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鼻咽癌; 护理; 健康教育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2.8%,居第8位[1]。放疗是鼻咽癌最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放疗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患者的承受能力非常低,身体综合素质变差,致使鼻咽癌患者被迫中断放射治疗或间断性的治疗。随着鼻咽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放射还是治疗放疗鼻咽癌最有效的技术,并发症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2]。为此,本科对235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6月本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90例,其中男320例,女170例,年龄18~76岁,平均58.5岁;首诊400例,复诊90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74例,中学198例,小学120例,文盲98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活检证实和影像学明确诊断。治疗上均采用CO60根治性放疗鼻咽部原发肿瘤DT=70 Gy,颈部预防量DT=50 Gy[3]。现将其分对照组255例、实验组235例。
1.2 方法
1.2.1 鼻咽冲洗 使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也可自配温冷淡盐水。鼻咽冲洗器一个。患者取舒适位,将冲洗器中吸满呋喃西林溶液,将接鼻头轻轻塞入患者一侧鼻孔,指导患者一手压住另一侧鼻腔,另一手轻轻挤压冲洗器中呋喃西林溶液。使冲洗液经鼻咽部连同鼻咽分泌物从口腔吐出。注意事项:(1)鼻腔有出血时暂停冲洗。(2)挤压时不可用力太大。(3)冲洗液温度不易过高。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告知、指导其掌握鼻咽冲洗方法。
1.2.2 健康教育 实验组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采用放录像、集中授课、个别指导等方式[4]。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以配合治疗的需要,具体有:(1)皮肤自我护理指导:放射治疗后皮肤损伤发生并较高,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皮肤护理方法能减轻皮肤损伤程度;(2)放射野皮肤的保护:当放疗开始时,即告知患者放射野皮肤的保护知识,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皮肤损伤均从红斑反应开始,表现为照射野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刺痒,此期护理重点是保护皮肤和止痒,向患者说明保护皮肤的重要性,告诫患者不要抓挠及摩擦,皮肤刺痒症状较重者,给予冰片5 g加滑石粉95%混合外涂,2~3次/d,冰片滑石粉有清凉止痒的作用,使用后患者感到刺痒减轻、清凉舒适。(3)口腔护理的自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口腔护理的必要性,口腔炎是否发生和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指导其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正确选择软毛牙刷,运用纵向刷牙的方法,预防性口腔护理方法:在治疗一开始就要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饭后、睡前用双氟牙膏刷牙,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4次,直至治疗结束。(4)鼻咽冲洗指导:由于鼻咽黏膜受照射和充血肿胀引起鼻咽黏膜干燥、鼻塞、分泌物增多和黏稠,严重者会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指导患者正确掌握简易鼻咽冲洗方法,正确使用鱼肝油或1%麻黄素滴鼻。(5)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张口受限是鼻咽癌放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颞颌关节能力锻炼能够刺激口腔颌面部唾液腺分泌唾液,促使口腔湿润,减少口腔干燥;还能防止颞颌关节维化和咬肌纤维化,对放疗后张口受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减轻患者对放疗后遗症的恐惧。(6)出院指导:对出院患者采用发放出院指导手册、电话回访方式跟踪指导,巩固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给予无预防性干预的一般常规护理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0.01,P
3 护理措施
3.1 入院健康知识普查 在鼻咽癌患者入院治疗以后,在设计病情评估之别加入有关鼻咽癌疾病知识的调查,普查入院时患者了解鼻咽癌知识和放疗知识的情况,由主管护士询问并记录,或者设计成调查问卷让患者予以书面作答,初步评估患者日常护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患者的病情、认知疾病和放射治疗的程度、需要社会支持的程度,向患者讲解放疗的目的、技术和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可能性和治疗效果[5]。
3.2 前期健康教育 第一,入院宣教。向患者简要介绍病区环境、医护团体和各种医疗设施的使用方法,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产生安全感、归属感。第二,在患者入住医院的前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计划性教育,要求主管护士一对一地给患者仔细、认真、有耐性地讲述放疗的注意事项。第三,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进行随机性教育。第四,根据治疗鼻咽癌的要求和指标,及时纠正患者和陪护家属的饮食上或者行为上的恶习。第五,书面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有关鼻咽癌治疗和护理的健康教育资料,强化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知。第六,建立与患者的交流渠道,医护人员每2周组织患者和家属参与工休活动,以治疗效果较好、性格开朗的患者为榜样,鼓励其他患者以积极态度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心理。
3.3 放疗前健康教育 由于癌症是现今的科学技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5年生命生存率极低,许多放疗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常伴有紧张恐惧、焦虑不安和抑郁等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是影响癌症治疗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6]。为缓解、消除患者一系列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沟通方法与患者及其家属安抚谈和健康指导,认真、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倾听患者的倾诉,理解患者的情感和观点,树立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放射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亲自前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鼻咽癌的放疗过程,介绍医护人员的治疗能力,术前及时指导患者在精神上提前进入放射治疗的安定状态。
3.4 放疗初期健康教育
3.4.1 饮食指导 放射治疗期间的患者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但因鼻咽癌患者的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由于放疗的放射线受到损伤而食欲不振,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指导患者摄取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高而易消化的饮食,指导家属在明确禁忌饮食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掘患者的口味,要求日常三餐饭菜多样化、营养全面,还要注意给患者多饮水,保持3 000 ml/d以上饮水量,给患者提供多种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7]。另外,注意患者的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和家属都应该监督患者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保持其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受损的口腔黏膜。
3.4.2 养护照射区皮肤 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鼻咽癌患者皮肤上的放射定位标志的不可洗性,以及告知患者不能随意添加或者改变标志的位置,以免医护人员铸成程序性的差错。放疗会导致皮肤损伤,在放疗期间,指导患者穿戴宽松、柔软,禁止穿戴硬质高领衣服和饰品,以免摩擦放射在野皮肤上损伤的表皮组织和感染细菌病毒。同时,保持放疗射在野皮肤的清洁干燥,禁贴胶状物质和涂抹刺激药物,保持照射在野皮肤上标记的清晰度。
3.4.3 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指导和督促鼻咽癌患者进行每日必须的张嘴锻炼和转颈运动,以增强口腔的血液的良性循环和神经的灵活能力,进而防止照射野内皮肤的纤维化病变,引起张口困难和造成颈部障碍等后遗症,以及影响鼻咽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8]。
3.5 放疗后期宣教和护理
3.5.1 口腔黏膜感染宣教和护理 护理人员监督患者每天早晚使用用含氟牙膏清洁口腔,并指导家属泡制金银花含漱水等具有消炎功效的漱口水,以便患者不定时用于含漱,进而保护牙齿健康和口腔黏膜[9]。鼻咽癌患者经过放疗之后鼻腔黏膜也会受到放射线的损伤作用,降低和丧失正常的分泌和清洁功能继发细菌感染。护理人员在放疗第3周应该指家属帮助导患者进行鼻腔冲洗,,于放疗前以1~2次/d的方法进行,直到出院后半年左右。
3.5.2 急性皮肤反应宣教和护理 放疗照射线一旦具有0~40 Gy的能量,往往就能造成患者皮肤的急性反应,使放疗被迫停止。在一定阶段,护理人员应指导出现急性皮肤反应的患者保养局部干燥的皮肤,要明确告知患者忌用湿敷或者涂抹像乙醇酸碱性强烈的药剂。
3.5.3 营养指导 放疗后期的患者会存在口腔颌咽部剧烈疼痛的症状,引起食欲不振,影响患者正常进食以致营养不良。与放疗初期的饮食指导一样,医护人员应向患者给予安慰,指导家属准备软烂易于吞咽、消化和吸收的流质食物,合理搭配食物的口味和营养,增加患者的进食量,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状况,最终增强患者的体质。
4 讨论
近年来鼻咽癌发病率不断升高,放疗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命,但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正常组织,随着放疗剂量的加大,放疗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治疗中断或失败的重要原因。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0]。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及依据实验结果所采取护理措施,结果表明: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跟踪回访,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健康教育还有利于改善患者对鼻咽癌的“认知”状况,使患者得到完整、适应个人需要的指导与护理,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同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促使患者积极圆满的完成整个治疗,消除不利因素,正确预防和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楚云.鼻咽癌放射性皮炎健康教育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3):99-100.
