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石油化工通用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分公司设备管理中心内蒙古阿尔善锡026000;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物资装备部河北省任丘062552)
摘要:随着石油设备的持续运行,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持续注意。本文立足于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分析了其腐蚀设备要素及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为延长石油化工设备寿命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防腐
1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原因
引起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可分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1.1外力原因
外力原因造成的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可以分为化学物质腐蚀和电化学物质腐蚀。
化学物质腐蚀主要是石油化工设备与硫化物相接触,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之后产生了新的氧化物,使石油化工设备表面形成腐蚀层。但此种腐蚀现象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较高的温度和必要的腐蚀物质,以硫酸含量为例,如图1所示,当硫酸含量为50%左右时,对碳钢材料的腐蚀速度最快,若含量低于或高于这一指标时,相应的腐蚀速度也随之下降。
电化学物质腐蚀现是由于石油化工设备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而产生的,石油化工设备表面吸附了电解质溶液中会产电极,从而在表面形成腐蚀层,造成设备腐蚀(图2)。
这种腐蚀现象的产生也具备必要的条件,潮湿的生产环境和充足的接触时间。
1.2自身原因
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⑴材料使用不当。石油化工设备的材料选用情况较为复杂,尤其是在设备的检修中,材料使用不当的现象较为突出。由于设备亟需使用而供货不及时,在材料选用上一般会出现两种选择:一是以低代高,加大了腐蚀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一系列事故的产生;二是认为较高等级的材料会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以高代低,但往往会适得其反。
⑵材料管理不当。在制作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类型和材料种类较为复杂,经常会出现一些材料、零件的使用混乱,加之材料管理不严,都为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⑶设备的设计不当。石油化工设备在结构设计初期,就需要特别重视结构的设计问题。在该阶段如果存在疏漏之处,则会直接导致设备的刚度、强度、承受力等存在偏差,严重时会出现设备松动或产生局部振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抗腐蚀性,也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⑷设备的加工不当。石油化工设备的结构设计与实际加工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该差距产生主要是设备材料的设计标准无法足设备的实际加工需要。此外,在设备的焊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的不易控制,也为设备的腐蚀埋下隐患。
2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措施
2.1隔离腐蚀介质
在预防石油化工设备发生外在腐蚀现象时,可采用将石油化工设备与腐蚀介质隔离开来的方式。常见的做法主要是在石油化工设备表面涂抹油漆,形成有一定防护作用的保护层。目前常用的油漆涂料主要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涂抹防护层时不仅需要事先了解石油化工设备的材质、形状以及使用情况等,还要考虑设备的性能、防护层的耐腐蚀能力和老化等因素。
另外,在石油化工设备表面,制作金属覆盖层也是一种隔离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应对电化学物质腐蚀,通常将耐腐蚀性能较好的金属漆涂抹在石油化工设备的表面,或者是制成各种形状焊接到母材的表面。关于母材的材料属性,要求电位相对较低,进行覆盖后(图3),将需要进行腐蚀保护的设备作为阳极,当电位随着电流持续上升,达到致钝电位后,腐蚀电流会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而将腐蚀率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起到防腐效果。
2.2优化设备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阶段是整个石油化工设备的起始阶段,防腐也应从这里做起。在设计阶段,既要合理运用控制腐蚀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确保设备优良的性能和一定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实现经济、实用和环保的多重目标。
另外,安装质量与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性能关系密切,在安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防腐措施,充分考虑设备在包装、加工、运输和配置时可能存在的腐蚀问题。还有,良好性能的材料,离开了制造质量的保证,也无益于设备抗腐蚀性能的提高,因此在设备制造过程中,既要确保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蚀风险,也要做好设备材料的抗腐蚀性管理工作。
2.3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
石油化工设备材料自身的耐腐蚀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抗腐蚀性。目前,通用的抗腐蚀性材料可分为非金属和金属两类。金属材料中,应用最广的为碳钢,但其耐腐蚀性较低,因此需进行必要的涂层保护。当前也出现了一些耐腐蚀性能较高的新型设备材料,如玻璃钢、合金钢、铝合金等。
在选用石油化工设备材料时,还应考虑材料的经济性、介质的性能、设备的性能和加工要求等因素。
2.4完善设备加工工艺
石油化工设备的加工生产过程相当复杂,工艺流程更是多种多样,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有效规避腐蚀风险。目前的做法主要是对设备的加工环境进行控制,常见的有减少空气中的水分和提高作业温度。一般来说,水分子会加剧设备腐蚀进程,而常温干燥的环境则有利于设备的保存和使用,因此设备的加工过程要增加必要的干燥和冷却设备,降低或减少空气中的水分。同时,温度提高有利于空气中的水分蒸发,从而降低设备的腐蚀性,所以也需要提高加工温度。
2.5加强防腐技术管理
石油化工设备的技术管理也是防腐中的重要一环,具体有以下几点:①积极开发和运用防腐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②在设备设计、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加强防腐教育,逐步提高员工的防腐意识,建立长期有效的防腐安全教育机制;③腐蚀现象发生在石油化工设备的各个环节,日常的预防和维护、定期检查必不可少,应建立有效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制,将防腐真正落实到实处。
3结语
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是影响石油生产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不可避免,但也并非不可为之。石油化工企业在充分认识到设备腐蚀原因的同时,应积极了解相关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延长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推动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荣.浅谈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设计及措施[J].装备制造技术,2011(10):78-79.
[2]白烁星.浅析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1):145-146.
关键词:石油化工专业;“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57-03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方式。“岗位技能递进”是指专业教育与生产岗位相结合。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岗位相结合,即知识和技术相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另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岗位相结合的形式,即生产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
“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学院与企业有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基础,共同就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依托企业实训资源优势,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是辽宁省第一所校企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学院的举办方之一――锦州石化公司投入5000万元建设具有高职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双重职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开展“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教学条件。通过广泛的岗位调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论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锦州石化公司,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综合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将培养目标分解成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等子目标,“岗位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如下。
第一学年:认识岗位与基础理论教学,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基本能力。通过入学教育、企业参观、岗位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专业概况,对日后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安排思想道德修养、基础化学理论、化工识图、职业道德、计算机操作、英语等基础课程;实施项目案例教学,使学生获得燃料油生产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掌握石油化工生产专业技能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学年:以岗位仿真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专业能力。由企业的技术人员与校内的专任教师共同授课,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石化企业生产手册及燃料油生产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为技术要求,工学交替,在体现石化企业工作情境、真实生产流程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苯乙烯仿真工厂和油品质量分析实训室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典型单元设备操作、DCS仿真开停车等技能;并强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反应与分离技术、石油产品分析技术等专业理论,获得燃料油生产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以企业学徒工的身份进行跟班训练,体验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岗位要求,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
第三学年:通过顶岗实习,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开设《燃料油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课程,教学环境为石化生产真实装置,使学生在生产性工作岗位上熟悉石化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掌握常减压、催化、重整、加氢等典型生产流程、工艺设备,体验企业文化,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通过以上岗位认识与基础理论教学岗位仿真与“教学做”一体化课程顶岗实习的“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课堂教学、DCS仿真和校内产学研基地单元设备训练、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培训与考证融合;完成学生从“岗位基本能力形成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能力提升”的递进。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结合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备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能在石化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生产操作、技术应用和班组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这种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反复训练,尽可能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唯一途径;结合石化企业生产的特点,考虑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改变传统的按固定地点、固定模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开展分组教学、灵活授课、弹性教学,对专业课程选择典型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教学,对于不具备现场教学条件的,在“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由教师进行操作性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确知识点,掌握专业技能;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组织安排上,适应石化企业工作的特殊性,采用倒班顶岗分阶段实习,由企业学校共同考核评价。
课堂教学与车间生产结合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50%。由企业兼职教师提供车间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等资料,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学习过程融入实际项目工作过程中,在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小组讨论、仿真操作等使学生掌握燃料油生产工的相关理论,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生产车间中实施。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规范地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学会装置开停车、巡回检查、资料录取、填写生产报表、维护管理以及动态分析等技能,并考取高级燃料油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进行铁人精神教育,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进而获得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结合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石化生产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生产一线,以泵及压缩机岗位现场操作岗位(外操)、中控室操作岗位(内操)、油品分析岗位、班长岗位为主。为充分满足“岗位训练”的需要,依据“贴近职业、贴近真实、贴近技术”的原则,体现“职业性、系统性、开放性”的特征,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职业的工作流程来设计真实的专业训练和职业环境,实训过程与实际岗位操作完全一致。在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在汽提塔生产装置上,按照企业设备检修的场景和要求,设立班长、安全员等岗位。班长进行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布置任务,规定作业时间(操作时间),到现场实地勘察,清楚作业面周围环境和作业空间;安全员检查安全手续是否齐全,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整齐,是否选择合适工具。通过对塔盘拆装弄清楚塔的内部构造、各部件及所在具置,汽液两相如何流动,塔盘究竟是怎么安装的,并掌握其过程。通过在此装置上的“教学做”,学生能掌握换热器的种类及换热方法,了解板式精馏塔的基本结构与流程,掌握流体输送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流体输送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以及温度、压力、液位的调节、控制方法,管路拆装及连接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综合性的身份,要遵守许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规定,如产品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检修安全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动火规定等等,在着装、环境、卫生、安全、考勤等方面应完全按照企业要求管理,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形成石化企业“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敬业奉献、吃苦耐劳、诚信笃实、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邀请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参与,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进行调研,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本专业的主要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表;按照工作任务的典型性,对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筛选,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性、工作任务性质一致性和工作内容相关性等原则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合并,形成相应岗位的行动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原有课程体系,根据教学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综合考虑教学场地、工具、设备、问题、对象、技术等要素的关联程度,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结合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特点,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形成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为《燃料油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训练》。根据石油化工职业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完善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应拓展课程;构建与“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的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按照国家级教学团队标准建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挂职锻炼以及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形式,面向专业课程体系内所有教师开展培训,落实《企业项目工作室管理办法》、《教师访问工作站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方案》;通过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培训等途径,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到2012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1∶1。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依据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校企合作以专业计划和教学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优先建设受益面大、与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实训室,建设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同时兼顾科技、生产及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新建苯乙烯仿真工厂、煤化工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扩建燃气质量评价中心(校中厂)、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油品质量分析室、高分子材料实训室、精细化工实训室;借鉴企业车间布局和现场生产管理,每个实训室设有教学区、实训区、配件展示区、资料区和材料室五个区域;在满足培训教学的同时,具备符合燃料油生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用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设备器材品种、数量和管理上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应规范。
校企合作建设共享性专业资源库 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兼顾专业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包括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化工安全技术》、《化工企业管理实务》、《石化产品营销》、《计算机基础》、《英语》等5门课程;投入252.1万元建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以满足企业培训和教学需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形态的变革,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手段,开发具有交互性的虚拟实训软件、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课程资源;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把石油化工生产和安全环保技能形象化、可视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文件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网络教学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职业能力训练区。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成效初步显现。截止到2012年3月,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对接产业集群建设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拥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师拥有发明专利2项,出版《燃料油生产技术》、《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训练》等11部专著。2011年,面向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师开办了企业实践培训及《燃料油生产工》技师培训班。
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率2010年为96.1%,2011年为98%,就业对口率平均达到85%。2011年,学生参加辽宁省大学生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获一等奖一项,参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体和个人一等奖,参加辽宁省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获得个人三等奖一项;毕业生刘明获锦州石化公司十佳新员工称号,张勇在抚顺石化公司第五届练兵比武和技能竞赛中荣获乙烯装置操作工第一名。
参考文献:
[1]马秉骞.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8).
