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2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经济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进入5月份以来,全球投资市场开始迅速升温。5月份美国股市再度带领全球股市大幅反弹,全球主要股指涨幅均超过4%。不过,实体经济的一些数据却与投资市场的火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作为国际贸易重要参考指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BDI),从5月27日的3164点涨至6月2日的4291点,大幅上涨1000多点,但是全球船舶订单在5月份却出现了零成交,充分说明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脱钩”。工业企业开工率不高,导致大量产能闲置的局面,与原材料期货市场价格的飙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略显“矫枉过正”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新的资产泡沫正在快速集聚。
全球制造业PMI指数窜升
目前经济专家分析,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制造业摆脱了最严峻的萧条期。并不只是中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1日公布的美国5月份PMI也达到42.8,创下近8个月来的最高值。尽管距离50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一数值已超出专家的预测。同一天公布的英国5月份PMI也达到45.4,创下12个月来的最高值。印度5月份PMI也比4月份(53.1)有所上升,达到55.7。
全球绿色经济峰会举行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6月7日至8日全球绿色经济峰会在天津举行,此次峰会由美国《商业周刊*、中国企业联合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及政协天津市委员会联合举办。本届全球绿色经济峰会将就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主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政府举措,企业责任等方面内容展开讨论。
《商业周刊》亚洲区总经理陈敏枝说,希望通过本次峰会,让更多的企业了解目前的经济趋势以及市场商机,警惕“绿色洗涤”。这种为不环保的产品打造绿色伪装的行为。
非洲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加剧
非洲移动通信市场后来者的“机会之窗”已迅速关闭,对那些资金充裕的发达国家电信公司也不例外。用户规模在发达国家市场很重要,而在消费者每年用于移动通信服务的开支可能只有5美元或10美元的非洲市场,则更是生死攸关。非洲市场的电信运营商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但只有4家电信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即南非MTN集团、英国移动运营商沃达丰,法国电信公司和科威特扎因电信公司。
美元面临转势风险
美元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幅下跌。其中5月份美元指数下跌6.49%,跌幅创至少14年来单月跌幅新高。这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真正实质性的全面下跌。此前支持美元的市场避险情绪不再被市场消化,美元面临转势风险。当投资者逐步回归对于经济前景的关注时,美元遭遇的只能是抛售了,美元的下跌带来较多实盘投资机会,因此6月份操作的重点在选择入场机会上。
我眼中的2011 我心中的2012
2011年结束,2012年开启,业内人士会为2011年印刷行业的发展贴上怎样的标签?哪些事情最令他们印象深刻或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哪些事情或成绩最令他们骄傲?对于即将到来的2012年,他们有着怎样的计划?在此,我们特别邀请印刷企业代表共同畅谈。
年关将至,又是一年工作的收官之时。
2011年初,有专家在预测2011年经济前景时,基于影响因素的烦杂且多变,无奈地给2011年贴上了一张“最不确定”的标签。现在看来,这些“不确定”都变成了现实的困难和复杂,相比2009年“最困难”和2010年“最复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地震、欧债危机,让人心上心下;通货膨胀、能源短缺,也让人心上心下;“老板跑路”、动车追尾,更让人心上心下。用现在流行的《忐忑》这首歌来形容很多企业经营者的感受,相信十分贴切。
大环境如此,印刷行业自然无法独善其身。招工难、用电荒、成本涨、旺季不旺……一系列的烦心事不断发生。在如此糟糕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只有多练内功,完善流程、降低成本才能求得生存的空间。
2011年里,广东天章信息纸品有限公司同样经历了一系列的严峻考验。困难面前,我们通过抓风险管控、抓应收管理、抓存货指标改善,有效化解了资金链断裂风险;通过推行精益化生产,减少了“七大浪费”,化解了部分的成本压力;通过抓业务培训、抓执行力建设、抓新业务培育,为企业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虽然财务利润指标难以达成预期,但企业的市场份额得以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发展后劲不断积聚。
相信很多企业都与我们有相似的经历,也都希望来年能有好的转机。然而不幸的是,2012年也极可能是个让人不省心的年份。最近出来的经济先行指标透露出的不利信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股市创新低、PMI指数跌破荣枯线、GDP增速下降……这些都预示着明年的外部环境仍然不会明显好转。
2012年,印刷企业用工成本还会上升,物价还会上涨。而印刷加工工价短时间提不起来,加上数字化、网络化的冲击,传统印刷行业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但另一方面,印刷行业也还是存在着较长期的发展机会。从印刷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这两个角度来看,数字化新技术的发展给印刷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低碳环保、绿色制造也对印刷行业提出新的要求;结合国家的发展大局,新兴行业和西部开发也给印刷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印刷企业正好可以利用外部环境把握时机,展开战略性的规划和投入工作。
2011年是凤凰涅前的阵痛,2012年才是浴火重生的关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危机中做好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挑战,才是我们印刷行业经营者应有的积极心态。
一亩航椒产量5000公斤,一根成熟的豇豆1米长、一个茄子重3斤……这些神奇的“太空蔬菜”来自甘肃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眼下已在寻常百姓家扎根落户。
在航天育种基地,新培育成功的多花絮茄子果实跟普通茄子完全不同,每穗可结3至8个果实,直径2厘米,长25至35厘米,而普通茄子一穗只结一个果实,这种多花絮茄子不仅可以熟食,也可以生吃,茄碱含量极低。不管是番茄,太空辣椒,种植周期都比较短,3个月就可以收获,经济前景相当可观。在栽培过程中,农民可以不施农药,便可以达到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准。
航天蔬菜已成为甘肃天水农业的一张王牌。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是航天辣椒种植基地,20亩航椒植株上,挂着密密麻麻的青、红辣椒。“平均每株植株挂果都在20只以上,长成的辣椒每只都有十几公分长,单株产量最少也在一斤以上。”一位农户说,种植户所栽种的航天辣椒苗都是农技人员集中培育的,品种都经过精心筛选,非常适合当地种植。今年,他种植的几亩航椒长势很好,而且因为航椒肉厚、味香,很受欢迎。从今年市场上辣椒售价平均都在一元以上的行情来看,收入肯定能破万元大关。
武山县高楼乡八院、陈门村也通过种植航天辣椒鼓起了农民腰包。每年春节前,来自陕西、青海等地的客商穿梭于村头巷尾、设点收购。八院村村主任包清海高兴地说,他家种植的3亩航天辣椒亩均收入上万元。
航天种子不仅抗病、抗遗性强,而且耐旱、抗涝、产量高, 口感好,适应性广,航天育种新品种平均增产在11%到38%。“利用太空种子生产出的有机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今年种植的多花茄子,一亩可产2000多公斤,网上每公斤卖到120多元,一年可种3茬,全年亩产出十分惊人。”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主任包文生介绍,比如说辣椒,原来一根苗只能产2斤,可太空辣椒一根苗可以产25斤,“这是毫不夸张的,在东北的基地已培育成功。”包文生说,他们这个基地从去年到现在先后引进番茄、黄瓜、茄子、豇豆、辣椒等十几种航天种子,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太空番茄、太空辣椒等。
