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展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际上,经过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只是进入暂时的调整、“挤水”阶段。遭遇“春寒”,并不能扭转网络经济迎来自己春天的大趋势。
一、网络经济受挫的原因探析
1.资源过快地盲目追加到网络业是原因之一。在短期内对一个产业的过快投资,会使该产业畸形膨胀,当人们意识到并缩减对该产业的投资时,向其相关产业的购买需求也将减少。投资的骤热骤冷,将使该产业和其相关产业陷入短期供给过剩的状态。网络业的情况即是如此。1997年之前网络业处于市场孕育期,由于其较好的成长性为股市所追捧,各种公司不分良莠地逢网必触、逢网必炒。触网最直接的效果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攀升。然而,股市账面上的财富却不完全是真实的,因为市值增长远远超前于经济的实际增长。股市账面上得不到兑现的部分就成了泡沫,成为一种假象,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来兑现每个人的股市财富。现金总数量和其真实价值是由社会总财富决定的,而不是由随意变动的股市市值决定的。盲目投资在激烈的竞争下无法形成利润,投入的大量资本无法收回,扩张就被迫减缓或骤然停止。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立即把影响传播给上游正在跟随扩张的产业。互联网及其支撑行业,如网络光纤、网络商业软件等的急速扩张及泡沫破裂,就是上述问题所致。
2.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受挫是关键。股市的非理性高攀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达到极限,一些人开始抛售股票,在抛股的压力下,股市下跌。这本来是股市的自我修正,但如果经济中的不平衡因素同时开始更多地暴露,更多的人就会参与卖股兑现,当人们的心理防线因面对现实而严重受挫时,股市就崩溃了。网络股的骤升骤降就是这种情况。
3.美国产业结构的“软化”与虚拟经济的繁荣,加速了股市泡沫的形成,并成为泡沫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发展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逐步外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主要标志是制造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大幅下降,服务业则明显上升。伴随着服务业产出比重的上升,美国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现象。加工制造业的外移为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创造了条件,而金融市场和交易工具的创新使虚拟经济的繁荣成为可能。最后因风险投资的参与和退出,使虚拟经济的泡沫处于高涨和破灭的变换之中。
二、网络经济的优势分析
以高科技为后盾的网络经济的确能够改变世界,但它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它对世界的改变刚刚开始,网络经济的真正力量还在后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网络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这是因为:
1.信息网络的使用能够降低成本、促进竞争,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接近于完全竞争的状态。经济学理论认为,竞争之所以不完全,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不对称。而网络使世界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之一便是消除时空差距,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在网络经济中,由于信息的完全性与传播的快捷性,使理性预期大大增强,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自由化。对交易双方而言,网上信息基本上是完全的,因此网络使以完全信息为前提的假设得以实现,从而使市场配置机制更有效率,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市场失灵。
2.网络经济使边际成本由递增变为递减,边际收益由递减变为递增。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是边际成本递增法则,这是工业社会高成本社会化的反映,其实质是成本随着社会化的扩大而增加。因为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都具有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与之不同的是,网络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则是边际成本递减法则,它是信息社会成本社会化的反映。网络成本主要由网络建设成本、信息传递成本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制作成本三者构成。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与信息传递成本与入网人数无关,所以前两个的边际成本为零,只有第三种成本与入网人数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信息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是下降趋势。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3.传统产业对网络业的依赖性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传统产业扩张,从而使两者之间界限模糊,出现了新旧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对网络业而言,它不仅是计算机硬、软件、电信、互联网的简单组合,而且通过国际资本迅速渗透到零售、媒体传播、医药等传统产业,并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技术含义。对于制造业、销售业、银行业等传统产业,网络一端连着消费者,另一端连着企业与经销商,使他们得以扩大销售范围、压缩成本、缩短流通时间。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已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来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
4.网络经济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知识、信息同样是支撑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知识已成为所有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要素,……知识正在成为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替代。”正是知识与信息的特性使网络经济具有了可持续性。信息与知识具有可分享性,特别是在录制、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其再生能力很强,这就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正如托夫勒所言;“土地、劳动、原材料,或许还有资本,可以看作是有限资源,而知识实际上是不可穷尽的。”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绝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网络经济的未来特征
经过调整、挤掉泡沫之后的网络业将会呈现出哪些特征呢?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可归纳为:
1.新型网络企业将取代传统网络企业。网络经济的突起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格局,也催生了一批网络企业。如前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将进一步深化,成为新型网络企业。注意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成为众多国家的战略选择,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许多人认为单纯从事软、硬件产品开发与生产的传统网络企业应该是近水楼台,实际恰恰相反,传统网络企业将无情地被新型网络企业所取代。
2.商务为主,电子为辅。电子商务作为企业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商业交易的一种新型商贸手段,是网络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但电子商务中,电子是辅助、商务才是主体,电子是为商务服务的,而商务本身就是传统产业的内涵。因此,电子商务就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交合。一些企业重电子轻商务,或有电子无商务,都必将受挫。眼下,国内外许多网络公司处于困境,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把网站变成纯服务性机构,而没有注重商贸业务的开发,使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手段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