[2]熊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5).
[3]朱方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
(关键词)气化框架;高大框架消防设计;室外消防;消防炮;自动喷水;水喷雾灭火系统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某工程煤气化工艺采用航天炉工艺,该气化框架包含磨煤机干燥、煤加压及进煤、气化及合成气洗涤及气化公用工程等分工段。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省,属于寒冷地区。气化框架采用全围护结构,周边设置了挡风墙。框架总高度92m,32m以下设置了采暖系统,32~96m高度部分不采暖。建筑占地面积2000m2,建筑面积40000m2,属新建建筑。
气化框架建筑性质属于工业厂房性质,建筑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系统内设置了室内消防栓系统、局部水喷雾灭火系统和移动灭火器系统。由于本框架属于高大框架,类似框架在消防设计中,综合现行各种消防规范,均有一些需要更深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对该框架室外消防、室内消防栓和局部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简要阐述,供同行探讨。
消防设计概述
本气化框架在室外设置了4个PS100型固定式消防水炮,并沿消防道路设置了SS150/80型室外消防栓,室外消防栓采用地上式,设置间距60m。室内设置了室内消防栓系统,每层设置了室内消防栓箱,并在最低层设置了换状供水管网。煤仓间设置了水喷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整个消防用水由全厂稳高压消防系统供水,系统供水压力1.2MPa。
消防供水压力、供水流量确定
消防水压需要根据室内消防、室外消防水压要求综合考虑。本框架室内消防系统静扬程92m,管路及栓口损失按8m计算,考虑充实水柱长度要求,室内系统需消防水压1.15MPa。
室外消防压力主要考虑消防水炮供水要求。根据《消防炮通用技术条件》(GB 19156-2003)所要求的消防水炮性能参数,对于PS120型消防水炮,其额定工作压力为1.2MPa,对应的射程为≥90m。若采用PS100或更小流量的消防水炮,则有效射程相应减小到85m或更小,故本工程选用PS120型消防水炮,考虑两门水炮同时灭火,故消防水炮用水量为240L/s。在以往项目审查及相关技术论坛中和同行探讨时,对消防水炮的扬程确定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例如部分同行认为框架消防冷却主要为避免框架倒塌,且框架最容易发生坍塌的高度一般在1/3-2/3之间,故水炮扬程需按框架2/3高度考虑即可。这种说法固然也有道理,但若消防设计压力按框架最高点考虑,即能满足最高点水炮保护的前提下,整个框架都在水炮的有效范围之内,这种设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消防设计扬程,但结合室内消防水压要求,室外消防水压并不过高。另外,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下简称《石规》),石油化工企业消防设计水压应该在0.7-1.2MPa之间,这种设计压力要求应该是针对当初国内主要石油化工企业的通常高度确定的,航天炉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第一套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炉,相对以往煤化工气化框架,高度增加了20-30m,所以本工程设计中,消防水压1.2MPa为理论上压力要求确定,并没有套用本规范中0.7-1.2MPa的设计要求,在部分厂区,若气化框架距离水源距离较远,考虑到全厂消防管网损失,则消防泵实际出口压力应该更高,泵房内设计压力、泄压压力均已超过1.2MPa。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装置室内消防栓水量30L/s、室外消防栓水量35L/s。另外,煤仓间水喷雾系统设计流量25L/s,则本气化框架消防设计流量为330L/s。消防用水量按水喷雾灭火持续时间1h、消防炮、室内及室外消防栓灭火时间3h计算。
室外消防炮设计
室外消防水炮设计中,需着重考虑的就是消防水炮的最大仰角,本工程采用消防炮最大仰角为60°,按92m框架高度计算,则消防炮距离保护对象的距离应不小于53m,若不满足该距离要求,则应采取高架消防炮。另外高架消防炮需同时根据最小俯角核算水炮能否保护到框架最底层。
室外消防栓布置
室外消防栓根据《石规》要求布置,间距不超过60m。室外消防栓布置需注意室外消防炮并不能代替室外消防栓,因为室外消防栓主要功能是就近供给消防车用水,以及由消防人员引水并从建筑外部进行室内消防,消防功能上并不等同于消防水炮。
室内消防栓设计
根据《石规》,对于超过15m的构架,沿楼梯间设置半固定式消防系统即可。半固定式消防系统相对简单,消防投资低,但系统可靠性相对较差。且根据“15m”这个高度界限分析,本框架高度已远远超过规范中构架的高度要求,所以出自从严设计要求,本工程依然设置了室内消火栓系统。但由于32m以上部分室内未采暖,故本工程设置了蒸汽伴热系统。但综合各种规范分析,对于类似厂房,并没有必须要求设置湿式系统,且根据《建规》,对设置湿式系统有一定难度的不采暖厂房,可以设置干式系统,故本框架若设置干式系统,虽然系统可靠性有所降低,但依然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故考虑到运行成本和必要性等因素,本框架在室内消防引入管上设置了切断阀和防空阀,冬季可按干式系统运行。
煤仓间水喷雾系统设置
结合相关规范,在《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中提到的“封闭钢结构输煤栈桥,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输煤栈桥和本框架煤仓间均设置了水喷雾灭火系统。系统在一层采暖房间内设置了雨淋阀,雨淋阀之后的管网正常位干式系统,不采取保温措施。在煤仓间设置了感烟感温监测点,为避免误喷,当同时有处及以上的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系统才打开雨淋阀组的电磁阀,进一步开启雨淋阀,系统进入自动喷水灭火状态。
小节
根据气化框架整体建筑特点分析,室外消防炮应该是该框架的主要消防设施。消防时,应第一时间开启消防炮进行框架冷却保护,并进一步通过室外消防栓等系统进行灭火。由于框架内存在高温高压设备爆炸等危险性,室内消防栓系统一般在消防后期方可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 《消防炮通用技术条件》(GB 19156-2003).
[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4]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大学生座谈会发言稿通用20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作为大学生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这份荣誉承载着公司领导的厚爱,凝结着各部门同事们的互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要忠心的感谢大家。此次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对我们大学生员工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首先我先自我介绍:我叫李佳,今年30岁,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目前在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参加工作已经一年零九个月了,借此机会跟各位同事交流一下工作中心得,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今天我就当前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工作心得体会及工作建议和计划三方面进行发言。
一、目前煤炭市场分析:
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出口受阻和宏观调控乏力致使国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煤炭行业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综合分析,导致当前煤炭市场疲软的原因可归结为一下两大方面:
1、从宏观来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双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转型期,并且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短期内煤炭,钢铁,水泥,建材等实体经济难有明显改观。市场宏观经济大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目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
2、从微观来看,今年雨季提前到来,且雨量比往年充沛,南方水力发电大幅增加;同时,国内主要煤炭企业产量不断增长,导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国外低价进口煤炭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共同导致目前煤炭市场过冬的局面。
为了应对以上煤炭市场的被动局面,河南大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已开始限产,同时调整煤炭销售结构,再加上今年煤炭资源整合和抓煤矿安全等因素,预计全年河南煤炭产销量会降低20%。同时,虽然目前处于“迎峰度夏”时期,但短期内煤炭市场的颓势仍将不会改变。预计要等到9月份大秦线例行检修,国内冬储时期煤炭市场才会出现转机。
二、工作心得:
近两年的工作阅历,对于了解一个有着几十年发展历程的企业来说确实略见一斑,对于为企业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前辈来说更显微不足道,但对于我们刚刚离开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收到的体会确实很多。就我个人的见解,总结了三点和各位同事共勉:
1、是从改造自己入手,适应企业环境。当我们踏入企业的门槛,我们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已经是毕业生,已经是企业的员工,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就是通过努力工作改造自己和身边的生活。当然改造的不仅是知识结构,还有素质、观念、道德等各方面的改造;每个领导都希望新人迅速做出绩效来,需要迅速进入状态,加班加点,甚至把工作带回家里完成;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需要学会服从,学会尊重,认真执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每一个部门都是你的家,需要学会相处,少说多做永远是被同事认可的对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走的第一步。
2、是从细微工作入手,积极调整个人心态。从学校到公司,环境变化非常大,几乎所有的人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录用了我们,在学历、学识或是工作能力上,领导和同事都不会对我们有所疑问,而作为公司的新人,处事应该尽量低调一些,发扬一些实干精神;在做人上则应该被动一点,在荣誉面前退一步,在困难面前进一步。个人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接受并保持这样一种心态:付出的再多也比他所能得到的少。我们应该习惯从琐碎的事情做起,大多数人喜欢从这些小事中品人,我们坚持扎扎实实的做这些小事,势必能很快融入新环境。
3、是从艰苦环境入手,不断体现个人价值。公司考察我们新人最看重的方面就是能否爱岗敬业,这也是我们踏入公司、适应公司的关键。岗位固然有好有坏,但势在人为,关键是看如何正确对待。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越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要学会主动调整自己,因为归根到底是我们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合我们。在这里我推荐“好钢用在刀刃上,关键时刻显身手”这句话,有时候遇到难度较大的任务,我们更要善于把握时机,要经得起考验,比平时干的更加出色,这样才能让人对你刮目相看,无形之中为体现个人价值拓展了空间。
三、工作建议及计划:
1、在目前煤炭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要稳固维系老客户(王树岗,荆门东等)的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一旦市场有所转机,老客户仍然是公司的重点发运对象。
2、在维系老客户的基础上,主动开发市场,寻求新贸易户开展合作业务,着力为公司打造新的销售增长点。
3、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风险意识的认识,并做好长期应对困难局面的思想准备;并且不断鼓舞动员广大职工的士气,提振信心,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4、与各贸易户、兄弟单位努力达成一致,着力寻找利益共同点,形成统一战线,互利互助,以增强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
工作以来,我们逐步成长、成熟,但我们清楚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目光足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工作活力、协调艺术还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将改变自己的不足继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工作监督指导,多提意见。
以上是我座谈会的全部发言内容,谢谢大家!
