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密云旅游业,“十二五”规划
随着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密云旅游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新统计表明,2008年密云接待游客70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4亿元。从2005开始,密云旅游每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密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目前,在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 ―2020 年) 中,密云与平谷、怀柔、延庆、昌平西北部、门头沟九龙山以西部分以及房山山地部分被规划为北京远郊度假旅游带,主要以开发自然观光、乡村度假、野味探险等旅游活动为主,满足北京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这对密云旅游业而言是一个大的发展契机。本文作者根据专业课所学理论知识以及结合跟随学院教授课题的实践经验,对“十一五”期间密云旅游业发展现状作一个归纳性的梳理、总结,明确密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亟待改进的方面,从而制定出在“十二五”期间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与开发对策,促进密云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健康有效的发展。
1 密云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区位优势分析
密云是北京面积最大的区县。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大平原北缘,是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是北京通往东北及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全县总面积2226.5平方公里,县城呈三角形。从1958年起,密云县正式归属于北京市管辖,到2005年,密云县辖17个镇(密云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东邵渠镇、巨各庄镇、大城子镇、北庄镇、太师屯镇、新城子镇、古北口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石城镇、西田各庄镇、溪翁庄镇、穆家峪镇)、1个民族乡(檀营满族蒙族乡)。共有65个社区、334个村委会。密云县北邻河北省滦平县,东接河北省承德县和兴隆县,南与平谷、顺义县相连,西与怀柔县毗邻。这种区位优势为密云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特征,这种区位特征赋予了密云旅游业良好的区位条件。首先,密云紧邻北京客源市场,拥有充足的客源市场优势。从地理空间来看,密云距北京东直门仅65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约40公里,京承高速开通之后,从北京市区到密云只需30分钟。目前,在京承之间业已生成大量的旅游客流,密云如何能够有效地加以吸引,使之作短暂停留,就能大大促进密云旅游业。其次,密云地处北京远郊休闲旅游带。随着北京市民利用节假日及周末做郊区休闲旅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密云旅游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1.2 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密云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日益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十一五”期间,密云旅游总量不断扩张。全县已开业旅游景区18家(表1),目前正在开发景区7家;旅游宾馆饭店50余家,其中星级饭店24家,星级餐馆11家;旅行社及其门市部3家,旅游纪念品公司1家;旅游民俗村35个。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密云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经过多年来建设已形成了以密云生态精品卫星城为中心,带动东西南北四条旅游热线的一城带四线的旅游分布格局。一城既:密云生态精品卫星城,东线主要分布有:司马台长城、古北口、云岫谷、白龙潭、九龙十八潭等景区,南线主要有南山滑雪场、黍谷山景区,西线有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潭、京都第一潭、桃源仙谷、清凉谷等景区以及白河市级旅游度假区,北线有云峰山及不老屯万亩草场观赏区。
表1 密云县A级景点
名称
等级
地点
电话
司马台长城景区
4A
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
69031051
黑龙潭旅游区
4A
石城镇大关桥
61025028
桃源仙谷自然风景区
4A
石城镇南石城村
61025309
云蒙山森林公园
3A
琉璃庙镇后山堡村
61622480
云峰山自然风景区
3A
不老屯镇政府
81098688
清凉谷旅游风景区
3A
石城镇贾峪村
69015208
首云铁矿
3A
密云县巨各庄
61031673
北京青菁顶自然风景区
2A
石城镇黑龙潭北
61025909
白云峡
2A
石城镇捧河岩村
69017593
九道弯大峡谷自然风景区
2A
石城镇北石城村
69050004
云岫谷游猎自然风景区
2A
新城子镇遥桥峪村
81022436
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
2A
密云县石城镇王庄村
61008258
卧虎山长城景区
2A
密云县古北口镇
81051291
京都第一瀑
2A
密云县石城乡柳棵峪
65880066
古北口旅游景区
2A
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
81217725
北京紫海香堤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A
【关键词】 生态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开发措施;毕节市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
1、生态文明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其本质是伦理、生态和产业合一的文明。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后的一种文明形态,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它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综合。
2、乡村生态旅游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乡村生态旅游一词,在1993年国际乡村生态旅游协会将其乡村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定义重点强调的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科学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广义的乡村生态旅游则认为乡村生态旅游只是一种旅游形式或者旅游思想,包括一切在大自然中进行的游览、度假活动等,[1]主要是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地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等得旅游活动。
3、生态文明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的意义
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乡村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视角也随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便成了很多游客选择旅游的初衷。但是由于我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或者乡村生态旅游的意识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时候游客旅游的初衷与结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反差,导致部分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生态文明的理念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毕节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毕节市辖七县一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基于发展,导致开发结构与理念的不和谐,很多的旅游资源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1、毕节市旅游资源概况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处于滇黔川三省的结合部。本地区区位优越、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客休闲、度假、避暑的首选之地。毕节市国土总面积为26853km2,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15.25%。毕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奇峰异石、山间湖泊,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如织金洞、威宁草海等,为此,民间把毕节称为“洞的王国、花的世间、鸟的天堂”,可见毕节市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如此的丰富。因此,毕节市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实验区。
2、毕节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城市色彩逐渐加重,乡村特色逐渐减退。乡村生态旅游最大的资源特色就是有别于城市风貌的生态特色,乡村生态旅游主要体现在乡村性上。乡村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于城市的农村特有的生产生活,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历史古迹等。近30年的发展,毕节市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比如大屯彝族土司庄园、观音桥办事处塘房村董武刚家的凯鸿园。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或者是乡村生态旅游,我们要保障交通便利,吃住方便。但是毕节市的很多乡村旅游景点,这些硬性的指标始终达不到要求,导致游客很少去,或者是去了一次就没有什么兴趣。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驾车旅游或者是短途旅游的次数会越来越多,有些旅游景点,遇见突发天气转变,游客走到途中便不能前行。因此,对于毕节市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必须完善道路设施,提高吃住场所的质量,才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转机。
(3)卫生环境条件差。毕节市的部分农村旅游景点,卫生设施极为缺乏,尤其是饮水和厕所,其次还有垃圾乱扔乱丢现象极为严重,从而导致游客不愿意再一次前往旅游。有些农村旅游景点,只要一到景区,遍地都是白色垃圾,这样的景区是不会吸引游客旅游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游客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如果游客看到的情况与自己的估计相差太大的话,那可能来一次,下次就不来了。
(4)接待水平有待提高。在对毕节市七县一区的乡村旅游景点的调查过程中,很多的旅游景点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旅游服务知识,而且服务质量较差。有些旅游景点,从表面上,游客玩得很开心的,但是游客吃住的条件差,不断遭到举报。有些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对景区的了解程度还没有一些普通的游客了解多,这样就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毕节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1、创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
毕节市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不但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还要突出本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把国家对毕节的开发扶贫元素融入里面,彰显本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人文性、原生态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更要发展和倡导低碳旅游、原乡村生态旅游,这是推动毕节市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国家能源资源逐渐减少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倡导宣传低碳旅游,比如低碳饭店、低碳出行、低碳住宿等等,增加乡村生态旅游的项目,同时结合当地景点和历史文化元素,加大对相关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对地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较好的保护。
2、加强和完善村寨参与的体制机制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其最主要的问题是带动相关村寨及社区的经济增长。就农村乡村生态旅游而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深入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村寨及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和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村寨及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的水平和思想觉悟。
3、加强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1)生态餐饮业。对于毕节市来说,很多乡村的餐饮仍然保留原始的气息,这对我们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好事。应该充分挖掘本地区丰富的餐饮资源,全力打造生态餐饮品牌,是本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更具特色,并为之大力推广。在旅游景点,我们要能够为游客提供安静舒适的场所,使游客尽情地享受生态餐饮。
(2)做好住宿条件和接待场所的规划,加强住宿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够保持原生态的,是最能吸引游客前往进行旅游的元素之一。在建设时应考虑创新,同时要结合地方文化元素,创建一种原生态参观,在宾馆的外形、室内装修上,应该与景点和地方文化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尽可能使用天然材料。
(3)景区道路系统。对于景点的交通道路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战略部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加工改造。这建设景区道路交通系统的时候,应注意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生态性。景区道路尽可能少用水泥等现代筑路材料,尽量减少对珍稀濒危动物正常生存的干扰。
4、依托式连体开发模式
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对于毕节市所有的乡村生态旅游,并不是每一个地区都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然而,各方面条件都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地方并不是很多,所有单一的特色景观可以联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还有就是依托本地区丰富的资源,这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本身具备足够强的旅游吸引力,其客源市场依据其知名度、旅游产品特色等差异而不同,可以是近程、及中远程。
5、多方着手,提升区域竞争力
一个旅游景区的生存,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竞争性是极为关键的一点。竞争力的强弱,与景区的生存发展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景区应该多方面着手,提升景区在整个大区域的竞争力。如提升景区形象、将历史文化与景区产品有机融为一体、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加强景区管理、创新景区销售模式等,这样才能为本景区的发展提升竞争力,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四、小结
毕节市的农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并且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彰显“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特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要积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尽量把毕节市最美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展现给游客,为毕节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兴斌.中国的乡村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C]//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3-137.