“航椒4号”重点向新疆推广,新疆当地主栽品种亩产仅有360公斤,“航椒4号”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一亩地增加140公斤干辣椒的话,就意味着种植户在同等条件、同等投入管理下,一亩地增加效益1000元以上。正因如此,如今,"航椒4号"已成为新疆的主栽品种。最典型的还有“航椒5号”,“工棚一般品种的产量8000-10000斤,‘航椒5号’可以达到20000斤以上,”天水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逯国文说。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航天蔬菜都是由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推广的,经过12年的发展,公司现拥有通过“神一”到“神九”等飞船搭载的航天蔬菜、粮油、花卉、牧草等9大类农作物590个品系,选育出益变材料9000多份,育成航椒1-12号、航豇1、2号、航茄2、4、5、6、7号、宇航2-6号番茄等26个航天蔬菜新品种,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两个新品种列入国家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两个新品种获国家16部委主办的中国杨凌农高会品种奖,5个产品获金、银、铜奖,航天辣椒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该公司总结制定的6个栽培技术标准是目前全国航天育种行业唯一实施的地方标准。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56万亩,实现农业产值93亿多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4.8亿元。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就已提出,为什么推行得相当缓慢,为什么到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以后,我们才痛定思痛,感到经济转型的重要呢?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体,在经济增长阶段内缺少对国际经济前景的正确认识,总认为现在日子好过,何必考虑未来?例如,对广东一些出口导向的企业来说,他们认为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对资源的大量使用,还可以使自己的产品继续保持销路,而―旦国际金融危机来了,国际市场萎缩了,这时候想产业升级、产品调整就困难了。加之,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一般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经济转型的。
尽管广东省在2008年和2009年一再强调要“腾笼换鸟”,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处境困难,为了避免失业大量增长,地方上的一些人对推动经济转型也感到力不从心。
由此可见,我们不但要看到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推行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现在经济回升了,市场活跃了,应该说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2010年春季,广东出现了招民工难的问题,这-说明了两点。第一点,外出农民已经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所出来的那批人,当时他们只考虑收入,只要城里打工的收入比农村收入多,,他们就愿意在城里打工。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一代农民工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的对比,他们不只是考虑在城市打工的收入,他们也重视到成本,大家意识到外出打工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为什么?因为对他们来讲,离家出走这就是最大的成本!离开妻子儿女,他们怎么生活,怎么照顾她们?这也是成本。因此,他们宁可选择就近打工,何必到珠三角来呢?这说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另外一点,如果农民出来打工,但技术水平又达不到广东企业的要求,同样广东这边也不需要他。因此可以看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尤其重要的问题。
经济转型有两个含义,一层含义是:产业要升级,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道路。另一个含义是:劳动力素质要提高,要符合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要求。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目前,中国在经济结构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因此就业问题不好解决,内需也因服务消费小而不易扩大。“单向城乡一体化”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但“双向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更大些。所谓“单向城乡一体化”,是指农村人口进城居住、生活和就业。城乡一体化最终应当是双向的,即不仅农村人口进城,也包括愿意到农村、到山区去生活、工作和投资的城市居民也可以如愿以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都是按双向流动处理的。中国迟早也会如此,不过这是城乡一体化第二阶段的事情。
之所以说“双向城乡一体化”比“单向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大些,这主要因为“单向城乡一体化”只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服务消费,而“双向城乡一体化”还会扩大城市居民在较高层次上的生活、工作和投资所带来的服务消费。对服务消费的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服务供给的相应增加。需求创造供给是一般经济规律。供给创造需求是现代服务业的常见现象,即先由现代服务业提出某些服务项目,然后需求相继被激发出来,进而供给和需求出现相互推动的效应。“双向城乡一体化”之所以能够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正因为它是在较高层次上提高了人们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并相应地增加了服务的供给。
另外,在经济转型中要关注民生问题,这既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经济转型的实施,也符合经济转型本身的目标,因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正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自2010年5月12日《光明日报》)
1.育苗技术
1.1采种
选择20-40年生,生长健壮、产量高的母树采种。在9-11月间,当核果由红色变为铜绿色时及时采收,否则10天后自行脱落。铜绿色核果为成熟饱满的种子,红色、淡红色果实为空粒。
1.2播种
(1)春播: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通常采用开沟条播法,在苗床上开沟宽10厘米,深2-3厘米的播种沟,沟间距25厘米,将种子直接撒在播种沟内并用细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每亩喷洒50%乙草胺乳油150-200克,对水30-50公斤,再在苗床上盖上稻草。尽量早播,以便早出土,生长期长,苗木生长量大,同时能够避免夏季灼伤,减轻管理难度。每亩播种量7.5-10公斤。
(2)秋播:10月中、下旬,黄连木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种子不作处理也可成苗。但为了做到苗齐苗壮,通常在11月中旬土壤封冻前,将种子用草木灰或石灰水浸泡后脱去果皮后再播种。一般也采用沟状条播,沟宽10厘米,沟深2-3厘米,沟间距2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轻轻压实,上盖稻草或地膜。每亩7.5-10公斤。
1.3苗木管理
种子开始出苗气温10-14℃,平均地温9-13℃,一般20-25天出苗。当出苗超过50%以上时,分2次揭草,揭草后应及时浇水,浇水应在早上或傍晚,保持苗床土壤温润为宜,并适时松土除草、间苗。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第一次间苗在苗高5-6厘米时进行,方法是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间苗1-2次,最后一次在苗高15-20厘米时定苗,定苗株距为7-10厘米。每亩保留株数1.5-2万株。同时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追施肥料,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初期,每隔10-15天施浓度为3%-5%的人畜肥一次。当苗高5-8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尿素、磷酸二铵40-50公斤(比例2:1)。8月下旬到9月下旬进入生长后期,苗高生长停止后,根系还要继续生长10天左右,应控制肥水,促进苗木木质化,确保苗木安全越冬。同时,做好抗旱、排涝工作。
