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时间:2023-07-21 17:2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第1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阶段划分

一、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

林业系统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系统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发展”和连续的克服“不可持续”问题相结合的过程,要寻找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就不得不对“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作一简要分析。发展阶段划分理论依据是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经济学从生产力的角度, 以社会生产的不同技术形式为依据,将社会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加上后来的信息时代,实际上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时代。西方经济学家从发展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角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进行了侧重于生产力标准方面的划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他吸收了各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从生产力发展史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20世纪80 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家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从信息经济学或知识经济的角度,依据经济的目标及制约因素的不同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社会三个阶段,以后又增加了后农业经济和后工业经济两个转变时期。我国学者根据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按生产力水平划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为五个阶段:农业经济社会阶段、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工业经济社会阶段、向知识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知识经济社会阶段。

二、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阶段划分理论构想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依据历次国际林业大会主题,将世界林业发展进程分为五个阶段:森林原始利用阶段、木材过度利用阶段、森林资源恢复发展阶段、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和可持续林业发展阶段。《中国现代林业》对世界林业发展依据森林资源的消长状况,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森林经营方式,森林利用情况等六方面,将世界林业发展阶段分为:森林原始利用、森林工业利用和现代林业3 个阶段。根据社会历史阶段、人类需求、森林经营利用等方面,把中国林业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狩猎林业、农耕林业、工业化林业、走向可持续林业。将现代林业建设划分为过渡阶段和提高阶段两个发展阶段。如果把林业发展的5 个阶段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5 个阶段作对应比较,森林原始利用阶段较好的相对应农业经济社会前期阶段,木材过度利用阶段较好的对应于农业经济社会中后期阶段和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森林恢复发展阶段较好的对应于工业经济社会阶段,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则较好的对应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起飞阶段,可持续林业发展阶段相对应于知识经济社会阶段。对应划分不可能完全一致,因为发展过程是渐变的,不同阶段的边界是模糊的,里面会有交叉和重叠,但大致是吻合的。这样把林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相对应起来,阶段的划分有了理论依据。纵观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资料, 对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一般是按照综合评价的指标值,给可持续发展划分等级,对林业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阶段划分研究极少。不管林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系统特点如何,系统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阶段划分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借鉴我国著名学者马传栋对煤炭、农林及上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的研究,把林业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渡划分为四个阶段:不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过渡阶段、初步可持续发展阶段、较高可持续发展阶段。这一划分与我国林业将可持续发展一般分为极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中可持续发展和强可持续发展5 类状态基本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想境界和状态, 是一种发展的动态过程,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只能逐步地接近它,而不能完全达到它,因此4 个阶段的划分更具合理性。

三、发展中国有林场或国乡(群)联营林场遇到的问题

1.国有林场及森林苗圃或国有垦殖场改制后,用于置换职工身份而归个人经营的山林,其林地所有权仍归国有不变,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按合同约定处理。但属国乡(群)联营的山场不得用于置换职工身份。

2.国有林场(圃)改制后,将山场划归所在地的乡或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其林地所有权归国有不变,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按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予以规定,或补充完善落实。

3.国有林场联营山场中有农户的自留山、责任山,在联营合同到期之前,应保持稳定,不能单方面终止合同。林改后,如果林场与农户分成比例中,农户所得偏低,可以通过协商,适当提高农户所得分成比例,补签联营合同。若林改前是以集体与林场签订的合同,参照上述办法解决。

4.在林业“三定”时和以后的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中,对于时期,赠送或划定给国有林场或社(乡)办林场的山场权属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和面对现实经营状况的原则,绝大多数的山林权属已经得到了明确定权和由县政府发证。个别遗留的一些权属有争议的山场,只要国有林场或乡办林场能出示当时双方签订的协议书或赠送书,并经政府机关签章批准,同时自赠送或划定以来,一直由国有林场或乡办林场经营管理的,其山林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归国有林场或乡办林场所有不变。

参考文献:

[1]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济南:山

东人民出版社,2002:137-175.

[2]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

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

论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92-297.

第2篇

一、改革滞后的规划体制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我国的规划体制和“五年计划”一直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规划体制在从强计划向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重规划的功能性转变上有了明显的进展,“十五”计划不论从编制程序、方法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调整。但总体上来看,规划体制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更多的是一种追赶型和适应性变化,规划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依然明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甚至于缺陷,严重影响了规划本身作用的发挥,降低了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些问题包括规划体系紊乱、数量过多过滥;各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相互衔接不密切;规划审批程序不明确、编制程序不规范;过时的规划和内容过多,需要加强的规划不足;重规划的编制过程,轻规划的实施评估等。在规划工作中则具体体现为机械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部门间各自为政、规划互不衔接,规划内容交叉重叠、甚至相互矛盾;下级规划抄上级规划、上级规划无法在下级落实;墙上挂的规划多,可操作实施的规划少等。

“十一五”时期和“十五”时期相比较,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将发生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框架已经建立,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就业等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追求协调发展和降低社会摩擦的目标将更加突出;市场一体化进程加速,跨区域经济交流和联系将进一步突出;经济安全问题更加引起重视,涉及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建设更加需要进行统筹规划;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加快,政府将更加重视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设定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的条件进一步提高等。所有这些变化都将对现行的规划体制提出更高的变革要求,这就需要对规划体制进行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以建立与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的规划体制。

二、国外的经验为我国规划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规划体制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执行、评估等方面的程序和制度,涉及到规划体系、规划内容、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规划调整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规划体制的差异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国际比较地位以及路径依赖程度等,这使得各国的规划体制总是具有自己的特点并存在各种差异。比如在决定规划体制的基础性制度方面,美国和英国模式更强调经济的自由主义思想,在私人物品领域和可竞争性领域,政府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建立和维护供私人资本进行竞争的公共环境上。法国、德国、日本模式则主要体现出政府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战略的特点,强调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通过采取较多的经济干预政策来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俄罗斯模式则具有典型的体制转型特征,政府规划功能经历了从高度计划的模式到基本放弃,之后又进行恢复和重塑的过程。另一方面,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特点又使得这些国家的规划体制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我国市场化趋向的改革也决定了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在规划体制方面的模式和特点有许多可供我们吸取和借鉴。

(一)各国具有不同的规划体系,但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按照功能的不同,各国的规划体系大多包括三大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但各国侧重点有所不同。

德国以空间规划为主体,联邦国土规划由联邦政府负责编制,主要是制定联邦范围内的规划目标、全国性的规划标准,并根据各州发展现状,从平衡发展的角度来调整全国性的布局。对基础结构、环境质量、经济结构、就业机会和定居条件等进行经济区划和平衡。该规划具有长期性和指导性,由联邦建设部牵头,与有关各部协商后提出规划草案。除这一综合性规划外,联邦政府还负责编制全国性的专业规划如铁路、联邦级的公路和高速公路、主要水路、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区、军事用地的规划等。联邦规划对州、市、县的规划起指导作用。各州和地方政府要负责编制与上级规划相协调的地区各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法国是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计划性”最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法国政府成立了计划总署,负责对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先后制定实施了11个4年经济发展计划。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对市场作用的日益重视,指令性计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第九个计划开始向合同制方向发展,并成为中央政府调节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工具。从第十个计划起,计划合同中量性的指标在减少,衡量结构调整及质量的指标在不断增加。但政府仍通过计划引导经济发展方向,设计国家的发展战略,缩小社会各界的收入差距。

