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关系经济领域又关系社会领域,要着眼当前又要顾及长远,要讲速度更要重效益,需局部重点突破又需整体协调推进。只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贯穿,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实践课题。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突出了战略重点、明确了主要任务,更揭示了这场深刻变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五个坚持,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开创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要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改革开放这个动力。科技的力量在于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的力量在于凝聚和激发前进的发展活力和制度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所必然。“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的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二、十二五目标
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毫无疑问,10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决定,找到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新突破口,也找到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提高政府运行效率、规范市场行为的新落脚点。笔者注意到,此次改革虽然在内容上没有面面俱到,但放权到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堪称简政放权的标杆,加快市场化改革的典范。
从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此次改革所涉及的问题,可以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舆论对此一直在呼吁,但始终没能达成共识,没有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也正因如此,此次改革就显得十分有魄力,如果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那么,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重积极影响,带来积极变化。
首要的变化是居民创业热情将有效释放。居民的创业热情高不高,环境很重要。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居民创业热情很高,而有些地方的居民创业热情不高。原因就在于,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居民创业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凡是创业环境好的地区和阶段,在政策上都相对比较宽松,都不会死搬教条、死守框框,而是灵活地运用政策,鼓励和推动居民创业,给居民创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方便。
这意味着,如果在制度设计方面不做出较大的调整与改革,不降低门槛和去掉各种禁锢,而完全靠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自觉,要想推动全民创业,让全民创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难度相当大。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无疑是鼓励居民创业、放开创业手脚的重要改革。
第二个变化是企业投资欲望将大大增强。近年来,企业投资欲望明显不足,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的热情更是进入低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金融危机等客观原因,但从总体上讲,还是投资环境不佳的结果。
虽然各地都在强调改善投资环境,都在利用一切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但是,真正投资环境好的地方并不多。更多的都是为了政绩需要,为了一时的利益得失。地方出台的种种优惠政策、服务手段,基本都是冲着大企业、大投资、大项目去的,而那些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企业、小项目、小投资,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政策和服务。如此一来,所谓的企业投资,就变成了少数人、少数企业和投资者的盛宴。
从审批环节入手,将制约投资的种种禁锢去掉,自然会对企业投资产生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在观念上进一步解放,在政策问题上一碗水端平,企业投资的热情会更高。
第三个变化是行政效率将明显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直接关系到居民创业和企业投资。此次对企业注册登记制度进行改革,无疑是一次行政放权的最好表现。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是围绕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而展开,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而入手。这意味着,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理顺,企业管经济、政府管社会的格局也将逐步形成。
笔者认为,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政府如何放权这一议题上,肯定还会有举措出台,而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则是这些改革举措正式出台前的序幕。
第四个变化是此举将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步伐加快。诚信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市场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有序轨道。
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诚信体系做保障。因此,要想让此次改革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必须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
此次会议明确要求,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向社会公布,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成本”。这预示着在新一轮改革中,诚信建设将成为各项改革举措的重要保障。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新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以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先进的智能交通体系为目标,坚持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能力,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1 利用创新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政策创新:把改革作为强大动力,鼓励创新发展。积极推动了交通行业深化改革。并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进行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交通体制改革,构建与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环境。努力推进政策创新,探索制定符合规律并紧贴实际的高效政策。
科技创新:未来交通发展的重点是扩展能力、结构优化、提升质量、改善服务、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任务分外艰巨。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作为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交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含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交通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和智能交通体系
2.1 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1]
从世界交通发展历史实践看,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美、英、德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综合运输体系方向发展上已经走出很远,并在体制、组织机构以及法律、法规、规划等诸多方面都给予了保障。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水平整体提升,各个方面都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综合内外因素发展综合交通体系无疑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构建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
与国际化大都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
一是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二是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行业发展政策不完善。
在客观分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小汽车快速增长和汽车社会提前到来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三是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城市公交发展提出了紧迫要求;四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加快推进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公交的比较优势。
要自觉地把坚持以人为本、使交通运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为主攻方向,切实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使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3 构建先进的智能交通体系[2-6]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深入实施“科技强交、人才强交”战略,加快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
一要树立智慧交通发展理念。以智能服务为目标、以智慧物流为重点、以智慧管理为手段,形成一套服务优质、运行高效、节能环保的管理服务体系。二要搭建智慧交通指挥平台、智慧交通设施平台、智慧交通物流平台、智慧交通政务平台,构筑现代化智能交通体系。三要加快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以国省干线公路为核心、农村公路为辅助的全路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一、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大讨论活动,促使了我局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根本要求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目前,深刻认识到思想不够解放,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仍是我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快元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改革创新才是加快元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县党员干部的头脑,着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县科学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元阳”。
二、严格制度规范学习
㈠在学习中,我局在总结以往教育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在学习方式上求活、求新、主要以围绕中心主题学。围绕总书记在十七大上的报告及等内容开展学习,并积极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围绕中心讨论和交流发言有深度、有内容。
