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通信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时间:2022-07-26 23:2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通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通信论文

第1篇

1通信电源故障的分析

通信电源的配置以及工程建设和系统设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通信电源的设计只考虑了可靠的使用性,而忽略了应急方面的设计。在建立新的通信站时供电设备不齐全,发生通信事故时,蓄电池不能长时间持续供电,当时又没建立应急措施,便会导致通信线路中断。另外,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建立通信站,在运行过程中,极可能会引起电源系统的故障,比如火灾等一些严重事故。选址通信站的建立环境相当重要,除了好的主设备机房配备外,其它的组成部分比较差,导致电源设备不能长期而可靠的运行,相应的机房对防台风、防汛、防雷电工作也不到位。无法保证通信电源长期可靠的运行。电力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的不完善与设计技术的不规范不切实,在设计和维护时遵循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给整个电力通信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通信电源维护和管理的有关岗位。另外,没有相应的技术管理,也更是缺少相应的维护方法,通信电源各种设备的运行维护不能有计划的、科学的维护管理。

2通信电源常见的故障及维护

2.1蓄电池出现的故障及维护在多数的变电站事故中,多数导致事故的原因就是蓄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的情况,由于电流出现了异常,最终致使蓄电池产生了爆裂的情况,蓄电池负极的接线外绝缘层可能受到了损坏,接触到了蓄电池架。由于蓄电池架连接着地面,绝缘层的损坏处接触到蓄电池架,导致对地放电,电源线会严重过热,从而引起火灾。所以管理人员在建设通信站时一定要注意在建立蓄电池柜时尽量不接触地面,以免造成上述的事故。交流供电替换载波机,交流分配屏接至载波室,防止微波室和载波室接地网通过电源线连接。另外,严格对蓄电池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如发现蓄电池的损坏情况,及时地做出更换,并同时进行蓄电池的充放电工作,使蓄电池性能保证正常的使用要求,在通信站中蓄电池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我们平时用电停止输送时,蓄电池发生故障,那么会导致所有的机器设备停止工作,进而整个通信发生中断现象。因此,蓄电池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当然,蓄电池的维护工作也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我国的蓄电池大都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这种蓄电池较比以前的蓄电池有明显的优势,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大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而这种优势也导致工作人员忽略蓄电池的日常维护,致使长期的使用而并没维护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因此,虽说这种蓄电池的优势较大,但也要在正常的使用中定期的对蓄电池进行维护检查工作,如有损坏以便及时更换,保证蓄电池的使用状态达到指定的标准。

2.2高频开关电源的故障及维护如果主干网端发生了失压的情况,应首先对电源开关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会发现内部的一个开关电源出现交流警告,接着对出现交流警告的电源开关仔细检查,发现整流模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电压,对开关电源的检查,进线交流接触器没有完全的接合,再对交流切换控制的电路板检查,电路板控制插件出现了松动情况,那么立刻对控制插件进行紧固,使控制插件重新开始工作,经检查维修电源开关正常运行,还要对它观察一些时间,留意查看防止再出现异常。在出现失压的情况下,要对主要控制插件进行检查紧固,使其重新工作。设备重新工作时,还要留意观察,以防再次出现异常。电路板上的控制插件出现松动,是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通信机房在初建时都会设置一台带有自动切换单元的交流配电屏,它具备两路自动切换单元功能。一般情况下两路市电是经过交流配电屏然后到达通信电源。所以工作人员应该甩开两路自动切换电源,将市电直接引入到整流模块控制空开和交流负载配电单元,经过改革后的通信电源交流电流,增加了稳定性,工作运行中会更安全、更稳定。

3小结

随着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通信电源的安全与维护,直接影响到电力的安全运行。目前通信站的建设、设计和运行中的定期维护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强化工作人员对通信电源中的各项设施做到定期的维护与更换。所以,通信电源的故障分析与定期维护成为重点。由于维护人员与设备的不足,通信电源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此,电力通信中的管理服务和制度需要全面的修改和制定,增加相应的仪器、设备和物料,满足相关的维护更换工作。

作者:李相镇单位:太平湾发电厂信通部

第2篇

这种技术的新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功的实现了我A/D与D/A转换,尤其是在这几年来,在技术领域上有着新的突破,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无线转换器原件的使用量,这就为数字原件的制作提供了诸多方便。第二,因为短距离的无线技术能够通过铺设更为广泛的宽带成功的实现无线通路,极大的提高了其机动性,使得此技术的应用范围就变得更加的广阔了。第三,该技术举杯拓展性的新优势,因为无线电技术的软件模式不是毫无变化的,反而是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软件的更新换代能衍生出更多的服务,这样的新优势也成为该技术能被广泛应有和接受的主要原因。第四,改技术能有在应用的过程不断的查缺补漏,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众多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发生变化的,这就说明这种技术是有着人性化的新优势,注重需求上的满足,极大的增强了顾客的满意度。

2、DSP技术以及新优势

该技术又被称为是数字新信号处理技术,这就是伴随着电力企业的单力系统在新形势、新需求下不断完善的结果,这种技术在当下的电力通信技术中可谓是最先进的了,其在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新优势则是不可小觑的,在今后乃至未来的无线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都可以为人类带来便捷的生活条件。在最近的几年中,这种技术可以说是以自身的独特优势改变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安全,准确,可靠的新优势。在我国更广阔的电网覆盖的地域下,气候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复杂,人文环境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该技术有着更加强大的适应性。而该技术恰恰有着这样的技术属性,能够用自身的新优势满足这样的需求。

3、智能天线技术以及新优势

智能天线技术的新优势,主要体现在该技术能够在最大的可能上能够成功的实现移动通信在较高的频段的复用以及较大体量的系统容量需求情况下进行无阻碍的工作,这是因为在现代的科学技术进步频段的使用存在高度的复用率,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的环境下,没有相对稳定的信号就很容易出现信号连接不上,断开,以及连接不上的现象,但是智能天线的优势就在于极大程度上的解决了此种现象下的难题。

4、全光网络通信技术及新优势

全光网络技术的新优势就是他的速度和效率,众所周知,所有信号的传输与交流都是通过光的形式才得以进行的,这样才能保障传输的效用和效率,而全光技术就是在效用和效率上通过现代科技加以保障才有全新的优势展现。

5、4G技术及新优势

客观上讲,4G是当下中国通信网络的新产物与新宠儿,每年中国通信网络都会更新换代,在短暂的几年中,中国走过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及时年的发展历程,4G技术在传输速度和效率上都有着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新优势,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主流技术。

6、Femtocell技术及新优势

第3篇

我国电力通信已逐步进入数字通信时代,主推移动通信、注重通信软件的发展,由于光纤传输的优势而逐渐替代传统的同轴电缆组成的电力通信网的结构,同时,电网的程控模式使电力通信控制更加便捷。智能电网的开展使发电厂、电力部门和变电所等组成部分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电网结构不断优化、通信技术的加速发展,推进了电力通信网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电网在我国已实现了全面覆盖,全国水利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及新能源发电等总发电量已基本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电需求,电网规模庞大,但是很多地方的电网质量还有待提高。随着电网的大力发展,电力通信技术也随之发展,通信机构不断增多,国家科研投入增加,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都有利于电网通信的智能化发展。

