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21 17:2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晋陕蒙“黑三角”;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一体化

晋陕蒙“黑三角”区域指的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区,这几个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有大致相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政治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前景。

由于多年过度开发,导致晋陕蒙“黑三角”区域植物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如何以能源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为纽带,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区的区位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

一、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资源数量丰富、煤质优良

“黑三角”区域的资源不仅数量丰富且质量优良,其中又以陕蒙的优质动力用煤、山西省的炼焦用煤最为突出。

(二)三省各自做大煤炭产业,重复建设严重

晋陕蒙三省区均有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构想和举措,均在本省区的资源条件下发展能源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放在全国的层次来看,很可能会出现局部发展加快而整体失调、局部结构优化而大局失衡的现象。晋陕蒙三省区经济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破坏严重

晋陕蒙区域的大部分能源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能源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浪M和损失很大。煤炭资源的技术标准较低,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利用率低。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破坏严重。

二、构建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整合资源、优化区域经济的需要

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里,晋陕蒙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资源和要素市场的分割、城市问的竞争内耗和软环境管理等区域共管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要素流动受阻、重复投资和环境破坏等后果。要彻底消除制约因素,提高区域竞争力,最好的途径就是实现区域能源经济一体化。

2、提升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竞争力的需要

晋陕蒙“黑三角”区域一体化对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扩大市场份额、发展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增长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压力和挑战,三省区加强合作,整合和优化区域内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以新的竞争主体参与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是促进区域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可行性

1、相同的资源、相似的产业

晋陕蒙三省区均是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是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富集区。晋陕蒙区域所属的这几个地区有大致相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政治背景和文化传统。从自然条件看,有类同的自然环境,最重要的是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从经济发展来看,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从政治背景看,大多是革命老区。

2、交通便利、联系紧密

从晋陕蒙“黑三角”区域通往北京、天津的交通便捷。铁路干线贯穿晋陕蒙区域,并将晋陕蒙区域与外界完美连接。三省的省道,以及高速公路使晋陕蒙区域内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圈外各地连接,不论从东到西,还是从北到南,四通八达。

三、构建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打破传统,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

构建晋陕蒙“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发展中的问题。区域行政部门的独立造成发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本位主义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地位高于晋陕蒙的、跨省区的行政部门,来处理应对这些问题。

(二)区域内合理分工,打造垂直产业链

借助于资源禀赋,晋陕蒙三省区近几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整体产业规划的缺失,产业结构呈现出区域之间相互趋同以及区域整体明显失衡的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站在区域整体的角度,谋划产业的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三)统筹环境治理,实现科学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模式。因而,环境治理就不是一个局部问题,需要在区域内结合生态环境现状和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分工。

(四)构建大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地方保护和本位主义所引起的行政壁垒,阻碍了要素的流动,引发了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三省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在区域内构建“大市场”,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现状;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发展趋势。从我国区域的发展来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是近年来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京津冀地区的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发展落后。形成了罕见的“环京津贫困带”。为此,本文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2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河北省环绕京津,是京津地区的腹地。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报告称,2015年京津冀三地GDP69312.9亿元,占全国的10.2%。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基地,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之一。

2.1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增强

自“十一五”以来,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在经济社会的部分领域联系逐渐增强。一是京津重要的物流腹地。河北人口密度相比京津低很多,具有突出的腹地空间和土地成本优势;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的加深,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保障体系逐渐成型。二是重要物资的供应地。河北省工农业区位优势突出,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在京津地区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旅游开发合作加深。京津冀通过加强旅游市场合作开发,推动旅游规划衔接,联合开展景区联票、项目招商和宣传促销等活动,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

2.2产业转移初步形成

北京是我国首都,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们产业发展特点有:一是拥有的人才资源、资金、技术资源等来满足构建产业结构的需求;二是拥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并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北京、天津以项目为载体,主动合作加强。河北面向京津地区大力招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并成功吸引了一批京字头、国字号的战略合作伙伴。

2.3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在交通方面,京津冀地区现阶段已经达成了比较良好的合作,在该地区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三小时交通圈”,和国省干线相连的高速公路数量多达35条,在港口吞吐能力上,该地区的港口吞吐量达到7.5亿吨,占全国港口吞吐量中的16%。

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京津冀的发展相对落后。根据以上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广东一省的GDP占全国的11.7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GDP的20%。相比之下,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存在很大的差距。

京津冀内部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北京、天津综合实力最强,而河北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2015年,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了17139.43美元、17505.73美元,河北省只达到了6481.14美元,唐山达到了12607.62美元,而张家口和保定的人均GDP却只有4952美元、4192.42美元。

资源要素分布不平衡,北京与天津是河北省中心区域独立出来的两个直辖市。直辖市能够给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平台,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使周围的人才资源都聚集到京津,使得本应在京津冀均匀分布的资源要素转变为向京津地区聚集的不对称发展态势。

3.3区域产业格局和分工不合理

京津冀地区一些区位条件接近、产业基础相似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是首都新城与环京县市之间产业同构。二是河北各市之间产业同构。

国有经济占比较高,产业跨区域整合困难。京津冀区域作为老工业基地,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2010年,河北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总值的35.7%,天津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与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中的国有经济占比过高,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大,对资源的控制力强。

城市之间缺乏协调分工。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均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争资源、项目、投资等过度竞争严重,许多重复建设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和结构趋同继续加重,造成整个京津冀区域的资源无效有效配置。

3.4促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行政体制障碍突出。京津冀区域带有相对明显的政治属性。长期以来“京津冀”内部地区由于行政地位的对立,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形成,行政区经济封闭的旧有格局依旧有较强的影响力,体制性障碍、行政功能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难题。

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多年来,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为京津提供丰富的水源,但上下游之间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从而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矛盾。虽然过去北京、天津给予了河北省很多的援助补偿,但这些援助补偿都不是以水资源补偿的名义,而是以其他项目来体现的,这些补偿多属于临时性的,不能弥补冀北地区的损失。同时这些援助并不固定,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3.5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加剧。京津冀区域各地区的污染物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彼此扩散、叠加。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以北京为代表的大中城市PM2.5都出现爆表现象。北京周边的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为差。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京津冀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始终受到缺水的严重困扰和水荒的威胁。水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海河流域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海河流域是全国污染程度最高的流域,污水排放量远超于水体纳污能力。该流域有超过2/3的污水无法得到处理。

4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议

4.1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快城市群建设

一个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经济互利的前提下,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汇聚组合,形成规模产业或产业集群,以此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如对外招商引资要尽可能统一优惠政策;高速公路收费由分段收取改为统一收取,实行“一卡通”制度等等;重点推进6大一体化,即城市群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市场建设、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只有首先建设好京津冀城市群,以此为核心才能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4.2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为提升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适宜的地区集中,要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形成若干具有鲜明发展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探索多种集群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布局,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建立企业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降低交易成本,在合理分工、促进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群体的竞争效率和应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应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和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集中布局,集群发展的原则,确定这一区域内的重点发展轴线和产业发展区域,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城市发展与城市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

4.3推进政府合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要加快建立京津冀的政府合作机制,为各方一起商讨、确定、研究问题,寻求共同利益所在及其实现途径,为引导、推动三地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区域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改进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集中于市场机制培育和障碍破除,为降低生产要素流动成本创造条件。在继续深化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四大区域协调机制的同时,京津冀应重点推进三大机制建设,即金融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社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4.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区域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大,应根据区域内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条件,合理规划资源、能源的利用途径。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减量原则是第一位的,应该从源头进行控制,着眼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废物的产生。遵循“一高两低”的目标,即产品高消费、自然资源低消费、废弃物低排污。协调好高消费和低污染的矛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结

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最大。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开放的区域共同体,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体制,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4-125,317-322.

[2]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52-58.

[3]娄文龙.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量和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4,02:90-92

[4]魏洪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4,20:21-23.