3.资本引导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过去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本身的动力,而今技术和资本已成为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信息网络的发展和速度主要来自资本的慷慨支持。PC时代是硅谷精英们的骄傲,而网络经济的爆发,则是硅谷与华尔街共同奋斗的结晶。没有资本的支持、不了解资本市场、不懂得资本运营,要进军网络业,简直就是纸上谈兵。原Chinabyte总经理宫玉国说;“我们总是活在资本意志下面,目前资本确实对于中国网络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资本是市场中最主动、最活跃的运动主体,也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支撑各种技术产业的主体。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资本的高效增值提供了基础,同时资本的进一步增值又引导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4.其他各产业的发展,将真正体现网络业的引领作用。网络业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不断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渗透到其他传统产业中,从而引发一次又一次新的产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重组,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这样,必将带来各产业大发展的浪潮,而各产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仰赖于网络业的发展,因此,信息网络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头羊。
网络经济初见端倪,已使我们眼花缭乱。可以预见,新的信息网络经济的发展浪潮将使信息产业不仅成为各产业的龙头,而且也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将直接决定未来的人类生存和国家命运。在这个时候,谁认为网络经济的发展进入冬季,都有可能丧失一个最好的赶超机会。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27.
2017年1月,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编写的《2016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17年峰会上正式,此文刊载为节选。
态势一: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差异显著,离散大批量生产型行业两化融合水平(51.8)相对较高,离散(51.2)和流程(50.9)型行业水平显著高于混合(47.3)型行业,电力、电子信息、烟草、石化等行业居于前列。
态势二:原材料行业智能制造转型趋势显著,石化、大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分别达到6.9%、19.0%,居于行业前列。围绕提质增效,原材料行业在质量全过程管控、设备预防性管理、能源综合管理、供应链集成等方面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探索基于数据的产业生态圈、产业链集成共享平台等新模式。
态势三:装备行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创新和服务延伸开展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化协同设计或制造的大型企业比例达到47.4%。装备行业在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开展定制化协同研发、基于智能化产品的敏捷售后服务以及分享经济等方面正在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态势四:消费品行业企业与用户和终端消费者接触紧密,互联网化转型趋势显著,2016年转型水平达到33.1,高于原材料和装备行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进行营销模式和产品产异化创新,在以用户为核心的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监管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信息经济发展展望
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进步及其c产业的加速融合,推动全球信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互联网不断向产业互联网延伸,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
展望一: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重心,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蓄势兴起,孕育强大的增长潜力。各国纷纷出台战略举措来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尤其注重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也使得各国围绕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
展望二:物联网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基础设施,以新四基为核心的技术和标准成为竞争制高点。物联网是智能制造生态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基础设施。同时,作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基础技术体系,智能感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云和大数据平台技术成为各国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展望三:开放化、平台化成为产业演进升级新趋势,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形成。万物互联时代,产业模式的开放化和产业组织的平台化,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竞争对手、消费者等不同主体纳入到开放的产业体系中。主体间协同创新效率成为推动技术发展、决定体系竞争优势的关键,各类产业协同体系纷纷成立,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展望四: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发产业管理模式变革,安全、包容、协作的网络治理新体系加速形成。信息技术不断从网络空间向实体空间扩展,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业态不断焕发新貌,传统产业管理模式变革压力加大。在网络治理体系中,物联网标识管理和网络安全治理的重要性凸显,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和创新管理方式成为变革重点,政府主导、平台自律和用户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成为新方向。
摘要:虚拟会展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散功能和成本约束特征,能大大提高企业绩效,其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对欧美虚拟会展发展现状进行
>> 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课程集散式整合途径探讨 集散控制与智能楼宇 虚拟会展与实体会展信息耦合浅谈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城市文化的集散与交流 集团企业集散采购信息集成实施路径研究 曾经,天津是经济牛人的集散地 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鸿沟等 论信息技术与现代经济发展 浅谈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 无锡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比较研究 DCS集散控制器的日常应用与维护 集散空间 信息技术引领经济发展 信息化为经济发展提速 寻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平衡 资源环境约束与资源型经济发展 浙江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论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 Tilly R,Welfens P J,Heise M.Fifty Years of EU Economic Dynamics-Integration,Financial Markets and Innovation[M].Berlin:Springer,2007.
