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哲学的核心

人生哲学的核心

时间:2023-07-21 17:2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生哲学的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生哲学的核心

第1篇

《现代汉语词典》将“舍得”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品味“舍得”二字,能分能合,能前能后,相辅相成,相融相合,充满先人造词的无穷智慧。古人将“舍”写作“”,意为用手拿东西给人,与“得”组合成词,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种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舍得”是付出,是奉献,是对真善美矢志不渝的追求与智慧实践;佛教认为“舍得”是“舍迷入悟、舍小获大、舍妄归真、舍虚由实”;基督教认为耶稣是“舍得”的代言人和实践者,是对人高标准的要求,是信徒生活的行为准则。

“舍得”的人生哲学

《马克思哲学大辞典》指出,人生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其内容包括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人生的理想和道路等。

古今中外,有不少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学家以思考人生哲学为主,诸如西方的孟德斯鸠、叔本华、康德,东方孔孟的儒家学派、老子的道家学派、墨家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家及其周易之说,无不涉及对人生普遍规律的探寻,人生意义的求取,人生价值的甄选。由此萌生出不同的学术派别,如幸福主义人生哲学、理想主义人生哲学、功利主义人生哲学及实用主义人生哲学等。而“舍得”实质上不是纯粹的哲学,而是沿用哲学的思考方式研究人生的问题,如哲学中的绝对与相对、偶然与必然、因果关系等均可解释为人生的“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以舍为得。这看似绕口令的语句包含着“舍得”人生哲学的大智慧。舍和得,互为因果,其间关系既有绝对定数,又有相对变化,既有偶然中的必然,又不乏必然中的偶然。

“舍得”的现实抉择

非洲原著民捕捉猴子有奇招。他们在猴子每天活动的领域内,选择拳头大小的树洞或小山洞,放置可口的食物诱捕猴子,这一捕捉过程并不是秘密进行,而是让猴子们看得一清二楚。捕猴者“离去”后,按捺不住的猴子跑至洞口,急急探爪取食,这时“舍得”的现实抉择开始了。洞口太小,猴子抓着食物的爪子已攥成拳头,如果不舍弃到手之物,就无法抽出洞外,猴子执著地选择食物,当然它的选择决定了被捕获的命运。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笔下曾有一个关于“舍得”的经典故事:两个猎人在荆棘丛生的沼泽地里跋涉逃命,肩上扛着猎枪和沉重的黄金,枪里没有子弹。过一条河时,两个人分开了。一个不愿舍弃黄金和猎枪,结果倒下了,落入狼口;另一个舍弃了黄金和猎枪,与追上来的病狼斗智斗勇,病狼倒下了,他活了下来。这个“舍得”的现实抉择,舍的是身外之物,得的却是宝贵的生命。

“舍得”的心语

“舍得”是一种人生哲学。舍是一种态度,一种本领,更是一种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舍与得是对等的,一个人只有施与才能获得,能舍方能得。真正的舍得,是舍弃假、恶、丑或能导致假、恶、丑的事物,最终获得的是真、善、美。真“舍得”才是人生哲学的真意,才是精神的给养,境界的升华。

第2篇

关键词:生涯发展;人生哲学;职业指导

“生涯”一词很早就有,如《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等,这些文献中的“生涯”主要指生命、人生、生活等。现在,“生涯”则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又称职业生涯。或者说“生涯”就是植入职业元素的人生,生涯发展则是指人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的成长和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丰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自古就关注人生问题,人生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髓。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道家、儒家、释家等,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人生价值、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人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体系长期指导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运用到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指导当中,以建立符合我国文化背景、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一、《周易》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

《周易》被认为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它把对宇宙本体及其属性的形上体察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据,在宇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中确立人类的精神家园,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最精辟的概括是人天关系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是“守正”,就是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不能无视个体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是“中孚”,就是对他人的诚信要发自内心;第三是“和”,就是与他人的关系要保持和谐、顺畅。《周易》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豁达地面对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目的。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居易使命,与时偕行”等思想至今仍是人们的座右铭。

《周易》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规律,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可谓生涯发展的圣典。

二、儒家人生思想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周易》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方面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有两个方面。

1.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正名就是建立一种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仁”。仁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独善其身,其次是在个人修身完成具备道德力量以利大众时,开始群体生活的人际关系,达到自己的完善,成为兼济天下的圣人,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顺应天命

同其他先哲一样,孔子也感叹人生苦短,因此他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顺时应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论语・为政篇》中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对人生过程深刻的阐释,是最早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人在二十岁以前应该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从而为实现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作好准备;三十岁追求内在的独立,建立心灵内在的自信;四十岁不再为是非公平所困扰,淡定从容;五十岁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能悲天悯人,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所思所为;七十岁建立内心的价值体系,将人生的种种压力转化,潇洒自如地应对世间所有的事情,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还非常注重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和探讨,对人生立志问题的认识极其深刻,《论语》中对“志”有多处论述,专谈立志问题的至少有十一章,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孔子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高贵应“不为苟得”,对生死应“无求生以害仁”。他提倡顽强的奋斗精神,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和环境的优劣,要努力奋斗、绝不灰心,坚韧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篇》。另外,“志于道”(《论语・述而篇》)、“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篇》)等论述,也都是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孟子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孟子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孟子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主张自我发展的道家的生涯发展思想备受推崇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虽寥寥数千言,却深刻精辟,其中的人生法则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道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性原则是从自我中找到人生的真谛。老子认为,一个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的独立性问题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人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甚至也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在于人与自己的疏离。也就是说,外在世界的一切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虽会引诱人堕落,但导致堕落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能止息它对外界的欲望。所以,人要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开启心灵,也就是首先使自己和谐,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人不仅要知人、胜人,而且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靠自己发挥,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自己,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人若能自胜,就能以全部的精力使生命丰富和充实。自胜要求自我修炼,使自己具备理智地控制情感的能力以及主观对客观的应变能力。自胜的人能时时清醒地掌握自己,在生活中既恬静又积极主动;能理智地认识环境,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受到不应有的诱惑和干扰。自己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必须有所知足,若终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会欲壑难填。人只有在“知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强者,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效法“道”的顺应自然,不刻意做作,以平常心来对待所有的事情。“道”的本质是无,“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为的成果和功能却是有为。因此,无为绝不等于无所事事,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心态,抑制,拒绝诱惑,使自己不受尘世利欲的熏染,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以“道”为基础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善化心灵,约束心性,实现无为到无所不为的飞跃,这对现代人排除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有借鉴作用。

四、正确对待释家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观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释家人生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们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修学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从容于世界,最终使“真我”实现完全彻底的自在圆融无碍。在人生态度方面,释家非常重视修行,重视“出世”和“入世”。释家“出世”的一面是要人们远离社会现实,而“入世”则是要人们服务社会,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释家提倡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要求净化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人生价值方面,释家的主要思想体现是人生是否有价值、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等。释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苦是人的命运,安于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在对待“苦”的问题上,释家提倡于己要消灭欲望,要“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

在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方面,释家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超凡入圣”“普度众生”。释家从“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境界。“涅”是释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虽然释家人生理想中的有些具体内容不可取,但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涯发展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五、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终极关怀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虽然他们所提倡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关于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轻物质追求而重精神境界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并且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体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和形成,现在我们要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充实和完善,将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的职业实践当中,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的职业指导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技术,性格测试、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手段被盲目运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将西方国家人的价值体系嫁接到我国,片面提倡自我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自我膨胀,使职业发展教育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代生涯发展的智慧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从而保证职业发展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人的生涯问题很多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不一定非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去解决不可,我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及方法完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移山.《周易》的人生价值论与当代国民人格塑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林之满.周易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邬昆如.人生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 精神自由 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 能指&所指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23

