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体经济如何发展

实体经济如何发展

时间:2023-07-21 17:2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体经济如何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体经济如何发展

第1篇

继暴露信贷资金空转问题的银行体系“钱荒”事件后,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将之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制度改革的迫切性相结合,考虑并引导如何将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它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其作用是其他经济形式无法代替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经营存在困难。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才能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控制物价涨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才有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才能稳中求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近些年来,相当部分实体经济经营者弃主业、弃实体转而投向虚拟经济,大量资金流向期市、楼市、煤炭、古玩、农副产品等领域投机炒作,沪深上市公司“不务主业”的现象也渐趋流行,投资收益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公司不一而足。资金向虚拟经济过度流动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长此以往,这样的经济体积累着大量压力和风险。实体经济和主业“空心化”有着很现实的原因,其中成本走高、税费过重、产能过剩、投资受限、融资艰难、创新不足、产出周期长、比较利益偏低等是导致实体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客观原因;当前实体经济领域自身亦存在虚假浮夸、骗贷骗补、虚假贸易等“不良虚拟化”现象,大量企业家并没有将精力集中于做出好产品和服务,而是寄望于投机暴富的捷径。而今,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发达国家在重新审视实体经济的意义,再度形成“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在于实业”的共识。

发展实体经济,要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

发展实体经济,要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倾斜,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让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要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为经济发展及时化解风险,遏制投机炒作。

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部分传统产业出现调整难以避免。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必须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下大力气发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发展实体经济,要处理好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要发挥好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成本高企的阶段,企业家们将面对更具挑战性的创业经营环境。我国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经济体的前途,必须与知识、创意、智慧、美学、环保相融合,提升附加价值,一部分实体经济的未来在于如何“做高”,一部分实体经济的挑战是如何做实,前者需要依靠创新和升级,后者需要通过市场和法治的惩罚,倒逼企业回归实业的立场和态度。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需要把握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而避免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根本在于继续深化改革,为实体经济、为不同性质市场竞争主体的生存发展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第2篇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实体企业 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将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卖方)不易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即资产支持工具的过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实现表外融资、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等。

资产证券化提供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一定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么?一切还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方可。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实体企业(非房类)尤其是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共有60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我国GDP贡献率超过60%,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实体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资源主要向大中型国有企业积聚、向房地产企业积聚,广大中、小实体企业在金融资源分配上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每年有大量中、小实体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

三、资产证券化对实体企业(非房类)融资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资产证券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张将有利于为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业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盘活现有资产存量,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支持,理论上讲存在这种可能性,但如果深层次分析,此阶段政府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以及真正实施资产证券化后盘活的存量资产与补充的市场流动性是否真正能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非房地产类实体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打一个问号。

(一)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背景。

经济发展滞缓,以往靠投资拉动的爆发性增长无以为继。银行等金融机构杠杆化比例居高不下,工业部门企业负债经营,财务成本居高不下,为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去杠杆化、盘活存量风险资产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时,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是将银行业的风险分散给大众投资者而确保其不会发生大的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并非完全是金融业通过创新之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主动推进的。

(二)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风险分散而非消灭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风险分散而非消灭风险,故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寄居在资本市场的风险未得到消除,而是从一个部门转到了另一个部门。且社会资金会新一轮的进入市场。进而可能会推高资产价格,而不会在本质上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三)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标准和导向问题。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实施证券化后资产流动性增加,资本压力得到缓解。但银行贷款的要求和导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会重复历史,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虚拟经济或是泡沫已经十分严重的房地产领域。要彻底解决该问题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流动性,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改变自身业务结构标准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在技术上设计出更科学的服务产品,打通实体经济融资难得核心症结。

实体企业在未真正学会如何创新、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自身业务之前,过多的资金供给对于他们来讲未必是件好事。

即便银行或监管机构将腾出的资金引入到实体经济也无法保证其结果也一定是正面的。在过去的快速发展若干年中,我国实体经济已经积聚了大量的低水平的产能,产能过剩已然是当下实体经济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果单纯在资金流动性供给方面进行人为扩张则无异于第二个四万亿,整个实体经济部门将再次利用高的债务杠杆得到短暂而不可持续的增长。增加的流动性都无法得到较好的利用和释放,最终风险将再次积聚到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从这个角度讲,资产证券化对于实体经济来讲可能又将是一场灾难。如此一来,资产证券化只是解决了短期的银行业流动问题,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政策都有两面性,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有优劣势。有人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加了就会流入实体经济,流入非房地产实体领域。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金融机构首先是盈利性机构,输给企业血液的时候是想着将来吸回来更多的血,而实体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身造血功能,或整体宏观经济市场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过多的流动性自然又回流到虚拟经济。所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金融工具本身是没有好与坏的属性的,一切要决定于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乃至整体宏观经济协调发展,否则最终受累的还是实体经济。

(作者单位: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虚拟企业;虚拟经济

一、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这样,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聚集资本功能。虚拟经济通过各种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形式,经由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分散在个人和单位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

2.循环流通功能。所谓的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总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虚拟经济的实质就是循环流通。倘若一旦停止了其循环流通活动,就无所谓虚拟经济了。据统计,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

3.引导资金功能。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前期存在形态是生息资本,而当生息资本一旦社会化以后,就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当各种有价证券进一步市场化以后,不仅能使人和单位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而且大大提高了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的目的性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4.扩张经济功能。国民经济要发展,各类企业要扩大,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另一个则是通过发行各类有价证券直接融资。企业通过各类有价证券直接筹措到的资金,除了用于原有的技术改造之外,其余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是用于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了,整个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张也就由此得到了实现。从现实和发展的趋势看,这一点将会越来越突出。

5.增值价值功能。一般而言,就价值增值来谈,有下面两种情况。其一是:某甲急需从事一项经营活动,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量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另一种情况是:某甲将借来的钱投资于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从事经营,当该项经营活动结束之后,他获得了比原来投资时大若干数量的收益。这时,某甲从事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其前提仍然是虚拟经济的作用。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会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那么,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3.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再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亦即人们不仅要有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保证人们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同样是由各式各样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下面分别论述。