2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稳健的电力通信技术是基础。智能电网对改善公众用电需求,用电质量和电网安全维护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电力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安全,当然智能电网的建设也给电力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电力通信平台朝多功能化发展,为智能电网提供通信信道。同时,要求更加开放的电力通信平台,使网络通信趋于标准化,各设备间的通信便捷化。电力通信系统已经遍及变电站、发电站和输电站等电网的末端,全面保护电网信息的获取与保护。电力通信具备高可靠性,较强的抗攻击性和保密性,确保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智能电网的生产运营中,需电力通信系统的自动调度、网络经营、现代化管理等支持以使其安全运行。电力通信主要分为发电、输电、配电、调度和用电等6个部分。智能电网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应加大资金投放,使配电网综合化发展。

(2)妥善处理好通讯、电力通道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

(3)增加电力通讯与国外先进通讯的合作力度,加强与国外通讯公司的文化交流,便于技术交流。电网的管理技术也是智能电网成功的关键,可以充分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以更好的实现电网调度、电网构建,并提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智能电网的建设目的是实现电能信息的智能化采集、统计、查询和线路分析,实现双向通信、传输速度快、带宽高的通信网络。智能电网的构建需要完善的通信系统的支持,高效实时、集成性高的特点是大型电网实现实时信息动态交换的基础。对提高我国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经济特性有着积极的影响。今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也未网络传输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是数据监控和数据传输更加高效。

3电力通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电网覆盖面和构建规模都不断增大,作为电网信息通道的电力通信系统,是组成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智能电网的建设,应借鉴过往电网建设存在许多企业级标准的经验教训,应制定统一的电网运行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尽管目前电力通信平台开放性不断增强,通信模式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设备间的通信畅通,网络覆盖面广,并实现各电网末端的全覆盖。这也便利了智能电网在数据采集和数据保护。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如实时、双工通信和大容量的接入网的缺乏等。首先,在智能电网对调度、决策、控制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技术创新的要求性也增加,也是智能电网能够在未来更好造福于民的前提。同时,在倡导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循环利用的今天,对电力系统本身的能源浪费和利用的要求提高不少,对电力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发展应该引起重视,确保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次,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端通信人才的缺乏。电力通信持续发展,同时学校教育中知识较为陈旧,且缺少实际应用和实习,因此存在脱节现象。人才的贫乏制约着电力通信的发展,因此,注重通信人才的培养,鼓励学习高端通信技术,加强通信人才的培训对电力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4结论

第4篇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它通过卫星、微波、载波、光缆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的立体交叉通信网。当时,电力通信部门作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中的一个专业职能部门而存在于各级电力调度(局)中,其职责是负责调度系统内通信网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

二、调度本部化是电力通信的定位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2001年,各省、市电力公司完成了电力调度机构本部化的整合。由于职能的转移,电力通信工作从调度机构中划了出来,重新整合为电力通信公司或电力通信中心。在本部化后的调度机构中,只保留一个调度通信管理部门,代表调度机构提出对调度通信的需求,并对调度通信网的运行进行考核。

安徽省电力公司的做法是:调度机构本部化后,将电力通信人员全部从调度机构中划出,与省公司原行政通信部门整合后组建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电通公司的职责是:受省电力公司委托,负责省公司通信资产的经营,负责省电力公司干线通信电路的建设,负责省公司通信设备(电路)的技改、重措、大修工程的实施,负责电力通信专网的运行维护;经省电力公司授权,负责全省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和主干通信电路的调度指挥,负责电力通信网络的频率管理工作,负责通信资源的保护和对外经营,承担全省电力通信网络的规划发展和技术进步工作。电通公司的经营方针(理念)是:对内强化技术服务,对外开拓电信市场,打造电通品牌。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安徽电通的模式与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是相适应的。它保证了其所传输的保护业务,语音业务、MIS业务的稳定、准确和可靠,促进了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工作,提高了通信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在通信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通信保障。

三、电力体改后电力通信的定位探讨:

事实证明:电力通信是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是电力市场交易的必要手段,是电力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通信运营商不可替代的。因此,准确定位电力通信工作至关重要。

定位一:

作为电网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在电网公司内负责电力通信专网运行、维护、建设的归口管理和通信电路的调度指挥,同时负责管理电网公司的信息化工作。

定位二:

电通公司与信息中心进行整合,组建由电网公司全资或控股的电力通信公司,对电网公司的通信(含信息化)及资产进行委托经营和授权管理,电网公司享有获取投资回报的权利和投资的义务。

为使新组建的电力通信公司具有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义务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电力通信公司内部可设电力事业部和公网事业部。

电力事业部的主要职责是:为电力生产服务,满足电力生产对通信和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同时可从电网公司中获得合理的技术服务费,政府可从区段电价的构成中考虑增加这一因素。

公网事业部的主要职责是:在电通为电力系统服务的同时,利用已有的通信资源,将主业转为为全社会服务。如开展ISP增值通信业务,利用PLC技术开展电力线上网,富裕容量出租,电力路权即电力杆路沟道的出租等等。

目前,中国电通已通过其控股公司取得了ISP经营牌照,进行电力线上网试验,开展增值电信业务,为全面进入增值电信业务商业化作了准备。安徽电通目前在申请ISP执照,规范资源的租赁行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扩大经营范围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就是说,已基本具备进入电信增值业务领域的条件。

四、电力通信的发展战略:

基于上面所述的电力通信的定位二,也就是说电通公司是一个既为电力系统提供通信服务,又面向社会从事电信增值业务的独立法人企业,那就应该有一个适应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谋划--即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需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抗争性和纲领性。

1、企业总体战略可采用差异化战略

电力通信企业在面向社会进入电信增值业务市场时,可以凭借电力工业良好的资金信誉、雄厚的实力、特有的通信资源和无人能比的覆盖面等优势,向用户提供与众不同的通信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市场战略可采用创新型和渗透型

这就是说,在现有市场中用服务的差异化去争取用户接受服务和利用技术创新去开拓新的市场。如利用特有的电力路权资源和富裕容量为其它电信运营商提供租赁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或利用基于PLC技术的电力线上网吸引新的用户群体。

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光纤通信;通信线路;安全评估

中图分类号:TIV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7-0116-03

一、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而电力通信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力通信系统主要包含载波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几种方式,其中光纤通信由于低廉的成本、稳定可靠的通信质量而受到广大用户的热捧。但是另一方面,光纤通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因此,必须要对电力系统中的光纤通信系统进行研究。

本论文主要结合电力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从中找到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性评估方式与方法,从而能够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中的光纤通信线路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技术基础,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二、电力光纤通信线路安全性

电力通信专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可靠性和实时性,一旦发生故障所引发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电网安全产生了潜在的威胁,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将十分巨大。所以,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的安全性评估研究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对于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营效率,对于电力市场改革的成功与否,对于发挥国家电网公司在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市场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光纤线缆应该尽量避免发生故障,这就要求尽可能提高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性。

一般说来,电力通信光纤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光纤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损毁的概率,假如说电力光纤信号传输质量好、发生故障损毁的概率低,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光纤安全性好。通常来说,对于电力系统的通信光纤,其工作故障通常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大类,下面逐一分析说明。