美国政府具有自己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与法国、德国等相比,虽然没有相对固定和直接的国家计划,但联邦政府下设的各委员会和部局都有各自部门的详细规划,并通常通过法案的形式发挥作用。同时,联邦政府也根据国家战略的需要临时制定相关规划,比如阿波罗登月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田纳西河谷开发计划等。

俄罗斯从苏联时期的“全俄电气化”计划开始至今,其规划体制大体上经历了两个时期,即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规划管理阶段和以指导性计划为特征的规划管理阶段。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经一度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总体规划,但在1990年代起又开始着手制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2000年开始实施了《俄罗斯联邦长期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方针》(2000~2010年),并从1993年开始制定实施了3~4年不等的中期规划,以及1~2年不等的具体实施计划。

日本是一个较多推行政府主导产业政策的国家。1949年以来,先后制定了13个中长期经济计划。19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主要通过了以下三项经济计划:1992年《生活大国5年计划——与地球社会共存》(1992~1996年)、1995年《新经济5年计划》和1999年《未来10年计划——经济社会的应有状态及经济新生的政策方针》。同时,日本的国土开发与整治综合规划也较多吸收了德国的空间规划的经验,对包括土地、交通、森林等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规划。

韩国政府也比较重视经济长期发展规划,1960年代以来已先后实施了7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之后开始实施“新的经济长期设想计划”(1996~2020年),在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后,政府开始调整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多强调市场的作用。(二)规划的地位和内容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

规划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国家的意志和政策取向,是政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宏观调控而做出的谋划和安排,是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从各国规划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来看,规划的内容日益丰富,规划的主体日益明确,规划的程序日益科学化,规划的体系日益完善,规划的权威性日益提高,规划之间的功能界定和相互衔接日益加强。总体上看,规划日益上升为公民意志和国家法律。但与此同时,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各国规划的内容在不同时期是有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国家在国际经济环境中所处的相对地位在变化。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力量越强大,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优势越领先,政府的产业政策则越弱化。与此相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就越向战略性、指导性和定性化方向转变,政府也就越重视对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引导。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中长期的综合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在不断弱化,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和空间规划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三)具有规范民主的规划编制程序和完善的规划法体系

规划编制程序是否规范和民主直接决定着规划的可实施性和权威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具有相应的规划法体系,对规划的目标、功能、主要内容、编制程序以及规划调整的法律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规划的制定都要遵从公开性和透明度,民众大都具有广泛的参与度,规划都要经过权力机构的审批,一旦通过则通常以法案或法律的形式实施。各国规划的编制过程基本相同,都要遵循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比如德国空间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编制阶段。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编制规划的初稿。编写人员可以包括内部职员,也可以包括外部聘请的专家。

商讨阶段。政府邀请有关利益各方对规划的初稿进行商讨,讨论过程往往要重复多次。政府综合有关利益各方的意见后,规划的最终稿,有关利益各方仍可以对最终稿发表反对意见。

审议阶段。政府将规划的最终稿、有关利益各方对最终稿的反对意见以及政府对反对意见的解决办法一并送交议会。议会讨论有关资料,最终表决通过之后,规划就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另外,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规划都有明确的协调机制。地区的规划在地区议会批准之后,需要上一级政府最后批准,以保证上下两级规划的一致性。当地方的规划与国家的规划相冲突时,联邦或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地方规划进行指导。理论上讲,如果地方拒绝中央政府的指导,中央政府有权直接修改地方的规划。同时,由于地区规划直接涉及到私人利益,有关利益各方有向上级政府和联邦或中央政府进行申诉的权利。德国各州的规划法,都对规划程序有详细规定。如不按规定程序走,公民可以对通过的规划进行,法院会判规划无效。这种做法虽然容易使制定规划的时间比较长,但由于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所以最后制定的规划能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使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得到保障。规划出台后,也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便于执行。

(四)具有分工明确的规划编制机构体系和健全有效的规划执行评估机制

一个分工明确和职能合理的规划编制机构及体系是保证规划编制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市场经济国家在联邦或中央政府大都设有专门的规划部、局、署或者委员会,专门负责全国总体规划制定的组织、协调工作。比如德国的规划权归三级政府所有,即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联邦政府设有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部,主管立法,制定城市规划方针、政策、法规,拟定全国经济区规划、区域规划大纲,协调地方、部门之间的工作,掌握部分资金资助地方的城市建设。法国负责协调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机构是计划总署。计划总署可以得到其他研究机构的支持,比如国际信息与展望中心(法国官方的国际经济研究机构)、计划数理经济前瞻研究中心、生活条件观察与研究中心等,计划总署给这些机构一定的预算补贴。

与此同时,各国都非常重视对规划执行结果的评估,并有一套进行评估的法定程序和运行机制。法国政府在制定规划后,为了使公民更清楚政府公共政策的效果,使国家资源得到更好的分配,提高政府公务员的责任心,都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工作由一个政府的部际评估委员会负责,称全国评估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理主持,由11位专业独立人士组成。全国评估委员会通过与计划总署协调建立评估机构,会同相关的政府部门共同确定规划评估方案和评估费用预算,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对项目费用落实情况进行确认等,最后出具评估报告。

三、建立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划体制的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作用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

规划是政府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一种制度。规划的地位在本质上与社会制度无关,而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政府调控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地位有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和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在市场机制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条件下,市场发育不足所造成的缺陷还需要政府进行矫正。即使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领域,也会存在市场失灵,也需要政府进行弥补。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领域在不断扩大,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等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生态治理、发展差距、就业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政府进行统筹安排、统一协调、总体规划的任务就越发紧迫。而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日益加剧,国家战略的地位在日益突出,政府制定并实施国家战略的手段和途径也就越发显得重要。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在竞争性领域的产业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依然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地位不是削弱了,而是要加强;在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规划的地位同样不是要削弱,而是要进一步加强。

(二)要坚持“长远谋划、分步实施,广泛借鉴、兼顾实际,适度超前,协调一致”的原则

建立适应“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划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规划体制的改革应当坚持几个基本的指导原则:

第一,长远谋划、分步实施。以市场化为方向,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体制作为规划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分阶段实施,建立与我国市场化进程相一致的规划体制。

第二,广泛借鉴、兼顾实际。既要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又要注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特点相适应,充分反映和体现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第三,适度超前,协调一致。要尽快解决规划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在促进生产力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超前性和指导,使规划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体制相协调。

(三)要突出强调和体现规划的“系统性、规范性、有用性和权威性”

