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绿色经济发展得到全球的关注,特别是我国面临人口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可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绿色经济的本质是协调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增长的关系,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中国走绿色经济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制约因素
(一)固有的体制机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
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机制以GDP为导向,从而决定了发展经济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GDP,却忽略了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高污染,高排放。另外,由于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非市场化手段导致要素价格扭曲,使得整个绿色经济发展体系遭到破坏。因此,通过公正透明的程序,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对资源环境进行定价,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依靠市场调节。
(二)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对环境破坏性也极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呈现刚性需求。资源又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的特征,这样就给资源、能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缺乏
尽管国家已经重视关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科技能力培养。但由于中国提倡绿色经济发展的时期较短,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第一,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国家将其大部分财政收入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对绿色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够,企业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性不高,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脱节;第二,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不够,缺乏激励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第三,缺乏科研人才,绿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影响绿色科技创新水平。
(四)绿色就业高端岗位相对较少
由于绿色产业发展的时期较短,各产业链尚未紧密衔接,许多就业岗位还没有得到关于人才技能的精准定位。特别是一些高端就业岗位比较少。多数工作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这些低端就业岗位无保障或低保障,高端就业岗位又相对较少,不利于该领域留住大量人才,同时也使未来往该领域培养人才的动力不足,造成恶性循环,抑制绿色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我国应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政策来提升高端就业岗位的比例,培养人才,使人才与就业岗位进行对接。
三、中国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绿色经济政策机制
为了推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必须联系我国国情、发展实践经历,适当选择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深化制度改革,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及完善。一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等在内所涉及的成本要素,对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作用。二是利用好财政税收政策,关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税收设置要进行调整,特别是关于企业排污税进行严格要求,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要承担更大的社会成本。这样企业才能进行高标准排污以及技术更新。对低污染、低排放绿色产业进行减税等激励政策。三是积极健全绿色融资政策,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健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搭建标准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引导绿色消费。
(二)注重绿色技术科技创新
技术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从而使绿色经济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推动绿色技术发展:一要采取相关政策来确保绿色技术进行广泛创新。首先需要完善修改现行税收减免政策,其次还需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投入,促进中小企业发挥在技术创新上的最大潜能。二要在增加科技投入量的同时,把握好投入效率。首先,要改进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国家的科技计划需要考虑企业科技需求,同时也需要引入大量的企业加入到科技计划项目;其次,要把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最后,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创新的主导因素,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
(四)开发绿色能源,形成能源利用新格局
目前国家已经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地上能源进行了大量开发利用。在对现有绿色能源进行合理使用和分配的同时,也应对地下的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地下新能源进行探索。近来,美国取得"页岩气革命”胜利的成果,也就是页岩气,一种不常规的天然气,深受全世界能源消费者的喜爱,这或将改变世界的能源使用布局。开发能够替换传统能源的新能源。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应找准定位、完善职能,切实发挥新能源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形成低污染、高效率、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状态,是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深入实践能源战略新格局,勘查开发“页岩气、煤层气、生物气、干热岩、地热能”等新能源作为地质勘查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部署。
(五)通过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绿色就业,多设置些高端就业岗位
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同时绿色经济发展也帮助解决人才就业问题。不仅应该将技术导向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战略选择方向,而且应重视创造新的绿色就业机会。应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优先发展绿色投资计划,增加就业,改善国内需求,为实现绿色经济的结构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增加绿色就业高端岗位,吸引更多的人才,为绿色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与资源。另外也要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中国处于绿色经济转型的初始阶段,增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协作,能够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参考文献:
[1].实施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绿色经济与创新,2010(2):121-126.
