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7-21 17:2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1篇

1.1指标体系筛选的原则

要客观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就必须要建立可行、有效和具有代表性的客观评估指标体系。客观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的指标,从整体上应是由多个指标构成的统一体系,从个体上又是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群。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综合评估考核办法》,结合烟台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国内学者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了相应的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评估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遵循可行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2评估指标的选取

结合烟台市的实际情况,选取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评估指标体系。

1.3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主要通过查阅2010—2013《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0—2013《烟台市统计年鉴》获取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各项客观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

按照综合指数测算法的基本思想,选取2010—2013年烟台市海阳、蓬莱、栖霞、长岛、招远和莱州6个县域12个二级指标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2.2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指标综合评分情况与分析

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2010年栖霞的最高为0.0978,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294;2011和2013年表现为同样的趋势;2012年略有不同,评分最低的为招远。2010—2013年平均得分情况为,栖霞的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年度之间的变化不稳定。除了招远外,其他县域都是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烟台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表现为栖霞的得分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不同年度之间的表现为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

2.3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评分情况与分析

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评分情况,2010—2013年二级指标中人民生活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得分最低,不同的县域之间略有差异。各县域二级指标不同年度的变化情况。海阳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变化较少。蓬莱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而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大。栖霞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差异不大。长岛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也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比较稳定。招远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差异不明显。莱州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明显的上升,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略有差异。

2.4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二级指标评分情况与分析

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二级指标得分情况。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现为各县域的二级指标X2到X9基本没有变化,保持稳定状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权重系数,根据各县域经济得分综合得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分析了2010—2013年烟台市的海阳、蓬莱、栖霞、长岛、招远和莱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结论:(1)烟台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表现为栖霞的得分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不同年度之间的表现为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2)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得分最低,不同的县域之间略有差异。(3)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现为2010—2013年二级指标X2到X9基本没有变化,X10、X11和X12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各县域均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12)得分最高,说明烟台市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各县域之间和各级指标的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3.2建议

第2篇

一、民营企业对首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首府民营企业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已逐步成为引领全市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截至2013年6月底,呼和浩特市私营企业户数达到32346家,同比增长11%;注册资金856亿元,同比增长11%;从业人员28.3万人,同比减少8%;个体工商户达到13.08万户,同比增长15%;注册资金超过38.5亿元,同比增长24%;从业人员34万,同比增长33%。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约80%。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壮大首府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据调查了解,截至2012年底,玉泉区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达到了21379户,注册资金达到541882万元;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0.3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实现17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8%;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0.6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99.2亿元,占地区总量的75.8%。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也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利商机和空间。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依托各自优势和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先后与重点民营企业达成合作。一是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托县水煤组合、电价比较、区位交通等优势,规划投资100亿元在托县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发电和城镇建设相融合项目,其中建设光伏温室大棚1080座,现代化的光伏小镇3000户,种植优质牧草40000亩。项目建成后,光伏发电年产值将达20亿元,将解决就业人员近万余人。二是内蒙古维多利集团、内蒙古巨华集团等企业在回民区共同投资兴建的内蒙古大商城,集商业、金融、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生活休闲、餐饮娱乐、仓储物流为一体,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年缴纳税金2亿元,并提供15000个就业岗位,对回民区服务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带动回民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另外,玉泉区形成了一批大中型商场及几处大规模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同时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了首府城区的黄金旅游区;新城区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为支柱产业的一个门类齐全的优势产业;和林县成功引进以蒙牛乳业为代表的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业、电力产业、石材建材业、现代服务业和林草业“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首府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一是民营企业农村用地的审批程序相对繁琐,以致民营企业项目投资中途搁置;二是民营企业农村用地的权属不明确,给民营企业投资带来困扰;三是政府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建设规划一张图纸、一个模式,没有突出特色,不切合各个县域生产、生活的实际;四是政府对县域地区的民生工程投入不够。

(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区域弱势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最适合增值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平原地区流动,对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处非交通要道的县域,民营企业受到的关注较少,并且难以留住优秀人才。交通、通讯、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缺乏吸引力的投资条件和环境,加之缺少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县域发展经济步履维艰。

(三)投资建设的辐射作用不够强。部分民营企业思想认识还存在差距,对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认识不足,在县域经济建设中,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致使好多项目因投资大、利润小、回报周期长而被搁置。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单纯是靠项目建设,还要靠项目带动诸如交通、卫生、医疗、就业等民生工程。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投身县域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愿意在基础设施方面花钱,错误地认为民生工程是政府的事情。

(四)融资渠道不畅。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更多面向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够,基层银行的信贷额度不足,不能够满足当前各县域民营企业的资金要求。

(五)县域经济各类数据统计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关于首府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类数据统计口径不明确,统计范围及概念模糊,甚至留有空白,难以为相关部门解决县域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和为民营企业参与县域经济建设提供参照。

三、促进首府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长效监督。为了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纳入有关职能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对全市各区、各部门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定期监督和考核。2013年,呼和浩特市工商联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呼和浩特市关于进一步发挥异地商会作用的意见(讨论稿)》以及《关于对旗、县、区、开发区非公经济年度考核暂行办法(讨论稿)》,提出:一是建立民营企业重点联系帮扶制度,重点联系帮扶对象,市本级联系民营企业100户左右,旗、县、区、开发区联系民营企业30-50户左右;二是以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股权基金的方式,积极组建融资服务平台。

(二)各尽其能,因势利导。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为促进首府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多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以更优的环境、更好的政策推动发展。二是组织各类媒体深入宣传中央、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和报道对首府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形成尊重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为了承接先进产业,帮助民营企业找到新的发展路径,组织民营企业到那些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做得好的地区调研考察。四是通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与异地商会、行业协会代表座谈会、见面会等,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有意识地到首府县域去寻找项目。五是完善和加强呼和浩特市县域经济统计办法,建立健全县域经济统计概念、指标等,合理界定统计范围,全面科学地反映首府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三)因地制宜,互惠互利。要整合资源壮龙头,转型升级强实力,建稳基地促发展,利益联结增效益。县域经济发展同样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通过认真地调查分析,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与操作性,找准各区域的特色和优势,整合和优化当地资源,在开发利用、深加工以及产业链上下功夫。工业要集约布局、集群发展,突出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农牧业要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了适宜的项目,还要有良好的运营模式,在把民营企业、科技人才、县域农户有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工商业联合会经济调研处)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税收;调控;县域经济;江苏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15-03

中国“十二五”规划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战略性工程,离不开各种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其中,税收作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财力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县域经济是衔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连接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重要纽带。

一、税收调控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性分析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江苏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2009年末,江苏共有县级市26个,县25个,全省县域行政区划面积7.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4.7%;县域总人口(户籍人口)4 778万,占全省的64.4%;地区生产总值18 538亿元,占全省的53.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 612亿元,占全省39.3%;社会消费零售总额4 913.07亿元,占全省的42.8%;进出口总额1 433亿美元,占全省的4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 208亿元,占全省的41.4%。由此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县域经济事关经济发展大局。

(一)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税收调控

税收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发展不偏离轨道的手段,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税收调控来实现。如税收调控经济运行的功能,可以充分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和质量保证上面;税收调控资源配置的功能,可以充分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控制“三高”上面。

(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导税收调控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不断地调整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税收调控的主导,税收调控最终是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如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控制经济发展速度、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和控制“三高”等目标就对调控收入分配的要求;又比如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就是对调控资源配置要求。

(三)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税收调控目的是相通的

税收调控范围的广泛性对应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面性,税收调控对象的针对性对应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性,税收调控的刚性对应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柔性。从三个对应关系来看,二者的目的是相通的,如调控经济运行与控制经济发展速度和保证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又如调控资源配置与控制“三高”的关系等。二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通、主导和依赖的关系。

