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时间:2023-07-21 17:2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第1篇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基础政权,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

1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6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资金支持中央财政设立直接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并整合各项支农资金直接对县域,并要加大省管县试点范围,在适当的时机实行省管县。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积极争取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农民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

7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创造核实条件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中央要大力实施“三化”战略、落实全面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路。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才能取得战略意义上的真正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循环经济;黑龙江省

作为国家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否。它从属于区域经济,但又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

(1)农村经济特征明显。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县域经济多数属于农村经济的范畴,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生产水平落后,经营活动过于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波动性很大;(2)相对的地域独立性。县域经济地理空间比较清楚,经济功能齐全,有明确的决策和调控权限,独立性较强。县域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历史、地理、自然与社会等因素的共同特性;(3)包含的层次较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层次,县域经济包括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和村域经济三个层次。县域经济属于最高层次,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村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乡镇经济介于县域经济和村域经济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接受上级的宏观调控,对县域经济而言属于微观经济。另一方面,对村域经济来讲,又是中观经济,进行宏观调控;(4)综合性较强。受历史上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县域经济具有和国家经济相对应的几乎所有产业领域,门类齐全,范围广泛。包括工农业和建筑业等,还涉及到财政、金融、文化以及教育领域,既有生产经营类的企业,也有经济与社会管理机构;(5)不同县域之间差异很大。我国地域广阔,受自然、地理、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差异极大,由此产生不同的等级和类型。甚至同一县域内部差异也相当大。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较为发达。又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普遍优于全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态势稳重有快,总体表现良好,无论生产总值还是财政收入的增速都高于黑龙江全省平均增长速度。然而,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工业发展缓慢

全省县域经济中,工业比重占25%,多数县级行政单位工业能力较弱,没有完整的骨干性工业企业,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工业资产多数闲置。不少县工业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

二、民营经济相对落后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比较,黑龙江民营经济落后,企业规模小,吸收的就业人数有限,发展层次不高,多数从事商贸服务。多数县的民营经济中工业的比重低于10%,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有限。此外,民营经济本身在县域经济中的比例也较低。

三、缺少优势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除了阿城、绥芬河、呼兰等少数经济强县以外,大部分县缺乏主导产业,小而全依然是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现在全省70家所谓省级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平均只有三亿元。缺少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很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较低,制约了当地农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县域经济升级转型。

四、招商引资能力较弱,配套措施缺失

黑龙江省地处内陆,对外开放较晚。招商引资缓慢,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地方保护主义依然盛行。目前全省进出口额为零的县有16个之多,有9个县的年进出口额不到100万美元,仅有11个县有对外承包工程或者劳务合作项目,将近一半的县外资(指县外资本)利用空白。各级政府招商引资管理混乱,没有专业招商队伍,缺少优质项目储备。

五、教育科技水平低下,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方面,当前黑龙江66个县市都已经建立了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教育体系,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5%以上。但是总体上,多数县市的教育水平仍然较低。科技方面,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偏低,中低产田占了可耕地的绝大部分;农业技术装备的使用率很低,畜力和手工劳动依然普遍;农业物质化技术效率低下;企业生产率不高,物耗严重,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人口素质方面,农村劳动力增长很快,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口素质较差,部分县市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到了一成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占到了两成,这部分劳动力眼光短浅,不敢或者不愿意外出务工,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阻碍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就业困难。反过来又影响了生产的再投入和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已经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国家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产业机构的转型升级。黑龙江省也多次强调科技兴县战略,支持各县招商引资,对弱县大项目投资提供各种奖励政策,鼓励金融服务业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等。

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运用SWOT模型分析确定自己的优劣势,把优势部分做大做强,通过局部优势的发展,逐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获得相对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化的创新,更新发展理念,改善政府服务措施与政策优惠。

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积极深化改革,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支持服务,创造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审批流程的公开、公正与透明。

集中力量,建设并完善基础设施环境,充分利用省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例如省辖区以外固定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给予10%借款支持,省辖区外的财源建设项目给予奖励等等,大力引进包括外资和区域外的优质资本,发展县域经济。

七、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激活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企业家队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为国家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后备人才资源库。民营经济对于城乡经济的繁荣,劳动就业的推动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各县政府大力营造促进民营资本发展的经济环境,对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以及对外贸易等多方面提供各种便利措施,完善有关的地方法规,扶持更多民营经济体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传统农业改造、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加工等行业,积极扶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引导银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引导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八、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特色经济

针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散、乱、小的特点,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与协调、创新发展模式与机制。首先是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相关政策,培育多种形式的合作社组织,鼓励其多样化发展,加快土地等生产要素集约化发展,扩大发展规模。其次要发挥各县与垦区、森工林区以及油田和矿区的不同优势,鼓励相关各方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再次要准确定位发展思路,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优势。

在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业务,在有条件的县开设分行或者营业网点,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为农业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化改革,扩大资本,乃至组建独立的法人实体金融机构。对农业保险试点项目,由政府财政部门进行补贴。

九、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县域基本竞争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首先是第一产业的调整。大力推动农林牧副渔业的规模化发展,与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以及生态环境优化相结合,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兼顾的农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市场,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建立合理的产品结构,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与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是第二产业即工业结构的调整。立足本地优势,围绕竞争力强的企业,打破行业或所有制的限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本投资重点项目,提高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发展过程中,坚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向,民营企业为主导力量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再次是第三产业的调整。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黑龙江由于地处内陆,地域广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际差异极大。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必须结合各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实现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博.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优化问题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1期.

[2]周慧秋,李友华,刘德宏.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2期.

[3]宋林霖.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管理观察.2010年18期.

[4]王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视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5期.

