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学生总结

初中生学生总结

时间:2022-07-01 12:4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学生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生学生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新课程改革;优化策略

初中政治学科理论观点较多,教学内容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遵循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选择具有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初中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政治教学水平,根据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初中生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政治课,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一、初中政治的教育意义

1.教育学生知法守法,优化学生的人生观初中政治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公民权利和法律的相关知识,比如《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权利义务伴我行》《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初中生学习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具有推动作用。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上升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于社会不良诱惑和违法犯罪的抵制能力不足,学习初中政治知识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了解违法犯罪行为,增强自我的防范意识,避免初中生陷入生活的误区。初中政治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政治教材的设计符合初中生的需求,体现了政治学科的人文关怀,政治教师应该采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教育学生知法守法,优化学生的人生观,从而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斗争,担心自己教不好,但是最终我坚信事在人为,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教好。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情感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把初中生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辅助教学。

2.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改变学生的社会观

初中政治学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初中生学会马列主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初中生错误的社会观念,提高初中生的思想觉悟,让初中生可以形成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政治教材中,《做自立自强的人》《交往艺术新思维》《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等知识都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让初中生懂得如何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初中生既要求自尊,又感到自卑的心态,初中政治教师应该从政治教材入手,不断完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调动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下滑严重,在政治课上不注意听讲,甚至在课堂睡觉。后来我主动找到这名学生,帮助他挖根源,才知道是父母离异对他的伤害太大。我给他举了许多生活实例,鼓励他要坚强,要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这名学生最终走出了心理阴影,在课堂努力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上了。由此可见,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具有一颗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优化策略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政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避免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初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一堂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必须要真正激发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活动,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政治课堂。比如讲初中政治《自我新形象》,这部分知识要求初中生能够全面的认识自我,为自己设计符合实际的未来,要对自己的未来提出新的期待,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我在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一同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并要求初中生仔细品味歌词,善于挖掘歌词背后的含义。然后我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歌唱明星和体育明星的图片,以此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我鼓励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你喜欢的明星是谁?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明星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哪些行为应该拒绝?当初中生能够意识到理性追星的时候,就证明初中生真正的长大了。为了引导初中生确立人生方向,我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偶像崇拜的利与弊。通过学生的讨论,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能够辩证的看待问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人生规划。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初中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课堂练习,使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养成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政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把政治与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才能够发挥政治的指导作用,教会初中生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比如讲初中政治《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这部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难,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必须要通过政治教学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初中生的法制观念,让初中生远离违法行为。我给初中生播放各类侵害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片,并且讨论对于青少年的侵害都有哪些方面?初中生都积极的参与互动,有的说家庭侵害,有的说学校侵害,有的说社会侵害,还有的说意外事故侵害等等。此时政治教师进行总结:我们身边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可能会遇到侵害我们,我们应学会时刻保护自己。最后我让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身边遭受侵害的真实事件,师生共同探究:种种伤害究竟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伤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善初中生的社会观念,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3.归纳总结,深化巩固

初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还要引导初中生对所学政治知识做简要的归纳总结,一方面深化所学内容,便于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只有做好课堂总结,才能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让初中生不再厌烦政治课,使初中政治课焕发生机和活力。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需要政治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师生互动为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优化初中生的应变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初中生的思想认识。比如讲初中政治《认清基本国情》,在教学后我对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给学生做出详细的解答,包括:如何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如何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认识高举旗帜开创未来?通过我耐心的指导,初中生掌握了解题技巧,学习的信心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学需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意识,促进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规范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让初中生感受到政治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政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苏梅.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读与写,2012,(08):142-142.

[2]朱显利.探析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软件,2014,(02):67-67.

