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安徽生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安徽主要城市生产业发展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生产业的分类尚有出入,参考现有研究文献与传统分类,并结合《安徽省统计年鉴》与安徽投入产出表中有关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本文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①为代表来研究安徽生产业的发展现状。缘于数据可得性及生产业统计口径的变化,这里仅对2002~2010年间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从总体上看,2002~2010年安徽17个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虽有波动,但总体显示出快速增长趋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安徽主要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如:淮北、亳州、蚌埠、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安庆和黄山),其中蚌埠受金融危机产业波及效应影响最为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由2008年53.07亿元下降为24.67亿元,减少28.40亿元。其次是芜湖(减少17.23亿元)和安庆(减少16.68亿元)。在研究期间,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排名前5的城市依次为合肥、芜湖、蚌埠、安庆和宣城。由图1可知,从总体上看,2002~2010年安徽17个主要城市批发零售业产值呈现递增趋势。其中,合肥增长最为明显,由2002年45.59亿元增长为2010年的202.18亿元,其他城市总体表现为稳中有升。从考察期间安徽17个主要城市批发零售业均值来看,合肥排名第1(100.74亿元),其次是安庆(37.13亿元),阜阳名列第3(32.70亿元)。铜陵(13.27亿元,15位)、黄山(13.00亿元,16位)和池州(10.29亿元,17位)排名相对靠后。由图2可知,从总体上看,2002~2010年安徽17个主要城市金融业产值呈现出“增降增”趋势,2005年除芜湖和池州外,其他城市与2004年相比较,金融业产值均有所下降。2006年之后,安徽17个主要城市金融业产值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在考察期间安徽17个主要城市金融业产值排名前3的依次是合肥、安庆和芜湖;而黄山、淮北和池州排名相对靠后。
(二)安徽生产业发展水平与中部省份的比较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伴随安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生产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安徽生产业无论在绝对规模、增长速度还是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安徽生产业发展水平与全国服务业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哪怕就中部省份而言,安徽生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首先,从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五,排名相对靠后;批发零售业位列第四,落后于河南、湖北、湖南,并且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总值依次为527.02亿元、887.66亿元、396.17亿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693.36亿元、1296.72亿元、696.96亿元)。其次,从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少,仅为477.93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而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8.38亿元)。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52.52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9.18亿元)。安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三个行业中排名最为靠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二,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看到,虽然排名相对靠前,但从规模上看,其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金融业投资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从2010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来看,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吸纳就业人数仅为15.14万人,在中部六省中最低,并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36万人)。批发零售业吸纳就业人数为13.97万人,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五,高于江西(7.88万人)及全国平均水平(5.99万人)。金融业吸纳就业人数14.69万人,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三,高于山西(13.79万人)、江西(10.50万人)及全国平均水平(6.75万人)。总体来看,一方面安徽生产业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全国生产业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另一方面,虽然安徽生产业在吸纳就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缘于安徽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上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生产业产出的增加。同时,我们应该严格区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加大对安徽生产业就业人员的培训,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升安徽生产业总产值。
二、安徽生产业影响能耗强度的路径分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伴随安徽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本部分尝试分析安徽如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冲突,在能源约束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节能降耗来实现安徽经济持续发展。
(一)安徽生产业单位GDP能耗分析
生产业往往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与低能耗等特点,这恰好契合我国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生产业通常被认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而生产业构成中,缘于部门自身特性的差异,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又有所不同。安徽统计年鉴中缺乏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耗数据,同时考虑中国统计年鉴与安徽统计年鉴中均没有列出第三产业总的能源消费总量数据,本研究仅通过比较全国与安徽的第一、第二产业与生产业(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单位GDP能耗来阐述安徽生产业在降低能耗中的重要性。再者,本研究仅列出全国批发零售业单位GDP能耗数据作为参考,为安徽生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降耗提供思路。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考察期间,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相对稳定,在12.04~14.08范围内变动;而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一路攀升,由2001年的33.42变为2010年的97.31,增长了近两倍。安徽应加大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整治力度,加强与先进省份的经验交流,加速安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的降低。第二,从全国来看,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最高,其次是农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最低。从安徽来看,考察期间农业单位GDP能耗最低,在2001~2005年间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最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中。在2005~2010年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GDP能耗超过第二产业,排名第一。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生产业中能耗最高的部门,如果综合考虑其他部门的能耗优势,生产业单位GDP能耗还是应该明显低于第二产业水平,因此,安徽生产业在降低单位GDP能耗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第三,从全国来看,批发零售业单位GDP能耗显著低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为安徽生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供一个思路,在发挥生产业对安徽经济增长促进性同时,可考虑优先发展批发零售与金融业等,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确保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二)安徽生产业对制造能耗强度的影响
工业是能源消耗的主体,而制造业又是工业的核心,因此其能耗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安徽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降低制造的能耗强度,必须实现安徽制造业向高端的攀升,发展以高知识、高技术含量和高复杂度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如大型先进装备制造业等),而生产业作为新技术应用与传播的载体,可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有助于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与能耗强度降低。首先,安徽生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安徽地处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西端,在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中有着自身显著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显著发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还较为落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弱。这一方面由于物流成本的制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安徽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提升安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金融保险体系的不完善,将制约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众所周知,高技术产业对人力资本与资金需求明显高于其他产业,而生产业发展的滞后将严重阻碍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进入高技术产业领域,同时制约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能力,进而制约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安徽应进一步加强金融保险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撑,加速其研发,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技术贸易与技术外溢等途径发挥生产业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加速节能技术应用推广与落后产能的消除,提高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安徽生产业构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性研究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描述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基于2004~2010年安徽主要城市数据,通过多投入单产出模型,对考察期间加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投入要素包括劳动、资本、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产出要素为地区生产总值。具体变量选取如下:1.人口子系统。本文以安徽各城市单位从业从数(单位:万人)作为反映人口子系统的指标。2.经济子系统。本文以固定年份为基期的不变价资本存量作为衡量资本投入的指标(单位:万元)。本文在确定安徽各主要城市初始资本存量时,沿用了张军(2000)和杨格(Young,2000)的估算方法,即用安徽各主要城市1990年的固定资本形成去除以10%作为该主要城市的初始资本存量。3.能源子系统。文中选取安徽主要城市电力消费(单位:万千瓦时)作为衡量能源子系统投入指标。4.环境子系统。本文污染排放以工业三废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万吨)和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反映(单位:吨)。5.产出。产出沿用习惯做法以地区生产总值体现(单位:亿元),借助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将其折算为1990年不变的价格。数据来源于1991~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安徽省统计年鉴》。考虑行政区划的调整及部分城市数据的缺失严重,亳州、池州和宣城没有包括在样本内。投入产出变量统计性描述见表4。
(二)引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借助Super-SBM模型,基于2004~2010年安徽主要城市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引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由加入资源环境约束的安徽主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可以得出:考察期间,安徽主要城市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数值虽有所波动,但大部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出进一步增强趋势,如合肥、芜湖、蚌埠、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安庆等。
(三)安徽生产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安徽生产业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以Super-SBM模型计算得出安徽主要城市历年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数的对数(LNSDi,t)为因变量,以安徽生产业各部门生产总值为自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具体变量设置如下:(1)生产业发展水平,本文以1990年不变价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总值的对数衡量,分别为LNTPCi,t、LNLSi,t、LNJRi,t。(2)经济发展阶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证实,本文用1990年不变价格地区人均GDP的对数(LNGDPi,t)反映安徽经济发展水平,来检验安徽可持续发展与人均GDP间是否具有二次型关系。(3)结构因素:众所周知,产业结构(ICi,t)与可持续发展关联紧密,本文选取第二、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该地区GDP比重IRi,t和SRi,t来依次衡量。第一,安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基础关联不显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关结论在安徽并没有得到很好验证。第二,第二产业比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关联不显著,而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伴随安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冲突将日趋明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一方面,要加快安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促进第三产业(如创意产业、环保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竞争力提升,另一方面,安徽应加强政府导向,加大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开发与利用,加快节能环保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在生产业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与安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关联不显著,而批发零售业与安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