[2] 郝芳.农村乡村生态旅游及发展模式探析[J].林业经济,2014.100-103.
[3] 曹晓鲜.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9-94.
[4] 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J].生态经济,2005.1.95-97.101.
[5] 龙祖昆.湖南乡村生态旅游培育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
[6] 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作者简介】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正在被大多数热爱旅游的人们所追捧。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每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连呼吸纯净的空气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对他们非常具有吸引力。于是,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并被大众逐渐接受、认可及欢迎。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两个方面对现如今中国乡村旅游业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和组合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才初见萌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的产物,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向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在我国乡村旅游大发展的进程中,示范单位的带头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在2011年4月,农业部认定并公布了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村、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江西省井冈山市菖蒲村、山东省荣成市西霞口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贵州省贵定县音寨村、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纳斯景区禾木村、大连市金州区石河村等10个村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旨在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国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了这些带头单位的作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属于政府主导,民间积极参加与投资的形式存在,乡村居民参与投资,利用自家院子来提供旅游资源,一般做成农家乐的方式是最为数量众多的一类。少数的是依托于各大自然风景区周边的休闲度假庄,主要以体验自然,观赏自然,参与自然的方式来经营。以国内的游客为主,尤为旅游地周边的城市游客为主,一般的旅游周期是2-3天,消费适中,能被一般大众所接受。
二、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乡村旅游业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资源优势
我国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国情影响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虽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可是中国大部分的地区仍然是农村,并且我国疆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这样我们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十分丰富。这样便造就了乡村旅游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优秀的地理资源优势。
2.人文优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汇合成我们华夏一家,从北到南我们拥有的不仅是地质上不同的风光更是人文上更加丰富的内涵,从寒带到热带我们拥有的不仅是气候上的改变更是不同风土人情的融合。如此丰富的人文资源也给乡村旅游独特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明显的优势,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单一文化格局内。
3.客源优势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城市人口也在逐年增多,而城市人口作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它在增多的同时也代表了给乡村旅游加大了客源。而且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们也名列前茅,很多的外国友人喜欢到中国来进行旅游,极大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二)乡村旅游业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旅游开发规模小,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不够标准
在我国整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投资的主体大部分为当地的农户,由于投资的金额较小所以开发的规模不是很大,继而也造成旅游设施的不太完善。而且当地居民大部分并没有受过很标准的培训教学,所以在服务上会存有一定问题,导致旅游项目整体质量会有所下降。
2.活动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也不够
很多的乡村旅游未得到较为完善的开发与挖掘,旅游方式的主体依然是观光为主,而真正重要的文化资源以及农业旅游资源并没有的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很多的乡村旅游如今落入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单一循环之中,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落实开发产品的创新性以及开发的深度性,其内容将会得到大大的丰富,也会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对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
3.旅游人才匮乏,管理不力
现如今我国乡村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其投资者大多为个体投资者,缺乏完善的管理方式造成市场的混乱,同时这个时期也正处于一个需要大多数人才的时间段,而在这一方面上乡村旅游业专业人才,实用人才严重匮乏。并且在管理的问题上,很多的管理者是村上的领导,而经营者却是个体经营户,在管理和经营上两者各自为营,管理和实行很难落实,他们之间缺乏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来实现管理和经营的互通。
三、我国乡村环境的外部分析
(一)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政策支持
当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正得到国家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方式,政府不仅支持且倡导大力发展。在相关政策方面政府提出了很多扶植计划,如山东出台的《山东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奖励补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山东省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三补三奖”政策,强力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国茉莉花之乡横县人民政府于出台了《关于推进横县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成为南宁市首个对旅游发展作出奖励的县区,最高奖励达30万元之高等等。这样的扶持计划在全国有很多,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乡村旅游自然也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2.城市旅游者旅游观念的改变
传统旅游对城市居民吸引力下降。在经济能力和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传统城市旅游以及传统名山名水旅游对市民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乡村旅游能够在大多数市民经济承受范围内,又能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且其较传统旅游有更强的参与性,使得传统旅游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3.居民收入增长,旅游需求增加
现如今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标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居民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居民收入得到增长其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于是便带动了居民对旅游的需求,需求带动市场,所以乡村旅游业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威胁分析(Threat)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现如今我国的现代文化区已经进入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时期,而传统文化保留区,基本还停留于农业文化时期,两种文化期间,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意识都存在巨大差别。乡村旅游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不可避免当地人们追求更多趋向于现在文化生活的方式,而前往乡村旅游的人们追求的又是回归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的最前沿,两种文化是其发展的一大威胁。
2.农业与旅游业的矛盾出现
乡村旅游的开发是基于农村的本土资源,而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之中农村的主要经济收益靠的是农业的创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无疑给农业发展带来一大冲击,逐渐呈现出来一种农业向着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依附农业发展的趋势,但两种经营方式有产生矛盾冲突,所以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议
乡村旅游迎合了旅游者“亲近自然”的需求,实现了久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大自然的愿望。但如今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才刚处于起步阶段,在旅游产品上有呈现出较为单一和不够完善的现象,并且这样的情形持续至今时间过长,过渡时间过长的话会造成旅游者期望降低。所以中国的乡村旅游业想要得到进阶,就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上积极入手,加大力度才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积极吸取国外优秀经验
我们不仅要在反省自身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和主题,通过国外先进的理念来不断改善自身的不足。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日趋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而他们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综合性的发展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效益更多的是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一项新的旅游方式,让旅游者能对其拥有认同感以及保持新鲜感。
(二)不断开发及深化旅游产品
针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现在在乡村旅游项目上整体属于较低水平,不管从产品开发上的过于单一、旅游地设施上不完善还有服务质量上的问题整体呈现出较为低端的水平,同时在旅游者的角度上来看,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的最大期望当然是感受乡村生活亲近自然,而现在也有很多旅游者也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对自然的纯净性、天然性、观赏性有更高要求,也要求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拥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三)把握时机,重抓主题特色
放眼观望,乡村旅游是一项充满潜力的旅游项目,其发展的前景也是相当的广阔。重要的是抓住时期,并且抓住乡村旅游的精髓,在软件方面重点在于把握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特色不能随波逐流,注重自己的文化内涵,并且深度发掘。另外在硬件方面应该完善设施,增设新的休闲娱乐项目,并且广招专业人才,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管理体系。
(四)着重创新,增强吸引力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开发对策
一、国内外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作为村民参与程度极高的旅游形式,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进行分析,了解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感知,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理清旅游者与村民之间冲突的状况,以获得村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关于村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国外学者Jennie Harvey等(1995)分析了爱达荷(Idaho)乡村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指出不同性别对旅游项目的感知存在差异;David B.Weaver andLaura J.Lawton(2001)分析了城乡边缘地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指出当地居民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支持者中主要是那些与旅游者关系密切的新来的居民,而中立者一方面承认旅游能带来经济利益,另外也对旅游的社会影响持矛盾态度,而反对者主要认为旅游影响当地交通,提出对旅游进行适当管理可产生积极的影响;Peggy Petrzelka等(2005)在对乡村居民对旅游态度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性别之间和同性别内部对社区参与、旅游感知存在差异,同时,对于保护当地文化和反对土地买卖持广泛认同态度。
国内学者亦对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研究,徐克帅、朱海森、蒋盈(2006)对乡村旅游开发与老年人环境感知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地老年人环境感知具有较强烈的乡土意识、对游客与旅游开发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希望承担旅游地主人的角色、希望更多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特点;李东和(2007)等从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角度对安徽省三河镇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居民对旅游收入的分析、成本的承担都呈现区域不均衡性;史春云(2007)等则从个体视角对九寨沟居民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年龄、家庭等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的分析探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与阶段性开发对策的研究还很有限。基于此,本文选取位于京津走廊的廊坊市永清县杨家营村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杨家营村居民的旅游感知进行实地调查,并做具体分析,最后针对乡村旅游所处发展阶段,提出阶段性开发对策。