第2篇

现阶段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很多的老师还是在采取较为陈旧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相对来说,还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转变,出现了很多的弊端。首先,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都是老师占有着主导地位,引导着学生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引导模式,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很大的自主性,不能够在自己的思维中进行系统性质的学习,仅仅是遵照老师的意愿来进行学习,这样就会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其次,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够将生物课程中的知识传达给学生。除此之外,现阶段中,初中生物课堂上的教学方法,部分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有些则会乱用教学模式,造成课堂教学秩序错乱,导致初中生在学习上难度加大。诸多的弊端都使得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过低,因此就需要尽早地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

2.如何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

2.1科学实验自主性培养

在上述陈列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中,缺乏很大的自主性。这样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首先就要求进行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而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来讲,自主性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科学实验自主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都是教育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都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开展实验形式的教授。因此,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实验,倡导学生在课堂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安全性的生物实验,比如一些动物的解剖,以此来了解动物的生理结构,再者还能够进行一些观察实验,对各类型小动物进行亲身观察,查看其身体部位的形状,并且在保护措施下进行触摸感受。在初中生实验自主性的培养下,才能够加大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兴趣,在试验中进行高质量的学习。

2.2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多媒体下生活,更加具备有趣味性和现代化。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知识较为无趣,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没有较大的兴趣。在新课改下,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使用PPT、Flash等软件。比如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学习中,使用Flash软件,可以很生动地将绿色开花植物从胚胎到种子,再到幼苗的生长,直到其开花结果这一整体过程展现出来。初中生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植物的生长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形象、生动地将生物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授课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强化记忆,并且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2.3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

生物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相对于初中生来说,会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只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死记硬背,而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够获得暂时性的知识吸收,有极大的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忘记。因此,这就需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使用一些概念图。概念图的合理使用,能够使得晦涩的生物知识点得到具体的说明,并且有利于将相关性质的概念进行一个关联性理解。进而能促进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逻辑性思维的形成。最终更加有利于初中生物的学习。初中生物知识除去有些难以理解外,生物知识还比较散乱,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一样,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进行概念图的使用,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整合,最大程度地将知识点概括起来。初中生在这样的总结下,才能够认识到各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高效学习。

3.改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大意义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不能够良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避免以上陈述的诸多弊端,也可以较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另外,改进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增加学生对初中生物的极大兴趣,基于较大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初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最终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生物的学习。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4.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初中历史 激趣 创新

随着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和健全。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一个最显著的亮点就是积极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往按照教案照本宣科地进行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

一、充分调动初中生课堂兴趣,启迪创新思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了给初中生课堂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通过趣味性的历史典故来引起学生深度思考;通过组织历史人物“故事会”来提高初中生历史知识的讲述能力;组织初中生编写历史短剧等等。这样就会使初中生在整个历史课堂中始终保持兴奋点,并且思维一直围绕课堂中心转,进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整个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都要注意激趣,一是有效结合国内外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多角度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讲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好近期发生的热点问题,调动初中生对时事的浓厚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二是有效利用好古今对比,多层次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古今的一些人物或事件进行对比,深入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奥秘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三是有效利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积极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还提高了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有效启迪了学生创新思维。

二、让初中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课堂上力争有不凡的表现

首先,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课堂兴趣。我们要针对初中生的历史实际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营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其次,历史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合理科学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让每一名初中生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积极引导他们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课堂学习,力争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充分展现自己,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汉武帝的功过时,通过学生的回答、辩论、补充,最后共同合作总结得出汉武帝的功与过。功: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开辟丝绸之路;击溃匈奴,使国家更加巩固统一。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共同探究了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过:大兴土木,连年征战,滥用酷吏。同时,我们师生一起探究了汉武帝和秦始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作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汉武帝和秦始皇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再次,正确对待初中生提出的质疑。初中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是一种积极的探究,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积极培养初中生勇于探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例如,我在讲到中国四大发明时,有的学生就提出“老师,如果我们的四大发明不向外传,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我紧紧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辩论,结果辩论的共识是:“世界总是向前发展的,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个国家而停止向前,我们绝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此次辩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最后,历史教师要做及时准确的总结,让初中生明白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能力目标,再次强化他们的认知,还要对初中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加以肯定、表扬。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可以高效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疑难问题,特别是有助于历史教学中课堂情境的营建,有利于初中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我们历史教师充分挖掘教科书中趣味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把教材中抽象、乏味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多媒体技术集视觉、听觉、感觉于一身,能够产生极其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和愉悦动听的听觉效果,能够给初中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课堂学习动机,以达到高效激趣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前,指导初中生预习教材,了解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并且,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各小组分别搜集秦汉时期的文化资料,学生的热情很高。有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去微机室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搜集到了丰富详细的资料,为自己在课堂中有不凡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教育 数学焦虑 数学阅读

