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组成。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差异,通过《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对三大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分析。可看出: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下降,但贡献率仍很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波动较大,但有下降趋势。
一、文献综述
刘学武(2000)以需求为出发点探讨了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发现投资、消费、进口和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两种长期均衡的关系。赵陵等(2001)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的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长期来看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出口的波动往往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进而扩大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只在短期内较大(卢万青,2010)。陈少林(2012)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其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拉动作用,居民消费和出口在短期内驱动我国经济增长,而长期效果却不显著。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本文利用1978-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数据,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变量,且所选变量均采用增长率形式,增长率分别用RGDP、RC、RI、RX表示。
(二)平稳性检验
利用ADF检验对所有数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由结果可知RGDP、RC、RI、R.X,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建立VAK模型。
(三)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
计算各统计量,得到滞后阶数的选择结果,并由AIC准则进行定阶,由得到的准则可知滞后阶数为1,因此建立VAR(1)模型。
(四)平稳性检验
如果VAR模型的所有特征根均位于单位圆内,则其是稳定的。计算各变量的特征根,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特征根均位于单位元内,因此模型是稳定的。建立RGDP、RC、RI、RX的VAR模型,如下:
(五)脉冲响应分析
对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分析可知,面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经济增长在前两期缓慢增长,从第二期到第三期呈快速增长趋势并达到最大值,然后平缓下降,到第八期左右达到平稳。面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经济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到第四期达到平稳。经济增长受出口的冲击快速上升,在第二期达到最大之后缓慢下降。说明了居民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具有长期拉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则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长期效果不明显。
(六)方差分解
对经济增长作方差分解,如表3
由表3可得固定资产投资与出口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且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拉动较快,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居民消费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慢。
1.生产总值构成变动分析。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同时是计算支出法生产总值的三要素,其中最终消费一直在我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最大。1978年甘肃省生产总值为64.73亿元,2007年为2702.40亿元;消费率1978年为66.62%,2007年为59.78%,说明最终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因此实证分析甘肃省居民消费变动及其对经济影响作用有一定实际意义。
2.最终消费情况分析。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组成,甘肃省最终消费支出1978年为43.12亿元,2007年为1615.37亿元。根据《甘肃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居民消费支出一直占据最终消费支出大部分的比例,稳定在70%以上。
3.甘肃省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消费贡献率(消费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消费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计算甘肃省最终消费贡献率在2002年至2007年间分别为63.99%、55.38%、63.81%、69.24%、49.67%、53.44%,可以看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稳定,其原因是经济增长更容易受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政策要素影响。
二、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1.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分析。消费结构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消费结构能够反应出居民的生活水平,甘肃农村居民从1993年到1999年将支出主要用于食品消费,说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贫困和温饱状态;从2000年开始消费支出比例小于0.5,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医疗、交通通讯、教育、居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相关数据变动说明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变动分析。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0.51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到2007年的0.36,食品消费支出已不在占据消费支出的一半比例。说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到达小康阶段,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居住方面的支出比例都相应有所增加,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消费结构变动度,是分析消费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在1996年~2000年期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9.00%,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6.26%。在2001年~2006年期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2.22%,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为3.27%。
在1996年~2000年期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非常显著,其中食品支出消费对消费结构的变动影响最大,交通通讯的影响其次;2001年~2006年期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经过剧烈变动后,明显趋于缓和变动,居住消费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影响最大;医疗、文教消费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本文采用持久收入消费函数。具体模型:Ct=α0+α1Yp+α2Yz+ε
其中Ct为现期消费;Yp和Yz表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系数α1和α2分别是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甘肃年鉴》统计资料,对模型进行回归拟和,分别得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函数(1)、(2)。
农村居民消费函数Ct=0.258+0.721Yp+1.737Yz(1)
(0.002)(8.237)(2.469)
R2=0.873D.W.=1.212F=34.461
城镇居民消费函数Ct=87.934+0.789Yp+0.873Yz(2)
(1.095)(40.793)(3.908)
R2=0.997D.W.=1.91F=1878.984
从方程中可看出,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持久收入,有0.72元用于消费;每增加1元暂时收入,有1.74元用于消费。既增加了暂时收入,不仅要将暂时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同时还要拿出储蓄来消费。城镇居民每增加1元持久收入,有0.79元用于消费;每增加1元暂时收入,有0.87元用于消费。
四、简要结论
1.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间有直接的影响。经济增长越快,收入增加越高,消费也会随着增加。但是,在投资、出口和消费等三要素当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一般都在70%左右,说明拉动消费仍然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出现重要变动倾向。在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当中,食品支出消费对消费结构的变动影响最大,交通通讯的影响其次,特别是自从2001年以来,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剧烈变动,居住消费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影响最大。另外,医疗、文教消费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3.为了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我们建议:一是加快发展城乡经济,保证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使投资增长不要出现大起大落;二是进一步开发农民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就业渠道和途径,如非农产业收入、转移性就业收入、农业产业化收入等;三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讲,要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作为重点,用扩大就业保证收入,用收入增加保证消费;四是对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一定的引导,努力改善城乡居民住房、医疗、教育、保障等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劲松:重庆市经济增长中消费与投资贡献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10
一、行业增长的分化局面开始形成
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受此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过程也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时间轴上,这一特征表现为各产业相对稳定的均衡增长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相间隔的局面。在每一轮新的经济景气循环初期,大都会出现一批行业增长景气快速提升,打破原有的增长“均衡”,形成增长景气的“贫富分化”局面。在正常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这种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能够预示新一轮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和新一轮经济景气循环的到来。
从近年来我国20多个工业增长景气的变化格局看,行业增长景气水平的明显分化局面正在形成。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增长景气图:
图1