四、结论与启示
一、福建省人口转变现状及人口红利趋势分析(1978—2012)
1.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们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死亡率日趋降低,福建省总体人口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由于死亡率总体上趋于平稳,因此福建省各年份总人口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福建省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引起的[5]。由图1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1982年人口出生率为27.91‰,由于死亡率趋于平稳,所以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值。1990年以后,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2012年,人口出生率达到12.74‰,全省已形成“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类型。2.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表1)。表1的数据表明,福建省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64年的54.5%上升到2010年的76.7%,在计划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自2000年以来,0~14岁少儿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从1964年的42.3%下降至2010年的15.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呈递增趋势,至2010年,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9%,根据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指标(0~14岁人口比重小于3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福建省人口进入成年型的同时,开始向老年型过渡,出现老龄化加快的趋势[6]。3.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按照国际标准,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14岁少儿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和劳动年龄的百分比成为总抚养比,即人口负担系数[7]。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使福建省人口负担系数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福建省主要年份的人口负担系数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由1982年的69.2%下降至2012年的31.6%,根据“总抚养比低于50%,社会进入人口红利期”这一界定,福建省目前还是处于人口红利期,但是由表2也可以看出,福建省少儿抚养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少儿抚养比系数下降至20.7%,而老年抚养比却呈上升趋势,2011年和2012年老年抚养比均达到10.8%。这一数据说明福建省老龄化的趋势正呈递增的态势,将面临着较重的养老负担,到时将会出现人口红利的降低,直至消失。以上三点分析表明,福建省的老年人口比和老年抚养比都在不断地上升,老龄化的趋势正呈递增的态势,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使得人口红利的优势将逐渐降低甚至枯竭。因此,如何提高人口红利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兑现人口红利以加速福建省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福建省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效应检验(1978—2012)
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已经使福建省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更进一步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福建省经济增长,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检验人口红利的贡献度,假设经济总产出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αKβ(1)其中,Y是经济总产出,以地区生产总值来表示,L为劳动力投入,用从业人员表示,K为资本投入,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A为全要素生产率参数,α表示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对式(1)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Y=lnA+αlnL+βlnK本文数据来自《福建统计年鉴1978—2013》,选取如下指标对各变量进行度量:产出Y以福建各相应年度的GDP表示,并按1978年的不变价进行平减。物质资本K以福建各年固定资产存量衡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其基本公式是KTt=KTt-1(1-δ)+It。其中KTt为第t年的资本存量,It为第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δ为原有资本存量的折旧率。KTt-1为基准年固定资本存量的净值,本文参照张军等在《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2004)中所做的估计。1978年福建物质资本存量为68亿元(1978年价),固定资产折旧率δ采用王小鲁和樊纲(2000)的方法,按5%的折旧率进行计算[10]。当年就业人数L采用福建省就业人员年末数表示。由于大多数的时间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如果在回归分析中直接采用非平稳时间,就有可能产生“伪回归”的现象,因此,需要对三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以得到三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计量分析采用Eview3.1。1.变量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要先对三者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来考察它们的平稳性,结果如表3。对数化后,原序列非平稳,进过二阶差分后序列平稳,因此,三者都是(2)阶单整序列。2.协整分析由于lnY、lnL、lnK都是I(2)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因此采用AEG检验法。第一步:进行协整回归用lnL、lnK对lnY进行OLS回归,得方程:其中括号里的数字是t值,e是回归残差。第二步:对残差序列e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序列e是平稳的,则说明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反之,变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回归方程是一个“伪回归”。在检验残差序列e是否平稳时,同样采用ADF检验法。表4数据表明,ADF值小于5%临界值,由此可得序列e为平稳序列,故lnY、lnL、lnK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lnY=-24.86+4.15lnL+0.14lnK+e。从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来看,R2=0.97,可以看出方程拟合优度。由于该模型的F值为728.9,因此可以说明方程的总体对数线性显著,该模型通过方程总体的显著性检验。从模型中可以看出,福建省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为4.15。说明劳动每增加一单位,产出增加4.15单位。根据公式:劳动力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GDP增长率),可计算出近10年来福建省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约为21%,到了90年代后期达到约78%,呈上升趋势,但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下降,从68%下降到约32%。由此可见,自21世纪以来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逐渐下降,福建省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技术进步以及政治制度建设等。但随着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悄悄影响着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应对福建省人口红利转变的对策
1.加大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福建省劳动力的数量增长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不断降低,而人力资本将逐步成为福建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从短期来看,低成本的劳动力可以促进经济的短暂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将会反映出劳动力素质和生产率水平的低下,因此,它将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省14~64周岁的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不少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但都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与培训。由于低成本劳动力具有相对较低的创造力,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降低劳动力成本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福建省农业劳动力在进入非农产业就业之前,获取必要的职业技术技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充分挖掘福建省人口红利效应。
2.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将会逐步提高,福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会逐渐失去,产业梯度将会发生转变,福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将逐步失效,需要探寻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就必须舍弃比较优势较弱的低技术产品和产业,研发自主创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二、三产业共同发展,通过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富余的人力资源。同时,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要研究和出台鼓励自主创业和弹性就业的措施,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人力资源的同步调整。其次,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趋势下,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商务服务业成为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重要的元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与第二产业一起成为福建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支撑,促进福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来自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未来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必须依赖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福建省的总人口中有60%左右是农村户口,其大部分劳动力来源也是农村,但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因此,为了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必须取消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政策措施,以降低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沉淀。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消除制度,及时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畅通无阻的转移;其次,在就业机会上,消除户籍对就业范围的限制,根据岗位的需要,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待遇上,规范目前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农民的进城成本,保护农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得到有效转移,人口红利的潜在效应才能被释放出来。
4.加快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促进充分就业最大程度地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参与率是充分兑现人口红利的关键。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推迟人口红利枯竭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劳动力成本。福建统计局数据表明,截止至2012年底,仍有3.63%的城镇人口未实现就业。因此,应从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扩大就业。首先,应通过增加就业培训等方式,调动失业人员的就业积极性,促使他们寻找就业途径。其次,政府部门应当完善就业信息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多渠道多层次就业,改善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就业率,增加就业弹性,全方位地促进就业增长,努力实现政府充分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同时,政府要给予弱势群体一定的政策优惠,积极地通过立法和各种规制,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和权益。
