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来源;防治;危害
收稿日期:20120401
作者简介:娄云(1988—),女,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X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0103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室内装修、装饰的要求也日趋精致,致使大量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等进入生活和办公场所,增加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导致室内环境质量日益恶劣。资料显示,人一生中约有7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1],室内环境污染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资料记载,当前人们68%的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2],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及与建筑有关的疾病(BRI)[3]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因此,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的舒适度。
2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性因子污染物进入室内空气中并达到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或远期,或者潜在有害影响程度的现象[4]。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装修和装饰材料、电器污染、人为活动、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等。室内空气污染主要包括灰土、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烟雾等悬浮固体污染物和甲醛、苯系物、挥发性有机物、氨、氮氧化物、臭氧、氡气等气体污染物[2]。
2.1装修和装饰材料
室内装修、装饰过程中,常会使用一些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合成材料及各种涂料、墙布、油漆、胶粘剂、新购家具等,这些材料会散发多种室内空气污染物,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污染物常会导致头疼、失眠、过敏、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如人造板材中会释放出甲醛,内墙涂料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微量重金属等污染物,油漆会挥发出苯、挥发性有机物,胶粘剂中易释放出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系物等,木家具中含有甲醛、微量重金属等污染物。
2.2电器污染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如复印机、计算机、打印机等,但这些电器的使用会散发出臭氧、有机挥发物等有害气体,降低室内空气品质。臭氧浓度过高时,臭氧氧化就会产生氮氧化物,刺激呼吸道,还会出现头晕、咽喉干燥、咳嗽、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导致中毒水肿、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变。
2.3人为活动
人们日常生活常会使用煤气、液化气等燃料烹饪、供能。这些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一些固态悬浮物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吸烟亦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吸烟不仅不利于自身健康,也会危害他人健康。吸烟者产生的烟雾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含氟烃、芳烃、烷烃、烯烃、硫化氢、氨、亚硝胺等污染物[3],这些污染物能损害肺及支气管粘膜的纤毛上皮细胞,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2.4人体新陈代谢
人体每天都要进行新陈代谢,通过呼吸作用、汗腺、皮肤及排泄等向外界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咳嗽、打喷嚏亦会喷出一些致病微生物,另外人体皮肤脱落的细胞也是空气尘埃主要来源[5]。如果室内通风不良,污染物的浓度就会累积,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3.1甲醛
甲醛作为室内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胶合板、人造地板及清洁剂、油墨、纺织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还会导致呼吸道强烈刺激、呼吸困难、咳嗽、咽喉烧灼痛、眼睛刺激、发冷等症状的出现,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对肝、肺、神经中枢系统有损害作用。由于甲醛的释放期达3~15年[2],装修后的房屋中甲醛不会短期内完全挥发,因而导致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较高。
3.2苯系物
苯、甲苯和二甲苯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油漆、胶黏剂、涂料、墙纸、合成纤维等是其主要来源。苯及其衍生物是强致癌物质。苯和甲苯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皮肤,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的苯、甲苯、二甲苯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可能慢性中毒,导致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出现,苯还会对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
3.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卤化烃、芳香烃、脂肪烃、氧烃、氮烃等[4],部分物质有致癌性,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生活和办公用品,家用燃气、烟雾等。TVOC能造成机体免疫失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引发头痛、头晕、胸闷、无力等症状,还对上呼吸道及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亦会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3.4氨
氨主要来自混凝土外加剂,由于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高碱混凝土膨胀剂的大量使用,当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氨气就会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导致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增高。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其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引发流泪、咽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肺水肿、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6]。
3.5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通常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室内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烹饪、吸烟。氮氧化物易对肺部造成损害,对儿童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危害更大。
3.6臭氧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来自复印机、全自动洗脚盆等电器及用臭氧消毒的自来水[2]。臭氧能刺激眼睛结膜和整个呼吸道,吸入后会导致咳嗽、咯痰、胸部紧束感等症状的出现,高浓度吸入则会引起肺水肿,长期接触出现起支气管炎,肺硬化的病症。
3.7氡
氡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主要存在于水泥、矿渣砖、装饰石材中。氡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能通过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氡有致癌性,能诱发基因和染色体畸变,对生殖系统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另外,氡还影响神经系统,使人精不振,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慢性放射病。
4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
目前,国内外对于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国外已有许多机构研究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与措施[7~9],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许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10]。
4.1提高公众的室内环境意识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提高公众的室内环境意识,引导人们按绿色建材的概念去装修室内,科学、合理地设计装修、装饰方案。提倡简洁、大方、实用的装修格调,避免过度装饰,以减少污染源。
4.2注重装饰材料的选用
由于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板材、涂料、胶粘剂等装修材料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选用环保材料替代高污染材料是避免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办法。我国已经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及要求[11],建议消费者选用获得国家环境标志的装饰、装修材料,摒弃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装饰、装修材料,减少污染物的来源。
4.3科学选择入住时间
装修后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应根据装修程度、家具的材料和总量,及通风透气情况,选择适当的入住时间。一般来说,要等到装修后3~6个月再入住[4],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4.4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
4.4.1通风换气
保证室内通风是缓解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经济、最简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装修后的房屋通过开窗通风能有效地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调查显示,改善通风过滤系统、调控室内空气温度及湿度可有效地控制真菌、尘埃、细菌等污染物[12]。研究表明,室内换气可将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除去[3]。因此,建议住户经常保持室内通风,在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的同时,将有害物质排到室外。
4.4.2植物净化
由于植物具有分解有毒物质的能力,因此在室内养植花卉植物可以消除或减轻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研究表明,吊兰、芦荟、长青藤等能有效地降低甲醛含量;月季可有效地吸收硫化氢、苯、乙醛等;一叶兰、龟背竹等可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万年青、龙舌兰、雏菊等可吸收三氯乙烯;扶郎花、等可消除苯、甲苯的污染[13];桂花、兰花、薄荷、石竹等可集尘、杀菌;腊梅、米兰等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的清除效果较好。
4.4.3净化器净化
利用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产品,如对于颗粒状污染物可选用静电除尘、筛分除尘等,对于细菌、病毒等一般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对于异味、臭气的清除可选用多功能高效微粒滤芯[5]。使用净化器应注意化学置换剂的使用,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结语
由于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应该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产生及其防治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源头抓起,采用环保材料,绿色装修,同时也要提高室内各种空气污染物的检测技术、手段,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程度,依据具体污染情况,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消除有害气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防治城市室内空气污染。
参考文献:
[1] 方正,余海洋,孙登蜂,等,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材料与技术[J].中国测试技术,2007,33(6):114~117.
[2] 银爱君,邓起发.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控制措施[J].北方环境,2010,22(3):102~104.
[3] 陈其针,牛润萍,王强,等.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7,26(3):25~36.
[4] 孙加奇.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1,(1):91~92.
[5] 马慧敏.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3):776.
[6] 潘福明.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及预防[J].职业时空,2008,(6):182~183.
[7] Dunford R E.Your Health and the Indoor Environment:A Complete Guild to Better Health through Control of the Indoor AtmospHere [M].New York:Nu Dawn Publishing,1995.
[8] Dingle P,Murray F.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indoor air: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J].Indoor Envron,1993(2):217~219.
[9] Osborne M.An overview of indoor radon risk re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Radio 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Articles,1992,161(1):265~272.
[10] 袁中山,张金昌,吴迪镛,等,室内环境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2(1):9~16.
[11] 贾祥焱,顾永松,张庆松.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防治对策分析[J].江苏建材,2010(1):34~36.
