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球环境污染的现状

全球环境污染的现状

时间:2023-07-21 17:2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球环境污染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球环境污染的现状

第1篇

向环境污染宣战――环境服务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姜鹏明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目前,我国整个资源状况相当不乐观,甚至是一种危机状态。2013年的雾霾,让104个城市深陷其中。2014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向污染宣战。

生态环境的恶化到现在已经大概四十年了。前二十年,大概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改革开放以后,特点是由点源到面源的排放污染的入侵。我们用了20年时间,首先打破了自然环境的自净容量,又用了20年时间,以社会生产方式和工业结构造成的一种大规模的全面的环境资源的破坏。现在的环境污染已经不仅仅是点源和面源的问题了。我们还要用40―60年时间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它的投入和牺牲将是巨大的。

我们要用20―30年时间建立起适应自然的生态体系,才能真正长久地适应这种发展。但是要完成这两条,得有三个前提:第一是举国一致的抗战决心,光靠政府、民间下决心还不行;第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理念,遵守生态法则;第三是技术路线要适当,技术安排要先进。

举国一致的抗战决心很重要。近三四十年来,我们受够了污染,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5月4日公布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号称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这表明了举国一致的抗战决心。这次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由损害者担责,而不仅仅是污染者担责的问题。北京最近开出了一张历史上最高的罚单,这是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决心体现。

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汇,未来城镇的发展趋势,经济模式从工业经济转向生态经济,社会结构变成人权主导。绿色产业应该成为一种人类的选择。

从国际视角看环境服务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李丽平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所副所长)

从整体来看,现阶段环境服务产业的发展处于较快的增速状态。目前,全球环境服务业约占环境产业的一半。其中,废物处置服务和污水处理服务2010年的产值占全球环境服务市场的74%,其中废物处置服务占45%,污水处理服务占29%。

此外,环境服务贸易自由化,削减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成为了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全国有60多个成员对环境服务作出具体承诺,各分项目承诺总体较平均。

目前,国际上对环境服务的概念及范围已经有了共识,但是对环境服务边界的判定仍比较模糊。比如饮用水、工业废水处理的边界。

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危险物越境转移,以及企业国际环境公约所针对的全球环境问题。这些国际公约的签署和实施也将为全球环境服务提供很大的机遇。例如,节能和奇特温室气体控制方面的环境服务进出口;为削减影响臭氧层的ODS(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物质的无氟碳化物的环境服务贸易;实施《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有关的环境服务进出口等等。

未来,环境服务谈判的模式和管理方式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对中国而言,目前潜在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大,给我们更多、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存在很多挑战,比如对环境服务的竞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但我们仍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服务贸易自由化,意味着很多壁垒将进一步消除。目前,中国很多的环保企业有实力,也有能力和机会走出去。未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将会更加平坦。

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也带来了更多的需求,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机遇。因此,中国应建立官、产、学、研的机制,更好地服务企业本身。在国内,要积极地制定相关环境服务业的政策。国际上,要赢得更多的主动权,更多的参与或者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不管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还是企业,都应该积极地抓住环境服务业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共同为环境服务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环境产业的服务业转型

傅涛

(中国水网总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全联环境商会执行副会长)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加大。环保服务要求的提高呼吁专业化的分工。这种分工必然催生产业之间的合作。服务综合化的时代会有很多细分公司形成战略合作的关系,环境产业应该是以战略合作为主线的市场。

现在环境市场上的合作不仅仅是项目合作,更是企业合作,是在产业链上进行的深入合作,行业也因此从项目时代进入公司时代。企业并购和合作的重心也不再是项目,而是公司间并购和企业间的战略合作。

时代在变化,外部环境在变化,产业自身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从业者应该思考新的变化对产业发展。2014年的两会,让环境产业从业者倍感振奋。总理的讲话将环境治理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对于环境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是一个好现象,政府对环境治理考核从效果性取代指标性,政府正在重视与社会和民众的沟通,以民众的感知调整政府行为。环境治理,不是说减排多少指标就达标的事情,而是以民众的感知为标准。也许数据达标,但老百姓也许会觉得污染严重。民众就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客户,做服务需要有客户思维。

各界的关注,势必促使环境监管从严。这些,不仅释放了环境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强化的公共服务采购和监督会促使环境保护更严格、环境服务更专业,对企业的专业能力要求会更高。

中国环境产业目前已正式进入了以专业化为基础的战略合作时代。之前,大家以占领市场为主,能干不能干,先拿下了项目再说。当专业化需求和专业化分工加强,这样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一个做餐厨处理的公司收购垃圾焚烧厂在这个时代可能就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做深做专做强才会得到更多认可。

资源化市场是进一步的服务延伸,是技术先导型的。如果强调资源化,一定会引发行业技术革命。如何在废里淘金,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型公司的发展也许会超越资本型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市场主流,引领市场发展。

未来环境产业市场的发展,主要在于两个方向:做深和做宽。宽与深的组合,将成为中国数万亿环境产业市场的未来。

探讨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徐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

近年来,我国遭遇了雾霾天气的反复侵袭,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本身环境差,加上省内工业占GDP的高比重,钢铁、建材、水泥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地方政府对违规项目的默许,污染治理措施的不完善等,导致了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安全保护如何协同并进已经迫在眉睫。

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平台。2010年,总书记到中关村视察时讲过,中关村的发展关键是整合好资源,搭建好平台。比如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智慧环保系统工程、国际合作、政府事务,还有一些管 理。我们中心目前有六大联盟,2003年成立项目污水处理厂,非典高峰期,我们成立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很短时间内向社会供应了相关产品。

中关村的企业有2万多家,节能环保企业大概1500家。为什么要搞环境服务业?单向应用很难解决,一个园区,一个政府的行政区,或者环境功能区,一定要综合的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把中关村优秀的技术展示出来了。它是当今世界展馆里使用节能环保技术最多、最系统的展馆,也是当今世界展馆里节能减排效果最好的展馆。去年拿到了建设部的奖励。讲过,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我们应该做的是将有限的财力集中用于关键性技术的攻关和突破,用于重大产业化复制,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文明与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引领作用,让科技真正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科学的进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物质、能量最大化利用和废物最小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健康、低污染、低耗能的生态产业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将经济与环境的对立面转化为同一面,实现经济与环境的高度融合。