(一)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光纤传输的故障与损坏,例如雷击、地震、火灾等等,这些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控因素;当然,也有一些可控的但是不可抗拒的因素也会导致光纤传输的瘫痪,例如灰尘或者湿气过大,也会给电力通信网络带来安全隐患。

(二)内在因素

对于光纤传输线路的内在因素而言,主要是指对光纤线路的维护管理,以及对光纤传输网络的管理等,这些是由于人为的操作或者管理而给光纤通信线路带来故障隐患,因此,在对光纤通信线路进行日常维护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网络拥塞及光纤通信线路故障的排查,提高光纤通信线路的通畅性与安全性。

三、电力光纤通信线路安全性维护探讨

(一)电力光纤通信常见故障测试分析

对于电力光纤通信线路而言,其线路安全性是与故障成反比的,因此,要保障电力通信光纤的安全稳定可靠工作,就必须对电力通信光纤进行状态监测,对常见的故障进行排除,以提高电力通信光纤的安全性。由于电力通信光纤电缆是特种光纤线缆,不同于一般的光学电缆,因此对于电力通信光纤线路的故障诊断,必须要借助于专业的光纤故障诊断设备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测试。下面对电力通信光纤常见的故障测试手段与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电力通信光纤工作的安全性。

对电力通信光纤的安全性故障测试,与传统光缆测试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PON光缆网络是一点对多点的通信连接,由于引入大分光比的分光器,分光器后面会有多条光缆,从而带来测试的复杂性。由于PON网络涉及分光器和后面大量的光缆,不适宜采用备纤测试,只能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加入波分设备(WDM),利用与PON业务波长不同的1650nm波长进行测试,在接收端使用滤波器把测试波长滤除,消除测试光对ONU(Optical Network Unit)的影响。测试时1650nm测试光和业务光通过合波后经过OLT(Optical Line Terminal)侧光缆,到分光器件,再分到每个ONU段光缆。测试光在OLT至分光器段的光反射是单条光缆的反射信号,而分光器至ONU是将所有ONU光缆上的1650nm反射光传送回来,经过分光器聚合叠加后的反射信号送至OTDR进行分析,每段光缆的特征信号是叠加总信号中,加上测试光经过分光器衰减后信号本身损耗较大,反射的信号也不强。为此加入特别设计的强反射器单元,以增加每段ONU光缆在最末端的反射光能量。除增强ONU末端光缆强反射外,监测站(RTU)采用针对PON的OT-DR测试信号分析算法,以及配置专用的OTDR模块,能分辨出长度差异在2m内的多条ONU光缆特征。即使采用164分光器,每段ONU光缆的末端反射信号都能被分辨出来。当其中一个ONU光缆中断,相应的强反射峰会消失,借助这个强反射峰的消失,系统可以准确判断出对应光缆产生中断故障。在线方式充分利用现有PON网络现有的分光器件和在用纤芯,不需要额外占用纤芯、安装分光器和进行工程跳纤,能保证100%测试出电力通信光纤中的纤芯情况,且不影响现有的电力通信业务。

(二)电力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性评价及应用措施

1.进一步完善电力通信光纤线路安全性评估方法。过去对于电力通信光纤的安全性评估方法,主要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专家评议法、预先危险分析法、故障假设分析法等几种传统的安全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起来工作量大,且评估结构的可信性受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影响,尤其是像专家评议法这样的评估方法,完全取决于专家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信性无法得到保证。

借鉴国外的经验,这里提出以故障树分析法作为电力通信光纤安全评估的方法。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缩写FTA)采用逻辑方法,将事故因果关系形象的描述为一种有方向的“树”: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原因的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性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及发生的概率,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安全对策。FTA法形象、清晰,逻辑性强,它能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光纤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在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电力通信光纤线路进行安全性评估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要详细了解要分析的对象,包括光纤常见的故障类型,故障原因,环境状况及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等。

(2)通过实验分析、事故分析以及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确定顶上事件,明确光纤系统的边界、分析深度、初始条件、前提条件和不考虑条件。

(3)确定光纤系统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的安全目标值。

(4)调查原因事件,也就是找出系统的所有潜在危险因素的薄弱环节,包括光纤线路的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人为差错及环境因素。

(5)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寻找故障树的顶事件,确定定量分析的深度,并编制事故树。

(6)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目标值时,通过重要度分析确定采取对策措施的重点和先后顺序,找出消除故障的措施方法,从而得出光纤线路安全性分析、评价的结论。

2.进一步提升电力通信光纤线路安全性的几点建议。

(1)制定定期维护和状态检修机制。由于电力通信光纤线路结构都较为复杂,因此对于电力光纤的维护,不能采用故障维修的模式,这样会大大减少设备的光纤寿命,可以借鉴大型生产设备的维护模式,采用定位维护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电力通信光纤进行维护,根据定期维护的检测结果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诊断,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从而可以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中,提高电力通信光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定期进行性能测试。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可以定期对电力通信光纤进行性能测试,选取几个合理的性能指标,通过观测和记录性能指标来对光纤进行安全性的评估,从而为故障诊断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电力通信光纤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网络应用领域,其安全性运行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队伍,传统的网络设备技术人员未必能够适应光传输网络设备的维护,因此需要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一支专业的电力通信光纤的安全维护队伍,从而提高光纤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结语

随着电力通信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性逐渐被提上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论文就重点结合电力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性,对电力光纤线缆的故障诊断、测试及安全性维护做了全面的分析讨论,对于提高电力通信光纤电缆的故障诊断水平和安全性维护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的意义,因而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张淑娥,孔英会,高强.电力系统通信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丁慧霞.光纤通道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研究[D].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7.

[3] 吕欣.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现状与趋势(2006-2007) [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2).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信息;电力通信;网络融合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我国电力信息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信息给人们创造了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但随着人们对电力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开始需求具有保障性的电力系统,能够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合理性。对于目前的信息通信产业来讲,促进电力信息的现代化发展势在必行。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有效的融合,使信息产业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语音和数据的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控制,实现安全、可靠并且高效的电网为目标。通过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相融合,可以实现更方便的业务应用,对电网系统来说,可以确保服务质量。电力通信在电网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电力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各环节的范围分布比较广,通过电力通信系统可以有效保障信息的实时传输,保障用电数据的真实性,确保供电的合理分布。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重要,有效地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相融合,给电力系统创造更大的受力,同时降低了投资成本,是电网企业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对电力通信与电力信息有效地结合进行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为电网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利益,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实施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融合已成为电网信息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电力通信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电力通信技术在现代供电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电力通信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的电能生产、输送以及配送和使用等诸多环节,并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电网的特殊性质,覆盖面积非常广,并且输电环节众多,输电的环节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具有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电力通信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输电的主要保障。因为电力通信在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保证商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电网管理和服务的高效性。通过电力通信与电力信息巧妙地融合,可以实现电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电力系统中的信息通信融合技术实现了网络的融合,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各终端的连通,不仅可以简化网络的管理与维护,还可以重复利用设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融合技术涵盖了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点,很好的将通信的特点融入到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的机制在于建立统一的通信调度、运行、维护支撑技术平台,实现业务的全面监控调度管理,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信息与通信的技术融合实现了电网的资源共享及集约化管理,推动了信息资源的集成与运用。