二、从税收的角度分析制约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税收来源于经济,江苏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地方税收带来了充足的税源。2009年,江苏县域地税税收收入总量突破700亿元,总量为“十五”期末2005年的2.55倍,2005—2009年年均增收超过100亿,年均增速26.4%,高出全省增幅3.1个百分点,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年均增长21.3%、31.3%、41.1%。县域税收占比由2005年的33%提升到2009年的36.3%。

(一)税收增速与经济增速长期倒挂,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近年来,虽然江苏县域经济与税收均保持着较快增长,但税收的增速明显快于经济的增速,也快于周边县域经济的强省浙江和山东。2006—2009年,江苏县域GDP年均增幅为19.4%(现价),地方税收年均增幅为26.4%,税收增幅高于经济增幅7个百分点,而同期浙江省县域税收年均增幅只有16.2%,山东省只有19.3%。其中苏北五市的县域税收平均增幅高达38.3%,高出同期经济增幅18.9个百分点。

由于产业结构、统计口径等多方面因素,税收增长在一定程度内高于经济增长是合理的,比如从反映经济税收协调性的税收弹性系数看,其系数在0.8~1.2之间应处在合理区间。但近五年江苏县域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平均弹性为1.36,其中苏北地区五年的平均弹性为2.05,说明这其中必然存在着非经济自然增长因素。以增长最快的苏北地区为例,由于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方财力规模偏小,县乡财政担负着广泛而重要的公共再分配职能,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县(市)政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或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对地税部门下达的税收增幅偏高,加之单一的收入考核导向机制,导致税收计划与实际税源相脱节,既加大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压力,同时也使税收计划与依法组织收入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据调查,近年来苏北地区大部分县(市)政府下达的地税税收计划增幅超过30%,少数县(市)政府下达的税收计划增幅超过50%。税收增长速度长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制约了县域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

虽然近年来江苏县域经济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受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自南到北,梯度落差较大。从反映经济综合实力的地区生产总值看,2009年,全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县域GDP比值为3.8∶1.7∶1,人均GDP比值为5.8∶3.3∶1,GDP排名前五位的苏南四县(市)总量超过了苏北全部县(市)的总量。从单体来看,强县、弱县间的差距极大。全省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68 420元/人)与最低的灌云县(3749元/人)相差5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高的江阴市(251.2亿元)与最低的东海县(2.33亿元)相差107倍。从三大区域税收收入占比看,苏南14个县(市)税收占比近六成(57.5%),而苏中和苏北37个县(市)的税收总量占比不足全省的50%,收入总量仅为苏南的3/4,苏南县域税收平均规模为29.36亿元,分别为苏中、苏北的2.7倍、4.7倍,最高昆山市(80.76亿元)与最低的洪泽县(3.87亿元)相差近20倍。全省县域发展严重失衡,影响到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制约了县域税收持续稳定增长

现阶段,江苏县域经济虽然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与全省产业构成相比,县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份额仍然较高。2009年,全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8.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目前全省仍有1/4左右的县第一产业的占比高于20%,部分县农业社会的特征仍比较明显。由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2009年全省县域地税税负为5.7%,低于全省近1个百分点。

从税收的行业构成看,县域税收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依赖过大。2009年,全省县域税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大行业占比为45%,高出全省两大行业占比3个百分点,比山东高17个百分点、比浙江高10个百分点。其中:苏北县域税收中两大行业占比高达五成以上(54.3%),高出苏南五市两大行业占比14.3个百分点,两大行业增收贡献份额高达73.8%。可见,目前县域税收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大投资拉动型产业依赖过大。

三、税收促进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结构调整的税收优惠,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1.完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初加工,提供农业技术、信息、仓储、培训等服务收入,可全部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合作社成员取得的股息、红利、盈利返还一律免征个人所得税。农民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其中农机可由国家凭农民购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直接退税给农民或财政直补;对化肥、农药,因面广量小,退税手续烦琐,仍可继续实行免税,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适当降低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税负,将农业产品、食用植物油、自来水、居民用煤炭制品、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老百姓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由现行的13%降至10%或10%以下,减轻医药物品的税收负担。

2.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取得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开展农业质量和环保标准体系、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规划、策划、咨询、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以农家独特的田园风光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题,以花园、果园、茶园从事生态旅游项目,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将涉农服务免征营业税政策,扩大到所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项目;对农村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长期减免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

3.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中,新兴产业领域的优惠手段较为单一,延期纳税、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等手段未得到充分应用。因此,应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充分使用上述手段。新兴产业的有些资产更新换代非常快,甚至二三年就出现新产品,应放宽该类设备的折旧年限,规定可在更短时间内提取折旧。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缺乏关于再投资的优惠制度,为了鼓励新兴产业企业再投资,应作出这方面的规定。

(二)实行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共进的税收政策,推进平衡发展。

税收政策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机制,调节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效益最大化。

1.引导优势产业,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充分利用苏北的资源禀赋优势,运用税收政策引导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深加工,建设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安全水产品养殖基地和海洋捕捞渔业及海产品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湿地旅游、生态旅游、海岛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集中建设石化、钢铁、造船、能源等临港产业以及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提高苏北发展内生力。其次,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苏南高薪技术企业发展,在苏南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促使苏南产业升级。最后,加强苏南、苏北之间的产业转移承接,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苏北转移,对产业转移产生的投资成本差异,以财政补贴或者税收减免的方式进行弥补,以进一步提高苏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2.降低税负,吸引生产要素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行对农村积极有效的减免政策,特别是中央税的减免,真正体现国家的实际扶持。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对投资于农村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或折旧额,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农村地区的税后所得再投资于农村地区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对吸引人才的专门补贴实行个人所得税免税优惠等。

3.放宽税收管理权限和分成比例,促进农村自我积累和发展。在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分成比例方面,中央财政应给予农村地区地方财政更多的优惠,以促进农村地区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三)完善民生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1.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吸纳了社会上大多数就业人员,成为县域就业主阵地。为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建议推行差别税率:在所得税方面,根据纳税人的效益规模或者企业规模实施不同的税率,规模大的适用基准税率,规模小的适用优惠税率;实施所得税累进税率,对企业利润水平低的实施较低的税率。在流转税方面,按企业的规模实行差别税率,规模小的实行较低的税率。规定起征点,对所得税或者流转税规定起征点,在起征点以下的不征税。

2.加大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力度。税收应加大支持促进就业创业的力度,落实并延续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收政策,如可以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适当提高或者将增值税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从增值税制中淡出,降低增值税征管成本;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中的微利企业所得税税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如将现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标准放宽到低于5万元或低于10万元的标准,或者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一律降至10%,以照顾微利企业,促进就业;统筹城乡就业,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对返乡农民工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可比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给予税收优惠。

(四)构建绿色税制,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

1.调整资源税。一是要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广义的资源概念不限于矿产,还应包括水、森林、草原、滩涂等。二是要对部分资源品种改变计征方式,首先可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2010年6月1日,中国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改革试点,对新疆石油、天然气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为5%。建议在新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条件成熟时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内推行。三是要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现行资源税税负是多年以前制定的,随着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目前税负明显偏低,难以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2.开征环境保护税。在费改税的基础上,推动环境税立法,重点考虑对污水排放、碳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征收。污水排放属于费改税,同时相应考虑设立碳税、硫税税目,择机进行开征。碳税,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是针对化石燃料使用征收的税,旨在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开征已成为中国减缓国内外压力的需要,有利于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它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完善中国环境税制的客观需要。

3.完善消费税。消费税是中央税,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但中国消费税名不副实,主要是在生产环节对企业征收,对消费者而言,属于隐性税收,调控功能被隐蔽和弱化了,应进一步完善消费税政策。将消费税政策逐步显性化。消费税是价外税,对消费者征收,就能起到明显的奖惩作用。中国消费税对企业征收,一提高消费税,企业就会涨价,消费税对企业行为的调节就会弱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梁东黎.宏观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书瑶.赋税导论(简本)[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

[4] 汤贡亮.中国税收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5] 欧阳坤,许文.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9,(4).