㈡是共同交流互动学习。我局集中组织进行学习交流会,大家都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积极参加交流学习、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㈢是集中组织系统学。我局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了统一的集中学习计划,安排集中系统的学习都由局领导带领全体人员学习。通过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全体党员干部每人参加学习80小时以上,撰写心得体会文章5000字以上,参学率达到了100%。
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坚决防止和纠正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盲目发展等现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对土地、水、森林、矿产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
四、通过大讨论认识到,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建康,是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的基础,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状况,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好与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环保工作的需要,只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六、在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糸统和社会经济糸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以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本领为重点,着眼于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优化领导班子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通过大讨论活动,我县环保局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了对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增强了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将严格按照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安排布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解放思想找差距、提升境界促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观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思想境界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促进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04-01
一、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事物在不断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思想也必须随着事物、形势、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客观事物、世态形势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按照政治经济学规则,思想属上层建筑范畴,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思想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制约发展的障碍;思想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引领发展的旗帜。第二,解放思想是革旧除弊、推陈出新和创新体制机制的需要。当旧的体制机制在完成一定历史发展时期或者发展阶段的任务后,往往会成为阻碍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或者发展阶段的桎梏。这个时候解放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才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第三,解放思想是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因为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
二、解放思想的关键因素
解放思想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封闭思想必须要解放。封闭思想就是被密盖密封的思想。党的以来,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中央与地方、党内与党外、政府与社会、干部与群众的发展积极性、致富积极性、创造积极性,经过短短30年来的时间,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实现从经济文化落后的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实践证明,这就是解放封闭思想的结果。二是僵化思想必须要解放。僵化思想就是停止不前的思想。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我认为是竞争力加大,速度加快,环保加重,科技提升,资源短缺。环球经济加上竞争趋势,不允许我们再存有僵化思想。三是守旧思想必须要解放。守旧思想就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想,就是墨守成规、老守田园的思想,就是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思想。发展,特别是要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陈腐观念中解放出来,大胆改革那些框框发展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制度等。政府不放权,干预过多,企业放不开手脚,无所适从。
三、解放思想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人曰:“自知者明”,又曰:“知耻而后勇。”对自己封闭、僵化、陈旧的思想没有理性的深刻的认识,解放思想就是一句空话,就永远是一场没有实际意义的空对空的讨论而已。
解放思想必须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因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要不要发展、敢不敢发展、能不能发展的关键,所以,拥有决策大权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要不要解放、敢不敢解放、能不能解放至关重要。人们常说“树根不动树梢瞎摇”。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就是在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起主要作用、在一个矛盾的诸多方面主要矛盾方面起主要作用。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方面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解放,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促进解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先从最基层开始的,然后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由农业延伸到工业,由下层升至到上层。这是下层推动上层、群众推动领导思想大解放的典型范例。
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实践。解放思想不能光喊口号,检验思想解放不解放的标准是实践。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定位,明确思路,制定措施,关键的是付诸实施,实现由说到干、由思想到实践的转变。发展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有资源不上项目,有优势不能发展,那是无为;把资源变成资金,把劣势化作优势,那才是真正的本事。所以,扯着嗓子空喊,不如弓背实干。
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提出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强调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信阳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全面贯彻《决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途径,努力打造城镇这一承载工商业发展的载体、蕴含文化的容器,构建信阳加快发展的大舞台,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强化领导,更新观念,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保证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一是要认识到位,应全面加深理解城镇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成效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领导到位,应成立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城镇化工作合力。三是要把城镇化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强监控,强力推动。四是要重点突出,采取搞好城乡规划修编;搞活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建设新路;整合行政区域,优化配置城镇化发展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等措施。
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
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双百”城市目标,实现由欠发达中等城市向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的战略目标,找准了推进城镇化的定位和方向。应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等战略和高速公路、铁路、能源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奋力推进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跨越,努力在郑州、西安、合肥、武汉四大城市辐射圈的交汇处营造中部崛起的新支点,形成以信阳为中心,以潢川、固始为次中心,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的城市布局框架,建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布局合理、等级协调、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区域经济带动中心。
三、重点突出,打造中心,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着力打造中心城市,发挥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浉河、平桥老城区改造,进行成片开发改造和“城中村”治理,使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加快开发建设羊山新区、工业城,加强鸡公山、南湾湖等景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日臻,迅速提高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和承载能力,形成功能分区合理、一市多区的城市格局。
潢川、固始在信阳城镇体系规划中定位为次中心城市,未来信阳将形成以中心城区、潢川、固始为三大支撑点,以国道312为轴线的崭新的“三点一线”经济隆起带。两县应抓住省级城镇化重点县和扩权县机遇,紧紧围绕打造区域中等城市目标,加快向中等城市发展。
四、统筹发展,彰显特色,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其它各县城应努力建成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如新县县城应围绕“蓝天绿水红城”建设作旅游文章,淮滨县城应围绕“打响淮河牌,做好水文章”,商城县应围绕建设桂花城目标等等。要以硬件建设为重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建设不同的特色城市。