二、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1 区域背景
永清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面积776平方公里,折合116.4万亩,地理位置优越。杨家营村是河北省的十八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该村依据位于廊霸公路沿线的优越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以果树种植、农家乐接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现已累计接待来自京津及周边地区旅游者近30万人次。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
2 研究方法
2008年7月,我们通过由永清县旅游局统一发放,由村民填写的方式,发故居民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69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98.9%。调查问卷共涉及被调查居民的背景情况、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等共39项。采用5分制来定量测定,分别用I代表非常反对,2代表反对,3代表不知道,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论
(1)被调查居民的具体情况
此次调查共涉及居民365人,被调查对象包括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其中男性占44%,女性占56%,由于旅游业并非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多数传统家庭的男性在外务工,使从事旅游业的女性较多,基本符合杨家营村的实际情况;在年龄结构上,以25-55岁的中青年为主,共占被调查者的64%,文化程度上,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共占71%,一般来讲,该年龄段的人思想比较成熟,对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在月收入中,1000元以下的居民占到82%,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从“您家是否正在开展农家乐旅游”一项中,选择“是”的占23%,选择“否”的占77%,说明当地从事旅游业的人较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间接为主;在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农户中,从事的旅游项目所占比重分别为:果树种植(43.5%)、农家乐接待(34.8%)、大棚生产(24.6%)、林木种植(1%),说明从事果树种植和农家乐接待的农户较多。
(2)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的感知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烈,而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具体表现在:(1)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赞成率平均在78%以上,其中对“乡村旅游能增加就业机会”、“乡村旅游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赞成率都在96%以上,说明居民能认识到发展旅游业能改变他们的生活;(2)在正面影响中,居民对旅游业的税收贡献较其他正面影响感知度弱,只有38.7%的居民持赞同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3)对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较正面影响感知弱,尤其对旅游发展“导致少部分人受益”感知度最弱,只有22%的居民持赞成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居民的收入差异较小,乡村旅游还没有进入规模经营、大户主导的阶段。
(3)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相比,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持较理智的支持态度。(1)50%以上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对旅游业发展现状感到满意”、“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持积极的态度;(2)在“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一项上,有36%的村民持中立态度,说明多数村民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利和弊问题认识不清;(3)在“旅游的经济效益更重要”一项的选择上,66.6%的村民持赞成态度,说明村民对旅游的经济效益更加关注;(4)在“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一项的选择上,有85%的村民持支持态度,此项也是村民感知度最高的,说明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4)结论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居民具体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村民从事的乡村旅游项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中从事果树种植(43.5%)和农家乐接待(34.8%)的村民共占到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户的将近80%,说明杨家营村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而且产品档次整体较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是乡村旅游初始阶段的主要表现。
在“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感知”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说明村民希望从发展乡村旅游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而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说明现在村民间的收入差距较小,乡村旅游经营者还未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这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村民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收益低有直接关系。
从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一项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一方面说明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另外也说明村民认为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对发展旅游业持乐观态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杨家营村乡村旅游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第二,村民经营规模小,经济收益低;第三,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些特点都符合乡村旅游发展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
另外,根据多克西(Doxey,1 975)的旅游发展阶段理论,在旅游业发展之初,居民对旅游发展持乐于接触的态度,处于融洽阶段。这也充分说明,永清乡村旅游发展整体处于初始阶段。
三、乡村旅游阶段性开发对策
1 增加旅游项目,提高产品档次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针对此问题,应逐步扩大产品类型,力争实现多样化。从杨家营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看,主要应与永清其他旅游景点合作,在增加冬季乡村旅游项目上做文章,应逐步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李赢民俗收藏馆、宋辽古战道、辽代白塔与农家乐接待、冬日大棚采摘紧密结合,打造冬日特色文化旅游专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档次和文化内涵。
2 重视村民教育,强化参与意识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性,导致村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较低。因此不断加强居民教育,通过将专家请进来和把村民代表派出去的方式,将短期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在不断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的同时,加强对村民参与能力的培养,使居民在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上均有所突破。
3 加强村民合作,提升竞争实力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收益的不断增加,将有外来经营户进入,使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加剧。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将难以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因此逐步加强村民合作,将现有农户进行重组与联合,根据经营项目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逐步扩大市场影响,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4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旅游规模
关键词:乌海市 资源枯竭 城市转型 旅游业发展 经济增长点
中国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一、 乌海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乌海汇聚了很多独特的旅游资源,享有“黄河明珠、书法之城、沙漠绿洲、葡萄之乡”的美誉。总的旅游资源主要有黄河风光、沙漠绿洲、山岳奇观、历史人文景观等,同时集中了“大河、大湖、大漠、大湿地”等多种自然景观。截至目前,乌海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9个,主要景区有金沙湾生态旅游区、甘德尔山生态景区、满巴拉僧庙、汉森葡萄酒庄园,青少年科技展览馆、蒙古族家具博物馆、青山翰墨园和植物园等,同时还大力发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目前乌海市全市共有旅行社22家,其中国内社12家、国际分社5家、国内社分社4家、全市有证导游员102名,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总数1796人;星级酒店数量达到了9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5家,正在申请五星级酒店的1家。在旅游产品方面,目前乌海市已开发的旅游商品有牛皮烫画、布雕、金属刻画、羊毛挂毯、工艺陶瓷等民间手工艺品和书法、绘画、摄影等美术作品及葡萄酒等地方特色产品共20余个。其中,汉森葡萄酒、吉奥尼葡萄酒、牛皮烫画、丝绸贴画和部分书画作品还多次获得国际、国家、自治区级殊荣。
二、乌海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乌海旅游业尽管近年来发展相对较快,但整体水平不高,市场体系远未完善,与周边地区差距较大,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缺乏特色旅游资源
目前我们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主要是黄河风光、沙漠绿洲等等,这些旅游资源同宁夏地区、阿拉善地区旅游资源趋同,没有突出的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很难吸引大量的游客。
(二)体制机制不适应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虽然高度重视旅游,但不少部门对旅游业的产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缺乏认识,旅游相关优惠政策也未落实到位,仍处在旅游部门一家抓旅游阶段,没有达成发展共识,没有形成推动合力。再加上工业城市的发展历史,在许多人心中仍存在着重工业、轻旅游的不协调观念,市场化运作程度不够,开发模式单一且建设滞后。
(三)旅游设施还不配套
乌海市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景区服务也不到位,质量也不高。景区导游员和星级饭店的服务人员都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并且服务人员流动性很大。总之,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
三、乌海市旅游业发展建议
虽然乌海旅游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但黄河渤海湾水利枢纽工程及乌海湖的建成必将推动乌海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前行。这就需要政府抓住“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未雨绸缪,抢抓一切有利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一)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1.加强旅游规划
乌海现有的景区如青少年科技馆、蒙古族家具博物馆、煤炭博物馆、青山翰墨园和植物园等面积小、功能单一,发展空间有限,严重制约了景区后期发展。对现在正在开发的景区,如乌海湖、甘德尔山、龙游湾湿地等应加快建立旅游规划管理体系,并要高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抓好各项落实。
2.确定旅游发展目标
乌海集中了“大河、大漠、大汗、大湿地”等多种旅游景观,周边和乌海资源类似的宁夏“沙湖”和“沙坡头”、鄂尔多斯的“响沙湾”和“成陵”等景区都已达到国家5A级景区。乌海市旅游业发展定位要结合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打造出自己的亮点。
3.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乌海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部落遗址和桌子山岩画群、古生物化石、历代长城和清代古驿站及藏传佛教寺庙群等,近年来,由于煤炭开采、日常风化和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使这些历史遗迹越来越模糊,面积在不断减少。应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有效地利用好乌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好乌海独特的历史文化,打造好乌海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4.突出品牌建设
主要发展以黄河风光为主线的旅游产业,乌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黄河沿南北方向穿市而过,如果把水域文章做活,新建一批能体现黄河文化、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就可以形成旅游业的拳头产品。东有甘德尔山、桌子山怀抱,西有一望无垠的腾格里大沙漠,是典型唐代诗人王维描述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场景,发展沙漠宾馆、沙漠疗养院等生态旅游项目是可行的。同时,以桌子山岩画为龙头,以古生物化石、秦始皇长城和汉代天野古城的藏传佛教寺庙群历史文化和海美斯陶瓷工业游为龙头催活短线特色旅游市场。总之,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5.大力发展知名旅行社、支持景区做精做强
加大力度对现有景区进行改造,添置设备,增加功能,争取打造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加强区域合作
乌海市周边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却又互补性强,阿拉善盟和宁夏地区三地旅游资源对各方客源市场都有吸引力,加之三地交通的通达性、接待能力、市场距离、旅游氛围都较为成熟,此大旅游区的形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双方吸引客源、提高接待能力和旅游影响力。因此把我市的旅游资源与宁夏乃至大西北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组合,联合周边地区共同开发旅游市场,打造乌海湖~南寺~沙湖,大旅游圈是可行的。
(三)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1.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把蒙元文化、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融入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上,可以开发如那达慕大会、葡萄节等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共同繁荣。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纪念品市场。积极开展海美斯陶瓷、牛皮烫画、蒙古特色皮制品(拖鞋、皮钥匙扣、皮蒙古包、皮挂件、皮钱包等)和挂毯、铝塑板画、橘柑贴画等旅游纪念品的研发、生产活动。