[5]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肖金成,李忠.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9:3-29+43.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泛长三角 合作与发展

1 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现状

1.1 四省一市银行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截至2007年底,上海金融市场累计成交328300亿元,存款余额30315.53亿元;浙江省银行业总资产为33966亿元,负债总额32900亿元;江西省银行存款余额达5900.1亿元,贷款余额4026.7亿元;安徽省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0273亿元。存款余额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下图1.1所示是四省一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较结果,从中可看出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存款余额基本持平,处于较高水平,而江西和安徽则明显落后。显然前三者的银行业发展水平较高,而后两者较低。

1.2 四省一市保险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截至2007年末,上海全年保费收入累计达到482.64亿元,保险从业人员达到4.37万;江苏省保费收入577.08亿元,保险从业人员数增长到18.58万人;浙江保费收入达到441.94亿元;安徽省共有各级保险分支机构1765家,保费收入达到201.80亿元。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可以用保费收入这一指标来进行比较。比较四省一市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如图1.2,可以看出,在四省一市中江苏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海和浙江,三者均处于较高水平;而江西和安徽较为落后。

1.3 四省一市证券业总体状况及比较 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国内核心主板市场,2007年,上交所有上市公司860家,上市股票数达到904个,累计成交38.00万亿元;江苏省融资总额达1221亿元,证券开户数达到了480万户;浙江证券市场从业人员约3600人;目前江西上市公司偏少;安徽省证券交易总量达14879.8 亿元,辖区内有证券公司21家、上市公司52家。

上海证券业的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泛长三角经济区中,也处于中心位置;其次是江苏和浙江,证券业较为成熟;而江西和安徽证券业处于成长期,才刚刚起步。

2 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2.1 四省一市金融业行业结构问题 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及信托业等。泛长三角金融业在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后,银行、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尽管已经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但是金融产业结构仍然明显失衡,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看,目前金融行业中银行业所占的比重都过高,在行业竞争中表现为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证券业、保险业等尽管有所增长,但增幅不一,所占比重显著偏低。下表2.1显示的是上海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对比,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泛长三角四省一市总体银行业资产占到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97%以上。金融业结构性失衡――银行业比例过大是泛长三角金融业的一个显著问题。

2.2 四省一市金融业区域结构问题 泛长三角各城市金融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梯度性。由表2.2可以看出,位于第一梯度的是上海。位于第二、三梯度的分别是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分别位于第四、五梯度。浙江省和江苏省由于比较靠近上海市,受到上海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度较强,其金融业的实力也较强;但安徽省和江西省处于中部,受到上海金融中心的辐射较弱,其金融业发展十分落后,与上海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结合上图1.1、1.2,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金融实力相当,远远大于安徽省和江西省。金融业地域发展失衡是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的另一严重问题。

3 促进泛长三角金融业合作的对策

3.1 促进泛长三角金融行业合作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泛长三角金融业行业结构的失衡的问题,就必须加强金融行业间的合作,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在业务方面加强合作。银行业本身发展较为完善,保险业和证券业可以借鉴银行业发展的经验,来完善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银行业强大的金融资源,如资金、客户等来壮大自己。

3.2 泛长三角金融业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泛长三角区域结构失衡的问题,首先要逐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部城市,要加大投资力度,给与一些特别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快速发展,减小与东部城市的经济差距,为金融业的区域合作发展奠定基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2.1 建立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与缺乏制度保障是密切相关的。可借鉴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各地政府协商建立一个泛长三角地区必须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在具体操作中,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区域金融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逐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与联动,打通区域内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平台的管制壁垒,在区域内统一资金调度,统一结算,共同推进一体化。

3.2.2 建立专项基金推动泛长三角金融合作 区域经济金融政策要有允分的资金支持。欧盟成立了结构基金、团结基金、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平衡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而日本则通过政府拨款的形式成立风险投资财团,支持特区内的高新产业发展。“泛长角”可以借鉴这两地的发展经验,设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基金形式,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峰,武南,黄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条件分析与路径探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32-36.

[2]黄正新.大珠三角金融产业圈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3):34-36.

[3]陈爱艳,宁军明.珠三角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J].海南金融,2008(8):32-35.

[4]上海市统计局.2004-2008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浙江省统计局.2004-2008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6]江苏省统计局.2004-2008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安徽省统计局.2004-2008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第4篇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个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通过建立共同机构,进行长期、稳定的超区域经济调节,达成经济或政治联盟。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成渝经济区腹地,与北部成德绵地区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一体两翼”发展架构。川南经济区[ 按照《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包括宜宾、泸州、自贡以及乐山市犍为、沐川、井研、峨边、马边五县。]包括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四市全域以及乐山市犍为、沐川、井研、峨边、马边五县,幅员面积42395平方公里,人口占四川省22%,地区生产总值占四川省17.89%。

川南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战略地位重要,是四川省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成渝经济区“一体两翼”协调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也是成渝经济区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三区”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成渝经济区乃至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川南经济区发展现状

(一)区位优势明显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地,受成都和重庆都市圈双向辐射;毗邻渝滇黔,是四川南向开放,联系南贵昆、泛珠三角,进入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西南战略节点。

(二)特色资源丰富

川南经济区地处攀西-六盘水战略资源富集区,煤炭、水能、页岩气、硫、磷、盐卤等资源富集配套。煤炭资源储量占全省50%以上;页岩气储量巨大,是国家确定的重点示范区;硫、磷资源占全省比重大,盐卤资源储量达200亿吨以上;旅游文化资源享誉国内外。

(三)经济快速发展

川南经济区开发历史悠久,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饮料食品业、机械制造、化工、能源等产业特色突出。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4.88亿元,是全省增速最快的区域板块,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8.16%。宜宾、乐山、泸州三个城市GDP总量陆续突破1000亿元,自贡、内江市将2013年实现突破千亿。

(四)城镇分布密集

川南经济区人口、城镇和经济密集。在3.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4个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28个区县、351个建制镇,城镇密度居西部乃至全国前列,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为508人/平方公里和828万元/平方公里,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8倍和2.4倍,已初步形成多中心大城市聚集为特征的城市群发展格局。

三、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西部资源深加工基地建设、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川南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第二,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为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构建南向开放大通道,随着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川南经济区水陆交通条件便利,要素成本较低,科技人才环境较优,将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热点区域。第四,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为川南经济区突破长期制约一体化发展的瓶颈提供了难得机遇,川南经济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有条件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实现异军突起、跨越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川南经济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第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除酒类外,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企业和产品;第三,产业同构化问题较突出,承接产业转移缺乏协调合作,尚未形成整体竞争优势;第四,产业创新不足,内泸自宜四个城市均列入了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转型升级尤为迫切;第五,城镇化质量与水平不高,总体规模偏小、体系结构不够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育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第六,一体化水平不高,要素合理流动与区域分工协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尤其是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严重制约川南经济区整体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同时,川南经济区还面临着重大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开放水平亟待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等严峻挑战。

四、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合作路径与保障机制

(一)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重点合作路径

图1 川南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图

1.确保规划一体化

第一,本着“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制定本区域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加强五市之间总体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有关重大专项规划的衔接,从源头上实现一体化发展;

第二,各经济部门间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的沟通协调,推动区域内部关联产业相互衔接,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强化区域产业溢出效应;

第三,共同开展区域性政策研究,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共建政策洼地,提升区域战略地位;共同研究出台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措施,建立互惠的投资促进机制。

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第一,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共商共建,加快对外通道和港口建设,增加川南经济区连接川东、川西、川北、重庆、云南、贵州的快速通道,扩大岷江、长江港口吞吐能力,提升区域运输通江达海功能;

第二,水利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工程等重点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相邻城市之间主要供水管网的联网运行,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体系。共同推进长江、金沙江、岷江、沱江等主要江河和中小流域重点河段堤防统一建设和治理,促进流域一体化防洪体系建设;

第三,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区域内电网、输油管道、LNG燃气管网及接收站等能源项目建设,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提高区域内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第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实施区域内通信枢纽重大基础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公共安全、市政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跨区域便民公共服务平台。