重点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1年上半年之前的近3年时间里,多数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局限于110到90的区间上下波动,没有突出表现的行业,总体呈现出一种均衡、稳定的增长局面。从2001年年底开始,随着工业全行业增长景气平均水平的稳步回升,高增长行业和低增长行业之间的景气差距开始不断加大。推动形成行业增长景气分化局面的第一波力量来自煤炭、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以及在房地产快速增长拉动下景气水平快速提高的建筑用金属制品业、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随后,机械工业(不含汽车)、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合成材料制造业等行业的增长景气快速提高。与此同时,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制造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等消费品类制造业景气水平保持长达1年半的稳步提升态势,到2002年下半年也达到了近年来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另外,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带动下,煤气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出现了持续的景气回升。与以上行业景气水平提升形成对比的是,石油及石油化工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持续处于不景气状态,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受电信设备投资周期的影响增长景气水平一路走低,类似的行业还有有色金属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和部分传统的消费品行业,如盐加工业、糕点等。其他多数行业增长景气处于相对平稳或小幅波动的增长状态。
目前,我国产业增长已形成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新格局。下表显示了2002年底18个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和收入水平变化的详细情况。
表1
主要工业行业景气变化与增长贡献
从2002年各工业行业增长景气的平均水平看,景气状况最好的行业有:汽车、煤炭、食品、机械。同2001年相比,这4个行业景气水平提高10个点以上,均达到近年来各行业增长景气的最高水平。销售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27.6%,对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却达到34.6%,是2002年拉动工业全行业增长最主要的力量。景气状况较好的行业有医药、建材、电力、纺织服装业、钢铁、化学和电子工业。这类行业增长景气比2001年有一定程度提升,收入约占全部工业收入的51%,对工业总收入的增长贡献约54%,对工业生产增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电子工业,该行业依旧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仅次于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居全部工业行业的第三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水平仅次于机械工业居第二位。不过同该行业前几年持续高增长状态相比,增长速度已明显回落,增长贡献水平有所降低,行业总体景气水平也逐步落后于后来居上的其他行业。增长景气处于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的行业主要是一些轻工行业,包括造纸、烟草、家电、饮料,另外还有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这类行业收入仅占全部工业总收入的1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约10%,贡献比重略小于收入比重。处于不景气状态的行业有两个:有色金属、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同2001年相比,景气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2.3%)也远远小于其收入比重(约1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研究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可以超前了解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速度。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又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中短期看,行业总体规模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明显的变化,而行业增长速度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从而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和产业结构变化方向。但从指标属性来看,增长速度由于无法克服比较基准不同所导致的对行业“真实增长水平”的高估和低估,常常误导分析结论,相比之下,增长景气指数通过对行业中长期增长走势和季节周期的分析,确立了一个系统、客观和稳定的评价平台,因而更加贴近行业“真实增长水平”。另外,增长景气指数突出了短期变化中的系统特征,对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超前表征和预测能力也比其他指标更为科学和准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除了电子、机械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带动力量之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工业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当然,从近两年行业增长格局的变化判断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理由并不充分,还需要对促使行业增长景气分化的动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可持续性。只有确定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动力具有可持续性和中长期特点,才能做出经济增长进入新的阶段的判断。
二、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分析
下图是过去5年所有工业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的标准差图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增长状况的总体差别程度。
图2
近年来各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离差图
如图所示,2002年的增长分化局面,其实早在2000年和2001年就出现过“躁动”。这种“躁动”至少从图形表现看,是影响行业增长态势的短期因素的作用结果,影响工业增长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发挥作用。对实际情况考察也证实了这种推断。如1999年上半年,煤炭工业总体增长景气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煤炭企业为了达到减亏目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短期财务调整。这种短期措施没有真正解决制约行业增长的根本问题,注定是短暂的。另如石油及石油化工行业在2000年到2001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增长景气一度攀升到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增长驱动力量的短期特征明显,并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再如2002年初的烟草工业受国家烟草行业税收政策改革和行业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出现良好景气,但其影响仅仅持续了3个月,随后行业增长景气重新回落到不景气区间,等等。
进入2001年下半年,特别是2002年以后,行业增长景气的标准差曲线明显提升到一个新的“增长通道”,这是短期因素和随机波动不能解释的,是一种“系统变化”,一定程度上说明影响行业增长格局的驱动因素开始出现长期化特征。
如汽车工业,2001年初曾经出现一次比较明显的景气波峰。表面看,这次景气波动是汽车市场“价格战”等短期因素刺激的结果,实际上,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和居民收入增长使“轿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等具有中长期特点的因素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2001年下半年,受中国“入世”后汽车降价预期的影响,行业景气大幅回落,进入2002年以后,消费结构升级驱动下的需求增长重新战胜短期预期的不利影响,成为决定行业增长动向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新一轮汽车工业景气回升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中长期的,作用的力度将比较稳定和持久。
煤炭行业2001年底以来的景气局面,表面看是国家“关井限产”政策和国际油价走高,中国煤炭出口快速增长的结果,但从煤炭消费结构看,出口增长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真正拉动煤炭的还是煤炭内需的持续稳步增长,特别是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的煤炭需求稳步快速增长。另外,多年以来,受煤炭市场恶性竞争影响,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均衡”市场价格,煤炭价格回复到目前的水平,是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化的一个必然要求,这种趋势是长期的、稳定的,是驱动煤炭行业出现持续高水平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食品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看,行业的总体增长是乳制品业、水产品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制造业如方便食品和半加工食品的快速增长带动的结果,而制糖工业、食盐加工业和糕点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的增长景气一直处于稳步回落状态。这种变化格局充分显示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向高水平进步的趋势,而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又起因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方面的增长驱动力量也是中长期的,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纺织服装业和饮料制造业等消费品制造业,类似的结构变化特征同样存在。
电子工业增长驱动力量的中长期特点十分突出。目前,电子工业受全球信息产业增长放慢和国内电子通讯设备更新周期的不利影响,景气水平没有保持以往的良好状态,但是驱动行业增长的中长期力量并没有改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将形成巨大的需求拉动力量,近两年电子工业之所以在不利的发展环境下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这一因素。从中国今后较长时期内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看,这一需求拉动力量将持续较长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家用电脑、数码类日用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从发展趋势看,除了城市居民电子产品消费结构本身的提升外,农村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扩容的拉动力量正在逐步形成,也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拉动力量。
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也是可持续的,一是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有着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二是国际资本转移的重点也在机械工业;三是中国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也将为机械工业的发展从中长期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行业增长的“群体特征”明显
如果单个行业增长驱动力量的持久性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 “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显示,新一轮产业增长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联动增长”特征和基于基本相同的需求拉动力量形成的“群体增长”特征十分突出,这些特征可以提供带有普遍性意义的证据。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高增长产业群。
第一,在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大致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以薄钢板和钢带等汽车用钢为主)、机械工业中的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无论是从现实的投入产出关系看,还是从行业增长的关联程度看,这些行业都与汽车工业存在密切的“共生”关系,如下图所示。另外,汽车使用数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和相应的汽车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参见“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课题组,2001年),这一产业群的规模,大约相当于汽车工业本身的2.5~3倍。假定该产业群基本保持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相关产业与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保持不变,据此推算,“汽车族”产业群的规模将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7~8.5%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2%,在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的水平时,将实现1个百分点以上的贡献能力。