2.黄连木栽植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湿润,通气良好的壤土地栽植。整地方式根据坡度大小确定,坡度小于15度一般采用机械全面整地;坡度大于15度一般采用穴状整地。(2)苗木分级 根据当前培育技术,按苗高80厘米以上、60-80厘米、60厘米以下三个标准对苗木进行分级。并将不同规格苗木,分别栽植,这样不仅生长整齐,而且便于管理。(3)苗木保湿 起苗少伤根,运苗不晒根,栽苗不窝根,缩短起苗到栽植之间的时间,保证苗木根系少失水,提高栽植成活率。
3.造林
造林方法有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两种,通常采用植苗造林。
(1)植苗造林:采用1-2年生健壮苗木,春季或秋季栽植,最好采用容器袋育苗造林,成活率可提高10-20%。整地方式可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分别选用水平台田、鱼鳞坑等穴状整地,在寒冷多风地区可防止风干和冻害,宜采用截干(留桩15-20厘米)栽植,每亩造林密度2×3米或3×4米。
(2)直播造林:选择土壤条件较好并经过整地进行直播造林。其方法是秋季采种后直接播入地下,深度3-5厘米,每亩120穴,每穴7-8粒,每亩用种5斤左右,出苗率一般在70%以上。出苗后应加强管理,封山,防止人畜危害。
4.病虫害防治
黄连木病害少、虫害多,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虫害主要有黄连木尺蛾。
4.1立枯病防治方法
(1)严格选择苗圃地。前作为蔬菜、薯类、瓜类及土壤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选做苗圃地。(2)施用有机肥料时必须经过充分腐熟,特别是厩肥。(3)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播种前用1%新洁尔溶液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30分钟。并且每亩施15-20公斤硫酸亚铁、3公斤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4)幼苗出土后,可用70%的敌克松8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用药2-3次。
4.2黄连木尺蛾防治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会计工作;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地位;概述;作用
会计核算职能是依据国家制度,利用专业的会计知识,对经济活动进行汇总,能够为经济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依据。通过分析会计的涵义能够得知,会计不仅仅是一项经济计算,同时也是提供财务信息、经济管理信息的系统。
一、会计核算的概述
会计核算是在国家财经法律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一系列政策、制度、纪律等,对已经开展的经济活动使用经费展开计算。会计核算分为三个步骤:事前核算、事中核算、事后核算。在开展核算工作时,首先应该分析核算资料、确定资料的精准性。在核算过程中还应该监督经济活动的进展,最终对核算耗费、经济活动、计划等。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融入会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处理国家经济、企业经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到宏观经济和企业之间的经济水平。会计核算工作是从企业资金角度出发,通过债表、利益表等业务收入支表,对企业的生产经济展开核算,同国民经济的核算流量、价值量要求吻合。会计核算账户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记账方式一致,其区别主要是会计核算属于宏观会计,国民经济核算属于社会会计。
二、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地位
国民经济的发展是计算、计量的推动,会计工作采用的是专业的方法,将各类物质的价值进行科学分类、汇总、核算价值成本。国民经济核算工作需要将发展总量、资源消耗量、资源利用率等经济指标计算出来,是会计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工作也显得至关重要,经济管理人士也逐渐意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企业只是将会计工作作为企业财务工作开展的辅助工具,部分财务人员甚至认为,会计工作就只是记下账务、核对员工的工资,没能将会计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少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甚至认为记错帐没多大影响,认为财务工作并没有人重视。随着国家出台《会计》政策,在国民经济中会计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促使各界认识到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将会计工作的地位发挥出来。
三、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会计核算工作同会计经济监督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监督和核算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严格来说,在实际的应用中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和核算工作开展的保障。核算和监督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发挥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将经济活动及时、快速的反映出来,以此提升经济效益。若是没有完整的核算资料、就无法为监督工作提供依据。
(一)管理监督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的压力会导致会计工作人员无法按照正常流程开展会计工作,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层全力支持会计工作,在操作中确保将会计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实施对企业经济的监督管理。大部分的行政负责人并非经济管理专业出生,因此本身的会计知识、会计制度不够严谨,一些不符合财务工作范围内的业务也强加给会计工作人员,企业应该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完善职工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此确保会计工作的稳定开展。《会计法》的颁布预示着会计工作得到了落实,《会计法》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但是针对会计工作的实际流程却没有规范。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会计监督职能不属于会计本身的延枝,是在没有任何监督条件下,赋予财务工作人员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应该出台一些规范财务会计流程的法规、确保财务会计在企业经济中发挥其该有的作用,进行确保国民企业经济核算工作的稳定开展。
(二)经济预测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也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因而影响着会计职能。会计工作不单单是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也逐渐朝着经济情况分析、经济预测、经济决策等方面发展。随着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要求的不断增加,会计核算逐渐渗透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内。例如:会计工作事前核算指的是预测经济前景,并且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是在经济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将核算工作和监督工作相结合,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促使经济活动按照预期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会计工作的重视,企业的领导者除了要求管理层学习经济理论,还应该培训管理层的会计知识。标准的企业家应该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熟悉企业成本、经济利润等指标,掌握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做好日常的财务工作,以此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数据,发挥出会计核算、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一冬.《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研究[D].广西大学,2015,12(05)100-103.
[2]陈德强.区域项目资产营运与财务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0,10(06):120-123.
[3]林泉.浅析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07):112-114.
