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学过程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7-02
一、教学过程的定义
说到教学过程,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教学。一般来说,教学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来认识。广义上说,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教者主要是教师,也可以是教师以外的人。学习者主要是学生,也可以是另外一些人。狭义上说,教学是指在学校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虽然主要表现在课堂范围之内,但是随着课程范围的扩展、教学组织形式的扩大和教学目的的不断变化,教学活动的范围也不只局限在课堂之内。
所以说,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在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从教学过程的历史和发展来看,教学过程的本质也大致分为:教学过程的认识说、教学过程的发展说、教学过程的实践说、教学过程的发现说和教学过程的统一说。
1.教学过程的认识说
教学过程的认识说源于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认识说是指学生对真理知识由不知道到知道,由知道的少到知道的多,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过程。认识说是以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各门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在学校中教师有计划的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引导和知识的传授。
2.教学过程的发展说
发展说是由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教学过程的发展说认为,教学不单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知识技能形成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强调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和人格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3.教学过程的实践说
教学过程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认识过程的实践说主要是指三个方面:教育过程本身来说就是人类实践形式当中的其中一种形式;狭义的教学过程强调的是教师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社会改造,从这方面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中掌握了知识、形成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4.教学过程的发现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和学习新知识信息;(2)转换知识信息,使其适用于新的实践活动;(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用于现有的实践活动。
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的发现说认为,任何知识都可以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出来,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法教学,是指设置一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事物的特性、原理和原则的教学方法。
5.教学过程的统一说
随着教育学的不断发展,现在大多的教育者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不是独立的发展过程、也不是单一的实践过程,而是认识过程、发展过程、实践过程的统一。
认识过程不仅仅只是了解知道一个知识点,而是要会活用知识;发展过程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包括智力方面的发展,也包括非智力方面的发展,不仅知识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实践过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知识之后对知识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特点
1.双边性与周期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组成的双方的一种活动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统一。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通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以后,又出现新的矛盾――新知识与旧知识、未知的知识与已知的知识之间的矛盾,产生新的碰撞和摩擦,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表现出了教学过程的周期性。
2.认知性与个性化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从这方面来说,教育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个性发展,而不是为了创造一些社会价值。因而,这种认识活动关注认识的结果,但更注重认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发展。学习者必须积极地建构意义,通过对话及思考过程或与他人互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个人的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学过程会越来越丰富化、生动化和个性化。
3.实践性与社会化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教育、教学活动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新生一代通过接受、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传授的文化成果得以生存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性。
四、对教学过程中基本要素的认识
关于教学过程的要素有很多说法,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和七要素说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要素说和七要素说。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一些学者认为包括教材中心说、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这三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的独立存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三要素说还是七要素说,几个要素之间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下面用示意图来表示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体现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和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如何体现教育过程的呢?我是以心理学中的“感觉”和“知觉”的学习认识和发展介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过程。感知觉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在婴幼儿阶段,在幼儿时期,感知觉已经发展成熟,而且还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感知觉的变化,这个时期老年人的感知觉在逐渐的退化,对老年人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学习“感觉”、“知觉”的认识阶段
“感觉”的定义为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如果一个人“感觉”一个苹果:认为是一个圆形的、红色的、有点香味的一个客体。如果一个人“知觉”一个苹果,看到就会直接说出是苹果。
2.学习“感觉”、“知觉”的发展阶段
学习了感知觉的定义,不但会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比如说是在感觉中视觉的学习和使用,学习了感觉的知识,我们就会解释人们为什么到了电影院或者是黑色的空间会感觉一下子什么都看不清,但是过了两三分钟之后就会逐渐看清,这就是因为暗适应的原因(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者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学习了感知觉的知识,我们也会明白了为什么盲人的听力特别的好,这是因为感觉互补的原因。学习了感知觉的知识,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看到暖色调的颜色就会有温暖的感觉,为什么看到深颜色就会感觉到寒冷的,这就是因为知觉的联觉等等。因此我们会解决和解释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3.学习“感觉”、“知觉”的交往实践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以后面对的教学对象和内容就是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说,在以后的教学交往过程中如何使用“感觉”和“知觉”也是对心理学知识的实践性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早教机构越来越多,主要都是对婴儿感知觉的培养,对于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首先就应该知道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感知觉发展的特点,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
另外,对于老年人感知觉的衰退,如何对他们的感知觉进行训练,延缓他们感知觉的退化,并且感知觉的退化给老年人带来了哪些心理方面的改变,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调节等等,这些都是感知觉的实践交往过程。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版
[4]周波,徐学福.我国近60年教学过程本质研究的审视[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5]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
[6]宋铁丽,付萍.试析学科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N].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6)
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四个基本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是取得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保证。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教学过程中这四个基本因素的全面优化,从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优化教师因素——注重主导型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仅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课程导演。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要使学生在简捷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发展,靠教师导演、指导: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法,简言之,这些都要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优化学生因素——弘扬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在为学生学习的提供条件,在帮助促进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注入知识,更不是代替。要使教学卓有成效,就应当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观能动性。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通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个性和指导学习方法等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了条件。
1.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乐学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心育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并把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真正变为学生的明确的学习目的。
课堂上,尽量提供适宜的问题情境,吸引和激励学生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参加动手动脑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科实验、社会调查、小发明等实际学习活动,以不断引起新的需要,转化成推动学习的动机。同时采取竞赛、评价、表扬、鼓励等有效的激励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产生热爱学习的心态。
2.培养良好的个性,使学生勤学
尽管教育理论强调要给学生们创设一种乐学的情境,我们还应看到,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有顽强的精神,随时同出现的困难作斗争。即使小学教学,也不能全是游戏。教师常常发现,有些学困生其实智力并不差,只是缺少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已。在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指引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立志为理想的实现勤奋耕耘,锲而不舍,从小培养自己形成勤奋、刻苦、认真、仔细等学习必需的良好个性品质。
3.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方法得当则事半而工功倍,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学习亦如此。学习指导是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正如古人所言:要“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运用注意理论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运用感知的规律,教学生学会观察;运用记忆理论帮助学生正确复习;教以思维的指示使学生学会思考……总之,要让学生在学习运用中学会学习。
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托。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上渗透课时,在熟悉教材的过程中找准渗透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