随着我国电网企业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在电网企业中很好的发挥出网络整体效益,满足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需求,是我国建立“一强三优”现代化电力企业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的电网企业中,通信系统提出“十一五”规划,其中明确指出,通信系统应该扩大数据网络范围,实现我国电网公司数据信息统一化管理,实现通信网络一体化标准。

二、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经济环境因素

随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企业逐渐认识到电力通信必须要融合信息化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对于信息服务来说,必须以快速的通信网络为基础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化发展。所以,从经济环境角度来看,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相融合可以推动集约化发展,增加精益化管理,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能够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正趋向于网络化发展,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通过网络来完成,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经济增长趋势。

(二)降低投资成本,实现较少的运营和维护的资金。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企业更需要简化的网络结构,从而降低投资成本,使多种不同的业务能够同时承载在同一个网络结构中,推动技术的发展。

三、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文化环境因素

随着通信方式的不断完善,能够使用户随时随地的获得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并且通过信息网络的生产方式以及工作方式构成信息化社会体系。随着电网系统自身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融合了大部分的语音、视频和数据的应用,有效的满足电力企业员工统一服务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先行网络环境的使用。

(一)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壮大,电力企业本着为人们服务的原则,应用电力通信方便服务员工,能够随时随地的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实现快捷的工作方式,使员工的工作更加方便,并且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融合,为员工提供多种服务,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工作方式的多样化和协同性。网络的融合与企业应用整合可以实现我国现代化电子商务的需求以及移动办公的需要。利用网络的数据融合可以实现企业信息通信的应用,使员工的工作更具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通信工具进行操作,实现现代信息化操作功能。

四、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技术环境分析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不断的推广和应用的情况下,利用Internet的信息化业务管理内容将越来越广泛。通过新型技术的不断引入,促进了多种业务以及技术的统一应用,是我国电网企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有效的融合,同时也需要一些技术的支持,对于技术环境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业务融合、核心网技术融合、接入网技术融合、软交换技术融合等。

(一)核心网技术融合。通过IP/MPLS技术为基础,建立核心网络,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拓展性以及低延时性,提高带宽的可利用率,同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接入网技术融合。随着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全网宽带化不够完善。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有效融合,利用Internet以及WLAN等通信条件进行多元化的宽带介入。对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今后的光纤接入网以及无源光网将更大程度的满足发展需求。

(三)软交换技术融合。通过通信系统的结合,实现通信与信息有效的融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并且也避免了不同介质传递信息的复杂环节,可以更方便的利用网络实现电力信息化的业务管理。提高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端口,更好的支持语音和数据的业务,从而是电力通信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对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五、电力信息与通信的融合工程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2011年,省信通公司开始启动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OTN)工程建设,该项工程一期于2012年年底完工。工程建成后,骨干传输网容量提升至400G。这正是电力信息通信领域超前谋划,适应企业未来安全生产及坚强智能电网业务发展需求的里程碑式工程。2012年7月,按照以往省公司科信部统一部署,作为试点单位之一,省信通公司完成了通信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任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一级骨干通信网络的规范化运行管理。除了较大的工程与项目,在很多微观、中观层面,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例子层出不穷。以晋城各县公司网络结构改造为例,就是信息MIS网与通信传输数据网的完美结合,本次改造改进了县支公司的网络连接方式,由原有的单链路集中式网络结构改造成现阶段较为先进的当地局域网组网式网络链路,增加了冗余网络链路,节约了IP地址使用;相比原有方式,网络设备可控率提高,断网故障率降低,提高了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紧随技术融合之后的是管理模式上的借鉴与融合。信通公司经理连建红认为,信息通信管理正在形成了一种趋同的态势。如之前通信运维管理,对安全边界的概念很模糊,信息在这方面的意识就比较强;融合之后,通信运维管理也开始更加注重安全、节点等方面的控制。

六、结束语

通过电力通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进行融合,在电力企业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在我国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的时期,能够有效地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趋势,满足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提高输电质量,方便电力系统员工的各项工作,是员工能够通过通信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工作,并轻松的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源,并且实现高效的电网智能化管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对电网企业的发展不仅是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过对电力系统各环境的分析,了解电力通信与智能电网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未来的不断发展中,电力通信与电力信息融合的网络系统必将给电力企业的服务带来更多的方便,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在电力行业发展中,信息与通信的交互融合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虽然信息化的建设为电力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它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在以后的发展中,电力企业仍要全面的、科学的了解信息化,明确信息化在企业建设中的地位,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信息与通信的融合,从而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信息通信朝着精益化、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会改,张立新,张保亮.浅析电力通信综合数据网建设思路[J].河北企业,2012,(6):100.

[2]聂正璞,万莹.信息通信融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15(3):52-53.

[3]周世毅.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J].硅谷,2012,(20):4.

[4]李晓东,姜克志,张洪义.电力应急卫星通信组网方式应用研究[C].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第7篇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监控统;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ris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s the core network,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power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system; i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Key words: electricity;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电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安全稳定的电网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而电力行业自身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日益复杂化,其自身承担的责任也变得更加的艰巨。如今的电力通信网以同步数字传输技术(SDH)为基础,以E1/2Mbit/s线路传输方式组网架构,承载多种电力系统的综合业务,如继电保护信号、远动信号的传输,调度电话、日常电话的正常使用,光穿透业务等。通信业务在电力网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果电力通信网络出现故障会给整个电网的运行带来不便,甚至是巨大的事故。但是由于通信专业人员短缺,并且要做到被监控局站的无人值守,因此引入监控系统是势在必行。

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电力通信网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管理,使全网的故障信息能够及时上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电力通信服务质量,同时对全网的通信资源进行了集中的管理,将原来传统的人工管理改变为智能化的计算机管理,达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日常维护效率。

1 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要求

电力通信监控系统必须形成至少涵盖本地网规模的多级监控网,具备较强的扩容能力;必须达到实时监控的响应时间,并实现系统性能与系统规模的无关性;监控的软硬件体系必须稳定可靠;必须能将各种不同类型的传统设备和智能型设备完整的纳入监控系统;系统硬件具备升级兼容性;系统软件具备在线扩容、设置更新的能力;可以灵活的扩展图像监控的功能,并实现告警联动。

2 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监控系统监测的设备可以分为两种:智能设备和非智能设备。对于要监控的非智能设备使用变送器来监测,将其中的电量和非电量进行交换并转换成标准信号(0-5V,4mA-20mA等)接入各采集模块。智能设备提供了内部采集电路和通讯端口(RS232/RS485等),可以通过厂家提供的通讯协议获取这些数据,不需要外加传感器和变送器。因为智能设备种类繁多,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设备的通讯协议都不一样,系统使用智能协议转换器PCU进行协议转换,将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上报。