实施“千村百镇(乡)”建设,加强村镇建设。要结合实际开展试点和创建“中州名镇”、“四类乡镇”等活动,建一批明星城镇,推动小城镇建设;以“三清”、“四化”、“五改”为主要内容,加强村庄治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不断加强村镇建设工作,加大村镇基础设施投入,迅速增强城镇综合功能、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多头并举,改革创新,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
城市(镇)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市场化带动城镇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走以城镇建城镇、以城镇兴城镇路子,逐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经营意识,从整体上运作城镇经济,使资源配置从城镇的内部转向更大区域范围。综合运用城镇的土地资源、地域空间、城镇功能、经济容量、城镇环境、城镇形象等经营要素,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统筹推进道路、供排水、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商业、住宅及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打牢产业基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不断发展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与会专家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现行行政体制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环境变化有关,也同传统的发展理念有关,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体制机制仍存在弊端。行政体制改革要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应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特别是注重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和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形成统一、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和制度,以利于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确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能与事权,健全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应坚持加强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引导、调控和管理,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精力放到制定战略规划、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应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搞好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力和执法监管职责,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社会和谐安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离不开其他方面改革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应把行政体制改革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使之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一致,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法治国家相协调。也就是说,应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形成各方面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新局面。
学者们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不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不彻底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就不能完全建立;一些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分割的现象不解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滞后的状况就难以根本扭转;不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就不可能建立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也难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总之,只有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才能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抓住四个重点
学者们认为,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在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着眼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应抓住四个重点。
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应彻底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与做法的羁绊,使政府职能由无限型向有限型、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进而实现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性转变。
完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政府所具有的公共权力行使者、政策措施制定者、经济活动管理者、国有资产代表者、改革创新组织者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合理、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在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协调重大经济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政府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尤其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和信息服务的导向作用。
创新行政管理制度和方式。首先,规范和健全决策制度。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合理规定决策权限,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实改变拍脑袋决策、越权决策、不按程序决策的行政行为。其次,树立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流程。再次,坚持推进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
健全行政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管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保障。应全面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改革。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完善行政绩效评估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具体办法。坚决改变那种助长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的政绩标准和考核评价制度,切实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为考核评价行政绩效的重要标准和指标。有效引导和督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资源投入到结构调整中,实现科学发展、节约发展、和谐发展。
加快三项改革
学者们提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适当加快,又不能操之过急。当前,应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三项具体改革。
加快省直管县改革,减少行政层级。应把省直管县放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大战略中来审视。加快地方纵向权力结构调整,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框架。按照中央部署,调整行政管理的纵向层级,实行强县扩权战略,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划清中央政府、省、市、县的职责权限,明确不同层级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并建立中央与地方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省管县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
论文摘要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在大力推动文化建设背景条件下,如何加快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大发展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改革的内容,讨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举措。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
一、文化大发展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1、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奠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是硬道理,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直管来看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奠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
2、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凝聚力和生产力
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将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人教育应该自觉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思想理论学习和文化学习,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文化鉴别能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保证
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二、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容
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然,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1、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有所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系统
2、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主流价值文化。近年来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确实感动中国,可歌可泣。但是主流价值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也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值得好好反思。在谈到中国模式时,大家都注意到腐败与分配不公是严峻的挑战,其实对中国发展模式构成挑战的还有价值观的混乱和公信力的下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决不能掉以轻心。
3、科技、教育和文化的融合机制
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机制还有待理顺。文化创意离不开科技创新。北京地区集中了300多家科研院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优势突出,但有多少科研成果转化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呢?