四、优化教学方法——体现多样性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吴娴兰、高霞认为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从认知的角度去考虑,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应当在认知的基础上增设情绪领域的教学目标。曾骊认为课程目标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着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协调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而健康的发展。当前学者们虽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论述不同,但是观点比较一致,都将目标定位为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预防性目标为辅,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自助助人”的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狭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课程体系。黄金来根据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证调查,认为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以相关心理学分枝为拓展和以系列专题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是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邢静南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显现出“三大模块”的特点,即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为主导;支撑课程模块———以应用心理学课程为支撑;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可以看出,当前大多学者认为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以专题讲座、心理训练实践等为必要补充,多维度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体系内各部分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主导,整合学科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标准、环境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生涯辅导、挫折教育、网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多是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或是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理论知识过多,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大多都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因此,在选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因素,构建多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邱开金、周晓玲通过对浙江、江苏、云南、河南、广东、湖北等六省42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函调查,认为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制为纽带,不同年级教授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通识类课程、职技类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吴娴兰、高霞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很多,但侧重点不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时应当以多种教材作为基础,同时针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时应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知识,二是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三是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四)课程实施的过程研究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要素,二是条件性要素,三是过程性要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授活动中是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发挥着自觉能动性。但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总量匮乏,二是教学参与态度不积极,三是专业化水平不高。黎凤环基于教师胜任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选择有利于提高胜任力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加强培训的组织实施,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应金萍等人借鉴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资格准入。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要素主要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的教学环境。教学的物质条件作为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指教室及其配套设施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精神条件是一种无形环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等。王慧秋认为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应该生活化,和谐的互动式心理环境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色,它通常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缺失感,激感共鸣,诱发行动愿望。同时,她强调了对话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陈丽华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三大要求:不应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而应是联系实际的应用课;不应是教师的理论“说教”课,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同时,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研究者们在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中集中探讨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只能另辟蹊径。教师通常运用自我述评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开放平台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也有研究者探讨了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如心理社团、团体咨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五)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学者们围绕两种方式,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一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考察,二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针对学生成绩考核,应该扩大考核范围,降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期末考查成绩与上课出勤守纪情况、课堂讨论、作业质量、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调查研究等平时成绩和表现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温娟娟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将随机抽取的4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课程“整体教学”干预实验,探讨心理课堂教学对提高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实际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职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发展(t=-2.101,P<0.05)较对照班有了显著提高。这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六)课程管理的机制研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首先,管理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诸多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其次,教师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哗众取宠的游戏课,同时也要加强师资水平培训。再次,学生层面也要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看法,不是应付性的学习,而是为自我发展的学习。另外,发挥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工作站、学生心理自助组织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管、办的职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来自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上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时间较为短暂,但还是涉及了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此应予以肯定。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一)研究内容方面首先,已有研究大都从研究者所在学校从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课程实施进行探索或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侧面展开研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较少。其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研究也多为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提升尚显薄弱。
(二)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应该是健康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交叉研究。但是,目前研究者多从健康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普遍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开发与设计。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共性为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准职业人”特殊心理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较少。
(三)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总体上讲,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特殊性,应该采用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缺乏对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走向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概述
不同于以往的注重课堂教学的心理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更注重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塑造学生的心理技能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活动训练的开展,使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自主的感悟、深切的体会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模式研究
2.1明确的树立活动单元的目标及内容。首先教师应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确定活动的实施对象。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承受能力、学习需求、学习环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活动课内容。在明确了具体内容后,我们应确定一个体现活动特色、提纲挈领的名称主题,注意不要将个人情感、政治立场反应于主题中,力图用中性的描述、通俗易懂的思想紧扣主题活动的核心,避免专业性过强词语的运用。当然,中性的描述并不代表题目的枯燥,我们应运用创新的思维、新颖别致的思路注意引人入胜的主题确立,充分的发挥想象的空间,注重兴趣教育,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热爱活动的积极性。接着我们应根据确立的活动主题制定相应的课程辅导策略及方法,要注重主题与目标的有效配合,内容与方法的严谨、协调,活动方法与形式的充分适应。
2.2活动课的准备工作。活动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活动的时间、场地的安排与活动材料的准备,同时学生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及广泛积极的心理动员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信任之行”需要准备眼罩及障碍物等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可以是分组的、集体的,地点的选择则必须是平整、活动范围较为充分的场地。活动课的内容设计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充分的重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优势,创新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功能化软件进行心理场景的布置、演示、模拟及录制等准备工作。为了避免学生参与活动的紧张情绪我们应开展必要的活动课前辅导及动员,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做好活动前身心上的双重准备。
2.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过程设计。通常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主要由课程导入、内容展开、推进直至结束等环节组成,从活动的层面讲具体分为热身活动、主题活动及结束活动三部分。
2.3.1热身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通过学生之间信任的建立、团队的合作上升到心灵层面的沟通过程,只有建立在了解、和谐、健康、安全、放松、自由氛围基础上的活动课程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敞开心扉、主动参与、热切交流,圆满的完成活动课程。因此科学有效的课前热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整个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教师们可以用激情生动、富于变化、富于感召力的语言进行开场动员,从思想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可通过设置简单的互助游戏活动使大家在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中调动活动的兴趣,如站成一列依次互相为对方拍背。当然热身活动的时间不应太长,点到为止即可。例如在树立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可先让每位学生主动发言,说出对自己身体中最满意的一个部分,通过学生自主的介绍,自信的描述,同学们的热烈观察引入自信的教育课题。
2.3.2主题活动即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主体部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应重点的围绕活动课的主题和目标进行设计及实施,包括活动的展开、推进与。
其中设计环节包括具体的流程设计、形式设计、方法选择、多媒体手段运用、活动时间安排等。活动、体验、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我们应围绕课程的目标及内容,并严格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的设计,运用感知、参与、体验、内化的方式逐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注意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对于活动形式的选取我们应本着开放、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特性,进行与活动主题相适应、相切合的具体形式。包括游戏式、情境模拟式、角色扮演式、讨论式、实践式等。针对多样的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方法也是生动多变的。例如游戏活动可通过学生互相配合、互相竞争、努力探索的游戏模式开展教育活动,角色扮演法可通过一定的情景剧、小品使学生身临其境的通过角色的扮演体会当事者的心理变化、体会多重人格特征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可让学生通过角色的互换、集体的配合表演体会不一样的心理活动。小组讨论法则较为简单可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自由分组讨论、固定人数讨论及持不同观点自由辩论等。
对于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要合理的评估课程环节的设计时间,注重重点的突出及不必要环节的省略,从而防止课堂教学环节头重脚轻、课堂节奏松紧不一现象的发生。
2.3.3结束活动。结束活动的教学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精髓的归纳与总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感悟与收获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同时我们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外活动的延伸,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
3.结语。总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模式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我们应充分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需求设立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活动环节,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力、创造力、总结力的塑造强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牢固树立他们拼搏的意识、自主创新的精神,从而使中学生以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质勇于开创他们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鑫鑫.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再思考[J].中小学校外教育,2009:34-35.