作者:刘小兰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关键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资源结构约束地区采取资源替代路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相对稀缺,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凭借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主导性资源的资源配置力(率)优势,大量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广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低价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率先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由于这些资源阶段性供过于求而面临竞争性贬值,资源重要程度与资源配置力(率)下降,既缺乏对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出现了资源结构约束现象。所谓的资源结构约束是指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约束现象。一种是资源类型的结构约束,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种是资源地区分布的结构约束,如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禀赋等。资源基础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某种资源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将上升,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将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资源本身量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的局限。因此,针对资源结构约束地区应采取资源替代的路径,具体措施: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50年的历史表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现实国情表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市场一政府”资源调控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单纯依靠政府调控都无法解决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调控机制,就是建立“市场一政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机制。资源产业的一个特征在于,市场周期性波动,产能间歇式扩张或减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认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需求较以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地理环境、探明储量等,矿产资源存在刚性较强的供给能力上限。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不大。资源总体开采利用必然考虑世界的总储量、开采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 the one hand to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way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on the other hand,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ee aspects of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ecological, social,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economic is discussed.
Key word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房地产作为生活和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的产业,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将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房地产行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也是经济周期的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投资有着投资周期较长、回收较慢的特点,其规模受到当地的生产和发展水平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大致能够和宏观经济相协调,然而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存在。房地产投资能否保证和区域经济相协调,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二者处于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房地产投资就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如果二者之间不能够保持发展的协调性,则房地产柚子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可能使区域社会经济发生全方位的萧条。
主要体现
房地产投资能够保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其主要的体现在于房地产投资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必要的前提,经济增长是经济进步最主要的条件。只有是经济得到一定的增长,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历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济增量决定了投资的总量,而投资又对经济的增长有着强力的推动,在科技和资源水平等同的情况之下,投资的总量和增长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从需求角度而言,国民经济长期的发展依赖消费的需求,而短期内的发展则依赖于投资的增长。从投资结构方面来说,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能够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当前人民消费水平难以提升的情况之下,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就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房地产投资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在房地产投资尚未成为房地产的物业时,通过其投资总量的变化来对区域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房地产的投资还没有形成现实的物业之前,其资金的分配量大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造成投资资金的膨胀,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失衡,出现大量投资泡沫。
其次,当投资形成了现实的物业之后,房地产投资能够通过结构方面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物业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发挥作用,能够对各个经济产业和部门的能力和平衡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在发展中对于消费型的物业过于偏重,如饭店、宾馆等,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住宅等生产型物业造成影响,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房地产投资可持续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方位地转变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房地产投资是资金与土地两种稀缺资源的结合。在以往,人们只对房地产投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单独的探讨,而对其在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忽略,导致房地产的投资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没有了相应的联系。当前,对房地产投资在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房地产投资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和保障。如果当前房地产投资其增长速度大于了社会的需求,或者其投资的结构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可能导致资金的积压,产业机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流通,进而造成金融坏账,对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影响。另外,区域之间经济定位的不同,也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区域发展状况和特点存在着差异,对于房地产投资也会有着不同的需要。及时在同一区域中,随着其进入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对房地产投资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比例。只有根据实际来确定合适的房地产的投资,才能够保证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另外,保证房地产融资渠道的畅通性,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生态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投资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其中空间以及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过度的占用,必然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在发展中应该使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协调和配置。房地产投资的直接产品能够改变当地的空间分配,既会对城市和环境空间造成分割,也会使空间产生房地产产品的内外之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房地产投资以粗放的发展为主,依靠对水源、土地等资源进行过度消耗来进行,没有对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起到应有的重视。在房地产投资的决策中,应该以生态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的意见为参考,使房地产和环境生态之间能够有更加自然地衔接。
社会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投资的社会可持续性,主要在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两方面得以体现。社会环境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之内人们的交往和生存的环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人文环境则指的是某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有着稳定的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要求某区域的房地产及应该和该地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相适应,保证居民之间能够正常的交流。房地产投资必须对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要求有着充分的尊重,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房地产投资能否保证和区域经济相协调,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对于区域生态、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岩,韩文秀.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2)
[2] 董亚红,鲍明龙.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 今日科苑. 2007(12)
[3] 孔行,黄玲,于渤.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03)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103-02
1 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能够让某事物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不因现在的某项事业而导致子孙后代不能使用该资源。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房地产行业的产物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房地产行业在得到产物的整个过程不危害到后代人的利益,不对该区域和其他区域的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对下面几个方面的影响: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
1.1 对生态可持续性的影响
生态环境质量是人们能够正常生活的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房地产行业要想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关键因素: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土地的用途十分之多,且它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占用就不能再生长出新的土地,而许多行业的发展需要用到土地资源,如农业、牧业等,因此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纵观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发展速度十分快,但水资源的利用,电力资源的使用方面都采取粗放的方式,导致资源严重消耗,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方面缺乏重视,导致一些房屋业主不喜欢且不必要的空间设计出现。对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重视,加强监督,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落实。
1.2 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区域的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区只有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所以说,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国家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因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宏观经济能够决定房地产投资的方向和投资方式。同时房地产投资反作用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能够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让经济更加的繁荣,国家更加昌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协同发展,笔者认为对房地产投资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有效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开发;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房地产投资开发建设有超前的环保意识;③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协同发展要求有畅通的融资渠道;④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房地产投资开发创造人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居住环境。
同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功能都会影响到房地产投资的方向和投资力度,如经济发展良好的上海,会建设高楼大厦;如旅游城市就会建设有该地区特色的房屋,且一般都是楼梯房。所以一个地区的经济和定位对房地产投资结构影响深远。在同一城市定位下,发展阶段不同也会产生房地产投资需求比例的不同,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房地产投资结构,才能与宏观经济发展相协调。
1.3 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社会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其中人是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是整个系统主体的核心因素,也是系统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投资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鲜为人知和有所考虑。许多极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忽视了对人文环境的建设,拆毁大量具有历史意义和乡土特色的房地产建筑,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逐渐消退,房地产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城市规划呈现短期性。在物业管理中采用封闭式管理,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同时却忽视了开放性,不利于建立正常的邻里关系和情感沟通。房地产品作为人类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房地产投资应充分尊重和结合社会方面的具体要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房地产投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研究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化发展的影响的最终目的在于: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最有效的配置。实现对经济、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达到对后代人的危害降到最低,对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重视房地产投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存在的基础是土地资源可利用,而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决定房地产投资的方向之前,首先要考虑所有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考虑环境保护,只有以良好的环境为基础,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后代人长久繁衍。所以,相关部门要重视房地产投资带来的影响,加强监督,努力使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向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向转变,尤其是提高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就是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支援,所以发展经济的前提就是: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提供服务,最大程度增加经济的净利益。在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影响就是:融资,融资方式在房地产投资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由于我国的金融制度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对于出现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应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当前政府部门的直接投资已经趋于饱和,民间投资明显滞后,存在较大的开发潜力,但是民间资本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没有形成有利于民间投资增长的体制和环境。所以在融资方式上应提供适当可靠的房地产金融工具,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大力扩展民间投资的投资领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房地产投资过热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1 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环境质量低下