关键词:制约 农业经济 对策建议
■一、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发展遭受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以及耕地面积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环境,气候,资源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趋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愈演愈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愈发突出。
农村闲置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难,这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目前有3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而就目前的生产力及生产水平而言,整个农业发展只需要1.8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这将导致将有1.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伴随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闲置。
农业资金严重缺乏,农业银行在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理念知道下,极力减少农村营业网点,造成扶贫资金不到位,农村金融发展全面滞后,商业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作用逐渐削弱。农村金融政策功能机制落后,农业发展银行作用片面。农村信用社随着主要的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担负着正规农业贷款的大多责任,这就限制了正规的农业贷款,虽然农村信用社网点覆盖了多数农村,但是得到贷款扶持的农户仍然非常少。
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农村与城镇居民享受的待遇差距非常明显,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投入有限,政府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仍有部分地区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当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县为主”,义务教育体系的城乡分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样,政府投入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不足也非常明显,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有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亟待解决。
■二、深入改革,转变思路,为农业经济发展谋求新的出路
2.1调整农业机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攻击体系整体平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尤其是口粮应当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而不能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粮食的自给应当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水平之上。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逐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也应当关注畜牧水产和林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畜牧水产和林业在整个农业体系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农业区域布局,使得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作物集中到优势产区中来,形成科学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扩大农产品生产链,发展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2.2发展非农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合理转移,优化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的合理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坚持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加速农业人口的转移速度。发展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充分发掘农业就业岗位,扩大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市场。对于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大力排除,加快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必须为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制度上下功夫,创造农村剩余劳动“进的来,留得住”的制度环境,这就要求首先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清理阻碍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扩大农民进城的渠道,必须对现有的一些限制行政策措施进行改革。提高农民就业素质,针对农民做必要的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务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样,必须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条件,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形成稳定的支农资金来源,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继续保持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把支农指出的增幅维持在财政收入增幅的水平之上。合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减少资金流通环节,形成农民直接补贴体系,把资金使用在合理的位置。加大农业科研力度,推广高产农产品种植,加大农业投入。逐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村人口基本的医疗卫生需要。新型合作医疗不应当只关注重大疾病的保障,同时也应当对卫生教育,疾病预防,门诊费用进行补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2.4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拓宽农民贷款渠道,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依据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有利于农户获得正规农业贷款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科学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深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商业银行对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明确农村信用社所有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在吸收农民存款的同时必须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农业贷款,缓解农民贷款压力,显著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贷款支持。
参考文献:
一)县政府于每季度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分析全县经济形势,查找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
二)各副县长按工作分工,原则上每月初分别召开分析会议,对分管部门和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并解决相应的困难和问题。
三)建立经济形势季报制度。县发改局、扶贫办、经贸局、财政局、农牧局、水务局、劳动保障局、商务局、统计局、物价局、人行县支行等部门,按季向政府报告经济形势。
二、认真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经济形势分析会的主要内容
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加强对各类经济热点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国家、省、市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注周边省区、市县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指标,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准确客观反映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深入分析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县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加强对生产总值、工业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物价、节能减排和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走势的监测预测。
1工业经济运行方面。主要是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分析,包括生产情况和发展趋势如何,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效益状况,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和运行情况,对工业经济发展全局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情况,主要工业品产量和价格变化情况,全县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变化等情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科技产业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情况;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能源原材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2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主要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候环境等条件变化影响分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进展情况,节水增收、农业生产有关环境等条件变化影响分析;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服务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种植业生产面积、产量;畜牧情况,包括主要畜禽产品的存栏量、出栏量变化,肉、奶、蛋等产品产量增长情况;农畜产品流通情况,包括农产晶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及其带动农户增产、农民增收的情况;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输转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打算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
3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主要是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农村、三次产业和重点行业投资完成情况;投资来源和构成分析,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情况和非税收入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包括一般性转移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财政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配套情况和公共财政支出情况;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结构和运行态势;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4财政金融方面。主要是财政收入情况,包括税收收入情况和非税收入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包括一般性转移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财政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配套情况和公共财政支出情况;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结构和运行态势;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5服务业方面。主要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传统服务业、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6消费和价格方面。主要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主要消费品的市场容量、供应状况和价格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城乡分布;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能源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价格趋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及价格走势;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化;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7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全县就业情况,新增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城镇职工、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规模及动态变化,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就业培训和拓宽就业渠道的政策措施;养老、失业、医疗及城乡低收入群众社会保障和基本政策和实施情况;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8为民办实事方面。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每年确定为民办的实事。年省、市、县政府承诺为民所办实事工作进度和落实情况;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二)工作分工