第一,系统性。要加强不同规划之间的功能分工和相互衔接,对规划体系进行高度整合,避免各规划之间交叉重合甚至相互矛盾,建立层次分明、边界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要调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之间的互相衔接。如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其编制的依据应该是经同级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要调整解决重点专项规划与行业规划,以及行业规划相互之间的衔接问题。同时还要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规划之间的协调问题。

第二,规范性。目前我国规划体制中的制度性规定,有些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更多的则是不成文的惯例和约定俗成的做法。规划工作的不规范导致了规划程序上和规划内容上的随意性。因此,规划工作必须走向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要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依法行政的规划体制。为此,从长远来看,应该制定《规划编制法》。

第三,有用性。要切实取消目前大量存在的过时过多过滥的一类规划,特别是许多已经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和不再是政府产业政策调整重点与领域的行业规划。要针对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编制的与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相衔接的地方规划中所存在的雷同和缺乏地方针对性的问题,调整或者不再要求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编制中长期规划。要针对目前规划内容原则性过强、操作性较差的问题,要通过改进规划编制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操作性、可行性和针对性。

第四,权威性。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下级规划和上级规划不衔接,上级规划难以在下级规划落实的问题,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依法动用司法程序来保障规划的执行和实施,提高规划实施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四)要重点围绕“四个转变”进行规划体制改革的设计和实施

第一,规划的领域由较多地覆盖社会经济各领域向主要以公共产品与服务和非竞争性领域为主转变。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许多行业和领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经济的市场化运行。因此,沿用传统体制下的许多竞争性领域的规划应该退出,规划的内容要进一步向公共政策领域转变。

第二,规划的体系由以经济社会综合性规划为主体向经济社会综合性规划和空间规划相结合并逐步加强空间规划转变。空间规划应当包括全国的综合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跨省级行政区划的区域空间开发规划以及各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等。空间规划应当集中体现重大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取向,要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第3篇

关键词:公路网;生长曲线模型;发展规模;极限认定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公路网规模预测,既是公路网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又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因此,其发展规模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路网规模过大,超过交通需求,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规模过小,通行能力很难满足实际交通需求,造成一系列交通后果,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公路网规模进行合理预测,明确路网规模发展极限[8]。本文对公路网规模发展规律及模型方法进行大量研究,进而明确公路网合理规模,为公路网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公路网发展规模认识

为科学掌握公路网发展规律,对比分析多个发达国家路网发展历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得出公路网发展特性。其一,具有明显阶段性,公路网发展一般需经过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及饱和发展;其二,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其三,发展具有极限性。据此,可选定生长曲线模型描述公路网发展规模,并对其拟合度进行研究。

3 路网生长曲线模型构建

由公路网发展规律显示,公路网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最初产生和成长阶段,公路网会出现超前发展趋势;在饱和阶段,会出现滞后经济发展趋势。据此,可以通过构建生长曲线模型方式,预测公路网规模。

3.1 模型简介

结合路网发展生长特性,选取时间因子作为首要影响因素,构建生长曲线模型。

(1)

式中, 为规划年公路网规模预测值; 为公路网规模极限值; 为预测年限; 作为模型系数。

通过对上式两边同取对数,确定生长曲线的拟合度。

(2)

式中, 为规划年公路网规模预测值; 为公路网规模极限值; 为预测年限; 作为模型系数。

3.2 模型构建

选择饱和判定指数,作为衡量路网饱和程度重要指标。认为当比值达到最大时,表征公路网的发展即将进入饱和阶段。其中,构建饱和判定模型如下所示。

(3)

式中, 为公路网发展规模饱和判定指数; 为公路网规模达到饱和的时期; 为公路网规模发展水平指数; 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数;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公路网总里程;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面积;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人口数。

3.3 模型标定

选取公路网总里程作为表征公路网发展水平的指数,取区域人口、面积和经济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表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数,对模型进行标定。

(4)

式中, 为公路网发展规模饱和判定指数; 为公路网规模达到饱和的时期;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公路网总里程;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面积;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人口数; 为权数。

3.4 模型检验

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咨询,确定各自公路网发展饱和判定指数权数,分别为 ,进而最终得到公路网规模饱和判定模型。

(5)

式中, 为公路网发展规模饱和判定指数; 为公路网规模达到饱和的时期;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公路网总里程;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面积;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人口数。

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美国、英国、法国公路网综合密度峰值与进入饱和发展的时期相对应,可以认为上述模型合理可行。

4.案例分析

4.1 山东省公路网规模发展规律

选取公路规模增长率、公路网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速公路所占比例作为聚类因子,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国际定位标准,认为在1978-1992年间,山东省公路网规模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在1993-1999年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2000-2010年间,处于高水平发展阶段。但从整体规模上来看,是否进入饱和阶段尚待进一步研究。

采用增长率法、饱和指数法,结合山东省实际,最终认为山东省公路网饱和阶段为2025年-2030年,快速成长周期为35年-40年。

4.2 构建生长曲线模型

以1978年作为研究基准年,取历年公路网(不含村道)建设里程为基础数据,相应提出超前方案、适中方案、滞后方案三种方案,得出三种方案公路网发展极限值,取三者平均值,约为16.63万公里。由拟合度检验,得出 为1.6527, 为0.0547,决定系数为0.9408,拟合度较高,可构建山东省公路网发展规模生长曲线模型。

(6)

式中, 表示公路网总里程合理规模值; 代表规划年度。

4.3 公路网合理规模确定

4.3.1 公路网规模预测值

通过上述生长曲线模型,结合历年发展规律分析及规划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山东省在特征年公路网规模。预测山东省公路网规模2015年为10.1万公里、2020年为11.1万公里、2025年为12.1万公里、2030年为12.9万公里。

4.3.2 公路网发展阶段判定

基于极限认定模型求解,计算公路网总里程饱和判定指数,得出公路网总里程饱和判定值在2026年出现高峰,可认为该阶段会成为山东省公路网发展的饱和期。基本上与定性分析达成一致,进而验证模型的科学性。

5. 结语

采取生长曲线模型描述公路网发展规律,利用极限认定方法,最终确定公路网饱和发展阶段。一般地,公路规模发展极限是进入饱和发展阶段数据的1.1倍,据此求得公路网规模发展极限值,最后以山东省路网规模的发展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有助于为公路网的建设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实现公路网的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怀明.区域公路网规模的发展规律及合理性研究[D].硕士.2004

[2] Janasz Supernak.Transportation Modeling: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tasks for the future[J].Transportation,1993,12:27~31

[3] Merger D.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Megran-hill Book Company,1984

[4] Yosef.Sheffi.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M].Premtice-hall INC,1982

[5] Blunden W.R.The Land-us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M].Pergamen Press,1994

[6] 上官苏.网络规划的定量分析与评价模型[D].西安公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3:10-21