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就要考虑具体的规划问题,要了解到投入能够得到的收益是有限的,对经济带来的效益影响也是有限的,所以要控制投入,避免盲目的投入。近年来,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房地产开发,房屋拆迁,许多城市几乎变为“混凝土森林”,城市建筑增多,而绿化却不受重视,导致环境的自净能力下降,城市氧气减少、噪声倍增、热岛效应和疾病增加。由于房地产开发疯狂,导致许多的土地都被征用去开发,又不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严重消耗,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造成身体和心理上较大的伤害。这种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获得的经济效益必然会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妨碍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导致社会效益的低下,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2 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城市运转效率低下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推进,许多城市房屋的价格上涨,导致许多的工薪家庭买不起房,许多家庭选择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买房,导致每天在上下班时间,路面上的交通堵塞,甚至瘫痪,给市民上班和学生上学带来诸多不便,使得城市运转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3 房地产投资结构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是稀缺且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分偏重于某一种物业都会影响其他物业的建设,比如偏重于建设宾馆、饭店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和其他生产型物业的建设,导致市场上某个行业出现供不应求而其他行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且也会引发整个经济的动荡,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向不健康甚至扭曲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1]刘静岩.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06(5).
[2]陈蓓.浅谈房地产投资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3]杨波,杨亚西.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关键词】 区域经济优势 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优势
1、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
区域经济优势,是指经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本区域所具有的适合某些特定生产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如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更好条件。具体来讲,区域经济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等)。
2、区域经济优势的特征
(1)区域经济优势存在于区际联系中。一个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比较,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优势不是只就自身而言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区际联系和对比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优势的存在离不开区际联系。
(2)区域经济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会逐渐显现,然而只是确定了自己的经济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致力于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动态的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地激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保持一成不变。只有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动态变化,持续最大化动态的区域经济优势,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3、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的条件
(1)确定区域经济优势。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要符合区域宏观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有利与不利条件。
(2)分析利于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资源。根据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分析要推进这种优势的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源,即区域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进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
(3)优化区域优势资源配置。在明确了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之后,要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优化配置优势资源,争取以最少的优势资源消耗换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在效用最大的用途上。
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由于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人类需求时资源总显得相对稀缺,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商品和劳务产出为目标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就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进行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2)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资源配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根据价值规律自动调节需求和供给双方的资源分配,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不难得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资源。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指的是在各部门或个人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重新配置资源都不能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同时也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是由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以及配置效果等组成的。
2、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推动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区域要想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合理利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稀缺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要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区域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区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关系到区域经济效益的整体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需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顺应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作为外部的强制力,促使区域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优化优势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强化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具体的产业或项目而言,就是优化利用资源为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依靠市场运行机制,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有效地对区域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同时也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只有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对区域优势资源利用进行合理性分析
资源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偿性、科学性、经济性及综合性等的分析。对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充分的合理性分析,确定如何配置各项资源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区域优势,实现最优效益,确保区域内每项资源都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并且最合理和最持久的利用。
2、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内的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资源,也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来组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最优生产。资源的共享性要求以最大化区域优势为原则和前提,把区域内相对稀缺的资源综合起来,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间优化配置各种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不同经济成分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中可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就需要协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尽管经济成分不同,却可能需要同样的资源和要素。除了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动形成资源分配,也需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对有限的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最优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
4、区域产业部门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前面提到不同产业部门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更是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大小取决于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在区域产业内根据资源的特点的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的配置。这二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最终能够形成区域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内涵和作用,具体介绍了通过最大化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过程,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各区域都在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如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红色经济等等都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都会具有的独特的一些优势,如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或是资本优势等。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配优势资源落实市场需求,将优势努力发挥直至最大化,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2]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4]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宋德勇、李金滟: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研究的新思路[J].当代经济,2006(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衡量经济发展进程的统计数据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为人们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别、评价标准,为客观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选择或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着显著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回顾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探讨各种指标分析体系和方法的优劣点,以期对构建更为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启迪,为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那些对区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选取合适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结构安排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对已有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评述四部分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