大学生座谈会发言稿通用20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x。现在xxx公司从事信息化事务工作。我参加工作已有六年时间了,期间产生了三点深深的体会。
首先,要感谢xxx公司能给予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入职的机会,使我们有幸成为公司中的一员。xxx公司是很多人向往的单位,我的很多同龄人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工作,有的为私人企业老板打工,有的在电力设备制造厂工作,天天在全国各地奔波调试设备。另外,公司还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为我们创造了机会,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台。面对公司给予我的一切,我不胜感激,我必须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努力工作,才是对公司最大的回报。第二,在珍惜机会的同时,我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尽快完成好从做学生到做员工的角色转换,主动适应公司环境,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踏实工作;要加强学习、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树立信心、增强责任感,做好本职本岗位工作,积极参与其他工作和各项活动,迅速融入到xxx公司大家庭中来。
第三,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建议公司今后加大培养力度,给有能力、会干事、想干事的年轻人提供舞台,将在
公司基层一线连续工作多年的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公司干部队伍中来,得到更多的历练。只要公司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不负所望,不负所托。
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一定会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学习好各方面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公司有用人才,为公司晋级发展贡献自己微博之力。最后,今天是座谈会的形式,借此机会,我真诚地祝愿我们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
大学生座谈会发言稿通用2022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在这里召开大学生座谈会,这是厂领导对我们大学生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为在座各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首先作下自我介绍:我叫申杰,今年26岁,毕业于华东石油大学石油地质专业,目前在采气二区地质组进行实习。参加工作已经八个多月了,经验之谈不敢当,借此机会跟各位谈一下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为进一步增强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为厂持续有效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厂举行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在此次活动集中传达学习的基础上,又通过网络了解了侯祥麟、闵恩泽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刻学习与领会侯祥麟、闵恩泽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敬业、创新的精神,以及石油石化工业的创业史、创新史。
感动于他们以国家为重、事业为先的爱国情怀,当国家需要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时,他们毅然舍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返回祖国。
感动于他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他甘为人梯,倾注心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使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推升。
感动于他们为石油化工事业呕心沥血的历程,一次又一次地研究试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满足了中国航空、航天、核工业发展的特殊需要,使中国本来十分落后的炼油工业技术很快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感动于他们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他们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探索新思路、开拓新领域,率先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科技前沿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提供“武器”。这种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正是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和宝贵财富。
半年多的工作阅历,对于侯老、闵老的精彩人生来说,是那么的微小,对了解一个有着多年发展历程的企业来说确实略见一斑,对于为厂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前辈来说更显寸木岑楼,但对于我们刚刚离开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收到的体会确实很多。就我在采气二区半年多的工作具体谈下:
在站上上班几个月后,我对站上的流程、各种操作已经能熟练掌握。这时,我又来到区技术组实习。技术组的同志们比我想象中的年轻的多,就比如我们的两位副经理也就比我大两岁,年龄上没有大的差距,使我跟快的融入了这个集体。到技术组的第一天,侯经理就对我说,到采二的技术组实习工作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这对你们是一个考验,如果你们哪天觉得干不下来,那么请你们离开。他还开玩笑的对我说:“如果你对哪个人有仇,那么你就让他去技术组,这里的工作最为辛苦,如果你对哪个人好,那你让他到技术组来,二区的技术组就是一个大熔炉,任何有心人在这里都能够快速成才。从那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快速进步,把自己练成一块好钢。
水方法的改变,是文23—19井的气量从1、9万方上升到2、4万方,我心里非常高兴,也更加加大我对气井管理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我开始参加值班,我并不局限于所承包站的气井,而是将全区的气井的井史资料仔细研读,观察各井每天的生产情况,总是在想各井的生产制度,各项措施是否合理,能否进一步优化。由于在站上实习的时间短,有的站的井位我还不知道在哪里,我就和我区的董一有一起用两天的休息时间骑自行车一个井一个井的看,了解井位,并且熟悉各井井口流程。然后我们把全区所有气井的井位在地图上标出来,并且将各井的井口流程都画出来进行了归纳,哪些是有油套连通的,哪些是没有复线的,从归纳图上一目了然,这些做法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在技术组,我感觉到了每个人对工作的热情。特别是到了晚上,几乎每天晚上所有的技术员都在办公室加班,都盯着自动化的电脑看气量运行是否正常,一般都是自己盯着自己承包的站的气量。发现哪个井出现
气量下降后,都能在第一时间提出处理措施。如果比较难判断的,办公室的技术员就会简单讨论一下该怎样处理,遇到问题比较大的,不管是否值班,大家都会到现场去处理。刚开始这种工作方式我还有点不适应,想每天晚上都到12点,多累啊,并且自己开始还熬不住,领导也很关心的让我早点睡。但是现在每天的气量都十分紧张,看着大家在办公室里忙碌。而我的感觉,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像是在和平年代里的军人,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最大限度的产气。每个人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战斗着。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怎忍心抛弃我的战友去睡觉呢。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是在这里,我不禁学到了技术,更加感受到了战友一样的友情。每天一块上站、一块吃饭、晚上一块盯气量,这种感情,估计只有在军队里才能体会到吧。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讲理想、比贡献“,我觉得在二区,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心。这个话题在我们每周的会上总是要提出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文23,便要承担这份责任。作为一个有血腥的男人,就要将自己肩上的责任扛的住,扛的起。所以才会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气井问题未解决,绝不回来吃饭,晚上值班3:00以后,气井正常方可入睡。
回顾半年来在采气二区实习的工作经历,我在工作的半年中,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熟悉周围的环境,已渐渐地融入到这个工作中,在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和帮助下逐渐树立信心,凭借自己对工作的韧劲和耐性,通过不断的实践、努力,最终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好评。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培养,今后我将进一步立足岗位,加强学习,争取做出更加突出的成绩。为取得更大的成绩,我觉得应该坚持:
一是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保持端正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物资供应工作中去。
关键词:大型外浮顶储罐;泡沫灭火剂
中图分类号:X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6-0177-02
泡沫灭火系统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正规的泡沫灭火系统。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应用泡沫灭火系统,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相应技术规范的先后颁布,泡沫灭火系统得到广泛使用,应用的主要场所有: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区、油库、地下工程、汽车库、仓库、煤矿、大型飞机库、船舶等场所。
本文就大型原油立式储罐所用的泡沫剂进行简要说明。
1 泡沫灭火剂使用情况
泡沫灭火剂主要有蛋白、氟蛋白、水成膜泡沫液。
蛋白类泡沫灭火剂具有泡沫稳定、抗烧性好的特点。但是动物型蛋白灭火剂,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处理繁琐,对消防设备也有腐蚀,正逐步被淘汰。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具有灭火速度快、效力高、封闭性能好、储存期长等特点。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认同也随之增强。
中国石化拥有很多大型原油储罐,其泡沫灭火剂配置参差不齐,不能满足消防安全的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①泡沫灭火剂配置较低。很多企业大型原油储罐区的消防泵房只配置蛋白类泡沫灭火剂,而且质量不良,不能有效保障储罐区的安全。
②蛋白泡沫灭火剂使用过程中管道腐蚀严重。企业普遍反映使用蛋白泡沫灭火剂后,管道难以冲洗干净,管道腐蚀严重。
③泡沫剂品质较低。泡沫灭火剂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质量基本合格,灭火性能基本达到要求,抗烧性能尚可,一般为IC~IB;而蛋白泡沫灭火剂的质量较差。两类灭火剂的性能参数见表1、表2。
④企业对泡沫灭火剂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了解。泡沫灭火剂根据应用场合分为普通型和抗溶型两种类型,普通型泡沫灭火剂用于非水溶性液体的火灾,抗溶型泡沫灭火剂用于水溶性极性溶剂的火灾。
⑤泡沫灭火剂质量缺乏监督机制。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保质期一般是8 a,在保质期内,企业泡沫灭火剂的质量没有相关机构或第三方进行监督检查。泡沫灭火剂保质期过后,灭火剂能否继续使用,也无指定机构进行检测,造成泡沫灭火剂的巨大浪费。
3 泡沫灭火剂的选型
大型罐区的火灾主要是原油等可燃液体火灾,即B类火灾,扑救该类火灾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是蛋白、氟蛋白及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国标GB15308-2006将这些泡沫灭火剂按灭火性能分为三类,而按照抗烧性能又将泡沫灭火剂分为四个不同的级别。级别不同,灭火的速度、抗复燃性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泡沫灭火剂的选型不仅要满足国标要求的物化性能的指标,更重要的要从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效率、需要保护的燃料、所处的地区、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不同类型的燃料需要相应类型的泡沫灭火剂。
从泡沫灭火剂最新国家标准GB 15308-2006也可看出,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性能高于蛋白类泡沫灭火剂,见表3。
从表3可看出,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最低灭火性能级别为Ⅰ级,即强施放灭火时间≤3 min,缓施放灭火时间≤5 min;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的最低灭火性能级别为Ⅱ级,即强施放灭火时间≤4 min,缓施放灭火时间≤5 min;蛋白泡沫灭火剂的最低灭火性能级别为Ⅲ级,即缓施放灭火时间≤5 min,不作强施放。由此可知,三者的灭火效率依次为水成膜、氟蛋白、蛋白泡沫灭火剂。
针对不同的储罐组和不同的地区,建议采用不同型式的泡沫灭火剂:
①大型浮顶储罐应将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作为首选消防泡沫。
②原油储罐必须使用IA级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多组分燃料较单一组分燃料的火灾更难控制,原油含有大量的易挥发性物质,它造成的火灾更难控制。
③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选用耐寒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
④沿海地区最好选用耐海水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
⑤水溶性燃料,如甲醇、乙醇、丙酮等储罐必须配备抗醇性泡沫灭火剂;乙醇汽油也应配备抗醇性泡沫灭火剂。
⑥在满足灭火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环保型泡沫灭火剂。
参考文献:
[1] 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
[2] GB50151-201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关键词:SPI;AVEVA;仪表工程设计
随着技术的进步,石油化工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多方合作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就对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进度、数据整合及出图管理等各个设计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初设计时只用手填纸板文件,后来过渡到出现EXECL等基础电子文件进行数据传递,现在陆续开发出数据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全的工程设计软件,如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AVEVAINSTRUMENT等。这些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仪表设计与管理软件,属于全球领先的仪表工程软件,在国际化工程公司仪表设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近几年,国内大型工程公司也开始陆续引入该软件,并在石化行业推广开来,逐步获得了设计方和业主方的认可。
1.软件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由于这两个软件都属于普适性的软件,仅仅是提供一个相互交互数据的共同平台,按照统一的设计规则和工作流程,应用软件集成各个模块,进行数据查询、设计与管理,从而完成通用性的操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更好的服务于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完整的工厂生命周期,则需要根据不同行业标准、不同的单位规范、不同的项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开发。
2.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软件二次开发
2.1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软件二次开发成果
我所在的单位引入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的历史更为久一些,主要应用其在二维平台上的二次开发。具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扩充功能模块。目前新软件仅具备完成仪表索引表、仪表规格书等文件的生成功能,进一步将尝试开发安装图、回路图绘制,材料表统计等模块,使得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软件的功能更加完善。第二阶段,设置无障碍访问接口。现在多用户异地协作是通过CITRIX系统来实现的,它需要各终端机安装相应的客户端,还要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这样的高要求并不容易时时处处满足,比如设计人员出差在外时。这就想到能否尽量降低访问难度,尝试搭建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数据库的互联网接口,使得用户通过互联网,利用普通浏览器就能访问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数据,让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成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统一设计平台。第三步,建立专家系统。这一步将带来突破性地跃进,目前的软件只是完成机械化的数据转换,未来考虑尝试将设计者的经验、专业积累的知识以及主流标准规范内化到数据库中,让软件在知识经验数据库基础上根据设计输入,“智能”地完成初步的设计成品,然后由设计者调整和校对,最终输出成品设计产品。智能数据辅助设计平台运行后,将极大地提高仪表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公司竞争力。