[13] 陈立泰,梁 乐,张祖妞.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2(2):95-101.
[14] Center for Exhibition Industry Research.Digital Exhibiting Marketing Insights 2009[R].Chicago:Digital Exhibiting Marketing Insights, 2009.
[15] Yu panies Turn to Virtual Trade Shows to Save Money[EB/OL].(2009-07-26)[2012-10-21].http:∥/travel/news/2010-01-04-Virtual-tvde_shows_N.htm.
[16] 王 悦.网上世博催生商业新模式:虚拟会展[J].企业管理杂志社,2010(5):4-10.
[17] 耿健美.我国虚拟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科技信息,2010(3):85-89.
1400万人将走上工作岗位
会议提出,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高度重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
展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2007年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为:继续保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意味着,在中央就业政策的拉动下,2007年将会有1400万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国家将继续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放在突出位置,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容量。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一个更加宽松和规范的就业环境将逐步形成。
贫富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会议提出,要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政策,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强税收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
展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信凯说,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央考虑的是全民的利益,而不是哪一个地区、部门或者群体的利益。着力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分配水平,将成为未来收入分配调整的方向。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表示,在税收上,将加快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对个人收入的全员全额管理和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称,要通过构建有效的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形成“两头小、不悬殊,中间大,分层次”的分配新格局。这些措施显示,中央不是要让富人变穷,而是要让穷人变富。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会议提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尽快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强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
展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说,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让更多的社会成员享有社会保障将成为未来社会保障事业的优先目标,越来越多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将享受到安全、稳定的社会保障。与之相适应,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在更大的范围进一步做实。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成立了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其他省份也正在积极筹备中,侵占挪用“百姓养命钱”的违法违纪行为将受到有效遏制和严厉追究。
让更多孩子有学上
会议提出,要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展望:中央提出的对教育公平的促进措施,将使近年来各地出现的“择校热”、“择班热”等问题得到缓解,各种乱收费、高收费现象受到遏制;使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有力保障。
教育部介绍,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进一步增加,2007年,全国农村近1.5亿名中小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将有更多因贫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到2010年,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将接近100%,面向人人、面向大众的平民教育将在更大范围内,以更高的质量惠及全体人民。
看病难、看病贵逐步缓解
会议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抓紧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展望:由国家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正在就医疗改革方案进行调研论证,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是改革的方向。中央党校教授赵杰说,随着改革措施的推进,医疗资源人均水平较低和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的现象将逐步减少;医疗费用上涨速度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趋势将得到改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的现象将被整治;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的局面将得到扭转。
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形式多样和价格合理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展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网络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传统的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大众性文化活动,将成为百姓享受现代文化生活的主渠道;休闲性文化活动,将成为百姓自娱自乐和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经营性文化活动,将成为百姓创业增收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新途径。
为百姓扣紧“安全带”
会议提出,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望: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确定的目标,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据新华社2006年12月11日电谢登科 冯晓芳/文)
相关链接
香港媒体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香港《文汇报》刊载题为《中国明年经济主调:以稳为主,质重于量》的社论文章称.这次会议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的基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稳为主。为防止经济增长过快过热,避免出现大幅震荡,中央将继续实行“有保有压,分类指导”的温和宏调政策。二是质重于量,即由原来过于重视经济增长的“快”,转变为侧重于“好”。预计2007年中央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方面,将会有更大动作。