[6] 匡小平,吴智峰.中国收入差距过大原因及财税调节对策[J].税务研究,2009,(2).

[7] 厦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10,(10).

[8] 丛明.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制与税收政策的路径分析[J].涉外税务,2010,(9).

[9] 郑新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J].宏观经济论坛,2010,(18).

[10] 秦兴方,汪桥红.转变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与制度安排[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第4篇

一、我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61个,其中县级市有393个,此外有100多个县和县级市陆续转化为大城市的市辖区。这2000多个县、县级市、市辖区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在上世纪末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60%以上。2000年,县域经济大省、强省的浙江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GDP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因此,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就难以提高,“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将落空。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解决“三农”问题及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一些经济强省和经济强县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能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广东省南海(县级)市的发展是最好的例证。改革开放之初,南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82%,81%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3年的发展,南海已经由一个农业大县变成全国工业强县、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基地;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30.5:53.1:16.4变为2001年的6.7:49.6:43.7,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80%。南海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吸纳外地劳动力100多万,吸纳的外地劳动力与当地人口相当。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如何扩大内需?关键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可以这样说,内需的长期、持续扩大取决于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据统计,我国近13亿人口中有10.8亿人以上(其中九亿农民和城镇的低收入者占绝对多数)生活在县域范围内,占全国总人口的85%还多。如果没有这近11亿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社会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增,进而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那么内需就不可能持续扩大。而这11亿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待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所以说,扩大内需,关键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二、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仍然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经济离开金融的支持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那么,我国县域金融现状如何呢?对我国县域金融现状,可以用五句话概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幅收缩,邮政储蓄“只进不出”,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鞭长莫及”,资本市场“可望而不可及”。目前我国县域金融并没有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撑,从而使得县域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1、国有银行从县域收缩,使县域经济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更加艰难。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按照集中化管理的要求和效益原则,将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大项目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相应撤并了3.4万家县级或以下机构网点。然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从县域大幅收缩使县域经济主体融资愈加困难。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才刚刚起步,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型企业上市都很困难,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县域中小企业来说,试图通过发行股票来筹措发展所需资金,基本上是“水中月、镜中花”;而现在又不允许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债。要让资本市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我国目前尚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县域经济主体的外源融资渠道只有银行这条间接融资渠道。银行间接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县域经济主体融资的难易。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没有县级分支机构,地方又没有建立中小银行,因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就成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唯一外源融资渠道。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县级分支机构和网点,使县域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变得更窄,在有些县甚至发展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上成为储蓄所,县域经济主体只能从农村信用社贷款。与此同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信贷审批权被上收,上级行执行非常严格的贷款标准。信贷审批权上收,不仅使县域范围内资质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信贷审批,就连那些产品有市场、有信用、有效益的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在放人更高层次审批后,不是因为项目规模小、企业贷款条件一般、风险大、成本高而很难得到审批,就是因为审批时间过长,耽误了企业用款的最佳时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资金大量“渗漏”造成县域经济“失血”严重。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县来说,其“造血”功能一般都不强。为加快发展,它们往往需要“输血”。然而,县域金融存在的“抽血机制”使县域经济大量“失血”,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失血”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县级“瘦身”、减少生产领域信贷业务的同时,在县级吸收存款的力度并没有减弱。这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县级分支机构产生的存贷差就以上存资金形式流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关资料显示,作为贫困县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2002年上存资金超过亿元。贫困县既然如此,其他县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条是邮政储蓄。从1992年开始,邮政储蓄吸纳的居民所有存款均上存央行,由央行支付4.6008%的固定利率(2002年3月下调为4.357%,仍远比商业银行上存央行利率1.89%为高),而储户的存款利息由邮政按照央行对金融机构统一规定的相应利率支付。为赚取巨大的利差,弥补邮政系统亏损,邮政储蓄自然惟“利”是图,利用一切手段吸收居民存款,甚至不惜违反央行的禁令,高息揽存。正因为如此,邮政储蓄也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3月底,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6469亿元。1995―2000年五年间,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年均递增36.78%,其中农村邮政储蓄存款年均递增39.71%,其增速远远高于同期农村信用社存款增速(年均递增仅22.19%)和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年平均增长23.38%)。由于邮政储蓄的70%一80%来自农村和县级城市,邮政储蓄吸纳的资金越多,就意味着从县域经济体系中抽走的资金就越多。

据统计,全国通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两条途径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倒流的资金每年在6000亿元左右,平均每个县流出的资金近3亿元。这种势头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益强化。“渗漏”越厉害,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就越少,县域经济发展就越困难。

3、农村信用社还难以单独担当县域金融的主力军。根据1997―2001年五年统计数据测算,国内60%以上的农业生产贷款、80%以上的农户贷款来自农村信用社,70%以上的乡镇企业信贷资金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村信用社是县域经济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然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与体制沉疴,使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1)经营管理较差,信贷风险大。主要表现在:信贷管理执行制度不严、管理偏松,贷款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非正常贷款比重较高;财会基础工作薄弱,执行制度不严、有章不循等现象较普遍,财务管理偏松。农村信用社普遍经营管理较差不仅加大了信贷风险,而且也是造成其巨额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截止2002年底,农村信用社整个系统亏损率高达86%。一些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已经成为失去基本金融功能的“死社”。

(2)不良资产比例普遍偏高。按照五级分类法,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一25%,而各地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比例更高。到2002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5147亿元,占贷款总额37%。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农村信用社资产流动性差,资金实力弱,放贷能力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导致农村信用社怕贷、不愿贷。

(3)存款递增慢,资金实力有限。多年来的体制积弊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其吸收存款的能力越来越差,存款增长慢,存款所占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统计数据显示,1996―2000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分别相当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存款余额的17.17%、16.80%、16.25%、16.16%。这种存款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制约了其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县域金融不能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要求重构我国县域金融体系。 三、关于重构县域金融体系的若干设想与建议

由于县域经济活动的规模较小,且风险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指望在那里发展起像中心城市那样发达的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应当发展起那些与县域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组织、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应该把实现县域金融机构功能互补、组织结构优化及运作效率提高等作为改革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鉴于此,笔者以为,重构后的县域金融组织架构,应该是由农村信用社、地方性中小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机组合而成的完整体系。

1、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真正成为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支农生力军。各地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当地情况的改制道路;切忌盲目跟风,要特别防止搞“一刀切”。无论是走合作制道路,还是走股份制道路,抑或是发展为兼顾股份制和合作制特色的合作银行形式,各地农村信用社可在参照江苏省和浙江省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改制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环境及自身情况,大胆而积极地探索。

各地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要积极而稳妥地尝试解决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如何兼顾“服务社会公众”的合作制原则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本质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多年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是由国家财政消化,还是由农民“买单”;三是在整个国家尚无健全个人和社会信用制度情况下,如何防范信用风险。

为配合农村信用社改革,国家应免征农村信用社一切税收(这是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对合作金融组织的通行做法),以减轻其负担,使其尽快摆脱困境。

总之,农村信用社经改革后,应成为产权关系明晰、约束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增强、整体素质高和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强的金融实体和支农生力军。

2、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以填补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收缩而出现的金融服务空白。对于因国有独