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数值两部分构成。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具有描述、评价和预警导向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既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又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状况的主要依据
指标体系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尺,是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客观、具体地反映和评判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活动。
1.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正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参数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使决策者关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可以引导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或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办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保证不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使政策决策或制定者根据指标体系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评估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改进或调整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
1.3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指标体系既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标杆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其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3.1 引导作用。科学、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展示了一个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见的具体指数乃至形态,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于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如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类指标;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25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描绘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领不同区域的人们比照具体指标建设区域全面小康。同样,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确立人们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具体要求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1.3.2 激励作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类发展指标的系统化。为了全面达标,促使各级政府努力转变职能,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激励各级政府通过指标体系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化、项目化,一项一项对照落实,按照既定时序,扎扎实实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3.3 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简化和改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1.3.4 预警导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如实反映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使人们随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提醒人们该努力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它又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
1.4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一项融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标既要有完备的理论指导,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可能仅停留在某一理论层次,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体系,来定量地刻画、反映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指导实际工作,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推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总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以比较明了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被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不仅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提供衡量标准,也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人们树立区域发展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促进作用、预警作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环境与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进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两个方面。
2.1 对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研究数量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进行简要归纳,见表1。
从以上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数量虽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却不尽相同;研究主体多样,从对某个区县的研究(汪波、方丽,2004)到对整个国家的研究(胡细银,1991、韩兆洲,2000等);所选指标涉及经济、贸易、科教文卫、环境、基础设施、人口、就业、科技、自然资源、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而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方法多样,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美、英的指标体系以及我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具体见表2。
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数过多,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彼此之间的重叠性很强等。
2.3 小结
通过上面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发现: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指标是不一样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三,虽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们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还是类似的:首先根据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选取主要关注的指标类;再是选取具体指标之后确定指标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选择合适权重来综合所选的细类指标,得到最后的评价指标。
3.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论
3.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标数量大,内容庞杂,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个初始指标。
其二,虽然指标体系庞大,但是指标选取的随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较弱,从而导致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问题覆盖不全。
其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筛选方法。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往往起到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较多的较规范的统计方法的文章也存在这些问题。
其四,指标信息重叠问题严重。现实中某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往往是高度相关的,再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其相关性就更加高了。虽然这可以通过采用某些统计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来改善,但是终归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标权重的确定随意性强。在选定具体的指标集合之后,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现实中由于指标数量比较大,不同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严重,从而导致研究者对不同指标给定权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非科学性。
其六,评价方法越来越复杂,经济直觉越来越弱,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其七,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考虑单个经济体的特殊性,比如某个因素可能对某地区特别重要,而对其他地区则并不重要等。笔者认为在做具体研究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构建方法。不同的区域以及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重点和阶段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动态发展原则,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构建时要尽量遵循上面说论述的原则,客观的科学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对投入的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出如何,也取决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国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环境,如果在最后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只考虑GDP、人均收入等产出指标,势必会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几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社会发展与生态损失、宏观政策保证、法律和法规等制度建设等协调度指标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加以考虑(余丹林,1998)。
3.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和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于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条件所限制。由于实际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围的区域在数据统计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对不同大小的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根据数据可得性和研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之间做一个折中。第二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经济体系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它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还涉及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而很多指标是无法准确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可测量指标来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点是各种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存在差异。
3.3 小结
总之,之所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该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从而导致其无法完全的兼顾所有的方面。笔者认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尽量兼顾和综合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应遵循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实用可操作性、可测可比性、发展创新性、合理和谐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二是所要选择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既突出中心和重点,又兼顾一般;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社会进步;既关注经济总量和速度,又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及资源、环境的保护;既关注行业、部门和企业,又关注城乡居民个体,是一个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评价区域经济的可行性指标体系。三是要将区域经济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综合研究其整体结构、动态过程、有机协调等(乔家俊,许萍,王宜晓,2002)。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科学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4.结论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评价体系出现。现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学者本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都很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对研究成果的推广。本文主要回顾了已有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简而言之,笔者觉得要想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指标选取不能太过随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应该科学而规范。
参考文献: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
[3]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 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刘蕾.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20):17―19.
[6] 颜蔚兰,曾鹏.广西经济发展区域差距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的分析[J].经济师,2007,(04):269―272.
[8]吉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问题,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1(02):95―99.