向环境污染宣战要有四种思维

宋洁尘

(中关村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我认为环保服务产业的挑战与机遇,要树立四种思维。

首先要树立法治思维。《环保法》刚刚修订完,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新《环保法》明确提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责,污染物总量的制度,特别是黑名单制度,成为我们历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有《环境保护法》,那个法出来以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如果政府不重视,还在以发展为主,还在走原来说的先污染,后治理,哪怕边污染边治理,这个都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法治思维,要把问题统筹考虑,倒逼机制。

其次要树立市场思维,推动产业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有明确规定,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海淀区长期以来对节能环保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等环保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下一步,海淀区政府将进一步打破市场准入方面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建立开放市场,培育市场,引导和规范市场。让掌握最新污染防止技术的各类企业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解决环境污染同时又有获得利益的合理的回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第2篇

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共同特点[1]。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

1.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近239亿t,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除此之外,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驱动,为降低处理成本,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由此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废水挟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严重,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其中藻类疯长,水色发绿,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

1.2森林锐减

工业化以来,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 000m2森林被毁掉。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1/2。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kg,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

1.3耕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 100万hm2的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9亿多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酸雨危害四处扩张,愈演愈烈,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材料和人的健康。近年来,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

1.4物种灭绝速度惊人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据研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

2环境恶化的成因

2.1经济活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盲目扩大

第3篇

憙 一、从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看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憖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记载,1943年9&127;月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生崐了光化学污染,即“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国伦敦崐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废水通过生态系崐统食物链的转移、循环、累积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由于崐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崐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的上海、兰州等工业城市上空已出现了浓重崐的化学烟雾;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已找不到一条未被污染的主要河流;我崐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近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显然,环境的污染已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崐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教委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崐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崐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崐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憙 二、结合化学教学,加强环保教育。憖

环保教育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全民性等特点,涉及到自然科学、社崐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在我国尚崐未有专门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和大纲。而化学学科与环境问崐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崐之中,是广大化学教师应努力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1.在化学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崐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同时又接触到了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崐业、炼铁、炼钢、电解、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崐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崐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崐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例如讲到水污染时,应重点讲明白水污崐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的使用。常崐见的重金属离子为钡离子、汞离子、铜离子、铬离子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含有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水被人饮用,则会崐使人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又如在进行有关崐“酸雨”的教学时,重点讲明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由于工业上酸性气体如硫崐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结合我国南方省份多崐“酸雨”的事实,使学生明白,“酸雨”可使地表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及崐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通过崐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崐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联系地方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外,还可紧密联系崐当地实际,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崐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无锡地区地处太湖之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崐无锡的工业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水、崐工业“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使得美丽、富饶的太湖变得不再那样光彩夺崐目。使学生了解到太湖水质的污染不仅阻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崐而且给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危及了人体的健康。同时也让学生崐了解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努力下,太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污染问崐题正在加紧治理,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富饶的太湖会再现在我们面前。崐另外,苏南地区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引起的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了城崐市空气的严重污染。这些耳闻目染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崐良好素材。通过这些看得见、听得到的素材,使学生更加增强了对环境的崐保护意识。

3.开展第二课堂,加强环保教育。

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应中学生的求知崐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例如结合课本中环境保护的崐内容,让学生利用假期到附近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写出有关环崐保方面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及崐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另外,崐还可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橱窗、黑板崐报、墙报进行宣传和展览等,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之崐中。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更崐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

第4篇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2、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

(2)人文社会因素

二、环保法体系的缺陷及原因

(一)、体系外部原因所带来的缺陷

(二)、体系内部原因所引起的缺陷

1、功能不协调。

2、有的子系统不符合技术合理性。

三、当今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新思维

(一)全球意识

1、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2、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行动

(二)意识

(三)风险意识

(四)生态意识

(五)系统意识

四、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

(二)执法与司法的改进

(三)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四)加强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五)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五、环保法体系的建设完善

(一)、环境立法对完善环保法的前提作用

(二)、健全现有制度,协调体系内部的功能

1、从技术上完善现存的相关制度。

2、协调各制度的功能。

小结: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朝夕而就,并且,由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因而从国外的治理环境举措中(相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而泱泱大国,法治先行,赋予我们的法治保护环境的重任,我们也必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环境资源保护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环保法是多部门法发展的结果,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不仅使其成为环境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使其原理成为环保法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我国是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开展,环境法治也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使原本某些方面的立法空白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因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亟待修改。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正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而且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2、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二)体系内部原因所引起的缺陷

从环保法体系内部来看,作为体系组成部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改变都会相应地改变环保法体系的内容和环保法的执行。而且,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环保法体系的结构还不完整,子系统不周全,导致系统功能不完善,使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尚无适当的控制手段。

1、功能不协调。从实践上看,它表现为某一环境问题未被调整或进行了互相矛盾的调整,亦即有的环境法律系统间作用互相矛盾或存在空白点。初步看来,这有两个原因:⑴、系统结构不完整,某些应有的法律制度尚未确定。(这和立法的滞后性是有根本区别的)⑵、系统结构不合理,有的制度间未能很好地配合。如排无收费和水源利用政策及市政工程管理等方面就存在着配合不周的问题。

2、有的子系统不符合技术合理性。环境问题首先作为一个技术经济问题而存在,其产生原因是各类技术的不合理运用,最终解决也只能依靠技术进步。环保法要产生有效的作用,它本身必须合理,即:⑴、内容满足技术合理性。许多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内技术规范的发展,应符合环境科学的和要求。⑵、结构满足操作技术合理性。环保法是通过法律对社会进行调整控制的一种工具和,必须有适应的结构和程序保证操作上的合理性,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一般规律。4但是,目前我国环保法在这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某些问题,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共参与问题、现场检查制度问题、“三同时”制度问题,等等。总的看来,作为技术性很强的环保法,在我国并未体现出这一特点,而更多的是一般的原则制度的规定。

三、当今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研究的新思维

当今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在研究范围、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人们进行新的思维,具有全球意识、政治意识、风险意识、生态意识和系统意识,才能适应当今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研究的需要和发展趋向。