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验;战略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据2009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统计分析显示:我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10%;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5.0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0.05%;全国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9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3.01%;各项指标均比2008年有所增加。这些数据和发展趋势足以说明县域经济已撑起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条件

河北省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门户。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其海陆和陆路的交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石家庄民航、唐山国际机场等则形成了空中运输网;邮电事业发展也异常迅速。发达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把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到了时代前列。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发达。全省发现矿产151种,查明储量的120种,排在全国前5位的34种。已经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石化为主的矿业经济体系。

河北是全国粮、棉、油、蔬菜和果品的重要产区之一。河北省蔬菜产量占京津市场的50%以上;石家庄以南各县素称“冀南棉海”;猪、牛、渔、蛋产量分别占京津市场的50%、40%、35%、50%。

河北省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文化遗产,有古遗址和古建筑群304处,历史文物与陕西省并列全国第一,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全国第二。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快速提高和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三、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2008年,河北省县域实现生产总值1.15513万亿元,占全省的71.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2亿元,增长了10.6%。2008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021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7.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3%,提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95元,同比增长11.7%。可以说,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要取得更大的成就,缩小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差别,更应该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拉大

从县域经济总体水平看,中等型和欠发达型县是河北省县域经济主体,两类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5%,但是GDP只占全省的34%。从空间来看,北部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南部地区。从发展的进度和潜力角度看,唐山、石家庄、廊坊等具有优越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其综合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河北省2009年经济强县前30位中这三个地区就占了21位,而处于冀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强县前30位中则没有出现。

(二)县域工农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

河北县域经济中工业企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普遍现象。工业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管理落后、知名品牌少,多数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瓶颈。

河北省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较差。2009年,三产比重为15.7:53.0:31.3,仍需继续优化。

(三)市场经济体系有待完善

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政府部门是关键,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深化机构改革,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给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有序的环境。市场主体思想保守,县域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机制尚未建立,限制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增长,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河北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2007年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已下降为5.7%,县域企业融资困难“后天营养不良”。

(四)自然条件差异大人口素质条件不足

河北省东南平原地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发展的聚集地。周边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优越,其整体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其他地区较高。承德、张家口各县由于地处山区,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基础设施都处于弱势地位,一直是河北省众多贫困县的聚集区。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缺乏已经凸显。尽管“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服和特殊人才优先录用”等政策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县域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差,县域人才尤其是重要部门和领域的拔尖型人才缺乏,仍是制约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解决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就要深入了解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分析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例子,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定

河北省县域情况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不会有万能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但我们可以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战略框架,供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做为参照。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职能适时转变

县域经济要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缺失。正确评估县域的客观情况,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这就要求各县级政府利用科学方法、联合权威机构、聘请精尖人才察纳雅言,对县域的整体情况做好客观详细的整体评估。以县域的客观条件作为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最大前提。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给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有序的环境,要逐步落实“扩权强县”,并积极探索“扩权强乡”政策,积极向导向型、民生型、和谐型和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充分把握地缘优势快速融入京津

河北省环绕京津依傍渤海,区位地缘优势明显。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正在崛起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两市的腹地辐射效应深远。在国内,河北省是华北的交通枢纽,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必经之路。国际方面,是环渤海经济圈“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商品出海入境的集散地,为环渤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人力、空间支持。

唐山借助首钢搬迁已经打开局面,廊坊以两个轻轨项目强化了“京廊同城”,张家口拿到京津222亿元的4个风电项目。各地的发展说明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缘优势优越,加快融入京津经济圈的步伐,是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一条捷径。

(三)培育提高特色产业,支持农业发展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特色产业经济。没有特色,县域经济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生命力。找准特色产业就是找到了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靠特色产业来增强县域经济水平,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如迁安的钢铁业,承德的特色旅游业等。

大力发展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的基础。当前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农业主导产业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结合实际农、牧、渔相结合,形成“企业+农户”、“市场+基地”或“中介组织+农户”等多样化的产业组织运作,打造基地,扩大规模,发挥带动作用。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河北省大多经济落后的山区县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就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投资青睐,进而增加县域经济的规模和实力。反之,基础设施落后就会拖住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招商引资是让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方式。各县应该在完善自身建设,制定招商政策,优化招商服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高精尖、高附加值、富民增收、环境友好的企业和项目,保障招商的量质结合。如近一段时期各地号召的工业园区建设就是一个良好的招商途径。

(五)制定产业扶持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河北省很多县域经济都有其特色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资金链短缺、科技投入不足、市场扩展不及时等因素,没有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走入了发展的死胡同。针对产业的兴起、集聚、分工和扩展各方面的特点,组成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帮扶组织,为促进产业的做大做强扫除各种障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是要优化三大产业的结构,在单个产业的内部也要实现优化。实现产业的纵横两个方向扩展,尤其是由产业下游向产业上游发展,不仅能实现更高附加值,还可以减轻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智力和科技的支持。由于河北省靠近京津等中心城市,所以人才外流明显。为了吸引人才河北省一方面应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全力支持河北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综合化的领先人才,增加省内人才的自给自足比例;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经济补助和有前景的职业规划,吸引急需人才前来就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客观能力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的不足,致使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更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投入率和贡献率是各相关部门应该长期坚持抓好的工作。

六、结论

该篇论文从我国当前宏观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入手,由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为切入点,最后总结出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应遵循的一般性的战略措施。但由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情况复杂多样,各地应立足于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借鉴,结合一般性的经验和战略,这样才能找到适合本区域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Z].2009-2010.

2、河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0-02-26.