[2]李茜,欧阳红,甘林芝.鼻咽癌放疗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1,33(12):1124-1125.
[3]欧丹,何霞云,胡超苏,等.局部晚期鼻咽癌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调强放疗Ⅱ期临床试验[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5):1008-1009.
[4]丁慧月.循证护理模式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654-1655.
[5]梅丽容.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235-1236.
[6]林文娟,沈丽娜,林艳贞.108例早期综合护理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副作用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1,8(12):666-667.
[7]赵久敏,张贵源,陆开江.加强临床循证教学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556-557.
[8]张国新,张献辉.在急诊工作中如何循证临床实践[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6(2):124-125.
[9]卢秀芳,王富芳.循证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1090-109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颌面间隙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并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感染;颌疾病;治疗结果;病人满意度
颌面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初期表现为脂肪变性,形成蜂窝组织炎,出现脓肿,进而沿血管、神经扩散,引发纵隔炎、菌血症、血栓静脉炎、呼吸道梗阻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颌面间隙感染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一般应用广谱抗生素、抗厌氧菌药物进行治疗,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必须为其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2]。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50例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颌面间隙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5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压痛、局部肿胀等,少数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张口受限、波动感等。按入院先后顺序并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2~64岁,平均(38.56±11.2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63岁,平均(38.52±10.6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护理方法1.2.1.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嘱咐患者每天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3];给予良好的饮食指导,并告知患者注意饮食对增强体质、恢复健康的作用;(2)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为患者制订科学的膳食方案,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低脂,以及易消化、易吸收的流质食物;(3)嘱患者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以加快毒素的排泄速度[4]。1.2.1.2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1)群体健康教育。通过定期组织专题知识讲座,注重交互式体验,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患者讲解颌面间隙感染的相关知识,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2)组织个体指导。采取面对面随访、门诊随访的方式,了解并掌握不同患者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此为根据,制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饮食方案、运动计划等,最终使患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健康知识的学习[5]。重点加强对以下内容的教育:颌面间隙感染的发病原因、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措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等。(3)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嘱咐患者餐前、餐后注意饮水、漱口;对口内切开引流的患者相应增加口腔护理的频次;根据不同患者的感染菌种类,合理选择漱口液[6]。1.2.2护理满意度调查患者出院时发放参照文献[7]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维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可评价病例数×100%。1.2.3疗效判定标准患者出院时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炎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颌面部功能恢复为治愈;(2)炎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3)治疗前后病情无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可评价病例数×100%。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P=0.016),见表1。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5,P=0.022),见表2。
3讨论
颌面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在对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规范的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若是未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护理干预不当则有可能造成感染扩散,导致全身中毒,甚至引发菌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基于此,为颌面间隙感染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意义重大。对颌面间隙感染的治疗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治疗区域广泛及并发症复杂等特点,给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9]。在对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给予全方位、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便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支持,有效控制感染、炎症的扩散,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能获得躯体、生理及心理上的舒适[10]。此外,对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并要做好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理念与正确的观念,最终减少患者的不良行为方式,有效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临床疗效,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11]。此外,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对患者病情与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以便于及时调整健康教育方案,给予患者更有效的健康指导。本研究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作者认为,对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鲁芳 闫倩 单位:郑州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抑制期;口腔溃疡;护理干预
本文主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口腔溃疡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予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7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抑制期患者,男女比例38:35;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2.96±8.63)岁;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4.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其中骨髓瘤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4例,急性髓性白血病2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例;预处理化疗方案均采用国际标准方案,大剂量化疗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且符合WHO抗癌药物骨髓抑制诊断标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征象符合恶性肿瘤患者;已采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者;化疗方案中有使用阿糖胞苷、白消安、甲氨蝶呤(MTX)、环磷酰胺等药物者[1]。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口腔疾病者;无法口腔进食者;基础性疾病中有口腔溃疡临床表现者;带状孢疹病毒携带者,有相关药物过敏史者。
1.3方法