一、环境音乐与绿色农业的关系个案研究
笔者依托南昌航空大学周边农区之便利,对大棚内的草莓施加环境音乐干预的对比性实证研究,探索环境音乐科学播放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2011年9月至11月的田野作业中,数据库的量化工作,十分艰巨细致而必要,它对于成果推广的影响至关重要。故选择实验田和对比样本不容丝毫疏忽。首先,挑选两个大棚内草莓播种时间、品种、成熟匹次、施肥量、阳光、水分、病虫害等外界因素一致,而且两棚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在B棚中听到A棚所播放的音乐。以上自然条件要求稍有略差,便会影响后期的对比和研究。在施加环境音乐的A棚挑选高精度测量50个幼果标本,然后同天在B棚中寻找测量50个与A棚中周长、体长、颜色相同的幼果进行配对标记。挑选的100个标本,必须分布在大棚的后半部,以便更精准,明显形成差异对比分析。挑选配对工作准备就绪后,给A棚的幼果施加音乐,干预其生长环境。在A棚中央架设两个输出功率为RMS14W+14W的音响。以扇形的摆放形态对着那些标本,并且确保距离最远处的幼果标本也能清晰地听到所播放的音乐。科学家认为植物也爱听比较柔和、缓慢、小声、没有刺激性的音乐,研究者们大多认同植物只喜欢轻音乐。单方面的思想和研究是不能确保事实的正确性,植物也许喜欢快节奏的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鉴于各种类型的音乐是否会对植物产生影响之完善性的实施求证。故,确定了《Kisstherian》、《星空》、《二泉映月》等播放曲目[2],把播放音量控制在70dB—90Db,每天中午播放三个小时左右,直至A棚所有草莓成熟可食。
以下列表以两次测量数据为例,展示环境音乐干预与否的生长和差异。
由以下数据看出受环境音乐干预的A棚约有30个草莓的外形比B棚大。干预后的增产数量增加了约20%,称重测量两棚形状相似无几的熟果,单个质量比较,A棚稍占优势。A棚成熟时间普遍比B棚提前1-3天。经横切和品尝发现,A棚的熟果更加鲜红浓香、清甜。口感略胜于B棚。由于专业技术掌握不足和研究条件有限,无法测量营养成分之差异。草莓的根状茎和新茎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不一,对果实的养分输送会有差别。因此,单个的对的数据会出现误差,不一定能准确而直接的显示出环境音乐干预的影响。但是,这些数据的误差毕竟是微妙的,不会过多影响数据的对比和分析。
以上所述分析,初步证实受音乐干预的草莓在品质口感上得到一定的提高,产量有所增加,并缩短了原有的成熟时间。试想之,音乐干预单一品种的草莓会产生影响,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缩短种植时间。其它农作物受音乐干预是否也会产生影响和生长改变呢?这需要研究者们提出新的思路,进一步实施研究和考察论证。如果音乐的干预会影响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农作物,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如果大量以音乐干预为基础的物理农业和绿色种植为生态农业发展主体,那么农作物的品质和市场经济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产品的优质性和贸易扩大化可以空前的提高。坚持以绿色物理农业为基本,作物种植技术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历史革新。在革新技术发展的同时,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具体研究音乐作物对声能的吸纳和自身变量,并研制科学高效的植物声频发生器和合理配置、科学播放的环境音乐,完善克服干预时间和频率等一系列投入使用问题,这些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过渡时间。研制出体制性的产品成本和推广及投入使用,将成为政府和农户的一个考验。
二、环境音乐与车间工人工作状态的关系个案研究
环境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音乐作品在环境内的音响存在;狭义既是以自然,环境为创作源泉的概念性音乐,也是以人文环境为存在方式的功能性音乐。一切来自外界的刺激都具有双重功能,即给人的行为提供线索和使人兴奋作用。当代科学证明,人的兴奋是由外界事物刺激人脑的网状体,进而提高人的活动效率。从事重复性作业的工人会产生厌倦,而厌倦是由于认识到单调的劳动状态而引起的缘故,所以,其缓解也得依靠从那种情况的转化程度。因而其方法不能依靠眼睛,而显然应该依靠耳朵,为此目的某种音乐是最合适的。笔者对某制衣厂工人工作添加环境音乐,由于制衣车间缝纫机噪音过大,工人不能清晰的听到所播放的音乐,因此,播放的音乐极大可能成为另一种噪音,失去了原调查研究的价值和目的。而包装工作属于纯手工作业,除交谈和包装响声无其它杂音,因此对包装工人施加环境音乐效果更强,影响更大而明显。故放弃原本计划,改对包装工人施加环境音乐展开调查。
普通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取向稍微局限,选择一些工人所喜爱的通俗歌曲和愉快而活泼的乐曲,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对工作的介入。播放音乐的目的不能让工人知道,以避免影响工作思维和谈话结果。单一反复作业,会使人产生厌烦和疲劳感。故,每天的音乐开始播放时间为10点和16点,干预时长为90分钟左右。音响放在距工人5米处,播放音量比平时正常对话的音量略大。
在2011年12月至1月期间,经笔者现场观察和与工人的交谈,发现环境音乐对工人作业的干预有显着效果,在工人感到疲惫时播放其感兴趣的音乐,可以减少聊天、发呆、出神等为厌倦的解毒剂。防止,减少工人产生意外变化的刺激,提高警觉水平,进而是人性得以复归。缓和紧张情绪,减少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和准确性。同时,环境音乐也充当了止痛剂。在半天或整天的工作后,少有像往常那么疲惫,依然有充沛的精力做家务和休闲娱乐。当然,环境音乐也能偶尔吸引注意力,干扰工作中的思绪。而对于少数不喜欢音乐的工人,更是火上浇油,心情更加烦躁和不安,工作压力增大,对环境音乐产生一种厌恶,此时的环境音乐显然成为一种噪音了。
三、结语
关键词:赣南红色旅游;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13 年度项目“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新机遇下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资助成果。课题编号:SH1307。
一、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资源分析
赣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 处2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赣州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空间条件。此外,赣南红色旅游资源还具有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赣南古文化旅 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但目前赣南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维护不够,以旅游景点为带动的旅游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红色 旅游产业未形成区域联动,也尚未形成以红色带动绿色古色等旅游的联动机制及红色旅游产业链。
2、区位与交通分析
在区域交通上,赣南地区整体交通通达程度较高。从地理位置上看,赣南是个边界城市,与粤闽湘交界,连接多省,与广州、深圳、珠海、南昌、长沙、武汉 等大城市形成“五小时都市圈”,游客的组织和线路的编排非常便捷。赣南地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织红色旅游既可以自成体系,又可以与周边地区连线,具 备良好的合作伙伴和营销渠道,但缺乏旅游交通专线的开发等是亟待解决提高的问题。
3、政策支持分析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全面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步伐更是为赣南红色旅游发展驻入了鲜活的力量。
4、经济环境分析
近年来,通过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带动古色、绿色旅游,旅游业已成为赣州市强市富民 新的产业支柱。2011年,赣州市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20亿元。赣南旅游经济前景乐观,可开发的潜力依旧巨大。但处于地级 市的赣南地区,自身经济尚欠发达,影响力小,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知名度低,这些都对客源市场影响很大,成为发展缺陷。
5、相关案例
(1)、川黔渝红色旅游产业案例
以模块旅游产业集群为节点,将川黔渝地区划分为川陕苏区、红色故里、红岩精神、 伟大转折、史诗5个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各节点分别以巴中市、广安市、重庆市、遵义市、雅安市为中心城市,采取分散、独立运作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并在 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利益的约束下,各节点之间保持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形成旅游产品系统,推出环绕成都平原为重心的西南环线红色旅游品牌,同时与其他旅游相 结合,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合力,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红色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2)、川陕苏区红色旅游产业案例
从区域内部旅游资源整合来看,陕西省主要立志于打造红色旅游“1312工程”:在全省打造1 个红色旅游中心——延安;积极培育陕北、关中和陕南3大红色旅游板块;全力推出12条“红色旅游”线路, 开发培育一批成熟的红色旅游精品。2003年签订川陕苏区红色旅游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旅游资源共享机制,25个川陕革命老区县(市、区)将联合举办宣传促销活动,互推旅游精品线路,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协作,开拓周边旅游市场,共同推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建立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的资源条件整合简析
赣南地处江西省南端,在区位上有着先天的合作发展优势,应把握好地缘条件,促进 自身经济发展并提高本地在全国受众心中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交通,以求达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分布,平衡到全国范围的交通覆盖面。在旅游资源及旅游文化培 养上赣南苏区自身条件优越,资源具有多样性、可观性高,借鉴川黔渝和川陕苏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应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与周边邻省红色旅游产业的联 系,协调省内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以克服其原有的替代性强和区域内部联系弱化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建立起有效的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三、赣南苏区红色旅游产业建立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的构思及建议
借鉴川黔渝和川陕两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构想,并对比赣南苏区现有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自身旅游建设意见以加强赣南苏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产业合作战略、促进赣南地区经济长足发展。具体对策制定上分为外部延伸与内部延伸两个部分:
1、外部延伸