《海上钢琴师》(又译《声光伴我飞》)是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时空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天堂电影院》(又译《星光伴我心》)和《玛莲娜》(又译《真爱伴我行》)]。影片讲述了一个被抛弃在“维吉尼亚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1900(人名)在蒸汽船上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并最终殉船于海底的故事。影片由始至终不断呈现着湛蓝深邃的大海、布景精致的船舱(别致浪漫的影像世界),不断回旋着1900鲜活、自由、神乎其神的音符魅力(余音绕梁的声音世界)。然而透过影片表层生动的视听元素,我更体味到了托纳托雷导演于影片唯美的声像世界之后所要阐发的深层哲理内核――耐人玩味而丰富深刻的主题世界。

以人为片名的影片,主题世界通常潜藏于编导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命运的展现之中,《海上钢琴师》即如此。在1900身上,呈现了一种二律背反,1900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同时也是悲剧的一生。作为一名钢琴师,他的音乐鲜活、灵动,击败了来自大洋彼岸的爵士乐王谢利,赢得了“琴声与海浪同舞”的赞誉,扬名千里之外,成为众人仰慕的天才艺术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人生从柠檬箱里的弃婴开始,从未涉足过陆地,从未离开过生活和成长的“维吉尼亚号”,闭塞的生活空间,给生命带来巨大缺失!编导对于主人公命运作这样一种二重性的开掘,不禁让人反思:人的一生是否真的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记录着成功,一面刻写着悲剧?而此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在片中更深层地贯穿于编导对于1900精神内核与命运历程的演绎之中――1900毕生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与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

精神自由

作为钢琴师的1900,是一个艺术家,一个音乐创作主体。他对于音乐的敏感,源自失去世上唯一亲人的时刻听到的美妙声音,那声音使他难以忘怀;终于有一天,隔着半透明的大玻璃门,1900找到了声音的源头,他的目光停在了华丽的钢琴上,一动不动;深夜,他独自坐在大钢琴前弹奏,静谧的夜间流淌出舒缓的音乐,旅客和船长为之深深打动,船长同意了将他留在船上。――于此,1900才真正开始了其钢琴师生涯。

1900的音乐即兴、随意,乐队难以与其合奏;其音乐灵感源自敏锐的双眼之于生活的深刻洞察,周遭每一个人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神情衣着都能化为其灵感源泉:衣着华贵的中年妇人目光阴冷,有风流绅士相伴左右,1900揣测其有谋杀亲夫、与情夫私奔的卑劣行径,随之而起的便是一段意境变幻莫测,极能表现复杂内心世界的音乐;目光呆滞、神情忧郁的男士陷于对往事的无限回忆之中,1900为其创作了一串无限惆怅、颇富记忆感觉的音符;对于一个正流着眼泪在舞池中陪舞的年轻女子,1900视其为看破红尘的,音乐也在倏忽间转换成了颇富吉普赛风格的放荡的探戈舞曲……

1900在自己营造的独特音乐世界中寻求并享受着一种精神自由,在音乐的王国里没有刻意与拘束,没有无所适从与格格不入,一切都那么自然、自在、自由,且富于创造性和穿透力。而这,亦是1900钢琴音乐的最大特色与音符魅力的精髓所在。作为钢琴师存在着的1900,寻求精神自由是其钢琴事业制胜的关键,因为“艺术语言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主体精神自由的实现”,在1900身上,我看到了这样一种实现,看到了体现此精神自由的二重超越:

1900排除了陆上利禄功名的干扰,超越了一切利益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乐的创作之中――他实现了对主体自身的超越;

1900的音乐世界永远鲜活、灵动,能在不经意间杂揉十种风格,他冲破了钢琴88个键的客观实体限制,摆脱了钢琴客体的纯物理性――他实现了对客体对象的超越。

在对于主体与客体的双重超越中,1900实现了其在音乐王国中所追寻的精神自由,相应地,其钢琴事业如日中天,臻于巅峰;而遗憾的是,1900是一个过于纯粹的人,他对于生活,对待现实人生,亦秉承了其在艺术世界中所追求的那样一种纯粹自由,这对于同时还作为一个普通人存在着的1900,对于一个普通的社会性存在,就不能不说是悲剧了。

“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两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超不过船头和船尾之间。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我过惯了那样的日子。而陆地呢?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条太长的航线……是我无从弹奏的乐章。”年复一年,1900习惯了在局促狭窄的蒸汽船舱内享受心灵的自足与平静,习惯了于周而复始的诗意旅程中体味精神的稳适与自由。就像莎士比亚说的:“即使将我置身核桃壳中,我也拥有一个世界。”1900即是在核桃壳般的船体空间内为己开辟了一道宁静、自由的心灵港湾,固守着理想中的精神世界。

显然,1900对于人生的这种精神追求与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是相悖的。人首先作为自然存在,需要受到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其次作为社会存在,又要受到社会关系的种种制约。来自自然(生与死)、社会(命与时)、自我(情与欲)的种种束缚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享有精神自由这样一种绝对的、彻底的自由,人类需要在精神自由与社会制约间寻求一种平衡。

1900曾坦言“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了许多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地到处走,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对此,我并不羡慕。”这可以说是其对于理想世界(精神自由)的委婉坚守,也可以说是其对于现实世界(社会制约)的含蓄逃避。这样一种坚守与逃避注定了1900所追求的自由的片面性与纯粹性,也暗示了1900在这样一种缺乏现实基础的自由追求中将不可避免地滑向悲剧的深渊。于此,我想到丹尼在1900年幼时对其说过的一句话“维吉尼亚号以外的事都是没好处的。”个中缘由,是否乃一种宿命?

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精神自由铸就了1900人生的辉煌,亦酿造了其悲剧的一生!

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

异曲同工,1900关于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为其又一枚镌刻着成功与悲剧二重性命运的闪光硬币。1900曾说:“琴键有始有终,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能应付。”“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言谈之中,道出了一则精辟的艺术哲理:真正的艺术作品缘何具有恒久的魅力?--超越有限,显现无限内涵。咫尺千里!就像梵・高的《农鞋》,它不是对有限客体的复写,而是涵纳了与农鞋相关的无限情景,农人在寒风中艰辛的步履,农人在死神面前无助地颤栗……

伽达默尔说:“艺术一般来说并在某种普遍意义上给存在带来某种形象性的扩充。”不知道这种“扩充”,是否可以理解为对于艺术作品无限意蕴的开掘。1900对待音乐,即秉承了这样一种以有限显现无限的艺术真理。(当然,他对此未必具有自觉的意识,而于此则更能体现1900超人的音乐天赋。)当有人问及“听说你能把十种不同的风格融为一体?”1900只是淡然地答道“我没有数过,我只知道弹钢琴。”正所谓“无目的地合目的”,在1900的潜意识中,他接受并贯彻着这样一种原则,缘此,其指下的音乐才会流畅若淌不尽的清泉,永远鲜活灵动,饱含生命的韵律。

而1900之于生活,有限&无限的人生哲学却如精神自由一般,将其导向了悲剧。1900对待人生,所持的是一种以有限抵制无限的态度,“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尽头在哪里,可以让我看到尽头吗?……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看到的,是因为我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事实是这样,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能奏出好音乐?……街道就有几千条,上了岸以后,何去何从?……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我无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1900恪守一种稳适中的精神自由,他害怕在无限与未知中迷失自我。这样一种人生观让他在走下旋梯的刹那,最终未能迈出那关键的一步,海洋与陆地,彼时仿若此岸与彼岸,其间横亘着难以逾越并且可能永远无法消弥的裂隙;而也正是这样一种人生观,让1900在破旧的船舱中坚守到了自己与“维吉尼亚号”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对理想人生哲学的坚守,亦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有限&无限的音乐哲学铸就了1900人生的辉煌,有限&无限的人生哲学酿造了1900悲剧的一生!“维吉尼亚号以外的事都是没好处的。”个中缘由,是否乃一种宿命?