关键词:职业能力 体力 课程改革 人力资源 职业病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26-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重大。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提升与完善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改革又是推动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工学结合”,并形成了鲜明职业化教育特色。然而置身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并没有体现出鲜明“职业化”特点。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体力三方面。目前严重偏重于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的教育,使“体力”因素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短板。提升“体力”显得更为重要了,将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应。
1 立足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推进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手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明确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级技术工人就业专业对口率很高,培养学生时目标很清晰,针对性更强。体育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必须为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上面提到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素“体力”要素的提升,离不开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的科学规训。“体力”要素对劳动者工作效率与工作年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体力”因素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应。
这里的“体力”主要是包含三方面:一是劳动者维持身体基本健康的能力;二是行业特需身体素质;三是防治职业病的能力,这三方面都同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密切相关。针对体力因素的三方面,我们可以探索对应性的解决方法。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如走、跑、跳、投等日常必须的能力,这直接影响着人的活动效率、顺利完成工作的程度、保持健康的能力等方面。体育锻炼是提高人的基本活动能力的主要途径。体育锻炼相对较累,在当今网络游戏等诸多诱惑下,让学生自觉锻炼也不容易。关键是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学生将会熟练掌握一两项体育锻炼技能,同时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方面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对于提高就业方向特需的身体素质和防治职业病方面作用不明显。如网球运动对于提高奔跑、灵敏、肺活量、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效果很好,但同时也很容易引起肘膝关节的损伤,对于常见的颈椎、腰椎等职业病也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既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又要照顾未来就业方向特需身体素质,显然兼顾两者比较困难。其次,针对学生就业方向进行提高职业能力和预防职业病的能力培养。目前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基本是延用了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模式,其中存在诸多原有的或新出现的不足之处。总之,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与院校应该重视提升人力资源的“体力”因素,引导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预防职业病能力。
2 突显职业需要,选择适用的教学内容创编教材
体育锻炼在增强身体素质、预防与治疗职业病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集体体育项目与竞赛活动还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体育锻炼还能使人的身体机能长时间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体育项目众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训练方法、不同的锻炼强度有着不同的锻炼效果。高职院校只有依靠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身体规训,才能提升人力资源的“体力”要素。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支撑,因此教学的选择很重要。为了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与职业能力,降低职业病的发病机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专业的性质调整的教学内容。这需要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的职业分析和专业论证,了解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特点。科学的教材将对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获得认可的适合职业院校通用的教材出现。这需要在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组织有实力的院校联合起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长期研究,才能创编出适合推广的科学合理的教材。从而为广大职业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经验。要精选或创编一些简单易学、针对性强的活动形式。
3 改革师资培训机制,教学评价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院校体育教师通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处境,相关的培训机制不健全,也不被重视。教师也需要终身学习,可持续地提高教育者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与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成正比的,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相关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
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评价体系中对于学生对口专业特需身体素质与防治职业病的能力评价指标双重缺失,导致了诱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漠视,体育的功能与价值得不到发挥。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时教育系统占据主导地位,用人企业处于 “不在场”尴尬境地,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因此,要分析行业的需求,完善与重新整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育质量。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评体系调整,二是教师教学工作考评体系的调整。如果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要两者并举才能收效。
4 落实终身体育,丰富校企合作形式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是学生由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度的阶段,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终身体育质量。职业院校一般都与众多企业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在劳动身体教育方面合作的实现。这一方面有利于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与工作年限,减轻医疗负担。
以往人才培养的过程企业往往处于“不在场”尴尬境地,他们的权力通常被悬置起来。企业都希望获得优质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应该有企业参与。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劳动者的体育教育,还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基础性身体素质练习层面。教育目标中还没有专门提高职业能力和预防职业病的方面,更没有的实质性教学内容支撑。目前在校企合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学与科研团队深入企业准确把握专业特需员工身体素质与职业病的详细情况,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体育培训,增强员工身体素质,提高预防职业病的能力,密切校企关系;二是在学生到企业实训期间,通过鲜活的实践生活,让学生了解防治职业病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同时向老员工请教职业病防治的体会与心得,拓展健康教育资源。三因地制宜开展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
5 结语
根据短板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人力资源的“体力”要素作为一直被高职教育忽视的短板,它的“长短”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密切关系。职业教育语境中边缘化体育教育,就是边缘化受教育者本身,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高职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不应偏废。发展要以人为本,提高高职教育对人力资源的体力因素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其身体素质、提高预治职业病的能力。劳动者自身的体力因素对其工作效率与工作年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人力资源体力要素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梁仕国.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加强高职实用性体育训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
[2]周威.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4).
[3]郭扬.关于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的思考[J].职教论坛,1998,(7).
[4]连振华.创新体育教学,服务职业教育[J].南方论刊,2008(1).
[5]郭建荣,刘美杰.浅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体育[J].教育与职业,2005(14).
[6]郑大明. 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关键词: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构想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90-02
本文所指的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是广义上的,包括监狱对罪犯实施的所有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心理矫治,是指通过知识传授、行为训练和实践指导等途径,促进罪犯心理健康的活动。加强和重视对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国际化行刑趋势的一种顺应,也是对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是稳定监狱改造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并使罪犯出狱后能较好地重新适应社会需要。
一、罪犯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定位不清
罪犯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适应不良,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罪犯在监狱里服刑,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和行为的背后,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出罪犯的负性心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忽视了带来这种负性心理的现实问题,如生活不适、劳动困难等。当一些基本的或与改造息息相关的需求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时候,只看重心理问题,而忽视诱发心理问题的现实问题,实际上是陷入“心理健康教育万能论”,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劳动改造等息息相关,但又代替不了思想教育、劳动改造等诸多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必须贯穿于罪犯教育改造的始终,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帮助罪犯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罪犯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这样的过程,更多作用的发挥在于罪犯的吸收内化,而不是外在的直接干预教育。
(二)专业性不强
监狱心理咨询师的产生存在着两种断裂,这两种断裂导致了监狱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不强。一是与罪犯心理的断裂。监狱心理咨询师工作和服务的对象基本上是罪犯,但其所学的、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却几乎全是西方的或者西方式的,与监狱工作实际相关的犯罪心理学、罪犯心理矫治等理论和方法远远非通过咨询师考试就能达到一定水准。相反,相关内容的培训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忽略不计。监狱咨询师变成了西方人的简单模仿者,很难从符合罪犯心理的角度客观分析罪犯的心理现实和行为表现。二是发展连续性的断裂。监狱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制度、工作评估机制、激励措施等都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和利用,监狱咨询师队伍效用的发挥还处于无序甚至停顿的状态,咨询师本身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混沌迷茫”的状态,感觉到后劲不足却又无力提高。
二、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和重点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监狱服刑情境这一关键。罪犯在监狱中服刑,无论是面对监狱环境还是在整个监狱化的过程中,都是容易让人产生负性心理的。这一点无关监狱是否公正文明执法,而直接来源于罪犯的限制自由。因为限制自由,罪犯的被剥离感上升,情感需求更强,耐挫力更弱,单纯从人的角度来理解,结果具有伤害性、痛苦性,罪犯会从入监开始的不适应,在监狱环境的不变性条件下,逐渐缓慢地和渐进地减轻,变成了“行为的深度冷藏”。很明显,罪犯这样的心理和行为服刑情境下的特定的产物,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重点一:培养罪犯的健康情绪和积极心态。罪犯由于被剥夺自由、严格管制、强迫接受教育和劳动改造及法律地位的变化,社会支持程度极度降低,原有的社会地位丧失,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个人的许多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心理落差很大,较难适应监狱生活,容易产生失落、恐惧、悲观、怨恨、焦虑、抵触等多种消极情绪,甚至感到自己“一辈子完了”,产生绝望心理乃至轻生念头。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罪犯的这些消极情绪和心理加以疏导和教育,培养罪犯的健康情绪和积极的心态,以平静而乐观的心态渡过服刑生活。