1.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这表现为三点: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各类实体经济用于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2.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这也表现为三点:第一,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因此,它不是吊在天上,而是立足于地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它的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否则,它就成了既不着天也不着地的空中楼阁。第二,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否则,它将“消失”得更快。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价证券的市场化程度上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所以才使得它能够产生、特别是使得它能够发展。否则,虚拟经济就将会成为无根之本。第三,实体经济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即发展虚拟经济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而最终的结果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本身就表明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这样,实体经济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

综合上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谁也离不开谁,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是这样的。

四、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

第4篇

摘要:金融危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是金融危机重创金融行业;二是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三是金融危机抑制投资意愿。以上第二点和第三点归纳概括为金融危机将导致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而第一点金融业基本功能的弱化最终结果实质也表现为投资的下降。消费和投资的下降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可以从索洛增长模型中得到直观的结果。

关键词:金融危机;实体经济;索洛增长模型;经济增长

2007年美国爆发严重的次贷危机,由于政府的许多救援措施并没能遏制危机的蔓延,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终于逐渐转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从美国金融领域扩展到了到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普遍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出现增长放缓的局面,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出口剧烈下滑、巨额外汇储备贬值等严重影响。

关于金融危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是金融危机重创金融行业。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大幅上升,为避免风险,银行会提高信贷标准,使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信贷难度加大,从而极大抑制金融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所应发挥的融通资金、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二是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下降、收入预期的降低将导致内需不振,同时,外需的萎缩将导致出口困难,大量外向型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大幅度缩减。甚至倒闭破产;三是金融危机抑制投资意愿。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收益,在不确定性增大,对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的情况下,短期内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就成为企业家理性的选择。

以上第二点和第三点归纳概括为金融危机将导致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而第一点金融业基本功能的弱化最终结果实质也表现为投资的下降。消费和投资的下降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可以从索洛增长模型中得到直观的结果。

索洛增长模型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索洛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该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主要被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索洛模型可以说明一个经济体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该经济体产品与服务的总产出。索洛模型自建立以来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并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流模型。

索洛模型有几个假设,为了简化问题说明,本文只介绍相关的两个假设:(1)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即储蓄-投资转化率假设为1;(2)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即投资的规模收益是常数,表现在图上就是收益与人均资本相关且增加趋缓。在该模型中,产品的需求来自消费和投资,也就是说,人均产出y可以分为每个工人的消费c和每个工人的投资i,资本的稳定状态是投资i和折旧δ k相等的水平。索洛模型在一般情况下如右图。在右图的经济稳定状态时,消费为c1,投资为il,资本存量为k1。

现在考虑金融危机影响在图上的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消费c和投资i同时下降,每个工人的平均产出y也将下降,表现在图上,就是产量曲线和投资曲线都趋近于X轴,而且平均产出y的趋近辐度更大。同时,由于折旧率保持不变,所以折旧的资本量还是δk,折旧曲线将保持不变。我们画出金融危机影响下各曲线变化到红线的情形,

可以赢观看到,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消费和投资下降,产量曲线和投资曲线向下移动,投资曲线和折旧曲线在资本存量k2点达到新的均衡,在k2点投资量与折旧量抵消,所以经济再一次达到稳定状态。比较图1,我们可以看到,新的稳定状态下,消费、投资以及人均资本较金融危机发生前都有下滑。

所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投资减少和消费不振将会导致经济增长趋缓甚至下降。同时,由于进口国的消费低迷,对一个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而言,还面对着出口下滑的雪上加霜的局面。这一局面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复杂与困难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在投资方面,2008年1~8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剑849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4%,增速虽然未见放缓,但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还是有明显回落。在消费方面,由于外需放缓将影响一部分出口产业的就业与收入,进而对部分人群的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消费将会有一个不可阻挡的下滑趋势,如何扩大内需,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出口方面,2008年1~8月份我国出口情况来看,已经显现受到了冲击。1~8月我国出口累计增长22.4%,比上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如果考虑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出口增长下降的幅度还要更大。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必须深入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各种影响,并找出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第5篇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莫瑞恩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他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了一些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引发广泛关注。怎么看待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一时间众说纷纭。

一些媒体把关注点放在曹德旺“跑路”上,可在美国投资就等同于“跑路”吗?按他本人的说法,“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在美国工厂开通之时,曹德旺在天津的项目也开通了,还在苏州工业园区拿了一块地。这么看,把曹德旺在美国投资,理解为一个企业家在对国内国际市场进行比较权衡后,在世界范围进行的产业布局,或许更合理。

今天,全球市场已经形成一个整体,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互通有无,才能彼此共赢。因此,应该把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与不正常的资本外逃现象区分开,如果动辄给中国企业正常的海外投资贴上“跑路”的标签,甚至借题发挥,不仅不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人民币承受贬值压力的背景下,还容易引发非理性的市场恐慌情绪。对此,媒w和舆论尤其应该保持理性,慎贴“跑路”标签,避免由此引发次生舆情,给信心和预期带来负面影响。

也要看到,曹德旺的访谈带有较强的个人感受,但确实从企业家的角度,触及了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劳工成本升高,税收负担过重,落后产能过剩,金融和房地产挤压实体经济……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也是改革的刀刃所向,需要政府和社会深刻思考,务实解决。

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中央的态度是明确的。中国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且就降成本、补短板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改革方案,明确要求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可以说,在降低企业成本的问题上,中央不仅意识到了严重性,态度也很务实,在这个过程中,与其唱空唱衰,不如给予改革更多时间窗口。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这还触及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问题:如何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应该说,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繁荣,创造了发展奇迹,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必然带来阵痛。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一些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过。一旦历经阵痛调整好了,就能为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正如曹德旺所言,“信心要把问题讲清楚才行”。

以曹德旺为代表的企业家敢于提出问题,正说明对中国经济仍然葆有信心。务实推进改革,解决深层问题,无数企业家还将与中国一起成长。

(摘自《人民日报》)

第6篇

美国趋势经济学家里夫金曾预言,未来将出现由通信、能源和运输三大网络相互融合形成的“超级物联网”,人们能直接在物联网上生产和分享实物,并运用大数据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使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降低到接近于零,从而不再受到市场的局限。

今天,互联网技术和人们的商业想象力,正引领人类经济走向一个全新时代。企业打破传统经济下的制度设计,有的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有的消除中间商、构建直接交互平台,使人们不仅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轻松找到所需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还可以将闲置的资产物品、多余的时间、拥有的技能和知识等资源分享给他人,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全新经济运行方式,被称为“分享经济”。