2.文化创新
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新,提升旅游文化商品的文化创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将人文关怀贯穿到文化旅游的全过程。
3.全面宣传旅游业
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手机、网站等公共媒体对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人文历史进行多层次、广覆盖、点面结合的公益宣传。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把发展旅游业与“六城联创”等活动结合起来,把发展旅游业与“十个全覆盖”活动相结合,展现美丽的乌海乡村。全面构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朝阳市;旅游资源;现状;开发
朝阳市位于辽宁的西部,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要道,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自然遗产。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迅猛,朝阳的旅游业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可是朝阳尚不为众人所熟知,旅游业尚不成熟。就朝阳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来分析,我们应当对资源更好的利用和开发提出更有效的对策。
一.朝阳市旅游资源概况
朝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牛河梁文化遗址使华夏古国文明史被改写成5500年,被称为“中华大地第一道文明曙光”。朝阳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1660多年前的前燕、后燕及北燕都定都城在此长达百年之久,在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三燕故都”遗址被列入其中。朝阳是东北佛教的圣地,从东晋至辽代,这700多年间里,它一直是东北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和锭光佛舍利被奉存在此,被堪称佛家至宝朝阳有“世界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的美称,“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的发现,使朝阳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和第一朵花绽开的地方。 朝阳的自然资源也比较丰富。有以黑山、清风岭、努鲁儿虎山、槐树洞、大凌河风景区、燕山湖、白石水库 为主要线路的自然旅游资源,朝阳的地域风情文化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凌源皮影和喀左东蒙民间故事都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朝阳市旅游业的开发现状
以朝阳的旅游资源现状来看,人文旅游资源远远胜于自然旅游资源,所以也形成了以人文景观为主题的旅游发展方向。现在的朝阳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三大人文景观:第一个人文景观是“第一佛教圣山”——凤凰山。朝阳凤凰山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正在更完整的规划中,两佛舍利供奉道场也正在建设中。第二个人文景观是“化石王国”——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朝阳已经形成了以鸟化石博物馆和古生物化石博物为主线的旅游线路。第三个人文景观是“东方女神”。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等牛河梁文化遗址主要的遗址群正在修复中。然而,这些珍贵的资源虽然已经得到开发和重视,但旅游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成熟的旅游产品,旅游收入微乎其微,还不能够简单的维持景区的正常运营,很多资源处于半开发的状态。总之,朝阳旅游业还属于刚发展阶段,若要成为成熟的旅游产品,还需要更有效的开发。
三.开发的具体策略
(一)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1.重视专项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专项和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若要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潮流,朝阳必须去创新更专项更特色的旅游产品。第一佛教圣山凤凰山可以是宗教旅游最具代表的旅游资源。以红山文化和化石资源为主线的特色人文旅游线路开发也将会是朝阳旅游的发展方向。朝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只剩下古城墙遗迹,但可在遗址处恢复古城风貌或建造古城历史博物馆,恢复的古城建筑和真实的历史文物可以使朝阳更好的发展古迹旅游。
2.大力抓好传统观光度假类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旅游业的开发中,传统的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朝阳地处辽西山区,依山傍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朝阳还是辽宁的农业大市,为乡村旅游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乡村的独特民居生活方式、绿色无公害的自然果蔬、浓郁的民俗风情等开展农家乐项目。朝阳市度假产品可以分为两类,滨水度假和农家度假。滨水度假主要分布在大凌河风景区及燕山湖等地。利用独特秀丽的滨水风景建造度假别墅,配备相关度假设施创建滨水度假村。农家度假主要利用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开展农家接待。农家客栈选取在环境好的小农村区域,给游客别样的体验。
(二)旅游市场策略
1.价格策略:可将和景区门票制作门票联票通票,如朝阳旅游一卡通。2.促销策略:通过网络电视等促销朝阳市品牌旅游景点,与省内各大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采用部分门票打折等优惠活动,或与热销景点建立合作,采用门票赠送等方式。也可以根据现有旅游资源对专家发放邀请票。
(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1.旅游集散中心:在旅游集散中心设置旅游信息服务台,并设有旅游地宣传片、旅游线路指导、旅游信息网络查询、旅游资源介绍等触摸屏幕对话框。设置信息提示系统,为游客提供景点内部的最新信息。2.道路标识系统:设计科学合理醒目的标识既可以传达朝阳市的旅游信息,还可以为前来的游客们指引方向提供信息。在通向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的路口旁都应该设置标识系统,离旅游区近的路口,还应该设置口号标语,表达对游客的欢迎。在景区附近,设置道路指引牌,为游客进入景区提供方便3.餐饮服务设施:目前朝阳市的餐饮服务行业还处于发展中,大部分饭店都雷同,还不能满足很多游客的需求,除了建立更高档次的酒店外,为团队游客提供服务外,在景区景点附近建立特色的民俗餐馆小吃也是发展餐饮业的一大方向。争取在每个景区都有朝阳特色干净的小吃部,让游客们流连忘返。4.住宿设施:朝阳市的主要住宿设施的建设有三种:一是建立更高档次的星级酒店,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在观光度假区附近建立高档别墅和特色客栈,为休闲度假的游客们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古镇的优势,在历史遗迹的景区景点设计古镇客栈和仿古建筑,和餐饮相配套,让游客更好的体会古镇别样风情。
关键词:山水优势;森林旅游;发展
1 引言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位于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全县总面积2 539km2,人口23万人,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之美誉。遂昌县最大的特色、品牌和优势在于山水。遂昌县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境内千米以上山峰有703座,大小河流1 467条,出境水质常年达到Ⅱ类以上,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全省前列,2009年度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第6位。特别是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3%,居全省前列,林业用地面积22.1万hm2,活立木蓄积量779万m3,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中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华东地区几近唯一的原始森林,遂昌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唯一以县命名的森林公园。遂昌人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倍加珍惜呵护县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弥足珍贵的森林财富,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20个市级生态乡镇,37个市级生态村,175个县级生态村,龙洋乡西滩村是丽水市目前唯一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的村庄。
2 遂昌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2006年,南尖岩、飞石岭(现更名为千佛山景区)、神龙谷等景区对外开放,遂昌县旅游步入全新的发展时期。5年来,立足山水优势,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全县累计接待游客量达94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39亿元,两项指标分别以年均77%和82%的较高增幅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次仅为2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6 952万元;2010年全县游客接待量已达4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两项指标分别是2005年的16.7倍和23.4倍。同时,遂昌旅游在省市的排序位次大幅前移,接待游客总量由丽水市倒数跃居全市第一位,两项指标增幅连续5年位列丽水各县(市、区)之首和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区)前列,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被业界誉为浙江省旅游发展的一匹“黑马”。2011年1~9月份,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8%和45.46%,接待总量位列全市第一。
3 旅游发展思路更加明确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理清旅游发展目标和思路,强势推动旅游业发展。在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在2009年的全县干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立足当前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着眼长远大张旗鼓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不失时机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加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在2010年初的全县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以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指出要着眼于“全县是个大景区”的工作定位,强势推进休闲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思路。
3.1 合力兴旅氛围更趋浓厚
(1)领导加强。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遂昌县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和创强创A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2)地位提升。县委作出了《关于实施“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的决定》(遂委[2009]27号),把发展旅游产业的地位提到战略的高度,实现旅游突破的决心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举措更加有力。
(3)政策保障。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发展。2006年以来,县里先后出台《遂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遂政发[2011]18号)、《遂昌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遂政发[2008]78号)、《遂昌县鼓励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从事兼职导游工作办法(试行)》(遂委办[2008]66号),《遂昌县旅游地接奖励办法(试行)》(遂旅发[2008]57号)等政策意见,为吸引民资投入旅游项目开发、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农家乐发展、提高导游队伍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各类奖励、扶持资金3 000多万元。
(4)合力增强。旅游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尽力支持,各乡镇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初步搭建起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各方配合,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平台,合力兴旅的浓厚氛围基本形成。
3.2 旅游宣传营销更加有力
根据旅游市场结构,有计划、分步骤在目标市场进行宣传促销,我县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跟进”的旅游营销机制。提出了以“金山林海 仙县遂昌”为统一的对外整体形象,树立了“健康、快乐、休闲”的旅游品牌。2010年,确立了“主攻上海、兼顾苏南,拓展省内、深化本地”的营销战略。宣传促销的思路更加明晰,方式更趋多样化,经费逐年增加,2008年以来,累计安排旅游发展专项经费近4 00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市场营销,基本形成了以省外上海、苏南,省内丽水、杭州、温州、宁波、衢州、金华、台州等城市为主的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金山林海・仙县遂昌”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4 结语
近年来,遂昌县紧紧围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课题,促成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巧妙结合,旅游业备受关注,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时期的旅游发展先行抢得国家、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先机。一是成为全国首批(5个)全省唯一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县。旅游标准化工作是国家旅游局近期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国家旅游局为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我县能成功列入全国首批试点,进一步扩大了遂昌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二是列入全省首批(6个)全市唯一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将之作为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全省诸多旅游发达县市迫切希望被列入首批试点。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遂昌县旅游局深入分析我县旅游发展优势,找准遂昌在全省旅游发展业态中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定位分工,积极争取省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扎实开展前期工作,以巧取胜,被列入首批改革试点县。
参考文献:
[1] 唐昌贻,唐隆校.遂昌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J].中国林业,2010(4):70~71.