2.2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软件二次开发应用
经过二次开发后的SPI软件被陆续应用到项目中,不同项目应用到不同的程度。如某一类海外炼油项目,项目规模小,参与方少,采用的是完全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操作,从索引表的位号录入开始。优点是保证同一位号同一时段只有一人操作,避免了文件数据更新的混乱,缺点是操作烦琐,服务器速度慢,工作效率实质提高不明显。第二类是某国内大型炼油项目,项目规格大,参与的设计院众多,通过应用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二次开发的软件,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作为导入平台,将EXCEL模板文件导入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库内,完成仪表索引表、仪表规格书等文件的生成功能,后续进一步开发生成安装图、回路图绘制,材料表统计等模块。二是为了和二级公司、现场的协同工作,通过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设置无障碍访问接口,搭建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数据库的互联网接口,使得用户通过互联网,利用普通浏览器就能访问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数据,让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成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统一设计平台。经过二次开发后的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软件操作繁杂度降低,运行速度提高,同时也保留了文件纠错功能。
3.AVEVAInstrumentation软件二次开发
AVEVAInstrumentation对于仪表工程师而言相对是个比较新的应用软件,最初是管道专业使用其旗下的相关软件模块进行三维模型建模。现在在此基础上做了二次开发,也可以生成和仪表专业相关的各类文件。
3.1AVEVAInstrumentation软件二次开发的优点
基于AVEVAInstrumentation软件的自身特点,最大的优点是直观,三维模型的精准建立可以高度仿真现场情况,使设计人员更加全面的考虑设计条件,如安装位置、操作空间等,提高设计准确度,减少现场变更。而且随着模型库的逐步建立,可以逐渐趋向建成一个专家系统,通过嵌入设计者的经验、专业积累的知识以及主流标准规范内化到数据库中,让软件在知识经验数据库基础上根据设计输入,“智能”地完成初步的设计成品,然后由设计者调整和校对,最终输出成品设计产品。智能数据辅助设计平台运行后,将极大地提高仪表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公司竞争力。
3.2AVEVAInstrumentation软件二次开发的缺点
AVEVAInstrumentation软件使用前需做的准备工作非常复杂,要求每个细节每个参数都逐一的设定,基础工作量非常庞大。另外模型库的巨大,对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要求也很高,很多时候不能支持庞大的运算致使电脑运行极慢,反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当然随着未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水平会越来越高,计算速率也会越来越快,运行效率的问题肯定会得到解决。结语今后的发展趋势肯定是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和AVEVAINSTRUMENT两家公司软件相互渗透,均趋于丰富完善功能,新的软件既可以满足使用SPI(SmartPlantInstrumentation)快速生成二维文件,比如索引表之类的要求,又能实现使用AVEVAInstrumentation软件完成设计、查看仪表安装图,桥架图等三维设计工作,各自取长补短,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陆地.SPI软件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3(2):49-51.
关键词:离心泵;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离心泵故障管理及维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寻找离心泵馆长的维修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离心泵进行良好的日常保养,完善设备的保养机制,是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的关键。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一)叶轮。常见的离心泵结构中,主要有开式、半开式和闭式三种型式的叶轮。开式叶轮仅有叶片,没有前后盖板;半开式类型的叶轮则是由后盖板和叶片组成;而闭式叶轮不但有叶片,还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在各泵体结构中,离心泵主要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也是唯一的做功部件。
(二)泵体。径向剖分式和轴向剖分式是两种普遍的离心泵壳体类型。离心泵中的单机泵壳体大多数为蜗壳式,多级泵壳体按径向剖分壳体划分成圆形和环形两种壳体类型。泵壳内腔呈现螺旋形是蜗壳式泵壳的主要特征。
(三)泵轴。泵轴主要是用来传递机械能,它是由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从而可以将电动机的转矩通过泵轴传送到叶轮。
(四)轴承。离心泵的轴承多为滑动轴承,所以剂要求就比较严格,常用透明油作为剂。
(五)密封环。减漏环是密封环的另一种说法,在不同资料下可能显示有所不同。
(六)填料函。填料函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泵轴和泵壳之间的狭小空隙,保证泵内水流和泵外空气不能相互泄露。主要构造是由填料、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环和水封管组成。
二、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研究离心泵工作原理可为处理故障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技术依据。在通常情况下,离心泵就是利用物体离心力作用,来达到对液体物体完成输送的目的。在离心泵工作前,须事先将泵内叶片间和贮液槽内充灌满流体,然后再启动离心泵开始正常运转,此时离心泵内的流体就会随着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运动,并在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最后顺叶片流道进入到排出管内。同时泵内的原有流体被旋转甩出后,叶轮中心即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而暂处于高压区贮液槽的流体就会源源不断的被吸收到叶轮中心,再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被甩出进入到排出管内,形成流体不间断的被吸入和排出的循环输送作业,从而实现离心泵连续不断地将液态物体抽出进行输送
三、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一)离心泵排液不畅和排液后中断的解决措施
检查泵内气体是否处于真空状态,泵壳和入口管线内的流体是否全部注满,如果不是真空要立即排净空气,没有灌注满的要及时重新添加达到要求标准。检查泵内叶轮转速有无异常,发现叶轮表现出过低的转速时,要立即进行调整适当提速。检查入口滤网、底阀有无附着的杂物,有就须立即排除异物,避免再次发生堵塞;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有无漏气,有就需及时排尽气体,检查吸入口淹埋深度是否太浅,调整合适位置避免异物堵上。
(二)离心泵运行中出现震动或异响的解决措施
检查离心泵的轴承情况及间隙大小,检查泵内油质清洁度和程度,并进行逐一排除故障隐患。损坏轴承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间距大的了要及时调整轴距到适当的位置;对已经污染了的油质要马上进行杂质清除,对不到位的部件,要立即更换新的油脂。至于对那些过高震动频率的,则应及时更换、调整离心泵的轴承、轮齿等部位。
(三)离心泵功率消耗太大的解决措施
检查叶轮与耐磨环、泵壳有无摩擦,而进行适度的修理。检查流液密度是否合适,轴承有无损坏,如果有就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轴承,调整零部件。检查泵轴是否有弯曲,并及时矫正。检查联轴器是否存在对中不良、轴向间隙太小,进而调整对中和轴向间隙到合适位置。
(四)水泵不能正常运转的解决措施
首先,检查离心泵的原动机运行有无异常,电源接入是否正确,如存在有原动机异常和电源接错的问题,须加以整改处理好;也可用手盘联轴器直接检测,如遇故障问题严重的,可通过拆解泵壳,观察泵体内有无被卡的现象。检查泵内系统的水头、净压头等部件磨损情况,对凡是发现有磨损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检查叶轮的完好程度及叶轮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掉完好程度差的损坏叶轮,调整间隙大的叶轮间隙到合适的位置为止。检查吸液槽的真空状态与吸入的高度位置,对没有排尽空气的要再排气,使吸液槽内达到真空状态,同时,对泵内系统的水头位置设置过高的,要重新调整。
(五)离心泵流量不足,扬程不达标的解决措施
导致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不够的主要原因为:叶轮的转速太低或叶轮的转动方向不对、泵吸入口串气、吸入口管线、滤网或叶轮堵塞、灌注不够、叶轮损坏、口环的间隙过大,漏损过大、吸入管中压力接近汽化压力、泵体内有气体。如离心泵在出现如下情况时,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①检查调整。②检查入口管线法兰。③清理入口过滤器。④更换叶轮。⑤增加入口压力,提高灌注头。⑥更换口环。⑦适当地增加入口压力,同时降低传输介质的温度。⑧放空排气或向有关系统卸压。
四、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的优化策略
现代工业系统中,离心泵的适用范围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到石油化工行业都有广泛涉及,不但用来输送水,而且还用来输送石油等其他不同性质的液体。按照不同的输送媒介,离心泵的种类也变得纷繁复杂,常见的有防腐泵和清水泵两种。为了保证一定的使用年限,减少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不定期对离心泵加强管理和维护。
(一)做好离心泵安装工作,确保正常运行。离心泵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离心泵安装工作是前提和基础部分,要求安装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设备的科学安装和正常运行。首先,设备的基础尺寸和位置一定要符合要求,横纵坐标的位置一定要合理,一般偏差不能超过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应该控制在10mm以内,地脚螺栓孔壁铅的垂直角度偏差应该在2毅。其次,安装中,一定要慎重选择垫铁的位置,在垫铁安装之前,一定要调整泵的标高、水平度,使其达到设计的标准值。只有精准的安全,才能确保离心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垫铁的主要作用是使泵的重量以及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均匀地传递给基础部分,这样能减少离心泵自身承载的荷重,确保其能长久运行。最后,离心泵安装中,需要安装两个垫铁,其中一平二斜,固定离心泵,如果一般离心泵的荷载比较大,可以选用三个垫铁,但是,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离心泵的安装是系统性的工作,对安装技术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注重每一个安装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这样更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离心泵工作运行的效率。
(二)合理使用离心泵,提高运行效率。合理使用离心泵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开展工作,避免离心泵低流量运行。一般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高压力下顺利运行,但是如果出现低流量运行,会导致离心泵故障问题。低流量运行时,离心泵内就会出现径向漩涡现象,此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径向推动力,此时,离心泵就无法正常运转。石油离心泵的实际流量比较小,如果处于不合理连续转动运行中,就会导致轴折断。但是,一般离心泵的流量都比较低,很多时候能将大部分轴功率转化为热能,将能量传递给泵内的液体,进而引起整个外壳温度上升,此时,泵体温度升高,在长期小流量运行状态下,就会发生震动等故障现象。因此,一定要避免离心泵在低流量状态下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离心泵的正常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其次,还应该做好离心泵工作,基本都是滚轴承类型,剂的养护和使用能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证机械不会因为负荷力而变形。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使达到良好的状态。在选用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比较良好的油,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应该形成油膜,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离心泵的安全运行。同时,选用的油应该具有高粘度性,离心泵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有效的保护其使用寿命,确保离心泵不会受到负荷力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确保离心泵内部部件的顺利运行,避免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轴和固定轴之间的摩擦,减少离心泵故障问题。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对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各部门的操作人员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只有对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充分重视,才能够保证其利用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福玉,刘福磊,孙广军,张凤霞.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J].才智,2012,20:36.
[2]席玉洁.离心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
[3]陈来保,潘金亮,焦红志,李京沛.高速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河南化工,2008,08:38-39.
摘 要:根据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归纳式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印染工厂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初探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金工实习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ESP运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问题式”实习模式研究 基于协同育人环境建设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土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Java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项目驱动法"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孙平,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4):8-11,106.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 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欧林工学院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0(2):91-96.
作者简介:吕淑仪(1968,12―),女,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
当前,随着工业、服务业、自主创新产业化、区县等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天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这必将对天津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学院改革发展方向,强化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优势,提高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针对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学院组织开展了天津市120项工业重大项目与我院专业对接及人才需求专项调研,对天津工业发展现状与长远规划、120项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我院专业建设现状及与120项工业重大项目对接情况、技能人才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了调研分析报告。
一、天津工业发展现状与长远规划