分享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形态,还是加速要素流动、实现供需高效匹配的新型资源配置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和发展观;不仅是一种基于现代社会节约消费的环保自觉形成的再消费经济,还是对长期以来被社会鼓励的高速消费、奢侈消费文化的一种根本性矫正。

近年来,从房屋分享服务平台到分享租车服务平台,再到社会化“跑腿”服务……分享经济理念在各个行业领域衍生,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在国内,这种资源分享已覆盖了吃、穿、住、用、行、游等各个层面,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了解和认可。

作为新鲜事物,人们期待分享经济将有助于实现信息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还将有助于化解长期困扰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公平、信任等诸多难题。但未知永远大于已知,分享经济的内涵与外延都还在变化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还无法测定,比如分享经济给现有制度设计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它的盈利模式尚未清晰、信息安全问题如何保证、保险体系如何支持,以及如何规范管理、协调各方利益等。从各国实践看,分享经济发展也正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比如起源于美国的打车软件,在日本试行了3 年,最后退场,因为日本出租车行业协会和经济产业省认为,这是破坏出租车市场秩序,并导致黑车泛滥的罪魁祸首。还有人怀疑,分享经济模式是否足以支撑这些市场平台当中的企业,是否会导致进入实体市场的企业家数量减少,对实体经济造成“抽血”。

尽管如此,分享经济在当今世界生根并快速成长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长远来看,从实体资源分享,到虚拟互联网分享,分享经济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进步和思维创新会不断超越人们的想象。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本组专题稿件“分享经济:开启网络时代新生活”,不仅关注滴滴、小猪、陆金所、猪八戒网等代表性企业,展现其在分享经济上的创新实践,同时约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分享”他们对分享经济的思考,以期引发更多的研究与探讨。

第7篇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7个季度处于下行状态,从去年一季度的9.7%下调到今年三季度的7.4%。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如何在经济低谷实现转型升级?如何找到变革中的商业机会?

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出席2012(第六届)中国CEO年会期间,接受了《经理人》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在经济低谷转型升级等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他认为,要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结构调整的动力,同时也要掌握经济下行的度,避免引发过度失业等社会不安定问?题。

把下行压力转为调结构动力

《经理人》:中国经济持续处于下行态势,有人认为是周期性的,也有人认为是结构性的,您认为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姚景源:中国经济下行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全球经济衰退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中国出口受阻;另外一方面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均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和矛盾。

经济下行的原因既有周期性的,又有结构性的。整个世界经济下行,而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2011年略大于0.25,就是说国民经济有四分之一以上跟出口相关,出口下降经济自然下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周期性的。但深层次原因还是我们的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缺少实质性进步。各种要素成本上涨,中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正在消失,以单纯的价格取胜的方式去开拓新兴市场已经完全不适用,出口企业依赖低价打天下不可持续,这是个结构性问题。

如何解决结构性问题?要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成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使过去单一的依赖廉价劳动力发展转变到依赖创新、技术进步来支撑整个企业的出口。目前来看,高科技产品总体来说出口情况良好,纺织、服装、箱包等传统产品出口却遭遇困难,靠低价出口这条路走不下去了。

《经理人》: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原来企业投资的热点PE和房地产都陷入低谷,还有哪些领域有投资商机?

姚景源:稳增长还有更重要的空间,比如民生领域,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就是医疗、养老,都应该成为稳增长的重要空间。

当前的问题是稳增长,不是保增长。而稳增长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与调结构、转方式相结合;二是要与惠民生相结合,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可以一举三得,稳增长,改善民生,又促进社会和谐。

经济适度下行不是坏事,要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结构调整的动力,过去我们长时间追求速度,没有进行结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结果问题积累到现在得不到解决,所以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下行有助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去。同时也要掌握经济下行的度,避免引发过度失业等社会不安定问题。

分配制度改革拉动消费

《经理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失灵了,如何找到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姚景源: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全都遇到了新情况。出口这驾马车今年是指望不上了,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是-0.4%,投资也一度出现负增长。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投资要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但要把投资的主体变成企业而不是政府,投什么投多少成为企业自主行为。政府发挥财政政策作用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的投资,政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技改贴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扩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要想消费拉动经济,就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就要做大蛋糕,但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最快的就是分配制度的改革,出台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决定消费成为增长拉动力的决定因素。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在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也要协调各方的利益。现在消费不足,要增加收入也不是短期能做到的,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在财政政策上更加积极一些。

改革金融体制扩大投资渠道

《经理人》:大量的超发货币注入房地产这个“池子”,现在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大量的民间资本流向哪里?

姚景源: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广义货币数量确实不少,2001年广义货币(M2)是15万亿,到现在超过了92万亿,这10年增长了6倍,经济总量增长1.5倍,这么大量的货币增发始终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再这么做,风险就更大。

货币超发都进入了房地产领域,推高了房价,又造成房子的闲置,现在采取的限购措施,短期管用,长期不管用。

主要原因是投资渠道太狭小,社会上有很多资金,谁有钱都希望保值升值,存在银行会贬值,股市不赚钱,从这10多年的经验看,还就是买房子赚钱。

基础设施投资今年一季度降到-2.1%,过去30多年从没有过负增长,但我不赞成再搞几万亿的投资,一定要告别依赖大量投资、靠信贷超发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不符合调结构、转方式的不能干。投资有两重性,投入的时候是拉动需求,完成时大量投资形成供给,长时间大量投资,形成了庞大供给能力,消费能力没跟上,就会出大问题。

因此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通过改革提供更多投资渠道,既保持稳定增长,又解决不公平、不和谐的问题。同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通过改革打破门槛,为社会资本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有新的更多的领域比投到房地产还赚钱,包括发展期货等。

以“新开工项目”判断未来经济走势

《经理人》: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中国的企业家如何判断未来经济走势,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

姚景源:我曾经和一些企业家讲,不要单看现在的项目开工情况去判断经济走势,要看“新开工项目”。因为现在的新开工项目下一阶段就要变成在建项目,投资只有到了在建项目的时候才对经济增长有拉动力。我们国家从新开工项目到在建项目是6个月左右,现在看新开工项目增长和减少来判断半年后对投资的拉动力强还是弱。如果你采用这种方式对现在的经济下行做出判断就可以早作准备。我们国家投资当中新开工项目在前年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当时我就提出中国经济下行。投资当中新开工项目一直负增长,到今年5月由负转正,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将在今年年底前后企稳回升。所以新开工项目是判断未来经济走势的重要方法。

靠创新力避免实体经济“空心化”

《经理人》:现在中国经济出现了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您认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实体经济“空心化”可能带来的危机?