关键词:城市 空气 污染 防治
一、 空气污染之处理方式
空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凡使用的燃料、原料或生产过程不适当,皆可能导致空气污染,因此纠正错误的能源使用及过程,是解决空气污染最简单的方法。除了原料使用可以改变外,操作过程的修正亦可达到理想效果。假若无法避免空气污染物的产生,则必须靠防治设备进行净化处理,兹以粒状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恶臭物质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恶臭物质污染物,列举其处理方式说明如下:
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此外去除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恶臭物质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恶臭物质污染物的方法很多,根据它的作用原理,可以分为下列类型:
1、 粒状污染物:
主要以过滤、沉降、吸附等物理作用加以拦截去除之。可采用集尘设备进行处理。如重力除尘、惯性除尘和离心除尘。
2、 硫氧化物:
主要以中和、氧化等化学作用进行处理及回收副产品,可采用湿式吸收法、干式吸收法及半干式吸收法等进行处理。如气体洗涤、吸附等。
3、 氮氧化物:
此污染物可利用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形成无毒的氮气或是销酸盐加以去除之。可行的处理方法有氨及触媒减氮法、氨气高温减氮法、活性碳减氮法、燃烧调整法及碱洗法。
4、 恶臭物质:
主要以吸附、氧化等化学作用加以去除,可行的处理方法有湿式洗涤法、直接燃烧法、触媒氧化法、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及遮蔽法等。
二、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力可分为范德瓦尔及静电力。一般而言,范德瓦尔力是藉固体吸附剂与吸附物间之分子引力,使吸附物附著于固体表面。不过,此时固体对吸附物之引力必大于吸附物本身分子间之引力。而静电力则是由偶极性造成的,由于大部份沸石之表面为极性(与表面阳离子相关),因此静电力是与阳离子的价数成正比并与阳离子之半径成反比。
所以静电吸引力之大小与固体表面电场强度及分子被极化程度有关。实际上,物理吸附一种可逆现象,吸附物(adsorbate)之分子仅停留在吸附剂(adsorbent)之表面上而不介入固体之晶格内,使附著在固体表面之吸附物分子与在气体中之分子形成一平衡状态 存在。若将压力降低或升高温度时即会破坏此平衡状态,此时部份吸附物(adsorbate)之分子会获得较大之能量而纷纷脱离吸附剂(adsorbent)表面;反之,当降低温度或增高压力时,吸附剂(adsorbent)表面之吸附物(adsorbate)亦随之递增。工业上常利用此种升高或降低温度之可逆过程来回收吸附剂,藉以减轻操作成本。
三、 化学吸附
3.1作用
化 学 吸 附 ( 或 称 活 性 吸 附 ) 赖 吸 附 剂 ( adsorbent ) 与 吸 附 物(adsorbate)间因亲和力而产生分子轨域重叠作用,使得吸附物与吸附剂之间产生化学键结,使吸附物牢固地附著在吸附剂表面。一般而言,化学吸附力较物理吸附力强,且因在化学吸附时,吸附物分子处于更稳定之状态下,故所放出之能量亦较高。因为化学吸附键结会随著吸附物与吸附剂间距离增加而降低,因此仅能形成单层吸附,不过也由于其活化能较高,使其反应效率较慢。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化学性吸附因为彼此间产生化学键之作用,导致在脱附时无法百分之百将吸附剂脱出。
3.2典型吸附之型态
如果对于一多孔隙之固体物质,想预先了解内部孔隙结构概况,可由其等温下之吸附曲线来加以判断。所谓等温吸附曲线指定温下,某气体之吸附量与压力(或平衡浓度)达到平衡时(P 为吸附物分压,而P0 为在相同温度下之饱和压力),将吸附量Vads 对正常化压力P/P0(Normalized Pressure)之关所绘制成曲线图。不过等温线的型式也随吸附剂性质不同而有异,大致上可将其区分为五大类,这种区分法称之为BDDT 分类法,因为它是由Brunauer、Deming、Deming 和Teller 所提出(如图 1 所示)。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型式,其蒸气吸附量是随著蒸气分压上升而增加,然后在某一点达到单层完全吸附之量,再渐渐成为多层覆盖,终至转变成为凝结相。
图 1 五种不同型态之吸附等温线
以下简述五大类等温吸附型式:
(1)第一种吸附型式(Type I)
这种为 Langmuir 等温吸附曲线,此种型式是针对那些具有微孔性固体而言,例如沸石(Zeolite)、活性碳等均属于此类。会产生此种现象乃是由于相对压力值远小于 1 时,已将所有孔隙填满,故渐近线所代表之值是相对于微孔隙的体积,而不是单层吸附量。一般来说,化学吸附会产生此类型之等温吸附曲线。
(2)第二种吸附型式(Type II)
此类通常称为sigmoid 或S 型等温吸附曲线,这种型式的等温线常发生 在 无 孔 性 结 构 物 质 。 在 P/P0 值 趋 近 于 1 时 会 产 生 毛 细 及 孔 隙 冷 (Capillary and Pore Condensation) 之物理吸附现象。而图中曲线中之B 点则表示单层之完全覆盖量。
(3)第三种吸附型式(Type III)
此种吸附型式呈凹型,没有类似第二类型中之 B 点,这种等温吸附曲线型式较少见,一般而言是发生在吸附力非常弱的情形下。例如:水蒸气吸附石墨(graphite)上。
(4)第四种吸附型式(Type IV)
此种吸附型式通常发生多孔性物质(不规则孔洞大小),当P/P0值(0.1至 0.3)很低时(表示第一层很容易吸附),其图形即与第二种吸附型式相 似 。 若 当 P/P0 值 升 高 时 , 孔 洞 中 就 会 发 生 毛 细 管 凝 结 ( CapillaryCondensation)情形,使吸附量迅速增高,产生hysteresis loops 现象。一般工业上使用之吸附剂,常属于这种类型,其孔洞凝结曲线可用来分析孔径分。
(5)第五种吸附型式(Type V)
吸附曲线与第三种吸附型式相似,但是在P/P0值升高时,会有孔洞凝结现象。而此种吸附型式和第三种一样,这种型式的等温吸附曲线很少见。典型的例子如:四氯化碳吸附在微孔之硅胶上。
结论:
空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是从区域环境整体出发,对所有能够影响空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空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达到控治和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空气污染。
参考文献
[1] 盛裴轩等编著.大气物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关键词】化学 素养 空气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72-02
一、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
1.化学现象的千变万化、化学产品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都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优势。利用这些学科优势,教师可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活泼的课堂形式,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快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的学生寓学于乐。课堂教学包括课前准备(即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以及实验的准备等)、上课、课后检验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2.化学是一门属于大众的科学,它神奇而又平凡,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认为,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多提出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自觉地掌握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其具有条理性,并且在日后实践中更完善地运用这些知识。
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识能力、思想水平和品养等方面着手,将课堂知识合理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针对新课程的要求合理安排难度和顺序
1.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和难度减少了,但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反而提高了,因此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阶段性、知识的前后联系与逻辑顺序,又要注重学生的认知顺序、心理的发展顺序,各方面合理结合才能更好的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2.知识的整理,迁移和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只能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话、讨论等方式将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的反应速度、正确率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以此来调节课程进度与授课的难度与深度。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索,又能让学生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科学地学习。
三、课堂教学实例探究
例如:在《空气》这一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线索: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我在投影上展现出两幅画面:
提问:同学们希望在哪副图画的环境中生活?