(一)全球意识

1.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联的,当今的许多重大的环境问题在时空上已经较长期地覆盖了整个人类地球。例如人口剧增,加剧了世界绝大部分不发达地区人民的贫困化、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各种人为的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和积聚,造成臭氧层变薄和破坏,使地球上的生命遭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大量温室气体(CO2、CH4,N2O、CFC)的释放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这些都会给全球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行动

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化、生物物种的锐减这样的全球性问题,还是发生在各国国内的一系列具体环境问题,都需要各国之间紧密合作。具有全球意识,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二)政治意识

环境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首先是因为环境问题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核心是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目前兴起的“环境外交”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各国政府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对全球环境问题所抱的观点、立场、态度和对策不尽一致,决定了它在国际舞台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环境问题政治化争论的焦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责任问题;2.发展权问题;3.资金问题;4.技术转让问题。

第5篇

关键词:轿车;轻量化;成型技术;铝合金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3-0028-01

随着全球可利用资源的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型汽车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题,节能型汽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①新能源汽车的开发;②汽车的轻量化。如何制造出安全性高、低油耗、节能环保、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轿车一直汽车行业热门研究的问题。一般轿车车身质量约占整车的40%,约60%的油耗是用在车身上,轿车部件质量每减轻1%可节油1%,运动部件质量每减轻1%可节油2%。另外,轿车的轻量化可提高轿车的加速性、稳定性、安全性,降低噪音和震动等。轿车轻量化制造技术是有效降低油耗、减少汽车排放和提升安全性的重要技术之一,日渐成为世界各国汽车制造最新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目前国内外的轿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新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逐步替代传统的钢铁制件;液压成型、激光焊接、发泡铝成形技术等新的成形工艺使工件结构得到优化,降低了原材料消耗;现代化的设计结构注重汽车轻量化的开发,不断促进汽车向轻量化发展。

1 轿车轻量化的发展前景

汽车轻量化技术一般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有效的对汽车结构进行优化,及通过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空车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可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根据研究,通过汽车结构的改造和制造材料的优化,汽车重量还有15%的下降空间,在确保安全性能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及开发,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趋势。

目前,可用来减轻汽车自重的材料有两大类:一是高强度材料,如高强度钢和高强度不锈钢;二是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等。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强度轻型材料逐渐取代钢铁材料,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材料选用铝、镁合金来制造。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的日渐精细化,汽车制造商不断采用纳米技术进行尝试,纳米技术不仅能够给汽车带来寿命的延长,还能提高汽车的安全性,降低汽车在碰撞时受损的程度。

2 铝合金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制造技术中的应用

减轻车重、材料的再利用和绿色制造是汽车材料的发展重点之一。近20年,国内外汽车质量减轻了20%~26%,不论选用何种动力驱动,轻量化、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是发展汽车主要课题,轻量化是关键。我国铝资源丰富,主要用于汽车的铝合金主要分为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其中铸造铝合金用量占80%左右,其余占20%左右。

我国铝资源丰富,产量占全球的1/3,不但绿色环保还可循环利用。铝合金是一种高强度并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轻型材料,其密度约为钢的1/3,相同性能比钢减重60%,撞车时,铝比钢多吸收50%的能量。铝具有高导电、导热、耐蚀及密度小的特点,属非铁磁性金属,对辐射能有较强的反射能力。铝具有优良的可塑性,适用于铸、锻、冲等工艺,其中最适合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容易和一些金属熔合形成性能各异的合金材料,以满足不同的加工制造要求。从生产成本、零部件制造、原材料利用等方面比较,铝合金是不可缺少的汽车生产材料。

铝合金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发动机的应用,全球60%的汽车生产商制造的发动机都采用铝合金,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腐蚀性,但是耐磨性较差。②轮毂的应用,铝合金轮毂外表美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散热性,且尺寸精度高,能有效减轻震动等性能。③车身的应用,进过热处理的铝合金板材是汽车外壳及车身框架的主题材料,通过涂装烘干后强度提高,可用于内板等形状复杂的部位;采用铝合金的的车身与钢制车相比质量减轻了30%~50%。④零部件的应用,铝合金制造的零部件,有效减轻相应零部件的重量,大大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及稳定性,如铝制热交换器的质量比铜质的质量下降了37%~45%,汽车空调器已完全采用铝制。⑤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利用陶瓷等不同的增强材料,使强度、弹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大幅度提高,目前柴油发动机活塞的顶端已采用复合材料。

3 轿车运行材料的应用

为提高环保及降低汽车重量,采用高热值的动力燃料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全球石油的可开采资源不断减少,石油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活过多的使用石油,使全球环境污染不断严重,探索和寻求可替代石油的新资源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也是提升汽车运行材料品质和降低车身自重的有效途径之一。

开发及采用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如天然气、氢气等),可实现汽车自身轻量化,经过全球汽车行业的不断探索,油电双混合动力轿车及电动力轿车(包括纯电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有效的降低轿车自重及燃油消耗,有效提升了轿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但是其对制造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进入市场后的价格较高,不能满足大众消费水平,同时电动力汽车缺乏专业的充电设备,不适用于长途旅行,但是电动力汽车技术相对成熟,如有政府铺设辅助设施,必将成为未来轿车的主题。轿车轻量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从轿车各个方面即满足安全性又能降低汽车的自重,还需要不断的研究。

4 结 语

面对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污染问题,轿车的轻量化是当前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在开发和利用新材料和成型技术方面,充分利用我国矿产资源优势,加强新型高强度轻型材料的竞争力,提高成型技术及替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同时新的动力能源的探索及开发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政府的扶持,生产商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制造轻量化和节能环保性轿车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美华,李增荣.轿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10).

[2] 王志文.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现状初探[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9,(2).

[3] 黄佩贤.轻型材料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J].上海汽车,2002,(1).

[4] 袁序弟.轻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2,(8).

[5] 丁向群,何国求.轿车用铝合金的研究应用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2005,(11).