姚景源:工业投资近两年不尽如人意,因为全社会不愿干实体经济,而热衷于PE投资和转向房地产,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之前,工业投资难有好的表现。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不是货币流动性严重不足,而是如果我们释放出货币,怎样让它流到实体经济上,流到中小企业里。

实体经济不赚钱是体制问题,由于制度设定上出现了问题,现在大量的企业家都由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发展。我们国家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不可能屹立于世界经济强国。不从这样一个高度认识实体经济,可能会出现大的问题。

实体经济“空心化”,究其根源还是实体经济创新动力不足,企业不愿意通过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去发展壮大。政府应对制造业企业更新改造技术设备进行财政贴息,以鼓励制造企业创新和技术升级。

利用倒逼机制转型升级

《经理人》:中国吸引外资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增长,目前出现了下降的态势,是什么原因?这将对中国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姚景源:中国吸引外资下降的外部原因是欧债危机,世界经济不景气,没有那么多钱流出,不但中国吸引外资的数量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全世界直接投资都下降,这是个周期性问题。

单纯靠中国廉价劳动力吸引的外资现在流动到其他地区是原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等各种要素成本在上升,中国制造业传统优势在急剧地丧失,外资有可能选择新的地区投资。这并不完全是坏事,反而是一个倒逼机制,逼迫我们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从过去更多地依赖传统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科技优势、高素质劳动力优势,以及整个社会的综合配套优势。中国原来是世界工厂,要让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这是中国制造业可以形成的最大优势。

还有一个原因是外资流入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加工贸易“三来一补”转向现代服务业,现在中国政府鼓励和扩大将外资重点放到提升改造制造业以及扶持新兴战略性产业。

减税救助中小企业

《经理人》: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有大量企业在经济低谷期下甚至难以为继,如何避免大量中小企业倒闭?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反思 启示

问题的提出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救市措施,采取了财政加货币扩张的政策。从财政扩张来看,全球公布的救市财政开支数字,已经超过了13万亿美元。从货币扩张来看,危机以来全球货币扩张超过了5万亿美元。美国、英国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日本和欧洲采用的都是低利率货币政策。在各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积极势头,但复苏的力度和动力差异明显,许多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但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比较强劲。但是,许多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回旋余地已经基本耗尽,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则受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困扰。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应急措施与长期竞争力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降低危机应对政策的负面效应,防止用一种危机来拯救另一种危机,这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历次金融危机治理的实际效果来看,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刺激经济具有直接性,以政府支出为例,政府投资无需像中央银行经过商业银行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通过工资和利润增加来刺激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财政投资对总需求的带动作用受制于财政支出乘数、投资利率弹性等,因为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影响到货币市场,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从而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会影响到投资水平,产生“挤出效应”。货币当局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拯救危机,反而会推高资产价格泡沫,造成较高的通胀风险,如果实体经济复苏比较缓慢,则会使经济出现滞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期,美联储采用了宽松货币政策,但在实体经济复苏缓慢条件下,大量资金为寻求保值增值机会投向房地产和股市,美国出现金融资产价格和数量的急剧膨胀,并且1934 年之后出现了超过10%的高通胀。

各国应对危机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欧洲主要发达国家面临债务危机的困扰

伴随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政府部门债务成为整个欧洲经济中最为脆弱的一环,对于本币较为坚挺的货币而言,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发行债券来获得资金,而本币疲软的货币则会面临政府债务偿付危机。从2009年底开始,迪拜、希腊、爱尔兰等国家相继陷入债务危机。2009年11月26日,迪拜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并将其590亿债务延期偿还6个月。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远超欧盟规定3%和60%的上限。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拉开序幕。希腊债务危机导致欧洲其他国家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等国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濒临警戒线。债务危机有向全球蔓延之势,并成为二战后发达经济体政府负债率上升最快,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危机。同时,债务危机的发生使得一部分资金出于避险的需要从欧洲流出,流入美国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使得这些国家资本流动风险加大。

(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资产价格泡沫升级和通货膨胀的高企

从历次金融危机的历史看,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通胀态势,甚至出现了滞涨的局面。而本轮金融危机后,如何削减通货膨胀压力,防治资产价格泡沫则成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难题。许多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的改善使得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入增多,但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却不断升级,金融风险在不断积聚。并且全球经济复苏中出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的现象。在全球产能过程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货币扩张使得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领域,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并引发高通货膨胀预期。

(三)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经济陷入多重两难境地

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国的逻辑都很清晰:政府通过巨额赤字来刺激处于衰退中的私人需求,在经济复苏以后,随着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和支出的减少,逐步降低财政赤字。通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刺激投资,在经济复苏后货币政策回复常态。然而,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陷入多重两难境地:财政刺激政策使得经济企稳回升,但基础并不稳固。退出财政刺激政策,会给经济打击;而维持现有的政策,财政赤字长期看不可持续。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经济复苏尚不稳固的情况下,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升级。货币政策必须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资产泡沫与通胀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进退维谷。而美联储重启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使得全球经济形势更为复杂。

危机应对政策的反思

(一)应急措施与长期竞争力:孰轻孰重

金融危机爆发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危机扩散和恶化,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但是选取何种应急措施,应急措施的力度如何则是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首先要考量的问题。有些措施比如超常规的财政扩张、货币投放等可以迅速使经济出现止跌回升,但是财政扩张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货币超常规投放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可能会导致经济出现增长乏力和通货膨胀,即陷入“滞涨”的险境。而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影响到一国长期竞争力的政策则具有投入持续性强、见效慢的特点。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扩张等急救措施,对就业、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的关注程度要远远小于前者,这些应急措施的采取也引发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债务风险加剧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加大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因此,危机爆发以后,在财政和货币扩张的同时,更应关注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关注民间投资、就业以及恰当的产业政策,否则,应急措施的采取虽然一时挽救了危机,却会损害经济发展的根基。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出现的“两难”问题,归结起来也就是经济增长中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要想跳出多重两难的境地,政策思维就不能总是局限于暂时得失,一定要将目光放长远,从有利于长期竞争力的形成出发。