提出实质问题: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环境优美的地方呢? 这些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呢?
结论:喜欢图一,因为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继续追问:
大家喜欢在空气清新的地方生活,那空气中都有什么呢?请同学们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得出结论、挖掘新知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
层层深入、深层拓展
既然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又是我们每日接触和呼吸的,为什么医院在抢救病人时要用氧气管而不是直接呼吸空气呢?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医院所用的是不同的。
追问:
那大家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请同学们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自然引入实验2-1红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追问:
通过红磷的燃烧说明氧气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结论:氧气除了可以供呼吸以外,还可以支持燃烧。比较活泼。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潜水、医疗急救需要纯度比较高的氧气,燃料的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都需要氧气,氧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跟随线索、继续深入
在做完红磷的燃烧后,集气瓶中还剩下约4\5的是什么呢?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思考。
结论:剩下的是氮气,氮气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比较稳定。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氮气可以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食品包装中充氮可以防腐等。
自然引入混合物与纯净物,并适当进行练习。判断出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就水到渠成,不用刻意去背,并且印象深刻。
四、课堂知识的拓展
空气中除了氧气、氮气以外还含有其它物质,例如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学生对二氧化碳比较熟,而稀有气体相对陌生,在此介绍稀有气体及其用途。既然空气中有如此多的宝贵资源,而目前的空气质量如何呢?我们要怎么做呢?这些内容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的任务,在此之前同学们要做好目前空气现状的调查以及原因。为下一节做好保护空气的宣传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下面是学生所做《室内空气污染来源》调查的标题汇总,在调查后学生把题目改为《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防治对策》他们不仅调查空气污染的来源,并对其危害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其范围和深度都得到大大提升。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防治对策:
(一)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
2.建筑物自身的污染
3.室外污染物的污染
4.燃烧产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5.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污染
(二)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其他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1.从源头抓起,以立法为本
2.控制室内外空气污染源
3.加强室内空气污染的宣传教育工作
4.植物净化
5.室内空气净化、通风和采光
【关键词】 大气污染源 危害 激光质谱法 防治措施
1 大气污染源及危害
1.1 我国大气污染因素及现状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发展的头些年都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各项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只依靠充分的资源以及廉价的劳力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始终排在第一位,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导致了生态的破坏以及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废气方面,由于没有先进成熟的废气处理工艺,很多工厂对废气都只进行高空排放处理,使得我国大气污染近些年来日益加重。
1.2 危害
大气污染的危害首要就是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伤害,人或动物吸入过多的污染空气或吃了被空气污染的食物就会危害健康,造成病变甚至死亡;此外,大气污染严重之后有可能形成酸雨对农业、林业、养殖业还有建筑物等造成影响;大气污染要是更加严重会破坏臭氧层形成空洞,或者由于CO2的排放过多形成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2 激光质谱大气探测方法
2.1 激光质谱法的原理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烧气体造成的,而大气污染源气体主要有CO、CO2、NOx、SO2以及二恶英类化合物等,其中二恶英有毒并且是严重的致癌物质,二恶英主要来源是垃圾的焚烧,应用激光质谱法能够有效的检测出空气中的二恶英化合物。激光质谱法是共振多光子电离(REMPI)与飞行时间质谱(TOF-MS)的结合,在共振多光子电离时,中性分子吸收一个或多个光子达到中间激发态,再吸收一个或多个光子实现电离,通过与分子中间激发态的共振,产生电离的几率很高,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中性分子吸收一个光电子达到其激发态,再吸收第二个光子达到电离限之上的连续态,这就是(1+1)共振多光子电离过程。此时,需要通过高阶多光子电力过程,依据每个分子特殊的吸收光谱的特点,可以用合适的激光波长来选择电离某些分子,同时可以抑制其他分子的电离信号,因此共振多光子电离法可以实现多组分分析;同时激光质谱法还会使用飞行时间质谱仪,这个质谱仪可以对脉冲激光产生的离子进行选择性探测,高速的对离子进行质量分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质量分辨率的特点,其激光器和进样系统的重复率可达到100Hz,能够实现10ms的时间分辨。
2.2 激光质谱法的优势和应用
与传统的大气污染源探测技术相比,激光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速度分辨和多组份一起分析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对大气污染源探测的主要探测技术,激光质谱发不仅能够实现实时动态监控,还能有效地对大气进行全面的污染源确认,有利于快速、全面地得出分析数据以及确定污染气体治理方案。目前,激光质谱法在我国汽车尾气和垃圾焚烧气体探测中得到了大力应用,采用可移动的激光质谱仪,可以有效地对汽车尾气中各个成分实时动态变化进行监控和绘图,对汽车在不同行驶状态时的尾气污染物变化提供可靠证据,得出汽车在什么行驶状态下才能使尾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低,确认什么时候燃烧最为安全,对空气污染最小;总的来说激光质谱仪起到了排放气体的有效在线检测的作用。
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我国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是含菌量大、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含量高、工业废气排放不达标、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大、生活垃圾焚烧不完全等,针对我国大气污染的国情,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采用激光质谱法对大气污染源进行实时探测
治理污染的同时也应该控制污染源,才能保证空气治理工作得到效果,因此对大气的污染源进行实时探测就是尤为重要的,采用激光质谱法高速高效的进行探测,通过得出的数据和图谱分析空气污染情况,及时采用有效手段解决污染源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也要把污染指数控制在国家法律规定的合格值范围内。
3.2 改善燃烧工艺
其实大多数的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都是由于燃烧不完全造成的,采用先进的国外技术或者自主研发更好的燃烧技术是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一步,如果燃烧工艺不能够得到改善,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不会减少,会对大气的治理工作造成困难。
3.3 大力推广空气净化装置,开发新技术
在控制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时,也要重视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一定要要求工业废气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汽车排气管也要大力推广尾气净化器,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3.4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保护树木
绿化就是城市的肺,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保护树木也是一种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途径,树木能够起到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城市绿化工作不可忽略,还要严格要求,大力推广,保护环境。
4 结语
大气污染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我国是大气十分污染严重,严重的大气污染已经对我国部分城市造成了酸雨、雾霾等恶劣的空气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我国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并且对大气的治理工作还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下去才能见到成效。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要就是对对大气污染源的探测工作,近些年来我国对大气污染源的探测工作也有所进展,其中激光质谱探测技术已经在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焚烧气体检测等方面日臻成熟和完善,激光质谱探测法也是目前最高效、最灵敏、最先进的大气污染源探测技术。
参考文献:
[1]樊新岩.激光质谱法在大气污染物分子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05.01.
[2]章莲蒂,魏杰.激光质谱法探测度量污染气体的定标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0.5.