第4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福建省大田县

一、引言

当前我国有1500多个县(不含县级市)。这些县的土地面积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县域人口的数量也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0%以上,工农业的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县域经济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我国国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以大田县为例进行分析。大田县的县域经济属于资源禀赋型,这种类型在我国的县域经济中十分典型且分布极为广泛。因此,以大田县为例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区概述

林业资源一直是我国自然资源中十分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越来越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林业的发展领域也在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时候是相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县域经济为了得到更好地发展会违背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论文研究的样本福建大田县地处福建省的中部,位于三明市的东南面,地理坐标117°28′58″-118°03′13″E,25°28′53″-26°09′42″N。全县横贯东西宽57km,纵贯南北长75km,地形南北走势,土地面积22.94万hm2,含18个乡镇。截止到2009年末人口数达367184,县域经济国民生产总值66亿元,其中人均20401元。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资料主要来自2005年―2009年间福建省大田县的国民经济统计年鉴、大田县林业现状统计资料和林地征占用使用情况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结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研究。其一,对县域经济和林业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依据林业资源的变化指标和国民经济指标做为样本,对这两组样本中的各个数据两两一组进行对比分析,将数据记录成关系数矩阵,并分别置于SPSS(统计产品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线性关系。当一组变量显示为正态分布,且二者呈现线性关系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总体上是简单相关。其二,要建立县域国民经济预判模型。通过对两组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县域的国民经济与林业的各项指标分别以因变量与自变量表示,利用多元的线性回归方程构建县域国民经济的预判模型。假定自变量县域国民经济和因变量林业各项指标之间呈线性关系并进行分析验证。

在数据信息的处理方面,主要使用Excel2010和SPSS17.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结果分析

经过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最终就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在县域国民经济和林业资源经济方面,通过对大田县的林业资源经济的量化分析,选取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指标,借以反映林业资源经济在县域国民经济的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与关联性关系。通过整合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林业资源经济与县域国民经济在总体上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林业资源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呈现正相关的趋势:一方面林业资源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规律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林业资源经济也与相应时期的国家政策相联系,随政策的变化而有所波动。总体上来看,林业资源经济与县域国民生产总值呈现线性关系,林业资源经济是县域国民经济的自变量,对县域国民经济的产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从林业的保护与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来看,结合大田县从2005年―2009年的林地征占用情况可以看出,大田县资源禀赋型的经济生产模式必然会因资源的开发而大量征占用林地。县域国民经济和征占用林地的上升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3]。

再次,从林业中的各个因素都与县域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林业方面包括:林业总产值、有林地面积、林地保有量、林分蓄积、征占用林地面积和征占用林地数量等因素;县域国民经济方面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以及农林牧渔总产值等。两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两方面因素呈正相关的几率很高。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各项因素与县域国民经济呈现正相关趋势,可以建立线性回归的县域国民经济预期模型。经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定性分析预定量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各种文献数据,建立的关于大田县县域国民经济最优预期模型为:

Y=18570000+5.136X1-149.837X2+13.123X3+0.153X4

在模型中,因变量Y为县域国民经济,自变量X1为林业总产值、自变量X2为有林地面积、自量X3为林地保有量、自变量X4为林分蓄积。

五、结束语

对县域经济与林业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分析能更好地认识林业发展。经过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通过本篇论文的分析可以选择最优方案实现县域国民经济预判,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林业发展成为以实现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新型林业。

参考文献:

[1]苏迎平.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

[2]黄贤松.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联性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J].林业勘察设计,2013,01:17-20.

[3]刘维纳.福建省县域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的评价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第5篇

信息化在甘肃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甘肃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市场经济不活跃,信息闭塞,获取手段和交流方式都比较落后,与发达地区在市场方面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市场需求和生产经营的错位,制约了县域经济有竞争力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甘肃省县域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主导和干预的色彩还比较浓厚,对县域经济中市场主体(企业、农户)必须依靠充足的市场信息进行决策和经营的现实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从而也对信息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信息化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县域经济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打破时空的局限,形成具有高度开放性的网络空间,对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和基础资源进行高效率的组合和配置,及时提供市场主体发育成长所必需的科技和技术信息,推动县域经济,增强竞争力和活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所以,甘肃省的县域经济要取得新的增长和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中信息化的巨大价值和潜在力量,把信息化放到发展县域经济战略地位的高度,以超常规的方式大力推广和应用,才能扭转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治愈市场化程度低的顽症,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信息化在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县域经济市场化的基础作用 甘肃省县级企业大部分是民营小型企业和个体户,加之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在市场资源的配置和调节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调控机制,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是市场信息引导下的经济,要克服上述的困难和问题,就必须把县域经济建立在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没有充分信息化的县域经济是不充分的市场经济,而没有信息化的县域经济将无从进入市场,也根本谈不上市场化,只会越来越加大我们和发达地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上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拉大发展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重视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市场化的基础作用,政府主导抓好县域经济的信息化,以此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使县域经济的各个市场主体顺利进入市场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可以缩小我们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信息网络技术在突破时空局限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因地制宜,大力扶持和发展县域经济的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加强甘肃省各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使企业和农户及时获得技术和市场信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品,提高贸易量和市场份额,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甘肃省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此达到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目的。

促进产科教的紧密结合 甘肃省县级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并且科技推广和科研体系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和潮流,许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造成了科研成果与人才的巨大浪费。而生产迫切需要的一些实用技术欲求无门,形成了科研、教育与生产活动相互脱节、割裂的局面,这也是甘肃省县域经济必须要重视解决的难题。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信息化可以加强生产、科研、教育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市场主体以自身的需求推动科研、教育的发展,使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并且可以应用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科研成果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性增长,使产科教三个方面在市场经济中找准各自的位置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可以提高政府管理县域经济的水平应该承认,甘肃省基层政府在县域经济的管理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个问题一方面表现在观念上,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信息决策支持机制。一些基层政府还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县域经济的管理,经常对具体的生产经营进行干涉和规定硬性的指标,同时又缺乏相应的信息决策支持,常常拍脑袋作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县域经济的管理信息失灵、决策失误。我们知道,政府在县域经济的管理上明智的策略是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保持稳定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合理的市场结构,促进市场竞争,为市场主体提供充分的市场和技术信息服务等。而要实现这些,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决策支持体系,才能及时、动态、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本地区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通过信息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提高县域经济宏观目标的实现程度,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与公平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因为甘肃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是县域经济中市场主体无力及时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因此政府应当且必须提供信息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和补充群众的需求。在提供信息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基层政府客观上就转变了过去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并且获得了比较客观实际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反过来为基层政府的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避免了长官意志式的不切实际的主观臆断和管理决策失误。