香港《大公报》的社论文章则写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一些重要的指导工作方针,总的目标是要进一步缓解经济中的深层矛盾,使经济能长期保持平稳而快速的增长。2006年GDP增长预计可达10.5%,为1995年以来最高,也将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第4年保持至少有一成的增长。这显示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高速扩展阶段,若称之为起飞阶段亦不为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差异 影响 路径选择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大凡地区之间只要在某一个方面,如资源禀赋、人口素质、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市场发育、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或消费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等,存在着某种差异,都可以认为存在着差异,区域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研究时更应该全面的看待这一点,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正确认识这一影响,把积极的一面发扬光大,同时,把消极的一面转换成积极的一面,并加以改进。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积极意义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了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让具有优势条件的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把有限的资源包括财力和物力集中起来使用,在较短的时间里增加全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实现了先富帮后富,向共同富裕迈出更近的一步。
第二,既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又创造了地区工业化的丰富经验,从而对落后地区产生一种示范、激励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就会迫使不发达的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第三,有利于区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区域之间的条件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不同,各个区域的经济主体可在各自的区域优势及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找经济联合,从而会有利于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促进各个区域共同向前发展。
第四,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使全国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资本要素向着利润率高、回报率高的地区流动,劳动力向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多的地区流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差异如果过大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如果要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协调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谋求各个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而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势必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差异的加大也加剧了全国通货膨胀和失业,使宏观经济发展不稳定,也加剧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最终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政策倾斜在短时间内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这种倾斜长期存在,对于落后地区的人们来说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富裕的权利。如果在一国中长期存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公平得不到实现,则无法调动社会民众的积极性,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进程。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不利于民族团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生活在西部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及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问题和地方主义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民族矛盾,地方主义行为泛滥,甚至是区域间的冲突,从而危害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所以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实现区域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
第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落后地区财政缺口大,很难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
二、对解决区域经济差异的意见与展望
(一)对于解决区域经济差异的意见与建议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用于解决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及产业转移问题。目前,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落后地区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且吸收基本劳动力较强的第二产业,以便有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提升现代化农业水平和工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便促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
第二,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中央政府适当放权给中西部地方官政府,使其能够有足够的财政支配权力;努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异。
第三,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来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来源,其流动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内涵日益丰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进入生产过程,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引外区域的资本人才等要素对于中西部来说特别重要。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减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户籍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增加公共福利的投入,增加社会公共福利性财政支出,回归结果表明,社会公共福利的投入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需要加大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的投入。需要政府采取偏向农村的财政政策而不是相反,否则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无法实现。
第五,加大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建立中央教育援助计划,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来建设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对教育投入而言,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把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同时还应该大力开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农民的技能和文化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率的快速提高,利用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通过教育来富强人民,富强国家。
(二)对于解决区域经济差异的展望
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国家已经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各个部门以及各界人士也都在努力的去想措施来缓解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而且也起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世界是在不断进步的,没有完美的事物,更没有绝对的平衡,所以差异问题将是一个长久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齐心努力改造。
海外投资的条约保护:规则、案例与对策
反倾销和反补贴协定中损害确定的条约解释
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需求、领域及策略
欧盟双边投资协定“负面清单”及中欧谈判展望
中非经贸合作区:对非投资合作新模式
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铁矿的困境与出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大道”相互对接的思考