【关键字】大气污染;城市;治理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席卷,有的城市甚至遭遇6级以上的严重雾霾。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观念敲响了警钟。因此,要分析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为人们创造宜居城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成因,接着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展开论述。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以及成因
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就要分析成因,制定完善的大气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1.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 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大气污染的成因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了大气环境,导致城市雾霾现象不断加剧。下面就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展开论述。
(一)燃料燃烧。随着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燃料,尤其是在工矿地区和工厂比较集中的崎岖,污染浓度很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采用新的节能技术,仍然采用高硫煤作为燃料,尤其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还有一些化工企业,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交通运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出现成倍的增长,不仅造成了交通的阻塞,而且车辆排放的尾气,同时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对大气产生极为严重的污染。
(三)生态环境破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就会无休止的破坏自然环境,出现很多滥砍滥伐的情况,植被遭到破坏,增加了水土流失,导致有的地区出现扬沙和扬尘,对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损害。
(四)工业布局不合理。在有的城市,是依托资源建立起来的,但是整体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区空气污染严重;还有的新型的城市,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环保绿化没有跟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绿化标准远远达不到城市实际发展的需要。
(五)环境意识薄弱,经济发展没有做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只顾盲目的追求区域的经济发展,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城市或者产业规划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内容,造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造成的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为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门要协同其他部门,认真分析大气污染出现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城市发展,制定出长远的控制防治规划,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面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展开论述。
1.做好大气防治的措施
就目前而言,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具体包括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使用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不断采用高新的节能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煤炭燃烧方式;还要健全城市大气污染管理法律,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控。
随着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大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空气污染,要根据大气污染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大气常见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浮沉、可吸入式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氟化物等。
2.综合整治方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大气污染整治计划,控制好最大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结构和交通情况,确定污染城市大气的污染物,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因此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改进落后的燃料方式,广泛普及气体燃料、太阳能以及地能等能源,通过综合治理的方法,建立无烟控制区;另外,要做好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城市空气污染源的质量,降低尾气和废气的排放量;还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净化城市空气。
3.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在实际过程中,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不仅要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参考文献:
[1]杨晟朗,李本纲. 基于遥感资料的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对降低PM_(2.5)的效能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15,01:42-48.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制度;命令—控制;市场诱导;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18-02
一、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
(一)命令—控制制度执行无保障
命令—控制手段是世界公认的、比较有效的、且应用最广泛的污染控制手段。这种模式强化行政监管机构的权力和执行手段,赋予行政机构强有力的执行权和处罚权,主要通过设定综合性或单行的环境标准、制定环境规划、高效的行政处罚、多样化的行政强制执行手段、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和限期治理、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等方法实施。
中国在采用命令—控制手段防治大气污染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该制度的执行上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环保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不够。中国环保机关在财政和人事安排上都受制于地方政府,而各地空气污染大户往往也是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有些本身就是国有企业,实施处罚的主体和被处罚的对象都归属于政府,这使得环保行政机关在严格执行空气质量标准上处于两难境地;二是环保行政机关处罚所依据的环境标准不能满足环境质量的要求。与国际标准相比,中国目前有不少环境质量标准比较滞后。以空气质量标准为例,中国在新制定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的数据,但是与其配套的监测方法标准、规范却无法满足需要,由于缺乏仪器适用性检测技术要求,中国在规范PM2.5的监测工作方面存在很大的纰漏。目前中国还没有针对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的相关标准[1] ;三是缺乏对环境行政机关的监督制度。大气污染防治涉及到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利益博弈,作为监管者同样具有“经济人”的特性,同样会“权力寻租”或为“机构俘获”,需要建立广泛的环境行政监督制约制度,在环境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职责时,由监督机关督促其履行职责。中国的环境行政机关一方面权力配置不够,影响了其职责的发挥,另一方面,也有行政不作为。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中国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里并没有明确将政府机关列为监督的对象 [2]。
(二)市场诱导制度不够健全
命令控制手段作为一种最早和应用最广泛的防治手段,在长期的适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最典型的是由于其强制性,无法激发出被监管者的积极性,不考虑污染防治成本的个体差异,实行统一的环境标准,造成防治成本高的污染者尽量逃避监管,与监管者“躲猫猫”,而对防治成本低的污染者也缺乏激励。尤其是在中国以GDP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对环境与经济的博弈,政府倾向于经济优先,但环境污染又不得不治理,折中的结果是实行较低的环境标准,污染成本要远远小于预防成本,造成企事业单位宁可缴纳排污费和罚款,也不进行环境预防治理。
(三)公众无法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制度严重不足
在环境治理领域中,既可能出现政府失灵,也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人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会造成监管者为被监管者“俘获”,出现权力寻租,而环境污染的形成本身就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因此,对污染治理,需要独立于政府、市场的第三方参与。第三方主体因其公益性、独立性、草根性而避免了政府的权力寻租,因其特定的维护环境公益的宗旨和目标、成员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避免了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利性。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公众参与的典型规定是“任何人和单位”都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却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规制检举和控告的对象、程序等实施条款,导致该条规定成为无法实施的空中楼阁。比如,公众参与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获得充分的环境信息,但在实践中,政府不公布甚至拒绝公布环境信息很常见。2012年11月,北京市志愿者由于无法获得广州市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境信息而广州市环保局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3]。
二、欧美发达国家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实行严刑峻法
欧美大气污染防治法最典型的特征是对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严格的管制措施。以PM2.5为例,中国的是年均35μg/m3,美国原执行的是年均15μg/m3,但美国联邦环保局在2012年12月,进一步降低该标准为 12μg/m3。美国还不断修订工业锅炉、焚化炉和水泥窑等污染设施需要达到的清洁空气标准,以及工业锅炉最大可行控制技术标准等,以切实实现空气质量标准。在执法上,欧美对大气污染实行刑事处罚、禁令、高额罚金等制度,处罚对象极其广泛,被惩罚的对象小到个人,大到巨型跨国公司,乃至市县、州政府甚至联邦政府,都可能受到美国环保部门或者司法部门的巨额罚款。如2011年3月,根据《清洁空气法》、《资源保护和回收法》以及《综合环境反应法》等,美国政府向通用汽车公司罚款5 100万美元。而中国的大气污染事故很少有受到重罚的,以2009年福建仙游血铅污染案造成多达203人血铅超标的情况下,罚金总额也才2 750万元人民币[4]。
(二)采取多种市场手段
美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最早就是在空气污染防治领域实施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控制酸雨、降低空气污染又不影响发展经济,首创了泡泡政策、容量结余、银行储备、排放抵销等,取得了良好的制度绩效,成为各国争相借鉴的典范。排污权交易可以提高污染防治资源的使用效率,给由于技术改进等方法而超量减排的厂商以出售剩余的排污权的激励,而治理污染成本较高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从市场上购买排污权指标达到降低污染排放的目标。欧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而实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另一个经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该制度的原理正是借鉴了排污权交易制度。除此以外,欧美还广泛实行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空气污染税,通过市场价格杠杆控制污染的排放。
(三)公众普遍能够参与大气污染防治
首先,欧美立法赋予公众有大气环境治理的参与权,如美国《清洁空气法》建立了“公民诉讼”制度,赋予任何公民可以就空气污染向任何“人”,包括厂商、州县、联邦政府等的权利;欧盟制定的《奥尔胡斯公约》(《在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和诉诸法律的公约》)明确赋予各国民众与NGO团体对未履行公约的政府机构可提出控诉;其次,实行广泛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保证公众能够获得环境监管所需要的信息。美国有《信息公开法》、《国家环境政策法》、《行政程序法》等;欧盟颁布了《情报开放指令》、德国有《环境信息法》、英国有《信息公开法》等。再次,欧美国家政府支持和发展了数量庞大的环境NGO,这些环境团体以其专业性强、组织周密、财力雄厚等优势,成为公众参与的主力军。
三、完善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行政监管手段
在中国这样一个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市场程度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大气污染的基本防治手段仍然是行政监管,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监管制度和方法,实行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刑峻法。一是加重大气污染的处罚力度。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对污染者实行重罚,迫使污染者不敢违法,从思想上主动杜绝靠污染转嫁和降低成本的苗头;二是实行多样化的行政监管方法。不断完善现场检查、限期治理、环境标准、行政指导、环境监测、突发性大气污染应急处理等命令—控制手段,不断优化和提高监管指标水平,完善监管配套技术法规;三是加大监督力度。把负有大气污染防治职责官员的履责情况同其职位变动挂钩,实行严格的环境行政监管问责制,对行政不作为和不当作为的官员要依法追究其渎职等法律责任。
(二)注重构建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市场诱导手段
市场诱导手段是大气污染防治行政监管的重要补充,要不断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机制,引诱大气污染企事业单位主动积极地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一是构建广泛的大气污染税费制度,逐步建立主要污染气体税收制度,如二氧化硫税,二氧化碳税等;二是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气污染产权市场交易制度;三是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绿色信贷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环境保险制度、绿色产品制度、绿色证券制度等。
(三)强化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制度建设
一是强化空气环境信息公开。应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可采取在环保部门网站主动公示,接受公民申请告知,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公布等多种方式环境信息。除了涉及保密和知识产权外,相关环境信息都应该依法公开;二是支持和促进环境NGO的设立和发展。特别是降低和简化环境草根社团登记的条件和程序,完善环境NGO的组织建设,形成民主决策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其公益性、专业性;三是构建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国已经在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宣告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对于哪些组织和机关享有环境公益诉权还没有明确,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郄建荣.PM2.5监测方法标准规范欠缺 环保部拟发6项新标[EB/OL].http:///fzdt/newshtml/fzjd/20121112125311.