第6篇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 发展历程 应用现状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61-01

电动汽车电池对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来说起着关键作用,其发展程度和发展前景对当前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发展电动汽车是对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巨大的现实选择。

1 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历程

电动汽车行业是全球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其无污染、节约能源的特性使其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重点,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的电动汽车电池,对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对于整个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来说都非常关键,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最早启动电动汽车电池纳入国家计划的是德国,其在2009年鼓励德国汽车和能源行业加入汽车用锂电池的开发计划,希望在三年后实现德国电动汽车生产的系列化和批量化,并打响电动汽车商业化生产的枪声。美国也紧跟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步伐,提出在2012年实现投入运营的电动汽车要达到一百万辆,美国密歇根州政府拨付近十亿美元用于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化发展。

世界上首辆以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是1837年由于阿伯丁制造的,当时掀起了用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热潮。但是由于当时电池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加之合适的电池材料发展缓慢,随着内燃机的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电池被迫退出行业舞台。近代第一台电池电动汽车是1996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EV1,该汽车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紧接着1999年通用公司开发了以镍氢电池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二代。与此同时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利用镍氢电池技术制造了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第3代电动汽车,即混合动力车,但是由于竞争力非常低下均快速退出市场。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电池研究理论和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加之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锂离子电池技术为代表的电动汽车电池逐渐受到关注,其安全性方面的大幅提高,逐渐成为镍氢电池强劲的竞争者。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油价攀升以及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各国对发展电动汽车达成共识,推动了电动汽车电池的快速发展。

2 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应用现状

当前,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三个方面。

首先,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材料是氧化铅,负极板材料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其电能释放过程是通过正负极板上的物质和点解液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当前,电动汽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铅酸蓄电池,是汽车内燃机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源剂,生产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价格较低廉。在新电动电池不断发过程中,铅酸蓄电池仍在短途公交、旅游观光车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铅酸电池长期充放电致使两极板活性化学物质脱落,缩短电池使用寿命。铅酸电池要获得长远发展,急需解决比能量低的问题和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时寿命严重缩短的问题。

其次,镍氢电池由镍基和碱性溶液电解液构成,具有比能量较高并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在电动汽车运用方面竞争力较大。镍氢电池的阳极材料为氢氧化镍,阴极材料为钒、锰、镍等合金。其性能指标相对铅酸电池来说,比能体积和密度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比功率方面提高了十倍。镍氢电池的运行电压更高、比能量和比功率较好,过度充放电时的耐受性较好。但是镍氢电池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是电池的使用受限和电池原材料价格昂贵而导致广泛运用受阻。另外电池储存的能量绝大部分没有被实际使用,但由于电动电池技术发展较慢,当前镍氢电池仍是将来电动车使用电池的重要选择。

最后,锂离子电池主要由阳极为石墨(主要为碳)、阴极为锂离子金属氧化物与电解液构成,具有轻巧结实、比能量大的有点。经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比镍氢电池的工作电压和比能量都更大,而锂离子电池体小质轻、使用寿命长,电量损耗率地,对环境无污染等多项优点使其使用范围应更为广泛。当然,锂离子电池广泛运用于电动汽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电池的安全性、电池的循环寿命、电池原材料的成本、电池工作温度和材料大规模供应等等。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较小、功率较低,大容量高功率的锂离子电池批量生产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前景

3.1 锂离子电池

由于锂离子电池体小质轻、使用寿命长,电量损耗率地,对环境无污染等多项优点使其成为当今各国能量存储技术研究的热点。在在各国政府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锂离子电池发展较快,产业化生产和经营速度较快。当然锂离子电池正式作为纯电动汽车独立驱动电源,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提高。比如说比能量、电池性能、寿命和安全性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世界各主要车制造商,如丰田、现代、福特等汽车制造公司都致力于开发以锂离子蓄电池为电源的电动汽车,诸多汽车制造公司竞相宣布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将投放市场。其中尤以日本汽车制造商在此方面的研究最为显著,如采用新神户电机生产的高能锂离子蓄电池驱动的Altra纯电动汽车时速可达50 km/h;FTO纯电动汽车上使用的日本蓄电池公司生产的高能锂离子蓄电池完成了2000 km/24 h的考核。当然,锂离子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上海必须完善性能指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3.2 超级电池

所谓超级电池,就是利用超级电容器为负极,具有组合型电极的新型设计电源,在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性能上予以改善,在镍氢电池的基础上提高负极充电效率,大幅延长电池循环寿命,适用于混合动力车等环保机动车。超级电池的符合电动车辆在加速与制动时能量快速吸收和提供的要求,其使用寿命长,大幅提高电动汽车动力源更换周期;其动力强劲,电流放电非常大,充电时间较短,同时超级电池还具有不需要并联额外超级电容器的特征,其未来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实质上来说,超级电池是传统铅酸蓄电池领域的新型复合能源,使得铅酸电池在小微型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仍有发展余地。

3.3 新电池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各新电池能源被发现,如德国公司研制的KOLIBR电池是一种锂聚合物电池,其在先进的膜技术技术基础上,结合阿尔法聚合物技术,大幅度提高电池性能。另外新电池技术中具有发展的还有锂硫电池,其由单质硫、金属锂和有机电解液组成,具有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比能量高的特点,美国Sion Power公司正在实验室研发阶段的锂空气电池就具有环境污染小、比能量高的特点。

4 结语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对资源的高效利用。电动汽车电池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具有现实且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新兴分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它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开展的会计核算,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反映、报告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维护、发展和补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的目的。它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而在环境管理方面却未能同步赶上,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种严峻的环境形势是企业忽视环境管理所造成的。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加强环境会计核算,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消除严峻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 

 

一、加快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从环境会计实务方面来看,我国政府、企业和会计实务界对环境会计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只是在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一招股说明书》中有两处涉及环保问题:一是在规定应说明的政策性风险时提到“环保政策的限制或变化等可能引致的风险”;二是在规定“募股资金运用”时,对属于直接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要求发行人可视实际情况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投资项目可能存在的环保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但是对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却没有关于环境问题的具体披露要求。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定要求,企业在环境问题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方面的做法不一,存在很大差异,以致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另外,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也没有关于环境问题的专门准则或具体规定。  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一再强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尽快加强环境会计建设。 

我国人均资源短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资源耗费,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面l临着非常紧迫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现状,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认真治理环境污染已经刻不容缓。环境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从资源、环境的整体出发,对企业各相关的环境资源进行反映和核算,这将促使企业认真履行自身相应的环境责任,改变过去对环境资源“无偿使用”的错误观念。因此,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现状也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的兴起,许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认真履行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中国加入WTO后,许多企业为参与国际竞争,到国外投资或出口产品都积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的认证,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并对环境成本与负债进行核算。因此,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和国际化趋势也要求我国环境会计的建立。 

 