各采集模块连接在一条或多条RS485/RS422总线上,然后这些RS485总线直接或经过透明传输后接到前置机上,前置机进行轮询、处理后得到各监测量的实际值或状态。为了降低传输系统中的数据流量,保证系统响应速度,前置机将数据分为两类:对于重要数据,比如告警、状态量改变等信息,一旦产生,立即主动上报给监控中心;对于非重要数据,比如设诶云的实时数据,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变化不大,用户对其实时性要求不高,采用“查询上报”机制,也就是只有在监控中心发出查询请求的时候,才将这些数据上报。除此以外,前置机还需要响应监控中心下发的遥控、设置等命令,并将这些命令通过采集模块正确下发给相应的设备。

业务台是用户进行日常监控、管理的平台。监控业务台可分可和,包含一个主业务台,多个分业务台。每个业务台能实现的功能是配置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图像分控台、空调分控台、门禁分控台、电源分控台,这些分控台的功能是根据操作员的不同而分配不同的权限。

节点通信机是系统的通讯枢纽,监控中心之间、监控中心与局站之间的数据通过节点通信机进行传送。之所以称之为“节点通信机”,主要指它支持广域网的节点通讯特性,提供系统各软件之间的点对点通讯机制,避免常见的广播方式造成的系统流量增长。

3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组构

电力通信网控中心站设置在厂内通信机房内,由1台数据处理工作站完成通信监测系统所有功能,整个系统的程序运行、数据运行和处理全部在工控机上完成,并将数据存储在工控机上,维护管理工作可直接在数据处理工作站上进行操作,且配置操作员工作站可以放置在办公室内,提高监控强度,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各种需要接入的通信设备,通过内置在数据处理工作站内的多串口卡与数据处理工作站相连。可进行规约转换的智能通信设备由数据处理工作站安装相应的规约转换软件进行转换处理,不能规约转换的非智能通信设备告警信息和机房环境监测数据通过数采单元(DQU-K)直接采集告警信号,数据采集设备直接加装在所要采集设备上,将采集到的各种变量通过多串口卡送到数据处理工作站处理。通信设备运行监控数据通过网桥进行连接传输。

通信监测系统还可接入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该系统还具备故障告警短信触发功能,可以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内短信通知到设备专责人,这减少了设备故障和隐患的解决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应用软件

监测系统由两大数据库、三大应用平台及若干应用程序组成。

1 实时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

前者负责系统在线实时数据的处理,后者负责对设备的历史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等离线数据进行处理, 实现通信网信息管理功能。

2 三大应用平台

通过调度应用平台、图形数据平台和运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运行监视、设备操作、矢量图形、数据查询。应用软件实现的功能有:

(1)通过一台终端,实时地集中采集通信设备和电路的运行状况和设备性能指标参数,及时发现故障并处理,以确保通信电力的正常运行。

(2)采用逐层点击、双击文本告警、自动推图、语音提示可以在短时间内捕捉信息大大减少了定位网络故障的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和通信网管理水平。

(3)根据采集的信息,系统会自动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的位置,确定故障对网络产生的影响程度,时排除故障,确保网络畅通。

5 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功能

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块:

1.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功能能对通信网络环境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并记录,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性质及确定其对网络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2.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是网管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网管系统能对全网及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保证网络中的各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支持和保证监测系统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和对运行、维护人员实现灵活的优先权机制。为了实现有效的服务,安全管理还必须对系统的用户给予合适的特别权和优先权机制。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用户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及用户对通信系统设备的可操作范围,管理用户对系统中数据的操作权限及操作范围。网管系统的安全体系是多层次的,包括: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商用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及综合网管系统本身的安全管理,各种共同作用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及对非法进入的抵抗。通信网综合监控系统网管以各用户为基本安全管理单元,以用户的身份识别确定用户的合法性。

6 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前,各电力单位相继建立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这就对未来能否实现全网监控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因此,更好地优化各单位通信资源,实现监控信息共享,是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发展的未来趋势。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通信网络日趋复杂。目前,各电力通信网一般包括交换、传输和数据等多种专业设备,传输设备中又是多种形式并存,如载波、无线、模拟/数字微波和光缆等。目前这种多制式、多厂商设备共存的局面,给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随着新时期电力通信发展的趋势,如何解决对通信设备的远程维护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系统由局部管理变为全网管理,由人工监控变为自动监控,已成为当前通信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结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方便、快捷、稳定、可靠已经是各大企业对日常工作的共同要求。尤其是在电力通信网中,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业务量的不断提升,做好维护工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是我们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监控系统整合了多种技术在其各自应用领域的强势,使整个监控系统电力通信网中具备强大的系统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参考文献:

[1]周全仁。电力通信技术标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第8篇

摘要: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在华北油田电网的推广应用,讲述了项目的系统组成和规模、传输设备的功能特点、项目成效和应用价值等。

关键词:电力通信;ADSS光缆;SDH传输系统

电力通信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因此,要求电力通信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目前,光纤通信在电力载波通信、微波通信、一点多址等诸多通信方式中日显优势,已成为电力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它是以光波为载体,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将信号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一种通信手段。它具有传输的信息量大、距离远、频带宽、质量高、抗干扰及辐射性强等许多优点,是集语音、图像、数据通信为一体的综合传输系统。

随着华北油田变电站无人值守项目的实行,电网专业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化,电力通信专网在整个油田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组建电力通信专网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在此背景下,自2007年以来,华北油田进行了电力通信专网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建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和电力载波为辅的通信系统。

1系统组成、规模及维护

1.1系统组成

(1)全介质自承光缆——ADSS(AllDielectricSelfSupporting)。ADSS光缆在输电线路上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已建线路上使用较多。它能满足输电线跨度大、垂度大的要求。其特点是:①张力理论值为零;②为全绝缘结构,安装及线路维护时可带电作业,这样可大大减少停电损失;③其伸缩率在温差很大的范围内可保持不变,而且其在极限温度下,具有稳定的光学特性;④耐电蚀ADSS光缆可减少高压感应电场对光缆的电腐蚀;⑤ADSS光缆直径小、质量轻,可以减少冰和风对光缆的影响,其对杆塔强度的影响也很小。

(2)SDH传输系统。本项目SDH传输系统具有灵活的设备配置:STM-16/4兼容设备,支持网络设备从622M到2.5G的在线升级,具备高低阶20G全交叉能力。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支持Mesh组网,网络节点即插即用。支持SDH业务、PDH业务、以太网等多业务接口,单子架可实现1×STM-16四纤环或2×STM-16二纤环,可支持Mesh网络中多达40个光方向的组网;具有完善的网络生存机制和完备的设备保护机制。

(3)同步时钟系统。同步时钟源包括:线路时钟源、支路信号时钟源、2个外同步时钟源。每个站点可以从两个方向提取时钟,对这两个方向时钟设置优先级,当高优先级的时钟质量低于要求时,自动跟随另一个低优先级的时钟,以此对同步时钟建立起时钟保护自愈环。21写作秘书网

(4)网管系统。本项目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传输和接入设备的统一管理。网管放在电力调度中心,提供网络拓扑、配置、安全、系统维护等管理功能,支持软件在线升级。

(5)PCM接入系统。PCM接入系统具有集中网络管理能力,与SDH传输系统统一网管,具有大容量的交叉连接矩阵,是一种SDH设备延伸的业务接入。其接口丰富,极大丰富了业务的灵活接入,扩充了传输业务的特殊要求。