1.3.1健康教育 ①疾病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告知移植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治疗中将采用的护理方法,减轻对化疗效果的怀疑,避免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后的紧张无措情绪。②饮食教育:告知患者化疗期间避免进食生冷、酸辣、油腻、带骨与坚硬食物,坚持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原则。③卫生教育:根据患者的理解与接收能力讲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的漱口方法与个人卫生习惯行正确示范与纠正指导。
1.3.2口腔护理 入舱患者给予常规咽拭子培养测量口腔唾液pH值,口腔pH值偏酸性与未发生感染患者给予碳酸氢钠液与氯已定交替漱口;化疗中使用大量MTX药物患者给予含亚叶酸钙与甲硝唑的漱口液交替使用;口腔溃疡、疼痛患者应用用生理盐水500 mL+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庆大霉素16万U含漱;口唇疱疹感染者漱口后局部涂抹维生素E 液。漱口方法为含漱法,行鼓颊和吸允交替动作1~2min后吐出,无菌层流舱期间禁予刷牙,尽量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或损伤,采取口腔护理方法4次/d,及时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情况,达到有效预防的作用。
1.4评价标准 采用WHO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病毒反应分度标准评估患者口腔溃疡严重程度;观察并统计患者口腔溃疡高发期与持续时间;采用美国肿瘤专科护士设计的口腔评估表(OAG)评估患者治疗护理后口腔溃疡改善情况[2]。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
2 结果
2.1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 本院7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发生口腔溃疡例数为39例,占53.42%(39/73),发病时间为化疗后的第3~7d,平均第(4.69±1.36)d,持续时间为4~9d,平均(5.13±0.89)d;其中Ⅰ度口腔溃疡12例,占16.43%(12/73),Ⅱ度19例,占26.03%(19/73),Ⅲ度8例,占10.96%(8/73),未出现Ⅳ度口腔溃疡者。
2.2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护理前、后的OAG评分情况 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后,本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的OAG评分(8.59±1.73)分明显低于护理前(11.95±2.3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口腔溃疡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期间大剂量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研究表明可能与以几个方面有关: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杀伤更新较快的粘膜上皮细胞,引发口腔内菌群失调;菌群失调还可由部分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病程长且疗程反复导致患者卫生意识淡漠。依据口腔内细菌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的滋长机制,本院给予患者健康指导联合口腔护理的干预方案,针对口腔溃疡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漱口液,减少相关细菌的滋生。
本研究资料显示,本院7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抑制期发生口腔溃疡例数为39例,占53.42%(39/73),较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严腔溃疡发生率75.00%有明显下降,初步分析可能与本院化疗患者仅有10例采用大剂量化疗方案有关[3]。同时通过统计并处理本院血液肿瘤患者骨髓抑制期发生口腔溃疡发病时间与持续时间,发现平均发病时间为化疗后第(4.69±1.36)d,平均持续时间(5.13±0.89)d,提示护理人员在血液肿瘤化疗的第3~10d应加强口腔护理的相关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指导价值。通过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OAG评分,发现护理后的OAG评分(8.59±1.73)分显著低于护理前(11.95±2.36)分,表明本院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口腔溃疡级别,相应降低口腔溃疡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防与控制口腔溃疡发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肿瘤患者骨髓抑制期给予护理干预,能够相应降低患者口腔溃疡的严重程度与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叶顶琼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系统护理[J]. 哈尔滨医药,2013:164-165.
1评定标准
此次研究中鼻咽癌患者满意度的评定标准如下:①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任何和评价。②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给予了肯定评价。③不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未表示肯定,对护理工作不认可。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困扰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困扰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口腔干燥、口咽部疼痛、味觉改变及吞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
3.2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病毒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可诱发全身反应,包括乏力、头晕、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放疗[6-8],通过照射可有效杀伤机体中的恶性肿瘤细胞,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但对机体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放疗过程中可引发急性放射反应,例如味觉改变、口咽部疼痛、口腔干燥、吞咽障碍等身体问题引起的症状困扰,从而引发或加重情绪问题,及对经济问题的重新思考。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通过对多种资料进行有效收集,针对社会现象进行整理和探究,采用归纳法分析整理资料并形成理论,再通过和研究对象的互动,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研究意义,并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本次研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质性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症状困扰具有随放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加重的特点,不同时期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及心理需求不一样,很多患者选择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方式主要是与医护人员交谈。护理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9-11]。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开展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放疗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依从性。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流程式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个案教育、集中教育、随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为患者提供连续及人性化的护理,使患者在全面认识鼻咽癌及放疗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改变患者对疾病的信念、态度,从而改善症状困扰。放疗前患者对鼻咽癌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效果、时间的了解、心理疏导等需求强烈。入院时护士要了解患者经济及社会支持情况,讲解鼻咽癌放疗并发症及预后知识,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经济困难的患者,通过寻求社会援助来减轻患者经济原因造成的压力。放疗中对功能锻炼指导、口腔护理、饮食及服药指导等非常需要。放疗前,集中讲解放疗程序、宣教饮食、示范口腔护理、鼻腔冲洗、功能锻炼方法,讲解放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症状。让患者及时了解放疗5、10、20次等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及产生症状原因,减轻该症状的方法。告知患者配合医师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睡眠,坚持鼻腔冲洗、口腔护理及功能训练,来减轻放疗反应,合理饮食、足够睡眠、稳定情绪,都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放疗过程中,及时评估患者症状、情绪,讲解饮食重要性,评估口腔护理、鼻咽冲洗、功能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随机一对一宣教。加强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做好心理疏导,配合医生用药。当患者诉说“咽喉疼痛不想吃饭”,本次研究告知咽喉疼痛是所有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症状,列举意志力强的典型案例,告诉他“我相信你也能做到这样”,激起患者好胜心。从而减轻症状困扰,提高治疗信心及生活质量。放疗后复诊指导、卫生指导、工作与休息等非常重要。放疗结束前,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放疗结束后只要能合理饮食、加强口腔等护理,2周后咽喉疼痛、皮肤反应等急性症状会好转,给患者具体方法及目标,减轻患者焦虑,增加依从性。嘱咐患者一定要坚持功能锻炼、口腔护理、鼻咽冲洗1年以上,减轻慢性放射性反应,减轻出院后症状困扰的延续,提高生活质量[12-15]。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口腔干燥、口咽部疼痛、味觉改变、吞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明显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各种不良病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评价,使得患者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满足了患者相应的需求,缓解病痛的折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综上所述,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症状困扰情况的质性研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口咽部不适病症,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有助于放疗的顺利开展,进而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丽春 那夕明 周丽珍 单位:浙江省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从身心健康出发,向患者宣讲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并能很好地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1 制定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