能指&所指

在影片中,浩瀚无际的海洋作为富于浪漫气息的叙事背景存在着;麦士、谢利、无名女孩、旅客等则作为1900的参照或对照逐一走进其生命。1900无父无母、无名无姓,这样一种横空出世、超然物外的独特性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这一个”,于此,也才使其能较为合理地成为编导视点的替代,对所处时空中的各类人、各种价值观投以客观、审慎的目光。鉴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将1900、麦士、谢利、无名女孩甚至海洋都视为一种能指符号,人物形象与海洋意象在完成影片表层对于美妙故事的叙述的同时,更深层地,还成功营构并传达了编导寓于片中的深刻所指。

海洋,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它广袤深邃、浪漫神奇,按现有科学的阐释:生命本源于海洋,它孕育了生命、自由和希望,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塑造了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品格;而与此同时,它亦无情地埋葬了其无数的追随者。海洋中并存着死亡的威慑与生命的呼唤。――这是否在暗示1900生于海洋、死于海洋之卓而不凡的回环人生?

随着轮船的起航,海面上划过道道水痕,空镜头的有意提示,让我在目睹澄净的海水纵横千里、去而不返的时刻不禁反思:一切都在变动,静止永不存在,海洋意象是否又在昭示编导向源头进发、追寻和探索人生哲理的无住与精进?又或者,编导渴望在自然状态下营构一方纯净的理想之境,外化内心一种醇美的向往。

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大海被女性化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是宙斯与大洋神女之一狄俄涅的女儿(据说她在浪花里出生),“男性――人”与“女性――大海”的模式古已有之(大海为什么是大海,因为她托起了太阳;太阳为什么是太阳,因为他照亮了大海!)。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为我将海的意象与爱情联姻提供些许理论依据。1900在“维吉尼亚号”上邂逅了心爱的女孩,那是他此生唯一的一次情爱体验,刻骨铭心!1900至“维吉尼亚号”爆炸的前一刻还想着她、恋着她,手指在下意识地为其弹奏音乐。1900对于“维吉尼亚号”、对于海洋的这份执著与眷恋是否又是这份“绵绵无绝期”的爱的彰显?

博大的海洋意象太富多义性。海洋绵延而辽远(纵),能给人一种朦胧的希冀;海洋浩瀚而宽广(横),又正契合编导开辟人物心理空间的意图。而我以为,此部影片中最核心、最动人的地方就是片末1900于破旧的船舱中对麦士的那场真情告白,那是1900隐秘心理的彻底敞开,是编导对于1900内心世界的一次最直接却是最深刻的开掘。对于一部以开掘人物内心世界为主旨的影片,海洋意象的运用,是否又因此而多了一层含义?

麦士、谢利、女孩分别以朋友、敌友、女友(权且称之为女友)的身份走进1900的生命,虽然三人之于1900的影响有着深浅轻重的不同,但是作为能指符号(1900的下船动因――三人都代表着陆地文明,代表着陆地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可视为一种同一。三人化为三种不同质的因子渗入1900的思维,1900平静的心湖漾起了波澜,在下船与不下船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麦士作为知己,完全从1900的前程出发,“在陆上,你会称心如意,会大红大紫……发大财,住豪宅,娶老婆……梯下,无限前途等着你!”1900踌躇过、反思过,然而最终不为所动。谢利作为傲慢不羁的挑战者,不远千里从大洋彼岸前来要1900难堪,他的“爵士乐王”的美誉和由此而来的一切名与利透过登船前的宏大场面,1900都已看在了眼里,这或许给1900带来了些许感慨,然而结论一致,1900依然不为所动。真正拨动1900下船心弦的是那位清纯女孩,爱情的力量、生理的渴求一时淹没了一切,1900深爱着她,终于向麦士坦言自己决心下船。然而就在他驻足凝视高楼林立的无尽城市之时,一切都被轻易了。那充满深刻悲剧因素的精神自由与人生哲学绊住了1900前进的脚步,他停住了,沉默、转身,往回走……彼时,海洋与陆地之间,1900与麦士、谢利、女孩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相反相成的能指同构关系――皆标识着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与顾此失彼……

《海上钢琴师》寓含的意旨是丰富而暧昧的,缺乏社会性的精神自由,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博大的海洋意象,自然与文明的相反相成与顾此失彼……从表面看,1900的悲剧人生似乎是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隐喻――入世,深入现实世界,似乎必然导致个体精神自由的萎缩;出世,恪守纯粹的精神理想,又似乎迟早将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而从深层看,影片似乎又在暗示――人生本是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束缚与自由、主动与被动、有限与无限的张力场中穿行,唯有善于把握个中张力,以强大的主体精神包容和消融人生中的种种限制,方可成其生命之大气象、大境界!而在当代个性解放与个性压抑并存的自由困境中,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又究竟在哪呢?

第4篇

《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请您谈谈“道”与中国式管理“人道”的涵义。

张正平: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也。”关于“道”这一个字,殷周之际的金文中已经出现。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的“道”,目前普遍认为其最早源于《老子》,其涵义博大精深。就其原义而言,道指道路,是指行进的线路。人们行走的线路谓之道路,物体运行的线路谓之轨道。

按照我们中国式管理学和人为科学的理解,天道应该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规律、存在的形式等,而人道是指人、人的价值、伦理道德、人的认识(包括自然、社会、人生、思维规律)以及历史观点等;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等。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道其实就是主体人的人生哲学,即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规律的学说。在现代管理过程中人道就是要尊重人的终极目标,必须尊重个人的价值,遵循人生发展的准则和规律,从而实现全人类的“人生价值”。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谈谈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张正平:人道主义(humanism),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人道原则是指“把人当人看”,一方面人道原则认为将人自身视为最高价值,另一方面主张将一切人都当做人来善待的思想体系。总之,“人道主义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善待一切人、爱一切人、把一切人都当做人来看待的思想体系,简言之,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人当人看的思想体系。”狭义的人道原则是指“使人成为人”,它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看作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认为人本身的自我实现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自我实现而成为可能成为的完善的人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

管理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人为为人”。管理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现代管理学家已经将视角转向人,向着中国式管理所一贯强调的真实的人道管理的方向迈进,尊重人的价值并最终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在管理和人生实践的基础上,相信天下有大道,有制约人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在行为和结果方面,要循道而为,相信只有循道而为,才能事半功倍,获得成功。

《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式管理哲学的精髓,请您分别谈谈它们的管理哲学。

张正平:中国式管理学人道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管理哲学、西方古典管理哲学、西方现代管理哲学和华商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的人性化管理与西方的理性化管理的融合、行为科学与人为科学的融合,是现代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式管理的管理哲学――人道理论也正是在融合古今中外管理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引领未来管理发展趋势的新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式管理的人道行为就是在遵循这“三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的人生管理哲学基础之上的管理实践。

人本管理之道。人本管理哲学是奉行中国式管理的“主体人”哲学思想。“主体人”思想认为,“简单的善与恶不是评判人性的合理标准,人不仅是其自身的生命主体、道德主体、精神主体,也是管理主体,组织中每个人的个性和人格都是独立、完整和平等的,人在组织中有分工的差别和职位的差别,但在管理中都一律平等地处于主体地位而不存在谁依附谁、谁掌控谁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主体人”哲学中,人不再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人和人之间不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进行的平等的互相协同、互相支持、互相服务、互相配合的关系。