天津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民族工业的摇篮、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天津工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410.7亿元,年均增长15.2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5%,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十一五”以来,天津工业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国家对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转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实现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着力推进高水平大项目建设,用项目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保障当前、支撑长远。《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工业发展的蓝图。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实现北方经济中心和建成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实现高端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转变,实现创新发展;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三个层面联动,实现统筹协调发展,显著增强天津工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成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总体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总量规模进入全国前十位。
产业定位:
构建一个新型工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40%。
建成四个基地: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发展优势支柱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形成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全系列的航空产业,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空间站为主的高端航天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从石油勘探开发到炼油、乙烯、化工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南港石油产业聚集区,建成集3500万吨原油、35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和一批百万吨级石化产品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石化装备、造修船、轨道交通设备、大型工程机械与运输设备、风电成套、水电成套、核电成套、超高压输变电成套、港口机械、国防关键设备十大成套装备,建设临港重装、南港冶金两大产业聚集区,实施钢铁行业调整重组,壮大中高档轿车规模,形成200万辆轿车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建成规模效益明显的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显示器、片式元器件、汽车电子、软件、光电子和光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推进以超算中心、RFID、传感器、传输设备等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和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建成全球最大的皮质激素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中药现代化基地、国内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储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轻工纺织要进一步优化升级,培育扩大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白色家电、绿色食品、手表及精密加工、日用化学品、自行车、纺织服装六大领域,做精做特手表、做大做强自行车、做优做高纺织服装,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精品荟萃的新型轻工纺织产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要利用现有的基础,吸引一批拥有尖端技术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落户天津,建成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基地。
二、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总体概况
(一)全市重大项目情况
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抓大项目、好项目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围绕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筑高端产业高地,相继推出了涉及天津市各重点产业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重大项目940项,总投资达到1.84万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690项,总投资1.49万亿元,占全部重大项目总投资的81%,包括:6批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总投资5737亿元;4批8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总投资368.5亿元;5批600项区县重大项目,总投资5306.1亿元;3批60项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3503亿元。
(二)工业重大项目情况
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是从2007年8月3日到2010年2月20日,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分6批推出的,涉及子项223个,总投资5737亿元。
1、产业分布
航空航天产业8项(13个子项),总投资351.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13%。石油化工产业14项(26个子项),总投资1268.6亿元,占22.1%。先进装备制造业47项(83个子项),总投资2066.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6%。电子信息产业18项(33个子项),总投资479.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8.4%。生物医药产业4项(13个子项),总投资106.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9%。新能源新材料10项(22个子项),总投资517.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改造传统产业16项(27个子项),总投资82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4.4%。国防科技工业3项(6个子项),总投资11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1%。优势支柱产业项目投资达到5187.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0.4%。
2、主要特点
一是水平高。主要体现在:
突出优化产业结构。120个重大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占全部投资的51.3%,体现了高端高质高新的要求。特别是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和占据产业链或产品链高端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天津市加速抢占技术制高点。
突出提升技术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占全部投资的20.6%。代表中国航天最高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运载火箭、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气动脱硫、光通讯、薄膜和聚光太阳能电池、激光显示器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天津市高端产业或高端产品的空白,推进天津由制造向创造迈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突出发展先进装备。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2066.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6%,位居优势支柱产业之首,是投资额最大、最集中的产业。每一批项目中装备制造业项目的比重都超过了四分之一,不仅投资强度大,而且质量高,着力于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大型成套装备制造能力。
突出推动产业聚集。石油化工产业在百万吨大乙烯项目带动下,一大批石化下游项目迅速跟进,充分利用了乙烯资源,加速了聚集,使产业链更完整,竞争优势更明显。
二是规模大、效益好。120个项目总投资5737亿元,这个规模超过了1950年到2006年57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占全市9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的31.1%,而项目数量仅占全市的12.8%。120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达到47.8亿元,有9个项目投资超过百亿,全部建成后设计新增产值超过1.2万亿元,达到12716亿元,相当于2009年工业存量的97.4%。
三是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120个项目(223个子项)中有92项(154个子项)坐落在滨海新区,总投资4488.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8.3%,强力支撑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聚集区在滨海新区逐步形成。
四是充分体现了国家战略带动和支持。120个项目的投资主体涉及中央企业、天津市大型地方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型。其中中央企业投资规模较大,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达到2200亿元),占38.4%。
3、项目进度
截至2010年上半年,已累计建成47项,完成投资285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9.7%。按照计划,2012年底前所有项目将全部建成。
三、120项重大工业项目与中德学院专业对接情况
截至2010年8月(有关专业的数据下同),中德学院现有专业和方向37个,2009年招生专业29个,2010年招生专业35个。按照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专业9—16个,改造整合9个专业,经过专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形成9—10个专业组群、45—50个左右专业。
一是在37个现有专业中,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直接相关的专业有29个,占78.4%,其中的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飞机制造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风能与动力技术、材料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17个专业关联度较高、范围较广,可在专业计划投放上加以倾斜,并加强订单式培养;间接相关专业8个,占27.6%,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两个专业适用性较强,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但是120个重大项目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量有限,主要由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投资主体多是大企业、大集团,他们对这类人才需求的层次要求较高,本科以上学生比较有竞争力,高职层次人力资源人才比较适合一些中小企业,需开拓更加合适的方向和定位。
二是拟新增的16个专业和方向:这16个专业中涉及制造业11个专业中的10个专业都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直接相关,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与服务组群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节能技术管理与服务和新能源应用技术4个专业,航空航天技术与服务组群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天器制造技术两个专业、先进制造技术组群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组群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和汽车交通技术与服务组群的汽车造型技术,完全符合工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间接相关性较强的是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一条重要措施,更是企业适应工业信息化特别是物联网发展趋势的需要,因此,该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四、人才需求预测情况
目前,职业院校是天津市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26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和122所中职学校,每年为企业输送近2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充实到企业的技术人才中有94%来自于职业院校。
分析思路依据: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是衡量工业和企业规模的三个主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投入、产出、用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考量的指标。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行业是对经济活动的基本分类(通常说的产业都是由这些基本行业组合而成的),是一切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因此,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人才需求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工业行业投入、产出和用人规律的分析进行的。通过对调研情况、经验数据和不同产业用人规律的综合分析对比,并充分考虑了由于科技进步和劳动力正常流动等因素使不同时期的同一产业用人情况不同等情况,提出了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的用人需求预测。考虑到120项重大工业项目大部分在2012年前全部竣工,时间预计到2015年。
具体方法是:根据“十一五”工业39个大类行业的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净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实际情况,分析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人均投入)和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人均产出)“十一五”期间的变化情况(平均增速),对“十二五”期间每个行业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的平均增速及2015年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值做出预计;将120个项目按行业归类,再根据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和新增销售收入及项目所在行业的2015年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分别预测出每个项目的用人总需求和新增总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预测出120个工业重大项目技能人才需求总规模(总量)和新增需求总规模(增量)及行业分布。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做出了以下分析和预计:
(一)120个重大工业项目的行业分布
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120个工业重大项目根据其产品属性,基本分布于22个大类行业,其中制造业19个,采掘业1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及各行业从业人员预计
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及全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连续多年保持在120万人左右(2008年为119.7万人), “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为-0.69%,“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预计为0.79%,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将达到127.7万人。