3. 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5篇

“泛珠三角”经济区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横跨东中西部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泛珠”区域经济合作概念提出后,经过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进入正式运作,这个成果的取得绝非偶然。原因不仅在于广东省委、省府的积极推动,更源于这个理念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泛珠”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迅速获得区域内各地的热烈响应和认同。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至少包括市场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三个内容。其中: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没有市场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就无从谈起。同时,也只有市场的力量才能最好地推动生产的一体化和发展的一体化。因此,区域市场能否一体化也就成为了区域经济能否真正实现一体化的关键。

根据经济学家们的测算,目前我国市场化指数值约为70%左右,“泛珠”区域的总体情况也大抵如此。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市场化仍然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市场化进程相当不平衡,行政性市场壁垒仍然屡见不鲜,统一的市场体系远未形成,恶性市场竞争事件时有发生,高能位经济体的位能提升和辐射带动作用遭遇障碍,低能位经济体的位能提升和潜在优势发挥受到瓶颈制约,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制约各地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产生的直接外部压力和国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以区域协调互动模式加快解决上述市场化障碍问题,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争取经济发展的共荣共赢,必然地成了包括“泛珠”在内的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共识。

实际上,对“泛珠”市场一体化的要求也源于区域内各地共同的发展需求。譬如,港澳强大的资本、发达的金融和服务业、广东珠江三角洲日益增大的资本积累、高水平的制造业等,必然要求经济扩张和拓展更为广泛的市场腹地,对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需求也相当迫切。同样,桂、黔、滇、川等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正急待寻找经济合作伙伴和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所以,实现市场一体化实际上是反映了“泛珠”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需要。

二、市场一体化必将有力促进“泛珠”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明,要“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泛珠”市场一体化正好完全符合这个发展思路。

实现“泛珠”市场一体化,能提升该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寻求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目标,经济科学的研究表明,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其配置的市场空间大小具有相关性,市场空间范围越广,一体化程度越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因为一体化的广阔市场空间,更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产业成长,形成经济聚集,从而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促进该地域各成员体经济的高效率增长。

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市场,有助于“泛珠”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泛珠江三角洲涵盖了东、中、西部地区,完整地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区域内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存在极大差距,发达的港澳和珠三角,与区内欠发达的西部一些省区相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在十年、乃至数十年。倘若这种状况任其继续,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问题将会不断出现,而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世界银行对此也提出了警告,并在2003年9月9日的《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中提出了推进市场一体化、实现公平增长目标的建议,这对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实现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推动“泛珠”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为区域的所有成员提供发展机遇。譬如,在市场一体化态势下,构筑产业链的空间更大、效果更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容易以双赢和多赢的结果促进所有成员体的经济发展。同时,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低成本的资本扩张,提高资本形成与集聚能力,促进产业和经济做大做强,并将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激发区内潜在消费需求,增加市场机遇。市场一体化还有助于恰当、有效的区域分工,为各成员带来发展机会,因为分工带来专业化的高效率生产,从而使区域成员能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各得其所的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市场一体化拆除各种行政壁垒,将促使“泛珠”经济形成更为稳定、协调和均衡的态势。拆除各种壁垒后,阻碍经济资源高效率配置和限制竞争的因素会大大减少,有序的市场竞争会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经济效率,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形成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体系。从长远看,则有利于加强各区域成员经济的造血功能,从而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降低外部不良因素和环境对该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提高“泛珠”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泛珠”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对策

设立权威性协作机构稳步推进。组建在“泛珠”区域合作协调机构下的具有权威性的市场一体化推动协作领导机构,建立高层协调和协作机制,以前瞻、互利、务实原则,对区域市场网络的布局和市场一体化进程进行规划,并以规划为依据务实、稳步地推动市场一体化。

尽快消除行政性市场壁垒。各地政府应加快清理各地有关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破除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区域内的行政性市场壁垒,打破资金、人才、技术、产权、产品、信息等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实现区域内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内及区外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起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促进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市场中介组织是市场能够顺畅、健康运作的必要基础,其发育水平,也是衡量市场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大力扶持各种民间性行业协会、会计师事物、律师事物、审计师事物、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市场信息等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已有骨干市场中介组织,通过竞争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构筑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打造以法制为基础的一体化制度环境,对于构筑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尤为重要。必须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梳理区域内各地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减少各地在土地、税收等特殊政策优惠方面的差异,对各种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逐步实现经济法律政策环境的统一。同时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让经济主体在统一、规范、公平、公正的良好法制化环境中互动和发展。

渐进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市场一体化是一个逐步扩展与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进。从现实需要来看,可以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自由流动做起。因为基础设施不足是阻碍货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中最易先遇到、并且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商品自由流动则只要实现各地商品检验、检疫、认证和商品贸易仲裁机制的互认,取消行政性壁垒,就能够很快为区域内经济主体带来效益。

第6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65-0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尤其在2010年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建设更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产业集群与一体化密切相关,对于目前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为通过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就可以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确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将成为解决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的关键。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由相同、相近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地方,释放集聚效应,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从而共同构成一个群体[1]。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产业集群将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任何经济体之间的交易都存在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降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动力。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与社会文化特征恰好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首先,集群企业的空间接近性可以降低企业间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而且产业集群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各个环节的生产与经营都根据效率与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合作,这样产品的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其次,集群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致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互识社会”与“人文网络”环境中,区内成员经过长期的交往与交易积累起较高的社会资本存量,为各经济主体间的市场交易奠定良好的信任与承诺基础。在此信任和承诺基础上,单个企业的失信与违约成本相当高,因为这意味着他得面对整个集群全体企业的惩罚,严重威胁企业未来发展。另外,有限区域范围内聚集了足够数量的同类企业,使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在当地获得替代的、同质的交易合作伙伴,从而减少和克服因资产专用性而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2]。

2.产业集群将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来看,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一体化,其目的都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只不过是范围大小的不同而已。而产业集群就可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因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集群企业庞大的联合需求与联合供给形成了可观的市场规模,一方面为区内企业创造垄断优势,提高市场地位,在采购与销售方面增强了企业对集群外部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专门满足市场缝隙与边缘需求的新企业的诞生开辟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并进一步扩大集群规模。随着集群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规模效应是逐渐形成和被放大的。但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用存在一个极值点,当集群规模超越极值点时集群效应将迅速递减,这个极值点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应的约束。因为产业集群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集群内部恶性竞争,或者超过环境与经济承载力及市场负荷,则集聚效应反而会减少[3]。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需要处理规模化与市场容量及资源的关系。

3.产业集群将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区域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会引发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量加大,加快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促成和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集群可以打破传统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发展新的业务,这将会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和产品贸易量增加。首先,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积聚,进而产生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生产要素的积聚与扩散,进一步发挥了要素的规模效益,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集聚;其次,产业集群产生区域之间的竞争效应。如果区域之间的产品是替代性竞争产品,产业融合初期,可能是相似产品的大量流通。由于市场的竞争结果,很快优质廉价的商品将会取代劣质昂贵的产品,由此更进一步加强资源的重组和流动[4]。

二、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的问题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是政府及研究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政策层面上看,沈阳经济区通过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在交通运输管理和区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推进,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但是目前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规模过小,产业链条较短,还未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产业集群政策法规不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给改革深入带来障碍。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沈阳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保障,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碰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已形成的政策法规由于出台的应急性,且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动态地修正,从而出现政策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需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缺乏经济区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目前针对项目的政策法规多,针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法规仍属空白。非连续的、同构化的产业政策以及项目导向的政策割裂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阻碍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第二,产业集群结构优化与配套布局的保障机制不明确。虽然在1984年就已经有了一个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合作组织,但是区域协作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这是由于城市之间法制建设滞后,联合协作各方的合作权益法律保障很薄弱,从而影响了城市间的合作的积极性。第三,各市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制定实施不均衡。目前各地区为了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依然制定一些旨在保护本地区发展的法规和政策,限制资源在市场经济调节下的有效配置,部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仍旧很重。