当前我国初中生的数学阅读多为低效或无效数学阅读。本文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初中生数学焦虑现状日益严峻,数学阅读表现差强人意,数学焦虑与数学阅读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数学焦虑越严重,数学阅读能力越低下。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颇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对此提出从学校、家长及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出发全面缓解初中数学焦虑,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阅读能力。

一、初中生数学焦虑和数学阅读现状

(一)初中生数学焦虑的现状

数学焦虑症一般分为高度、中度和高度三种。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初中生对数学都保持相对中度的焦虑,这种焦虑状态最适宜,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低度焦虑或无焦虑状况的学生可能学习较为散漫,欠缺认真学习态度。高度焦虑的初中生相对来说还是较少的,但随着近年来应试压力不断增大,高度焦虑的初中生比例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一遇数学就产生忧虑、紧张等不良反应,更有头痛、脾气暴躁等症状。

我们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探讨引起初中生数学焦虑的原因。内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原因,包括学生本身的性格,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观念及抗压能力等多重因素。外部因素则主要包含数学的学科性质,学校的学风,老师的严厉程度和家庭对成绩的重视程度等多个方面。

(二)初中生数学阅读的现状

从调查现状来看,我国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整体偏低,数学阅读表现多为低效甚至无效的。数学阅读对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明当前初中生存在的数学阅读问题,希望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首先对于初中生自身来说,他们并不重视数学阅读。并且认为研读数学课本、探究数学思想都是老师的事情,与其让他们预习课本还不如多做几道习题来得实在;其次,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本身对数学阅读的重视度就不够。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能否解答出题目,只要能够解出题目,就觉得达到了想要的教学效果,而题目中深层次的含义和数学思想则不深究。这种流于表面和形式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很难提高;最后,从家长层面来说,多数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进行数学阅读的意识。他们做得更多的是为孩子购买大量习题,搞题海战术,从来没有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二、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研究数据的分析与探究,我们得出初中生的数学焦虑与数学阅读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初中生的数学焦虑程度越深,数学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越高,反之亦然。研究表明数学阅读水平最高的那些学生多为低度数学焦虑的学生,数学阅读水平适中的那部分学生数学焦虑程度与之相对应也处于中等程度,数学阅读水平较低的初中生数学焦虑程度是最严重的。由此可知,初中生的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有着深远的影响,过度焦虑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数学阅读,进而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成绩的下降又会加重学生的数学焦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

三、缓解初中生数学焦虑,提高其数学阅读能力

(一)学校层面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学生的焦虑多来源于学校方面的压力。所以要想缓解学生的紧张焦虑,首先要给他们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欢乐的校园环境,而不是充满压抑和紧张氛围的地方。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育观念,不能只关注分数而忽略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沟通,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培养学生总结做题方法、提炼数学思想的能力。

(二)家长方面

家长是初中生产生数学焦虑的又一大压力源。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十分关注,这种关注反射到学生的心里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配合老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制订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为孩子购买相关数学阅读材料,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效数学阅读的能力。

(三)学生自身

初中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学生自身要特别注意心态调整,毕竟缓解焦虑的根本还在于学生自己。初中生要试着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数学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中遇到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不可轻易放弃。同时善于总结自身学习优势和不足,找寻原因,提升学习自信心。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初中生数学焦虑和数学阅读现状描述,发现我国初中生多处于中度数学焦虑,高度数学焦虑的学生群体比例正在攀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低下,多表现为无效或低效的数学阅读。通过探究与分析得出初中生的数学焦虑与数学阅读成显著负相关性,焦虑程度越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越低。针对目前我国初中生在数学焦虑和数学阅读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从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入手缓解初中生的数学焦虑,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59-01