二是“十一五”期间从业人员呈增长态势的只有10个行业,其余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增长最快的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4%),其他增长行业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18.36%)、通用设备制造业(13.2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8.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3.43%)、 饮料制造业(2.6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27%)。预计“十二五”期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从业人员总量变化不会很大,主要是在不同行业的调整,呈增长态势的有13个行业,最快的依然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30%),其他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6.36%)、通用设备制造业(5.22%)、饮料制造业(2.6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4%)、饮料制造业(1.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1.4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74%)、食品制造业(0.2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8%)。
到2015年,37个行业中,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的由2008年的两个行业增加到4个行业,用人最多的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改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43万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40万人)、通用设备制造业(15.2万人)、专用设备制造业(12.97万人);用人在5—10万人的有4个行业,依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8.96万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8.76万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5万人)、金属制品业(5.3万人),有14个行业从业人员在1—5万人,其余行业在1万人以下。
可以看出,从业人员多且呈增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中,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下一步吸纳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
(三)2015年120个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总需求和与中德学院专业对接人才总需求
按照上述分析方法,我们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223个子项)到2015年技能人才总需求、新增总需求及行业分布做出了预计,同时,根据专业对接情况,对学院关联需求做出了预计。
到2015年,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总需求88.1万人,新增技能人才总需求39.3万人,分别占届时全市规模以上从业人员的69%和30.8%。其中,与中德学院专业关联较强的共133个子项,主要涉及机械制造与维修、汽车(其他车辆)制造与维修、其他装备制造与维修、装备制造零部件配套生产等,相应涉及的技能人才总需求21.3万人,新增总需求11.3万人,分别占全部项目总需求和新增需求的24.1%和28.8%。
从技能人才新增需求行业汇总情况看,需求在1万人以上的有7个行业,依次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7个行业合计新增需求32.3万人,占全部新增需求的82.1%。这7个行业也是与中德学院关联较高的行业,每个行业我院的关联需求都在5000人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高达3.7万人。
五、结论与建议
(一)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是“十二五”期间天津工业总量规模增加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才需求增量的主要来源
120个项目总投资5736.2亿元,设计新增总产出1.2716万亿元,2012年全部建成发挥作用。按照天津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7万亿元,2015年达到3.5万亿元,“十二五”期间5年净增1.8万亿元,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的新增总产出占“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业新增总产值的70.6%。目前,全市工业全社会从业人员大体在210万人(2008年实际数为218.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19.7万人),技能型人才大体占40%左右(84万人),随着天津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按照全市人才建设规划,技能人才比例将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体力量,技能人才比例增加到60%左右(130万人,届时全部从业人员按220万人预计),净增约50万人,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新增总需求39.3万人将占全市技能人才净增总量的80%。因此,服务对接工业重大项目是今后一个时期学院专业建设与加快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中德学院制造业及制造业服务业专业组群的定位,不仅与天津工业发展需要完美符合,也符合天津的城市定位
从工业自身结构看,天津市工业的主体是制造业,产值占90%以上。重大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基本都在制造业行业范畴(除石油化工产业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属于采掘业以外),2010年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比重达到91.6%。按照工业布局规划,到2015年优势支柱产业所占比重将继续提高到94.3%。
从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看,目前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二、三产业共同支撑天津经济发展。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53.1∶45.3。研究表明,根据天津城市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资源禀赋和国家的总体部署,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天津都将是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按照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判断,天津市于2007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标志是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间工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到“十二五”末(2015年),基本完成工业化阶段(标志是三产比重超过二产比重)。“十三五”期间(2016—2020),天津市将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逐步过渡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虽依然是天津经济的重要支撑,但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转变,形成以战略性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将达到45%。
从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特点看,与工业发展相衔接,天津市的第三产业(服务业)重点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即高端生产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0%。
因此,站在天津经济发展的视野看“中德”,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的专业定位,为将学院发展成为高职旗舰院校、百年中德、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专业优势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否适应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建设的意见,在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调整优化现有优势专业,巩固制造业专业优势。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涉及到的产业(或领域)与我院现有专业关联较强的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航空航天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重大项目的投入比重大,共有58项(102个子项),总投资2537.3亿元,占44.23%。技能人才需求也很大,总需求31.8万人,占全部总需求的36.1%,新增需求20.2万人,占全部新增需求的51.4%。同时,石油化工产业由于其装备水平的高度先进性和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对机电类技能人才也有很大需求。在“十二五”专业建设中,要抓住机遇,把调整改造、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专业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升现有优势核心专业水平、围绕需求拓展专业组群,巩固并形成更大的优势。
二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新专业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组群。天津市下一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生产业8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重点。这无疑为中德学院专业建设指出了方向。但不是有什么新产业,我们就发展什么新专业,而是要统筹考虑,突出重点,扬长避短,稳步推进,实现传统优势专业做强、新专业做优。航空航天专业组群的建设应依托现有专业优势、根据企业真正需求选准定位,航空航天产业随着“三机一箭一星”等龙头项目落户后,下一步航空产业要重点发展飞机零部件、发动机、机载设备、机场空管设备、飞机维修、物流配送等,航天产业要发展导航终端产品、航天功能材料等,建议航天专业定位于部件制造与维修、总装,航空专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飞机维修方向;新能源产业中天津是全国风电产业的领头羊,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三分之一(风电设备)由天津制造,因此,我们的新能源专业组群应在风能专业上下大功夫,围绕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扩大和丰富专业组群(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制造,直至进一步扩展到发展风机中的叶片复合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等),风能专业的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机电专业的优势并带动其改造提升。与此同时,依托汽车专业的优势,增加新能源汽车方向。
三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新专业要不要建、建哪些、怎么建、课程如何设置、师资从哪来,老专业怎么改,都要坚定不移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这些企业参与是不可能做到专业建设高水平的。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如何创新合作机制,这不仅是长期以来全国职业院校面临的难题,也是摆在中德学院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在应该说我们有机遇,天津这一轮发展是国家战略,大量国家资本投入优势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而且这些投资主体都是行业龙头,无疑给中德学院与这些企业深度合作进行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优势专业改造提升创造了条件和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基础功课做足,利用一切资源、创造一切条件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这是学院“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企业;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一、企业继续教育的新变化
(一)赋予新的特征
一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把人才开发列为企业发展要素。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不仅已经进入信息化、系统化、价值化,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人本化的影响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正在朝着注重平等、尊重、创造和依存,体现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化。尤其是从传统的科学技术管理走向科学技术融合人文社科的全方位管理。
二是制定“人才资源”发展战略,把继续教育提升为企业投入要素。在当代知识经济进程中,主导要素是人才。所以,21世纪的企业将不论所有制、生产规模和地域的差别,都将通过人才储备和知识构成来获取经济效益。
三是探索继续教育机制创新,把创新课程科目融入企业文化要素。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科目指南的作用和功能正日益被广泛地认识、理解和接受。企业继续教育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离不开教学课程和培训科目的设置开发问题。推动企业继续教育深入发展,不仅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同时也要把课程科目的设置,融入诸多企业文化要素之中。
(二)注入新的内涵
第一,紧密结合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企业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这是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着眼于整体性企业人才资源开发,这是继续教育的重点目标;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是继续教育的培训原则;
第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服务基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形成宏观指导,分级实施、依法管理的管理体系。
二、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需求分析
1 科技发展对继续教育的影响。今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终身教育成为永恒的课题。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在19世纪大约50年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叶,是10年增加一倍;到本世纪初,每3-5年就增加一倍。现在世界上每天发表的最新科技论文就有6000-8300篇,知识老化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要实现技术创新,工作创新,各项事业创新,必须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
2 继续教育的目的。一种观点认为,为了防止知识老化而采取的一种终身教育机制。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科技工作者补充、拓宽、深化、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即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综合这两种表述,可以给出如下的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目的:一是继续传播科学知识;二是继续传递科学思想;三是继续掌握科学方法;四是继续树立科学精神。这与新一轮紧缺人才开发工程,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是一致的。
3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相互关系。企业继续教育不只是对科技工作者知识的一般补充、更新和拓宽,它更注重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注重对知识的创新、智能的开发,注重给人以智慧;继续教育不仅使人掌握某种技术、技能、技巧,更突出创造力开发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在于教人如何操作和运作,更致力提高人的长远规划能力、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科程设置
1 继续教育的科目设置的基本思路。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顾问成银生,在归纳国内外相关企业继续教育做法的基础上,就深化继续教育、革新培训课程的基本思路,提出四条见解:
第一,市场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结合。也就是继续教育在课程设计时要把为己(提高自身素质)和为人(企业发展)融合起来;第二,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把最新信息、动态等企业急需的教育资源输向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倡导知识模块、动态课程;第三,重视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第四,开发兼顾业务性(工程、经营、财务等)、知识性和实用性调配的课程。