资商业银行收缩而出现的县域金融空白如何填补问题,有人建议,应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级设立分支机构。笔者以为,这种建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在现有组织架构下,在现有的风险一收益结构下,商业银行一般是不会深入到县及县以下地区去的,因为那里利润低,而且风险很大。但是,如果建立服务当地的地方性中小银行,不但能填补地方金融服务空白,而且能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大大降低风险。这是因为:(1)与商业银行的分行不同,地方性中小银行服务对象专一,即专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2)这些银行的决策链条短,能够及时解决地方企业发展所需资金。(3)它是“土生土长”的,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相比,它更接近客户、了解客户,更了解当地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特别是在这些银行的背后,有地方政府及其机构帮助它们处理信息问题,从而使其关于客户的信息渠道多、信息来源丰富,而且信息成本低,在降低贷款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4)更重要的是,一旦贷款发生问题,这些银行的处理手段也要多得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就没有风险。为降低风险,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必须按市场化原则办事,主要依靠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的行政力量来推动。银行定位必须清楚,即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而不是为某个人、某些人或某集团、某些集团服务。设立新银行的门槛要高。要选择有经营能力的人,并要求经营者自己有很大的资金投入。要通过银监会加强对其外在的事前、事中监管。外在监管至少要做到两点:一能防止金融从业者一开始就动机不良;二要预防一些经营者“赌一把”的心态,高息揽储、四处拆借,结果越陷越深。监管非常重要,不可讳疾忌医,要当机立断,该处理时就处理。

第5篇

摘 要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内蒙古必须寻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内蒙古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 “新常态”下内蒙古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提高认识、强化服务、健全机制 实现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内蒙古财政收入高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 影响内蒙古电子商务扩展的动力机制因素分析 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内蒙古民生发展的新思路 团结动员各族妇女为新常态下的内蒙古发展建功立业 新常态下内蒙古能源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模式选择 社会环境因素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的政府扶持研究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把内蒙古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66号,2015-11-19.

[4] 内蒙古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区GDP的63.6%[N].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2015-06-14.

[5] 孟超,胡健,陈希敏.转向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驱动[N].光明网-光明日报,2015-05-17.

[6] 周振华,等.走向新常态的战略布局:新增L 新结构 新动力[M].格致出版社,2015,4.

第6篇

相关文献回顾

作为地方决策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着多种影响途径,政府行为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众多学者对此都有过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现举出一些学者代表性的观点。张卫国等(2011)依据1994—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现阶段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绝大多数省份行政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方政府投资具有正U型影响,且二者关系处于正U型下降通道中。就现阶段而言,地方政府投资及地区性行政垄断均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具有明显替代效应。长远来看,地区性行政垄断不利于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政治租金的获得损害了经济效率。陈敏等(2007)通过中国省级数据的分析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开放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分割。国有企业的就业比重和政府消费的相对规模是加剧市场分割的因素。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有激励采取市场分割的政策,而越是发达的地区越倾向于市场整合。

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既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倾向于分析省市级政府行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部分学者对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县域经济差距做了实证研究,但针对政府行为和政策究竟在县域经济竞争和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并没有进行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在安徽省实施省直管县改革后,用改革前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对比来合理的评价政府行为究竟在县域经济竞争中起到的作用,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安徽省的改革情况和数据说明

安徽省县域扩权工作进展概况

安徽有105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5个县级市、44个市辖区,相互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现行各市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市场体制不断完善,我省县域管理体制的弊端开始显现,权责不对等、管理权限弱、发展自主权小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迫切需要深化体制改革,破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我省在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1、推行财政直管。2004年,我省对57个县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通知》(皖政[2004]8号),按照维持现行利益分配格局、共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权责统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省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财政分配机制,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力分配向县级倾斜。改革内容涉及收支划分、财政收入目标直接下达和考核、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债务偿还等11个方面。

经过5年多的运转,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有效调动起县级发展积极性,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状况,建立起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新框架。

2、开展扩权试点。2006年,在省内选择宁国等12个县,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规”的原则,赋予这些县部分省辖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宁国等12个县(市)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的通知》(皖政[2006]126号)。

2008年,根据地方要求,又重点选择了18个区位条件较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县作为第二批扩权试点对象,省政府以皖政[2008]39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将蒙城等18个县(市)列为第二批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县的通知》。

3、全面推开扩权。2009年,安徽省在总结近年来县域经济扩权试点经验基础上,决定在61个县(市)全面推开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政府以皖政[2009]73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的通知》,政策提出: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由市审批或管理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均由县(市)自行审批、管理;需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均由县(市)直接报省审批;对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须经市审核、审批的事项,采取委托或授权等方式予以下放。

根据文件要求,2010年3月,安徽省在原来下放县级14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基础上,又提出了第二批144项扩权的意见。

主要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下,各县市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全省县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2005年起县域经济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增长近14%,高于全省近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由2004年26%提高到2009年的48%以上。2009年县域财政总收入399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24%,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1.9%提高到26.7%;凤台、肥西、宁国、繁昌等12个县(市)的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比上年增加5个,其中肥西县突破20亿元。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25.6%提高到2008年的35.4%,年均提高3.3百分点。2008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6370户,是2005年的2.3倍,当年新增企业超过1500户,占全省新增企业总数的64.5%。涌现出一批产业集群优势县和一大批产业集群专业镇。

3、对外开放明显提高。2009年,县域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054亿元,是5年前的8.5倍,年均增速超过50%;有14县(市)利用省外资金超过50亿元,招商引资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园区经济初具规模,实现了县县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目标,建成区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成为各地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重要平台。

4、投入规模明显扩大。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754.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93.3亿元,3年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46.9%,有32个县当年投资额超过30亿元。随着投入力度加大,有效改善了县域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农村公路村村通目标有有望于今年如期实现,绝大部分县城和相当一部分重点镇、省级开发区实现了半小时上高速。

5、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学校标准化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在32个县市(区)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26个县市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

结论

第7篇

关键词:金融抑制;经济发展;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7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21

县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节点,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但大部分县域经济规模较小,缺乏区位优势,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流突出,相当部分的县域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我国发展总水平。其重要原因在于在集中的商业银行体制下,资金持续从县域经济流出的趋势难以逆转,县域经济缺乏足够的资金完成资本积累,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规模化发展。海南省文昌市作为一个拥有53万人口的县级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文昌市的有关数据,分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海南省文昌市作为海南省东部沿海城市,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14.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现在的42.1:22.8:35.1。截至2010年末,辖区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5.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6.19亿元。文昌市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目前县域经济面临的共性问题。

1.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2010年,文昌市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1.90亿元,同比增长45.3%,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70亿元,同比增长4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02亿元,增长69.4%,超出全国水平46个百分点左右;在城镇以上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37亿元,增长169.5%。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背后体现出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不容忽视:一是GDP依赖。根据估算,文昌市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达29.8%。二是财政税收依赖。2010年地方税收中房地产业税收收入为3.02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到2.7亿元,两者之和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约为54.1%。三是产业链依赖。2010年,房地产市场走热带动了建筑业产值增长45.1%。房地产业成为文昌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产业集群发展滞后。2010年,文昌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6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78亿元,同比增长23.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7.87亿元,同比增长12.2%;文昌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19.4%,略高于文昌市GDP增长速度,但仅占GDP份额的10%左右。从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情况看,文昌市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制约经济稳健发展的瓶颈。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文昌市有潜力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产业就是椰子等农产品加工产业、旅游房地产服务业,但这些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文昌市的产业多是以资源或传统主导产业为主,如水产加工业和椰子加工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二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大多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差。三是产业发展缺乏协同发展能力。文昌市有较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适合发展旅游房地产业,但总体而言,缺乏协同发展能力,规划滞后,难以推动旅游房地产业向产业集群发展。文昌市的多数企业集群只是简单的产业集中、行业堆积或叠加,产业集群处于萌芽阶段,产业链不够完整,配套能力不足,虽然较多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领域,但是没有形成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的地理集聚。