4、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
国家发展更注重科学、全面和均衡发展,更注重以人为本,文化走出国门的愿望变得强烈,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走向多元,文化权利意识、文化共享意识不断增强,这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文化体制改革注入新的内容。
三、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举措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条件
文化建设既指向思想、价值等精神层面,也指作为社会事业和市场产业的繁荣发展。确立人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释放人的文化创造力,由此带来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极大丰富,这为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所证明。
2、理顺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才培养结构的改革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从文化创新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才结构、人才知识结构都应该有明显突破,要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其中尤其重要的职业道德、人文知识、艺术修养应该全面提升。
文化建设、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等精神层面,即指作为社会事业和市场产业的繁荣发展,要确立人在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释放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由此带来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极大丰富,这为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所证明。
成人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幸福,成人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如果站的高一点来看,捅破这张薄纸,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教育会很和谐,社会也会很和谐。
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师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走上改革创新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技师教育 创新体制 打造品牌
一、技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调整,技师教育出现严重滑坡,技工学校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反映出技师教育事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首先,办学思想封闭,机制不够灵活,对迅速发展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灵敏反映;其次,有的技工学校教学条件很差,设备老化,实习机会少,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高;再次,生源条件不太好,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技师教育作为企业技术工人的培训手段,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改革创新才能源源不断得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同时为技师教育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形势下技师教育的发展战略与思考
技师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的支持,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所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师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走上改革创新之路。
(一)建立市场调节机制是关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专业技能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市场缺什么技能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岗位需要什么能力就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来设计课程。同时对专业课程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相符。
如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能力本位教育(cbe)模式。它强调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所传授的知识是为能力培训服务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此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以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是以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3]是现在广泛应用于北美的模式,以职业分析、能力分析为主,目标具体,研究能干什么,员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帮助指导,考虑个人需要,及时反馈,动态控制,强调以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2.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
应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全面学分管理,建立学生选课机制,允许学生选择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加强加速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复合型创造型的师资队伍是保障
(1)解决当前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要想解决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可以有计划地送出去进修,但主要依靠校内自己培养。(2)提高全体教师的质量。通过开展业务考试和考核、形式多样的教研和教学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3)从政策上向一专多能、一条龙教学方向倾斜,鼓励更多的教师向复合型方向发展。(4)努力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选择创新体制和机制是核心
所谓“教育体制的创新”,不是寻求一种所谓的“创新的”体制。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在于,管理者要能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手段等去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教育体制的规则,并能客观、主动、灵活、开放、高效、积极地利用它。体制创新应确立三个核心价值:
1.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无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其共同目的是培养人才,都应该动员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2.教育的包容性
反映在教育体系内部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上,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往的各类各级学校系统建立在原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机械分工的基础上,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学科,较为脱离实际;职业教育则偏重狭隘的操作技术训练,使人过早专业化而导致人的发展的局限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育、发达,各种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工业社会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趋势。过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的“双轨制”学校正在被综合的、单一制学校所替代。以往一成不变的学制在信息化时代也被赋予弹性。可以预见,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类型之间的包容性,在21世纪作为教育体系开放和要素有机互动的前提。
2.教育的创造性
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来源于创造性的教育;创造性的教育依赖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改革和队伍建设。
体制创新应建立三大机制:
(1)竞争机制:将竞争视为发展的武器,以内部竞争提升学校综合竞争能力;(2)激励机制:将激励视为潜能的催化剂,以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调动工作热情;(3)淘汰机制:将淘汰视为进步的动力。
(四)创立品牌学校是目标
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把学校做强、做优、做精、做专、做特,做出名气,树好形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策略。
1.打造精品专业
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学以致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特色、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产学研相结合。