第5篇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宇宙观: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自此延伸扩展开来。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来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所谓天人合一,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中国哲学里,“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天”不仅仅是指自然,更包括了天命、天理的范畴。“天人合一”的“天”,是神、是自然,更是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盛衰成败、循环往复、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人与天和谐统一,才能够存在、发展。“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

人与自然和谐,是天人合一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关系和谐和个体自身的和谐。

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世界观:心物一体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对待心物关系的态度是:心物一体论。

中国人不习惯把万事万物都一定要划分出两方面来,在对待世界观的问题上,也是一样。心物关系,在中国人看来,其实是全息对应的关系。全息对应,就是指在心对应着物,物对应着心。也就是说,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必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必然也会反映在精神世界中,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这和唯物论其实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心物一体论,是唯物思想的体现。

三、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真理观:一元多元互补论

这是北京大学辜正坤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真理是一元的,同时又是多元的,既是阴的,又是阳的,抽象地说是一元的,具体地说是多元的。我赞同这种观点。

中国哲学的真理观这种“一元多元互补”的观点,正是中国辩证统一思想的体现。

四、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人生观:乐感文化

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截然相反,中国的人生哲学是――乐感文化,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成果和表现。

中国影响深远的思想流派是儒释道,而这三个流派,都体现着一种快乐的人生哲学。

中国哲学是实用主义的,不论出世还是入世,都是要寻求一种极致的快乐与幸福,即天人合一。

五、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价值观:道德理想高于一切

中国的哲学精神,是与道德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哲学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

中国社会是群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因此,群体的利益尤为重要。中国崇尚中庸节制、和谐统一,正是群体利益的要求。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群体利益实现的可靠保障。而中国的群体,是由血缘身份来决定的,因此,伦理道德是实现群体内与群体之间和谐的基础。

道德理想的实现,分内外两个方面。对内,是个体道德意识的完善。通过内省,完成个体道德意识的塑造与完善。对外,遵循政治伦理道德的要求,完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哲学传统:仁本主义(人本主义)

中国哲学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人。

儒家的“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体现了立身之本;而“修己以安人”,正是从个体人格的塑造方面推己及人。对于群体,儒家也是义务本位的思想,依旧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道家的思想多为出世,也是呼唤人性自由、回归自然的。

天人合一,本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本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探索。

中国文化,一直崇尚着以人为本。

七、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思维方式:直观性和实用性、思辨性和实践性、唯物和辩证、系统性

中国哲学是直观性的,是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见所见,闻所闻,听所听,行所行,而思于所见所闻所听所行,抛弃了逻辑程序,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由于其直观,实用价值便显而易见,表现为“正德、利用、厚生”。

西方哲学是纯思辨性的,中国哲学则是思辨性和实践性紧密联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直观体现理论。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和心物一体论,是唯物论的体现。而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

不论儒家、道家还是墨家、法家,都有其完整的哲学体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由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根据前人的思想发展出的哲学思想体系。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繁衍几千年、传承吸收而流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内外和谐的精神追求,引导着中国人民在这片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土地上繁衍生存、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引领着中华民族在当今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世界上自强不息、无畏前进。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一、主要论题与作者观点

研究传统是为了面向现代、走向未来,故刁君更为关注能够为今人建构合理生存结构提供有效思想资源的庄子思想。基于此种学术旨趣,遵循生存的路向,以天人、群己和身心等三大基本关系为中心,《庄子的生存哲学》讨论了诸多既相对独立又内在相关的论题,下面逐一简要介绍:

一是人生论。作为生存哲学总纲的庄子人生哲学,其根本宗旨是实现对构成生命困境的必然性因素的超越,达到个体生命心灵的绝对自由。庄子将人生所面临的生死、时势、等困境概括为一种必然性范畴———“命”。而作为“逍遥哲学”的开创者,庄子找到了三种超越生命困境、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 安命、齐物、体道。

二是生死论。作为人生哲学核心的庄子生死哲学,以玄虚的道论为其逻辑起点,主要涵盖了贵生乐死、生死命定、生死气化、生死齐同和不死不生等系列理论,其中流贯着庄子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庄子的这种生死哲学对现代人建立系统的生死哲学和科学的生死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是语言论。语言是人类的,人类也是语言的,言说既是人类的本性,而人类也只有通过言说才成为其自身。由此,对语言的自觉及研究既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的深切关注,又是推动哲学和认识论发展的重要契机。而庄子就是一位不容忽视的语言哲学家,他不仅对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语言困境及其根源有着敏感而又清醒的认识,而且对超越这一困境的路径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庄子的语言哲学不仅揭示了哲学之为哲学的本质特性,而且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明显存在相互发明和内在会通之处,在世界哲学史和中西文论史上都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

四是天人论。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和一种现代生存战略,是 20 世纪下半叶才形成的,但它的某些思想成分和渊源却可以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找到。其中庄子所倡导的天人关系学说,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庄子的天人对举、人和天高度和谐一致的思想,能够启示现代人自觉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主张,以平等态度充分尊重和爱护自然,更加理性地利用自然,同时深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有意识地遏制科技理性过度膨胀,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五是宇宙论。宇宙意识的觉醒是庄子生存哲学的一大特色。庄子不仅提出了富有生成感和动态性的宇宙定义,而且深入探讨了宇宙的无限性、统一性、运动性、连续性和无始无终性等基本特性。庄子的宇宙意识来源于老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是物化论。运动和变化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因而物化论就成为庄子哲学中极为重要而又富有特色的思想理论。庄子物化论具有三重内涵: 一是自然层面上的“物理之变”; 二是精神层面上的“心与物化”; 三是实践层面上的“指与物化”。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庄子超越生命困境、达致心灵自由的路径,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产生了极为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七是科技论。科学和技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因而科技论也成为庄子生存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在科技问题上有一种矛盾的态度: 一方面不断提出并思索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贬斥科学探索的价值; 一方面赞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顾忌技术的进步会带来人为物役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庄子这种科技观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从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基本原则、认识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明显可以看出这一点。庄子科技哲学所彰显出的强烈人文精神,对于克服和遏制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负面效应,解决唯科学主义的弊病,推动当代科技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八是生态论。生态危机是近年来出现的对人类极具威胁性的社会问题,而先秦道家生态哲学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极具智慧性的理论方案。其根本理念是: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其理论原则是: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其美学追求是: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其现实基础是: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其实践要求是: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把握这一理论对今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九是思维论。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对人类的文化行为起着稳定的支配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庄思想,以直觉体悟为主要形式,奠定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基,对中外文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在人类掌握世界的两种方式———科学和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概括说来,《庄子的生存哲学》之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在于:

一是该著选题颇具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生存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方向是最近几年才被中国学术界着力发掘和建构的一个学科。其是一种以人的生存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理念,其主要是对人类生存和命运、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思考,涵盖了形而下的现实关注和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彰显了以理论方式解释人的本真性存在的哲学诉求。而就笔者所见,《庄子的生存哲学》是海内外学术界首部以庄子生存哲学为题目公开出版的著作。在这部大著中,作者认为,虽然中国传统哲学莫不以人作为关注的焦点,莫不以人生问题作为终极关怀,然而,庄子哲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并不像其他哲人那样热衷于建立一套社会的公共价值系统,而是更多地关注于个体生命的心灵世界,是以个体生存困境及其自由追求为中心的哲学系统。庄子超越了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以其敏感的心灵触及文明社会所导致的人性异化,而试图在乱世中重建人的本来面目,为个体生命寻求一条精神解脱的理想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庄子哲学可以说正是一种典型的生存哲学,其是以人的生存本身为目的,从人的生存困境出发而终之于人性复归和精神自由的人本主义哲学。生存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哲学在表面上的杂乱无章中,蕴含着其内在的有条不紊的思想逻辑。其以生存问题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那就是立足于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寻求生命个体的精神自由是庄子哲学的基本主题和核心内容。庄子生存哲学的意义境域,恰好表达了其对个体生命本性的自觉理解,其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模式,因而有助于今人更好地思考生存困境的解决之道。