(二)政府与市场:孰进孰退

为了应对危机,英国政府向皇家英格兰银行等银行注资370亿英镑将其部分国有化,危机的发生和危机发生后的国家干预引发了理论界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深入探讨,一时间,国有与私有、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争论不绝于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由于信息不对称、决策能力等方面的种种局限,理论上完美的政府调控在任何国家都很难达到。政府对经济所有权和过度管制会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危机期间政府干预经济的出发点应该是保障市场正常运行,这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各国应灵活应用国有化和民营化、规制和放松规制两种手段,在民营化效率更高的方面,继续推进民营化;在规制不足的领域,加强规制。而不是不论本国市场化程度如何、管制严格与否盲目的推进国有化、加强管制,这种做法对经济增长动力的损害不言而喻。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孰先孰后

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虚拟经济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但是虚拟经济具有高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在实体经济利润率较低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在资本追逐利润的过程中,道德的底线被突破,最终引发的金融危机。但是,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大多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虽然可以弥补金融市场去杠杆率带来的流动性下降,但是在全球需求萎靡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无法吸纳大量的超发的货币,使得大量流动性流入资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在所难免。因此,如何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流动性,防止出现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与资产市场资金过剩的局面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必须要考量的问题。

对我国的启示

(一)应对危机政策的实施应更加关注经济的长期竞争力

1. 产业政策应更加关注长期竞争力。从产业政策而言,为了应对危机,我国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家电下乡”等刺激内需、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等对十大产业进行扶持。短期来看,该规划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是产业振兴规划只能解决眼前问题,却无法解决长远问题。因此,应对危机过程中,应着重对市场竞争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进行完善,突破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防止旧体制的复归对长期竞争力造成损害。

2. 财政政策的实施应更加关注就业增长。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扩大政府支出、结构性减税,但总体而言,积极财政政策是需求拉动型的。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入资本密集型,政府投资拉动的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这使得政府投资创造长期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因此,应注重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在新建项目立项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创造就业岗位数量,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双赢。

(二)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历史经验表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效互补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但危机应对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复苏过度依赖投资,投资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政府投资重在国企等“国进民退”现象,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因此,如何把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政府主导的需求,平稳过渡到市场主导的需求,这一转换,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首先,应以制度的完善促使由政府主导型需求向民间主导型需求转变。其次,应营造适于技术创新的市场条件。政府应积极营造条件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企业在承接世界产业结构与技术转移,加大对战略领域的关键技术的投资;整合全国研发与制造能力,瞄准世界前沿水平的关键技术,以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引领制造业升级。

(三)应处理好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为防范流动性宽松放大资产价格风险,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应当更多关注资产价格,应将金融资产价格纳入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之中,使其成为物价稳定目标的一个参考指标。当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改变了通货膨胀预期时,货币政策应遵循泰勒规则做出相应反应,以减少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可能性。其次,我国应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部门,以统一资产价格、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的监管,解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监管的协调问题,消除监管盲区,为货币政策能够处理好资产价格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关系方面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要通过加大社保、医疗及教育投入等政策措施,确保消费稳定增长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James,William E,The US financial crisis,global financial turmoil,and developing Asia,Bethesda,Md. :LexisNexis Academic & Library Solutions,2009

2.陈启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09(3)

3.邱丹阳,艾尚乐.金融危机治理:以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东南亚纵横,2010(3)

第9篇

【摘 要 题】实践研究

【【关 键 词】图书馆属性/依附性/辅/公……

【 正 文】

最近拜读了徐荣生“图书馆依辅性的历史性终结”一文[1](以下简称《徐文》),很受启发,但仔细研读发现其结论并不科学,现提出商榷,诚望斧正。

1 “知识的主导性”不会“使图书馆依辅性终结”

《徐文》说,由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主导。这就意味着物质和能量将依附于信息而发展”。还说,由于“信息和知识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导成分的作用”,作为管理和组织知识的图书馆将因其变为“知识实体”而使“经济实体”依附其而存在。认为这将使图书馆的依附性淡化而终结,从而使图书馆具有“独立性、先导性、主导性属性”。《徐文》还从教育有“先导和主导产业的功能”,而“图书馆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推断:图书馆“与教育处于同等地位”,因而也具有先导性、主导性。

笔者认为,上述提法看似合理、科学,其实并不合理,也不科学。理由如下。

第一,“知识”具有“主导性”并不等于图书馆也具有“主导性”。尽管图书馆是“管理和组织知识”的“知识实体”,尽管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主导性,但图书馆毕竟是知识与知识利用者之间的桥梁,图书馆是人类知识传播的中介性机构,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结论,毋庸置议。知识本身的重要作用(如主导作用)并不等同于管理和组织知识的机构(如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说“图书馆具有主导性”是过分夸大了图书馆的功能。“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即使在未来“图书馆的中介性还会存在并得到加强,只是图书馆的形态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2]

第二,教育具有“先导和主导产业的功能”并不等于图书馆也具有先导性和主导性。理由很简单,“图书馆”这种“社会教育机构”与“教育”并不“处于同等地位”。《徐文》在引用朱丽兰的话时,可能忘了文中题目的关键词:“大教育”。图书馆尽管是一种教育机构,但它不是“大教育”。说“大教育”具有“先导性、主导性”可以,而说图书馆也具有“先导性、主导性”则不可以。根本原因就在于:图书馆与“大教育”不“处于同等地位”。违犯了演绎推理的规则,因而结论也就不正确。

第三,说“经济实体”依附于“知识实体”的图书馆,是颠倒了二者的地位。作为“知识实体”的图书馆必须依附于“经济实体”,才能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附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因为图书馆不是“经济实体”,不可能独立存在(下面还要详述);图书馆是知识交流之中介性机构,若没有文献和读者(用户)需求,它将不会存在。所以,说图书馆具有“独立性”是不正确的。

总之,“知识的主导性”不会改变图书馆的中介性;图书馆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但它与“大教育”不是等同概念;图书馆无论成为何种“知识实体”,但它仍不是“经济实体”。因此,图书馆不具有独立性、先导性、主导性,其依辅性仍存而不会终结。