第二,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形成的“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钢铁工业(据测算,2002年我国钢铁工业新增收入中,房地产业用钢的新增部分占到65%以上)、建材工业,特别是砖瓦等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建筑用金属制品业等建筑投入品行业、装饰装修行业及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相关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以解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住”的问题为核心形成的具有比较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群。如下图所示。据统计,2002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近7700亿人民币,另据估算,房屋装修支出约为房屋总价的20%以上,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对家具、家用电器、物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该产业群的经济规模应至少在万亿以上。目前,我国居民住房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步伐加快,该产业群的发展空间还将不断扩展,并将成为今后若干年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的高增长产业群。
图3
汽车及相关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4
汽车及相关工业生产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图5
“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增长景气指数变化
第三是“机械制造族”高增长产业群。近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增长是多数机械制造门类大面积景气回升共同推动的结果。特别是沉寂多年的普通机械制造业所包含的类子行业中,有7个子行业增长景气同步快速回升。这些子行业包括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和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其下游行业几乎覆盖了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所以是工业增长景气整体回升促使企业投资景气回升的综合表现。同个别机械行业的增长景气回升相比,其增长驱动力量要强得多,持久性也要好得多。
第四是与居民日常消费(住、行之外的其他居民消费内容)结构升级关联密切的“消费族”高增长产业群。首先是与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子行业,如食品加工业中的水产品加工业、乳制品业,反映居民“主食品”结构升级的精加工淀粉、植物油等小行业,饮料工业中葡萄酒和软饮料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瞩目。其次是与满足居民文化、娱乐和休闲消费的关联密切的行业如造纸印刷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中的体育用品玩具和游艺器材制造业、旅游行业中的旅行社、旅游景点建设等。最后是高档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景气持续高位攀升,如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和其他高档家电产品等。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是,2000年以来,电子行业整体景气水平不佳,但手机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和行业景气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其原因在于这两种产品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成为居民的“日常消费品”,从而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受此拉动,电子元器件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景气。
以上事实表明,新一轮高速增长行业并不局限于单个行业的局部增长,而是以各主要产业为龙头带动起来的关联产业群的系统增长。这种增长特点不是局部和短期因素的作用能够解释的,而是来自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内在增长力量的表现,其中,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力量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在经过过去几年增长速度的稳步回落以后,以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景气循环阶段。
(本文是“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项目年度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该项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和100多家行业协会共同参与。)
“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
杨建龙
一、引言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给予了很多关注,有关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储藏量极为丰富。但一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却受其制约,同时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因此我国的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基本含义
劳动力参与率一词是由英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翻译而来的。它一般被用来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劳动力市场的活动水平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
由于劳动力参与率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劳动力指年龄在16岁及以上,正在工作或正在积极寻找工作,或暂时失业而等待被召回的人口。因此可以用劳动力人口总量占16岁及以上人口总量的一定百分比来表示,即:
劳动力参与率 =
三、劳动力参与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计量模型分析
分析劳动力参与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就要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劳动力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②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
1.劳动力参与率及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分析
根据上述的劳动力参与率的定义与公式可知,劳动力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明显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劳动的人口数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因此劳动力参与率从理论上讲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2.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参与率的模型分析
(1)指标选取
①使用1978年―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其中包括GDP(以1978年为100,以后各年为其定比)和LFPR(劳动力参与率 %)。具体可见附录。
②由于只考虑GDP增长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所以只选取GDP一个作为解释变量。
③劳动力参与率作为被解释变量。
(2)模型设计和回归分析
为简单起见,各指标采取对数形式。建立模型为:
LnLFPR = β0 + β1lnGDP + μ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得:
LnLFPR = 4.602 - 0.040lnGDP
(240.270) (12.328)
R2 = 0.8539D.W.= 0.66058 括号内为各估计量的t统计值
由回归结果可知,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 = 0.8539,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很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 n 2 = 26的临界值t0.025(26)=2.056。GDP和LFPR显著相关,而且呈现负相关。即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LFPR将降低0.04个百分点。但是其D.W.= 0.66058 较小,存在自相关。因此将原模型添加滞后项,建立新模型为:
LnLFPR = β0 + β1lnGDP + β2lnGDPt-1 + μ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得:
LnLFPR = 4.601 - 0.220lnGDP +0.183lnGDPt-1
(242.421) (2.765) (2.275)
R2 = 0.867D.W.= 0.752 括号内为各估计量的t统计值
由回归结果可知,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 = 0.867,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很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 n 3 = 25的临界值t0.025(25)=2.060。GDP和LFPR显著相关,而且呈现负相关。即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LFPR将降低0.220个百分点。
由上述回归模型可知,GDP增加将会引起劳动力参与率的降低。根据我国著名统计学家邱东的研究,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对经济增长起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先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上升,后又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便与本文在理论分析中的观点相似。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本文认为产生该矛盾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①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 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经济的较快增长推动就业增长, 工资水平和就业率水平提高, 劳动者的劳动力参与倾向提高, 劳动力参与率也随之上升;而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 达到一定水平后, 经济的较快增长伴随的将不再是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而是下降。因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者来说,劳动力参与所带来的收入增加产生的效用低于闲暇产生的效用, 因此他们选择更多的闲暇, 从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下降。如图:
②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也明显提高,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从模型1中却看到,教育在我国表现出影响经济增长水平下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较多的年轻人离开劳动力队伍加入到教育和培训行列,造成自愿失业增加,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③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阶段,产业结构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移。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主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所以劳动力参与率的增加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济的增长会促使产业结构的转移,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不得不被淘汰或者退出劳动大军。这样便呈现出当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会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会降低劳动力参与率。这样便和本文的两个模型相吻合。