关于支持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思考
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刍议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回顾与展望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绩效分析与思考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经济“新常态”与我国对外投资取向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新常态”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新动力
铁矿石进口贸易金融业务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运营空间及竞争力分析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一带一路”
国际资本循环中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国际经贸与外国人超国民待遇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对银行研判国别风险的启示
中国企业投资南非大有可为
我国与中东欧国家汽车产业合作潜力与模式
成功投资法国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境外资源类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
储备债务系数在国别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船舶企业困境探析
我国“负面清单”管理的实践与建议
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负面清单”及中美谈判展望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几内亚湾能源投资环境与风险应对
中俄能源合作:问题与前景
“新常态”下加快沿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企业研发机构投资荷兰的优惠政策与案例展示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国际投资“新常态”下中国直接投资法律框架的重构
美国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对跨国并购的影响
我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丝绸之路”战略中金融支持体系安排的探讨
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问题
走势分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
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策略选择
中国企业投资拉美:情势复杂、机遇难得
我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对策建议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展望
跨境担保: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利器
一、稳定外贸发展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外贸经历了空前艰难的一年。进出口总值22072.7亿美元,大幅下降13.9%,降幅创
下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点。
面对空前严峻的外贸形势,我国海关把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和服务作为自己的目标。海关总署还与11个省区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进一步支持各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展望2012年,预计世界经济形势将会好于去年,国际贸易和投资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持续,外需在短期内迅速恢复的难度很大,我国遇到的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也将更加频繁和复杂。
我们“要积极发挥国际海关合作的平台作用,改善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在2012年海关将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尤其是认真落实国家自贸区战略,做好相关原产地、海关手续与贸易便利化谈判工作;建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适应的加工贸易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利用保税加工方式进行生产。
二、支持扩大内需
2009年,针对外需极度萎缩的局面,我国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全国海关也及时出台并实施海关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努力为企业提供各种通关便利,积极完善和落实减免税、出口退税、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
“海关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平稳发展,在努力稳定外需的同时支持扩大内需。”通过大力推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等措施,促进了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有序转移;通过积极落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使得区内进出口总值降幅比外贸进出口总体降幅小7.2个百分点,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2012年海关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继续做好与各省区市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和落实工作;及时调整海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确保海关税收
举全国海关之力综合治税,海关税收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海关总署把税收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带领全国海关深化综合治税。从上半年近千亿元的累计进度缺口,到全年实现逆势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2012年海关税收任务依然艰巨。作为主要税源的能矿产品超常规大规模进口态势难以持续,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外贸进出口恢复前景仍不明朗,增加了海关税收的不确定性。加上经过去年以来大规模的综合治税,海关税收增收的空间和潜力已经大大缩小。
“要继续围绕综合治税形成整体功能,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在2012年我国海关将正确处理好保税收与保增长、保民生的关系,并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对物流的实际监控,加强后续管理。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预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在需求拉动下中国禽肉产量将继续增加,进出口平稳发展,价格受成本推动波动上涨。展望期内,禽肉生产和消费保持同步增长,增速显著放缓,市场供需总体基本平衡。
受2016年养殖效益较好、产业扩张步伐加快影响,预计2017年禽肉a量继续小幅增加。受饲料价格低位运行影响,2017年禽肉价格可能略低于2016年的价格水平。受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影响,多国封关,预计2017年禽肉进口稳中略减;受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以及对外贸易形势复杂的影响,2017年禽肉出口基本稳定。
未来10年,禽肉产量仍将保持增加趋势,但增速显著放缓。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禽肉生产进一步加快向规模化、高效率、高品质、品牌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禽肉产量年均增速为1.7%,对比过去10年的3.3%明显放缓,预计到2020年产量将达到2045万吨,比2016年增长8.3%;到2026年产量将达到2235万吨,比2016年增长18.4%。
未来10年,随着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将持续带动禽肉消费增加。由于居民饮食多元化发展,禽肉消费的形式更加多样,农村居民消费增加比较快,年均增长3.6%,城乡居民的禽肉消费量差距将明显缩小。到2020年,预计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量达到14.5千克,比2016年增长5.1%;预计2026年人均禽肉消费量将达到15.7千克,比2016年增加14.6%。
过去5年,在养殖成本刚性增加的推动下,中国禽肉价格呈上涨态势,年均上涨2.0%。长期来看,受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等的推动,未来10年,预计禽肉价格上涨步伐较过去10年将明显放缓,年均上涨幅度在2%以内。