一、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事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以建设“生态旅游名县”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建构以鸣凤山景区为主体、以龙潭河景区和嫘祖故里景区为辅翼的“一主两翼”旅游格局,大力开发全县文化、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着力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全县旅游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为明显效果。
(一)旅游发展思路日渐明晰。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高度统一,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坚持每年对旅游产业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现场办公和安排部署。坚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立足资源、彰显特色的原则,狠抓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先后编制完成了《鸣凤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省县荷花镇旅游发展规划》等7个旅游发展规划,促进了全县旅游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合理开发。在旅游开发建设上,严格按照各旅游景区的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等,加强资源整合,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推进全县旅游业科学有序发展。全县共有各类旅游资源65处,对外开放的景区10余处,其中3A级景区2处。
(二)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抢抓全省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截止2010年11月底,全县已有6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完成项目投资2亿多元,开发建设了鸣凤山、龙潭河、灵龙峡、鹿苑寺等生态旅游风景区和三江航天军事博览园、地质公园等游览点。启动了荷花镇创建全省旅游名镇和望家村创建全省旅游名村工作,并已初见成效。
(三)旅游配套服务不断加强。经过几年来的培育和发展,全县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拥有鸣凤、两家星级宾馆以及三江、沮城等多家旅游饭店,领秀天下国际大酒店正在按四星级标准建设;旅行家国旅、中国国旅等两家旅行社入驻;开发出原野风、鸣凤米、真丝服饰、鹿苑茶等多种特色旅游商品。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旅游行业综合管理体系,强化旅游行业综合管理和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认真开展“治理整顿零负团费”、“星级饭店评定”、“行业培训”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对旅游市场检查整治,有效的净化了旅游市场,为旅游者提供了文明、舒适的旅游环境。
(四)旅游综合效益初显成效。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加大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打造知名度,创造就业岗位,拉动本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59.7万人次,比“十五”时期的147.8万人次增长75.7%;旅游业总收入11.83亿元,增长25.1%。2010年,全县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共接待各类香游客72.7万人次,同比增长21.8%,完成年度计划的00.9%;旅游综合性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22.9%,完成年度计划的100.8%。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旅游业虽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旅游业发展较快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任重道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缺乏一流的精品景区。县内资源分布比较零散,知名度、品位不高。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设施有待加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水平不高。三是旅游市场营销创新手段、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介不够。组织大型宣传活动进行整体形象推介乏力,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名牌,有待整合策划进行“炒作”推介。四是旅游产业人才缺乏。我县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旅游业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强,涉及面广。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意识,树立抓旅游就是兴产业、抓就业、调结构、促开放、抓文化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日常工作由县旅游局协调、督促和落实。并尽快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投资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具有“前期大投入、后期大产出”的特点,我县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一是建立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做好旅游项目的包装论证,通过推介会、委托、网上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参与旅游开发。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经济成分从事旅游产品开发,策划开展旅游活动。积极开展信贷服务,加大引导信贷资金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运用多种形式来盘活旅游资源。
(三)突出发展重点,着力培育旅游产业品牌。尽快完成并完善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大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实行以奖代补,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增强精品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充分利用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加快嫘祖故里、鸣凤山、龙潭河、鹿苑寺等4个重点项目和金家湾、地质公园、军事博览园、桃花岛等11个支撑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提升旅游竞争力。加快旅游商品市场建设。紧密结合我县旅游业发展实际,在城区中心规划建设土特产品超市,定点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真丝服饰、鸣凤米等旅游商品,以满足游客精神和文化需求。
(四)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促销体系,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我县旅游产品,塑造旅游的整体形象。积极组织参加旅游推介会、交易会、洽谈会、旅游节等,发放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辟专栏、专版、专题,对我县的旅游资源进行“炒作”推介,通过策划一系列活动,扩大知名度。积极开发以周边县市区为主体,以宜昌、荆门为重点的客源市场,有针对性的招揽游客。设计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路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实现资源互补,市场共享,互动发展。
引言
旅游扶贫是最新提出来的一种概念,主要是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进程中,通过结合实际发展经验与实践而提出来的新概念。但是在实际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旅游开发方式。各地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各自为政,比较松散的形式。而在政府高度上也是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开发模式作为样本和标准。另外旅游扶贫相关理论的研究更是比较匮乏,所以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形式,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引导和利用,推动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
当前我国开展扶贫工作中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运作形式,能够就解决贫困问题。因为本身覆盖面较大,经济效益客观,更是解决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缩短贫富差距的新思路。所以旅游扶贫开发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带动贫困地区的旅游业,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开发的全新思路和规划。通过开展绿色生态旅游和开发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能够体现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特色,更是能够为贫困地区改变贫困现状提供了发展机会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健康和均衡发展。
二、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
扶贫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资金以及人才上的支持和投入,只有在人力和财力的双重保障下,才可以开展扶贫旅游业。当前贵州民族地区扶贫地区主要是政府投资的形式,开发的初始阶段政府就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力度,但是生态旅游成型之后更需要对旅游资源和环境进行资金维护。可是政府的投资一旦出现断层的情况下就会对资源保护以及旅游业发展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贫困地区要想发展旅游业就必须要确保自购的资金支持。但是贫困地区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的匮乏,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很多生态资源都得不到利用和开发,往往会出现开发力度跟进不上的情况,浪费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除了对资金的需求外,贫困地区更是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即便是贫困地区资金足够,能够维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但是如果旅游人才缺乏同样会对扶贫旅游发展产生影响和制约。
(二)急于求成,生态保护严重不足
贵州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因为长期出于经济落后的状态,发展扶贫旅游过于急切,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并没有科学和完整的规划。相关的旅游活动和项目更是会有同质化的情况,地方的特点和特色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贫困地区本地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旅游资源严重浪费。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贫困地区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加大旅游资源开发 的力度,期望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而往往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旅游开发的影响。原本贫困地区完全可以走可持续生态旅游道路,结果却坚持了过度开发甚至是破坏性开发的模式。这与旅游扶贫发展目标相左,也不利于扶贫地区旅游发展。
再加上,贵州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群众对旅游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比较浅显,比如把国家保护湿地或沼泽加以开发,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效果,还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三)旅游项目单一,效益差距大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落后,在思想意识上更是不足,在开展旅游业的时候缺乏创新意识。旅游项目更是单一且同质化,没有体现自身旅游发展特点,对外吸引力不足。而在开发过程中主要是面向定点的开发和利用,很多贫困地区都没有充分开发起来。因为地区旅游开发的不均匀,导致贫困和落后。
另外困地区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因为资金的缺乏,发展技能水平低。旅游景点的相关活动都是被外商掌控,自身收益少。虽然从整体来看,扶贫地区旅游发展水平比较高,但是因为是定点的开发,受益面较少。
(四)缺乏合理开发方案,资源浪费严重
贵州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大多都是自主开发,并没有旅游专业人员设计科学合理的旅游方案。而在开发过程中更是因为受到旅游业高效益的趋势影响,开发商随意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而且旅游项目较为单一,相关设施和设备落后,无法充分开发旅游资源,虽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浪费。
旅游的基础设施是当前扶贫地区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喝血合理的规划方案,过于看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设备设施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就会对扶贫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三、加强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有利措施
(一)政府加大旅游开发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政府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引导者和带头者,在促进旅游扶贫开发上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通过各种积极措施支持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当前限制旅游扶贫发展重要因素便是人才和资金的匮乏。所以需要从两方面支持扶贫旅游业发展:首先政府加大贫困地区旅游开发资金的前期投入,更应该在旅游资源建设和维护上的资金保障。积极引导贫困丢旅游管理部门开拓新思路,增强积累资金能力,确保旅游业持续发展。而后要保障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业的人才支持,通过引进专业旅游人才的方式改变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呈现新发展状态。