④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都在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便形成了所谓的“隐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隐性失业逐步被释放,使得我国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自身生产力的提高,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便解释了模型2以及其图形。
四、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及其对策
1.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分析
根据邱东等人的研究,当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的难点和本质在于适度劳动力参与率问题。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密切相关。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意味着提供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则意味着提供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同时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和社会保障密切相关,在较大劳动力供给总量的条件下,过量的劳动力供给不能被社会需求所吸收,其结果将造成较大数量的失业;当大量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参与率较低,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少时,社会上会存在大量的非劳动力人口,加大社会保障的压力。因此,在研究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寻求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具有重要意义。
邱东等人认为所谓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理想的劳动力参与率,在适度劳动力参与率条件下,社会上将存在最适度数量的失业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失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非劳动力人口造成的社会保障压力将达到最低程度,社会将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公式表示为:①
GDP = MAX ①
1- LFPR = MIN②
LFPR- 就业/人口 = MIN③
式中,GDP代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式表示社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1- LFPR代表非经济活动人口率;式表示非经济活动人口率最低,非经济活动人口对社会保障的压力也最轻;式则表示失业率最低,失业的社会压力和负面影响也最低。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劳动力参与率即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因此,要解决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就应该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
2.对策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见, 目前我国劳动力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轨时期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一特殊关系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大力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来推进经济增长。为此, 今后一段时间内, 不应以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为政策取向; 相反, 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同时统筹考虑失业、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 以求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高,发展教育事业可以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为社会积累人力资本,而且在短期可以降低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因此,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教育可以推迟青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同时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发展。
(2)扩大劳动力输出
我国劳动力然丰富,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远远低于印度、巴基斯坦等近邻国家,因而劳务输出的潜力很大。扩大劳动力输出,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可以缓解当前国内的就业压力和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
(3)适度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力参与率问题的解决
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失业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的快慢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太慢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现有经济资源的利用;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扩大就业,但从长期来看,急功近利的经济过快增长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其结果反而也会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问题,就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发展。
五、总结
根据上述本文的理论分析可知,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论分析和模型却得出的相矛盾的结果,则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力参与所体现的问题。产生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这种矛盾是经济转型的代价;另一方面是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原因。当对两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可知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劳动力参与率要适度。对此,本文给出了三大点对策。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②扩大劳动力输出;③适度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邱东等著.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韩泽渝.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山东经济 2006年第三期.
[4]李子奈等著.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利率 投资 经济增长
一、中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消费需求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而我国1996年~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
3.体制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居民的选择。
4.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有资料表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自199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导致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
对扩张消费的建议:(1)提高居民收入。(2)控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3)积极发展消费信贷。(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利率下调对于降低企业的利息负担,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增加投资需求,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刺激居民的消费热情,减少储蓄。反之,利率上升则会抵制需求的增长。降低利率能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扩大内需,把经济带入“扩大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回升――促进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继续扩大”的良性循环,增添启动经济新的拉力。
不能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利率调整在改变城乡居民的储蓄―消费决策方面的作用却很有限,我们不能寄厚望于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但是利率调节作用,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其作用方式、作用力度和传导机制是迥然不同的。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往往较低,中央银行通过较大幅度提高存款名义利率,对于提高居民储蓄倾向、保持储蓄稳定增长、抑制消费膨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调节通货紧缩时,调低利率只能是劝导性的,人们储蓄收益减少,并不足以产生强制的作用,还得看其他因素。我国前六次利率大幅度下调,从效果来看,并未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预期的刺激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居民消费增长幅度加速下滑的势头,减轻了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相反,降息却可能使人们进一步对前景看淡,越发要把钱存入银行来买一个安全。由此可见,利率杠杆是有缺陷的,应用也是有条件的。
三、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是以消费引导投资为前提,以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为基础,通过投资和消费的互动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消费需求增长受到投资需求增长的制约,要以投资需求的相应增长为保证。其次,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只能在消费需求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得到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实现,其自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续。
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就是其中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具体表现在:一是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较慢。200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二是投资率在较高水平上继续升高,而消费率则在较低水平上徘徊。1998 年以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上,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投资与消费之间关系失衡,会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实践与经验表明,实现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有效途径与努力方向。
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因而是最终消费,是引导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1)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生产对象并创造生产动力,从而把新的生产需求生产了出来。较高的消费需求可以刺激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消费需求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水平、规模和速度。(3)消费需求的结构决定经济增长的结构,合理的消费需求结构为全面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创造了条件,也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均衡消费需求问题,消费需求决定着供给,消费需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点,消费需求的层次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经济增长方式在消费需求的影响下得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政支出;经济增长;关系