经济形势分析牵头和协调组织部门为县发改局,注重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各参与部门侧重于对本行业、本系统运行情况的具体研究分析,确保信息资源采集准确有效,不断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的质量。发改局重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综合分析,侧重于全县投资形势和项目建设进展分析,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统计局汇总、整理全县和省内外有关县区统计资料,会同发改局共同做好全县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月定期报送政府办公室、发改局和相关部门。经贸局负责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及生产运行情况,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突出问题,提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扶贫办负责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反映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发观和反映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农牧局负责全县农业经济现状、趋势和阶段性的特征分析,及时反映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况,反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商务局重点做好主要农产品市场信息的运行监测、编报和分析,及时对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农产品和消费品市场做出分析预测,提出建议对策,特别要及时反映市场建设中存在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数据统计汇总整理,按月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资料及用工公告。物价局负责全县群众生活必需品、重要商品和服务监测,及时反映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并提供分析报告。人行县支行主要负责全县金融运行和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针对金融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金融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信息中心主要做好国际国内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解掌握全国、全省、全市和市内务县区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情况的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他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责范围和工作特点,及时收集整理本行业的相关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
三)材料准备
由县扶贫办、经贸局、财政局、水务局、农牧局、商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物价局、人行县支行、信息中心等部门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分析汇报材料汇总,送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和统计局具体掌握每月各行业部门的经济分析情况,于每季度第一个月8日前,将上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上报县政府。
三、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程,指定专门工作人员,切实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本部门、本系统经济运行中存在突出问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充分发挥发展改革和统计部门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职能作用,加强协作。县发改局、统计局要共同做好全县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向县政府汇报,并及时向各部门通报情况。统计部门要及时做好数据统计工作,每月5日前完成数据统计,为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县发改局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衔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相关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报县发改局汇总。
三)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统计职能和行业部门、基层单位的基础统计作用。要加强统计执法力度,各部门、基层单位要及时按要求向统计部门报送基础数据,统计部门要及时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为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不断改进分析方法,加强分析的实用性,严格把好季报检测分析质量关,做到月度有行业分析,季度有综合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提出能见实效的对策措施。同时,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深入调查,快速反映,立足于“短平快”专题分析方面有新突破。
一、综合类:
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拟重点安排以下课题:
1、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查研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大任务。拟从分析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背景入手,弄清全市存在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从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培育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2、区域交通枢纽规划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拟通过对我市交通体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掌握目前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打造交通枢纽城市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3、改善民生的调查研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常德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水平不高、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困难等问题。拟通过调查研究,重点围绕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加强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供领导参阅。
4、深化改革的调查研究。改革为推动经济社会深入发展不断提供动力。2010年,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抓好财政体制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社会事业改革等三大类改革任务。拟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深化推进各类改革的措施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
5、维护社会稳定的调查研究。当前影响稳定的因素多,社会管理的任务重,稳定问题是压在各级主要领导头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拟调查了解社会稳定问题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强化工作责任、完善防控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平安祥和社会环境等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6、应对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从2010年元月开始,在全省实施省直县财政体制改革。拟通过调查了解,认真研究政策,提出应对体制改革、确保实现中心城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参阅。
二、工业类:
7、积极培育旗舰企业,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的调研。旗舰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常德工业经济一枝独大的问题突出,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由此明确提出打造旗舰企业的工作要求。拟从分析工业经济结构入手,重点围绕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大名品名牌创建力度、培育企业集团和企业公司等提出意见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8、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调研。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纷纷处迁转移,这对做好常德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拟从分析常德的资源、产业现状入手,重点围绕有效实施对接产业转移项目,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三、农业类:
9、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续情况的调查研究。拟调查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经营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外地的成功经验,围绕进一步盘活林权制度、建立健全林业投融资体系、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供领导参阅。
10、油茶产业发展研究。油茶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国家专门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湖南包括常德是全国主要的油茶产业基地。拟调查了解国家出台系列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常德油茶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常德借势发展,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龙头企业落户常德,推动全市油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供领导参阅。
四、城市类:
11、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经济的调查研究。市中心城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在全面实施省管县体制的大背景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紧迫。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经济的的重大决定。拟调查了解市城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体制机制、行政区划、项目布局、产业配套等突出问题,提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经济的对策建议。
12、加强控违拆违工作,加快城市项目建设进度的调研。近几年,常德控违拆违工作不理想,征地拆迁跟不上,已经沉淀了城建项目资金,影响了城市项目工程进度。拟从分析现状入手,重点围绕强化工作责任、完善拆迁管理办法等方面提出思路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考。
五、环保类:
13、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环保产业的调查研究。拟调查了解国家出台关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结合常德的实际,找出优势和潜力所在,围绕扩大项目投入、加大资金扶持等方面,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环保产业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六、科技类:
14、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调研。常德产学研结合创新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常德的必然要求。拟结合常德产学研工作实际,主要围绕培养创新队伍、搭建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等提出意见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七、服务业类:
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4]科技是发展区域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手段,低碳背景得以快速发展,其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采取新能源使用,充分运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手段,最终实现防止碳污染、碳排放,进而有效阻止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努力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5]低碳经济的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方向之间的矛盾。对于区域经济低碳发展主要存在几个大致方向,有的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是通过采取高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而进一步提升自然能源的利用效率。[6]
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特点模式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阶段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7]发展中国家可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更多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等诸多原因。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在持续,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更多的挑战,必须紧紧依靠区域经济发展强烈的内生机制的促动。如何加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有的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扩大需求来实现内生机制的完善,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引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全球低碳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根据有关国际统计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未来的世界将更多地采取低碳能源、低二氧化碳等一系列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完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模式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和完成。诚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采用和实行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变化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以及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意识的强弱影响,等等。所有的内生机制的形成和改变均围绕着成本———收益的基本模式来展开的,都受到市场因素的调节。[9]特别是在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危机之后,这种调整和调节作用将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得以凸显,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进而助推新的产业产生,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10]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议树立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烈理念。从加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入手,更加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特别是注重区域经济内生机制的培养,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紧紧围绕促进自然生态文明的目标,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重点发展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排放等新型工业,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11]
第二,建议积极发展绿色科技,促进创新手段的应用。当前,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低碳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优化,已经产生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全球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应该积极适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内生机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牢固树立新时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增加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成分,进而增强内生机制。
第三,,建议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助推低碳技术快速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及时将最新的低碳技术引入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能够有效带动内生机制的优化提升。建议企业积极采取最新研发的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节能环保的发展原则,进一步提升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切实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渐改变那种通过粗放的发展模式,多向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拓展。通过最小能源消耗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鼓励和引导当地的传统企业开展产业升级改造,积极采取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指导工业企业进一步注重生产领域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最可能采取清洁能源,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利用效率。
作者:黄琳单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循环经济与交通运输业
循环经济顾名思义就是物质可以循环流动使用的经济体制。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实现物质的再生利用,做到物质的循环使用,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经济,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做到节能减排,资料利用最大化、重复循环利用、资源再循环,循环经济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交通运输业中,以资源的集约、持久、替代使用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生产、运输装备等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交通运输设施区域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交通科技和装备水平不高,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科学,协作不紧密,不利于优势的发挥;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其中,突出表现能耗高、污染重等方面。在能耗方面,交通运输业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费型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能耗规模逐年增加。在环境污染方面,主要体现在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尤其机动车尾气,是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源,严重危害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交通运输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交通政策
交通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资源、环境与交通发展的关系,以及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环境容量的可扩展性。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运输市场价格对资源的需求情况,以及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将可能产生的各种成本都纳入定价的考量范畴;要特别重视发挥经济、法律手段在其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装备的使用实行政策优惠,反之淘汰和严格限制,尽可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到交通运输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下发挥最大功能,促进资源、环境、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规划,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交通运输行业每年要浪费大量的燃油资源,同时机动车排放出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节约资源、降低排放量,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步道和公共自行车网络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系统等;与此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通行条件,提高运输效率,基础设施建设除传统的主体设施以外,还要注重交通监控系统、交通信息系统、交通环保系统等辅助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综合交通系统的作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良好发展。
(三)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交通循环经济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在交通运输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今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要密切关注交通运输领域技术变革的新动向,加快交通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开发,切实推动能源和材料替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难再生材料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交通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
(四)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发展好交通运输行业循环经济,必须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尤其对于运输线位、运输枢纽、跨江跨海通道线位等资源,要优化设计方案,做到统筹集约综合利用,以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对于公路来说,破除重修时要尽可能利用原有路面和沥青,实现沥青、水泥混凝土、钢材等主要废旧材料的综合循环利用。对于报废汽车、轮船等材料,要做到再生利用,可以将其有利用价值的零部件拆除下来用于生产其他材料,废旧轮胎可以回炉重新生产其他橡胶制品。对于港口岸线资源要进行合理有序开发,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和专业化港区,使港口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交通运输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共同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舆论导向,大力弘扬循环经济理念,使企业和个人充分认识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备意义,提高全民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交通资源的意识,为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黄英娜,张天柱,顾耀武.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经济学基础[J].中国核心期刊环境保护,2004(8).
[2]冯芬玲,徐维维.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92-194.
[3]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课题组.交通运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12):23-24.
[4]王青云,李金华.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辨析[J].经济类期刊中国软科学,2004(10).