丰富红色旅游产业链,以红色旅游景区为主导,建立红色旅游企业(红色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集团、运输公司等积极拓展与红色旅游相 关的经营业务),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附属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开展红色旅游节庆、会展、拓展活动,以及革命文物征集、展示活动等,丰富延伸红色旅 游产业链条,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使红色旅游产业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
2、内部延伸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古文化旅游资源及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具体 而言,近几年客家文化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赣州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机会。赣州客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除了赣县客家文化城开发较好 外,其他有关客家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统一的开发思路。古文化方面,有历史悠久的宋代古城墙及梅关古驿道。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山水旅 游文化也独树一帜,青山绿水,原始、天然、质朴的天性能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怡情山水的精神需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赣南红色 旅游资源应从多方面加强与其他资源上的融合。据此,可推出以“红客结合”“红古结合”“红乡结合”的主题板块。
四、结论
发展赣南红色旅游产业是打造赣南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以红色旅游产业为带动,进行区域经济产业的战略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在振兴发展赣南苏区的新机遇下,需要加强赣南本地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以红色旅游为先行者,整合多方旅游资源,联动与“五小时都市群”的旅游产业,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此带动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的推广和深入。■
参考文献
[1]卢丽刚. 《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开发策略》 [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10.
[2郑维荣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J] 福建日报 20]12.1.17.
[3]张群、刘建平 《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06.11.
4月9日至10日,誉辉第十一届全国印染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技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印染协会与行业内多家企业、行业领导与学术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目前中国印染行业中的各种“新”可能,在困境中寻求出路。
难题期待“新”破解
印染行业,是纺织产业链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因此,它既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也是具有很高管理要求的行业。印染企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和技术装备要求比较高。也因为如此,印染行业在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过程,也起着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印染行业的技术升级,关系着纺织强国目标的实现。
在《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的三大发展目标为: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科技进步推动转型升级效果显著;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取得进展。这是和“十二五”期间行业重点任务相呼应,目的就是鼓励创新,让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推动企业降能降耗。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金宝指出,随着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废水排放总量仍在不断增加,因此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增大,在《规划》中要求行业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必须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经济发展,并认真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淘汰落后设备与工艺。建立淘汰落后与产业升级改造相结合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通过“等量置换”、“减量置换”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优劣互换,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顺利退出市场。
此外,行业还要在此期间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加快技术改造,开发采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淘汰耗能多、耗水大的落后设备,大力加强能源管理、用水三级计量管理,水污染防治管理,实现绿色生产。
因此,印染行业正亟待各种创“新”,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实现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此次第十一届全国印染行业“四新”会,正是针对这一现状需求,围绕各种印染行业的“新”展开探讨交流。虽然参会技术专家及参会企业对今年形势判断普遍表示不很乐观,很多工厂订单下降生产萎缩,但是可以看出,大家仍然对新技术新工艺抱有着期待和期望。印染行业,正期待着通过各种创“新”,度过目前的困境。
新技术仍需实现产业化
此次会议的论文交流探讨中,在新技术方面,数码印花技术的相关内容受到集中关注;而在新工艺方面,专家企业的聚焦点仍然主要关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降低碳排放方面的新型环保工艺。
上海誉辉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南介绍了革命性的印染整理设备:誉辉爱沫低给液系统。王兴南认为,基础技术的改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杭州华泰丝绸有限公司总工郭文登阐释了关于我国数码喷墨印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他指出,国内数码印花机已经进入第四代,但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对于已经进入数码印花时代的行业来说,必须找到应对策略,提高我国数码印花的技术水准。同样介绍数码喷射印花系统的杭州宏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小团也表示,数码印花的优势明显,但发展现状却不佳,并没有真正在我国实现产业化。中国市场是一个薄利多销型的市场,高技术含量的高价产品并不受到国内欢迎,但这样就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致力于缩小数码印花的技术差距,由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技术种类越来越多,而产品数量应该越来越少。
参会代表普遍认为,在数码喷墨印花进入主流的今天,我国的数码印花技术虽然表面看起来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实际上,由于其较高的技术含量而导致的成本升高,并未能获得真正的推广,转化为真正的现实生产力。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将数码印花技术普及,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印染企业对于技术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使数码印花实现产业化,是行业的工作重点。
而关于节能降耗,降低碳排放污染的新工艺,也涌现出了大量新产品新观点。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教授章杰表示,印染行业是纺织行业的排放污染大户,污染指数多年来是国外的数倍。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目前的国内市场,产品技术同质化严重,缺少高性能品种。应通过新型染整工艺、环保型染料、高性能助剂这一生产链来实现良性循环。
上海申美商品检测有限公司博士高铭指出,根据民间环保组织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300余家印染企业仍在直接排放污染废水。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而实际上,目前NIKE、ZARA等大型企业对于供应商已经开始进行排查,对于印染布的指标,已经从过去的简单几项增加到色牢度、耐干洗、耐摩擦、耐水、耐汗、耐光等多项指标的要求,并且标准数值都有所提高。
面对数量众多关于降低排放污染的新工艺,也有企业持保留意见。上海雅运染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林就指出,现在关于降低排放污染的工艺很多,但是否只是将相同的概念换来换去?实际上,这些工艺技术具有多少实际可操作的空间,又有多少能够真正转化为产能?工艺技术提出再多,不能实际转化为产能,也是空谈。
经济前景预期不佳,行业可能面临困境,但值得乐观的是,多家印染企业表现出的仍然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努力的热情,以及冷静的思考和应对。这让人看到在由大到强转型关键期里,处在产业链条关键环节上的印染行业,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共寻突困途径,转型由大到强
4月11日至13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暨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在上海世博展馆举行。共有200多家中国企业参加此次展会,并有来自德国、韩国、荷兰、美国、日本、瑞士、印度等国家的数百家国际企业也来到此次展会,寻求商机与交流。
从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参展商对于前景的预期并不乐观。展商普遍认为,无论内销还是出口,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尤其是欧洲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不景气,消费信心严重受挫,导致下游产品出口跟随受阻,影响向上游延伸,影响到印染行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国强表示,“这就需要印染企业调整自身产品结构,我们的企业战略就是,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创立自身独有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占据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一旦同类产品开始大批量生产,我们就会退出该产品领域,避免低价恶性竞争伤及企业。而不断致力于技术研发,就能始终占领独家技术,凭借独家产品,就能占领住市场,保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染料事业部副总经理谢建刚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印染行业面临的新变化和新形势,他认为,今年印染行业的新情况是,由于运动、户外、防风类服装以及家纺窗帘布的流行,导致这类面料需求量增加,因此面料厂商对于印染的耐晒、耐洗、色牢度标准要求都有了提升。此外,对于面料的环保标准也在持续增加和细化,比如对于婴幼儿用品的标准,很多大品牌对于环保标准的严格化。另外,由于浅色面料的流行,印染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印染行业是由不同产品的兴起而造就不同的标准,这就要求印染企业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产品。