一轮复习无论对于学生全面巩固生物知识学习成果,还是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搞好一轮复习,教师会花费许多精力与时间,但是复习效果往往不 尽如人意,学生复习达不到最佳状态,尽管对知识点进行过多次重复,但是学生重复出错,复习效率低下。本文对于初中生物复习低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给初中生物复习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初中生物复习低效的原因

(一)教学模式陈旧

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学校和老师大多采用的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方式,教学模式非常僵硬,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事倍功半。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无法占据主动地位,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不仅如此,初中学生承担的压力很大,僵化的学习模式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长远来看,生物老师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下降,那么他们在今后激烈的社会中必然会遭到淘汰。

(二)对学案过分依赖,复习模式单一

很多教师在复习时对学案过分依赖,用学案代替了必要的解析,代替了板书,代替了课本,致使备课过程机械僵化,思路越来越狭窄,只把学案准备当作唯一的任务,机械与僵化的学案模式致使备课过程忽视了学生的特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没有把精力倾注到对教学环节的优化上,上课以学案为载体,照本宣科,学案成了生物问题的呈现材料,师生的课堂活动也集中体现为核对答案,复习课堂单调沉闷,缺乏生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激活与发展,对复习课缺乏期望,学习情绪冷漠。

(三)学生缺少反思过程

学生复习不得法,复习目标不明确,只是一味地跟随教师复习,缺乏反思的过程。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完善,出现“听讲的时候一听就懂,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在进行训练时一做就错”的情况,因为对知识缺乏反思环节,知识得不到有效内化,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应对初中生物复习效率低下的策略

(一)活用学案,注重实验教学

1.灵活使用学案。

生物复习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与热点进行复习,要改变学案的结构,可以按照“典型案例分析、知识归纳、灵活训练”的模式,要以例题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总结与归纳,即要注重结合实例进行总结。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的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物质的结构:胰岛素、血红蛋白、淀粉酶、性激素、抗体、染色体,让学生找出哪些是蛋白质或者含有蛋白质,让学生结合实例总结蛋白质的功能,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经过了思考与鉴别,比机械记忆效果要好。

2.重视实验教学。

在复习阶段,生物实验教师一般采取讲解的方式,这种“纸上谈兵”式的实验复习,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也经不住考试的检验。例如,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考查“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结构”的题目,如果学生动手做过实验,回答这个题目完全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学生不是亲手做过实验,而是背实验,那是需要惊人的记忆力的。因此,实验能力不是靠几张学案就可以提升的,需要去做,去经历。所以实验教学一定要稳扎稳打,绝不能马虎。

(二)注重反思,强化反馈

1.引导学生反思。

反思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生物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反思方法进行回顾与总结。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后,要引导学生总结复习了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在习题训练课后,要引导学生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该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着重考查哪些能力?借此发现出错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掌握疏漏还是由于粗心大意?还是因为审题错误?通过训练与反思将考查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知识反馈。

学生的反思效果需要教师的反馈来检查。错题改编,跟踪训练,是弥补学生知识点掌握疏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可以将错题进行归整,形成错题档案,将错题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进行训练,检查反思的效果。有时要经过几个反复,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的训练尤其如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完善,培养科学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改变固化的教案模式,根据学生实际灵活使用学案,激活学生思维。要强化生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强化反思与反馈环节,让学生反思自身学习,并不断完善与优化自身的学习,有效提升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6篇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变化因素也是影响课堂有效教学效果好坏的一大重要方面。一节生物课堂中,学生会根据教师的引领、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情感特征,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安排。例如,在课堂前20分钟左右,学生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对新知识感觉良好,大脑各部分机能飞速运转,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的前20分钟教授难度、重点程度较高的知识部分。在后20分钟,做好总结收尾工作。此外,初中生物教师应学会对学生的倾听。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提问时,如果回答错误或不够完整,教师应当进行提醒,而不是斥责。如果回答准确无误,教师可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以提高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二、完善教学方法,打造现代化初中生物课堂

1.加深对初中生物教材的进一步探索调研,让教材发挥核心作用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一直以来都是贯穿整个初中生物学习阶段的重要主体。而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应用普遍停留在传统的对教材知识照搬照抄模式,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推进下,对教材的深入探究调研和二次开发成为必要过程。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课程“皮肤与汗液分泌”中,除了教授教材中固有的皮肤知识外,还可以充分将教材知识扩展到在医学、人体学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的重要性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初中生物教材在二次开发中重放光彩。