关键词 林下经济;意义;发展现状;建议;天津市;宝坻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10-01
林下经济是指以科技为先导、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在不破坏林地生态资源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发展种群,进行有序的利用,稳定生态系统平衡,从而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促进林地生物的多样性发展,进而提高林业副产品收入,达到林业生态系统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1 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林下经济特点在于其为一种林业经济系统、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同时它是一种高效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效益[1-3]。
1.1 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可以促进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又反馈林业生产,可以达到农业、林业和生态同时兼顾的良好发展途径。
1.2 有利于农民增收
目前粮食产量增幅减缓,同时农副产品价格稳定,通过传统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困难重重。因此,找寻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已经迫在眉睫,基于这种窘迫的形式,发展林下经济势在必行,在不增加新的耕地的情况下,通过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可提高农民收入。
1.3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物流、运输、信息服务等涉农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民的就业,同时也可大幅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少点源污染,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农民利用科学思想武装大脑,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4-5]。
2 宝坻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宝坻区林业发展较快,目前林地总面积超过2.67万hm2。林地中除了农田林网以及村庄绿化外,更多的是发展大林带及大片林。这些林地在幼树期,可以间作种植农作物,比如豆类、棉花等,既管理了幼树又收获了间作效益,一举两得,一般可以间作3~4年。随着树木的生长,树冠开始郁蔽,林下已不宜间作,属于空闲地。为了利用这宝贵的空间,人们开始在林下养鸡、发展食用菌生产,并取得了成效。从目前已郁蔽的林地看,林下空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用,但多属无规划、零星的,利用率极低。利用率较高的当属牛家牌乡万亩生态林,通过邀请专家技术讲解、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典型示范等方式,激发了群众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目前已建各类菌棚1 000个,占地100 hm2,发展鸡、鸭、鹅等养殖50余户,占地70 hm2以上,同时成立了2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产品商标,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从效益上看,平均效益4.5万元/hm2左右。主要做法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政府得绿,农民得益。
3 宝坻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二是林下种养大户少,规模小。三是缺乏启动资金,资金制约因素大。四是沿用传统的种养方式,管理水平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 建议
应当发展种养业,提高经济效益。坚持“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协会牵头、农民参与、产销衔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今后,应重点抓好以下5项工作。
4.1 抓发展规划,突出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宝坻区主要公路、河道两侧均建起了绿化带,大片林各地均有分布,按照因地制宜并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的原则,重点围绕发展杏鲍菇、姬菇、香菇、灵芝等品种及鸡、鸭、鹅(家畜、野生动物),苏子、耐阴花草(苜蓿、玉簪)等,在明确总体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特色林下经济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规划,迅速行动起来是当务之急,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突出示范基地建设,各乡镇应首先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面积不等,真正见到实效,起到示范带动效应,以迅速提升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
4.2 抓政策配套,突出科技创新
一是制定林下经济产业化专项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对重点农业项目补贴政策。二是积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入,落实贷款贴息政策。三是突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4.3 抓典型引导,突出品牌培育
为引导和促进发展,要加大示范基地建设,并将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简报等多种方式不断进行总结和宣传推广。同时要突出品牌培育,提高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林下经济,积极开展农业“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地方名优(下转第212页)
(上接第210页)
品牌申报认证,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4.4 抓配套服务,构筑保障体系
围绕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服务。以京津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搞好技术服务,包括菌棒生产、动植物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培训等[6-7]。目前林下经济方面已有成熟技术,引进即可实施。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日常指导必不可少,也是成败的关键。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品入手,与农产品市场、超市、加工企业等联合,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8]。特别要着重研究解决产品滞销问题,如食用菌过剩,则采取烘干、脱水、冷藏等方法解决。
4.5 抓督导考核,完善推进机制
围绕推进林下种养,加强督促、指导;由政府引导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定期通报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考核制度,年终考核兑现,切实为林农办实事。
5 参考文献
[1] 廖小华.林下经济发展浅议[J].中国林业,2011(16):44.
[2] 韦仁柳.罗城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04-205.
[3] 高爱旗,亓晓光,靳艳革.林下大蒜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11):14-15.
[4] 敖曼,纪全武,王海英.丹东桧柏林下扦插繁殖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48-49.
[5] 吴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7):157-158.
[6] 高兆蔚.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2012(2):12-13.