二是该著具有自觉的现代意识和很强的现实意义。生存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多,而作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在于人的思想出了问题,故发掘庄子生存思想的哲学智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为人类如何生存提供一个方向,具有一定的精神治疗价值。就一些根本性内容来说,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又能够穿越时空隧道而具有永恒的意义。因此,虽然作者的研究对象是古典的,但其研究视角却是现代的。这种思想导向就使该著除了发掘庄子生存哲学的原始内涵之外,还有较多内容涉及现代生活,力图做到古为今用,对解决当前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有所启发。诸如现代人该如何面对人生困境与生死问题、科技异化与生态灾难问题、天人关系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都在本书中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探讨,从而为现代人如何生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方案。

三是该著涉及的问题大多较为前沿。死亡哲学、语言哲学、科技哲学、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等论题都是近几年学术界的新动向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庄子的科技观、生态思想、语言哲学、宇宙意识、物化思想等问题都是过去庄学研究中注意较少的问题。虽然传统哲学一直在讨论天人关系,但由于近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而使这方面的理论资源尤为重要。况且,传统学界过去一谈到天人合一,往往重心就在儒家那里,而实际的情况是,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术语的恐怕就是道家的庄子了,而且,道家庄子以人合天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今天的语境中似乎更具启发意义。

四是该著各章的具体论述比较深入系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哲学深度。如在第三章《语言论》中,作者认为: 庄子的语言哲学是一个丰富、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发现了“不可说”( “道不可言”) 这一哲学话语困境,并进而探讨了产生这一语言困境的内在根源( “成心”之存在; “道”之本性; “言”之对象化) ; 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发现了哲学“说‘不可说’”( “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 这一独特的历史使命,把哲学的沉思由“说什么”( “可说”还是“不可说”) 而转向了“怎么说”( “思维的说”还是“诗意的说”) ; 其方法和路径便在于使哲学言说方式从“思维的说”( “俗言”———“成心”之言) 转向“诗意的说”( “道言”———“道心”之言———“三言”) ,从而使哲学话语从理性逻辑、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语言( 概念语言) 转为直觉体悟、天人合一的非对象化语言( 隐喻语言) ,从而克服“不可说”这一语言困境,完成其“说‘不可说’”的哲学使命。而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其本身既具有诗的特质又具有思的意蕴,这就决定了文学与哲学本身就是其两大功能。庄子正是以隐喻为恰切手段,借助于文学的形象外衣,传输了思想的抽象内涵,并最终形成了庄子文本诗思融合的独特品格以及以直觉体悟为必要手段的“得意忘言”之解读模式。又如第二章《生死论》中,作者首先探讨了重生贵生、苦生乐死等庄学生死观的两大向度,接着讨论了生死必然、生死自然、生死气化等庄子对生死现象的三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生死齐同的主观消解和不死不生的理想境界等两大问题,最后又讨论了庄学生死观为现代人建立系统的生死哲学和科学的生死观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五是该著有意识吸收了一些西方现代哲学、语言学、美学、阐释学乃至科学理念进入论述的视野,从而为该著提供了另一个参照,在古今结合和中西融通方面做出了极为成功的尝试。在作者看来,任何古代经典的阐释,都只能是一种“现代”化了的阐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思维只能是当代的思维,阐释主体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都只能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他也只能以其当下的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并以其所属时代的特有方式对古代经典予以阐释。由此可见,运用古今会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庄子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正途。虽然由于自然、种族、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各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民族性和相互之间的异质性,但大体相同的“人性”、“生存境遇”、“人生追求”等因素,又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确可能存在共同的情感经验,这又决定了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对话和达成“视域融合”的可能。只有在中西文化的互证互释中,才能凸现中西共同的诗眼文心与人类文化的共同规律。而哲学问题往往是一些超越时空隧道,为古今中外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带有永恒性的问题。就庄子本身来说,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对生命存在及其普遍意义的探寻,其以生命问题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因此,解读庄子文本的过程就是今人与古人、东方与西方就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互动与对话的过程。而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就决定了生活在 21 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我们是可以而且能够与生活在古典时代的庄子进行交流和对话的。

六是该著试图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对传统庄学研究进行一些反思,如庄子思想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 庄子哲学的中心不是自然而是人生; 庄学理论不是零碎的而是系统等等,很多过去的传统庄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偏见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以全面清理和重新定位。

第7篇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 教学探析 课程特点

进行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探究,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对中职生的成长来说,他们有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解决。在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哲学与人生”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人生具有统领作用。一个人拥有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心理素质。用哲学点亮学生的人生,引导他们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能更好地提高中职生人生发展的能力;能更有效地引导中职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

“哲学与人生”课程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强化了德育课特点,既学哲学又用哲学。

课程将哲学知识与人生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发挥哲学的指导性,用哲学指导人生;将人生问题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用人生体验哲学,用智慧感悟人生。将学哲学和用哲学结合起来,用哲学影响、感染、引导和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设置了二个重点,一是哲学基本观点的重点,二是人生问题的重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难点主要是哲学与人生的结合。一是如何从人生的具体问题中提升出哲学问题,二是如何以哲学的观点来感悟人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两条线:即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生问题。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唯物论-尊重客观实际;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认识论--知行统一提高能力;历史观--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第一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问题的主线是走好人生路。第二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态度。第三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实践。每个单元分为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按照两条线。

三、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整体设计思路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遵循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知、信、用相统一,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的素养,又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遵循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即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基本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实施两条主线内容的教学中,讲哲学知识,要注意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为目的,把握重点 ;讲人生问题,要注意哲学知识的运用,把握人生问题中的哲学意义 。实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的结合。

(二)教学创新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内容设计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为学生而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精炼化、生活化和生动化。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材资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教学方法提倡讨论式、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基本环节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应该是直通学生心灵的教育:应以生动案例内化于心;以多样形式体验于心;巧设情境感染于心。最终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

“哲学与人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是以大量的来源真实的案例供给学生分析探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理解分析、实践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选取案例导入或者情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情趣 ,把学生融入其中、营造和谐氛围,理解尊重学生、营造语言情境,感染其心灵;精心设计问题,具有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理解分析认环节:案例+体验。包括认知理解、问题分析和讨论。以案例理解基本观点,用基本观点分析案例 ,提出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应用)。

实践环节:活动+方法。设计学而思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老师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评价(我们应该怎样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庄子;尼采;自由;超脱

前言

庄子与尼采这两位哲学家时间上古今有别,地域上分属中西,都对人生观、人的价值进行了深深的思索。他们在价值核心、对世俗的超脱、对自由的追求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但不同的观点。研究他们两人思想的哲学内涵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是很有意义的。

一、对自由的理解

庄子和尼采都把“自由”作为毕生追求的人生理想之一,都认为自由对于人来说是极端重要的,人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束缚,才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但是两人批判的对象、对自由的理解、实现自由的手段都是有很多不同的。

庄子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文化,在他的视野里,文化产生了“异化”,作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力量存在着。在他看来,儒家学说提倡的“仁义礼智”从表面上看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避免争端的手段,但是实质上却成了使人道德沦丧、束缚人、使人不自由的工具。在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生以前,人们头脑中没有“仁义礼智”这样的概念,人们在真实自我本性的主导下自由地生活着,头脑中也没有压迫、欺骗、争端等意识,人和外部世界保持着原始和朴素的“和谐”本真状态。在传统文化产生以后,在“圣人”的倡导和推行下,“仁义礼智”开始泛滥,人的自然本性遭到极大破坏,并在外部人为因素的胁迫下走向了僵化和桎梏,这无疑是对人自然本性的磨灭,对人的自由的限制。作为人自然本性的对立面,“仁义礼智”给至善的实现设置着障碍,使人变得虚伪,使欺诈和战争延绵不断。同时,“仁义礼智”也成为统治阶级统治国家的工具,制造了贫富差距和阶级压迫。