2.产业链条不完善,区域经济缺乏核心辐射源。产业链是否完善是关系到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沈阳经济区的八个城市中,沈阳、营口属于以生产制造业产品为主的城市,鞍山、抚顺、本溪、铁岭属于以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但是这些加工型工业城市和原材料工业城市之间的连接度非常较小。而且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还远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各个城市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但大多数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纵深的合理加工层次,前向关联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联系相对较少,未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接网络体系,结果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从产业结构看,沈阳的产业链比较短,经济区内一些主要产业产品在沈阳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大市场作为集散地,除少数产业产品与沈阳关联度较强外,周边地区许多产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与沈阳无关,比如沈阳工业主要生产机床、汽车等最终产品,相对周边城市也没有构成产业链,对周边城市产业没有形成拉动效应。周边地区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难以从中心城市中得到满足,中心城市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的功能更是远未形成。

3.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区域内恶性竞争。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使各市政府成为日益活跃的经济利益主体。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区间的经济封锁、利益冲突和结构趋同。各地区经济在自我封闭的情况下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生产相互独立,都以生产最终产品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企业之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着大批企业,但专业化的分工程度很低,产业规模相对较小。这种形态只能说是一种企业集中区,与产业集群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一些跨行政区域的企业依旧受到诸如行政收费等方面的制约,位于区域交界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仍处在互相分割的状态。另外,各地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缺少协调,竞争大于合作。这种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以地方GDP的指挥棒下,必然导致彼此竞争,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这既恶化了各城市的经济关系,使区内整体优势功能因内耗而降低,也扭曲了城市职能,加剧了本地区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过重的局面。

4.技术装备水平低,高端服务业滞后。截至2009年底,在沈阳经济区内的68个产业集群中,新兴产业集群只有18个,占集群个数的26.5%,销售收入1 327.6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24.5%。可见沈阳经济区内的产业集群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竞争力不强。另外,据统计,沈阳经济区中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企业技术装备设备占该地区企业设备总量的25%左右,总体上讲,技术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机械行业为例,其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的设备只占10%左右,属于国内一般水平的则占到50%以上。由于设备、技术、工艺老化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与国内其他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省份相比,竞争力非常薄弱。而且,代表现代产业竞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现代生产型服务供给不足,支撑产业大规模集群的现代生产型服务在产业聚集区域内供给更加不足,造成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制约。如在中介服务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部门准入限制,使产业集群内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不足,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不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间商缺乏,集群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又如目前还有许多产业集群没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共质量监督体系,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影响产业集群的质量信誉,使集群面临的风险加大。

三、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确立企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又要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规划和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这样就有必要针对沈阳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需要在经济区域内共同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尽力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行为。首先,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立法,坚持法治优先、依法协调。通过沈阳经济区共同立法,引领、规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建立各市立法信息交流平台,避免各市地方性法规的相互抵触。清理现行经济政策及相关法规,取消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其次,要建立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引导。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放手让产业发展,更要加以引导、扶持和促进。切实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是保证产业集群顺利发展的关键。现在沈阳经济区已经成为全国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各级政府都要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制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规划,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使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于生态建设。因此政府要针对各地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存在的区内企业互不关联和缺乏联系的状况,切实作出战略规划,根据沈阳经济区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各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2.突出沈阳优势,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区中的龙头作用。城市群、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的作为。只有全力打造增长核心,才能够强化辐射带动作用,这样沈阳经济区开发的着眼点在于核心城市――沈阳。沈阳作为一个具有区域认同感的中心城市应从两方面强化其在经济区的龙头作用:一是从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角度把自身做强做大,提高自己在沈阳经济区中的能级差,真正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区域认同感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需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积极推进全国装备制造中心建设,使沈阳站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上,成为带动辽宁乃至东北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在城市布局方面,沈阳市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在分析城市内部的潜力及发展需求的同时,应超越在市域范围内考虑问题的传统思路,树立“大沈阳”的观念,按照国际上大都市发展的空间规律将其放在区域的宏观层面上,综合考虑其于沈阳经济区、辽中南大都市带、环渤海经济圈、整个东北地区城市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与此同时,必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城市、先进文化城市、模范生态城市、法制诚信城市等四位一体城市建设,把沈阳建成全国装备中心、东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唯有如此,沈阳才能以富有魅力的城市环境增强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而在推进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沈阳应增强对整个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强化商品生产中心对沈阳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强化商贸中心城市对沈阳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强化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强化交通枢纽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另外,还要强化沈阳中心城市对沈阳经济区的基础。

3.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区间专业分工。国内外先进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实质应该是经济一体化,关键是产业分工,形成区域分工明确、配套紧密的产业链架构,使生产要素按最优配置的方向流动。为了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需要建立统一的产业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机制。逐步消除各城市的产业雷同、产品重复、规模过小和过度竞争等倾向,形成相互配套、联合协作、布局合理的经济新格局。首先,完善产业链。政府要从要素供给、需求条件和关联产业的互补等各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完善。即政府可以从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着手引导专业化分工,进而通过专业化分工的利益机制与理念传导促使企业逐步向专业化分工的方向调整自身经营。这些政策有时比直接投资更有效,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培育市场需求。政府还可借助政策优惠鼓励成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它们能够依靠大规模采购的成本优势向各企业低价供货,利益机制将促使生产企业将采购外包。同时,专业的销售与包装公司同样可以依赖专业化与规模优势促使各生产企业将销售功能从企业剥离。政府对关键专业技术进行扶持、促进中间品市场的形成等对引导专业化分工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优化各城市产业布局。从产业合理布局的角度看,沈阳经济区作为具有主导产业特征和完整工业化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的板块,应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塑沈阳经济区主导产业的新优势,并建立新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加快向新经济的转型。在城市圈内推动产业的集聚与整合,必须根据各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要素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实现城市圈各地区的错位发展,形成合理的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在不同城市之间延伸产业价值链。

4.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有效升级。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第一,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演进。一般来说,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园区建设,是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源泉。这就需要全面落实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增强税收等制度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企业所得税从原来的区域优惠向产业优惠转变,发挥“黄金政策”的“黄金作用”。需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和网络,切实保护企业和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成果。还要积极引导、培育和发展各类风险投资机构,适当扩大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大力推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民间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入驻[5]。第二,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这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保证。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对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龙头企业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对建立研发中心、创建国内名牌的大型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使其带动和促进产业链条做长做强。同时,作为中心城市的沈阳,应该在适当时期进行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将初级加工类产业向周边七城市扩散,使其向总部经济功能发展,真正成为研发中心、总部经济集结地。

参考文献:

[1]周靖.产业集群: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8.

[2]郑胜利,周丽群,朱有国.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32-36.

[3]李煜华,胡运权,孙凯.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63-70.

[4]徐全勇.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J].经济前沿,2004,(10):39-41.

[5]王晓霞,张轶慧.产业集群升级:基于网络结构的视角[J].求实,2010,(12):46-49.

Strategy of Industry Cluster is Critical in the Unification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ZHANG Yan

(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 110031,China)

第7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调合作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95-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分享及生产要素资源的流动变得更加广泛和日益频繁,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相互渗透交织的复杂体系,任何完全绝对孤立的区域将无法得到生存。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将得到明显增强,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合作互动关系将进一步加深。协调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协调合作将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要素。

目前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协调合作发展现状来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阻碍着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地方政府间各自为政,滋生行政壁垒;在产业结构方面,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同挤独木桥,造成产业机构雷同;在资源特色、港口建设、产业选择等方面,南北钦防各市采取相同的发展内容和模式,同构竞争严重;合作过程中缺乏协调机制的规范,缺乏跨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总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内城际政府间的协调合作仅仅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缺乏经常性跨区域政府积极推动下的全面合作,区内经济发展还未形成聚集规模效益。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间协调合作机制进行创新是促进经济区发展的动力。

一、改革现行的行政区划,变“4+2”为“2+2”的发展模式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由南、北、钦、防四市及玉林、崇左组成,形成了“4+2”的发展模式。但是,现实中的钦州、防城港及北海地理位置极为相近,人为的行政区划形成的贸易壁垒,使得三市之间的招商引资、产业结构、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竞争,往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无效、低效行为的产生。长此以往,三市之间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彼此之间的竞争将日趋加剧,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考虑到地理位置及资源禀赋的关系,可以将三市纳入一体,成立广西北部湾市。最大限度的减少行政障碍和贸易壁垒。集三市资源优势,发展规模产业,变同构竞争为产业集群优势,在港口物流及工业园区的建设方面统一规划、协调行动,突显协同发展的优势。