htm,2012-11-12.
[2] 张式军,曹甜.略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不足及其完善[C].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 经验 英国 启示
一、引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遇到环境污染事件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由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大量燃烧煤炭,烟尘超量排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上万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使此次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自此之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煤炭燃烧、减少尾气排放,如今大气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也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经验,这些经验及教训为广东省治理雾霾天气带来诸多启示与借鉴。
二、英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经验
(一)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伦敦烟雾事件之后,英国政府非常重视立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经过60余年的努力,目前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大气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与中国类似,英国早期也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来治理空气污染。伦敦市于1954年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1968年修订),将伦敦治理模式普及全国。《工业环境健康和安全法》(1972)规定所有污染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有毒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予以严厉处罚;《空气污染控制法案》(1974)规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申诉权和工业燃料含硫上限。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燃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进入20世纪7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家车数量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措施以寻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寻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性措施,出台了《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清洁空气法》(1993修订)、《环境法》(1995)、《大伦敦政府法案》(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1999)及《气候变化法案》(2008)等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其他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以控制大气污染。同时,从1995年起,英国依据当年出台的《环境法》,开始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随后英国提出《能效:政府行动计划》(2004)、《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05)、《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5)、《低碳建筑计划》(2006)、《退税与补贴计划》(2007)、《英国能效行动计划2007》、《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2008)及《低碳转型计划》(2009)等一系列计划与政策,积极改善环境空气质量[1]。
英国大气环境相关法律不仅体系完备,且范围广泛,涵盖了大气污染和尾气排放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就是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
(二)公开公平的公众参与模式
英国公民在环境问题的讨论、决策、监督、执行上,有深厚的自治传统和强大的社会根基。英国注重通过立法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是最早将空气治理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的国家。官方网络向市民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英国公民获知空气信息的途径也不被官方独家垄断。公民能直接透过《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国王学院环保组织合作开设的“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政府绝不敢指责民间监测组织“非法”、“违规”、“不科学[2]。
(三)重视发挥经济手段作用
英国不但重视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还重视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自愿减排。经济手段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谁花钱”,除可增加政府财税收入外,经济措施同传统的行政命令相比具有持续的刺激作用,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人们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削减污染物数量,逐渐形成自愿减污的环境治理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就开始通过征收环境税、排污权交易、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达到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的目标。作为经济干预手段,财税措施对改善英国环境质量效果明显。
(四)注重科技创新及应用
在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英国政府鼓励企业采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改革生产工艺,优先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这是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政府层面上,积极组织、引导和企业生产采用先进工艺;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自愿采用先进技术减排,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激励手段,迫使企业淘汰落后工艺,积极采用更好的减排技术。
三、广东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与挑战
(一)大气污染源排放结构复杂
目前,广东大气污染正在从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型污染相复合转变。在城市内部,各类排放源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地理位置排放多种污染物,构成了复杂的大气污染排放结构。
(二)环境空气质量要求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也适时收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广东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物整治工作压力巨大。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占全省近80%的多种大气污染物在这一狭小空间集中排放,对珠三角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带来巨大挑战,使珠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的典型地区。
(三)多方参与、多措并举的污染治理模式还未完成建立
广东省在大气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标准制订方面,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特别是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企业自愿减排的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体制。
四、启示和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财税约束与财税激励是英国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治理的显著特征,英国经验表明,完善、有序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对鼓励企业改进工艺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发挥着重要作用[3]。广东省也应借鉴英国经验,注重采用经济激励方法实现大气环境治理目标。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仍应配套完善财税政策,简化行政干预,充分发挥财税作为环境治理的市场调节作用,对主动进行节能减排和设备改造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实现奖罚结合的治污方式;同时,应健全交易市场的监督制度,履行政府部门在排污权交易中的监管职责。
(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完善法规规章。加快《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应急预警、责任追究等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原则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广东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修订和完善广东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体系。
(三)完善全社会参与机制。
从英国公众参与实践成效看,公众参与不仅提升了公民的环保意识,又对政府的环境行为施以重大影响,倒逼政府谨慎处理环境议题。建议广东省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和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索将公益诉讼引入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将其纳入普通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制度,进而形成系统有效的环境权益救济制度,将公众日趋增长的环境权益诉求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中,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通过地方立法赋予公众对环境执法行为的监督权,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监督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和协助环保部门查处大气环境违规违法案件的途径与方式。
(四)强化科技支撑。
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都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要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领域软科学研究力度,加强相关技术、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切实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相关技术产业,支持环保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气处置和利用的产品、设备。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人才与队伍建设,加强人才交流与人员培训,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科学素质和管理协调能力,逐渐形成国内一流的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咨询团队、技术研发团队和环境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1] 张孝德,梁洁. 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 (03): 51-63+71.