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县域经济信息化的过程,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作用,而且对推动本区域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为县域经济实现信息化,必然要引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的观念、开阔的视野、高新技术和丰富多彩的信息,由此引起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的改变,引发思想观念的改变,从而促进甘肃省各地人群社会文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在县域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其成为政府在新时期主导和大力建设发展的公共服务之一,列入优先发展的议题和规划,成为县域经济的助推器和服务平台。

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难点和有利条件分析

由于甘肃省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市场不活跃,要实现信息化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观念落后 主要是认为:甘肃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大城市和工业的信息化还未实现和形成规模,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根本就不具备信息化的条件。这些观念至少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和组织层面上存在着,这也是近些年县域经济信息化不能广泛开展和形成共识的主要原因。

基础薄弱 甘肃省县域经济信息化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比较落后,具体表现为计算机普及率低,企业和农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低;人才短缺,缺乏大批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各类人才:各县经济网站中本地的信息量偏少、更

新较慢,信息交流和利用效率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水平低;投入水平低,装备老化,设备更新慢;特别是在农村,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率非常低。由此可见,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发展信息化,必须要有打破常规的胆识和因地制宜的应对策略,才能有跨越式的发展。

政策滞后 虽然信息化在县域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但甘肃省还没有制定出与之相应的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已有的只是笼统地提法和局部的试验探索,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具体的措施,各地都缺乏长远打算,做应景文章的多,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考虑得少。

领导和组织机构缺位 信息化管理在甘肃省行政管理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管理机构无权威,缺乏专项资金,协调力度也不够。特别是县级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使得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落实。各县市的信息中心大都没有独立设置,大部分归口在计划、统计、经贸、科技等部门,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部门职责的限制,很难在较大范围内有所作为,根本无法也无力承担起推进信息化的重任。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甘肃86个县市中有40多个国扶贫困县,财政收入普遍比较低,根本无力承担这方面的投入。就省上而言,相对于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信息化方面尤其是对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投入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虽然甘肃省县域经济实现信息化存在一些困难,但也有一定的有利条件。

群众有需求,基层有热情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和农户已经接受了市场的洗礼,对信息的作用非常重视,对信息的依赖和需求与日俱增。我们在基层调研时深深感到群众对市场信息的渴望,以及对缺乏信息获取手段和渠道的无奈,希望政府能提供信息服务和帮助。许多基层政府也开始顺应这种趋势,积极探索,以各种方式发展信息化。如庄浪县大力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以实用技术为主,及时《庄浪信息快讯》电子刊物,为全县各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张掖市甘州区信息中心以强化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大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存贮,为各行各业的经济建设、生产经营及时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互联信息网络,每天下载30多万字信息,为联网用户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编印的《经济信息要闻》已达252期,共搜集、扩散信息2.5万余条,整理、编发短平快项目1500余项,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税费改革、争取资金、招商引资、新建项目等提供了全面的咨询服务。

符合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有关规划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信息化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科技部于2002年推出的“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农业部提出的《“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等,都是国家提高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基层信息化水平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含金量比较高,如果能充分利用,既可以完成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部署和任务目标,又可以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信息化发挥相当大的重要作用。

通信基础设施发展较快 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已建成了较为完整可靠并具备较高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准的公用通信网。2003年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2.47亿元,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9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02.3万户,其中城市286.5万户,农村11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8.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6.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23万户。广播电视系统已建成了有线、无线、光缆、微波和卫星等多种传播方式相结合的覆盖全省的广播电视网。其中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15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6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8.90%和89.37%。有线电视用户160.13万户。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应用也取得了进展。

甘肃省各地近几年在推进信息化方面普遍加快了步伐,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已有数十个县级经济信息网站,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自建网站也方兴未艾,一些发展模式,如“金塔模式”和黄羊川“千乡万才”计划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这些模式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成本低,效率高,非常适合甘肃的实际,值得参考和借鉴。特别是“金塔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体系,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做法。总理在甘肃调研时,实地察看了金塔县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务院信息办、国家西部开发办对此也充分予以肯定。在2003年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信息办把金塔县作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用较低的成本推进电子政务,为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创造出先进经验的典型予以汇报。2002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了“走进甘肃网络第一县”的报道和评论“关键在‘最后一公里’”,对金塔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和高度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甘肃县域经济信息化虽然存在一定难度,但如果上下达成共识,措施得力,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完全可以从整体上推动甘肃省县域经济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于加强和发展甘肃省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思路

(一)强化领导,完善组织机构,研究和制定鼓励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划。省上和各市县政府应由主要领导负责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部门和机构,并给予相应的职权和专项资金。县级应建立县政府直接管理的信息中心,如金塔县已建立了直属县政府管理的信息中心,效果良好。制定鼓励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全社会重视信息化的氛围和环境。在此基础上,各地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对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进行评估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地情况的建设模式。

(二)甘肃省县域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农村经济的比重比较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优先大力建设市场和农村信息服务网络。

从功能和性质看,“金塔模式”最适宜甘肃省的情况。“金塔模式”的基本做法和框架是形成以县信息服务中心为龙头,各涉农部门和农村乡镇网站为依托,各村小学为节点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利用互联网络,在“经济信息网”的信息平台上设置了《经济信息导报》栏目(有浏览和下载功能),由县信息中心牵头,按农时季节,从各个部门和国际互联网上收集整理各类农业和市场信息,然后在全县各村小学设信息点,配置计算机等设备,由村小学的老师或学生通过互联网下载《经济信息导报》,再打印分发给学生,放学后由其带给父母或邻居;农民的反馈意见,逆