财政政策作为财政宏观调控的工具,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国财政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当一国出现经济萎缩、有效需求不足时,其财政通常采用扩大财政支出等办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当一国出现经济发展过热、有效需求过剩时,其财政常采用降低财政支出等办法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
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政策,规定了财政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及其所造成的耗费,表现出不同社会形态下国家财政的特殊性质。从满足现代国家职能需要的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的目的不外乎有三点:政治目的、社会目的、经济目的。
二、经济增长的一般分解
经济增长通常被规定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在现代社会的国家、联邦体系中,这些经济实体的经济总产量一般以GDP来衡量。若Yt用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Yt-1则总产量意义下经济增长率可以表示为:Rt=Yt-Yt-1/Yt-1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一般表示为:Yt=F(AtKtBtLt,CGt)式中,Yt、Lt、K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有效劳动量和投入的有效资。本量,At和Bt分别衡量资本和劳动在物质部门中的效率指数,A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Bt取决于生产中劳动力的综合人力资本水平。Gt表示公共部门投资所形成的。
三、财政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1.财政支出与资本供给
财政支出增加的资本供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财政的购买性支出直接形成了社会的有效需求而参与经济循环,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财政的购买性支出将显著地拉动经济增长,这也是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的方式。(2)财政支出提高了社会资本有效供给。财政生产性支出能直接构成社会的资本供给,当社会的投资信心和需求不足时,财政的投资能够起到带动社会投资的效应。(3)财政支出能提高社会资本的生产效率。特别是财政对一些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譬如交通、能源、通讯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外溢程度高,私人投资很难实现,而这些设施又相当重要,但这些基础设施的收益外溢到相关地区或产业的各类其他社会生产资本上时,就能显著地提高这些资本的生产效率。
2.财政支出与人力资本供给
财政支出影响有效人力资本供给,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影响人力资本供给,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效应是最大的,而且是最持久的,也是收益外溢性最大的。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体现在教育投资,还包括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营养等诸多方面的支出。财政的这些支出能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教育投资提高了劳动力供给的层次,这样就提高了劳动供给的深度,使各种不同的劳动者有所求,不同的工作岗位有所需。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的学习能力更强,适应新技术的能力更好,技术性教育则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生产率。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知识愈来愈专业化,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教育投资对劳动力供给显得越来越重要。(2)财政对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及营养方面的投资则可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可以减少疾病和旷工,提高劳动的有效供给,文化消费可以让劳动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良好的营养、体育等条件可以促进劳动者的恢复,加快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延长劳动力的使用寿命,提高劳动供给水平和生产效率。
3.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何供给侧改革如此重要,“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加减乘除”――做加法就是补短板,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要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做减法就是去产能,钢材、水泥、玻璃、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尤其要注意合理去产能;做乘法就是发挥好技术、管理、制度等各领域的创新,这是个慢工细活,但效果会很明显;而做除法,意味着不仅要减少产能,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做到清洁生产,将对环境冲击降到最低。
原因分析:
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压力犹在,另一方面是新的消费需求井喷。于是,我们看到,投资、出口增长乏力,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不断增强。
一方面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另一方面是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热火朝天、蒸蒸日上。于是,我们发现,钢铁、造船、煤炭等行业发展陷入停滞、亏损的困境,高铁等高端装备却热销海内外,互联网掀起一轮波澜壮阔创业创新的热潮;
一方面是一些政府机构、企业单位效益低下,另一方面是民众对公共事业和服务业的迫切需要得不到满足……于是,我们听到,民众对民生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期待,对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资源极具短缺的无奈和叹息。
问题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有些行业产品出现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即供过于求,价格机制失灵。首先是工业品价格连续45个月下降。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初,煤炭价格下降到140元每吨,仅7分钱一斤;钢材价格降到2000元每吨,8月份继续降到1800元每吨,每斤钢材仅0.9元。有的媒体评论“钢材卖出了白菜价”。其次是产能过剩现象严重。房地产业、钢材和煤炭等行业出现了许多库存。而原因有国际经济低迷,出口受阻的因素;也有国内需求不足因素。
二是服务业产品存在供给侧不足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次预计将实现16%的增长,首次突破1.2亿,出境消费将达1.1万亿元,其中购物仍是出境游最大消费,最热门出境目的地包括日本、韩国、泰国、香港、台湾、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意大利等,半数以上都是著名的“购物胜地”。
对策措施:
则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通俗易懂地布局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新举措。
一是加法。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o,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二是减法。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三是乘法。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四是除法。除产能过剩、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中国经济战车顺利前行扫清障碍。
“跃迁之时,当有智勇之策”站在中国经济无法绕开的历史关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之作为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观察问题,看到病症很重要,找准病根更重要。目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主要矛盾就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已在供给侧。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的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导致人们出国买马桶盖、电饭煲甚至药品、牙膏。只有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关键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一、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型的理论界定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实现一国产出增加的途径。不论是经济增长理论还是经济增长实践都已表明,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两个:一是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大量增加,二是靠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根据增长的主要源泉的不同,可把经济增长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
粗放型增长(extensive growth)方式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资源)的大量投入而实现。具体表现在:(1)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必须以要素的大量投入为先决条件,因此,各种要素的多寡就成为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2)在经济增长中,要素配置的效率没有明显改善,(3)由于经济增长过程并没有伴随着要素生产率或经济效率的提高,因而难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4)靠大量要素投入所支撑的增长,不仅意味着高消耗,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集约型增长(intensive growth)方式是指在保持要素投入适度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具体表现在:(1)伴随着经济增长,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因此,在相同的增长速度下,集约增长方式比粗放增长方式的要素投入水平和消耗水平低;(2)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和要素优化配置,(3)高产低耗的集约增长方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纯粹的粗放增长和纯粹的集约增长都不存在,现实情况是二者兼有。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就是使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既定要素投入的约束下提高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实现由这种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度的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否则经济增长难以为继。
第一,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单纯的数量扩张、以高投入低产出来支撑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难以持久的。首先是国内资源难以维持粗放式经济增长的需求。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浪费大,国内资源供给已难以为继。
第二,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使我国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生态恶化趋势继续发展。1998年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了7个,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1/3,七大水系1/3以上河段被严重污染,水土流失面积已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不仅影响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引起国际严重关注,使我国在世界开展“环境外交”的形势下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演变为社会问题、国际化问题。治理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需采取多方面措施,而最根本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治理、遏制。