1.2系统规模

华北油田现拥有变电站43余座,依据油田电网各变电站分布情况,以电调中心和四个集控中心为支点建立主干光纤环网通信网络,再经光缆向35kV变电站辐射,35kV变电站之间串联运行,力争实现双光纤环路,为集控化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通信保障。1.3系统维护

SDH系统的维护主要是对光线路和设备的维护,具体如下:

(1)光缆线路情况:包括光缆的长度、芯数、接头、跳纤及光纤的衰耗值、备纤等各方面情况。

(2)设备情况:主要包括设备的型号、配置情况、机盘功能、接口情况、面板上各种告警灯和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及组网情况;光端机的各种测试指标;设备供电电源情况;ODF架、DDF架、VDF架及网管系统的应用情况。

(3)仪表、工具情况:SDH光传输系统常用仪表有:光功率计、误码仪等。要熟练掌握这些仪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项目成效

华北油田电网光纤通信规划建设为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现代化自动化管理和运营提供了先进的通信手段,为油田电网的管理和运行提供了充足可靠的综合业务接口及传输通道。具体来讲:

(1)满足了各站点调度电话对电路的需求。中心调度、各集控站调度、无人值守变电站之间的电力调度专用电话传输有了稳定可靠的通信电路来作为保障。

(2)满足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对电路的需求。电网生产实时数据等电力自动化信息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本通信系统为其提供了标准和足够的数据接入接口,并保证了自动化数据信号的实时和无误传输。

(3)满足了监控系统对电路的需求。今后油田各个变电站将逐步向无人职守的方向发展,广泛采用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通信系统为其预留了高速视频监控通道。

(4)满足了远程抄表系统对电路的需求。油田的电量远程抄表系统在不断建设和发展,本通信系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专用数据接口和通道。

第9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管理要求,针对网络管理层次多、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方案。方案以TMN为基础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强调接口的开放性,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强调网络化和对各种体系结构的兼容性。为网管系统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1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设计原则

    1.1 全面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1],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包括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及Q3标准的互联接口等项内容。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TMN已走向成熟。国际上的许多大的公司(例如SUN,HP等)都开发出TMN的应用开发平台,以支持TMN的标准;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也宣布接受Q3接口标准,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配置Q3接口。国内的公用网、部分专用通信网都有利用TMN来建设网管系统的成功范例,例如:全国长途电信局利用HP的TMN平台OVDM建设全国长途电信三期网管;无线通信局利用SUN的SEM平台建设TMN网络管理系统[2]。TMN的优点在于其成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这些问题在网管系统建设中应该加以考虑。

    1.2 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

    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

    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所构成的网络管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CP/IP网络的管理标准,SNMP网络管理系统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厂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应该将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作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之一,尤其在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2 电力通信网管系统方案

    2.1 需求分析

    在选择网管系统方案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如网络管理要求、通信系统规模、通信网络结构、技术经济指标等。网络管理要求应是确定网管系统方案的首要因素。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网管的配置越高、功能越全越好,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对通信设备的实时监控,那么最佳方案是选择监控系统。在完成监控功能方面,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准确程度都较复杂的网管系统要高。同样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通信设备的信息,只需要建立网元管理系统即可。但如果是一个管理一定规模的通信网络而且提供通信服务的管理单位,那么就应该选择能够涵盖整个通信网的网管系统。

    2.2 网络设计

    初期的网管系统一般只注重网络某些部分(如通信设备)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通信网管系统在发展初期一般依赖于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各个层次:

    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设备)的数据接入、数据采集系统。

    网元管理层:直接管理单个的网元(设备),同时支持上级的网络管理层。这一层主要是面向设备、单条电路,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内容。其直接的结果实现设备的维护系统。

    网络管理层:在网元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网元之间的关系、网络组成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从网络的观点、互联关系的角度协调网元(设备)之间的关系;创建、中止和修改网络的能力;分析网络的性能、利用率等参数。网络管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支持上层的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层:管理网络运行者与网络用户之间的接口,如物理或逻辑通道的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用户接口的提供及通道的组织;接口性能数据的记录统计;服务的记录和费用的管理。

    业务管理层:对通信调度管理人员关于运行等事项所需的一些决策、计划进行管理。对运行人员关于网络的一些判断的管理。这一层管理往往与通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其功能包括:日志记录,派工维护记录,停役、维护计划,网络发展规划等。

    网络管理系统应当是全网络的,对于面向用户服务的规模较大的通信网络,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网络、服务、业务等层次的管理上。

    2.3 系统功能

    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故障管理:提供对网络环境异常的检测并记录,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 性质及确定其对网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性能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能对网络及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确保网络本身及网络中的各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配置管理:建立和调整网络的物理、逻辑资源配置;网络拓扑图形的显示,包括反映每期工程后网络拓扑的演变;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传输链路;设置和监视环回,以实施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

    安全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对运行和维护人员实现灵活的优先权机制。

    2.4 系统结构

    为了保证网管系统能较好适应电力通信网的特点,满足电力通信网的管理要求,网管系统应能兼容多机种、多种操作系统;应能设计成冗余结构保证系统可靠性;应能充分考虑系统分期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档次的网管系统的需求。网管系统可采用IP级的网络实现系统中各硬件平台之间的互联,利用现有的各种管理数据网络的路由,组织四通八达的网管系统网络。

    数据服务器:是网管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存储载体,用于存储和处理管理信息。

    网管工作站:为网管系统提供人机接口功能。它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来操作各被管设备或资源,并以图形的方式来显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统计数据,同时运行各种网管系统的应用程序。

    浏览工作站:通过广域网、Internet或Intranet网接入网管系统,提供网管系统数据信息的浏览功能。

    协议适配器:完成网管系统与被管理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

    前置机:通过远方数据轮询采集及网管系统与采集系统之间的协议转换,实现对各种通信站、通信设备的实时管理。

    网管系统的软件由管理信息数据库、网管核心模块、若干应用平台、若干网络高级分析程序及数据转换接口程序组成。

    管理数据库:负责存储和处理被管设备、被管系统的历史数据, 以及非实时的资料、统计检索结果、报表数据等离线数据。

    网管核心模块包括管理信息服务模块、管理信息协议接口及实时数据库;

    通信调度应用平台包括系统运行监视、运行管理、设备操作、图形调用、数据查询等功能。

    图形系统实现网管系统图形应用界面,包括图元制作工具、绘图工具、图形文件管理工具、数据库维护工具等。

    通信运行管理应用平台提供网管系统所需的各种管理功能,包括运行计划管理、维护管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等。

    网络高级分析软件包括网络故障分析、性能分析、路由分析、资源配置分析。

    3 结语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起步比较迟,相对于公用网和其他一些专用网都落后了一步。目前,在电力通信网中未见真正的规模比较大的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的运行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一些随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引进的网元、网络管理系统。随着网络规模、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示出目前这种状况的不适应性。从事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开发的建设者们有能力、有决心解决好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ITU-T M.3010-96.Principles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s.