二、依靠独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协调各方利益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立了由广西政府设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具体协调南北钦防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地方政府协调合作中,由于地方利益的难调和性,管委会并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协调合作作用,协调合作机制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良性运转。虽然管委会在级别上属于厅级单位,但是涉及到具体的协调合作,南、北、钦、防各市政府却是具体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这两者之间难以达到设想的组织协调模式,一旦涉及到实质性的地方利益问题,这种官方的协调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

在今后的协调合作中,可以考虑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下,充分利用各地相对应的北部湾管理办公室(简称湾办)进行具体的协调合作,赋予管委会更多的实权,从根本上解决束缚管委会实际权力发挥的资金、权限界定等问题。在区域政府合作的过程中,以各级湾办作为具体合作事务的直接管理机构,通过湾办来拟定共同的合作规则,形成共同的合作协议。“如:协调六市间跨行政界限的公共服务的生产;共同协商制定各市合作项目的相关规则;共同管理涉及城市合作事务的区域资源的使用方向;具体协商城市合作项目的区域分工;组织涉及整个经济区的重大项目建设;监督各市之间已经达成的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管委会也可以通过对各市的湾办的管理,实现对整个经济区政府间各项合作事务的协调管理,并且对各市的合作事务进行监督。

三、以政府高层之间的定期会晤为基础,建立市长联席会议长效机制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际政府间的协调合作中,南、北、钦、防各市应设立政府高层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实现高层领导间的定期对话,加强各市之间的信息交流,推动彼此之间的贸易合作。具体说来,应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各市之间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学习;促进区内先进龙头企业间新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借鉴;加强各市高层领导间的互访,尤其是坚持定期轮换地点召开高层领导联席会议,建立市长联席会议,用以协商南、北、钦、防发展的重大实质性问题、以协商的方式消除协调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双边或多边矛盾、共同商讨确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框架等具体合作事务。

四、加强制度保障,形成对区域政府协调合作科学规范的约束机制

在区域合作发展的进程中,区域政府间针对区域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各项合作共识,必须要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加以保证才能在实际的协调合作中真正长久的贯彻下去。而且只有建立了长效的约束机制,才可以达到对区域内的合作行为进行激励,对违反合作行为予以惩罚的目的。“区域政府合作硬约束机制,是指能对区域政府行为构成强硬的约束,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的约束,主要通过法律约束和组织约束来实现”。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间协调合作还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各市政府间的合作过程得不到有效的规范和控制。在今后的区域政府的协调合作过程中,可以考虑制定诸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合作法规》等地方性的规章制度,将其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协调合作的行为准则和约束机制,在处理协调合作中出现的利益冲突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区域政府间的协调合作更具规范性和约束性,也使得区域间的各项合作能够长久持续的贯彻下去。在涉及各市之间具体的合作时,可以考虑制定合作规划,以此来约束彼此之间的行为,规避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入和利益矛盾,实现各市之间劳动力资源市场、原材料市场,甚至一些基础设施的提供之间的共享。

五、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进行区域间利益的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还是利益的协调。在区域政府间的协调合作中,不能靠损害一个地方的利益去增加另一个地方的利益,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转移而实现的协调发展并不能实现真正长远的发展。真正的协调合作要在充分尊重各方不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机制使各地都能从区域合作中获得好处,创造出单个地方所无法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取得“共赢”的局面。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的现阶段,合作过程中利益的分配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地方城市政府担心在合作过程中会使自身的地方利益受损,存有顾虑的协调合作当然会影响到整个经济区协调合作的进程。比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管理监督下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合作公用基金,对南、北、钦、防各市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地方利益因整体协调合作受损失的,给予一定的补偿,以调动区域间协调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区域内协调合作的良性发展。

六、积极推动区域行业协会的发展

在区域政府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行业协会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障碍,组成跨地区的行业联盟,共同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市场规则,推进区域市场秩序的建立,整合区域内各类市场资源要素的联接和整合等。

具体来说,可以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学者为主体的,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咨询委员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协调联合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一体化促进会”等组织,作为“4+2”政府间的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还可以建立由南、北、钦、防各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市相关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等组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行业协会,就区域内的交通建设、旅游发展、环境保护、贸易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为区域内的协调合作出谋划策;还可以考虑由各市管委会派出工作人员,成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监督委员会,对区域内各项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对各市对管委会出台的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1]沈玉芳主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和长江流域地区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0.

第8篇

[ 关键词 ] 成渝经济区 产业融合 产业集群 区域竞争力

一、区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状态与过程、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产业融合能够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产业融合将打破传统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发展新的业务,这将会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融合将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有助于打破区域之间的壁垒,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同时,产业融合扩大了区域中心的扩散效应,有助于改善区域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

二、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

1.成渝经济区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及机遇

(1)区位优势。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2)工业经济已成规模。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和成套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重要优势行业,同时在机械、电子、航空、交通设备制造等领域也形成了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工业行业和企业集团。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相互配套;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时空变化和货物流向、流量以及频率的变化,发展现代物流、枢纽经济,极大的优化了空间发展格局和产业布局。

(4)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建设国家六大重要的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上,一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挥丰富的水电、天然气、钒钛等区域资源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科研产业。三是依据成渝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交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发展基础,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

(5)人力科技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每年仅在沿海打工的劳动者多达1500万以上。近年来,以县为基础,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大大加强,素质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劳务输出产业链。区内拥有近80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50余万人,两院院士50名,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众多,此外还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

2.成渝经济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及挑战

(1)行政体制障碍。“成渝经济区”分别隶属于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从而由一个省内经济区跃升为省际经济区,令“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受到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制约。

(2)产业结构相似度高。川渝分治之后,成渝经济带产业发展一体化方面的进展放慢,经济带内产业

协作未达到预期效果。涉及多边联合的大的投资项目很少,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更为严重。直接导致了川渝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削弱了各自的竞争力。

(3)产业集群刚起步。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优势产业少,尚未形成成熟的园区经济。仅在少数产业如天然气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彩电、汽车和摩托车、国防科技工业、食品工业(猪肉、白酒)等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产业集群发育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区域内仅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经济体制改革难度大。成渝经济区内有大量的以国防科技企业、中央属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组织形态。这种结构在促进成渝经济区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带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引擎的这一大背景下,区域内非国有经济比重仅占三分之一。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中央属大企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改革难度很大,这些都是成渝经济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体制原因。

三、推进产业融合,实现成渝经济一体化

1.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将对成渝经济带,特别是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机遇”。因此,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和区域发展,建立主体功能区,把握并抓住这次机遇加快成渝两地经济发展的步伐。

2.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成渝两地合作的政策

加强互补与合作,寻求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把两地经济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以经济的融合与双方的共同发展作为考核的标准、摒弃狭隘的单方面的用GDP、财政收入考核官员的评价体系,把行政效力建设的目标与重点放在双方合作上,两地政府共同建设服务于成渝经济区整体的服务型政府,并且可以争取行政管理班子的交叉和轮换,以人事的互动带动经济思想的互动。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破除行政壁垒,实现交通、物流的免费互通;促进产品在整个经济区的自由流通;建立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取消两地的就业户籍限制,建立流动人口“便参保、易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在经济区内促进产品的互惠贸易,构建无障碍的贸易流动机制,促进产业互动、利益共享;构筑企业合作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消除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障碍。

3.处理好央企、当地企业和“三企”之间的关系,加强经济合作

区域内许多重要资源开发,都必须央企参与;同时,央企在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方面,一般也优于地方企业,可以节约地方许多管理成本。四川要与重庆加强在“三企”协商方面的联系,争取能与重庆一起,在合作项目上加强与央企的合作,通过央企解决政策环境等难题。