3.中小企业产业链延伸衔接不够。截至2010年,文昌市非公经济17228户,其中中小企业1415户、其他为个体工商户15813户,提供的80%以上就业机会,是文昌经济的命脉所在。据统计,文昌市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椰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零售业、旅游服务业等行业。从整体上看,这些中小企业规模过小,分布散乱,同质化严重,难以从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上形成区域市场协作、布局完整的产业链,制约了文昌市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文昌市的椰子加工产业企业多为初加工产业,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附价值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销路单一,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组合与合作,使产业链得以延伸。

4.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潜在风险加大。文昌市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展开,一些大项目相继开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较快增长,融资平台债务压力不容忽视。目前,文昌市有两家融资平台公司,为文昌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文昌市旅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从财务数据看,两家公司负债率都相当高,且主要为长期负债,财务费用支出与偿债压力巨大,为文昌市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威胁。虽然2010年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但近70%的税收收入来源于房地产业,在国家持续调控房地产业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态势可能被逆转,将造成融资平台偿债风险,影响地区金融的稳定。

5.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均衡,收入来源单一。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增收目标,且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0年,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105391万元,同比增长5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126万元,同比增长65.3%。从财政收入结构看,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提供税收收入4.40亿元,占比73.5%,第二产业提供税收收入1.56亿元,仅贡献26.0%,而第二产业应是税收收入最稳定的来源,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容易受到政府调控的影响。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供税超过70%,而其他如金融服务业、旅游服务业贡献有限。国有资本、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较少,难以提供稳定的收入。税收增收过于依赖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业税收收入3.02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4.4%,占税收收入的50.4%,不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财政收入结构不均衡、税收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将制约文昌市税收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

二、影响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急需金融支持,但由于金融政策等限制,实际上导致金融抑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1973)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1]。国内一些学者沿着相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金融抑制中,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2]。

1.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严重失衡,造成了县域金融信贷服务严重“失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文昌市金融机构资金外流现象相当严重。一是体制性的资金外流。如邮储系统的资金上流。二是政策性资金外流。由于国有商业性银行,信贷审批权上收,资金上存剧增,只投放小额质押贷款、消费和少量的农户联保贷款,大量资金通过上存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三是逐利性资金外流。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村信用社热衷于发放社团贷款,部分社团贷款通过大企业流向外地。

2.存贷比长期在低位徘徊。文昌市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比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6―2009年均低于30%,最高为2010年的30.4%,远低于2010年全国银行业机构的60.4%。比较突出的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文昌的支行存贷比都严重偏低,2010年四大商业银行支行存款余额占文昌市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60.7%,贷款余额仅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9.15%。

3.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经济放贷的主力军,2006―2010年其存贷比基本在50%左右,但其存款仅占全市存款余额的22.3%,而且其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影响了其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4.政银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尚未形成。地方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目前还没建立有效畅通的政银信息沟通机制,对金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向金融机构地区发展、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组织协调银企项目推介、金融产品宣传和产融政策变化信息交流,有效帮助金融机构协调解决好在服务社会经济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对地方招商引资听取银行授信管理、风险管控等政策建议相对较少,没有很好引导银行提前介入,方便银行跟进项目、提供信贷营销服务。未能有效培育和加快推动会计、评估、公证、征信、保险和担保等社会中介体系建设,鼓励民间、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扩大担保实力,有效缓解地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主要对策

1.有效增加县域信贷供给。第一,增强农信社服务“三农”功能,充分发挥其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对农村信用社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自生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改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供给机制。一是加快邮储改革步伐,扩大邮储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明确规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留在县域使用。二是对四大国有银行县级支行开征特别准备金,以此准备金为基础成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基金,增加县域信贷的供给。第三,创新金融服务,有效增加信贷供给。要创新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扩大贷款投放规模,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担保手续,增加单户贷款授信额度,开办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新品种,满足县域经济发展。

2.构建信贷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目前,城乡资金呈现双向流动特征且流出资金远高于流入资金,并呈现出持续流出县域的现象。从资金流出渠道看,主要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抓大放小”经营政策,金融机构大量存款上存其上级机构等方式。相对来说,由于县域经济规模有限,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比较少,县域贷款交易成本高、风险大。解决县域资金外流问题,主要靠改善县域信用环境,扩大县域信贷的有效需求,为金融机构在县域提供有效金融服务支持商业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在具体的激励机制上,以资金扶持为主的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利率、税收、财政注资、财政贴息等正向激励机制是推动县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要推动政府介入小额信贷市场,适当分散小额信贷市场的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服务。

3.解决中小企业,“三农”等长期存在的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务方面的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够合理的原因,也与这些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经营风险大等问题有关。解决这些问题要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的力度,出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办法,同时加大力度引导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新产品科技含量。金融部门要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创新金融新产品,破解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主动性。

4.建立适合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目前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发展很快,但我国过于集权的监管不利于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不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成本太高的现状,应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实行分类监管、功能监管、分权监管、审慎和非审慎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有效降低监管成本[4]。

参考文献:

[1]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第一卷: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刘丹,林松,沈晖.关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文献综述[J].金融经济,2010(10).

第8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05-02

0 引言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层次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乃至于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得以稳固的基石。随着以来,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而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空间集聚的组织模式,也成为了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动、紧密关联的关系。产业集群通过其资源、成本、创新及产业结构调整等优势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壮大产业集群以及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跨越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江苏高淳产业发展现状

高淳县地处长江以南、南京市郊,东邻苏锡常,西接安徽的宣称、马鞍山。农业资源丰富,物色物产丰饶。近年来先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基地县、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高淳的工业经济近年来迅速崛起,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有精品陶瓷、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出口服装、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

高淳比较著名的企业有红太阳集团公司和红宝丽集团有限公司,它们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为高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淳县在药业化工方面拥有高新技术产品25个,省级名牌产品12个,市级名牌产品4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13家,超亿元的3家,超30亿元的1家。而在新型材料方面,高新技术产品5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市级名牌产品3个。其他行业也是都有不同的销售业绩跟规模。

农产品行业方面,高淳则有非常出名的“固城湖螃蟹”以及食用菌行业,其中螃蟹产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对促进高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县域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高淳县的螃蟹养殖面积已经达到22.5万亩,年产1.1万吨,全县农民的收入1/8是来自于螃蟹产业,而“固城湖螃蟹”已经远近驰名,每年9月份开始的“螃蟹节”使得高淳的螃蟹更为知名,也为高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高淳县至今为止,仍然作为南京的一个县,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没有达到其一定的高度。

目前,高淳县拥有食用菌科研、生产、销售、加工企业8家,2004年出口创汇90.3万美元。随着食用菌产品迅速进入国内外市场,高淳正在加快食用菌的产品品牌建设。

食用菌行业在高淳的发展具有自身的一些忧势:

①广阔的市场前景。食用菌产品目前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欧洲、北美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区基本还是空白,所以国际市场出口潜力巨大。

②资源优势明显。这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丰富,先发优势强劲及综合效益突出等方面。高淳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优越,作为商品粮、油基地,可以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同时,食用菌的生产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省食用菌的生产大县,与食用菌相关的产业逐渐形成,菌种的生产、技术服务、食用菌销售、加工等一条龙的产业链也基本形成。

但是,食用菌行业发展也存在其制约因素:

①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食用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尤其是蘑菇生产,从稻草堆置发酵到培养料上架、覆土,同时蘑菇的采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用工成本会增加。

②产品质量安全有待提高。由于规模扩大,农户分户经营,少量菇农缺乏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有难度,加上与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相配套的食用菌生产投入品的开发与推广滞后,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尚未建立。