此而行,由学校收集整理,用电子邮件的形式送回县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依此调整以后的信息内容。其特点一是成本低:二是充分利用了信息网络技术,传递信息效率高;三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性质,综合效益明显;四是系统目标直指农村,可以有效地使农业信息进入农户,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五是科学规范,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建议省上打破常规,在全省范围内分期分批整体推广应用。甘肃省共有17834个行政村,17477个小学,再加上1979个中学,除去城市中小学,村信息点约需建设资金1.9亿多元。每个县建设信息中心网站按10万元计算,全省86个县(市、区)共需860万元。如果在全省推广“金塔模式”,约需2亿元,就可以建立覆盖全省所有农村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这对甘肃省广大农村来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建设项目,将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建设资金的筹措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

1.把省、市.(地、州)、县(市、区)农口、科技、教育部门以及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部门和单位在农村信息化和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集中统筹使用,不再按部门和行业进行分散的条条建设,齐心协力,几个方面发挥合力筹措资金,把县信息中心网站和县域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成共建共用共享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平台)。

2.各级政府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要舍得在这一关系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工程上花钱。省市县财政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按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立项投资。

3.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运用国家西部开发倾斜政策,如缩小“数字鸿沟”行动等,按国家规定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申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支持。省上各相关部门都有一定的渠道和资金,也应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国家对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资金、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

4.在经济条件较好、农民承受力较强的地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甘肃省农村信息服务网络项目建设,通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收费制度,逐步收回投资,加快建设步伐。

第6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7-0064-03

一、县域经济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发展某些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提,更是培养一些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切入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作为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它更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县域地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常言道,“郡县治,天下安”,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显得更加重要。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我国,每个县域地区都不尽相同,在自然条件上,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平原,还有的县域位于丘陵和海岛。在资源上有富集石油、煤、天然气的资源型县域,也有良田千顷的农业型县域,更有既无资源也无良田还无人才的贫困县域。对于宜农业则农业,宜工业则工业的县域经济来讲,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县域本身的特点,来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这样才能更好对本地经济形成助推。

(二)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加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县域地区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连接体是一个基本区域单元,它具备完善的功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处于安民富民的第一线,具有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保障民生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业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百姓的根本利益之一。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要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创业的激情,让民营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主战场,为社会人员实现就地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人口源源不断向小城镇聚集,随着人口的增加,电力、供水、交通、娱乐、餐饮、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既加快了小城镇的建设,又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人员就业。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扩大了就业领域和范围,更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

(三)发展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三农”问题比较复杂,县域经济和我国“三农”问题紧密相连。我国人口的56%集中在农村,县域地区行政规划中的绝大部分土地在农村,绝大部分居民是农民,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经济,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三农”问题作为县域经济的重点和难点非常突出。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仍然在地区发展、特别是县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即存在机会也面临着挑战。因为加入WTO与国际接轨而分享国际市场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农业,同时也因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和国外农贸产品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冲击而压力倍增。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信息的交流,物资的运输,人员的流通以及封闭和半封闭状态的打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广大农村所存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低,教育相对滞后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对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无疑都起着促进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地区,因为没有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由此,发展县域经济,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些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很快,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相比较而言发展缓慢,存在着较大差距,有其制约因素。

(一)环境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县域地区的各种经济活动正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受到环境的影响。与很多发达的大城市相比较而言,欠发达县域地区的地理位置往往比较偏僻,许多县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地理条件差,有的在高原地区,有的在边疆省份,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些县域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时受到条件的制约。还有一些县域地区地处边塞,信息交流不畅,信息沟通难度较大。

(二)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

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而言,教育体系不完备,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不高,各种教育设施落后,造成“人才流失”严重。正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生活水平又低,收入水平也低的现况,使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留在这样的恶劣环境。

(三)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氛围淡薄

思想观念陈旧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制约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的落后,还有思想的陈旧,很多欠发达地区有“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思维定势,传统的封闭思想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多年来投入大量了人力、物力、财力,使一些欠发达地区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三、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如果各县域能够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情况,结合国家的优惠政策相信还是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的。

(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前提条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各个方面,它们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只有抓住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这个重要的环节,才能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县域特色文化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内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县域文化一方面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与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相融合,可产生一定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县域地区环境不同,所产生的县域文化也不尽相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造就一方风土人情,影响一方社会经济发展。县域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和口碑,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是一个县域地区独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鉴于这一特点,县域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县域文化来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域文化带动旅游,很多县域文化的本身就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县域内的文物古迹、宗教文化、建筑、民间艺术、餐饮小吃,等等,都是所在县域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还可以用文化来促进招商,很多县域文明古老,民风淳朴,百姓善良、诚实、守信,这些都是吸引投资的有利条件。还可以用文化推出民族地域品牌,很多少数民族边疆省份的地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代言,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天堂草原”等,这些响亮的品牌本身就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三)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特色产业是带动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活力点,也是提升县域经济增长力的重要突破口。例如很多县域拥有良好的资源,可以发挥资源优势,谋求创新发展,来寻求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作者所在的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林区县域,可以在开发林下资源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如山野菜、山野果、食用菌等产品,均属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很多县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大力开发矿泉水、纯净水等。不同的县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不同,发展自己的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了,县域经济的实力也会不断的提高,从而使得特色产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强有力的助推手。

(四)大力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人才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加快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开发,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想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大力优化人才结构,坚持提高人才素质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相结合。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一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在实践中注重培养高水平科技和管理人才,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应县域地方建设需要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坚持人才开发机制创新。努力营造留住人才和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环境和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现有人才素质。三是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运用政策和开发项目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他们发挥才智提供条件和舞台,使他们在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发展中充分施展才能。