4.进行产业集群的深入合作,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突出区域优势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与升级,将成渝经济区的产业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影响全国的区域性品牌。 对比川渝产业,相对于四川,重庆有三个明显的强势产业,仪器仪表及机械制造、交通设备制造、机电产品;四川强势产业则在食品饮料、计算机、电子产品、住宿餐饮等方面;在医药制造、通讯设备、房地产方面,两地实力相当,这九个方面的产业,有的可以联合,有的可以互补,合作的空间很大,两地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5.大力发展教育,加强科研院所的孵化带动作用

首先,鼓励引导企业主动与川渝的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合作,积极探索大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科技信息网建设,搞好与成渝经济区技术市场的对接。然后,要充分利用成渝众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优势,加强合作,借用一大批成渝的专家、学者来经济区的各市、县挂职、兼职、任职,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咨询专家和发展顾问。每年选拔一批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经营人才和科技带头人到相关院校深造或进修,选送若干名中青年机关干部到经济区内各市、县对口业务部门挂职锻炼。最后,加快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特别是科技园区建设,吸引国内的相关高科技成果在区内落户,推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注释:

用相关系数r来衡量产业结构的相似性。-1≤r≤1,r的值越大,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越趋同。R=一1时,对比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当r=1,对比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成渝经济带内各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偏高(全在0.7以上)。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李文:常州与上海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J].宏观经济观察.2004

[4]钟敦慧 张明举:共建成渝经济区政策措施保障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

第9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29-02

引言

产业集聚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增长极,产业集聚如果出现在中小城市,随着集聚规模的扩大,则会使其所在城市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使集聚产业的优势凸现,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河南省新乡市作为发展中的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新乡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挑战,保增长、保态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中原城市群强市的重要支撑。如何提高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并使之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所谓产业集聚,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关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库兹涅茨早就指出,经济活动出现空间集中和主导是与现代经济增长相关的现象之一。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对于19世纪欧洲产业革命形成的产业聚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发现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具有强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一些实证研究也证明了产业的空间聚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中,文玫(2004)利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在区域上进行重新定位和集中的方向,并考察了影响制造业重新定位和集中的决定因素,论证了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但产业在集聚的过程中,会同时产生另一种相反的力量,即“市场拥挤效应”,它使得厂商倾向于在厂商数目少的地区生产。这主要是随着产业的聚集,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交通拥挤等问题将日趋显著,导致各种生产要素与生活要素价格上升。当生产成本的上升超过交易费用的节省时,一些在产业聚集区域不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劳动力就会转移到相对成本更低的地区,形成产业扩散,从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二、新乡市产业集聚区概述

2006年以来,新乡市结合《新乡都市区及拓展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采取措施,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以道路、电力、信息、供水、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着力构建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各类生产要素聚集。

(一)基本情况

1.产业集聚区发展较为集中,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新乡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原有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其中,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和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共有法人单位1 022个,占全部13个产业集聚区的54.5%;2008年,企业总收入268.70亿元,占59.9%;企业税收收入6.12亿元,占5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9亿元,占44.6%。其中,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了以新飞家电、科隆集团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以华兰生物、海滨公司为代表的生物新医药;以新飞专汽、高远公司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以起重公司为代表的特色装备业;以娃哈哈方便食品、娃哈哈昌盛饮料为代表的食品饮料等五大特色产业,现入驻工业企业210个。

2.行业分布趋于合理

新乡市产业集聚区的工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纺织服装制造、化学医药、金属制品、通用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器材等。其中化学医药、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三个行业的工业企业共计557家,占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数量的54.9%,形成了高新区的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和生物与新医药基地,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集聚区的电池及新型电池材料基地。这些产业基本上都是新乡市工业的支柱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3.行业带动作用日益显著

近几年来,新乡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无论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置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聚、集群化趋势,行业带动作用日益显著。一方面,以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为龙头带动形成较为集中的产业集群,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的振动机械产业在以太行、威猛等年销售收入在5 000万以上的企业的带动下,已经成为河南省装备产业集群之一,集聚区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振动设备制造基地。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带动了畜牧业、商贸流动业、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项目引入力度加大,集聚区潜力巨大

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落户新乡桥北新区产业集聚区,积极打造桥北新区河南科技城。目前,预计入驻科研机构32家,计划投资33亿元,已入驻9家,计划投资超过6亿元;华兰生物、华星医药等一批医药制造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产品已占领国内外市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东产业集聚区的综合物流园已完成投资1亿元,形成年20万吨的吞吐量;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投资2.3亿元的长通物流中心开始建设;由此带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新乡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新乡市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可以看出,新乡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初具规模,有一定的特色,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产业集聚区总体规模不大

从集聚区规模上看,总收入超百亿的集聚区仅仅一个,总收入在30亿以上的产业集聚区也只有5个,而30亿元以下的集聚区占到了61.5%,甚至有3个总收入不足10亿元。

2.产业集聚区间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和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聚区发展速度较快、程度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而其他产业集聚区则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数量较少、发展程度较低、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缺乏。

3.机制体制仍有漏洞

目前,新乡市省定的13个产业集聚区除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新乡工业园区外,其他的产业集聚区机构均不健全,人员编制少。省级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职能未全面落实,项目申报仍需经县、市两级,中间环节多,工作效率低。

4.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市区周边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区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实现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聚区的加快发展。

三、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充分抓住机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产业集聚区通过本地特有的、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流动生产要素落户本地,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不同的区域本身所拥有的优势并不相同,因此发展产业集聚区要进行统筹规划,尽可能地创造本地资源中的一些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在规划投放产业时,要综合考虑。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按照各地区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科学地编制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集聚区相联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推进产业集聚,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二)发挥政府职能,积极推动外部服务业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发展

集聚区应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并明确项目审批权限;同时,集聚区企业上缴的各种税费与所在集聚区分税时比例应统一。首先,应着力解决用地矛盾。应充分抓住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机遇,对产业集聚区土地性质进行调整,将产业集聚区规划区内基本农田调整为建设用地,在土地调查过程中,把区内现有的企业、道路非法占地的用地性质进行变更。再利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争取能够获得更多的用地面积。在下达用地计划时,对省定产业集聚区全部或部分发展比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在土地指标分配上,进行定量单列,不占用各县(市、区)的土地指标。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建设如城市主干路网、供排水、燃气、热力、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时,应考虑与周边的产业集聚区实现对接,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

(三)提高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开发核心品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企业必须树立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产业集聚区发展监测方案中的创新体系建设指标要求。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开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为方向,加强建设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二是健全集聚区整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各个企业优势资源,构建集聚区整体科研服务体系。三是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的引进力度。同时,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开发核心产品,打造优势品牌,扩大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

(四)加快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和要素会流向回报率高的区域,形成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区。同样,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具有比较优势区域的集聚,也能够享受集聚经济的好处。在贸易自由度提高的同时加强知识溢出效应往往能避免极端的聚集,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但是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适当的聚集可以提高长期均衡增长速度,并且核心区域的知识溢出水平会随着资本的增加而提高,从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但却可能使区域福利水平差异长期存在。因此,促进市场开放的政策选择也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困境,这也是经济分析中经常会遇到的“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抉择。因此,为了促进产业聚集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建设,进一步破除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加大知识扩散的力度,促进区域之间的技术交流、人力资本的流动以及信息化建设,创造一个竞争、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集聚区周围地区经济的起飞,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忠,李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发展新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2006,(4).

[2] 梁军.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5,(2).