庄子追求的自由状态是“逍遥游”,这同时也是他整个人生哲学的最终追求。庄子倡导的自由是不受任何束缚的纯粹的自由,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逍遥游”的特点是一种个体的自由,是抛开一切的依赖和凭借后的“无待”。在庄子看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有待”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达到“无待”,即抛开外物的束缚,才能达到超脱、契合自然本性的心灵自由。庄子认为想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来实现,借以使个体摆脱外界诸多干扰,不被外物奴役,不被传统文化和人类喜怒哀乐情绪困扰,消除阻碍人心灵自由的种种羁绊。庄子认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2]这里的“心斋”意即摒弃人自身的耳、心等感觉器官,不让感觉器官得到的感观表象干扰人对自然之道的体悟,要用虚无的“气”来体悟宇宙的道。对于“坐忘”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3]坐忘着重在“忘”,即通过对人的客观形体和感觉质料的“忘”,来摆脱自身束缚和传统文化的约束,与道相通。

尼采批判的对象主要是基督教,认为其是人类获得自由之路上的首要障碍。他认为基督教否定人、人生和人的价值,尤其是否定现世生命的价值,使人变得消极、顺从,形成缺乏自信、缺乏创造力的孱弱消沉的人生观。只有“反上帝”、“反偶像”才能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使人获得创造力,并得到真正的自由。

在尼采的理论视域中,“酒神狂欢”是其自由思想的最终境界。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他强调,“不但人与人重新团结了,而且疏远、敌对、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同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此刻,奴隶也是自由人。此刻,贫困、专断或‘的时尚’在人与人之间树立的僵硬敌对的藩篱土崩瓦解了。此刻,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每个人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款洽,甚至融为一体了。”[4]“酒神狂欢”是一种放纵自我的自由境界,在希腊神话中,日神代表着拘泥直觉表象,排斥人的主体性的精神,而酒神酒神则关注人的本体精神,反对表象和幻觉对人的干扰,主张直视生命中的困境和灵魂的痛苦。同时,酒神精神主张用人自身生命的冲动和创造力来解决冲突、脱离困境,解放人自身,释放人的本性,从而获得自由的状态。与庄子的摆脱一切束缚的绝对的自由观不同,尼采的自由观侧重积极与创造力,“精神三变”是尼采获得自由的主要方式。在第一个阶段,精神是骆驼,骆驼代表着生命本能和意志的坚强性,能够负担生命中的压力并抵抗苦难。精神的第二个阶段是狮子,狮子代表着一种冲创力,一种敢于否定现有权威和传统文化的反叛精神。在第三个阶段,精神是小孩,小孩代表一种抛弃旧价值体系并建立新的价值体系的创造精神,在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后获得真正的自由。

二、对人生观的理解

在人生观方面,庄子和尼采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庄子推崇的是一种无为的服从命运安排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崇尚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人生观。

庄子看到了社会的各种纷扰,看到了各种复杂的矛盾,在困境面前,他选择了无为和顺从,借以躲避矛盾。在庄子的理论视野中,充满斗争和压迫的残酷现实是人力无法抗拒的,都是命中注定的,也是无法改变的。他用他“天、命、道”等来解释不可抗拒的命运,“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5]庄子首先认识到人的命运是由天和道决定的,具有不可改变性,进而主张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外力的作用下要做道无欲无求,泰然处之,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人生中的痛苦,所有的改变命运和挑战自然的行为都是徒劳的。庄子这种极度悲观和顺从的人生哲学也导致了他对生死的消极态度。在他看来,“生”不是什么值得喜悦的事情,“死”也不是什么值得悲哀的事情,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都是命中注定的。

同庄子的悲观顺从不同,尼采对人生采取的是积极与乐观的态度。尼采也看到了人生中的痛苦与困境,与庄子不同的是,尼采没有顺从和安于天命,而是主张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积极、自信地面对人生困境。他把人生中困难看成磨炼自我的动力,困难越大,人反叛困境的主观能动性越强,在困境中追求人生的幸福。尼采崇尚“超人”的人生观,把人生困境当成是磨炼超人意志的机遇,在困境中不断超越自我,打破一切传统观念和权威偶像的束缚,向“超人”的目标奋斗。尼采认为人生的困境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生的价值意味着征服和创造,不断征服自我,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总体上来说,尼采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对生命是充满着热爱的,并且主张客观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用“超人”精神克服困难,重塑自我,创造新的价值。超级秘书网

三、对宇宙观的理解

庄子与尼采的宇宙观都具有轮回性和归一性,但是他们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庄子宇宙观的核心是“道”,而尼采宇宙观的核心是“权力意志”。

庄子的“道”师承老子,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无问,问无应。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6]“道”意蕴深奥,内涵丰富,充满神秘色彩。庄子在阐述“道”时,并没有拘泥于万物源启的本体论层面,表面上看他是在关注自然,实质上他更自然界中人的角色定位。“道”自身是无形并无所不在的,它生化了世间的万物,自身具有永恒性与自为性,“道”是一切的源启,并且是一切的归宿。在处理人和“道”的关系时,庄子主张人要依照“道”的要求,使自己的天性和行为符合“道”的要求。

尼采的“权力意志”来源于叔本华,用“权力意志”替代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并把其作为宇宙的源启。关于“权力意志”的循环性,尼采描述道:“各种力量浪潮合演,亦多亦一,此起彼伏,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流传易形,永远在自流,无穷多的回流,以各种形态潮汐相间,从最简单的涌向最复杂的,从最静、最硬、最冷的通向最烫、最野、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从丰盛返回简单,从矛盾的纠缠回到单纯的欢悦。”〔7]尼采承认矛盾的必然性,但是他却认为万物是发展只是简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是从低级走向高级。“权力意志”是其宇宙观的主体,权力意志的轮回构成了整个宇宙的生成和演化。与庄子的“道”相似,尼采的“权力意志”也是无形的,并且渗透于自然界、社会学等各个领域之中。不同的是,庄子的“道”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而尼采的“权力意志”则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

总之,庄子和尼采虽然分属中西,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当时思想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很多思想相似但又绝不相同,反映出他们对当时社会现状和人的发展的深刻思索,他们哲学思想中的诸多亮点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以人为本”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全面审视庄子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时代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3][5][6]刘英,刘旭注释.庄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生命;文化;西方哲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58-02

对生命价值的理论追寻与实践探索,在中西方同时发轫。中国从生的维度、西方从死的维度切入,对生命价值进行了千古不懈的叩问。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追寻方式虽各异其趣,但其实殊途同归。