第4篇

关键词:新经济 电子商务的现在 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23-01

一、新经济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特征

(一)新经济时代下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发展为导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新经济正在不断向着全世界发展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影响。虽然世界各国新经济的成熟程度有所不同,但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进人新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

电子商务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早在18世纪,社会科技正在不断发展,然而电报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利用电子手段来进行商务活动,从而促进当代的经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传真等新兴电子工具的诞生,促进了商务活动的开展,使商务活动更加便捷,方便,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新经济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商务活动中的主流,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寻求新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而电子商务的出现正好满足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全新的技术形式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

(三)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充实和扩展,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开拓出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电子商务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网络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无法预测的增长前景。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框架,不断的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的现状

各国政府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角色。电子商务将有力地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通过因特网的交易,将使发展中国家和各国中小企业有可能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获益者。因此政府应该更加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与全世界发达国家同时进行一系列宣传,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电子商务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和扩大,但是因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各项社会设施和经济发展的条件并不完善,虽然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迅速,但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为了促进电子商务活动安全顺畅的发展完善,电子商务活动规范和健全安全的法律法规成为了建设电子商务运营环境的关键。另外,我国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和运营模式也不符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因此阻碍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

三、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落后。

这主要表现在:网络带宽狭窄,接入速率较低,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高,特别是送递和结算基础落后,国产的电子商务所需的软硬件产品及技术服务供应不足。

(二)无健全的法律规范及标准。

网络营销,无纸贸易,传统印章用数字签名来代替,电子合同的订立、以及出具的是电子发票,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三)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网上支付的安全、便捷、规范和高效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需条件。对于消费者来说支付安全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

中国的电子商务尚不能被所有的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对网上制度安全认知度不高。因此阻碍了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改进建议

(一)加快基础性信息网络建设。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要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降低上网费用,构建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二)完善网络交易的法律体系 。针对现在电子交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政府应完善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从实际出发,有效的规范交易程序和行为,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三)政府应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对于电子货币的安全性,商务的安全性,政府部门应利用投资计发、科研攻关、技术与产品引进等途径来解决。

(四)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更新。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事物,必然会受到人们习惯思维和经验的束缚。因此要想企业在运作模式上做出重大突破,那么首先要从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上做好准备。

五、新经济时代下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会成为信息交流的关键,在各国国家发展迅速,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领域,虽然电子商务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困难重重,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仍然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我们只有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性的目标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适合我国社会基本主义国情和经济的电子商务,才能持久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然而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是抓住机遇并赢得挑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将一步步向发达国家电子商务水平接近,在成为全球网络经济中心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刘宏.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105-121

第5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区域性公司 投融资 区域化战略

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区域性公司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区域性公司应充分利用区域环境条件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投融资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区域性公司可通过合理的投融资,利用区域政策与条件,实现公司与区域的共同繁荣,因此研究区域性公司的投融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性公司投融资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区域性公司是指以区域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为基础,借助区域政策、区域市场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并为区域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区域性公司的投融资决定着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公司经营的效率与效益。公司的投资受制于公司内部的条件,并依赖区域自然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等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投资回报率反映出公司的经营效益;公司的融资以自身的实力为基础,借助区域金融优惠政策实现资本成本和筹资风险的有效均衡,从而影响着公司的价值实现。

欠发达地区是经济、文化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扶贫开发投入、财税优惠政策等措施帮助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区域性公司的投融资,具体表现为:①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落后的状况制约着区域性公司的发展,同时也给区域性公司许多机会,公司可以在区域发展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开展适当的项目投资,以谋求公司与地区的共同发展。②国家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方面提供了许多产业、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有效实施及充分利用依赖区域内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区域性公司可创造条件促进国家优惠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充分利用,使区域社会经济充分借助优惠政策谋求最快、最大的发展。③欠发达地区可为区域性公司提供宽阔的市场。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并对区域性公司具有较强的认同度,区域性公司将公司及其投融资与区域社会经济紧密相连,就可在区域市场形成较强的市场优势。④欠发达地区独特的地理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为区域性公司提供了丰富的经营资源,通过公司的投融资直接影响公司资源优势的形成。

以区域为依托的区域性公司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惜惜相连、息息相通。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建设为区域性公司创造了机会和平台,带来更多的投资项目和日益增大的产业市场;区域性公司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区域发展的实现,带来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区域社会的进步繁荣。

二、充分利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环境开展区域性公司的投融资

欠发达地区独特的区域环境是区域性公司开展投融资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区域优惠政策、自然资源、区域市场,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融资对区域性公司和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区域优惠政策进行投融资。充分利用国家、区域制定的产业政策,合理选择投资项目,在推动区域主要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充分利用区域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合理融资以降低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综合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等相关政策,增加经营机会、减少经营成本费用,利用科学合理的投融资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利用区域差异优势进行投融资。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合理选择投资项目,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区域地理优势,合理开展投融资,不断开拓区域市场;利用区域的制度及人文差异,合理开展投融资,谋求公司经营中形成差异优势。

3.利用区域欠发达形成的级差开展投融资。利用区域市场机制不完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经济信息沟通不顺畅,寻找突破点进行投资建设,既可以改善区域发展的落后状况,又可以取得公司的发展。

三、做好“内功”,为区域性公司投融资创造条件

区域性公司应不断调整公司经营战略布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区域发展形成的各种机会,开展各项投融资活动,实现公司的发展壮大。

1.做好区域化的战略定位。区域性公司发展战略应充分地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趋势密切相关,根据区域发展的重点和策略确定公司发展战略的方向、目标与实施路径,使公司战略充分体现区域环境优势,并在实现公司发展战略过程中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2.做好区域化投资项目的储备与选择。依据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符合区域产业政策、能带动区域相关经济领域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人们改善工作、生活水平,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达到区域环境保护要求等标准策划各种区域化投资项目;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重点科学地选择推进合理的投资项目,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

3.做好经营管理基础工作,创造条件满足区域投融资的要求。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提供了财政、开发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有力的支持。区域性公司应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经营业绩,改善公司财务状况,以满足国家支持政策的投融资条件;不断健全公司经营管理信息体系,提供真实、可靠、完备的公司信息,使区域政府能利用公司这一平台充分使用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通过公司的发展壮大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区域性公司的发展依托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政策、社会优势开展投融资,实现公司的发展壮大,同时带动区域社会经济、人们工作及生活水平的发展提高,这是区域性公司发展之路不二之选择。

参考文献:

第6篇

1.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衡量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及其供求关系。整体上来说,协调度越大,则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强,相反地,协调度越小,则水资源对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小[13]。通过对协调度的评价结果可知,协调度大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大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有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度小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小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结果不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1.2指标体系的选取

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目的即满足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选取可供水指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G1(m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拥有量G2(m3);人均可供水量G3(m3);万元GDP工业产值水资源拥有量G4(m3);需水指标:人均用水量X1(m3);每公顷平均需水量X2(m3);人均生活用水量X3(m3);万元GDP工业产值需水量X4(m3)作为安徽省水资源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指标。