参考文献:

[1]王盛章,赵桂漠.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杨荫凯等.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杨荫凯等.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出路[M].北京?押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5]张秀生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6]王长远.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链;规模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目前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1.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县域经济是指县级(包括县级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经济,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目前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县级市)共2000多个。人口占70%,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0%。经济总量2008年——2011年一直保持在全国GTP5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规模,产品档次不断发展状大。其中主力军就是乡镇企业,可以说是异军突起,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就拿我们盖州市而言,GTP的80%来源于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的50%是乡镇企业,可以说,县域经济内的乡镇企业不权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成就,而且也为社会稳定增加就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1.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一种民本经济。因为它的主体直接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相联系,搞好本地区的县域经济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业、农村生产、农民增收的根本问题。从而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实现农民创业不离乡,就业不出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彻底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但我们也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城乡之间的差别,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反而是差别越来越大,甚至有很多外国人说我们中国的城市像欧洲。而中国的农村却像非洲,来表达中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党和国家为了改变这样的城乡不均衡,城乡分割的局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效果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的措施大多着眼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反哺,或者是输血救助的办法,但这种效果甚微,因为我们的县域面积大,人口多,看似很多的救助资金,分摊下去就像大海撒盐一样,收益不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二是我们的农村经济,农村和农民,特别是多数限于经济体内,基础差,底子薄,造成功能低下,不能很好的利用上级的输血(资金),激发区域内企业内生动力,给我们的农民提供创业、就业,增加收入的条件,其结果只能是农民贫穷依旧,农村落后依旧,农业衰退依旧,农村的青年、人才、资金统统流向周边的大城市,城乡的差距怎能不越来越大。

从上述二点来看,要想解决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机构,就必须发展县域经济,使我们的广大乡村,留得住人(人才),留得住钱(资金),做大做强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中心城镇,使农民进城不离乡,上楼不出村,来保证我们的城市化真正地健康、有序、平稳地发展,让我们的农民从祖祖辈辈劳作的黄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他们富裕、文明变成城里人的美好愿望。

三、如何发展县城经济

县域经济在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县城经济搞好了,就是“三农”问题搞好了,“三农”问题搞好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会随之加快,可增加更多的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这样农村经济搞好了,中国经济持续平衡较快发展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其它产业

一个区域要迅速发展必须找到它的经济凝聚中心和着力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划,采取合理方法。在优先发展其内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再利用它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地域差异、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不同,各地形成了大小不同、规模不一、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这些都成为发展县域主导产业的基石。

(1)根据当地的可利用资源(特别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扶持好地方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并以此为龙头。如我们盖州市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就以石化产业为龙头,同时带动与之配套的和关联的相关产业,向前推动石化产业升级换代,向后拉动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侧翼联动旅游服务等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承载力,去规划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规模,并认真组织实施,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大力发展双台镇温泉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我们的双台温泉镇成为全省乃至于全国温泉镇中的名镇。

2.走产业化规模化的道理

产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注重对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科学管理;注重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注重从投入到产出的最终效益;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成本的节约为手段,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走产业化之路,才能走出传统经济的樊篱,实现县域经济的务实而快速发展。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就是纸上谈兵。

(1)要以粮食、果品、畜牧、药材、蔬菜等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为核心,以培植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对产业的全面整合,着力解决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优势不优等问题。如盖州市着力合理整合东部乡镇的柞蚕、绢纺、绒山羊产业,使之成为全省乃至于全国的羊绒、绢纺名品之地。

第8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路径 对策选择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1. 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速度较慢

由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增长主要依托所在地区的市区经济。从地域上看,市区经济是经济增长的轴心,县域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根据调查,地级市所辖的县域经济,GDP仅占市总量的1/5左右,3个县域经济总量只有一个县级市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比全国人均水平低近40%~50 % , GDP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差距大,经济总量增长慢,经济运行质量差,经济增长与人口矛盾突出,难以提高人均富裕程度。

2.低水平加工工业构成县域工业主体,拖延了工业化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县围绕农产品加工和为农业服务,形成了一批小丝厂、小肉联厂、小化肥厂、小烟酒厂、小农机厂等小型工业企业。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食品、纺织、机械、化工等企业不断萎缩,少数勉强维持生存,其余纷纷倒闭破产,使既有的工业体系遭受了重创。由于招商引资竞争几近白热化,先天条件不足的农业县成了被投资者不屑一顾的地方。近年来,改造和新上项目又很少,少量招进来的一些企业也因多种原因造成运转困难,导致其在工业存量调整时没有新的增量弥补,整个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3.传统农业主导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中,工业经济地位微弱,农业产出占的比重很大。在县域经济中,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肉类、蚕茧、水产品等起主导作用。并且农业总体上停留在传统农业水平,结构调整起色不大。目前,农产品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剖析

1.区位弱势明显,自然资源稀缺,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农业县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不沿边,不靠海,非物流主要通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最适合其增值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平原地区流动,对条件差的县级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丘陵地区的小县,优秀人才大多是匆匆过客,企业落足屈指可数,区位劣势十分明显。县域地区,多数无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无优良的森林资源,水电气也不富足,除农副产品外,工业所需原材料,基本靠外地输人,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不到位

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化程度低,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市区经济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农业内部结构看,许多县仍表现出粮猪型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发展不充分,种植业以普通粮油为主,优质粮油和名优特新产品发展不充分;畜牧业内部以生猪为主,其他品种发展不充分;林果业以数量取胜,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有量无质,有质无量,不能形成市场优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低质产品积压,优质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为农民增加收人。