一、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对生命价值的求索

儒、道、佛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它们实质上都是人生哲学,其主要思想内容也都是如何理解生命与安顿生命。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入世”的生命哲学。儒家不大谈论生死,他们立足现世,慨然以天下为已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认为要竭尽全力地在社会上、天地间担任起仁民爱物的使命,这就是人生的职责;他们以“内圣外王”为理想高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怕任重道远而百折不挠、奋发进取;他们无暇考虑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活着要努力工作,尽职尽责,死才是最后的休息,正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的方式,竭力实现生命的不朽价值。这种生命观既积极活泼,又深沉厚重,对中国人的观念和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历史上培育出了许多为了民族大业而置生死于不顾的仁人志士。文天祥的绝笔“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绝佳的例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隐世”的生命哲学。道家的生命思想集中体现于其经典文献中,除了《老子》、《庄子》之外,还有《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等诸篇,汉初的《淮南子》、晋人的《列子》以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道原》、《称》、《十六经》等。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儒家的观念是截然相反的,道家注重“自然”,儒家讲究“仁义”;道家主张“无为”,儒家主张“有为”;道家讲“无心顺有,自在逍遥”,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家讲“养生、贵身、尽年”,儒家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等。它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互补的格局。道家重生,主张珍惜生命。比之名誉、利益、权力等,他们认为生命更真实、更可贵和更有价值。道家的重生,就是认为生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当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时,应把生命放在最优先的地位。生命是人之根本,要保护生命,要做到“不以天下害其生,不以天下易其生”。与此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可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去获得某种利益。道家把人的本性视为自由。他们认为,人不应该受到生老病死、贫富贵贱、功名利禄等的束缚和限制,人应该自由地活着,应该消除对它们的牵挂和执著,以一种超越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让自己的精神与大道合一。

佛家思想的核心是“出世”的生命哲学。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生命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即禅宗哲学。佛家着力于洞察人生的真理,这点与儒家和道家也相同,这种洞察,佛家称之为“觉”。但佛家强调的不仅是“自觉”,而且要“觉他”,即“自度度人,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法。佛家的哲学思想是一种超人生的哲学思想,是以超人生的视角来审视着人生,是以超人生的形式去论述着人生的哲理,到最终达到了对现世人生的超越。佛家认为要通过三个超越才能达到人格的完善:超越自然、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用顿悟成佛作为人生命的最终目的,使有限的生命进入无限。佛家十大经典禅语“一切皆为虚幻”,“不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即集中体现勘破世情、遗世独立的佛家情怀。

这样看来,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在关注人的现实物质生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生命的精神性、无限性和超越性。这是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无论是道家自然无为的隐世人格,还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入世人格,抑或是佛家与世无争的出世人格,它们都强调了人的道德、灵魂和精神方面的人格的陶冶与升华。历史上,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自定自持,就是因为有儒、道、佛的三位一体。所以既能得意则“束冠立于朝”,也可失意则“乘桴浮于海”,遇到任何境况都不会丧失安身立命的基地,都不会丧失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自信和自守。

二、西方生存哲学对生命价值的求解

西方对生命及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探索往往是与死亡相结合而进行的,这形成了西方世界的生命观和生死观。

西方对于生命价值的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有一个对人的生活、生命的关注与重视的重要文化哲学理念。它基于对人自身的认识,从而去不断追求心灵的德性和理性的较高境界,进而创造和确立了人的理念。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表明古希腊人开始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别于自然的独特存在。古希腊哲学家大多倾向把人的生命分为灵魂与肉体两部分,虽然在灵魂是否不朽上有分歧,但是在对人生命的灵魂与精神的追求上却是一致的。德谟克利特认为“没有不死的灵魂”,他谴责贪生怕死,鼓励人们能面对自然、追求哲学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这就开启了为人的生命本身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生存提供合理性与可能性论证的门扉。

中世纪时期的哲学思想认为,人是有“原罪”的,只有上帝才是善者。人要想获得上帝的救赎,就必须放弃一切的欲望,不断地向上帝进行赎罪,把希望寄托于天使降临和末日审判上,关爱他人、关注自身修行,从而来换取灵魂的最终解脱。在人的生命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支配地位的是人对上帝的绝对信仰。“抽象的信仰压抑了人对生命的激情,‘崇高’的神性泯灭了可贵的人性。”人几乎没有对现实中的自身去关怀和呵护,只会对上帝绝对信仰、依赖。因此,在中世纪时期,人们认为“修道”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为了达到清心寡欲的目的,他们通过斋戒、通过鞭打自己的躯体以清除杂念。这事对人的身体和精神是一种双重的摧残与折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开创的要关注和呵护的人文传统、要重视人现实生活的思想,在中世纪时期就已消失殆尽了。

文艺复兴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历史,首开“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的人文主义先河。文艺复兴传播了与经院哲学、宗教神学不同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具有”这种自我解放的意识。人文主义思想发现了人的自由,发现了人的尊严、才能和价值,论证了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到了17-18世纪,西方进入理性的时代。笛卡尔提出“心物二元论”,斯宾诺莎提出了“心物平行论”,帕斯卡尔强调人是为了思想而生。可以说,18世纪的启蒙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它主张用理性来评判一切。到了19世纪,它进一步地深入了对生命的理性认识和思考,包含进了许多积极进取、思辨的观点。康德认为,人自身本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生命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生应该有高尚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要充满生命活力,精神才会有寄托,奋斗才会有目标,生活才会有重心。黑格尔认为,死亡的否定性才能更提升“生命”的内涵与意义。现代西方对人的生命、生命意义及生命价值的探索更为丰富,这突出反映在存在主义哲学的生命观、生命哲学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哲学中的生命观等等。

三、中西方探问生命价值的同异

第10篇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 审美文化 审美价值取向 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转贴于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第11篇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185封,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懊悔,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关心等,“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正如傅雷所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几种作用:第一,讨论艺术;第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第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第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虽是家常话,但行文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睿语精选】

之一:常常在月光之下,独自在林中水边踏着绿茵,呼吸浓烈的草香与泥土味,或是借此舒散苦闷, 或是沉思默想, 过度的室内生活与书斋生活恰恰是造成现代知识分子神经紧张与病态的原因,而萧然意远,旷达恬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只有从自然中获得,你总是不能否认吧?

点评:一个艺术家,需要走进大自然,观赏“采莲南塘秋”的美景,感受“采菊东篱下”的闲适,聆听“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用心享用大自然这“造物者”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馈赠……这是生活的境界。不但艺术家需要,只要是有所创造,就离不开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之二: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再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就为这个缘故,我常常逼你多写信,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我屡次要你生活正规化,学习规范化,不正规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绩?如何能巩固已有的成绩?而且对作品的了解与掌握,就需要长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

点评: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使人严谨,理性认识的训练,就得长期坚持积累资料,加深理解,透彻把握其中的精髓。因此,傅雷叫儿子坚持写家信,就是让其养成训练动笔的习惯。

之三: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尽量过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

点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除了自然灾难,还有人为造成的坎坷不平。但是,唯一的人生信条是:“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这是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我”说法的对应说法,表现了傅雷不计名利、甘为天下人服务的道德情操。

之四: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或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以从容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就是要你把这件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傅雷的这些观点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在。

之五: 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亦是人生哲学的基础。一般人的学习,完全是为学习而学习。所以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什么唯物主义,什么辩证法,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能长篇大论发挥一大套,一遇到实际事情,一坐到办公桌前,或是到了工厂、农村里,就把一切理论忘得干干净净……

点评:这里具体谈论的是一个哲学道理。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一是理论来自于实践,并反过来指导实践、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一是理论与实践在不断的检验、总结中螺旋式地发展,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做?“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傅雷指明了人生方向。

第12篇

孔子在世时就有人称他为“圣者”,他去世后,主要是从西汉开始逐渐神化,最初是统治者修孔庙,以时祭祀,逐渐使平民百姓信奉之。逐渐使儒学具有了双重内涵:既是关注人文、提倡道德精神,强调人生价值、和谐人际关系的生命哲学,又是具有内在超越、终极关怀,把道德神圣化的道德宗教。西方学者多数把儒学视为儒教或东方宗教。中国晚近学者,长期对此争论不休。近年来随着东西方信仰与宗教的多元化、世俗化趋势,又将这个讨论重视起来。许多学者似乎都认同儒学包含宗教性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儒学是否已经完成宗教化。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本来我认为儒学有宗教性,在历史上起过宗教作用,但还不是宗教。现在看来,这个认识很不够,不符合历史的发展。现在我认为:儒学演变为道德宗教,已经成为历史事实。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儒学既是生命哲学、政治伦理哲学,又是人文宗教、道德宗教,或曰世俗宗教。这不仅要从儒学结构本身、儒学的演变进行分析,而且要承认一种新的宗教观,用新的宗教观去诠释、定位儒学,用世界范围宗教观念的新变化,用宗教与信仰的世俗化、多元化观念去透视儒学,可能会对儒学的研究造成一场观念上的革命。