2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2005年安徽省平均降水量120813mm,较多年均值多310%,属平水年份。本文选择平水年份的2005年作为安徽省平均状态进行分析。根据2005年5安徽省统计年鉴6和5安徽省水资源公报6计算,全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993年国际人口行动提出,区域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m3时,将出现用水紧张现象,少于1000m3时出现缺水现象,少于500m3则为严重缺水[14]。表1中,平水年份的2005年安徽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1700m3,因此全省都呈现用水紧张或缺水的现象。根据安徽省的水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实际情况,并且借鉴各地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划分标准:利用率小于20%,为低开发利用区或低难开发利用区;利用率在20%~40%中的闭区间为中开发利用区;利用率大于40%的则为高开发利用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度的评价标准划分为:综合协调度小于0175为极不协调;在0175~0195闭区间为不协调,在0195~1115闭区间为基本协调,大于115为协调。

2.1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

根据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安徽省2005年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见表2。可以看出,平水年份2005年为中开发不协调。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安徽省节水水平逐渐提高,单位GDP用水和单位工业产值用水从2001年-2005年近5年内明显减少,尤其是单位工业产值用水5年减少了27%,但是单位耕地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甚至都高于偏丰水的2003年,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用水量大增,因此2005年仍呈现出中开发不协调状态。周亮广等人在2011年[15]选取相同指标和相同年份,从社会经济干旱角度得出安徽省2005年为中度干旱,与本文结论相吻合。

2.2安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空间差

选取平水的2005年进行安徽省各地市协调度空间差异分析。根据52005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6和5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6各地市水资源供需指标。(1)平水年的安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状况以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5个城市)和低开发协调(6个城市)两个类型最为突出;其他地市基本以中度开发协调或基本协调为主。(2)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的5市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这与周亮广等(2011)从社会经济干旱角度得出的2005年安徽省经济干旱最严重的区域也相一致。由表3可见5市的人均GDP在全省都正排在前五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最高: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人口众多,经济发达,GDP量(853亿元)高出其他城市的2~3倍;马鞍山、芜湖、铜陵3市主要由于工业用水量巨大,是全省工业平均用水量的2~4倍,人均用水量占居全省第一二三位;淮南作为全国13个亿t煤炭基地之一和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工业用水量最大,高达15161亿m3,占到全省当年工业用水量的23%。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使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大增,带来水资源的供应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极不协调。进一步分析发现,5市中又以淮南和马鞍山两市协调度最低,都在0.3以下,两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出了200%,需要大量地外部供水维持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高度发展、本底水资源不足,更加大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3)低开发协调的6市有亳州、宿州、阜阳、宣城、池州、黄山。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如阜阳、亳州和宿州人均GDP在全省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和第四位,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用水量也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另一类是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区,如宣城、池州和黄山人均水资源量在全省位列前三。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用水量少和区域本底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需太高就可维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6市在社会经济干旱评价[15]中也基本是干旱指数最低的无旱情,不过在协调度和社会经济干旱评价吻合度上要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两者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以需定供的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低,需水量相对也较低。故虽然水量较小,但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同样不会出现干旱状况。在安徽省的17个地市中,与淮北市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芜湖市,见表4。两市的水资源量、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及其水资源模数和人均水资源量都相当。但是在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方面,淮北(111470)为中开发利用基本协调,而芜湖(016241级)属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水资源的自然条件,而是由于两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水资源供需量迥异,GDP、人均用水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的比值都在2~3倍。可见,在水资源量相当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这与利用社会经济干旱[15]研究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通过基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视域下对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原则进行分析,包括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其次探究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分析法以及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设策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经济管理教育,既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也能够保证社会公平,是经济管理教育工具理性的重要体现。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原则

1.1独立性原则

任何一个学科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具有整体性原则,在学科研究时,学科边界范围包括研究内容的主体,而不是多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任何一个学科内容都要保证其组成部分和内容整体的一致性,教学质量还要具有比较高层次的整体性,每一个层次都是对下一个层次的深入概括与总结,而这些不同的层次构成了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1.2系统性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科构建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所以教学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系统性特点,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中各个内容并不是随意排列的,也不能够按照原有领域的方式而存在,必须严格根据本学科建设的思想需求进行规划重组,确保内容建设形成统一的系统性。

1.3逻辑性原则

逻辑学原则就是指在教学质量构建时,必须要通过恰当的逻辑关系,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符合逻辑性的知识理念。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时,必须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确保基础理论后续的项目管理作出恰当的发展和引申。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2.1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分析与综合相统一

所谓的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就是使分析与综合应用形成相互依靠相互发展的建设教学质量,而且分析与综合都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判断分析与综合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而且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学质量建设时,还需要对主体的研究过程进行升华与提升,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事物本质提炼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全新理念判断。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具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经济管理教育能够培养人塑造人,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人的职业素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将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确保经济管理教育的水平全面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又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经济管理类课程全面提升。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把握,而且贯穿于人们围绕着如何实现价值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之中,很多时候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某种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目标。

2.2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历史与社会相统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教育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管理教育公平,必须要坚持经济管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而确保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充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设质量,保证逻辑推演与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经济管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肩负着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经济管理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动力。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期,经济管理教育受到自身属性的影响,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2.3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系统与发展相统一

系统分析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能够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概念,将学科建设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具体的事物,从而寻找更佳的实施方案。在系统分析时,环境必须要提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满足人类社会多层次的发展需要,帮助各种类型的知识建设水平增强。人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经济管理类课程能够为生产建设管理,直接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教育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實施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要主动与产业对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继续教育;农民工

一、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及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广东经济发展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飞跃。量的增长表现为经济总量上升至全国的1/8,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加到全国的1/7;质的飞跃则由一组下降的数据来表现: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四个指标的下降”。这正体现了广东经济正逐渐步入质量型、效益性的增长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虽然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属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状态。现在,资源问题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广东着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改变过去靠投资拉动、靠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释放创造能量,逐步进入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能耗下降阶段。

二、广东省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现阶段,虽然广东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就业门槛较低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广东省政府逐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改革,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对用工的要求会逐步提高,特别是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会更加明显。广东省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结构状况,对于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一)广东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从受教育人口看,广东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向中高层次方向发展,但文化程度低的人口还占绝大多数。五普资料显示,全省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57.94%,在全国只排在第八位,远远低于北京的77.50%和上海73.45%[1]。再从大专以上人口比重来看,广东只有3.88%的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全国排在13位。这说明了广东省高层次人口比重偏低,人才储备不足。与总体人口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相对应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存在同样问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例高达78.3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48%,大专及以上的占5.13%,虽然高中及大专这两个层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北京、上海、辽宁、江苏要低[2]。