重点二:加强对罪犯认知方面的教育。罪犯中很多人都存在着明显的认知障碍,甚至犯罪本身也可以归结为不良认知的结果,如:认知的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意识,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相对立,极端个人主义;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幼稚性、歪曲性、盲目性等。这些严重危害到罪犯的改造和再社会化的过程。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对罪犯认知方面的教育,引导罪犯逐步改变对人生的不合理信念,加深对人生意义的正面理解;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评价社会、接纳现实,减少对现实的不合理要求,确立一种实际的、合理的人生信念,以饱满的情绪面对社会、自己和他人,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重点三:培养罪犯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罪犯在服刑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学习中力不从心,劳动中难以承受,因家庭遭遇天灾人祸或婚姻危机而焦虑悲观,这些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应对或解决,常常会引发罪犯产生消极心理而影响其正常改造。许多人面对挫折时,耐挫力很差,甚至会采取不合理的手段来满足需要。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力于引导罪犯全面客观地认识引起挫折的原因,培养罪犯博大的胸怀,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建立宣泄引导中心,让罪犯压抑的情感得到合理宣泄,增强罪犯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抵抗力,从容应对挫折和各种困难。
重点四:帮助罪犯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实践中,人际冲突成为罪犯中最普遍和常见的矛盾。监狱是一个相对封闭而又特殊的社会,由于监禁生活的影响,罪犯容易出现一些异常心理,如监狱人格、伪装心理等,这些心理状态极易引发罪犯之间、罪犯与狱警之间的人际关系冲突,导致他们情绪上经常波动、心理问题产生,从而影响改造。他们生活于封闭而狭窄的空间里,迫于无奈地、毫无隐私地结成单调枯燥的单性社会,任何细小的人际关系矛盾都可能因此而成倍扩大,对罪犯不良影响也日益加大。因此,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力于帮助罪犯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对服刑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构想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的,文化学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大科学综合体,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框架,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防范论和评价体系,这导致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在操作过程中既泛化也边缘化,亟待建立自身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教学体系,着眼于罪犯的成长、发展、自我发展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定位之下,可从三个方面开展好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设高质量的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质量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有助于形成罪犯良性的心理场,是维护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更为经济的方法,必须在实践中切实做好。在教育内容上,亟须编写出一套全国性的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的教材,抓住监狱罪犯的心理特征和罪犯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教育方法上,要讲究实效,必须摒弃过多的讲解生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保证课程的生活化、趣味化,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联系罪犯生活中的典型的事件讲解,尽可能地将情境教育引入到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最大程度上激发罪犯的学习热情,同时切实分类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发挥团体心理辅导作用的最大化;在教育途径上,监狱内部要予以拓展,有效利用监狱内的各种宣传载体,如广播、板报等,形成一种教育氛围。
(二)融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于罪犯的教育改造中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做好群体层面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也必须做好个体层面上的心理咨询,但是个体咨询是个技术活,在目前监狱心理咨询师专业性不足的条件下,更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可走“迂回路线”,即在个别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融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于罪犯的教育改造中。譬如将心理咨询中的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原则贯穿于对罪犯的个别教育中,同时将心理咨询中的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阳性强化法等技术贯穿于个别谈话,以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中,充分发挥显性和隐形的作用。
(三)重视和挖掘社会支持的力量
社会支持与罪犯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监狱是封闭式管理,罪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较难取得足够和有效的社会支持,痛苦感加重,情感缺失加重,罪犯更加想念家人和朋友,情感需求变得更为强烈,更渴望得到家人社会的支持和关心。这时候,罪犯亲属的一句问候能抵得过民警和咨询师的关心和引导。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的正常情感需求的反应。改造罪犯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是罪犯安心改造和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一项重要保证。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重视和挖掘社会支持的力量。监狱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社会中去,与罪犯家属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提高家属关注罪犯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破大墙界限,扩展到社会、家庭,形成“监狱——社会”结合的网络体系,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93-02
随着医学模式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成为了现代医学的主导思想。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医疗改革的突破口,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个方面统一的、连续性的服务,恰恰顺应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而每一份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和持续性的居民健康档案则成为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所谓居民健康档案是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会诊记录表、双向转诊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组成的系统化档案记录,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要建一份居民健康档案并不难,只要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登记,便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了。然而,如何做到保质保量,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这份居民健康档案,把“居民健康”真正“管理”起来,而非一纸空文却并非易事。
那些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起来的,却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很少或不能发挥作用的居民健康档案,我们称之为“死档案”。“死档案”是目前居民健康档案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应如何尽可能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呢?这是我们每个社区医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要做到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应立足于以下几点:
1 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1 逐步完善的原则: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只是使用档案的第一步,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合理利用过程中应以居民的健康问题为导向,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分类记录,并不断补充、完善。
1.2 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
在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资料收集应具有目的性、前瞻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并能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次去分析和搜集健康相关资料。
1.3 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原则
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要求我们要随时记录居民的健康相关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相关问题,及时对其进行评价,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拟定随访计划,进行动态追踪观察。
1.4 健康档案内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真实性是一切资料的基本属性,只有真实的资料才具有可用性。居民健康档案内容更应如此,内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健康档案科学使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脱离这一点,健康档案毫无价值。
1.5 保密性原则
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患者的秘密,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保障
2 健康档案内容要具备全面性
居民健康档案并非只是将居民的一些详细情况进行简单地登记或输入电脑,还应记录居民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能充分反应病情、就医背景、病情变化、诊疗记录、潜在危险因素、问题评价、处理建议等,同时还可以完成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信息汇总。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居民的健康情况。
3 健康档案应实现网络连接
纸质的信息资料的不但查找麻烦、受到区域的限制,而且信息收集也受到了区域的局限,患者在其他医院的诊疗记录无法及时补充到居民健康档案之中,内容不能及时完善,档案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都得不到保障。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有效利用率,授权医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能得到居民全面可靠的健康相关信息,并能随时录入本次就诊结果,完善该居民健康信息,做到健康档案的连续性动态管理。
4 加强社区医生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健康档案的意识
技术好、责任心强的社区医生负责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掌握的因素。建档医生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根据居民个人和家庭健康需求,为建档居民和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卫生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准备的一些毫无意义的数字和文字材料。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幼儿游戏
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1]。在教育领域,我国的大中小学校普遍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较为丰富的形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但对于幼儿的健康,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的现象甚为常见。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亦起步较晚,在早期的教育实践中,健康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幼儿身体方面的发展规律和评价方法,心理健康并未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且最初的大多数研究并未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区分开来。幼儿园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缺乏重视,大多数幼儿园没有专门针对幼儿心理成长的计划和措施。尽管现状不容乐观,但随着大健康观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涵在日益充实,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幼儿园教育[2]48。同时,有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迅速增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在不断完善,实践在不断丰富。优化学前教育的心理环境、幼儿爱的能力的培养、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等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2001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教育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纲要的颁布对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注重幼儿心理健康的幼儿园日渐增多。在一些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幼儿园中已经开始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尝试,积累了初步经验。这为进一步全面深入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决定了其开展途径是多元化的,开设专门课程和在生活及游戏中渗透都是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幼儿人格完善的重要方式。
(一)通过课程展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以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培养人的目标为导向,针对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的幼儿,根据其身心发展需要和社会性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外的教育情境,选择适合幼儿全面素质发展的学习内容,对幼儿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其获得有益发展的全部活动[3]57。幼儿园课程有四个关键点:尊重、适合、快乐,发展。以上四点均涉及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尊重与适合强调幼儿园课程要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在尊重与适合的基础上强调快乐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实施中的特殊性,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幼儿心理主题活动课程为主,以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辅。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领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指导要点等都进行了总体说明。根据纲要的表述,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五大主题。一是激发幼儿求知欲、好奇心,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二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三是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四是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让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五是培养幼儿识别情绪、调节情绪的基本能力[4]。教师在确定心理健康课程主题时,一方面应依据纲要的要求,另一方面应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考虑本班幼儿的具体需要和特点,创设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情境。例如主题课《愉快来园》紧扣新入园幼儿的焦虑问题,旨在协助幼儿学会识别和宣泄情绪,同时培养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我能行》通过鼓励幼儿承担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效能感;《我帮你》意在引导幼儿乐于关心帮助他人,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化。以上主题的设计兼顾了纲要要求和幼儿需求,借用陈鹤琴先生的话,即课程设计“要有目标,又要合于生活”。