2 “知识整序”不能“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劳动”

《徐文》指出,“知识整序将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劳动”,因为“一切部门的劳动,都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序的劳动成果之上”。

笔者则认为,“知识整序”只是人类劳动的一种活动,并非人类劳动的主要部分,即不能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劳动。众所周知,当代人类的劳动分工较为具体,一般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知识整序”只是第三产业中信息服务业之一种劳动,它由专门机构或部门来进行,不可能所有从事生产的人都搞“知识整序”。说“一切部门的劳动,都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序的劳动成果之上”,只能说明“知识整序”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不能说明“知识整序”是人类劳动的主要部分。应用知识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各种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才是人类主体性劳动。“知识整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确很重要,但如说它是“人类主体性的劳动”,则夸大了它的作用,过分提高了它的地位,这在理论上并不合理,而且也不符合现实。

3 图书馆是公共物品,是公益性机构,而非“经济实体”,它不可能“独立生存与发展”

《徐文》说,“图书馆依辅性的最终终结的标志,将是图书馆再也不依靠经济实体以税收的形式对图书馆进行资金扶持,而将是以自己的劳动与社会各部门进行交换的方式自我生存和发展”。《徐文》还进一步解释说,“图书馆将依托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和劳务输出而使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我们认为,《徐文》的上述观点和推断出的结论,不是科学的推断,图书馆在未来也不可能“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第一,图书馆在未来无论如何变化,它永远是公益性机构,不可能“独立生存与发展”。

(1)从理论上讲,由于图书馆是通过全民税收由国家投资兴建并每年给予拨款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应免费为全民服务,图书馆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提高全民素质,消灭知识贫困的公益性事业。

(2)从事实上讲,仅就目前来说,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图书馆法都把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质的文化教育机构而免费为所有社会成员服务。“更没有哪一个国际组织提倡将图书馆作为经济实体”。[3]

(3)关于未来的图书馆是否仍具有公益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这从图书馆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使命足以说明。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不存在公益性事业,我却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不仅仍存在公益性事业,而且应更发达。这正如刘兹恒等人所说:“无论经济如何发达,社会如何进步,也无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如何先进,图书馆的使命(笔者注:此处“使命”系指“图书馆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地利用,为任何人的服务都不可以直接收费”)都不会改变,“社会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社会越进步,社会公益事业就越发达。显然,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图书馆事业在未来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图书馆的公益性也将表现得更加突出”。[4]

第二,图书馆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如“经济实体”),它不可能“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1)就整体而言,图书馆具备了“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标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现实中的图书馆基本符合社会公共需要5个特征的公共物品。”[5]“非排他性”,在此是指社会成员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非竞争性”,在此是指图书馆利用者的增减不会引起图书馆增加或降低成本。在网络环境下,在高度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上述特征将更加明显。而私人物品则相反,它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物品,排斥了其他社会成员享用,它还具有竞争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用于交换的商品都是私人物品。

(2)图书馆不是“经济实体”。由前述可知,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它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平等的、免费的服务。它“由政府提供、由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调控,政府采用财政手段保证它正常运作,整体上不进入市场,其服务活动基本上不受商品价值规律支配”。[6]而“经济实体”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各种经济实体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自负盈亏”。[7]显然,目前中外的图书馆都不是“经济实体”,它们都不能“自负盈亏”。至于未来的图书馆,由于其公益性不会终结(反而增强),其依辅性永存,当然,也不会演变为“经济实体”。

第三,图书馆靠自己的知识产品和劳务输出也不能实现“自负盈亏”,因而自己不能“独立生存与发展”。

《徐文》推断,将来图书馆靠两种知识劳动输出(“知识产品的输出”和“对知识进行科学整序的劳务输出”)“与社会各个部门进行等价的商品交换而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依托”自己独立的知识产品和劳务输出“而使自己独立生存与发展”。

笔者认为,此推断不能成立。一是因为图书馆实行全部有偿服务(即商品化)与图书馆的公益性相悖;二是因图书馆靠进行商品交换而进行有偿服务,会使社会成员中的穷人因付不起费用而越来越穷(知识贫困必然导致经济贫困),违背了图书馆办馆宗旨;三是由于图书馆“不可能独立承担起保证自身良好运营的费用”。[8]图书馆实行商品性经营(或称“产业化”)后,“政府就会给图书馆‘断奶’,图书馆靠自己挣钱是难以维系的,最终将使图书馆失去生存的能力而导致消亡”;[9]四是目前发达国家也还是由政府拨款支持其发展,并没有全部实行有偿服务和商业性运营。转贴于

总之,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它不可能变成“经济实体”与外界进行商品交换;它不可能进行独立核算;它不能独立承担起保证自身良好运营的费用;即使发达国家也由政府支付图书馆主要经费。离开了政府支持,它不可能“自我生存与发展”。

4 “图书馆依辅性终结论”的危害及其影响

笔者认为,“依辅性终结论”的推断,其作用之用意是好的,但其效果却并不好,甚至对图书馆事业发展非常有害,理由如下。

(1)“依辅性终结论”导致图书馆产业化、市场化,必然要改变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图书馆也不再有承担为所有社会成员免费服务的义务。这是所有社会成员所无法接受的。这必然会引起社会成员的不满,从而失去社会的支持,进而影响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2)“依辅性终结论”导致图书馆全面实行有偿服务,使社会成员中一些人因付不起费用而远离图书馆,导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穷富差距拉大,一方面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另一方面国民素质会因得不到图书馆服务而降低,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依辅性终结论”导致图书馆商业化运营,政府必然给图书馆“断奶”,终使图书馆难以维系而失去生存能力而导致消亡。

(4)“依辅性终结论”会导致把图书馆提高到不应有的地位,从而失去广大社会成员的信赖,严重影响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5)“依辅性终结论”会导致图书馆的中介性的终结,因而其学术性、社会性、服务性也将不存在。图书馆是中介性机构,这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它不因时代变化、社会变迁而改变。而其附辅性、社会性、学术性、服务性等则由中介性派生出来。如果其“依辅性”不存在,或者说其依附性和辅都不存在,则前者会使图书馆失去存在的基础,后者则使图书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其“基础”和“价值”都失去了,哪还有图书馆呢?