一、墨西哥空气污染的原因
墨西哥城之所以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地理因素,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它坐落于墨西哥河谷中央、海拔2240米的高原上,除了北面,三面被呈马蹄铁形状的3000~5000米的高山包围,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地区的77%,而且盆地地形阻挡了空气流通。二是气候因素,墨西哥城处于北纬20度(与我国台湾纬度接近),属亚热带气候,紫外线照射强烈,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受高气压控制,处于静风状态,高空大气温度高于地面温度,阻碍了空气的上下对流,导致地面频繁出现严重的臭氧等空气污染。三是排污因素,墨西哥城人口多达2120万,集中了全国约1/2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银行金融机构,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拥有420万辆机动车和5万家工厂,以及1万多家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公共浴室、医院、旅馆),产生成千上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经光化作用,产生对身体危害更大的PM2.5、臭氧等污染物。相比传统型城市空气污染,即由汽车尾气引起的氮氧化物和光化烟雾污染(洛杉矶)、由工业生产引起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吸入性颗粒物污染(伦敦),墨西哥城的空气污染属于两者的混合。
二、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的治理过程
从20世纪50年代起,墨西哥城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化地区从1940年的120平方公里扩展到1995年的1500平方公里,人口则以每年5%的增长速度,从300万猛增至1800万,达到墨西哥国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区GDP占到国家GDP的36%、能源消耗占国内总量的近20%。从20世纪60年代起,墨西哥城开始出现空气污染问题,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墨西哥出现可怕的烟雾天气,导致迁徙到墨西哥城的大量候鸟死亡。据墨西哥卫生部统计,1984年至1988年,因大气污染导致的哮喘、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人数从100万激增到220万。墨西哥政府和民众开始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于1985年组建国家环保部,开始着手治理大气污染。出台《环境污染防治21条对策》(1986年)和《环境保护100项措施》(1987年),提出将公交车的发动机更换成低污染型、加强地铁和有轨电车建设、限制郊区机车进入城中心、实行机动车尾气检测、提高汽油和柴油质量、安装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等21条措施。1988年,墨西哥政府全面修订了《环境保护基本法》,该年年末,萨利纳斯总统上台,提出将解决环境问题、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作为《1989—1994年国家开发计划》的目标之一,1989年,启动了《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1990—1995)》,从提高油品、引入替代能源、优化交通系统、限制工业排放、加强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开始对空气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困扰墨西哥城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总悬浮颗粒物(SPM)和臭氧浓度依然居高不下。为此,墨西哥城又陆续出台了三个空气清洁计划,更广泛深入地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墨西哥城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墨西哥城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对策
(一)出台大气污染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
墨西哥在1982年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提出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1988年,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法》,提出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强制报废制度、完善工厂废气排放标准等100项对策,明确联邦政府、地方自治体、墨西哥石油公司等国有企业的权责。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大气污染控制法》和《墨西哥城以及周边城乡车辆污染控制法》。此外制定了排放标准等45个控制大气污染的管制方案,烟囱限高范围、污染物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等相关标准,固定源和移动源的种类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标准以及废气检测装置的性能和测定方法标准。还针对每种废气产生源,出台了具体的监测标准。
(二)大力开展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
1966年墨西哥政府在墨西哥城建立了4个监测站,开始监测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1977年,引进自动监测设备;1995年,进一步完善大气自动监测网,将首都圈监测站点增加至33个;1997年设立了自动监测中心,接管原属渔业资源环境部的监测站。由于氮氧化物、硫化物、总悬浮颗粒物(PST)主要来自电力、水泥等产业,墨西哥政府强制要求工厂等固定污染源安装污染物自动跟踪监测器,将监测信息实时传送给监测局。
为了便于市民了解,墨西哥政府选取了五种污染物(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每天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每一项污染物都有一个污染指数基准值(IMECA),以二氧化硫为例,将其24小时平均浓度0.13ppm定为IMECA基准值100,当其浓度达到0.35、0.56、0.78、1ppm时,对应的IMECA污染指数为200、300、400、500。如果污染指数超过250,墨西哥城就会启动首都圈内的工厂限产和机动车限行的紧急措施,超过300,所有的学校停课。
(三)以治理机动车为重要抓手,采取综合治理
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墨西哥城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到1994年机动车数量达到270万辆,并且车辆平均使用年限达到八年半,由于高原地区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导致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非常高。据墨西哥城1998年统计,汽车尾气贡献空气污染几乎全部的一氧化碳、40%的氮氧化物、20%的二氧化硫和35%的PM10等。所以墨西哥城将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放在机动车上。
首先,强制实行汽车尾气检测和维修。墨西哥城要求所有机动车辆每半年进行尾气排放检测,排污超标的车辆严禁上街行驶。
其次,采用车辆限行制度。墨西哥城自1989年开始实行“一周限行一天”的车辆限行制度。根据汽车尾号,贴上不同颜色的标识,根据颜色标识限行,违反者将受到高达一个月工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罚款。在重污染天气,还实行双限行。1997年至1999年,墨西哥进一步完善限行制度,按照尾气检测排放情况在车辆上贴上“0”(新车,符合严格的排放标准)、“1”(符合一般排放标准)和“2”(符合最低排放标准)标志。贴有“0”标志的车辆行驶不受限制;贴有“1”和 “2”号标志的车辆,平时每周限行一天。在重污染天气,对“2”标志的车辆进行管制。1999年以后,墨西哥又提出在大气污染紧急状态下,第一阶段(头3天)先对“2”标志的车辆实行双限行,第二阶段(3天以后)“2”标志车全部停驶,“1”号标志车每天早上5:00至晚上22:00期间限行,停驶50%的公车,该政策延续至今。
第三,采用低硫、无铅和清洁的燃料。要求墨西哥城300个重污染工厂将燃料由重油替换为天然气、低硫柴油,并向首都圈内的企业提供工业用低硫汽油。同时,还积极引进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的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加强对污染工厂的管控。针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墨西哥城要求所有工厂生产时间缩短30%。1992年至1994年,墨西哥环境监察局针对首都圈的固定污染源,采取月均500次的现场检查,关闭了其中37家(占0.5%),限制617家(占4.6%)生产,并对9057家(占68.3%)提出技术改造建议。1994年以后,又实行新一轮的工厂和机构的废气排放管控,提出在重污染天,工厂要减少30%—40%的生产量。
第五,利用绿植净化空气。墨西哥政府在1989年至1991年的全国发展计划中提出在全国开展绿化运动,尤其是大力加强农村地带和生态保护区的绿化,建设人工公园,并设立专人看守森林。1991年墨西哥城周边植树达到10万棵。至今,墨西哥城森林面积已达1600多平方公里。
(四)连续有力的空气污染行动计划确保治理工作落实有力
1989年,墨西哥出台了《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1990-1995)》,提出石油生产要符合国际标准,重油和柴油生产要脱硫,安装硫和碳氢化合物的捕捉装置和废气排放监测设备,增加轨道交通里程,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等41条行动方案。1996年,出台第二个《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1995-2000)》,该计划提出到2000年减排碳氢化合物50%,氮氧化物40%,悬浮颗粒物45%,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升级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建立安全有效的公共交通系统、统筹考虑首都圈的城市发展、交通和环境、加强环境相关的科研教育。2001年,推出第三个《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2002-2010)》,与前两次规划不同,该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不仅广泛吸收联邦和地方政府机构参与,还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鼓励民众参与规划,并首次运用前瞻性规划方法,在评估未来10年内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带来污染总量增长的基础上制订治理措施。规划目标包括:消除臭氧污染指数超过200的极端重度污染天;将PM2.524小时平均浓度控制在65ug/m3以下,年平均浓度控制在15ug/m3以下;消除一氧化碳8小时平均浓度超过9ppm的污染天等。至2010年,除PM2.5年均浓度未达标外,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目前,墨西哥城正在执行第四个《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2011-2020)》,该计划提出在此前治理工作基础上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再减少50%,换言之,在今后9年的时间里,墨西哥城的减排总量将达到过去20年的总和。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居民健康防护、降低能耗、提高能效、降低机动车排放、推行环保技术改造、倡导环保意识和公众参与、园林绿化、强化科研等八个领域,提出81条举措和116条行动,并对每条行动列出了责任单位、实施时间表、所需经费等。由于该计划可操作性很强,被墨西哥州州长誉为“30年来最好的空气治理综合计划”。
(五)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的组织体系
墨西哥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能产生显著成效,离不开它科学的分工协作组织管理体系。这个组织体系包括三大机构:一是国家渔业资源环境部,该部内设环境局和环境监察局。环境局负责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科技研究等。环境监察局负责巡视工厂排污情况、发现并纠正违法行为,处理民众的投诉举报等,它在各个州都有派出机构,负责与当地政府协作,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墨西哥城环境署,负责开展大气监测调查以及相关科研监测机构的管理。三是首都圈环境保护委员会(AMCM),该机构由渔业资源环境部、卫生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能源矿山工业部、墨西哥州政府(毗邻墨西哥城,从东、西、北三面环绕首都)、墨西哥联邦区(即墨西哥城)、墨西哥石油公司、联邦电力委员会、墨西哥城环境署、墨西哥石油研究所等多个部门组成,负责墨西哥城大气污染警报、制定优化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推广无铅汽油等工作。
(六)将维护民众健康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首要策略
墨西哥城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对民众健康的影响,在《墨西哥城地区空气清洁计划2011-2020》中提出一系列保护民众健康的措施。一是分析研究细颗粒物、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各类人群的健康影响,确定高危人群,依照研究结果制定危害分级标准体系,确定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目标。二是不断升级自动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确立各类污染物浓度预警机制,信息警示公众或特定高危人群在特定时段避免进入重度污染区域。三是研究制定简便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公众能够采取一定的自主防护措施。四是针对大气重度污染制定应急预案,实行各级单位责任制,确定各主体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并着力加强幼儿园、学校等易感人群聚集区的防护。五是建立长期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污染对健康损害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等经济损失,达到“算大帐”、“看整体”的目的,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七)为治理大气污染多渠道筹资,建立长期资金保障机制