一、文献综述与影响因素考虑
财政收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费用等其他收入。根据对文献的阅读,以往大部分文章都选取了税收和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可税收收入虽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但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等因素的增长而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税基,因此可以把税收简化为在国内生产总值上乘以一个税收比例的结果,所以财政收入的最终来源还是来自于代表经济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综合的总量概念,它是由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这四个具体因素加总而得的。
所以在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问题上,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三个因素更加直接的反映:(1)商品房销售额。根据经济学者谢国忠的文章,去年全国房屋销售额为4.6万亿,把建筑成本、毛利、土地税都算下来,这4.6万亿里面政府大概赚了75%,也就是3.5万亿多。另外,2010商品房销售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平均在20%,所以它对投资也有一定代表性的。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经济规模有很大关系,而GDP表现了经济规模,但因GDP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不利于政策指导。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35%左右,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性还是很好的。并且,我国现在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由以前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转向以消费带动经济的趋势,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的。
(3)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根据实际经济情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一般教育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所以要观察地方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及定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经专网”
设商品房销售额(亿元)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3,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 (人)X4,地方财政收入(亿元)Y。
做最小二乘回归并修正为符合经济意义、统计意义、计量经济意义的模型如下:
Yi^=0.533120+0.322730・lnX2+0.667741・lnX3- 0.134092・lnX4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商品房销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方财政收入都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似乎会减少地方财政收入,似乎有悖常理,所以考虑去掉这个因素。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所以还应考察地域差异对地方财政收入是否有影响。按照我国现在通行的经济地域划分方法,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引入虚拟变量:D1=0 不是东部 ,D2 =0 不是西部 ,
=1 东部 =1西部
新模型回归方程:
Yi=--0.261203+0.268967・lnX2+0.620880・lnX3+0.232208・D1+0.183236・D2
由于中部地区的模型效果不好,所以不予考虑。这里仅比较东部和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Yi= -1.176641+0.684893・lnX2+0.378728・lnX3
西部地区:
Yi= -0.242806+0.248886・lnX2+0.660084・lnX3
从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分析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落后以至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东部地区(根据参考以前的文献得到:西部地区的MPC=0.82,东部地区的MPC=0.759)。
三、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地方财政收入与商品房销售额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商品房销售额”对地方财政收入确实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键原因在于“商品房销售额”中有一大部分是由于土地出让金造成的成本额。而土地出让金又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25%~50%。理论上,为了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其更好地发挥其职能,需要增加土地出让金收入。但是,现阶段中央的政策是稳定房价让老百姓买得起房。而增加土地出让金会抬高建房成本,致使房价加剧上涨,与中央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相悖。所以,想要在这方面提高财政收入现期是不太可行的。
(二)地方财政收入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方财政收入也存在正向关系。所以,可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内需从而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消费增长对地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以及同中央的政策相符合,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大力发展内需,拓展农村消费潜力,提高城市中低收入者消费,扩大消费热点等。
(三)对地区差异导致的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差距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在国民经济总量增长过程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落差”却十分显著,由此导致的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差距也比较明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迟滞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的比重,科技的投入及科技技术进步的应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还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10(06).
[2]周忠辉,丁建勋,王丽丽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1(04).
论文摘要: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建议安置区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近郊地区可以建设观光农业,城镇化地区可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和有效利用。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转贴于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
2、颜帮全,蒲晓东.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化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