(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未来旅游扶贫发展主要是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作为发展方向。旅游扶贫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不可以操之过急,应该要循序渐进。根据贫困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和反感。保障经济效益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共同发展。主要是两方面实施:第一,相关旅游管理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帮助扶贫旅游发展。从技术层面上支持贫困地区开发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和方向,开发过程中要体现地方旅游特色,拒绝同质化发展模式。第二,政府要加强贵州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旅游管理和开发人们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提高贫困地区受益者的自身素质和环保意识,让他们能够切实享受到旅游业带来的效益。在实现脱贫致富后更应该引导其他没有受益的群体走上旅游扶贫开发的新道路。这样先进带动落后,确保旅游业发展的均衡,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扩大受益范围,支持旅游项目多元化发展
当前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过于单一,因为资金的匮乏,无法建立更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造成旅游项目单一,受益面小。所以要从多角度加强旅游多元化进程: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特色开发旅游项目和活动,严禁同质化发展现象。第二,改变以往旅游定点开发的现状,增加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受益面,将更多的贫困人去纳入到高收益的范围,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致富能力,保妥以往对于政府政策和资金上的过度依赖。第三,开展旅游扶贫项目多元化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保持生态环境完整的前提下,发展和拓宽多元化旅游产业链,推动贫困地区经济长远和持续性发展。
(四)合理制定科学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是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尽管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是收到交通、地理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影响,发展比较落后。另外因为贫困地区旅游业资金的严重缺乏,就需要合理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
四、结语
近年来,*县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旅游发展机遇,以“走生态之路、做特色文章、兴旅游产业”为指导,大打“山水廊桥”等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全县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1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3.8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9%和33.2%;接待入境旅游者612人次,创汇7.5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3.6%和20.1%,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正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课题试结合*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当前*县旅游业发展简况
(一)旅游资源特点
*是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山区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土特产丰足,旅游资源特点主要表现为:
1、优美的生态环境。*县境内平均海拔490多米,千米以上山峰179座,森林覆盖率达74.9%;地处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大气为一级,被誉为“天然氧吧”;溪涧纵横,水质优良。在*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调查中,*县排名第九位。
2、丰富的资源总量。*县旅游景区面积广、密度大,种类多,旅游资源单体有295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82个,占全市的12.6%,五级资源单体3个,包括*古廊桥、承天氡泉和乌岩岭,占全市的12%;四级资源单体13个,包括华东大峡谷、天关古道、飞云湖、*木偶戏、溪东桥、仕阳碇步、徐岙底古村落等,占全市的13.5%,比全省平均多5.5个;三级资源单体66个,包括白鹤渡、雪溪碇步、三十六洞、东垟书斋、百福岩古村落等,占全市的12.5%,比全省平均多一倍。
3、鲜明的资源特色。*县的承天氡泉表露水温为54-62度,是浙江省四个温泉中温度最高的一个,含氡量达21.4埃曼,富含人体所需的40多种微量元素,理疗养生价值突出,在华东地区独一无二。*县古桥众多,县境内存有900多座各式古桥,其中15座廊桥和仕水碇步今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南北植物汇流之区,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24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0种,区内还有温州市第一高峰白云尖,海拔16114.1米,终年白云缭绕。*拥有畲族人中2万余人,畲族风情古朴大方。*地方俗歌文化底蕴深厚,木偶戏、百家宴、斗牛等享誉甚远,是《采茶舞曲》的诞生地,药发木偶今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众多的南北文化交汇特色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遗址、遗迹,*年*被《旅行者》杂志评为中国九大“即将消失的圣地”。
(二)旅游业发展初显成效
近年来,*县紧紧围绕生态小康县建设目标,顺应国内外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趋势,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着力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加强旅游宣传,*旅游业有了较好的发展。
1、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确立。在《*县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优先推进旅游主业化”,“构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理念,突出“廊桥文化”和“生态山水”主题,有序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形象策划和市场营销投入,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建成浙南闽东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我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到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对于景区景点的开发,坚持规划先行,目前*县正在编制或已初步完成了《九峰-氡泉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国廊桥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氡泉景区控制性规划》、《秀涧景区修建性规划》等,为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点景区的控制性详规指明了方向。
2、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县先后成立了四家旅行社和温州氡泉开发中心、温州氡泉香溢度假区、*氡泉峡谷、瑞龙生态旅游、红岩漈、仙居等旅游开发公司,先后引资建设了氡泉梅林山庄、白鹤山庄、氡泉香溢度假村、*国际大酒店等接待设施;初步开发了氡泉峡谷景区、红岩景区、天关山森林公园、飞龙山公园、三插溪漂流、雪溪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飞云湖东方云顶旅游度假广场、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氡泉欧洲小镇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正在落实中;全县拥有星级标准旅游饭店4家,加上社会旅馆高中低档各类床位数达2000张,其中标准客房床位数1100张,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
3、旅游发展环境日渐改善。*县因地制宜创新工作载体,在财政困难的条件下,统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新58省道、乡村康庄工程的建设,一批古廊桥、古建筑如泗溪北涧桥、仙居桥的修缮等,为全县发展旅游业的硬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县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4、旅游综合收入逐年上升。*通过抓宣传,积极挖掘廊桥文化、温泉文化、茶文化、畲族歌舞文化等,积极挖掘抢救木偶戏、药发木偶等传统民族民间艺术。通过举办畲族“三月三”风情节,举行木偶戏汇演、舞灯等表演,以及百家宴、元宵烟花等节会,提升了民众的参与度和认同度。同时举办了“万人千车游*”活动,拍摄《*风光》旅游宣传片,出版《*廊桥》大型画册。并通过召开*旅游推进会,成功签下了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年全县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1.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今年1—6月份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88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7%,实现旅游综合产值7400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9.6%。
二、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业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周边及旅游发达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发展环境急需进一步改善
*县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景区开发和人文资源开发不足。交通方面来看,新58省道正有建设中,通景区的公路等级差,景区景点分散,一时难以形成大市场。如泗溪、筱村、司前等资源较为集中的乡(镇)之间交通连接差,使司前的山水、筱村和泗溪的人文以及氡泉等几个单体资源优势比较突出的景点不能形成组合优势;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没有形成在全省以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旅游景点综合接待能力不强,特色工艺品少,游览项目单调,娱乐场所少,公厕、停车场少等,与客流量的逐年增加不相适应。
(二)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县旅游发展事业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每年10万元的宣传促销经费杯水车薪,没有随财政收入的逐年递增而递增。对已经挖掘的旅游资源和已经形成的旅游产品因无财力进行有效地宣传促销,新客源市场无法打开,影响了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与周边的文成县相比较,*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9.3万人次,多于*县8.13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为2.17亿元,多于*县1.05亿元。
(三)旅游专业人才紧缺
尤其缺乏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景点导游、宾馆服务员等旅游岗位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四)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风景旅游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政出多门,风景旅游资源管理分散(如乌岩岭属乌岩岭管理局管理、承天氡泉属氡泉管理处管理、天关山等森林公园属林业部门管理、飞云湖属库区办管理等),产权复杂,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宣传等方面存在各自为政、无重点等。另外,在风景名胜区内同时出现文化、林业、宗教等多个主管部门,如在九峰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农挺进师纪念馆,成立了隶属九峰乡人民政府、业务上接受县文化广电局指导的纪念馆管理所等,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
三、几点建议
总体来看,*县生态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比较好、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政府重视、群众热情等,但由于基础条件差和资金短缺等具体因素的制约,要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力度,坚定不移地按照上级部门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的战略部署外,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旅游前期经费的投入
政府部门需加大如景区景点控规、详规的编制经费和精品项目的策划包装经费等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精品项目的策划包装经费的投入,突出廊桥文化、承天氡泉、飞云湖畔及乌岩岭等特色精品品牌,做好“山、水、泉、桥”的文章,主要是开发温泉理疗养生、休闲度假、会务旅游,建立以廊桥文化为背景的泗溪廊桥古镇,开发以飞云湖东方云顶旅游度假广场为中心,银珠瀑、飞云岛、南浦溪等风景区为分点的旅游度假区,发展乌岩岭夏日避暑度假,从而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档次与品位。
扩大对旅游基础建设、对外宣传促销等基础性投入和导向性投入。加强旅游景点间的道路联接建设,致力推出一至二条在全国有影响的旅游线路。鼓励旅游景区(点)参加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引导景区(点)创新旅游产品,增强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宣传经费的投入,积极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等,并适时举办各类旅游推介促销会,扩大招商引资范围。
(二)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机制
充分利用*县优美的生态环境特点及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趋势,调动、发挥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积极培育农业休闲观光园,发展“农家乐”项目,开发以乡村自然环境疗养健身等为主的运动养生型如“乡村运动俱乐部”等项目。在投融资方面,单靠农户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大力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努力吸引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三)大力培养各类旅游人才
针对*县内旅游人才短缺的问题,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旅游人才培训,加强导游队伍和“农家乐”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并根据县内各旅游景点的特色,组织人员进行各景点导游词的规范编写,使每位到过*的游客都能很好地了解*的景点特色及风土人情,并能够很好地加以宣传。加强和省内、市内旅游发达地区的人才交流,每年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和更新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并促进旅游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在旅游行业中做出突出业绩的人才加以物质及精神鼓励。