大气污染治理时间长、耗资大,为确保治理工作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墨西哥城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筹融资体系。该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政府财政预算支持。墨西哥联邦政府、墨西哥州政府和墨西哥城政府均将环境治理费用列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二是墨西哥谷地环境信托基金。该信托基金由墨西哥联邦政府、墨西哥州政府和墨西哥联邦区政府共同创立,资金来自对机动车和企业征缴的排污费,主要用于资助环保教育、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机动车油改气等28个长期治理项目。三是发展银行优惠贷款。墨西哥发展银行每年拨出一定的优惠信贷额度,并与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环境改造项目。四是国际援助。对于难以收回投资的环保项目,墨西哥城积极争取国际援助,每年均与美国环保署、日本国际合作署、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等机构进行项目合作,获得资金援助。
(八)通过教育和文化培养,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
关键词 室内污染物 危害 防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4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door pollution sources, pointing out that indoor pollutants have great harm on the human body,in order to improve andeliminate indoor air pollution,takingmeasures to protect population health.
Key wordsindoor pollutantshazardcontrol
大量调查表明,人们每天约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与室内环境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而室内污染已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除人类活动影响外,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通风不良、建筑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等散发的有害气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及办公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装饰装修材料大量应用,由于装修材料良莠不齐,再加上房间密闭性提高、空调的大量使用,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环境恶化。专家们指出:“装修材料都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按室内装饰装修后空气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化学性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
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甲醛、氨、苯及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等。因此,甲醛、氨、苯及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成为了衡量房屋是否可以入住的主要指标。
甲醛主要来自于胶合板、刨花板、各种塑料贴面等,胶粘制品、绝缘、保温材料和家具中,均可释放出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致畸变、致突变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眼鼻刺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影响、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更大。
氨属于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蛋白质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组织细胞的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氨气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恶心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氨在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以通过三叉神经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呼吸停止。
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属芳香烃类。甲苯、二甲苯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引起黏膜刺激;苯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
吸道,并在体内神经及骨髓中蓄积,破坏造血功能(红、白血球的破坏使血小板减少)。长期接触会造成严重后果,引发血液病等;可致癌已被WHO确定为致癌物质;室内浓度过高时,人在短时内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脱离现场,会导致死亡。
放射性污染物:氡及其子体。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从地基土壤中析出、建筑材料中析出和户外空气带入室内。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氡原子在空气中的衰变产物被成为氡子体,为金属粒子。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累积而诱发肺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除了上述室内空气污染物之外,还有酚、甲醇、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污染物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室内空气污染防治
为了改善、消除居室空气环境污染,保护人群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发展各种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制品。如低毒,无毒、低污染、无异味的建筑涂料,墙纸、壁布,绿色木质板材及非木质板材、管材、防火材料,工业副产石膏建材制品等。
注意室内装饰和装修设计,按照安全、健康、简捷、舒适的原则进行设计,合理搭配装饰材料,减少人造板材用量,防止过度装修,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注意室内新家具的选择。新家具不宜太多,因为其本身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尽量不选用大芯板制作的家具,因为大芯板如果甲醛超标很难治理。对新家具应进行甲醛驱逐处理。
居室入住前应请专业环境监测人员对其进行检测,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居室环境质量要求后方可入住。
在室内有选择性的种植花草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居室环境污染物加以吸收。
加强通风换气,使污染物及时排除。
必要时可使用一些吸附剂对室内环境污染物加以吸附,如可喷洒少量稀硫酸吸附甲醛。
总之,现代居室环境质量对健康的影响已提高到一个至关重要水平,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必须对装饰装修材料及家具的质量加强监控,研发消除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新方法、新措施,加快绿色环保建材的开发,加强室内通风,使污染物及时排除。
参考文献
1 马莹.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预防.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3.
2 马军毅,严玉梅,袁红霞,陈建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与室内环境污染相关性分析.广东建材,2008,12.
关键词:建筑材料 室内污染 污染源 常用方法 对策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于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成为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新型材料不断被应用于室内装修,由此引发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一、室内主要污染源
1 居室中的甲醛气体
它来自于装饰材料的各种人造板,粘合剂,油漆,涂料,塑料贴面,壁纸等。事实上很多装修过的民居和公共场所,甲醛是超标的。甲醛具有较长的挥发期,能导致多种不良建筑综合症的发生。
2 放射性及氡气
放射性主要来源于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有铀系、钍系等。氡气是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也具有放射性。建筑装饰材料中放射性多来自于石材、陶瓷以及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材料。其中花岗石中放射性较多。放射性核素通过呼吸道或食物等途径为人体所摄取并积累在体内。放射性对人体的损伤是由于人体接受其电离辐射能量所引起的。据资料,氡气是导致肺癌的的第二大杀手,还可能导致血癌。
3 光污染及热污染
光污染是由于外墙热反射玻璃幕墙的位置或方向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热污染除由热反射玻璃引起的外,还可能由于夏季使用空调而造成局部热岛效应引起。另外,装饰材料废弃物,如:废渣难以重新利用和不能很快降解,也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二、现阶段室内污染治理的常用方法
1 空气清新剂:效果明显,异味立即消失,且价格便宜。但它只是用一种气味遮盖另一种气味,有害物质并未消失。
2 消毒剂:杀死病菌、细菌,价格便宜。但其功效单一,仅对细菌、病毒有效,且不能持久,气味重,会造成二次污染。
3 活性炭: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异味,但它只是吸附,不能分解。
4 苯、甲醛捕捉剂:有效去除苯、甲醛污染。但仅针对苯或甲醛,且持续时间短。
5 光触媒:纳米技术,去除各种污染。此技术处在探索及市场验证阶段。它的主要成分为纳米级的二氧化钛。二氧化钛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产品,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它利用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有强还原性或氧化性的负氧离子等,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起到防霉、除臭的效果。光触媒的功效可以代替甲醛、苯捕捉剂、消毒剂、空气清新剂;光触媒只起催化作用,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功效持久,本身无毒,无二次污染,安全有效。
三、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
1 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
1)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及高科技的绿色环保型装修材料;
2)应保证建筑物具有合理的室内空间、采光、通风、良好的外部环境绿地、水和空气,预防室内空气污染的产生。
2 治理室内空气污染,降低危害
1)通风换气:新建和装修的房间应尽量延长入住时间。刚装修完7 d~14 d,室内污染物浓度高,其他治理方法的作用都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窗通风,交流室内外空气,这是降低室内环境污染最常用、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2)吸附法:如采用活性炭、灰泥、硅藻等物质,对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以降低其含量。但是吸附法不能降解有害物质,而且只要吸附达到饱和就需要更换吸附材料,处理成本较高。
3)选用适当的室内空气净化设施:根据居室、厨房、卫生间不同的污染特点,选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如非平衡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排油烟机、臭氧消毒器、家电厂家研制开发的具有空气过滤功能和净化功能的健康空调等,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4)化学降解法:目前应用较多的光触媒、空气触媒净化技术,是利用催化氧化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细菌体进行氧化分解,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成无毒无害产物并杀灭细菌。“触媒”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对室内重度污染的治理见效快。
5)植物生态技术:在居室内放置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以及从桉树、茶树、檀香树等提取的植物精油,都能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实际中,常青藤能吸收90%的苯;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氮氧化物;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铁树、虎尾兰、万年青、雏菊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一些细菌,并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植物精油对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能起杀灭作用。但以下这些植物不宜放在居室中:兰花、月季、百合、郁金香、黄杜鹃等。6)遮盖法:在建筑装饰过程中,尽可能地封闭地面、墙体的缝隙,能降低污染物的析出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3 加强检测,确保健康
1)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中的苯、甲醛、氡等有害物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挥发掉的;2)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家电进驻室内,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建、新装修、长期居住的房间都可以委托专业环保机构进行室内有害物质的检测,针对检测结果请专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防止室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和环保建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我国不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装修装饰材料工业带来严峻挑战,为此我国应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生产技术水平,结合国情、环境特征和经济技术条件,进一步深入开展室内污染等各项研究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菲凤.现代装饰材料所致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3).