1.1 评估并确定患者的教育需求: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获得资料,如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患者对脑血管的病因、诱因是否了解,有无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通过对获得的资料的分析来确定患者的健康教育的需求[1]。
1.2 确定健康教育目标:护士首先制定初步方案,主动引导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到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根据患者疾病存在的问题制定与疾病相符的健康教育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患者了解脑血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诱因、常规检查和治疗目的等。远期目标是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1.3 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1.3.1 语言教育方法: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或关心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口头信息交流,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适用广泛。
1.3.2 文字教育方法:通过文字材料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我科在每个病室设有健康教育手册,病区的宣传窗内张贴脑梗死的血管病变图片,充分发挥近距离的宣传所特有的形象生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特点。
1.3.3 示范性教育:护士通过实际操作,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患者或家属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如向患者示范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的正确方法,叩背排痰的方法。
1.3.4 随机性教育:护士利用执行操作或巡视病房时,在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或疑问时,随时纠正不良行为或提供健康教育咨询的需求,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护患沟通的机会,且患者易于接受,记忆牢固,效果好。
2 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
2.1 疾病知识教育
2.1.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血管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转归过程,各项化验检查的目的,治疗方案和用药目的,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通过提问来确定患者对这些知识是否了解,并且指导患者将知识用于防治疾病。讲解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快速静滴的原因,以免患者或家属擅自调节输液速度而影响药效。
2.1.2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因此持续低流量吸氧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向患者讲解这些知识,从而消除其认为自己不缺氧,不必吸氧的错误理论。
2.2 心理指导:多数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头痛等不适均可使患者产生焦虑,易怒,消极,悲观等情绪,因此护士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上安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护士要以良好的语言、满腔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细致严密地观察病情,耐心地多做解释工作,去影响、引导和帮助患者,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并逐渐掌握生活护理和肢体锻练的技巧,消除对疾病不利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尽快康复。
2.3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吃低盐膳食,少吃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需留置胃管,鼻饲饮食应新鲜配制,温度38~40 ℃,进食前抬高床头30度,进食速度均匀,每次进食前要抽取胃液,观察胃液的颜色是否正常及胃排空情况。
2.4 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2.4.1 预防褥疮:卧床的患者,护士指导家属掌握翻身的技巧,2小时翻身1次,按摩受压皮肤及骨突处,勤擦身,使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骨隆突处垫小软枕,或用气垫床等预防褥疮发生。
2.4.2 预防便秘:如果患者发生便秘,用力排便时使腹压增加,反射性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发脑疝,因此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及练习床上排便,每日饮水2000 ml以上,多吃粗纤维的蔬菜,饮淡蜂蜜水,空腹时做腹部按摩,必要时用缓泻剂。
2.4.3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患者肢体肌肉瘫痪收缩无力,静脉失去血液回流的主要动力,加之脑出血应用脱水药物,造成血液粘滞性增高,易形成血栓[2]。因此,护士早期为长期卧床的患者做患肢的被动活动,并指导教会家属以便于为患者做功能锻炼,切忌不可揉腿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静脉穿刺时选择健侧肢体,注意观察穿刺部位血管有无条索状发红、皮肤温度高等静脉炎的表现。
2.4.4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指导: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卧床后痰液易积聚,支气管纤毛运动减慢,痰液不易咳出,而出现坠积性肺炎[3]。因此护士为患者翻身叩击背部并指导家属做正确的叩背方法,鼓励患者咳嗽,指导患者正确的雾化吸入,促使痰液排出。
2.4.5 预防感染的指导:发热的患者易发生口腔炎症,每日为患者做口腔护理2~3次。对于口腔有异味,口腔黏膜糜烂者采用益口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此溶液对金黄色葡萄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且安全无毒无刺激性,效果较好。留置导尿管者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冲洗尿路,每日用0.05%醋酸洗必泰溶液棉球做尿道口护理,倒尿液时尿袋不可过高,防止尿液倒流造成逆行感染。对于尿液浑浊者宜用0.02%呋喃西林溶液250 ml膀胱冲洗,每日2次,防止尿结石阻塞尿管,也可预防泌尿系感染。
2.5 肢体功能锻练的指导:与患者沟通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充足的信心配合锻炼。先以小关节,如手指、腕开始让患者做手的屈曲,伸展动作,如轻轻伸手,轻轻握拳,对于手指发生挛缩的使以柔和的外力,充分牵拉关节使功能恢复。指导患者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如双手指交叉上举运动。瘫痪的下肢由护士和家属为患者做屈伸运动,肌张力高者不可强行运动防止关节骨折。肌力恢复至4级时可下床锻炼。
2.6 语言训练的指导:(1)护士指导失语的患者,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对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患者,可配以手势或实物,通过身体语言,训练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2)刺激患者唇、舌及其他肌肉协调运动,如反复练习卷舌及舌左右运动,辅以面部针灸、理疗等,以促进肌肉收缩。(3)校正发音口形。给予示范并指导患者照镜子,用视觉矫正发音器官的错误。(4)口语训练,从数字、单词开始进行复述,并练习简单的看图说话。(5)反复听力训练,听录音机并跟读。(6)强化读写训练,个体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每隔2~3天检查训练效果,记录语言功能恢复的情况[4]。
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生活规律、饮食合理、戒烟酒,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练增强体质,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监测血压、血糖,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坚持偏瘫肢体的功能锻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 体会
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在入院时或出院时进行,而是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的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保健知识及简单的功能锻练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增强信心,患者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既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薛亚玲.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2):890.
[2] 陈 雁.脑卒中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23):26.