2.拓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途径,与科技现代化紧密结合

随着电子信息、互联网、多媒体工具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支持。多媒体在具备快速、便捷等现代功能的同时能够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示教材知识与典例。例如,在七年级课程“人体的营养”一课中,学校无法提供对人体部位进行的具体实验,为增强学生对人体营养的了解,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网络视频,扩大资源来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知识点。在这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加适合不方便经常进行生物试验等具体情况的学校。同时,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能够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完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吸收学生意见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完成包括教师与学生两部分,而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所以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好坏,有着亲身体验的学生最了解。学校应建立健全生物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与体系,定期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具体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现实反馈及时做出生物课堂教学方针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需求。通过调查与评价,还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关注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

4.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适当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索能力;学生主体;新课标

学校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要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要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学习技能之一,应成为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初中学生生物探索能力培养的几种方法,望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提高教师自身探索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治学态度、生活作风等都要成为学生之表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探索能力是基础和前提。新课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更是严格对待,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标理念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活动之余不断加强学习与进修,提高自身素质和学科修养,从而响应新课标理念,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探索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探索能力,并要把获得的探索能力内化,以便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巧妙运用。

二、创设探索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被动式”学习已不适用于当前教育形式,教师在培养学生生物探索能力时,首先要创设探索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探索式教学情境常见的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建立假设、进行探索的能力,以及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质疑精神是探索式教学情境中培养的重点。初中生物学科是生物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对所学生物知识提出疑问,然后不断探索和求证,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并在探索过程中激发求知欲望,让“主动式”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要动力。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可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我设置的探究问题有:生活中的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基本单位之间简单的堆积就能形成高楼大厦吗?你所采集的绿色植物中所有器官是什么时候才能同时出现在植株上?绿色植物中各种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绿色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问题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遇到时会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欲望,他们在课堂上不断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技能。

三、增加学生探索式学习实践的机会

实践出真知,同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各种能力和技能都要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完善,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时,还要注意增加学生探索式学习实践的机会。“纸上谈兵”只会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变得狭隘而不切实际,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体验探索过程的机会,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探索的乐趣,不管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是制定解决方案、得出结论,甚至是作出评价,都要学生亲身体验才能了解探索的过程,并体会生物学家探究的艰辛。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知识,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小组讨论的方式,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主导探索的方式,各个小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制定探索方案,小组内成员共同收集资料,然后在小组内形成结论,最后由全班评价各小组探索方式。教学结果显示,此节课中学生表现活泼、教学效果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实验是初中生物的基本构架,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目前教学活动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方法。新课标实施后,初中生物教材和中考都发生了改变,探究式实验成为教材的主线和中考考查的重点。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初中生物教材中设置的实验多是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的,如“显微镜的作用”“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观察蝗虫”“观察膝跳反射”等,因此学校可开放生物实验室,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实验,在亲自实验过程中提高认知能力,发展创新技能。

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教学资源

科技在进步,先进的科技也在逐步走进课堂,学校教育与社会也需要必要的接轨,学生的探索过程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探索能力。教材上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教材中获得的知识多是基础的,他们需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领域,“闭门造车”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一味的给出帮助,要引导他们学生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计算机等,让他们通过查阅扩充自己的知识,养成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获得的事实解释现象的行为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教育没有终点,教师也要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不断地思考、探索,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刚.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21

[2]刘桂东.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策分析[J].科学大众(学科教育),2015.06

第8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 初中生物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1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创新教学成为了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的要求出发,初中生物教师要树立创新教学的理念,并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立足于教材内容本身,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的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素质基础和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本身也在不断地改进,尤其是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从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更新来看,教材本身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关于创新探究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创新教学的含义