[2]徐业林等.居室内装饰材料释放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0,27(3).
摘要:基于空气在线监测网站提供的空气质量(AQI、PM10、PM2.5、S02、N02、CO、03)历史数据,结合2014-2016年的统计年鉴提供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MATLAB软件,选取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的9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该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MATLAB双变量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该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排名前三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PM2.5、03,AQI与PM10、PM2.5、CO的空间相关性在逐年递增。但是只有03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有显著相关性,其他空气质量指标与该城市群的社会经济数据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7-0207-04
1概述
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经成为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力量。然而,随着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区域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威胁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挑战。2016年11月-2017年1月,京津冀地区发生7次中、重度霾天气,比2015年同期增长两次。2016年12月29日-2017年1月4日,山|省17地市共有16市重污染天气预警。2016年12月19日,我国重度污染的省区市数量有17个,重度霾污染区域的面积达到58万平方公里。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的《2016年环境绩效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空气质量排名在全球属于倒数第二,是空气污染重灾区,其中城市群作为经济更发达、人口更集中区域,其空气污染过程同步性更明显,区域污染特征更显著。因此,城市群空气质量问题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另外,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政府始终重视空气质量问题。虽然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许多进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城市群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同时,其空气质量出现复杂的时空特征,使得空气污染形势仍非常严峻。因此,根据不同城市群面临的特定问题,充分分析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并找到影响该时空变化特征的因素,是进一步促进空气质量的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的研究内容大多数集中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例如,李明华等(2008)研究了秋季海风的出现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气污染浓度增加的影响。袁博等(2009)、罗岳平等(2014)等主要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周德平等(2010)分析了2007年春季沙尘暴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影响,研究得出沙尘暴天气会使得PMIO与PM2.5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廖志恒等(2014)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近10天的空气污染过程,分析得出秸秆焚烧火点分布、大气环流、高压等对该区域的空气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陈永林等(2015)利用2013年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及主要地级市共156个城市的数据,运用双变量分析法,主要揭示了季节、降水、气压、温度等对全国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AQI、PM10、PM2.5与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用电量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胡秋灵等(2016)利用AQI数据,统计分析了滇中、黔中、北部湾三个城市群的空气污染差异性,并得出城市群空气污染存在季节效应与节日效应,首要污染物种类明显不同等结论。
国外学者主要研究城市层次的相关空气质量研究。比如,Laureti等(2014)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马德里城市的社会一经济因子与空气质量环境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发现私人交通工具相关变量与NOx排放存在正的统计相关性。Tsegas等(2015)利用不同尺度上的耦合系统,模拟了巴黎地区大气污染的扩散与城市冠层结构之间的时空关系。Rodriguez等(2016)利用贝叶斯平均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欧洲249个大城市的结构与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NO2,PM10,SO2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结构与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基于空气质量变化的复杂性与潜在的非线性,Thunis等(2015)提出了一种新的函数时间平均方法,来量化空气质量模型中的非线性效应,并利用欧洲城市空气质量中PM10、PM2.5、03在年、月、日平均中体现出的非线性,实证分析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了评估大范围尺度上的可持续化发展,X.Feng等(2015)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质量轨迹分析与小波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来预测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浓度。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而且已有的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研究往往局限于空气质量指数AQI、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PM2.5的年平均值为基础数据,这种数据分析基础很难准确的体现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另外,相关的数据分析与仿真模型很少是运用MATALB软件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2013年12月-2016年11月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PM2.5、SO2、CO、NO2、O3的月数据为基础,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其Moran’Ⅰ指数,计算了该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MATALB编程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该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因素,为促进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新的实证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如何进一步解决区域空气污染问题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理论。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所属的东营(DY)、烟台(YT)、滨州(BZ)、威海(WH)、潍坊(WF)、淄博(ZB)、济南UN)、青岛(QD)、日照(RZ)为研究范围,空气质量数据(AQI、PM10、PM2.5、SO2、CO、NO2、O3)来源于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https:∥/),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14-2016年)。
(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西 柳州 545001)
【摘 要】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临时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该应急措施思考分析,探讨中小城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改善路径;探讨分析
0 前言
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天空格外蓝,空气也格外新鲜,从而诞生了一个新词汇——APEC蓝。“APEC蓝”是会议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通过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企业停产、燃煤锅炉改造、扬尘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增加公共交通出行等临时实施的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而取得的效果。通过实施该应急措施最终证明:实施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雾霾是可以减轻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可以有效改善的,这对于中小城市探寻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
环境空气污染的成因非常复杂,形成雾霾的因素也非常多,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对比分析,基本可以认为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污染、燃煤及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因此,中小城市要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重点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扬尘治理、以及减少生物质燃烧等。
2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分析
2.1 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污染及重污染天气逐渐增多,持续困扰着各中小城市,除与气象因素紧密相关外,一方面与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完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造成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形成热岛效应[1],从而出现重污染天气,因此,需要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气候及地理地形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消除污染物聚集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往往也是该城市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因此,中小城市需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并发展绿色的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
2.2 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机动车管理,依据城市环境承载能力[2]及污染现状实施限行措施,严格落实机动车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老旧黄标车,实施机动车油改气、引进新能源车等工作;对于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运输扬尘需严格监管,并加强道路清扫洒水,做好降尘、抑尘工作;并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和露天烧烤监督管理,引导并鼓励广泛使用清洁能源。
2.3 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逐渐突出,环境空气污染尤为明显,因此,需要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并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深刻认识环境空气污染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治理污染是有办法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通过持之以恒的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4 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城市环境人人享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对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及相关分析,改善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需加强五个方面:一是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三是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常态化,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五是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6):77-79.
[2]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