2.打造精品课程,力求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要处理好传统与特色、借鉴与创新、理论与实训、教与学、点与面等关系。
3.打造品牌教师
学校要成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品牌教师成才的平台,教师应该将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讲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同时将教师打造成一专多能(懂教育、懂管理、懂教学)的品牌教师。
4.打造品牌学生
提高生源的素质,同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5.打造品牌学校
品牌学校最终目标是要打破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原有界限,推倒“围墙”,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对接,让学生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和职业倾向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要拓宽职业教育的专业覆盖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使学生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竞争能力。
技师教育改革是激活现有人力资源的动力。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技师教育必将赢得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林苏.大职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训.
[2]柳海民.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
[摘 要] 邹平县提出“三年决战前十强”的奋斗目标,其中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部署,近三年,全县城镇化率将达到85%,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市率先实现现代化。
[关键词] 坚持科学发展;城镇化建设;实现现代化
乡镇位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未来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中央提出的“三化”建设要求中,城镇化是首要任务,这赋予了城市建设新的内涵。城镇是聚集各类要素,承载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带动区域发展、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载体和平台,抓住城镇化就能聚集资源、带动整体、处处主动、全局皆活。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城镇化建设刻不容缓。
一、邹平县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概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了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先后获得了国家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涌现出魏桥镇、韩店镇、西王村、东蔚村等一批具有城镇功能的新农村。可以说,成绩是明显的。我县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比较快,城镇化的总体水平较高。2007年,全国城镇化率是44.9%,全省达到44%,2012年我县城镇化率已达到75%,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与发达地区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水平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市政设施还不够健全。如各镇办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虽然建设了基础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但还没有真正运行,也不够完善。二是城市规划还不够科学。拆了建、建了拆,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效应不强。市区的基础、布局和架构,辖区偏小,中心城市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四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思想上重视还不够,精力上投入还不大,工作上办法还不多。没有把城镇化放在战略层面来加以谋划和推进,城镇的发展主要靠工业发展的客观拉动和自发推进,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思路和有效的措施等等。因此,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趋势,面对周边地市竞相发展的新热潮,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增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充分认识到,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主导着世界的经济命脉。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密集区,人口仅占全国的9.29%,地区生产总值却占全国的31%,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的64.67%。因此,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是顺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顺应全市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需要。二要充分认识到,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是落实“五个统筹”的结合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城镇化步伐加快了,城市建设好了,能够有效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能够充分发挥城镇作为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依托城镇较好的经济基础,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的解决,进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带动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尤其是在当前,在我市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的情况下,加快城镇化步伐,搞好城市建设,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三要充分认识到,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体现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县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省第一方阵中走在前列,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没有特色城镇化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会受到限制;没有特色城镇化的推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的发展就难以协调;没有特色城镇化的推进,我县的发展就缺乏动力和后劲。特别是当前,我县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进一步改善,为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创造了条件;全力打造现代化宜居城市的目标,为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境界进一步提升,推进城镇化的意识普遍增强,为我们加快城镇化步伐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
一是规划要科学。搞城镇建设,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有些城镇道路修得很好,却经常开挖,楼房建得很漂亮,却设施不配套,广场修得很大,却利用率很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规划不科学。在规划上要舍得花本钱、下功夫,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合理确定城镇的布局、功能和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和衔接,保证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是特色要鲜明。就是要依托各地产业和自然、历史、文化条件进行规划,塑造个性化的形象和品牌,避免简单刻板、“千城一面”。各镇办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具有本地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特别要做到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展示现代气息与挖掘历史底蕴相结合,健全市场体系与搞好市政建设相结合,改善市民生活与提升市民素质相结合,服务当地和带动市区相结合,让城镇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真正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三是理念要更新。就是要树立开放思维和现代城市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设计,有亮点,出精品。特别是要搞好城市功能分区设计,比如政务区、商贸区、旅游区、居民区等,以实现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最经济配置、最优化利用,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又不断赋予城市以新的亮点和内涵。