、明确,不仅是立法技巧的问题,透视出的则是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特别考虑,它所考虑的是规范的可行性,以期最后能实际取得成效,而不仅仅是有书面规范而无法操作。以德国为例: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高度重视,不仅体现在政府总理的发言以及停留在立法文件的层面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法律的完备具体、要求严格。德国《矿山还原法》规定:“凡被破坏的土地必须还原再造,以恢复原来的自然景观”。为了便于土地还原再造,德国在开矿时将表层土按剥离的先后顺序堆放在一边,开采后还原土地时,先填底土和无害垃圾,然后再按顺序回填各层表土。土地还原后,按规定顺序,第一年种绿肥,第二年种甜菜,从第三年开始种植粮食作物。5年后,待土地充分熟化,采矿公司才能把土地移交给农民耕种。还原后农田的肥力比原来还大,作物的产量也有所增长。德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转化为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之完备具体,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2.中央、地方分级协调全面管理环境问题。

根据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大小、行业的性质等因素,具体划分中央、地方、部门的环境监管处置权,看似权力的分散,实质更有利于环境法规的细化、更符合地方特点、便于执行和遵守。以瑞典为例:瑞典《环境保护法》规定了许可证的适用范围、许可制度的申请、审查、颁发、变更、终止、吊销等一系列的程序及收费等要求,政府在此基础上所颁发的实施这一法律的法规则更加具体,他把需要申领许可证的活动按照行业性质分为7类214种,并按照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分为A、B、C三类。明确规定:A类活动向国家环境保护许可证委员会申请许可证;B类活动向郡行政委员会申请许可;C类活动向市政机构提交报告。这样具体明确的规定非常方便、有利于环境法的执行和遵守,成功地排除、避免了许多国家司空见惯的在法律实施中经常出现的扯皮和差错现象。

3.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好环境污染的事前预防。

尽管在环境受到污染并由此引发的环境侵权诉讼中,可以运用“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法则,由污染者承担包括污染预防费用、污染治理费用、污染损害的赔偿费用以及为审查和评价有关污染问题而支出的各种费用,补偿受害方经济上的损失,但世界各国正从被动的事后补救性的损害填补转变为注重积极主动地预防环境侵害的发生,并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对环境保护问题上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提出了“与其在环境问题出现后治理,不如在未出现前就预防”的观点,并强调“在存在风险、发生严重的或无可挽回的损失的情形下,不得以缺乏绝对科学把握为借口而推迟采取经济能力能够承担的预防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有效措施。”“从源头治理”,对各种有害环境的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

4.给予影响环境的行业特殊的环境要求。

根据不同行业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对包括其经济赔偿能力、环保新技术的运用、工作人员的资质等内容的审查,提出较一般行业更高的标准,可以最有效的减少环境损害事件的发生。如美国严格危险物质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危险废物和杀虫剂等有毒化学品的管理,严格规定了有关人员的资格限定和必须严格履行的法律义务,并对违法者施以严厉处罚,以确保危险物质不对社会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又如俄罗斯,规定了具有特别环境要求的经营企业和领域为:土地、土地开垦、能源生产、城市建设、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化学物质的商业利用、国防设施。

5.推行环境立法的技术强制、市场污染控制模式。

环境立法体现了四种污染控制模式:命令模式、排污限制模式、技术强制模式、市场模式。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只有命令模式和排污限制模式,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环境管理模式,有助于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高科技投入,市场带动环保。目前全世界所开发的环境技术中,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占25%左右,德国占18%。环境技术在德国正成为日益上升的产业,已占GDP的2%。德国人认为,应通过技术和立法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而环境技术必须成为整个工商业的一部分,由市场带动它的发展。任何能够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除非有极不合理的费用,都必须采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使环境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技术。美国则为鼓励治理污染和采用先进工艺,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而俄罗斯也规定了环境保护的经济机制(包括对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经费资助,允许减少和暂缓缴纳税收,赔偿对环境和人们健康造成的损害)。环境保护基金来源有:联邦和地方政府预算;联邦和地方政府基金;企业交纳的款项;环境保险基金;银行贷款和社会捐助等。

6.增加环境问题处置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环境问题涉及到“公法”和“私法”两个领域,除了国家运用其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规制而外,也应充分调动起公民的参与积极性,毕竟环境问题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因环境污染而受侵害,最终受害的也是个人,所以,在环境规划制定过程中给予公民适当的权利,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规定公民权利侵害后的司法救济,是政府所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法国和瑞典就规定: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保护其健康免受商业和其他行为、事故以及人为自然灾害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公民还有权成立公共环境保护组织,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获得有关环境的完整可靠信息和就环境侵权行为提起赔偿诉讼。同时,国家还规定在审查和颁发许可证时,应当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对许可证所许可的活动就环境问题提出意义,这就使得人人都享有了参与保护和管理环境的权利。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12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 塑料 防治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