第三,国际竞争加剧,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数量取胜的外贸出口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市场的需求,必须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转变为以质取胜。当今国际市场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与我们雷同,竞相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少产品的市场需求已饱和或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单位产品的创汇额下降。而一些发达国家又以反倾销来阻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再以数量取胜的做法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出口中有一半是加工贸易,中国仅靠很少的工序赚取很少一部分加工费。因此,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已十分迫切,而这要求尽快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三、对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两点补充认识
第一,关于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内涵。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最初是指农业生产的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前者指把一定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放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租耕简作;后者指在一定量土地上集中较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用新技术精耕细作。后来一些学者把这一对概念引申为两种经济增长方式。这样,集约经营的内涵就扩大了,同时也就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在一些著作和论文中,集约经营常被解释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经营方式,成为机械化、自动化的代名词。
第二,要把“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紧密结合起来。我国提出的这两个根本转变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相依赖、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集约增长在本质上是同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实现了“体制转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确实保证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充分说明了这种结合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基本执行了一条粗放增长的战略,要从根子上杜绝粗放增长方式,首先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明晰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实行政资分离、政企分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塑国有产权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的主体。
我国正处于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正确路径。但是,我们也切不可掉以轻心,以为只要大方向正确,既定目标迟早会实现。
参考文献:
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政策,要针对当前扩大消费需求难点,理清思路,积极应对,找准扩大消费、促进消费、创新消费的切入点,切实发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
面对当前日趋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央政府果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扩大内需措施,各省、市也相继推出了刺激经济增长的若干举措,力求稳定经济,拉动增长。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的重要思路,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立足扩大国内需求的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的规划要点,分析我市近十年的消费需求变动,笔者认为,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认清扩大内需的实质,找准促进全市消费需求的切入点,让消费在我市经济增长中唱好“主角”,既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也是保持我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内需是我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内需的重要组成。扩大内需,就是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从而拉动整个经济增长。其中,消费拉动又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在动力。从我市1998——— 20__年的投资、出口、消费三大构成数据分析,投资、出口、消费对全市gdp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2.4%、9.2%、44.5%。可以说,投资和消费是保持全市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其中投资消费更是占据主导地位,十年间投资消费对gdp平均贡献率高于消费贡献率7.9个百分点,两者贡献率之比为6:4,这表明提升消费需求大有文章可作。
分析国家当前出台的“一揽子”扩大需求政策,既含应时之需、也有长远之计、必要之策。从我市分析,由于全市出口规模较小,出口依存度不高,虽然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并将退税品种扩大到3700余种,出口拉动对全市经济影响仍将微乎其微。相比之下,随着新型工业化的逐渐深入,城市化建设将逐渐加快,投资拉动仍将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要看到,从经济活动成果的最终使用讲,投资的目的是为带来更多的生产和消费,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如果投资没有消费引领,那么投资必然具有盲目性。因此,消费因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抗风险性,将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真正持久动力。
当前我市消费需求明显不足
(一)消费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__年,我市消费率为45.7%,比1998年下降8.9个百分点。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率为32.0%,比1998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消费率下降,说明__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表现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提高。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虽然近几年__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20__年年均增长11.5%和9.3%的速度,仍低于我市gdp年均增速2.3个和4.5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悬殊。一方面收入分配未能得到有效调节,造成行业间、部门间、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的低消费倾向和低收入阶层的低消费能力并存,制约消费增长。三是居民对未来收支不确定性预期增强。主要是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居民将增加的收入更多地用于储蓄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即期消费。
(二)农村居民消费比重下降明显: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而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中的主体。目前,我市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为70%。从反映商品消费的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域构成看,城镇居民消费比重明显上升,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1998年的82.6%上升到20__年的89.6%。而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则逐年下降,20__年仅占10.4%,比1998年回落8个百分点,从城镇和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看,城镇人均消费水平十年提高1.38倍,农村仅提高1.11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主要是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收入的低水平增长和工业品的适农性差,农村消费环境未有有效改善等原因,严重阻碍农民消费。
(三)居民消费倾向不高:随着全市经济持续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幅度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逐年呈平稳下降态势。1998-20__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5%。而人均消费支出从1998年的5210.4元,增加到20__年的12389.69元,年均增长9.05%,比收入增幅低2.45个百分点。平均消费倾向由1998年的77.11%下降到20__年的68.81%,下降8.3个百分点。全市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说明居民增加的收入,并未同比例的增加消费,而是作为积累存入银行或进行各种投资,说明居民对预期持观望态度,因此居民的消费潜力并未完全释放。
(四)住房、汽车主导性消费品拉力减弱:我市消费结构进入90年代以后,居民消费呈现升级,主导消费品由低档家用电器向高档家电过渡,商品升级换代。20__年后,住房日趋市场化,家用轿车迈进居民消费领域,形成经济增长的重要动源。但是,进入21世纪由于受经济形势、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打商品,住房、汽车在经历了20__-20__年增长40%以上的高峰以后,消费有所下滑,拉力减弱。20__-20__年我市住房、汽车销售增长速度虽然保持在16%-19.9%以内,但与20__年增长85.3%速度相比呈现巨大反差,出现了主导经济增长的消费品拉力减弱现象。
扩大我市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当前,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政策,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针对当前扩大消费需求难点,理清思路,积极应对,找准扩大消费、促进消费、创新消费的切入点,切实发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
(一)提高收入水平,扩大消费基础。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因此,在国务院保就业、稳收入和决定2 0__年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全市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一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城镇化、农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居民利益。二是增加城镇居民中低收入者收入。
(二)抓好“三项保障”,创造良好消费环境。一是建立良好的消费安全保障。食品、医药、服务等领域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隐患,严重影响到了居民消费信心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因此,要在确保营造良好消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建立卫生、防疫、商品检测、服务等安全质量保障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毒的制造者、销售者,树立良好的消费安全环境,促使广大居民树立信心,放心消费。二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突出矛盾之一,即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平和效率没有有效统筹。最为突出的仍然是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四大保障体系。从目前居民消费性支出比例和消费预期看,上述四项成为居民高储蓄、低消费主要原因。三是建立良好的民生服务保障。我市应继续加大政府公共支出,为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兴办公共设施,增加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居民消费、民生服务新格局。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居民消费率的决定因素,进而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率 预防性储蓄 不确定性 借贷制约