要以扩容提质为重点,改旧城、保古建、建新区、创精品,完善市区功能分工,建设一批理念超前、功能先进、融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做到和谐协调、居住舒适。四是产业要优化。产业发展是特色城镇建设保持强大动力和活力的关键所在。特色城镇化建设如果没有产业发展作支撑,就是“无源之水”,是空壳城镇。我市资源型城镇居多,一定要在这方面引起重视。特别是一些资源接近枯竭的老工矿城镇,一定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好产业置换,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和经济增长点;进入成熟期发展阶段的工矿城镇,要加速技术创新、引进与推广,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与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条,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增强发展后劲;新型工矿城镇,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煤炭深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形态。五是体制要创新。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凡是能推向市场的都要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按照有偿使用、有偿服务的原则,完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调整等管理运作机制,善于经营市政公用设施、品牌等城市资本,盘活、用好国有资产;重视开发利用城市无形资产,搞好城市道路、广场冠名权及广告牌位的拍卖,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之路。六是推进要务实。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既积极主动,又量力而行,既要有大思路、大举措,又要防止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坚决反对急于求成,盲目攀比,贪大求洋,乱占土地,一哄而上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等形象工程;坚决反对只注重形象、不注重功能,只注重地上、不注重地下,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管理的做法;坚决反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群众特别是征地农民、拆迁居民、下岗职工等群体的实际利益,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
一、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正如科学发展观是对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样,作为科学发展观之核心的以人为本理念,也是以关于人的学说为深刻理论基础的。
人是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成和建构的首要前提和深刻基础。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历史,实质上就是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规律。若离开人与人的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及其发展,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人是发展的动力。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唯一能动的因素,若没有人的参与,社会的物质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不可能发动和进行。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主体能力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财富中最本质的东西,因为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创造性成果。马克思曾经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消耗,即不再是工作时间和数量,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的素质、人格、品质也是社会制度改革创新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人是发展的目的。社会系统的建构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人是社会系统建构的本质和目的。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本性、需要、利益等内在尺度,影响、改变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使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改变人类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结构,提升自身的主体能力,优化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马克思认为,在再生产的过程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为了使物质生产实践能够进行,就必须彼此之间发生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交往,并将这种交往关系制度化、规范化,构成社会有机系统。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是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人为实现自己目的的中介、工具、手段。人化的自然以及人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社会,都是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性和人的内在本性建构起来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所应追求的最高价值,是衡量发展的最高价值尺度。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态度
人是发展的前提、动力和目的,表明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将关于人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转换为一种观念和态度,就是要切实尊重人的权利、一切为了人的利益、紧紧依靠人的参与、重视提高人的素质。
尊重人的权利。首先,要尊重人的生命、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弥足珍贵,人的需要与生俱来,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尊重人的生命,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是尊重人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尊重人的创造性的本质、才能和力量。能动创造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区别于世间其他一切事物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应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形成尊重一切有益劳动的新观念,创设鼓励、支持、保护一切有益劳动的新机制,放手让一切有益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再次,要尊重人权,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一切正当的与合理的权利。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还要尊重人的发展权。
为了人的利益。为了人,就是要把人的利益当作发展的目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为了人,就是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与社会条件。
依靠人的参与。人民群众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力量,发展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共同努力。依靠人,就是要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发展大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增添新的力量。
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既要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又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实践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或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使这些因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重要,而且科学技术越是发达,人的素质的作用就越大。传统发展观仅仅把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和燃料等物质生产要素视为资本,这样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还要看到非物质资本的人力资本。在现时代,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我们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
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是在谋发展、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与改革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而永葆坚实的民心基础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主张坚持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