2.在五大领域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在《纲要》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目标都涉及到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因此从指导思想上就体现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五大领域渗透与融合[5]。其次,心理健康的特点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性。心理健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建立和培养是以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的全面发展为基石的。因此,在幼儿园所有的课程中几乎都能挖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只要学校和教师重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愿意利用已有的丰富资源,幼儿完全可以在已有的课程上得到心灵的养分。
(二)以园长为核心的个别心理辅导
园长在幼儿心中的形象既有权威性又有亲切感,这使得园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教师和家长无法替代的天然优势。对于幼儿园中个别让普通老师束手无策的“问题”学生,园长的亲自辅导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园长应遵循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其一是保密原则。首先向幼儿声明自己与幼儿的谈话不会告诉他人,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与信赖感,愿意与园长沟通。其二是非指示性原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并非像成人一贯认为的那样缺乏自主自控,他们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园长须花时间去不断启发和诱导幼儿,促使其思考,让其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去认识、克服自己面临的困难。其三是疏导+教育的原则。“问题幼儿”因其行为往往不被接受,在生活中更多地受到成人的负面评价,更易产生自卑、退缩等心理,同时对成人的指责与约束尤为反感。园长辅导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宣泄自己压抑情绪的机会,让幼儿得到疏导,释放压力。在此基础上找到恰当时机提示和点拨幼儿,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四是系统原则。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园长应了解幼儿班级老师、幼儿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否失当,主动联系老师和家长,促成家长教养方式的改善。幼儿心理问题并非一次辅导就能完全解决,它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提升过程。因此,对幼儿的表现可进行跟踪访谈,巩固辅导效果[6]216。
(三)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的一日基本活动,其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游戏是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变换动作,或者重复任意感兴趣的单一动作,不但可以使身体保持良好的舒适状态,而且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游戏是幼儿认知活动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操作问题,对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探究,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新体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模仿和创造性地再现现实生活,这都能够使其理解环境和影响环境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最后,游戏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需要,游戏是幼儿与人交往的主要媒介。在游戏中,幼儿体验最初的人际关系,体验爱与关怀,体验自尊与自信,获得尊重与认可[7]36。综上所述,游戏使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得以满足,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儿童心理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同时,儿童的心理特点又影响其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抓住生活中的契机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与启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阶段,情境体验式教育方法更符合其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的言行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利用园中的真实情境或创设某些虚拟情境,引导幼儿在其中自主活动,使幼儿的认知和情绪得到发展,行为得到改进[8]。
(五)建立幼儿心理档案
组优秀的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而且还会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建立幼儿心理档案组,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迹可寻[9]。例如,一位一线教师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幼儿心理健康档案组。她在美工区投放了纸质材料、彩色铅笔、剪刀、黑色水彩笔,并告诉幼儿,不开心时,就把自己最想做的事用笔“画”出来,再根据心情变化涂上颜色。最后,教师把“心情”一页页装订起来。这样就成了一本彩色心情书,教师根据书中的内容分析、总结不同幼儿调整心情的方法,有的放矢地提供相应帮助,最终达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实施上缺乏系统性
(1)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对心理健康仍然缺乏重视,没有设置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偶或从某一心理健康主题出发整理出来零星内容以供一时之需的情况较多[10]。与之相对应的,大多数幼儿园管理者对这一领域内容认识模糊,无法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给予指导和支持。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评价的指标是多元的,其基本要素包括评价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但目前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其评价指标单一,大多以同行评价为主。同时,教师或高层管理者在课程评价中,往往紧扣课程认知目标的实现与否。如果课程知识目标实现了,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反之亦然。评价幼儿的发展,不应只是评价他们掌握与课程有关具体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兴趣、态度、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的建构情况[11]。
2.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育活动实施的效果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目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体系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力仍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相关专业技能的缺乏,对幼儿的各种行为和其背后的心理现象认识模糊[12]。一方面存在重视不足的现象,把幼儿的心理问题归为成长的必然,未及时干预,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机;另一方面存在矫枉过正现象,把成长过程中的一般问题扩大化,过度关注反而造成了不良后果。此外,教师的干预能力不足,无法真正帮助幼儿解决心理问题,这使得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教育效果。
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同步
家庭和幼儿园协同配合才能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但当前常见的现象是幼儿园采取各种方法增进幼儿心理健康水平,而家庭却在制造幼儿的心理问题。比如,幼儿园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很多家长只注重智力培养,忽略幼儿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养成,造成了孩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导致人格上出现重大缺陷。另外,还有一种普遍现象是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孩子在幼儿园发展出来的各种技能和培养起来的好习惯在家庭中无法延续和巩固,这使得幼儿园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对策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性的工作,家庭、社区、教师、幼儿都是这个系统必不可缺的要素。幼儿园必须有机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才能发挥教育合力,幼儿园健康教育才会具有持续性和养成性。
1.幼儿园管理层面
(1)提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化
幼儿园应在课程规划层面遵循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原则。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仍在逐渐探索中总结和进步。面对这样的现状,幼儿园管理者一方面应该紧扣《纲要》中的核心目标,另一方面应根据幼儿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教学研讨,围绕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13]。
(2)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需的资源课程
资源是课程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课程的成效也受制于课程资源。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浸入式特点,大多数内容需要在情境、故事中开展,因此对设备、场地等的要求较高,幼儿园需要提供充足丰富的资源,才能保障课程顺利实施[14]。
2.教师层面
(1)提升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对幼儿教师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让教师“走出去”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把专家“请进来”开展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同时充实丰富幼儿园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2)提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幼儿园老师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其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也有直接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积极乐观、豁达开放、敬业负责、仁爱友善等心理品质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健康水平。同时,教师本人也应树立起大健康观,在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积极维护心理健康,由此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提升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儿教师对自己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能力的信念、判断及自我把握与感受[8]。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通过两个途径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作用。一是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作用于幼儿的心理发展;二是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作用。所以,提高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3.家园合作层面
(1)幼儿园和家庭保持同步
教育幼儿园教育只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幼儿健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社区的作用不容小觑。幼儿园应积极鼓励家庭与园所保持同步教育,只有教育目标明确、一致,幼儿才会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进而形成健全人格[9]。
(2)通过家园联系册掌握幼儿心理状况
家园联系册是家园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家园练习册,家长反映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这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教师也通过家园联系册反映幼儿在园表现。通过家园双方的及时反馈,及时发现幼儿心理问题并及时干预。
(3)幼儿园指导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家长对健康的理解普遍存在片面性,忽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很多错误教育理念和方法损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应当承担起向幼儿家长普及正确心理健康知识和提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责任。比如,让家长认识到亲子关系对幼儿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提供一些策略,协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使幼儿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再如,很多家长能认识到网络游戏对幼儿视力的伤害,却意识不到网络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其消极影响。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提供相应的讲座和宣传片,让家长在这一方面找到解决方法。
三、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人的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幼儿的身心都处速发展的时期,急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养分,教育者只有提供适宜的环境、科学的引导才能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之,唯此,方能培养出人格健全、身心和谐发展的幼儿。
[参考文献]
[1]林宏.关于儿童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J].教育评论,1996,6(3):7-8.