2 注重企业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结合五部委《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科技工作者的人才资源开发的规律,初步提出企业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三项基本要求:①符合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②符合企业自主创新及其科技人才的需要;③符合企业科技工作者自主成才及其趋势。
尤其是“符合企业科技工作者自主成才及其趋势”这一点,既相当重要也比较实际。毫无疑问,企业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旨在又好又快地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但无论是创新或者是革新,都离不开企业科技工作者成才中,“职业兴趣”提升这一基本过程。
3 企业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的科目设置。由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前述目的,可以认为企业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应当围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内容,分析、研究、设计、确立企业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具体科目及其设置。
除了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学知识更新外,有关涉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具体继续教育科目的设置,对于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来说,不仅都是需要培训的科目,在继续教育的内容上也是相通的,这是其一;其二,尽管企业科技工作者可以从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学知识培训中,得到一些经过提炼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训,但更多地科学思想的传递、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的树立,需要通过设置的相关科目及其继续教育的实施来得以系统地获取。还有,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长项是依托专业而开展。所以,面向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科协继续教育资源及其共享机制的创新实践,建议突出通用类继续教育科目的设置,同时辅以专业类继续教育科目。
四、课程设置案例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石化在提高员工素质与企业科学发展一致性上达成共识,相继在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科目设置和培训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实践。
(一)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及其对象科学分类
科技工作者培训的内容分为通用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培训对象。
(1)通用知识,是指作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应包括石油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结构的基本知识;企业规章;HSE基本知识;ERP及财务管理基本知识;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数据分析、资料检索、论文撰写等内容。
(2)专业技能知识,是指科技工作者胜任所在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这类知识与岗位及装置设备密切相关,更多的是技能经验的传承和相邻专业知识的渗透。
(3)专业前沿知识,是指科技工作者不断提升其知识、能力、素质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所必需的。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二是先进的生产技术;三是系统管理技术;四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最新的技术信息或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
1什么是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的全部花费(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即该工程项目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又称为建设项目总投资。同理,公路工程造价,指的是从项目的前期工作,直至项目竣工交付使用所花费的全部建设(包括管理费用)费用之和。它由项目的前期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简称建安费)、设备、工器具、家具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组成。
2工程造价的特点
2.1计价的多次性。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按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需要,要进行多次计价。如:估算、概算、预算、标底价、投标价、中标价(合同价)、结算价、决算价等等。
2.2计价的唯一性。对于公路工程来讲,由于公路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形态,其单件性、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的唯一性和单件性。
2.3计价依据的多样性。在计划经济时代,工程造价依据相对单一和稳定,不同行业都有政府主管部门实施的定额与编制办法,这些定额和编制办法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工程项目也变成了可以通过一定法定程序进行交换的商品,投资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其价格也不再由政府主导定价,而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定价,这样,项目工程的计价依据也就市场化了,进入一个动态、多元、竞争性的时代。
3工程造价需求分析
工程造价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项目管理需求与行业管理需求。
3.1项目管理需求。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3.1.1费用估计
以指标、定额、取费标准为计价依据,计算工程项目造价;
估算、概算、预算,其中概算作为造价控制指标。
3.1.2工程招投标
以指标(包括企业内控指标)、定额(包括企业定额)、取费标准为计价依据,计算工程项目造价,并计算清单细目单价;
工程量清单报价(合同价),根据单价或总价包干确定结算依据。
3.1.3工程结算
业主对承包商以合同清单项目单价为计价依据,对已完成的工程量,经验收合格的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进行计量并结算;
3.1.4工程决算
投资人根据项目工程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统计,并与概算进行对比分析,作出财务决算和工程决算。
3.2行业管理需求,主要也有以下4项:
3.2.1计价依据编制
3.2.2造价信息采集、统计与分析
3.2.3造价信息管理与
3.2.4造价市场的监督、造价审核与管理工作。
4工程造价基本原理
所谓工程造价原理,就是把工程造价的最基本元素提炼并抽取出来,把工程造价的基本程序归纳出来,并按不同的行业和需要定义模板,或由造价人员进行自由的组合与自定义。
工程造价基本上由四部分组成:造价信息+造价依据+造价计算+结果输出。其中造价元素还可以细分如下:
计算项目:工程造价按费用构成进行的细度分解,计算项目包括编制单元和计算细目两种类型。
计价依据:工程项目按专业规定的造价编制办法(或支付细则、合同单价等),包括造价费用构成规则、定额、计价程序、报表体系等构成。
编制单元:能按确定的计价依据编制项目造价,编制单元需进一步分解为计算细目进行造价计算。
计算细目:能按确定的计价规则计算项目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
计价规则:计算细目的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程序。
5工程造价编制程序与规则:
5.1根据费用构成规则、计算项目的专业属性和独立编制造价文件的需求,将总造价分解为编制单元和计算细目。
5.2将编制单元进一步分解为计算细目。
5.3计算细目按计价规则计算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
5.4汇总计算细目的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
5.5根据报表要求,生成报表数据,产生报表。
合价的计价规则包括以下类型:
(1)直接填写的金额;
(2)数量乘单价得到的金额;
(3)按计价依据规定的计价程序计算的直接费、定额直接费、建安费等费用指标之一;
(4)费用指标汇总计算得到的价差、利润、税金、直接费、定额直接费、建安费等
(5)基数公式计算得到的金额;
(6)基数累进费率计算。
6工程造价信息化
工程造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手工计算阶段、软件辅助计算阶段、全面信息化阶段。所谓全面信息化,就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进行远程的、移动的造价信息查询、造价编制、造价审核、造价依据管理与造价信息、存储、统计、分析等工作。
工程造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完整的造价活动,需要造价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市场行情、竞争对手情况)、造价依据(有关规定、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定额、工程量等)、造价计算规则、造价计算、结果(报表)输出等。
由于造价是一个工作量大、周期长(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涉及业务知识很多的工作,所以,只有全面实现信息化,才能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满足各种造价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实现造价工作全面信息化,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造价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内容:
(1)同望EasyCost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造价文件编审子系统:项目费用估计、工程招投标
计价依据管理子系统:计价依据编制、管理与维护
(2)同望EasyPay工程投资控制系统
计量支付子系统:工程结算(工程量清单实际上是结算时的计价依据,是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的分项工程与支付细目的单价)
工程决算子系统:工程决算分析对比(与概算、预算、合同价进行对比分析)
(3)造价数据库
造价信息统计与分析(积累历史数据,进行丛向分析与横向分析,提供造价指数、造价参数等)
(4)造价管理门户网站
造价信息管理与
(5)造价管理工作平台
管理工作协同(同望ITOP业务通用平台,可以实现办公与业务一体化集成)
7同望通用造价管理系统介绍
汇集同望十年软件开发经验,凝聚众多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晶,全国第一代工程通用造价管理系统诞生了。其特点可以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概括:
博——覆盖整体管理业务
项目阶段:估算、概算、预算、清单、结算、决算;
工程性质:新改建、大中修等;
组合功能:造价编审、计价依据管理、造价数据库、造价信息。
大——兼容不同专业和地区
地区:按行政区划。凡是有当地的编制办法与定额的城市,均可以使用;
专业:按建设部14个专业划分(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山工程、冶炼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只要是有计价依据的行业,都可以使用。
精——十年磨一剑
同望的造价管理系统(WCOST)已经面世整整10个年头了,10年来已经有1*0多用户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我们正是在深入研究了造价原理的基础上,抽取出了造价基本元素,结合广大用户提出的宝贵意见,开发成功了通用造价管理系统。
深——细节决定成败
通用而易用,这就是我们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同望EasyCost—版本划分
功能组合
标准版:造价编制——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工程造价编制
专业版:造价编制+造价审核——适用于造价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
企业版:造价编制+造价审核+计价依据管理——适用于所有大中型工程企业
计价依据
地区:按行政区划;
专业:按建设部14个专业划分;
性质:新改建、大中修等;
阶段:估算、概算、预算、清单、结算、决算。
同望EasyCost—功能介绍
三大功能:
(1)编、审一体化:
全开放式多重审核(级别、次数不限)、次次留痕(每次审核的过程、结果都可以查看、对比),自动产生输出详细、清晰的审核对比统计报表。
(2)计价依据个性化:
依据各专业的编制办法,用户可以自定义专业计价依据包,包括定义定额库、工料机库、
项目模板、计价规则、报表等。一个计价包,涵盖一个专业造价编制所有内容。
(3)软件构架通用化:
依托同望在造价软件领域十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采用构思精巧的软件架构和先进的研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同专业之间的集成难题,应用范围涵括房屋建筑、公路、铁路、民航、机场、港口、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公用工程与城市轨道、通信与广电、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几乎所有工程领域的工程造价编制与审核管理。
四大优势:
(1)多种计价模式:
软件内置多套取费模板,不同省市不同专业定额可以相互借用,保证用户在同一工作平台上从定额计价模式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自由过渡。
(2)模板自定义:
软件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取费程序管理,用户只需简单修改,即可定制出自己的取费模板。
(3)开放的报表:
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报表输出定制功能,通过灵活的表头编辑、宏变量计算式编辑、丰富的选项设置和智能化排版,随心所欲地打印自己需要的表格,标准的数据输出接口,便与其他软件数据兼容。
(4)知识产权保护:
可根据不同的造价依据(知识产权),在《同望EasyCost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双方知识产权分别维护和独立拥有。
五个特性:
(1)通用性:努力打造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工程造价管理通用平台,并为用户提供不同省市、不同专业的计价依据,满足用户在一个工作平台编审不同专业造价的需要。
(2)专业性:系统在解决了通用性的同时,通过计价依据与造价编、审的分离,核心原理通用,专业个性定制的设计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性问题。
(3)易用性:业务智能向导功能渗透每一个操作细节,确保软件简单、易用。简洁的菜单布局,符合预算编审和造价管理的业务操作习惯和专业化的需要,真正实现软件的人性化、智能化、高效化。
(4)灵活性:多专业组合的项目管理,支持多专业、多级分解和费用汇总,可以分解和组合任意层次的“建设项目”、“单项、单位工程”,并能对各级子工程进行各种费用的灵活汇总。
(5)实用性:通过高度的通用性实现跨行业、跨多专业的预算、结算、审核及数据计算、数据汇总、数据对比、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的功能。
8.应用实例(长庆油田通用造价管理系统):
8.1开发背景
长庆油田分公司隶属境外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500强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油田公司每年的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十分庞大,每年产建工程投资上百亿元。由于业务范围宽广,计价模式多样,其下属单位进行造价编制的软件五花八门,各种软件自成体系,互不兼容,上报数据不统一,无法汇总,使得进行造价审核控制基本上还是依赖手工方式。各审核部门间依靠纸质文件进行传递,无法实施有效协同工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各种历史数据缺乏统一管理、更得不到有效的分析、利用,无法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指导作用,造成极大浪费。因此,开发一套通用的造价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8.2开发目标
建立基于长庆油田公司信息网络平台之上、同时支持零散单机用户需要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造价管理、造价编制与造价审核等功能,其应用范围覆盖全公司造价工作预(结)算管理的一级编制、三级审核业务。同时实现工程造价资料数据集中存放,分级、分组授权访问的造价业务网上处理。进而实现长庆油田公司造价编审“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化、操作透明化、审批网络化、查询动态化”的目标,促进造价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8.3开发内容
构建长庆油田公司在石油建设中的石油安装工程、土建及安装工程、管道工程、通信工程、电力工程、公路工程、装饰工程、修缮工程、园林工程等的预算、结算业务处理,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山西五个省区的、包括定额计价法、清单计价法,同时实现工程预算、结算、审核、审批、数据对比、数据分析。
8.4使用效果
长庆油田公司部署并应用了这套系统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系统既满足了多专业造价的编、审、汇总、统计、分析等功能要求,又达到了对成本的严格控制,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化、操作透明化、查询动态化”的目标;操作简单快捷,整个流程一目了然,编、审一气呵成。