去年以来,由于棉质面料的需求量减少,导致活性印染需求减少,而相应的,化纤面料因其可替代性和稳定性而受到市场欢迎,导致分散印染需求增加。这也是印染企业需要及时进行产品调整的方面。
就今年的形势而言,判断是整体仍不乐观,并且全年都不具备良好的预期。出口不佳导致产品销售受阻,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恶性竞争情况严重。由于印染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又仍然相对具有赢利空间,所以仍然不断有新企业进入。但是实际上产能已经处于过剩的状态,重复生产浪费产能的情况日益严重,市场需要进行洗牌。印染产品则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淘汰低技术含量产品,产品亟待转型升级。
由于对经济形势客观判断的不乐观,谢建刚对今年的印染行业发展持保留态度。由于研发投入的不断提高,废水排放要求日趋严格而导致成本随之不断提升,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在国际标准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作为印染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些投入都是必须的,产品品质也是必须保证的。虽然国内很多面料厂商对于印染要求很低,但因其供货商,如NIKE、ZARA一些国际品牌对印染标准要求的日趋提高,他们也不得不选择质量更好的印染产品。这虽然是一种被动选择,但是对于印染行业来说,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6.2%。尽管进出口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但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优化结构等方面仍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增速普遍放缓或负增长的背景下,预计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一、2012年中国外贸运行特点
(一)外贸增速缓中趋稳,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1亿美元,扩大48.1%。2012年1~4季度进出口值分别为8594.6、9796.9、10027和10249.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 %和6.3%。进出口规模逐季环比增长,增速在第3季度探底后回升。由于外需明显放缓,我国进出口增速在2012年第1季度就由上年22.5%回落至7.2%。随着国家稳定外贸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月度进出口增长在波动下滑中逐步趋稳。除1、2、5月份因受节假日因素影响,月度进出口增速出现较大波动外,其它月度进出口增速均为个位数。
(二)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2012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794.2亿美元,同比增长8.7%,高出同期我外贸出口总体增速0.8个百分点,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012.0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15.5%。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4188.9亿美元,同比增长8.6%,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20.4%。其中纺织品、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全年出口分别增长1.2%、3.9%、12.2%和28.7%。“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同比下降7.4%。
(三)贸易方式持续改善
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 20098.3亿美元,增长4.4%;占我外贸总值的52%,较2011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880.1亿美元,增长7.7%;进口10218.2亿美元,增长1.4%。一般贸易项下逆差338.1亿美元,收窄62.6%。加工贸易进出口13439.5亿美元,增长3%;占我外贸总值的34.8%,较2011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8627.8亿美元,增长3.3%;进口4811.7亿美元,增长2.4%。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816.1亿美元,扩大4.5%。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进出口同比增长29.7%,高出我国外贸总体增速23.5个点,占比达到10.7%。
(四)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形势出现分化
2012年,我国与美国、东盟、俄罗斯、巴西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5%、10.2%、11.2%和1.8%。内港双边贸易总额增长20.5%。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分别下降3.7%和3.9%。我国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出口增速分别为8.4%、2.3%和-6.2%。美国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对东盟、俄罗斯、南非、巴西和印度出口增速分别为20.1%、13.2%、14.7%、5.0%和-5.7%。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占我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较2011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东盟和新兴市场国家所占比重提升了0.8个百分点。
(五)中西部地区外贸快速增长
2012年,中国东部外贸大省(市)进出口增速大都低于全国进出口增速。其中排前五位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的进出口增速分别为7.7%、1.6%、0.9%、-0.2%和4.1%。广东、江苏、 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等7个省(市)合计的进出口总值占我进出口总值的79.9%,较2011年回落了1.6个百分点。中西部外贸继续快速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出口增速分别为21.8%和37.8%。其中重庆、安徽、河南和四川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94.5%、56.6%、54.3%和32.5%。重庆、河南、贵州、云南、安徽、广西、四川等7个省(市)合计进出口总值占我进出口总值的6.7%, 较2011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
(六)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
2012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8940亿美元,增长1.8%,占我外贸总值的49%,所占比重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227.5亿美元,增长2.8%,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49.9%;进口8712.5亿美元,增长0.8%,占我外贸进口总值的47.9%。民营企业进出口12210.6亿美元,增长19.6%,高出我外贸总体增速13.4个百分点,占我外贸总值的31.6%。其中,出口7699.1亿美 元,增长21.1%;进口4511.5亿美元,增长17.2%。国有企业进出口7517.1亿美元,下降1.2%,占我外贸总值的19.4%。其 中,出口2562.8亿美元,下降4.1%;进口4954.3亿美元,增长0.3%。
二、2013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
(一)世界经济延续低速增长态势
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中出现明显分化。美国经济在2012年表现出极强韧性,在经历了短暂低迷和欧债危机、财政悬崖的冲击后,在去年第四季度再次呈现强势复苏态势。欧洲经济节节走低,整体陷入衰退,考虑到欧洲各国的财政紧缩,衰退和低迷将继续在2013年伴随欧元区。日本经济在短暂复苏后再次失速,这也推动鹰派立场的安倍晋三得以再度掌权。新兴市场经济也逐季下滑。
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弱势增长的态势难以根本性改变。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经济运行的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仍在聚集,但部分领域已现积极变化。欧洲不断寻求缓解债务危机的办法,美国再工业化成效初显,各国财政金融再推刺激政策。随着2013年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推动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也将在积极政策的刺激下缓慢低速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2年10月的《世界经济前景展望》,2012和2013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3.6%。
美国经济持续缓慢复苏。2012年前三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分别增长2%、1.3%和2.7%。12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49.5%升至50.7%。消费环比增0.5%,好于预期的0.2%,工业产出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增长。12月份核心cpi 为1.9%,环比持平,ppi 环比跌0.2%。12月美国非农就业新增15.5万人,失业率与上月持平(7.8%)。12月,美国新房开工量按年率计算同比增长36.9%,增幅创四年来新高。美联储最新褐皮书报告显示,受汽车和房屋销
售的提振,2012年12月美国多数地区经济均有所增长。这表明美国经济经受住了“财政悬崖”谈判危机的考验,并呈现逐渐企稳的复苏动能。
欧元区经济仍不稳定。欧债危机尚未出现根本性转机,中期内重债国的债务压力和核心国的衰退压力难以缓解。2012年12月,欧元区和德国制造业pmi 再创近五个月来新低,分别由11月的46.2%和46.8%下降至46.1%和46.0%,法国制造业pmi由44.5%小幅回升至44.6%。制造业景气一蹶不振,预示欧元区2012年第四季度gdp收缩幅度可能加大(欧元区经济已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德国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其2012年4季度gdp环比收缩0.5%,为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季度表现。经物价调整后,2012年gdp同比增长0.7%, 低于2010和2011年4.0%和3.2%的增速,显示德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2010年12月起已持续高于欧央行制定的目标,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有触底回升趋势。通胀与就业压力严重挫伤了欧元区消费者信心,需求疲弱短期内仍将持续。