第10篇

【关键词】中压宽带 电力线 通信接入方式 信道特征 测试 分析

一、中压电力线路的结构与特征

中压电网构成相对简单。与低压线路相比,它能够克服距离长短的限制,噪音较低,然而,供电系统仅适合于几十赫兹低频信号传输,如果进行高频信号传输,附加宽带PLC的使用,就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不良因素,如:通信串扰、信号泄漏、信号的干扰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发明更加高端、更为先进的PLC接入设备与调制方式。其中宽带PLC中压耦合接入设备成为重点探究的对象,经研究其符合我国电网结构与特征。我国电网结构与数据图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我国电网结构包括:高、中、低三个层次级别,变压器将各个等级层次连接起来,这无疑成为了高载频数据通信的一大障碍,所以,要想解除变压器的限制,就要通过分级接入的方式来处理PLC宽带链接,也就是要根据各个电压级别层次来对应设计出适应性的接入设备。如图展示,只有在中低压中间设置合适的接入设备,才能确保远距离通讯的实现。

二、中压宽带PLC系统接入方式

这一系统接入涵盖PLC 以及同其他宽带通信网络(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接口, 传统的互联网与这一接口链接起来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其中包括传输信号于中压线路的设备接口,这些传输的信号需要途经MV-PLC主调制设备以及MV耦合装置这两项设备。

MV-PLC主调制设备是对中压与低压连接处的接口进行调节,主要作用为将中压线中所附带的宽带PLC数据信息进行转换与调制,直接目标为低压线路,终极目的为网络用户。下面就第一个中压PLC实验线路展开测试,把这一测试当作理论探究的依据。

三、中压线路信道测试与分析

(一)测试的目的与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出更先进的设计依据以及技术储备为宽带PLC逐步发展到中压线路打下基础,为全程中压线路长距离接入做好技术与信息资源上的准备。

(二)测试结果分析

1.阻抗特性分析

经过实践的操作运行得出:中压10kv配电线路的阻抗性能会受到测量方位、时间以及频率等的影响,会随着它们去变化,变化幅度由数十到上百的量,通过高频信号发生器所出现的正弦电压信号,设定1MHZ-30MHZ的频率范围,在500KHZ的频率间查看阻抗变化。通过采集V1、V2来对应计算出线路的阻抗值。下图为测试整理后得出的中压线路输入阻抗变化图:

2.噪声特征分析

经过实践测试得出:中压线路的有色背景噪声大概在―60dBV/hz―80dBV/hz,同低压线路的平均噪音对比起来,大约多出10 dBV/hz。而且其窄带扰乱性噪音则更高。而且测试发现:中压线路中各个测试点有色背景噪声的PSD数值间没有很大差别,其窄带干扰也发生在小于25MHZ的范围内。由此可见,展开对线路上噪声频域以及进行时等方面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3.衰减性分析

与低压线路相比,中压线路更容易发生衰减现象,而且相对严重。大概每100米衰减8―11db,但是,在1.7千米线路范围内也能够顺利进行通信。当将调制解调器的功率放大时,在各个测试长度中都能够达到信息传输与通信通话等目的,实现了通讯水平的提高。各个测试点距离下的测试内容与数据如下图:

四、总结

为了提高通信质量与水平就要促进宽带PLC系统向着中压电力线路前进,经过不断的实验与测试来提供大量宝贵的信息数据资源,并且在阻抗性、衰减性等加以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丁道齐把握世界通信发展趋势确立电力通信发展战略[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07)

[2]王乔晨;郭静波;王赞基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高频噪声的测量与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01)

第11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完善坚强可靠的电力通信网,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结合电力通信的特点和需求及无线新技术的特性,分析无线通信技术在电网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一、概述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卫星、微波、载波、光缆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而成为立体交叉通信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特性发生巨大的变化。鉴于采用无线通信网不依赖于电网网架,且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同时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远、非视距传输等优点,非常适合弥补目前通信方式的单一化、覆盖面不全的缺陷。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无线通信传输体制的应用特点和优缺点,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

二、无线技术介绍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

目前,无线通信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一般由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及应用管理服务器等组成。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技术,即基于IEEE8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的无线城域网(WMAN)及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WWAN)。

总的来说,长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为:GSM、GPRS、3G;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则包括:WLAN、UWB等。按照移动性又可以分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其中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3.5GHz无线接入(M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802.16d;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基于802.15的WPAN、基于802.11的WLAN、基于802.16e的WiMAX、基于802.20的WWAN。按照带宽则又可分为窄带无线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3G、LMDS、WiMAX;窄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代表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从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以OFDM+MIMO为核心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而目前基于该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B3G、WiMAX、WiFi、WMN等4种技术。

2.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除了上述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外,目前已存在的无线通信技术还包括:IrDA、Bluetooth、RFID、UWB、集群通信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及LMDS、MMDS、点对点微波、卫星通信等长距离通信技术。

(1)IrDA:InfraredDataAssociation,是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通信距离一般在0~1m之间,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通信介质为波长900纳米左右的近红外线。

(2)Bluetooth:Bluetooth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ISM频段,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通信介质为2.402GHz到2.480GHz的电磁波。

(3)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由标签、解读器和天线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4)UWB:UltraWideband,即超宽带技术。UWB通信又被称为是无载波的基带通信,几乎是全数字通信系统,所需要的射频和微波器件很少,因此可以减小系统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三、无线技术优劣分析

(一)WLAN技术分析

Wi-Fi的技术和产品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大批量生产。该技术适用于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对于特殊地点宽带应用,尽管Wi-Fi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它依然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Wi-Fi采用的是射频(RF)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由于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黑客可以比较轻易地在电波的覆盖范围内盗取数据甚至进入未受保护的公司内部局域网。

(二)WiMax技术分析

WiMax是一个先进的技术,推出相对较晚,存在频率复用性小、利用率低的问题,但由于最近才完成标准化,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实践考验。从应用前景看,该技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满足上网要求,覆盖可以包括室外和室内,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信号覆盖,甚至只要少数基站就可以实现全城覆盖。WiMax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超远的传输距离,一直被业界看好,是未来移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优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

(三)WMN技术分析

WMN是正在研究中的技术,在研究中不断地在不同方面结合各种技术的特点进行融合,而且暂时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系列来支持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从应用前景看,WMN这一新兴网络不仅在无线宽带接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其他方面如结合数据、图像采集模块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监控或数据采集,并广泛应用到环境检测、工业、交通等领域。随着其他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WMN更好地与之相融合、互补,从而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四)3G技术分析

3G于1996年提出标准,2000年完成包括上层协议在内的完整标准的制订工作。3G网络部署已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有一成套建网的理论,包括对网络的链路预算、传播模型预算以及计算机仿真等。从商用前景看,目前,3G在部分地区已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比如欧洲很多国家、日本、韩国等都已经建设了3G的网络。3G技术已经进入可以实用的阶段,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3G网络。

(五)LMDS技术分析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LMDS是一种提供点对多点通信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其工作频率在20GHZ以上,利用毫米波传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数字双工语音、数据、因特网和视频业务,是一种非常好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在最优情况下,距离可达8公里;但是由于受降雨的原因,距离通常限于1.5公里。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扇区或基站设备将ATM骨干网基带信息调制为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域内的许多用户端设备接收并将射频信号还原为ATM基带信号,在无需为每个用户专门铺设光纤或铜缆情况下,实现数据双向对称高带宽无线传输。