3.现行财政体制不合理

1994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最突出的是财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不对等。一是收人上移,县乡财政成为层层集中的对象。中央集中税收过多,地方所得比重下降幅度大。二是事权下放,县乡财政支出不断增大。三是财政资金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上级只下达财政收入任务,而对财政支出和负债缺乏刚性约束,导致县乡支出管理控制不严,核算不规范,支出随意性大,多年来统一制定的支出控制标准如一纸空文,有的盲目追求政绩,投资一再失误,留下巨额债务。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核心,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改变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根本途经。以县城为中心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县级企业改革进程,全面实施以破产出让、兼并转让、解体拍卖、引资合作为主要形式和“两个了断”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要使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鼓励实施企业资产重组,在资产重组中注意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和项目,优化资源配置。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为了适应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县域经济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注重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名牌产品,采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按照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3. 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合理、规范的财力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划分县、乡两级财权与事权。要调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程序,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根据事权确定支出,根据支出再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使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范围和支出职责得到明晰,减少各级之间的“侵权”行为,增强基层政府的财力,促使基层政府量入为出,消除其以事权、财权、人权分离而过度举债的口实。

参考文献:

[1]鞠正江: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3)

[2]贾 徐慈贤: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5(10)

第9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金融 企业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愈加紧密的联系。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关系现状

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城市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随着金融支持力度的减弱,县域经济步入两难境地。

(一)个人与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建设不规范

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以其庞大的数量,业已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创造、税收的征缴、就业岗位的提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的支持力度却难以满足其需要。目前县域有关个人与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机构与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资金的短缺使很多中小企业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于企业贷款所处的弱势地位。

(二)金融系统服务不到位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与目标就是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向集约化经营方向的转变,大力实施对重点行业、项目与客户服务的政策,在此过程中,诸如农行、建行与农村信用社等的商业银行对县域的农户、个体商户、民营企业的贷款量逐步萎缩,这就大大限制了县域经济的盘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金融政策的针对性较差。一是由于贷款门槛过高,使得许多“急、多、少”的个人与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贷款的程序过于繁琐,很多的商户与民企一般只需要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和存量客户限额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但是就金融系统内部而言,繁琐的环节、过长的期限往往会使得贷款失去使用的效能。

二、以金融的改革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起着优化县域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金融业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稳定与持久。

(一)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是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可行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就会进一步规范县域经济社会资金投向,对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就政府而言,各级政府就应该明确职责,将融资信用担保纳入到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范畴之内,同时要不断加大扶持与监管力度,一方面通过诸如政府财政预算注入资本金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共同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则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提高担保机构资信,增强抗风险能力;就银行与企业而言,积极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的联合与行业协会的组建,使其在风险分担与化解、客户信息共享、行业自律等方面其实发挥作用,以分散和化解风险,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二)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

金融对于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水平的高低,基于此,金融机构就应该立足于“面向客户、面向市场”,积极构建服务市场、服务客户体系。

一是深化内部人员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责任约束与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得到有效融合,使之在提高贷款营销积极性的同时,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以“服务信贷客户、强化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拓展县支行的贷款自和审批权的范围、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优化信贷管理体制、增加流动资金存量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使县域农村资金逐渐向农村流动,加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减轻农村信用联社的压力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二是金融机构应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这一现实,采取“一般化与特色化”的信贷模式,对于不同的个人与企业执行灵活性的信贷政策。所谓的“一般化”就是指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继续贷款个人与企业的“急、多、少”的用款特点,通过“减少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效率”的措施,创新服务理念;所谓的“特色化”即是对县域经济中具有完全产权、内部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良好、社会信用较好的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就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给予信贷支持。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服务功能形成不协调的现状,金融支持力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就应该在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两方面着手,提高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陈荣国.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3

第10篇

影响作用,借以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 城镇化 建议

一、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内涵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前提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市),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单位,也是行政区划界定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和特定的共同内涵,只有正确把握它的内涵,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差。县域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1、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县域经济是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它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规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模式,建立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富县裕民,这是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

2、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县域经济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资源配置、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利益分配等方面要服从国民经济的全局,不能变成“独立王国”。

(2)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工农业协调发展既包括县域整个工业同农业协调发展,又包括县城工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步调整,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工业企业规模与农户经营规模同时扩大,企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工农业产品实行等价交换,工农业利益分配合理。

(3)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过去由于工农、城乡分离的体制障碍,致使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城市与农村差距日益扩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大,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工农业、城乡发展互进互促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城市的发展有赖农村支撑,农村的发展有赖城市推动。因此,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要站在城乡统筹的高度,把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进程、农村与城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有机联系起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展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采取资源置换资本、招商引资等措施,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是其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时,第一次明确指出“壮大县域经济”。这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城镇化的建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两者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是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

1、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工业化进程,而且有利于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农村城镇化增强增长极的极化作用,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通过工业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将乡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具备条件的乡村农民转入城镇就业、定居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相对集中,从而使城镇规模扩大,这是城镇极化作用的结果。极化作用使城镇周围的乡村以及县域的集镇和乡村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导致人口、资本、资源向城镇集聚。同时,乡村农业人口减少,为乡村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增长极的扩散作用会使城镇经济中的信息、资本、产品、技术等向乡村和集镇转移。因此,推进城镇化,既有力地促进着本城镇经济增长,又带动着县域其他乡村和集镇经济发展。

第二,农村城镇化形成的集聚效应使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农村城镇不但具有工业集中度高、流通效率高、经济效率高的规模优势,与农村其他地域相比,等量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益,而且能通过规模效益使经济量更快地聚集,以更高的产出率发展。

第三,农村城镇化促进县域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县域经济的巨大动力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能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尽管我国农村居民占70%,但消费量不到城镇居民消费量的50%。在县域内,如果有20%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新增加的城镇居民将使县域消费总需求增加近20%。农村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消费方式、消费量的变化,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农村城镇化使人们的观念更新加速。农村城镇是信息中心,汇集了各种文化、技术、科学发展等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新事物的不断接受和认识,推进人的观念更新,从而推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县域人口的素质。