第10篇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各种经济资源跨国界、跨区域的流动和配置日益增强,各国或各地区经济间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合作,建立共同的商品贸易市场,协调制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资源整合,推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黄绍臻博士致力于区域经济和海峡经济区发展研究,产生了一批很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新近他的新作《走向整合――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走向整合》)一书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字,是他继《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一书出版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全方位、多视角地探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以及推进海峡经济区发展战略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整合,加快推进海峡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一、深刻论证研究区域经济整合的态势,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理论架构。

作者从地缘政治的走向研究出发,认为随着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将实现从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的趋势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将处于亚太地缘经济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台湾是中国地缘战略的制高点,并详细分析了全球区域经济整合浪潮和亚洲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形式、机制和发展模式等观点,并实证分析了亚洲和中国区域内部经济整合的特点与动向。这些理论内容分析透彻,内涵深刻,又前瞻性地探讨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大大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内涵。

二、全面比较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拓展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关系提供了新依据。

自2004年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福建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为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海峡西岸经济区由此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又一重要的增长极。作者在书中围绕经济整合是经济区形成的标志这一基本分析前提出发,从发展战略定位、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中心城市发展、创新能力等多角度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东部其他区域的竞争合作关系,并实证比较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实力,为准确理解和全面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区域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翔实的分析依据。

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在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上,总体上正在实现正常化与一体化发展。福建作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先行先试的重要区域,将继续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作者认真总结了福建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作为空间,并在ECFA框架下提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整合的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内容翔实丰富、视野开阔、逻辑合理,符合当前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实际。

三、深入探讨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思路与方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考察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前景。

重视动态研究,通过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客观分析以及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关系,阐述了构建海峡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基础,提出了海峡经济区的基本网络构成,层层推理,逻辑严密,这是该书显著的特点和创新点。作者突破了以往只对单一区域经济发展进行静态分析的研究模式,通过沿时间维度进行跨区域追踪研究,对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意义、社会文化基础、发展模式等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分析,为深入认识和把握海峡经济区指明了方向和关键着力点。此外,该书提出的海峡经济区是一种次区域经济整合的概念,是同一下的区域经济整合,这个观点既符合海峡两岸的客观历史,又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对解决现实和未来问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纵观全书,充分体现出作者在探寻海峡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创新的动力和对学术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仅在深化区域经济整合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加快海峡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值得理论界、政府部门、区域经济决策者及相关人员一读。

第11篇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欧亚大陆桥的建设开通,新时期的丝绸之路也已经形成.甘肃的丝绸之路被界定为新丝绸之路,它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交通道路,沿线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已成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它的地区经济发展动力就是以域内贸易和生产产品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主,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发展模式,从而快速的带动甘肃新丝绸之路的发展,并在中亚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划分,从而使是其发展的更加健康持久.

关键词 :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58-03

丝绸之路被称为是“人类文明的运河”,它全长7000多公里,是欧亚大陆的经济动脉,它是一条贯穿亚洲与非洲的陆路通道,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一条伟大的中西贸易道路.它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了经济、文化、政治等友谊的交易桥梁.目前,有很多国内外的人员认为新欧亚大陆桥就是新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的应用更为广阔,影响的方面也更大.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与全球的经济发展相连,新丝绸之路的建立贯穿中国东西范围,加强了我国与中亚各国和非洲各国的商业沟通,文化沟通,从而提供了便利.本文研究的是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现状,从中进行实际分析.

1 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含义

对于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首先,经济中心、大中城市、集镇等沿线基础设施的分布聚落.其次,线状基础的设施,也就是可以与城市和产业相互连接的综合性强的运输通道.最后,就是以服务业和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在建设产业群体.这三种模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而推动了经济带的变化.新欧亚大陆桥的顺利完工对西北地区向西开放有一定的帮助,也对西面经济带的凹陷有一定的制约性.在开拓中亚市场的过程中,开发中亚国家的资源也有利于沿桥的各个国家开展新丝绸经济之路,可以进行多边合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边疆的安全.

甘肃新丝绸之路的通行,加强了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贸已联系,促使了各个地区的经济相互协作,提升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如今,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为国际的商业分工提出了契机,而经济合作一体化也为相邻的国家发展紧密合作提供了相应的机会,也为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时机.但是,甘肃新丝绸之路的交通建设并没有完善,因为,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的发展是以运输贸易为基础的,从而也将中亚各国进行联系.甘肃是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交通运输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枢纽,也已经具备了经济带构建的基本要素.在《甘肃十二五规划》中,对兰白核心经济中心带的发展要采取积极的态势,在天水、平庆、金武等经济开发地区“两翼齐飞”的作用相助辅助下,使各地区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经济,从而使甘肃新丝绸之路的服务业和工业发展的更好,组成产业群.到了2012年,甘肃的新丝绸之路总长为129401公里,其铁路的里程在2150公里,电气化的里程较多3054公里,最主要的就是依赖于公路,一共有123695公里.在这些要素中,主要的交通干线就是新的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等.这些交通路途的使用不仅使产业和城市相连,使运输通道也发挥了综合性的作用.现在,甘肃有14个地级市,这,14个地级市中,以沿基础设施分布的城市中有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也有大中型城市和镇区.所以,对于甘肃而言,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带的建设已建设完成.甘肃的新丝绸之路可以认为是以综合的交通通道而开展的经济发展空间,并以甘肃的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沿线交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城内的贸易发展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产品的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动力,以经济一体化为开展新经济发展的手段,对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以新丝绸之路的连带作用为目的,开展中亚跨国带经济贸易合作开发区.

2 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现状

2.1 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

在甘肃新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与亚洲地区相通的铁路线路网以基本形成.陇海兰新铁路的建成,北面于北疆铁路的阿拉山口相连,可进入哈萨克斯坦,又可与中亚地区紧密相连,所以,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亚欧经济开发提供帮助.并且,在新丝绸之路中,中内境内许多公路也与亚洲各国连接相通,成为中亚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连霍高速公路与欧洲的E40号公路相互连接,因为,交通的方便快捷,我国也与亚洲各国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运输方面签订了19项运输管理合作条例,其中,就包括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和马斯别克斯坦等国,在这几国中我们签署了双边的汽车运输协定和详细的实施规则,汽车国际运输许可证的制定制度,从法律的方面为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制定顺畅发展的基础.中国与亚洲各国在运输的方面为了实施的更加便利,为促进新丝绸之路的走廊发展建立了运输合作机制,为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便利的外贸交易基础,从而开辟了新的起点,甘肃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了75303.24公里,是全新丝绸之路总里程的60.8%.

2.2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和产业条件

中亚地区的经济开发是需要有良好的基础的,甘肃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已经成熟,它的发展产业良好,在有色金融、机械、电子、盐化工、石油、化工以及航空的建设方面也都涌现出大批的、有优势的、特色鲜明的企业,并且,数量巨大.形成了以化工、冶金及能源发展为主的工业格局.甘肃的不少市区也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产业,例如:兰州地区的经济产业以机械制造业、轻纺、石油和化工为主,并且,在采煤、电力发展、食品、医药、建筑材料、造纸等方面也有比较好的发展趋势.有成套的石油开采发展设备、大型的化工生产设备、大型的发电设备、机械加工生产设备、电子工业生产设备和化肥、化纤、柴油、汽油等上千种产品.并且,甘肃的发展还以旅游业为主.天水的经济发展也包括机械制造、电工器材、化工、仪表、建材、造纸、纺织、食品、医疗、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白银地区则是以采矿、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进行加工的综合性的工业体系发展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甘肃的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普遍以工业发展为主,并且,大多都是以能源企业和矿产业加工为主.

3 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3.1 甘肃沿经济带各县城经济的发展水平

由于,甘肃省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水平的差异性,所以,他们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速度也不相同,本文对甘肃省的各县市区进行分析,分析它的人均GDP发展情况.如图1.

在图1中颜色越深的地区就表示它的人均GDP收入性越高,对于甘肃省而言,它的地图形状是哑铃型的,两头都较大,中间狭长,可以将图中分成三个部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从中可以看出中部和西部的人均GDP收入的增长明显的高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并且,甘肃的各个地区人均GDP在地理位置上的分配也不一样,是从东向西,由低到高,形成的阶梯状分布.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陇海兰新铁路为基础,甘肃的西部和中部的铁路沿线的人均GDP要明显的高于没有沿线的甘肃各县区域.但是,根据观察东部的地区这种情况明显,呈相反的态势.沿线的地区的人均GDP与非沿线的地域人均GDP的收入要低,尤其是甘肃的定西县和临县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落后,人均最低的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沿线的地区.所以,根据图1中的分析可知,甘肃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还不是那么的成熟,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定目标.虽然,有9个城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但除了定西县外,也都基本发展到一定水平.可总体来说,它的发展水平与全国经济大发展来比仍然是比较落后的.