消费一直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我国消费总量快速增长,消费规模出现了标志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使即期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也大有提高,服务性消费比例也快速上升。但从我国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我国消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最终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呈不断减弱之势。第二,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到较强的压抑。第三,信用消费规模过低,信贷消费种类过少。第四,居民储蓄率过高,居民支出构成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强烈“挤压”。
本文综合了国内学者中很有代表性的观点,着重从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宏观经济理论角度,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来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居民消费率的决定因素
(一)居民消费率的含义
消费率(或最终消费率)是指一国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是衡量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用公式表示为:消费率=最终消费/GDP(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政府消费率是指政府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政府消费率=政府消费额/GDP
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额/GDP
其中,居民消费率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的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调,损害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使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二)决定居民消费率高低的基本因素
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一般来说,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会随着人均实际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利率。利率对消费的影响是间接的,它通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消费。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于低收入者,利率提高主要会导致替代效应,即利率提高会增加储蓄,减少即期消费。对于高收入者,一般会导致收入效应,减少储蓄。整个来说,则要看两个效应的正负净额。
收入预期。一般即期消费水平会随着预期收入的提高而提高。
居民储蓄及消费信贷。储蓄对消费的影响是直接的,当消费者的收入一定时,储蓄越大,消费就越小,从而影响即期购买力,以推后消费。同时,居民储蓄越大,潜在购买力越强,未来的消费需求也越大,未来居民消费率也会越高。消费信贷对居民的消费影响是间接的,作为超前消费,它也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一般情况下,平均消费倾向与居民的消费率成正比关系。即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居民的消费率越高。
投资的高低。一般认为,投资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投资高意味着消费低,高投资率的代价就是低消费率。
国家消费政策。国家的消费政策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居民消费率。
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经济学分析
(一)储蓄与我国居民的低消费
1.储蓄对消费的影响。凯恩斯认为:人的储蓄行为,并不是用未来的消费需求来代替今天的消费需求,而只是减少现在的消费需求。而且,人们在预测未来的消费时,大部分根据现在的实际消费量,如果现在的实际消费量减少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未来消费品生产量和消费量。
2.预防性储蓄增加如何影响消费。居民为了防范未来的支出和收入风险,额外增加的储蓄称为预防性储蓄。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主要表现为:
第一,降低消费率,就会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当消费者未来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加大时,预防性储蓄占全部储蓄的比例就会提高,储蓄率就会提高,消费率就会下降。而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消费率的降低就意味着居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的下降。
第二,消费的利率弹性下降。利率变化对消费兼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储蓄存款利率降低意味着存款报酬的减少,消费者就会减少储蓄而增加即期消费(替代效应);同时,存款利率降低又意味着利息收入的减少,消费者也可能会因此而减少消费(收入效应)。如果利率下降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利率下降就会对消费形成刺激和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消费者有较强的预防性动机,利率下调的替代效应与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增强对消费的作用就正好相反,二者的作用将部分或全部抵消。
3.我国近年来居民储蓄额的情况分析。我国居民高储蓄低消费与中国传统文化、消费理念等诸因素有关,加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促使老百姓不敢花钱,居民储蓄额连年增加,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
(二)时际选择、借贷约束与我国居民的低消费
1.时际选择对消费的影响。人们的消费支出往往小于他们想要得到的消费水平,原因是他们的消费要受到收入的制约。所以,人们面临他们可以支出多少的限制(预算制约)。一般情况下,当人们决定即期消费多少和为未来储蓄多少时,时际选择就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它使消费者的消费不仅要考虑即期消费能力,还要考虑未来消费能力。
2.借贷制约如何影响消费。处于收不抵支状态的居民需要通过借贷行为来弥补收支差额。如果不能满足借贷需要以达到目的(借贷制约),人们就会为了减小未来可能发生的借贷约束,降低即期消费水平,增加自我储蓄。
3.我国实际分析。高储蓄率意味着低消费支出。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很高,也说明我国居民借贷制约比较普遍。随着改革的深入,借贷约束虽然逐步有所缓和,消费信贷发展较快,但消费信贷市场依然不发达。而消费信贷是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持久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与我国居民的低消费
1.收入的划分及其对消费的影响。弗里德曼认为,居民个人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收入中人们预期持续到未来的那一部分稳定性收入和平均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收入中人们预期不能持续的那一部分对平均值的随机偏差,它是偶然性的一种收入。而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稳定性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暂时性可支配收入。因为短期的暂时性收入会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所以,人们的消费与短期经常变动的收入没有稳定的对应关系。为了保证稳定的、持续性的消费支出,人们实际上是根据他们在长期中能保持的持久性收入水平进行消费预期的。在我国,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的预期支出费用增加,即使人们的收入增加是可以预见的,但只要人们不能将未来的收入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会轻易地增加消费。
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稳定的收入增长会形成可靠的收入预期,从而提高持久性收入的比重,降低暂时性收入的比重,进而提高消费倾向;反之,收入的波动会降低持久性收入的比重,提高暂时性收入比重,进而降低消费倾向。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摩擦性失业、企业体制改革中追求效率引起的减员增效、农村科技进步所释放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各阶层收入构成中,工资等持久性收入比重减少,其他临时性收入比重增加,使居民的消费倾向降低,消费行为趋于谨慎。
2.我国居民收入现状对消费的影响。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程度更低。面对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增强,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另外,近年子女教育费用的加大也使居民的预期支出增加,教育储蓄倾向也随之增长。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每年增长的幅度远远超过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储蓄的高增长直接导致了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预期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已经促使居民不愿过多消费,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持久性收入如何稳定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首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行为,为促进和保障居民消费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其次,继续加大对消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城乡公共交通、水利、供水、供电、供热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拓宽城乡市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三,引导居民提高服务消费。树立服务消费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理念,鼓励中高收入阶层的居民提高服务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
第四,更新消费理念,促进闲暇消费、体验性消费等的发展。
最后,改善消费环境,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制定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
(二)减少居民的流动性约束,扩大信贷消费规模
首先,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规范个人资信调查、登记、评估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消费信贷的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的有无和优劣是能否得到消费贷款和能否得到贷款优惠的前提条件。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减少信贷约束,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拓宽消费信贷领域,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门槛和利率。
再次,在扩大信贷消费规模的同时,金融机构一定要做好信贷环节的贷后审查和监督,严防信贷基金“隐身”入市或用于其他投机套利行为,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这就要求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立法,使消费信贷行为规范化。
第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不确定性的支出预期,使消费者敢于接受消费信贷,解除后顾之忧,刺激消费信贷需求。优化消费信贷环境,推广农村消费信贷,为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最后,金融机构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宽消费信贷空间,培育多类型、多层次的消费信贷机构体系,增加消费信贷品种,使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能充分利用消费信贷方式,尽早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以促进经济增长。
(三)稳定就业,提高居民持久性收入预期
努力开拓就业门路,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性收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
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和办法,增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增加城乡居民的就业稳定性,提高居民的持久性收入预期。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尤其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程。