日本经济前途未卜。2012年日本第三季度gdp修正值环比下降0.9%,按年率换算为下降3.5%,均与初值相同。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0.1%。由于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可以判定日本经济已陷入衰退。2012年12月,日本经季节调整后的制造业pmi为45.0%,连续7个月低于50%,创2011年5月以来新低。11月份经常项目赤字2224亿日元,为同年1月份以来第二次出现赤字,贸易状况继续恶化。为刺激经济复苏,日内阁批准了10.3万亿日元支出刺激计划,还制定了一项13.1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计划,并立誓要与日本央行合作,共同对抗通缩。但是,力推日元走软的宽松货币政策或许并不足以使日本摆脱衰退,尤其是作为资源进口国,日元大幅贬值将提高相关企业的进口成本,削弱其竞争力。
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不明朗。2012年12月,印度制造业pmi达到54.7%,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巴西制造业pmi为51.1%,增速较上月放缓。俄罗斯制造业pmi由11月的52.2%回落至50%的临界点,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扩张趋势。发达国家经济下行正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给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负面影响,而新兴经济体自身又存在金融风险、资本流出和货币币值大幅波动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阻力加大。未来新兴市场面临潜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二)中国经济增长将由下行转为平稳增长
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房地产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增速都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企业去库存力度也明显减弱;但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仍然疲弱,显示增长动能的提升尚不稳固。全年gdp增长7.8%,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我国经济已实现软着陆,最低谷的时期已经过去。2013年1月我国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1.9%,创24个月新高,为连续第五个月回升,且是连续第三个月处在荣枯线50%上方。产出指数、新订单指数及订单指数都处于较高位。2013年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企稳复苏的过程。随着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并发挥成效,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imf等机构普遍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快于2012年。但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需求增长受到一些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
三、2013年中国外贸形势展望
2013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仍难言乐观,国内外风险因素叠加将对外贸发展造成较大压力,突出表现为:一是外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疲软、风险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企业订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的局面还将持续;二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持续加大,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三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近年来,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外贸难现昔日的持续高速增长。
世界经济已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对我国外贸利好作用有限,预计外需的改善并不明显。国际经验表明,中国出口的高增长可能已触及“天花板”(一国出口金额占全球gdp的比重不超过3%,一国出口金额全球占比不超过10%)。这意味着我国出口高速增长传统模式的黄金期已过,中长期内出口增速上升空间有限,将在低水平企稳。2013年美欧等发达国家私人与公共部门去杠杆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其贸易逆差的纠正。对应地,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国贸易顺差将随之减少。我国出口竞争力正处在稳步下滑通道之中,以大宗商品进口为主的一般贸易逆差将持续扩大,总体顺差将呈收窄趋势,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将进一步下行。
在对国内外环境做定性分析和研判基础上,通过选用一定的计量经济模型,参照一些相关变量变化趋势,对2013年我国出口和进口总额进行了定量预测。根据计量模型测算结果,综合考虑其它因素, 预计在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不发生大的逆转形势下,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约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总额约2.23万亿美元,增长9.0%,进口总额约1.96万亿美元,增长8.0%。贸易顺差约2700亿美元。具有综合优势的出口商品仍是外贸稳定增长的基础,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将继续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将继续快于东部地区,贸易结构总体上将继续优化。
四、中国外贸发展的政策建议
国际形势倒逼外贸企业尽快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一)进一步发挥宏观政策的调节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与动力,保证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化我国对外投资贸易地区的分布,重点推动人民币在与中国经贸联系紧密的国家和地区的使用,同时增加境内试点企业数量。
(三)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做好相关政策储备。政策落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微调,未来还应继续出台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对出口企业信贷和信保支持的力度。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对于出口鼓励类商品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试点。创新开放模式,探索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方式方法,例如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开展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自贸园区试点。
(四)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进口、出口并重。继续稳定和扩大我国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高利用
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五)继续加大外贸转型升级支持力度。把握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变,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程度,培育品牌,重视营销网络和研发设计,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以质量带动、以品牌拉动、以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调动企业内生的增长动能,鼓励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低能耗、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业”和“拳头产品”。
各种迹象表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新的经济时期。具体体现为三方面,即经济模式的转型、产业模式的变化以及技术驱动的业务模式变革。
经济模式的转型
1 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得以调整,未来将逐步向大陆型经济转型。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驱动,特别是自21世纪初以来,国内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一直趋于下滑(参见图1)。
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提供了良好机遇,未来中国将更多地从内部寻求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逐步向以消费拉动为主的“大陆型经济”转型。
一般来说,大陆型经济体国家需满足一定条件,首先是地域大、人口众多、天然资源较丰富;其次是经济体系中主要产业都具备相当水平,并且产业的上、中、下游都具备相当的体系。举例来说,美国是比较典型的大陆型经济体,从GDP构成来看,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居民消费占比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60%以上。
目前,全球只有五个国家有可能发展大陆型经济:美国和金砖四国。中国则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大陆型经济体系,而中国向大陆型经济转型的核心在于提高私人财富和使得财富分配更平均。
2 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也是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这预示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和未来的持续较快增长。
长远来看,中国经济未来仍将维持较快增长,而增长的动力则主要依赖内需,这一趋势表明未来国内消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
3 国家已经或即将出台的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也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的大陆化转型,未来中国经济驱动的重心将逐渐向内陆转移。
区域发展规划将打破行政界线,促进产业群体系的建设。同时,目前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将大幅改善内陆经济环境。政府有关基础医疗、农村经济的一些重大改革措施也有助于提高内陆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目前,已有一些企业纷纷采取行动争取内陆消费市场,例如,沃尔玛已计划将其在重庆的门店从5家增至9家。