图1所表达的情况是说明甘肃在下一个阶段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规划要以东部沿线区域的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的区域,从而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甘肃全省健康持续发展.

3.2 甘肃沿线各区域对其余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根据图2表示:从2008年到2011年甘肃省各县区的人均GDP收入用空间自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到2008年,甘肃省全局的最小值为,0.346.2011年的最小值为0.396.这个数值呈现的是上升的趋势,这也说明在这四年的过程中,甘肃省的各县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集聚性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县区之间的关系性也在相同的政策条件下,相邻的县域也更加容易走到同一个方向.而在一定的程度上,甘肃的沿线县区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它对相邻的区域的辐射性也会带动人均GDP的增加,而其他地区的这种效果的作用则会明显减弱,集聚的情况也不明显.如图2.

图3从空间的角度去分析,这两年甘肃省的布局情况可以看出哑铃型的两端,在2008年到2011年,这四年集聚性明显上升,并且,都在5%的明显水平以下.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这两个区域内县域之间也存在着空间的效益,使得沿线的区与非沿线的区域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关联性,可以相互影响其区域的发展趋势.另外,还有一部分区域是没有通过5%,这可也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县区与周边的区域的影响程度与关联程度都是比较弱,它的发展模式也多以独立发展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辐射带,其作用性也不明显.而言色较深的区域是表示经济发展飞快,富裕性的区域地区,并且在空间上也集聚密切,它的分布大多在张掖市和西源市这两个部分.颜色比较浅的地区则是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贫困的地区,它在空间的聚集性也比较弱,这部分地区主要分布在陇南市、临富洲和定西市三个部分.我们将图2、图3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2008年到2011年颜色深与颜色浅的地区,集聚性的位置总体上的变化不大,两端的分布也都成哑铃状.但是,到了2011年,深色的部分明显比,2008年扩大了.2011年浅色的部分也明显的比2008年的范围缩小了不少,因此.甘肃省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在整体上的趋势是不错的,向上发展.产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不断的上升,带动性越来越强.地区的集聚力也有明显的降低现象,特别是在与四川相连的区域.由于,地理的优势也发展了不错的旅游产业,使这个地区的人民从贫困走向富裕.4年的时间,人均GDP增长水平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水平,实现了甘肃新丝绸之路的突破性经济发展.

4 结语

总之,甘肃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是中国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外交有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增长了经济外贸发展的综合实力,也促使我们加快产业新兴化发展的道路,实现本地化产业的国际效应.甘肃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带推动了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结构,使甘肃的经济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了全球性的经济风险,也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参考文献:

(1)徐习军,仲其庄.从丝绸之路到新亚欧大陆桥——第四届丝绸之路市长论坛综述[J].大陆桥视野,2009(07).

(2)黄木生.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丝绸之路”——伊犁,“新丝绸之路”的中国桥头堡[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唐慎.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再创丝绸之路辉煌[J].大陆桥视野,2009(07).

第12篇

关键词:蓝黄两区;综合交通体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交通运输承担着“开路先锋”的重要使命。传统的交通运输模式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综合交通体系使“蓝黄两区”的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得以实现。

蓝黄两区综合交通体系概说

国务院颁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蓝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示范区,以期实现全面带动和整体推进全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黄区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功能定位的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增长区域是黄区的发展目标。让蓝黄两大战略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到优势互补、实现良性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是实施两区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谋划的大课题。

经济区的建设是一个涵盖土地、岸线、海域、地形等因素的综合性概念。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要保持与区外畅通的经济联系、共生发展要素的协调配置和使用。它强调特定区域空间尤其是主要发展区域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同时注重经济要素的联系和流动,并在要素流动和交往中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因此,在蓝黄两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必须以交通运输业为传送纽带。传统的单一交通运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因而必须建立综合交通体系以适应现阶段蓝黄两区经济合作发展的客观需求。综合交通体系是在市场经济发现到一定阶段,在科技创新和制度进步的作用下催生而生的现代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形式。实现这一形式将提高区域间的运输组织水平,有效整合运输方式,使运输效率上升、运输成本随之下降,实现合理运输,使区域建设联动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将有力的推动蓝黄两区的统筹发展。

二、当前蓝黄两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发展现状

当前蓝黄两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已经颇具气象,以机场、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现有高速化的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轴线基础上,在蓝黄两区内打造T字型三条轴线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网络。顶端以青岛为极点,形成青岛至烟威线、青岛至日照线,以及青岛至东营滨州线。在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 个城镇组团中实现无缝对接,营造出“同城效应”,使山东东北部的经济辐射力向东南和北部有效传导。当前,滨州—德州高速已经落成,全长144公里,将“蓝黄”两区的滨州市沾化县、无棣县、阳信县和德州市乐陵市、庆云县串联在一起,使该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密度、通达深度和畅通性得以进一步提高。在滨德高速之外,还有一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已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烟台港西港区疏港高速已经建成通车;日照港疏港高速,烟台港莱州港区疏港公路、龙口港区疏港公路及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基础设施等项目也即将投入使用。第二,统筹构建以青岛港为枢纽港,日照港、烟台港以及新建滨州港为主要喂给港,潍坊、东营等内陆地区干港组成的港群体系,对其他港口要从渔、工、商、运、旅游等方面进行协调和定位。科学规划发展通道,加强青岛港与青岛 - 烟威线、青岛 - 日照线、青岛 - 东营滨州线等港口与内陆联动主通道作用,如东营港3万吨散杂货码头已投入使用,两个5万吨液体化工品码头也已建成投用。东营港的年吞吐量可望增至600万吨。第三,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和完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努力实现物流、能源、水资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其中,物流方面,以建设青岛、潍坊现代物流中心为重点,统筹规划蓝黄两区内物流资源和物流节点布局。

三、蓝黄两区综合交通体系的作用

(一)综合交通体系推动蓝黄两区一体化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区域内各行政单元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关系融洽、总体效益和长期收益最佳的目标。一体统筹也就是遵循经济圈层规律,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统筹海域与陆域的发展、统筹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统筹海洋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等。综合交通体系使蓝黄两区得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发展的内部关联度,实现区域发展集聚和扩散效应,同时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有效改变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组建城镇组团,积极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区域运行成本,避免了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综合交通体系推动蓝黄两区区域展延合作

国家蓝区规划提出,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强化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对接互动,加强对黄河流域地区的服务带动。山东半岛在全国乃至国际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中的地位,决定了辐射内陆腹地省份是蓝黄两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使命。这种辐射作用主要体现在从区域空间上借助系统化、规范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将内陆腹地省份与外部沿海经济区联结起来。从国家区域发展版图的整体战略规划出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不仅在于海洋经济和山东半岛经济,更在于与黄河流域、环渤海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连接。借助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实现蓝黄两区的延伸合作,就是强化海洋经济集成战略主张的海洋资源互补、产业互动与布局互联。蓝黄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沿海经济区自然承载着与其它经济区域与城市合作交流的战略任务。

(三)综合交通体系推动蓝黄两区进一步深化开放

蓝黄规划强调深化开放,提出着力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山东半岛与日韩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日韩最近的区域。能否充分发挥与日韩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先行区和主通道作用,将直接影响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作为。因此,两区建设要注重加强山东半岛城市与日韩经济体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向日韩经济体的开放。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海洋经济技术国际合作,构筑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开放战略,实质上是依托海洋的开放发展战略。要利用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对外开放质量。要依托蓝黄区域良好的区位优势,把握住国际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大机遇,以区域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完美契合,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努力“走出去”,把蓝黄两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小结

随着蓝黄两区区域经济合作与深化发展,此前任何单一的交通方式和道路的组合形式都无法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必须对多种交通运载工具和承载方式进行充分整合,以实现内部的协调统一来满足的蓝黄两区产业战略的要求,这样,多种交通工具联运、多种交通承载方式搭配的综合交通体系随之产生。综合交通体系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和人民出行的要求,也是交通运输基于自身发展的要求。综合交通体系在蓝黄两区的战略合作中,推动蓝黄两区现代工业发展、现代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郑贵斌,蓝黄规划协同实施和蓝黄两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2.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