[10] 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06):52―55.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3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经济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毗邻渤海、黄海,由辽宁省的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 6 个地级市所辖的 21 个市区和 12 个沿海县市(庄河市、普兰店市、瓦房店市、长海县、东港市、凌海市、盖州市、大石桥市、大洼县、盘山县、兴城市、绥中县)组成,海岸线长约 2920公里,海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省的1/4,人口占1/3,地区生产总值近1/2,此外地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总额分别占东北三省的1/5、55.7%。自2005年辽宁省政府提出“五点一线”战略至2009年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寻求经济快速发展,有必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
20世纪中期,环境污染问题在西方国家尤为突出。1968年麻省理工学院D.梅多斯(Dennis .L. 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其提交的一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关系,研究小组认为随着人口和资本的继续增长并不会让经济持续增长,而是不断地降低地球的承受能力,令全球面临困境,最终导致经济倒退,报告所提出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讨论,它强调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护其后代人需求与欲望的潜力。”[1]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此后这一概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获得共识,并为世界各国广泛的接受。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仍旧不够完整,上述各概念仅是从自然生态和经济学角度出发,属于狭义的定义。广义的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战略,以保证社会长久的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为目标[2]。综合学者们已有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生存和发展而提出并可实施的发展战略,它强调在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关系时,要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以实现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各项资源要素的持续、循环利用。
二、构建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颇丰,如叶文忠等[3](2002)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指标集:S={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地方技术进步水平,地方经营管理水平,地方对外贸易水平,地方就业水平,地方区域发展平衡程度},结合其所建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袁建林等[4](2008)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制度等5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涵括社会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和教育子系统。
表1 沿海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本研究整理所得
与之类似的,狄乾斌等[5](2009)建立了内涵包括海洋经济的持续性、海洋生态的持续性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概念模型,并基于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等三大特征建立了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为一级指标,社会发展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以及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为二级指标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杨唤等[6]从区域内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出发建立指标。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有基于PCA的因子分析(潘志等[7],2009)、采用AHP、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熵值法三种非参数检验的数据分析方法(马辉等[8],2011)等。借鉴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建立应遵循的“科学性、动态性、协调性、相对独立性以及代表性”[9]等原则,同时考虑到评价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情况应该有目标性、分步骤的进行,本研究建立了以沿海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一级指标;沿海经济带城市经济建设、沿海经济带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及沿海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沿海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三、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方法
因子分析包括许多减少维度以简化数据的方法,同时能够找出真正相关的变量以保存初始数据结果所表示的大部分信息。本研究采用2012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考虑到数据量较大以及数据间普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因子分析作为数据分析的方法并通过SPSS19.0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
可靠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0.981>0.7,表明所选题项间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再看因子分析的结果,表2是因子解释方差值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原有题项分为了三类因子,第一个特征值的解释变异量为77、085%表示因子1包括了所有题项的绝大部分信息,同时前三个特征值累计的解释变异量达到了96.706%也表示出原题项集分为三类因子是合适的。
表2 解释的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结合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可以更明确三因子具体包括的题项。因子1包括C1、C3、C4、C5、C6、C8~C18、C20~C22,结合前述评价指标体系可知因子1主要解释了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因此将因子1命名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因子2包括C2、C7、C19、C24、C25五个题项,主要解释了地方环境保护状况,故将其定义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因子3包括C23、C26,主要是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因此定义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工业废物排放。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方法: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进一步的通过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及因子解释变异量可以计算出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绩效因子总得分,具体公式为:
,
其中为因子权重,为主因子的特征值,为各因子得分且可有SPSS直接计算得出。
四、评价沿海经济带6城市可持续发展绩效
辽宁沿海经济带6城市(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相关因子得分(F1、F2、F3)及经济综合得分(T)情况(表4):
表4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绩效情况
五、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绩效得分值,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在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部分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总得分的结果来看,总得分结果最高的是大连,而大连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综合效益最高,其次是丹东,而盘锦及葫芦岛整体效益最差,营口、锦州综合效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再从单个因子得分情况来看,大连在因子1中得分最高,也就是说大连的经济发展实力是沿海城市中最强的,同时在人力资源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也很突出。同因子1中得分反差较大的是盘锦,盘锦在因子2中得分最高,因子2中涉及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综合能源消费量以及工业废物处理率等题项,表明盘锦的工业治理以及人均经济发展情况都较为理想。葫芦岛的总得分在六个城市中只略高于盘锦,仅在因子3中得到了相对高些的分数;丹东在因子2及因子3中的得分都较低,在总得分结果中,略高于除大连以外的城市;相反的营口在因子2及因子3中得分相对高些,但总得分依旧不理想。最终结果显示的各城市排名情况为大连、丹东、营口、锦州、葫芦岛、盘锦。
从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绩效上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比较多,如城市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程度、城市发展的精神文化及物质基础差异、各地领导政策及发展观念的不同等。以大连市为例,大连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相关建设都位居六城市之首,这与大连的自身优势是分不开的。大连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在工业发展以及船舶制造与海洋运输业等方面发展较早且已经形成了可观的规模,再加上政府的积极支持,使得大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成果显著。至于其他各市,在地理位置上虽然也处于沿海地区,但是由于这些城市市场经济发展较晚,且发展观念传统,再加上政府未能出台扶持政策,导致城市经济与大连有很大的差距。
六、研究结论
通过借鉴诸多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建立了以实现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沿海经济带城市经济建设、沿海经济带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及沿海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二级指标,并从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角度选择诸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均消费及支出、社会保障及科教支出、工业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相关具体指标,进一步细化评价及实现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同时本研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为分析对象,采用2012年统计年鉴中得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实现了对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中,大连的发展态势较为乐观,其经济形势也是六城市最好的,但是其他城市与大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子得分较低。此外,从整体上看,在前述建立的沿海经济带可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二级指标B1及B2方面发展情况较理想,但是在B3中,部分城市对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处理效率并不高,但是总体情况还是较为稳定的。因此本研究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可以通过加强港口建设、完善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并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及对环境污染现象的监督及管理势必对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创新性的建立了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及调查研究固有的缺点使得本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本研究仍旧较好的实现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情况的评价,研究结论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婧.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环境问题的解决策略探索[J].经济与法,2009,3:149.
[2]刘春芝,翟璐.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与财政政策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3):51-53.
[3]叶忠文,李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8-11.
[4]袁建林,王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理论研讨,2008:108-109.
[5]狄乾斌,韩增林.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3):117-121.
[6]杨唤,陈学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价值工程,2009,7:18-21.
[7]潘志,李飞.基于PCA的辽宁沿海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8):69-71.
[8]马辉,马慧强,.基于非参数检验的辽宁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3):87-89.
关键词: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思路
新疆是我国西北边陲重地,长期以来国家都十分重视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棉花产业是新疆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现主要就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新疆政府制定了“一黑一白”经济发展战略,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一发展战略中的“黑”指的是石油,而“白”则指的是棉花,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新疆的棉花生产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目前,新疆地区已经建成了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以及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棉花产业呈现持续高产及稳定发展的趋势,成为新疆经济的重要支柱,新疆的棉花产业成为国家棉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纺织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人类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棉花是棉纺织物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我国的纺织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这极大地推动了棉花产业的发展。现阶段,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在不断减少,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需求,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棉区重要的生产目标是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保证国家粮食产量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这几个区域棉植面积及规模,而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依然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疆地区都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区域,承担着国家棉花供给的重要任务。新疆地区对于棉花生长而言具有十分明显的自然条件优势,适合多种类型的优质原棉生长,而且产量、品质都较高,加上国家的大力扶持,目前已经完成棉花基地建设,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及高级人才。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着区域化、专业化及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完善的区域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以及技术集成体系,棉农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相对比较薄弱等生产问题。而在市场流通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链各个环节联系不够紧密,相关技术与标准之间的对接存在问题,缺乏完善的产业链标准体系及技术体系等问题。此外,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严重影响了棉农、棉纺企业的经济效益,加上棉花的购销主要依靠传统的购销方式,因此棉花流通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
二、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为了促进区域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应重视以下问题。一是新疆地区棉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始终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应做好引导工作,行业内部发展态势较好的企业应做好带动工作,重视新技术的创新推广工作,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棉花产业链体系。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棉花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当前的企业与棉农利益分配机制,缓解企业与棉农之间的利益矛盾,真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应重视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在棉花种植的区域布局中,做好布局优化工作,按照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生产管理水平,将不同纤维类型及生产质量的品种进行合理的布局,形成优势产区,构建专用棉区域生产带,重视品牌效应的重要作用,扩大新疆地区专用棉的影响范围。三是为了有效提高新疆地区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及管理体系,保证棉花品种的选育质量,做好原棉生产、加工过程及棉花产区生态环境的监控工作,提高原棉的加工质量。此外,棉花产业基地相关管理人员还应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为区域标准及管理体系的贯彻落实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做到棉花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真正提高原棉产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
三、结语
新疆地区是我国西北边陲重地,地区的稳定关系着国家的安全,长期以来国家都十分重视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棉花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简单就新疆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简单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仅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韩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2(14):8343-8344.