(二)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要求

人才数量与质量是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最直接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广东的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是明显匮乏的。从五普及全国R&D资源清查统计,广东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3560人,不仅远远低于上海的10940人,而且还低于全国3611人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与工程师分别为26人与17人,低于北京、上海和江苏。从国际看,广东每万名劳动中R&D人力为18人年,日本为136人年、德国为116人年,差距巨大[3]。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创新力量的薄弱,将会严重制约广东产业结构的转型、经济发展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受外生因素影响较大,这些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广东的产业结构转型促使广东必须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尤其是人才资源的存量上与之发展相适应。广东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状况要适应产业转型的发展是比较严峻的。广东过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地的人才,这是因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缘故,但随着近年来像长三角、京津冀等有实力的区域发展起来后,人才的多向选择使得广东的人才储备受到挑战。外地人才流失、本地高层次人才匮乏,这对广东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改变人才投资力度、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教育投资是必由之路。

(一)继续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来显现。人力资本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靠的就是教育。与其他要素投资边际收益递减不一样的是,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是递增的,简单的说只要投入都会有回报,投入越多,回报越大。因此,从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出发,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继续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的结构

继续教育是为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人们提供的一个知识追求的平台。由于继续教育本身特点就是注重内涵的发展而不偏重形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设置适应市场趋势与用工需求的课程和培训内容。

四、农民工是现阶段中国继续教育的主体对象,但不能忽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根据统计分析,我国近期内将有6亿多人必须接受新职业的培训或学习不同于他们原来工作的新技能[4],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供给问题逐渐显现。从2007年开始,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降到1000万以下并继续下降。“十一五”过后,中国就会开始面对城镇劳动力供给不足。

(一)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农民工对广东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型,农民工的素质逐渐不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农民工素质已成了广东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质量的保证。

1.从农民工的素质看加强继续教育建设的必要性。根据五普数据分析,广东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体,两者共占比例为78%左右;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3.19%[6]。这说明了广东的流动人口素质与广东整体的人口素质是一致的,整体水平低,高层次人才缺乏。从表1可以看出,接受过高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的人员比例相加只占20.41%,远远不能满足广东省产业接受转型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求。

在现实中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技术熟练工人的缺乏。“民工荒”问题其实就是产业知识需求较高与劳动力素质低下矛盾的表现。从技术工人的结构对比更能看出这种供需的失衡状况,从表2可以看到,广东省的中高级技工是严重缺乏的,2005年,广东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达502.4万人,而实际满足需求的只有365万,缺口达130多万[7],如果把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初级工比例降低,这种供需失衡情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职业技术教育是继续教育体系重要方面,是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再教育形式。面对如今的广东技术工人的供需失调严重状况,职业技术教育应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举措。

2.从农民工的主观意愿看加快继续教育发展的可行性。构建继续教育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知识不断追求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但要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首先个人必须有需求,也就是主观意愿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越发强烈。在2004年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指出,2004年外出农民工中,有71.8%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但在这部分人中有76.3%表示愿意参加培训班。报告中还指出,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比例不断增加。从表3可以看出,比例增长的速度还有加快的趋势。从参加培训的方式来看,接近60%农民工是自己主动参加培训的,这个比例远远超过政府组织10.7%,企业组织30%这两种方式。这体现了广大的农民工观念已经开始转变,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学习”。

农民工培训也是继续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学习需求递增,提供培训的地方、培训的方式、培训的质量也需要随之改变以适应需要的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储备。

(二)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虽然农民工群体是现阶段继续教育的主要群体,特别是对于广东省来说,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不能忽视的。从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中已经看到,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缺乏。过去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资源、政策、地理位置等外在因素,当外在优势逐渐消失时,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是最关键的因素。继续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时限最长、形式最多、服务面最广、最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面对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继续教育承担着改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布局,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责任。因此,创新继续教育模式、丰富继续教育内涵,提高继续教育水平,保证继续教育质量是新时期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5:人口转变与教育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周道春.广东人力资源与人才战略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黄培伦,李鸿雁.和谐广东中的人才结构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5,(9).

第9篇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之下,金融行业开始逐渐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整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金融发展速度、金融结构、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控四方面的新常态。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金融行业面临了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问题。因此,在新常态下,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是极其重要的,做好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与监控工作是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因此,针?φ庖磺榭觯?本文将对新常态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当前金融面临来自区域性和系统性两大方面的风险,剖析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现实意义,进而探究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一、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分析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之下,金融风险在原有的风险之上又显现出了新的风险。总的来说,当前金融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区域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

来自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产能过剩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三大金融风险。产能过剩风险主要是由一些占用大量资金却不合理利用的企业带来的风险,它们高消耗、提高坏账率,增加了银行行业的不良资产,造成企业融资难等情况,资金断裂更是给金融业发展造成打击。地方性债务风险则是由于地方性债务在国家政府的财政预算之外,地方政府财政与融资平台、金融机构贷款等平台合作,假若其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会出现连锁反应,继而转变成为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而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房地产的销售处于低迷状态,房地产在占用大量的资金之后却销售下滑,这就给银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资产承受风险。更严重的是,房地产市场风险影响的不止是金融行业的发展,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之下,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信用风险以及影子银行信用风险两方面。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贷款数额逐渐增大,同时出现了许多不良贷款情况。不良贷款数额的增加使得银行信用处于高能风险预警。另一方面,近几年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但是由于金融监管工作不到位,影子银行造成的风险越来越明显,其风险发生概率也远高于商业银行。一旦影子银行发生金融危机,则会导致资产泡沫,资金链断裂,进而造成经济连锁反应。

二、新常态下金融风险防范的策略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当前新常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之下,金融行业面临着来自区域性和系统性两方面的风险,所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将为新常态下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几个策略措施供金融行业管理者参考,来推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第一个策略是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保障与基础.所以要转变金融监管模式,实现功能监管;要在金融防范风险体系的框架内建立各项标准,完善其内容;还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金融机构利用法律漏洞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二个策略是加强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防范。由于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地方性政府是当前造成金融风险的主要领域,所以必须要加大对这几个行业部门的风险监管力度,突出其作用。对于房地产行业,政府可以调整房贷政策和出台政策解决居民家庭住房问题;对于产能过剩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标准与制度,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与资金;对于地方政府,要规范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优化贷款结果。除此以外,还要采取措施来积极应对和控制其他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第三个策略是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金融改革与创新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科技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中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确保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第四个策略是加大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正如前文所说影子银行风险也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这就需要影子银行提高预警与分析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还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信用数据库,做好数据分析,尽量降低金融风险。监管部门也要加大力度对其内部系统、机制、金融风险进行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这样才能推动影子银行的发展,降低其风险。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的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处于调结构、稳增长的发展结构之中。因此,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够提高金融行业金融资金监管整体水平,有效实施金融风险判断与防范;另外,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金融机构良性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还能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策略支持,能够保证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金融风险防范有利于实现社会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还能够为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还有,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加快金融行业体制改革创新,并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10篇

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另外两大趋势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现象。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目前城市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很多地区把它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发展战略。国家在“十五”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了积极稳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推进城市化。然而,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对城市化存在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当做法。这些城市化误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澄清对城市化的错误认识,并使城市化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误区之一:对城市化概念认识简单化