【关键词】未央区;城市规划;生态化
西安是著名的古都之一,其所处的关中平原在地理形势、经济基础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均有生成大城市的条件。未央区原为西安市郊区,全区土地总面积39.31万亩, 2006年区内建设用地从1989年的20.6%增至4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扩张对土地的需求量。因此,对未央区城市土地利用重新换位规划刻不容缓,这里我们做一简单的探讨。
1研究的区域的背景条件
1.1优越的地理位置
未央区位于西安市区的西北部,是西安市总体规划“九宫格局”的中心和正在建设的“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的最前沿、陕西“一线两带”发展战略格局的中心位置。陕西“米”字型公路骨架八条放射线中六条放射线的接点在未央境内。距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仅17公里。
1.2特有的经济发展特色
市委、市政府机关将迁至未央区北部,和这里已有的大学城形成新的政治文化中心。西北部是西安市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中部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西部地区则与咸阳接壤,现有的产业体系以汽车销售业和石油也为主。
1.3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物资源丰富,具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72处。其中未央区有文物古迹47处,国家重点遗址保护区三处: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面积约74436.3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8.9%。
1.4水域和湿地面积较多
渭河、灞河、浐河、沣河等河流横贯未央区境40多公里,总流域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3.51%,是西安最具水域特色的区域。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温暖半湿润区河流湿地景观,总面积达63.527平方公里。
根据以上未央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特点,结合关中腹地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预见未央区将是西安市新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因此,我们对照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副影响,按照建立节约型、生态化城市新区的理念,对未央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2.规划对策坚持的原则
集约利用土地原则。生态学原则。遵循社会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与实际项目建设需求相结合。坚持保护耕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协调控制。
3.规划对策建议
结合未央区的地理区位、产业、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优势,可以将全区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规划考虑:城市优化建设区、文物遗址保护区以及生态农业区。
3.1城市优化建设区:
范围为西安市绕城高速以南,东二环线以西的未央区大部地区,不包括区域范围内的文物遗址保护区。这一区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现有的各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分为几个次区域进行经济建设。
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已有的开发区整体规划进行建设,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业为主,建成现代化产业加工基地和中央商务区。
⑵行政商务区:中部地区。以市委、市政府等行政机关建设为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化新型行政商务区。
⑶西咸共建区:西部三桥和六村堡南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物流、商务、房地产等产业,加强皂河两岸生态经济林带绿化建设。
⑷铁路北客站金融商务区: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物流和综合服务业的新型区域。
3.2文物遗址保护区:
⑴秦阿房宫遗址:位于辖区西南阿房宫村附近,保护面积约9516.9亩。⑵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辖区中部略偏西,城周长25.7公里,总面积约55335亩。城内有未央宫、长乐宫等遗址。⑶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辖区中东部南侧的龙首塬上,面积约3105.8亩。⑷其他省级保护文物保护面积约6478.7亩。
对于文物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将三大遗址划定为特殊建设用地区保护区,遗址保护区内,建议尽量不建造复古建筑,只保留考古复出的遗址原貌。在不影响遗址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博物馆,设计旅游线路,种植与遗址风格和谐的防护林带,设计农业生态系统景观,建设以保护恢复、展示开发旅游为主的遗址公园。
3.3生态保护开发区:
包括现有的浐、霸河开发区和草滩渭霸河三角洲、六村堡渭河沿线的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议范围在浐、霸河沿线以东,二环线以西至浐霸河;渭河沿线以绕城高速为南界的广大区域。由于西安市水域面积较少,湿地面积更少,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河流水域。这一区域,可以分作三部分进行考虑,建设成功后,可使未央区成为西安市的生态中心,对整个西咸都市的气候、空气起到不可估量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是任何经济效益所无法估量的。
⑴浐、霸河沿线开发区:区域范围为绕城高速以南,东二环线以东,南至西安酒厂、十家街仓库与霸桥区交界处。提议分三部分进行建设开发:一是河道水域,即现有的河道规划部分。按设计要求修建河堤,河堤修建观光、休闲旅游便道。二是按照泄洪要求,在现有的河漫滩线外建设二级河堤,二级河堤和一级河堤之间,进行生态林带建设。三是二级河堤以外至东二环线,可根据城市河滨地带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主要发展中高档商业,商务、会展,科教等产业,构建生态化新区。
⑵渭河沿线生态农业区:即以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为主,在原有未央区万亩桃园的基础上,建设都市经济林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为主的生态农业新区。土地用途主要为生态保护、涵养水源、休闲娱乐和生态农业观光。在渭河河漫滩地区,尽可能恢复河滩湿地植被,与浐霸河沿线开发区一起,形成巨大的西安市中心绿洲,增强净化空气的城市肺功能。
⑶渭、霸河三角洲地区:即将现有的未央湖旅游度假区和草滩文教区合而为一。以得天独厚的水、地热、原生态地貌和湿地等资源为纽带,充分发挥渭、霸河三角洲的地理优势,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依托已有的高等院校,发展高教文化,旅游度假。
总之,对于未央区新的城市规划对策的建议,是本着利用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建设现代化,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区的思想,充分利用区内各种水域资源,拓宽对绿化林带的建设的思路,以建设城市生态肺为基调,重点发展本区的城市优化建设区,以生态辅助经济,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加强文物保护和建设,以期建设成一个集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兼备古都文化旅游气息的新城区。
【参考文献】
[1] 刘德久.陕西省城市郊区生态建设构想.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第3期.
[2] 吴宏安,蒋建军等.西安地区城镇扩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3月.