[3] 许玉华,侯细臻.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6.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2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11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86岁。患者都处于严重代谢紊乱。
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合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转危为安。60例酮症酸中毒患者除3例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脑梗死死亡外,其余57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护理
快速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值,按医嘱准确足量使用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使用中量胰岛素与及时补充液体是非常重要的同步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准确纪录24小时出入量,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声调等,如发现患者心率明显加快至140~160次/分,呼吸加快加深,这说明酮症酸中毒症状仍未改善,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基础护理:①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昏迷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减少口腔气味,防止口腔溃疡。抽搐患者口腔内应用牙舌板,防止舌咬伤。并用湿棉签湿润口唇,外涂石腊油,防止口唇干燥。②预防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减少感染机会,减轻患者痛苦,其中皮肤护理尤为重要。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定时翻身,避免拖拉。按摩受压皮肤,可用50%酒精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③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足,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袜紧鞋硬,防止血管阻塞而引起坏死。
心理护理:首先使患者情绪安定消除顾虑、了解病情及发病机理,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多数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好,能密切与医护人员配合,希望更多的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帮助[1]。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定时做血糖、血清钾、钠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症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耐心疏导病人的心理障碍,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正确进行出院指导、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重型的2型糖尿病,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如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体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便发生代谢酸中毒[2]。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要让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更好地把握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缺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护士本身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握疾病知识全面,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讲解糖尿病知识及饮食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低血糖及高血糖症状及防治,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疾病,使患者及家属从思想上行为上熟悉到糖尿病对身心造成伤害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血糖控制不佳,且糖尿病史较长、合并症多,病情复杂,除做好相应的紧急处理,注重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血糖变化,积极消除诱因,迅速纠正酮症及酮症酸中毒外,还应及时监测血糖、尿糖、血酮体、尿酮体等,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其他并发症。
参考文献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浙江嘉兴 31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6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建立静脉通道、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67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2%,护理满意度为94.03%,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比较高。结论 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
[
关键词 ] 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整体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54-02
消化性溃疡是医院的常见病,其引发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较高,需给予高度重视。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后,需及时进行抢救治疗,防止出血过多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救治过程中,需加强各方面的护理,从各个细节提升治疗效果。我院在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除了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还给予整体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佳,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较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消化性溃疡引发出血,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22~70岁,平均(44.1±6.5)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35例,胃溃疡26例,复合溃疡6例。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其护理方法如下。
(1)病情观察:出血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期间需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所出现的变化,若出现血压异常、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脉搏加快等现象,需于第一时间内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同时需认真记录便血或呕血的性质、颜色及容量等[1]。若若患者胃内血容量超过50 mL,则极易导致黑便;若胃内血容量高达250 mL,则极易导致呕血;若胃内血容量高达500 mL,则极易产生心悸、虚汗、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对此护理人员需格外注意,若出现全身症状,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给予进行抢救治疗。
(2)建立静脉通道:当出现消化道出血后,护理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内为患者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同时可在短时间内应用相关药物,包括止血药物与一些可以抗胃酸的药物。本研究67例消化道出血选择善宁皮下注射每日2~3次,每次0.1 mg,同时选择泮托拉唑6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2次;给予输液、输血等抢救及时恢复有效血容量。
(3)心理护理: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现呕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继续出血,加重病情。由于患者面对出血症状时易情绪紧张,心理恐慌,不利于控制病情,因此,医护人员需加强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告之本院成功治愈病例并鼓励病人增加信心,以镇定的情绪面对病情,利于病情迅速好转[2]。
(4)口腔护理:①病人需静卧,若出现休克,及时平卧并去掉枕头,注意侧头,防止呕吐物阻塞气管导致呼吸不畅,从而窒息。保持室内干净、安静、空气流动,同时确保床铺整洁干净。病人应时常翻身且动作不宜大幅度,以免造成局部出现压疮。②做好口腔的预防感染,每天口腔护理1~3次,同时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的变化情况。③勤刷牙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若出现呕血,应及时处理,避免口腔发生感染,同时及时清洗口腔,以防病人因血腥味引起恶心而导致再次呕血[3]。
(5)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对由消化性溃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尤为重要,若患者处于出血期,则需禁止饮食,待出血停止且未出现呕吐症状后,方可开始饮食,此时应选择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且清淡温凉的流食,这样可减少或避免胃酸分泌,对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疾病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定时定量进食,忌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机体康复[4]。
(6)健康教育:加强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日常生活起居注意事项的认识,告诉病人需注意:①定时定量饮食,忌辛辣、酸性等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②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宜过度劳累,保持愉悦心情。③若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及时卧床,采用侧卧,以防呕吐物阻塞气管导致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病人在家属陪同下及时就诊[5]。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体征明显改善,黑便及呕血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未出现活动性出血;②有效:体征得以改善,黑便及呕血症状有所缓解,经胃镜检查,未出现活动性出血;③无效:体征未得到改善,黑便及呕血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经胃镜检查,存在活动性出血。
2 结果
6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整体护理后,显效41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2%;在护理满意度方面,52例表示满意,11例表示基本满意,4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03%。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若其未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可引发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不容忽视。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加强对症治疗,及时减少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死亡率,同时可于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对患者病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提升临床疗效。
整体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建立静脉通道、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其中病情观察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各种异常症状,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内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病情加重,促进疾病治疗;建立静脉通道,使患者能在短时间内补充充足的血容量,同时可迅速地进行药物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精神上的紧张,有助于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快康复;口腔护理可确保患者口腔的干净,防止再次呕血;饮食护理是患者科学饮食的重要保障,其主要通过合理饮食减少各种症状的产生,减少黑便及出血的产生;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自觉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缩短康复时间。本研究6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其总有效率为95.52%,护理满意度为94.03%,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比较高,证实整体护理对患者意义重大,可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在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需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可于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同时整体护理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赵彦辉,王薇,迟雅珍.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与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5(3):145-146.
[2] 张瑾.舒适护理在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6):361-362.
[3] 范金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3(22):203.
[4] 沈琼,胡丽娟,葛梅.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4(21):614-615.