创新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开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等,其主要内容是在充分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创新教学的特征与传统教学存在较大的区别,即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是成为了主动的学习者,同时,教师也转变了自身的教学角色,成为了教学的引导者。这样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来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这要求教师要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要与学生保持和谐平等的关系,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感。另外,教师要将这种师生关系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要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互动与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要以正确地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地理解,支持和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疑问和想法,这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进而形成创新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感受到探究创新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合理地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信心

从初中生物学习的角度出发,充足的创新自信心是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初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合理地鼓励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推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适当地进行鼓励和表扬,为学生的探究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特别是在讲解难度相对较大的生物知识时,教师更要强化鼓励和表扬,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探究提供精神动力。

(三)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强化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初中生物学科的特征来看,初中生物教学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是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对学生观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将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从而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很多的生物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引导,并且要准备相应的器材和资源。在满足实验操作所需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结合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理解。

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和归纳,提升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活动中,学生会自主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记录观察,并且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实验的操作和最终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这对整个实验的总结和整理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学生自主探究和提出创新观点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归纳能力的发展。

(四)拓宽教学内容范围,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从创新教学的要求出发,初中生物教学不能够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来进行创新教学,而是应该合理地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强其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现状,选择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外生物知识,合理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另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引导学生突破思维束缚,有效地开展发散思维的训练。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特别是在学习心态上的开放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方面,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讲授关于绿色植物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课外教学,引导学生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去观察植物,增强学生对于植物的直观感受,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对绿色植物特点的掌握。另外,在讲授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相关内容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对周边生活环境的污染进行详细的调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在这些课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拥有充足的自由来进行创新和探究,并且更加容易形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第9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要求初中生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生物知识,增强自身的生物学观念。本文为了探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途径,立足于改善教学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初中生物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观、掌握生物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一门重要学科,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贯彻新课程深化改革的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本文具体分析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思考,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生物实验教学正需要这样的动力。初中生物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如在“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一课实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鼠妇的了解甚少,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捕捉一些鼠妇供学生观察,再介绍鼠妇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危害等,以此激发学生深入实验探究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被称为情境激趣法,与之相对应的有矛盾激趣法、悬念激趣法。如在进行“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一内容实验时,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如:“同学们都知道老式的相机在拍照时使用的是胶卷,那你们知道绿叶也能拍照吗?绿色拍照用的是什么?”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为教学制造矛盾,设置悬念,而学生急欲知道答案,必然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进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次是生活激趣法,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为学生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以实际生活案例指导学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效率。

二、合理设置实验目标,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其中,所谓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为了有效实现初中生物的三维目标,需要准确抓住“能力与方法”这个关键点,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种子的呼吸作用》相关实验演示时,老师可先将实验目标告知学生,再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罐头瓶、水杯与吸管等材料分别替代广口瓶、试管与导管,将小麦、玉米、菜豆等种子作为实验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的条件;然后,将煮熟的种子与萌发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的瓶子中,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紧接着将萌发的种子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封装起来,待两三小时后,将清水注入瓶中并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会发生变化。最后,将萌发的种子与煮熟的种子分别装入不同的暖水瓶中,并插入温度计,让学生观察装有不同种子的两个暖水瓶其温度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便总结出种子在呼吸过程中会吸收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从而产生热量。因此,通过合理设置初中生物实验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积极性,为学生之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分配实验小组,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各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进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首先要求老师合理分配实验小组,坚持优劣互补的原则,促使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弱势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过程中,教师便可将生物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和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中,这样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全面提升生物实验水平。

四、优选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为增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首先老师要合理选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案,突出教学重点,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实验教学。如在“生态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与“蒜苗的生长”相关的实验展开教学。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学生合理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将植物分别置于朝阳、背阴、潮湿与干燥等不同的环境中,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总结蒜苗的习性与适合其生长的环境。这样的实验几乎没有条件限制,方便学生观察,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生物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水平。

五、结论

为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标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发展学生思维作为教学重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华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61-01

长期以来,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是一成不变的,初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根本就调动不了教学的积极性,所以也就导致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困难。在新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侧重培养新型的科学型人才,培养新型的科学型人才就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并完善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一、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1、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对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教师的提问技巧、课堂的管理能力、重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生物学知识。对于这些方面,教师只需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其自身提问的技巧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重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及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来向学生解释生物学知识[1]。