[2]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8.
[3]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7-59.
[4]黄芳.课程视野下广州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5]周卫萍.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研究———以苏州市五所幼儿园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0.
[6]陈文华.幼儿园课程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16-217.
[7]董旭花.幼儿园游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6-37.
[8]连洁荣.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的心理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2(8):43-45.
[9]许海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10]张辉娟.试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9):95-96.
[11]朱家雄.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刘媛媛.提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的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2-115.
[13]游丹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3):59-61.
[关键词]中职学校;育德树人;职业素质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要把育德树人落到实处
德育的本质是育德,通过育德实现育人的根本任务。育德树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一)社会生活中育德树人
育德树人是一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育德侧重于社会意识形态,树人侧重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育德树人既受制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受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制度等的影响。
(二)知、信、行协调统一中育德树人
人生行动与人的认识态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行动决定人的认识态度,人的认识态度影响人生行动。在育德树人过程中要提高人的认识态度的导向和人生行动的规范的协调统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切实强化学情意识,周全细致地了解中职生的专业情况、身心特征、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爱好兴致、疑问困惑,是落实育人为本的具体而实际的表现。
(三)有效的教育系统中育德树人
育德树人是一种系统的、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中职学校学生、中职学校教育的环境、中职学校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教育信息等要素构成,它们彼此作用相互联系,而且每一要素都有其形成变化的规律与特征。
二、要着力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着力培育中职生乐业、敬业、勤业、精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勇于创新等职业精神。
(一)更新观念中培育职业精神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应转变只侧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旧观念,注重培育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制定与职业能力教育相协调的职业精神培养制度,明确职业精神培养目标,改革职业教育模式,规范教育考核方式,使职业精神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二)课堂中培育职业精神
德育课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职业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要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通过教学和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修炼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把握职业精神的本质,提高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及职业责任的认识,从而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深刻领会职业精神的要义。
(三)示范中培育职业精神
中职德育课教师应是职业精神的积极推动者,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反思;要有自主摸索、锲而不舍的职业精神;人际关系和谐,与有关企业建立密切联系。
三、要做中职学生职业成长的引路人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一)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把德育有效融入中职教育全过程,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载体,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树立行行出状元的信心是中职德育有效推进的前提条件。
(二)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素质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应从四个层面切入:明白就业目的;建立爱厂如家的理念;把握职业规范准则,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
(三)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探讨现代社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在各种活动中渗入生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调试职业心理,帮助他们强化巩固健康的感情体验,矫正不良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变化和职业选择,培育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作者:赵生山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职教中心学校
什么是好的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学校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成长中的儿童。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天赋、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特长,他们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不一样的。所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才是公平的教育。
笔者所在小学虽建校时间不长,但是校领导很有前瞻意识,将“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融入了课程建设,从2006年开始即组织人手进行“适合教育”视域下的小学心理课程建设,经过七年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内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知名学校。
一、构建适合“每一个”的显性心理课程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关注“每一个”星海学子的心灵成长需求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主题。
1.根据不同年段,设计适合“每一个”的心理教学计划
(1)低年级的心理活动——温馨的心灵港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教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场景扫描:“今天轮到我们班同学进学校阳光驿站活动哦!”二年级班主任郑老师一宣布这个消息,教室里一片欢腾。“你想去哪个室场活动?我上次去了心理测量室,那个水果拼图可真有趣,这次我还想玩!”“我想去沙盘室做沙盘,那个游戏最有趣了。每次做完,我都很开心!”……学生们议论纷纷,讨论着自己中午想要参加的项目。
每天中午,学校心理中心的阳光驿站里总是回荡着星海娃娃们的欢声笑语,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在学校心理教师和心灵小伙伴的组织下开展丰富有趣的心理活动。有的学生在大厅休闲区阅读心理绘本,在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汲取心灵鸡汤的养分,了解什么是友情,懂得爱的方式,学着战胜恐惧;有的学生在情感表达室制作剪贴画,捏橡皮泥、画画,借助艺术创作来调节自己的心灵,学着自由地表达和有效地自我控制;有的学生在沙盘游戏室开展团体沙盘游戏,将喜欢的玩具放在沙箱里,与伙伴们一起合作创造理想中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谦让与友善;有的学生在心理测量室做注意力训练的游戏,在与电脑的互动中体验规则的意义,其乐无穷。
(2)中年级的心理课堂——我的地盘我做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教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场景扫描:“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伴随着欢快熟悉的旋律,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了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我是一只独特的羊”。学生们通过“羊儿性格大点评”“夸夸我这只独特的‘羊’”等环节,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自我接纳”。
学校早在2006年就开始有意识地在课表中引入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探索,目前在三至六年级均开设了每两周一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年级的教学内容如下。自我认识:在班级中和同学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在自我接纳和欣赏的同时,也能接纳和欣赏他人。学习能力:了解注意力的特点,掌握一定的训练注意力集中的方法;能在了解时间重要性的基础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情绪管理:发现自己有不良情绪时能运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调节,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微幸福”,并从中感受到真、善、美。
同时,为了让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每学期的期末心理回顾课上,学生都会通过反馈表向教师提出下学期活动主题的设想,心理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建议对活动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心理辅导活动课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3)高年级的心理社团——心灵成长新天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作好准备。
场景扫描:每周五下午三点半,五年级的小倪和小丁都会整理好书包,赶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参加心理社团活动。见到其他班的心理社团伙伴,她们热情地打了个招呼,就讨论起来:“不知道今天又会有什么有趣的心理话题呢!”在期待中,新一期的心理社团活动开始了。
进入高年级后,根据学生已逐步进入青春前期的特点,在上好每两周一次心理课的基础上,学校在每周五下午开设了校级心理社团,招募“热心做同学的知心人,对心理健康知识有兴趣,同时又想获得自身心灵成长”的学生参与,培养一批“心灵小伙伴”,作为“校园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之外的一支朋辈辅导的骨干力量。
在心理社团里,高年级的心灵小伙伴们会在心理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各类活动,有时是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小知识,掌握帮助同伴及时调节情绪的好方法;有时是伙伴之间互相交流工作情况,在互帮互助中缓解自己的压力;有时是开展有趣的体验式心理活动,在开心一笑中体会到沟通的重要、合作的意义。
2012年学校心理社团在传统学生心理团辅活动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沙盘团辅训练。一盘细沙,三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加上辅导教师的关注与投入,还有学生们的自由创作,构成了沙盘游戏的基本要素。就在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摆放沙具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心灵得到了充实,人际交往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2.运行适合“每一个”的心理评价标准