【关键词】农村 肿瘤 化疗 健康教育 效果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恐惧是全球性的,因其意味着极度痛苦和衰弱,患者甚至面临死亡。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肿瘤本身对患者的身心是一个重大的刺激,加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发生各种变化。这使得化疗期间科学的护理,有效的指导患者心理康复成为保证化疗能顺利完成的关键。农村患者文化水平较低,获取健康知识较少,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限的经济条件和保健意识,医疗保健服务缺乏,肿瘤的发病率病死率更高,健康教育对农村肿瘤患者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笔者对30例农村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全程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了农村肿瘤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0岁-72岁。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以上4例,初中或小学18例,小学以下38例。均为新发或术后首次进行化疗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一般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给予了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2.1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患者以家庭条件较困难的患者为多见,主要担心后续治疗的医疗费及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应劝导患者身体康复后仍可再创造财富,同时选用成本低廉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案,尽量缩短住院时间,调整好患者的心态,利于化疗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另外,由于化疗知识的缺乏、对化疗后的自我形象的担心及癌症=死亡的错误影响,有些患者甚至相信鬼神之说,极易使患者抑郁、恐惧。应根据患者的理解承受能力,给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不良反应措施,使其有心理准备。做好其家属思想工作,为患者提供多方位的照顾,用亲情来缓解患者压力。给患者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邀请义工队人员进行同病种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化疗健康教育
2.2.1选择好教育方式才能事半功倍。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病人的接受能力。农村肿瘤患者总体文化素质较低,接收能力差,因此,应采用合理的、多样式教育方式,如嘱化疗病人多喝水,可指导病人每天饮水一热水瓶以上,而不说是2000 ml,便于病人掌握。注意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如入院时,晨间护理时,做具体治疗时,将所要宣教的内容分段向病人讲解,多次重复,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效果。对于老年患者,采用直观形象教育的方法,抓住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少而精的教育,一次不可讲述过多的内容,同时要采用强化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切忌任务式,把健康教育的内容一次性的灌输给病人,而不管病人是否能接受。
2.2.2创造良好的环境也十分重要。保持室内整洁、安静,营造舒适而轻松的环境。农村患者喜欢听戏,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戏曲,听听广播,分散注意力,减轻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2.2.3化疗知识的介绍。首先应明确告诉患者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重要性,帮助患者了解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告知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每项操作尽可能向患者解释清楚,使其放心。
2.2.4饮食指导。胃肠反应是患者最难以忍受的化疗不良反应。化疗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告知患者化疗当日7:00之前进清淡、易消化食物,进食量为平时的1/2,禁食有刺激性及易产气食物,避免空腹,在接受化疗前30min内避免进食。3-4h后进行化疗,中晚餐限制在平时量的2/3,并要求进食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避免同时食入凉、热食物。告知患者呕吐后仍需坚持进食,因呕吐后进食可中和胃酸,促进肠蠕动,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每次呕吐间歇期进食以新鲜水果、蔬菜为宜,进食后最好协助患者半卧位休息,以免食物返流,引起恶心呕吐。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尿量在2000 ml/d。
2.2.5口腔护理。口腔黏膜溃疡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时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最明显的是患者不能正常进食而产生心理障碍。因而在化疗期间应该常规为患者做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每天清晨用淡盐水漱口,经济易于接受,且临床效果好。
2.2.6皮肤护理。化疗期间患者易出现皮肤变黑、粗糙、色素沉着,农村患者皮肤防御能力强,症状不明显。如皮肤搔痒或出现荨麻疹时,嘱患者不能用手挠抓或用过热的水洗澡,以免破溃造成感染,局部可以涂些肤轻松软膏。
2.2.7脱发的护理。某些化疗药物可以引起脱发。脱发将会给患者心理造成伤害,甚至会放弃化疗,因此,化疗时应让患者明白并认识到脱发是暂时的,停药后会再生,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顾虑,并嘱患者减少梳头的次数,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剂;每日晨间护理时对床上的脱发清扫干净,减少刺激,减轻心理不适;选择合适的帽子,以尽可能纠正因形象紊乱而导致的负性情绪。
2.3化疗后护理。化疗后护理主要针对某些药物产生的迟发性毒性反应,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较为重要。由于化疗大多数分周期进行,患者完成一个周期化疗后要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周期的化疗。一般可以采用电话随访和上门服务两种形式,目的是让患者在医院外同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强其安全感和康复信心。转贴于
3 结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t检验、p<0.01具有显著性差别意义。
两组农村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结果比较,见表。
注:观察组中包括2例65岁以上的文盲患者,对照组放弃者中1例为50岁初中文化患者,余3例为60岁以上文盲患者。2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1。
4 讨论
通过我科60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可见,观察组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情绪平稳,化疗不良反应少,100%完成化疗规定疗程,无短期复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促进肿瘤病人的健康行为。临床实践中发现,农村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缺乏,接受能力差,经济条件有限,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甚至放弃治疗,文化素质越低情况越严重。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和错误的求医行为,都不利于肿瘤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病人可掌握正确的信息,使病人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改善肿瘤病人的生存状态,尽可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第一条就是以农村为重点,当前更是大力发展新农村合作医疗,因此农村患者这个群体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具重要性。对农村肿瘤病人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其目的是使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最终达到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徐霞,薛晓英,程惠玲.我院实施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方法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07,12.42-43.
[2]王芳,孙伟,丁妍.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4):503.
关键词:健康教育;牙周病;牙菌斑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18-01
牙菌斑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病程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而不及时就诊,对牙周病的认识不足而延误病情,最终导致牙齿丧失。正确认识牙周病及正确的口腔卫生维护对牙周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牙周健康者每日有效的口腔卫生维护,能保持牙周组织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复发。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的500例牙周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男287例,年龄18~78岁,女213例,年龄14~72岁。其中成人牙周炎占35.84%,青少年牙周炎占6.17%。
1.2方法:对两组病人进行牙周治疗,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一组为观察组进行牙周治疗同时进行牙周病的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内容
2.1牙周病的病因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牙齿表面的菌斑量及钙化的牙菌斑量与牙周病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成正比[2]。