受国际经济形势、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禽肉贸易基本保持稳定,禽肉进口市场将更加多元化。出口方面,中国面临着美国、巴西和泰国的低价竞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将推动中国禽肉对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展望后期,预计2021―2026年,禽肉出口规模将超过50万吨。
关键词:石油经济;石油经济发展;石油经济走向;未来发展和安全
一、引言
我国的石油石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石油经济的发展能带动农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机械电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我们如何面对世界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石油产业竞争力加剧的严峻考验是我国石油经济发展关键所在。
二、石油经济发展现状
2.1产业特征
(1)资源的约束性。资源约束性的突出表现是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区块产量的逐步递减。任何油气田的稳产,都要靠措施增产和滚动开发。开采时间较长的油田替代储量的不断增加是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储量,就没有石油企业的明天。
(2)勘探开发的高风险性。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充满了风险。其主要风险包括地质风险、工程风险、投资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等。
(3)规模经济性。石油产业要求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庞大的生产规模。由于石油产业耗资巨大,固定成本远远大于变动成本,不达到一定的规模,很难有好的效益。
(4)范围经济性。采用上下游一体化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反之,单独从事上游或者下游业务,面临的经营风险相对也很大,因此,石油产业具有明显的范围经济性。
(5)战略性。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因此,石油产业不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还是战略产业。
(6)全球性。石油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商品,石油产业通过广泛的国际石油合作得以发展。缺少石油资源的国家往往谋求从全球获得石油资源,而一些拥有石油资源的国家或国际大石油公司,往往以其全球化战略谋求控制更多的石油资源。
2.2石油经济的基本特征
石油工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供给上的“高资本密集度和风险”、“高度规模经济”、“设备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低价格弹性”和需求上的“低价格弹性”、“高收入弹性”、“变异弹性”、“交叉弹性”。这种特征极大地影响着石油市场的动态、企业策略、政策和价格趋势,决定了石油工业无论在需求或是在供给方面,都不能通过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理论中有关价格的“自我调节机制”来自发达到平衡。因此,石油工业是一种“非自我调节”的工业。石油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政治商品。
2.3 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建立了“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发展目标。制定了“加强能源的勘探和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视环境保护;保障能源安全;鼓励和指导能源产业多元化投资”的能源政策。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的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积极实施灵活有效的油气进口贸易多元化战略,确保石油安全;鼓励发展和利用石油替代燃料,以减轻对原油的依赖;同时进行了石油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
2.4 阻碍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因素及问题
(1)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
(2)国际石油化工产业竞争加剧。
(3)国际石油化工技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三、提高我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石油经济发展要素
石油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挑战,为了应对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竞争,我国石油企业必须主动地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这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规模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上下游一体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竞争力几个方面。
四、我国未来石油经济走向的思考及未来石油安全战略
4.1 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
我国的石油产业必须保持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力,并必然由若干个国家石油公司为主导。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业一定要采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政府对石油产业的调控;有利于资源的保护;有利于提高产业或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市场准入和法律规范后,其他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入石油产业上游,以补充大公司的不足。
4.2 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
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一是有利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有利于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实施能源和石油发展战略;三是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世界级的跨国石油公司;四是有利于提升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五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应是提高我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结束语
以上对我国未来石油安全战略的几点认识,主要侧重于和平时期,但当今世界局势迅息万变,局部战争、恐怖事件此起彼伏,国际安全环境极不稳定。国与国之间争夺石油资源的经济摩擦随时可能引发为政治、外交乃至付诸武力的军事摩擦。因此,决定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因素不仅仅在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政治、军事层面的因素。建设和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证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沥青产业网 产业经济与管理.
[2]国内石油市场季度回顾与展望 2004年4期.
[3]高油价阴影下的我国石油安全战略【J】 现代管理科学2005(3).
[4]石油工业出版社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
[5]石油与监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 郑晓军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三期叠加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特征,三期叠加一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二是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问题为结构问题,目前正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是为了实体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刺激政策,目前正处于“消化期”;此三期同时出现而且互相叠加使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还体现在四个“转向“上,即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在新常态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公司审时度势,全力推进战略转型升级,实施积极的增长发展战略,在注重效益的同时,追求规模的扩张,积极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势而变,迎难而上。
发展是公司第一要务。一直以来,中核二二公司始终秉承“责任、安全、品质、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和“至诚至信、惟专惟精”的经营理念,以卓越品质铸就中国核建品牌,以文化内涵传承中国核建文脉!