心理评价是从整体上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如果教师能对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准确评价,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此学校心育团队从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出发,结合年龄特点尝试在四至六年级推行心理课程评价单。评价单上既有心理教师针对该年段的学生提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又有学生根据自己一学期的收获,进行的自我心理成长评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构建适合“每一个”的隐性心理课程体系
课程从表现方式来说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心理隐性课程包括除上述显性心理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4.营造适合“每一个”的心理教育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的,而其中星海小学又是整个园区中小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行者。回顾学校心理教育这短短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办学之初仅有一个40平方米的心理咨询室,到现在率先在园区成立拥有两层楼,合计300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星海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主要是发展中的儿童这一群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将整个活动区域命名为“阳光驿站”,意为希望学生们能在这里获得阳光般的温暖,把“阳光驿站”定位为一个放飞心情、倾诉烦恼、寻找温暖与欢乐的天地。整个“阳光驿站”的内部装修以学生为本,努力体现快乐教育的理念,分为悦读活动区、情感表达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测量室、心理晤谈室五大区域。
二、打造适合“每一个”的心理教师团队
决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充分参与,积极的、开放的态度以及人格的魅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保证。在打造星海小学心理教师团队时,学校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人格品质,其次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参照林孟平有关心理辅导员应具备的人格素质的观点,学校选拔培养心理教师时制定了以下标准:有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接纳自己,能正视自身的优点与缺点,经常内省;尊重他人,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语言表达准确、具体、简洁、有幽默感;具有适度的智慧,能主动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人。
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重视专兼职心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定期地举行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鼓励心理教师多参加课外的心理疗法继续教育。目前心理教师团队中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8人,有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2人,拥有苏州市专兼职心理教师上岗证书的9人。同时团队成员中有市德育学科带头人两名,市优秀班主任一名。
三、收获适合“每一个”的心理教育硕果
十多年来,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这块沃土上精心耕耘,使心育工作成为了星海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心育团队成员在国家、省、市、区级心理优质课评比中均荣获过一等奖,在各级各类心理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四十余篇,在市级、区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心理类文章二十余篇。
“墙内开花墙外香”,心理健康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人际交往品质。心理社团的学生自发进社区组织义卖活动,自己联系社区工作人员,确定场地,寻找货源,设计口号,用一颗真心、一片热忱打动了许多社区居民的心。义卖活动共筹得善款五千多元,全部捐给了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组织,活动被新闻媒体广泛宣传。
由于学校的心育工作扎实有效,“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先后落户于我校,这是对我校心育工作的极大肯定。
四、家庭社区紧密协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塑造孩子的关键场所,亲子关系的质量高低,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在关注每一个星海学子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学校网站上的“心灵驿站”是家长了解孩子心理成长规律的窗口,每学期的“家长心理大讲堂”是家长聆听科学家庭教育方法的途径,学校的“心理晤谈室”是家长与心理教师面对面谈心的场所。
社区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个阵地。学校与社区密切合作,每年都会组织学校心理团队成员进社区活动,同时社区也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协助学校心理社团的学生们开展“HELP”项目的义卖活动,使学生将爱心和正能量传播到社区每一个居民的心中。
关注“每一个”的心灵成长,让“每一个”的心灵之花更美,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景。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适合教育视域下的心理课程建设,争取打造“星海心育”的金字品牌。
一、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在高职大学生的发展资本中,心理资本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相比,具有长久、唯一、可积累、可更新以及可协同的竞争优势和重要地位,在所有的发展资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增强个体的自我意识,推动其自身发展,提升竞争优势,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进行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与实践,一方面是拓宽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丰富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开发高职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资源,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心理资本,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幸福感。通过研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和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制定出一套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团体干预方案和开发策略,编制出开发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程,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更为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这一重要发展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二、心理资本研究现状
1.国外心理资本研究现状。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投资学等文献中。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到心理资本的范畴,从而在2002年提出了心理资本这一概念。Luthans、Aviolio、Avey、Steven等研究者从状态论、特质论、综合论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综述发现,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同卢坦斯(Luthans)的关于心理资本的四因素说,即心理资本是由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构成的。心理资本首先在管理学领域被广泛开展实证研究,涌现出一大批实证研究成果。例如,Luthans和Avolio等人研究表明,组织中工作人员的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Avey、Patea和West研究证明,与员工的旷工呈负相关的是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Jensen和Luthans的研究表明,企业领导者的心理资本对下属也有积极影响,并且与其领导力呈正相关。关于心理资本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观察法或专家评价法、结果变量的测量三种。对心理资本的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者对于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看法也不同,因此心理资本测量问卷也有多种版本。心理资本的作用模型方面。目前学术界就心理资本对相关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集中体现在主效应、缓冲效应、调节效应和动态效应四种模型。卢坦斯(Luthans)等发现集体心理资本和组织成员间的信任对领导力的实现和组织产出具有调节作用,对集体表现和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动态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劳拉(Laura)等人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压力和生理、心理健康指数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布雷特(Brett)等人指出商学院学生心理资本对学生的学术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倡应该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获得成功。通过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也重视将心理资本引入到大学生群体,通过探索心理资本对个体生理、心理、压力、主观满意度、学习等作用,提出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措施。
心理资本的研究才有十多年,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并深入的地方:一是对于心理资本的基本要素看法不一、研究结论不一;二是心理资本与个体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三是还需进一步加强心理资本对其他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等等。在今后心理资本的发展中,研究者还需尝试心理资本的跨文化研究,不断探讨心理资本影响其他因素的作用机制,拓宽心理资本的结构分类等。
2.国内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心理资本内涵及结构测量方面。柯江林等对心理资本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事务型和人际型两种。田喜洲和谢晋宇深入探讨了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关联作用关系。张红芳等创新性地对个体及群体心理资本进行了区分探讨研究。虽然中西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国内学者对心理资本的内涵及结构研究普遍基于自信、乐观、希望、韧性这四个积极心理品质维度,并对于企业员工及学生也是一样使用。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主效应、调节效应和动态效应三种模型。王雁飞和朱瑜发现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可能是一种复合的曲线关系并存在着交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动态变化。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同样适应国内群体心理资本的研究等,这说明文化的差异不影响个体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这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机制研究基础。
三、国内关于心理资本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