(六)MMDS技术分析

MMDS的主要缺点是有阻塞问题且信号质量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可用频带亦不够宽,最多不超过200MHz。其次,MMDS对传输路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MMDS采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是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制QAM调制技术,无法做到非视距传输,在目前复杂的城市环境下难以推广应用。另外,MMDS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厂家的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中国-七)集群通信技术分析

数字集群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它的频谱利用率有很大提高,可进一步提高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它提高了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使无线传输质量变好;由于使用了发展成熟的数字加密理论和实用技术,所以对数字系统来说,保密性也有很大改善。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可提供多业务服务,也就是说除数字语音信号外,还可以传输用户数字、图像信息等。由于网内传输的是统一的数字信号,因此极大地提高了集群网的服务功能。

(八)点对点微波通信技术分析

微波传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与租用线路相比,微波系统的投资只要一年左右即可收回。第二,微波传输系统部署简洁快速。与传统的传输手段相比,其快速部署的优势可以更快地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第三,目前的微波产品对未来的发展是有保障的,对于运营商的新业务和新需求都可以给予很好的支撑。未来,微波传输系统将升级到全IP的平台之上,可以全面支持运营商未来的发展。

(九)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利用卫星在有些人口不很密集的地区来配合陆地通信。在这些地区散布着范围较广但不密集的用户,可以利用卫星作为用户连至固定有线网的接入设施。在陆地通信网已经构成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环境下,利用卫星建成宽带卫星接入系统是比较好而切合实际的方案,经济又可靠。

但是卫星通信毕竟是采用卫星作为通信平台,其地面站的建设、通信信道租用费用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通信资源为卫星通信公司所有,受其带宽的限制,使得大量数据的传输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此,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是极为不经济的;而将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作战通信、海外通信等则比较适合。

四、无线技术综合比较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入速率。3G可解决广域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WLAN可解决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而UWB可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

首先,从标准化程度上看,本报告所涉及的技术中,仅仅WMN技术没有成熟的标准体系,LMDS、MMDS、集群通信均有多种标准,只是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其余的技术均已经完成标准化工作,并且都进行了试验网建设和商业网建设。

从频率上看,Wi-Fi技术、WMN均使用的是开放频段,WiMax技术、3G技术等其他技术使用的是授权频段。

从覆盖范围上看,Wi-Fi技术、WMN技术属于局域网无线接入技术,仅覆盖35m~100m;WiMax技术、3G技术、LMDS技术、MMDS技术、集群通信属于城域网接入技术,覆盖范围在1km~54km不等,而卫星通信、点对点微波则属于广域网技术,通常用于通信主干组网建设。

从传输速率上看,点对点微波和卫星通信属于干线传输技术,不同的情况速率变化较大,而其余的技术均为接入技术,仅仅是3G技术接入速率最小,仅为384k,而其余技术均为几十M甚至上百M的速率。

从调制技术上看,其中WiFi技术、WiMax技术、WMN、3G技术均采用最新的调制技术OFDM,其余的技术均未采用OFDM调制技术。

从天线技术上看,仅仅3G和WiMax技术采用了MIMO技术,而其他技术均未采用MIMO技术;从传输环境上看,仅仅WiMax技术和3G技术支持非视距传输,其余技术均要求视距传输环境;从网络安全和QoS机制上看,WiMax技术和3G技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优秀、完善,其余的均存在较大的问题。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专用光纤,复用光纤,通道告警,自环

目前新投运的220kV及以上的线路保护普遍采用光纤差动保护。这是因为光纤通信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传输容量高、频带带宽很高以及传输衰耗很小的优点。所以光纤将会逐步替代高频保护­[1]。光纤由纤芯、包层、涂敷层和套塑四部分构成。光缆分为单芯光缆和多芯光缆[2]。光纤连接通常采用熔纤的方法连接或者用活动连接器的活动连接。这两种连接方法都需保持接头的清洁,从而保证光通信的可靠性。

目前应用于继电保护的光纤通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专用光纤通道;另一种是复用已有的数字通信网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专用光纤通道方式和复用通道方式。而复用通道方式分为复用64kb/sPCM和复用2M接口两种。

二、专用光纤通道特点

专用光纤只传输保护信息,可靠性高且不涉及调度通信部门,保护信号直接通过保护屏的光纤通信单元将电信号调制成光信号传输到对端。这种传输方式环节较少,传输延时较小,系统构成简单。光纤通道适用于短距离传输;长距离传输难以克制光纤色彩的影响,通信质量和稳定性都难以得到保障[3]。专用光纤方式一套保护需要占用2芯光纤,双重化主保护要占用4根光纤,所以通道利用率比较低。

三、复用光纤通道特点

(1) SDH 2M复用光纤保护通道

保护信号需通过保护通信单元形成标准的2M电路信号,然后利用现有的SDH光传输设备将2Mb/s信号传送到对端。光端机采用SDH技术,将2MB电路装入相应的虚容器中后按照复用原则直接载入SDH帧中,到达对端站点后根据指针信息直接从SDH帧中取出2MB电路。由于采用了虚容器和指针技术,在对端站点不需要对高速信号解复用就可以直接提起2MB电路信号,大大降低了信号传输延时[4]。

四、光纤通道告警缺陷处理

1.发生光纤通道告警时要先向调度申请将主保护短时退出运行,将装置复位,现场有时会发现软件程序走死现象。若仍告警,就将光纤通道的各个连接头断开用酒精擦洗,重新插拔安装。若告警恢复则证明是光纤接头处污染造成数据传输误码率增大。

2.功率测试仪,检测光纤通道的光功率,可分别在通讯机房光纤接口装置和保护光纤通道处测量。根据测量的光发、光收可判断出,光纤接口装置或保护的光电转换板是否有问题,也可以检测出通道衰耗是否正常。

在确保装置接地可靠的情况下,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检查是否为通道问题。检查方法:在装置出现报通道故障较频繁的时段,退出保护,复用光纤在一端的复接装置的电接口处分别把64K(或2M)电接口接线分别对接(把发信与收信的两根线对应接在一起)形成环路(四方的线路保护还要求把控制字改为自环),同时,也将装置进行自环,在另一侧观察装置是否还报通道故障,至少观察八小时,若两侧的线路保护均没出现通道报警。则说明通道是好的。

(2)、把通道恢复为原正常状态,观察八到二十四小时后,当然是时间长一点好,若又出现通道故障,则要检查两侧的接口装置和装置的通信接口电路了。用光功率计测接口装置的收、发功率是否在其正常工作功率范围,不在其工作范围,则进行装置更换。

(3)、若接口装置正常,则是两侧的装置至少有一侧的通信电路有问题,更换通信装置。

五、结论

光纤通道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在继电保护光纤通道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光纤通道告警的故障,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先向调度申请将主保护短时退出运行,这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要根据不同的光纤通道,制定不同的检修策略。

参考文献

[1] DL/T5062-1996,微波电路传输继电保护信息设计技术规定[S].1996

[2] 通信工程实用手册[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3] 金延.华中电力光纤网络传输继电保护业务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03(6):19-21.

[4] 丁道齐.中国电力通信必须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J].电力系统通信,200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