二、制约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承载着诸多社会责任。然而,我国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不强,“重经济轻环境”思想和“先污染后治理”等行为较为普遍,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环境保护观念淡薄,对环境会计建设重视不够。 

 

(二)企业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仍不成熟  在环境会计理论方面,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环境会计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特别是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从会计实务方面看,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三)还未形成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在会计实务中,还没有系统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者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还不是很强烈,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也刚刚起步,缺乏规范。 

 

(四)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 

在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是难点和重点之一,可以说,解决环境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是深化环境会计研究与推广应用环境会计的关键。但是,在我国目前尚无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也尚未建立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大部分企业只是将排污费列作管理费用。这样作操作虽然简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企业很少单独核算环境成本,不能获得环境成本的相关信息,这样就会模糊环境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也不利于环境成本控制。第二,环境成本费用与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混合在一起,缺乏合理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上述问题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第一,应列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环境成本未列入,使得成本补偿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合理确定产品价格。第二,投资人不能获得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的成本信息,难以对经营者的环保绩效和企业的环保风险进行评价。第三,经营者不能获得环境成本信息,不利于环境管理和环境控制。 

 

三、加快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8篇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世界性环境恶化问题,特别是涉及全球环境的臭氧层耗竭与生物多样性缺失,以及环境污染对食物链的危害等,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由于环境所具有的外部性特点,使得某一地区的环境破坏产生的污染,可通过空气、河流、贸易以及人员的流动而造成地区性和全球性环境外部性问题。因此,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聚焦环境生态保护,并演化为当代全球绿色浪潮,主要表现在:

——国际性组织高度重视。1950年代之前,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才6个,目前已制定签署了180多个,其中20多个含有贸易条款。这些成就的获得,得力于联合国、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GATT/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性组织的推动。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环境大会,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此拉开了全球环境合作的序幕。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全世界178个国家的118位国家首脑和万余名政府官员参加。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等重要文件。这次大会是人类发展史上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里程碑。GATT/WTO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在其《1994年关贸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农产品协议》、《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文件中,均包含相应的环境政策。在WTO宗旨中,增加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同时,在WTO组织结构内设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直属总理事会。许多国际环境公约对以往国际贸易中忽视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规范,增加了贸易在内的制裁条款。

——政府组织大力推动。生态政治化与政治生态化是推动政府组织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动力。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达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不只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政党政治问题。在选择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时,选民往往以该党的生态理念、环保政策为重要考量标准。因而各国政党、政府或首脑日益重视环保问题,在执政中更加重视培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国家的政府积极推动环境立法,实施绿色技术,倡导绿色消费,制定绿色贸易壁垒。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贸易、绿色消费、废物绿色回收处理的法律法规。

——民众环保意识提高(发达国家尤甚),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偏好“绿色”。同时,企业顺应民众“绿色”偏好,生产“绿色”产品。据有关机构调查,67%的荷兰人、77%的美国人、94%的加拿大人、82%的德国人以及多数日本人在购物时,会选择“绿色”产品。另据统计,1990年新产品中,只约有5%的“绿色”产品,到了199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60%左右。

——ISO14000系列标准的颁布、实施与推广。由于许多国家的环境管理标准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在跨境使用时常易引发纠纷与摩擦。这点在国际贸易领域体现尤甚。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统一全球环境管理标准,缓解、消除由此引发的纠纷与摩擦,1997年实施了国际统一的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包含环境管理系统、环境考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等广泛领域。全球环境管理标准的统一与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性环保运动的深化。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着手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类型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环境、资源以及维护人类健康的名义,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高标准的环境技术标准以及利用国际社会已制定的环境与经济、环境与贸易的国际性公约,对来自外国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限制、制裁的手段和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本是协调环境与贸易两者关系的共生物,但其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却被某些发达国家所滥用,越来越发展成为取代关税壁垒而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频频引发贸易纠纷与冲突。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名义合理、内容广泛、形式合法、方式隐蔽、手段灵活等组合特点,从而为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提供了方便。实施以来,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冲突、贸易摩擦日益增多,越来越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贸易问题利益上的矛盾。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中,主要呈现以下7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各国根据本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制定。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消费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大,其他国家都想把产品和服务打入发达国家市场,以谋求更多的贸易利益。而发达国家凭借其上述优势,在环保、人类健康的旗号下,通过国内立法或其控制的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立法,以限制国外产品或服务的输入。如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保现状较难达到。虽然这套标准是一种自愿性的标准,但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不符合这套系统标准的产品很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2、绿色环境标志(标签)。绿色环境标志是依据有关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由政府部门及其指定的认证机构,按照严格的程序确认并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向消费者证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消费、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或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小。它是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取得发达国家颁发的绿色环境标志的情况下,才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发达国家市场。1978年原西德率先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推出“篮色天使”的标签。随后,北欧四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推出了相应的绿色环境标签。

由于绿色环境标志是各国国内环境政策的产物,在国际贸易中容易构成潜在的贸易歧视和现实的贸易冲突。尤其当环境标志起到诱导消费者的选择,并影响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时,它就起到了贸易壁垒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

3、绿色卫生检疫制度。GATT乌拉圭回合通过了《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该协议规定了一整套有关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规定成员国人畜食物为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的伤害,有权采用相应的管制措施。但该协议同时要求各成员国政府做到提高透明度、非歧视标所需程度。明确规定各国在制定本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时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发达国家往往将它用来控制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入境的重要工具。

4、绿色包装制度。指规范商品包装(物)、包装材料要符合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要求的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规章。在发达国家,为推行绿色包装,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赋予“绿色包装”以强制约束力。例如,日本颁布并强制推行《回收条例》、《废弃物清除条件修正案》;德国颁布了《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令》;英国包装材料重新使用的法令要求2000年前使包装废弃物的50-75%重新使用;美国规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的减量、重复使用、再生、焚化、填埋5项优先顺序指标;丹麦要求所有进口的啤酒、矿泉水、软性饮料一律使用可再装的容器。一些国家为推行绿色包装,还利用税收优惠或处罚等经济手段鼓励回收使用再生包装材料。