一直以来,中核二二公司坚持以做大建筑施工为主业,坚持以做强“核工程、核电工程、国防工程”为核心业务,以军工信誉、军工品质拓展市场,奉献精品,成就员工,服务社会。新常态下的2015年,公司将继续强化顶层设计、致力于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营造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环境。以文化强企,打造“双百”为目标,提质增效。展望未来,中核二二将继续发扬“创新发展,勇当国任”的企业精神,以“奉献精品,成就员工,服务社会”为使命,立足于厚重的核建文脉根基之上,稳固核电市场,发展民用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探索投资市场,实现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努力开拓,创新发展,一如既往地执著于打造中国核建品牌,为做行业领跑者而一路奋进!
【关键词】低碳;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与经济发展奇迹相伴随的是中国社会正合乎逻辑地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毫无疑问,这种社会转型推动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较大改善;然而,社会转型也引发了资源配置方式革新、利益整合机制和谐、价值行为取向转变的渐进趋势,从而衍生了低碳经济转型这一崭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是英国始于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考虑,率先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的。其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发达国家正在探索的低碳经济模式不仅是一种时尚的国际潮流,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实践,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致力于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发展方式转变,重视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低碳,着眼经济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要防止低碳不经济现象的发生。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很有限,必须始终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可持续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相互协调,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力的不断改进与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统而观之,虽然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现代化领域的成就令人欢欣鼓舞,但随之衍生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气候变化、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不容小视。工业化、现代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增加,致使温室效应越发严重,为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隐优。气候条件恶化,危害越加严重,任何国家都不能避免,独善其身绝非可能。对此,世界将以何种方式应对?几年的发展证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可行的途径。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与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和内涵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狭义的理解是以消耗低碳燃料为主,追求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最小排放的发展,是一种高能效、低资源消耗和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对低碳经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科学发展观角度,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的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从效率角度,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发展模式上,低碳经济从宏观上确立了低碳发展的方向,中观层面结合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式,在微观层面上利用碳中和技术。
(1)低碳经济的本质是经济方式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实质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此,低碳经济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
(2)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驱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经济领域的研究者就预言,按照著名的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 Kondra-tieff)经济长波理论或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创新周期理论,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第五次创新长波之后,即将来临的是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而这个长波的意义就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毋庸置疑,全球经济正处在一场新工业革命的序幕,驱动这种新工业革命的是对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的重视;与此同时,能源资源禀赋不可回收的天然属性、价格与供给的巨大波动性也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经济模式的主流。针对这一新的现实,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们开始调整在贸易、融资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不过真正推动这种决策调整的是对未来的展望,这种展望关乎向低碳未来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不是转型的成本考虑。
中国经济正处于以资源密集开采和快速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当中,能源资源的天然不可再生性与可持续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在21世纪前50年内,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短缺和洁净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炭的重要性和地位还会逐渐提升。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如图1、图2所示。
显而易见,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基本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本质特征,这也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为重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始终是一个焦点话题。国际能源署(1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显示:2005--2030年问,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3.2%和2.5%,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3.3%和2.2%,中国将在2010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与此同时,粗放式发展长期处于主流的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必须实施低碳经济转型,推广清洁碳排放技术,扩展新能源生产结构,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共赢。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必须关注的话题。低碳经济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逐步建立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
(1)法律规范低碳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低碳经济法律和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如制定《低碳转换计划》,并制定出诸如《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以及《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对于涉及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的法律需要作进一步修改,通过立法、修改法律以及采取实际行动来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中国特色的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
(2)发展可再生能源