2、县域经济对城镇化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首先表现的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只有非农产业的发展才能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的职业和居住地的转移。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为其提供粮食、原材料、工业品市场等。因此,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即县域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县域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城镇化有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首先,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的资金并不多,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农村城镇是一个非农产业的集合体,非农产业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地从农业中转移过来的。没有农业的发展,非农产业也难以发展。其次,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所需的粮食完全由农业供给。最后,非农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农村这个广大的市场来消费。

第二,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工业生产必然走向城镇集聚,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这是城镇的性质和工业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城镇化进程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过程。工业经济是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需要集中于一定的地域。一方面,大工业是一种有高度协作性的共同劳动,这种共同劳动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另一方面,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情况下,生产的集中必然带来居住的集中。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也加速城镇化进程,而农村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后续动力。由于县域农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县域工业水平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提供的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配套服务不断增多,第三产业会迅速崛起,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城镇化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的规划,城镇化建设就会无章可循。首先,必须强化规划意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保障规划的严肃性,以规划为龙头,推进城镇化的各项建设,避免走“城镇化建设遍地开花”的老路。其次,规划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遵循市场规律,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科学确立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对城镇的数量布局和规模的把握等,一定要合理、严谨。再次,要注重规划的适度性、协调性。最后,规划制定前要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规划一经确立,就要严格执行,要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不能因人动而改变规划。

2、改革并完善各项体制,为县域城镇化创造软环境

在目前情况下,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对推动我国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改革户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尽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体,由政府、企业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废除或终止那些不利于农民进城的制度规定,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其使用权有偿转让。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实行兼并联合,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相一致,将是促进县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行兼并联合,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集聚功能

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示范效用和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建设资金来源多渠道,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高平台。一方面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约束问题;另一方面在城镇群基础设施规划中,努力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以适应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城市交通要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加快建设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4、树立经营城镇的科学理念,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营城镇就是把城镇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达到优化和增值的目的,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经营城镇的基本手段是通过要素市场化,将城镇的各种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源转化为城镇发展的要素资本,既搞好城镇经济建设又着力推动城镇生态建设。重点建设完善的城镇环境监测体系,打造科技支撑的美丽城镇,以城镇及城镇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动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李永周:进一步优化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0(3).

[2] 安徽省人大财经委课题组:建立健康稳定的县级财政[J].经济研究参考,2006(62).

[3] 杨荫凯: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况与发展思路[EB/OL].中国经济网,2005-12-01.

第11篇

一、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特殊性。

一是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二是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

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三是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日形成,而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是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是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第12篇

关键词:绵阳市;县域经济;农村经济;新农村

近几年,随着绵阳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各级各部门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实践中,坚持以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通过不断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导向,努力实现绵阳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据了解,绵阳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进。下面我们就县域经济视角下绵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透视。

1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2017年一季度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总产值71.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全面增长,达到42.17亿元,同比增长3.0%。分行业看:农业10.57亿元,同比增长3.6%;林业1.92亿元,同比增长2.4%;牧业26.09亿元,同比增长2.6%;渔业2.37亿元,同比增长2.2%;服务业1.21亿元,同比增长9.0%。由此可见,绵阳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以往发展水平来看,有了明显的提升。

2绵阳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瓶颈

(1)市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绵阳市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规模小,缺乏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与“公益性”紧密相关的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明显滞后,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产业发展潜力大的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邮政、通信、卫生、传媒、公共设施等领域还存在垄断经营或市场准入条件过高。(2)资源有效利用率小,影响总体发展。根据调研结构来看,虽然我市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仍是传统的农业产业,而开发潜质较大的养殖业均未得到有效的开发。这种结果的出现既有政策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预算外收入的不确定性及不可再生性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今后几年更将影响到我市整体的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平衡。

3推动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1经济条件:立足工业化体系以支撑县域经济的崛起

目前,就我国的一些不发达的小县城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经济实力和城镇产业规模都比较薄弱,对农村的带动能力也不够明显。这必然会给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再加上农村资金原本就比较紧缺,投入严重不足,且城乡的基础设施也不够齐备,故区域居民的消费水平和二三线城市居民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且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基于这个背景,笔者认为,进行县域经济的统筹发展的前提就是要解决好经济条件,只有如此,才能凸显市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水平。

3.2产业基础:着眼特色产业以谱写县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深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形势和产业实际,要以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要挖掘县区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发挥市域优势产业,这样才能打出品牌,形成效益。就以绵阳市目前的市域产业现状来看,其重点是农作物基础夯实,利于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特别是在致力于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更是值得重视。

4推进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4.1以统筹发展规划为引领,促进县域经济和谐发展

绵阳市就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通过不断修订规划纲要完成了经济发展、交通设施、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多个发展专项的规划。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突出城乡建设的“绿色”主题,即增加城市环境中的绿色元素。比如针对城乡固有的园林和水库等资源优势,应予以充分利用,重点突出山水资源,进一步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倾力构筑生态城乡发展中的绿色元素,使城乡建设规划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4.2以市域市场体系建设为宗旨,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全面对接

第一,劳动力市场培育。在绵阳市的各个企业(国有、城镇集体和乡镇企业)要针对现有的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合同制;建立健全劳动力服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职业介绍、培训和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政府取消有碍劳动力要素流动和公平竞争的体制性制度,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福利制度的实施。第二,土地市场培育。绵阳市政府要建立利于土地流转和集中的机制,科学合理的推进土地流转,帮助实现农业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农民的增收。鼓励引导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防止土地撂荒和粗放经营。

综上,本文认为,绵阳市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彰显市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只有立足这个前提,才能带头县域经济的总体的发展,才能形成市域特色经济,进而提高人们的GDP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作者:刘平 单位:四川朝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吉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J].企业经济,2013(02).

[2]日.加快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4).

[3]肖利群.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