2.2刷牙:刷牙时自我清除菌斑,软垢,食物残渣的主要手段,保持口腔清洁,按摩牙龈组织,增进牙周组织健康。刷牙方法有很多如:竖刷法,巴斯刷牙法,圆弧法等,常用的巴斯刷牙法使用时将刷毛与牙面[1]呈45度,刷毛尖深入龈沟,水平颤动不少于10次后再顺牙间隙刷。刷洗咬面时,刷毛紧压咬面,使毛端深入沟裂点隙作短距离前后向颤动。每次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2次。刷毛毛端应磨圆、光滑、富有弹性、软硬适中,牙刷的头部宜小些,便于在口内转动,清洁各个牙面。选用何种牙膏也是很重要,消炎止血牙膏,加入具有抑菌、消炎、活血的药物成分,对牙周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防酸脱敏牙膏,加入活血的中草药能降低牙齿的敏感性,堵塞牙本质小管,促进牙本质形成。
2.3牙线:牙线能够自由进入牙邻面,对于牙刷不能到达的邻面间隙或牙龈处的清洁。使用方法取一段牙线,长5厘米,绕在左右手中指上,将牙线紧贴压邻面滑下进入牙缝内以拉锯动作来回拉动。
2.4药物控制菌斑:应用有效药物控制菌斑,某些抗菌含漱液(如复发氯己定),生物碱及某些中药具有抗菌斑的作用
3结果
观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具体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使自身口腔卫生保健能力明显提高,牙周破坏处于静止期。对照组则明显缺乏预防性自身口腔卫生保健能力,牙周破坏活跃。
4讨论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牙周病的措施,应建立在对牙周病各种始发因素,促进因素的全面认识基础上,由于牙周病所致损害很多是不可恢复的,特别是牙槽骨吸收,目前尚没有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防大于治更重要。治疗牙周病最有效的手段是牙周基础治疗,通过控制菌斑,根面平整等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基础治疗后就是患者自我控制菌斑,这也体现了牙周病治疗在家庭护理中的重要性。常规刷牙可以清除牙面40%~50%菌斑,而牙齿邻面是细菌聚集场所,刷牙不能完全清除,只能靠牙线进行清洁。
综上所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控制菌斑,才能远离牙周病。个人口腔保健和定期口腔检查相结合,这才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最可靠的保证。[3-4]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139-140,232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45
关键词:颌面外伤;救治;临床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设施等方面的事故,导致机体损伤的病例日趋增多,越来越严重。在实践中,由于颌面部外伤患者存在口腔内圈置物妨碍操作、易脱出等口腔护理难点,传统的口腔护理一般采用擦拭法,擦拭法尚存局限性。由于颌面部外伤对容貌有很大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处理颌面损伤时最重要的意义是减少面部畸形和恢复生理功能,并且需要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正确的护理,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颌面部是人体暴露的部位,其血液供应丰富,与颅腔毗邻,腔窦多,且是呼吸道、消化道人口之处,颌面部外伤往往会伴有出血、颅脑损伤及休克等并发症。对60例颌面外伤患者,根据病情采用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所在本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25例,年龄1~70岁。致伤原因:车祸30例,爆炸火器伤6例,摔伤10例,打击及刀斧伤14例。伤后就诊时间30 min~1 h。损伤情况:合并出血性休克15例,血气胸5例,颅脑损伤1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10例,合并有四肢骨折8例,肝脏损伤4例,脾破裂3例。下颌骨折30例,上颌骨折15例,下唇挫裂伤5例,颧骨骨折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观察组30例给予术前口腔准备、术后口腔冲洗加漱口液漱口4次/d、根据口腔的pH值选择不同的含漱液、进行口腔清洁的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30例只给予术后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1]。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效果比较:见表1。颌面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表1 两种颌面口腔护理方法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细菌培养阳性率
口腔溃疡发生率
创口感染率
治疗组
30
49.0
28.0
9.0
对照组
30
67.0
51.0
25.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染,遵医嘱予手术区备皮,有活动义齿者应该取下,避免义齿脱落引起误吸,术前训练咯痰、咳嗽、床上解尿等,向患者说明佩戴腕带的目的,根据疾病需要,由医师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向患者说明术后注意点,并取得配合。按医嘱行抗感染治疗,气管切开后,见气管切开护理,鼓励患者多吃营养丰富食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饮食应清淡,辛辣食物,勿吃刺激,忌烟、酒,一般术前8 h禁食、禁水。如为全身麻醉,术前晚10点开始禁食、水,使胃肠道充分排空。颌面口腔手术患者予以漱口液含漱,做药敏试验,检查各项实验室检查常规及X线胸片,遵医嘱予配血。若影响呼吸功能,要及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2]。
3.2 手术室内设备仪器布局:放置器械包的方桌与大器械台保持90°直角位置,手术时应根据需要调节升降桌高度。麻醉机放置于患者头位,大器械台和器械方桌的放置见普外科,主刀医师与手术助手分别站于患者头侧,手护士应站立手术床的右侧。保证手术部位、手术者和洗手护士在手术房间顶部的送风区域内,选择安置在手术房间中央的送风区域内。患者手术部位应远离手术门;手术器械台:升降桌从手术床尾插入,插入深度根据手术部位决定。大器械台放置于患者的右侧床尾处,铺巾完毕后应与手术床保持15 cm左右距离。
3.3 术后护理:针对不同状态的患者,术后12~48 h,遵照医嘱采用不同形式的进食种类和方法,开始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导管护理:对症治疗,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脱管,妥善固定。进食方法:采取少量多餐选用喂食、鼻饲管进食、管子流食等。全流质必须是无渣食物,分泌物及全身麻醉插管易导致喉痉挛、喉头水肿,在患者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误吸。持续保持负压球呈负压状态,对颜色及性质变化、引流物的量进行观察,详细正确记录,以利于掌握伤口出血及渗出物性质,遵医嘱及时观察皮瓣颜色、质地、温度及毛细血管的充盈程度,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饮食标准为细、精、软,并且营养丰富,如普食、半流质、流质等。
4 小结
对合并颅脑损伤者及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者,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对于严重颌面外伤伴有大量出血的患者尽快控制住活动性出血,应补足血容量。对颌面患者初期救治十分关键的效果之一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仔细清创缝合口腔颌面部的软组织伤,密切配合医生处理颌面部损伤及合并伤,清除伤口及组织内的一些异物。
5 参考文献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功能性腮腺切除术为目前腮腺区肿瘤主要术式.探讨围术期护理改进对腮腺肿物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例118例,对腮腺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加强围术期管理,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多方位的协作治疗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有效减少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腮腺肿瘤;功能性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68-02
腮腺区肿物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疾病,腮腺区的肿物以良性肿瘤为主,占80﹪以上,肿瘤多位于耳前或耳下,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界限清楚,成长缓慢.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是面神经及分支解剖术加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手术的常见术后并发症有面神经损伤后面瘫症状、涎瘘、耳垂麻木、术区味觉出汗综合征和凹陷畸形.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有效减少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1.1 一般资料
我们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腮腺区肿物患者给予术前常规检查,也可进一步给予腮腺区CT加增强造影检查,可提供肿物的大小,及肿物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筛查并挑取浅叶良性肿物患者118例.所选取的病例肿瘤直径均小于2.5cm.其中男性72例,年龄18~82岁,平均56.3岁.女性46例;年龄16~70岁,平均52.1岁.
1.2 方法
围手术期我们给予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为从耳屏前开始,沿耳前皮肤皱折线向下,至耳垂下转向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绕过下颌角,沿下颌骨下缘到达咀嚼肌前缘的S型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腮腺咬肌筋膜,注意保护面神经,将肿瘤与其周围的部分腺体组织一并区域性切除,保留部分腮腺及腮腺导管,术后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常规加压包扎.术后口服阿托品片抑制腺体分泌.围手术期我们给予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118例浅叶良性肿物切除术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耳垂麻木、味觉出汗综合征、术后涎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减少.
3 围术期护理工作
3.1 手术前期病人评估
3.1.1 常规护理 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准确无误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对糖尿病、血压高病的患者详细询问口服降压药的种类及控制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适当医护措施.