2、学生方面

学生的学习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表现出缺乏学习动机、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三种情况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影响。所以要让学生拥有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动手及观察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效改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的教学策略

1、教师进行充分准备

侧重科学性的初中生物课程除了对教师具备一定的生物专业技能知识外,还有具备生物知识迁移转变能力。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对生物课程知识仍然是以口传授为主要来源。所以,教师的生物专业知识和自身的个人素养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授之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专业知识技能并完善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如:在对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的课程准备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自然发生论”和“神创论”产生的背景和区别带来的影响解释给学生听。并让学生逐步对生命的起源加深认识和理解,以完成教学目标[2]。

2、理解并探索教学改革的目标,完善教学特色

为打造各具特色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师在教学改革要求下要不断完善个人授课方式。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跟紧时展的脚步。并总结实践经验,将授课方法不断创新,有利于学生提高生物课的集中力和学习的兴趣。如:“生命的起源”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反复列举实例,联系实际生活,并收集相关的影像资料,向学生解释生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自然发展生产的。将知识教学转化为情感教学。从而让学生重新认识生命,促进学生珍爱生命、热爱情感。

2.1、注意学生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情感的变化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学生会根据时间的流逝、教师的引领而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特征进行充分了解,并做好教学安排。如:开课的20分钟左右,学生的状态是对新知识感觉良好,注意力也非常集中。所以,教师可以抓紧这20分钟的时间将难度大、重点程度高的内容传授完。在之后的20分钟内,则是做收尾工作,也就是总结。除此,初中生物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如:学生在回答课堂问题时,如果答案不正确或者是不完整,教师不应斥责学生,而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如果回答正确,则可以鼓励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完善教学方法

3.1、对教材进行探索调研

教材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主题,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其教材也不例外,是贯穿整个学习的主体,且其对教材的应用还停留在传统的照搬照抄模式上。在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下,二次开发和深入探究调研教材已经成为了一个必要的过程。如:在七年级生物课程“皮肤与汗液分泌”中,其中除了固有的皮肤知识是教师必须教授,教师还可以充分将这些知识扩展到人体学、医学等相关领域中。使学生了解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及教材的重要性。

3.2、拓展教学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多媒体、互联网等也快速发展并普及,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多媒体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可。其不但具备便捷、快速等功能,同时还能够以视频、图片、音频等可以向学生直观展示典例和教材知识。如:七年级的生物课程“人体的营养”,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人体部位的实验,但在课堂教学上,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好的消化知识点。多媒体教学方式非常适合不能进行实验的学校。并且,其还能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关心和注意,从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率[3]。

新型人才的需求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越来越大,在教学改革环境下,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其教学方式要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从而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开创新途径。结合时代化、科技化、现代化,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结合,为学生获取丰富生物知识的来源[4]。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及保证往常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既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内容,又是人类思维的主要表达形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师生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且解题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生实际掌握知识的状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原因较多,因此分析影响原因及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原因

首先,教师方面.部分教师为了应对中考,盲目追求高分数,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在具体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都是采取直接讲解整个步骤与思路的方式,学生被动学习,加之有的教师只关注自己喜爱的少数部分学生,影响了学生的情绪.

其次,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在课上能听懂,但课后却不会解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说,一是依赖心理严重.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希望教师能够随时指导自己,所以他们缺乏主动学习与探究意识.二是浮躁情绪.部分学生过于注重数学结论与急于得到解题答案,而忽略解题过程,在没有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急于解题,这无疑阻碍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三是思维定式.教学模式与习题材料创新的缺乏,使学生产生了习惯性思考方式,进而导致数学解题毫无新意.四是缺乏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解完题之后,只注重结果,却忽略过程,缺少“回头看”的习惯,不去反思题型及特点,不去反思方法和策略,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再次,外部因素.某些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多的课程与任务,使学生整天都处于疲劳学习状态,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加之教材和资料的不合理配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

1.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对策的根本在于更新观念,从本质上重视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即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良好的专业数学知识、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高度的教学责任心.学校需要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促进解题教学的开展.