1.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一是心理资本定量研究类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单纯调查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例如我国学者曹杏田、励华的《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蒋苏芹的《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等。定量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同时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与其他方面因素的关系。二是心理资本定量研究量表。张阔等学者编制的心理资本问卷有26个项目;还有一些心理资本量表,是研究者为了各自的研究目的和需要,自行编制的量表。三是心理资本定量研究的结论。随着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深入,研究者除了开展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状况调查,研究在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等等之外,也逐渐开始进行心理资本与学生的学业倦怠、学习成绩、就业能力、心理健康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2.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2005年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由Luthans教授于提出,这为心理资本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这些年,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加。主要包括:一是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把大学生群体分为新生、毕业生、女大学生、贫困生等群体进行研究,并且运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式,来提升不同群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如韩丹的《高校大学新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刘带、陈尚生的《心理资本视阈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秦晓晶的《心理资本视阈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在不同领域内进行干预。研究者运用心理资本干预策略解决大学生在诸如创业、就业、职业生涯、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心理资本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发展。如学者林秀君在其发表的文章《基于就业的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高娜、葛崇勋的《从心理资本视角看高校创业教育》等。
四、关于高职生心理资本的研究
1.关于高职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文献很匮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相对多一些,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发现关于高职生心理资本状况的研究少之又少。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仅有6篇:甘映堂(2010)的《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高职生就业弱势群体心理辅导策略》,郝利敏(2011)的《90后高职生心理资本调查分析与开发策略》,尹海兰等(2013)的《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张旭(2013)的《心理资本理论视野下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冯利(2014)的《心里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研究》等。2.高职生心理资本研究的方向。目前,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心理资本研究的其他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一是目前的心理资本研究,绝大部分是基于以组织环境中的领导者或员工为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的研究有所增加,但以高职学生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还很少。二是己有的心理资本评估量表还不完善。肖雯等研究者开发了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张阔等研究者开发了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这些心理资本测量问卷都是针对大学生的,并且具有一定信效度。但是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编制出一套适用于高职生群体并且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心理资本量表,以便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心理资本的开发及实证研究还不足。因为心理资本的研究起步不久,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相关结构和作用机制依然在争鸣中,因此因此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就显得更加不足,迄今为止,心理资本干预的实证研究仍然非常少。当前,如何有效地对高职生实施心理资本的开发和辅导,充分挖掘其积极的心理潜能,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四是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教程还缺乏。学校中蕴育的心理资本教学资源还处于分散状态,需要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五、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已具备的基础和环境
当前,高职院校已具备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基础和环境。首先,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提升大学生的竞争优势,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推动其自身发展,促进良好的职业发展。那么,作为高职大学生发展资本中最具优势的心理资本的培养和开发,既是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其次,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为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第三,已具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的基础。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各院校都高度重视,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和思想政治范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心理咨询室的投入和建设,不断完善心理拓展基地建设、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情绪宣泄室等各种设备设施,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各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进行实践、实训锻炼,有着丰富的显性和隐性课程资源,亟待整合开发,形成系统的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教育资源和培养体系。
六、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的目标、内容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个人保健意识的增强,为改变护理理念,提供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1]心内科自2014年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一年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完善,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共有床位60张,收治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入住率100%~131%。共有护士26人,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28岁。护龄0.5~28.0年,平均8.6年。学历:本科14人,大专10人,中专2人。职称:主管护师3人,护师10人,护士13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扁平化排班模式,病区分为3组,由3名年资高的护士担任小组长,对低年资护士工作进行指导。
1.2方法
1.2.1准备工作召开科室动员会,组织业务学习,了解人文关怀理念,提出开展人文关怀病房的新举措,金点子,选择切实可行方法,运用于护理临床服务中。
1.2.2组织实施 ①向住院患者发放自制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调查表,分入院时,住院中,出院时调查,了解患者不同时期需求,并想办法为其解决,以便我们不断地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②责任护士上班时要做到“五主动”,对待患者要热心,尊重关心患者,遇到患者主动起立,主动接物,主动问候患者,主动自我介绍,主动进行入院介绍,做健康教育时要做到时“四到位”:心到位,说到位,做到位,管到位。认真执行一切护理操作与治疗,遇并告知其注意事项,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2]。建立护士激励机制,并予相应奖励,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者工作积极性。③每周一、三、五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小查房,由年资高的护士或护士长组持,利用10~15 min,由责任护士介绍患者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及采取治疗护理措施,认真进行护理体检,了解患者需求,提供患者个性化,人性化服务[4]。④责任护士每天坚持跟医查房,以掌握更多病情动态信息,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动态调整护理计划,专业的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⑤采用“五常法”管理病房,定期检查,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消毒与维修,保证病房护理安全。⑥开展人文关怀护理角色互换体验[3],科室选10名护士作为体验者,体验患者住院期间的感受,每人选择一个主题,如一名护士体验入院流程,一名护士体验心梗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绝对卧床休息的过程等,每人体验一天,按照工作流程完成所有操作,治疗,健康教育与护理,以便了解患者需要以及发现我们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⑦每周开展患者与家属工休座谈会,健康教育讲座,让患者了解病情,及防病治病知识。⑧提供便民服务,便民箱内备有水杯,雨伞,针线盒,卫生纸等,便民箱标签醒目,放在病房内最醒目的位置,另外备有便民电话,充电器等。⑨责任护士每月定期开人文故事分享会,与大家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护理水平。
1.2.3评价方法 ①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入院介绍,检查前告知,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区环境评价,护理技术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管床医生护士服务态度,首问负责制执行力力,住院流程总体评价10个条目。采用很满意(5分)、满意(3分)、一般(3分)、不满意(0分)进行评价,满分≥40分为满意。2013年调查568例,2014年调查612例,均于患者出院时调查。②病区护理管理质量检查,每月抽查患者10例,检查患者病区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专科护理,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满分100分。
1.2.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2.2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后患者投诉情况2013年医院收到患者投诉2起,表扬信8封,2014年无投诉,收到表扬信12封,锦旗2面。
3 讨论
3.1通过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让全科护士真正体会到了关怀作为护理的基本要素的核心内容,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注重心理疏导,把高超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相互尊重,理解与信任,推进现代护理学深入发展[5]。
3.2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服务患者主动意识增强,遇疑难病症,均能不耻下问,主动查资料,主动上报,共同协商,共同解决。
综上所述,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是目前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病房所必备的先决条件,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护理工作质量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峰静.护理专业大专生临床实习前后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8):365-366.
[2]诸葛慧香,胡建伟.加强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树立护理新理念[J].中国高条条等教育,2016,(09).
[3]胡慧秀,王志稳,李丽绢,等.养老机构老人对护士关怀行为感知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2(14):84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