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

然而,有些地方把城市化仅仅看成是农民迁入城市,城镇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这无疑是把城市化看得太过于简单了。一方面,就宏观社会经济而言,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规模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它是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根本的变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由以农业活动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向以非农经济活动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转变,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域空间景观也由农村占主体演变成以城市占主体;另一方面,对城市化主体——农民而言,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更是一个艰难而又审慎的抉择,决不像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本身那么简单。农民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个过程从总体上来说是农民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过程,它包含着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农村单一性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转变,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再社会化等等。在迁移决策中,迁入城市前涉及承包土地、农村原有住宅等问题;迁移到城市后,又涉及就业、住房,以及与户口身份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城镇福利保障等问题。可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复杂变迁的过程。城市化内涵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各部门必须统筹安排,相互协调,周密布置,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协调发展。

误区之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认识片面化

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可简化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前者指国家(主要由中央政府)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或扩建旧城以实现乡村一城市转型;后者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从动力主体来看,可以把城市化动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动力来自于市场,另一种动力来自于政府,前者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后者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二者相互补充而又不可替代。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是在政府单元动力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政府。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呈现多元化,市场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政府,城市化必须要靠政府去推动,市场机制不能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甚至认为市场推动下发展的城市化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是有害的。基于这种认识,有些地方过多地沿用计划经济的方法,甚至动用行政命令来推进城市化。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当地政府不准农民翻建住宅,新住宅必须建在城镇上。这种依靠政府部门的“推力”,用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城市化的方法,不仅不符合城市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和感情,严重影响了农民迁往城镇的愿望,最终必将损害我国的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相反,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城镇化就是市场化,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城市化完全靠市场去推动,并认为经济发展了,城市化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不需要人为地去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政府介入往往容易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使经济要素流通受阻,延缓城镇化进程。因此,主张应采取自由市场化机制,让市场自由地推动城市化。很显然,这种政府对推进城镇化一概弃之不管、放任自流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城市化无序发展,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进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紊乱、脏乱差城市病并发等各种问题的产生,这方面的例子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早已屡见不鲜。

虽然说上述两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承认政府或市场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但它们都片面地理解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只承认一种动力的作用,而忽视或否定另外一种动力的作用,因而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必须摈弃。在市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效干预。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

误区之三:混淆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对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预期过高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人口和其它生产要素在城市的积聚可以产生经济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因,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果,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有些地方颠倒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思想上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一个地区城市人口增多了,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就会刺激需求,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甚至用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来说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这种观点颠倒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过分地夸大了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城市化的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只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提高了,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才会吸引非农人口和二三产业的增加和积聚,进而发挥城市规模效应,促进分工和专业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不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用行政手段积聚城市人口尤其是小城镇人口,提高城市化水平,以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对于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能抱有过高的预期。因为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直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不能过高地期望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遇到的大多是经济本身、体制以及制度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它们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要理顺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当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府运用相关政策给城市化以积极的引导也是必要的。比如,进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吸引农村拥有一定资本的农产或村办工业到小城镇积聚发展的政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采取的乡镇或镇镇合并以达适度规模的做法等还是比较可取的。

误区之四: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狭隘化

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应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但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狭隘地理解了国家关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不顾区域条件,误认为发展城市化、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就要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等级结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其实这是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片面理解。城镇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符合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律。然而,有的地方不顾区域具体条件,盲目照搬这种城市化道路,严重脱离了当地的实际。镇江市是江苏省较小的一个省辖市,面积为3843平方公里,2000年年底的人口为267万。从区位条件来看,镇江市又处在两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边缘区,在苏南板块中,中心城市镇江市只是一个二级中心城市,城市积聚能力有限。然而笔者在镇江市调研时却发现,虽然镇江市较小,但镇江市还是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结构发展城镇体系,各级城镇都预测了未来规划期末城镇人口数,结果出现了镇江市各级城镇规划城镇总人口比届时镇江市总人口还要多的奇怪现象。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如区位、人口、城镇体系特征、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等具体条件确定符合区域实际的城市化道路,不能一概而论。

误区之五:重视城市化量的扩张而忽视城市化质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从城市化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还表现在城市的更新、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等方面。城市化是城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统一体,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城市化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这表现在盲目追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地域面积的扩大,而不重视城镇的更新改造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等。其结果是导致城镇建设乱铺摊子,城市呈摊大饼状向外扩展,走的是外延型的城市化道路。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带来困难,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不仅要注意城市化量的提高,更要注意城市化质的提升,要以发展集约式城市化,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这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误区之六: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

城市化水平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一个衡量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城市化水平的确定为政府制定城镇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当前,很多地方都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然而有的地方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是基于城市化本质和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启动消费,改变宏观紧缩经济的一种政策措施,希图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 区域规划环评 应用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39-1

1实际研究方法

(1)评价的专题设置。目前环评单位设置的区域环评专题通常为:污染源分析和规划策略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和评价、生态建设与其环境的保障、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的监测与管理和公众参与等。通过规划环评实践,综合考虑行政审批单位的要求,应该进行区域环评与循环经济的综合分析专题,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污企业的环境清洁分析为基准,着重整体经济循环发展水平。

(2)评价标准的建立。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性大,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环评标准和评价体系,针对当地实际,做到标准的因地制宜。循环经济不能一蹴而就,应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针对各发展阶段建立相应的环评标准与目标。做到环评有据可参,有章可循,为后续评估循环经济奠定基础。

(3)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循环经济评标指标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组成特性与数量表示在规划目标上的反应。所以,通常把指标扩展理解成目标扩展。因为规划目标的目的性扩展决定了循环经济观念的全方位实现,因此,体系指标的扩展为循环经济找到了有效、快速、准确的突破口,即为指标体系的建立。

2建立指标体系

本研究体系采取树型结构研究模式。建立扩展指标和主体指标为系统层指标,其中主体系统指标由3个要素构成,为循环特性指标、生态效益的指标、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指标,可反映区域循环经济在规划前后发展速度的变动。指标扩展包括产业管理系统的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其并不做为区域经济的全面记录,为主体系统指标的完善和补充,使评价体系指标更全面、更完整。

考虑相关因素,本文对指标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类,定性指标包括产业管理系统的指标,其他皆为定量指标。

3确立目标值

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与最近两个“五年”计划研究调查为基础,明确了沿海东部地区的目标值。把循环经济的定性评价分为低、中、高三个值,选定相关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指标的范围等级,最后以等级范围划定合适的指标分数。以0-1为定性评价范围等级值,以就近取整和等量基本原则划定差异分值范围等级。分值等级情况见表1。

4研究案例

作为大连市的重要组团之一金港区,包括了经济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得胜镇、双D港等区域。为合理有序开发金港区,大连市市政府编制出了金港区总体建设规划纲要。本文选取大连金港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方法为灰色关系度法,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对工程各阶段进行环评分析,得出循环经济的优劣面,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层次法与德尔菲法,得到各指标间的权重值。见表1。