③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高淳县的食用菌生产80%实行保护价收购,全县虽有加工企业多家,但是总体加工能力不强。2004年全县加工企业消化鲜菇原料3213.6吨,仅仅占食用菌生产的10%左右。一方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农户销售上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通过市场进行鲜菇销售,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大、加工能力强、档次高并且可以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④品牌意识不强。不同于螃蟹生产,食用菌行业没有什么在人们心中的固定品牌。几个品牌的食用菌由于宣传不够,品牌意识不够,都得不到大的销路,造成了品牌资源的浪费。

⑤资金、人才缺乏。由于资金的缺乏,食用菌的机械化、工厂化生产难以进行。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虽然带动了一批农民投身这个产业,但是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生产、销售、加工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的技术如菌种供应、生产技术、销售槊道、加工出口等都依赖福建等外地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2 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影响机制。产业要素与县域经济通过互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来发挥协同效益,实现县域经济竞争力与产业集群实力的共增。

2.1 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实现产业扩张、企业壮大,而且可以有效提升产业所在的区域的经济实力,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同时就可以进一步强化产业的集聚功能,产业的集聚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2.2 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的结构化升级产业集群使得大量中小型企业集聚到一个区域,加深区域内的分工和合作,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区域的生产效率,同时滚雪球似的集聚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到区域内布局,从而促进集群内不断的分工细化,增强其竞争能力。

2.3 产业集群可以切实发挥县域的优势产业集群可以使得企业内部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从而形成集群的特色和竞争优势,从而使得县域经济有特色地发展。

2.4 产业集群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同时提高劳动力、原材料等利用程度,有利于通过企业间合作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促进产品升级创新,这些都符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

3 对高漳县产业发展的思考

高淳具有一些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螃蟹产业,高淳有一年一度的“江苏高淳固城湖螃蟹节”,每年都可以吸引不少人来高淳观光

同时品尝螃蟹,同时螃蟹可以销往外地,增加了品牌的知名度,对于提高高淳的知名度,引进外资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文章所说,高淳的食用菌发展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品牌意识不够强烈,农户的生产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规模的扩大只是在于生产场地的扩大,而技术支持、销售路径等并没有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链,不能有利于企业间的相互协作,没有一定的龙头企业做带头作用。

通过对高淳的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如何提高高淳产业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

3.1 根据本县实际资源、技术等情况。建立产业集群,培养龙头企业。通过建立产业集群,产业链后,加大各个产业间的联系及分工合作,形成高淳独有的特色品牌及产业集群,加大规模,降低成本,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

3.2 积极吸引外资、接受产业转移同时推进产业集群与外界的对接。将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与招商引资结合。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到高淳落户,可以提高各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食用菌为例,为农户提供新型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及销售技术,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以及生产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农户的收入及带动经济的发展。

3.3 加强技术的改造,同时在品种上进行创新。县城应该积极地引导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研发投入,吸纳各种人才,与当地及周围的高等院校合作,高淳作为南京的郊县,可以同南京的各大高校合作,提供专业的机构进行研究,从而加快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3.4 通过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特色产业基础,通过规划、培育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正如“固城湖”螃蟹一样,无论是食用菌行业还是别的药业化工方面,都可以通过利用本身的资源特色及产业基础,建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从而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销售市场。通过对本地的优势产业的引导及投入力度的加大,聚合各种生产要素、重点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营造出县城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拉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英.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04

[2]苗瑞卿,王新雨.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3)

[3]洪文.基于内生型的产业集群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9)

第9篇

对县域经济支持地位和作用弱化

近几年,福建农行系统改革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1)资产负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06年6月底,资产余额已达1577.09亿元,负债总额为1550.09亿元,分别比2000年末增长了193%和187.67%,市场占有率则基本保持在16%左右。(2)基层网点不断撤并。2000年末分理处、营业所和储蓄所等基层营业网点共1174个,其中677个在乡镇,占57.67%;2006年6月,二级支行、分理处、营业所和储蓄所共681个,其中307个在乡镇,占45%。(3)工作人员逐步精简。员工总数由2000年末的16391人减少到2006年6月的13936人,共减少2455人,下降15%。(4)资产质量持续好转。2000年以来,仅省分行累计清收不良贷款58亿元。截至2006年6月,五级分类不良贷款占比为13.03%,比2002年末下降13.31个百分点。

但总体来看,信贷支农规模占比较低,在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弱化趋势。主要表现在:

农行支农信贷投放减少,在农村金融市场地位弱化。目前,福建省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它们共同形成了政策金融、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格局。政府对农业的资金供给和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这三类金融机构实施。

近年来,随着风险防范意识的不断强化,农行提高贷款准入门槛,上收贷款审批权,县支行只有贷款调查、收贷收息、办理小额抵押贷款等权限,而对工商企业的新增贷款必须上报到市分行或省行审批,导致县域金融机构信贷功能弱化,信贷投向明显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落后地区“三农”资金需求满足程度不断降低。同时,由于实施集约化的经营策略,其资金更多地投向发达地区、优势行业、大项目,使得县域企业的信贷需求更是难以满足。从支农贷款的市场份额看,福建农行支农贷款比重由2001年的21.49%下降为2005年的14.05%,而农信社的比重则由2000年的47.41%上升为60.36%,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支农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

机构和人员撤并,影响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农行等国有银行从90年代中后期加速实行“大银行、大城市、大行业”发展战略,逐步从县级市场退出,压缩基层经营机构。调查显示,“十五”期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只减不增,机构网点撤并给农民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农业银行在县级市场退出过程中,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自身存在的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等因素制约,市场进入机制滞后,使得县域以下金融服务出现局部断层和空白,县域经济信贷需求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突出。

弱化原因:定位不清、协调不利、可替代性强

造成近年来农行在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方面的地位与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改革定位摇摆不定。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农行的改革除了要考虑持续经营的目标外,还必须考虑其承担的农村金融改革任务,这使它的改革定位较具复杂性。近期,农总行工作会议虽然把农行定位于县域金融,其业务发展重点被确定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这与前几年农行从县域农村大量撤并网点、收缩业务的举措是相矛盾的,这种改革定位的摇摆不定,导致目前农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地位弱化,作用不断下降。

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缺乏应有的协调。目前农行是国内惟一一家拥有农村信贷专业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国有商业银行,是联结城乡的重要金融纽带。从福建省来看,目前农信社和邮储机构均处于改革阶段,其目标定位也是县域农村金融市场,而目前这三者之间缺乏应有的协调,造成部分金融资源效率低下。因此,农行的改革不能脱离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必须考虑到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发展问题,在设计股改方案时,必须明确以后的经营方向和服务对象,并要考虑到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与竞争。

业务性质趋同,农村金融创新不足,金融支持具有明显的替代性。目前,农业银行在县域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业务品种与其他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业务品种大同小异,如信贷投向趋向发展优质中长期贷款,积极介入个人消费类贷款业务和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垄断性或准垄断性行业等。农业银行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业务创新滞后,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明显的替代性。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结算、委托、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但目前农业银行的县域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对农行改革模式的建议

从福建省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现状来看,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还存在诸多缺失,与农业经济贡献形成明显反差。一是农村金融总量和农业经济总量不成比例,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服务主体单一;三是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反哺资金来源严重缺失;四是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服务手段缺失。针对目前的农村金融环境,我们从改革定位、改革模式、经营机制的转换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明确农行的改革定位,强化在县域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作用。据专家估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到4900元,福建省现有农村人口约2581.6万人,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438.87亿至1264.98亿元之间,仅靠一两家农村金融机构是难以完成的,这说明目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农村金融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行的传统优势是县域经济,经营管理重心也在县支行,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优势,并培养和储备了大批基于县域金融市场的基层业务人才。因此,农行的改革定位应该是回归农村金融,发挥支农作用。农业银行县级机构要立足于服务县域经济,为确保其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制定支农硬约束,应把每年一定比例的贷款增量用于涉农贷款和投向县域的贷款,做大县域金融,并进一步完善授权授信制度管理,适当增加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强化基层行对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三农”和小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