对于农村居民,关键是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出台的各项关于加强和保护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推广已取得的各项成果,保持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即期购买力,稳定农民的收入预期。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精神文化消费和服务消费,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华夏出版社,2005
2.杭斌,申春兰.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及利率政策效果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
3.郑春梅,单迎彬.兼论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当代经济,2006(12)(下)
4.张静.我国居民跨时期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
近日到几个贫困县采访,问起当地领导干部,对2020年如期脱贫有没有信心?他们坦言,现在自上而下对扶贫工作都空前重视,但具体到工作抓手上,落地的不够多,力度也欠火候,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他们压力很大,心里不托底。
这种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到2014年底我国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2020年要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接下来每年需减贫1100多万。按照常规扶贫方法,恐怕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因此,中央强调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减贫举措。
超常规的减贫举措,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有超常规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紧迫感都难,提高主动性却没那么容易。
长期以来,在不少地方,扶贫工作“口头重视、实际靠边”。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原来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抓扶贫费尽牛力,却难显政绩,因而积极性、主动性自然打了折扣。因此,提高抓扶贫的主动性,需要深入改进考核机制,贫困地区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逐步转变。但改革毕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即便对于贫困地区,如期脱贫也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方面,在主要领导的心目中,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减贫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因此,要提高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抓扶贫的主动性,除了考核指挥棒引领,另外一方面,还需转化观念,深刻认识到扶贫不是包袱,不只是投入,也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切实可行的增长点。说白了,抓好扶贫不仅能减贫困出政绩,也能增加地区生产总值提升政绩。
扶贫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举个例子。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是脱贫普遍面临的拦路虎。这些短板迟早要补上,而且早补比晚补好。道理很明显:其一,超常规扶贫迫切需要短板早补上,持续发挥减贫效益;其二,现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补短板能很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贫困地区这么大,需要补的短板这么多,这个拉动力不可小觑。短板补上,贫困地区站上新起点,加快发展和脱贫的机会自然会多起来。很显然,无论对贫困地区局部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说,扶贫都是强劲的持久动力。
扶贫也是切实可行的经济增长点。旅游扶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国家旅游局调研,我国12.8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中,约1/3的村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和条件,这些村中有一半贫困人口可以参与进来实现脱贫致富。这些年,很多贫困村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很好带动了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的销售,很多贫困户还从事旅游接待,大量贫困户顺利脱贫。整体而言,旅游扶贫还大有潜力可挖,乡村旅游亟须转型升级,这又能有效带动旅游接待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投资。
从长远和战略视角来看,产业梯度转移、地区协调发展都是大势所趋,贫困地区会成为大有潜力的开发区域,扶贫开发也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贫困地区抓好扶贫,就是政绩。
人口红利概念是在特定的阶段,主要是一个国家在人口转变的过程当中,其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的比重比较大,但相反它的抚养率却比较低,这种情况下不但给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口条件,还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局面因此得到开放,使其投资力度大、储蓄能力高和增长速度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就在人口红利期,就是人口的抚养比例越来越低而劳动力却是越来越高,在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中人口红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将人口红利概念一分为二,即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第一人口红利是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提高的原因是因为出生率越来越低,还有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阶段,因为人口的总体负担逐渐降低而发生转变;第二人口红利是对于人口年龄的结构变化,人们提前预料到了并随之做出了相应的个人调整,通过提高劳动资本对应的比率,做出了对资本储蓄消费的决策,就是为了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口在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受到人口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总之,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途径是促进储蓄和刺激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
2.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经济快速的持续发展中人口红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2.1人口红利促进储蓄与投资
在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总体都比较年轻,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在保证能够实现充分的就业条件下,劳动人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经济负担,而对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比重也没有太大的负担,这样家庭支出也不是很多,使得家庭储蓄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倘若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增加,那就可以增加其带来的储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家庭的规模在不断的减小,在养老方面也不会过多的依赖家庭,这样大大地促使了在年老之后更早的做好储蓄投资工作。
2.2人口红利增加劳动力供给
实现经济增长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劳动力,充分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这样在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就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和非常强的竞争力,而劳动抚养比例的下降也间接地促进增加了劳动力供给。为了能够从家庭中把劳动力解放出來,更好地参与其经济发展,少儿抚养比例的降低,使家庭当中抚养下一代的人口数量有效的减少。
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劳动的供给,它包括两点:一是婴儿潮时期出生人口不断的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中。而这个出生列队的人口已经进入到了劳动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不断的增加大大地降低了人口的抚养比例,这种影响已到达了一个巅峰阶段。倘若对于这些新增加的劳动人口劳动力市场可以吸收,那人均收入肯定也会随着提升;二是目前家庭规模也在不断的缩小,女性也就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女性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使其家庭规模有了明显的减少。人口负担降低了其劳动的参与率就提升了,这让有更多劳动力的家庭慢慢地从非生产性的活动向生产性的经济活动中转移。人口年龄结构的有利变动使得其劳动的投入时间大幅度的增加,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再加上充分就业,而且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也比较年轻,价格又不是很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创造出社会财富。
3.其政策意见
伴随着人口年龄的结构变化,人口红利期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慢慢的人口红利就会成为人口负债。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会到达4.8亿,占了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人口年龄结构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的供给也会随之减少,这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使我国经济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有以下几点意见:
3.1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逐年的提升,少儿的抚养比例在逐年下降,人口红利给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渐渐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3.2退休年龄的延长
我国人口越来越老龄化,社会的赡养负担也越来越严重。还有我国在医疗卫生水平方面也在不断的提升,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提升,欧盟委员已然计划把其退休年龄调至70岁,这样退休的年龄延长了,劳动力的供给也就大大的增加了,本来应该成为赡养人群的就变成了劳动力人群,又能够继续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份劳动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3.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不断的变化,我国已经提前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在渐渐的减少,劳动力的优势也在渐渐的减少,像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将慢慢地失去市场,所以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转变。我国劳动力不能长期依靠低成本的优势来维持,需要我们对自主创新能力不间断地进行提升,对劳动力优势进行转化,努力向劳动力技术优势靠拢,有效地对系统集成和关键的技术创新进行推进,早日将劳动密集型转变成技术密集型,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才可以不断的提升。
3.4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现如今,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大国,但在教育水平方面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大教育力度提升其劳动生产的效率。未来的经济发展不能再单单的依靠劳动力、资源和资金,必须要发展人才,慢慢将人口红利转变成为人才红利,从中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同时,还可以提供持久动力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