一、近代以来学者关于儒学是否宗教化的讨论

概括起来,近代以来关于儒学是否宗教的化的讨论不外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认为儒学是宗教。具体的说,儒学本来是关注人、关注人的现世生命价值的哲学和伦理学。但是在历史上逐渐被改造、被演化为道德宗教,由于长期神化孔子,把孔子塑造成为具有神灵的教主。

第二,认为儒学是哲学不是宗教。具体地说,孔子是人,不是神,不是上帝,儒学只讲现世,不讲来世,没有宗教教义、教规、经典、仪式,所以只能是道德哲学,不能是宗教。

第三,认为儒学结构有内在的矛盾,虽然是人生哲学、道德哲学,不是传统的宗教,但在历史上起了宗教的作用。

二、把孔子与道德提升为信仰、崇拜对象

1、“儒”字根据徐仲舒的考证,出于甲骨文……最初的写法,象征一位教士(儒者)在沐浴。甲骨文中有“子需”者,即是子儒,他是殷商时代武丁时期的一位主持祭祖、宾祭的教士。过去有所谓“儒事祖先,交通人鬼”的说法,如此看来,“儒”本就是半人半神的人。孔子在春秋末期所创儒学,也继承了殷商之“儒”的职业特点,擅长祭祖、祀天,除了有人文的理念外,也残留有神秘主义。这是儒学始终保持自己宗教性的一个历史渊源。

2、儒家的天道观、天命观继承了殷商的天道观、天命观。……孔子是在殷周文化基础之上创建儒学的,他既批判了殷周的天神观、天道观,也接受了殷周“天命观”的神秘主义的思想影响,……当然这里的“命”或“天命”概念,已经过了孔子的批判,赋予了人文与道德的内涵。但是……这里的“天”或“命”有浓厚的宗教感情存在其中,有神秘主义超自然、超社会的世界本体与道德本体的价值追求。这是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学能转化为宗教的内在的思想前提与理论依据。

3、后人神化孔子,把礼仪、道德绝对化,把孔子和伦理道德升华信仰、崇拜对象。……由于礼仪文化、伦理、道德是由孔子提倡、建构、发展起来的,因而孔子和礼仪文化、伦理、道德便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逐渐成为被中国人所崇、信仰的对象,这便使作为宗教的儒教有了自己崇拜和信仰的对象。这是儒学转化为宗教的基本条件之一。

4、西汉把儒学演变成为经学,把儒家典籍文献升华为儒家经典。……儒学演变为经学,儒家典籍文献变为经典,正是沿着这条思想逻辑之路,把儒学演变为宗教的。……儒家的经典既有哲学的丰富理念与学理,又有道德宗教的深沉感情与教条。从儒教经典的内容,可以看出儒学结构内在的二重性、矛盾性。所以说,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三、儒学演变成宗教已经成为历史事实

据山东曲阜市文管会编撰的《曲阜观览-帝王祭庙考》中的统计,自汉武帝起至于清末,帝王(亲自或委派专使)赴曲阜孔庙祭孔达196次之多。另外,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断加深对孔子的神化的普通中国老百姓对孔圣人的信仰与崇拜的感情的不断提升,自汉代以后历代历朝特别是唐宋和明清各朝,争相大修孔庙,规模越来越大。自明代山东孔庙重修以后,全国修建孔庙的模式遂成定制。据《圣门志》卷一上的记载和统计,及至明清时代全国已经修建了孔庙1560座。大体在县城以上的城镇普遍修建了孔庙。

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神化孔子,推行教化,当然是为了维护与巩固封建社会的旧秩序。随着神化孔子,也普遍地宣传与升华了伦理道德,神化了伦理道德,使下层普通百姓也都认同并积极参加神化、祭祀孔子的活动。许多下层普通百姓都把孔子盲目作为信仰对象、崇拜对象,他们确实用虔诚的宗教感情侍奉半神半人的这位圣贤。

根据以上历史事实和儒学所具有的内在宗教性,我认为钱穆与梁漱溟先生对中国儒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分析与论断是深刻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梁漱溟在1921年就说:“孔子差不多有一副他的宗教。我们不要把宗教看成古怪的东西,他只是一种情志生活。人类生活的三方面,精神一面总算很重,而精神生活中情志又重于知识;情志所表现的两种生活就是宗教和艺术。……我见他(儒学)与其他大宗教对于人生同样有伟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把他分作两条:一是孝悌的提倡,一是礼乐的实施,两者加起来他的宗教。”(《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钱穆1940年就论断:“若把中国儒家看作一种变相的宗教,……那是一种现实人生的宗教,是着重现实社会和现实政治上面的一种‘平民主义与文化主义的新宗教’”他又说:“西方宗教是‘出世’的,而中国宗教则为‘入世’的;西方宗教是‘不闻政治的’,而中国重量则是‘以政治为生命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第六章)他还进一步说:“本来儒家思想可以代替宗教功用的,他是一种现实人生的新宗教,他已具有宗教教义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慈悲性’与‘平等性’,他亦具有宗教家救世、救人的志愿与能力。”(同上第七章)从梁漱溟与钱穆的分析文字看,我认为他二位在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孔子有自己的宗教,当然这是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现实人生的新宗教”。这一点我们看得很清楚、很明确。

四、认同儒学是道德宗教的国际背景、学术价值与现代意义

关于儒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讨论,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何以近年来又重新提起、重新成为热点问题了呢?这必须从国际与国内的历史背景出发进行探讨。第一,从国内背景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放宽了思想控制,恢复了学术争鸣的自由气氛,儒学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敢于坚持自己学术见解的学者日益增多,这就为重新讨论儒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提供了自由讨论的空间。同时,近几年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产生了“信仰危机”、“理想失落”,因而吸引一部分人去审视宗教、反思儒学,寻求精神寄托,安顿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思想背景下,重新讨论儒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很自然的。第二,从国际背景来看,近几十年西方出现了宗教多元化、世俗化、边缘化的趋势。……在世界宗教及宗教观念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时代精神去重新审视中国的宗教与宗教观念。20世纪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常常把宗教定义为“麻醉人民的鸦片”,“封建迷信”云云,显然是片面的。还把宗教局限于“信仰上帝”、“迷信神灵”、“追求天国”、“期盼极乐世界”等等,也是不够的。还有人把宗教完全说成是“出世”的,也需要补充。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现代宗教发展的总趋势,主要是多元化、世俗化、边缘化,宗教观念也应随着宗教形势的客观发展而不断调整、不断修改、不断补充,中国宗教应当改革。

世界宗教观念的新变化、新形态,是我们认同儒学演变为宗教的基本理论坐标,是解释儒学本身所包含的宗教性、历代君民神化孔子等历史事实的根本理念。从儒教的文化内涵来看,它是人文宗教、道德宗教。……中国的儒教就是以孔子的权威代替了上帝的权威的道德宗教。

认同儒学是道德宗教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一、认同儒学是道德宗教,是对中国文化固有的宗教性的理性肯定和科学概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进一步揭示和深入挖掘。承认儒学是道德宗教,并不否认儒学是政治伦理哲学。儒学本有二重性,从一定的视角看它是宗教,从一定的视角看它是哲学,既是哲学又是宗教有何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