5、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关税是指进口国以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为由,对其认定的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进口产品,除了课征正常进口关税外,再另外加征环境进口附加税。市场准入是指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用的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措施。1993年7月,德国颁布了第一个禁止在纺织品上使用20种偶氮染料等致癌化学品的法律。从1998年4月1日起在德国境内禁止出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违禁物质染料的纺织品。美国、欧盟也出台了禁止纺织品、服装进口中含有害物质的规定。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口。

6、绿色补贴与反补贴。指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财税上补贴出口企业,或在出口产品成本中末包含环境与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成本外部化),或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较低的环境标准,从而使产品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价格,影响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招致进口国采取反绿色补贴措施。2001年初,美国就以绿色补贴为由,对来自巴西的人造橡胶鞋和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

7、绿色贸易制裁。指对违反国际环境保护、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保护公约等,而导致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缺失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贸易制裁措施。如1994年,克林顿援引美国国内法《培利修正案》,以台湾使用犀牛角与虎骨等野生动物器官做中药材而认定其保护野生动物不力,违反了有关国际公约为由,对台湾农产品进行贸易制裁,限制台湾的鳄鱼皮、珊瑚等产品进口,造成约2500万美元的损失。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出口商品中劳动、资本密集产品比重高,大多技术含量、档次不高。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具体出口产品类别分析,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供给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角多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容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和冲击的出口商品主要涉及农产品和食品、轻纺(服装)产品、医药产品、机电产品等类别。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法规中规定的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纺织品、服装染料有害物质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等标准使中国的冻肉、茶叶、保鲜蔬菜、纺织品、服装、油漆、涂料、建筑材料、清洁用品,纸张、纸制品、电池与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产品(如含氟里昂的空调、冰箱等)、机电产品、鞋类、橡胶制品等出口商品遭受较大的冲击。1989年中国出口日本的绿茶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退货,蘑菇罐头因存在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而被美国扣留。

(二)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注意出口市场多元化的问题,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像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比2000年增长6.8%,但对拉丁美洲却增长了14.6%,对非洲增长了19.1%。由于这两个区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购买力不高,实际出口总值却不多。目前,我国出口重心仍然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域。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2661.5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524.8亿多美元,占出口总额20.4%;出口日本449.57亿美元,占16.9%;出口欧盟409亿美元,占15.37%。以上三者共18个国家就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2.67%。国家是全球环保意识最强、环保标准最高、环保执法最严,因而其绿色贸易壁垒种类最多,限制与惩罚性措施最严。仅欧盟1996年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占90%以上。因此,随着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非一朝一夕就可达到,中短期内必然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产生严峻的冲击,如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我国在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份额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萎缩。像2001年我国家用陶瓷器皿、玩具、合成短纤与棉混纺机织物的出口即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出口值分别比2000年下降22.1%、7.4%、10.6%。

(三)对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保持了近20年的两位数持续增长速度。1978-1996年,我国外贸出口以年增15%以上的速度增长。1997年以后,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其原因除了出口基数、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冲击外,主要因素就是绿色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的重要工具而被广泛应用。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增长6.8%。这个速度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拉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尤其如此。不难预见,今后影响国际贸易的环境规则将日益增多。贸易与环境问题将是未来国际贸易谈判中最棘手的议题,在当前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由富国制定的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贸易中环境条款的最大直接受害者将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已经深受绿色贸易壁垒之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期待我国出口贸易重现1978-1996年的辉煌是不现实的。

(四)对出口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涉及产品本身和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从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到销售、废弃物回收处理等。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其竞争优势在于成本低、价格便宜。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使出口商品的研制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包装成本、流通成本、认证检验成本等开支提高。出口商品环境成本内部化(出口商品成本中包含环境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出口商品成本,换汇成本提高,改变了以往的贸易条件和比较竞争优势,影响了外贸出口的经济效益。仅以出口商品包装为例,我国出口商品包装与发达国家标准相差较大。从1998年开始,美国、加拿大、英国、欧盟单方面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木质包装进行严格的检疫处理或实施新的苛刻的检疫口商品成本就将增加20%左右。

(五)对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

199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屡屡打着环保的旗号,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频频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与纠纷。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出口商品经常受到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许多出口商品被销毁、退货、禁止进口,不仅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引发我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与纠纷,严重的引发贸易战,对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甚至外交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但是在看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推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积极影响的一面。

四、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首先,要认真组织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建议由外经贸部牵头,全面搜集、整理、分析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特别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绿色贸易壁垒的资料。在对国际环保公约、国际贸易协议条款的研究中,要充分挖掘某些公约、协议条款内针对发展中国家国情而附加的免受发达国家贸易歧视的保障条款(如给予发展中国家达到标准的过渡期、非歧视原则、补偿原则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资料库,并与各省市外经贸厅连网,细化主要出口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具体出口商品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其次,积极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性工作。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跨越的环境标准,也是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票”。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整体水平上升。自1996年开始进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试点,到2000年4月通过认证的企业仅有263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很低。我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则从94年5月17日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开始的。笔者认为,今后我国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重点应放在:

(1)变等待为主动。宣传动员企业实施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和进行环境标志认证。(2)与国际接轨。我国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要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接轨。我国环境标志中产品生产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等应与国际接轨。(3)抓好我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目前,环境标志产品还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通过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可以增强我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国际有效性,使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第三,完善法规,绿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模式。以国际标准为标准,调整和修改我国某些不合时宜的外贸政策法规、环保政策法规,使其适应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并充分体现我国要履行的国际环保公约的义务,综合考量贸易活动中环境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等问题。外贸发展模式要从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要从环保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来更新生产设备,改良工艺技术,强调污染预防、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改善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消费者的危害。要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鼓励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发展,促使企业以国际标准为标准,提高产品环保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绿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

第9篇

[摘要]当今世界,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亦越来越大,全球环境在急剧地恶性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挑战。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有识之士认为,保护环境,教育为本,而生物教学在环境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该利用好生物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 环境保护教育 学生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亦越来越大,全球环境在急剧地恶性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挑战。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有识之士认为,保护环境,教育为本,而生物教学在环境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该利用好生物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笔者的做法是:

1 介绍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激发学生产生环保意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与环境不可分离。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环境遭受到污染和破坏,必定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利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容易激发学生产生环保意识。例如;向学生讲述震惊世界的“十大公害事例”,世界范围内酸雨形成的原因,臭氧层为何会越来越薄,气候为何会越来越暖,厄尔尼诺现象为何会频频地发生,非洲为何会出现大面积干旱,东南亚为何会发生森林大火,中国为何会发生百年不遇的长江水灾,黄土高原的水土为何会严重流失,赤潮的幽灵为何会在南中国海久久徘徊等。还可以通过举数字的办法增强说服力,例如,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废水高达5000亿吨,仅我国每年排放废水量就达350亿吨以上,而且还在逐年增加,这些污水排到自然水域中,造成了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在大气质量方面,以我国城市上空的大气为例,在抽样检查的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以上事例使学生意识到,目前环境的恶化已越来越严重,如果再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再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再也没有一个稳定的自然生活环境,由此激发学生产生了环保意识。

2 结合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生物课环境保护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初中生物新教材很多单元都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如生物学(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中的“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生态系统”第三单元中的“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等,都是很好的环境保护教育材料。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如:对春天北方地区常常出现的扬沙和沙尘暴,就向学生简单的剖析了其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从点滴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教育知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关键是教师应做一个环境教育的有心人,不时地给学生以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开设选修课或兴趣小组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现状,决定了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积极建设第二课堂,以吸引那些兴趣爱好广泛、对生物有独特偏爱的学生进入选修课课堂或生物兴趣小组队伍。一方面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以他们为生力军成为环保教育的小小宣传员和倡导者,以带动全校师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选修课或兴趣小组的活动因不受考试指挥棒的制约,其活动形式可灵活多样。①传授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专题介绍目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白色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等,并结合当前或当地生动具体的事例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确环保的意义等。③利用环境日和地球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和环保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围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以唤起人们关注全球环境的现状,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师生共同收编资料,利用标语、墙报、校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开辟专栏,组织进行大量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④开辟时事论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近年来,针对祖国西部的退耕还林还牧的大行动,我们开展了《退耕还林(牧)与生态建设》的大讨论,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环境意识。⑤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增强环境保护的体验。如,通过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造纸厂、交通要道、污水处理厂等严重污染的工业生产地进行调查和参观,撰写调查报告,产生对环保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体验,增强其进行环保的自觉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教育学生环境保护应从小事做起。环境的好坏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分内之事。作为当代的一名中学生,究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呢?应教育和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拒食野生动物”、“提倡观鸟,反对关鸟”等等,小事随手可做,但这些小事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生活方式在有时的确很难改变,但也并非绝对不可改变,尤其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由于可塑性强,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养成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5 学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我们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法》、《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三百余部。同时,我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收集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的原始资料,或以课堂渗透的形式、或以讲座的形式、或以印发宣传资料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强化对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第10篇

【关键词】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思考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环境变化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的发生及发展规律,将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世界环境现状

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共同点。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使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着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

1.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将近239亿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之中。除此之外,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驱动,降低处理成本,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废水夹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严重,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其中藻类疯长,水色发绿、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

1.2森林锐减

工业化以来,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消失了一半。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千克,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

1.3耕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100万公顷的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9亿多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酸雨四处扩张,愈演愈烈,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的健康。近年来,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已经变薄,甚至出现空洞。

1.4物种灭绝速度惊人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据研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

2.环境恶化的成因

2.1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据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最为突出,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等废气的排放。

2.2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并且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都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危害人们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的比例上升,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使水污染更加严重。

2.3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

2.4人口的急剧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5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

2.5.1 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比传统农家有机肥含量纯度高,作物吸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

2.5.2 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大量喷洒农药。其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对实施者本人造成了皮肤的污染;长期过量对粮食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还将导致农药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使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健康严重有害。

2.5.3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是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3.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该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既满足人们当前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

从内容上看,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是孤立地指某个单一要素,而是诸多要素的全方位协调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单一要素统一体之整体的运行状态;从时间上看,它是长期恒久的;从代际关系上看,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同样能满足子孙后代人发展的需要;从涉及的范围上看,它指的不是个别、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体的全局的问题,它不仅是个别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众多区域的,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4.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环境保护。多中心的格局、放射状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4.2适当控制人口增长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4.3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第11篇

关键词: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樊建新(1982-)女,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王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重庆 40007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5-02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我国环境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相关专业,截至到2009年,全国有214所高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学作为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从原理、战略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提出、危害与整体防控体系角度出发,从方法学上指导学生对环境专业主体课程与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树立坚定、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该课程还具有激发学生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环境学课程在环境专业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专业概念,如何提高学生科学地识别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和愿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思考,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探究与创新。笔者就该课程讲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途径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科学中环境学课程选择鞠美庭《环境学基础》(第二版)为主要参考教材,以周富春《环境保护基础》、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左玉辉《环境学》、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和戴树桂主译的《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该课程的讲授。鞠美庭的《环境学基础》是一本很优秀的教科书,属于“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的编排内容上看,《环境学基础》的内容涉及到环境学相关的各个方面,按顺序主要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污染与保护、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该教材从战略角度对环境学进行系统论述,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基于环境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及其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

虽然本课程选用的教科书内容丰富,并且属于环境科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入门课程,但是枯燥的环境学概念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此外,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环境监测或分析手段出现,使得国内外的环境科学研究发展迅猛,所以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热爱。另外,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新生的调查发现,发现很大一部分新生对自己专业认识的不明确,对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理解具有片面性,甚至出现基础知识无用论的想法,再加上环境学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多而缺乏趣味性,致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

2.课程教学手段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环境学课程涉及的大量概念、基本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理论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偏多。传统的教学都是釆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对该课程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考试模式过于老套

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被动记忆,而是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提高其思考能力和环境意识。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试为主)并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能记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二、课程改革目标

在环境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纲,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使命,使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地球观,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人类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学教学尽管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尝试,探讨新时期普通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教学改革旨在构建适合该课程最优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该课程培养目标。

三、环境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环境学教学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纲,以环境科学的前沿进展及重大成就为背景,以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为依托,不断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不仅让学生掌握经典知识概念,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学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以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例,污染物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分别在两章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有新的突破,特别是新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手段的运用使得污染物在界面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解释更加明确。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关注本学科的新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学内容中增加相关案例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土壤环境保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起我国典型的土壤污染案例。