3.1.2 心理护理 评估住院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像亲人一样对待患者,帮助住院患者摆脱或减轻恐惧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一般方法及过程,使患者消除疑虑和担心,主动配合手术治疗[1].同时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配合围手术期的正常护理工作.
3.1.3 卫生指导 向病人介绍术前一日沐浴,修剪指甲,提供有关的器械.手术当日术区备皮,备肿瘤同侧的面部、颈部,耳周发际两横指宽发际,保证术区清洁.
3.1.4 病区环境 使病区房间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在55%左右,减少家属陪护的人数及时间.
3.1.5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当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相关术后注意事项.如术后基本有效咳方法痰,改变的适应和功能锻炼,床上大小便的练习.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使患者意识清醒状态,时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术后负压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
3.2.2 术后疼痛的护理疼痛症状可以对症给予镇痛药物.另外需要定时观察术区伤口有无感染情况,术区绷带敷料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消除皮下死腔及积液.
3.2.3 预防涎瘘药物的护理预防和治疗涎瘘涎瘘系残存腺体继续分泌,未能通过正常导管系统进入口腔,潴留于伤口内所致.在每日于餐前三十分钟给予阿托品片(或山莨菪碱片)一片口服(使患者感觉到口干症状),限制唾液分泌,防止术后涎瘘[2].
3.2.4 饮食方面护理 患者在全麻手术后六小时进食流质饮食,但要禁忌进食酸性及明显增加食欲的食物.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低糖低脂饮食.
3.2.5 口腔护理保持患者术后口腔清洁,每日定时给予口腔护理,口腔冲洗护理一日两次.避免发生口臭、溃疡等,做好口腔护理十分重要.
3.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3.1 涎瘘的预防及饮食指导术后患者应给全流或半流质饮食,向患者交代忌食酸性及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刺激残余腺泡分泌唾液的量.在每日于餐前三十分钟给予阿托品片(或山莨菪碱片)一片口服(使患者感觉到口干症状).另一方面,预防涎瘘的发生,保持加压包扎有效[3].术区给予头颏十字绷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一颏部容下一横指为宜,加压周期为术后一周或两周,这样有利于术区残余腺泡萎缩,从而防止腮腺涎瘘形成.
3.3.2 术后面瘫的护理对于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的暂时性面瘫症状,我们会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并解释出现面瘫症状的原因,并给于对症处理:当术中损伤面神经颧支时,可出现上下眼睑闭合不全[4].易发生暴露性角膜炎,产生为眼球干涩疼痛症状,白天给予患者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睡前给于红霉素眼膏涂眼.由于面神经受到损伤后面瘫症状恢复比较慢,术后有暂时性面瘫的患者给营养神经药物治疗[5],如口服甲钴胺片或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等,同时要多吃含维生素B族多的食物.
3.3.3 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护理味觉出汗综合症是腮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症状主要为术后在术区耳前区皮肤,当进食时,出现皮肤出汗并伴有该区发红现象[6].护理方面主要是指导患者不必恐惧,因为味觉出汗综合征对患者自身影响不大,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疗.
3.4 出院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拆线后无特殊处置时可以办理出院,此时向患者交代院外的饮食结构、运动方式、复诊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
4 讨论
腮腺组织的肿瘤按年龄观察可发生于从新生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7].长期以来,手术是腮腺各类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才能取得病员的信任,使病员接受手术,并具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保证病员的生命安全,减少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充分发挥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是减少或防止腮腺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立然,吕守銮.内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3):210.
(2)胡亮淑,袁定琼.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及小结切除术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675.
(3)黄翠丽.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与涎瘘关系的探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36~37.
(4)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9~300.
(5)赵佛容,陈经由.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10~412.
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26例手足口病患者,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3例,对照组41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采取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实验组患儿均不同程度缩短了住院天数2.35天(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程 复发率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32-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和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节多见。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手掌、足底和口腔粘膜发生散在的水泡、丘疹或斑疹,数目不等,直径2mm—4mm,膝盖也可出现若干皮疹,口腔损害表现为咽峡、舌、腭等处水泡,溃疡,有的患儿兼有口臭,流口水,厌食拒食,烦躁和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心力衰竭,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有通过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对症治疗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从而有效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降低复发率[1]。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选取我科自2010年3月01日—2011年02月28日共收治手足口病病人826例,其中:男489例,女33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岁。其中4-5岁153例,3岁以下635例,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413例,对照组413例即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平均住院6.6天,实验组平均住院4.25天,其中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半年内复发76例,复发率18.04%;一年内复发58例,复发率14.04%;实验组半年内复发21例,复发率5.08%;一年内复发11例,复发率2.66%。两组病例在年龄,知识结构,城乡地域及治疗方法方面均无差异。
1.2 方法。随机对病人分组后,分别对对照组病人实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之外采取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刚入院时,就针对患儿及家属对手足口病及其药物治疗的认识程度、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制订出科学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并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
1.3 结果。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表明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縮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降低复发率。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縮短病程2.35天,半年内复发率降低了12.96%,一年内复发率降低了11.30%见表1、表2。
2 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2.1 护理干预措施。
2.1.1 发热护理。手足口病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护理措施: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患儿穿宽松的衣服,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洗温水浴,如果体温超过38.5℃,可行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和头部冷敷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置冰袋,1小时更换一次。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遵医嘱给予锌布颗粒布洛酚口服、小儿退热栓塞肛等处理;遵医嘱给予0.9%NS5ml+注射用头孢噻钠1.0g静脉滴注及利巴韦林抗病毒等治疗;患儿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选择喜欢喝的饮料;每4个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对持续高热的患儿要补足液体量,喝一些淡盐凉开水。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儿家属识别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注意有无头痛、脉率加快、烦躁不安,及时观察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免惊厥抽搐发生。
2.1.2 皮肤护理。给患儿选择棉质的衣服和被褥,衣服要宽大、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做到随脏随换,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为患儿修剪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可涂抗生素软膏;臀部有皮疹时,便后用温水清洗并保持臀部干燥。
2.1.3 口腔护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害,鼓励患儿多饮水,早晚各行口腔护理一次,每次进食前后,助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已有溃疡者,可给予康复新液或西瓜霜喷剂局部喷雾,口腔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min,半小时后方可漱口及饮水或进食以保证疗效,减轻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2.1.4 饮食护理。此病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导致食欲差,不愿进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菜泥稀饭、蒸蛋、牛奶等,禁忌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粗纤维菜梗,以免刺激溃疡面,加重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