组建农业银行控股集团,经营管理重心下移,按区域或业务组建不同的二级控股金融机构。

一是组建农业银行控股集团。由集团负责对下属控股银行注资,直接行使出资人职能,甚至在条件成熟时,还可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等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以更好地满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此外集团还要负责控股金融机构的内部资源整合、品牌经营以及资金清算、银行卡、基金托管等需要利用集团经营优势的业务。

二是根据需要按区域或业务组建控股银行,并把经营管理重心下放到控股银行。具体的模式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按区域组建控股银行。对经营业绩较好且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可单独设立控股银行;对于经营业绩较差且区域邻近的省份,则可把目前现有的省分行合并组建控股银行,并吸收地方财政入股,使其成为具有独立经营权的实体,这样农行在当地经营获取的利润,能更好地用于消化不良贷款,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以福建省为例,从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现实需求以及福建省农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状况来看,可采取这一模式。但采用此种模式,一方面要注意防止改革后,地方政府参与会加剧行政干预色彩,最终将导致不良贷款越来越大,降低其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各控股银行之间的集团协作优势。第二种,按业务划分来组建银行。通过设立农业信贷和商业信贷控股银行,把目前农业银行的农业信贷业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信贷业务分别归类组建相应银行。在农行目前还难以达到整体改制上市要求的情况下,可使商业信贷控股银行先行上市。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升风险抵补能力,为股改顺利进行夯实基础。高额不良贷款和较低的风险抵补能力是影响农行股改进程的一项重大因素。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底,福建省农行不良贷款额超过138亿元,占同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62.60%,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相比,这一比例仍然高于50%。截至2006年6月底,福建省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3.03%,而根据银监会最新规定,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后应将不良贷款比例持续控制在5%以下。此外,农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等均低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较差。因此,农行可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不良资产的消化。一是采取各种清非化险措施,通过自身内部消化历史包袱;二是把不良资产组合成资产包,交由资产公司处置;三是吸收外部注资,包括国家注资和战略投资者注资。

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机制,积极拓展农村信贷市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农行要充分发挥在县域金融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创新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品种、宽领域、多层次的优质金融服务。首先要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投入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推进农村城镇化,重点帮助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杠杆作用。其次,要加大信贷创新的力度,满足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要不断更新贷款营销观念,及时推出适合于农村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用途和不同期限的贷款新品种,如消费信贷品种、“打工创业”贷款等,并适度扩大对农户的授信额度,以满足农户多方面的资金需要。

第10篇

关键词 财政工作 管理水平 县域经济

一、泸西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一)财政收支情况

1.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全县财税部门凝心聚力、积极应对,强化各阶段经济运行质量分析,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和税收管控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税收执法检查力度,突出财政收入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效能化,确保财政收入在减收因素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仍能圆满完成增收任务,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2.加大了财源培植力度。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理念,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全县重点项目的稳步实施,不断强化财源建设,有效缓解了我县财源结构单一的局面。

3.突出了民生支出重点。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二)财政改革发展情况

1.财政监督有的放矢。一是部门预算更加科学合理,促进部门预算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和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二是国库管理进一步规范透明,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三是切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诸多预算单位资金进行全面逐项清理,并取得成效。

2.财税改革平稳发展。一是继续推进和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改革前后的衔接工作;二是摸清全县公务用车数量及具体使用情况,为公务用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推进PPP模式的运用,对到期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债券置换,有效提高了政府信用,切实降低政府债务风险,保障财政工作平稳运行;四是运用好社会资本,创新融资平台。认真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新型融资模式,建立社会资本、银行和政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平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县级财政运转困难,形成财力不足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法定支出、民生支出等逐年大幅增加,加上由于现行财政体制中县级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县级事权多而财权小等问题,致使县级财政仅能保障工资的正常发放和低水平的运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严重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形成支出压力

一是资金有限且投向分散,整体效益不高,财政收入的增加远滞后于支出规模的扩张,县级财政资金在应付了人头经费、行政办公支出后,面对方方面面的资金需求常常是捉襟见肘;二是经费紧缺与资金闲置现象并存,难以充分有效利用。县级政府事权、财权自主度受限,上级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一统而就,县级财政按照要求安排预算资金,但有时鉴于自身情况,没有实际支出需求或不愿支出,而有需要的领域却无资金可安排。

(三)干部职工思想麻痹,造成纪律松弛

部分同志在工作上的懈怠情绪难免影响到他人,导致年轻的干部不愿干,年老的干部心理不平衡,既让业务工作出现了断层,又破坏了干事创业的风气,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建设。

三、破解财政困难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财政手段,加强财源建设

1.加大创新金融服务力度。继续以信贷资金为主要来源,充分利用银行的资源来支援建设,增加资金融合总量,以此解决政府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尽可能整合融资平台,做大做强一两个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来直接发行股票或债券,实现我县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零的突破。

2.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一是统筹整合产业扶贫、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实施产业示范带动,重点支持一批扶贫产业示范项目建设;二是按照尊重市场不越位、部门联动不错位、社会扶助不缺位的原则,把易地搬迁与农村危改、产业扶持相结合,统筹整合扶贫专项、农村危房改造、水库移民、美丽乡村等资金,搭建“易地搬迁”平台,确保搬迁群体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三是统筹整合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资金,搭建“基础设施建设”平台,保证资金存量不减少,增量倾斜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条件。[1]

3、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土地出让方式和政策,进一步研究土地出让年限和方式等问题,建立土地“年租制”,完善土地收益基金制度,为未来政府发展留有余地,避免“寅吃卯粮”现象。

4、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一是大力发展我县的信息、咨询、法律、中介、星级酒店等行业,使其为泸西创造税源;二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泸西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三是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造源源不断的税收。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财力上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多引户、多引项目,着力招大、引强,选优项目。对已引进的项目和企业,要积极兑现财税优惠政策。全心做好引进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做到让利引进、放水养鱼、引水蓄源,尽快促进引进项目成为我县的新兴财源。

(二)打破传统观念,科学谋划财政收入

一是继续完善中央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解决地方政府专项转移支付占比大、地方配套投资困难等造成的有财力、没有财权的问题;二是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克服财政收入速度传统理念,做到财政收入有质量并持续提升;三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注重效益和质量,财政收入预期增长要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四是要“五源齐抓”,针对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特点,分门别类地采取针对性的细化措施,围绕税源、费源、利源、资源、外源五大收入渠道,促进财政收入工作组织程度的精细化;五是要“协税护税”。通过工作重心下移、构筑协护税网络,运用政策机制等方法和手段,调动乡镇和社会力量,促进各类税源、财源加快转化为现实收入,提高中小税源的征管意识和成效。[2]

(三)创新干部管理,着力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在学习认识上抓提高,不断加强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水平、增进修养的重要途径;二是在团队精神上抓完善,坚持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团队精神建设,自觉做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组织;三是在激励机制上抓管理,完善财政干部流动机制和考核奖惩办法,定期对中层干部和普通职工进行轮岗、交流,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工作能力。

(作者单位为泸西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第11篇

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条件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清水河县的矿产资源一是储量大,二是品位高,三是品种多。主要有煤、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高岭土、大理石、铝土矿、铁矿等。其中煤的储量达18亿吨,石灰岩总储量达20多亿吨,耐火粘土总储量6.1亿吨,质量达到工业要求,具有综合利用价值。高岭土经宜兴陶研所化验鉴定,被誉为“全国之冠”。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清水河县发展特色工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开发潜力。