总之,“依辅性终结论”实际上是“图书馆消亡论”的翻版,它不仅不能使图书馆让社会所有成员无偿受益,以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而且还会使图书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价值,从而促使图书馆消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性机构(或公共物品)是不能演变为“经济实体”的,因而它不可能“自负盈亏”,也就不可能“自我生存与发展”。

引用文献

1 徐荣生.图书馆依辅性的历史性终结,图书馆杂志,2002(10):15~17

2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78

3 黄俊贵,林汉城.公共图书馆转型与定位的探索.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5):5~9

4 刘兹恒,张久珍.信息技术与未来图书馆发展展望.见:王鹤鸣,马远良主编.《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年刊,1998:221

5 沈小玲.论图书馆的经济学属性——公共物品.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1):80~82

6 同上

7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409

8 李静.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反观图书馆产业化.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2(3):133~137

9 卢子博.对改革2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见:卢子博主编.跨世纪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36~37

参考文献

1 何善祥.应警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对图书馆的误导.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3(6):82~86

2 何善祥.产业化、市场化不是图书馆改革的必由之路.图书与情报,1997(4):1~7,15

3 刘雄武.论图书馆的公共物品属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1):38~40

4 易平.公共物品理论与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建设.2000(1):4~7

8 李立新.从公共物品理论看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6):28~30

9 范并思.从数字图书馆热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见:王鹤鸣,马远良主编.《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年刊,2001:211~218

10 吴慰慈,张久珍.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98~99

11 邱五芳.论图书馆的公众性.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6):9~13

12 桑良至.数字图书馆与读者服务.图书馆杂志,2002(9):14~15,73

13 范并思.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纪念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创建150周年.图书馆杂志,2002(11):3~8

14 袁咏秋,李家乔.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360

15 王玮.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55~57

16 马恒通.图书馆:能产业化吗?图书馆情报工作,2001(1):87~88,11

17 吴小红,吴晓芳.对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公益性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2(1):13~15

第10篇

七月流火,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必须离校的时候。许许多多尚没有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同学在捆绑行李、挥泪告别时,一片茫然无助。他们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不知道生活真正的起点在哪里。

即使按照官方统计数据,今年大学生就业签约率已到达68%,但仍意味着还有近200万毕业生从校园出门就迈上了失业的道路。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数字会更加庞大。不是说我国经济已经率先回暖了吗?不是说上半年经济依然是7%的增长,在全世界独占鳌头吗?怎么就创造不出区区几百万的就业岗位,怎么就忍心让占中国人口比例依然很小的大学生流落街头?难道经济发展、国运昌盛、捷报频传、雄视世界的当今中国,反而不需要大学生了?

公众的困惑是有充足依据的。近期,一度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股市,又冲回3200点大关。被大家不看好的房地产,呈现出“井喷”之势,令许多在房价跌落时依然观望的人后悔不迭。基础建设大型项目遍地开花,光地铁工程至少在35个城市开始动工。而我国“走出去”战略更是声势浩大,巨资收购世界著名石油、矿石、品牌等企业的浪潮此起彼伏,连“悍马”这样的贵族用车也争相并购,处处显示出中国财大气粗的气魄。经济学告诉我们,投资增长,经济繁荣,必然会拉动就业。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难道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已经失灵了?

事实证明,失灵的不会是规律,而是违背规律。在发展中,无论投资如何声势浩大,GDP数字如何光鲜亮丽,股市如何牛气冲天,对就业起实际拉动作用的,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换言之,是由企业生产直接用于人们工作生活的产品。在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今年以来,与逐渐火爆的股市楼市海外并购相比,它们却呈现着另外一番景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意味着,按照去年中小企业4300万家概算,倒闭的超过1720万家。中小企业是我国接纳劳动力的主力军,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占全社会90%以上。3000多万家倒闭或生死线上徘徊的中小企业,如果平均接纳一个劳动力,不仅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连农民工的失业问题也解决了,这是小学生都算得清的问题。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次金融风暴发端的美国之所以没有最终倒下,关键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没有动摇。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能跃居世界第三,功在中心企业与民营经济。因此,救经济首先救中小企业,救中小企业才能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今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从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就是一项有实际意义的浩大工程。但是,如果作为解决就业“蓄水池”的实体经济不振,面上的工作做得再有声色,恐怕也是舍本求末。在这方面,香港的做法比较能借鉴。香港特区政府不久前宣布一项“大学毕业生实习补贴计划”,由港府出资1.4亿元用于4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实习。但这笔钱不是提供给大学生,而是其实习的企业雇主。企业每接受一名大学生,雇主可向港府申请每月2000元的培训津贴,1.500元住宿津贴。这个办法的目的在于以补贴的方式降低企业招收员工的成本,鼓励企业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具有很显见的实惠。我们完全可以推出类似的政策,将实体经济的“蓄水池”建好,一定可以放养更多的“鱼”。

中国老百姓喜好这样算账,但凡认为政府不该干(如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消费等)或可干可不干事情(如文山会海、形象工程等),会以这些支出可以建多少希望小学、救助多少贫困家庭来进行联想,尽管都知道此类比只是一相情愿。如今再用这个思路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老调重弹。重弹的老调说明大家都熟悉了,明白了,可就是倾听者不愿接纳、不愿做而已。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 经济学分析 路径构建

在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金融创新成为了优化资本配置的必然选择。之所以存在着创新的必然,实则由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所致。与此同时,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08年由此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在进行金融创新时应建立一个正确的路径导向。该导向并不具有普适性,但它能与本国国情相契合。不难理解,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从我国金融创新的重点来看,实现利率市场化调节似乎成为了业界热义的话题。那么本文就针对这一制度创新进行经济学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路径来。

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下,为何还需要对它进行经济学分析呢。其归因于两个方面:(1)这对于我国金融界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们需要采取审慎的态度;(2)其制度创新能否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仍须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分析。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我国金融创新的认识

以下将从目的、手段、效果等三个方面,来对金融创新导向进行认识。

(一)金融创新的目的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社会财富的真正增长来自于实体经济的贡献;而作为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其主要承担着资金优化配置的功能。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金融创新的目的实则就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当然,以个体消费为载体的消费信贷环节也会得益于金融创新的成果,但本文主要针对前者展开考察。