4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众多新兴城市的消费能力也大大增强,这一大众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增长机会。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向内陆地区蔓延,众多新兴城市的消费能力正快速增长。例如,上海人均GDP是温州的两倍以上,但两个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旗鼓相当,具有相当的消费能力。又如,陕西神木县2008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l万余美元,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市场本身差异大,渠道深,企业需要基于多种变量细分市场,制定大众市场策略,并创新渠道管理模式。
产业模式的变化
1 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正失去“最低成本国”的优势,“中国制造”依靠低价席卷世界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目前,中国已经失去了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零部件制造地区的地位,被墨西哥取代。中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成本逐渐接近,中国企业只比美国工厂低5.5%(2005年为22%),墨西哥则比美国低25%(参见图2)。
我国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最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2005年年底以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贬值20%,人民币对美元却升值11%。随着经济实力提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同时,中国人的平均工资每年上升7%~8%,而墨西哥人的工资在折算成美元后却大幅下降。
2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为主线,将加快中国产业调整振兴的步伐,同时也将为“中国制造”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带来的主要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行业整合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领先企业优势加强。
第二,促进了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第三,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优化产品结构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四,为优势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带来机会。
第五,为众多细分子行业及相关行业带来发展良机,但机会因影响而异。
第六,协同政府出台的其他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促进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和长期稳定增长。
第七,行业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和协同体系发展,以及国退民进的总体趋势,预示着中国的民营企业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全球经济周期的调整以及中国后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预示着新一轮企业服务发展契机的出现,也为中国制造业向服务转型提供了良机。
后工业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亟须新的产业发展来维持GDP增长,服务业发展成了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水平还很低,全球经济与企业服务市场发展预示着新一轮企业服务发展契机的出现,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应该有所作为。
4 随着环保观念的日益增强和能源使用方式的改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将引发相关产业的巨大变革,并催生出大量新的产业增长点。
这些新的产业增长点将主要集中在电力、IT、通讯、新材料、汽车、建筑等产业。
技术驱动业务模式变革
1 未来的技术革命将会呈现加速和融合的趋势,将继续驱动着社会和企业的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可能从本质上改变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运营。
据预测,未来应用最为广泛的科技将包括:随时随地可获取信息的通讯装置、无线通信技术、无处不在的RFID(射频识别)、工业环保生产、低成本太阳能电池、低成本住宅、混合型汽车(既用油又用电)、转基因植物、水净化技术、精确治疗药物、人造器官、快速生物鉴定等。这些技术都将进一步驱动社会和企业变革。
尤其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可能从本质上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以电子商务为例,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已日趋成熟,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电子商务仍逆势扩张,未来还将处于高速增长期。
同时,目前已经形成趋势的六类互联网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这六类平台包括:连接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承载网民沟通交流和在线生活的IM平台(如QQ、MSN);衍生大规模Widgets应用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如Facebook);改变企业信息化路径的SaaS平台(如Salesforce、友商网);改变网
络范式的云计算机平台(如Google Cloud、亚马逊EC2、IBM蓝云);移动应用的新平台(如GoogleAndroid、诺基亚维信)。
2 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将人类带人全面智能化时代,企业必须实现“智慧转型”以应对商业模式的变革。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是让互联网与手机、计算机、闭路电视、镜头、芯片、传感器等各种设备组成的物联网融合,利用IT技术使社会基础设施变得更“智慧”。IT技术将成为企业的灵魂,通过对海量信息的高速获取和处理,企业可以进行有效的判断、处理和决策,从而挖掘新的市场机遇、提高管理能力等。
这种智能的应用将带给社会很多价值,包括经济的繁荣、信息传递的便利、无障碍的沟通、随需应变的企业、更方便的生活以及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工作岗位。面对变革,企业必须实现“智慧转型”,智慧企业具备的四大特征包括:
新锐洞察:面对无数个信息孤岛式的爆炸性数据增长,需要获得新锐的智能和洞察,利用众多信息来源提供的丰富实时信息,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智能运作:需要开发和设计新的业务和流程需求,实现在灵活和动态流程支持下的聪明的运营和运作,达到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动态架构:需要建立一种可以降低成本,具有智能化和安全特性,并能够与当前的业务环境同样灵活、动态的基础设施。
绿色未来:需要采取行动解决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中国企业的战略思维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新经济环境既带来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挑战
总体来说,新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企业出口增速回落,高度依赖外部需求的出口企业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
第二,信贷紧缩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在短期内也将减少,企业融资环境恶化。
第三,全球跨国公司和金融资本可能将有更大比例投入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来寻找增长机会,中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四,经济前景不确定,使居民当前的消费欲望受到进一步抑制,企业需针对其目标消费群体打造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
第五,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其市场定位和产品结构。
第六,经济下滑时一些企业内部能力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例如运营体系、营销、品牌、渠道、人力队伍建设等。机遇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经济环境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第一,经济发展放缓为中国企业进行业务模式再造和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
第二,金融危机为领先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在国内外市场并购整合的机会。
第三,政府的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革措施将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国内市场需求有望启动。
第四,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国内市场将呈现更为广阔的空间,内陆地区将成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的重心。
第五,4万亿经济刺激措施以及相关行业的调整振兴计划将大幅度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加速产业升级。
第六,企业服务市场的发展机遇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第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将为企业创新渠道模式、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提供良好平台。
中国企业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IBM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对于那些绩优企业来说(参见图3),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普遍推行和成功运用了三项重要策略,即明确方向、构建能力和快速行动。这三项策略使得这些企业不仅在危机时期得以生存,而且得以发展壮大。
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外绩优企业已经证明的经验,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中获取成功。
明确方向
首先,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包括评估环境变化的影响、发掘新的增长机会、选择增长路径等。
其次,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客户价值,包括设计独特的客户价值定位、不断调整产品/服务组合、探索新的价值实现方式等。
再次,下决心创新业务模式,包括重新定义产业链地位,协作/合作联盟,考虑新的价值获取方式。
构建能力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相匹配的核心能力,确保能力要素与战略的一致性,培养或获取所需要的能力。
其次,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模式,包括完善组织与管控,完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等。
再次,优化运营模式,包括优化内部运营流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增长的企业基础架构等。
快速行动
首先,管理变革,弥补“变革能力缺口”,构建“变革和创新”的文化。