其它应用案例:
江苏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省公路、水运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定额站《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湖南省交通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站《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系统》
9.公路行业合作模式探讨
9.1由同望开发一个公路工程造价门户网站,并在其中为每个省市区造价(定额)站开辟属于自己的网站空间,供各造价(定额)站造价信息、维护和管理计价依据、发展各自的会员。网站由各自自行维护,服务器可以由同望公司托管,只收托管成本费。
关键词:安全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260-03
引言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是中国培养安全领域专业型高级人才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安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安全科学的显著特点之一,这种特性反映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就使不同的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办学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是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安全工程专业办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2]。实现人类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是其根本的保证。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从事安全工作。高等院校在此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从事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工作和研究建立、健全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同时,还要为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培养高素质专业安全人才,对改善中国各企业的安全状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安全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在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和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还面临着一些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重庆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内涵和实施途径。
一、专业平台
打造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其内涵包括:(1)以监管部门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决策监管、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作用,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的政府支持平台。(2)以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安全(应急)产品的研发、制造、交易、培训、演练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产研“知识集群”在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实训、实践中的作用,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的人才实践平台。(3)以学校为主要载体,实施 “人才兴安”战略,构建完善的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演示演练等教育培训体系,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的基础支持平台。(4)以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和中国安科院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为主要载体,构建安全科研协作体系,实施重大安全科技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平台。
二、专业定位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层次、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为: (1)办学层次:以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2)专业定位:培养安全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为主。(3)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基础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面向石油、冶金等高危行业,以安全工程为主体,以职业安全健康和安全风险控制为两翼的安全工程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体系
安全学科既不单纯属于自然科学学科,又不单纯属于社会科学学科,而是属于综合科学。安全工程教育涉及到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理论,以安全哲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行为科学、可靠性理论、毒理学等学科为应用基础理论,并结合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生产技术及安全技术知识,对人、物以及人与物关系进行安全相关的分析研究,形成在安全科学技术开发与推广、安全工程设计施工、安全生产运行控制、安全检测检验、灾害与事故调查分析与预测预警、安全评估认证等方面的安全技术理论及其实施方法体系[3]。根据安全工程学科的理论特征和结构体系特点,借鉴中国高校安全工程学科建设规划的具体特点,基于我院的学科优势,结合重庆市安全形势,确立面向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以培养安全工程为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安全风险控制为两翼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具有行业安全特色的“一体两翼”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该体系以面向石油、冶金等高危行业安全工程人才需求为主线,突出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安全健康和安全风险控制运用能力的培养,职业安全健康主要通过职业危害检测检验、评价和评估、职业危害防治等能力构成,而安全风险控制则主要通过重大危险源检测检验、安全评价与评估和灾害事故定损等能力构成。
四、专业建设条件
(一)师资队伍
安全工程专业配有专任教师17人,博士5人,占29%,硕士学位(含3人在读博士)占53%;教授3人,占 18 %,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等) 3人,占18 %,讲师 6人,占36%;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5%,50岁以上老教师占0.06%;石油类背景6人,化工类背景3人,矿山类背景3人,其他5人。目前师资方面主要不足是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安全工程专业背景人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带动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选拔培养和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强本科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批以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业方向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增强本科教学水平以及承担安全生产科技重大科研项目、创造重大成果的能力。
(二)基地建设
1.安全工程实验室及石油、冶金等特色学科实验室。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是以石油、冶金、机械、化工等特色学科行业安全为主要切入点,一方面能够进行相关专业基本的教学、科研活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安全工程学科与其他相关优势学科院系共同享有的特色方向安全工程基本实验设施和实验平台[4]。2007年,投入40万元建成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2008年,投入150万元建设安全仿真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与特色学科既有实验室为油气井、机械、冶金、化工、矿山等方向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基本实验条件与平台。
2.国家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实验室建设。2007年12月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两个省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和重庆市非矿山安全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正式落户我院,建成后将为重庆及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加速建设的上述两个实验室,为特色行业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场实践、科学研究、事故鉴定、安全评价方面创造完善的硬件保障能力。
3.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2009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投入建设,实验室包括四大功能,即安全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功能;重大危险源监测与监控功能;职业危害检测功能;风险预测与评价功能。四个功能的分别实施,既满足安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还能满足安全工程技术科研、培训和评价等社会服务的需要。
4.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我院资源为基础,联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重庆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研协作体系,开展安全生产理论与政策、公共安全、安全管理技术、职业危害、危险源监控、应急救援、石油化工安全、矿山安全、危化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实施重大安全科技项目攻关,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重庆安科院为安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五、人才培养途径
(一)按照“大平台,小模块”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所谓“大平台”,即本着“厚基础,宽专业”的本科教育要求,设置一个课程群,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安全工程学的某个较具体的领域搭建一个平台。所谓“小模块”,即根据面向行业,培养安全工程‘一体两翼’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在大平台的基础上设置若干个模块课程群,满足安全工程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和安全风险控制两翼的要求,同时依据行业的要求,设置不同行业安全的“小模块”供学生选择某个较具体的领域做深入学习,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具体的课程设置思路为:
1.“大平台”课程群。“大平台”课程群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两大部分,包括大学公共教育、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管理专业基础、工程专业知识、管理专业知识,内容涵盖了安全工程学科各个领域深入学习、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为终身学习和个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小模块”课程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安全工程、职业安全健康、安全风险控制三个方向进行小模块课程教育,而在安全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石油安全工程、冶金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和矿山安全工程等四个方向。(1)安全工程。以石油、冶金、机械、化工等特色优势学科行业为依托,培养在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主干课程主要有《油气安全生产技术》、《冶金安全生产技术》、《化工工艺生产技术》和《矿山灾害防治技术》等。(2)职业安全健康。以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平台,培养具备安全科学与技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安全卫生法律方面的知识能力,掌握预防职业伤害技术与方法,能够在政府安全监察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各级工会组织从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技术研究、监察、管理、监督检查、评价与咨询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主要有《职业中毒预防与急救》、《工业卫生》等。(3)安全风险控制。以重庆市“安保互动”建设为契机,培养掌握产品、设备及工程寿命周期(开发、设计、研制、运行及维护)中的系统的风险分析、安全评价与理论技术,掌握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安全工程技术与工作环境治理技术及现代化安全管理方法,具备分析事故隐患、消除或控制潜在危险能力,能够在安全监察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及其他部门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环境检测与监测、危险评价安全教育与培训,在保险公司从事防灾防损、事故调查与处理及理赔、索赔等管理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有《责任与信用保险》、《人身与财产保险》、《灾害事故定损》等。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利用具有行业特色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和安全工程实践教学平台,面向行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职业健康检测和安全风险控制现场实践应用能力的安全工程高级专门人才[5]。安全工程实践教学将主要通过应急救援实训平台、安全工程实验平台、职业安全实训平台和安全风险控制实训平台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在应急救援实训平台中通过逃生训练和应急救援训练等培养学生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与救援能力;通过安全工程实验平台,从机电安全、防火防爆、特种设备、职场环境等四大模块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通用安全生产技术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利用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和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安全风险控制实训,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突出安全检测、安全评价两大能力的“一体两翼”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
结语
通过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一些新思路和一些创新措施,笔者认为,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内涵不一定强求统一和规范,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灵活确定。对我校目前采取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培养安全工程为主体,发展职业健康和风险控制为两翼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易于操作,同时为学生择业创造有利条件,将工程基础课与相关应用技术课整合成综合性课程的做法值得提倡,与我校的几大基地紧密结合,充分开发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 倪文耀.关于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3):40-43.
[2] 许江,鲜学福,司鹄.关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4):16-19.
[3] 张小良,刘英学,高洁,等.安全工程学科发展与专业办学思路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6):23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