(二)金融创新的手段

金融创新的手段必然需要借助金融机构来实现,而承担金融创新主要任务的商业银行自然就成为手段实施的载体。不难看出,近年来商业银行已在业务范围内进行了创新尝试,即以流程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不仅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金融创新的效果

金融创新效果的好坏,往往需要通过评价体系来作出。这就意味着,针对金融创新活动来说还应建立必要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将为金融创新控制与调整提供关键信息。实践表明,我国目前仍在金融创新的内容上下工夫,还未建立起评价金融创新有效性的价值标准。这样一来,将可能导致金融创新出现系统性风险,而在投机驱动下危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认识基础上的经济学分析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以下仍将围绕着目的、手段、效果建立起经济学分析来。

(一)针对创新目的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已为我们建立起了金融创新的目的,即应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资本作为创造价值的价值,在其逐性的内生驱动下必然选择流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区域,而利率相对较高表明平均利润率也处于高位,其一般位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东部地区。可见,一味放开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导致中、西部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尴尬的境地。

(二)针对创新手段的经济学分析

上文已经指出,金融创新手段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这一载体。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同深入,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市场割据已经打破。如何,建立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互动,还应考虑中小股份银行的利益诉求。若完全按照西方金融市场的利率定价策略,那么中小股份银行将难以获得充足的资本金而面临倒闭的风险。

(三)针对创新效果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因此还没有可供评价的实际案例。但在创新目的的内在规定下,评价标准仍须围绕着是否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是否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提升的三个方面来展开。

三、分析基础上的路径构建

以下以中小银行为考察对象,从三个方面建立起路径来。

(一)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金融创新导向下的中小银行如何面对更加市场化的资本环境,则成为路径构建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完善其治理结构。中小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关注于其业务监管和风险规避领域。前者在于开展资本业务时,应建立总经理对董事会的负责机制;同样,董事会也应建立起对股东大会的负责机制。这样一来,在制衡机制的保障下便能增强中小银行应对市场风险的管控能力。

(二)增强中小商业银行的识别能力

在金融创新背景下,还应增强对企业客户群体的识别能力。该能力的增强,将有助于规避企业到期违约现象的发生。识别中不仅需要强化对企业形式要件的审查,还应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特征和产品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考察。由此,在流程银行基础上建立审核团队是很必要的。

(三)增进中小商业银行的植根特质

金融创新的用意还是在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中小银行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便应在此背景下促进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由此,增进植根性特质就显得十分必要。这里还应指出,植根性的增进还能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通过其公权力的影响因素来提升中小银行对本地四大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不难看出,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下,惟有建立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增长来自于实体经济的贡献;而作为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其主要承担着资金优化配置的功能。由此,金融创新应围绕着是否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是否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提升的三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刘轶超.后危机时期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选择[J].海南金融,2011;8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传导作用

当今社会,金融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使得实体经济达到最终的配置效果,各种资源可以有效的融合处理。而在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劣根性,在会计制度方面的宏观性等,这种机理的产生对于社会现象的影响非常关键,在整个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的基础及特点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融资,而融资的发展过程就是资本的回笼过程,我国在这个阶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分析指出,各种表面虚拟的资本和原始资本的增值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也即是说,虚拟的资本和实体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两者不是独立运作的,而是在一定的基础和联系上联合运作的过程。

事实上,虚拟的资本价值主要来源于实体的价值,也就是说,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总,各种资本所创造的利润会有所不同,在资本的预期方面也会有所差距。从目前人们预期的收入水平来说,一般的范围在在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和衍生的,也就是虚拟i经济的信号会随着金融产品的发展和基础债券的发展而有着极大幅度的提升,这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没有关系。

对于虚拟经济衍生出的股票和其他的债券形式相比,实体经济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模糊化,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价值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企业发展中的债券关系和股票等资产中的债券化关系,逐渐实现了企业预期发展的良好收益。对于折算下来的概率,通常可以作为一种价格的符号进行整体债券的预期收益分红,折算的价格可以用符号等虚拟的经济进行测算,整体水平会受到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会在国家的整体资本发展流程中,实现整体项目收入的可观性发展,利用率和整体的衍生程度,在金融角度实现合作共赢,评价的预期收益和水平,会在基础范围中做出价值的提升。

我国目前的实体经济发展和虚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这种经济的关系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般来说,实体经济的主体在盈利能力上会有所欠缺,而财务的状况发展水平是衡量未来经济发展的实体,也是未来经济投资的重要方向,我国在相关的经济发展中,对于价值符号的做出了一定价值的判断,这种虚拟的符号和商品之间存在劳务的关系。两者可相互脱节,价值符号的循环方式和周期也相对较短。

总的来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两者变化的程度和当前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配合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会给彼此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中,经济的发展规律显示,各种实体经济的发展优先于虚拟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金融抑制现象的发生,使得资金进一步的回笼,资金的运作能力会大幅度的提高,在这种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各种虚拟经济会过渡膨胀,经济的发展水平会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角度过渡,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风暴。

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够沿着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方向发展,那么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汇总,实体经济的收入流会朝着更加多样化的角度衍生,出现更加严重的经济发展危机,在以后的实体经济发展中,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作用

1.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作用。就投资者而言,无论所要投资的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都需要就投资对象做全面的价值评估,会计就承担着向投资的决策者提供相关投资信息的责任。目前投资者所需要的投资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更为多样性,但会计的信息披露依然是多种渠道和来源中最为可靠、稳定和经济的,会计准则中也对会计的目标进行了定位,强调了会计要在经济运行中较大的发挥支持作用。会计向企业提供虚拟经济的主体以及实体经济的主体的相关财务信息,向投资决策者提供了是投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相关决策的支持信息;会计所提供的实体经济的相关信息是决策者就虚拟经济的符号进行定价的重要的基础性信息,会计的这项功用已经被股票价值与会计信息之间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所证实。

2.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过程。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发挥着传导作用,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担任着信号传导机制的角色,参与经济体制的运行,反映并传导着经济主体相关的财务信息。从动态上而言,会计和经济体系之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互动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会计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信息传导中的传导功能的实现过程,以及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循环的因果关系的累积过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现如今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将会朝着更加虚拟化的方向延伸,这也就意味着,以股票,债券为主的虚拟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头筹,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桥梁,会在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实现了两种经济之间的交互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文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