2.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环境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量案例对授课内容进行多方论证:如在课堂上提出PM2.5、镉米、转基因食品等一系列有关我国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的开拓性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既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又能启迪学生的思考。另外,这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中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设施,但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效率较低,仅仅是通过PPT讲授教材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教学容量增大,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在设计制作PPT的过程中,要使枯燥的文字知识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在共鸣中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即在传统课件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研究进展等相关视频,加强学生对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环境科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综上所述,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3.实现实践教学

环境学是一门开放性自然学科,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只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而真正要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强化,还需要走出课堂与周围具体的环境问题相结合。环境学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负责人应该积极与学校所在地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相关修复措施,尽可能带学生参观相关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环境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内部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不仅可以强化环境学基本概念知识,还可以引起学生对环境专业知识的需求欲,同时提高学生协作的能力。环境问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全球环境问题具有区域差异性。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4.完善考核制度

环境学作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制度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死记硬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教师是否高质量完成知识传承的任务,这样的考核方式都无法给予很好的评定。因此,环境学的教学改革必须包含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借鉴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经验时发现,国外高校环境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并不局限于期末的卷面考核上,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包括在考核项目之中。[4]因此结合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新的环境学考核提升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各占40%和60%,改变传统的轻平时、重期末的观念。[5]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个平常表现的档案,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学生打分,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酌情加分。如:案例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发言的主动性、回答内容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等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可以给予相应的表现分;另外,学生提交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也是表现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报告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分。课程结束后,统计每位学生平时表现中的成绩,以百分制为例,在期末卷面成绩60%的基础上加平时表现成绩的40%作为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总之,新考核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激情,倡导合作学习的氛围,强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课堂教学的改革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势:革新教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评价、变革教学文化和探索教学模式。[6]当前专门针对我国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尝试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陈奉英,黎小军,杨丽英.《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3]王元珍.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45-146.

[4]朱雪竹,凌婉婷,韩进.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体系的比较[J].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2009,(6):38-40.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问题 监测 对策

一、环境保护中污染的问题

1.环境污染地域面广,影响深远

出现环境污染的污染源由于来自生产生活的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污染源的污染物质种类繁多,而且性质各异,其次污染物通常都是经过转化、代谢,聚集等各种反应后,才形成环境污染损害。并且与一般民事违法行为造成损害不同,污染环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过程是非常复杂

2.环境污染损害具有持续性

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相对浓度一般都很低,对环境污染损害短时间内看不出危害,但是,长年积累,就造成积少成多,酿成严重后果有的是终身受害。生活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常常比生产环境中浓度低的多,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因素下,所以作用面广,机体内累积剂量大,累积损伤大,表现为低剂量、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3.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

环境污染通常是污染物的多因子联合作用,健康效应表现综合性环境中有害因: 诸多种类,诸多的有害因子可能同时进入人体,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不同污染物各有各种的毒害作用,而产生出相互作用,有害因予的联合作用将使人体产生的效应更加复杂。可以是局部刺激致毒、也可以是全身作用;有的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作用;并且污染物与污染物之间可以起协同叠加作用。

4.环境污染损害的潜伏性

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特点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因为环境本身具有消化人类废弃物的机制,所以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某种污染物的排放超污染物的排放超过环境本身具有消化人类废弃物的机制,所以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某种污染。

二、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对策及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以环境监测水平和监测能力来表现。环境监测系统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的新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努力开创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局面,为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建设环境监测法制

加强建设环境监测法制化进程, 按照法管理和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加快落实制定监测法规,确保监测工作依法开展、监测管理依法行政、监测数据合法有效、监测信息依法公开、监测工作职能法定。加快完善监测管理制度,启动编制国家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创立健全环境监测规章制度,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以法制建设为牵引,带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逐步理顺,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监测事业公益性属性,强化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事业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确立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明晰各级监测站与监测管理部门的设置等级与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同时,制定环境监测网运行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设施管理办法,环境监测信息传输和信息管理办法,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境监测定员定额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制度,逐步规范环境监测工作运行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编制、财政、人事等相关管理部门对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创造有利于加快环境监测科学发展的体制环境。

2.加强监测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建设标准化环境监测站,从而实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80%的县级环境监测站要达到建设标准”的目标要求。大力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搞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储备,以项目实施带动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水平。推进监测装备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构筑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环境监测由粗放型向精准型的转变。要加强对环境监测仪器的研究,加快监测仪器的国产化,做好仪器设备选型,制定科学的装备配置计划,选择适合实际工作的仪器装备。修订、扩充、完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特别是土壤、农作物、生物等要素的监测分析方法,实验室深度分析和应急监测等急需的分析方法标准。创新监测综合评价体系,围绕群众需求和管理的需要,大胆探索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客观科学的监测综合评价方法与体系。为此,要按照国家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加强监测基础能力的建设。

3.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要进一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环境监测接轨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增强环境监测的整体实力。要在科学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全国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测网,沿海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长江、淮河等各大流域环境监测网,区域应急环境监测中心网,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中国网等,形成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龙头的全国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中心体系,为全国以及区域和流域的环境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监测报告,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开展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工作。要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建立并完善国家、省、市级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及运行机制,制定章程和规范,统一协调,合理分工,相互配合。要用全国监测工作一盘棋、全国监测队伍一盘棋的理念,将具体监测工作下移,构建具体监测工作上小下大,技术创新上大下小的格局。由市县级监测站承担大量基础性、常规性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工作,监测总站和省站不承担或很少承担具体监测任务,重在监测科研,进行监测技术路线、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分析方法体系、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评价技术体系、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深入研究,拿出系统、全面指导基层实际工作的规范方法标准,基层监测站则按照这些规范方法标准从事监测工作,并承担方法验证。同时要按照事权划分原则,明确界定国家与地方在国控网监测任务、能力建设、运行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权责关系。根据国控网建设原则,尽快建设省级和市级环境监测网,做到三级环境监测网的职能清晰、数据共享、覆盖科学,建成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满足环境监管需求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三、增强环保监测人员的技术要求

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把监测人员入口关,保障监测机构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落实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开展监测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加强监测系统行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核心价值观,推动环境监测事业健康发展。推进监测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促进普通采样人员、分析人员向专业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发展,使监测队伍由普通技术型向专家学者型队伍转变。在准确把握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形势,提出队伍建设总体目标,确立提升人员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思路举措,实施监测人才培养工程,在各环境监测领域培养一批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尖端人才、国内一流专家和业务技术骨干,形成一支人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精神奋发的专业化监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