具有独特的农牧业资源。野生药材主要有甘草、黄芩、山大黄、柴胡、等50余种。野生植物有柠条、沙棘等,还有天然草场128.2万亩。野生动物主要有狐狸、獾、兔、狼、鹰、啄木鸟等。盛产胡麻、绿豆、莜麦、马铃薯、海红果等特色产品。这些丰富的资源虽有部分利用,但没有达到系统化、规模化利用。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黄河从喇嘛湾镇入境到山西省偏关县万家寨水库大坝,途经县境75公里,黄河峡谷是迄今蒙晋陕黄河流域内最为险峻峭丽的景观之一,沿河的山地、草原、沙漠、河流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多层次的奇特景观,加之气势磅礴的明代长城,风光秀美的君子津渡口,鬼斧神工的蒙陕晋黄河大峡谷等,都以其特有的山光水色吸引着八方来客。同时,黄河两岸文物古迹颇多,喇嘛召、戏台寺庙、古城古塔、古文化遗迹、碑刻、溶洞、大铁桥等,其文化底蕴深厚,给该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具有便利的交通网络。清水河县地处呼包鄂金三角腹地,同时也是连接内蒙古与山西省的重要节点。具备建设大型综合物流园区的条件。境内209、109两条国道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还有一条省道,这些纵横交错的道路为清水河县发展物流运输业提供了优质基础条件。

具备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清水河县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投资规模,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提供了强劲动力;二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为清水河县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呼包银榆”经济一体化和自治区沿黄沿交通干线经济带产业分工定位,为清水河县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承接“呼包银榆”经济的辐射带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四是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确定和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部署,为清水河县加快完成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五是清水河县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吸引生产要素和集聚人口能力逐步提高,为全县县域经济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农牧业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岩石平缓,黄土覆盖较厚,地势由东南向西渐次降低,平均海拔1373.6米;境内山峦起伏,冬长夏短,寒冷干燥,风多雨少,无霜期平均为136天左右。这种“寒冷、干燥、风大、水少”的自然环境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严重制约了清水河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适合耕种的滩地仅限于浑河河槽和清水河河槽两块地带,且均呈狭长形状。而且,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起步较晚,总体开发水平较低。

工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清水河县的工业园区,虽然相对以往有了很大改观,但工业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备,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而已有的大型工业项目多是高能耗的矿产资源开发类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较大。

财政收入增长点少。近几年,清水河县后续财源培植较慢,加之落地企业多为水泥、民爆、焦化、金属镁、高岭土等产业,受市场价格走低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企业难以正常生产;税收结构单一,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较高,煤炭企业生产和加工销售两大环节税收占全县税收的一半以上,现在煤炭企业生产出现大的波动,对财政收入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作为税收增长点的3个水泥厂,今年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尚未达到预期效益。第三产业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税收存在下滑现象。

财政支出压力大。由于历史性原因,清水河县财政历年欠债高,可用财力少,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还要兼顾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支出压力更加突出。这对于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自身还没有任何扩大税收来源的县来说,严重影响了该县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直接影响了该县的经济发展。

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明确发展定位,抓住发展机遇。清水河县委政府确定的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是:以“生态文明县”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三区三镇”,全力推进“三化”进程,努力实现“四个提升”,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确保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清水河县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这一发展定位非常符合清水河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筑优势特色产业体系。要依托资源、区位、交通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发达地区产业北上西移的战略机遇,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要切实做大做强煤电灰铝材一体化、新型建材、冶金、能源、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努力形成一批地方优势特色品牌,构筑清水河县发展新优势。

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要以建设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特色化、设施化、精品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六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三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打造发展新优势。要坚持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并举,生产业与生活业联动原则,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层次、丰富服务供给、增强服务功能,努力构筑结构优、辐射广、就业多、后劲足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四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工业园区建设上,要按照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建设运营模式加快园区建设,重点实施好15平方公里核心区“七通一平”和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按照“一区多园、功能分区”的布局思路,推进煤电铝材一体化产业园、化工园、建材园、电力园、物流园等园区建设;全力抓好项目招商,努力将清水河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重要产业布局区。在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上,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扶助的建设运营模式,推进宏河新区2平方公里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制定和落实园区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优化园区软硬环境的同时,着力引进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军企业,全面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将园区建设成为首府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五要推动整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财政税收的稳定增长。在抓好现有企业达产达效的基础上,要加快在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新上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同时全力促进引进项目落地开工,培植新税源。要加强对交通运输、房地产、公路建设等行业的监管,保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要协调督导国、地两税针对起征点提高,应抓好起征点业户的管理,准确掌握测算纳税户的营业额,实行动态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做到抓大不放小,应收尽收,努力为发展县域经济和增强财政实力创造有利条件。

抓住小城镇建设机遇,着力打造好特色城区。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紧紧抓住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支持小城镇建设机遇,统筹推进城关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面提升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要围绕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镇的目标,坚持继续夯实基础与全面提高质量并重,将城关镇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引导区和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集聚区;要着力抓好市政工程、公共设施、公益设施、商住开发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引领和带动城郊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12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甘肃宁县紧扣“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突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依次笔者对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

1.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2010年全年储备项目356个,新入库项目253个,完成可研及初设48个、项目建议书125个,开工建设5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完成投资19.8亿元。顺利完成了鼎峰果汁公司、天运彩钢公司、省市级新农村试点村、易地扶贫搬迁、青新、宁高通乡通村油路等重点建设项目,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现代服务业突显张力

从宁县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第一、二产业已经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是目前宁县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而工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宁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55.9%。50万元以下投资完成72690万元,同比增长34%。从增速上看,全年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平均增速保持在40%-70%区间,增速较为平稳,未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4.公共服务条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宁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了人民的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在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方面,政府增加投入,扩大了服务性消费,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宁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

尽管宁县的经济较前几年有明显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跃上了新台阶,但是宁县的经济在庆阳各县中处于中上的位置,属于国家贫困县之一。从GDP总量来看,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中上水平。从人均GDP看,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市的60.4%,分别低于全国21124元、全省7538元、全市5597元。从财政状况看,人均财力仅为863元,仅占全国、全省、全市的13.9%、29.6%、36.5%。

2.农民收入偏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出台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收入仍然偏低,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1倍,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3.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水平不高

一是城镇化水平较低。2010年底,正宁的城镇化率为29.5%,与全国、全省、全市比较,差距均很大。二是城镇建设用地面临的矛盾和压力增大。三是城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城市基础薄弱,城市功能不完善。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功能不全,缺乏集聚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县域工业实力不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宁县县域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宁县生产总值的3.86%,煤炭工业正处在培育阶段,实现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正宁的县域主要表现为农业化特征,一方面,县域地区自身的工业基础没有足够的力量带动县域经济的非农化转向;另一方面,地理距离的分割也使其难以得到大型企业的辐射。

三、宁县经济发展对策

(1)突出农民增收,全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整体考虑,对农村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文景观、民俗风貌等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要在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上求突破,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整合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鼓励集体、企业、社会、个人多元投资新农村建设。

(2)突出工业强县,全力增加县域经济总量。一是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按照“煤电化材运”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思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二是大办地方工业。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扶大做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发展非公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全力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伴随宁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潜力,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宁县的经济增长。在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高档餐饮、洗浴、宾馆等服务业以及物流业、社会中介服务业、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建立上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区域性中心县城的作用;通过建立商业集群中心,使得商业发展的特色聚集,增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力。

(4)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无棣”的理念,以煤为“桥”,加快建设工业集聚区,积极构筑新型工业经济发展平台。通过培育龙头群,推动新型工业经济升级扩张。

参考文献:

[1]方创琳. 庆阳市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J ].中国沙漠,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