近年,中国的贫困线是以2008年的标准确定的,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1196元,农村贫困人口为4007万人。2009年继续实施上述标准,统计局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2011年,中国的贫困标准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1500元,比2008、2009年1196元的贫困标准提高了25%。标准提高后,中西部省份的贫困人口总数将比2009年大幅增加,同时贫困发生率也将可能有较大幅度提升。如贵州省,2000年的贫困人口为890万人,2010年下降到50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6.5%,居全国第二。但是如果采用新标准,2011年贵州的贫困人口将上升到1000万,比目前的人数增加一倍①。
发展旅游可以消除贫困。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重叠性,尤其是那些区位偏远以及交通不便的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自然生态系统和民风民俗相对保存完好,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业。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与政策导向
(一)旅游扶贫及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扶贫“指在欠发达地区,以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各种外部推动力量来扶持当地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关键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②可见,旅游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政府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旅游业的相关产业,来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旅游是手段,扶贫是目的。
目前我国学者作了以下分类:从旅游业的形成、发展同国民经济关系出发,将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超前型发展模式”和“滞后型发展模式”;从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出发,将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市场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从旅游类别发展的先后顺序出发,将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延伸型发展模式”和“推进型发展模式”。
刘益、陈烈把旅游的模式分为传统旅游模式和社区旅游模式两种,李佳把旅游的模式分为“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社区旅游模式和扶贫旅游模式四种”。③
笔者认为旅游以主体、客体、运作机制等因素来划分,旅游模式应分为政府主导下的模式与市场机制调节的模式。传统旅游模式和扶贫旅游模式均属于政府主导下模式的子模式,但传统旅游模式和扶贫旅游模式又有自己的特征。
(二)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
1.国外PPT策略研究
PPT策略项目对我研究的国旅游扶贫启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是对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的研究,从旅游的经济影响到小生境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再到PPT研究中的贫困人口发展,如何使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而不是如何扩大整个旅游产业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目标。这对我国旅游扶贫研究有重要启示,因为国内的旅游扶贫研究对象常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实现旅游业的快迅发展,而不是如何使贫困人口获得最大的发展,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的结果常常是“帮富不扶贫”,而不是关注贫困人口是否以及怎样从旅游扶贫开发中获得利益,从而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2.国内对旅游扶贫问题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1)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史本林认为,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而且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2)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董海峰认为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追求旅游业自身效益是重要的,注意发挥其关联带动功能,促进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则是更重要的。(3)吸收剩余贫困乡村农业劳动力就业。汪俊辉认为,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农民通过自办农家乐、开店摆摊设点、到旅游企业务工、到住宿餐饮、旅游商店就业,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三)国际上的措施与国内各级政府关于旅游扶贫的政策
1.国际上的措施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贫穷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全世界80%贫困人口集中在12个贫穷国家中,其中在11个国家实施旅游业后,经济迅速增长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近年来,国际社会不断致力于探索挖掘旅游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潜力。如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最近也明确提出了“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ro-Poor Tourism,即PPT)”的新概念,并且建立了PPT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与扶贫项目。DFID还呼吁国际社会在国际发展援助项目中探索实施PPT旅游战略。④
2.国内关于旅游扶贫的认识与各级政府的政策
目前,我国的许多对资源环境进行掠夺式开发的传统产业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消费低迷,通过发展传统农林牧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优势已不明显,因此,必须重新建立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机制的战略,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旅游业是消除贫困的最佳选择。
2010年,贵州省投入7000万元在铜仁地区江口县、松桃县、沿河县和印江县,黔东南的黎平县、雷山县等6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县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探索西部山村脱贫增收新路。通过试点,贵州将积极探索扶贫开发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培育旅游品牌,开发旅游商品,建设旅游市场,促进贫困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据统计,“十一五”以来,贵州有42万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摆脱了贫困,旅游业已成为帮助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
三、雷山的旅游发展及其扶贫实践
(一)雷山是个国家级贫困县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3万亩,占总面积的5.6%,其中稻田面积8.49万亩,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雷山辖丹江、郎德、西江、永乐4个镇和望丰、大塘、方祥、桃江4个乡及1个达地水族乡,共157个行政村,1305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人口15.3万人。县境内世居苗、汉、水、侗、瑶、彝等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1%。雷山属国家认定的贫困县之一。⑤
(二)雷山的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
1.雷山的自然风光优美旅游产品丰富
雷山县生态环境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内有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雷公山生物种类多,是我国中亚热带一个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1997年4月,联合国专家考察雷公山后向世界公布:雷公山是当今保护得最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们追求反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区之一。
雷山县素有茶乡之誉,其中银球茶被定为外交部馈赠礼品,也是重要的旅游产品。雷山县绿色食品加工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猕猴桃、杨梅、刺梨、魔芋、竹笋、蕨类等系列的旅游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2.雷山的民族文化厚重
雷山县境内世居苗、汉、水、侗、瑶、彝等6个民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苗族在千年以前,就迁徙到这里居住,依托雷公山的自然环境,他们生活至今。苗族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苗族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古老的文化成为鲜活的文化生态博物馆。
雷山有雷山县的苗族建筑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铜鼓舞、苗族芦笙舞、苗族鼓藏节、苗年等1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2004年雷山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2009年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为“王牌旅游胜地”。
3.雷山的旅游发展现状
雷山县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机遇,以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为战略目标,雷山的旅游呈“一山两寨一线一中心(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苗寨,巴拉河沿岸村寨一线,县城旅游服务中心)”的布局。2002年至2006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从5.07万人次、476.7万元上升到22.1万人次,4153.5万元,分别年均增长44.5%和71.8%。2007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159万元,同比增长306%,2008年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以及上海世博会西江公众论坛的召开后,雷山旅游取得成果更喜人, 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增长24.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⑥ 2011年到2013年,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通信、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传统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
(三)县委政府对旅游扶贫的助推工作
近年,雷山县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首先,政府鼓励和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业务活动,村民是旅游扶贫的对象,他们既是旅游业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如使用当地人参加到景区的各种服务岗位、使用当地的导游等措施。其次,传承和利用文化资源,让村民在旅游中获取经济财富,消除贫困。
(四)雷山的旅游扶贫的模式尝试
雷山在近30年的旅游发展中,运行实践了雷公山景点旅游模式、?德上寨景点旅游模式、西江景点旅游模式等三种模式。
1.雷公山景点旅游模式
雷公山作为自然景点,其管理模式相对简单,就是:单纯的“公司”管理模式,是传统的掠夺当地资源只顾及自己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中信公司自接管后没有对雷公山的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建设,只是在通往雷公山和榕江方向的公路上设卡收费,这对雷山的财政没有作出贡献,周围及其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不但没有获益,而且还给老百姓的出入还带来了不便。
2.郎德景点旅游模式
郎德上寨村位于雷山县西北部,距雷山县城13公里。全寨共128户,530人。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第一座露天苗族风情博物馆,1997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郎德上寨进行旅游开发,村民采用了“工分制”分配形式,并持续了二十多年,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工分制”的旅游模式。
在1986年开发民族旅游前,郎德上寨基本上依靠传统农业为生。1986年至2008年期间,郎德上寨旅游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旅游收入在村民总收入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到了2005年,郎德旅游集体收入47万元,其中,28万元直接分配到参与农户,据村旅游接待小组估计,集体收入约占社区居民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按此计算,当年郎德的旅游总收入在15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因此,郎德上寨的旅游模式直接惠及村民,达到了脱贫的目的。
3.西江景点旅游模式
目前,西江的旅游模式为“政府+公司+农户”,政府是负责政策制定、景区规划、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公司负责基础设施改造、景点建设、宣传推介、客源调查与引进、票务和观光车辆经营、景区秩序执法等,而农户则是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和农家乐及工艺品经营的主体。
西江的旅游模式下,旅游综合收入从2006年的33.24万元上升至2010年的2170000.00万元,西江居民总户数1575户中,有257户直接参与了旅游相关内容的经营,3593人中直接从业2100人,直接从业人员年均收入为3300元/人,加上政府把村民的房屋作为文物保护,每年都给予一定经费,实现了多劳多得、投资受益、户户盈利的局面。
4.三种旅游模式的利弊分析
雷公山景区实行的公司管理模式。景区实行企业化管理,利用组织资金投入建设,规范旅游管理,一个景区只由一家企业经营,具有垄断行为,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但它限制了消费者选择的自由,也限制了雷公山山区内村民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利用,村民没有在旅游开发中有所作为。
郎德实行以“工分制”为基础的“村民组织+村民”的集体分配为形式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村民在旅游决策、旅游管理上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旅游收益方面具有支配的权利,村民已经从旅游活动实惠。“村民组织+村民”的形式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旅游模式,没有公司参与,难以组织资金进一步投入建设,难以组织导游团队的进入,难以与外面进行竞争,一旦政府没有投入或投入转移,其他周边景点的建成,导游团队的转移,其旅游的旺盛期迅速转入枯萎期。