2.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训练.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为了促进数学解题逻辑性思维训练的实现,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解题教学前需要准备一个典型题型,让学生课前预习与思考;在教学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勇敢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解题方式与思路;最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依据学生的正确思路进行解题.这样的方式,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及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式.数学解题方法随着数学探索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解题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一方面,在平时数学学习时,要养成认真审题,独立分析,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及时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数学复习与考试时,正确合理的解题方法是,在面对新问题时,充分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审题及认真分析,在已有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基础上解决问题.因此,学生需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操作能力、理解与熟知数学公式与思想,反省与深思解题思路、整理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第12篇

【摘 要】实验对初中生物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现代社会生物教学更要与时俱进,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应借此时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信息化

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生物学的最初成型就是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实验。实验对于我们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对于学生们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实验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因材料缺乏、场地限制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弥补这些漏洞,使实验发挥最大的功效。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生物实验教学是指在生物教学有关活动的进行中,借助实验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具体一些说就是指以生物的教学目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们的总体认知水平有目的地进行或者设计一些程序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有关活动。

二、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我们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的紧密,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融入意义重大,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是一次伟大的改革。

1.与教育改革的步伐相协调

教育改革的有关纲要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我们人教版的初中生物教材中有着具体表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为了阐述克隆这一名词的概念,引进了“多莉”的诞生这一实验。但是在讲台上老师很难去重现克隆过程,但是只是通过描述又会显得乏味,提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时候,信息技术的作用就被体现了出来。老师们通常会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相关视频或者是模拟克隆的动画来进行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对各个步骤进行简要的讲解。这样一来,同学们对于克隆就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概念,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受条件的限制我们并不可能复制每一个经典的实验。信息技术在此刻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老师们完成一些并不可能的实验教学任务。教育改革中将这样一些实验内容引进到初中生物教材之中,与此同时可认可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相融合的未来发展途径,因此信息化与生物实验教学相融是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结果。

2.与素质教育相协调

我们国家的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着,对于学生们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了较高一层次的要求。在初中阶段,我们以往的生物实验过于强调技能操作以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与我们的素质教育并不十分吻合。学生们通过重复操作来加深记忆以此来完成的实验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实验,这样的学生也只能是一名工人而不可能成为科研人员。针对这个问题,素质教育对我们的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初中生物实验要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因此现在我们信息化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是与素质教育相协调的表现。

3.促进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的教学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相比理论知识一些比较直观的东西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因此在人教版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引进了一些必要的实验内容。比如说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中,学生们通过显微镜下看到了洋葱内部的微观世界,比较直观的有了微观这一概念。但是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毕竟有限,可以做成功的切片种类也很少,不利于知识的扩展以及加深。因此老师通常会在试验结束后进行十几分钟的总结。在总结的时间里老师会播放一些其他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图,这样在学生们有了微观意识之后又了解到了更多的微观小世界,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现在多媒体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形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十分普遍了,它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不仅仅可以弥补实验材料不足的缺点,而且它作为一种较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其本身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说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弥补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

实验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但是实验毕竟是一件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在同学们的实际学习中并不切合实际。比如说在人教版的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一个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这个实验中所用的材料需要经过一昼夜的遮光处理,而对于学生们而言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也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孟德尔豌豆杂交这个内容更是一个复杂而且漫长的实验,需要经历种植、开花、结果这几个阶段,对于学生们来说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如果因为时间的限制就将实验忽略掉,只是由老师们的几句话将实验一带而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对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一味的删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借助一些其他工具来模拟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验状态,这个工具就是我们的信息技术。借助CAI系统将豌豆种子由播种到发芽到开花到下一代的发育过程加以演示,豌豆种子的种类通过CAI的系统的演示一目了然,杂交后的结果也是一目了然,这样一个要经历漫长岁月的实验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用几分钟的形式体现了出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对于我们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大大弥补了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使得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几乎真实的实验操作,获得了较为直观的知识。

综上可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正在借助的信息化的力量而快速发展着。通过信息技术的协助,我们的生物实验教学将会查缺补漏,有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飞.新课改下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和意义[J].学周刊.2011(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