(2)评价规划。以国内著名开发区和金港区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收集了四个年份的指标值,目标值间的指数通过灰色关联度运算得知指标的综合指数和分指数,与其他数值的变化走向。

采用专家咨询法,得到了分级标准,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关联指数。

根据资料我们可系统观察到金港区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状态。在2000年时,综合指数发展状况最差(0.3409);到05年时,得到了提高,居中等;快接近10年时,增加较为迅速,值为0.7149;再到规划预期的2020年,指数值较高,循环经济发展迅速,但差距依然存在。另外,比较分指数,2000的五项分指数发展水平低,根据预期规划,到2020年,生态环境的效益增长最快,并且相对发展平稳,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对于指数循环特征来说,缓慢发展,但从2000的十年间很平稳,再过十年发展增长幅度很小,水平依然处于中等;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最为稳定,经过20年的增长,由低水平迈向了高水平的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在2010年的后十年间,增长速度缓慢,最终于2020年也没能上升高发展水平状态;产业管理系统指数同样缓慢发展。

(3)建议。通过分析,建议政府规划部门和审批部门提高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增加值;增加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值,也就是提高包括中水回率、工业用水回收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开发综合利用在内的2010年与2020年的相关指标;建立详备的规划方案,着重建立区域经济机构设置管理与企业的考核准入制度。

5结语

作为具有较强系统性与综合性的区域规划环评任务,本文在循环经济与规划环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了新型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可将理念与现实规划环评有效结合。

本文采取灰色联系度解析法进行了体系指标的评测,应用范围广泛。对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各要素的优劣情况进行统筹分析。采集的信息能为规划局对未来区域规划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与指导。

金港区的规划实践案例中,以指标体系为指导做的综合评价显示,在未来20年,金港区的区域循环经济能够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提高完善的层面较多,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布局、循环经济的指导管理等。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适度调整指标。建立健全园区企业准入制度,做到规范考核,健全园区管理机构设置。

做好区域规划环评,是利国利民的措施,应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樊红波.循环经济理论在开发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8.

[2]于洋.新建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目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源配置是联系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桥梁,要使已开发出的人力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首先就要做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配置”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①配备、安排;②军队指挥员根据作战任务、敌情和地形,将兵力、兵器布置在适应的位置。就人力资源而言,笔者认为“配置”一词兼有“安排”、“布置”和“结合”之意,当然这种安排、布置和结合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是按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并辅之以宏观调控来进行的。这样,对“人力资源配置”一词,我们可理解为,市场或调控者按价值规律、市场供求关系情况或主客观判断等将人力资源调配到对其有需求的地方,如地区、部门(产业)和企业等,以实现其与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结合,从而在经济活动中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

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人力”。人力资源配置就是要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好包括体力、智力、知识力、创造力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一定的途径,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与物质资源有效结合,以产生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达到优化,从而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学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资源性,是就人体本身所蕴含的各种可开发利用的能力及潜能而言。人的潜能是以人身为直接承载体的,而人的自主意识又对人的潜能的发挥起着直接控制作用。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自主意识能自觉地控制和调动其自身潜能作用的发挥,为社会经济发展所用,变成一种社会生产力。人力资源虽然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但如果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果不能使这种能力发挥出来,则人力资源便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如果通过合理的配置,使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有效地结合,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则此时的人力资源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就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

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

人力资源配置是为了达到更充分地利用人的体力、智力、知识力、创造力和技能,促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实现更完美的结合,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社会保持活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他不但可使社会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结构趋向合理。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每个人的才智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调整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任何组织内部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往往会对组织的正常运作产生重大影响。任何组织内部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使员工保持饱满工作热情,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客观上,由于组织内部的员工,在性格、工作方式、工作思路以及利益问题上往往因存在各种差异而容易产生不同意见。在人际关系方面,员工上下之间、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意见也是经常发生的,所有这些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有时可以通过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加以解决,但有时却是无法解决的。对于那些思想交流解决不了的矛盾,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人员调解。

一般说来,在一个组织内部,员工们的才能、风格、知识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把能够互补的员工合理地调整在一起,不仅可以更好地形成有利的群体优势,提高工作效益,而且还有利于发展成为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于调整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处理和解决有关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形成组织内部的竞争机制及其对外的竞争力。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不仅能增强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带动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人力资源发展的机制。例如,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调整过程,是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基础。对于人力资源,无论是行政配置,或是市场配置,都存在着对人的选择问题,而且这种选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任何组织内部的人员情况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这就促使组织必须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不断选择和调整。这种新老交替、优胜劣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过程。社会、经济、科技等外部环境因素在发展,人类自身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人力资源配置也需要不断变化,由此必然带来就业和岗位的竞争,这种竞争正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它将使组织显得更加朝气蓬勃,使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将加快。一个组织拥有某项技术,其他组织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并掌握该项技术。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单是技术上的竞争,而是如何使用技术上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企业将十分强调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并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营造自己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利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和难以模仿性,使得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三)产生双向激励作用。人力资源配置必然要涉及到人员的工作岗位变动、薪金的增减、工作性质或行业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可能转变成为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即上行激励和下行激励。

1、上行激励。追求美好是人类的共同天性,这是促使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一般人都具有追求个人成长进步、干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对于组织来说,如果不断地把优秀人员适时地配置到更富有挑战性,能够承担更多责任,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劳动回报的岗位上,必定会产生一种榜样的力量,从而对优秀人才本身,以及对统一组织内的周围员工都产生强有力的、持久的激励作用。

2、下行激励。人力资源存在着层次、类别、素质高低等差异,人力资源配置必须不断进行择优汰劣。在这过程中,组织内部将对员工随时调整,辞退技能过低或表现不好的人员,这无疑会对周围人的工作、学习造成一定的强制性压力,从而激励有关人员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更注意遵守规章制度,更积极地去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避免被组织淘汰。

三、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

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性资源。从一般意义上讲,人口、人力资源、劳动力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从社会经济活动运动的角度来看,人类劳动是群体性劳动,不同的人分别处于不同的劳动集体之中,从而构成了人力资源社会活动的微观基础。在宏观上,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使用要处于社会经济的分工体系之中。因此,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过程。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活动意义在于其能够通过一定的劳动而创造出社会财富。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既是人力资源的利用过程,也是提高人力和物力结合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

(一)社会经济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因此,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社会上各种职业的收入、社会地位、工作舒适程度差异就大。人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目标,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力资源的难度。当社会经济进入充分发展阶段,各种职业的收入、社会地位、工作舒适程度差距就逐渐缩小,人们在职业选择时比较容易达到个人满意的目标,人力资源配置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社会经济因素对用人单位的影响。对用人单位而言,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人力资源的层次参差不齐,素质结构也不尽合理。因此,在选择员工时,难以选到理想的人员,相应地使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难度加大。当社会经济进入到充分发展阶段,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使人力资源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素质结构也越来越趋向合理,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容易选到理想的人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述国.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