西江实行“政府+公司+农户”的旅游模式,是政府指导下的模式运行与市场机制调节的模式运作的两者有机结合,集中了雷公山与郎德的优势,公司的参与,资金与外联得到了保障,村民参与旅游,村民得到了实惠,加上政府作决策的指导与政策上的优惠,西江的旅游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多头管理,也出现了利益分配不公的矛盾、公司与农户恶性竞争的矛盾、出现建设上相互推诿的矛盾等,导致旅游资源遭受破坏。
四、下一步旅游扶贫的措施建议
(一)科学设计和制定雷山旅游扶贫的战略
雷公山因为茂密的原始森林,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的垂直分布,绿装与玉兰花织锦,交织于高山流水,瀑布分级叠嶂,深潭浅滩,云雾腾绕,清晨与晚霞佛光点点,动人的画面多多,加上世界稀有珍贵树种秃杉,以及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的多种野生动物。因而雷公山的这一资源,是旅游观光的自然资源,宜于开展团队观光、背包徒步旅行、休闲避暑、自然科学考察、野外体育竞赛等与旅游联系的活动。雷山旅游扶贫战略的制定必须立足上述实际情况,必须具有科学性,才便于战略的落实,便于实践与操作。
(二)选择并完善符合雷山实际的旅游模式
目前,贵州省在探索旅游扶贫模式上主要以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从主体上看是“政府主导、社区参与”模式,具体表现为:“社区农民组织+农户”、“旅游管理小组+农户”、“协会+农户”、“政府+公司+农户”等;从载体上看,主要有两个模式:一是黄果树的景区带动型,如黄果树景区带动了四周村寨的农民脱贫致富;二是雷山凯里巴拉河村寨发展旅游型,如雷山郎德上寨、西江等民族乡村特色旅游,成为村寨经济发展的支柱。
雷山的旅游扶贫应结合雷山的实际选择好适合的模式,在主体上,西江选择“政府+公司+农户”和郎德选择“社区村民组织+农户”,就目前效果看西江选择的更有竞争力,应在雷山推广,当然,西江的旅游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吸取郎德模式的保护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采取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近年,雷山县委政府将旅游扶贫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明确“以旅游促进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这一措施的实现。
1.村民参与使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
县委、政府应看清雷山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个现实,进一步明确“扶贫”这一主题,要把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作为扶贫工作来做,根据社区参与理论,政府要进一步赋权予民和施利于民,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业务发展,当地村民是当地特有文化资源的持有者,村民民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让村民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实现旅游扶贫的造血功能。
2.苗族文化是雷山旅游的核心内容
苗族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为雷山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社会条件。因此,雷山下一步的乡村旅游开发中,还应挖掘苗族文化,使之商品化、产业化、品牌化,但又不能使苗族文化变味,本土文化一旦变味,就失去了吸引力,也就失去了旅游资源。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要系统规划、整合和利用好各种乡村旅游资源,科学地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要在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增大游客消费市场等方面做文章,要在打造旅游品牌,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上下功夫,提供观光游览、参与农作、购物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满足各类游客的需要。
3.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对于毗邻地区之间由于受行政界线和地方利益的制约和束缚,缺乏“区域旅游”和“大旅游”的理念,相互之间统筹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地域整合措施,旅游产业彼此孤立地发展,对旅游资源及其市场注意力的激烈争夺的现象。根据共享性增长理论,应该共同树立“边界共生”理念,就是在区域整合的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构建、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乡际、县际旅游经济空间整合的实施途径。
4.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
根据乘数效应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雷山要凭借已成熟的西江、郎德、雷公山等景点,根据游客的消费需要,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并形成相关的产业,例如达地水族乡的火烧皮牛肉、香羊肉、鲜嫩可口,可以开发成系列的旅游产品,从而带动达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还有,永乐的鱼酱酸、蕨根粉、葛根粉,桃江、大塘的土黑猪肉、竹编、雷公山缓冲经济区的多种野生可食蔬菜等,均可开发成旅游产品,并形成产业。此外,分散在雷山全县的多项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开发成系列产品,并形成产业。创新经营机制,帮助村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乡村旅游与相关行业的深度结合,协调发展,鼓励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
(四)加强监督机制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和预警机制,提升旅游企业诚信度和游客满意度。
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专业评价与公众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科学、客观地评价旅游服务质量状况,为政府、消费者提供参考,帮助旅游企业准确把握旅游服务质量状况与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整改措施,增强自我改善调控能力。
建立完善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秩序和及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旅游市场检查力度,将市场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注释:
① “中国成为国际减贫典范 贫困人口已减至1500万”(《人民日报海外版》白洁、曹一鸣2010-09-2009:29:01)
②“旅游扶贫及发展模式研究”(刘益、陈烈《热带地理》2004年第4期)
③《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第44页,李佳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④“联合国未来5年对华发展援助框架”(《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2日刘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增加,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喜欢到乡村去旅游放松,通过走近乡村、回归自然来舒缓压力,这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三湘四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历史独特,自然风光优美,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整体发展质量不佳,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湖南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
(一)湖南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湖南乡村旅游已经颇具规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娱乐休闲为主的休闲型,如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农家乐”;以乡村山野水体等自然环境疗养健身为主的养生运动型,如宁乡灰汤温泉、长沙县开慧国际露营基地等;以摘垂钓或特色餐饮为主的采摘品尝型,如石门橘海采摘游、“小水果之乡”――长沙县白沙镇的采摘节等;以当地特色风光或村落名胜的旅游观光为主的观光型,如新宁~山、洪江古城等;以教育机构或家长安排的素质拓展、写生、考察、实习为主的学习认识型,如夏令营及一些拓展训练基地;还有以上几种类型兼而有之的综合型。
(二)湖南乡村旅游的分布及特点
湖南乡村旅游资源根据地域分布和资源特点主要分为四大片区:湘南区、湘北区、湘西区、湘东区。湘南区是指郴州、永州、邵阳以及娄底地区,这里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是交通优势不够明显导致在旅游客源市场发育上和产品规划开发上都较为落后;湘北区是指岳阳、常德和益阳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资源和渔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景区间距较远,线路拉得较长。湘西区是指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地区,这里的特点是集中了湖南最多的少数民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湘东区则是农家乐发展比较兴盛。
(三)湖南乡村旅游的市场状况
通过分析近年的旅游调查数据得知:中青年、高学历人群是乡村旅游的主力军,游客的故地重游率超出50%,休闲娱乐型的乡村旅游最受游客欢迎。很多人出于减压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出游团聚成为新时尚,并且以自驾游为主。有统计数据表明,有超过三之一的游客认为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超过二成左右的游客认为旅游项目没有特色、管理不到位占、服务质量差。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湖南乡村旅游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整体质量欠佳,严重地阻碍了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压力大
乡村旅游地点由于大多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现代观念的输入相对滞后,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一些地区在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前瞻性保护不力,加之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游客在旅游地随意吐痰、随手乱扔的形象普遍存在,“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行为时有发生。游客增多,乡村垃圾、汽车尾气及生活污水的伴生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尤其是个别景区甚至出现被过度开发和损毁的现象,急剧增加生态环境压力。
(二)经营管理不完善
经营管理问题没有理顺,也是降低乡村旅游质量的重要成因。
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不够配套。
乡村旅游地大多地处远郊,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有限,旅游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的有效需求,加之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很多就是本地村民,旅游服务人员缺少专业培训,缺乏职业素质,服务结果难以做到让游客满意。
2、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乡村居民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品牌意识淡薄,经营效果不突出,没有战略眼光,缺乏创新,导致全省旅游项目大同小异,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3、体制。
乡村旅游产业涉及到的农、林、渔、国土、环保等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机制,乡村旅游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湖南乡村旅游资源的自身资源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投入的影响,各地发展思路和发展现状很不平衡。目前湖南乡村旅游产业在地域表现还是过于习惯于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惯性思维的决策和实施直接导致湘西、湘南的偏僻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受重视和支持程度以及游客心理认可度都较低,多种劣势因素聚集以致短时期内难以得到较好发展。这种地域性结构出现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出现了“城市味”越来越浓,“乡村味”反倒越来越淡的奇怪现象。
三、提高湖南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建设,保护生态
1、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路网、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景区的公共服务的的质量,注重卫生设施的建设完善。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打造与当地情境相协调的住宿、娱乐、购物场所,为旅游者提供多种需求选择,让游客住好、玩好,有再次游玩的欲望。
2、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低碳、环保、绿色,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要加强原居民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挖掘与创新相结合,树立起风土人情、农家景观保护的新模式,让游客看得见景色,忆得起传统,记得住乡愁。
(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1、转变职能。
有旅游资源的当地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切实转管理为协调、服务,形成一套有效的服务和和监督机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不能遇到问题踢皮球,看见有好处抢龙珠。
2、科学规划。
政府职能部门要立足当地实际做好整体规划,把乡村旅游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安排,要做到布局合理、规划科学,突出主题,避免恶性竞争。
3、严格管理。
政府要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审查力度,规范性行业管理。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引导接待设施的适度集中与规模化经营。
4、加强扶持。
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培育乡村旅游开发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减免税费、开展培训等,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全过程来,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最大程度惠及当居民。
(三)适度开发,打造特色
1、适度合理开发。
切忌杀鸡取卵,要对旅游地的区位环境、历史人文、资源特色、社会经济等进行认真科学的调查和评估,前瞻性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上展现当地的特色,控制人工化、城市化,构建一种符合自然的农业景观,保证乡村旅游的特点纯正。
2、开发系列产品。
打造地道的农家品牌,将乡村的自然资源、农耕体验与运动、文娱节目有机结合,提高趣味性,加强吸引力,延长游客游玩时间以产生持续经济效益。
3、打造特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