区域品牌次品市场成因及质量改善机制的探讨
天津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的外包服务商的管理
借鉴OECD国家税制,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税制结构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评价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范围经济的研究视角
构建客户忠诚度模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离职动因分析及对策
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纺织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
论制度包容性增长
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新经济下我国电信产业管制政策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分析
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基于剩余收益的企业价值评估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
农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环境综述
我国IPO定价多因数模型设计实证研究
大、小股东和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
本刊稿约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国际比较与经验总结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有效需求理论的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研究
走出内外环境的困扰推动和实现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施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探析——基于“创新—知识人”假设的认知视角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和实践:回顾与展望
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就业影响分析
基于顾客满意的顾客忠诚培育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熵权法综合评价研究
我国农村市场流通问题研究
后危机时代应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制约消费扩张的制度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经验借鉴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供销合作社的流程再造
论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制寿险营销模式:现状评估与改革建议
从基金经理高流动看基金公司的制度创新
美国市场利率对基准利率的反应研究
突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委托理论的家族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企业家生命周期战略演化研究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互动分析框架的理论模型构建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公共项目的社会影响后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实现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对外贸易与新疆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税政管理博弈均衡分析
我国增值税转型分析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探析
商品房成交量下降的供求原因
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关键词:循环经济;现状;对策;辽宁省
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节的污染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满足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近几年来,辽宁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辽宁省是国家确立的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省,提出了“3+1”循环经济模式,即创建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和建设区域性的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因此对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从中找出影响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更好的为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思路。
1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辽宁省是我国首批确立的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各种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以及各种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支部完善,辽宁省的经济增长方式由高耗能、高污染逐步变为绿色发展和低碳循环发展。但不可否认,其间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实现辽宁省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破解资源型城市和环节污染的瓶颈,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实现辽宁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受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并由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总结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产业结构不完整
辽宁省由于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之一,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辽宁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尤以煤炭、钢铁、石油为主,如阜新、抚顺、铁岭是主要的煤炭工业基地,鞍山、本溪是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盘锦、葫芦岛是石油化工基地等。这三大产业是辽宁省产业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所占比重过大,且在各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缺乏横向或纵向关联,各大产业的扩展与延伸不足,导致产业分布呈现单兵作战的“孤岛型”状态,特别是一些产业缺乏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大部分相关企业处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前端,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较低。
1.2缺乏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支撑
虽然辽宁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试点,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并不明显,主要可归纳为技术和人才两方面原因。首先,推行循环经济试点的大都为煤炭、钢铁、石化、机械加工、建材等高排放和重污染的传统型企业,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生产工艺等问题限制了新技术、新工艺或新生产方法的引进与应用,例如针对钢铁企业的废渣回收利用技术、煤炭企业的煤矸石资源转化技术等尚不成熟,严重制约了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提高;其次,由于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辽宁省严重短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导致科技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尤其缺乏通技术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导致循环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
1.3资金支持不足
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周期长、见效慢,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提升还是人才引进,均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作为保障,但辽宁省近几年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地方政府的负担较重,在循环经济税收优惠、资金支持、补贴等方面激励不足;各大企业在近几年限量减产的大形势下,很多企业均负利润运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企业前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前期运营成本巨大,同时还需要企业转变其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导致企业缺少实质性的行动。
2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针对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为提升辽宁省循环经济效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转化,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2.1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依靠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和资源产业向循环经济产业转变,更加注重经济的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同时调整产业布局,进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从产业链的末端服务向产业链的上游和高端延伸,增强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此外,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提升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层次和经济发展的水平。2.2大力发展现代生产业积极提升辽宁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生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耦合互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应用到服务业的水平提升上来,增加生产业的内涵,同时延伸产业链,建设高附加值型产业,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延伸利润空间。积极有效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转换效率,发展新型的能源产业,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2.3延伸和扩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应在现有资源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产业链升级举措,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如同煤集团的塔山产业园区建设、内蒙古煤电联产及煤制油产业园区建设等,按照《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建设的要求,加大大连、沈阳、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生态工业园试点建设工作,按照工业生态学理论,对园区的产业整合、产业布局、内外耦合等要素进行全面的研究,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和升级,增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综合竞争实力。
2.4引入外资,加大技术投入,发挥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
首先要充分利用省级财政及地方财政通过直接投入或政策性补贴的方式激励企业广泛发展循环经济,尤其对一些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开发或产业园区建设要给予重点扶持,对于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核心技术应大力引进,并加大研发力度;其次,扩展融资渠道,鼓励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等创新资本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集合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再次,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学习和吸收新技术,发挥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3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上的客观要求。辽宁省必须放眼于循环经济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制度的建设,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保障。同时从产业升级转型、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引领等方面提升辽宁省循环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打造绿色、低碳、高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具有省级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更好的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季良,周菲,董洁.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90-94.
[2]张雪花,张宝安,张宏伟.发展地区循环经济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12):48-50.
[3]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160-164.
[4]沈鸿,赵永乐,张晨雨.西部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1):80-84.
[5]付晓灵.湖北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设计及其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9):33-35.
[6]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