[2]马爱琴.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纤检,2015(9):46-47.
本文以闽南地区为例,按照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闽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 区域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6-03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几百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目前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 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具有几个特性:1、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区域经济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涉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 2、它是一个产业系统和地域系统,所以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必然的关系,区域的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3、它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等多层次构成的。 4、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
(二)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构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判体系,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作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评价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各项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
二、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一)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资源的总量和资源的品种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中国也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丰富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贫缺已人所共识。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储量、投资、产能、价格是工业资源问题的四个基本层面,其中,不同资源产品的价格特征又是资源供求问题的核心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的过程,而且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竞争力决定着生存、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可行标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或者一个工业部门实现了以耗费资源技术为主向以节约资源技术为主的转变,称之为“竞争力突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竞争力突变的含义是:在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工业生产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而且需要采取自然资源作为加工制造过程的动力。因此,消耗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生产过程还会产生废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造成环境的改变也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后果。总之,处理好工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利用区域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即区域环境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改变区域环境。下面就以闽南地区为例,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政府职能、金融发展等方面来论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联系:
1、从地理区位来看,早在唐代,泉州已经成为我国三大商贸港口城市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发展成为世界东方贸易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是当时盛况的生动写照。这些都说明闽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区域优势。俗语道:“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闽南地区依山傍水,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脉相通,生活习惯也差不多,文化、民风、民俗相同。这种地缘和血缘、历史和文化上的密切关系是实现祖国统一和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基础。
2、从资源禀赋来看,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技术进步的方式都会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关。闽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德化的银杏、南方红豆杉、刺桫椤和永春牛姆林的半枫荷等国家保护植物,以及遍布全地区的古树名木、名花。这些不仅是珍贵的植物景观、旅游资源,还是活的历史文物,为闽南地区这块历史悠久的文化胜地增添了绚丽风采;丰富的动物资源中,有华南虎等国家保护动物和不少的珍稀动物以有海洋生物。闽南地区是一个临海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动力资源和红树林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闽南地区地少人多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闽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在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必需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密切结合。
闽南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密切注意周围地区的环境保护,实现采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闽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季不冷;热量丰富,降水充足;自古以来就素有“地肥水好花果香”的土地资源,使闽南地区植物四季常绿,农作物终年可以生长。“四季有花常见雨”就是闽南地区气候的真实写照。闽南地区暧湿的气候为植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光、热、水资源,也为闽南地区发展生态产业打下基础。
3、从经济发展来看,在闽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区域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人均GDP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地区人均GDP水平的差异较大,如沿海的厦门、石狮、晋江较高,内陆地区水平较低。从全国范围横向比较来看,一方面,闽南有些地区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另一方面,这些地区进入新一轮大开发时期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亚热带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区土地资源丰富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优势和后发优势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在沿海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将通过其发达的服务业为内地产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平台,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4、从政府职能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经济运行方式。构成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1)以一定的经济区为依托;(2)以一定的地域分工为基础;(3)以有限资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为基本内容;(4)以各种资源要素间、产业间和地域间的经济技术、市场供求为联系的基本纽带。区域经济需要政府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去选择区域发展战略。需要相关的地方政府提出和执行有利于各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各项政策,甚至实行打破行政区界的经济管理机制。只有在区域内建立起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早在20世纪厦门就被定为经济特区;21世纪,提出大力发展海西经济建设。闽南地区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岸,担任建设海西经济的重要地区;因此,闽南地区应该利用这与时俱进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5、从金融发展看,福建、广东是著名的侨乡、是华人华侨港澳台胞最多的地区;根据统计,闽南地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就有上千万人,占福建华侨总数的80%左右,占全国华侨总数的30%。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的华人华侨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一份浓浓的家乡情。他们珍惜“摇篮血迹”,尽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他们所居住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语言,与家乡相同,应利用资源优势纳投资,弥补开发资金的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从区域文化看,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是一个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指标,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后台依托,闽南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对于推动闽南地区经济区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的作用。闽南文化内涵丰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闽南地区人文区域的思想、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加快闽南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大形势下,弘扬闽南文化对于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
(三)、对闽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构想
闽南地区具有四大区域环境优势:第一优势是海{西岸、的优势。第二优势是对接长、珠两个三角洲、背靠江西,湖南、安徽,广阔腹地的优势。第三优势是人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势。福建的人、文化,和台湾的、香港的、|南亚的,和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相同,这种优势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地域优势,很多地方难以相比。第四优势是产业集聚,城市布局的优势。福建的产业发展到F在这个层次,应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世界,包括和香港、台湾的产业加快对接,实现优势互补。而BT、福州、泉州、漳州四大中心城市构成福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蔚恪R愿V菀发挥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厦门要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泉州要发挥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漳州、莆田、宁德要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三明、南平、龙岩从山区腹地,成为要发挥纵深推进作用的前锋。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地区,促进海峡两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闽南地区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区域经济合作蕴藏着巨大商机。鉴于闽南地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决定了闽南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只能是分层次、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总的构想是整合区域比较优势,拓展金融媒介宽度。整合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思路是加大四个“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加大主导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5―10年内,把闽南三角区域建设成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在泉州、厦门和经济发达的县市形成扇形辐射的高新技术网络,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业带;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结构重组。二是加大大工业产业建设――现代制造业。应大力发展临海工业、临江工业和山区工业发达产业带,构建制造业体系及产业链和基地群。在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性集群式的制造业基地,培育一批核心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在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扇形辐射工业制造、服务和控制中心。三是加大大农业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和海洋江河产业。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建设能发挥各地资源和特色优势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把海洋与江河资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把海洋与江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加大消费产业建设――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制定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从纵横两方面重点规划精品旅游项目和特色旅游线路。
闽南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血缘优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风和日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加之特区体制创新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将以自身的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现代工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制造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等,加速工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创造美好明天时候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只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造成各种环境问题。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经济发展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高度重视解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总结