积极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降低碳排放量的一种重要措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生物燃气、地热等清洁能源,强化太阳能的研制、开发与利用,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提高其使用比例,并进一步落实政府鼓励政策。积极将低碳能源技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在发电行业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促进现有风力设备的更新换代,降低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挖掘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为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3)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制开发
首先成立专门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研究机构,制定低碳技术开发计划,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从国家层面上统一组织协调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工作。其次,以政策调节手段增强减排能源有效利用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研制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发展道路。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支持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再次,加强国际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转让,并整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以不断增强我国碳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借鉴日本的做法,每年投入巨资发展低碳技术,加大资助发展清洁煤技术、收集并存储碳分子技术等研究项目,以大幅度减少碳排放。
(4)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结合“十二五’’规划,把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城市和农村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政、税收、产业、技术政策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导重工业降碳。择机推出碳税、排放贸易机制和税收优惠等经济政策。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是极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工业能效以及竞争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对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相关企业和个人可享受额度不等的减税额度。此外,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加强财政和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建立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四、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5月16日发表的《LINK全球经济展望》认为,2004年世界经济实现不同寻常的3.9%的高增长,全球经济活动在2004年底达到高点。但是随后世界经济从2004年11月开始放慢增长,时间、速度都比预期的更早和更快。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为2.9%,而不是此前预计的高于3%。但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会进一步放慢,2006年世界经济可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其中日本最为明显,2005年和2006年日本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0.7%和1.5%,而此前对2005年预测为增长2.0%。同时,欧元区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程度放缓,2005年经济增长预测从2.1%下调为1.6%。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为3.1%,高于此前3.0%的预测。
2004年,发展中经济体除非洲之外,增长速度都达到6%以上。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表现归因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首先是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明显改善,一些经济体实现了国际收支的顺差,同时通货膨胀也被控制在了较低水平。这些使经济环境和信心得到提高,国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和200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表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互补性影响。美国国内需求增加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增加;中国制造业带动了全球需求和价格上升,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仍然依赖于初级产品和原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穴IMF?雪 《世界经济展望》
IMF《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4.3%,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态势,但仍过度依赖美国和中国。如果美国和中国经济同时疲软,全球经济将显著放缓。多数工业化国家200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2004年,2006年情况略有好转。大多数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2005年将继续强劲增长,2005年和2006年增速均达3.6%,但低于2004年的4.4%。由于出口表现欠佳,欧元区经济增速2004年下半年明显放慢,虽然已有一些恢复增长的迹象出现,但2005年的增长情况可能比原来预想的要差得多。欧元区2005年的经济增速为1.6%,低于2004年的2%,但2006年可能达到2.3%。自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日本经济增长因出口、投资和消费疲软而停滞。尽管最近的数据总体上预示着日本经济增长正在恢复,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速度估计分别只有0.8%和1.9%,远低于2004年的2.6%。对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来说,其货币急剧升值是一个重要风险。
几乎所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都超过了预期,2005年将继续增长,但总体速度会有所放慢。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2004年增长8.2%,2005年和2006年预计分别增长7.4%和7.1%。拉美经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增长4.1%和3.7%,低于2004年的5.7%。中东地区经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增长5.0%和4.9%,低于2004年的5.5%。独联体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6.5%和6.0%,低于2004年的8.2%。
IMF认为,富国和发展中国家都未能采取必要步骤,减少日益严重的全球失衡现象。IMF认为美国应增加国民储蓄,包括削减财政赤字、实施结构改革以消除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的阻碍。亚洲国家应增大汇率灵活性,以提升国内需求。美元存在无序下跌的可能,通胀压力可能导致美国利率走高,加上油价高企并出现波动,这些都是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重大风险。
世界银行《全球发展金融》
受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和中国、印度、俄罗斯迅速发展的推动,2004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3.8%,为近年来最高。发展中国家更是以6.6%的增速一马当先,创3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同时,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活跃的金融市场对各国的收支平衡构成了支撑,全球金融系统的弹性也得到持续改善。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世界经济放慢的趋势将持续到2005年和2006年。油价持续维持高位,货币紧缩导致利率不断提高,应对上一轮经济衰退而采取的刺激财政政策逐步淡出,以及欧元实际有效升值25%等因素,将削弱高收入国家的内需并降低其经济增长速度。加上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减弱,预计将降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
虽然世界经济增速有所放慢,但世界银行对此并不担心,因为世界经济可以回归到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水平。目前全球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通胀开始出现加速的迹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是世行不担心经济一蹶不振的一个原因。同时,全球经济失衡和世界主要货币汇率都正在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