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就要讲求科学,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可以利用区域环境的优势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当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的时候, 就必需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才:《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一带一路;优势产业;指标体系
一、优势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优势产业的研究涉及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多个学科,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新兴理论学派的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实践应用学派的赤松要的雁型形态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论等。以后者为理论依据的优势产业往往与主导产业的概念混淆。
二、势产业的内涵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优势产业被赋予新的内涵。“一带一路”将改变西部特别是西北部地区向西开放格局,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被置于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陕西省的优势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地理位置及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不能仅仅以传统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为依据,要能够体现开放经济的要求。此外,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优势产业的选择也要考虑产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优势产业选择标准
在选取“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优势产业评价指标时,以国际贸易相关理论、产业经济相关理论为依据,针对陕西省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比较优势、产业绩效、技术进步、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优势、对外开放优势六个方面建立了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1.比较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是国家或区域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基础。因此,比较优势指标可以衡量区域某一产业在开放经济中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可用市场占有率、区位熵、需求收入弹性指数三个指标衡量。
市场占有率=西安i产业销售收入/全国i产业销售收入
2.产业绩效。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省优势产业的选择中考虑了产业发展的绩效指标,通过资产利税率、产业利润率来衡量。
资产利税率=i产业利税总额/i产业资产合计
产业利润率=i产业利润总额/i产业总产值
3.技术进步。优势产业一般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越高,产业经济效益越好。可以用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率来衡量。
劳动生产率=i产业增加值/i产业就业人员数
产品附加值率=i产业增加值/区域工业总产值
4.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在选择优势产业时要考虑产业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产业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通过就业吸纳率、平均工资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就业吸纳率=陕西省i产业就业人数/i产业总产值
平均工资率=i产业职工平均工资/区域职工平均工资。
5.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国家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也要考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反映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并预示着产业在长期发展中的升级转换能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用能源消耗产值率、节约指数、三废排放指数三个指标衡量。
能源消耗产值率=i产业总产值/区域i产业能源消耗总量
节约指数=(i产业能源消费量/全国该产业能源总的消费量)/(i产业工业增加值/全国增加值)
三废排放指数=三废排放量(吨)/产业总产值(万元)
6.对外开放能力。对外开放能力反映的是陕西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向西开放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用出口相对规模、出口依存度两个指标来衡量产业的对外开放能力。
出口相对规模=i产业出口总额/区域外贸出口总额
出口依存度=i产业外贸出口总额/区域i产业总产值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除了考虑以产业、贸易、竞争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也考虑了能够体现陕西省与沿线国家经济往来关系的产业对外开放能力等指标,以及产业对环境、社会进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比较优势、产业绩效、技术进步、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进步能力六个方面建立了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秀云,刘星源,刘红艳等.西安市新城区优势产业选择--基于LQ、AHP模型和产业职能度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7):107-112.
[2]张璞.基于指标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地区优势产业选择与评价[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29(4):21-27.
[3]李传琪.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优势产业研究[J].经济论坛,2010(4):118-122.
[关键词]黄河口;生态经济;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78-01
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迎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改善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机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经济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基调,基于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稳态发展,才能改善发展人与自然的友好发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本文根据黄河河口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的分析和讨论,主要是黄河口生态与经济发展研究。
一、黄河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资金支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河口,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境内。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旅游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本额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无论是从金融机构的贷款,或国家的金融投资和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的是最大的,其次是国家财政投资,再次是利用外资。
2、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黄河口以生态旅游为基础设施建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黄河口现行流路两侧,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黄河河口流路的两边,山东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为主体。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创造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建设本身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区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发达的航道,大清河,小清河,黄河,渤海湾,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渤海湾是一个盐卤资源富集区,曾经是山东省重要的盐产地和主要集散中心。频繁的商业交流,也带来了北京,天津,胶东,济南等区域文化特点,并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资本,技术等;影响黄河口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还另一方面―一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资源因素,如水,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人工控制的影响因素,根据性质与作用不同,可分为资本因素,技术因素,智力因素,产业结构因的素,基本设施因素,制度因素。
4、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河口的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已不再是第一产业,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来,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的GDP,产值占的比例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中国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因此,黄河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对于黄河口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黄河口生态与经济发展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二是重增长轻环境保护并重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开发环境的保护,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为环境和经济开拓新发展。
2、经济发展必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黄河口经济发展必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加强环保意识,建立生态观念。建立一个“青山绿色生态价值观是黄金山”的价值观念,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损失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极大地缓解了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性。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科学的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结合科学发展观与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爱,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科学知识,了解的情况,要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形成造福子孙的共识。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摒弃过度消费生态环境,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3、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残酷的现实实例和深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黄河口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概念的发展迫在眉睫。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这是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现实要求,是解决资源危机和反映资源价值新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解决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最根本的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黄河口城市管理的进一步的提升,就得先实行环境保护。因为环境保护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坚决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的有效的环境管理。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跨部门,区域,行业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依照法律环境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二是加强各项目的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处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和总控系统,计费系统,污染事故报告和检查制度。三是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应根据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加强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并且,提升公民应该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提高公众参与保护和监督环境意识,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环境决策以及监督。在法律范围内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来处理违法成本不高,守法成本代价大,执法成本代价更大的问题。
5、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
科学的引导,资源的节约,环境友好型是黄河口发展之路,为实现黄河口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改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到“双赢”变化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齐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点的新姿态,而且还保护“绿水青山”,对生态建设的方面做出贡献。
三、结论
对于黄河口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我们要以国家的角度来看,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的道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人的生存环境,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源头上进行根本行的改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实现黄河口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